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6 14:2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工贸易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工贸易管理

篇1

第一条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引导加工贸易升级,进一步规范出口加工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的决定》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出口加工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由海关实行封闭监管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是指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从境外或从境内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复运出境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条出口加工区内企业,是指符合我国产业发展要求,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在出口加工区内依法成立,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须按国家关于外商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章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管理

第五条商务部是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的政策业务主管部门。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负责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管理工作,出口加工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其加工贸易业务。

第六条出口加工区要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导向,着力吸引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带动配套能力强的大型下游企业入区。出口加工区内禁止开展高耗能、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要求的加工贸易业务。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区要提高产业层次,不再新批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区;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加工区要结合本地区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发展当地特色出口加工业,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

第七条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须凭企业设立的有效批准文件,向管委会提交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书面申请报告,对有特殊规定的项目,须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相关批准文件。申请报告要说明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方式和内容,并附需要进口的加工生产用设备、料件或需要出口的制成品清单。

第八条管委会收到企业申请后,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业务,在10个工作日内签发《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所附清单(格式附后),海关凭加盖管委会印章的《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为企业进行注册备案。

第九条在具备条件的地区,企业应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向管委会报送申请报告和所附清单,管委会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核准企业报送的申请和所附清单,海关凭管委会核准的电子文件进行注册备案。

第十条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在海关办理注册备案后,方可在管委会批准的范围内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如需开展超出原批准范围的加工贸易业务,须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到管委会办理核准手续。

第十一条管委会要在每年1月15日前将上一年度出口加工区审批情况汇总,并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将相关材料报商务部。

第三章出口加工区货物进出区管理

第十二条出口加工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件管理。

第十三条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不得进、出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外禁止开展的加工贸易业务也不得在出口加工区内开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出口加工区内不得开展拆解、翻新业务。

第十五条在出口加工区可以开展我国出口机电产品的售后维修业务。企业在出口加工区开展机电产品维修业务前,除须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到管委会办理核准手续外,还需向管委会提供维修产品属原产于中国,企业属生产该产品的生产厂商或由该生产厂商授权或委托开展维修业务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六条出口加工区企业与区外境内企业之间的货物往来(包括出口加工区货物内销),按照进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涉及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的,须向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证件。区内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和废品按有关规定处理。第四章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管理

第十七条本办法所指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是指区内加工贸易企业(以下简称转出企业)将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直接转入其他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或区外加工贸易企业(以下简称转入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未经实质性加工的保税料件,不得进行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

第十九条转出企业在开展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前,应事先将结转料件等情况报管委会,管委会审核后为企业出具《出口加工区深加工结转业务批准证》和所附清单(格式附后),海关凭加盖管委会印章的《出口加工区深加工结转业务批准证》为转出企业办理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转入企业在其他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开展深加工结转转入业务之前,需按上款规定凭加盖所在区管委会印章的《出口加工区深加工结转业务批准证》在海关办理结转手续。

第二十一条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转入企业,应按照现行加工贸易审批管理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商务主管部门要审核转入企业的加工贸易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按保税进口料件方式为企业出具《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海关凭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办理备案手续,结转产品如属加工贸易进口涉证商品,转入企业须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相关的进口许可证件。

第二十二条转入区外的深加工结转产品应全部加工复出口,如确有特殊原因需内销的,按加工贸易内销管理有关规定办理。附则

篇2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知识密集型;深加工结转;国际化经营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革命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趋势越来越明显。一国可以通过加工贸易方式与发达国家之间开展高级形态的产业内加工贸易业务,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可以说,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高新技术国际分工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一般贸易出口是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价值的重要环节,是我省的传统贸易方式。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在外贸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九五”开始,加工贸易也在浙江的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什么是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下称进口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成品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1。由于浙江加工贸易的特殊税制安排,可以在保证出口的同时,有效缓解出口退税的压力,因此一般贸易有向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向。

三、浙江省发展加工贸易的原因以及面临的问题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即各国生产函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这种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另一个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2。而我省的劳动力相对丰裕,有适合进行加工贸易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在加工劳动密集型商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且我省有较多的科技人才,有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潜力。

不同贸易方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总体上看,浙江外贸长期是高一般贸易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对浙江国民财富的贡献和综合效应高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浙江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我国仍处于加工贸易的传统发展阶段,加工贸易的主体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加工贸易的产品加工环节单一,产业链条短,仅从事简单的组装、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产品增值率低,加工贸易管理措施滞后,手续复杂,结构不够合理3。原材料供应紧张以及出口退税等都使加工贸易受到一定的困难,当然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我们应对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

四、浙江省应怎样发展加工贸易

我省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要及时作出各种对策,以促进我省的经济增长,对此我作出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引导和鼓励出口企业开展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能带来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以及市场信息,而且能拓宽与国际接轨的渠道,促进外资进入,而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又能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同时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4。

我省应积极鼓励加工企业,简化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程序。建议对境外加工贸易,可实行登记制;对部分国有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不能到境外从事加工贸易。加强商会、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服务。充分发挥我省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作用,对我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行业进行协调。同时,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我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行业政策。对于各行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规划,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转移我省的成熟产业和多余生产力,扩大我省成套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

(二)促进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结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未经加工的保税进口料件不得直接结转。国家下调出口退税率和海关修订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管理办法,为这种转化创造了条件。出口退税率低于增值税后,一般贸易出口转为加工贸易出口,可节省企业税负。浙江省有30%左右的原料是以一般贸易直接或间接进口的,从理论上讲,这部分进出口基本上可以转化为加工贸易。据测算,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的传统产

品有15%是可以转化为加工贸易的,目前只转化了2%左右,发展加工贸易潜力还很大5。但由企业的管理局限和深加工结转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还没有建立流转顺畅的交易平台,这些都影响了传统产品开展加工贸易。因此,促进深加工结转刻不容缓,我省要严格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管理。利用计算机异地报关系统和加工贸易分册,规范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管理。

(三)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

我们应该努力为加工贸易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下放外资项目审批和加工贸易合同审批权,简化审批手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关贸、税贸、银贸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动机制和管理合力,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工贸易进出口提供更多的便利。

面对我省加工贸易滞后的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必须齐心协力,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支持力度,为进一步扩大我市的加工贸易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大加工贸易的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介和舆论阵地,推广先进经验,进行政策推荐,加强业务指导,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二是加快加工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向外引进、组织培训、岗位锻炼等方式,造就一批加工贸易人才。三是不断加强加工贸易信息工作。帮助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建立“联网监管”模式,企业与外经贸局、海关、国税等部门实行联网,及时解决企业在出口退税、货物通关、分类管理等环节中遇到的问题。

(四)加快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

我省外贸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开展对外贸易起步较晚,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再加上管理体制不顺,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业外贸人才,不懂加工贸易操作流程,使开展加工贸易受到很大制约6。企业领导要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一是走出去,在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设立分支机构或直接投资,及时掌握国外信息,组织生产、销售;二是引进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资金,在国内合作兴办企业或公司,利用国外合作商在信息和渠道方面的优势,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适应新形势下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要继续加强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工作,使加工贸易的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一是加强外经贸、海关、税务、外管、银行等部门的合作,并对各部门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进行整合,制定规范的加工贸易办理流程,使企业一目了然,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要尽快实现加工贸易企业与外经贸专用网、海关联网,并对加工贸易实行统一的格式标准,实现数据共享以利于提高加工贸易的通关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与外汇、税务、银行、检验检疫等其他部门的统一联网,形成信息化的“大通关”机制。三是各部门要根据国家对口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拟订进一步促进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管理办法;对已建立的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以研究解决我省加工贸易工作的重大问题。

篇3

1、争议观点之一:发展加工贸易我们收入太少、外商收入太多,政策上不应予以鼓励

众所周知,所谓加工贸易简单讲就是外商提供设备、原材料,以保税状态入境,并租用我国厂房、土地,使用我国劳动力、企业营业执照进行生产加工、然后出口。其中外商仅需支付租金和工缴费。这是一种典型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式的贸易。经验估计,我国每加工出口100美元,其中我国企业租金和工缴费所得在10-15%,其余大部分都是外商在进口和出口中的收入。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我国资金少、外汇奇缺,发展加工贸易可解决燃眉之急,将赚取的外汇用于急需进口的技术设备等,当然有利于我国经贸全局的发展。当时作为权宜之计大家并未提出疑问。但随着我国外汇紧张的问题逐渐缓解,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质疑加工贸易政策,提出上述问题。一时间对加工贸易提出不同观点左右了舆论,也左右政策,加工贸易发展势头受到削弱。但不久赞成派的声音渐高,提出的主要论点是加工贸易可以增加就业,不需我国企业投资很多,见效却很快。此后随着赞成派观点逐渐占上风,加工贸易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2、质疑之二:加工贸易发展的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技术上国内完全可以自己生产,与其让外商赚钱,不如我们自己做

据了解,直至90年代中期我国加工贸易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多数。例如,鞋帽、箱包、玩具、纺织品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等等,也有少量的电器出口。显然那些提出质疑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特别是当时还有一些质疑吸引外资政策的观点,认为外资企业在优惠的政策环境下,与民族工业竞争,使民族工业地位下降,今后中国经济发展还要不要民族工业。

众所周知,外资企业投资经营加工贸易的现象很普遍。所以当时加工贸易受到的质疑是双重的。由此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再次出现摇摆,政府出台了保证金台帐制度和加工贸易区政策,对加工贸易发展有所约束。但外商对加工贸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是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个企业如果拿不到客户订单,它有再好的技术、再多的投资,买不出去产品也等于零。毫无疑问当时的中国广大内资企业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与国际同行比有一定差距。内资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能拿到多少订单确实是个疑问。而外资企业不在中国发展还可到其他国家发展,特别是将加工贸易转产并不十分困难。经过一场辩论发展加工贸易、吸引外资政策再次得到认可,加工贸易也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

3、争议之三:加工贸易给走私提供了可能

1998年是中国打击走私力度最大的一年,而出问题多的也是发生在加工贸易环节。当时我国加工贸易不仅在沿海地区全面铺开,而且在中部地区深加工结转也逐步增加。这为海关监管带来了新问题,在海关人员监管顾及不到之处往往被走私商趁机而入。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发展加工贸易的利弊争论。结果政府执行了更加严格的加工贸易政策。加工贸易发展再次受到制约。

此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九十年代后期,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国经济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经受了考验,克服了种种困难,迅速走出谷底,良好的经济环境被国际上广泛认同。特别是一大批台商到东莞投资具有典型意义。他们多数以代工形式加工组装大量的IT产品或者是零部件然后出口。由于IT产业越聚越多,相互配套效果逐渐显现,将各个加工厂产品组装起来生产出像电脑那样的成品、然后出口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事实上不仅在东莞,在许多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外商投资企业聚集的地方,加工贸易企业相互配套可能性越来越高,也日益成为现实。如果说过去加工贸易各个工厂相互协作、配套的可能性极低的话,今天经过20余年发展,中国累计吸引外资已经高达四千多亿美元规模,其产业聚集效果、相互配套的可能性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另外我国许多生产企业、外贸企业承揽加工出口的能力也有了极大提高,以及将加工产品在国内深加工结转也有了相当发展。加工贸易向国内产业延伸加工链条也取得重大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加工贸易已经今非昔比,正在由“一块飞地、浮萍”变为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产业。过去外商在中国搞加工贸易还是转移到其他国家搞选策性较大,而今天要将一个个产业群体搬家谈何容易。

围绕解决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衍生出的新疑问:

当前随着加工贸易规模日益扩大,(据了解,200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大致有3000亿美元)遇到的政策性课题也日益明显地限制了它进一步发展。

其一是加工贸易的进口改为国内采购时,其国内采购不能视为出口,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所以国内供应商没有积极性。现在任凭1000多亿美元的出口机会因政策不协调而失去,确实令人可惜。

其二是加工贸易在国内深加工结转时,由于给海关监管带来许多困难,海关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防范了走私,而顾及不到深加工结转。反之如顾及了深加工接转,有可能被走私商利用。本来利用加工贸易增加国内采购和延长在国内产业链接可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稳住加工贸易企业及扩大我国出口,理论上应该得到国家政策鼓励,但现实中却因政策性操作及其困难一直得不到解决。近来众多学者就解决这一问题纷纷献计献策。其中国务院发展中心的研究员隆国强先生提出一套方案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他在全面、深入分析了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之后,提出应以战略高度认识:发展加工贸易可以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并提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建议。

据了解,世界上新加坡发展经济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已经有成功经验。大约从60年代开始新加坡引进了加工贸易。当时新加坡曾对要不要发展制造业提出许多疑问。后来新加坡摸索出利用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捷径。当时新加坡拥有港口优势和靠近印尼、马来西亚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这些优势可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新加坡商人则在中间加工领域大做文章,使加工贸易由两头大中间小状态逐步演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让外来产业逐步改变为植根于本地的产业,新加坡的经济由此获得巨大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梦想。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实践和新加坡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隆国强先生的观点。但世界上的事务是复杂的,还有另外一些因素我们也必须考虑。

1、新疑问之一: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与妥善处理内外需经济关系

近来国际上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对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出口大量廉价商品制造了世界性通货紧缩,中国出口挤占了他国市场等等。毫无疑问这些观点夸大了事实,其中可能还带有几分嫉妒、几分敌意。但仔细分析一下,中国经济增长如果长期靠扩大外需,显然需要以国际市场存在扩展空间为前提。

历史上,日本、亚洲四小经济发展靠外需带动取得成功,是因为其国家小、人口少及当时国际市场存在拓展空间。如今时代不同,且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其成功经验对我国仅有部分借鉴价值但不能全部照搬。

并且日本经济九十年代以来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靠外需带动经济发展被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封堵后,其扩大内需的路走不通了,而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政策又不对症所致。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美国等对日本盟友尚且如此,对中国如何虽不得而知。但我们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在日本的一位华人学者关志雄先生曾比较中日两国经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与日本60年代中期有许多相似之处,总体水平大致一样。只不过在个别地区、个别方面中国经济与现在的日本差距不大。我认为这个研究结论基本合理。借此比较一下当时日本与美国之间贸易摩擦程度,则今天的中国要远远比当年日本面对的贸易摩擦激烈得多。所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将其作为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请问我国还能走多远,国际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我认为,隆国强先生提出的设想还需进一步考虑加工贸易的适度规模。

从中国拥有近13亿人口和广阔的国土这一客观事实来看,我认为我国今后经济总体发展长期趋势,适合采取内需主导型模式。中国也完全可能实施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我党十六大制定的发展经济主导思想,如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今后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政策、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等等,体现的就是积极发展内需经济的政策。事实上,制定的这些政策的正是基于我国具有充分的发展内需经济的空间考虑的。而大量外商积极地到中国发展事业也是基于我国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大做出的决策。

2、新疑问之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与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问题

中国经济结构长期以来存在制造业比重过高问题,吸引外商投资也一直将制造业放在主要地位。造成我国今天这种超重型产业结构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这是我国存在一种对经济的误解,认为制造业、农业才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而第三产业是附属于第一、第二产业的部分,其是否创造价值心存疑虑。然而从各国发展经济成功的经验来看,第三产业有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之分,这些产业不仅都在创造价值,而且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的附加价值绝不逊色于制造业。特别是在这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产业已经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中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相比之下如果我国今后还长期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及其相关制造业发,将导致我国制造业更加畸形发展,第三产业继续被人们忽视,产业结构也更加头重脚轻、严重失衡。

3、新疑问之三: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是否适合我国中西部地区

篇4

一、宁波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一)加工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商品主要集中在传统产品。宁波加工贸易的两种方式中,进料加工占主导地位。2006年宁波进料加工的进出口分别占全市进出口额的80.35%和91.05%,而2007年1~8月份的进料加工进出口分别占95.02%和95.07%。2006年的来料加工只占19.65%和8.95%,2007年的来料加工只占4.98%和4.93%。宁波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比较多,其商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机电等传统产品,就2006年来说,宁波纺织、机电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236,159万美元和442,090万美元,这两类产品占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68.59%。

(二)加工贸易发展稳步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与民营经济最为突出。近五年来,宁波加工贸易一直保持平衡增长势头,其年均增长幅度为19.9%,但还是低于同期一般贸易整体增长幅度;而且所占进出口总额比重逐年下降,直到2003年才有所回升,达到17.1%,但仍低于浙江18.3%和全国48%的水平。在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最大,2006年其加工贸易进出口额73,354万美元,占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0%。另外,宁波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也异军突起,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93,349万美元,同比增长48.69%,增幅居各类企业首位。

(三)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均,整体规模不大。宁波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中,鄞州区、余姚、镇海等地区加工贸易规模企业多、业务量大,而象山、奉化和宁海等地区加工贸易的企业少,业务量相对就小。2006年而言,宁波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与深圳、大连、青岛、厦门的出口额所占比例。(表1)

二、宁波加工贸易的优势

(一)宁波加工贸易的获利能力领先全国。从宁波市外经贸局了解到,就2006年而言,宁波加工贸易增值率25.45%。这表明宁波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初显成效。加工贸易增值率反映的是加工贸易中进口零配件到最后成品出口过程产生的新价值,是体现加工贸易附加值的一个主要指标。作为一种两头在外(进口原材料、出口成品)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曾被认为缺少自主创新、附加值不高、对国内经济贡献少。在宁波,外贸出口中的加工贸易比重连续多年低于20%。

出口产品国产零配件替代性增强也是加工贸易增值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原先,波导手机的生产成本中,进口零部件占了近60%。但随着手机零部件国产化率的提高,除了芯片和液晶显示屏需要进口外,结构件、外壳、电池等均可采用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材料代替,加工贸易出口的国产比例提高近60%。

(二)宁波保税区加工贸易发展快速增长。保税区作为宁波开展加工贸易的重要区域,2006年以来各项加工业务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1~8月进区加工货运量2.13万t,加工货值1.7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6%和60.8%。加工产品出境1.56万t,货值1.1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2.4%和91.9%。区内加工企业产品内销0.18万t,货值0.36亿美元,在货运量有所减少的情况下,货值大幅增长,增幅达1.1倍,表明保税区内销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正迅速提高,产品内销共征收税款0.46亿元,同比增长1倍。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宁波加工贸易发展的劣势

(一)加工贸易中小型企业多,结构不合理。宁波的外向型经济较为发达,但绝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脱胎于原有的乡镇企业,以“轻、小、集、加”为主,经营规模较小,缺乏实力雄厚的旗舰型企业。2006年宁波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平均合同备案金额仅为21.9万美元/本,远低于深圳(164万美元)和苏州(367万美元)。加工贸易产品主要集中于小机电、纺织、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兴产业比重小,整体加工档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和科技含量较少。2006年宁波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仅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9%,大多数加工企业成本高,利润薄,不利于企业搞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

(二)加工贸易管理措施滞后,手续复杂。加工贸易涉及外经贸、海关、中国银行、外汇管理局、国税局等部门,由于职责不同,相关规定不一致,管理中遇到问题认识不统一,办理手续很是繁琐;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配合,导致管理脱节,整体管理效能降低,比一般贸易进出口复杂了许多倍。加工贸易企业与外经贸、海关等部门也没有全部实现联网,不能资源共享,如果加工贸易企业涉及变更、内销等情况,更要在相关管理部门间来回奔跑,不仅增加各种生产管理成本,还影响企业工作效率,以致不少企业因怕手续繁琐而不愿开展加工贸易。

(三)加工贸易配套程度差,产业链优势不明显。宁波大部分企业缺乏专门从事外贸和加工贸易的专业人才,对国内外原材料采购信息不灵,供货渠道不多,未能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大企业集聚效应和加工贸易产业链。宁波有不少规模较大的上游原料加工贸易企业,如利华公司的羊毛条、LG公司的ABS和宝新不锈钢的不锈钢板等,是本地不少下游加工企业出口产品中需要进口的原材料,但是上述三家公司加工贸易出口的成品都将深加工结转至外关区,本地结转的数量很少,而本地下游企业大多从国外直接采购,影响了宁波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进一步加快宁波加工贸易的建议

多年来,加工贸易一直是宁波外贸的一条“短腿”,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态,各级政府应转变思想观念,把加工贸易发展放在与一般贸易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力推动宁波加工贸易的发展。

(一)加大引资,扩大加工贸易的经营队伍。扩大加工贸易经营队伍和经营主体,不仅要通过引进国外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的外资实现,还要做好宁波各类内资加工贸易企业获权、用权工作,加快培养加工贸易经营队伍和专业人才。

1、排出一批加工贸易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予以重点扶持,加强与加工贸易外资前10强和内资前10强的重点企业联系,在通关、报验、退税、融资等方面实行重点支持,营造一批实力型加工贸易出口企业。

2、动员一批重点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加入到加工贸易的队伍中来,引导其开展加工贸易业务。通过加强人才培训、业务指导、提供促销机会、开展咨询服务等工作,鼓励其积极开展加工贸易。

3、帮助有生产规模、产品优势但尚未获取进出口经营权而不能直接签订加工贸易经营合同的企业尽快取得进出口经营权,通过外贸孵化器为其提供加工贸易的各种服务。

(二)优化管理,提高加工贸易监管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要继续加强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工作,使加工贸易的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

1、加强外经贸、海关、税务、外管、银行等部门的合作,并对各部门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进行整合,制定规范的加工贸易办理流程,使企业一目了然,提高办事效率。

2、要尽快实现加工贸易企业与外经贸专用网、海关联网,并对加工贸易实行统一的格式标准,实现数据共享以利于提高加工贸易的通关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与外汇、税务、银行、检验检疫等其他部门的统一联网,形成信息化的“大通关”机制。

3、各部门要根据国家对口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拟订进一步促进宁波加工贸易发展的管理办法;对已建立的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以研究解决宁波加工贸易工作的重大问题。

(三)调整结构,加强加工贸易配套服务。调整加工贸易结构,就是要不断优化企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

1、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引导加工企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方向发展,重点是扶持新材料、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化工医药等四大领域加工贸易业务的开展。

2、充分发挥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功能,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各类园区,特别是进入出口加工区,使之成为发展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以便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3、培育加工贸易中介市场,引导出口企业利用本地资源形成本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链,重点放在羊毛、塑料原料、不锈钢等无法形成产业链的大宗原材料上,从而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改善环境,促进加工贸易良性发展。面对宁波加工贸易滞后的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必须齐心协力,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支持力度,为进一步扩大宁波的加工贸易提供必要的保障。

1、进一步加大加工贸易的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介和舆论阵地,推广先进经验,进行政策推荐,加强业务指导,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2、加快加工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向外引进、组织培训、岗位锻炼等方式,造就一批加工贸易人才。

篇5

【关键词】加工贸易;政策导向;发展障碍

一、我国加工贸易近年来发展现状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无论是拉动国民经济,还是缓解就业压力,加工贸易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500强已有480家落户我国,全国加工贸易企业已超过12.6万家,覆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监管区外,基本形成了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布局。

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加工贸易的年均增速是我国经济年均增速的一倍以上。据有关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16.7亿美元,2011年达到13052.2亿美元,比较1979年的2.35亿美元,增长了5553倍。2012年达到13439.5亿元。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7年的45.4%,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最高时接近60%,连续十多年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数以上。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比重开始下降,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4.8%。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直到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达53.1%。此后进料加工一直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这就意味着加工方对原料采购有了较大的商业选择机会,从而为国内配套生产提供了需求和拉动。来料加工占比从2000年的30%降至2011年的15%。

加工贸易产业面不断拓宽,产业加工环节增多,产业链延长。中国加工贸易从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始发展,逐渐延伸进入家电、电气机械、电子通讯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各种信息服务产品等行业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加工贸易在转型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进展。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商务部的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品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从2002年的26%提高到2011年的44.9%。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与困难,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我国近几年来调整了一些贸易政策促使贸易转型,这些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目前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仍然需要进一步转型和优化。

二、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

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低。加工贸易在我国虽然数量上很大,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的发展阶段,生产加工能力集中于上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这类企业经营的货物种类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严重的依赖进口。例如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配套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 力不足,例如电脑行业的芯片、集成电路、软件;服装行业的高级面料等,多半依据进口,料件本地采购比例偏低。当前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处于价值链低端,普遍附加值较低,亟待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从单纯代工生产(OEM)向上游代设计(ODM)和下游品牌营销(OBM)发展。国内产业链不长,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在整个国际生产收益分配格局中我们所得份额较低。虽然高新技术产品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从2002年的26%提高到2011年的44.9%,但是要想实现经济强国、世界强国的目标,这个比例还远远不够。

部分加工企业存在自主创新的惰性,升级转型动力不足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作为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企业接受外商提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按照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并由外商支配和销售,在整个生产和销售网络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受这种贴牌生产的惰性影响,加工贸易企业对那种不管研发、不管销售、不管品牌的生产方式形成了路径依赖性,削弱了自主创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转型升级并不积极。缺乏资金支持也是一个影响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因素。于研究开发投入大,时间长,风险大,而且创建自主品牌需要营造相应的营销渠道,宣传品牌还要有一定的广告投入,中小加工贸易企业往往难以承担这些费用消耗。

加工贸易增加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加剧贸易摩擦的产生。我们的加工贸易主要是由东亚几个经济体转移过来的产业下游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其投资源地进口上游料件,加工后向欧美等传统市场出口,这使得我们对东亚主要经济体形成巨额逆差,又对欧美主要国家形成巨额顺差,商务部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与175个贸易伙伴存在贸易顺差,占所有贸易伙伴的73%,美欧是中国主要的顺差来源地。这种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恶化了我国的外经贸环境;而且国外市场过于集中,出口受到欧美的影响大,使我国经济容易受到美国和欧洲的牵制。在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反补贴制裁等。

对境外加工贸易的认识不足。境外加工贸易是发展加工贸易动态利益的一种新的形式,境外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以现有技术、设备投资,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原材料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方式。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作为外经贸工作的一项新兴事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已成为当前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和培育出口的一个新增长点。但目前国内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对境外加工贸易认识明显不足,对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方式不十分清楚。

除此之外,我国加工贸易还面临走私骗税情况、冲击国内原材料产业以及带给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困难重重,但是必须要克服,因为实践证明,加工贸易符合我国国情,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创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清醒地对待问题和压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使其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近年来有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调整及政策调整结果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那些加工贸易“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的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在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有关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相应调整。

1.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政策调整

从1999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加工贸易商品实行分类管理,每年海关总署会同环保、商务等中央部门对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适时动态调整。截至2009年,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共计1700余个10位商品编码的商品,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共计500余个10位商品编码的商品。从调整的方向来看,那些“两高一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多的被列入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加工贸易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了。

2.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措施调整

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在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中,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参照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行管理,分为AA类、A类、B类、C类、D类等5个管理类别,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定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除此之外,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区域差别管理,根据加工贸易发达的程度,将我国关境领域按行政区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海关对不同区域内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同类别的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不同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为了减小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国家在2009年对东部地区A类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生产由“半实转”转为“空转”。

3.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措施调整

H2000通关系统的普遍运用和通关作业电子化改革的需要,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变传统的加工贸易纸质手册为电子化手册、电子账册管理。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向海关报送能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物流、生产经营等数据(即将企业的MRP、ERP系统与海关通关作业系统对接),海关对数据进行核对、核算,提高海关监管的效率,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4.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率、缓税利息率调整

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2008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将以前已经取消出口退税以及这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对加工贸易企业从国内采购的货物适时调整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2009年3月6日,海关总署公告,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收缓税利息适用的利息率暂由参照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执行。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率下调无疑将缓解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另外,海关总署正酝酿系列措施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向内销市场。

5.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措施调整

在2007年,商务部将加工贸易的内销审批权从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下放到地市一级;于2008年开始,将内销集中申报在沿海等地小范围内开始试点,并逐步简化内销审批业务;2008年底,海关总署出台了《支持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2009年初,海关总署又下发了一份意见稿,酝酿系列措施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向内销市场;2009年3月6日,内销缓税利息率的调整等。以上一系列举措,目的是将企业外销萎缩的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尽可能的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压力。

从近几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来看,目的在于“限制”和“发展”。“限制”主要体现在提高加工贸易的门槛,通过加工贸易商品和企业分类管理来实现,限制“两高一资”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生产,并有序的将低附加值、限制类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发展”主要通过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监管便利化、内销政策化等来实现,引导加工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些政策调整已初见成效,那些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出口成本优势降低,在整个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从《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的调整来看,政策倾向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两高一资”产业转向为高附加、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鼓励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对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比喻现在已不那么合适。随着我国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正逐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进”的方式,在国内采购料件的比重逐渐增大,延长了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步体现,带动了上游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出”的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延伸。通过这种“大进大出”的转变,带动了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链条,使整个产业逐步形成积聚效应。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在稳定国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部分外销产品转为内销,并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逐步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创立自己的内销品牌。出口转内销政策的实施,不仅使一些加工贸易企业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在规避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冲突,减轻国际贸易摩擦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据统计显示,2009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陡降为-44.8%,内需的贡献则高达144.8%。

四、我国加工贸易的未来政策调整方向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应该兼顾到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保持当前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二是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资金融通能力从而扩大产业链长度。

具体来看,未来的政策导向应该有以下内容。积极探索加工贸易自主创新路径,推动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增强研发与市场控制能力;完善国产料件退税政策,鼓励加工贸易料件国产化,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积极开发新市场,扩宽市场空间,摆脱欧美国家的控制,降低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加大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国内加工贸易的全面合理发展,积极应对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竞争;适当减少外汇储备,增加进口,特别是国外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出口结构变化分析[J].经济研究,2009(4).

[2]吴杨伟.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分析[J].国际商务论坛,2010(7).

[3]吴思远.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变化影响与建议[J].对外经贸,2012(6).

[4]闫国庆等.我国加工贸易战略转型及政策调整[J].经济研究,2009(5).

[5]金鑫.浅析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J].中国商界,2010(4).

[6]马慧琼.进一步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的思考[J].市场论坛,2012(10).

篇6

一、加工贸易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一般意义上的加工贸易,是指外国企业以投资方式把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加工装配产品后运出东道国销售的过程。狭义上的加工贸易,是指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保税监管的贸易方式。但是,这两个概念都仅揭示了加工贸易的表象。笔者认为,加工贸易蕴含着深刻的全球利益背景,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

(一)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全球布局、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要方式过去几十年,跨国产业转移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跨国产业转移是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具体实践。跨国公司利用各国的优势,将注册、融资、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在全球范围展开,各个环节被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国度,通过加工链条或增值链条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以世界范围内的最低成本组合实现了全球套利最大化。跨国公司和分布在各国的子公司之间的经营关系具有了加工贸易的特征。

(二)加工贸易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工贸易与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跨国产业转移,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世界经济“资源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特征愈发明显,其中加工贸易发挥着关键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高度,才能认清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全球背景和长远趋势,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去。

(三)中国要利用加工贸易全球配置资源的特点,建立自主的全球加工贸易产业链,即开展以我为主的加工贸易目前,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布局中,中国主要存在于其中的两个环节(即初始的生产加工环节和终端的市场返销环节),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较为缺乏。据不完全统计,医药行业的95%、芯片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行业90%以上的专利都是国外的,产品附加值和最主要的利润被跨国公司获得,这使得中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不应该是单向的、单纯引进外资的加工贸易,要逐步摆脱西方跨国公司加工产业链的桎梏,学会自主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市场,建立自主的全球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在经济全球化的版图上确立自己的地位。

二、与加工贸易发展相关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几个与加工贸易密切相关的问题。

(一)GDP中国GDP目前排名全球第二,其中加工贸易带动成分很大。笔者认为,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制造业转移到世界各地,以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GDP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真正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真正的经济实力=该国国内生产总值+该国在海外的资产总值-别国在该国的资产总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实力仍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国不能依靠加工贸易的粗放式发展拉动GDP增长,必须培养自主的核心竞争力。

(二)外贸统计当前国际贸易的统计原则是按照原产地进行统计。按照这种统计方法,去年中国“贸易顺差”超过3000亿美元,大部分是加工贸易顺差。笔者认为,这种统计方法不科学:首先,很多中国加贸企业对美的出口,本来就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在华的“代工”企业的产品;其次,它没有反映产品的加工增值情况;再次,它没有反映文化、金融、服务、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国处于“逆差”的情况。因此,按照现行原产地规则统计的中国“贸易顺差”,实际上是“被顺差”。鉴于现行进出口统计干扰统计真实性的情况,笔者建议除按原产地进行进出口统计外,另设一套统计指标,将欧美国家在中国设立以及为其代工的加工企业进出口总值进行单列,并与国家进出口总值对照,真实反映贸易情况。

(三)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是“藏汇于国”,截至2011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万亿美元,而发达国家大多“藏汇于民”。政府集中管理的巨额外储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带来负面作用,中国外汇储备购买美国“两房”债券和美国国债造成的损失可谓“前车之鉴”。如何使用外汇储备,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本文第五部分“发展建议”中会进行论述。

三、30年来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及问题

加工贸易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正确选择,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做出的正确经济决策,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发展要求。30多年来,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出口创汇,以及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现行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也暴露出负面问题。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

(一)在带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中国仍处在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渠道大规模向我国转移,使我国迅速成长为制造业大国,赢得“世界工厂”称号。但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跨国公司在产业链上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着市场、销售渠道和定价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放在境外。我国加工贸易大多只参与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这使我国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世界加工厂”。

(二)在给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内资企业和民族工业仍需要更多的参与机会加工贸易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起了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对海外母公司或者委托加工公司的依赖程度很高,大多数加工贸易业务在境外母公司与境内子公司及外资配套企业之间进行。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既导致加工贸易增值利益外流,也不利于民族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三)在提升“中国制造”技术水平的同时,高端、核心技术仍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30年多来,加工贸易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封闭性导致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转让比重较小。当前,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但研发出的关键技术被跨国公司严密控制。当前外资企业在内地的技术转移主要发生在母子公司之间,内资企业获得技术相对困难。

(四)在带动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工贸易促进了中国GDP持续增长。但是与之伴随的是为发展加工贸易付出的成本,有些外资企业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坚持GDP为核心的政绩观,片面重视外资规模,部分地区以加工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占用了大量土地。加工贸易高度集中的东部沿海,土地、能源、资源消耗大,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五)在积累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带来了外贸依存度过大、贸易保护政策等问题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创造的外汇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是,“顺差”导致的贸易摩擦正在成为对外贸易的常态,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则是贸易摩擦升温的另一种表现。另外,现行加工贸易模式使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我国经济及出口在一定程度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进而容易产生就业、社会稳定等问题。

(六)在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代工企业和劳动者仅得到加工费和劳动报酬加工贸易的发展,为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但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决定性因素是中国拥有丰富而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即便是长期从事OEM的大型代工企业,如富士康、广达等,也处在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低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劳动者也只能获得低廉的报酬。而且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后,跨国公司向国外转移生产线的趋势已经出现。

(七)在享受“超国民待遇”措施的同时,对中国的财政和税收贡献小于一般贸易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逐渐形成一整套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国家对外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两免三减”等,这实质上是一种“超国民待遇”。此外,从实际情况看,与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对我国的财政税收贡献较小,外资企业规避税收的现象时有发生。

(八)加工贸易在拓展海关职责范围的同时,给海关监管和打私工作带来压力加工贸易的发展拓展了海关的职能,2003年,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增设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目前许多东部地区、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海关,主要业务是加工贸易监管。但是,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对海关监管能力也形成严峻考验,海关监管长期面临严格把关和提高通关速度的双重压力,加工贸易走私目前仍是最主要的走私形态之一。虽然多年来海关改革创新不断,但也只能暂时缓解监管力量不足与加工贸易业务量迅速扩张的矛盾。

四、国内学界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观点鉴于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国内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对策,在此逐一进行辨析:

(一)观点一:取消加工贸易部分学者提出,应该“先征后退”,逐步取消加工贸易。笔者认为,当前中国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取消加工贸易的阶段。首先,我国关税水平高于发达国家,进口还要征收17%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成本高于发达国家。其次,我国金融体系下,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实行“先征后退”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同样高于发达国家。再次,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决定了缓解就业压力仍是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之一。第四,国际大环境制约。在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性金融危机持续发展的严峻情况下,如果贸然取消加工贸易,将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观点二:延长产业链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部分学者提出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吸引跨国公司将中、下游环节在华投资的思路。笔者认为这个思路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华产业链拉长后,跨国公司在因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考虑搬迁其在华企业或者转移代工企业时增加了困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

(三)观点三:引进研发中心部分学者提出给予优惠措施,大力引进外资研发中心的思路。笔者对这种观点原则上也没有异议,但是这仍然治标不治本。首先,研发仍然是外资企业主导的研发,研发成果依然为外资企业拥有,在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封闭体系内,民族企业并没有得到技术转让的机会。其次,即使跨国公司把研发中心放在中国,其加工工厂受成本等因素影响,一样可以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外资企业“候鸟效应”。

(四)观点四:向中西部转移部分学者提出转型升级的对策是将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转移到中西部。笔者认为,加工贸易区域之间的转移,必须考虑到中西部的生态、环境、资源承受力。单纯劳动密集型、对生态和环境不造成影响的加工企业,可以转移到西部,其他类型的加工企业,特别是高耗能、耗水、污染的企业,以中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加选择地承接将会带来巨大风险。

五、关于加工贸易的转型路径思考

笔者认为,对于加工贸易升级路径的选取应立足于两条原则:一是掌握核心技术,培养自主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造力。也就是“弯道超车”,在核心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二是坚持以我为主,大力促进民族工业和内资企业的发展。只有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先进制造业才是中国可以依靠的经济基础。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应该确立目标清晰、路径可行的加工贸易长期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200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工贸易研讨会,国务院领导亲临并作专题发言,对于统一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各部门对加工贸易认识的分歧持续升温。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仅靠商务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远远不够,财政部、税务总局、外管局等必须参与。笔者建议召开全国性的加工贸易研讨会,各部委、各界专家学者参加研讨,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前景、路径和配套政策等深入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性的加工贸易政策。笔者建议:加工贸易发展应确立由内及外四个层面的发展目标。最核心的目标是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内企业建立跨国公司,开展全球加工贸易。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提高民族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水平,使民族企业在配套中提升层级档次,最短时间内掌握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渠道。第三层次的目标是对现有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整合,鼓励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端产业链等方向转变。最浅层次的目标是对现有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淘汰出加工贸易行列。

(二)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民营加工贸易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一是积极探索利用外汇储备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式。利用欧美国家陷入金融危机的时机,建立外汇储备支持国内企业发展的机制,支持国内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并购,引进先进技术,必要的时候,可由国外企业出面收购,规避经济安全调查。二是通过强有力的政策、经济等手段,促使欧美国家尽快取消技术出口限制和封锁;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收集、引进和吸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对外资企业的分类管理措施,对转让技术、知识产权的给予政策鼓励和优惠,对不转让技术的提高准入门槛。三是鼓励和推动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支持和补贴。放宽技改设备引进门槛,对民营企业引进设备给予和外资企业同等优惠待遇。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鼓励留学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回国效力。四是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研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最终目的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培养本土化的高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中国企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依靠力量。

(三)推动加工贸易向内资主导型、可持续发展型、高附加值、区域合理布局方向发展首先,建议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国内企业从事加工贸易,最终实现加工贸易国内企业主导;国内应发展与加工贸易产业相匹配的配套产业,减少对国外产业的依赖;鼓励外资企业与国内配套企业开展合作,对选择国内企业配套生产的,给予优惠措施,对刻意阻碍国内企业进入外资企业加工体系的,给予相应的政策限制;在料件采购上,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向扩大国内采购转变,增强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其次,完善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办法,按照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环保等方面要求,建立产品准入目录的动态调整制度,通过政策落差,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将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建立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结合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有区别地采取不同优惠政策,直至取消优惠,适时将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引导转型升级。再次,国内企业要抓住知识型产业和服务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会,学习跨国公司资本、市场、品牌、营销、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经验,提升自身产业水平。特别是在我国严重落后的服务业方面,促进国内企业向分销、仓储、运输、金融保险、贸易以及国际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学习印度等国家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第四,推动加工贸易布局向区域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发展转型。中国是一个大国,不需要所有地区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从协调发展角度看,各地区应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全国有机分工。对中西部地区参与加工贸易,建议:首先,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为加工贸易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其次,吸取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满山放羊”的教训,选择具有区位、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的城市,建立“圈养”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形成承接东部转移的集中区域和产业集群。最后,利用中西部地缘优势,发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加工贸易。

(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一是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将不再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向发达国家跨国投资,规避贸易保护政策。倡导“走出去”的氛围,给予信贷等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二是发展本土跨国公司。选择治理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开展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试点,实行跨国经营便利化政策,最终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成为引领转型升级的龙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以我为主”的加工贸易。

(五)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加工贸易发展环境,推动加工贸易监管方式的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建议:1.扩大加工贸易业务范围。将研发、物流服务、产品营销等纳入保税范畴。2.放宽同种货物在保税与非保税贸易方式上的串换限制。鼓励国产料件替代出口,提高国内企业配套率,把加工贸易增值利益引向国内。3.整合现有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立“政策齐全、功能配套、通关便捷、高效监管”的自由贸易园区。二是转变海关监管方式。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一要监管到位,二要高效便捷,具体做到:1.实现从合同管理向联网监管、期间式账册、合同并存的立体监管模式转变。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联网监管,实现“备料管理、分段备案、自动结转、滚动核销、联网核查”;对资信较好、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采取总量控制、以出限进、自动登记、定期核销的期间式账册管理;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合同管理。2.由事无巨细的过程监管向诚信申报、结果管理转变。实行企业计划备案、盘点管理、核算平衡、规范申报、海关认定和据实核销的作业模式。完善分类管理制度,逐步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实行企业诚信自律和海关后续监管相结合,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依法经营,促进持续健康发展。3.从以海关为中心向主动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的监管方式转变。海关监管须顺应加工贸易企业普遍运用ERP系统管理的形势,将企业ERP管理理念与加工贸易监管思路深入融合,推进监管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依托企业管理信息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管理与海关监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

篇7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口替代战略,另一种是出口导向战略。

而经济全球化是以规则为基础的(rule-basedglobalization)随着各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就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接受国际规则。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强化,对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GATT/WTO中关于降低关税水平、取消非关税壁垒、实施国民待遇原则等一系列开放市场的要求,使发展中国家不再可能利用传统手段有效保护国内市场,而这是进口替代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也是出口导向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GATT/WTO关于反补贴、反倾销等规则,则使出口导向的政策措施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竞争已经取代政治竞争成为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美国也不可能像当年对待日韩那样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市场准入机会。可见,以往一些后起国家的工业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难度越来越大,有的政策手段难以继续使用,有的外部环境不再具备。传统的工业化战略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寻求新的有效的工业化道路。

经济全球化在挑战传统的工业化战略的同时,又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制造业技术损耗风险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为发展新经济腾出空间。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的跨国转移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跨国公司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将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与以往在各个国家进行产业间分工不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跨国公司可以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同时,跨国公司越来越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将制造活动尽可能地以OEM(原厂委托制造)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组装与出口基地,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第三,除了外来投资,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也得以越来越深地参与全球分工。以往,由于贸易保护程度较高,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垂直分工关系,产业间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企业,如果不借助政府的扶持或强力保护,只能从事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重化工业、机电工业大规模出口的可能性很小。为了应付不断强化的国际竞争压力,跨国公司除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外,还大规模采取外部采购(outsourcing)的办法,来维持其在核心生产环节的竞争力,这就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管理。规范,在更多的产业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与手段均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在某些新兴产业占据一席之地。二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从以往推进产业升级转变为推进产业链条的升级。三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推进工业化的政策,从以往以产业差别待遇和扶持为主转变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投资环境。

新选择

谈到加工贸易,人们往往容易将其等同于中国实行的保税进口加工复出动。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中间投入品,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由于各国在税制、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差别,各国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监管体制均有所不同。

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不断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199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1.6兆亿美元,53000家跨国公司与其所属的45万家外国子公司的国际生产总值达到9.5兆亿美元,外国子公司的加工产品出口额达到2兆亿美元,占世界出口额的33.3%。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在一国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一个从头到尾产于一个国家之内的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创造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是全球化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捷径。首先,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对外转移产业是分步的,而木可能一次将某个产业的上下游生产环节全部转移出去。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决定了转移进来的产业的市场不可能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而必然有一部分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因此,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当大的比重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如果没有适合开展加工贸易的条件,即高效率的进出口体制、投入品与产品的价格不受扭曲,发达国家的企业就难以向这样的国家转移产业。可以说,加工贸易是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相结合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其次,加工贸易适应了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由于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为主转变为以产业内生产环节分工为主,除了特定的产业,如国防工业,即使是发达国家,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形成某个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中国家更不可以在很多制造业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产业是没有国际竞争力的。因此,只有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发展中国家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国际分工。第三,加工贸易的发展将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尽管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生产制造活动,大多是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但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必然会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会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为重要的是,当产业链较短时,加工贸易的生产活动具有“无根工业”或“飞地工业”的特点,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工资水平上涨后极易发生迁徙,随着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不断加长,产业相互配套,使加工贸易活动得以扎下根来,成为本土制造业的一部分,从而将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巨大贡献

自从1970年代末我国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2414.37亿美元,增长了约145倍。相应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1年的47.4%,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更高达55.4%。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但是,加工贸易究竟是解决就业压力等问题的权宜之计,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人们对此存在不同的看法。也正因为对这一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使得加工贸易的战略地位一直未得到明确认识,导致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摇摆不定,不仅不利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经济整体发展。

透视我国加工贸易对工业化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工贸易直接带动资源投入制造业,形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能力。首先,加工贸易将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纳入制造业。由于我国尚没有关于加工贸易的专门统计,因此难以给出加工贸易从业人数的准确数据,但是,按有关部门和研究成果估计,加工贸易从业人员超过千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员是从以往的农业部门转入制造业的。其次,加工贸易吸引大量资金(特别是外商投资)进入我国的制造业。20多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合同利用外资中59.6%投资于工业。按照这一比例估算,实际投资于工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约为2400亿美元。加工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能力,2001年加工贸易净出口额达到535亿美元,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5%。如果考虑到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工业增加值,加工贸易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会更高。

第二,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以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考察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工贸易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在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中,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原有水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母公司先进水平的占2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47%。加工贸易发展直接带来了新兴制造业的发展。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IT产业的发展。IT产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因而最适合发展加工贸易,90年代以来,大量外商来华投资于IT制造业,从事加工贸易,其中既有INTEL、IBM、NOKIA等著名跨国公司,也有大量“隐姓埋名”为跨国公司从事OEM生产的台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从一个电子工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IT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对国际IT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出口结构的不断改善,机电产品已经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001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4.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且保持强劲的势头。加工贸易是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机电产品出口的约3/4是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取得的,在机电产品出口大市深圳,加工贸易出口占机电产品总出口的近90%,而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50%。

其次,加工贸易提高了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了技术进步。据课题组调查,加工贸易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且能够出口售技术专利的企业占1.27%,有技术开发机构并能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的企业占48.28%,这两类合计比重达到近50%。另外,还有22.6%的企业有技术开发机构但只能提供企业所需部分技术。这些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1999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有技术开发机构的只占32%。随着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强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从事技术开发。爱立信、IBM、英特尔、惠尔浦、富士康等知名跨国公司都已经在华设立了研究发展机构,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研发水平,在IT等新兴产业中,尤其明显。对技术开发的重视促进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据课题组调查,近年来,技术有很大进步的加工贸易企业占29.9%,有一定进步的占61.5%,保持原状或有一定退步的分别占有7.3%和1.3%。

再次,加工贸易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第一条途径是产品的扩散与竞争。由于大量加工贸易企业是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由加工贸易企业带来的大量新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培育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移动通讯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发展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第二条途径是加工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国内企业之所以难以借助加工贸易进人国际市场,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与交货期达不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据课题组调查,只有26.3%的加工贸易企业认为不必对配套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认为需要对配套企业进行技术支持的加工贸易企业中,49%的企业对配套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12.9%的企业准备提供技术支持。加工贸易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国内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使其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第三条途径就是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传播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

第三,加工贸易推动了全国的工业化进程。首先,加工贸易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能够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是加工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加工贸易企业的工人主要是从农村进城的“打工者”。加工贸易企业将这些农村劳动力转化为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据课题组调查,只有8.9%的加工贸易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因此,其技术、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具备国际竞争力,其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工业化生产对工人的技能与纪律的要求,了解到面对国际市场的技术或管理。劳动力从加工贸易企业的流出,使得这些年轻的适应工业化的劳动力成为全社会推进工业化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人员流动越来越普遍。加工贸易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更强。据课题组调查,90%以上的企业存在员工流出。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打工者”在工作几年后,往往会回到故乡,其在打工期间学习到的工业化文明(如工业生产所要求的技能、纪律、意识、经营管理的知识等)随之迅速扩散,这些回流的打工者不少人成为了乡镇企业的骨干,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做出贡献。

其次,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多实行人才本地化战略,因此,大批本地员工走向了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岗位,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积累了面向国际市场生产与经营的宝贵经验。而这些人才的流动则成为技术与管理扩散最为有效的途径。据课题组调查,加工贸易企业流出的人员,首选仍然是外商投资企业,但有19.5%的企业认为其流出员工开始了自我创业,18.6%的企业认为其员工流向了私营企业,9.6%的企业认为其员工流向了国有企业。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近20%的加工贸易企业认为其流出员工开始了自我创业,说明加工贸易企业对于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同样具有巨大的作用。

最后,加工贸易创造的大量顺差为进口先进设备提供了条件,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为推进工业化提高了必备的条件。仅1993年一2001年9年间,加工贸易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558.33亿美元,而同期全国贸易顺差总额仅1818.71亿美元,加工贸易创造的贸易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的比重高达140.7%。如果没有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绝对不可能积累现在这么大量的外汇储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能否独善其身并对区域经济稳定做出贡献,也是存有疑问的。

197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施了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对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实行保税政策,免征进口关税,同时对除少数敏感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的进口取消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些政策的实行,消除了我国高关税、高非关税壁垒政策对加工贸易进口的扭曲,使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可以与世界其他各国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化,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针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加工贸易政策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例如,1994年税制改革后,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政策又纳人了国内增值税保税的内容,针对加工贸易中存在的走私漏洞,引进了保证金台帐制度、出口加工区政策等。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是政府努力适应加工贸易发展要求的结果,对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从事加工贸易企业对现行政策与监管的意见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对加工贸易有关政策调整方向的分歧越来越大。实质上,这是由于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

加工贸易的变化及对政策与监管的新要求,归纳起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工贸易主体结构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力量

加工贸易始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早期主要是以国内企业为主,虽然很多从事来料加工的国内企业实质上是由外商投资机器设备并进行生产管理的,但这些企业都挂靠在拥有外贸权的外贸公司旗下,由外贸公司负责其进出口手续。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o年才达到28.8%。随着90年代初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进人,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1994年即超过一半,达到56.l%。到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73.3%。

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其结构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80年代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港商,9O年代初中期大量台商到大陆投资,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据统计,世界5O0强企业中,超过400家已经在我国进行了投资。

加工贸易主体的变化,对加工贸易的贸易方式、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结构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贸易方式的变化:来料加工为主变为进料加工为主

我国的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1980年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9.8%。来料加工的好处在于,中方企业不必为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也不必为产品的销路操心,这在中方企业规模有限、参与国际分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具有特殊的优势。到80年代末期,这种贸易方式的结构发生了改变,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达到53.l%。随后,进料加工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到2001年达到了71.4%。

进料加工比重的迅速提高,基本原因在于,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占其加工贸易总额的85.8%,内资企业进料加工占其加工贸易总额的28.7%。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导致加工贸易整体格局从以来料加工为主变为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

外商投资企业倾向于进料加工方式的基本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注重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很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在大量出口其产品的同时,也不断增加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兼顾两个市场具有不少好处,一是可以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二是可能扩大应付市场波动的回旋余地,例如,近几年当国际IT市场萎缩时,国内市场的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保持外汇平衡或结余,在中国政府中树立良好的出口企业形象。中国政府一贯鼓励出口,加人WTO后虽然鼓励手段大大弱化,但这一政策取向并未改变,外资企业深知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加人WTO后,按照承诺已经修订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法律条款,进一步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内销。据课题组调查,沿海地区不少目前从事来料加工的所谓“三来一补”企业,都已经或正在考虑改变注册,成为外商投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同时可以内销。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进料加工贸易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

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兼顾出口与内销,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百分之百出口的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对部分内销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的监管要更为复杂。我国政府试图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的方式来解决监管效率和防止走私的矛盾,但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兼顾内销的趋势,“出口加工区”计划进展缓慢,据调查,一些进人区内的企业最终又要求退出。

第三,产品结构的变化:从传统产品为主变为机电产品为主

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O01年,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882.7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0%,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74.3%。加工贸易出口中,计算机、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使加工贸易出口产品档次大大提高,而且使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大大改善。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对监管体制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监管办法是在早期针对服装等轻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手册、合同等管理办法针对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是基本可以满足需要的。但是,与传统的服装等产品相比,以IT产品为代表的机电产品生产具有“生产零库存、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的特点,进口的中间投人品种类远远多于传统的服装等产品,同时对通关效率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很多从事机电产品加工装配的企业而言,由于中间投人品种类多,手册数量不够,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度;很多企业进货与出货,均采用电子手段,根本没有合同,为了应付管理部门,只好去作一份假合同,监管部门心知肚明,但受现行规定的约束,只好继续要求企业提供这种没有意义的合同;对于生产零库存的企业而言,通关效率至关重要,上海IN-TEL曾经因为通关问题而停产,生产经营受到负面影响,不少跨国公司因为国内通关效率低下而不得不将其高端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放在香港,在内地只进行低端产品的加工贸易。上海市对外高桥保税区内英特尔、JVC等49家大型跨国公司实施了“空运直通式”通关,通关时间由原来的平均96小时缩短为6小时,表明我国现行的通关管理体制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第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明显提高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在海外的配套企业也跟随而来,在华投资设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均大大提高,同时,有关政府部门通过举办供货会等方式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因此,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逐渐改变了以往“大进大出”的格局,国内采购快速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在1990年只有11%,1995年仅13.4%,而1998年已经提高到52.4%,ZO01年进一步提高到56.8%。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的不断提高,在形成跨区域的采购网络的同时,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些产业特征明显的产业聚集带。

由于国内采购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国内采购已经成为加工贸易企业普遍的现象,根据课题组调查,高达46.2%的企业将国内采购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主要来源,高于其他采购方式。

国内采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内配套产品档次与附加价值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49.7%的企业国内采购的中间投人品是初级产品,40.9%的企业国内采购的投人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投人品仅占13.1%。二是国内采购在很多加工贸易企业采购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将近一半(48.6%)的企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比重低于25%,约60%的企业在国内采购的机器设备的比重低于25%。

出口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是制约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提高的主要政策因素。据调查,75.9%的企业凭增值税发票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人品,30.8%的企业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采购。出口退税政策直接影响加工贸易企业是否进行国内采购的决策,由于来料加工不实行退税,因此,与进料加工相比,来料加工国内采购率明显偏低,国内采购比重高于50%的企业,进料加工企业中达到34.4%,而来料加工企业中只占20.5%。对于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企业,出口退税时间过长,占压企业资金,也影响到企业国内采购行为,有的企业将本可以在国内采购的合同转到境外采购,有的企业通过境外机构进行国内采购,即所谓的“香港一日游”。在课题组所列的10项影响国内采购的因素中,“出口退税时间长”被受调查企业认为是第三位的障碍。

深加工结转一直是加工贸易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加工贸易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深加工结转是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不断加长的结果,近年来深加工结转发展势头很猛,以深圳为例,2002年1月-5月,加工贸易“转厂”配套出口(转出)20.3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值的15.09%;“转厂”配套进口(转人)32.3亿美元,相当于加工贸易进口值的35.1%,增长24.97%。深加工结转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为了防止加工贸易企业利用深加工结转进行走私,我国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严格的手册管理办法。这种手册管理方式对采购渠道单一、品种简单的企业比较适用,但对于越来越普遍的采购渠道较多、所需零部件繁多的企业而言,经常会遇到手册不敷使用、采购不能如期完成的问题。例如,北京JVC在国内有50家配套企业,其中20家是深加工结转关系,涉及250种零部件,受手册不足的限制,部分中间投人品转向国外采购或“香港一日游”。另外,目前关于转厂必须由海关指定的保税监管车运送的规定,不但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延长转厂时间。据调查,深加工结转手续繁琐是影响企业进行国内采购的第四位障碍。

对于结转方式采购的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往对转厂环节免征增值税,从2000年开始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免、抵、退”。在手续繁琐问题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又将出口退税问题5;人了深加工结转业务之中,进一步影响了企业进行国内采购的积极性。

总之,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的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制约加工贸易企业采购的障碍。特别是近年的某些政策调整新动向,与国家鼓励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产业链、推进工业化的宏观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第五,加工贸易向下游延伸势头初露端倪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初步显现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前景,跨国公司逐渐开始将作为重要的采购基地。为了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开始考虑在华建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实质上是将加工贸易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络,促进加工贸易的更快发展。例如,零销业巨头沃尔玛(Wal-Mart)计划在深圳建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每年可带动出口100亿美元。

篇8

关键词:加工贸易 贸易转型 产业升级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国际化的扩大,我国的加工贸易不断壮大,到2008年加工贸易总额达到10534.91 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41.1%,201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已增到13052.1亿美元,较1979年的2.35亿美元增长了5553倍,成为我国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加工贸易有着“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虽然近年来开始试行加工贸易升级,实现产业转型,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仍只是组装等低附加值的流程。

二、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差

加工贸易的产业基础相对较弱,技术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机制改革不完善,使得国有企业没有代替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被大幅度地抑制,使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手中。

2.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亟待延长

利用加工贸易增加国内采购和延长国内价值链可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扩大我国出口,但国内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虽较普遍,但国内采购率不高。原因在于国内产品及其配套服务的竞争优势不足。国家制定的政策制约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国内延伸。表现为现行税制使来料加工企业税负加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对出口优惠资格的审核不完全科学。这都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仓储、运输等国内相关产业环节的延伸。

3.监管模式弊端多,监管难度大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增长,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增加,加之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海关监管工作量猛增,各部门在政策上协调不够,始终未能形成合力和有机的综合管理体系,导致加工贸易管理条块分割、缺少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遍地开花”的格局就加大了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难度。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

中国加工贸易虽然数量巨大,但主要参与的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非核心环节,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增值率低,以至于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国内技术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弱。以中国工厂生产的“芭比娃娃(Barbie Dol1)”为例,成本0.35美元,但是从采购、仓储、订单、出售,最后在沃尔玛或家乐福超市的零售价是8.99美元。但玩具加工制造商所得的利润只有不到2%。在产品的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加工贸易仍然处于产业链低端水平,我国依靠劳动力的加工制造,附加值低,贸易利益微薄。

2.技术水平

我国国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含量低。有许多国内企业目前仍然存在着管理水平、生产技术落后的状况,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缺乏创新能力,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无法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其次,我国并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引导机制,很多企业并不了解国际标准,所生产的产品与进口品在质量上、技术含量以及价格上仍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替代。再次,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使我国许多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很低。

3.国际贸易环境与国家政策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美欧等国将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客户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危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订单进一步减少,中国将遭遇更频繁的贸易壁垒。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中国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政策已经暴露出了不能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

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对策

1.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调整现有的招商引资政策。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要对外资从事加工贸易予以产业政策的引导, 对外资从事较高层次加工贸易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 同时取消对外资从事简单加工贸易的部分优惠, 鼓励外商投资从技术水平较低的加工贸易领域转出并投入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中去,从而发挥其在技术、管理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向高附加值延伸

国家应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同时,积极开展知识、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在积极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鼓励和扶持本土企业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进行自主创新,努力开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产品,逐渐向世界产业价值链中的技术研发设计环节渗透。

3.限制并逐步停止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继续下调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逐步加以限制,坚决控制这些产业产能过快扩张的势头。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用“低碳”生态型资源循环的理念指导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结论

30多年来,加工贸易一直作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卷上描绘了绚丽多彩的篇章。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其它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须认清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龙斌.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难点与突破[J].开发研究,2011(04)

[2]詹春龙,张慧.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3]邹学慧.基于产业升级的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04)

篇9

关键词:加工贸易 价值链 必要性 建议

20多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同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 提高到48.6%。2007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9860.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为45%。这种增速,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了60% 以上。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多年来累计创造就业岗位3000余万个。不容置疑的是,加工贸易堪称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成长的重要增长极。

一、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特点

加工贸易主要有进料加工和装配、来料加工和装配两类。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作为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对其所处产业的具体价值链进行分析,抓住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调整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发挥加工贸易的工业功能,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特点,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除,由于处在我国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上,从而具有自身的特点 :

1、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加工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并且以进

料加工为主。

2、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价值链普遍很短,这导致了加工贸易总体的增值率很低。

3、在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主要环节中,我国在加工制造、装配环节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关键部

件采购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4、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

的产品转变。

5、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模式和价值链定位呈现多元化状态,总体定位介于OEM与ODM之间。

6、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二、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必要性

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贸易方式仍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那么如何提高我国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基于价值链基础上分析加工贸易升级的可能途径,重点在于转型升级的第二层涵义,即是提高加

工产品的增值含量。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主要方式有:

1、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在制造方面循着“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制造原材料生产产品研发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的轨迹,不断提升加工度。

2、价值链的延伸。其延伸方向:(1)向上延伸,即增加国内原材料的采购率;(2)向下延伸,即营销方面,建设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培育仓储、物流业。

3、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即加工贸易产品构成向着高新技术产品的方向转变。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了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各个环节。

国内学界的主流认为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和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是使得我国的加工贸易升级关键。笔者同意这一观点,但同时也认为价值链的延伸对于加工贸易升级也十分必要。理由如下:

1、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有利。

2、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仍处低端,加工贸易增值率低,国内价值链有待延伸。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由外资企业主导,本土企业在品牌、国际营销渠道等重要方面均无控制权,大大限制了我国从加工贸易中获取的利益。

3、我们的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优势环节的情形正在改变,价值链的延长是保持我国加工贸易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

4、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原材料进口自国外、最终产品出口到国外)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价值链水平正可以通过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来实现。

5、价值链的延长能更好的起到对国内相关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长,意味着这种带动作用将传递给更多的国内产业。

6、价值链的延长能推动国内仓储转运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可在加工贸易集中的地区设立以海陆空联运为主的仓储转运中心,从而吸引地区内外的生产商将零部件、半成品运至区内加工、组装,并利用仓储转运中心,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最终实现加工贸易和仓储转运业的有机结合。

7、价值链的延长可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引资环境。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不断延长,国内相关企业的配套生产水平和能力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在苏州等城市中,当地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已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有利因素。

8、价值链的延长是提高我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在低成本时代,“薄利多销、以量取胜”为制胜法宝。但在中国,低成本往往不是靠技术与生产管理获得,而往往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价值链的延长迫使我国企业去占据价值链的上游环节,与国际优秀公司竞争市场,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加速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制约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延长的因素

制约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延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于我国的企业自身内部不足和外部政策环境的缺陷:

1、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是我国企业进入全球化产业链条、拉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最大障碍。

2、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普遍弱化。目前,我国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营销能力差,甚至不具备营销职能。

3、仓储运输能力和效率低下。这属于流通环节,其附加值往往高于生产环节,是拉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

4、深加工结转中存在的障碍。我国目前深加工结转主要是手册对手册之间的结转,手册对手册的结转方式比较适合产品单一、购销渠道简单的情况。

5、制约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国内延伸的政策因素。首先,现行税制使来料加工企业税负加重。其次,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第三,对出口优惠资格的审核不完全科学。

四、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国内价值链的对策选择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国内价值链需从对企业激励和政策制定两方面着手,并且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提升我国加工贸易中的技术含量,这是根本之道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技术管理水平低下等情况导致的的企业利润不高、竞争力低下及对国外企业依赖性等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下列措施,促进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伸,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优势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3、加强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整合

我国加工贸易上中下游的业者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将因彼此利益的结合而展开必要联合与合作,或同业间借重彼此力量相互连接,或以政府力量采取奖励或营销通路上成立或整合国际大贸易商方式推动整合,因而整体的产销体系将大幅调整其主要形式主要有垂直整合、平行整合和多元化:

4. 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

要积极发展加工贸易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来加强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5、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采购率及中间产品采购率

从跨国公司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分析,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希望通过料件的本地采购来降低成本,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6、提高我国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效率

为了加快零部件、原材料在加工贸易中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的传递速度,压缩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周期,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必须大力提高我国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效率。我国有关机构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那些产品和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联网管理。销。

7、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由于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要求申请企业必须将产品运出关境,这将会极大限制我国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为此,可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改革,将保税区仓库交货的产品视同出口,具备申请出口退税的资格,以达到充分发挥我国保税区仓储功能的目的。

8、建立需求信息库

在加工贸易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中间投入品供求信息库。由于目前企业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信息采集、更新的投入大,投资风险高,因此国家应实行扶植政策。针对加工贸易可选择的替代产品建立专业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规格、价格、供应渠道等及时公布。

五、结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依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也一直靠着以“量”取胜。而随着国际经济衰退,国际竞争加剧,全球资源越来越紧张这种增长模式也就难以为继了。我们只有顺势应变,通过延长价值贸易价值链这一有效方式来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继续增长的瓶颈――处于价值链低端,加工贸易价值增长率低,从而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在我国,对加工贸易价值链的研究本身就属于初始阶段,根据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制约加工贸易发展的两个最核心的原因,特别指出管理和技术的落后是最根本原因,政策的缺失或者不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不论对于政府部门还是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都具有借鉴意义。

同时,国外先进经验也是很值得我们我国深入研究和借鉴。新加坡在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国内工业化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引进了加工贸易,当时新加坡曾对要不要发展制造业提出许多疑问,后来经过摸索新加坡寻找出利用、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的一条途径。当时新加坡拥有港口优势和靠近印尼、马来西亚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这些优势可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为此,新加坡人在中间加工领域大做文章,使加工贸易由两头大、中间小状态逐步演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让外来产业逐步转变为根植于本地的产业,新加坡的经济由此获得巨大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张丽平:《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11期。

[2]徐剑明:《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11期。

[3]唐涛、连莲、周晓莹、陈文培、李骏等:《加工贸易实务》,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5月。

[4]梁 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探析》,《统计与决策》 ,2007年 5月( 理论版)。

篇10

关键词: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企业转型;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上升到了9860.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5.6%。[1]但是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得我国很多加工贸易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中小型贸易企业大量倒闭的不利局面。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贸易壁垒日趋频繁等新情况,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使得他们还不足以应对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各种考验,亟待我们加快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层次低、技术含量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产品加工的层次较低,承接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和原辅材料等初级环节,加工的深度不够,缺乏技术含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逐渐消失,使得我国很多中小型的加工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二)企业的营销能力不是很强

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加工贸易企业都忽视了营销职能和营销能力的提高,不注重对市场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研究,新市场开拓与新产品研发的能力较弱,缺乏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较强适应性,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市场营销网络,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开拓。[2]同时,我国的很多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进行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营销能力的提升,给企业的升级与转型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自金融危机以来,陆续收到美元持续贬值、欧债危机、经营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订单量和回款速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目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与转型。

(四)加工贸易的政策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增加,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管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而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主要是针对加工制造环节而制定的,对产品研发、测试、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政策投入却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激励政策。同时,我国的深加工结转、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与升级。[3]

二、加快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快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与转型,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保障。因此,加工贸易企业的领导,一定要重视自身人才队伍流失的问题,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并积极加强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加工贸易企业专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政策

为了加快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与转型,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作用,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完善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例如,制定和完善“以出顶进”政策,完善出口退税、保税政策,加大价格、税收、投资、贷款等支持政策向我国下游最终产品倾斜的力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产业链条和配套能力,尽快建立起一批带动性较强的配套协作型企业和龙头企业。[4]

(三)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引导与扶持

为了尽快建立健全加工贸易的市场服务体系,应当尽快建立加工贸易企业的准入规则和淘汰规则,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对于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重视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于不具市场潜力的企业应当引导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或淘汰,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5]

(四)积极同国际市场进行接轨

为了有效避免各种贸易壁垒对加工贸易企业在出口贸易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积极适应各种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变化,做到对国际标准的积极适应、主动适应。在同国际市场进行接轨时,加工贸易企业不能过分强调眼前利益,应当具备长远眼光,积极进行生产加工技术、卫生、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升级与改造,主导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推动企业管理走上标准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增强加工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需要正视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作用,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亮.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及转型升级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03).

[2]关兵,尹进鹏.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的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3]袁定喜,聂影.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及转型升级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