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技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20 06:4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科技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科技;能源;知识经济
一、科技发展与市场
尽管市场并非科技发展的唯一指向,但发展科学技术已离不开市场。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市场、两种制度。要发展我国经济,就要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来看,人们历来在科技拉动和市场推动之间选择,事实上,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兹以一例来说明。
美国的医疗费用很高,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相当于中国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瑞士只是用国民生产总值的4%就取得了同等的保健效果,所以美国人自己觉得很浪费。美国人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对高科技医疗手段的依赖性:一有轻微的外伤(如脚被崴),也要用核磁共振、CT断层分析等手段来检查。美国的医疗费用很高,就是因为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这是个很大的市场。CT断层分析、核磁共振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们搞物理的人来看,还不算太高,那都是我们现代物理学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能不能与企业、医疗卫生部门、物理界合作,把中国这方面的医疗器械搞起来?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的高科技产品在一定意义上是能和国外竞争的,这不是因为国产的技术特别高超(关键是要把先进科技有效运用起来),而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包括高技术劳动力)便宜,所以我们的总成本是便宜的。高技术产品除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外,大量的还是装配行业,装配要有一定的技术,而这些我们是能够解决的。
这就是说,上述领域的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早已存在,但为什么没有向现实转化呢?
在上一世纪和本世纪初,重大的发明、创新主要是由工厂之外的独立发明者、研究机构作出的。我们知道,瓦特只有合伙人,他不属于哪一个工厂;著名的爱迪生实验室,有过象电灯泡等重大发明,是一个独立实验室。然而,在现代,独立发明者和独立实验室的比例在不断减少,企业内部从事R&D活动的比例不断上升。
这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的日益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科斯所认为“企业”代替“工厂”的趋势相关。企业代替工厂并不断发展,是要将许多原本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以减少交易成本。当然,企业也不可能无限制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并不是企业越大,市场交易费用会越低,绩效会越高;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受垄断与竞争之间的经济及法律关系的制约。
这意味着,我们一方面应充分肯定并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亦要充分估计企业乃至整个市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局限性(而且这种局限性并不仅仅在于上述分析之中)。这就是说,市场推动和科技拉动对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就上一医疗器械方面的技术创新而言,我们的“市场推动”机制仍不完善,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按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亦即实现技术、生产诸要素的创新性的“组合”,主要靠企业(家)来完成。在我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至少需要三个飞跃:一是从“工厂”向企业的飞跃(包括观念上);二是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飞跃,这里所说的现代企业,人们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已有不少论述,我只从另一方面来谈,即现代企业应是行业技术的重要推进者,具体来说,企业应把管理目标不仅仅置于生产、营销策略方面,更应置于技术发展战略上面;三是我们应能具有这样的市场环境,即经营者不会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优惠政策和体制漏洞上——这方面的机会越多,技术创新的热情就会越少。当然,上述三方面已在进行中。
二、“夕阳产业”与“新兴产业”
有些产业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夕阳产业”,而且,“夕阳产业”是可以向“新兴产业”转化的。以交通为例来说明。
当代交通正出现一个以高速铁路为骨干路、公路体系相配合的交通体系。在欧洲,铁路发展得比较早,美国的经济发展得比较晚,铁路和公路并行发展,但在美国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战胜了铁路,美国的交通运量的2/3是由高速公路担负的。有的人据此认为铁路是“夕阳工业”。在3年前,国家计委召开了一个交通问题讨论会,一些与会者根据美国的经验就说在中国铁路也是夕阳工业,应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发表这些意见的是社会科学家,没有我们搞自然科学的人到场。他们看到的是历史资料,是公路战胜了铁路,因为汽车有方便之处,可以一家一户,而铁路是集中的。但是现代化的铁路已不是过去的面貌了,高速铁路开始兴起了:日本的新干线每小时280公里,法国的叫做TGV,每小时350公里,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每小时500公里的铁路。美国的高速公路固然很发达,时速达到200公里是不成问题的,可谁敢这样开车?美国人现在的设想是,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形成网络,例如,把小汽车开到铁路火车上面,然后火车以每小时400到500公里的速度开,到站后小汽车下火车继续在公路上开。用现在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连结起来,速度也快,能源也省。这就是美国的部署。我们怎么办?这需要认真探讨。我认为,铁路不仅不是“夕阳西下”而且是旭日东升。现代化的高速铁路不仅把轨道接得很长,速度开得很快,而且正在出现一种新型的技术,叫磁浮列车。磁浮列车的速度已被证明至少500公里,而且有可能提高到700公里。现代化的磁浮列车技术已基本成熟,商业化运行为期不远了。我甚至可以说,我国现在就应关注这一技术。
人们在分析“新兴”或“夕阳”的时候,过份关注一般意义上的产业(有时仅仅是行业)的区别,而不是以技术方向来对照,尽管人们可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决策所需的信息量如此巨大的时候,人们的这种意识仍有可能被遮蔽。市场自身能实现合理的选择吗?还是市场选择如何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相结合?
此外,对市场前景的分析要和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不仅是学科意义上,而且是决策机制上:在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制定上,要有科技人员和管理、决策人员相结合的机制。制定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向,也是如此。
三、能源问题及相关科学技术
我国秦岭以北煤的资源蕴藏量占全国90%以上,从长远计,北煤南运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长期不可避免。为什么我国铁路交通的压力特别大,这跟北煤南运有很大关系,北煤南运约占了运输量的40%。中国煤的蕴藏量10倍于中东的石油(就热量而言)。中国组织一定数量的煤出口,是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运不出去。从大秦线能运多少煤呢?2000万吨,而仅日本就期望我们每年供应1亿吨。从交通、环境及当前相关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煤最好不要铁路运输,而是把它磨成粉,再用水掺搅制成水煤浆,然后用管道运输。现在大同到秦皇岛的车皮是2000万吨煤,回来有2000万吨的物资吗?没有。这样一来就放空车了。我了解到,现在国家想从山西铺一根水煤浆管道到山东然后出口。象这样的能源问题也涉及到交通问题,而如果用管道运输,效益比火车更高。这些都有好多新技术。但从总体来讲,我赞成逐渐压缩煤耗减少污染,同时应该发展一些更为干净一点的能源,主要是原子能和水能。
人们容易从原子能想到切尔诺贝利事故。但是,现在设计的核反应堆都是安全型的,而且是比较干净的,没有其它废料,当然放射性要控制起来。世界曾经掀起过一个反核运动,有一个绿党尤其反对核。现在绿党开始改变态度,认识到不发展原子能就要烧煤,煤的污染比原子能更大。但美国的反核势力仍然很大。美国的一些搞核电站的公司在美国就是卖不出去,什么地方要搞核电站,什么地方的老百姓就反对。所以美国就愿意卖给我们,因为中国没有反核运动。中国最好不出现这样的反核运动。
更重要的,我认为应多搞水电。水是可再生的能源,每年水都从大江大河流掉,不发电,太可惜了。现在中国正在建设长江三峡水库。实际上,长江三峡搞起来以后,才利用了水资源的10%。水力资源的大头在哪?在西南横断山区。西南横断山区的水量没有长江干流那么大,但是落差大。从总体上说,其水能蕴藏量至少是全国的50%。为什么优先搞长江三峡而非西南?因为那些地方都处于深山穷谷。要修个水电站,首先要修盘山公路,它们高度都是2000到3000米,所以修盘山公路的投资很大。但是,这并非近期不可以解决。运输的问题可以用飞艇来解决,飞艇的运输量可达200至300吨,是卡车的6倍左右。1932年齐伯林的飞艇事故,使世界飞艇业受重创,影响至今。但是,现代的技术已经不一样了,可以不用氢气而用氦气来代替。除了飞艇以外,还可搞索道运输,另外,在西南搞水电建设也不见得要大幅度的钢筋混凝土,因为可以在高山上就地取材,通过定向爆破获得石材。目前,高温超导技术也为高效的高压输电提供了可能性,否则,线路上损耗就可能达1/4,仅长江三峡的输电就可能损耗两个大亚湾的发电量。不过,以目前技术发展程度,铺设1000公里是不现实的,但是,用超导输电线取代消耗较大的、由发电机到变压器那一段电缆在当前是可行的。
四、更理性地发展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要不要发展?要,而且要大力发展。当代生产的重大特点就是,精神生产力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的信息产业占美国全部产业的65%。也就是说,精神生产的价值量超过了物质生产量。这是现代化生产的特点。什么是精神生产力呢?它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各种信息产业,包括新闻出版、报纸、电影等等。人,并不光要吃和喝,还有许多精神消费。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美国是世界软件业的大头,其它国家包括日本、印度等,近年来都有很快的发展。日本软件业的道路和美国不一样。美国软件针对PersonalComputer的比较多,共性软件比较多。日本的软件是为大公司服务的,它的企业要搞自动化生产,所以它的软件都是个性软件。日本的千叶制铁所有个1米9的轧机,而我国武钢最大的轧机也才1米7。而且,制铁所整个两公里生产线很难看到人。全所三班倒,连仓储人员一起也才80人,生产、买卖、运输都由计算机控制。我国武钢有2400人。可见,精神生产力能对生产和管理自动化影响到何种地步。
篇2
关键词:经济;科技;能源;知识经济
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市场推动和科技拉动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经济建设中,应注意科学界定“夕阳产业”与“新兴产业”,开发新技术以解决能源问题。在当前,尤其要更理性地发展知识经济。
一、科技发展与市场
尽管市场并非科技发展的唯一指向,但发展科学技术已离不开市场。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市场、两种制度。要发展我国经济,就要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来看,人们历来在科技拉动和市场推动之间选择,事实上,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在上一世纪和本世纪初,重大的发明、创新主要是由工厂之外的独立发明者、研究机构作出的。我们知道,瓦特只有合伙人,他不属于哪一个工厂;著名的爱迪生实验室,有过电灯泡等重大发明,是一个独立实验室。然而,在现代,独立发明者和独立实验室的比例在不断减少,企业内部从事活动的比例不断上升。
这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的日益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科斯所认为“企业”代替“工厂”的趋势相关。企业代替工厂并不断发展,是要将许多原本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以减少交易成本。当然,企业也不可能无限制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并不是企业越大,市场交易费用会越低,绩效会越高;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受垄断与竞争之间的经济及法律关系的制约。
这意味着,我们一方面应充分肯定并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亦要充分估计企业乃至整个市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局限性。这就是说,市场推动和科技拉动对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夕阳产业”与“新兴产业”
有些产业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夕阳产业”,而且,“夕阳产业”是可以向“新兴产业”转化的。以交通为例来说明。
当代交通正出现一个以高速铁路为骨干路、公路体系相配合的交通体系。在欧洲,铁路发展得比较早,美国的经济发展得比较晚,铁路和公路并行发展,但在美国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战胜了铁路,美国的交通运量的2/3是由高速公路担负的。有的人据此认为铁路是“夕阳工业”。在3年前,国家计委召开了一个交通问题讨论会,一些与会者根据美国的经验就说在中国铁路也是夕阳工业,应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发表这些意见的是社会科学家,没有我们搞自然科学的人到场。他们看到的是历史资料,是公路战胜了铁路,因为汽车有方便之处,可以一家一户,而铁路是集中的。但是现代化的铁路已不是过去的面貌了,高速铁路开始兴起了:日本的新干线每小时280公里,法国的叫做TGV,每小时350公里,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每小时500公里的铁路。美国的高速公路固然很发达,时速达到200公里是不成问题的,可谁敢这样开车?美国人现在的设想是,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形成网络,例如,把小汽车开到铁路火车上面,然后火车以每小时400到500公里的速度开,到站后小汽车下火车继续在公路上开。用现在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连结起来,速度也快,能源也省。这就是美国的部署。我们怎么办?这需要认真探讨。我认为,铁路不仅不是“夕阳西下”而且是旭日东升。现代化的高速铁路不仅把轨道接得很长,速度开得很快,而且正在出现一种新型的技术,叫磁浮列车。磁浮列车的速度已被证明至少500公里,而且有可能提高到700公里。现代化的磁浮列车技术已基本成熟,商业化运行为期不远了。我甚至可以说,我国现在就应关注这一技术。
此外,对市场前景的分析要和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不仅是学科意义上,而且是决策机制上: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上,要有科技人员和管理、决策人员相结合的机制。制定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向,也是如此。
三、能源问题及相关科学技术
我国秦岭以北煤的资源蕴藏量占全国90%以上,从长远计,北煤南运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长期不可避免。为什么我国铁路交通的压力特别大,这跟北煤南运有很大关系,北煤南运约占了运输量的40%。中国煤的蕴藏量10倍于中东的石油。中国组织一定数量的煤出口,是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运不出去。从大秦线能运多少煤呢?2000万吨,而仅日本就期望我们每年供应1亿吨。从交通、环境及当前相关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煤最好不要铁路运输,而是把它磨成粉,再用水掺搅制成水煤浆,然后用管道运输。现在大同到秦皇岛的车皮是2000万吨煤,回来有2000万吨的物资吗?没有。这样一来就放空车了。我了解到,现在国家想从山西铺一根水煤浆管道到山东然后出口。像这样的能源问题也涉及到交通问题,而如果用管道运输,效益比火车更高。这些都有好多新技术。但从总体来讲,我赞成逐渐压缩煤耗减少污染,同时应该发展一些更为干净一点的能源,主要是原子能和水能。
人们容易从原子能想到切尔诺贝利事故。但是,现在设计的核反应堆都是安全型的,而且是比较干净的,没有其它废料,当然放射性要控制起来。世界曾经掀起过一个反核运动,有一个绿党尤其反对核。现在绿党开始改变态度,认识到不发展原子能就要烧煤,煤的污染比原子能更大。但美国的反核势力仍然很大。美国的一些搞核电站的公司在美国就是卖不出去,什么地方要搞核电站,什么地方的老百姓就反对。所以美国就愿意卖给我们,因为中国没有反核运动。中国最好不出现这样的反核运动。
更重要的,我认为应多搞水电。水是可再生的能源,每年水都从大江大河流掉,不发电,太可惜了。现在中国正在建设长江三峡水库。实际上,长江三峡搞起来以后,才利用了水资源的10%。水力资源的大头在哪?在西南横断山区。西南横断山区的水量没有长江干流那么大,但是落差大。从总体上说,其水能蕴藏量至少是全国的50%。为什么优先搞长江三峡而非西南?因为那些地方都处于深山穷谷。要修个水电站,首先要修盘山公路,它们高度都是2000到3000米,所以修盘山公路的投资很大。但是,这并非近期不可以解决。运输的问题可以用飞艇来解决,飞艇的运输量在200~300吨,是卡车的6倍左右。1932年,齐伯林的飞艇事故,使世界飞艇业受重创,影响至今。但是,现代的技术已经不一样了,可以不用氢气而用氦气来代替。除了飞艇以外,还可搞索道运输,另外,在西南搞水电建设也不见得要大幅度的钢筋混凝土,因为可以在高山上就地取材,通过定向爆破获得石材。目前,高温超导技术也为高效的高压输电提供了可能性,否则,线路上损耗就可能达1/4,仅长江三峡的输电就可能损耗两个大亚湾的发电量。不过,以目前技术发展程度,铺设1000公里是不现实的,但是,用超导输电线取代消耗较大的、由发电机到变压器那一段电缆在当前是可行的。
四、更理性地发展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要不要发展?要,而且要大力发展。当代生产的重大特点就是,精神生产力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的信息产业占美国全部产业的65%。也就是说,精神生产的价值量超过了物质生产量。这是现代化生产的特点。什么是精神生产力呢?它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各种信息产业,包括新闻出版、报纸、电影等等。人,并不光要吃和喝,还有许多精神消费。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美国是世界软件业的大头,其它国家包括日本、印度等,近年来都有很快的发展。日本软件业的道路和美国不一样。美国软件针对Personal Computer的比较多,共性软件比较多。日本的软件是为大公司服务的,它的企业要搞自动化生产,所以它的软件都是个性软件。日本的千叶制铁所有个1.9米的轧机,而我国武钢最大的轧机也才1.7米。而且,制铁所整个两公里生产线很难看到人。全所三班倒,连仓储人员一起也才80人,生产、买卖、运输都由计算机控制。我国武钢有2400人。可见,精神生产力能对生产和管理自动化影响到何种地步。
篇3
我国农业在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压力下,实现了从农产品严重短缺到供求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农业科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若横向比较,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推广度)均不到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这种低的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靠科技增长的空间还比较大,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还大有潜力可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一定存在着一系列阻力因素,而且这种阻力对动力的抵制相当顽强。那么,竞竟是什么因素阻碍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本文试图从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农业科研)、需求(农户生产)和推广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解决对策。
二、主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因素,除了人们公认的:(1)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投入经费太少;(2)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制周期和成果发挥效用的滞后性太长;(3)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不全、队伍残缺、推广人员待遇偏低和服务意识偏差等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
(一)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少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之所以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鉴定验收合格的成果数量多,但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实用、能够预期产生效益的成果少,大量成果均属无效供给。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科研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而非市场主导型,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贯穿着农业科研从选题立项到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这首先表现在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立项上,由于受农业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选择什么科研项目由政府官员和少数专家说了算,这势必诱导课题申报者只注重从政府政策和专家个人偏好出发考虑选题,并采用拉关系走后门的办法争取课题。这样做的结果是选题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另一种现象是,即使某些申请者申报的课题符合生产实际需要、对地区性经济发展或领导决策有一定实际意义,但如果与政府官员或专家偏好不相吻合,或者由于关系不到位,课题并不能立项。其次,在课题的审批环节上缺乏严密的技术经济论证程序。对项目不是严格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严格把关,而是仅靠“长官意志”拍板定案审批课题。由此造成许多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就被更为先进的技术成果所替代而失去推广价值。第三,在课题的鉴定验收环节流于形式而失去对课题真正评价的实际意义。通常参加课题鉴定会的专家多数是课题主持者的熟人、朋友或是同学关系,因此鉴定会常常开成“庆功会”“聚餐会”和“发红包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等完美而模糊的鉴定评价一般是集体签字,哪个人也不用负法律责任。由此造成相当部分成果不成熟,经受不住生产实践的检验,无推广价值。但不管成果有无价值,只要一通过鉴定,科研人员的功绩就得到社会和单位的认可,接下来评奖评模、晋职加薪就有了资本。究竟成果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能否真正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却不与科研人员的业绩、工资以及科研经费的再获得挂钩。
上述这种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上的制度性弊端,在客观上造成科研人员的行为取向普遍存在着“为科研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甚至存在“为科研经费回扣和为占有科研经费花钱方便而科研”等不良现象,致使大部分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不佳,偏离生产需求方向,形成大量无效供给。
(二)农民采纳新技术的条件和能力有限,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现阶段,我国农村农民已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具有完全独立的生产经营自和采用农业新技术的选择权。他们是农业技术的最终需求者。但要使农业技术顺利地推广到农民手中,就农民方面来讲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1.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9.04%,其中,文盲人数9.56%,小学文化程度人数34.4%。西部最贫困的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等六省区文盲半文盲占30.77%,小学文化人数占33.74%。这说明我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这是在我国搞农业推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中国国情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很难直接通过农民之手顺利地吸收转化。同时,也说明农业科技推广的着眼点应是农民,而不是科技成果。即应把农业科技推广的重点放在用说服、教育、培训的手段来引导和帮助农民自觉采纳新技术、改进农事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益和增加收入,而不是把科技成果强迫卖给农民。因此,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与职能。而提高农民素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客观上要求必须首先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走以高素质的推广人员来弥补农民素质不高的推广路子。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应大力加强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工作,以促进农业推广事业的全面发展。
2.农业比较效益低,客观上造成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高而消极对待技术革新。农民选择和使用新技术的制约因素说到底是利益约束。对农民来说,是否采用某项农业新技术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农民学习和采用新技术的直接投资成本大小;二是因采用某项新技术而失去的投资于另外一项活动的机会收益大小;三是采用某项新技术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大小。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农民对某项农业新技术采用与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报酬”。但是,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性(初级产品产业)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因素所致的农业比较效益低,将导致农民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仅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或报酬递增,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这从根本上挫伤了农民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农户的经营规模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我国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相邻田块间的品种“插花”经营。这种经营规模的超小型和分散经营,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而且不利于农户采用新技术。尤其对“规模性技术”的采用会受到严重阻碍,如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农户根本无法单独采用。此外,一些地方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农民对增加科技投入缺乏长期的获益保障,也阻碍着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三)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与市场不适应
体制和机制是各种矛盾与问题的焦点和核心。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之所以业绩不佳,除上述各种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要求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五级一员一户”推广网络体系。“五级”指从中央到乡镇五个行政级别;“一户一员”就是在村级培训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推广方法实行的是“技术示范+行政推动+农资服务”的“技权物结合”的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即在技术示范和农资营销服务的基础上,依靠各级行政组织的力量推动广大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这种运行机制的最大优点是将技术推广与行政干预密切结合起来,可以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一些重大技术项目如玉米、水稻杂交良种,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的示范推广,能够动员各级政府和各方面的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但其缺点也很突出,这种以行政干预为主要推广手段来向农民推广技术,是注重做技术工作,是“以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农民为中心”;是以政府的宏观农业发展目标——增产为主要目的,以科研和推广人员的个人目标——报奖和评定职称为直接目的,而不是以提高农民素质和为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目的,这必然导致推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如山西省绛县在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工作过程中的好大喜功,大造声势,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这种推广体制如不改变,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农业推广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
从理论上讲,我国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部门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各有优势,相互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关系。在实现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中,三部门应建立起一种扬长避短、互利合作、协调发展的“农科教三结合”的运行机制。但由于历史原因,迄今为止,我国“三农”之间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仍然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整体优势。科教单位对自己的科技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宁可小打小闹搞推广进行有偿转让,也不愿意靠推广部门的网络体系和力量推广其成果而让其分享利益。即使有合作也常常因为不能合理分享利益而弄得不欢而散。借此有必要站在农业推广部门的立场上质问:为什么本来完全是国家财政拨款搞的科研活动,而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却被科教单位拥有并把持不放?这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正确处理科教部门的科技成果与推广部门的推广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合作机制,并且应当重新正确认识和看待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问题。
三、对策探讨
彻底解决上述障碍因素的关键在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科研和推广运行机制。
首先,要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在农业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和审批环节,要坚持项目公开招标和必须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在项目成果的鉴定验收环节,要改现行的专家验收制度为市场验收制度,即以项目的增产或增效的效果是否显著,农民是否满意为主要验收标准。科研模式要由传统的“立项——研究——成果——再立项”转向“市场——立项——研究——成果——市场”的新模式,建立起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符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实用农业新技术。
其次,要刺激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并要切实想办法改善农业贸易条件,增加农业比较利益,以提高农民使用农业新技术预期收益。此外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户规模经营,以利于农业规模性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三,创建“三农”互利合作新模式。在当前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的条件下,可暂时设立相应的机构对“三农”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同时加强彼此合作,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为“科技兴农”做贡献。建立“三农”协作机制的关键是理顺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例如,在种子产业方面,可通过组建种业集团,实现良种研究、繁育、推广一条龙发展;在蔬菜、果树、畜牧、水产和大田作物育种等科研机构改革方面,可通过把这类纯研究机构改制为公司体制,走公司办科研的体制来加速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工作。
第四,逐步建立一种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体系。具体地讲就是:(1)在推广组织上,建立“以县为中心、乡为枢纽、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网络;(2)在推广技术服务上,应变目前“以技术为中心”的推广机制为“以农民为中心”的推广机制。整个推广工作应围绕农民而进行,了解农民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自愿采纳新技术。农业推广的过程应是:“推广员——农民——农业新技术”,而不是:“推广员——农业新技术——农民”。(3)在推广内容上,从单纯根据高产要求来选择推广技术转移到更多地考虑农民的需要和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上来,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配套技术。
【参考文献】
[1]科技战略与科技管理.全国第三次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3年。
[2]朱希刚等.技术经济效益与农业发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版。
篇4
关键词:油茶产业 科技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34-0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天然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广西主要的传统特色经济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促进广西山区综合开发,发展山区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做大做强广西油茶产业,有利于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实现广西林业千亿元产业目标,步入全国林业强省区行列。
一、加快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2009年,广西区党委、区政府确立了把广西打造成全国林业强区的目标,把油茶产业列入了广西优先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并设立了5000万元油茶产业专项资金,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广西区人民政府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油茶产业发展基金;且制订了2009年-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力争2015年全区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万亩,2020年达到1200万亩,形成年产值超200亿元的油茶产业。
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改变人民的食油结构,促进人民健康;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提高广西食用植物油生产能力,保障粮油安全;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油茶产业,对于促进广西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建设林业强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广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油茶资源丰富。全广西现有油茶林面积500多万亩,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之一,油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列全国第三位,油茶科技研发成果列全国第二位,单位面积产量位于全国第一位,资源优势非常明显。目前,广西现有规模的油茶加工企业10家,精炼油加工能力超过6万吨。在油茶良种繁育研究方面,先后选育出全国第一个油茶良种――岑溪软枝油茶及一批优良无性系。2002-2009年广西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广西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广西油茶良种共20个,其中种子园良种1个,优良无性系19个。
2.广西油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广西油茶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相对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来说,全区还存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一些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问题。缺乏科技支撑是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下面从科技角度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1)科技投入少。广西虽然已经成为林业大省,但对于林业科技投入还很少,在油茶等经济林方面的研究投入更是少,基础性的研究还需要加大投入。(2)良种选育和推广严重滞后,油茶品种低劣,科技含量不高。广西虽然选育出不少油茶良种,但推广力度不够,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全区真正使用良种更新造林的面积仅占油茶林总面积还不到20%,80%以上是本地普通油茶品种,种类繁杂,且性状表现差异较大。而且,广西目前的油茶良种刚刚培育和审定,还没有来得及推广,少数良种推广应用处于不规范的自发状态。(3)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跟不上生产需求,油茶林效益低。据调查,广西油茶生产目前尚没有成熟配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推广到农村基层。广西没有专门的油茶研究开发中心,油茶丰产综合技术研究和配套技术还不完善,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的科技开发有待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经营管理也远远不够,产品精深加工的科技支撑力也不强,导致油茶种植比较效益偏低,严重阻碍了油茶产业持续发展。(4)经营粗放,缺乏科技含量。长期以来,油茶种植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种植分散,由于受技术、经济、市场等因素的制约,管理较为粗放,集约化程度很低。林农关于油茶经营的知识基本靠父辈口传身教,零零星星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即使目前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技术队伍因人员不齐,待遇较低,也难以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5)科技服务体系亟待加强。广西在油茶生产存在重选育轻扩繁与推广应用的现象,缺乏产、学、研的联结机制,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研究与生产脱节,科技服务队伍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基层单位、企业的科技人员紧缺。
三、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格局
1.广西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广西发展油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广西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符合油茶生长习性,大部分地区是油茶适生区域。二是群众基础较好。油茶是广西主要的传统经济林之一,山区群众有种植油茶的传统,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三是加工能力较强。油茶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6万吨油,精炼油生产能力超过2万吨,加工能力已超过现有油茶资源的原料提供能力。四是有科技作支撑。广西开展油茶研究工作已有40余年历史,在油茶种质资源调查、品种改良、良种繁育、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低产林改造等试验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努力构筑广西油茶产业良性发展新格局。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油茶产业必须科学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林农和业主为主体,以良种壮苗、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提高单产为切入点,以油茶加工新工艺、新产品提高综合效益为重点,以示范和龙头企业基地建设为引导,加强政策扶持和科技服务,科学、合理、统筹规划油茶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油茶产业跨越发展。首先,建设一批良种选育基地。在广西林科院、岑溪、三江、巴马、田阳、桂林、柳州、贺州等地,建设10个良种油茶采穗圃,总面积1600亩;在三江、鹿寨、巴马、凤山、田阳、凌云、龙胜、平乐、八步区等30个县、市,建设30个良种油茶苗圃,总面积4800亩。其次,建设一批重点优质高产油茶原料林基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与地方产业规划的前提下,规划油茶原料基地建设,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形成若干油茶产业带,辐射、带动全区油茶产业全面发展。全区重点在三江、融水、融安、鹿寨、巴马、凤山、右江、田阳、田林、凌云、隆林、那坡、龙胜、平乐、昭平、八步、富川、平桂等主要产区布局发展油茶原料林基地。第三,大力培植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将油茶企业纳入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范围,鼓励油茶龙头企业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油茶产业化水平,促进油茶产业化经营。
四、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广西油茶产业经济的对策措施
根据规划,未来10年,广西油茶产业年产值每5年要翻一番:2010年全区油茶年产值超过50亿元,2015年达到100亿元,2020年达到200亿元。发展壮大广西油茶产业经济,要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有利生产、满足需求的原则;安排好产业发展序列,处理好重点产业与一般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推进油茶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组合,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力向油茶产业流动,增强油茶产业经济发展后劲,使油茶产业经济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1.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政府及企业都应当增加科技投入,不仅要争取科研管理部门资金,各地政府还应列出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划拨资金用于科研,以保证基础科研的强度与水平。规范油茶生产配套技术,改进油茶提取精炼工艺,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炼茶油,拓展油茶用途,并进一步开展油茶综合利用研究,为社会提供多种产品,形成油茶基地、生产和综合加工一条龙的产业,提高油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
2.依靠科技,加速油茶生产良种化。良种选育在继续选择优良无性系的同时,要重点对现有的优良杂交组合和优良家系中进行筛选,为生产者提供更为优良的好品种。要注意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开展油茶基因学研究,通过基因工程定向培育出产量更高、含油量更高、抗逆性更强的油茶新品种。建立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引导农民种植,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是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要引进高产优良油茶品种,建立油茶良种园,进行组培快繁。
3.大力开发科技攻关,破除油茶产业发展瓶颈。广西区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及加工企业密切配合合作,同时借助外部科技力量,针对油茶产业发展中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力争短期内在良种选育、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标准制定4个方面取得突破。应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油茶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与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油茶质量等级,使之走向国际市场。要加大油茶综合利用研究,以油脂和茶枯、茶壳为原料的生活用品、林化产品的研究开发。
4.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油茶产业开发升级。油茶并非低产树种,油茶产业并非低效产业,但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与突破,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一是良种选育促进油茶增产;二是攻克了油茶嫁接苗技术关;三是苗木培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推进浸提油茶加工,提高出油率。要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原料基地为示范,带动社会资本和林农投入油茶资源培育,通过示范点榜样辐射和带动全区掀起发展油茶产业的热潮。
5.加快科技研发和推广,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要加强油茶科研开发推广平台建设,整合广西现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单位中的相关科技资源,引进区外油茶产业优秀人才,组建广西油茶产业研发人才小高地,提升广西油茶整体研究水平。特别是要依托广西林科院科研力量,建立油茶研究开发推广质检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联合组织科技攻关,加大油茶研发力度,支持各生产经营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推广油茶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技人员全过程技术服务,切实提高油茶集约经营管理的科技水平。
6.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要协调一致,积极主动做好科技服务和指导工作。应开展多种形式科技推广培训体系和科技人员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以提高单产和效益为最终目的。组织成立油茶产业发展专家服务队,开展油茶科学栽培、标准管理的指导和技术服务。油茶重点产区建立油茶专家咨询服务机构,以帮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的油茶种植管理技术,并聘请专家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财政支持广西油茶产业发展中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23)
2.陈秋华.又好又快发展油茶产业[N].广西日报,2009.06.15
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R].2009
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才培养 地方经济
目前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山于国家采取了放活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可以有效的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与传统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因此地方“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出现了很多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存在种种问题。
一、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比较低
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还是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发展模式。某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浪费上地、森林、矿产资源,盲目上项目。这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实际上这不是一条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增长的道路,只能走入“先污染、再治理”,“先富起来、后贫穷下去”的死胡同。“我国是一个科技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各类科技资源,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支持科技发展的资源投入不足
经济的平稳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源源不断的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研经货人规模的科技投入。近年来,我国地方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人力、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研教育未能充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同时并存,大量的资金被分配给有名无实科研机构,没有多少开发潜力的项目吸收了大量的资金,而真正需要科研投入的项目却发展不起求。有些人靠关系、资历早请到科研资金,而没有门路和地位的研究者因缺少资金,无法进行科研。
三、阻碍科技发展的体制因素依然存在
由于体制原因而一些企业尤其垄断性企业,缺乏对科技创新的动力,甚至为了维持一己私利,千方百计阻碍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另外,一些企业不注意科技研发,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适应生存的能力差,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相反,某些垄断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市场优势,阻碍科技创新,以维持自己独大的地位。一些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受到国家的指令控制,不能自主进行研究开发。而一些传统的产业如农业,由于小农经营方式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存在,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经营,高新科学技术很难应用到实际当中去。
四、政府缺位给科技发展造成的困难
不少政府部门存在惰性思维,官僚化倾向比较严重,比较会做一些官面文章,实际并不关心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某些基层政府科技工作部门,连最基本的科普宣传都开展不起来,更不用提什么利用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了。有些政府把精力放在地方保护上,通过行政权力的强行干预阻止外地先进的技术产^^进入本地,而本地的企业则毫无技术革新的动力。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更通畅,也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力图从以下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与发展适合表地实际的高等教育相结合 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科研人强的创新能力
国家兴旺发达,主要依靠人才。人才主要有研发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种。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实践型的人才,关系着好的技术是否能够运营刮到实际当中去。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一批掌握“实用、够用”技术的普通劳动者,而这些劳动着主要应依靠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培养。人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大量普通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利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必同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提升地方的竞争力。才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职业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增强技术应用开发性,应用型人才更多关注的是人才的技术,而研发型人才更多的关注人才的科研。地方经济要发展,需要一批高科技人才,这对提高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来说是必要的。培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就需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集中科研力量,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要将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地方高校科研机构要对与当地经济发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展开科研公关。同时要吸引优秀人才支援地方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优厚的薪资条件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做到“条件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加快“人才强省”、“人才强市”的战略,同时吸引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集中智力资源研究开发重大项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地方核心竞争力拥有更多自己的知识产权
创新足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样一个地方也是如此,只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地方在区位竞争中才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持久的发展潜力。当前我们的产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低,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南粗放型向节约型的转变。没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地方经济想持久发展很难,不同地区大量进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只能是两败俱伤。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而一些地方政府还要满足于地方经济短暂而快速
的增长,怕科技投入过多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自己的政绩。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自主知识地方经济的发展就走不出粗放型经营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只有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够较少的耗费能源建立节约型社会,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实现跨越式、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这样才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主管部门应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抓好关键项目建设,突出区域优势,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出自己的产业优势,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维持地方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加强地方政府的科技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制度支持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一个地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部门应立足于为科技发展服务的基本宗旨,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改变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的思想,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实现对科技项目和资金的有效管理。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利用科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加强重点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攻关,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财政部门要对科技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做好配套服务,人力培植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平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政府管理。地方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科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展高新科技,加快产业换代计划,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地方经济写入发展规划当中,引导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将提高科技对GDP的贡献率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硬性指标确定下来。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支持是地方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地方也应改依托自身优势大力进仃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除去不利于科技进步的制度壁垒,培养干部群众的科学思维。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政府制定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要把考核结果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联系起来。同时也要服从中央对地方科技发展的宏观指导,“地方基金的投入要取得高水平成果,出高水平的人才,就要坚持把国家目标放在第一位,符合国家对地方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学科优势,发挥地方基金更大的作用。”
(四)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篇6
论文关键词:科研机构 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
论文摘要:“十一五”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开局阶段,是实现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的时期。科研机构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发挥重要的科技带头作用,是解决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对吉林省各大科研机构的调研,提出了地方要想发展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才能形成生存与发展、发展与速度相互协调的和谐局面。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十一五”以来,吉林省经济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要继续开创本省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必然要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地方科研机构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发挥重要的科技价值,是解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越来越依赖于区域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与区域科技基础紧密相关。区域科技是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之间内在的整合与联系,需要客观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当前的发展趋势需要发展区域科技,发展区域经济要尊重产业基础,发展区域科技需要根据本地区科技特点,要具备客观的发展条件,还要有足够的理性,与本地区的自然状况与环境相适应。笔者通过对吉林省几个科研机构的实例研究,对区域科技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地方的发展模式。
1 吉林省基本情况简介
据统计,吉林省现有高校4l所,县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研发机构125个,高校研发机构9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1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6个,初具规模的孵化器15个,包括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长春汽车工业园、长春光电信息园等,还有2009年成立的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基地。截止2007年底,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3,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产值4752.72亿元,这其中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94.9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226.08亿元,目前吉林省科研机构125家,科研人员11093人,科技活动当年经费支出143028万元,科技成果当年产出368个,科技论文当年发表3143篇,科研当年项目产出1519个,合同经费当年达到52697万元。
吉林省科技资源丰富,从领域划分主要有教育、军工、科技、服务等系统,从行业来讲,有航空、航天、农业、医疗、汽车等,大部分科研机构担负着分属不同部门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在各自的行业中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为吉林省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照科技活动的分类标准,将吉林省的科技活动进行逐项分析,见表1。
2 地方科研机构发挥的主要作用
科研机构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主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科研机构是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专门组织的智力机构,它以科技成果形式奉献给社会。在以往的分类中,将科研机构按属性划分为中央直属与地方两类。从性质上说,国家科技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原国家部委属科研机构、国家“985”和“211”高校,及其所辖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机构的科研活动。地方机构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国家科技队伍原来是以争取国家任务为主,从各大部委获取经费与资金,近几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单纯从国家政策中取得已经不能适应科研机构发展的需要,因此,争取地方及企业经费已经成为中直研究所评估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区域科技的角度划分,笔者认为,在本地区内科研机构统称为地方科研机构。本文所说的就是地方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的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其主要职责。
从我国的科技发展史来看,地方科研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吉林省科研机构的代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一直被称为“中国光学的摇篮”。从建国初期,该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只比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晚10个月。长春应化所于1996年在国内第一个实现十六大稀土的高纯化(99.9999%以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生产高纯度稀土的国家之一。这些都为吉林省乃至我国的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吉林省长白山真菌保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在以往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深入长白山腹地长期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集分离了一大批具有研究开发价值的经济真菌,建立起了“长白山经济真菌保藏中心”,为开发长白山丰富的菌类资源打下了物质基础。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计划项目15项,其中由李敬轩主持的利用大型真菌“树舌”研制的“肝必复”药物,开发树舌子实体8000余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个亿。
3 发展地方科研机构必须解决的几层关系
3.1科研机构与高校的关系
在近几年的科研论坛中,在对科技研发能力的投入上,在科研机构与高校上,一直是各抒己见。作为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要来源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建设上,有着同等的能力。早在l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洪堡先生就提出,大学不仅要搞教学,而且要搞科研,从此大学的功能由单一的传播知识,扩大到创造知识。
但是,现在的高校还是更侧重于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科研机构则更侧重于对科技前沿的探索,高校还拥有大量的科研教育人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虽然在科研机构也拥有研究生院,但是较之高校还有差距与不足,科研机构更注重科研。
3.2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关系
我国传统体制的一个重要弊端就在于科技与经济相脱离,使得经济发展不能有效地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发展也不能有效地面向经济建设。前些年的改革,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由于对结合的机制、体制缺乏正确认识,同时在措施上缺乏有效地协同,使得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效果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由于科研机构在开发阶段与企业缺少联系,造成了科研机构提供的科研成果针对性不强,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率低。另一方面,现有的公共科研机构或体系尚无法满足企业的某些科技需求或者工程化服务。条块分割的科技资源配置体制,使中直科研力量难以同地方经济实现融合,创新活动的本地支持率和成果的就近转化率偏低。
3.3科研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行政力量对科技活动统得过死(其行为表现是超越科技生产关系层面,直接对科技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行调控组织),制约了科技机构从事科技生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政权力相互分隔制约了科技综合能力的发挥,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各项法律制度等极不健全,使得科技人员的社会结合(包括人才流动,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设置等)显得极不协调。
4 地方科研机构的改进措施
地方科研机构有自己的特色,在各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各地政府部门应紧紧围绕这些优势领域进行有所侧重的工作部署。
地方科研机构基于地方迫切的现实需要,地方科技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为工作重心。因此,地方科技条件平台也主要是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活动提供服务,其侧重点是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化及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条件支撑。
(1)作为政府,应该在宏观指导、方向把握、全局协调、服务提供等方面下功夫,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具体研究工作之间的关系,减少上级科技管理部门对具体研究工作过多的干预和事务性管理,减少科研机构,特别是各级学术骨干的非业务性工作负担。科研机构作为科技的主力军,有着相对敏锐的科技触觉,对地区的科技情况比较了解,同时对科技前沿问题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可以起到地区科技参谋的作用。特别是一些科技专家在对政府的科技决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充分发挥专家的科技指导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能重点在于加强规划引导,在于协调管理,在于搭建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于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地方科研机构进行一次重组和集成,组建适合地方特色的联合研究机构,加大对他们的支持力度,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从技术跟随发展到具有独创能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并在所内按不同技术领域成立“技术转移中心”。
大力支持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以项目贷款,建立科技信贷平台,积极推进科技发展,为科研机构做好坚强后盾,免去后顾之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提高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在政策上向科研机构倾斜。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是地方政府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政府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的领域。一方面,要制定出台积极的政策,加快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要采取实际措施,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信息网络、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硬环境的建设,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国内外相关产业新闻动态、科技政策、科研项目、专家信息等各种数据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结合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整合,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重点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搭建具有区域性、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科技服务平台。
(2)高校与科研机构要积极配合。要在学科建设和科研队伍的培养既要做到协调发展,分类指导,又要注意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汇聚科研队伍夯实学科基础。认真研究学科的整体布局和资源配置,在对未来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若干“绝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科研机构有较好的科技条件基础,拥有大量的科研仪器设备,可以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另一方面,高校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与师资力量,可以使科研机构的应用工程研究进一步理论化、深层化。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竞争、善于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努力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使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尽快走上关键岗位。
(3)产业单位要发挥支柱作用,以支柱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线,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加强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把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国家安全需求等作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开发适应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竞争力的商品。自主创新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的竞争。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关键要明确创新导向、明确重点、明确分类指导。企业是科技投入,科技研发,科技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实现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等创新力量的目标统一,打造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调作战的平台,打造拥有完整自主创新链条的企业联盟平台。既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又要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力军作用。企业要发挥自身的市场敏感优势,必须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了解社会需求,能较快地设计出适销对路产品,主动地策划产品市场,然后将目标产品的技术问题交给科研机构来解决,做好与科研机构长期合作的准备。科研机构要积极配合,尽快使科研成果实现转化。
(5)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当我们分析与评估一个国家的科技体制时,不可避免地要分析与评价其成就与目标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是要成为科技大国,那么,出版物的高质量与数量及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就成为评价其成就的重要指标,但如果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科技进步的目标,那么,国家的技术贸易总额与技术密集产品出口额以及在总出口额中所占的份额就将成为评价其成就的重要指标。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研究机构的评价体系,评价一个研究机构,不要看它自身产业规模有多大,而是看它拥有多少发明专利,能够向企业转化多少成果,为社会服务多少项目,为社会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在加拿大,看一个科研院所的实力和水平,不仅是看它的科研能力,还要看它积聚社会资源的能力,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这是一种开放和互动的能力。在科研评价上不能只注重结果评价,科研知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多关注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
科研机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加快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科研机构要加强内部机制改革。加强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实行合理的劳动用人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现行的职称制度,推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实行按岗位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通过进行内部机制改革,按照新的机制和管理制度运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篇7
摘要:本文从近现代的科技发展历史出发,遍观科技发展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并分析科技创新的本质思想。希望从科技的不同角度来看待其促进作用,并指出在我国特殊政治结构下产生的一些实践性问题,尤其是我国当下正处于经济变革时期,经济发展需要新的方向,传统的生产结构已经不能再成为我们的依仗。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非正式关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科技创新,引起了国民的关注。到现在,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目标和发展理念中广泛应用,而且被引用的次数特别多,可是在学术界对于科技创新的内涵并没有做出很全面的阐述,所以社会中的各界人士对于科技创新的理念理解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且经常把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混淆,导致社会中对于科技创新也产生了很多误解。所以,对于科技创新的内涵,我们应该进行分析,然后给出来科技创新的概念。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科技创新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近代科技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来源开始,人们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断刷新的,我们纵观整个近代科技发展历史,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定义为:科技创新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应用到生产体系,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从这个定义我们看出,社会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之处在于那些创新带来的实际生产价值和社会财富,用客观的市场价值对于进行定量的衡量,也就是说那些即使真的具备很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如果不能被市场选择所认同,那对于我们来说就不能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能称其为科学进步成果。所以我们的科技创新是一种多方面对立统一的结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市场价值三者相互依赖,共同形成我们的科技创新概念。一般来说首先是形成科学发现,在新的发现之下我们可以产生新的技术或者发明,但是这些技术和发明要放到市场上经受选择才能成为最终的科技创新,这种概念是在我们传统的技术和市场的关系下演变而来的。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到科技创新驱动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国内外的有识之士的共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爆发亚洲经济危机之后,我国政府对于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关注,并且发现现有增长模式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所以就把转变经济发展方法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同时我们要意识到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从市场和生产力的方向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同时他让我们整个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了,在这一点上我国由于特殊的经济体系导致对此的认知并不够先进。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的以来传统经济结构,固定资产始终占有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比重,这使得我国的经济改革尤为困难,固化的传统经济结构难以打破。这也就迫使我们更要依赖科技的变革力量将我们的传统生产体系颠覆,从根本上对我们的经济基础进行改造,以下而上的再来改变我们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利益阶级。纵然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巨型工程,我们也要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我们的传统经济模式根深蒂固难以打破,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其本质的反向。但是话题归来,什么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呢?我们用比较通俗的方法来解释就是,我们始终追求的应当是将蛋糕做大,而不是不断的对原有的蛋糕进行不同的划分。从标准的术语来说就是我们需要增加的并不是依靠传统产业支撑起来的经济总量,但是如果这种总量的增加并没有显现出多样性,没有对整个自我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分配,那么其增加的只是水分极大的数字,甚至会加大贫富差异,增加社会矛盾,并使得越来越臃肿的既得利益阶级阻碍我们的经济发生根本上的进步。
三、推进科技创新的三种力量
科技创新是经济概念,对于科技市场价值实现特别看重,推动科技创新的首要特殊力量就是市场机制。用市场机制推进科技创新本来恰如其分,但是市场也会有弊端,是因为市场机制并非完美无缺,有时候市场也会失灵。市场失灵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准入原则不完善,而且生产要素流动自由,这也成为市场失灵后的深度和广度比新兴经济体要低的原因。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结构上的差别。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原因是因为创新收益的利润不高。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会享有很多政策上的优惠,会有较大的利润。这样虽然是优惠,但因为没有市场竞争和关注市场的需求,就会导致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对于那些民营企业来说,虽然生存压力会推动其进行不断创新,但是因为在行业准入等方面存在限制,所以创新虽然有动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说明,推进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市场的推动,也需要依靠政府和其他力量的介入,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正是因为市场存在弊端,所以市场需要政府的介入,用看得见的手去办一些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的职能可以使市场的很多弊端得到避免,但是也存在很多低效率的行为。
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首要关键点就是分工明确,相互之间不要对对方造成不必要的阻力,应当是由市场自然优胜劣汰的就要回归市场,应当是要政府进行直接干涉的,政府也要果断的下决定。但是市场不能代替政府,政府也不可能代替市场,对于那些可以充分竞争的领域,政府应该让市场去自我调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科技创新,也能够使得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对于一些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去进行干预的时候也要慎重,要采用合理的手段,有效避免市场出现的失灵现象。在市场和政府都不能很好解决的领域,要通过第三种力量去推动科技创新。也就是要让市场进行引导,政府辅助干预,然后用非正式的关系去弥补一些不足,去形成分工明晰、多管齐下、有序共生的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13,(3):42-45
[2]天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快速发展[J].中国科技奖励,2012,(4):31-36
篇8
武宪铁
(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黑龙江宁安 157400)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16-01
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剩余劳动力偏多 由于农村建设滞后,城镇化速度慢。致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产业转移受阻,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农业。
1.2 资金短缺 我省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城乡的不平衡发展,使我省农业落后,农民不富裕。
1.3 分工协作和组织化程度偏低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被普遍认为是发展市场农业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难以有效地与农民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组织,农民走向市场面临着许多困难。
1.4 农村就业与创业具有一致性 农业本身工作环境条件差、经济效益低,人们本来就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就业时反而有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民后代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1.5 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 一部分乡村不通车、尤其是偏远地区,项目安排少、资金投入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弱。尽管“十八”以来对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对农田水利投入仍显不足。
1.6 农民增收的渠道太小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大部分乡村对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没有大的举措,群众缺乏市场意识,把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视为唯一的增收渠道。农村建设相对滞后,对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不够得力,群众参与二、三产业的机会很少,就业渠道狭窄,工资性收入仍然很低。
2 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农民素质偏低,科技成果转化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阻碍了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减缓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同时,还普遍存在基层农技成果转化体系薄弱,转化人员非专化的问题。此外,地方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较差,出现专业农技人员外流的现象。
2.2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资金短缺仍是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瓶颈。引导和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相当一部分农业项目转化存在着有计划无资金的情况,使成果转化工作较为被动。
2.3 科技力量不足 科技力量不足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科技服务滞后,这也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共性问题。一是农民缺乏及时有效的科技指导,直接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农村生产效益的提高;二是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农业运行与服务机制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应用现代化科技全面改造传统农业
科技进步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共享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全面改善传统农业在时空条件上的弱势;二是现代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运用,将空前拓展农业的劳动对象和生产领域。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创新时,需要注以下几点:
3.1 建立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补贴扶持体系 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化水平低,农户及企业承载技术风险的能力弱,要求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及扩散给予有力的支持。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太多数国家政府都承担着对农业科研包括高新技术研究的财政支持责任,并成为农业科研的主要投资者。在我国,由于高新技术市场转让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有一个过程,政府应当更多地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3.2 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的市场转让机制 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商品化、产业化,最终归缩在市场。由于高新技g的技术属性不同,其市场效能和产业化程度也存在高低差别。对于那些市场效能和产业化程度高的高新技术项目,国家应通过明晰产权、对科研单位实行企业化改革和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办法,促其按照市场机制来进行研发、转让和推广。
篇9
1、营口市经济概况
1961年,营口市被开辟成为通商口岸,被人们称为是“关外上海”享有“东方贸易总汇”的美誉。作为最早兴办近现代工业的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营口市在我国的纺织工业和冶金石化装备制造工业都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近年来,营口市将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强市为目标,大胆的推进改革并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旨在推进本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创新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1发展能源新技术,提高能源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将能源节约技术作为工作的重心进行重点的研究和开发,加大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回收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并在其过程中进行优化控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结构的优化,为能源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使得能源的供给能够更加的多元化。2.1.1能源节约技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现有的工业生产节能技术和工艺,提高镁质材料、石化等能源的综合利用率。2.1.2常规能源开发与利用。开展中小型锅炉低成本污染控制技术和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开发火电机组先进控制、故障诊断计算机仿真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2.1.3完善自然灾害监控预报系统,并加强对自然灾害治理方法的研究,在预防自然灾害的基础上,提高城市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自然灾害的预测监控平台,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在高新技术与理论的支撑下实现科学的防汛抗旱,增强与自然灾害抗衡的能力。2.2大力开发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将资源的持续利用率大幅度的提高,降低废弃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轻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及生物健康的危害。2.2.1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改革污水治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完善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以及固态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加强对废弃物品重复利用的研究,重点研发特种危险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农村及小城镇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使全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2.2建立环境预警体系。开展采样与分析技术、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区域环境质量地面自动监测、预报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开发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及仪器设备,构建环境污染预警体系。2.3发展海洋科技,加速海洋开发重点研究海洋相关技术,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海洋技术的科技水平,为海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2.3.1海水综合利用。重点加强对于包括盐和苦卤等在内的海水化工产品的研发,探索先进的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应用于对海水的淡化,增强日海水淡化的能力。2.3.2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的研究,突破海洋生物活性筛选和海水种苗选育繁育技术;研究海洋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的技术和海洋功能食品的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海洋生物材料、微生物发酵及其天然产物在工业、农业、环保、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技术。2.3.3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重点攻克渔业增养殖生物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技术、高效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养殖模式和养殖生态安全技术、安全水产养殖与养殖生物疾病防治体系及绿色渔药研发技术;发展碳汇渔业、设施渔业、休闲渔业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开展“营养利用性”海洋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养殖,并进行浅海生物资源修复与增殖技术的研究。2.3.4现代海洋运输与物流数字化技术将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于海洋运输行业和物流行业中,开发决策辅助系统以及能够保障运输及物流中船只航行安全的保障系统,大力的生产和研发大型的运输工具,真正的实现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无缝隙的中转以及零距离的旅客换乘。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营口市将借助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一难得的契机,加强对科技的创新能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带动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对城市的创新改革。合理的调整城市发展的规划,做到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良好的对接,争取做到各产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建立起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技术发展模式,有效地缓解能源、资源与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利用科技的创新推动全市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引领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曦 单位:辽宁营口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篇10
关键词: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053-02
科技文化是被科技改造后的文化,它肇始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进程,同时也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带动因素。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科学技术以第一生产力的姿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力地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心态,经济效益成为评价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科学技术树立的那种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科技文化品质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追求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广袤的舞台。
一、科技文化的推动力
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科技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强推动力,它们的发展可以产生新的产业链条,并呈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向。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新的科技文化观念,推动着并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被科技发展打上时代烙印的文化,我们称之为科技文化。
全球化大生产发展的今天,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动力。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每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都引领着新的经济的高速增长。单纯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有限。科技创新带来的革命性的生产力变革是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科技进步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科技因素在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并且在经济进程中,科技的发展能催生新兴产业的出现,形成经济增长中新的增长点,新产品的问世以及生产中的成本降低,开辟新的市场领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文化,不仅仅包含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文化渗透带来的长远社会效应远比单纯的影响生产力更具有深远的作用力。它还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理念,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催化剂和进步的源泉,使我们的社会元素更加丰富多彩,朝着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状态发展。目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要通过科技文化给予社会转型必要的影响,进入开放的、和谐的、稳定的现代文明社会,并且通过科技的影响选择一条最有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进程,使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化成高度发达的社会。
科技文化在科技推动生产生活发展的基础上,为人们灌输的是一种科技富强的理念,它推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源于科技进步又高于只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追求。科技文化带来的那种人们广泛追求真知、渴望创新、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已经超越了经济发展的局限,把科技创新纳入了人类生存的必需里。
除此之外,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式要以自主创新为主,依托现有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发展新思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通过创新的形式突出自主创新的自主性。不能简单地通过引进技术,要通过学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根本上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发展科技文化的自主创新,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服务。
二、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各方的共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不可逆转。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的发展为沿海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好福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依托港口,发展临港工业,推进海西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海西经济的跨越发展。
(一)海西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福建海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有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调整、优化海西产业结构,推进海西产业升级的诉求显得十分强烈。
发挥福建海西区域地理优势,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传统的经济发展忽视了产业联动和海陆联动的重要性,没能充分发挥工业集聚协作的优越性,使现有工业产业的集聚度不足。福建海西经济的发展需要顾全海西经济区域的大局,以区域经济为主导定位产业的发展,均衡利益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
(二)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倾向于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倾向于粗放式经营方式――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扩大建设规模,不重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率和经济运行质量。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工业生产中物耗高、产品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能源利用率低;资金利用效益低下,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要素和资源利用效益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海西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再继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三)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的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作为海峡西岸的主体,肩负着经济发展与政治战略的双重使命。
1.承担闽台产业链建设的重任
福建与台湾在气候和产业类型上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互补性的闽台产业链条,使得福建经济的建设处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的特殊位子。福建经济作为直接与台湾经济息息相关的区域,更应改变传统的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延长产业链,在高层次上协调海西产业分布格局,实现福建经济自身的发展和对台湾经济的互补促进作用。
2.实现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战略目标
福建作为著名的侨乡和海西经济发展的主体,它的发展成果具有政治战略意义。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已不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只有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海西产业的优化重构升级,创建产业联合互动的新产业集群,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还能吸引侨资,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展现国威,示我中华富强。中国的和平崛起,归根到底要依赖于经济的崛起。一个大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首先表现在其经济的欣欣向荣上。经济的发展,是党和国家正确指导方针的正确引导。经济的繁荣呼之而来的民族向心力和海峡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民族认同感,意义远在单纯的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之上,具有不可小觑的政治战略目的。
三、科技文化与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海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各方面的支撑。国家政策的偏重为海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经济建设发展的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经济建设搭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布局扶持政策的重点倾斜。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双重作用的必然。
福建海岸线长,是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所在。但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很难发挥出来。最关键的是,海西建设中经济发展受到了创新能力的制约,随之带来的就是产业结构存在问题,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科技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限。
现在,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环境下,我们要转变那种旧式的只为经济的增长而运转经济增长模式,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塑造经济发展的新的广阔前景。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最有力的支持因素就是科技文化的注入。推动经济的发展,最具活力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随之又引发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产生活理念的剧变。首先,要运用科技文化手段,发掘有力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文化方式渗透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以便稳步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使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技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加强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调整结构,形成产业高端,科技规模化的模式。在高新技术上,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完善产业职能。
科技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不断变革以激发生产力潜力的变革思想。因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就合乎情理地成为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进行的必要变革。在变革中,强化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方式转型中的支撑作用。在技术上,勇于创新,致力于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的开拓与尝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技术支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与优化生产力改善产业结构相结合,并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体制,以增强科技创新技术的储备,完善技术创新的体制。在思想上,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技术转变经济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海西经济现存状况的同时,勇于追求真知,不断思考,不断要求进步。在科技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道路上,敢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教条僵化体制。科学地运用科技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社会要求革新进步的良好的精神氛围。
海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又能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海西经济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亦深入影响渗透着科技文化的理念。
科技文化与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密不可分,相互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的经济建设,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投入大量资本、科研技术与人文关注。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非常有效且势在必行的发展经济的举措。借助科技文化的支持,并大力促进科技文化的创新进步,是海西经济建设的关键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关义.论科技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J].甘肃社会科学,1997(2).
[2]王斌.西方的科技文化与中国的政治文化[J].学术论坛,2009(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