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20 11:2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建设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建设规划

篇1

【关键词】汽修专业 教学团队 合理建设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培养为任务,对专业教学团队的合理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指教学团队需要合理,不能够过度建设,需要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质与实践教学水,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对教师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文章根据汽修专业对于教学团队的合理规划实际需求,结合实际,对汽修专业的团队建设进行分析,先研究如下。

1 教学团队教师的合理建设规划

汽修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主要的教学工作与岗位的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

1.1 汽修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职能分类

可以通过教师主要教学工作的不同,汽修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职能分类可划分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型教学、服务型教学及研究型教学这五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在于专业技术教学和实践技术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专业技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课任教师对学生通过研究型教学、服务型教学、技能型教学的教学来实现,而时间技术教学主要由专业人士任职兼职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及管理型教学来实现,这样的汽修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职能分类的形式表现了通过理论联合实际进行专业教学,满足了现实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实际需求[1]。

1.2 汽修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结构规划

汽修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总体结构由汽修专业人员兼职教师、课任教师、实践教师以及管理教师组成,是对于培养汽修专业型人才的系统结构,其能够在专业知识、技术指导、汽修实践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汽修教学,且这样的结构规划能够将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形成系统、科学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汽修专业的教学水平,这种结构规划能够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的统一,实现了专业知识的教育与实际汽修实践相结合,从教学资源的优化方面实现了专业职业教育与现实汽修职业的结合,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系统、科学、合理的汽修专业教学团队[2]。

1.3汽修专业教学团队的责任分类

由于团队的总体结构由汽修专业人员兼职教师、课任教师、实践教师以及管理教师组成,需要由课任教师对学生负责课程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管理方面;对于实践教师要扶着实践教学、实训的管理与监督、实践指导等方面工作;汽修专业人员兼职教师可以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通过讲座或实践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在步入职业工作前掌握一些工作诀窍[3]。

2 汽修专业教学团队的合理建设

2.1 教学团队的建设

可以通过相关职业教学管理与考核的标准,首先将课任教师通过参与汽修企业的实践考察和参与汽修企业的相关项目来加强自身的水平,提升教师在现代的汽修专业知识,改进汽修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汽修教育能力。这些为培养和教育专业的汽修人员而进行的自我调整,通过建立一个教学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汽修专业教学团队,来改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学校可以根据相关部门的聘请标准,对于一些汽修企业中优秀的专业人员以及行业中知名的研究人员以及一些专家进行教学邀请,通过专业人员对应汽修专业的讲座、解说等,提高院校的汽修教学水平。通过培养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以课任教师、实践教师为主进行教师培训,培训包括专业技术研究、实践教学、专业交流、企业实践、课程设置、技术研究等方面,建设一个系统、科学的优秀汽修教育团队[4]。

2.2 汽修专业教学团队的梯队培养与载体选择

汽修专业教学团队的梯队培养需要实现汽修理论知识教学教师、实践教学教师以及专业人员共同进行,实现了系统的汽修专业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对于梯队的培养方式包括了发展汽修专业教学水平、把握现代汽修专业教学方向、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计划、国内外汽修专业教学的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汽修专业教学经验,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汽修专业教学水哦,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掌握汽修知识。对于学校教师的培训包括有到先进的汽修教育学校进行进修,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水平等,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教学培训,主持或参与汽修企业项目的开发,实现现代汽修技术的掌握,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学校需要根据现代汽修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改进,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3 汽修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

通过提高汽修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使教师能够拥有先进的教学水平与方式,把握现代的汽修技术教学水平与鉴定方法。其中主要的方式有让教师定期进入汽修企业中进行项目实践,并将其加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到先进的汽修教育国家进行进修。

3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培养为任务,对专业教学团队的合理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指教学团队需要合理,不能够过度建设,需要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质与实践教学水,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对教师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云鹏.浅谈汽修专业教学中团队规划和理实一体教学综合运用[J].时代教育,2013(20):98-98.

[2] 张进.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2012(1):287.

篇2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an emerging national strategic industry, and it combines the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automatic control and other disciplin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training base of high skilled applied talents, are shouldering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and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ternet of things;special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214-02

0 引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专家提出的。最初定义:通过具有射频识别功能的电子传感设备将物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识别与管理。[1]从长远来看,物联网可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达到实时控制物理世界的目的。

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物联网是又一次的信息产业浪潮。[2]物联网使用广泛,应用遍及各个领域,如智能交通、个人健康、工业监测、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会走上一个新台阶。

1 物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岗位分析

人才服务于产业,同时也制约着产业的发展。[3]目前,物联网概念下的企业日益增多,社会需求量很大,但是人才供给量很少,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需要培养具有物联网应用系统软硬件安装和维护、软件开发、电工电路、嵌入式开发等能力的在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岗位如图1所示。

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规划

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1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在办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以就业为目标,采取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即一年级学习、二年级穿插式实习、三年级顶岗、就业实习,让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素养培养以及主要专业技能的学习都在实践岗位环境中进行,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对接。除此之外,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到学院任课或做专题讲座;同时教师可以到企业参加培训,以提高理论水平,丰富一线实践经验,更好地为学生讲授知识。

2.1.2 依据岗位需求,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和学校特色,校企共同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共同建立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模式。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具有“技术门类差异大、产业链长”等特点,[4]所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先进性、应用性及实用性的原则。

2.1.3 采用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企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企业

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依据学生特点,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协议,既为学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企业解决用人的问题。

2.2 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2.1 基于专业能力模块设置课程体系

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群的能力体系,根据岗位任务确定与岗位要求对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一整套由不同的模块组成构成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要求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大胆尝试“学中做、做中学”、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2.2.2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

根据工作过程科学地编排课程计划,特别是学习情境和教学组织的设计。推行以行动为导向、任务导向、产学结合的多工种参与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技能教育新模式。

2.2.3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将技能证书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将技能证书认证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考取技能证书的方式,敦促学生提高职业技能。

2.3 实训室建设

2.3.1 实训室需要具备实用性和先进性

在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建设方面,应该基于物联网技能应用的目的,按照高起点、实用的要求建设实训环境。要结合市场需求建立实训体系,使学生在接受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接触到行业前沿的技术和经验,实现教学与上岗“零距离”。

2.3.2 实训室需要具备扩展性

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既要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还要能支持以后教学中实训项目的拓展以及对外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

2.3.3 实训室建设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

邀请技g公司一线工程师进行课堂授课,支持骨干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

4 结论

物联网是新兴的专业,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没有前车可鉴。特别是高职学院学生入校三年后就要走向社会,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比本科生更紧迫、更严格。因此,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与企业共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职场。

参考文献:

[1]邓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1):29.

[2]周雄庆.基于岗位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62:116.

[3]刘青.基于岗位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35(5):87.

篇3

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出职教特色,满足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推动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特制订《竹溪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全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长期以来,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精神,推进全县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取得了发展:职业教育在初中、高中阶段进行了渗透,初三后分流职业教育得到了落实,全县使用了县教育局统一编写的专门教材,建立了统一的考试考核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全县职业教育专业类别也由单一的农业扩展到农林、医学、信息技术等多类并存;县应用科技学校(县职教中心)被省教育厅明确为省“512工程”合格学校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实用性人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下岗再就业,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迅速改变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设置单一,跟不上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局面,已是中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科学性、适应性、效益性、发展性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合格学生为根本。以适应市场、做大做强、创造特色、创造精品为重心。遵循教育规律,体现“职教”特色,促进中职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成才愿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三、专业建设的目标

紧密结合竹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瞄准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面对现实,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适度拓宽专业布局,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改造、重组、开发,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根据教育年报统计,2007年至2015年,我县初中毕业生逐年分别为5479、6014、5737、4575、3760、3155、2862、2784、3290人,数量逐步从5000多人回落到3000人左右。2016年以后初中毕业生逐步稳定在2000人左右。“十一五”期间,我县高中年招生数在3000人左右,以后大概在2500人左右,按照普职1:1测算,职业教育每年常规班招生规模约在1000人左右。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总体达3000人;每年进行劳动力转移、劳动技能等短期培训5000人左右。按照市场需求,专业建设逐步覆盖餐饮服务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农林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医药卫生类等六大类行业。

四、专业结构的基本框架

专业大类已设专业拟增设专业方向

2008年2009年2010年

餐饮服务类烹饪工艺与营养

加工制造类电子电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

农林类种植农艺园艺园林

土木水利

工程类焊接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装饰

医药卫生类护理中西医结合

五、专业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一)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专业设置要适时满足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专业。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同时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可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关系。要根据现有专业及条件确定专业的发展,拓宽复合方向,努力形成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拓展边缘专业,形成独特的专业体系及专业特色。

从2007年开始,要对原有专业进行深入整合,同时着手开辟中职新专业。新开辟的专业,要从“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专业建设战略出发,考虑专业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建设新格局。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根据生源多样化制定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弹性学制培养方案。

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与整个课程建设的始终,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设置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专业拓展模块、技能实验实训模块、人文综合知识模块。教学过程向课堂以外开放,考核方式由单纯的书面考核向过程和结果开放,学习方法上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交流互动方式开放。

(三)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根据学校专业的布局,大类专业统一规划,构建与劳动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基础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东西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

(四)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提高实验实训基地的教学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必须达到技能培养要求为标准,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增强实验实训基地的配套性、规范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共享性,按照生产现场的要求,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进行真实训练的需要,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更新实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注重教师理想信念和师德教育。加强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制定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目标,实现教师高品位、高学历、高水平的素质结构。在积极引进高素质教师的同时,创造条件,让现有的教师队伍通过“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等途径,提高素质,迅速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思想观念更新、工作作风扎实、整体素质过硬的“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上挂”即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挂钩,选送教师进修或接受培训:“横联”即与企业、行业联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内提”即对现任教师进行校内培训提高:“外引”即其他先进学校、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先进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到2010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要达到35%以上。争取在未来五年时间内,培养和造就5名左右在其专业领域,市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15名左右在其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科或技术骨干。

(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建立试题库,逐步推广考教分离制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制度:一是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制度,包括学生考试资格确定的制度、学生留级制度、课程重修制度等;二要根据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精简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修订专业的教学计划;三要修订所有专业的教学大纲;四要制定学分制的执行制度。

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加大对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提倡人人参与科学研究、教改研究、技术应用服务等工作。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在教学时,深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七)教材建设。教材使用“选”与“编”并举,体现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能力要求,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体现理论知识为技能培养服务的原则,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体现培养目标的规格及要求,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与开发。基础课理论教材要根据专业理论需求,降低对传统理论推证及验证性试验理论的要求,以选为主(选取适用于本专业的正式出版的教材,既要够用,又要兼顾学生多方向发展需要)。公共课教材按照省教育厅的规定,采用教育部推荐教材或省教育厅组织的统编教材。地方自编教材的原则是在内容上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和动态性,体现所设专业的特点。

六、规划的实施

(一)借助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东风,集中全力,努力建设好实习实训基地。增大办学载体,改善实际操作训练条件。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达到技能培养要求为标准,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共享性,按照生产现场的要求,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进行真实训练的需要,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

(二)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要贯彻立足骨干专业,发展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开拓新兴交叉专业的原则,实施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推进专业建设、教学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专业建设实施计划。职业学校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强化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建立专业建设检查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迅速 机械制造业不太稳定 生源逐年下降 我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与数控专业在现阶段设置和改革

高职教育在改革开放的近15年左右,发展迅速,大量未能进入理想象牙塔的同学,选择了高职学院,在高职学院中来实现他们人生的目标。大量的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和希望。通过实践调查,专业才是学生出去好就业的根本。

高职院校要发展的关键是专业的设置是否合理,专业的定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专业定位是科学合理规划课程体系的前提。本文以我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专业为例探讨准确把握专业定位的方式和方法,并提出基于准确定位下的课程建设理念,即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递进式"课程建设理念,谈下我个人的思考和见解,希望能对提高我院的专业建设水平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我院建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展迅速,成为万人高校,也成了四川高职的主力军。当然这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分不开,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最重要的是我院的专业设置合理,跟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市场的需求而稳定的更改。

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我院的老专业,从06年建校以来就存在,且是由她带领我们的学院“开枝”,对应市场需求专业越办越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趋势。但从08年经济危机以后,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不太稳定,而机械、数控操作工在市场又趋于饱和的状态下,我院的生源逐年下降,我觉得我们应当思考其原因,重新定位专业。

一、 分析生源下降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大招生,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一批批高职院校呈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数控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中职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呈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中职院校,而在绝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和机械专业。且就读中职院校,国家每年有助学补贴。在初中毕业就可以就读,省去了读3年高中的费用,相对于高职还提前三年就可以就业。随着数控人才的不断增多,加之我国工业一直都不是很兴旺,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不稳定,而在这几年各类学校都培养了大量的数控操作工,数控操作工在市场上已趋于饱和的状态。

2、学校环境。数控技术与应用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主要技能训练是在实训室或车间完成。该专业的实训室建设耗资巨大,设备的要求高,我们学校的实训设备较少,系统单一,练习时间少,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还有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往往是单一的项目,和工厂加工项目脱节,以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达不到国家技能要求。

3、教师环境。教师是这个专业的主导者,是一线的实施者,一个专业的发展主要靠教师。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个人发展,保持专业教师团队的稳定性,专业性,专业学术的协调性。教师要能根据专业的特长,市场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合理的教学,使学生达到社会专业需求。

4、就业环境。就业是每个高职院校把学生招进来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学校来年是否好招生的一个关键,如果把学生招进来比作入口,就业就是出口,它和入口同等重要。学生学习专业的目的是找一份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高职数控、机械生面临非常大的调战。企业招人的要求是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人,小投入高收入。高职的数控,通过调查我们的学生面临下面的竞争对手:一是中职学生,中职生理论较差,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极强,超越我们的学生。原因是中职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或者是未毕业就去读,因此他们学习理能很困难,把培养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操作能力上。中职的起点较低,觉大多数都是从一线操作工干起,待遇要求也要低一些。二是本科生,现在很多理工类的本科院校也都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优势就是理论比我们强,一些单位对理论要求高一点的技术性工作,我们竞争不赢本科生。这也就导致了高职学生在这个行业就业难的环境。学生学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自然也就导致了生源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改革方案

1、专业定位。专业定位是这个专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众多的竞争下胜出,就需要我们有独特的优势。同一个专业,我们要有优势,那优势就需要我们从专业定位上去思考。现在我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和数控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力基本相近,大多数都只适合于操作工。数控专业在中职院校的定位是操作工,学生出来主要是从事一线操作。我们也定位在操作工上根据前面的分析是不占优势的,而且现在操作工在市场上也已趋近与饱和。现在我们应当顺应市场需求,在数控方面其实很缺数控维修、装配、调试工及四轴五轴编程等,我们不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面面俱到,但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学生精某一个方面。这样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且待遇不错。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在我们学校有,同样在本科院校也有,这个专业的定位是最困难的,我曾经也和我们学院的老师探讨过。我们学生的基础没有本科生好,如果以本科专业的定位来定位我们的学生肯定是达不到效果的,且这个专业本身对学生的前期基础要求较高。而我们学校开设了这个专业,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该专业目前学生的能力也是基于操作工,当然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了。我认为我们既然开了这个专业,应当从专业的本身和学生的基础来考虑从新做专业定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我们的学生达不到本科生的设计能力,但我们可以考虑机械部件的维护、助理设计,机械电器控制的维护等,让我们的学生有初步设计,维护的能力,也可为他们后续发展,想继续学习的学生做铺垫。

2、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根据前面的专业定位,就要做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设置是关系着专业定位能否实现的关键。课程应当合理的围绕专业定位来进行设置,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以助于帮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就业有竞争力。去掉那些学生学了用处不大,不具备竞争力的课程。

3、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我们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此,教育部推出了“质量工程”,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其目的是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带动整体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学科课程代表了专业的特色和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多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为载体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工作岗位能力。同时还需加强就业引导教育。

4、就业改革

篇5

近年来,浙江省__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__年6月底,全市登记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48家,拥有生产基地8万亩,入社农户1万户。其中,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办参办52家,拥有基地34个,面积1.7万亩,入社农户1500余户。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

(一)领办主体多元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利用生产、经营、购销等优势来组建的,约占45%;二是基层农技部门利用技术、服务等优势组建的,约占15%;三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利用场地、经营等优势组建的,约占12.5%;四是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加工、品牌、营销等优势组建的,约占17.5%;五是其他组织和个人牵头组建的,约占10%。多元化主体牵头兴办合作社,使合作社涉及不同的领域,并呈现了不同的特色,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二)产业覆盖和成员范围不断扩大。全市合作社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已涉及农业各产业,属农业的占77%,林业的占4.3%,渔业的占17.7%,其他的占1%。其中又以水果、茶叶、花木、畜牧、中草药、蔬菜等产业居多。有的合作社延伸到农业服务业,跨乡镇的合作社不断增多。甚至基地辐射到省外,如红麟西瓜合作社、仙溪绿叶农业合作社已在广东、海南建立生产基地,产品销往港、澳、东南亚地区。

(三)合作层次逐步提高。从生产领域的合作开始,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经营领域发展,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格局(体系)。部分合作社已做到统一使用商标,统一供种供苗,统一生产或安全质量标准,并被认定为无公害基地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有机地衔接起来,解决了生产经营中村级经济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在提高农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水平,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农业的现代生产要素投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体制创新和先进技术传播,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兴起时间不长,缺乏规范化建设方面的指导,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户入社覆盖面不广,带动力不强。目前,__市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比例不到3%,带动农户占总农户数的比例不到10%。全市有葡萄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南塘镇和湖雾镇各有7个和3个,而每个葡萄合作社仅有一、二百亩的基地。全市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雁荡镇就有5个,每个茶叶合作社茶园面积都不到1000亩,年加工干茶都不到5吨。部分合作社的社员仅5-7人,注册资金仅3-5万元,没有办公服务场所、经营设施和生产基地,甚至没有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更谈不上为社员推销农产品。

二是实力偏弱,自身发展后劲不足。__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行统一采购种子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约占40%,统一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的仅占35%,统一注册使用商标的不到50%,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仅占55%。部分合作社规模偏小,产量不高,销售额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不长,没有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仅依靠政策扶持生存。

三是利益联结不紧密,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合作社没有形成社员控制的决策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发起人往往既是理事长,又是总经理,一人控制合作社,普通社员参与度低,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不紧密,社员相互约束力不强,承担市场风险的意识薄弱,只能利益共享而不能风险共担。专业大户、营销大户牵头领办的合作社,往往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有限;基层农技部门和供销合作社牵头领办的合作社,往往牵头单位事务多,经办人员兼职,与自身利益不直接挂钩,投入精力有限;龙头企业组建的合作社,往往考虑企业自身利益多,对社员利益照顾有限。

四是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独立建账。由于一些合作社在成立初期,很少有经营活动和收入来源,承担不起专门聘请会计人员而产生的财务管理成本,再加上一些社员观念比较落后,监督意识比较淡薄,财务知识比较欠缺,因此没有独立建账和进行会计核算,没有反映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情况、合作社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合作社的盈余亏损情况、债权债务情况,甚至个别合作社的理事长既是法人代表又兼会计出纳,账务“摸兜算”。据了解,盈余按股金额与交易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次返利的合作社仅占10%。

五是扶持政策还不配套,支持力度不够。税费优惠落实难、绿色通道政策落实难、财政扶持资金争取难,合作社产品视同农户自产自销和增值税发票难以落实,加工厂房用地指标难以落实。农村合作银行只能提供小额资金贷款

,远远不能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具体要求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生事物,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影响了其正常健康发展。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指导、试验、督查、总结、验收、推广等多种办法,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在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培育一批产业规模较大、社员带动较多、服务设施较全、利益联结较紧、市场品牌较响的示范性合作社。

(一)规范社员管理和股金设置。根据合作社章程规定,规范社员入退手续,进行登记,核发社员证,健全社员管理及其生产档案。社员都应认购股金,从事生产的社员认购股金应占股金总额的一半以上。单个社员或者社员联合认购的股金最多不得超过股金总额的20%。合作社应向社员签发股权证明,对社员姓名(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所占比例等情况进行登记,作为所有者权益和盈余分配的依据。社员间股金转让必须按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

(二)规范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社员(代表)大会要依照章程规定行使职权;理事会要严格执行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做好日常工作,保障合作社正常运行;监事会(或执行监事)要监督理事会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决议和日常工作情况。根据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并建立健全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切实可行的制度。

(三)规范民主管理。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大事项应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员(代表)大会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20%。单个社员的票数最多不得超过总票数的20%。社员有权查阅本社的章程、社员名册、社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

篇6

一、 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

几年来,我在工作中,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重视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作风端正,实事求是。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任务,工作严谨细致。通过和各级领导、各专业同事的良好沟通协作,努力完善自我、提高修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业务技能不断增长,工作能力不断加强

在工作中注重学习,及时掌握与运用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并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自己的设计能力得到提高。作为一名从事八年建筑及规划专业的设计人员,大量的规划方案设计投标,施工图绘制,让自己具备了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能力。八年的时间,我已经完成了从校园到专业技术领域的转变,虽然过程辛苦,但收获颇丰,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业务能力的增长主要源于实践,几年的项目积累,我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三、自省和自励

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体系日新月异。除了在总平面规划、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朝着以下方向努力。

首先,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我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识和魄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行业在追求设计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处理和甲方业主以及各领导部门的沟通,将理念构思变为切实可行的项目成果。因此,要把握好建筑、规划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适应行业发展,合乎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宏观把控,以符合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做出有针对性地合理规划。

其次,加强方案能力培养,对设计各个环节更加深入地了解,提高工作效率。方案设计能力是衡量一个规划师设计水平的重要条件,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建筑开展的顺利与否。在此阶段,多和各专业技术人员探讨交流,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是重中之重。我将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学习,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把正在进行的项目顺利进行下去,并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每个方案都更加完善。

最后,秉持认真细致,严谨科学的态度工作。在过去的八年中,我绘制了不少施工图也出现了一些遗漏和错误。回顾这些经历,让自己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设计工作是一项需要全面的知识体系支撑的工作,尤其是施工图的绘制,关系到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严查每一个环节,确保图纸质量。

四、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八年的学习实践,使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规划师这份职业的分量。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工作还不够细心,遇事易急躁,工作不够大胆,缺乏应有的自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不断通过工作的锻炼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比如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工作细心与耐心的好习惯。遇事多思考,多分析。不懂之处与同事多沟通学习。通过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克服易急躁的不良情绪。

2.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多注意主动与同事交流,与领导沟通。积极与同事们探讨专业问题,向领导汇报工作近况。并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开拓自己的专业视野,努力完善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7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000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职能与优势、大力加强专业社团建设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激发自身潜能与创新思维、提升就业能力、辅助就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校;社团建设;发展

1 高校专业社团的内涵及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认同之下, 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 经学校职能部门同意并经过一定的程序成立学生团体。它拥有自我监督机制、和谐的学习氛围、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 具有系统思考和团队学习精神。高校专业社团是在学院、系、专业教研室指导下,以企业用人标准为导向,以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为基础,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学习的学生团体。

2 高校专业社团的组织活动形式

高校专业社团聘请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定期指导社团活动,同时帮助社团联系企业单位、组织参观实践、指导社团成员书写科研论文、参加专业比赛。专业社团成员以本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主体,社团设立团长和常委,协助指导教师制定每学期社团学习、活动、实践计划,组织学生安排学习研讨、参观实习活动。

3 高校专业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

3.1 坚持以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社团活动全过程

高校社团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个人适应能力为社团活动原则,坚持以培养就业能力指导社团活动全过程。专业社团组织活动突出个性培养和共性规范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以规范的企业选材标作为指导社团活动的准则。近几年,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对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刻苦踏实的精神、执行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要求较高,所以在社团的各项活动中由指导老师或社团管理部门针对各项能力的培养制定社团活动的“必修课”,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2 坚持以社团活动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专业社团活动的多样性是社团发展的动力。以津城建学院为例,工程管理专业下设“图量价”工作坊、工程管理学社;电子商务专业下设“BIT”学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下设“地3”学社;营销专业下设“房地产”联合会。社团活动围绕专业学科特色、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开展活动,通过讲座、研讨、实践等活动方式,提高社团成员专业学习兴趣,丰富专业知识,扩大专业知识面;通过实践走访企业,了解行业用人标准与规范,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3.3 坚持以社团活动的专业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专业社团以专业性为社团特色开展活动。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多以本专业知识背景作为入职手段,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成功求职、考研、创业,所以专业社团的活动必须紧密围绕专业知识学习展开。通过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扩大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趋势、规划职业道路。

3.4 坚持以社团活动的自主性辅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社团活动的开展从内容到形式、从策划到实施都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社团负责人及其活动骨干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组织社团活动,同时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社团活动有很强的自主性学习要求,在社团活动中虽然没有考核,但潜在的竞争压力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学习环境,社团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参加竞赛、论文写作、实地调研、暑期实践、认识实习等方式,使每个同学加深对岗位和行业的了解,从而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3.5 坚持以社团活动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社团活动不同于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社团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社团发展的目标。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理论应用于实践需要过程,所以社团活动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校企结合,利用招聘会、毕业生的人际资源和关系单位的企业资源,帮助社团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企业专家开办讲座,组织学生走访企业,了解岗位要求,针对岗位要求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可以达成就业意向,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选人难”的问题。

4 高校专业社团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果凸显

虽然该校专业社团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通过近两年毕业学生成功就业的事实证明了完善的专业社团建设机制对于培养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学校育人体制起着重要作用。

4.1 社团成员成功就业案例营造积极的奋斗氛围

该校“怀远房地产联合会”三届会长都在自己的择业就业过程中取得了成功。2009 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成功应聘金地地产销售经理助理,2010 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成功竞聘到世联地产策划部,2011 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2011 年参加北京龙湖地产招聘,与研究生同台竞技,最终成功竞聘。2009 年“怀远房地产联合会”被评为校级优秀社团。

4.2 社团优秀的科研项目成果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BIT”电子商务学社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研发专业论文答辩、选课、导师选聘系统,该系统成功运用于教学实践,深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4.3 社团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图量价”学社、工程管理学社成员每年参加全国广联达算量大赛,2008 级工程管理学生荣获第三届“浙江五洲杯”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总决赛全国二等奖。2010 年“图量价”学社团支部被评为市级优秀团支部。同时由于该学社紧密结合工程管理专业,造价预算从业人员社会需求量大,该学社成员毕业后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保持在学校就业率平均值之上。

总之,高校专业社团的发展与建设弥补了高校教学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专业实践的机会,毕业、就业、择业的过程被提前融入了社团活动之中,学生可以在社团活动中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学习不再盲目与茫然。明确的专业社团发展目标、完善的专业社团建设机制、成熟的社团发展规划确实发挥了辅助教学、辅助学生成功就业的作用。

篇8

一、创新执法体制。建立分级分类办案机构

一是统一整合执法资源.成立三级办案机构。专门成立了执法办案工作领导小组,依托经检大队,设立14个中队。其中,机关中队7个,工商所中队7个。中队设立后,按职能将全局办案机构划分为三级.机关中队为一级办案机构,工商所中队为二级办案机构,工商所片区巡查组为三级办案机构。一级办案机构中公平交易局3个中队主要以大要、疑难、新类型案件为主。同时指导、参与二级办案机构大要案件的查处;企业注册局、消保科、市场合同科、商广科中队负责查处自己职能范围内的案件。二级办案机构主要负责查处辖区内以分局名义实施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案件,执法人员原则上不参与日常巡查。三级办案机构主要以实施行政指导和向二级办案机构提供案源为主。

二是统一软硬件建设.为执法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分局先后为各中队配备了办案车辆、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办案工具。并设置了专门的询问室、罚没物资保管室、卷宗档案专柜、物证保存专柜等设施。分局从行为举止、工作纪律、证据制作、通案协作、回访服务等5个方面汇编了《执法办案工作规范》,各级执法办案机构从19个环节严格规范办案程序,全面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在人员配备上。14名中队长平均年龄37岁,全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各中队执法人员也全部是分局的业务骨干。同时,定期采取专项培训、交叉办案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力争打造一支装备精良、业务精通的专业执法队伍。

二、做到“四个坚持”,确保新体制高效运转

一是坚持统一领导。分局专门成立了执法办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全局执法办案工作的指导、协调、调度、监督、检查、计划落实、考评、业务培训等工作。同时,为加强案源管理.我们明确规定机关中队在案前调查时,须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保证了3个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在各自范围内取得一致性。

二是坚持集中审批。局办案件的立案、强制措施、处罚审批、告知、处罚决定全部由分管公平交易的副局长统一审批:所办案件的立案、处罚审批、告知、处罚决定由所长统一审批。杜绝了在全局范围内争抢案源、重复立案的可能性。

三是坚持案审会制度。分局专门成立了案件评审委员会。由局领导、法制机构负责人及涉及通案案件的有关机构负责人、案件主办人组成。对于情节复杂、难以定性的案件,个案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或罚没款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案件,以及法制机构与办案机构对拟处罚意见有分歧的案件,必须经案审会统一审批。

四是坚持联动协作。为调动办案积极性,分局规定,工商所中队提供案源的案件可以与机关挂包中队联合办理、绩效共享;机关中队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案情,经各自分管局领导同意后,可与其他中队联合办案,业绩共享。这一规定提高了各中队办案的积极性。目前,上下联动机制运行非常畅通,一级、二级办案机构联合办案9起,均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新体制推进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执法办案的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一级办案机构中各中队围绕各自的职权精心研究分析行业现状,重点查办大要案件和新类型案件。实现了查办一起案件,规范一个行业的效果。如公平交易局3个直属中队分别重点查处了医疗、房地产、酒水批发等3个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立案10起;消保中队查处假冒茅台、五粮液酒系列案件10起。二级办案机构中各中队集中精力学习执法办案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研究办案技巧,提升办案能力。在办案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上比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从以往无照案件占80%以上,拓展到两虚一逃、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虚假广告、商标侵权等各个领域。截至目前。二级办案机构共立案236起,同比增长53%:罚没上缴125万元。三级办案机构中的若干执法小组参与简易程序和所办案件的查处,执法办案与区域监管得到有效的衔接。各执法小组共查办各类简易程序和所办案件140起。为中队提供案源105起,占中队案源的44.5%。

二是多头执法、争抢案源、重复立案的痼疾有效解决。在实行相对集中办案体制之前。各业务科室、工商所“各自为政”,会出现对同一当事人在短期内进行多次检查的现象,工商部门执法撞车也时有发生,既浪费了行政资源,又损害了工商形象。新的体制设置了三道“关卡”。有效地解决了这些矛盾。第一道关,分级分类明确了各办案单位的执法权限,各中队各司其职,都有自己的“责任田”;第二道关,案前调查审批关。案前调查必须经过分管局长的审批,保证了3个分管业务的局长在各自范围内取得一致性;第三道关,立案审批关,一般程序的局办案件的立案。全部由分管公平交易的局长统一网上审批.进一步杜绝了全局范围内重复立案的可能性。

篇9

收稿日期:2013-10-09

作者简介:黄琪(1974-),女,上海济光学院建筑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E-mail)。

摘要:高职教育以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其教学特点与本科不同,与其他层次职业教育也有所区别。文章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为例,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导向,以适度创新能力培养为支撑,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为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实践技能;适度创新能力;居住小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0;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72-04

一、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研究背景

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主要是建筑师助理。建筑师助理应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具备建筑识图与制图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建筑方案综合设计能力、建筑方案的理解与深化能力、施工图制图能力、建筑方案的综合表达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其中核心技能―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主要由二年级开设的专业设计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来承担。但是目前这些核心主干课程像建筑历史、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法规等均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联系。除了正确制图与识图外,学生在方案理解、规范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和巩固,方案设计能力、施工图制作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技能尤其需要强化,否则无法具备三年级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建筑方案综合表达能力。 继一年级基础专业课程之后开设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正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如何凸显高职特色以区别于本科?如何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建筑与规划相结合的优势?如何做好二年级建筑专业教学体系与三年级毕业设计课程的顺利衔接?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教学理念的改革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作为二年级专业教学的核心主干课程,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将二年级专业课程所培养的核心技能综合应用于居住小区规划方案中,强化、巩固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全面整合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见图1)。居住小区规划作为目前最普遍的设计项目类型,绝大多数中小型建筑设计公司都会有所接触,而高职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会进入此类设计企业,因此,居住小区规划所涉及的设计方法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和职业前景。同时,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从整体入手,搭建道路骨架,进而完成总体布局,其后进行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的方法,对学生由二年级单体建筑设计核心技能的培养,转入三年级从整体入手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可见,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图1 居住小区规划课程与二年级其他核心主干课程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理念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结合高职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生源状况,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建设以 “因岗施教、因材施教、项目导向、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首先在课程教学理念上,因岗施教,即以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材施教,即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与理论课不同,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专业设计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但两者也有区别,本科层次的设计课重在培养学生对较大范围的建筑群体与环境的综合分析和规划设计的处理能力[1] ,以及规划方案的构思与空间结构形态创新的能力,高职的设计课程更多的是因岗施教,如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案表达等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技能训练,以满足建筑师助理辅助、深化与完成主创建筑师方案的岗位需求。但是,高职教育毕竟有别于其他层次的职业教育,尤其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而言,即便是绘图员,也不能完全缺失创新意识。高职教育的因材施教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个人发展空间,使学生从业之后不仅能完成相关技能操作,还能以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教学指导思想,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岗位所需技能,分为居住小区规划基础知识、居住小区规划案例抄绘与分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以及方案综合表达四个部分。根据学生学习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法的状况与技能掌握程度,设置不同技能的训练环节,从理论学习到操作层面层层递进,每个教学单元都以真实案例为载体来讲解相关知识(见图2)。如以真实案例讲解居住小区规划四大基础知识点:功能布局、道路设计、景观设计、技术经济指标;以真实案例进行抄绘与分析;以真实工程项目作为居住小区规划的模拟题目;以设计院真实成果文本样式作为方案综合表达要求的标准参照。为了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该课程立足高职特色,每个教学单元均紧密结合高职学生就业特点进行创新性设计: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不像本科教育进行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与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而是把有限的理论教学时间放在与小区方案规划设计知识直接相关的四大基础知识点上;第二单元专门安排针对高职学生的分析图画法技能训练;第三单元主要强调方案的合理性与技术性,而本科教育的方案构思则重在独特创新性与多方案的比较性;第四单元的方案综合表达技能训练,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图纸表达的手绘创新能力,而高职教育则把总学时的一半时间安排在多种计算机软件技能的训练上,因为计算机操作技能对高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把灵活运用各种软件与图面表达结合起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需要重点强化的技能,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能力的训练则自始至终贯穿于四个教学单元,进行反复训练。

图2 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框架 这种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来组织整个教学模块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每个技能训练单元又包括“技能知识点讲解、技能训练目标与内容、技能评分、单元小结”等环节,通过“一个单元教学、一个课题训练、一个技能掌握”的方式确保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该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根据每个技能单元的难易程度设置计分权重,在期末叠加评定学期总成绩,以改变以往笼统的计分方式 (见图3)。

图3 考核方式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与本科教育重原理的教学方式不同,高职教育重视实地踏勘与案例调研,强调工学结合,实践中采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借助不断完善的教学信息化平台[1],在教学方法上逐渐形成“单元式教学”、“企业进课堂”、“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专题讲座”等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其中真实案例讲解、纠错式案例抄绘与分析等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有别于本科学生,需要不断重复、巩固与强化才能消化和掌握知识,因此对该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可利用直观的3维动画视频展示,并采用知识点循环巩固的单元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技能。在案例抄绘单元教学中采用“纠错法”, 即针对案例中存在的表达错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深入领会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与表达技巧。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建筑专业学生电脑使用的熟练程度尤为关注,为此,在方案综合表达单元安排Photoshop(总图渲染)、Illustrator(分析图绘制)、Sketch up(模型构建)、In design(图纸排版)等软件使用的训练环节,由专业教师结合案例教授软件操作技巧。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升就业竞争力,该课程教学在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同时,还积极探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例如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展示评选,鼓励学生通过动画技术真实展现个人小区规划方案,优胜者的方案将留作教学视频,这种做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相关动画软件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建筑单体作品的机会(见图4),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4 学生方案综合表达案例 五、结语

居住小区规划课程作为专门针对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设的特色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二年级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小型建筑设计原理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统筹应用,也是多种计算机绘图技术在成果表达上的综合实践训练。对居住小区规划类知识的学习,及其从整体到单体设计方法的训练,将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居住小区规划课程作为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如何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更好地发挥该课程在培养专业人才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静,李佳艺. 拓展・创新・互动――建筑学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2003建筑教育国际论坛[D]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80.

Residential planning cour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technology specialty

HUANG Qi, SONG Wenjun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 Shanghai 201901, P. R. China)

篇10

论文关键词 司法警察 规范化 专业化

鄢陵县人民检察院法警坚持用《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标准》管建队伍,严格按《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履行职能,围绕检察工作大局,提高认识、严抓管理,打牢基础、开创新路,始终坚持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方向,在队伍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以及保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省院提出的“加快发展,保障有力”的工作要求。自2007年编队管理以来,先后被许昌市院荣记“十佳团队”、“集体三等功”,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法警队”,被县委授予“青少年维权岗”,被县院连续3年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干警2人次荣记“三等功”以及被评为“院先进个人”、“鄢陵县直工委优秀党员”等。

一、夯实基础,创新进取,积极推动队伍规范化建设

1.更新发展理念,坚定发展目标。成立之初,院党组确立了“三年抓基础,三年出经验”的工作思路。目标就是2005年前要打牢基础,熟悉职能,理顺建制,规范制度。2007年,新一届党组对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提出了“快、新、高”的目标要求。“快”,即步子要快,“新”,即路子要新,“高”,即标准要高。现在,我院法警队已经成立七年,七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队伍建设的基础比较厚实,在管理上、履职上已经形成完整的、成熟的思路和经验。院党组、领导提高了对法警工作的重视,提高了对队伍建设的认识。我们按照省院法警工作的总体要求,在有“作”有“为”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劣求真,把队伍管理方面好的作法、履行职能方面先进的经验梳理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用以指导工作。确定了“以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服务保障为中心,紧贴我院实际,严格按照《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创新发展上做文章的工作目标。事实证明:党组的正确观念、领导的重视支持、队伍的团结努力,是使我院司法警察队伍能够不断进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2.抓好建队基础,突出规范标准。我们主要从“人员结构、装备装具、履职能力”三方面基础入手,不唱高调子,不摆花架子,脚踏实地建设队伍。在人员结构上,2008年增转了五名30岁以下的警员,年龄结构得到了调整,平均年龄由原来的平均32岁降低为29岁;在装备装具上,先后为法警队按标准配备了警用车辆(含囚车)、警棍、手铐、警绳、钢盔、防弹衣、电脑、装备储藏柜等必配警械具,配备办公用房4间,建成了配有现代化设备、总面积近300平方米的独立办案区。有了这些装备装具,使我院司法警察队伍的软、硬件建设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更能展现检察机关的威严,体现威慑作用,保障办案安全;在履职能力上,我们坚持利用岗位练兵等时机,组织干警把法律赋予我们的九项职能逐项拆解,对在各职能各环节中经常遇到的不同情况进行梳理研究,讨论应对办法以及办案流程。几年来,我们在看押、外提、搜查、抓捕、追逃等职能履行上完全形成了程序经验,每位干警在履行每项职能时,都能较好地把握自己应处的位置,包括为配合检察官办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要求显露的态度、语气要有不同变化等等。我们还请具有多年从警经验的老同志对新归队的警员进行传、帮、带。

3.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形象建设。一是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严格执警、文明履职、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勇于献身、护法为民。我们结合机关开展的教育活动,组织干警加强理论学习,把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队伍做为目标,让大家充分认识只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道理;二是提高业务技能素质。我们坚持以学习讨论等方式引导干警认识司法警察的业务技能是履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技能,才能保证准确执法。我们以“一熟、两懂、三会”为基础训练课目,定期学习《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责》、《暂行规定》、《用警执警规定》、《看守细则》、《警察法》等相关业务常识,强化队伍的技能素质;三是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在执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主题研究,深刻地体会出,司法警察的心理素质既不同于一般公务员,也不同于检察官,有其特定的内涵。检察工作的性质和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要求司法警察履行职责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随时做好挺身而出、不顾安危、制服罪犯的心理准备。我们要求每位法警在执行任务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警惕、勇敢、机智、顽强、果断和独立完成任务的心理素质。

二、深化认识,强化管理,切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一是认识到位。强调要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地位、认识职能。通过学习《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了解司法警察的法律定位,让干警明白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能性质就是保障和服务。只有认识了职能性质,才能摆正位置,才不至于有“职卑位低”、“权轻责重”的错误认识。同时也让干警清楚,从司法警察的工作性质上看,法警不单单是“配角”,在履行规定的职能过程中,我们又是“主角”,是“核心”。2007年以来,我队就派警1204次,出动警力2274人次,其中:提审134次用警268人次,看押140次用警612人次,搜查21次用警87人次,抓捕9次用警39人次,外提16次用警135人次,维护群众来访场所秩序18次用警93人次,执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56次用警118人次,完成省院调警保障大要案1次,动用警力5人次,均无差错。

二是领导到位。司法警察是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检察工作顺利进行的一支武装力量,加强领导尤其重要。几年来,我院十分重视加强法警队伍的领导,几年来,院党组看到了加强法警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事件强调重视法警工作的好处和不重视的后果。在配备法警部门负责人的问题上,党组集体决策全局考虑,调整熟悉法警业务、热爱法警工作的同志到法警部门任职。把年龄小、身体好的同志配备给法警部门;法警业务培训,党组都要把培训计划列入议题讨论,从人、财、物上给予支持和保障;主管检察长亲自和法警部门的同志研究制定用警派警制度、警务值班制度、履职跟班制度等一系列规范章程;检察长定期听取法警工作汇报,及时了解队伍建设情况。领导的到位管理和重视,极大地改善了过去法警工作相对滞后于其它检察工作的局面,为这支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