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3-15 02:0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广西 物流人才 培养途径
物流业是国家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先领域,其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业的繁荣与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精通现代物流业务、熟悉现代物流技术、掌握物流运作规律以及现代信息手段的人才。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设、发展,广西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如何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便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物流人才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双边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被打破、消除,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量获得了大幅度的增加,由此也导致了物流量的迅速扩大,广西的物流发展空间亦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中国―东盟双方贸易额迅猛增长。201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进一步加快,今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2500亿美元。东盟业已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双方相互投资额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底,双方相互投资额已接近600亿美元。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18亿消费者、接近6万亿美元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量,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急需大批物流人才。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迫切需要大量了解、熟悉该区域经济情况的物流人才。在2006年出台的《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人才开发目录》中,物流人才已被明确纳入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从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层次来看,广西培养的物流人才主要为本科生和高职生,尚未培养物流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及博士生;从培养的规模看,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多数为高职学历,这并不能满足市场对高、中层次人才的需求。
自由贸易区发展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决策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前沿理论并不断提升市场的预见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物流型企业的本质是服务,人际沟通非常重要。物流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需要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次,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企业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并能运用网络技术处理各类信息。再次,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非常迅速,作为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目前,在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物流行业建设出现虚热。自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物流园区的开发上,以及在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中央及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并倾注了大量资金。诚然,政府对物流业成长的扶持,可以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有序的发展。但是,如果不顾条件是否成熟,不考虑地域经济的特点,就盲目地进行投资,这势必会造成虚假的繁荣,进而产生巨大的浪费。例如,很多地方都存在物流园区开发资金不到位的问题,甚至出现只圈地占地不开发或者挪作房地产开发的现象。此外,物流人才的培训也存在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各级学校不管有无专业老师,都开设了物流专业或课程,而照本宣科的培养模式只会造就更多能力低下的“待业型”人才。
物流学科体系尚不成熟。现代物流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因此,学科体系尚不成熟。广西物流专业的学科教育发展亦比较缓慢,至今仍无物流专业硕士及博士点,远未形成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同时,从业人员岗前,在岗及后续发展等职业培训还没形成完善的机制,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特别是大专以上的继续教育缺乏指导,上岗资格培训推进迟缓,物流培训质量堪忧。
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广西区内的部分高等院校也在积极探索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并适度地增加了一些新的课程,或是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的修订。但由于广西地区的物流企业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因此人才培养机构无法派遣师生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和实践,学生便无法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师资队伍十分薄弱。原本,我国目前的物流专业人才就十分缺乏,从事物流专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更是短缺。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广西的很多院校很难引进或者留住高层次的物流人才。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第一,加强学科体系及专业课程建设。一部分具备条件的本科院校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力争取得物流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符合广西区情、需求的高级物流人才。此外,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认真研究该专业职业定向性的特点,探索出一种符合广西区情,又充分体现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众所周知,优秀的物流人才带来的是先进的物流理念、物流技术和物流运作模式,有助于我们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推动广西物流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广西区政府、行业协会及各类物流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尽快建立吸引高级物流人才的新机制,确保广西物流能适应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需求。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第一,设计好培养方案。物流人才的培训课程要根据自由贸易区贸易与物流工作的特点,做好深入的实地调研工作,设计出符合实际,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程体系。第二,加强技能培养。物流行业属于流程繁杂的产业,涵盖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全过程,产业链相对较长。因此,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从物流业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培养实用型的物流人才;同时以物流业基本的技能要求为着眼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篇2
近年来,随着大陆对台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区域,海西经济区建设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闽台经贸合作站在—个新的发展起点上,闽台之间的贸易量持续增长。福建省作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台政策,闽台贸易发展将有一个健康与乐观的前景,也必将带动两岸物流业走入蓬勃发展的新纪元。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新兴复合型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以港口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大网络、大服务、大产业”发展格局,对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合作,物流先行。理论与实践证明,物流合作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两岸物流合作可以显著降低经贸成本。闽台物流合作要全方位进行,分为“硬件合作”和“软件合作”两部分。从“硬件”部分来看,主要是交通基础设施、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与对接。从“软件”部分来看,重要的是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双方关于物流业法律法规的协调及对物流业的服务与便利化、物流人才培养的合作等。
二、物联网的发展推动物流智能化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领域广泛拓展,必将把我们带入一个信息与物流结合的崭新时代。有专家指出,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物联网的诞生直接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物流行业走向智慧化、智能化。智能物流是基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技术,完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基本活动的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移动的整个过程,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服务,同时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整体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物联网应用于物流运输,可以实现货物运输过程透明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应用于仓储领域,可以实现货物识别智能化,采用RFID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可以有效避免人工输入可能出现的失误,大大提高入库、出库、验货、盘点、补货等工作的效率。在物流业中物联网主要应用于四大领域:基于RFID等技术建立的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的智能配送的可视化管理网络,对物流车辆配送进行实时的、可视化的在线调度与管理的系统;基于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局域内的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基于智能配货的的物流网络化公共信息平台。物联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物流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物联网背景下闽台物流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1.加快物流学科体系改革,突出专业与技术融合,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物流人才《福建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加大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鼓励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和标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等,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流程可视化。大力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推动物流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并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其他应用信息平台对接。在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业和物联网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技术体系的标准,产业融合需要跨学科专业、理论与技能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中、高级应用人才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适时根据闽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趋势,及时调整物流学科体系,优化课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从我省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缺少学科前沿模块类课程,内容上无法紧随时代的发展,以上专业课程均没有涉及到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或者有也只是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作概括性介绍,篇幅短小,停留在了解这一层面。从调研中得知,我省物流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且难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升级和人才储备的需要。物流专业作为前沿学科,这几年不断崛起,福建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学习和追赶台湾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等方面,闽台高校联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嵌入物联网技术相关的课程,如射频识别技术(RFID)、条形码技术,物流标准、互联网等。突出物流业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特点,为海西建设输送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2.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合编企业实训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大陆与物联网相关的教材尚缺,大多教材是近一年内出版的,还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台湾的学校知识教材开发比较成熟,可先引进台湾的优质教材如《RFID规划与应用》、《智慧型运输系统》等。但由于物联网是一门新兴信息技术,其在物流业的应用由于成本高、技术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等多方面的原因仍处于探索阶段,也无典型成熟企业经验可作借鉴,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物流企业实训教材善缺,闽台两地的专业教师可以联手编写,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充分了解闽台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动向,进行严格的论证,对比分析物联网技术在闽台物流业应用中存在的差异、把RFID数据收集与传输设备、移动跟踪设备的使用等编入实训教材,不仅使学生了解关于物联网的新理论,还要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充分汲取到物联网的最新技术营养,为他们毕业后能够顺利地在大型先进的物流企业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及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教师的水平决定着专业教育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教师是关键。目前从事高职教学的骨干教师大多为70年代、80年代人,而物联网概念于1999年才提出,国内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物联网课程的开设、RFID的应用培训却是近几年才展开,掌握物联网技术的教师较为缺乏。而台湾高职教育拥有丰富资源:台湾高校对物联网课程的开设较早,如台湾树德科技大学96年就已经开设了与RFID基础应用技术、RFID科技及应用等相关专业课程。可以聘请台湾知名教授通过定期授课、现场教学、座谈交流、专题报告、实践操作、主题讨论、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师资培训,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重视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中心实训室建设物流实训室可以给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先进的实验环境,学生不仅从课堂教学中掌握书本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实验环境中了解物流业务流程,并熟练操作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的每个环节,从而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中职物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12)01-0118-03
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已成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物流业新一轮的突飞猛进正蓄势待发,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据有关调查表明,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而作为担当此项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教育资源分散、专业定位不明确、师资匮乏、软硬件教学条件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对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迫在眉睫。
1 我国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继续教育多层面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中职物流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存在诸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匮乏、教学条件参差不齐等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落后
物流在我国发展时间短,物流教育专业开设的时间更短,物流专业教育在中职院校才刚刚起步,许多中职院校在办学体制上,往往只看到了物流人才数量上的需求,而忽视了物流人才质量上的要求,盲目效仿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大举兴办物流专业,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严重阻碍了中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大多倾向于第一、二层次中高端人才的培养,中职院校则应倾向于培养物流执行型和操作型的第三层次人才。由于专业开设时间短、软硬件条件匮乏,在教学方式上,许多中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无自身特色,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2)师资匮乏,教学条件参差不齐
2008年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了全国中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建设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师资学历结构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13.29%,有高达61.9%的非物流专业师资。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士大多是其他相关专业发展而来的,真正的物流专业高校毕业生比较少,从事中职物流专业教育的专门人才更少。中职物流专业教育的师资大部分是由相关或相近的专业中途转行而来的。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力量,其物流专业的设置也随需求的大量增加而出现膨胀式增长,软硬件条件远不能满足招生规模的增长,且各中职院校物流相关专业之间的教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3)缺乏调查研究,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实际办学中,很多中职院校没有认真研究中职类院校物流教育的规律,在人才培养上不能体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与高等院校没有显著的区别,课程变成了物流所有涉及知识的罗列,不能相融互通,什么都有,什么都学,无一精透,很难形成优势。
2 物流岗位群分析及中职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可以有以下5个方向:运输业务方向、仓储业务方向、配送方向、物流营销方向和物流信息处理方向,各典型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见表1。
中职物流教育应该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中低层次,主要培养综合性和节点性操作管理人才,即运输、仓储、配送、营销、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物流技能人才。这种人才应具有物流从业人员的精神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商务交流、人际沟通和合作协调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能了解物流企业的基本活动过程并具有初步的工作经验,能够解决本专业的简单技术问题,制定初步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评估,进行物流信息的处理,并取得本专业1~2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技能证书。
3 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陶经辉,张晓萍等对美、日等国的物流产业增加值和产业人才状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人才数量的增加互为因果关系,物流产业增加值与物流人才需求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关系;并结合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情况,预测出2011年我国物流人才需求量达2581万人,到2025年达3044万人。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与职业需求差距很大,不适应物流职业朝多元复合型方向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整合,加快构建新时期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及与职业需求相符合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3.1 推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主动深入各行业、企业,了解其最新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状况,邀请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主要企业人员与学校相关人员,共同探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等领域的新模式、新方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使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更加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培养出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的需求,真正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共同建设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多环节、多岗位、多流程”校内、外实训基地,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培养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
3.2 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物流职业岗位基本素质要求和专业应用能力要求的分析,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按多元目标进行系统综合,把复杂、相互交叉的课程结构分成若干个基本课程模块,把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组成系列知识模块,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分别设置基本素质、岗位通用能力、专业岗位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等模块,通过各模块的优化结合,使教学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目标需求,以达到岗位能力培养的目的。
3.3 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构建,建立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试要全面实现教学、训练和考核评价一体化。通过物流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了解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相关标准,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考评的内容力求全面系统,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实际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品德素质等: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可尝试采用口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调查报告、证书考试等方式,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参加各类物流考试,并纳入考评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与社会实习环节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指标。
3.4 创新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把项目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对物流专业领域的有关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借助实训场地、器材和模拟软件,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篇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虽然较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但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交通事业的发展,农产品物流市场近些年也发展较快,不少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如坐落在岳阳市的湘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早在2011年12月就已经开业。该中心已建有1万吨冷藏库、40吨结冻库、1500平方米精加工车间、50个农产品展示厅;此外配套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平台,集农产品加工、冷藏、批发、配送、检验检测和电子商务于一体。又如正在建设中有位于湘潭市的湖南金阳城农产品物流园,位于宁乡双江口镇长兴新区的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位于长沙县黄兴镇的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都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绝大多数省市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都比较重视。如《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关于发展冷链物流的任务:完善已有的冷链物流节点,合理布局冷链物流网络;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广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发展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各环节的冷链,建立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依托各类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区和大中城市等集中消费地区,建立区域性各类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
2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2.1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严重不足
随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对涉农物流人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高校特别是高职学院培养的物流人才较难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要。如湖南,截止2012年底在全省68所高职院校中,有36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布点比例高达52%,近三年物流管理专业招生数达12222人,占全省高职招生人数的2.92%。但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大多是通用型的,如港口业务、国际货代、公路运输、连锁经营、铁路运输等专业方向,较少涉及农产品物流,勉强算得上开设了农产品物流方向的只有3所学校。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近三年来农产品物流方向的学生却不足整个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1%。由于绝大多数物流专业没有涉及农产品,使农产品物流企业较难招到合适的专业毕业生,即使有毕业生有意到农产品物流企业就业,但其毕竟没有相关的农产品及农产品物流知识,较难胜任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要求。总体上说,实践中农产品物流人才十分短缺。
2.2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更为严重的是,在为数很少的农产品物流专业中,其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毕业生毕业后短期内较难适应企业岗位工作。通过对开设了农产品物流专业的职业院校调查,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来看,大部分是在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市场营销、商务经纪与等专业中加入一二门与农产品相关的课程,而缺乏系统的培养。专业课程内容、素质训练不能很好地与职业标准对接,导致大部分学生毕业生后进入企业不能顺利上岗,还要跟师傅有一段时间的实习期,边学边上岗的状况。二是对农产品物流环境的适应不强。农产品物流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强度大、工资收入也不是特别高,针对这种工作情况,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学习目标不明,导致工作难安心,流动性很大。总之,当前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也充分说明改革与创新物流管理专业涉农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3农产品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3.1农产品物流人才需求
物流企业对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即:基层物流作业人员、基层物流管理人员、中层物流管理人员和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包括农产品物流规划与设计)。企业要求基层物流作业人员踏实、肯干、稳定和有较强的执行力,因为该类作业人员无需太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需要完成由基层物流管理人员分配的工作任务即可。当前,基层物流作业人员大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或者直接招聘农民工经过简单的培训即上岗。企业明确表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大部分从中层物流管理人员中选拔,或者通过猎头公司招聘在本行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或是招聘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在上述各类人员中,除基层作业人员之外,企业需求量较大的是基层管理人员,其次是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基层和中层物流管理人员,因此,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应使毕业生掌握必要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组织这些物流基本作业的管理能力。
3.2农产品物流的岗位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农产品物流企业不断地升级改造,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相对于其他物流企业中的岗位和传统的仓储、运输等岗位而言,农产品物流企业除设有农产品采购、客服、农产品物流信息咨询、单证员(包括单证录入)、物流信息统计分析、库内作业及管理等岗位外,对物流营销、农产品质量检测、低温仓储作业、冷链运输配送作业、物流调度、信息系统监控操作、第三方物流、物理客户服务、国际货运等岗位的要求也很高。
3.3企业对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态度分析
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有82%的企业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影响,7%的企业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11%的企业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就业没有影响。从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企业还是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影响学生就业,因此,我们在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时,一方面要将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另一方面要引导敦促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试。
4结论
篇5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高素质物流人才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提高物流流通速度和节省仓储费用的有效手段,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能形成规模流通,收到规模效益,及时为用户服务,使产销紧密切合,使物流设施得到充分使用,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同样第三方物流作为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的重要形式,其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是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已具有一定规模,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市场潜力巨大,急需快速发展。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第三方物流在国外许多国家已得到蓬勃发展,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2001年市场规模已达到400亿,且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飞速增长。但我们应看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力总体还比较弱小,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只能提供传统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物流服务,只有极少数物流企业可提供包括物流需求预测、自动订单处理、存货控制和返回物流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依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13%。
2.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未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物资、粮食、运输、储运等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3.物流渠道不畅。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互联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形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结成物流联盟。
4.服务功能不全。目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原始和单一,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对物流信息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还没有全面开展。即使如中远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大型的物流企业在向客户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时,物流功能还是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城市配送上,第三方物流的功能尚不完善,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此外,服务意识不强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据中国仓储协会2004年8月份的调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不满意。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人才奇缺,是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一个尖锐矛盾。而中国物流教育却刚刚起步,物流的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上岗资格培训以及物流师的培训等均薄弱,亟待加强。据权威机构调查,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0余万,而高级物流人才更是缺乏,到2010年全国需要物流高级人才约20万~30万。据人力资源专家分析,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高级复合型物流人才,将是第三方物流最为需要的人才。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加快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德国、美国、日本等物流强国发展的历史看,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是拥有一只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以美国为例,美国物流管理者92%有学士学位,41%有硕士学位,22%有职业资格证书。我国第三方物流与之相比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物流装备的原始,物流规划的初级,物流运作的低效,更表现在高素质物流人才的极度匮乏,因而加快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是拓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务的需要。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外资企业,而外资企业由于已经习惯国外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提出了同样的服务要求。因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被动的情况下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进行包括物流设施、物流服务、物流模式以及物流理念的改进。而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物流信息系统、EDI以及自动识别码和条形码等技术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第三方物流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准入要求。因而为了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已刻不容缓。
2.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0年,世界500强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需求由40%增加到56%,在欧盟28%的物流服务由第三方物流完成,其中德国99%的运输业务和50%以上的仓储业务由第三方物流完成,而在美国大型制造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率基本都在60%以上,2003年更是史无前例的达到81%,并且在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中有72%使用该服务已经连续超过5年,其中58%的企业同时使用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而且很多公司已经成为或表示要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中国仓储协会2004年所作的《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生产和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重仅为21%和13%,与发达国家对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成本的高昂和服务的低下,但目前仍有60%左右的工商企业都在寻求新的物流商,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物流供需双方的日益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前自营物流的部分剥离出来,选择第三方物流来完成。相信随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
3.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特质的需要。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追求的最优目标是:客户以最低的成本,享受最优的服务。但这一切都离不开高素质物流人才的支撑。如对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以及物流模式和物流理念的改变均离不开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参与,甚而如第三方物流企业流通费用的减少、企业风险的降低也都需要高素质物流人才进行包括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物流营运成本核算、物流模式选择等工作来实现。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实现最优目标,做强做大,其基本前提是拥有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三、第三方物流进行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的途径
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高素质物流人才的短缺不仅困扰着第三方物流,同时也成为整个物流行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因而加强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对于拓展第三方物流甚而拓展整个物流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条途径进行。
1.学历教育。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98年教育部曾取消物流专业本科的设置,造成物流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物流人才的断档,至2003年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才又重新恢复招生。因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支以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包括高职、本科、硕士生等在内的多层次梯级人才培养体系。因而加强硕士生、博士生、及本科生的培养,创建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人才培育体系已成了许多研究型大学物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
2.非学历教育。对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除了通过完整的学历教育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针对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而展开的职业培训。近年随着物流业飞速发展,其他行业的人纷纷涌入,但专业物流人才却相当匮乏,因而针对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而展开的职业培训异军突起,但由于培训机构资质不一,鱼龙混珠,致使很多物流人才培训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缺乏创新。因而通过诸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引进包括ILT在内的国际物流师培养体系,针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与资格证相挂靠的短期培训,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无疑是当前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最快捷的一个途径。
总之,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方兴未艾,而要实现第三方物流的大发展,必须采用多渠道、多途径进行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消除由于物流人才短缺造成的瓶颈,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风刚: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及其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5)
[2]刘安刘元元: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J].现代财经,2006(6)
[3]耿俊辰赵蕾:我国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的新思路[J].商业研究,2006年(15)
篇6
关键词:高职物流人才;标准化培养;培养模式
现代化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的程度、调整力度与当地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息息相关,是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高端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增值性环节。为此,物流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物流人才培养标准化的内涵
物流标准化工作属于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这是由于现代物流系统所囊括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工作环节中,都存在着大量重复性、相似性、相关性的工作,亟待简化、统一、协调和提优,以优化系统结构,促进有序发展。各子系统应提高统一和协调层次,在各系统的相互支持和高效协作中,建立起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由此看来,物流业的各个环节都呼唤标准化人才。物流业的发展必将是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的产物,遵守与“就业需求、行业标准、国际高等教育”三接轨原则,才能加快物流人才标准化建设。
而对于物流标准化人才来说,其分为技术型标准化人才,管理型标准化人才以及操作型标准化人才。技术型标准化人才,致力于技术装备、科研领域,具体从事技术领域标准的制(修)定和实施,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物流装备管理与运用更加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提高产品的质量。管理型标准化人才,主要行使运行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运用标准化原理,约束管理活动实践中出现的重复性问题,总结形成科学的规范,做好管理工作的考核,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实操人员的活动。操作型标准化人才,是执行工作标准的一线物流技术操作人员,人员数量巨大,工作性质根本上是操作型和管理型的融合。又由于其工作量占标准化工作的较大比重,故将其单独列为一类。
二、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标准化的现实需求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势在必行。新形势下,哪个国家在技术标准的竞争中胜出,哪个国家就在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具有优势。在国际社会,跨国公司借技术标准垄断知识产权,行遏制中国企业发展之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标准化战略的必要性,竭力将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以提升在国际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物流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建设基础薄弱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一些学生存在学习自主性不强、眼高手低、自律低下、知识不成系统等问题,与市场所需的标准化物流人才严重脱节,制约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和改革深化。追根溯源,是由于物流专业没有强有力的产业背景作为支撑,表现为:一是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与当地经济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也不相吻合;二是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与方式不够清晰,且师资力量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建设措施
1.实行“岗、证、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人才的标准化培养,关键在于实现文凭证书、职业资质制度的同步发展。在国际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的今天,高职院校不仅提高证书在国内的权威性,还应结合国际权威认证制度,详细了解国际标准,实现标准的国际化趋同。以物流师资格证书为例,主要证明了考取者具备了物流运作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等),考试内容与方式应密切结合物流行业所需的理论能力、国际从业标准,以证书通过率的提高保证行业从业者资质。
除了将“岗、证”结合,还应关注“课”的教学质量,做到“以证定课”。具体来说,物流专业所开设的课程、设置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以提高学生的从业资格能力为宗旨,服务于帮助学生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目标。实行“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掌握物流业务活动的专业技能,提高业务素质,是高职院校的正确选择。
2.重构课程体系,完善标准化人才培养内容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该行业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及能力要素为核心,制定适合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打造一系列核心课程,配套针对性的教材和实训基地。首先,应围绕物流岗位能力需求,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定位核心工作能力,进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如《采购实务》、《仓储实务》、《运输实务》等课程确定为优质核心课程,再通过小区合作的方式,分析工作领域和工作行为能力,合理设置学习领域课程,发展出诸如课程标准、案例分析、课件素材、考核标准、考核题库及比赛方案等系列成果,向院级甚至升级精品课程方向努力。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时,应从工程科学和商业管理两方面发力。针对技术型标准化人才,可分别培养高、中层标准化人才,细化物流行业技术人才层次;对于管理型标准化人才,可选择在技术类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增设管理类课程(管理学原理、战略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管理数学方法等),也可选择借鉴国外物流管理类课程内容,分别培养复合型和单一型标准化管理人才。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岗位角色教学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支持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培养出高端复合型人才、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高校应关注教职工的成长,努力营造促进教师发展的环境,健全教师聘用、奖励和制约机制,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拥有雄厚的物流知识,更成为一支教学水平高超、实践能力强、勇于担当的师资力量。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涵盖多个相关行业,形成跨度较大的岗位类别,这就要求教师细分物流专业方向,以切实贴合工作岗位角色。如分为物流商务方向、快递方向,从交通运输类往下细分为集装箱运输、国际航运及公路运输等方向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在教学安排上应设置差异,侧重不同的方面,依据岗位角色的特点制定符合岗位角色的专业课程,并据此开展实践能力培养。具体可由教师提供教学知识和资料,学生负责模拟不同物流岗位的实际业务,或和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管理,锻造学生的职业能力。
4.增强校企合作深度,提升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不仅应着眼于夯实学生的传统物流知识基础,更需注重其专业技能的培养,按照基本物流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顺序,逐层递进安排操作训练,增强技能的连贯性和体系性。随着全国自贸区的建设,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应审时度势,拓宽所学领域知识,加入国际贸易、保税物流、货运及报关报检等内容的学习。同时,坚持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应按照实际工作需求,重新安排教学任务,重组知识点,引入等先进教学模式,强化专业知识之上的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重要途径,需要科学利用高校及企业各自的优势与环境,将课堂学习和实际岗位相结合,创建良好的标准化建设氛围,进而培养高端复合型物流人才。深化校企间的合作是一项双赢的战略性措施,不仅大力丰富了高校物流专业的知识体系,而且避免了昂贵的实验基地建设,节约了建设费用和教育资金,同时有助于企业赢得更多人才,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软实力及自创品牌的实力。
四、结语
培养模式的重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再高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物流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该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以明确培养目标;并以锤炼技能为核心,优化培养结构,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打造“文武双全”的标准化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李选芒.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2):135-136.
[2]李强.基于项目法的工学结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03).
篇7
关键词:企业需求;物流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logistics talents. Bu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enterprise demand.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s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at the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should clear talent training goal and talent training plan formulation,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strength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room and training bases.
Key words: enterprise demand; logistics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s cultivation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物流人才早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国家为了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物流教育的投入,各类高职院校陆续开设物流类专业,已培养了大量毕业生。然而,目前的形势却是:一方面企业对物流人才求才若渴;另一方面,大量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一怪相的原因自然是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我们急需研究的是,物流人才供应和企业需求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矛盾,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高职院校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应采取哪些措施。
1 物流人才供需矛盾分析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如结构图(图1)所示,可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物流人才、中层物流人才和基层物流人才。
高层物流人才是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人才,是进行物流决策的管理型人才,如物流咨询师、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等,也是企业高薪难求的稀缺人才。这类人才的需求总量不大,但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这类人才基本素质高,学历高,行业经验丰富,知识面广,既懂物流的操作技能,又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物流各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对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这类企业高管人才除了接受高校的本科以上学历教育外,更多的是经过工作中的锻炼积累,从中层管理人员培养而来的。
中层物流人才在金字塔的中间,是企业组织执行管理人员,如物流业务经理、项目经理等。这类人才一般要求至少专科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本行业工作经验,掌握物流基础理论,物流基本操作技能,熟悉相关业务流程,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要有物流系统的理念,能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工作,使整个物流系统合理化。
基层物流人才在金字塔的底端,是基层管理及操作人员,如调度员、仓管员、物流销售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理货员、叉车司机等,主要从事具体的物流作业,如货物的出入库、订单处理、信息录入、分拣配送等。这类人才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中专以上学历。
从以上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可以看出,中高层物流人才都需要多年的工作积累才能胜任,刚步入社会的高职毕业生只能从基层岗位做起。而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不大,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大多数企业基层岗位工作环境较差,薪资待遇也不高,而且工作强度高。这些都让毕业生们觉得心理落差太大,无法接受,纷纷跳槽,甚至对物流行业失去兴趣,另寻其他行业发展。
另一方面,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感受也不好,认为他们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操作训练不够,对物流操作流程不熟悉,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2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为了赶“物流热”而开设物流专业,没有经过企业调研,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也没有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很多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中高层物流管理人才,这是造成学生心理落差大的重要原因。
物流业是跨行业的,有很多发展方向,在课程的开设上,很多高校未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的开设缺乏系统性,而且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与物流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要求。
2.2 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按传统的“三段式”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没有突出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物流知识一知半解,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2.3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院校都存在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短缺的问题。从事物流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转到物流专业的,没有经过系统的物流理论知识的学习,多数教师缺乏物流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队伍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的需要。
2.4 实践教学设备投入不足
物流专业的实践性强,需要开展各种仿真教学,很多物流环节都需要物流技术和设备才能模拟实现。虽然不少学校都有实训室,但大多都存在综合性不够,设备落后,实际应用性不足等问题。
3 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的策略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企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明确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行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按工作过程将典型的工作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工作领域,根据工作领域分析职业岗位素质能力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将素质能力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再转化为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入学开始,注重职业发展教育,指导学生摆正心态,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3.2 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丰富教学方法,把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学和做中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教师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多引进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其次,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来校讲课,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或专业课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再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选送老师进行进修,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定期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企业实际的流程和业务,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改变教学和实际脱节的局面。
3.4 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应加大校内实训室建设力度。一方面要购买物流软件来模拟物流平台,对实操课程,如国际货代、运输、仓储、配送中心规划等,让学生使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训操作,提高实训效果;另一方面要建立物流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对物流流程有明确的认识。其次,高校要和企业加强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专业实训及顶岗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和就业的零距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俊杰,洪亮,何常青. 基于供需契合原则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中国市场,2012(36):84-86.
[2] 钟晶灵.“用工荒”与“就业难”——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分析[J]. 云南电大学报,2012(14):77-81.
[3] 况红.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物流人才培养探析[J]. 物流技术,2012(31):420-422.
[4] 段力宇. 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探索[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6):58-60.
篇8
关键词:河南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mote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or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also enriches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advices for 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of Henan province, which will be a feasible scheme o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Key words: Henan univers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culti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1 协同创新的含义
协同创新的概念最早是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提出的,即“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各自观点。李祖超认为,协同创新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取外部性效应,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1]。邵云飞认为,协同创新系统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知识生产机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主体,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2]。李忠云提出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师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为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3]。这也进一步证明,高校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必将引导高校进一步协同创新。
2 高校协同创新的形式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于2011年提出“2011协同创新计划”,意在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人才的主要来源,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过去的几年里,伴随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河南高校对物流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单凭量的增长依然无法满足企业对质的追求。现实中,用人单位大多看重学生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社会知识,青睐于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应征者,但相对的,高校毕业生在面对具体工作时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弱、环境适应性差的不足,也常常让企业感到不适。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高校建设主体与高校教学质量,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改革人才培养的建设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结合高校协同发展现状,笔者仅针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提出以下建议:
(1)高校内部协同创新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学科发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作为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领域,物流专业具有创新快、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物流活动中,也更强调合作沟通、创新管理与实操能力的重要性。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物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4]。对于各时期的教学重点,高校应区别对待,低年级时,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课上多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课下多开展讲座与对外交流活动,将“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丰富授课内容,活跃授课气氛,拓展学生视野、增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为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打下基础;高年级时,要注重课程的特色与实用性,突出学科特色,优化内容结构,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河南高校风格不一,特点各异,课程设置应坚持高校特色,课程实践应突出行业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就业时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各高校还应着重培养“双师型”物流教学团队,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感受行业发展变化,学习领域前沿技术,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在跨学科建设上,要鼓励学生开阔视野,眼光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在学科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各学科在理论知识上不同,但其研究方法却是相通的。协同体系下的跨科学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在必要的时机,建立跨学科科研平台,组建跨学科创新中心与跨学科实验室,通过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以整体带动局部,促进物流学科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齐头并进。目前,郑州航空港正在蓬勃发展壮大,港区对地方企业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助力,也势必引发企业对物流人才新一轮的选择,河南各高校大多开设有物流专业,如何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来避免教学同质化,如何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的物流人才来提升就业竞争力,还需要各高校因校制宜,跨学科创新。
(2)高校之间协同创新
河南高校林立,优势资源不同,特色学科各异,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搭建学科交流平台,有助于实现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人才与科技的资源,实现学科创新发展。河南高校对物流专业的学科建设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怎样培养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的物流人才,依然是各高校关注的焦点,搭建物流专业学科交流平台对教学的优化升级具有现实意义。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可以建立互认学分、互派学生、互选课程的制度,开发物流教学网络课程;师资队伍方面,高校可以开展互聘导师、互派教师进修、互聘兼职教授的活动,鼓励优秀教师相互合作,形成区域性创新团队;科研活动方面,高校可以携手建设重点实验室,联手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教师进修的鼓励力度,加强对学科交流融合的资金支持,引导高校逐步协同,特别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河南高校对物流人才的协同创新,应以合作交流为形式,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互动,以有效加强各高校主体间的联系。建设物流学科交流平台,为高校相互学习提供了契机,为高校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3)高校、企业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并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高校服务社会,为企业发展输送人才;企业推动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针对的是某一个行业或地区,河南高校培养物流人才,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服务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加速河南物流行业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物流的运营效率。人才的培养是具有长期性与周期性的,高素质人才的形成,更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与之相对的,企业的发展却要与时俱进,在各领域各部门,每天都要产生新技术与新方法,一旦高校与企业之间出现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就会间接形成人才培养的不适用性,学生所学往往不能所用,不能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国际上,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结合河南省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学特点,高校应该坚持有目标有重点的选择合作企业,例如农林院校与涉农类企业协同,理工院校与机械能源类企业协同,交通院校与运输类企业协同,力争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同时,高校应深化与企业的交流,避免因缺少必要的信任和相关利益的分配,而将校企合作停留于纸面上。在校企协同的形式上,支持合作企业将技术研发中心直接建设在高校内部,加速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平台,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经验提供了科研平台。
3 其他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
(1)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
高校协同创新,离不开政府配套政策及相关服务的支持。经验告诉我们,实施团队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在科技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物流业,优化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实施宏观调控,通过政策及资金的支持,鼓励河南高校物流学科的发展、物流创新平台的建设;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代表,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相对其他发达省份,河南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在很多方面都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加大对高校政策及资金扶持,有利于推动科技生产力的转化,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企业参与度及利益分配
高校去企业调研,企业到高校参观学习,双方主体签订协议,是校企协同的一般模式。但在协议签订后,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高校不能实时了解企业动态,企业也很难将用人意见反馈到高校。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相分离的矛盾,优化校企合作的模式,需要双方共同探索。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提高合作的参与度,实现与高校的良性互动。首先,鼓励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为企业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其次,在高校授课中,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实践创新的活动中发现人才、留住人才,优化企业用人结构,实现年轻化的管理团队。同时,针对具体的合作项目,校企双方在事先应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形成完备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校企协同创新的利益和成果,减少合作中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或隐患。
4 评价与监督体系
目前,结合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在后期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及第三方主体针对各环节中的创新活动及协同收益进行科学的评定,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大多实行自我监督,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能有效激励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制度相对完善的评价监督体系,分析总结协同创新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以保障协同创新活动的活力[5]。
5 结束语
河南省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以推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为方向,离不开高校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障,离不开企业的协作与配合。河南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只有形成以高校为核心、以政府为指导、以企业为助力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实现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梁春晓.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2] 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等.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79-84.
[3] 李忠云,邓秀新.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篇9
1引言
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既是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之一,也是信息化及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物联网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在物流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标准上、技术上、产业链上的诸多困难,这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新的影响和要求。产业发展,人才先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应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结合,不断调整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新型物流人才的培养,促进川东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升川东北城市的经济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9年6月,欧盟执委会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联网的设想,并提出了12项措施来保障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交通领域,医药物流中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化了管理。欧洲已形成的以冷链物流为核心的冷藏食品专营超市和专营物联网产品的智能超市,英、法、德等国也分别在机场货品分拣、集装箱海关通关等环节开展RFID 应用的实验。
我国对于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高宇提到研发供教师教学适用的物联网教学管理平台,以及学生实训适用的停车管理平台等[1];杨海英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高校实验室的有效管理[2];谈慧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实训系统开发目标,对该系统可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物联网技术、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化的环境[3]。陆晓东将物联网技术结合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造,嵌入物联网技术课程,优化课程建设[4];陈建松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物流信息化”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同时通过实施项目设计、实验实训和校企联合方法推动培养物流信息化应用操作型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在用人机制上的无缝对接[5]。付玮琼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教学实训场所,实现对教学及试训过程的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建立“三位一体”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6];刘小玲立足于闵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即培养复合型人才,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视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中心实训室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完善物流人才数据库[7]。
从研究中不难看出,目前高校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多数在于对于实验室的建设、相近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改造,以及纯粹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研究还不具体,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与物联网环境下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衔接不够。本文正是在物联网与物流深入融合之际,立足区域产业结构背景而提出。
3物流行业中物联网应用概述
31物联网技术
目前,我国物联网应用于智能物流已处于理念提升阶段,逐步形成三大技术核心: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智能应用技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展。
(1)感知技术。目前在物流行业中常用的感知技术主要用于仓库管理,运输调度管理,配送,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如表1所示。
32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将会给物流行业带来质的飞越,未来其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和发展呈以下趋势:
(1)整合。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使物流活动实现互联。一方面表现在实体的互联,亦即监控、跟踪、信息处理等;另一方面表现在业务上的互联,整条供应链系统的融合,打破传统工艺、流程界限,让物流更具柔性。
(2)共享。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追溯信息是物联网技术的首要功能,而将这项功能得以开放,普及终端,共享物流信息,会给物流注入新的活力。
(3)集成。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还比较单一,物流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体现出高效的运作,技术集成将是一个新的契机。
(4)创新。技术的魅力在于更新,物联网技术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并应用到更多的物流活动中,逐步使物流活动智能化。
33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给物流企业管理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因其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物流企业仍然依靠传统的方式运作,加之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其主要问题有:
(1)标准化。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影响了保险业的进入,以至于物流法典一度夭折,标准化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物联网是新兴行业,尤其是应用在物流管理中,按照各自为政而各行其是,网络与信息甚至技术都不会兼容,并不能发挥出物联网所应有的功能。
(2)成本。物联网的投入,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人员培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对一般的物流企业而言开支过大,尤其是川东北地区信息化作业起步较晚的中小企业。目前在产品价值高和企业利润大的领域物联网被广泛采用。
(3)安全。物流管理重在成本控制,而集约化管理思想体现了其管理精髓,各种公路物流港、园区以及基地应运而生。信息共享的确会促进企业间高效地运作,但是物联网具有的互通互联,使企业的信息安全遭受威胁。
4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虽然物联网技术在川东北物流企业中应用较少,但是新技术象征着生产力,随着物联网快速发展以及东西部物流业务的融合,物联网技术活跃在川东北物流市场指日可待。物联网技术与物流的结合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技术体系标准,产业的融合跨越了学科,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跨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一体化复合型应用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强调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强调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应该肩负起振兴现代物流的使命。
5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以“能识别、快上手、懂操作”为宗旨,但在教学过程实施中仍存在多种问题:
(1)实践形式化。专业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而实训室的局限只能片面反映运作流程,其他知识面只有通过理论来衔接,所以高校教学偏重理论。同时短期的校企合作,使能力拓展沦为精工实习,甚至企业观摩,校企合作也失去了本质意义。
(2)考证白热化。一方面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历来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双师素质应该是具有相关领域企业一线工作经验,而不单单指拥有职业资格证书,考取证书与运作相去甚远。另一方面高职人才培养不能雷同于考证培训机构,证书仅仅是过程而非手段。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不等于其职业能力适应市场的需要。
(3)产业边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符合当地产业结构,为区域经济的建设提供人才储备。然而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学生一旦走出高校不能为该行业贡献价值,导致一批人才跨行业就业,进而加剧了“物流行业火但专业冷”的局面。
(4)专业单一化。诸多高职物流人才培养都仅仅停留在物流上,没有结合物流发展的新趋势。飞速发展的物联网可以将物流管理进一步优化,带给企业高效的利益。所以物流人才培养应该融入大环境,涉入新领域。
6新环境下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川东北物流发展现状,结合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应用的趋势,反思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环境下高职高专“一体两翼”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一体”即以教师带动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为主体,教师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教师参与学习。高职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具体实践仍不够熟悉,并且企业的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充电,高职教师有必要到企业接受培训和实习。另外,教师经过长时期的学习,对企业的运作有更深的认识,其知识架构比学生全面,更能促进学生接受企业的能力培养。
其次,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教师在企业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通过项目攻关也为自身的能力提高拓宽了空间,丰富了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
最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全程参与。一方面学生全程参与教师的学习,以教师学习带动学生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将新知识高效、及时地扩散。其手段可以是理论教学、可以是校内实训,也可以是企业顶岗,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打破“教师看,学生干”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高职学生的培养着重于实践,但是参与科研项目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分析能力。科研项目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两翼”是指在新环境下的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面不仅仅是物流领域,还涉及物联网领域,而且两者的培养权重持平。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而在发展初期更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填补市场的不足。任何行业的人才都不是接受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尤其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和理论支撑,物流人才所攻的就是物流和物联网两大领域。
当前世界高职教育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德国实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英国的“三明治”、日本的“官产学合作”、韩国的校企合同“订单”、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8]。对其分析,可以找出其共同点:职业教育必须有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是“一体两翼”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石。优势如图2所示。
“一体两翼”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杜绝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一体”防止实践形式化,教师与学生的“科研一体”为企业持续改善,让高校专业与企业岗位相吻合,防止产业边缘化。“两翼”是在新环境新趋势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两个领域都应该被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培养新时期的物流人才。这样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认知,强化技能,提高物流人才的综合能力,才不会盲目考取职业证书,优化了高职院校教学,带动了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Research in view of grid management to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Zhang Xiaoqin, Chen Jiansong
Neusoft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Foshan, 528225, 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insufficient of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text defined the connotation of gridding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and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grid management used for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and built the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based on grid management. The text offered a new direction for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grid management;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1 目前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效果欠缺层次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对物流专业定位比较笼统,大都旨在培养综合性、全面性的物流专业人才,对物流岗位技能点的侧重和定位还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的标准也不明确,因此高职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盲目性、分散性,缺少针对性,造成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物流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匹配程度较低,从而导致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
1.2 课程设置不具备动态性和敏捷性
物流行业处在一个动态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中涌现出来的物流信息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比如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这势必要求物流从业人员掌握。而当前高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往往比较滞后,一些新技术在社会上应用很长时间后学校才开始着手教学,使得学生毕业时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物流行业需求不能很好地衔接。因此,如何让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紧跟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给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挑战。
1.3 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缺乏定量标准
目前高职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模式尚未多元化,很多高职仍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为主,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或教师,造成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不能很好地衔接;二是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虽然有些高职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如何更全面地衡量这些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否构建一种相对量化的评价体系?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在构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2 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网格以分布式系统为基础,借助共享、虚拟、反馈、协同等机制和手段将分散在网络上的信息存储、信息计算和信息分析能力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实现信息的高度融合和共享,进而满足人类在巨量资源配置和大型管理活动中对信息的需求[1]。
网格化管理是指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资源。与传统管理思维相比,网格化管理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依靠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对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早发现、及时反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有助于对组织资源进行整体、全面的管理[2]。
所谓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定专业目标岗位群以及岗位技能水平,将每一个岗位按照不同维度的岗位技能水平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构建一个立体网状的职业技能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职业岗位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网络坐标,表明该岗位所需要的最佳技能水平组合。同时,网格之间与社会需求的最新动态产生信息交换,进而影响到岗位技能的最佳水平组合,在此基础上,学校有所侧重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3 将网格化管理用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可以发挥其整合多方面教育资源的能力,又可以弥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层次化
现代物流的综合性很强,它涉及管理学、运输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所以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无论知识体系还是技能构成都应是一种立体网状的体系结构。因此,高职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网格化管理体系下,高职通过调查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设定物流职业岗位群以及岗位技能水平,将每一个物流岗位按照不同维度的岗位技能水平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构建一个立体网状的职业技能体系,从而培养出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物流专业人才。
3.2 动态化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多种教育资源,其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效果,都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整个网格化管理系统能够动态地管理各网格节点的资源,并为资源配置提供可能。基于此,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构建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动态地衔接起来,以此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以及评价机制,达到整个系统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工作的目标。
3.3 定量化
在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用定量的方法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是目前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网格化管理正是从定量的角度,探索在整体上解决整个系统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等问题的有效方案[3]。因此,网格化管理的理念为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有关定量数据,应用仿真技术,可以为高职物流专业的每一种岗位建立一个相对最佳的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使高职进一步明确物流专业定位,科学设置动态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培养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物流人才,这也是网格化管理的优点所在。
4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的基本要素,结合网格化的有关理论,本文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4.1 建立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
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的建立是构建高职物流专业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与保证。所谓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就是指将物流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各类技能点细分为若干子技能点,每一种物流岗位对各类技能点及其子技能点的需求都有不同的侧重,从而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立体的、网状的、系统的职业技能体系。
4.1.1 将物流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水平梳理为若干职业技能点
目前,很多高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是就业对口率比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对物流职业岗位群及其技能水平要求缺乏明确认识,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丧失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得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专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匹配程度较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进行设计。物流职业岗位群的确立,必须通过调查社会及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不断更新每种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4.1.2 确立每一种岗位所需技能水平的侧重比例,建立网格化管理平台
确立每一种岗位所需技能水平的侧重比例,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向物流行业的专家调查。所有的侧重比例之和为100%,然后选取若干样本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找出物流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佳的技能水平组合,从而展现出网格化的职业技能体系。另外,也可以通过调查数据,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一个系统的网格化管理平台。
4.2 建立与更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建立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前述,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和职业技能水平,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形成的一个动态体系。它能够随着社会和物流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将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一个动态的连接机制。当前,部分高职物流专业开始细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并开展教学,这正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新的一种表现。
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要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中呈现的各类岗位技能水平以及网格结构,使得人才培养标准更加具体、明确。
4.3 完善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是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也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人才培养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两部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取得了有益的进展。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完善人才培养过程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4.3.1 在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方面,要把握好专业课程开发的侧重点以及侧重比例
目前,高职物流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基本大同小异,学分、学制基本相同,缺少科学、合理的依据。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根据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呈现的结果,有侧重地开发物流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并通过不同的学分比重来体现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的侧重点。
4.3.2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方面,要做好与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施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不仅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行“双证书”制度,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等措施,还要根据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在表现形式上,实践教学的设置重点要和人才培养标准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相衔接。如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班型,或通过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不同的学时数等来充分体现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的侧重点。
4.4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其评价与反馈属于终结性评价,缺少一定的前瞻性。网格化管理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将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对管理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反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高职物流专业通过实行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校内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变化动态地衔接起来,可以及早洞悉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要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馈机制,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反馈系统。不仅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要将企业、家长等角色共同纳入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馈中,以便从多个角度形成一个多向的反馈系统。
参考文献
[1] 郑士源,徐辉,王烷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