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范文
时间:2023-04-11 13:4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 电火花
电火花加工设备分为五大类:电火花穿孔成型加工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火花磨削螺纹加工机床;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电火花刻字装置等。应用最广、数量最多的是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和电火花成型机床。尽管电火花加工机床类型较多,都包含四个基本部分。
1、脉冲电源
将工频交流电或者直流电流转换成具有一定频率的单项脉冲电流的脉冲电源,是电火花加工用的脉冲电源,用来向电极的放电间会放出大量的对金属产生蚀除的能力。脉冲电源在对技术的经济指标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如,在对在对电火花加工的生产率、表面质量、加工精度、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工具电极消耗等脉冲电源的种类有很多,可以分为RC、PLC线路脉冲电源,电子管、闸流管脉冲电源和晶体管、可控硅脉冲电源等三类。脉冲电源不一样的它的脉冲宽度和在应用上是不一样的,它是根据加工对象和需要加工的要求合理的选择。
由两个回路组成的充电回路RC线路,它是脉冲电源也是最基本路线,由直流电源E,充电电阻R(调节充电速度,同时限流防止电流过大转变为电弧放电,又称限流电阻)和电容器C组成;另一个回路是放电回路,由电容器C、工件电极和工具电极及放电间隙组成。电容器有时候会进行充电有的时候在放电,一弛一张,所以就会叫做张弛式脉冲电源。
在利用率上,RC线路脉冲电源其利用率比较低,是因为在许多地方电能转换成了热能;在生产率上,电容器放电的时间短,充电的时间远远的超过了放电的时间。RLC的出现是为了将RC线路脉冲电源的缺点弥补,是将有着空气隙的铁心电感L放入充电回路当中组成RLC。限流电阻R可以分为,一部分电阻用来作为限制短路电流,剩下的另一部分则作为电感L代替。虽然纯电阻的电阻值在直流电路当中很小,但是在交流电和脉冲电流当中有着抵抗性,可以作为限流将因发热使得消耗的电能大大的减少,因此RLC线路脉冲电源的在利用率上相比会比RC的线路高,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之间,即使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到半分之八十之间。将电容器C在充电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也就是将脉冲间歇时间大大的缩短,也就是将脉冲率大大的提高。
RC、RLC线路脉冲电源它的电源为张弛式脉冲电源,线路安全可靠又简单,在成本上的低价,在技术上的易懂好掌握。它的缺点是:对工具磨损的厉害,生产效率不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其稳定能力差,(其中,RLC线路较RC线路电能利用率高,脉冲间歇系数较小),由于张弛式脉冲电源,它电容器储存的电量教少使得放电的时间短,在生产量上很难到达高要求高标准,对机器的损耗也是非常的高的长脉冲,并且这样的电源它自己并没有单独的形成和发生脉冲,只是依靠在电极间工作液对脉冲进行击穿和消电离使得其能够让电流导通和切断。若是间隙太过于狭窄,使得间隙当中电蚀产物受到的污染以及对外排除的状况都能成为对脉冲参数的重要影响,脉冲的频率、宽度、能量稳定性不强,并且通过限流电阻要和直流电始终接通的放电间隙,没有开关原件的隔离所以放电这种情况能够随时发生,还能够转换为电弧放电。面多这些问题,经过分析研究,研发出能够有着独立的脉冲的电源,能够互相之间没有联系的脉冲电源,如闸流管式、电子管式、晶闸管式、晶体管式等,这就会把电极间隙物理状态参数变化对其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
目前。因一些特殊要求出现了各种的多种的脉冲电源,这些脉冲电源的出现,能够将脉冲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并能够速度快、耗能低和在加工上能够稳定持续工作等,这些脉冲电源,如高、低压复合脉冲电源,多回路脉冲电源,自适应控制脉冲电源,高频分组和梳形波脉冲电源等。
2、工作液及其循环过滤系统
电火花加工在工作液中进行。工作液需具有绝缘、压缩通道、产生局部髙压、冷却、消电离等作用。
工作液循环过滤系统包括工作液(煤油)箱、电动机、泵、过滤装置、工作液槽、油杯、管道、阀门以及测量仪表等。放电间隙中的电蚀产物不仅能够自然扩散,还可以经过定期的抬刀以及在工具的使用过程当中附加的震动之外,一般多会采取强迫的手段进行循环的办法将其排除,以免间隙中电蚀产物过多,引起已加工过的侧表面间“二次放电”,影响加工精度。除此之外会有一部分的热量被带走。
为了保持工作液的干净,不影响其加工的性能,就会进行过滤或者是净化,具体办法是:自然沉淀法。此法速度太慢,周期太长,只用于单件、小批量加工。介质过滤法。常用黄砂、木屑、棉纱头、过滤纸、硅藻土、活性炭等为过滤介质,各有优缺点。但对中小形工件、加工用量不大时,一般都能满足过滤要求,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其中过滤纸效率较高,性能较好。高压静电过滤、离心过滤等。因技术上比较复杂,采用较少。
3、间隙自动调节系统
在电火花运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在工件和工具两者之间需要有着一定的距离,也就是放电间隙。因为工件一直在受到腐蚀除,工具也会有着消耗破损,使得在间隙之间会不断的将间隙拉大。要给工具电极及时的补进才能够将继续的工作。电火花加工机床的自动调节系统在加工过程中使工具慢慢进给,维持间隙在一个合理的平均放电间隙范围内。
自动调节系统由由测量、比较和放大的环节和执行环节构成。测量环节测量与放电间隙成比例的参数。弛张式脉冲电源测量电流、电压变化信号;独立式脉冲电源检测击穿电压和击穿延时变化信号。把电参数传给比较环节,测量参数与预先给定值比较,输出控制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传输给电-机械转换器,使主轴运动调节放电间隙。
在电火花成形机床当中作为最重要的部件,主轴头有着自动执行系统。对主轴头其结构需要简单,要求传动链、传动间热变形都是需要短和小的,并且在精度和刚度上要有着足够的应用,能够满足自动调节系统的高要求能够承受高载荷的要求。由进给系统、导向防扭机构、电极装夹及其调节环节是组成主轴头的主要组成分,目前,我过在生产电火花成形机床采用的主轴头,一般都采用液压主轴头。
参考文献
[1]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2]郑志达.仪器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篇2
关键词:安全原则;设备管理;设计的人性化;常态化;文化性;安全性保障
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推动了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就是追求优良的设备,良好的技术性能,及所生产的产品的品质,机械加工设备的责任和机械加工设备维修水映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使用状况、原材料以及本身的损耗。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减少消耗,以优质的工作效率,机器、材料、能源的低消耗为思路。以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合理维修、养护,减少磨损,降低故障,达到最佳状态。
一、基本原则及基本任务
1.基本原则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就是要把机械制造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对于高精密的机械制造设备要随时进行保养达到设备的最佳状态。
2.基本任务
在企业内部建立操作流程、操作人员标准化管理体系,对设备进行标准化、常态化的维修养护。对操作人员制定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检、维修、养护工作,按照标准化操作进行生产。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都有安全意识,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高效地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二、故障分析
故障演变过程:任何事物的演变都有一个过程和原因,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故障,在出现故障前,也会有一些不易察觉的表面现象。但是操作人员常年的使用设备会感觉的到。比如声音、热度、局部变形、运行速度、加工出来的产品误差增大,出现异常现象都是设备故障的前兆。操作人员一定要对设备细心观察,适时维修养护。现代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手段一改过去的啥时出现停机等致命故障再进行大修的方针,转变成设备进行入厂时间、运行时间、更换时间的管理,在运行短时间内进行预防性小修,以避免出现致命性停机,造成费时、费力、费资的大修。
三、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加强点检管理:加强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掌握时间结点,把机械加工以预防性维护保养为主,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应以四个方面入手。①人。在机械制造业的生产中,人仍然是占主要的成分。在企业生产的所有人员中,责任心的高低对于企业制造产品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企业中的生产人员,都能够切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安全生产,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部分,那么对于企业的效益也是大有裨益的。②机械。机械的生产制造,根据工厂的生产条件、工艺选对设备,保证生产安全。③原材料。原材料的选择,保证生产产品的安全。④外界条件。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时所有的工作流程和相关的工作顺序。这些对于制造的质量保证也有着巨大的关系。
四、安全性设计的人性化
关于机械安全、在机床产品制造过程中,重视金属切割、锻压和用电等安全,机床的安全设计是头等大事,操作工人全面、牢固地掌握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常识和机床保养维护知识;养成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明的劳动纪律,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爱护设备。例如:机床使用的电源为380V,车削时卡盘与工件都是高速旋转的,车刀与工件相接触会产生铁屑,稍有疏忽,就会发生人身事故。所以,安全尤为重要。必须先学习车间规章制度、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在实习过程中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时时处处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在车间打闹、避免人身事故发生。开车前,传动手柄、变速手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损坏机床,启动后,应使主轴低速空转1~2分钟,使油散布到各需要之处,等车床运转正常后才能工作。另外提供先进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真正做到“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以往新购买或检修机器后,必须经过测试,预防、维护、定期检查。机械加工设备在使用期间按照规定日常维护和维修,严禁带病运行。
五、安全性设计的常态化
领导带头提高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增强检查人员和技术人员沟通。从教育入手,使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意识,创建一个安全生产环境,购置先进机器,引入高素质人才。当“工作的安全性”成为人们择业和提高职业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时,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对人的保护。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设计、措施,在科技发展中得到落实及完善。
六、安全性设计的文化性
篇3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机械制造需要必要的加工设备,但是一般的机械制造厂中的金属切削机床工作量很大,它的工作量大约是机械工程量总量的50%.机械加工设备的性能会直接关系到机械制品的质量,而机械制品又与国民经济和物质文化成正比,所以必须对机械加工设备予以重视。
1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常见的问题
1.1管理环节薄弱
一般而言,机械制作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所以,机械制造企业并不重视加工机械的维修和管理。不但相关管理方面的制度有所欠缺,而且,机械制造企业中缺少素质较高的专业管理人员,使得相关机械的寿命大大降低,开展维护管理比较难,且对企业的效益非常不利。
1.2没有合理地使用机械加工设备
在机械的实际生产中,因为生产管理人员机械知识欠缺,将一些机械加工设备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一些机械之间并不匹配,最终影响了机械的正常工作。并且很多机械生产人员在生产操作时没有按照相关的机械加工规范标准进行,使得加工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大大提高。就目前而言,机械加工企业中的很多人员都没有参加过相关的专业培训,专业素质比较低,其中一些人员虽然参加了培训,但是因为所培训的内容并不适用,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情况都使机械加工设备不能顺利、正常地开展工作,最终出现了较多的故障。
1.3没有保养好机械加工设备
因为机械加工企业都侧重抓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保养,使得企业员工在使用机械时也忽视了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企业中的很多员工都觉得机械加工设备保不保养都无所谓,只要不出现很大的问题就行。在某些时候就算知道设备需要维护保养,但是因为想赶工,还是出现了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的现象。
2机械加工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对策分析
2.1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
要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平时的维护与检查包括:①做好设备的保养,结合维修计划清理设备,并及时更换已破损的零件设备;②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对相关机械进行检修,要制订一个科学而合理的检修计划,并在实际开展检修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确保定期实施设备停产和检修;③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开展维修,即在设备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检修,比方说在设备正常工作时将信号指示灯进行更换等;④临时性的停机检修,即当机械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时,必须停机对其进行检修,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⑤对设备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就是指微调设备中的部分零件,比方说调整电机传动皮带的张力等。除了做好平时的检修工作以外,还要重视常规检查工作,例如,检查机械设备是不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生产数量,能不能满足相关的额定技术性能;检查机械有没有出现升温过快、振动或者漏油等非正常的情况,确保机械加工设备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
2.2构建完善的维修保养体系
2.2.1制订健全的机械保养和维修制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机械设备实际状况和生产需要,尽量确保机械加工设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使得维修机械在生产与作业上可以实现平衡。通过科学的调整措施,确保编制出完善而合理的维修进度计划。编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生产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必要的保养,制订科学合、理的修理计划。如果是生产旺季,一定要将保养工作穿插在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后或者提前。
2.2.2成立相关的机械设备组
成立相关的机械设备组,并确保配套足够的维修人员。所采购的配件会直接关系到维修成本以及工作进度等,所以在选择配件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具体情况,指派专业技术过硬、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人员进行相关的配件采购与机械维修。
2.3提高维护修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必须组建高素质的机械加工设备维护修理队伍,并将高学历的专业人员吸引进来,最终保证企业设备维修工作得以顺利、快速地开展,确保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满足相关的标准规范。
2.3.1对维修人员的要求
首先,维修人员必须热爱机械设备的修理工作,对修理工作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其次,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车、钳、铣设备操作经历,而且,其中需要一项工种技能要达到至少高级工水平。再次,必须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还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最后,相关人员必须对企业生产产品的性质及工作流程有深刻的认识,还要熟知装配工艺方面的知识。
2.3.2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各车间生产设备的性质、规模要求,选择一定数量、年龄结构合理的人员配制,建立适合本企业生产设备维护所需的培训机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多年设备维修经验的专家授课。建立稳定的培训机制,实行严格的管理,制订严谨的授课教学程序、完善的考评制度以及科学、灵活的激励制度。从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不同生产车间的具体情况,实行一定的奖励办法,使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展开。
2.4做好相关设备的管理工作
应该完善车间设备的管理机构。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到责任到人。针对各设备的工作条件和性质使用正确的方式,确保剂量适当,并结合工作实际,定期修改补充。相关的技术人员的现场经验必须丰富,专业知识必须扎实,且要经过相关的知识培训。做好维护工作,预防设备发生漏油事故。做到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进行作业,并控制好入库、发放与加油等环节,切实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治漏技术攻关,最大限度地避免能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以确保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环境.综上所述,要将机械加工设备的性能发挥到最好,就一定要做好相关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不但要落实好相关的使用维修管理规定,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优化管理制度,提升机械操作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并做好平时的维修管理工作,借助先进的诊断技术将机械的病损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韦力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研究;柔性制造系统
1.前言
自动化的设计制造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在现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概论
2.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基本理论
任何制造过程都是由若干工序组成的。而在一个工序中,又包含着若干种基本动作。如传动动作、上下料动作、换刀动作、切削动作以及检验动作等。此外,还有操纵和管理这些基本动作的操纵动作,如开动和关闭传动机构的动作等。这些动作可以手动来完成,也可以用机器来完成。当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时这就是机械化。在一个工序中,如果所有的基本动作都机械化了,并且使若干个辅助动作也自动化起来,而工人所要做的工作只是对这一工序作总的操纵和监督,就称为工序自动化。
2.2机械制造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
(1)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包含上下料自动化技术,装夹自动化技术、换刀自动化技术、加工自动化技术和零部件检验自动化技术等。
(2)装配自动化技术,包含零部件供应自动化技术和装配过程自动化技术等。
(3)质量控制自动化技术,包含零部件检测自动化技术、产品检测自动化和刀具检测自动化技术等。
(4)物料储运过程自动化技术,包含工件储运自动化技术、刀具储运自动化技术和其它物料储运自动化技术等。
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发展历史和方向
机械化生产最早开始于19世纪末期,而在20世纪中叶的时候,开始出现了自动化车床;194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了机械加工自动化线,标志了机械制造自动化及自动化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至此机械自动化技术进入一个新时代。
随着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机制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将向着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
(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就是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和延伸,传统的机械产品只有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才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2)智能化:智能化是21世纪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使机械制造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更高的控制目标。
(3)模块化: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程。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械自动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
(4)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利用家庭网络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5)微型化: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械自动化向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
(6)环保化: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
(7)人格化:未来的机械自动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械自动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械自动化产品.
4.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柔性加工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柔性制造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物流系统连接起来并具有一系列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加工对象、工艺过程、工序内容和生产节拍等可自动调整的高度自动化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FMS)是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软性制造系统是由加工系统、物理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3大部分组成软性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型制造控制系统,其硬件主要包括:
(1)两台以上的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以及其他加工设备,包括测量机、清洗机、动平衡机、各种特种加工设备等。
(2)一套能自动装卸的运输系统,包括刀具储运和工件及原材料储运。具体结构可采用传输带、有轨小车、无轨小车、搬运机器人、上下料托盘站等。
(3)一套计算机控制系统及信息通信网络。
柔性制造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应用系统,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5.总结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有着较长的发展基础和里程,整个技术随着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快速更新,向着智能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柔性制造系统,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Keywords】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改革The vocation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job task
ZHU Hong-bo
(1.Karam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Dushanzi Xinjiang 833600)
【Abstract】The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Goal.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graduates in jobs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of Karam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utomate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building a system based on the course of the job task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vocational training.
【Keywords】Curriculum system;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Job task;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39-02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严重阻碍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培养目标的实现[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机械制造产业的复苏,培养能够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解决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改革的目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技术工人岗位需求的变化促使传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2]。
1课程体系改革背景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现代制造技术,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普通及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能在机械制造生产一线从事加工技术应用、工艺工装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必须满足企业需求,主动与企业生产接轨,培养职业类综合人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机械制造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传统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体系要么设置成中职课程体系的扩展版本,要么设置成普通本科课程的压缩版本,不能充分体现当前高职教育的特色;
其次,课程体系总体上仍然重知识,轻技能。绝大部分课程都是纯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操作环节;
再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脱节,不能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设置课程内容。
以上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专业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难以形成完整体系、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不足之处。为进一步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机械制造人才,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其改革目标必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岗位能力要求,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就定位在专门性与实用性上,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2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课程建设始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教学,既要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又要考虑到专业的针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3]。
按照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学交融、能力递增”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总结归纳知识能力,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基础上,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构建基于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实现模块化,以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内容[4]。
3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题组通过对克拉玛依机械制造总公司、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中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机械厂、新疆天力机械厂、新疆天业集团、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新疆华易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发现,新疆地区特别是北疆地区机械制造类高技能人才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以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岗位为主的设备操作岗位;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工艺设计与现场生产工艺管理岗位;以机械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管理等岗位为主的维修岗位;以保证产品质量与加工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对各调研企业对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分析,总结归纳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任务
序号岗位主要工作任务1设备操作普通加工设备操作,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其他设备操作。2工艺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装备设计,现场工艺实施。3设备安装、修理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维护,设备检修,设备管理。4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设备管理。5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编制,生产工艺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结合企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岗位任职要求的分析以及专业建设实际,构建如图1所示的专业课程体系。本课程体系由职业文化素质模块、职业通用技术模块、职业专门技术模块和职业综合能力拓展模块四部分组成,其中各部分课程分别对应学生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四部分职业技能的培养。 图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整合,形成了一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工学结合课程。传统的课程大多为本科压缩型的课程,内容上强调知识的前后衔接,理论多于实践,验证多于训练,针对性不强。例如原有课程体系中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及相关能力要求,将《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源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新建专业课程内容来自岗位工作任务,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非常明确。课程内容结构彻底打破传统章节结构,形成与机械制造过程相对应的“项目任务结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职业性。因此,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由一个教师将全部课程承担下来的教学形式难以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为此,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都组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专兼职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实现课程目标。
4结束语
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能力需求相适应,不仅要突出机械工程技术教育的特点,还要面向企业需求,力求培养出能够体现行业特色、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侯作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于振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12):61-63
篇6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应用
1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1.1技术水平
现在国际上的机械制造水平的发展程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先进的,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集成化等方面的不断完善进步,使得机械制造技术的水平又向前迈进一大步。现有的机械制造技术融合水平高,可以与现有技术、高新技术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且随着这些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不断进步。现在的机械制造技术更新周期短、市场反应快、新兴产业技术发展应用非常快。并且国际上的研发型的大型企业或者集团起到了很好的带领作用。
1.2管理水平
市场需求决定企业供应量,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宏观控制企业的发展方向,并适时的进行微调。现在机械制行业对企业的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1)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2)机械制造产品的生产效率;三机械制造产品的经济效益。世界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的水平是十分高的,可以生产出富含科技含量的机械产物,生产能力十分强大。
1.3企业结构
结构完整是当今世界机械制造产业的组织结构十分优化,在配置上有着非常合理的分配秩序,产业集中化程度高。
2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2.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2.1.1集成化集成化是在计算机发展的基础而出现的,它是将所有原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发挥到最大点,生产出最大量化的机械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利用最少的原材料,消耗最少的能源,动用最少的人工物力,来大量的生产机械制造产品。2.1.2精密化现在国际上的机密加工可以达到10-8到10-9级的加工工艺,并且现在的技术还在不断的成熟、进步,以后还会达到更精密的程度。这些年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密工程的出现及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机械基础。现在的精密工程可以达到原子级别的加工,这样的技术需要加工设备高度精密、功能多样化、人工智能等,这些都是利用高度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来达到的。2.1.3自动化自动化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高级词汇。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机械制造技术也是这样一个过程。现在的机械制造过程往往都是采用的自动化程序,一台计算机就可以操作以及机械制造过程。2.1.4智能化智能化是21世纪人们不断开发计算机软件而得到的成果。如今将这一成果成功的融入到机械制造技术中,让机械制造过程变得更简单,让人们方便操控。2.1.5网络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走向全面化,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可以进行跨区域,跨国际的交流,是的这样的活动更方便,人们得到的好处更多。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一个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离不开互联网,机械制造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跨界的交流和操作。互联网的普遍为机械制造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1.6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得越来越规模化,各项技术、人才、学术全球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各项全球化的交流融合中,机械制造技术的全球化必将得到实现。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各个企业走向国际交流平台,进行技术上的交流,这是机械制造技术全球化的动力;网络的发展为机械制造技术的全球化提供的实现的可能。2.1.7高速化机械制造技术的生产速度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基础和最大的竞争力,现在经济周期高速循环,各个制造企业也要求机械制造技术也要高速化。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前进,应用到机械制造技术的生产过程中,这样大大提高了机械制造的生产速度,提高了这项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它的生存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2.1.8绿色化绿色制造是指一个产品通过绿色的手段设计出来,有一个绿色的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是绿色产品,产品使用过程没有任何伤害,产品使用完后可以经过绿色的方法处理,在进行回收利用。机械制造技术中的绿色制造技术重要有三种,精密形成技术、无切削加工、快速形成技术,这些技术都是从各个角度改变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弊端,是环境得到保护,能源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
2.2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当今的机械制造技术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需要人们不断更新充实这一技术。
3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
3.1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
中国汽车行业模拟世界由汽车集团和供应商组成的6+3格局,形成由中国一汽、东风、上海这三大汽车集团加六个独立的汽车企业的3+6格局。机械制造技术在压铸业中大量利用发展,使得这个行业的技术快速进步,同时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生产行业同比世界汽车制造水平的增长速度快,生产的汽车质量好。汽车的诞生得利于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利用、发展、融合,使得汽车行业有了更大程度上的发展,更新式、功能多样、安全、智能的汽车诞生在一座座生产机床上,有着同样是机械制造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结果。
3.2在精密工程上的应用
现在出现一个叫“超精密加工”这样一个词,这是21世纪开发出的一门新型技术,里面包含有精密而又复杂的分子束生长技术、离子注入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有精密高超的机械制造技术。现在国际上的机密加工可以达到10-8到10-9级的加工工艺,并且现在的技术还在不断的成熟、进步,以后还会达到更精密的程度。这些年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密工程的出现及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机械基础。现在的精密工程可以达到原子级别的加工,这样的技术需要加工设备高度精密、功能多样化、人工智能等,这些都是利用高度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来达到的。当机械制造技术进入到精密工程中,这是在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噪音、污渍、粉尘等都将不复存在了。
3.3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自动化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高级词汇。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机械制造技术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4结语
机械制造技术是现在生产发展离不开的一门技术,现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在以后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机械加工;智能技术;运用
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快速发展推动的关键,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且每一个工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从发展现状来看,机械加工制造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化设备进行生产,在生产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能够推动机械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机械加工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一)受到资金与技术的制约
在不同时期,虽然社会生产有所差异,但是生产技术依旧决定一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呈现出精细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这样就使得机械加工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前进。在当前的机械加工智能化体系之中,数控装备已经成为重要的智能产品,可以实现信息的处理、制造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相互的整合与统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智能技术的运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投资和认识两个方面。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于机械加工智能化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其发展前景的作用也需要作出具体的分析,这样才可以推动其可持续的发展[1]。
(二)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
就本质来看,机械加工智能化产品本身具备双重属性,可以将其看成为生产资料,也可以当作消费产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机械化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因此,从这一个角度来分析,把握好市场的消费动向,才能够推动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改造。另外,在智能化的机械加工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传统机械加工占据比重较大,无法摆脱传统生产模式之中的局限,导致机械加工容易面临危险。同时,机械加工企业虽然拥有多样的生产产品,但是依旧无法从原本劳动密集型朝着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不能将真正的智能化理念融入其中。
二、智能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有效应用
(一)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机械加工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但是故障发生就会有一定的征兆,利用智能技术,就可以全面的扫描设备系统,进行故障源头的识别,这样有利于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针对机械加工设备,做好定时的检测和维修,才能避免故障的发生。针对故障隐患,及时排查处理,能够将损失降至最低,同时也可以将智能技术的价值发挥出来。通过现代技术进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就可以将精度损失位置或者是潜在的故障点诊断出来,将检修的范围缩小,控制人力成本,大幅度提升加工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在机械加工自动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备的加工故障,但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就可以及时有效的监测加工设备故障,这样对于提升检测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
(二)在加工控制中的应用
在机械加工自动化中融入智能技术,就可以避免人为过多的控制,形成高效、远程、自主的模式。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智能技术的运用具有较大的意义。在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中,智能控制本身的优越性较高,并且也可以为其余领域之中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随着机械加工各种设施所需要的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配置,再配合上智能技术的运用,就能够将传统机械加工的操作流程进一步简化,在故障处理和数据采集方面取得优势,降低工程人员的输量,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在机械加工自动化中运用智能技术主要包含了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以及专家系统三个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就能实现对加工设备的保护和监控,这样就能保护好机械加工设备,同时,在设备出现超负荷或者是故障停机的时候,也可以发出保护性的指令,同时也可以减少机械加工过程中带来的损伤。
(三)在优化设计方面的应用
相比国外,中国机械加工技术发展较晚,设备管理也跟不上全球的进度。再加上设备运转本身就属于一门复杂课题,在操作方面很繁琐,如果按照之前的经验进行加工设备设计,就很容易出现结构、控制以及质量等方面问题。如,一旦设计不当,就很容易出现操作故障,因为故障,从而降低生产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智能系统得到进一步改善,在计算与操作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对于提升加工设备的设计规范化以及设备操作科学性都有一定的帮助。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还会面临加工设备设计的问题,因为审计相对繁琐,这就需要人员对于相关的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同时,根据自身的经验,还可以将所掌握的知识恰当地运用到设计当中去。所以,在这一方面对于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设计的简化与优化处理。在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智能化控制是核心,运用现代化智能技术,就可以将原本的传统操作模式和监控方式逐一改善,避免操作过程中人力复杂操作带来的不必要浪费。同时,利用计算机智能设备取代传统测量装置和仪表装置,也可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控制,这样就能够大幅度提升自动化的精准性和效率。
三、机械加工中智能制造需要改善的问题
就市场应用来看,因为智能技术的运用在前期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所以,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再加上传统模式下的机械加工行业技术相对成熟与稳定,并且投入产出占据的比例较高,所以,投资者的兴趣与实力都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在这一种氛围下,智能系统就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与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机械加工行业中,智能制造必定会越来越受到青睐[3]。
就技术角度来看,机械加工零部件从最初的设计产品到最后的产品销售这一大环节之中,每一项工序都是相互影响的,而不同环节的集成自动化水平就直接决定了这一个过程自动化的具体程度,同时对于这一个系统的组织能力的相对实现也会产生影响,这就是机械加工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针对智能加工制造技术而言,其面临的主要是智能决策和智能加工系统;在加工制造发展过程中,集成化与智能化是其核心所在,而集成是智能的基础所在,智能又能够对集成产生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两者是相互依靠,相辅相成,同时又是一个整体。就技术和市场反馈来看,智能制造拥有高质化、高效化、智能管控等多种能力,但是高投入是智能技术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从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现代社会之中,智能制造就成为未来工业发展所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加工制造不可忽略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传统机械制造行业需要不断克服的问题,这对于提升机械制造业的高精度、产业化发展大趋势以及高竞争力都有着推动作用。同时,在环保的大旗之下,实现低碳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就成为现今社会面临的问题之一。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迎合了世界各国日趋重视环保的大趋势,满足了我国不断加严的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节能降耗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6(07):116-117+153.
篇8
1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必要性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机械设备,机械工程行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而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机械设备,因此,机械制造行业是机械工程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工艺是保证机械制造行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因素,并且机械领域的飞速发展也极大程度的推动了人类工程社会的进步,因此机械制造行业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机械设计作为机械制造的头等工序,对于机械设备的生产制造是至关重要的,机械设计的方向将直接影响人们未来的建设施工的发展方向[1]。因此,在进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进行合理化机械设计不仅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利,还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机械制造工艺中合理化机械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2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要求
2.1机械设计符合机械制造标准
机械制造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艺技术,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就要按照符合设备的设计指标,从整体上进行设计优化。在实际的操作情况中,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满足机械零件的几何精确度,避免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造成资源的浪费。
2.2机械设计要保证机械制造时的优质性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质量,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就需要全方位的提升机械零件的制造质量。在进行具体的机械设计时,应当根据机械零件的指标需求,选择最适当的加工步骤,在进行加工制造之前,对机械材料的型号规格都应当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机械材料符合机械零件的需求。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对机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防,全方位的优化设计以及制造方案,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2]。2.3采用新的机械设计理念,尽可能的实现机械设计合理化随着人们对机械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机械制造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时有必要接受新的机械设计理念。就现阶段的机械制造情况来看,机械制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是较高的,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应当选取污染更加小的新式设计方法,将绿色环保理念引入到机械设计中,保证机械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建议
3.1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在机械制造加工的工程中,由于人工以及加工设备的原因往往会造成误差,只有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才能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减少误差的发生,提高机械零件的精确度。一般情况下造成机械零件加工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刀具磨损、系统热力以及热变形等,为了提高控制误差的能力,就需要对加工误差进行分析,准确的指导产生误差的原因,而要想提高机械零件的精确度,可以改良制造工具的几何精准度[3]。
3.2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措施
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指的是机械加工完成后表面的平整度,加工出来的机械零件表面粗糙不光滑,不仅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还会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常用的方法是以下两种:一是注重刀具的选择,对机械制造材料进行加工的刀具应当根据加工零件的属性,尽量选择与机械材料适应性较好的刀具,减少刀具摩擦岁机械表面质量的影响[4]。二是选择亲党的削切条件,在进行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材料削切成需要的大小形状,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选取不同的削切速度。3.3加强绿色制造的环保理念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已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机械制造自然也不例外,进行机械设计时引入绿色环保的制造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械制造的成功率。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相比较,拥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机械设计在保证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护了环境。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中引入绿色环保理念,首先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就要考虑到绿色环保,在进行设计时尽可能选择符合需求的环保材料,;其次,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在确保机械材料适用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考虑产品循环利用。
4结语
机械制造工艺中进行合理化机械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机械制造行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合理的机械设计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减少那些繁琐的工艺程序,在保证机械设备质量和良好性能的同时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创造更高的市场经济价值。就现阶段的机械制造来看,机械设计并没有达到期望的合理标准,在未来的实际操作中,机械设计人员应当在满足机械制造需求的标准下,尽可能多的集合前人留下的机械设计制造经验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完善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作者:曾晨阳 单位: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张炜,马永青,陈绍志.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J].时代农机,2015(05):22~23.
[2]谢有龙.关于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探讨[J].商,2015(46):287.
篇9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浙江省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工艺实施类高技能人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机制专业设计并实施基于工艺实施流程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以工艺能力为主线的“单元式”项目课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工艺实施能力。
关键词 :工艺实施能力;高职机制专业;课程建设;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09-03
作者简介:屠立(1966—),男,陕西西安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机械工程分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机械设计。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工艺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技能人才OAA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R30065)
根据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目标,浙江省将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地区与先进制造业强省。浙江省机械行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金属制品制造等机械制造业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长率。据浙江省就业管理部门的数据统计,从事制造业生产一线的加工和工艺实施类人才缺口每年达三万余人;浙江省制造业的强势发展与其对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基础。
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机制专业培养工艺人才
装备制造业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工业。上世纪90年代起,美、日、德等国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而且专业化生产程度达到了80%以上。我国要追上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装备制造业必须快速向前发展。
对于浙江省机械行业尤其是众多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工艺技术的革新与改进是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大中型制造企业的18个车间与杭州、台州区域20家中小企业调查分析发现,企业不仅需要操作与维护机械加工设备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对工艺实施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目前,在车间一线的工艺员约占员工人数的1%,大中型企业车间技术组中以工艺为基础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工时定额与材料定额计算)人员普遍短缺;中小企业中工艺知识面广、熟悉各岗位工作流程的实施人员更为缺乏。因此,必须加快工艺实施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企业调查也表明,浙江省机械制造类中小企业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规程编制、生产成本管理(工时定额与材料定额计算)和车间一线生产的组织调度和管理上。因此,为适应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机械制造业企业对工艺人才的需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以企业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现场工艺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充分满足企业工艺创新、技术进步的要求。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
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工艺实施为主线,构建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准机械工艺师,使专业院校成为省内机械制造类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成为区域职工培训、工艺技术服务中心。
(一)形成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车间一线的零件生产工艺流程,按图纸分析过程、工艺分析过程、工艺方案制定过程、工装设计过程、生产组织、产品质量检验与分析处理过程,构建基于工艺实施的“传动轴制造”、“主轴制造”、“箱体制造”、“异形件制造”四门课程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制定有相应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实践训练的项目。
(二)建设以工艺核心技能为主线的“单元式”项目课程
以传动轴、主轴、箱体、异形件等零件加工制造项目为载体、以工艺实施技能进行单元划分来构建课程教学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教学设计见表1。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相关课程内容按工艺实施工作过程划分为图样分析与毛坯选择、零件加工设备的选择、零件工夹具的选择与设计、零件的工艺编制、零件的质量检测与过程控制、生产计划编制及生产调度、零件加工七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中设置相应教学模块,如主轴成批生产计划编制及生产调度教学单元中包含成批生产的作业计划、生产进度控制两个模块,针对不同零件的加工将原金属切削原理、机床设备、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等学科内容按零件类别进行分类组合开展教学,一类具体零件结束后再进行下一类零件的教学。
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以学科逻辑顺序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以四类零件制造工艺为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以工作过程知识编排教学内容结构,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见表1)。通过完成从零件图纸到零件的整个工艺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国家、行业相关标准,会识读零件图,理解所制造零件的结构、功用、材料、毛坯、技术要求;掌握机械加工基本概念、基准、定位、夹紧等工艺基础知识;掌握切削加工方法、会正确选用机床设备;能够使用刀具、夹具,了解常用热处理;了解新工艺、新装备、新方法;会编制加工工艺规程并切削加工部分零件;会检验零件的质量;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等相关知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实践
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开展课程教学。
(一)建设工学结合课程
与企业资深工艺技术人员联合制定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训方案。将传动轴、数控机床主轴等零件的生产加工实例作为各个项目任务,共同编写教材,并开发基于企业生产实例的单项和综合实训。
(二)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各团队,分配不同项目任务,团队讨论制订加工工艺路线,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进行针对性地讲评;再由学生个人完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一个工序的工序卡,工艺编制完成后,各个团队在学院机电实训中心、工艺及创新实训室、杭州神雕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中进行加工,对所编制的工艺等进行验证和修改,轴类零件工艺在工艺及创新实训室或杭州华昌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进行,既强调工作过程整体性和岗位工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建立机械产品加工工艺实例库,自主开发工艺工装的二维图、三维动画库,制作现场加工技能要素视频库、金属切削加工视频库及有关工艺实施视频库,制作助学课件,收集300余套典型零件实物及通用、专用夹具实物,创建集课内与课外、仿真生产现场教学、实物展示、数据信息一体的先进立体化教学环境。建设课程网站,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课程教学资源。
在教学改革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设计并开发的“传动轴制造”、“主轴制造”、“箱体制造”、“异形件制造”四门核心课程教材在教育部125规划教材评选中均获得选题立项。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工艺水平掣肘装备制造业[EB/OL].(2004-11-12).http://pv360.com/News/Info/129.html.
[2]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6-57.
篇10
一、发展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性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的智能化、自动化以及精细化,从而提高机械加工技术水平。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是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骤,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因此发展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对提高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发展该技术可以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产品的性能。传统的机械制造主要是采取人工加工或者按照产品设计进行加工,这样在处理一些细微环节时存在操作不规范、加工不严谨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机械产品的性能。以汽车齿轮加工为例,如果采取传统的机械加工模式会影响到齿轮的精密度,影响其使用寿命,而采取精密加工,通过激光焊接大大提高了齿轮制造性能。激光焊接齿轮无需在真空中进行,可避免焊接变形,焊接后的齿轮无需再精加工,齿轮焊接既可减少零件数量,又能提高齿轮质量,降低齿轮的制造成本;二是发展该技术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精密加工就是严格按照机械加工规范要求进行,有效避免了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能源过度消耗、材料过度使用的现象,从而实现了绿色发展。同样以汽车制造为例,汽车制造过程中通过精密加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原材料,避免了能源消耗;三是发展该技术有利于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原材料使用的降低、加工效率的提高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大数据在现代机械制造领域内的应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关联性。机械加工工艺贯穿于机械加工的全过程,本着节能、高效的原则,精密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的全过程中都得以应用;二是系统性。机械加工精密技术包含的技术比较多,需要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生产技术等融为一体,通过密切的合作实现对机械加工的精密控制;三是智能化。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精密加工技术呈现出智能化的特点,通过运行计算机控制程序实现对机械加工的自动化操作,实现了机械加工的精准化与科学化。
三、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对实现机械制造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观察,精密加工技术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不仅在航空航天、军工、医疗、艺术设计和消费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得以应用,而且还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而且随着我国智能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密加工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本文以超精密研磨技术为例,随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需要在智能机器人中插入超薄的智能芯片,而智能芯片的厚度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不会超过2mm,这就要求突破传统的研磨工艺,提高芯片的精确度。但在具体的精密加工中,精密加工工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结合当前我国精密加工技术的现状,可以说超精密加工技术是未来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我国近期颁布的关于机器人发展规划对超精密技术突出了新要求。近期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超精密光学零件加工设备,标志我国超精密光学零件加工技术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