教师专业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8 19:4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专业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
1.专业的概念及特征。“专业”一词最早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其原始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凯尔.桑德斯(A.M.Carr-Saunders)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技能之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
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一种专业,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1)专业的社会功能属性。一种专门职业要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它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规范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承担社会责任。(2)专业的完整理论与成熟技能。这是一种专门职业成为专业的理论依据与技能保障。完整的专业理论为具体专业活动提供指导,指明方向。它要求从事人员必须经过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否则难以胜此重任。(3)专业的自和组织性。一个公认的专业要有强大的专业组织,以保证专业权限、专业水准,提升专业地位。
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缘由有三,其一是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几乎和人类社会同样长的历史。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职业,其社会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肯定。其二是教师职业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依据的是相关的学科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理论,运用相关学科的技能及教育教学技能。可见教师职业中具有双重的理论框架和相关技能的支撑,教师必须经过学科培训和技能训练方能担此重任。其三是,教师职业的自和专业组织。教学工作者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如教育协会等,教师职业有一定的自,如教师资格审核、注册权、课程、教法、教学水平评鉴权等。
1.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两个相通但又不同的概念。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教师群体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两个目标取向:一是“专业发展”目标取向,即不断改善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二是“组织发展”目标取向,即不断整合专业组织,争取更大的专业权力。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
教师专业发展受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了由职业经验化到科学化的曲折历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化初始阶段,专业化提升阶段、专业化发展阶段。
1.专业化初始阶段。制度化教育形成之前,教师是一个相当自由的职业,没有培训和考核的要求,只要有知识和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开馆设学。古代官学、私学等教育实体形成以后,教师从业就有了一个资格问题。一个人要成为教师,至少应该掌握并会使用文字,这是一个很低的要求。这种局面在教师教育机构成立以后才逐步得到改变,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行义务教育,教育第一次成为公共事务,政府对教师教育的干预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于是一些国家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创立培养教师的正规机构,规定教师任职资格,规范教育走向正规化、制度化。
2.专业化提升阶段。随着普及义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的实施,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挑战。教师数量增加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于是各国政府开始采用延长教师教育年限、提高教师培养规格、多元化渠道培养教师等措施,来化解这种矛盾。法国拉萨尔(LaSalle)于1861年创办了第一所正式的师资培训学校,之后德国、奥地利等开始出现短期师资培训机构。到18世纪中下叶,师范教育理论已见轮廓,并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了师范学校并颁布了相关法规,如中等师范院校的设置、师资训练、教师资格证书等。同时,师范教育也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培训,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训练。
3.专业化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普遍重视人才培养,教育改革不断推行。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专业化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成为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心。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资格制度化。教师资格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要求。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国外同行的师资检测手段。当前许多国家为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制定教师职业要求的高标准,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第二,教师学历高层次化。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学历都有提高的趋势,大都提高到大学毕业以上程度,具有学士以上学位。一部分研究生也补充到中小学师资队伍中。教师培养机构分别培养各级教师,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第三,教师教育一体化。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应包括三层意思: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于职前培养和职后进行的全过程。当今世界各国一方面延长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学习年限,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教师在职进修工作。目前各国普遍通过立法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完善培训体制,并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实施灵活而系统的课程安排,从而保持教师的专业水平持续有效地提高。
篇2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已被我国有关法律提供了基本保证,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在全国开始实施,规范了教师专业化的资格。
我国现有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中等、高等教育。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为了达到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水平,还应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另外,专业化与开放性是我国教师教育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教师是专门职业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教师教育专业结构必须调整,要重建适应课程综合化和多样化要求的专业,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才能兼顾学科专业学习和教师职业训练。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际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现在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其他院校竞争。实行开放的条件,那就是必须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否则,就等于取消教育,等于不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明天,教师的专业化教育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展:(1)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2)学科教育学的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变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3)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4)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指导。(5)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因为教师教育中非常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专业化就是知识化。(6)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有综合的能力,要有把知识表达出来,传递出去,教会学生的能力,与学生沟通,共同处理课堂事务的能力,即由知识型转向能力型。(7)一个教师仅仅拥有知识和能力,也不足以成为好老师,“当老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性因素”因而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即教师能否注意和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自身是具备情感人格方面的条件。(8)知识是不固定的、不断发展的、是教学者和学习者相互共同建构的,教师是成长过程的人,需要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变成完全个人化的而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东西。(9)教师不仅要关心书本知识,还要关心学科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合理性。还应对课程之外、学校制度之外的整个社会保持一种关心、兴趣和审视的眼光,主动介入社会生活。(10)不断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化成长。现在的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化,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人人都可以担任的话,这种职业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专业化,那就没有社会地位,就不会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就永远不会前进。
三、世界各国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过程
教师职业是不是一个可与医生、律师相提并论的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究竟如何?这是各国学者长期讨论的问题。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从专业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
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到重心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个转折。
1681年法国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可视作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制度的起点,至今,这一制度在英美等许多国家已经发展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在制度上获得了高等教育的地位相比,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所依赖的学科基础,就远不如其制度那么稳固并得到认可,人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这成为教师教育长期争论的问题,即“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任教学科的学术水平与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孰轻孰重?教师教育在与其他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而在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更容易成为强调学术性的牺牲品,原因是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学科知识则无关紧要。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美国政府在日本和德国经济腾飞的压力下,重新审视本国的教育状况,提出国家处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
霍姆斯小组的报告《明天的教师》则提出,教师的专业教育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把教学和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研究;学科教育学的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这是一份迄今为止最明确地界定了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文件,它明示了如下制定专业化量表的基本准则:(1)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作出相应的措施;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方法;公平对待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停留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2)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理解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组织、如何同其他领域的知识整合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形成达于知识的多种途径。(3)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习作业;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4)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作出困难的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当然,也有人批评这些准则,突出了文化实践的属性,却淡化了社会实践、伦理实践、政治实践的属性,容易陷入心理学主义或是“教育中立性”。尽管这些局限终究以更广的视野界定了教师的专业属性,为形成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共识和相应政策提供了基础。
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日本早在1971年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在英国,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的实施,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8年教育与就业部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求”。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分别从80年代后期开始加大教师专业化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专业化的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
篇3
[论文摘要]通过对教育博客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阐述,得出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本研究主要对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细致的探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急切呼唤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博客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教育博客和教师的专业化在新课改的实施推广中都承担着一定的重任,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展。
一、教育博客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步扩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育博客的现象也日益普遍。目前教育博客也普遍,笔者经常关注“苏州教育博客”,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博客群,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群主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质量非常高。通过教育博客,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一个交互的平台,这些都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教育博客到底是什么呢?
相对于个人网站、BBS,博客是学习过程和思维经历按时间记录的工具,更关注个性化的思想、方法和过程。通过博客能够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学习共同体,他们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在博客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相互影响,加深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但是博客的发展很快超出了这个定义范畴,并席卷整个网络世界。随着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推进,由此出现了教育博客。
教育博客是包括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育情感经历以及教师生活在内的博客群体。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档案系统,用来写日记、收集资料,写教学反思、读书笔记等,并且易于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可以作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博客还可以是教研组、课题组的虚拟教研平台,教师们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等。教育博客是教师之间思想传递的媒介,让每个教师都能成为话语的主动发起者,在这里教师之间可以不用有任何顾虑,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进行分享,互动成为教育博客群的焦点。教育博客不仅是信息呈现的平台,也是教师群体思维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在教育博客中得到共同进步。教育博客的出现也为师生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心理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本质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师需要进行创新、反思,随之教师专业化发展被提上了日程。而且新课改的实施推广唤醒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越来越多的教师理性地认识到,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技能、专业素质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过程。他们意识到,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反思,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建立在对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特别是借助于教育理论观照下的案例解读,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氛围与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三、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博客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结构,发展专业技能,而且还对教师的教学反思、情感经历、生活态度等有更高的要求,教育博客就可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教师在教育博客上进行充分“对话、合作、共享”,使“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成长”这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要素得到很好的满足。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教师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教学经验走进新课改下的课堂与教学科研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同时专业素质也会随之提高,以适应新课改和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教师在博客中可以记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进行教学反思,并且可以和教师、学生、家长进行多向的互动交流。教师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拿出来和其他人进行分享等,在教育博客中可以找寻到一个教师的成长足迹。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实践证明,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在教育博客中的足迹见证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使得教师专业化发展游刃有余。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教育博客起指引作用
教育博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教育博客也不是万能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些成功经验也为教育博客指引了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比较注重专业合作,只有在专业共同进步的前提下,才称得上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专业化的共同进步为教育博客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教育博客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有些教师在教育博客中,只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做了反思,反思之后并没有及时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且教师之间在教学反思方面的沟通交流也很缺乏。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一些教学研发、校本课程以及教师培训等活动,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培养教师的团体合作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专业技能也能得到提高。所以在教学反思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能指引着教育博客的正确发展。
教育博客在关注每个成员的情感生活经历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它只注重成员之间的交流。在教育博客中教师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当然在交互的过程中也就缺少了人文关怀。同样,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教师专业化发展比较注重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进步。如果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非常缺乏,又何谈教师的共同进步,也无所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情感交流,就可以为教育博客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
四、结束语
教育博客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二者息息相关。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它们关系的局限性,不能盲目地认为教育博客一定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用正确的眼光审视二者的关系,本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希望在教学改革的促进下,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博客都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卞良.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动力[J].教学世界,2009(8):29.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4
教师专业化这个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我个人认为这一概念应当理解为一种制度上的设计和安排。因为自古以来,教育行为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父母教育子女,师傅教育徒弟。在中世纪及其以前的漫长时光里,上述教育方式再加上科举制度或者贵族教育,就足以维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但当时光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成千上万的人都要进入职场,融入到现代生产体系之中。那种原始的,粗放的教育是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所以才有了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我认为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就是:1.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和针对教师的职业培训才能具有授课权(如同医生的处方权)。2.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否则就应逐渐退出教师队伍。有了制度保证,才能保证教师的质量,也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成职教院校中的有些学校当前社会认可度较低,招生困难。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不能推卸其自身办学方面的原因。其中,这些学校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这些学校里,包括物理课在内的基础课程尤其不受重视,相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举步维艰。学生打不好基础,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就成了欺人之谈。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必再说了。本文接下来就想分析一下当前成职教院校物理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
2成职教院校物理课教师的现状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在后迅速恢复发展的众多成职教院校进入了大成职教院校物理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批的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其中就包括来自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很自然地成了这些学校众多的工程技术专业的物理课主讲教师。但在后来的岁月中,这些人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艰难,大部分人被“淘汰”。少量任教于一些尚保留物理课的成职教院校的教师往往也处境不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状况?下面试做一下初步分析。
2.1首先应当从教师自身找原因:这些物理教师大多毕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应当说他们的专业知识学的还是不错的。但中国高校的办学模式使得这些教师虽然有比较深厚宽广的物理专业知识,其知识面却比较狭隘。物理学来自于生产实践,但却是一门深奥抽象的学问。要想把物理课讲好,就必须能把课讲活。知识面狭隘,尤其是缺乏人文知识的物理课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与学生的压力都很大。在中国的这种社会背景下,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自然不会来到成职教院校。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如何能“适应”这样的课程?这就自然导致学生和学校对物理课的教学状况“反映强烈”,久而久之,物理课程及物理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日益降低,最后导致在许多成职教院校中,物理课程被撤销,物理课教师改教其他课程或退出专任教师行列。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这样的结局不能说是完美的。
2.2成职教院校的办学过度商业化。学校办学是为了培养人才,使人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学校的教学安排要以教学规律为依据。试想,不学好物理,打好基础。像工业自动化、化学工程、计算机网络,建筑材料等等众多工程技术专业怎么能学好?物理课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被誉为“科学之王”。绕过物理课去抓专业课教学,其结果只能是越搞越被动。诚然,对于很多人来说,物理课是难学的。但如果一个人又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为家庭添光彩。又不愿意努力学习、吃苦奉献;这样的逻辑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但某些学校和系统的办学目的不纯,以圈钱为目的,以机会主义为手法实施办学。他们为了招生,在教学与管理上步步退让,迎合社会上“混文凭”的心理。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
2.3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一些成职教院校招生越发困难,学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迎合社会浮躁心态,纷纷缩短学制,压缩课程。像物理课这样“不受欢迎”的基础课自然是“首当其冲”,干脆被废掉。物理课教师本身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纷纷改教计算机课程或数学课,或者是其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甚至是专业课。还有的人走上了行政工作岗位。就是不行的,也可以在职员队伍里搞一些技术工作。由于上述种种情况,在许多成职教院校中,物理课教师面对的现状就是:课程被砍掉,教师被消化,物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这样被强行中止了。但是,砍掉物理课的专业技术教育是不会成功的。不讲办学质量的学校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职教院校培养的是操作型人才,但操作型人才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为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只学技术,不学知识文化,那么你只能掌握今天的技术,无法掌握明天的技术,无法以技术作为终身的职业。现在,不仅是成职教院校教学质量在下降,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出现了问题。每年数百万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大量的技术操作岗位却急需人才。这种现状的出现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3解决成职教院校物理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方案
我国的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其中也有缺失。其主要表现就是:1.一些高等院校,成职教院校的教育质量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对教育机构的不信任。教育事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国家办证”的事业。2.教育结构不合理。由于中国过去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直至今日,一些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残余仍然十分严重。在教育观上,就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在择业观上,就表现为官本位,轻视技能,轻视劳动,自然也就轻视学习技术。一些高校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迎合这种心理。导致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严重不符,大学生的就业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情况势必要改变,在这一变革中,成职教院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在职业院校中能够学到很好的技能,对于生产第一线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霖,这些毕业生不会没有工作,收入也将不菲。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把学生的基础打好,要让学生学到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再学到基本的专业技术知识,最后变成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操作型人才,使他们可以跟上不断发展的技术。
所以,成职教院校要想实现二次发展,必须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以尊重教学规律为出发点,摒弃一切机会主义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首先,基于教学规律,成职教院校要重新重视物理课,不能回避物理课在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应当督促教师备好课,各院校对物理课实行统考。学校的师生都应当明白,在基础课上多花一点力气,在专业课学习上就能越来越省力。人的知识结构应当像一座金字塔,越是底部就越要结实。基础不打好,任何建筑都会倒塌。物理课教师在备好课,教好学生的同时,应当接受继续教育。尤其要补足过去在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都不够重视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还要重视对物理学史及其他人文知识的学习。任课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确实需要改任其他课程的物理课教师应当补足相关学科的继续教育学历,以免引起学生和其他教师的非议。学校在职称聘任,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应当考虑到教师在继续教育和科研方面的业绩成果。对于本校确实无法安排课程的物理课教师,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应当采取变通的做法,鼓励这些教师向其他成职教院校,普通高校、中学乃至于外地学校流动,以继续教师本人的专业化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国家所需要的。如果教师本人因为无课可教,转入职员行列,导致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断,有些人借机谋求担任“职务”。这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官本位”思想作怪的结果。
4结语
篇5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主要内涵; 发展现状; 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52-001
本文主要通过“中国知网”这一数据库资源,输入“教师专业化”进行搜索,查阅2000年至今所有研究者所撰写的有关教师专业化方面的论文,经过分类、整理、分析我国研究者10年来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界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相关交叉专业的知识联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等。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界定
“教师专业化”这一名词自从由来之后,许多研究者都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例如游小培等人认为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指:“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第二,国家有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的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总的来说他们认为教师专业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综合体,国家对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有规定的学历、能力和道德标准,并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相关的认定和管理等制度。此界定全面具体的描述了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内容,但对教师自身条件涉及的比较少。
陈琴,时伟认为对教师专业化的界定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着手,“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从静态的角度来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这一发展的结果。”这一界定重在说明教师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促进不断成长,同时保障教师专业化良好外部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对其的研究也日渐丰富。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从不同的理念出发来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但其中主要还是以理论研究居多,研究的成果大多局限于理论知识层面,实践研究方面有待逐步完善。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对整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职业培养出现前后脱节分离现象严重,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一体化和情感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普遍偏低,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现行教师培养模式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更好的为培养优良教师服务。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结合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1.从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入手
孙晓蕾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他借鉴了人类学中的“整体性视角”和多方面的“背景分析”等研究方法,指出应当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整个教育的发展合为一体,了解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解,更好的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杜秀萍从终身教育理念出发,她认为终身教育就是要创建学习型社会来实现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统一,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质上就是其终身学习的过程,教师从最初的职前教育直至离开教师岗位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与研究,最终逐步走向专业成熟。
2.从学校相关制度改革入手
陈欣,杜洁从课程愿景出发指出课程教学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它是学校教育中教与学活动的最小单元,是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重要场景,没有课程的良好发展就没有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祝庆昌指出要以校本培训来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活动并且狠抓教学基本功,学校定期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评价考核,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从教师自身内化入手
申继亮,姚计海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教师专业化发展,阐释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承诺、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发展等心理基础,它的心理本质在于教学反思,强调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孙超认为随着当前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应当具有新颖和科学的教育观念以及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熟练运用各种电子、数字资源,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方式,开拓学生视野,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只有将外在的制度要求内化为自身发展的终身职业理想追求,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化。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还需要广大研究者深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游小培.教师职业与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23
[2]陈琴.论教师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3]孙晓蕾.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J].教学理论,2010(3)
[4]杜秀萍.终身教育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现代教育论丛, 2008(6)
[5]陈欣,杜洁.从课程愿景视角论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6]祝庆昌.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现代阅读,2011(10)
篇6
教师专业化是当代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已经体现在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中。2001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它强调教师是专门化的职业,就像律师、医生等职业一样,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好的。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包括四个方面:(1)教育理念,包含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2)教育知识,包含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教学情景知识、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科研知识;(3)教育能力,包含学科教学能力、管理与评价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信息能力;(4)教育情意,包含职业理想、敬业精神、教育情感、健康人格。就专业精神而言,最重要的品质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关心;就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而言,最重要的品质是对教育的本质、价值、过程、目的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的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门化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就教育实践能力而言,最重要的是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交流的意识与技巧,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就教育技能而言,应具有尊重、信任、倾听等人际交往的行为和态度,能坚信自己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发挥其潜能等。教师的素质事关国家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为了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促进教师发展,让教师走上专业化道路,实践教师强校办学理念,校领导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做出了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的决定。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本质上讲,是要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创新、教师专业思想与知识结构的深化与完善;是要培养一大批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在本地区形成名师群体。在学校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西关中学2010——2013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方案》,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原则,提高针对性,加强指导,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和可持续性发展。
从2010年开始学校教导处就开始积极推进这项工作,通过四个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一个平台”、提高“两种能力”、“三个发展历程”、“四条有效途径”。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教研组为依托,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全面铺开,实现互动双赢的专业发展模式。分学科组织教师在学校会议室进行个人发展规划宣讲,每位教师对自己的优、劣势作了客观分析,明确规划了三年发展目标。学校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沃土。学校的传统和工作氛围,领导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制度建设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学校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的成长氛围。
一、搭建“一个平台”
结合校本实际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一个平台”。学校内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举办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举行校本课程会;邀请藁城市教科所的教研员指导课堂教学;开展教师读书节活动;新课程教学设计比赛;新课程说课比赛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加强校本教研,形成学校常规。学校开展多种公开课、展示课、观摩听课、课后评议等教研活动,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验分享的格局,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目的。派教师出去听、评课、研讨等,派部分学科教师到名校、强校学习,广开渠道,八方吸纳,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按照新课程课改要求,积极倡导教师做“研究者”,积极承担课题,学会教育科研,成为学科知识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以教研组为载体,纵向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学科组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深受学生的好评。重视整合团体智慧,促进教师发展。实践证明,发挥团队优势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坚持以教研组为核心,加强了集体备课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团体智慧作用于课堂教学。
二、提高“两种能力”
关注教师“两种能力”的培养,帮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以培养教师的良好读书习惯来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种行为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养成一种能力。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通行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参与社会激烈的竞争,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我校把教师读书列入教师发展的常规要求之中,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或教学论文,并从中挑选一些论文上送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凡获奖者都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这样,教师在读书活动中,感受到精神的充实,品味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以帮助教师自我认识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不足,只有认识到新形势下新的要求,才能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有方向正确,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快速而高效。提倡同伴互助、提倡教师间的相互听课,由此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教师间的相互听课,以往较多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听课任务。为了促进这种学习形式更有效的进行,我们将相互听课的视点放在发现优点和缺点及课后的交流讨论上。听课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帮助意识,提倡研究式听课。我们在听课时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哪一点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哪一点是授课老师最迫切需要改进的?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课堂的亮点和弱点,课后交流讨论就有针对性。展示亮点是肯定,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展示弱点是为了帮助授课老师改进提高。我们反对胡子眉毛一把抓,反对评课的“好好主义”、“空对空”,力求听课收到实效。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批评能力和提高自我认识。
三、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历程”。
1、第一个历程:站稳讲台上学生满意的课。
2、第二个历程: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能自如开展对话教学;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知识,能将教学过程案例化;能以问题贯穿课堂;善于引发学生兴趣;善于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
3.第三个历程: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科研型教师的特点是: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审视身边的一切;善于内省自身的教育教学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怀疑、不盲信权威;勇于改变自己、开放自己,不固步自封;能专注解决问题的思考,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四、开拓“四条有效途径”,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条有效途径是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团队互助、校本教研。为避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偏离方向和陷入盲目状态,学校实行专业引领,主要是通过学校自身骨干教师引领、市局教研专家引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正确引导。多次组织学校教师去听专家的讲座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层面上对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引领。以教研组为团队,通过团队互助,使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乐园,开展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讨论教材处理,重难点把握,课时划分,学案编制,共同开发、利用、共享教学资源,交流经验,促进教研组老师团结与发展,共谋学科组教学质量的最大提高。教师队伍的成长,制度建设是关键。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要求。如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组织评价、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等,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学校科学的制度管理下分阶段、有序地推进。加强校本教研常规检查。实行教研考勤,教导处进行检查登记。规范教学研究内容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提高的方法;如何构建适合本校实际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精神,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按照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方案,有组织、有计划、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加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推动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并取得了一定成绩。2013年西关中学又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从教师个人评价、教研组评价、教研室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教师成长记录袋中教学资料积累量、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教科研论文、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经过严格细致考核,有30名教师表现突出,学校决定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总结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突出的特点:
1、文科教师在专业成长上表现出有专业理想、专业发展的主动性比较强,自我发展意识强,在发展突出的前20名中有14名是文科教师。
2、在专业化发展上表现突出的教师共同特点是:能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发展突出的前20名中有7人自主开发过校本课程,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
3、在专业化发展上表现突出的教师还表现在勇于挑战自我,历练自己,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发展突出的前20名教师中有15人参加过比赛,有5名教师在全市教师素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4、在专业化发展上表现突出的教师还表现在学习的主动性很强,他们达成规划目标的可行性策略是阅读、研究、反思、写作,做学习型教师,积极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学科素养,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料库,教师成长记录袋中资源丰富、教学反思多且深刻,撰写发表的教学论文多。
三年来,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也存在一些现象:
1、有的教师对专业化发展认识存在差异,内动力不足,表现出负面情绪,有被动发展现象,正是因为思想认识不到位,所以表现出业绩平平。
篇7
关键词:时代要求;教育管理;教育实践;信息素养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61-01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过程,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为基础的层面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应用的技能、技巧,这是教师所必须的,也是教师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次,具备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二个层面,这是教师胜任自己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承担的工作和角色决定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三个层面--教育学科知识,它突出表现在教师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技巧、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还体现在以上提及的三个层面的知识及教师的实践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上。此外,强调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专业素养和课堂智能进行整合,这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1.掌握信息技术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代的推进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为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于是素质教育便成为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或全新领域的信息保持冷静,作出及时准确判断并快速妥当处理,即对信息的归纳概括并分析判断的能力。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数据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全世界的数据信息共享,学生必须学习掌握信息处理的技能。当今社会的各个学科领域中都要求人才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性眼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固有的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接受新时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的答案。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构架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内容,充分适应全新的信息技术要求,同时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培养了顺应时代的全新人才,又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进一步充实了教学方法。
学生要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处理。当今社会的教师也必须具备这个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拥有该项素质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
2.夯实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虽然教师的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但鉴于旧有知识包含的价值规律与今天的认识不完全一致、教师的自我分析和反思必然受到自身“惯性”的影响,教师成长如果完全依靠自我的努力而不借助于外在的培训或帮助是非常困难的。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外在的指导及外界所提供的更为正规、更为公开的专业发展活动,更离不开良好的学校环境在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必要支持。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例如,当我们的教师成熟度工作的自觉性还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大外部刺激的力度,用种种制度来规范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对成熟的教育教学骨干,则可以采用参与式或授权式的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以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发展方式。教师的晋级、职称评聘中的一些硬性规定等,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为教师成长注入了生命活力,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了良好氛围,教育教学专业活动中开展及自我澄清过程则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契机。教师从事教学,就其前提条件而言,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有关教育科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教学智慧等教育实践性知识,它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相对于教师个人的长期摸索、总结而形成经验,以听课为重要形式的经验积累,研究和借鉴具体而鲜活地存在于身边的他人经验,则显得更为便捷。特别是针对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践平台。
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时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更应走在时展的前列。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富有创造性”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是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期望。
4.创建科学民主的教师发展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8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化;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深化,传统的经验型、技术型和半专业化的教师已难以适应新课堂,教师专业化成为职业要求和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掌握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首先,农村教师要树立专业化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农村教师由于信息闭塞,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再加上自身一些因素的限制,教书往往经验化、随意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化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理想、有道德、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知识分子,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追求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化呼唤教师要有专业发展观念和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对教师的终身要求,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学习、研究、探索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克服职业新鲜感后的职业倦怠,还要排解教书育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苦闷。如果没有专业化发展的观念和意识,热爱教育、终身从事教育的思想,就很难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前行,教师专业发展只能是一句
空话。
其次,农村教师要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
没有专业发展的目标就没有追求的方向和动力。我认为农村教师不但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借鉴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经验、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还要研究学情,总结出既适合本学科又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作为一个农村教师如果不学习,不仅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语文教师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只有通过终生不断学习来获取专业发展的各种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快速提高专业技能
学习与培训不仅能够更新、补充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而且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通过专家、名师讲座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优秀的教学思想,通过听优质课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课堂处理艺术,能够迅速更新、补充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讲座和听课只是零碎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提高还必须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近年来兴起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的在职培训方式。它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由专家协作指导,教师主动参与,以问题为导向,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学习与培训可以让教师养成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
主人。
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加快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成长较快的教师经常进行主动的和创造性的反思。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问题直观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反思可以是案例型反思、阶段性反思、探索型反思。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篇9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老师们感到了知识的匮乏和不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力不从心。如果学校这时不加强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不注重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的培养,那么,学校教育将可能陷入一个从未有过的僵局。所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目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 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传统的教师管理中,制约教师发展的因素较多,如只重视制度的约束、监督和制裁功能,忽视其引导、教育、促进功能;评价教师重分数轻全面,重结果轻过程;管理教师“唯权”“唯上”,忽视教师的主体性、个性和创造性等。显然,这种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为了改变传统教师管理的弊端,必须从更新管理观念入手。
“管理”的核心是“理”,即“理人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倡导下,单靠制度的约束、督促和制裁,已经不能适应教师管理的新变化和教育发展的新需要。学校管理一定要树立“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意识,尽最大努力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为了谋求和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更需要的是人文关怀,是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为此,我校在原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了“柔性”的运用原则,即从教师的内心感受出发,从教师的心理需求出发,强化制度的引导、促进和教育功能,实行“在制度管理框架下的人性化运作”。
学校管理者更新“教师管理”观念的基础上,我们还特别注意到,必在须引导教师更新“教师成长”的观念。在传统观念中,只要教好书,学生考出好成绩,就被认为是好好教师;而在新形势下,教师的成长必须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需要,形成一种基于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事业的追求,从而使教师在成就事业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二、引导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校长必须站在教育发展前沿,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趋势,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师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寻求机会提高专业水平。为此,我校借与十四中整合之际,在充分的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我校的校情、师情的前提下组织教师共同制定出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同时学校领导还以教学为中心,组织研究学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引导教师以学校的共同远景为基础,从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几个层次,对全体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本着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分段实施分布推进的原则通过自我定位、自我剖析、自我反思,瞄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师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为此,我校从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分析、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具体措施 (行动策略)等几方面出发为每位教师都设置了《石嘴山市第一中学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和《石嘴山市第一中学教师教学成长记录册》,及时记录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轨迹,并通过自己的行动进行有效的落实。
三、健全规范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学实践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需要两个基本的保障条件: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即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与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师的理论指导。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研必须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要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就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劳动,由教师个体来完成。但是,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单靠个人的摸索和总结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更强调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很多益处:既可以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也可以获得新想法。同行之间的及时交流,不仅可以通过分享材料和课程资源,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而且,作为一个集体,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教学业绩。同时,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教师试验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专家的指导十分重要。专业引领的重点在于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教师解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体系;指导理论学习和开展课题研究,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物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对教学实践进行及时的回味和总结,以便于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
四、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成长的强劲动力。教师的反思是教师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的活动过程。因此,学校要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进行反思实践,开展反思能力的培训,让老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通过反思和实践,实现智能的重新建构。教师只有不断的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只有在教师个体与其自身具体实践情境和经验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有效的激励可以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提高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近年来制订出一系列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尽可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寻求保障,如组织专题学习、教学观摩、教法研讨、经验交流和技能竞赛等;尽可能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或接受更高学历的教育;也积极与全国各地教育专家联系,邀请专家来校对教师开展培训,或直接与专家进行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从而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学校还通过评先评优、辅导学生获奖、论文获奖、发表文章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精神鼓励,让这些专业化水平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脱颖而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共同发展。
在评价教师方面,我们采用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结构,提高教育教学反思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评价思想上,我们注重教师自身未来发展的期望和发展过程的成长状况,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承认教师在管理和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民主参与的权利。在评价内容上,我们摈弃了重学生考试分数,轻教师自身发展,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扩大评价领域,建立教师教育观念、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情感态度、教育教学艺术和风格等方面整体发展多元评价结构。在评价模式上,我们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开放互动的评价模式,由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管理者与专家评价等组成评价主体,全面掌握评价信息,全面、全程评价教师的工作。
篇10
一、更新理念,目标引领
在总结、沉淀学校多年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凝练出学校新时期发展的核心理念,并让这一核心理念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纲”,在理念中体现学校教育的切入点、关键点,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
二、制度规范,科学管理,保障有力
(一)制定并完善各类制度
学校要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就我校而言,我们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管理上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包括学校教研活动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教学过程督察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学校课题管理制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等。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校长始终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组织学校教师发展工作。成立“示范性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领导小组,要求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即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具体负责,校长和主管副校长职责明确,并能有效履行领导、指导、监督等责任。中层领导也进行了调整,任用了一批业务过硬、年轻精干的力量来担当,使得每一位领导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校长及每位中层领导负责一个教研组的研训活动,从活动内容到活动形式的设计与创新,从理论学习到课例研讨,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确立研究基地,为教师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应科学规范使用教育教学设备,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教室、各专用教室、功能教室、器材室、教师电子备课的硬件装备充足,能满足教师备课、学习、研讨、交流、远程学习、网络研修的需要。
四、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创新与拓展
(一)让每一位教师“胸中有墨”
学校应鼓励教师将学历进修与专业进修相结合,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提出要求并有激励措施,争取继续教育参训率为100%,合格率为100%;鼓励教师拥有双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而让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校本教研与教育科研齐头并进
为了丰厚校本教研的内涵,学校应将教育科研提到了一个重要地位,专门聘请专家引领教师走到教育科研这条道路上来。通过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读书报告会、阶段性论文的撰写等活动,提升教研的实效性,提升教研的层次,提高教师的凝聚力。学校承担各层次教研课题,对承担课题有效管理科研课题和实验项目,注重过程中的指导、检查、评价,给予必备的条件支持,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三)“四层次”协调联动,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教师专业生涯发展周期模型”,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四个层级,即“能手引领层”“骨干预备层”“青年培养层”“经验上升层”。进行“四层级”的教师培训是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专业促进策略。
(四)反思性评价,激励中成长
学校在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将激励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分别建立了师生层面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在教师层面,也注重发展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创建星级学校、星级年级组、星级教研组、星级班、星级学生等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发展“星光灿烂”的评价文化。
星级年级组、星级班级评比是为了立足本校实际,让“校长领导,分口管理,年级负责,班级包干”的教育层级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
星级教研组评比为推进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起到助推作用。在评比过程,从教研常规星、教学改革星、教学科研星、教学特色星、教研成果星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一颗星都制定了评比的细则。星级教研组和星级年级组的评选,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五)构建立体校本研修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建构立体化的校本教研体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本着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开始推进校本教研的过程,全体教师经历从迷茫到适应再到自觉研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