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范文

时间:2023-03-25 11:1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旅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旅游

篇1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广义上说,民俗旅游涵盖了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等。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高参与的文化旅游,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参与性和神秘性的特征。

二、民俗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迅速

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许多旅游项目都包括了民俗的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尤其突出。随着对民俗旅游的重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迅速。1995年国家旅游局把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提出,推出了“民俗风情游”;2003年提出“中国烹饪王国游”主题;2004年推出“中国百姓生活游”主题,虽然这些主题没有明确指出是民俗旅游,但民间艺术、烹饪、百姓生活明显属于民俗旅游的范畴,说明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正慢慢成熟。一些城市也开发出一系列的民俗旅游项目,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滇池山麓的“云南民俗村”、北京亚运村附近的“中华民族园”等。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区域经济

随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也带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是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所特有的优势,如民族建筑、民俗风俗、民间歌舞、风味食品等加以开发利用,吸引游客的。可以说,这种旅游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回报也快。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经济贸易、商业发展开辟了市场,带动了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北京市民俗旅游火爆。据统计,民俗旅游共接待游人9.4万人次,同比增长52.4%;实现旅游收入456.8万元,同比增长130.7%。又据2006年春节期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的春节黄金周第2号旅游信息通报显示,春节黄金周民俗旅游正进入。

三、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近年来的发展迅速,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某些地方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地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长期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

(二)外来文化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

民俗旅游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一般来说,具有较独特的民俗文化地区,其地理环境往往具有相对封闭性,可以说,正是这种封闭性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然而民俗旅游的开发恰恰是以破坏这种封闭性为前提的。前来观光的旅游者大多代表了一种强势文化,而民俗旅游地代表着一种弱势文化,在相互接触中,强势文化往往将弱势文化同化,使民俗旅游地的特色渐渐消失,这是对旅游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侵蚀。

(三)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作为以服务为产业的主要构成因素的特种行业,其从业人员既要数量多又要素质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旅游人才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导致经营管理效率低,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

四、民俗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开发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只顾开发而不注意保护,民俗文化资源最终也是会枯竭的,最终随着民俗文化的消亡而走向消亡。因此,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实际上也就是在保护民俗旅游业。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把民俗文化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有效地开展各种民俗旅游项目。

(二)保持民俗旅游的民族特色和真实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时要重视民族特色,发挥自身的优势。一是应积极发挥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遗产,使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特点展现出来;二是尽可能把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与民族特色和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将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从而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和生命力。

(三)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首先,民俗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其次,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非完全对立,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面对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可以采取包容、积极的态度,在选择中借鉴,在扬弃中吸收,在创新中发展,从而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最后,在民俗旅游开发时,应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认识传统文化的不可再造性和独特价值,不能以牺牲民族传统文化来发展经济。

篇2

下,科学地开发和保护,使民俗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永葆生机。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市场化导致原有民族物质边界的重大调整和弱化。当地的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

(一)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许多民俗文化资源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价值时就已消失、解体;很多民间习俗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建筑遭受严重损害;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大批量生产,成为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二)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和庸俗化。在商业活动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将其舞台化、程序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后果是使民俗文化失去了本来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有些藏羌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将迷信的、不健康的习俗加以渲染。许多地方把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庸俗化的理解,迎合部分人们的庸俗低级心理,不是开发民俗的美,而是盯住民俗中的丑和糟粕性的部分。由于传统思维和当前社会建设的一些误区,在旅游开发中常常出现一些破坏性的遗憾事情,比如有些地方为了追求城市化、现代化,把珍贵的民居拆掉,而另建西洋式建筑;有的把上千年的古城墙推倒,修建马路等等。

(三)虚伪民俗。虚伪民俗是指人们为了增加旅游商品,编造添加拼凑而旅游地不存在的民俗。伪民俗破坏了本民族特色,破坏了祖先的规矩。如,羌族的白石作为他们的崇拜神,必须放在屋顶或火塘上方,而不该为了招引游客而随意放置。

(四)民俗文化的同化。民俗文化的同化是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作用下,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取而代之。即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便会发生急剧的改变,从衣着、建筑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四川藏族羌族地区的语言、建筑、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逐渐汉化。阿坝州汶川、理县等地藏族、羌族大多说汉语,穿汉族服装,许多人口中哼的是流行歌曲。汉族式的房屋、装饰随处可见,藏羌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五)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一个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是该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它是一个文化系统构成的基因。一种价值系统可以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各民族尽管发展历程各异,但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如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讲信用、重义不重利、忠诚朴实等。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价值观正在退化甚至消失。某些藏羌地区居民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严重或排外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形象。

二、解决对策

源远流长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面临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冲击。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民俗正走向趋同和消亡。同时,民俗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不像实物型的资源那样不易被改动,而是在开发中很容易被篡改、损害,甚至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也可能会消解殆尽。所以,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这需要加强立法,使地方有法可依;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确定需要保护的民俗文化内容;更需要研究保护的措施和有效方式。具体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生态保护区,走民俗生态之路。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民俗旅游资源存在和旅游开发的前提。要使其留存,就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前提,走民俗生态之路,真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为其建立生态保护区提供了优势。可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指导旅游开发,构建生态保护区,实现保护区、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以此跨越工业化,实现民俗文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加强保护一些濒临消亡的民俗事象。一些远古的民俗事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正面临着消泯,而这些民俗事象本身具有珍贵的民族和文化价值。因此,我们要投入人力、物力让这些事象不至于自生自灭。为了让优良传统文化继续保持下去,我们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实施抢救性保护。

1、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摄像等影视记录方式将其制作成影像资料,并真实地记录下各种民俗事象。

2、建立原始型的民俗村,保留传统民俗文化的“火种”。完整地保存或复原民俗村,这在相对偏远的藏族、羌族地区来说,是延缓传统民俗变异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美国政府对文化传统保护极为重视,不仅所有重要的历史遗迹、遗址、遗物等均善加保护,甚至年代稍久、较为重要或稍有一点特色的建筑都纳入保护之列。

3、文物部门应加强对近代民族文物、民俗文物保护,对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进行分阶段、有重点的抢救。在文物保护中,属于不可移动的古建筑、古碑等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近代的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还未明确列入文物保护范围,正处于被毁坏或外流中。因此,文物部门应积极参与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同时,抢救优秀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分清当前工作的主次。如当代被淘汰的工具、用具、服饰、民间戏剧、人生礼俗的仪式、某些宗教的经书、神偶等就应重点抢救。

(三)高品位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和“商业化”。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现象,才能有效地保证独特的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和保护。提倡和尽量做到民俗不俗,俗中带雅。要正确分析本地民俗资源的特色,结合本地和周边环境,有选择性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中的高尚部分。

篇3

走进这些提升后的村子,映入眼帘的是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景象,点缀在绿水林间的是一个个返璞归真的农家住宅,几乎不用真正地走近,就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宁静、幸福和充实,因为,在你的视觉或感受上,在你目之所及的地方,美已告诉了你一切。

古北口镇 古北口村

长城脚下,潮河之滨,一条石板古径依山而行,曲折绵延,串起了清朴农庄、文物遗迹,就像串起了一条岁月的珠链。这里是古御道的所在之地,这里是京师锁钥的中心,这里是古北口村。这里空气清新,植被茂密,山环水绕。蟠龙山长城以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斑驳的砖石绵延于崇山峻岭,在金色的阳光和青山的掩映下,展示着它千年不屈的风骨。古北口村的农民淳朴热情好客,不仅心灵美,烹饪手艺更是巧,驴打滚、炒肝、小锅饽饽等30多种传统特色小吃任选择。流传的民谣“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 ,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独有的文化内涵。

古北口镇 司马台村

司马台村依偎在“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的脚下,一条名为“汤河”的小河在它怀中交汇、穿行。汤河发源于司马台长城脚下,是由位于长城脚下东西两侧的一热、一冷两口泉眼交汇而成。自东向西,贯穿整个村落。司马台新村,水韵藏村庄、长城卧山中,青砖灰瓦的小楼,整齐划一的卧室。司马台新村的农家乐们不仅外形如同小别墅,室内也是密云旅游委统一配备白色床上用品,农家乐也能住出酒店的感觉。走进司马台村,一排排乡间别墅错落有致,两层小楼宽敞明亮,院落干净整洁,整个村子在青山、长城、河水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繁密多样的植被使村内的空气格外清新,林间啼鸣的鸟儿,河里穿梭的鱼儿给村落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在司马台新村,可以什么都不干,静静坐在村口享受山间的日光;也可以走出房间,在村边小河的亲水平台戏水,或是到不远的司马台长城登高望远,或者驱车到邻近的紫海香堤,拥抱花的海洋。

溪翁庄镇 黑山寺民俗村

车子沿着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 摩崖石刻方向行驶了几分钟,眼前便出现了世外桃源般的景致:一边开着大片五颜六色的野花,另一边则是茂密的树木,树下便是一盘石碾,但抬眼望去仍然不见人家。下车步行,一个上坡,一个转弯,路尽桥头,错落有致的古朴民宅便出现在眼前,其间鸡犬相闻,三俩村民或在门前闲坐或在村口聊天,孩子们则穿插其中追逐打闹着。这里各家房屋都是依地势而建,村外群山环绕,村内阡陌交通,村民往来耕作,一派自然古风。行走在村中,不时可以看到“净台”、“了悟斋”、“梵思”等禅味十足的民俗牌匾。走进古朴的农家小院,悠然地坐在院子里,伴着寺院里传出的钟声,品一杯香茗,享用一桌用当地出产的天然绿色蔬菜与杂粮做出的全素斋,仿若神仙般的惬意生活,如今在密云县溪翁庄镇黑山寺村就能享受到。

新城子镇 花园村

花园村有着“北京东极”的美称。2000年经国家测绘局测定,村东大绝壁上的黑谷关敌楼是北京市第一缕阳光照耀的地方。

花园村地处燕山山脉的主峰雾灵山北麓,与河北省承德县、滦平县和兴隆县相邻,是“鸡鸣四县”之地。这里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古老的明长城巍然耸立,山涧溪水缓缓流淌,村内的五虎门景区、黑谷关景区景色优美。2009年度,花园村入选“北京最美乡村”。

当北京的第一缕晨曦照在阳光沐浴场上,伴着久违的鸡鸣开始美好的一天。蔚蓝色的天空中一抹朝霞羞红了脸;低头看地,两省四县接壤的要地就在脚下。闭上眼睛深呼吸,雾灵山清新的空气沁入心脾;静下心来仔细听,仙谷里叽喳的鸟语相和成曲。

北庄镇 干峪沟村

这是隐藏在京城东北部的密云北庄,一处与自然共生的小山村。这里天高云淡、山色葱葱,放慢生活的节奏,平缓自己的呼吸,放下一切的欲望与奢求,好好地体验天人合一与身心衡达。无论你想在这里会友品茶还是探索山谷的清幽,亦或约三五好友采摘农耕,这里都会为你呈现出万物的自然与平衡:净新的空气、甘冽的泉水、山谷的鸟鸣以及原生态土壤培植的蔬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乐活生活的本源。

沿山路蜿蜒而上,在石头垒砌的砖墙旁,推开老木门,便走进一个宽敞的大院子,有大树,有小花,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天蓝如洗。沏一壶茶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山景,团坐起来,喝茶聊天。房屋还是那些房屋,院子灰白矮墙的质朴外观与传统的北方乡村民居没什么不同,房间保留了老村子里的建筑本身,但屋里却是功能齐备、设施现代的舒适居所,家具摆设上也费了心思,很多都是从村民手里淘来的老物件,透着浓郁的乡村特色,让人隐在山林,也能享受到舒适的服务和体验。

新城子镇 曹家路村

曹家路村地处燕山主峰灵山北麓。雾灵山海拔2118米,是京东第一高峰。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0%,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水源,被誉为“华北地区物种基因库”。即便是6月天这里也是山分四季,山顶冰雪未融,山中潭瀑成串,山下草绿花红,有“北京最好山水景观”之称。雾灵山脚下,袅袅炊烟升起之处,便是曹家路村,一个自然清新、宁静灵秀的村落。春夏秋冬,这里的季节变换富于层次,日出日落,这里的景色风光始终怡人。

新城子镇 遥桥峪村

遥桥峪民俗村是北京市最早发展起来的民俗村,村子附近有云岫谷和雾灵西峰景区。村民生活遥桥古堡内,遥桥峪古堡是明代的一座兵营,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遥桥峪古堡是密云乃至京郊地区保存完好的古堡,游客来到古堡能领略先祖在战事频仍年代的生活状态,这种怀古的体验只有游客自己拥有。

石城镇 石塘路村

青山掩映下蜿蜒的古长城和古老的烽火台若隐若现,那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坍塌的古城墙上半米高的荒草肆意生长,那是岁月流过的足迹。这里是石塘村――一个将自然和人文、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的古老村庄。石塘路村紧邻桃源仙谷、黑龙潭等景区,野外篝火晚会、金秋采摘、草编体验、国学大讲堂等特色活动让古朴的石塘路村散发着时尚的气息。

石城镇 石城村

石城镇石城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到了这里还可以将用水库鱼制成的鱼拓画收入囊中。栩栩如生的锦鲤跃然纸上,似乎马上就要跳起跃入龙门,这幅画作可不是用画笔画出来的,而是将颜料绘制到真鱼身上,用画纸按压拓印得来的,除了鱼眼睛用笔描绘,其他部分都是拓印而成的。石城村村民通过绘制鱼拓画挖掘水库鱼文化的内涵,鱼拓画成为这个村民俗旅游的又一亮点。

石城镇 张家坟村

张家坟村由张家坟、柳棵峪、水泉峪三个自然村组成。这里山清、涧碧、水绿、天蓝;民风淳朴,风光旖旎,美丽的白河环村而过。京都第一瀑、天门山、精灵谷自然风景区坐落在村子里,可谓“一村三景区”。

此外,张家坟村还是时期的老根据地,至今还保留着七烈士纪念碑和“当代佘太君”邓玉芬纪念碑,站在历史的坐标上,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一幕幕,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气节。

篇4

民俗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渊源流长的精神文化遗产。《汉书王吉传》就已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等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某一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传又较为稳定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它是一种最贴近生活的文化,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如日常生活有日常生活的习俗、劳动生产有劳动的习俗,传统节日有传统节日的习俗,人的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习俗规范,甚至于人们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习俗。

近年来,民俗作为文化这个前沿性产业中的一种新元素,由于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小,其所独具的区域性、民族性等又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正以一种“软实力”的姿态为各级政府部门、广大专家学者所重视,并加以大力研究和开发。

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条件大不相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更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成为第三产业旅游业的一大生力军,并能切实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例如四川自贡灯会、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等都从一个单一的民俗文化活动发展成一个特色产业,都足以说明这一点。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有其特定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是旅游者寻求“异质文化”的重要驱动力。本课题拟就黔西南州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作一探讨。

一、黔西南州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中国民俗旅游开发虽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随着“西部大开发”,鲜为人知的西部民俗旅游正处于一个热点。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誉,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35个民族。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悠久又淳朴浓郁、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十分丰富,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充分满足游客的消费心理和奉献心理。

国发〔2012〕2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贵州旅游业的战略定位: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黔西南州“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也规划了在2015年把黔西南州建设成祖国西线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毋庸讳言,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前景灿烂。但黔西南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如果进行破坏性地开发,必然会使人类永远失去它。如何使这绚烂多姿的民俗风情生生不息?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开发民俗.更要使瑰丽深厚的人文景观得以传承。因此,对黔西南地区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研究,制定出符合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特色的开发模式研究,不仅对于保护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实现民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给黔西南的旅游资源形成更大、更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黔西南旅游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使之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浓郁的和谐发展环境,为开发其他地区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界定

“民俗”一词在中国学术界出现较晚。沿用了英文Folkioe意译,原意是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智慧。高炳忠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说,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把民族文化作为基调,以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而出现。而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旅游只有与生态相融合为民俗生态旅游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据国、内外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未对民俗生态旅游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态旅游己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民俗生态旅游应该包含了“生态旅游” 和“民俗旅游”两个方面的概念。所谓的生态旅游,是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eurain)首次提出的。它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风貌;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受到损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种回归大自然,多接近于自然旅行或绿色旅行的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大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它以民族文化为基调,为原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据国、内外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未对民俗旅游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态旅游己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旅游进行整合,是科学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见图1)

因此,民俗生态旅游是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某一地区民族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以及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进行民俗文化体验为主要目的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二)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保护作用。从架构上来分析,不论是富含民族文化积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还是浑然天成的自然生态资源的形成都是一个持久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随着人口剧增、科技发展、交通的便捷,经济活动的扩大化使得旅游业急剧发展,欣喜的同时,需考虑到对其造成的改变也具有持久性。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点,民俗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可通过吸引游客目光来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经济增长点;还可通过扩大旅游产品的生产范围,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品尝、参与、康体、度假等系列服务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经济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再次,从人类需求的角度来看,说过“长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这是说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言也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旅游本来就是一种相对日常生活、工作坏境的,对生存或生活时空的移动或变换。而民俗生态旅游正好满足了游客的陌生新奇感,通过旅游经历把好奇心和认同感联系起来,把新环境变化性与旧习惯可靠性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这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激发游客游览观赏的兴趣。

最后,从社会价值来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民间文学、歌舞艺术、建筑艺术等提高了研究场所。反过来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因开发不当所引起的局部或毁灭性的破坏。

总之,合理开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奔流不息的南北盘江环抱着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素有“金三角”之美誉,为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有注入文化内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黔西南的民俗文化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体”,生态资源是承载黔西南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生态与文化融合,必定会迸发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生态与旅游齐飞,文化与旅游融合,黔西南旅游业在正蓬勃发展,势如破竹。

(一)瑰丽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环境,有别于城市中的环境,体现了原始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稀有性。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是进行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据统计,在黔西南州1.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截至2013年8月密集地分布着国家级风景区3个(万峰林、马岭河峡谷旅游景区和双乳峰景区)、省级风景区7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 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水利风景区1个。得到了“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红色旅游点”,“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乡村“等盛赞,是中国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2007年黔西南州推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旅游外宣品牌,在众多的景点中评选出“金州十八景”,其中,以“雄、奇、秀、险”著称的 “地球上的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峡谷”马岭河峡谷、古人徐霞客盛赞、今人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的万峰林、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的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万峰湖、山红水绿的三岔河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赞为“天下奇观”的双乳峰、“龙城荷韵”安龙招堤、“人间仙境”兴义云湖山、“壮峡千里”北盘江大峡谷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同时,黔西南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3.6-19.1℃,州内大部分县(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如兴义市纳灰村荣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自然生态之美”之桂冠,既是宜居宜游的理想之选,又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二)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传承作用。从架构上来分析,富含历史文化积淀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形成是一个持久的问题。而民俗文化资源历时弥久,如果没有合理的传承,很容易受到破坏,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改变、科技发展、交通的便捷,使得人们看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欣喜的同时,需考虑到对其传承也需具有持久性。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能够跨越区域自然条件和生存状况的藩篱,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文化生产转化为财富生产,使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呈现出产业驱动、全面提速、快速发展的生动局面。可以说,民俗文化产业“通过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消费,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起到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的作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进行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方面。

再次,从人类需求的角度来看,说过“长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这是说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言也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民俗文化本来就是一种相对日常生活、工作坏境的,对生存或生活时空的移动或变换。而民俗文化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陌生新奇感,通过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把好奇心和亲切感联系起来,把新环境变化与旧习惯可靠性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这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点。

最后,从社会价值来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民间文学、歌舞艺术、建筑艺术等提高了研究场所。反过来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因开发不当所引起的局部或毁灭性的破坏。

总之,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黔西南民俗文化开发的条件

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誉。奔流不息的南北盘江环抱着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但需要注入文化内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而黔西南的民俗文化就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是黔西南旅游资源之“体”,生态资源是承载黔西南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生态与文化融合,才能激发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推动民俗生态旅游开发,让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生态旅游齐飞。黔西南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势如破竹。

(一)瑰丽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环境,有别于城市中的环境,体现了原始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稀有性。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是进行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据统计,在黔西南州1.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截至2013年8月密集地分布着国家级风景区3个(万峰林、马岭河峡谷旅游景区和双乳峰景区)、省级风景区7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 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水利风景区1个。得到了“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红色旅游点”,“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乡村“等盛赞,是中国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推出旅游外宣品牌“山水长卷、水墨金州”,评出 “金州十八景”,其中,以“雄、奇、秀、险”著称的 “地球上的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峡谷”马岭河峡谷、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的天造地设的“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万峰林、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的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万峰湖、“碧水丹枫”三岔河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赞为“天下奇观”的贞丰双乳峰、“龙城荷韵”安龙招堤、“人间仙境”兴义云湖山、“壮峡千里”北盘江大峡谷等奇特的自然景观。同时,黔西南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6-19.1℃,大部分县(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足,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如兴义市纳灰村荣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自然生态之美”之桂冠,既是宜居宜游的理想之选,又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

黔西南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淳朴浓郁、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黔西南州多彩的文化资源,使得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俗话说“一方一俗”。民俗文化涉猎物质文化领域与精神文化领域,如建筑、民族工艺、饮食服饰、民间文学、舞蹈音乐,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待客礼仪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对于追求“异地情调、异域风味”的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显得耀眼夺目。

1、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黔西南古属夜郎、之地。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原汁原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民间口头文学。如:《沙子母的传说》、《查郎与白妹的传说》、《布依族三月三》《卜香战雷公》、《独戈王》、《鲤鱼坝龙潭的传说》、《王囊仙》等以及情歌、山歌、酒歌、叙事歌、哀丧歌、劳动歌等。内容极其丰富,感情真挚朴实,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

2、独特的建筑艺术。

虽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截然不同,但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居住的主要是吊脚楼,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建。尤其是布依族的“干栏式”吊脚楼与侗族的鼓楼、傣族的竹楼一样,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这些参差错落的村寨民居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

3、古朴典雅的工艺美术。

黔西南州州的少数民族妇女精通蜡染、挑花、刺绣、编织。缝制衣服所用布料是妇女们亲手纺、亲手编的、服饰又是自裁自缝而成。按照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服饰的款式、颜色、刺绣、蜡染 、精巧编织、配饰等又各不相同,合身得体,古朴、典雅而又落落大方。

4、独具风味的饮食文化。

色鲜味美可口的万峰林布依“碗”,即:花糯米饭、猪脚炖豆米、排骨炖萝卜、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素南瓜、素豆腐。还有因盛在9个统一烧制的土钵中而得名的郑屯布依“九缸钵”:由七彩糯米饭、盐菜蒸腊肉、干板菜、梗豆米炖腊猪脚、现磨的豆花、清炖土鸡、蔬菜回锅肉、蒸土鸡蛋和素菜组成。苗族则喜细酸菜、糯米粑、粽粑等。

5、多彩多姿的民族歌舞。

黔西南境内居住有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35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些歌舞或来自生活,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或反映民族习俗。比较典型的有旋律古朴、悦耳流畅,有“声音活化石”、“凡间绝响、天籁之音”之称的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戏曲谷艺、说唱“削肖贯”、淳朴、素雅的小打音乐、庄重肃穆的铜鼓等;还有苗族激昂奔放的“飞歌”、质朴庄重的“酒歌”,韵味十足的“情歌”, “中国苗族第一镇”普安龙吟镇的“大花苗”无伴奏合唱,让无数听众为之倾倒,节奏明晰的板凳舞、载歌载舞的芦笙舞、轻松明快的铃铛舞;具有“东方踢踏舞”之美誉的彝族的群体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等。

6、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在黔西南州,可谓是“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据不完全统计,仅民俗中的民族节日就有六十多个。这些少数民族节日很多是出自于民间传说故事,是各少数民族人民为纪念本民族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了本民族的节日。比如:布依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 “查白”歌节、 “毛杉树”歌节、“赶干洞”节和“火箭”节;苗族主要节日有“八月八”、“敬桥”节、“过卯”节;彝族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回族“开斋”节等。其他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民族节日,极具民族特色,能让人感受到布依族、苗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得天独厚的政策开发优势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开发优势

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档次,近年来,国家相应出台和制定了许多政策方针。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贵州旅游业的战略定位“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针对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文中指出贵州发展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提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并指示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民族医药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这一系列顶层设计,使贵州发展这篇文章不再是一城一域的“小开本”,而成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大部头”。贵州从洼地走向高地,从区域走向全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站在了新的发展高度上。这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二)地方政策开发优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012〕2号文件的战略定位,《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了贵州未来8年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引领全省旅游发展顶层设计。提出建设“国家公园省”总体定位,明确国家公园省的要素支撑体系和生产力布局,确定了“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营销宣传口号。提出重点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文化体验、生态养生为特色,休闲度假为重点,专项旅游为延伸的旅游产品体系。而《黔西南州“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到期末(2015年)要把黔西南州建设成祖国西线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的宏伟蓝图也因此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撑。

篇5

引言

乡村民俗旅游[1]作为旅游行业的新兴项目,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而乡村民俗旅游极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对其开发则是乡村民俗旅游开发最主要的内容,其开发成功与否,也是乡村民俗旅游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展乡村民俗旅游奠定殷实的基础。但迄今为止,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开发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当有限,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乡村民俗主题形象初步提升

在政府引领、市场驱动下,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地方各部门根据地区特色不断推出具备主题形象的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如华安土楼民俗博物馆、高山族民俗风情园、闽南民俗博物馆,又如漳浦国家4A景区天福茶博物院、南靖土楼民俗博物馆、漳州片仔癀博物馆等等,无不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地方色彩。还有龙海的民间农民绘画,以本地乡村劳动生活为背景,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乐趣和乡村风貌,映射出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审美习惯及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至今已有20多幅作品获得国内各种级别奖项,甚至展出海外。

(二)地方主题文化活动内容颇为丰富

此外还有漳州各地市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以及元宵节灯会的猜灯谜活动。节庆期间,游客还可以亲身感受乡村浓厚风俗,体验乡村特色民居,品尝乡村风味小吃,欣赏乡村文艺会演和别具风格的工艺品,如芗剧、潮剧、木版年画、大鼓凉伞、八宝印泥、辇轿、舞狮、舞龙、现代剪纸、布袋木偶戏等。这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三)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缤纷多彩,团队初显规模

官方资料显示,漳州各种民俗文化团队超过900支,从业人员30 000多人。如锦歌社、木偶剧团、潮剧团、高跷队、舞龙队、大鼓凉伞队、舞狮队、秧歌队芗剧团等(见表2)。其中云霄、平和、诏安、东山县的潮剧团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演出,龙海的芗剧团、南靖的木偶剧团以及东的山南音队也曾入台表演。乡村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武技型的民俗活动、有劳作型的竞技民俗活动、说唱型的地方戏剧、游乐型的民俗活动、娱神型的庙会表演等。这些具有闽南乡土气息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村百姓文娱活动内容,也深深吸引着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游客。

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尚存的问题

(一)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漳州各地市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极大。目前,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少而零散、文化和空间含量不足、缺乏区域特色,无吸引力。以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路线为例,主要集中在芗城郊区、南靖、漳浦、云霄、东山等乡村地区;再如,乡村民俗旅游相关要素中的专门旅游购物点只有天福集团的茶博物院和石雕园相对匮乏;另外,乡村民间工艺品,大部分是家庭式作坊式的分散经营,没有做大做强成不了规模,游客常常找不到商家。另外,空间上,即没有发挥区域性乡村民俗旅游优势,缺少区域间的合作,特别是闽台合作、闽西合作、闽粤赣合作等,导致民间传统工艺在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中鲜为人知,经济效益极差。

(二)现存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互动性不够

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文化,它伴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展示出原生态的风格,具备表演、娱乐、互动的特性。但漳州已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中,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匮乏,大部分只是程式化、形式化的表演项目,缺乏互动性,观者自观、演者自演,远“距离”而“失真”,无吸引力。实际上,互动是一种渴望,也可以是当代旅游需求应当具备的鲜明特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希望亲身体验乡村民俗娱乐性,甚至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乡土、真实、愉快、轻松的心理感受。

(三)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乡村民俗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而形成的,它是乡村民俗旅游的精髓和灵魂。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却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形式化、商品化味道浓重。游客往往只是出于好奇心,看看热闹,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一无所知。

(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漳州乡村民俗文化的人才结构不平衡,其传承主力大部分来源于广大乡村,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对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采用师傅传承、样子模仿、自我创新等方式,缺乏对乡村民俗历史文化的了解,无法准确把握乡村民俗文化内涵,甚至是曲解、歪曲其含义。如此不仅影响漳州乡村民俗文化形象,还影响州乡村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更甚者,加快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失传步伐。令人担忧的是,在民间艺人逐渐减少、流失,甚至断层现状下,仍没有政府的有力引导、抢救,也没有社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相关培训资源。

三、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选择适合漳州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

1.天然民俗村开发。本原式[2]主要有天然民俗村寨和原生俗开发,根据漳州市目前的资源特色、客源市场、经济状况,游客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的兴趣主要涉及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实,因此,漳州应以原生俗开发为主,并适当采用天然民俗村的开发模式。漳州的天然民俗文化村可以直接利用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的民俗村落,在不破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等乡村民俗事物的前提下,统一规划,立体地展示乡村民俗的自然朴实,满足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和欣赏。

2.开设乡村民俗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3]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凝聚式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展示了人们生产、交通、起居、生活、饮食、信仰、服饰等乡村民俗事象、文物,起到传播、保护及教育乡村民俗文化遗产的功能。

首先,对现有的乡村民俗博物馆进行整合,根据当前乡村民俗旅游市场特点,因地制宜,跟进充实内容,完善设施,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其次,在乡村民俗资源汇聚地,增设主题特色的乡村民俗博物馆,如可在竹马戏、灯谜、歌仔戏、威风锣鼓、布袋戏、大鼓凉伞等民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增设一座漳台民俗博物馆,推动漳州市的旅游发展,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还可规划建设高山族博物馆,通过图片、实物和文字等手段和方式,集中展示高山族同胞的民俗文化、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以及两岸高山族同胞的交流现状。

3.节会式[4]民俗文化开发。节会,凝聚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娱乐、民族心理、衣食住行等特有的民风习俗,因此,节会可以使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有更加立体、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对于漳州这个乡村节会活动,应根据旅游市场变化情况,提高乡村节会活动艺术性、互动性、娱乐性以及游客的参与度,做好乡村节会旅游项目的建设。

漳州节会式民俗文化开发,首先,应该在政府指导下,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市场运作,这是根本。其次,完善节会活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周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探索乡村节会旅游项目与其他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绑定,从时间、地点、景观类型等方面进行合理协调、搭配、互补,开发漳州乡村节会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

(二)乡村民俗旅游精品开发

漳州的“山海民俗风情、台胞祖地寻根、花果生态休闲”,其优势在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中的首屈一指,在国内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根据“山海、祖地、花果”的文化特色优势,确定“对内面向福、厦、泉、潮、汕、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巩固港、澳、台;对外面向东南亚,辐射韩国、欧美及日本”的市场定位,精心设计漳州市乡村民俗旅游产品,规划形成四大旅游开发格局,即:

1.海峡旅游。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优势,以“台胞祖地、传统艺术、香橼祖庙、名人故里等”为轴心线,精心开发涉台节庆文化旅游项目,如三平祖师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天福国际茶壶茶文化节、关帝文化节、高山族风情艺术节、保生大帝文化节等,打造具有漳台特色的民俗游线,如宗教民俗游、寻根谒祖民俗游等,并探索开发海峡两岸双向旅游线路,促进漳台旅游合作。

2.土楼旅游。充分依托华安、南靖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及其附近历史文化民俗村,结合当地自然景区,开展土楼生态观光、土楼度假旅游、土楼民俗旅游,并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参与性活动。

3.花果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漳州“花果之乡”形象优势,依托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龙海九湖至漳浦长桥的百花村、龙海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花卉长廊”以及各县(市、区)的特色乡村花果园,发展花果生态旅游。

4.海滨旅游。充分利用漳州沿海乡村地带优良的海岸资源,整合沿海渔村民俗文化、关帝文化、妈祖文化、帆船帆板文化等海滨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内涵,开发温泉休闲养生游、海滨风情游、海滨休闲度假游等。

(三)加强区域合作,开拓客源市场

首先,应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国务院支持加快海西建设《意见》和《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的区位优势以及漳台的“五缘”优势[5],加快推进漳台旅游交流与合作,推出对台湾游客具有很强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台胞祖地”“名人故里”“香橼祖庙”“传统艺术”等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同时,要积极搭建闽、粤、赣省际合作平台和闽西、南区域合作平台,加强与汕头、厦门两个特区的交流、对接与合作。形成闽南临海重要旅游区,建立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其次,发挥合作平台优势,借助媒介作用,围绕地方特色,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促销[6]。一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和媒体搭建宣传平台,扩大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宣传的覆盖面。二是加强旅游宣传品的制作,筹划品味较高的系列丛书、音像制、品画册。三是善于利用各种重大节会活动,大力推介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四)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的水平,为此,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壮大乡村民俗旅游行业的工作队伍迫在眉睫。

其一,制定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漳州旅游职工队伍年纪轻、发展快、文化水平偏低等现状,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旅游教育结构,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档次、加大专项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等措施,逐步形成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旅游培训网络。

其二,通过引导、整合等方式,挖掘杰出的乡村民间艺人,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并开展宣传教育,提升人才素质,促进各门艺术传承,保证各门技艺继续发扬光大,促使民间艺术进教材、进课堂、进培训,培养各种乡村民俗专业人才。

篇6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民俗

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现象的总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旅游资源就是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是民俗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因其受到不同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传统、科技水平等的作用,在生产和生活各个方而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民俗现象。民俗旅游良性发展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湖南少数民族民俗为例,分析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风情丰富多彩,风格惟湘独有。湖南少数民族全省有51个民族,各族风情有别,部分土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如湘西规模宏大,场面热闹的苗族节庆日等。湖南无独有的少数民族,却有颇多惟湘独有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如吉首苗家的“跳香”等,几乎都是国内闻所未闻、别开生面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2.历史源远流长。湖南少数民族除回、维、蒙、满为外来迁徙者外,苗、土家族、侗族、瑶族等都是土著少数民族,其生息繁衍史源远流长。湖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发祥地之一。川、鄂、湘、黔部分地方土家族主要来自湘西土著人与巴人、汉人组合而成,由于湖南境内少数民族活动历史悠久,因而风情旅游资源史也源远流长。永顺祖师殿是土家族年代最悠久的宗教活动场所,江永县千家峒是瑶族原始居住并发脉之地。

3.地域差异明显。表现在两个方面:(1)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全省约占85%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在湘西、湘南、湘东一带的边远山区,以湘西自治州、通道、江华、城步等地为主。(2)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地区特色明显,武陵山、雪峰山以西以苗、土家族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西晃山和天子大山以南侗族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南岭地区瑶族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这些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多分布于自然资源丰富但落后的山区。

二、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结果造成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的旅游开发,是以牺牲民族文化特征换取部分人的经济利益;脱离传统,民俗旅游出现舞台化、商品化。外来文化加速了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导致当地的居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转变,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旅游开发打破了原来的文化封闭氛围,加速了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最后将导致某些传统民族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不少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缺乏认真研究,从形式上照抄照搬一些民俗活动,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民俗表演和旅游文化产品与该民族的原生文化相差很大,体现不出自身特色,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

三、湖南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1.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阻止“商业化,少庸俗化”。高品位开发是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准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现出来。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的关键。

2.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来说,极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相对封闭措施,保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抑制民俗同化的有效办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民俗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客源。

3.强调民族地区个人参与,维护居民利益。地方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过分强调投资方的利益,导致民族地区居民的利益常常被忽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建立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尤为必要。这样,既可防止民俗文化被庸俗化或商品化,又能造成当地文化、经济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旅客旅游动机的产生,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尊重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居民积极献言献策。其次,要充分照顾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维护其经济合法权益,并尽可能多地为社区居民创造旅游就业机会。最后,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充足的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树立民俗旅游品牌意识。品牌就是一种能够持续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符号,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加强品牌建设,实行品牌化经营,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随着国内旅游竞争的加剧,众多企业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纷纷走上了品牌经营的道路。可以说,品牌化既给民俗旅游开发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又能有效防止后来者的刻意模仿。

参考文献:

[1]龙梅赞:湖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28~29

篇7

关键词:民俗旅游业;现状;对策

0引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久居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向往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于是,渔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型产业——“渔家乐”民俗旅游在日照应运而生。它的诞生,拓展了渔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打价格战等问题。

1发展历程

1.1萌芽阶段日照地区的渔民一直以捕鱼为业。由于近年来渔业资源濒临枯竭,渔业生产形势已经大不如前,为增加致富门路,渔民迈出了转产转业的步伐,积极自主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了“渔家乐”民俗旅游。第一个崛起的“渔家乐”旅游民俗村是王家皂村。

1.2发展阶段从2000年开始,全区从上到下,人人都参与到旅游的热潮中,在短短的几年里,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迅猛的发展起来。其中王家皂“渔家乐”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对邻村“渔家乐”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游客市场进一步拓宽,日照海滨已经成为中原地区以及周围省市游客的目的地。

1.3蓬勃发展阶段目前,日照“渔家乐”旅游的发展,为渔民的收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发展现状

2.1发展速度较快“渔家乐”民俗旅游在其项目、内容等方面逐渐体现出她的发展活力与发展前景,呈现出一片可喜的景象。

2.2适应现实消费需求现在日照各旅行社的报价相对较低,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优雅。二是交通发达、通讯较为方便。三是“渔家乐”民俗旅游的收费较为低廉。

2.3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发展“渔家乐”民俗旅游,为沿海的渔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

2.4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渔家乐”民俗旅游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渔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3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有:

3.1盲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管理①盲目建设缺乏规划。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区总体规划在执行力度上还很欠缺,在发展上盲目性很大。②无序竞争大打价格战。目前,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的发展速度相对迅猛,有遍地开花之势。由于组团社的报价较低,转到地接社时地接社再压价到渔家,他们之间相互竞争。③政府管理不到位机制不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渔家乐”民俗旅游户未经许可部门的许可、未接受工商、卫生、消防等部门的检查验收,擅自接待游客的食宿,存在相当的隐患。3.2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安全、供水、渔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3.3从业人员的素质低“渔家乐”民俗旅游是渔民自发创办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凭借自己对“渔家乐”的理解开展旅游活动,参与经营的渔民,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还存在“小农”经营思想,缺乏长远发展的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3.4产品单一深度开发不够目前渔家乐旅游产品单一,娱乐普遍以麻将、扑克牌等传统项目为主,深度开发不够[7]。

4对策与建议

作为市、区县、乡镇(街道办)应建立四级民俗旅游管理体系,为渔家乐旅游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应的扶持、保障措施或者成立一个“渔家乐”民俗旅游的协会或组织[8],通过协会或组织强化自我管理,行业自律。

4.1加强规划培训加大扶持力度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在开发中地方政府主导,其开发速度快,投资效益高。

制定相关政策加强规划与扶持。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从真心实意扶持“三农”出发,研究制定并落实好相关政策,为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条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及运作模式。要促进“渔家乐”民俗旅游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就要着力提高“渔家乐”民俗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入外资企业出资企业与渔家合资。要全面深入发展“渔家乐”民俗旅游,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渔家乐的规模,提升“渔家乐”旅游的档次,使日照市的“渔家乐”旅游向着大规模、高档次的方向发展。政府就要充分发挥主导功能,联合一些实力较强和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或私有企业,提倡大力鼓励外资,多渠道多层次的筹集资金,引入外资。加大本地旅游资金的投入,为渔家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

4.3强化监督引导加强管理机制“渔家乐”民俗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引导。

4.4转变经营理念探索适合的发展道路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渔民走出家门,学习外地成功的渔家乐民俗旅游的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4.5丰富渔家乐旅游产品挖掘内涵一是与教育开发相结合;二是增加科技含量;三是加强食文化的开发利用。

5结论

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政府主导,相信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篇8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经济长势良好,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也大幅提高。作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大国,只有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开发现有的资源,才能不断推动旅游行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民俗旅游资源不仅包括现存的民俗村落及自然美景还包括现代化的服务等内容。例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西双版纳泼水节等。我国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时常面临忽略民俗旅游资源本质,重视商业利益而胡乱开发的现象,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期达到减缓我国民俗旅游资源消亡的效果。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民俗是一个民族创造并得以传承的文化习俗,其包括:社会生活、民间节日、艺术表演等内容,且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特征。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种,而我国当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少,其主要是指可吸引游客并用于旅游发展的民俗资源。合理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在满足游客度假享受的同时也能通过特别的文化内容拓宽游客的视野,给游客带来风土人情的特殊观感。民俗旅游资源属于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类型,其不仅包括自然和人文景观,还有民族的节日、建筑、艺术等内容,极具丰富特性。民俗旅游资源与一般的旅游资源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性。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化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动力,其体现在秀美的自然风光中,也由特色的礼仪、宗教表演所体现,是历史的延续与传承。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特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中将产生不同的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需要由相应的配套设施做辅助才能向游客表现出最佳的效果,在当地居民的支持下,使得游客积极的参与到民俗旅游活动中来体现其参与性的特点。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产生的民俗旅游资源也具有多样性,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二、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举措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选择是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举措之一。明确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需要保护的现实要求。开发和保护是相对矛盾的个体,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势必对其产生一定的破坏,为降低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坏程度,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开发过度导致的资源商业化现象发生。民俗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措施,将文化环境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有效的展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得开发资源的各项内容朝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针对期间良好的开发措施,政府部门予以鼓励和支持。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行为,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相应手段依法惩戒,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破坏国家民俗旅游资源现象发生。

(二)强化科学管理制度

对于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举措中强化科学管理制度的内容需要在把握民俗旅游资源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走一条循环利用的道路。针对现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依靠特色的民俗风情发展旅游化方向,对民俗旅游资源中的节庆、宗教、商品等进行系统规划,策划出满足游客需要的民俗旅游项目,提高地区民俗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避免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内涵的现象出现。全面了解地区内的民俗旅游资源,打造出创新性的旅游项目,以此提高游客满意度。科学管理制度离不开部门的审批机制,在开发国家民俗旅游资源时,需要上报旅游及工商部门审批,开具相应报告方可采取行动。在科学管理制度的指导下,培养专业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努力提高民俗旅游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在职培训和引进人才等措施为民俗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动力支持。

(三)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是有效开发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创建出民俗旅游资源的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吸引游客前来游玩观光,以大幅提升民俗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民俗旅游产品的经济价值。开发独特的民俗历史活动、民俗宗教活拥扔卫窒钅浚以符合现代化的游客要求。我国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包括:景德镇瓷器、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等,通过良好的资源包装,为宣传民俗旅游资源提供展示平台,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参与其中,是合理开发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有效举措。部分少数民族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政府及旅游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宣传推广,通过各大媒体的推销,打响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以此促进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多样化且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来拓宽我国的旅游市场,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增收。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 理性选择 经济社会学 民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何为民俗旅游?指的是消费者离开常住环境到有地方民俗文化的当地消费的行程。而民俗文化的范围又涵盖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三大方面。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文化旅游之一,能让游客获得“新体验、获乐趣”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民俗旅游已成为眼下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同时被政府运用权力资本引导为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资本。

2新经济社会学解释

民俗旅游大热是各参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造成这样的热潮行为选择的各种因素除了是有个体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个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因素。

2.1造成民俗旅游大热的几个重要因素框架

参与主体、环境以及参与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理性选择角度来看得出民俗旅游不仅是参与民俗旅游众多主体的个体行为,还是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从而实现众多参与主体之间利益的相对均衡。那么,参与主体、选择行为和关系互动就构成了理性选择中民俗旅游的主要研究对象。

2.2参与主体

可以分成旅游消费者、经营管理者、政府及当地有关人员。行为:对于民俗旅游中关于民俗传承以及保护开发的问题一直是重点研究对象,也是困扰民俗旅游发展中的一个矛盾问题。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参与主体追求个体的最优行为;一方面是参与主体的行为受到其它条件限制而无法做到绝对客观理性引发的矛盾。互动行为:当中的参与主体多是根据自己所需所得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策和行动,但是根据自己利益所得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容易导致结果并非是当初所设想的那般理想状态,很多时候是一参与主体获利另一个参与主体受损。不过因此,各参与主体之间行为就会相互牵制,导致不能单单一个参与主体获得最大利益而随意采取行动。但通过改变组合间关系,平衡各参与主体的最大利益,还是能得到最大利益化的。通过两个方面来帮助:一是参与的主通过体价值理性行动而产生社会价值的内在优势;二是各主体之间实现理想互动。

2.2.1社会价值理性行动的内在优势

民俗旅游是需要通过对民俗内在价值了解而提出新价值伦理的一个体系活动,实现民俗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才会更长远的发展。民俗旅游伦理体系中,人是主体,资源是客体;民俗旅游景区是各参与主体的共同客体,而各参与主体之间互相为客体。为此,体现出经济效益、民俗效益、社会环境效益。

(1)经济效益。从本质上说,开发民俗旅游就是利用民俗资源从而创造不同以往的享受来满足游客们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得经济收入的旅游。对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利益就是要能有一个高质量的经历保证,这也是民俗旅游吸引人的地方;对上层管理者而言,也要考虑到管理者的经济效益,否则很难利用更多投资开发更具特色的民俗资源。因此,参与民俗旅游的所有主体者都只有互相包容、遵守经济规律才是得以让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民俗效益。民俗效益是民俗旅游最为关注的重点对象。没有民俗资源谈不上民俗旅游,更不可能吸引旅游者们前往消费。民俗资源多依靠景区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先天事物,通过当地学者、民间艺人的发掘打造,加上当地政府的投资宣传的互相配合才能逐步建成一个具有消费价值的民俗旅游景区。但想持续地享有效益就必须学会平衡民俗资源,既适当打造开放又不能过度发掘甚至造假,否则易造成仪式化误区,降低消费者前往的欲望和口碑。

(3)社会环境效益。民俗旅游可谓是当今最受推崇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形势,对各个参与主体都会有效益。但总体来说对社会环境效益最为有益,有利于发展当地民俗地区经济。通过民俗旅游对当地餐饮业、住宿、交通等裙带关系方面都有经济推动作用;同时宣传当地社会经济环境进行招商引资;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民俗旅游自然重点在于民俗,民俗资源的吸引力就是刺激旅游者们消费的经济爆点,当地政府和旅游管理者可以通过开发独特的民俗资源,不但继承且宣传民俗文化同时激励消费者们愿意花费投资进行保护,又可以促进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团结,增强凝聚力。

2.2.2各主体之间的理想互动

民俗旅游中三个效益都会对各个参与主体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各个参与主体与民俗旅游的资源景区互为联系,相互带动,构成一个个互动网络环节,来以此达到理想平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俗旅游这样一个具有复杂因素的旅游互动,在运用理性选择理论研究时候,就不可只从微观层面来审视民俗旅游中的各个参与主体行为的规范与否,还应当从宏观层面来看待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他们遵守经济神话规范所带来的各种效益,如此一来,将给民俗旅游带来更广阔的研究景象!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斯危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M].周长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婚俗文化;畲族婚俗;景宁;旅游开发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是著名的畲乡、生态之乡、廊桥之乡,具有原汁原味的畲族风情、苍翠浩瀚的森林景观、秀丽壮观的溪瀑景观、神秘动人的民间传说,是人们理想的游览观光、避暑度假、休闲游憩的生态旅游胜地。笔者主要以景宁畲族婚俗文化的开发问题作为研究的切人点,在分析开发特点、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开发思路,进行相应的策略研究。

、畲族婚俗的内涵及功能畲族的婚姻形态、婚姻观念、婚姻方式和婚姻习俗都蕴藏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其进行深入的考究不仅可以窥探出畲族文化的深层根源,还可以梳理出畲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畲族婚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同时也蕴涵着一种行为文化。所谓行为文化,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问的‘第三种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中创造、传播、占有、享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人类化活动过程,它侧重于对人类行为的研究。畲族人民在婚姻仪式的举办过程中,拥有着许多较为特殊的方式,这些方式有的是直接借鉴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而有的则是Et常生活中某些行为的变体,只是这些行为附着上了‘婚姻”二字,从而产生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畲族婚俗在景宁的民俗旅游开发中有以下几个功能:其一是经济功能。畲族婚俗是景宁民俗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特色的畲族婚俗表演为景宁当地旅游经济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实地调查时也发现,很多旅游者都是专门来观看畲族婚俗表演的,而且以团队为主。其二是调适功能。在畲族婚嫁过程中,个人与血缘群体通过仪式,如‘馈郎礼”、‘哭嫁”等增强了个体对家族的依恋与关联,使二者关系更加融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大家庭。

同时,畲族通过婚礼,对加强彰显邻里的关系与交流、促进团结有很大的好处。其三是文化功能。畲族婚俗有着深刻的内涵,体现了畲族人们传统的生活文化。通过畲族婚俗的表演,能使旅游者更深入地了解畲族文化的精髓。

二、传统的畲族婚俗文化

畲族娶亲队伍有‘亲家伯”~人(男方全权代表)、‘高媒”一人、‘行郎”两人(对歌兼抬轿者)、‘车郎”两人(运送聘礼者)、‘接姑”(提灯接引新娘者,常被称为‘哧娘”)两人、抬嫁妆者若干人,并有两个‘照火郎”(要夜出夜归)。

若是行‘借镬嫁”,则还要一位“当门车郎”(代表夫家带去的厨师)。人员总数要凑双数(返回亦同),但忌‘18”、‘24”两数。迎亲队伍在黎明前到达新娘家,独特而有趣的娶亲仪式就开始了。

首先是女方‘拦路”。迎亲队伍到女方村庄附近,即鸣鞭炮报信。女方的‘妻姆妯娌”们闻声后,即在要道路口用荆棘柴把拦路,设路障数处,阻其通行,等媒人递上小红包后,才撤路障放行。

此乃抵抗‘抢亲”之为。

第二环节是‘关门迎亲”。迎亲队伍行至女方家门前,女方‘妻姆妯娌”们又闩起大门‘对抗”。

媒人等即在门外不停地鸣放鞭炮,女方亦在门内院子对放,像是一场混战。而后女方门开一缝,男方亲家递上一对小红包后,才开门让迎亲队伍进屋。之后便是杀鸡洒红。红轿抬进入新娘家大厅,女方婚宴的‘动用人”接过男方带的鸡杀之,将鸡血洒粘于厅壁、两栋柱和大门两框上,然后将鸡从轿顶上抛出,俗称‘淋轿煞”。

第四环节是‘火笼暖轿”。畲族原盛行‘行嫁”(步行),红轿乃受汉族的影响,其轿全用竹编制,小巧轻便,或云‘竹种凤凰山”之说。红轿进门后停于院子一旁,下垫脚盆,轿脚不粘地。轿后还挂米筛、镜子、剪刀及尺等物以镇邪,此乃华南一带相沿的巫术。落轿后,女方‘理事者”用一火笼盛炭火,放置男方从女方取回的火种人种,预示婚后生活红火、人丁兴旺。可能是古人在骚乱时首先保存火种之举的变异仪式。

第五环节是‘查亲举礼”。男方挑来的礼品置于中堂桌案,点上红烛明香后,亲家在中堂右首,大至小逐一查讨招呼女方亲属代表及账房、厨馆等主要理人即分别上堂,被推之‘大边”(左首)与亲家兴礼,表示对母系亲属的尊重,畲民称之为‘高头嫁女,矮头讨女”。‘杀家伯”若是站错位置,则被责之‘不懂规矩”。双双作揖后各自向对方跨出右脚一步,双手碰到对方下身,俗称‘拣田螺”,是父亲生殖崇拜的变异遗存,强调父亲的血缘地位。

第六环节是‘奉宝塔茶”。迎亲队伍进入女方厅堂落坐后,女方女眷代表首先给他们敬茶,有的地方女眷端给‘亲家”的是用桶盘托着叠成三层宝放的五碗茶(上一、中三、下一),要“亲家伯”一人接去分送给媒人、‘行郎”与‘‘车郎”,用他们的智慧来为难‘亲家伯”。‘亲家伯”如何接茶,当有定法,若把碗弄翻了,则不仅要出红包,还要遭奚落。接着女方男理事亦以盘托酒壶至媒人跟前,问‘‘是行云而来还是骑马而来”。媒人若说‘行云而来”,行致雨,就要给媒人灌酒;若说‘骑马而来”,并将小红包置于盘中,他则口说彩语高兴而去。这些都是为难、考验男方迎亲人之举。

第七环节是‘借镬”。迎亲人用茶、‘脱草鞋”(吃点心)后,行‘领酒水”婚仪的“当门车郎”即端桶盘(上置一对红烛一刀肉及红包等)到厨房举行‘借镬”仪式。意即女方一应宴度酒菜都自男方挑来,男方厨师“当门车郎”来女方厨师面前作揖,厨师接过桶盘置于灶头,“当门车郎”先说几句谦语开场,即念一串谜语式的‘惜镬”词,女方‘妻姆妯娌”们多方刁难,若说漏一件要重念一遍。

炊具‘借”齐后,“当门车郎”还杀鸡、刷锅、生火。杀鸡时,如果有一滴鸡血滴出碗外,就要罚饮.158.一碗酒,女眷们故意左推右推,使鸡血洒出碗外。

刷锅时,女眷们不断朝锅里撒糠粉、菜叶等,使之刷不干净,但‘当门车郎”把肉放下锅,就不能再撒。生火时设法使之总烧不着,甚至还将火炉管上口抹上炭灰,‘当门车郎”用之吹火,嘴上即粘上黑圈。但“当门车郎”都有办法对付。这些仪式完毕,‘

当门车郎”双手平端菜刀与红包向女方厨师作揖,女方厨师接过菜刀,将刀口调向已方,向‘当门车郎”回礼,即表示愿意代庖,‘借镬”仪式结束。

第八环节是畲族祖先崇拜的遗俗即‘请祖公”。

女方厨师将三牲祭品和主要菜肴各盛一碗并一包饼干置于祖宗堂前,点起香烛,由畲族师公请女方祖宗来受用婚宴。它与平常祭祀不同的是,酒杯数目要与该姓项数相同。如雷姓是‘大、小、百、千、万”五项;蓝姓有五项,也有‘大、小、百、千、万、念”五项,则要置六杯酒;钟姓无‘‘千”项,是‘大、小、百、万、念”五项。这项数既代表纵向大小辈份的代数,也代表五组或六组包括天神、道教神、师爷神、战神、狩猎神和祖宗神在内的神团系统。

最后便是畲族婚俗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长夜对歌”。迎新队伍到女方家后,女方女歌手先与‘‘车郎”对一阵歌,俗称‘嚓车郎”。中午后直到第二天凌晨轿子起身,皆是女方女歌手与男方两‘行郎”对歌。歌的内容大体与婚俗程序相一致,从择吉日、定亲开始,直唱到“红轿起身”,最后唱《十二生肖》压歌门,表示对各位客人致谢。。这些歌统称为‘嫁女歌”。然而在多数场合,女方歌手往往插入一些情歌和赛智歌,以压倒‘行郎”为胜事。比睿斗智,人们尤喜听。上席宴饮时,女方来劝酒,必唱《劝酒歌》,准夜半吃点心时唱《点心歌》,均有唱有回,‘行郎”边吃边听边回,宴饮时仍然歌声不断。

值得深思的是,这种传统的畲族婚俗已经被过度商业化了。畲族婚俗在民俗旅游开发中被作为一种商品来展现给旅游者。婚俗表演的人员基本上不是原住民,大多数是从县畲族民间艺术团、职业高中等聘用的其他人员,然后聚集在一起,进行统一的排练,呈现给旅游者的畲族婚俗也并非完整,而是截取了娱乐性、商业性较强的桥段,比如迎宾、拜堂、拦路等有商机可图的环节。此外,这些演员在17I复一日的表演中表现出态度冷淡、缺乏互动性等现象,大大降低了畲族婚俗的真正内涵,导致很多旅游者成为一次旅游消费者,表示不会再来当地进行婚俗体验了。

三、景宁旅游开发中对畲族婚俗利用存在的问题(一)表演化、舞台化倾向严重畲族婚礼作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严肃性和严格的程序。真正传统的畲族婚俗礼仪一般有十个环节,中间还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其具体细节在前面畲族婚俗的介绍中已经详细提及。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而言,这些传统礼数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但当地在开发畲族婚俗旅游的过程中,没有尊重当地民族婚礼程序,不分场合与内容,只顾眼前经济利益,片面迎合游客的口味,只选择畲族婚礼中表演性以及娱乐性强的部分展示给游客,导致畲族婚俗向表演化、低俗化发展。同时,由于婚俗表演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表演而敷衍应付,游客对于这种没有内涵、没有真实情感的表演难以产生兴趣。从一项对游客在景宁观看畲族婚俗表演的印象中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满意度仅为20%左右,中间态评价(即‘般”)占45%,认为‘‘无特色”和‘‘差”的旅游者占35%。

也就是说,有高达80%的旅游者对畲族婚俗表演评价不佳。作者也实地参与调查过,感觉此类表演只能满足游客一时的新鲜感,却形成不了长期的旅游吸引力。

(二)游客对于此类婚俗表演参号l生比较差一般来说,在对婚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有两种普遍的形式,一种是以博物馆的形式,以图片为主,供游客参观,缺少参与陛;另一种则是婚俗旅游中比较泛滥的模式——婚俗表演,这种模式看似存在着潜在的参与陛,但其实这类表演也仅仅是邀请少数游客上台扮演新郎、新娘,大部分游客仍然作为观众观看,游客的参与I生比较低。在当地旅游区表演的婚俗文化,一般新娘是由当地居民担任‘新娘”,邀请旅游者扮‘新郎”来参与表演。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完整的婚俗表演,会要求其他男性旅游者扮演‘赤郎”的角色,除了少数男性旅游者可以直接参与婚俗体验外,其他女性旅游者和大部分男性旅游者只能作为旁观者,参与性比较差。

(三)婚俗旅游开发呈现商业化、低俗化特征许多景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不择手段地设计旅游项目,把游客当做‘挨宰”的对象展示的婚俗内容不具有文化内涵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有些景区甚至胡乱编造,任意杜撰一些婚俗内容。

笔者在实地走访发现,很多畲族民俗旅游区内的表演者大部分是非畲民,不能真实准确地展现原汁原味的畲族婚俗文化。我们在对当地居民访谈中了解到,其实很早以前畲族居民结婚并非如此热闹,新娘都是半夜去新郎家的,而现在当地一般也实行现代婚礼,原住民已很少有采取传统的畲族婚俗礼仪的了。

四、畲族婚俗在景宁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利用建议(一)对于景宁旅游业的定位要合理旅游业在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因此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定位就不同。在对旅游地依赖程度很强的地区,旅游业被定位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在对旅游业依赖程度较强的地区,旅游业被定位为重点产业;在对旅游业依赖程度一般的地区,旅游业被定位为一般产业。对旅游业的定位越高,政府对旅游的开发热情就越高。景宁当地政府已把畲族民俗旅游定位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资金、技术、管理力量不足。因此,景宁当地政府就以优惠政策为条件,吸引外来的资本、技术、管理资源出现了盲目引资现象,不切实际地追求旅游产品商品化,不加分析地吸引外来文化因子。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源,当地还把过多的权利外放,甚至包括旅游地开发的决策权。显然,旅游开发商拥有过大的控制权将给当地政府对旅游地发展的协调和控制带来困难。

(二)开发商要合理利用畲族婚俗文化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开发商在对旅游资源开发时,都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原则,这种对旅游者数量和消费额最大化追求的倾向,既会使旅游者充斥旅游地,又会引发社会消费趋前化,改变旅游地社会的观念意识、文化心态等,导致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太大变化。开发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开发商打破了旅游地稳定循环系统,为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系统的循环注入了各种物质、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造成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异化。开发商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商品化包装,只要有利可图,一些当地婚俗文化就会成为大量复制的对象。这种用片段时间、片段意向打造畲族婚俗文化从而使景宁畲族当地文化的特殊性与演进过程被忽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原住民要从婚俗文化的开发中获益民俗旅游地居民受到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不是介入者(旅游者)单方面作用的结果。(下转第169页)当地的旅游民族作为与游客接触的主体人群,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及参与旅游活动的程度都会影响到旅游地新的旅游文化的形成。事实上,不同的居民对外来文化的反应不一样,与游客相互作用的效应就不一样。笔者在深入景宁畲族自治县调查后发现,景宁畲族原住民特征主要体现在居民参与旅游的程度。景宁畲族原住民参与旅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旅游活动。

在旅游活动中,原住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些畲族居民扮演服务人员的角色,一些畲族居民扮演商品出售者的角色,一些则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有些扮演投资者的角色,有些是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不同角色对旅游活动的控制权力不同,关注的利益也不同,分享到的收益也不同,从而也会暴露出一些经济上的问题。二是参与当地的旅游管理决策。在当地旅游发展决策中,畲族原住民是否参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会影响他们与当地政府、客商、旅游者的关系。许多旅游地出现矛盾冲突常常是因为在旅游发展决策中未能倾听当地居民的心声,景宁在发展畲族民俗旅游时也不例外。旅游地居民被置之旅游决策系统之外,直接导致整个旅游地系统各主体间的不协调,导致当地社会文化影响产生负面效应。三是参与当地旅游收益分配。原住民参与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从中获得应有的收益。只要在开发展畲族民俗旅游时满足这三点,畲族婚俗文化的社区认同感就会比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