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4-06 15:3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人才培养

篇1

倡导学生个性教育。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没有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有专家认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而唯独缺乏能力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力,在世界6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占了40%左右。可见,学校和教师必须将单一继承型、技能型、守成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模式。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习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探索的精神,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

营建创新学术环境。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大学里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呈正效循环,全世界70%的科学论文出自大学、75%的诺贝尔奖由大学教授获得即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大学把本科生研究计划作为一种必要的人才培养制度,并设有表彰优秀成果的奖励制度,因而大多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我国高校的科研创新也应当从本科生抓起,为一些求知欲强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和专业深化教育。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简单劳动力过剩,高新技术人才不足。欧洲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培训的作用,英国实施了庞大的“终身学习”计划,瑞典建立了“回归教育”制度,实施教育休假法、成人特别津贴制度、职业资格培训等。为满足我国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应强化人才终身教育机制,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继续教育体系,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为了促进各方面人才的创新动力,我国还需持续完善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的激励制度,提供相关的环境、资金和政策支持。

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人才;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84-03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创新是人们不断改造旧我,求得自身完善的过程,是革除弊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唯一途径。创新必须是人们自身的主动行为,创新人才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倡导创新型社会的龙头,更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创新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

(一)富于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独具的性格特征,它是无形的,不可见的,但是确实像文化一样存在于空气中,对人的思维和行动具有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思考,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敢于质疑权威结论,敢于对传统说“不”,敢于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解决问题不走寻常路。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有强烈的问题与风险意识,批判与挑战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恒心和毅力。

(二)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不是简单地求新求变,故意与众不同,它是有规律的,有方向的,但是不可见的。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是引导人们跳出惯性思维模式,从更广阔的方向上思考问题,求得多维结果。创新精神,让人们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方向审视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三)掌握创新技能

学生要掌握必要的创新技能,才能把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变成实际的创新行为。创新技能是有形的,可见的,它包括一般的创新技能,还包括专业基础创新技能。学生在具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后,还要训练基本的一般创新技能和专业基础技能,为创新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多么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付诸行动。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

(一)有意识,缺行动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创新型社会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但还只笼统强调创新人才培养,而对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最主要、最具体的内容不清晰,对怎样培养创新人才缺乏具体的手段方法,还没有明确的行动环节。还不太明确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确立“人人应该创新,人人能够创新”“、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的观念,进而形成比较稳定强烈的创造动机。

(二)重能力,轻意识

部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上,做了尝试和探索,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只注重具体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创造人性格特征的熏陶和培育,存在重视有形的能力,轻视无形的意识的现象。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国教育中最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突出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适度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1]。

(三)缺少创新实践训练

我们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特别是创新性实践更少的缺陷。虽然学校也努力参与组织各个层面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但是实际参与者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不能覆盖全体学生,仍然是精英锻炼。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高等院校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承担责任,首先自身要在教学理念上发生转变,即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关系。

(一)教学观念:打破内容的知识性

现在教育体制中重视知识的传承和对已有结论的被动接受。已有的知识只是对过去研究和认识结果的总结,其只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价值的精神意识和能力,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创新精神最突出的表现为创新动机,即尝试从新角度观察问题和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它以对创新价值和规律的正确认知为基础,又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适度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勇敢的冒险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人格特征为条件。所以,高校组织教学内容时,必须打破重视知识性传承的旧观念,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教学过程:打破答案的唯一性

我们的教学内容,不论是知识性的,还是实践性的,都有一个标准答案。也就是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已经是固化了的标准结果,学生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结果牢记它,并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够主动找到更加适合当今世界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一直抱着曾经的旧的方法不敢抛弃。把教学过程从寻找标准答案,变成创造最佳方案,挣脱前人的认识束缚。要把培养创新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渗透到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在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切实发挥学生正确认知创新的价值和规律、修养等一系列人格特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稳定的创造动机。使学生正确认知创新的价值和规律,真正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真正认识到将自己锻炼成为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树立起“我必须成为创新人才,我能够创新并且要通过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观念。这固然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理性告知方式让学生树立这种观念,但是,更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在自身的创新实践中感悟树立这种观念。上述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工作中进行全方位培育熏陶的过程。

(三)教学关系:打破教师的权威性

我们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了大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以教师给出的结论为标准,所有的研究和讨论,最后也都要落到教师的观点上,符合教师意图和标准,就会获得高分,获得肯定。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答案就是正确的代名词,教师说的都是绝对的权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只是教师的复制品,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创新行动力。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需要有创新型教师,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创新型师资队伍应该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懂得创新人才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自身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群体。第一,创新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将自己锻造成为创新人才。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应该在教学科研中经常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善于独立思考,用新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提出和尝试新方法新方向,保持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取得教改科研新成果,给学生一个活生生的创新榜样。特别是在教学中,形成一套能启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的方式。第二,创新型教师要懂得创新人才的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按照创新人才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组织教学。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既有开放性思维,又有符合科学的认知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富于理想,又脚踏实地,做到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第三,创新型教师要掌握创新规律和创新方法。创造学和创造方法论都是近几十年才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我国引进普及较晚,许多教师都对此不了解。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创新规律,掌握创新方法,不仅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更注重将创新创造规律和方法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创新教育能力。第四,创新型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开阔的社会视野。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来自社会,创新的问题和资源来自社会,创新是为社会服务的。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进行为社会服务的创新。有开阔的社会视野,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尝试创新。第五,创新型教师应善于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校内外资源,在教学中用唤醒、启发、诱导的方式,挖掘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潜力。这需要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即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方式,将学校教学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采用“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内容弹性化改革课程教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课外教学”[2]。

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学好创新技能,打下创新能力基础

一般创新技能是人的一般智力的创造性发挥,包括创造性认知风格、工作风格、掌握和运用创新规律与方法的能力。创造学证明,人的创新活动是有规律可遵循的、有方法可利用的。掌握这些规律,很好地利用这些方法,就可以使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克服种种思维定式和障碍,保持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人们经过这些创新方法和规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水平。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掀起了以训练运用这些创新方法为内容的创造力开发热潮。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已经总结提炼出数百种创新创造技法,既有适合于各个领域创新活动的通用性简明实用的技法,又有专门用于创造性地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内涵丰富的方法论体系。我国引进运用这些创新方法成果只是近几年的事,在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都还停留在开设通识选修课的水平上。这不仅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学到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创新方法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需要在运用实践中训练,才能更好地体会把握,乃至于形成思维习惯与方式,才能内化成学生的一般创新技能。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从培养创新专门人才的角度来看,在专业建设中可以结合本专业安排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尝试开设以训练为主的“创新方法训练”课。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深刻掌握创新规律,熟练运用创新方法,从而提高其一般创新技能。比如,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美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之一,尤其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能力。日本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强调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挖掘学生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例如,日本高校要求高年级学生必须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查阅、读懂大量的科技文献,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来辅助解决科研过程中的难题,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提示、辅助的作用。德国高校则非常注重培养学生选择、评价、创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更多是作为学生的对话人和咨询人的角色,这就要求学生应是具有鲜明个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学习者。

(二)学好专业技能,为创新实践作保证

专业技能是指与创新活动所涉及的专门领域直接相关的专门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巧、专业意识、专业方法和专业型认知风格等等。创新活动是指向具体对象的活动,需要灵活运用对象专业领域的各种知识、方法和技能,特别是那些重要的操作性技能。没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创造动机和一般创新技能就难以发挥作用[4]。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来说,专业技能培养要特别注重那些本专业的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在实践中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都能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角度加以改进。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的专业课程理论性课程偏多,技能性课程偏少,即使是技能性课程,教学方式也是课堂教学多,实践教学少。有些专业既没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室条件,又缺少充足的实习基地,课程的实践环节难以保证质量。这些都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容易了解本专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了基础,才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专业技能培养课程中,要充分贯彻创造教育的理念,要揭示专业技能的演化发展,要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眼光去审视现有专业技能的状况,在训练专业技能过程中,尝试思考专业技能的创新和改变。

(三)紧盯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探索灵活的教学模式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就大多数而言,实际上还是固守传统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认为人类学习的过程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外部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其教学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培养思路并不一致。创新源于好奇心,源于想象力,源于批判性思维,这三个基本元素都不是知识本身,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如果一个人学会了人类所有的知识,但是没有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他也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自主式学习和以“问题—探究”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于创新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模式可以各不相同,但应具有以下特点:(1)围绕任务或问题完成学习探究过程,强调学习情境。(2)实践、实验课程的强化。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或处理某项学习或研究活动的能力。(3)自助式学习。强调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5]。“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独立探索、全班或小组讨论形成书面报告、集体总结。这一基本程序可以是学期型的,也可以是课时型的,或两者的结合。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思想方法和各种流派,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这样才有创新可言[6]。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创新精神、一般创新技能和专业创新技能是创新人才素质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J.斯滕博格;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罗玲玲.大学生创造力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美]特怀拉•萨伯,马克•莱特;李玲译.创造力: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5]郭胜伟,张稚鲲,谢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江苏高教,2012,(2).

篇3

两化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用友新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友管理软件学院于2008年在国内首创“管理软件应用工程”专业,经过3年的培养实践,已累计为170家企业输送了近1000名管理信息化中高端人才,就业率达到98.95%,行业就业率达到95.54%。该培养体系从专业理论知识、管理软件应用实践、职业素养塑造等方面系统的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通过4年的教学实践验证了该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市场适用性。

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管理信息化中高级人才

“管理软件应用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所采用的相关理论;娴熟使用1~2个主流管理软件;具备发现企业管理现存关键问题,可以提出用管理信息化方案解决问题,实施方案的能力;高效、合作、分享的综合职业素养。

2.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均衡发展

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三角模型理论中,注重科学(分析)、艺术(工艺)和手艺(实践)三个纬度的平衡。基于此理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三个纬度的综合训练培养人才,促进管理软件在企业的有效应用。

3.“6+3+36”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场快速发展

“6+3+36”纵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员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均达到管理软件顾问的基本要求::

第一阶段:6个月全日制系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从思想和行动上向岗位角色转换。

第二阶段: 3个月在岗实习试用跟踪打造职业生涯,在心态、能力上给予辅导,使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第三阶段:36个月就业跟踪,复利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服务模式,持续跟踪辅导聚合多方资源,支撑学员的持续发展。

管理软件应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成果

用友新道专注人才培养以来,持续与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采用“把企业搬进校园”的实习模式,把虚拟企业的真实岗位、真实业务流程通过真实的ERP系统搬进校园,开展实践育人,提升就业质量。截至2011年底,学院毕业学员平均薪酬为5454元/月,最高年薪为20万元。

用友新道通过合作办学等形式帮助院校改造现有专业,开创特色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结合,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为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案例。

通过与用友的120万家客户合作,共同拟定岗位标准,定向培养输出,搭建“人找人”社区。

篇4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一、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模式传统,方法落后

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部分高校管理者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仍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其具体表现在:(1)部分管理者缺失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没有顺应时展,进行理念的改革创新,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2)部分高校看到其他学校的改革成绩后,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跟风,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个性缺失,缺乏创新意识。

2.动力不足,效率不高

由于动力不足,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这同样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1)部分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动力不足。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往往来自于教师的职称、学历、科研项目等内容,忽视了高校办学的最初目的。(2)高校教师的创新人才培养动力不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很多高校都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评估的指标,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偏离人才培养的重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

3.途径较少,意识不强

所谓途径较少是指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较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基本都是通过研究训练、科技比赛等形式。形式单一,范围有限,故培养效果也有限。而意识不强是指学校与其他高校、企业、单位合作的意识不强。因为大部分学校没有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或是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后没有采取相应的协同措施,没有为学生打通更多的人才培养渠道,导致培养创新人才的重担全部落到高校身上,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明_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首先,学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订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学校可以抓住“创新”二字,分析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然后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发现、分析与探究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增强师生自主能力,奠定人才培养基础

为了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高校应积极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让教师、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方面,学校应改变传统的评估观念与方式,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质量作为评估指标,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革创新。在学生方面,教师应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分析、思考与自主探索,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加强高校协同创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创新型人才,相关高校应重视并加强协同创新,加强与各单位的协同合作,为人才培养创建多个平台。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协同。共享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2)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在企业的资助下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平台,在平台上引导学生将科研与学习相融合,从而促进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3)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学校人才培养的视野将更加宽阔,学生的思维将更加先进,可以培养出大量高质量人才,从而促进地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清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5(11):124-127.

篇5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双一流”建设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作用。从建设任务来看,“双一流”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同时也给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改革机遇,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

育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育人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时刻关注的关键问题,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本质是服务于国家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在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渠道,能够有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没有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就难以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1]。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支撑

科研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提升科研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强调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科研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高校是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是从事科研的重要力量构成,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培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在科研中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人才队伍质量与科研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获奖数量比例不断攀升,以2017年的获奖情况为例: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68.6%;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3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67.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0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75.8%。由此可见,高校在科研阵地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创新精神是从事科研必备的精神品质,创新能力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鼓励研究生积极投入到科研当中,成为学术前沿探索的开拓者和专业领域进步的推动者,为提升科研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就难以占领科研的前沿阵地,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难以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难以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2]。“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一环。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四)“双一流”建设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提供支持“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高度重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有利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省级政府结合地方经济基础,加大对区域内高水平大学的资金投入,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赢得了资金支持。其次,国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鼓励行业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协同建设,为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社会资源支持。最后,国家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除此以外,“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遴选机制,以五年为一周期,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所有高校积极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客观上也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3]。

二、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推进更多中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推进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美国、英国的许多大学在全球享誉盛名,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于我国,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更是探索出了独特的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本文试图分析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经验,为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篇6

【关键词】MPAcc;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

一、文献综述学者高度关注

MPAcc创新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汤健(2021)认为当前MPAcc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未落地、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与“落实”脱轨、教学质量评价与认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职商维度探索MPAcc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李立成(2021)提出“一体两翼”MPAcc人才培养模式,即“信息技术+研究方法+专业知识”,以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向传毅(2021)紧扣新时代背景,提出MPAcc人才培养要着眼比较优势,挖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以国际化视野构建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实施体系,通过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实现从局部改进到整体优化,最终推动新时代MPAcc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着眼课程改革,宋京津(2021)聚焦“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分析课程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PBL法应用于该课程教学中。程平(2019)聚焦“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课程,借助Python文本分析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以“金课”思想为指导推进实施课程改革。李彩霞(2020)以“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介绍“一纸开卷”考试改革模式。这些研究依托MPAcc培养院校的有益经验,从理念塑造、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成果,为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但对于新建MPAcc院校而言,基础状况的不同导致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如何响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并探索形成自身特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新文科是以培养应用型复合性文科人才为抓手,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创新是新文科的关键词。MPAcc以会计专业知识为核心,在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下,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也面临新理念、新知识、新能力的机遇与挑战。作为MPAcc人才,不仅需要有会计专业知识、具备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职能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有人文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追求。与此同时,企业会计核算、审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也面临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新,客观上要求会计专业知识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因此,新文科建设对MPAcc创新人才提出迫切要求。(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强化应用性的要求。MPAcc与会计学硕士有所差异,会计学术以理论教学为主,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侧重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一般仅由校内导师担任指导工作;MPAcc作为专业硕士,以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为主,注重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培养,强调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其培养过程更偏重实务,更强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般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对研究生提供指导。相比会计学硕士而言,强应用性成为MPAcc的突出特征。以应用性为导向,MPAcc人才培养需要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在以问题识别、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为主线的能力构建过程中充分体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知识创新。MPAcc教学以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为主要方式,案例研发、案例分析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以应用性为指引,MPAcc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必须。

三、当前MPAcc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一)MPAcc授权点数量与基本要求。根据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2004—2021年,MPAcc培养单位数量累计已经达到289家,其中2010年、2014年获批数量最多。2021年,新增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24家。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即应具备学术道德、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应接受的实践训练包括案例教学、现场参观研讨、案例研究与开发、第二课堂、配备实践导师,以及参与实习实践,从而提升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在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包括政治、外语、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9门课程,方向课包括国际会计准则专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国际审计准则专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企业税收筹划、中国税制、数量分析方法、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企业并购、风险管理、投资学、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战略管理、商法概论17门课程。从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要求来看,培养人才的沟通协调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都对创新提出要求,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较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与专业知识融合实施职业判断。从课程设置来看,创新类课程(如创新与创业、技术创新等)没有单独设立课程,这就要求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等更多与专业知识融合进行,尤其是在案例教学、案例研究与开发、第二课堂等实践训练中需要融入有关创新的内容。通过多年的积累探索,MPAcc深化改革推向纵深,以教育质量认证为保障,以推广案例教学和强化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学生案例大赛、教育发展论坛和会计名家公益大讲堂为三大平台,同时以行动学习、“互联网+会计”“国际化+会计”等创新实践为MPAcc教育改革探索经验。(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借鉴。根据教育指导委员会评选的特色教育改革实践,中央财经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院校的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值得借鉴。1.中央财经大学MPAcc“行动学习法”。中央财经大学将行动学习法作为MPAcc教育改革的核心。行动学习法广泛应用于MBA、EMBA教育。在行动学习课程中,学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建立学习团队、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行动学习法的主旨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相比课堂学习更有效果。学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通过小组群策群力,最终在实践中通过解决问题提升领导力、职业判断能力、系统分析能力。中央财经大学在MPAcc教育中推行行动学习法,一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问题解决作为学员课堂收获的重要内容;二是对教师进行行动学习法培训,编写《教学指导操作手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由于MPAcc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是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而行动学习法强调实践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相关专业知识、未知领域知识得到快速获取、融合,沟通能力、问题分析与判断能力、资源组织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学员对于未知领域的学习、对于实践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对于解决问题方案的提出,都与创新能力提升息息相关。2.重庆理工大学“互联网+会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MPAcc人才培养对计算机能力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重庆理工大学建设“互联网+会计”课程体系,开设“RPA财务机器人开发”等课程,打造“互联网+会计”实践基地,建设“互联网+会计”师资团队与相关教材,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互联网+会计”MPAcc人才培养模式。重庆理工大学在MPAcc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性的重要体现,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开发“互联网+会计”的相关课程,使学员掌握程序开发等相关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获取、分析、利用财务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强调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并且将信息技术作为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工具手段。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化+会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依托学校小语种专业优势以及毗邻东南亚的地理优势,响应“一带一路”号召,顺应企业开设MPAcc“外语+会计”创新班,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的MPAcc课程体系,设立境外实习基地,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培养国际化MPAcc人才,在学科交叉中体现创新能力提升。4.经验总结。通过分析现有MPAcc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可以看到典型的途径包括:(1)充分依托学校现有优势,实现“优势+会计”突破。在MPAcc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部分学校依托自身的计算机学科优势、语言类学科优势、行业背景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等,将现有优势与会计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实现“优势+会计”创新突破。在“优势+会计”整合过程中将原有的会计专业知识与交叉学科、实践需求等充分融合,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创新,强调创新变革与创新能力提升。(2)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校友资源、产学研合作单位资源、地方优势产业资源等是MPAcc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资源。部分高校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立足社会经济现实需求,将行业、企业作为MPAcc实践基地、实践问题的重要来源,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力量、案例研发等过程中充分融入社会资源力量,搭建产学研协同培养MPAcc人才的平台,为创新能力提升充分汇聚资源。(3)强调应用性与实践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无论是行动学习法还是翻转课堂、案例研发,MPAcc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力图通过现实问题解决提升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行业、企业现实需求为牵引,以知识融合、沟通交互、创新解决方案为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四、对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国内MPAcc人才培养近二十年的经验,为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经验。顺应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与要求,需要新建MPAcc院校从以下方面着力:(一)在学习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自身特色。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部分院校已经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尤其是在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课堂教学形式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这些院校将会计专业与理工科、语言学科等自身学科优势相结合,充分发掘校友资源、校外导师资源、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学科交叉、实践融合、课堂教学形式变革,为MPAcc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于新建MPAcc院校而言,这些经验值得借鉴,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例如学科交叉,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会计”或者“国际化+会计”,需要首先剖析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学科优势融入的可能性。只有在师资团队建设、课程内容变革等方面真正实现学科交叉,才可能形成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需要深入剖析自身学科优势、行业背景特征、地域特征、生源特征、师资力量优势、就业需求等,寻求最适合自身的创新之路。(二)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环节。围绕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构建来自校内、校外的师资团队,着力开发建立案例库,编写教学案例。指定课程案例库建设负责人,由师资团队梳理教学大纲核心知识点,通过购买、自建等多种方式,编写案例内容,提出需要借助专业知识解决的问题,形成案例分析的要点和思路。将案例研讨、案例分析以及学生适度参与案例开发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建MPAcc院校,必须紧紧抓住案例教学这个重心,一是深化本科财经类课程已经开发的案例,对内容复杂性、问题综合性进行改造,以适应研究生教学;二是选择较为成熟的MPAcc案例,以购买的方式作为案例教学的资源;三是借助校外导师资源、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开发案例用于课程教学。充分建立案例库,以案例为载体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三)重视外部资源建设。新建MPAcc院校需要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培养高端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需要有开放的视野,不仅局限于院校自身的资源,还需要充分利用地方区域特色、地方优势行业特色、校外导师资源、校友资源等外部资源,将MPAcc创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外实践基地、案例研究对象等充分结合,利用丰富的外部资源,为MPAcc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五、结束语

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层面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文科建设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从2004年至今,MPAcc创新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的积累,各典型院校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凝练出自身特色并形成一定影响力。对于新建MPAcc院校,需要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地域特征、行业特征等形成自身的特色,同时需要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环节,将案例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开放的视野汇聚外部资源,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中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汤健,周璘睿.基于职商维度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21,(19):1-4.

[2]李立成,岳峰,肖吉军等.会计硕士(MPAcc)“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视角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7(24):206-209.

[3]向传殿.新时代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探究[J].财会通讯,2021,(3):167-171.

[4]宋京津.数字经济时代MPAcc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PBL法在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商业会计,2021,(9):113-116.

[5]程平,彭兰雅.“金课”背景下基于文本挖掘的MPAcc课程满意度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2019,(25):29-33.

篇7

针对民族院校自身特点和教育教学中的情况,文章分析了民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新形势下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通过讨论和实施了在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强化教学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实践教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举措,构建了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思路,并给出了我校教学实践的人才培养成果。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实践性,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民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民族院校;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概述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当今软件产业和软件应用领域大规模快速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尤其是具有拔尖创新型软件人才,因此,软件人才培养对实现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国务院在2000年和2011年连续两次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和《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明确指出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和软件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全国成立了三十多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各高校也增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大力开展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高软件工程技术创新和工程创新综合能力。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直属的六所综合性高等院校之一。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面向全国三十多个省份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生源涵盖56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近60%,其中在湖北等12个省份按一本招生。然而,这也使得学校生源的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来自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由于计算机学科具有知识结构新、发展速度快、重实践操作等特点,这也对来自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把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既遵循高等教育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又尊重民族高等教育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特殊性[2],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模式,构建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特点的软件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二、民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民族院校有较高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其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民族地区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其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3]。这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尤其是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目前民族院校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上存在诸多问题。

(一)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国内各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有着较大的发展规模,而计算机相关不同专业之间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同质性,这也使得软件工程专业存在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清晰的问题[4]。由于民族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实际发展的原因,在软件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往往存在不顾自身实际而盲目追求高目标,缺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致使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和培养质量达不到预期。因此,专业定位模糊和培养目标模糊不仅会使民族院校失去办校的地域优势,而且也不能达到民族院校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这也使得所培养的学生在其民族地区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二)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

软件产业及其涵盖相关学科具有发展更新快、知识体系新、实践应用性强等特点,目前国内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多是在计算机传统课程基础上拓展而来,在其培养方案中增加数学类、电子类和大学物理这样的课程,使得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地位没有得到突显[5]。民族院校往往照搬综合性大学示范性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依据自身条件及特色设置系统化、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培养方案,很难形成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

(三)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滞后

在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的规划和建设中,国内大多民族院校仍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这些滞后于当今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6]。例如,随着程序规模与复杂性的快速增长,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已成为程序设计主要的发展趋势,而多数院校还是从传统的最基本的C语言的教学开始,再进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教学。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跟不上软件产业及其学科的飞速转变,又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软件工程专业是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新兴专业,尤其对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多数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理论轻实践[7],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学习中,忽略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无法培养和积累学生软件开发的工程素养和项目经验,不能达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也更不能培养出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三、中南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几年来的蓬勃发展,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在2006年推出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简称专业规范2006),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战略,制订专业规范和相应的教育办学评估方案,并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归纳为三种类型和四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是这新划分出来的四个专业方向之一。同时,专业规范2006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了适应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新形势,创建优质特色专业,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培养所需人才,中南民族大学根据教育部专业规范2006的指导性意见和其他大学的办学经验,进一步落实服务少数民族、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探索软件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断积累经验。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

根据教育部专业规范2006指导性意见和其他大学的办学经验,结合民族院校自身特点,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面向民族地区并结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实施侧重强化基础、突出能力、注重素质、面向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与软件产业和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的特色鲜明的软件工程专业。通过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培养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从事高层次软件研发、项目管理与产品服务等工作的实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强化教学体系建设

结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整合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突出社会和企业所需的软件工程基础类和技术类课程的比重,构建侧重强化基础、突出实践能力的课程培育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强调基础性和拓展性,尤其侧重数学类和编程语言类相关课程的理论讲授在后续专业课程上应用性与衔接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体系建设上采取了以下主要具体措施:

1.紧跟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范,结合民族地区人才需求形势,定期修改和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和相应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发展形势。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以及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课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构成,形成宽、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定期研讨,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当前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行每年微调、三年小变、五年更新的教改制度,使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这样紧跟专业技术发展动向,提高工程应用型强的教学内容比重,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储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以项目为驱动、以案例为导向进行工程型启发式教学,成立以学科带头人、教授或副教授牵头的面向实践教学改革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和规划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发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精品课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专业内各研究方向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逐步建立并形成以精品课程带动的专业课程建设体系。

(三)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相应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还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两条主线、四个层次”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体系中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现状,实施“两条主线、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两条主线为实验、实训,四个层次为基本技能、综合设计、企业应用、实践创新),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每两年重新修订,丰富和充实新的应用技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增加典型实践案例教学;在实验实践教学中,从原来单一的重建性实验转变为重建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此外,开设项目设计和软件开发实践课程,学生在项目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具体软件开发项目,同时在《计算机图形学》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开展项目驱动模式下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样通过教学体系改革,推进教学内容调整和整合,形成由基础、提高、再到综合,由课堂教学到项目训练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成立软件创新人才实验室,以及大学生创新基地、计算机工程应用综合实践平台等校内实习基地。通过专业实验平台详细对教学案例的设计及实现过程进行演示,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在现有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我院新建了软件质量测评中心,软件可用性测试实验中心等实验室,这些特色实验室或实验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设计、毕业设计和科研项目开发的设备和场所,同时也便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错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此外,依托专业实验室在学生中建立专业兴趣小组,配备专门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如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与创业大赛、数模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鼓励学生到实验室从事相关创新实践活动,营造创新实践氛围,努力将实验室办成学生课余学习场所,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

3.重视和加强广泛联系协作单位,建立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长期基地。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IBM、INTER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开展合作,开展依托企业的实习实训、定制培训和毕业实习。在第六个学期结束后的暑假,与国内知名软硬件公司合作,开展为期三周的校内实践实习。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校外实习。这样通过实习实训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既可在有实际应用背景的项目中得到专业锻炼,也可让学生切实体会企业用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找准个人定位,积极调整自己,培养成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四)加强国际合作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申请并经国务院批准了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2010〕48号文件),成立了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验班依托中南民族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拉克罗斯校区(UniversityofWisconsin-LaCrosse,UWL)优质教育资源,以软件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因材施教,五年完成本科至硕士阶段培养工作。为达到中美双方学位要求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目标,在“厚基础、重理论、强实践”的原则指导下,中美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验班借鉴西方先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际软件工程项目为驱动,高标准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人才培养成果

中南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自2005年设立并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目前该专业全面实施2013教学新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符合教育部关于软件工程专业设置规范的要求,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于2010年成立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施本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计划。目前,实验班自2010年已完成六届招生,共计招生133名,共获得各类竞赛奖项86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及以上的竞赛奖项79项。特别地,2013级实验班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专业学科竞赛(个人赛)获奖率达到63.2%。同时,共21名学生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共8项,获得的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共3项。在2015年,共2名学生获得2015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占全院获奖学生数的1/3;共3名学生获得2015年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占全院获奖数的30%。此外,每届实验班均有学生开展参与学生社会创业实践活动。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计划落实和开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创业,获得了满意的阶段性人才培养成果。

五、结束语

软件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快速发展,对拔尖创新型软件人才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软件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结构、教育教学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发展。结合民族院校实际情况,遵循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培养规律,通过实施文章中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总结当前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调整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探索在中西部地区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模式,不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拔尖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者:孙阳光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利辉,潘广贞,刘爽英.软件工程教育模式与工业界需求的平衡性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24):80-83.

[2]周济.深化改革突出特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民族院校[J].中国民族教育,2006(3):4-9.

[3]宋海玉,李锡祚,王玲芬,等.民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2):3-5.

[4]杨爱民,邓芳,高飞.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6(3):64-67.

[5]田生伟,于炯,帕力旦•吐尔逊,等.软件工程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54-56.

篇8

关键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01-01

一、前言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从而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但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

(1)更新传统的教育观,能够坚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协调发展。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经济发展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也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但是,目前的一些大学课堂还是依靠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还是仅仅依靠课堂、教师和教材,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没有能够充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只有坚持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要下定决心从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过渡到鲜明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从而真正实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成学生的学为中心;尽量从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只有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始终坚持知识、能力及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才能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要充分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的创造能力。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因素对创造能力的影响往往比智力因素本身会大一些。因而,高校及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巨大作用。学生的个性特征越突出,他的创造能力可能就越强。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教师既要讲究共性又要不忘记个性。人才的培养会折射出社会的共同需求,可同时不能无视个性的存在,不然的话,就可能会缺少更多的独具特色的高等院校、有独创见解的学者以及有鲜明个性的高级科技人才。

(3)需要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和精心指导。因此,高校教首先要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只有教师心里有了创新的观念,才能在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时充分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逐渐形成创新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学识及学历和不断展开科学研究,来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改进自身的思维方式,逐步完善知识结构,能够发现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引领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创新精神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水准,因此一定要发挥教师的先锋和表率作用。

(4)敢于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及教学评价体系。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厚的知识底蕴,也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把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及时补充本学科最先进的知识,逐步扭转教学内容过于老化陈旧及其不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启发大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充分锻炼大学生独立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及快速应对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自身的价值。教师应注重现代化技术在发挥大学生创造性中的作用,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在教学中适当及时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这些手段都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注意评价学生知识性内容的掌握,还要评价能够体现学生独特见解的内容。同时,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平时课堂的表现、课程作业完成情况、创造性的研究学习情况,以此来激励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和勇于创新的强烈欲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高校的教育必须创新,创新的教育必须建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将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具体细节。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因此,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科技飞速发展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饶明如,钟莉华.新时期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篇9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创新 创新平台 创新素质

一、概述

进入21 世纪,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2006年1月,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家战略。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强的问题意识、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 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平台、着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素质等三个方面来探讨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

二、美国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拥有优秀的教师是大学不断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直接条件。各校都认识到,能够聘用和留住最优秀的教师,是决定大学生存与否的关键。这些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还兢兢业业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美国大学教授的自较大,可自己选教材和教法,一般上课时只是对研究生进行引导,让其经过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得出结论,增强了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开阔了的思维,锻炼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2.培养有潜力的研究生是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美国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从新生录取时就已开始。入学时,美国研究生院对专业知识似乎并不看重。美国在招收研究生时采取通用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潜力。美国大学认为,知识是普遍联系的,不同学科可以互相启发与促进。宽厚的知识基础、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的训练,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其创造潜能。因此,他们在招收研究生时强调专业背景的多元化,从本科到博士都攻读同一专业的人并不多。

3.大力发展跨学科课程,实施机动灵活的教学计划

随着新学科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研究生教育日益注重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许多大学都在积极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学习计划,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加强各专业知识间的交流与融合,从新的视角分析思考问题,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创新的几率也随之上升,有助于研究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增强其创新思维与能力。

4.大力提倡科学研究

在研究型大学中,科研是培养计划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如有必要,还可以组成科研小组,小组中既包括博士生也包括硕士生或本科生,由能力较强的教授指导,共同进行科研。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使他们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实践能力和对学科的理解也大大增强。

三、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改革

我国与美国国情不同,但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共性东西依然存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借鉴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优化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考虑的原则之一。我们看到,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重视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单纯依靠高而深的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手段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研究生培养上,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性的培养,也直接影响人的创造性。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研究生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其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使其拥有宽厚的教育经历和人文底蕴,这才是创造和创新的基础所在。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鼓励开设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文类课程,促进研究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其知识技能的升华。

2.加强学科间交叉与渗透,促进知识的交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科学研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强,技术的多学科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层次都提出新的要求。教育的发展要聚焦科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应科技变迁的趋势。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专才”式教育方式,加强跨学科教育,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推动学科的综合化发展。从国际上看,许多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中,跨学科类的课程通常占到课程计划的50%以上。

面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变迁的发展实际,要从教育观念创新入手,大量开设选修课、复合课程,构建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合理课程结构,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通过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教育,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文理知识的渗透与交融,使其尽可能地了解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学会从不同的学术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

3.推行研究为本,培养研究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学习应更多地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智力和研究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广泛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把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把研究生教育作为科技与教育的接口,而不仅是本科教育的延伸。通过让研究生广泛地参与研究活动,能够极大地鼓励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达到知识的真正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为将来开展独立的研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可以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具有研究经验以及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从源头上保障创新人才的持续供给,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平台体系

我国教育部在2002 年开始酝酿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内容中,明确要求建立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体系,具体包括建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或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等。这期间,以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及重庆大学等为代表的院校在建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1.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2003年5月成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建成了7个开放性创新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全部向在校研究生开放,研究生可进行交叉学科、跨专业领域的自主创新。重庆大学根据现有实验室的条件,通过实验课程选修、研发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业等五个步骤来培养创新人才。研究生按照一定的程序申请进入相关的创新实验室,在实验室专家和技术支持小组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至今,已有万余人次的研究生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创新项目研发或接受创新专题培训。“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在企业中直接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分基地,把创新实践的工作拓展到更大的领域。

2.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采用“实验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建设模式,三类实验室各司其职,相互补充,能适应研究生申请的各类创新项目。实验中心是基础实验平台,承接研究生各类创新性实验;主题实验室面向具有前沿性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虚拟实验室是创新实验中心与学校已有的专用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平台,这样既可以用少量的投资完成大投入的实验,也提高了各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达到了双赢。中心还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和创业种子基金,采用自由申请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运行机制,通过国家、学校、社会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与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合作。中心自2004年4月向全校研究生开放以来,已接纳实验学生上万余人次,几百个项目获得批准,项目科技含量高,凸现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以上两所高校的做法我们不难看出,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成功尝试,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五、着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素质

1.培养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精神,把握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

科研创新来源于思维的活跃,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导师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能在研究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导师要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导师的创新意识在于能高瞻远瞩地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对研究生进行指导,激发其兴趣和创新意愿。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研究生。

相关研究方向的突破性进展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源动力,尽快占领学科前沿是创新的基础。因此,研究生导师应该集中精力形成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建立独特的研究优势,并确立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学术方法上要形成一套科学、独特的方法论,从而在自己的特色领域取得权威的学术地位。

2.实行双导师制,实践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所谓“双导师制”,就是每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其中一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师,而另一位则是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可以是本校或国内外其他大学的学者、企业或政府机构的专家。双导师制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视野,在学科交叉的氛围中激发创新性,同时,又可以推进学者之间、学者与企业、学者与政府机构中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为研究生提供了解社会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竞争力。

双导师制将社会与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集理论与实践培养创新于一体,突出导师集体培养的优势,这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超越。校内外两位导师的合作指导,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缩短成才过程,并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蹇兴东: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46~48

篇10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包括来自学生自本身的因素,如学生学习兴趣、认知能力等,也包括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如师资水平、教育方法等,还有来自学校体制层面的因素,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在过去30年的改革进程中,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各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制度制约学生创新思维。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检验一名学生学习效果、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以考试为主。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名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获得学位。这就使得学生对考试产生了畸形崇拜,最终导致学生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试题设计上也缺乏开放性和研讨性。试题一般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使他们逐渐丧失了质疑能力和开拓能力。

2.教学方法制约学生创造性。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和提问能力有了很大改善,但力度不够。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教授时间过多,灌输式教学仍然存在,启发式、研讨式授课较少。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欠缺思维的独立性,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此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无法实现全面的因材施教,这对培养学生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有不利影响。

3.师资水平制约学生能力发挥。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广大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修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先进理念和前瞻性思维。但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师资力量总体上看发展不平衡,优劣差距较大。一些院校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无法胜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缺乏敬业精神,使得学生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工作难以保证。

4.实践不足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中,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重知识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实践教学侧重不足,特别是产学研结合、联合育人的观念不够深入人心。本科生实践机会不多。即使本科生参加实习,但在实习过程中实际上缺乏全程监督和指导,质量难以保证,使得实习目的性不强,对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帮助不大。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建议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不断借鉴思考的时代课题。总结国内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在知识观念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智能观念上,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教育发展观念上,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正视个体间差异,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在个性教育观念上,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求知欲得到充分满足,这样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新能力。

2.创新教育制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活动,完善多元化综合性的人才选拔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式招生模式,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此外,还可以制定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制度,激励学生根据专业基础和发展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合格者可以发放相应专业培训证书。

3.探索培养模式。我国部分高校探索实行分模块、分段式、多渠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了一些成绩。分模块指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和知识能力掌握规律,将本科阶段育人进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等多个模块。分段式指的是本、硕、博分阶段培养方式。在分模块、分段式培养下,促成高等教育院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渠道。这一思路可以进一步推广。此外,还可以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由于其地域和专业优势,集中了一批高分考生。如果高分考生进校后没有适当的培养模式,毕业时比较容易流于一般化,丧失了其本该拥有的优势。该学院试点拔尖创新模式,为高分考生指定学院最优秀的老师作为学业导师,全过程指导和跟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样通过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提高高等教育院校教学质量。在研究生层面,该校还在全体硕士生中选拔进入经济学培养实验班,以出国读经济学博士和高端理论人才为目的,师资力量全部来自于该校的“常任轨”学院(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海归教师。这种模式培养起点高、,标准高,让硕士中的拔尖人才接受到接近国外的博士生前两年的培养模式和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4.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心所在。高等教育院校必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应坚持“少而精”原则,重视通识教育,增加探索性课程设置,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管理;注重培养交叉学科复合拔尖人才,以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课程设置目标,学生的行为养成和实践为基本导向,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兴趣有机结合。

5.加强师资力量。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院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改变教师“论资排辈”的现象,采用合同制、聘用制、评定制,引入竞争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教师引入及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能力水平。高等教育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规划好创新型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合理选择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要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创新动机;要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他们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为中心,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以问题为牵引教学等教育方法,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6.丰富科研实践。“科研是激发创新潜能的最佳途径。”但对于本科生来说,科研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院校应注重学生课外实践环节,通过举办讲座、科技展览,拓宽学生视野,大力发展学生社团,鼓励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广泛参加与各种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及教师课题研究等,与研究所和厂商沟通,发展共建关系,加强课外实践基地建设,达到共赢目的,为拔尖创新人才搭建起科研实践平台,开发理论结合实践、学习结合探究、体验结合创新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