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时间:2023-04-04 05:5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工贸易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工贸易研究

篇1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经济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金融服务、工业工程、风险和行为分析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研究制定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网络,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现代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中国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网络化改造。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篇2

关键词:加工贸易 价值链 必要性 建议

20多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同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 提高到48.6%。2007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9860.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为45%。这种增速,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了60% 以上。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多年来累计创造就业岗位3000余万个。不容置疑的是,加工贸易堪称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成长的重要增长极。

一、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特点

加工贸易主要有进料加工和装配、来料加工和装配两类。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作为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对其所处产业的具体价值链进行分析,抓住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调整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发挥加工贸易的工业功能,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特点,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除,由于处在我国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上,从而具有自身的特点 :

1、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加工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并且以进

料加工为主。

2、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价值链普遍很短,这导致了加工贸易总体的增值率很低。

3、在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主要环节中,我国在加工制造、装配环节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关键部

件采购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4、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

的产品转变。

5、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模式和价值链定位呈现多元化状态,总体定位介于OEM与ODM之间。

6、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二、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必要性

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贸易方式仍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那么如何提高我国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基于价值链基础上分析加工贸易升级的可能途径,重点在于转型升级的第二层涵义,即是提高加

工产品的增值含量。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主要方式有:

1、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在制造方面循着“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制造原材料生产产品研发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的轨迹,不断提升加工度。

2、价值链的延伸。其延伸方向:(1)向上延伸,即增加国内原材料的采购率;(2)向下延伸,即营销方面,建设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培育仓储、物流业。

3、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即加工贸易产品构成向着高新技术产品的方向转变。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了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各个环节。

国内学界的主流认为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和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是使得我国的加工贸易升级关键。笔者同意这一观点,但同时也认为价值链的延伸对于加工贸易升级也十分必要。理由如下:

1、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有利。

2、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仍处低端,加工贸易增值率低,国内价值链有待延伸。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由外资企业主导,本土企业在品牌、国际营销渠道等重要方面均无控制权,大大限制了我国从加工贸易中获取的利益。

3、我们的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优势环节的情形正在改变,价值链的延长是保持我国加工贸易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

4、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原材料进口自国外、最终产品出口到国外)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价值链水平正可以通过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来实现。

5、价值链的延长能更好的起到对国内相关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长,意味着这种带动作用将传递给更多的国内产业。

6、价值链的延长能推动国内仓储转运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可在加工贸易集中的地区设立以海陆空联运为主的仓储转运中心,从而吸引地区内外的生产商将零部件、半成品运至区内加工、组装,并利用仓储转运中心,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最终实现加工贸易和仓储转运业的有机结合。

7、价值链的延长可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引资环境。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不断延长,国内相关企业的配套生产水平和能力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在苏州等城市中,当地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已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有利因素。

8、价值链的延长是提高我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在低成本时代,“薄利多销、以量取胜”为制胜法宝。但在中国,低成本往往不是靠技术与生产管理获得,而往往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价值链的延长迫使我国企业去占据价值链的上游环节,与国际优秀公司竞争市场,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加速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制约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延长的因素

制约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延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于我国的企业自身内部不足和外部政策环境的缺陷:

1、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是我国企业进入全球化产业链条、拉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最大障碍。

2、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普遍弱化。目前,我国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营销能力差,甚至不具备营销职能。

3、仓储运输能力和效率低下。这属于流通环节,其附加值往往高于生产环节,是拉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

4、深加工结转中存在的障碍。我国目前深加工结转主要是手册对手册之间的结转,手册对手册的结转方式比较适合产品单一、购销渠道简单的情况。

5、制约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国内延伸的政策因素。首先,现行税制使来料加工企业税负加重。其次,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第三,对出口优惠资格的审核不完全科学。

四、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国内价值链的对策选择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国内价值链需从对企业激励和政策制定两方面着手,并且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提升我国加工贸易中的技术含量,这是根本之道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技术管理水平低下等情况导致的的企业利润不高、竞争力低下及对国外企业依赖性等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下列措施,促进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伸,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优势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3、加强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整合

我国加工贸易上中下游的业者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将因彼此利益的结合而展开必要联合与合作,或同业间借重彼此力量相互连接,或以政府力量采取奖励或营销通路上成立或整合国际大贸易商方式推动整合,因而整体的产销体系将大幅调整其主要形式主要有垂直整合、平行整合和多元化:

4. 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

要积极发展加工贸易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来加强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5、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采购率及中间产品采购率

从跨国公司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分析,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希望通过料件的本地采购来降低成本,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6、提高我国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效率

为了加快零部件、原材料在加工贸易中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的传递速度,压缩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周期,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必须大力提高我国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效率。我国有关机构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那些产品和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联网管理。销。

7、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由于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要求申请企业必须将产品运出关境,这将会极大限制我国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为此,可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改革,将保税区仓库交货的产品视同出口,具备申请出口退税的资格,以达到充分发挥我国保税区仓储功能的目的。

8、建立需求信息库

在加工贸易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中间投入品供求信息库。由于目前企业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信息采集、更新的投入大,投资风险高,因此国家应实行扶植政策。针对加工贸易可选择的替代产品建立专业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规格、价格、供应渠道等及时公布。

五、结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依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也一直靠着以“量”取胜。而随着国际经济衰退,国际竞争加剧,全球资源越来越紧张这种增长模式也就难以为继了。我们只有顺势应变,通过延长价值贸易价值链这一有效方式来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继续增长的瓶颈――处于价值链低端,加工贸易价值增长率低,从而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在我国,对加工贸易价值链的研究本身就属于初始阶段,根据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制约加工贸易发展的两个最核心的原因,特别指出管理和技术的落后是最根本原因,政策的缺失或者不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不论对于政府部门还是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都具有借鉴意义。

同时,国外先进经验也是很值得我们我国深入研究和借鉴。新加坡在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国内工业化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引进了加工贸易,当时新加坡曾对要不要发展制造业提出许多疑问,后来经过摸索新加坡寻找出利用、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的一条途径。当时新加坡拥有港口优势和靠近印尼、马来西亚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这些优势可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为此,新加坡人在中间加工领域大做文章,使加工贸易由两头大、中间小状态逐步演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让外来产业逐步转变为根植于本地的产业,新加坡的经济由此获得巨大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张丽平:《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11期。

[2]徐剑明:《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11期。

[3]唐涛、连莲、周晓莹、陈文培、李骏等:《加工贸易实务》,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5月。

[4]梁 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探析》,《统计与决策》 ,2007年 5月( 理论版)。

篇3

一、加工贸易渠道销售网络的影响因素及类型

(一)加工贸易主体对销售网络的影响

加工贸易主体不同,其销售网络的形式不同。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多通过外贸公司、出售给海外中间商、深加工结转等方式完成。通过外贸公司实现销售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贸公司接单以后委托加工贸易企业生产,另一类是没有进出口权的加工贸易企业接单后,找外贸公司作。对于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其销售方式主要是境外接单境内生产。

(二)企业规模对销售网络的影响

企业规模大小对销售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外方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外商投资企业,这些企业未到中国之前,就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进入中国只是其全球发展战略的一个部分。这种销售网络更多地体现在公司的内部交易上。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限制,则可能更多地依赖中间商来实现销售。

(三)产品用途对销售网络的影响

根据产品的用途,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可以分为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品和面向生产者的生产消费品。如果生产的是面向生产者的生产消费品,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比较容易通过与下游企业之间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来实现,因此此类加工贸易销售网络的建设从寻找下游企业开始,国际市场供求信息对其开拓国际市场至关重要。对已经拥有买家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降低产品价格是维护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措施。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企业为了保持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甚至不愿意拥有自己的品牌。

如果生产的是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品,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就要通过一般的商业流通渠道来实现,流通环节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这个环节越长,生产商获得的利润越少,但是生产商要想通过缩短流通环节增加利润,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首先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所了解。此类企业也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和降低生产成本上面下工夫。

二、我国加工贸易海外销售的现状与评价

(一)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市场分布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主要面向三类市场:原材料主要采购国,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所在国———通过母公司内部交易实现,其他国际市场,即除原材料主要采购国和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所在国以外的第三方市场。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加工贸易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第三方市场,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中有94.2%认为其他国际市场是主要出口市场,而选择返销原材料主要采购国和母公司内部贸易的企业比例只有20%左右(参见表1)。这种分布的原因在于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以来自港澳、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盟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的市场狭小,他们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的目的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保证其产品在欧美等市场的竞争能力。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是这些企业的目标市场。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分布上,基本相同,但内资企业没有母公司内部贸易,出口市场多样化比率低于外资企业。

表1接受调查企业出口的主要市场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二)加工贸易企业销售渠道的总体状况

在问卷列出的6种海外销售渠道中,利用海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和出口给海外批发商是最主要的两种渠道。接受调查的企业中,46.5%的企业利用海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31.6%的企业将产品出口给海外批发商,选择其他四种渠道的企业比例都在20%以下,其中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的企业最少,只占接受此项调查企业的8.6%(参见表2)。显然,在通过海外母公司和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的销售渠道进行出口的情况下,整个产品的经营网络极有可能控制在母公司和原材料外方提供者手中;出口给海外批发商和零售商则意味着有相当大部分的利润留给了中间商。而在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和出口给海外生产商的情况下,经营网络和利润极有可能由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控制和掌握。利用这

两类渠道的企业比重非常低,意味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销售方面严重受制于母公司和中间商,加工贸易带来的利润也相应地掌握在他们手里。

表2接受调查企业的海外销售渠道

企业数比重

A.利用海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27546.5%

B.原材料的外方提供者11419.3%

C.出口给海外生产商7512.7%

D.出口给海外批发商18731.6%

E.直接出售给海外零售商7112.0%

F.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518.6%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91130.8%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三)内资企业的销售渠道

对于内资企业,由于没有外资介入,因此可以将利用海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排除。表3的数据显示,出口给海外批发商是内资企业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利用该渠道的内资企业比重为63.4%,其余4种销售渠道的企业分布基本相同,直接出口给海外零售商的企业比重较大,为19.5%,销售给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的企业比重最低,为15.4%。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出口给海外批发商的比重高达76%,说明国有企业在销售上比较依赖海外批发商。一般地,交易环节越多,生产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越少,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如何减少流通环节,是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那些以生产大众消费品为主的企业。集体企业将产品出口给海外批发商的比重虽然也是最高的,但总体上分布比较平均。与国有企业相比,将产品返销给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直接出口给海外零售商和利用中国外贸公司销售渠道的集体企业比重较高。集体企业的销售渠道相对来说更具多样性。国有企业对某一渠道的依赖,使得其销售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表3接受调查的内资企业的销售渠道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销售渠道

表4的数据显示,55.5%的外商投资企业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出口,25.2%的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的销售渠道,24.5%的外商投资企业将产品出口给海外批发商,其他三种销售渠道的企业比重都很低,其中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的外商投资企业比重最低,只有6.4%。

在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企业中,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对母公司销售渠道的依赖程度最低,只有27.9%的企业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出口,利用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的销售渠道和出口给海外批发商的中方控股合资企业的比重都高于这一比例,分别为60.5%和38.4%;中外合作企业对母公司销售渠道的依赖也低于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这可以部分地说明外方投资者在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中对销售渠道的控制相对有限。另外,相对于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的比重较高,分别为11.8%和8.1%,也可以说明外方对这两类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渠道的控制相对较低。

(五)外方投资者不同,其销售渠道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对于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是其最主要的销售途径,68.9%的企业是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出口的,选择其他5种渠道的企业比重都低于20%,其中出口给海外生产商的比重最低,反映出大型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和销售的特性及实力。个人投资者利用海外母公司销售渠道的比重最低,只有28.9%。出口给海外批发商是个人投资者最普遍采用的销售方式,说明个人投资者在经营网络方面比较倚重海外中间商。中小企业利用母公司销售渠道的比例也很高,为52.3%,但低于大型跨国公司。

表4接受调查的外资企业的销售渠道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相应地,中小企业出口给海外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比重要高于大型跨国公司。除其他情况外,中小企业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的比重最高,7.5%的中小企业利用此渠道进行销售。另外,中小企业销售渠道多样化的程度要高于大型跨国公司和个人投资者。(参见表5)

表5按外方投资者分,接受调查的外商投资企业的销售渠道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六)企业产品品牌的使用情况

企业产品品牌对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使用海外订货商(或其指定)的品牌,这类企业占接受此项调查企业的49.9%,使用自己品牌的企业占36.1%,使用母公司品牌的企业占30.6%,使用国内订货商(或其指定)品牌的企业只有4.8%。(参见表6),从数据上看,使用自己品牌的企业比重并不很低,但如果不考虑使用多种品牌的情况,且将使用海外母公司品牌、海外订货商(或其指定)品牌和国内订货商(或其指定)品牌看作是一体,则没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占61.2%,而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只有28.8%。

表6接受调查企业产品的品牌

企业数比重

A.用海外母公司的品牌17730.6%

B.用海外订货商(或其指定)的品牌28949.9%

C.用国内订货商(或其指定)的品牌284.8%

D.用自己的品牌20936.1%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79121.4%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三、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开拓销售渠道的障碍

根据调查,绝大多数企业都愿意拥有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也有一些企业认为是否拥有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要视企业的发展状况而定,只有少数企业不希望拥有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如表7所示,68.8%的企业希望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25.3%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而定,只有5.8%的企业不希望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说明加工贸易企业有良好的发展自己销售渠道的意愿,但是现实中存在一些障碍,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在开拓自己销售渠道方面的努力。

表7接受调查企业是否希望拥有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

企业数比重

A.是40268.8%

B.否345.8%

C.不一定,要视企业的发展情况而定14825.3%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84100.0%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一)资金问题是企业开拓海外营销渠道最主要的障碍

加工贸易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除了要有价廉物美的产品外,还要投资大量的资金,进行宣传。由于资金限制,只有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有发展海外营销网络的基础。就外商投资企业而言,外方投资者以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居多,接受调查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方投资者约65%属于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资金问题成为限制这些企业开拓海外营销网络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43%的企业认为发展海外营销网络的成本太高,企业资金有限(参见表8)。

表8接受调查企业认为发展海外营销网络的制约因素

企业数比重

A.成本太高,企业资金有限22243.0%

B.国际市场供给饱和,新品牌难以进入8015.5%

C.企业不能及时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11622.5%

D.缺乏发展自己营销渠道意识6312.2%

E.合作(或合资)外方限制本公司发展自己的海外影响网络6813.2%

F.其他468.9%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16115.3%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二)企业无法及时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

表8的数据显示,无法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是影响企业开拓海外营销网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2.5%的企业认为不能及时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制约企业海外营销网络的发展。这说明信息传播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

(三)企业在创建自己品牌过程中存在障碍

产品流通过程中,品牌的影响很大。拥有知名品牌的产品往往意味着稳定的市场份额。加工贸易企业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树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内资加工贸易企业。根据调查,使用自己品牌的企业比例相对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己品牌知名度低和无力投资作广告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如表9所示,分别有38.8%和26.9%认为自己品牌知名度低和无力投资作广告是企业使用自己品牌的障碍。这两个原因之间是关联的,广告和品牌之间相互影响,好的品牌必然是堆积在大量的广告之上,如果一个企业无力为自己的产品作宣传,就很难树立知名品牌,尤其是那些大众消费品。因此,企业不使用自己品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金短缺。另外,18.6%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这些企业多数是给国际知名品牌代工,只要与这些知名公司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就不担心产品的销路。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也是原

因之一,但比重相对较低,只有11.2%的企业认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使用自己品牌的障碍。可能的原因在于,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多数用于出口,且出口渠道比较固定,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对其销售影响不大。

(四)企业电脑化经营相对滞后

随着网络的发展,企业的网络建设对开拓营销网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获得快速、

表9接受调查企业认为使用自己品牌的障碍

企业数比重

A.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6111.2%

B.无力大量投资做广告14726.9%

C.自己品牌知名度太低,影响销路与价格21238.8%

D.没必要形成自己的品牌10218.6%

E.其他17632.2%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47127.6%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低廉的信息,就可能有机会迈向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完善的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其参与国际行销。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电脑化经营和管理。这对于大企业来说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中小企业则存在一定的困难。中国台湾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台湾“52.46%的中小型制造业表示在推展业务电脑化方面遇到困难”(《制造业经营实况调查报告》,网上资料)。这个数据对了解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电脑化的情况很有帮助。

(五)缺乏优秀的营销人才

建立营销网络,人才是关键。根据台湾对本地中小型制造业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激烈竞争的环境,优秀行销人才的缺乏,以及行销研究(商业分析与市场预测)人才不足是中小型制造业在行销方面所遭遇的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大陆的情况也是如此。在表8中,选择其他选项的企业中多数表示人才不足阻碍了其发展海外营销网络。

四、改进的建议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是以引进外商投资的形式发展起来,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相对薄弱,因此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被海外接单人和中间商控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状况是合理的。前面提到加工贸易的销售渠道控制在海外接单人和中间商手里,容易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利润水平低,缺乏自主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

(一)企业应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营销策略

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对加工贸易企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但不管是制造企业,还是贸易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在开拓销售渠道时,必须建立符合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状况的营销策略,否则欲速则不达。对于大型的制造企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代工的同时尝试树立自己的品牌,积极开拓自己的营销渠道;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资金和销售人员储备相对不足,营销策略的重点应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同时积累资金和行销人员储备,逐步将企业做大做强;对于贸易企业,营销渠道的竞争意味着服务的竞争,只有提供更好、高附加价值的服务,才能巩固与老客户的长期关系,开拓新客户。

(二)加强工贸结合,帮助内资制造企业开拓市场

前面提到,加工贸易领域工贸结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贸易企业接收海外订单后,在国内寻找合适的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另一种是制造企业接到订单后,因没有进出口权,必须找一家贸易企业做。前者多是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结合的方式。是内资制造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渠道;后者则是外资加工生产企业与贸易企业结合的方式。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的逐步放开,贸易企业的这种纯业务势必降低。对于贸易企业来说,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第一种方式。贸易企业接单,寻找合适的制造企业生产,可以充分发挥贸易企业和制造企业的优势,增强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力。许多开展加工贸易的内资制造企业是中小企业,在海外业务方面缺乏竞争力,而贸易企业熟悉海外市场,但自身没有制造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有力地促进内资加工贸易的发展。

目前这种形式的工贸结合规模太小。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多数是外商投资企业,内资制造企业的数量非常少。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内贸易企业的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根据问卷调查,只有17.9%的内资企业利用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二是内资制造企业产品的质量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这也是加工贸易国内采购比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扩大工贸结合的规模,就需要贸易企业和制造企业共同努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政府有关部门也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鼓励贸易企业在海外市场积极寻找订单。

(三)改善投资环境,变海外接单为国内接单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多数是外商投资企业,其加工贸易业务多采用海外接单、国内生产的方式。销售渠道为海外接单人和中间商掌握,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狭小,发展受到制约,尤其是对中外合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中方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对此,政府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方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内的同时,将其营销环节也转移过来,变海外接单为国内接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包括继续给予加工贸易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进主管部门的管理等多方面。

变海外接单为国内接单以后,不但可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水平,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在国内培养一批营销管理人才,解决我国行销人才缺乏的问题。另外,鉴于在所有形式的外方投资者中,中小企业利用中国贸易企业销售渠道的比重最高,因此在吸引外资进入加工贸易领域时,政策应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

(四)政府应在资金、信息、网络建设方面给予支持

篇4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配套能力;对策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加工贸易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加工贸易的升级发展,其中相关产业配套能力的落后,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刘德学(2006)认为,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不高是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制约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配套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不足等方面。廖涵(2003)认为,我国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地采购率低,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低,其原因分别是跨国公司国际经营一体化、国内企业经营体制落后和加工贸易政策存在问题。王睿(2006)认为,要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促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促进国内配套和产业链条延伸,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

一、加工贸易相关产业配套能力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加工贸易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与加工贸易相关产业配套能力的发展情况也十分引人注目。以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与装备制造业两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

(一)原材料和零部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见表-1),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企业零部件采购总量中的比重较低,32.2%接受调查的企业国内采购率在10%以下,约60%的企业的国内采购率低于50%。并且,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分别占49.7%和40.9%,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只占13.1%。

国内采购的状况说明,我国加工贸易高端原材料、零部件配套能力还相当弱,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作用很低,加工贸易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技术外溢效果也深受抑制。比如电脑行业的芯片、集成电路、软件和服装产业的高级面料等。高端原材料、零部件配套能力的不足,必将导致我国在吸引和承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和价值链环节的国际转移中处于劣势,从而对加工贸易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二)装备制造业

首先,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还不到30%,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德国的46.4%,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缓慢。设备利用率低且陈旧落后,主要机械产品和大多数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技术依靠国外引进,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少,出现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局面。经济效益低,销售收入利润率、增加值率以及劳动生产率都低于整个制造业的数值,处于很低的水平。

其次,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依赖进口。近年来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进口元器件、技术和装备基础之上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的70%都由进口产品占领。

再次,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十分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附于国外企业的组装产品比重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这一数字远低于美国的49%、德国的48.5%和日本的38%。

最后,设备的国内采购情况也不容乐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调查表明,加工企业在国内采购的大部分都是一般性或辅设备,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关键设备和生产线主要是依赖进口,特别在高新技术产业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装备制造业产品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我国装备制造业似乎并没有“顾及”到这一市场,为加工贸易部门提供关键设备、高水平成套设备的能力还较差,因而,对加工贸易推动作用相当有限。

二、我国相关产业配套能力滞后于加工贸易发展的原因

(一)产业技术水平落后

产业技术水平落后是导致我国相关产业配套能力滞后于加工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得国内配套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和标准上都难以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活动,使其配套产品主要源于国外进口或少数外资配套企业。在目前加工贸易相关配套产业中,高端原材料零部件,以及装备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弱势项目,而这些产业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我国当前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既影响了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又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自身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的升级。

(二)政策因素

目前我国相关政策的规定也是导致相关产业配套能力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目前的规定,政府对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境外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实行免征进口税,而对加工贸易企业在本地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则采取先征后退且部分退税的待遇,这明显鼓励了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保税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而且我国税制对来料加工国内采购实行不退税的政策,因此,对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企业来说,使用国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税收负担远远大于使用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税收负担,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保税方式进口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这种税收政策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加工贸易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当地采购率,导致了加工贸易相关产业发展的滞后,从而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产业转移,实现升级。

(三)国内企业经营机制落后

国内相关企业经营机制的落后,也制约了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我国国内企业由于体制以及自身经营方面的原因,获得的收益很少,从而难以对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进而影响了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国产原材料质量不稳定,使得跨国公司对国产原材料和零部件不信任而选择从国外订购。而且,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要求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而不断提升,国内供应商也不能为其提供稳定的半成品、原材料,造成国产供应方失去了供应商的地位。因此,国内产品本身的各种不利因素使得他们无法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质量要求,造成了国内采购市场的流失。同时,国内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往往缺乏适当的机制和畅通的融资渠道,造成资金不足,以至于难以满足外商提出的要求。

(四)外部因素

此外,从外资企业这个外部原因来分析。作为我国加工贸易主体的外资企业,出于经营一体化和防止技术优势扩散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在我国采购中间投入品,特别是一些高端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高端机器设备,因而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小,从而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滞后。尤其是跨国公司,其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使得他们在加工贸易中会更多地考虑从公司内部,而不是东道国(地区)采购产品,即使有时在东道国(地区)本地购买比公司内部购买价格低,但只要公司内部贸易所能节省的交易费用高于差价,跨国公司还是会选择公司内贸易。一方面,外资企业更倾向于从母公司内部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产品,这无法带动我国配套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为防止技术优势的扩散,不愿意向我国输出高端技术,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自身产业得不到发展。

三、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相关产业配套能力的对策

(一)产业政策

要把发展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纳入加工贸易升级战略,同时把为加工贸易提供装备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指向,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与相关配套企业的良性互动,延长国内价值链。政府应在产业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政府要引导国内企业关注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配套市场和设备需求动向,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其次,政府应出台鼓励加工贸易更多地使用国产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政策措施。例如,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关于鼓励来料加工业务使用国产材料的通知》。这样的鼓励政策有利于我国中间品行业的成长,促进加工贸易关联效应的发挥,最终将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政府要引导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通过为国外设备制造商提供配套间接为国内加工贸易提供装备,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制造能力。超级秘书网

(二)税收政策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一些具体规定在客观上不利于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发展,应尽快统一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税收政策: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彻底的免税或退税政策,实现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增值的零关税;制定和完善“以出顶进”政策,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所使用的国产料件,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视同进口料件予以保税;改革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加快出口退税的进度,实现及时退税,从而提高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和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国内采购率。并且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关键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可考虑在税收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三)体制政策

对于我国国内企业落后的体制,要制定相应政策进行改革。要深化中间投入品产业经营体制改革,提高我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方式,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工人;对国产中间品生产企业给予用地等方面的优惠;增大对国产料件企业的研发投入等一系列措施来发展中间投入品市场。另一方面,我们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基于市场驱动而把区域研发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去,分享研究成果。这样我们的企业才可能转移先进技术,实现技术本地化,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扩大产品领域,提高产品层次,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

(四)外资政策

在对待外资企业的政策上,首先,应该加大力度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应给予政策上的优惠,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来促进设备制造业和高端原材料零部件行业的竞争,从而推动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发展。其次,要大力推动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加强本地配套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力量提高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规范研发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和科研教学机构建立联合研发机构;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地科研机构在基础技术、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便于研发成果的扩散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的新道路(总报告)[R].经济研究参考,2003,(11):2-15.

篇5

[关键词]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的。由于我国注意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333倍。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GDP的19%,其顺差增量拉动我国GDP增长近1.5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440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5%。不用置疑,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增长极,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渠道,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然而,在肯定加工贸易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待解决,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

首先,加工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而2007年1~7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已达5238.3亿美元,增长18.5%,其中,出口3267.3亿美元,进口1971亿美元,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顺差为1296.3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354亿美元。

其次,加工贸易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提高。过去十年, 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 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 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有上升的趋势, 但其增值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增值状况并不理想。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从理论上说应该不断增大。但事实上,我国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某些部门出现了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仅有的部分高科技产品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低的问题。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零部件和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性环节,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

2.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

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 最突出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整个产业链中, 我国仅以廉价的劳动力和使用成本偏低的土地参与加工贸易, 而原材料、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技术、品牌、管理模式、资金以及营销网络等附加值高的生产要素基本是跨国公司从国外市场上配置的。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加工基地, 一些行业和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因此,加工贸易对国内其他产业缺乏前向或后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 如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升级。

3.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衡

近几年来, 外企进出口额平均占比超过75%,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表现出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失衡。这种主体结构反映了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 导致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行为多在外企间进行,产业带动效益和技术外溢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加工贸易区域结构分布不均衡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地区间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当前,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费用的不断提高,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布区域上的巨大差异,发掘我国劳动力潜力,并实现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将很快丧失。

三、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使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增值率和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加工贸易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必须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能力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各国应该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和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生产环节安排在国内, 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然而, 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具有的比较优势将会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动态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资源优势(主要是指成本优势)逐渐弱化, 而资金、技术等优势将不断加强。因此, 我国应向具有研发、设计功能以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高端产品迈进, 加强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加强与本地大学和科技中心合作, 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的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 提升企业从事OEM (委托制造) 配套能力,努力向ODM (委托设计制造)和OBM (自主品牌加工制造)发展, 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2.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

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我国加工企业不仅要提升加工制造、装配、检测、包装等非核心价值环节的能力, 还需具备应用性研发、工艺、外观设计、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附加服务等更加系统化的功能,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 发展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 这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

3.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开展加工贸易, 调整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

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特别是纠正一些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外资优于内资”的观念, 避免“内资给外资让道”的现象;鼓励和引导本土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从政策倾斜、资源和信息的提供、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扶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尤其要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提高同国外企业的产业配套能力, 促进我国内资企业生产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 使本土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

4.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 调整加工贸易的地区结构。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资源禀赋情况,针对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削弱的趋势,可以逐步将其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既有利于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又有利于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 满足西部地区现阶段数量型经济增长的需要。政府应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中西部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中低端产业的转移,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东部发展高端加工贸易, 中西部地区发展中低端加工贸易的地区结构, 促进加工贸易的协调发展。

5.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国家应该强化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引导, 实行加工贸易产业评估制度, 向高端产业环节升级,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些加工程度不高, 技术含量不大、附加值低, 特别是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环境污染的项目, 要制定禁止或限制政策,对符合标准的加工贸易项目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加工企业为国外品牌制造商提供研发设计和国际营销等更高层次的合作, 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整合延伸,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应用高技术对传统轻型加工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实现加工贸易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国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的研究[J].经济管理,2007.8

篇6

【关键词】服装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转型升级;建议和对策

一、沈阳服装加工贸易的现状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沈阳市服装进口0.4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3.3%,占全市货物贸易进口比重的1.5%;出口金额达到了2.7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0.3%,占全市货物贸易比重的7.6%;2013年沈阳市的服装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3.6%,占全市货物贸易比重的9.3%。

表1 2013年沈阳市服装进出口同比2012年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表2 2013年沈阳每季度服装加工贸易出口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在2013年这一年中,服装出口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第一季度中,出口保持2012年年底上升趋势,当季增长3%,比2012年同期增长5%。第二季度,出口的增长速度有了一点点的提高,当季同比增长5%,比2012年同期增长9%。第三和第四季度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尤其第四季度尤为显著,十月份累计出口额已经超越了2012年全年,至年中累计超出3千万美元。可以看出我国的服装加工贸易在出口方面一直稳步的提升,从自经济危机以来的恢复性增长转向了实质性的增长。

二、沈阳服装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知名品牌,多为外商做“嫁衣”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已经声名远播,在服装行业更是如此。但是纵观国际一流服装服饰,很难看到中国品牌的身影,在世界各国的众多名牌服装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制造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制作被他们的品牌挡在身后。“我们的生产工人耗费了大量的劳动进行服装的生产,拿到的酬劳却是总利润的很少一部分。据已有的调查,一件服装总利润的三分之一要付给品牌设计商,品牌受专利保护;而生产商只有十分之一的利润收入囊中,这个差距显而易见。”而我国的服装制造商主要以价格战作为同行业竞争的手段,这种“自相残杀”式的价格竞争方式是不会改变我国服装业在国际竞争市场上的劣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不会有所上升。沈阳服装加工业缺乏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多为外商做“嫁衣”。

(二)劳动力比较优势渐失,行业生存受到威胁

“根据近期第一纺织网公布的数据结果显示,目前孟加拉国的劳动力成本是0.22美元/小时,柬埔寨是0.33美元/小时,越南是0.38美元/小时,印度是0.51美元/小时,而中国则是1.08美元/小时。”劳动力优势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国际具备一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间接解决近1亿人的就业问题。然而,中国的这一优势正在逐步下滑,对于企业而言已经导致一些国外大客户将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的柬埔寨、孟加拉国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间接导致了企业的客户流失、收益下降。

以辽宁的服装出口企业为例,因为多数生产厂家都是代工生产,所以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辽宁纺织工人工资水平平均在1500元左右。随着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企业与政府不得不解决工人难以维持生计的收入问题。提高工资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由此,辽宁纺织工人的工资上涨至 2600~3000 元。而越南的服装生产工人的工资每月只有 600 元。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服装出口企业面临两难困境,不提高报价就只能降低利润,为了不至亏损提高报价,势必带来订单向低工资国家的转移。

(三)生产工艺落后

作为世界的“纺织机”,我们的设备与技术真是难以支撑这一称号了。我们的服装生产企业从事纺织生产近30年,而设备基本都是被动升级,没有高水平的设备,再怎么熟练的工人也无法创造出一流的生产工艺。而面对先进设备的引进,我想各企业主们也是左右为难,因为目前国产的设备制造精度差,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购买国外高科技生产设备的投资成本又相对较高,这是导致众多国内企业不愿引进先进设备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生产设备上不去,谈任何其他的管理问题都是白费。

(四)服装加工技术手段落后

缺乏高端设计技术和手段是国内服装企业的通病,特别是信息化的建设制约着企业发展。据了解,目前沈阳的服装生产企业中仍有许多企业停留在手工打板阶段,这与使用CAD电脑技术打板的生产相比,效率相差太多。许多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的投入不值得,不划算。企业想要向高层次发展,信息化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三、实现服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很长时间以来,服装产业也算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名词。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服装业成长为了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如,意大利的服装出口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劳动力,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使用电脑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的技术。然而沈阳的服装生产还在依靠简单的重复的劳动力工作,完全手工化。在美国市场上意大利服装的平均价格为16.09美元,而中国服装的平均价格为3.57美元,仅为意大利的四分之一。

(二)提高品牌意识,打造国际化的品牌

沈阳服装出口的结构八成是“贴牌生产”,专家学者一直强调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贴牌生产”的模式。可就目前形势,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要想打造自己的品牌,竖起自己的旗帜,需要投入的资金是难以承受的。我们的企业,产品设计能力薄弱,在市场推广上更是无从下手,与国外企业相比,真是差的不是一个等级。政府应投入力量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开发自己的产品,创造自己的品牌。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的服装企业还是以中小型为主,他们的发展命运需要更多的关注。

(三)建立科学的用工管理体系,

我国的服装制造业一直依靠丰富的劳动力占据着“世界服装工厂”的地位。但是,近年来这种比较优势已经变得越来越弱。服装企业的经营者们应该从更远的角度考虑劳动力成本的问题,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生产,更主要的是它可以发展成为高品质的生产企业并产生企业凝聚力。这种效益的产生远比从员工的工资中挖取利润高明的多。企业主们应该从可接受的程度上为员工设置奖励性的工资待遇,签订符合标准的劳工合同,并为职工办理劳动保险等福利待遇。此外服装生产企业们还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动态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关注员工的业绩。在考核中会体现出员工的能力和业绩,依据业绩来提升工资。

(四)加强服装加工企业的内部文化建设

高流动性的职工会带来一段时间内生产率下降的问题,这同样是造成企业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稳定职工队伍是打造一个高品质团队的基础。而稳定职工队伍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符合自身状况的企业文化。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服装企业,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它不会成为人心向往的地方。相反,一个具有成熟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得到全体员工的悉心呵护与拥戴,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纺织品制造业中,女职工占有绝大比例,且服装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城、乡镇等较偏僻的地方,建立本企业的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员工有家的感觉。

(五)跟随国际服装加工技术的潮流提高企业加工的技术水平

中国的纺织品服装产业使用的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甚至比不上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所以,努力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所以企业主们应立即下手,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当前的生产, 不仅要紧紧依靠人类本身的智慧和技能, 还要借助于科学技术和设备尤其是高科技设备,如电脑辅助设计C A D , 电脑提花绣花设备, 电脑控制、服装特种整理、服装功能技术等。在高起点上, 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一流的技术一定要配备一流的从业人员,沈阳服装从业者中不乏优秀人才,企业与政府应该为他们的进一步提升提供通道,让他们出国深造后再回国为企业做贡献。创造条件鼓励各方人才对国内服装生产设备进行改良,争取开发出适合国内纺织服装产品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总之,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升级的目标是通过先进设备的更新,实现生产的高速化和自动化,通过研发新技术、新材料生产出具有高产品附加值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杨圣明,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298-308.

[2]郑荣郎,传统产业向上提升的转型策略[J].能力杂志,2008,(540):13-17.

[3]安春明,中国纺织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J].纺织导报,2012,(02):18-19.

[4]赵文峰,浅谈我国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济师,2013,(03):49-51.

[5]田林辉,徐生强,中国纺织业品牌建设现状[J].品牌视点,2010,(05):47-51.

[6]何振红,我国加工贸易快不转型升级[J].港口经济,2010,(04):41-42.

[7]黄永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12,(05):31-35.

[8]金龙布,加工贸易本土化策略[J].大众科技,2013,(1):198-200.

[9]李文博,论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的转型[J].东南学术,2013,(1):58-63.

[10]毛雷,纺织服装企业库存的成因及规避策略[J].上海纺织科技,2010,(9):49-51.

[11]傅钧文,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10,(7):14-17.

篇7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

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但是也不断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便强调了后起之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后,其产品的比较成本可以转化,故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潜力巨大,但在本国暂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对其进行扶持;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强调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巴萨拉的比较优势阶段论则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要素比例变化说明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等经济因素都会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发生改变。而我国近些年加工贸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足以证明这些理论———我国近年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过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日趋衰微,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转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的加工贸易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比较优势陷阱”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如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从长远来说将阻碍本国产品结构的升级,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理论,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对国内相关产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十分明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征

1.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占主体地位

自1987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便一直由进料加工所占据,其所占比重近年来更是一直高达85%左右,相比来料加工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进料加工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我国地方财政与外汇收入,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企业性质: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早期以国有为主、外商投资机器设备等进行生产和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也逐渐参与进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商投资进入。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在现阶段已占据了我国加工贸易绝对的主体地位。

3.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所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服装玩具等,之后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到纺织、皮革等行业,但总体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入世以来,随着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贸易逐渐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的方向转变。

4.贸易伙伴:美、日、韩、欧盟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的进出口伙伴国有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和韩国是我国加工贸易近几年的主要发展对象,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贸易合作的增加,我国与这两个地区的加工贸易合作也在增多。

5.地域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整体加工贸易的地理结构属于“东强西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从沿海开始逐渐向周边扩撒,而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

三、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一词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加工贸易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更是迫在眉睫。

1.核心问题:加工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至今,主要从事的仍是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代工;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但这些产品的生产内容也多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果我国仍然坚持这种结构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品附加值的不断下降,大部分增值利润由外方获得,从而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系数低下、出口产品竞争力缺乏和对外贸易发展后劲的不足。核心能力方面,由于资金、人才受限,国内的加工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而外方也将核心技术、品牌控制、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和设备等环节留在国内,从而使我国加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下,过度依赖于国外母公司,高额附加值流入国外。

2.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偏低,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

外资企业比重过大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虽然外资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一度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提高和企业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特征也在一方面加剧了我国经贸发展的对外依赖性,降低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另一方面削弱了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由于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发展不足,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的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都由外方垄断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方从我国撤资撤厂,将对我国加工贸易造成沉重打击,进而引起我国经济的不小动荡;同时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影响民生状况。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分布地区的极度不平衡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所带来的产业集聚仍是集中在东部地区,降低了加工贸易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引起中西部落后地区资金、人才、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导致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愈拉愈大;同时加工贸易先进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将不断加重,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我国加工贸易的劳动力成本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供给量的下降,二是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劳动力资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步丧失。外资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已将目光放在了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传统的外资加工贸易工厂的撤离大潮已是山雨欲来。

5.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首先,外需减少,出口受阻。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疲软,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原有的客户资源减少;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使得新兴市场的开拓也遭遇了一些障碍。其次,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近年来开始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制造业,使得原来在华投资的企业纷纷转向这些地区,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遭受冲击;而其更为低廉的成本和能源资源使得出口产品颇具竞争力,抢占了我国企业的部分市场。

四、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提高引资门槛,优化引资结构政府需要对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要有目标、有重点的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同时建立倒逼机制,坚决禁止对高污染、高耗能、粗放型等与国家政策导向不符的外资项目的引进。(2)营造创新环境,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政府需要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构建有利于加工贸易在价值链内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体系。要构建公平竞争和包容鼓励的创新环境;整合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育龙头企业;在提高能力和发展效率的基础上追求规模的扩大化。(3)提高本土化程度,创建产业集群根据迈克尔波特(1990)的产业集群理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该是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实现内资企业的主导地位。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扶持政策,为内资企业提供发展支持和与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从而达到我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选定本省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加工产业,进行严谨考察和评估后确立重点扶持对象,培育本省知名品牌,发挥“大品牌”的带动作用;根据重点产业和区域,合理规划后进行产业集群建设,最终形成以加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各产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和规模效应。(4)构建服务型监管模式,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加工贸易的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因此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支持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立法方面,需要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特点,从行业标准、发展规范等方面明确企业责任义务及经营内容和准则;从职责范围和管理标准的明确,理顺和协调各部门职能、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通过发挥行政和立法两种职能的双重作用,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企业层面

(1)加强自主创新,打造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培育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是谋求更多国际话语权、冲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效益、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国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加工企业要重视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提高创新投入,广泛吸收和积极培育培育相关的研发、管理经营和销售人才,同时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高水平加工产业,加强与全球价值领导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吸收转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渐实现由传统的OEM向ODM和OBM的转变,最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争取国际流通渠道的主动权和终端市场控制权,迈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从而引领全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2)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焕发传统产业活力对于我国众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加工企业来说,要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项目,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模仿和创新,从工艺流程提升到产品提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求是理论网[DB/OL].2015-03-19.

[2]赵云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分析.中央党校网[DB/OL].2015-1-22.

篇8

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工业中又以重化工业为主,轻工业被置于次要地位,产业结构失衡。在改革开放时,恰逢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和东亚新兴国家因为收入的持续增长,工资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我国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迅速增长,带动了我国轻工业部门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很多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将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90年代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初级产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层次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约90%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

2我国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2.1研究思路

在我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增长缓慢,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相当活跃,由于这两类产品的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说明我国贸易总量的增长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发展。

从图1中看到,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6年,两者的出口总和占总出口的85.74%,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出口,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越高。(见表1)

从表1中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分别为87.3%和71.2%,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扩大,而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

2.2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通过研究上述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在各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与各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的相关性,来验证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贸易竞争指数(TC)定义为:TCij=(Xij-Mij)/(Xij+Mij)

它表示i国j部门的产品的净出口与该部门进出口总额的比,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TCij的取值范围是区间[-1,1]。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则表示i国j部门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净出口部门;反之,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小于0,则表示该部门是净进口部门,具有比较劣势。

2.3检验结果

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为解释变量,以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验证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见表2)

从上述得出的相关矩阵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不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不断的增强,可以说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加工贸易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按此思路我们在二者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进一步研究其量化的关系。

选取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为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Y)为被解释变量,运用SPSS软件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如下:

Y=-3.614+0.04X

(-3.954)(3.806)

R[2]=0.617;F=14.483

方程式的拟合优度为R[2]=0.617,F检验值为14.483,解释变量t检验值为3.806。其检验结果都大于相应得临界值,说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其经济意义说明,从1996年到2006年期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会上升0.04。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中国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便捷途径。

3政策建议

3.1加大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延长国内产业链

充分利用和不断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配套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微观主体。最终带动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加工贸易在中国的产业链条。

3.2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产业发展

积极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还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植性政策。同时积极培养相关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

3.3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发展

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而且地域辽阔,中国的资源性加工产业也大多数集中在这些地区。引导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从而使得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

3.4加强监管

加强海关、质检、港务等管理部门的协调,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遏制加工贸易走私犯罪活动,适当简化加工贸易进出口的相关手续,为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黄菁,杨三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41-47.

[4]刘英,谢运,吴明星.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5,(6):28-31.

[5]王洪庆.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7):39.

篇9

关键词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出口退税宏观调控

一、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概念与作用

(一)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概念及特征

1.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概念。现行通常操作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2.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与外发加工的区别。深加工结转与外发加工的区别就是加工贸易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移。深加工结转是一个销售行为,加工贸易商品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加工贸易企业(转出企业)将半成品销售给另一家加工贸易企业(转入企业)的一个商业过程。而外发加工只是在加工贸易成品制造过程中的某道制造工序委托给承揽企业的一种方式,待加工工序完成后,加工贸易商品需归还给加工贸易企业。在此过程中,加工贸易商品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加工贸易企业和承揽企业只有委托关系,承揽企业也只收取加工费用。

(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发展的作用

1.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工贸易为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管理人才,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2.可以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进步。从事加工贸易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面向国际市场组织生产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在可以迫使下道工序承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增强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使生产技术符合一定的标准。

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相关政策之间存在冲突

[1999]3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的通知》规定,海关对企业的深加工转出或转入视为形式出口或进口,办理结转和核销手续,实行保税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是否采取保税政策并未明确,只是在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保税货物的转让、转移以及进出保税场所,应当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接受海关监管和查验。

而根据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对销售行为进行了释义,销售行为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据上所述,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应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的销售行为,原因有三:一是在中国境内发生加工贸易货物结转行为;二是有偿结转加工贸易货物;三是加工贸易货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转入企业可以自主的处置加工贸易货物,包括加工后内销或者复出口。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应该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行为征收增值税。而根据[1999]35号文件规定,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可以实行保税制度,免征增值税。由此可见,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与现行法律存在冲突。

(二)海关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现阶段,海关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监管主要是依靠企业申报和通过对申报单证进行审核实现的。由于加工贸易结转货物的物流同国内普通货物的物流一样,不需要海关加施封志,不使用海关监管的车辆,不进海关监管场所,所以海关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实际货物进行监控存在一定的困难。

走私企业利用海关对加工贸易结转货物难以监管的缺陷,实施“假结转、真内销”的走私行为。走私企业通过办理深加工结转手续,核销加工贸易手册,并将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牟利,偷逃国家税款。而转入企业则通过以次充好等方式将一般贸易出口货物伪报成加工贸易货物出口,并核销其承接手册。特别是部分出口退税率低或者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存在假结转情况的风险更高。

三、完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征收增值税

1.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环节征收增值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符合增值税“境内销售货物行为”,应按内销规定征税,实行增值税“免、抵、退”政策。同时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规定,在结转时,可以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下游加工企业据此作为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抵扣。

深加工结转征税采用“免、抵、退”政策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免、抵、退”政策的管理相对比较严密,责任明确,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面实行金税工程交叉稽核比对,不会给增值税管理造成新的漏洞;二是企业和税务部门都已经适应,所以全面实行免抵退税管理的条件已具备。三是深加工结转货物所耗用的国产料件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可以予以抵扣,有利于鼓励使用国产料件,从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企业税负,减少因结转环节增收增值税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2.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深加工结转环节增值税。由于海关负责征收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属于中央税,而税务部门征收的增值税属于共享税,中央和地方按75:25分享,同理,出口退税也是按照75:25比例来进行返还。如果由海关来进行征收深加工结转环节增值税,那么出口退税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将相当大,不利于在深加工结转环节开征增值税。所以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过程中缴纳的增值税应由税务部门负责进行征收,同样,也有利于国内采购料件的退税。

(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继续免征关税

由于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比照“国内销售行为”,而非传统的内销行为,所以应该继续对结转货物进行关税保税政策,纳入加工贸易手册管理,在结转时不征收关税。在结转货物发生内销行为时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期出口的,追征关税和缓税利息。

(三)禁止来料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

来料加工贸易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进口时不付汇,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属于外商。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一种商品销售行为,特点就是加工贸易货物的所有权的转移,由转出方转移到转入方。而从事来料加工贸易企业只是受外方委托,对外方提供的料件进行加工、装配,并不拥有货物的所有权,也就无权处置销售加工贸易货物。即使基于外方的委托下,销售(深加工结转)加工贸易货物的行为,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二款的“销售代销货物”规定,应当缴纳增值税。

四、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税制改革作用

(一)可以加强国家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宏观调控

现阶段,对加工贸易发展的调控政策主要通过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来实现的。商品分类管理是国家为了优化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将加工贸易商品分为禁止类商品、限制类商品和允许类商品。

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对优化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调整调整方式过于粗犷的弊端,只将任意产品分为三类模式对我国产业精细化发展已经不能做出精确的调控。出口商品退税率是国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社会资源配置情况及考虑到其他一系列因素而做出的有针对性的对出口商品返还国内已征税额的比例,对国家鼓励生产的商品进行全额或高比例退税,对国家限制发展的商品根据情况实施不同比例的低额或不退税。而假设再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配套商品出口退税率的调控,那么有助于对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的细分,实现“鼓励商品实证实退、限制商品多征少退”,有效体现出口退税政策的导向作用,更加有利于我国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实现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

(二)有利于调整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弥补国内资金、资源、技术的不足,赚取出口创汇,这一价值取向是符合当时的经济状况的。而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工贸易相关实质性政策并未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价值取向仍然定位为一种吸引外资、赚取出口创汇的低级的贸易方式,单纯追求一种数量型的扩张,而忽视了加工贸易质量的升级,忽视了它在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致使加工贸易一直处于传统型阶段。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模式将影响着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必须做出适时的调整。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价值取向目标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把提高出口效益作为加工贸易努力实现的首要目标,使其有利于通过国内外资源优势的互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三)有效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在商品结构、目标市场和进出口配额等方面存在着雷同或竞争,加工贸易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一般贸易,并造成税源萎缩①。一般贸易是全部或绝大部分适用本国资源和材料进行生产和出口的贸易方式,实质上是一个国家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技术等要素的出口,而加工贸易在现阶段来看,由于采用“大进大出”模式,实质上仅仅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出口。

且加工贸易方式对国内产业公平竞争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国家因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或者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某种商品进行调控时,例如调低出口退税率等方式,企业往往避开一般贸易方式而选择加工贸易方式继续进行生产,规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其他一般贸易企业的开展不公平竞争,不利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税制的改革,将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延长国内加工产业链,加大对国产料件的采购,加强对国内配套产业体系的扶持,鼓励公平竞争,促进国内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宏.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经济纵横.2004(2).

[2]冯雷.浅析我国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研究参考.2000.

[3]王子先,杨正位,宋刚.促进落地生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国际贸易.2004.2.

篇10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着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1、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本质从流程来看,基本上是“进口一加工/装配一出口”模式;从目的上看,进口是为了出口,而且出口制成品;从市场来看,两头在外,委托方负责/控制出口市场,而我国境内企业只参与和承担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工艺的工作;从生产角度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链条越来越长,单个企业只需也只能参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生产。图1为丰田公司生产汽车,就有三个层级数万家来自七个东亚国家为其专门生产或加工零配件,丰田公司只需要拥有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部件,完成组装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从内涵上看,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对外加工贸易的定义基本一致。因此,加工贸易是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而在产品内分工中目前来看我国又最主要的是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2、加工贸易能够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实现结构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价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人跨国公司高薪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人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人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并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加工企业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阶段,并以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外溢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总体上仍不平衡。

面临加工贸易当前的发展情况,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由来与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增值的过程。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就越有利。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不断加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仍显得较短,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引起的相关负效应将十分突出。因此,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能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关系到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收益。首先,应调整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采购率。国家应该从根本上扭转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上游产业倾斜,并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其次,应改变离境退税规定,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被垄断、技术进步被压制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一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一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一自创品牌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人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产生了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因而,跨国公司投资引致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切人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一条便捷途径。

当然,在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同时,要充分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和公关能力,大量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试图控制企业经营权,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果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因此,应建立审核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规则和程序,把企业的并购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来考虑。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乖啦创新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实践和积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培养产业集群,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产业集群内

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相互联系,成为整个联系网络的节点;再次,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可以让企业从三个方面获益: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并容易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励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培养产业集群,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一市场优势一技术优势一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4、加速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但在我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在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内加工贸易尚不发达区域转移。考虑到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物业配套、物流效率、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梯度转移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只有显着改善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优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条件,增强这些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