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4 15:4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构建的特定的由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能力和素质结构、教学装备、评估和反馈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方程,是一个教育的系统工程。
教育部《有关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摘要: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摘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而培养同一类型的人才,其培养模式不是惟一的,而是可变和多样的;但对于某种类型的教育模式,为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其风格或特征必然有较为稳定的基本范型。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培养目标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适应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有关方面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实训环节、考核评价、教师培训等一系列环节入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
专业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主动、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自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方面,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职业岗位要求具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专业方向也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要方面,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陕西省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向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采用“交叉复合、分合有序”的方法,实行多专业方向,大类化、市场化、个性化教学,以扩大毕业生就业适应面。
制造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将逐渐成为陕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相关行业的人才将成为人才需求的重点,根据此趋向,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摘要:一是新增现代服务业的空中乘务专业;二是把一些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如在原营销和策划专业中增设机电产品营销、金融保险营销方向;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增加物流连锁、市场营销连锁方向;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开设财务方向和税务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增设导游方向和酒店营销方向。并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每年调整一次专业设置方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
通过以上专业设置的改革,建设起来的专业将具有几个特色摘要:第一,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较快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转换。第二,重点突出,特色较为明显,能够充分适应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向。第三,节约教学成本。专业设置范围不离“群”,在教学条件、师资、实训等方面可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益。
(二)在教学设计上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的做法,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出发点布置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本文以营销和策划专业为例进行说明摘要:
第一,分解岗位能力。对有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和分解,这是高职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由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参和,依据一线市场营销人员的岗位(策划人员、销售人员、市场调查分析人员、客户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对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进行分析并具体分解,有选择地确定该专业的学生能完成哪些具体岗位工作,确定本专业人才定位。
第二,确立专业核心能力。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确定岗位核心技能,形成销售能力、营销沟通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4个专业核心能力。
第三,构建能力课程模块。依据岗位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要求,构建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营销策划能力、营销沟通能力、销售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5个能力课程模块,并由此建立专业的支撑能力课程群。各能力课程模块中分别设置工学结合课程,并以工学结合课程为支撑,培养学生相应能力。
第四,依据企业活动流程,布置各能力课程模块在教学过程中的顺序,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同时完成配套教材、教学课件、精品课建设等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形成以职业活动流程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导、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第五,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布置教学进度。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培养目标,对每学期的教学进度进行灵活布置。在企业经营销售的旺季,及时把学生送到企业工作岗位上,用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用人需求旺季过后,学生再回到学校课堂,总坚固践经验,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灵活的教学节奏,建立灵活的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同时达到服务社会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这种专业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对教学进程进行简单的计划和布置,而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一线营销人员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充分体现岗位核心能力,以工作流程布置课程教学顺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最大限度地缩小所学知识和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
(三)在课程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仅仅依靠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对环境的感受是和在课堂完全不同;现代企业理念、良好行为习惯、应变能力、新的实用技能、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学到或形成。培养什么样的职业岗位人才,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岗位教育环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只能在工学结合中实现。
一是建立讲、学、练相结合,教师学生互动的情境授课模式。在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穿行来自生产实际的典型案例讲解、虚拟环境演练等综合性模拟练习,通过角色扮演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使理论教学更加鲜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将课堂教学内容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突出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实现,为今后的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二是学习场地的多元化。根据教学的需要改变原有单纯在教室上课的模式,分别在教室、实训基地、企业和工作现场实施教学,实施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需要讲解、讨论、练习的内容,可以在教室展开;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有效利用陕西经济、文化现有资源,实施现场教学,把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在和工作岗位的零接触中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知度,培养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如西安高职院校在上《旅游文化》课中讲到饮食文化时,可在西安饭庄上课;讲到建筑文化时,可在钟楼、鼓楼上课;讲到宗教文化时,可带学生去大小雁塔、法门寺心得等。
三是推广应用任务教学法。将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成课程任务,通过带领学生对任务的一项一项完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商品学、消费者行为、商务谈判技巧、营销软件应用、ERP沙盘模拟等课程可逐步采用任务教学法。
四是利用项目承接锻炼学生应用能力。首先充分在校内挖掘可供专业教学和能力培养利用的活动项目,由学生来承接一些校内的项目。例如校庆、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策划,毕业生回访、学生状况调查等的调查报告的完成可以交给学生来做,并将完成项目的情况作为课程考核的指标,使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实际项目的承接中完成。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一些其他途径,承接校外的策划、调研等项目,既培养学生能力,又利用学校资源服务社会。广告理论和实务、卖场管理、营销策划实务等课程可实施项目教学法。
五是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真切地负责特定的工作岗位,练习学生的市场调研、人际沟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能力,并以工作业绩作为考核能力的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四)在师资上建设“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拟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聘请技能实训教师和兼职教师。聘请相关专业的行家里手担当专业课和技能实训课教师。这种做法所具有的好处是摘要:一是弥补技能实训课教师的不足;二是保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三是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四是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有利于专业的调整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于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分期分批地派遣他们到工商企业实习、顶岗锻炼,参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产品营销和职工培训等,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进行教师资格认定。逐步在专任教师中(不含公共课教师)根据个人不同的经历、资格和能力,分别进行“双师经历”、“双师资格”、“双师等级”教师的资格认定,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精心设计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和工学合作,打造“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摘要:
1.教育部《有关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和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1
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陕西省政府网站,2007
篇2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1)从技术型人才转向技能型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建的职业大学。1982年教育部在《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中提出“使学生将来可担任技术员的工作”。从中可看出,职业大学创建之初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5年在《三所高等技术专科学校座谈会纪要》中要求:“三所高等技术专科学校培养出大批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于1987年在《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国发[1987]59号)中强调,高职教育要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由此可看出,高职教育发展初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技术型人才。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年)颁布后,高职教育的地位得到确立,相关部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如《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发[2000]19号)指出,高职院校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要求,高职教育应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创办高职教育的最初任务是培养地方经济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然而,在高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高职教育定位认识的不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转向技能型人才。
(2)由技能型人才回归技术技能型人才。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高技能人才”列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2004]5号)中提出,高职教育要“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标志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向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中要求,发挥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作用。随后,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时期的重要制度政策,均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展开,也是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不清的时期。直至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此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又重新回归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对技术型人才培养实践活动进行新探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颁布,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定位为“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高职教育服务面向、人才培养规格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2.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探索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社会人才分类,按照知识和技能大体上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人才。其中,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由于“技能型人才的智力技能成分不断增长,而动作技能成分相对减少”,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从历次政策制度对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特征规定看,技术型人才强调技术与技能、管理与应用、操作与创新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技能型人才侧重技能与实践、高端技能与应用及职业素养的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特征。因此,不管从人才分类层面,还是从政策制度层面,高职教育很难明确限定仅仅培养某一类人才。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人才结构中某一区域人才更为合理。由于个体差异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应单一化,既可以技术型为主、技能型为辅,也可以技能型为主、技术型为辅,技术与技能并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技能侧重于高端技能,高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在本质上应体现办学的高教性,帮助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阶段,高职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够用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应体现高教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另外,高职教育学制年限相对较短,以及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在后示范建设时期,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科学定位于重点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应用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拥有与技术应用能力相适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示范建设阶段,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需要深化产学研结合,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等方式产生造血功。”产学研三者联系紧密,但又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产”和“研”依赖于技术型人才完成相关实践活动,“学”则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实践活动,三者各有自己的任务。厘清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诉求,是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起点。企业产学研结合的根本利益在于与生产紧密联系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员工培训等;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的根本利益在于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根本利益在于把学生培养成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从本质上说,“高职教育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其持续健康发展植根于它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调节和引领,其历史使命在于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接区域支柱产业设置专业,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坚持需求导向,依据区域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调研和预测区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优化专业结构,保持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二是转变办学理念,实现校政行企合作开放办学,主动开展校政合作、校行合作、校企合作,实现“三个合作”办学。三是积极服务企业,鼓励教师开展立地式研发,养成教学实践智慧。高职教师主动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立地式”研发服务,不仅能满足区域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还能及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紧密联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高职教师能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在胜任教学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
2.构建“三层次目标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能促使学生获得实践技能和感性知识,在具体工作情景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结合自身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综合评估课程体系开发与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偏离高职教育规律的现象。由高职教育本质属性决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充分体现职业性、高等性和区域性特征,还要依据学生技能水平递进规律,进行系统化、分层次设计,形成“三层次目标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第一个层次目标定位是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第二个层次目标定位是综合技能训练,实施措施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目的是实现以“学”为主的“工”,校外顶岗实习目的是实现以“工”为主的“学”。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式上像工厂,实质上是教学场所;校外顶岗实习则是以岗代训,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第三个层次目标定位是创新意识培养。师生共同参与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师带生”为组织形式,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为考核依据,在具体的企业研发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
3.建立“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
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是,提升学生运用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建立与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的设备配置必须具有生产性、先进性和教学性,源于生产又高于生产,因为它具有教学功能。”然而,当前企业顶岗实习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一需求,迫使高职院校尝试建立“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以“学做合一”和“生产性”实训为基点,以技术型人才培养实训为目标,以技术开发与服务企业为载体,由“课堂与实训合一”的学做合一基地、“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生产性基地、“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技术服务基地三部分构成,即实现高职院校教室与实训室合一,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合一,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技术或产品开发服务合一。通过学做合一基地,融合教学与实训,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的教学和实训互动;通过校企合一生产性基地,促进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完成产品生产和实训项目;通过技术服务基地,促使学生参加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完成应用性毕业设计。
4.创新多样化育人课堂
篇3
【关键词】和谐;教育理念;人才培养
0 引言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切发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和谐教育理念,强化全方位育人意识,全面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为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努力。
1 以人为本,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在德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始终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第一位,真正地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讲究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时地把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到教与学的循环之中,加强校园法制教育,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环节,围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建立、巩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广大学生不但懂得要勤奋刻苦学习,而且要争做新时代文明的大学生。
2 进德修业,提高教师育人水平
师德修养,是人才培养教育的关键因素。“立校之基是教师,发展之源在教师”,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育者人格的力量和魅力,教育工作者担任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其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能力等都会影响教育效果;其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生的学风,其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进德修业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长期持久的修炼过程。
2.1 爱岗敬业,甘为人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地履行师德规范,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强教书育人使命感,专心研究教育规律,潜心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探索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
2.2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做学生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师和引路人。
2.3 精通专业,以身立教
育人水平的提高,首先是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任重道远,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和实践,敢于改革和创新,自觉坚持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注重锻炼和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2.4 善于沟通,关爱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管理中学会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深入学生生活,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因势利导,灵活地消除抵触,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正确巧妙地与他们交流和沟通,激发主观能动性,通过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行动上实践、情感上交流、生活上关心,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3 立德尚能,强化素质拓展教育
德技双馨,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核心追求。高职院校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适应环境等,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教育者应掌握时机,因势利导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将重在知识的传授改变为重在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施展才华、陶冶人文素质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特色发展。
3.1 优化设置,创新教学
围绕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在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与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与爱好选修,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克服专业知识传授中的狭隘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当地商界精英、企业家及成功人士开办讲座,利用各类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参与竞争的能力
3.2 拓展课堂,注重实践
把人才质量培养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利用,让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观摩,以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把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紧密结合,实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打破单纯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外出参观、访问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贴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个性创新能力。
3.3 组织活动,培养技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我们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将学校办学理念变成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组织支持各种学生文化社团,创新地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科技文化节、心理健康节、体育运动会、辩论演讲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数控技能大赛、计算机组装大赛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4 促进人和,构建和谐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人才培养教育的基础工程。校园文化是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企业文化五个方面立体构建的校园文化体系。物质文化又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环境是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一种存在,具备有形无声的教育功能。教育的真谛是精神的感召、人文的关爱、心灵的沟通、生命的互动。学生是校园的主人,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图书馆、校史馆、专题博物馆、体育场等建设,创建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为人才培养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方向引领和文化根基。
4.1 优化环境,陶冶情操
环境育人是通过环境熏陶,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良好优雅的人文环境是学生积极向上精神形成的土壤,是学生优良行为品质养成的催化剂。一个人文景观高雅,绿草如茵,花香飘溢的校园和谐环境能愉悦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催生人的灵感,激发人的求知的热情。通过规划建设校园雕塑、校训石、文化石、文化牌以及道路、桥梁命名,体现校园文化内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2 利用媒介,宣传激励
媒介宣传能营造和谐协调、特色浓郁、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的报刊、广播、电视台、校网、电子屏、橱窗、横幅等媒介,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和学校精神。设计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校训、校徽、校歌、校旗、校服等学校文化标识,利用文化标识凝聚人心,让师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激励,体会和感悟一种理念,一种特色,一种人文精神,从而激发内在的求知欲望,树立远大理想。
4.3 建章立制,和谐管理
学校制度管理和监督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礼之用,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谐校园管理的价值核心是一个“和”字,如果没有人和,那么其他的和谐便无从谈起。学校在做到依法治校、依制度治校同时,要把法治约束、民主管理和人文关怀统筹兼顾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制定章程制度讲究方法和艺术,不但要严密周到,文字修辞也要委婉,充分体现公正、公平性,建立具有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
5 结言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义,提升和谐教育理念,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于教育氛围营造,创新平台搭建;着力于核心竞争力打造,专业特色凝练、办学水平提升,把人才培养体现落实到各项教育工作中,使学院能够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毛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与着力点[J].江苏高教,2011,2:126-127.
篇4
关键词:游戏设计 人才培养 现状 对策
自1971年“电子游戏之父”诺兰・布什内尔发明了第一台商业化电子游戏机继而创办世界上第一家电子游戏公司―雅达利公司开始,游戏产业开始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全球化革命急速前进。根据2016年游戏产业报告,现移动游戏市场成为了整体游戏市场主要增长动力,已超越客户端游戏市场。游戏形式的新发展,以及与电影、电视剧、通俗小说的互通有无,使游戏这个朝阳产业蓬勃发展。但与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反的,是游戏设计人才的较大缺口。中国文化部官员表示:国产游戏在故事内容、题材内涵、美术形象、用户体验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差距,我们不仅需要技术型人才,更迫切需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意型人才。游戏产业的设计人才培养与教育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游戏设计人才培养方式现状
(一)高校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分为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和职业院校,这两者对于人才培养有着不同的目标,在游戏设计这个专业范围内也一样。作为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机构,专门开设游戏相关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大学相对较少,今年来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等大型综合类院校已开设相关课程,另外一些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也有开设游戏设计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游戏设计方面的中高端人才。而相对普通综合性大学而言,开设游戏设计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在数量上更为可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偏向于实践性与社会性,大部分倾向于培养游戏行业的中端技术人才。在培养技术的专项技能上,根据市场需求转向培养对应的人才反应速度更快。举例来说,2016年9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生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新增13个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将于2017年实行。内蒙古一高职院校立即设立了全国首家电子竞技专业课程,专业招生简章特别标注:学院聚集了国内最顶尖战队的教练员和战术分析师,旨在培养专业电竞选手、电竞教练员、战术分析师。紧跟市场需求,培养游戏行业相关人才。
(二)社会培训机构
目前社会上各类有关游戏开发与设计的短期培训机构数量众多,良莠不齐。这样的培训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低端用人需求,但培训学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以及相关理论、美学的熏陶,就游戏产业长期发展来看这种方法是有一定缺陷的。中国文化部官员马峰表示:“游戏作为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负担着文化、风俗、价值观等输出功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展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游戏设计人才的培养,不单单只是软件和技术方面的职业技能,在艺术和文化上的深入是更为重要的。
二、游戏设计行业职业技能需求与教学启示
(一)游戏设计行业职业技能需求分析
在游戏市场井喷的时代,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游戏开发企业都在积极尝试,国家相关部分也将其纳入创意产业的范畴,大力扶持游戏产业的发展。但是,在面对高薪优待的条件下,游戏设计、开l人才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具有较高文化、审美、策划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怎样来培养合适的游戏设计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对于游戏设计人才培养教学启示
在企业需求高质量游戏人才的同时,许许多多怀揣着梦想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这个行业。在高校教育中,游戏设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对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游戏设计课程是一种特别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体验游戏和学习游戏制作的过程来影响、教育和培养年轻人的思想和性格。柏拉图和杜威曾强调:理性只有在情感的肥沃土壤里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教育和娱乐是不可分的,在这个“特殊”的游戏设计课程里,学习的主体即选择学习游戏设计的学生们普遍是热爱游戏的,甚至是痴迷的,如何将这种热爱或者是痴迷通过课程的设计转化为对游戏设计这个专业的痴迷,如何更好的通过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力来提升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游戏设计人才培养与对策
(一)提高企业对游戏设计人才培养的关注度
大部分的国内游戏公司精力主要集中在游戏运营和开发,人才前期的培养以及如何提高校企对接则没有过多的关注。目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企业招聘难,就算接收毕业生也是需要从最基础开始培养,培养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较高,完成培养后又面临其跳槽的风险,所以招收毕业生十分慎重。在这一点上,在高校培养中对接完成基本的企业用人需求,合作培养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中高端游戏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教育,更加需要企业的支持。企业在游戏市场的第一战线,对市场的动态把握较好,不管是何种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企业与机构系统化的共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二)高校课程设置的补足
尽管正规的人才培养机构有开设的相关游戏设计人才培养课程,但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处于摸索阶段。且目前高校中对游戏设计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困难,技术方面的支持更新换代很快,在课程中也很难同步。高端人才的培养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需要针对中国游戏产业的不足,可以参照或学习其他各国或国内成功的游戏开发企业人员结构与职业技能要求,在专业课程上做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制定适合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的课程体系,从人才职业培养的起点开始培养,结合企业的支持,来全面培养不同层次的游戏设计人员。另外,在培养的层次上,需要有更高的研究。某些发达国家的游戏设计不仅有本科课程,还有硕士、博士课程,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包括游戏经济学,游戏策划,运营等系统的课程。
篇5
关键词:自学考试;创新;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第二学历
作者简介:王祖伟(1963-),男,江苏宜兴人,南京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13)俞卫新(1973-),男,江苏海门人,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师。(江苏 南京 21116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37-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至今,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力行业以委托开考的形式先后开考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电力市场营销”等专科或本科专业,以其灵活性适应性等特点成为学历补偿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功能成为电力人才培养的有力补充,为提升电力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为电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用人层次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员工参加自学考试者大幅减少。有人认为电力行业人才培养已不再需要自学考试,甚至有部分自考工作者也认为自学考试为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服务已到尽头。
一、社会的需要是自学考试创新发展的动力
纵观自学考试制度的形成、发展、直至辉煌的各个历史时期,其社会服务功能贯穿始终,社会需要以自学考试的形式培养大批人才,个人也需要通过自学考试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社会的要求,自学考试规范的制度及严密的考试组织确保了毕业生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社会的需要就是自学考试不断完善发展、长盛不衰的原动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由于电气工程领域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电气工程领域所涉及到的行业管理向高效益、市场化发展,[1]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多学科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电力企业体制改革带来了电力企业重组、“厂网分家”的变化,需要更多在知识结构上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生产又懂流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2]无论是专门人才还是复合型管理人才都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具备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且知识结构更具系统化的特点,而目前具有电力行业背景特征的多数普通高校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是否可以继续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灵动特征等优势来弥补普通高等教育的不足,多渠道多途径为社会、行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呢?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自学考试与以往各发展时期相比较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必须在创新性思维引领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现有的自学考试制度,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设置相应的专业及其课程体系,融入行业发展、融入社会发展。[3]在全国考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改革方案》指导下,2010年江苏省启动在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中开展自学考试自办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简称“助学二学历”)教育试点工作。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选读一个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符合毕业条件者可获得自学考试第二学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自学考试第二学历专业相应的学士学位。并于2012年推出了《普通本科院校开展自学考试自办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教育试点工作暂行规定》。其重点就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进行重新构建,从而成为掌握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
二、自考创新实现了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相互融合
普通高等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育教学设备,专业体系完备,教育优势明显。但是也曾有学者认为目前高校教育只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道、授业、解惑”,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缺少个性的培养及自我发挥的空间,考试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4]
自学考试制度创建30多年来,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优质资源作为主考校,整合社会教学资源开展助学辅导,采取“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的模式取得学历。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具有较大的灵动性、适应性等特点。但自考学生普遍存在认识偏差,缺乏对自身培养目标的深层次认识,其认识共性是“唯学历”,同时“以考试为手段”的运行模式在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上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
江苏省在普通高校中试行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创新教育模式,在传承自学考试优势的基础上将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其核心是突出课程体系由知识的积累向能力与技能的培养转变,从传统的学科型专业和课程体系向以核心课程为主体内容的应用型、职业型、实用型和技能性专业和课程体系转变。[5]与之前的自学考试相比较,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1.组织主体与助学方式的创新
组织者是作为主考学校的普通高校;参加对象是本校学有余力的全日制二年级本科生或一年级研究生;助学的方式是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讲解。
2.专业学科与课程体系的创新
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考课三部分构成。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在尊重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面向职业教育,加大了实用性课程设置的力度;加大了选考课的比例。
3.考试与评价方法的创新
改变了单一化考试方法,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部分课程考试成绩采用国家统一考试成绩与过程性考核成绩综合评定的方法。
4.多种教学制度、培养形式相兼容的创新
结合社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在某些有条件的专业实行“双证书”模式,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可以替代所对应的课程。
从以上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的创新内容中可以看到该创新是以打造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视野来改变自学考试的惯用模式,既实现了大众化开放性教育又兼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既传承了自学考试的特色又兼容了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势特点;既结合了新形势下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又兼顾了学生个人学习和成才的愿望;既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考试也有素质和能力的评估。
三、自考创新是高校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可选途径
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创新,其特定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所以在校学生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拓展学习思维,按照社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作为自身的培养目标,积极培养自我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在校学生参加二学历学习具备以下优势:
1.政策优势
新形势下教育行政部门推出的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创新是在结合社会、行业需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所量身制订的新型学习平台。这实际上是在政策层面上引导在校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意愿,把自己培养成为思维开阔、知识面广、知识结构更具系统化、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职业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其专业学科与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过程性考核的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双证书”模式的实行均是其政策支持的体现。
2.学生自身优势
(1)学习精力充沛。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每学期考试课程是由学校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并做好教学安排,报名考试、课程免考、成绩公布等也均由学校负责,这一有组织有计划的有序助学特征更利于学生能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学习中。[5]
(2)节省学习时间和成本。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四年黄金学习时期,用业余时间完成多学科的学习。
3.学校教学优势
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其办学的主体就是普通高校。这一新的教育模式需要普通高校改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与管理方法。
(1)促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思想,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使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条件和发展的需要。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系统性地进行知识梳理,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3)高校具有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能提供实践课程及技能训练的设备、场所及指导教师,有利于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几年来,江苏省推广的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创新模式已经逐步被省内普通高校及其在校生所接受,至2012年9月全省开展“助学二学历”的普通高校已拓展到26所,在读学生人数已达12200余人。笔者所在的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11年开始试点,现“助学二学历”在读生 610余人。
四、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学考试创新教育平台打造成为复合型人才
我校是具有电力行业背景特征的普通高校,招生的电力类相关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所涵盖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等专业方向、“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十多个专业,近年每年招生人数均超过1200余人,约占当年新生人数的20%。这些专业的学生具有以下共性特点:入校时平均分数与其他非电力类专业相比要高,有些学生的入校分数甚至超过重点本科录取控制线以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进入电专业学习的目标和毕业就业方向较明确,就是为电力行业作贡献,容易集中精力到学习中。在设想中,这些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愿望比其他非电力类专业的学生更为强烈。然而从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不尽如人意。
2011年,我校在2010级学生中开展了有关“助学二学历”的问卷调查,设置“是否了解二学历”、“是否有意向参加二学历学习”、“希望选择的二学历专业”三个问题作为调查题项。表1所反映的是我校电力工程学院(均为电力类专业)有意愿参加与全校有意愿参加“助学二学历”学习人数的对比情况。表2反映了2010年、2011年我校全日制招生人数情况与参加“助学二学历”学生人数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力类及相关专业有意向和实际参加“助学二学历”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全校的平均比例。
如何充分利用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创新教育平台的优势,利用电力类专业学生自身的优势,为电力行业的人才培养做好服务?在加大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教育创新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按照行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要求出发,引导学生增加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同时,明确自身培养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考“助学二学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专业。这种选择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电力行业所需求的人才职业素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考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电力行业是一个学科性非常强的行业,在这个领域里从事任何工作不但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还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严谨细致,踏实肯干,默默无闻。这些良好的品质只有在大学校园里就形成才有可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并发扬光大。学生选择二学历就意味着比其他没有参加的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更多的学习劳动,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从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出发,引导学生强化自身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大学时期就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努力获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成为实践动手能力强、能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从学生自身的发展后劲出发,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学考试形成善于学习的能力,在学好主修专业、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兼修其他的学科,开拓自己的思维,提升不断开拓前进的创新能力。
自学考试“助学二学历”的创新教育才刚起步,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成功与否还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社会、行业对其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参加“助学二学历”学习仅仅是学生增加成为复合型人才所需知识及能力储备的开始,真正成才还需要更多的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胡敏强,等.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体系框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4):44-46.
[2]乔民,孙振华.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3):136.
[3]本刊编辑部.自学考试制度30年反思:在发展中明确定位,不断创新[J].考试研究,2011,(4):17-24.
篇6
一、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培养人才改革的关键点是观念的革新,重点是培养体制的科学化、合理化,最终实现培养出高水平人才的目的。现行高校音乐专业培养体制的着眼点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但是各大高校音乐学院往往强调课程本身的设置,多以编排节目代替音乐知识的教授,往往是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音乐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高校音乐专业不能受社会风气影响,专注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而应按照创新培养模式的要求,为社会输送适应社会实践要求的人才。
二、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要素
(一)拥有一定的音乐鉴赏和歌唱能力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得良好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音乐鉴赏以及歌唱水平往往是音乐人才能否脱颖而出最直接的体现。作为一名音乐专业人才来讲,只拥有擅长演唱适合个人风格歌曲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拥有能够范唱其他风格作品和鉴赏各类音乐作品的能力,必须能在音乐实践中起到示范作用,这一点极为重要。
(二)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
在音乐实践中,我们的音乐人才应做到既能独奏又能伴奏。要熟悉多种键盘乐器(如钢琴、风琴、电子琴等)。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方法,有较强的伴奏能力,特别是要有面向群众的即兴伴奏能力和合奏能力。
(三)具有一定的舞蹈水平
舞蹈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姿、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互相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也特别重视民族舞蹈的学习,这包括对东北秧歌、蒙古族舞、土家族舞、彝族舞的认识,对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踢踏舞、弦子舞、锅庄舞的掌握或了解等等,这就要求音乐专业学生要储备丰富的民族舞蹈知识,具备一定的形体基本功,以便在实践中作表演和示范、引导工作。
(四)具有丰富的乐理知识
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最基本内容,它是学好音乐的重要奠基石。创新音乐人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节奏知识的学习、唱名的学习、识谱的学习及安排自编旋律的练习、五线谱的认识、音乐符号的认识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丰富的乐理知识,懂得如何将乐理知识与歌唱、乐器、舞蹈等具体实践联系起来。
三、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要素
在音乐实践和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编排文艺节目或为歌曲配伴奏等性质的工作,若没有一定的指挥和组织能力,是绝对不能胜任的。在音乐实践过程中,音乐人才既是音乐活动的设计者,又是组织者。要设计好活动如何进行,怎样有新意等,就需要音乐专业人才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组织者还是鼓励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在音乐培养模式中,学校不应只是个旁观者,应及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以恰当的鼓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其中。
(一) 必须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再也不象以往那样泾渭分明的去学习,这就要求音乐学习者要懂得更多专业知识之外的科学文化知识。音乐知识不止体现在识唱简谱、演唱歌词,表演舞蹈上面,还应该进一步了解到音乐作品的历史、地理、人情风俗、分布情况等等。纵观以上所说,创新音乐教育模式,关键在于培养音乐学习者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必须具有专业和非专业方面的知识及修养,具有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创新音乐人才就是要求学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扑捉现代的科学知识,使自己的素质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以符合培养新世纪人才对教师的要求。
(三)必须坚持自我更新,跟上时代步伐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音乐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幻灯片、电视、广播、录音、录像等现代视听工具为媒体进行音乐活动,已被广泛引入音乐活动领域,这就意味着高校音乐教学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从而走上了音乐电教化教学的道路。利用直观教具教学,能如实的传递、保存、反馈信息,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传播广度。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因此,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就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坚持自我更新,跟上时代步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篇7
[关键词]平台 模块 人才培养 教育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曹育红(1967- ),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知识工程。(广东 广州 5106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信息技术类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WYM_008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12-03
一、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呼唤“平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al and Technology,AECT)发表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004年AECT对教育技术定义作了进一步修订,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的研究和实践。针对上述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各高校纷纷制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纵观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宏观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能力,掌握数字教育媒体创作或教育软件开发技术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微观上,从专业能力素质出发,以培养理论和技术并重的教育技术创新型人才为教育技术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教学系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教学思路和流程的设计等;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各类教育信息获取、存储、传播、表达等信息处理技术,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教学媒体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教学过程中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能力。
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目前国内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课程体系存在知识系统性强但知识互相渗透性差、知识的专业化和深度性强但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但实践环节相对缺乏等问题,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方面缺乏重视和投入。“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大类的基础上,设置“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教育技术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有利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内容,因此,构建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平台基础,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共性的必修基础课程;以专业教育为辅助模块,即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课程组块的集合。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教育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根据教育技术学科特征建构科学的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专门知识的需求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达到“专”“尖”的水平,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2.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共性发展培养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潜能、秉性、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趋势、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社会需要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自由、自主地选择专业模块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分流培养,实现知识的高度细化,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人才的需求。
3.有助于实施素质与创新教育。为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平台除提供涉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课程外,还基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设置思想道德素质类公共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除提供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外,还设置创新类辅修课程,在保障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基础上,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突显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二、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构成、课程比例进行组织建设,集中反映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以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检验标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通识教育平台,由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构成专业教育模块。
(一)平台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平台设置依据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体现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强调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全面性,满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的基本预设目标的基础保障。公共基础平台提供的课程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素质要求,是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提高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课程,如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平台提供教育技术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为不同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学生提供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科门类中各专业方向学生达到专业知识要求的必修课程,为各专业方向的相通和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口语技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等;学科主干课程,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技术、视觉传达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等。
(二)模块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模块由专业核心技术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是根据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分工变化而设置的,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拓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口径,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限选课程的方向性、灵活性和典型性,增强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突出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性、整合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专业核心技术模块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融合的专业方向限选模块组成,体现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和创新,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术科研项目、实习实验、研究论文、毕业设计等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如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动画原理与应用、电视摄像、电视编辑、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教育和教育软件工程,开设数字音频创作、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创作、影视后期包装等课程,支撑数字教育媒体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开设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安全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支撑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
专业拓展模块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要求设置任意选修课程群,如电视广告创作、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手机媒体开发。中小型网络集成与维护、可视化程序设计、Flash高级交互编程技术、WEB编程、人工智能初步、流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站编辑与营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DV创作、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技术新发展讲座、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等。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综合性和学科交融性,有效增强教育技术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是不断探索、发展、认识和完善的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发挥“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优化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效进行平台课程的分类与模块课程的组建,规范培养方案编制的操作程序,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与完善人格化的个体知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在按学科类别基础上,实施“2+2”分段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学习专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实现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
(一)平台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平台建设以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时间周数安排活动,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课程设置、学时和学分安排。
(二)模块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模块设置建设以表格的形式安排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块课程的教学进度,体现其与课程对应的学时和学分的具体要求。
(三)大力开发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专才教育的拓展,其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数量是“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要理顺限选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的关系,遵循课时短、内容新、难度适宜的原则开发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结构,使选修课程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既强调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学,又注重学生个人专业特长和能力的培养。任意选修课程采用网上公选的方式进行;限选课程只允许学生选一个方向模块,其他方向模块可以作为任意选修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影响选修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选修课比例偏低、教师教学水平限制、教学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此学校要增加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积极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依托校内教师层面进行选修课程的开发需要从课程和教师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对于课程,既要建立相关的扶持激励政策来鼓励开设新的课程,又要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来保障课程的质量;对于教师,既要鼓励教师开发自身潜能,又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积极参与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的结合。外聘教师是开发选修课程的宝贵资源,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又可以弥补学科不足。要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将教育技术的前沿科技带入选修课程。外聘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校内教师开设课程的补充也要严格把关,贴近社会、对学生就业有帮助。
(四)实施自主选教
实施自主选教对学生来说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对教师来说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教学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对于平台课程可以全面推行自主选教,对于模块课程可以部分实施自主选教,在安排课程时尽量把自主选教的课程放在同一时间,采用一课多师的方式允许学生试听1~2周,学生试听结束,确定所选课程后,就必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该课程的全部学习过程。
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积极探索,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完善,在思想观念上,将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推进,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落实,把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7(3).
[2]俞德鹏.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7(6).
篇8
应用型本科是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但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的教育是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文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如何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人文教育;应用型本科;相融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的教育政策导向有了明显的转变,高等院校有了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分化发展,大学教育从以前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培养精英为目标的教育逐渐分化,国家对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了各高校探讨的关键,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观。近年来对应用型本科的内涵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应用”为主要特征,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基础。虽然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但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全面协调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及人文教育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断强化专业实践和职业性,使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新性和职业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以行业为本位,以技术体系为依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专业经验知识)并重渗透,形成复合性、动态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门人才[1]。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是跨学科跨专业人才。
2.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
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或认为是人的终极关怀,或认为是知识分子精神,或认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或认为是一种超越又现实的精神。无论如何,人文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2],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人文精神直接体现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育,以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为核心,涉及道德、知识、法律、审美等各方面。人文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含人文素养。应用型本科与以往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的区别是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教育模式。人文教育本身即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人文素养涉及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应用型本科的人文教育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设置人文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人文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强调以思考、理智、判断等能为为主要特征,不是某种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以常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不以积累和提高专门知识为目的;其知识在交流中产生,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解放人的心智和促成人心智的成长[3]。人文教育不是专门知识的灌输,看似无用的知识,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吸取人类智慧中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忽略
服务国家,从属于经济的教育格局一直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开始注重加强本科的职业教育,注意加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难免持有“职业至上”的观念,试图为各技术领域培养专业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但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由于对人文教育较忽视造成的后果。人文素养课程在多数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中比重普遍还是相对较小,且人文素养课程门类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囊括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等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多数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很少挖掘出具有本学科本专业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特质,无法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多数教师只关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专业所涉及的人文精神极少关注。总之,高校的人文教育存在问题,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教育得到重视程度更低,这无疑对真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阻碍作用,培养出的学生即便有很好的专业技术,也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为职业做准备无可厚非,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技能上要出类拔萃,还有心智健全,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与人文教育关系密切。
二、人文素养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之初,各高校为了强化专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十分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正确的途径,但人文素养教育也同样不能剥离。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打破了学科单一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是目前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即是适应这样的社会背景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具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性的人才,其特点是知识面广博,知识交融性高,思维辐射宽,社会适应能力强[4]。复合型人才体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倡导宽口径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体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包涵哲学、文学、历史、政治、法律、经管、艺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一般而言,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知”,人文素养教育重培养人的“情”、“意”,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是“知”、“情”、“意”的统一。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人文素养教育试图在人格健全、人格独立方面有所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不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能,还应该培养有明确目标、情操高尚、有一定审美趣味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各行业领域中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俏,各企业单位都强调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所以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应给予高度重视。
2.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眼界,有助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
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专业技术,专业课程和科学实验课程可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事实判断,而人文素养却能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即“应该如何”,仅有专业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看到前方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在价值判断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学生眼界的拓宽,对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涵盖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体系,而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基本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人文素养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感的同时,还涉及职业道德,某些企业认为学会做人态度和技能是人才的第一层次,实用技术为第二层次,知识才是第三层次,在实际工作中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真诚地对待工作对象,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对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当重要。而人文教育中的文、史、哲知识、经管、法律知识能从不同的层面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因为除了学校所学知识之外,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人生各阶段中,为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英国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场所也不限于家庭、学校、文化中心或企业等[5]。人文精神是终身学习的内涵之一,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培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
3.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具有积极思维个性和心理品质的人在各种社会环境活动中取得社会进本成果的能力”[6]。个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一线创新人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而人文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人文素养是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创新人格、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实践证明,创造性人才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人文教育既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又可创造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人文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营建、校园文化活动等培育创新环境。总之,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
三、人文素养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结合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体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可以相融的,要实现二者的结合应该首先改变急功近利,职业之上,只看眼前的培养人才观念,改变忽视人文教育价值的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提倡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人文素养课程比例
要真正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课程结构的优化十分重要。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以往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则适当地向实践性和职业化倾斜,人文素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类偏少,且缺乏全局意识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较僵化,很多人文素养类课程流于形式,脱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教育效果。优化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试图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的融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人文素养类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且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显示人文素养课程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科学设置课程
专业技术有与某种人文精神是相通的,没有人文素养作为支撑的专业技术也将是行之不远的。每一个专业领域基本上都有一些与之相合的人文精神,以这种人文精神指导开展专业教育,有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如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挖掘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力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的树立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该深度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为之设置与专业契合的、更合理的人文素养课程,营建校园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3.营建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人文精神最好的体现,虽然不是课堂教育,却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影响,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和谐的校园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形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将人文素养课程纳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挖掘专业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校园融合的合理途径。
作者:吴建冰 李作华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性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8.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3.
[3]徐贲.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4]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11.
[5]周春儿,洪茹燕.终身学习政策研究:香港的理念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
[6]曹蓉蓉,吴毅.创新意识与能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9.
篇9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日趋增高,使家庭教育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本文根据家庭教育活动规律,从家庭教育的作用、特点及方法的教育问题逐一阐述,为孩子走向成功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方案。 关键词:家庭教育 人才 走向成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会对其一生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当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不断凸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已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了对孩子的生理上的精心照料、智慧的正确诱导、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塑造的责任。 1.家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孩子从出生到正式步入社会,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着,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孩子打开走向成功之门。 1.1“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基点 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的和根本的任务。教子做人,就是要重视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懂事到懂事,从不能分辨到能够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都是在家长的行为中获得的。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纠正不良习惯,形成好的习惯,就有利于孩子道德认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如果做父母的由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犯下的错不及时地给予纠正,有的甚至袒护,影响了孩子道德的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提高孩子鉴别能力,针对问题及时指导,提高孩子德分辨的能力,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做人的关键。 1.2“学会求知”,是家庭教育培养子女智慧开发的前提 教育子女“学会求知”,这是家庭教育子女智慧开发的前提。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重知识、重能力、重创造、重发展是人才的重要标志。家庭教育在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学习上,培养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内容,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他今后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再聪明的孩子在困难面前也会半途而废。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自主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潜力的开发。学习能力指不仅具有知识运用的能力,还具有把握知识并提出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标新立异的主张和想法。在“求知”上机械照搬、因循守旧,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会成功的。 1.3“学会劳动”,是家庭教育培养子女综合能力的关键 “学会劳动”,就是重视教育子女从小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及社会公益劳动等。如果父母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调查表明,目前有许多家庭,“劳动”已成为家庭教育中被忽视的角落。据统计,基本不做家务劳动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占一般以上。专家指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突出的道德缺陷是懒惰、懦弱和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勤劳、勇敢、奉献是良好品德的基础,安排好子女参加家务劳动,引导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既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也是培养子女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 2.把握家庭教育的特性,才能更好实施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长辈对未成年孩子所实施的综合性教育。家庭教育特点归纳为三个方面。 2.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之师,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的怀抱里接受父母良好的教育,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对所有的家长来说都是不可轻视的。从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看,幼儿期的孩子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为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习惯、性格等,因此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 2.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孩子从小到大,几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甚至可以说家长以一种连续不断地、随时随地的自身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子女,中国传统家教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父慈子才孝,兄友弟则恭。父母的言行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会潜移化地对孩子产生终生影响,甚至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的力量,这种教育对
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作用相当大,甚至伴随着人的一生。 2.3家庭教育的及时性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就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根据孩子特性和个性,采取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的教育形式,对孩子因材施教,为孩子走向社会奠定成功的起点。 3.家庭教育方法是塑造成功人才的关键 教育不是一件只凭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性,既要面对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又要在实施教育中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作为父母,教子必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3.1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重智轻德。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培养。有些家长生怕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学业。二是重“金”投资。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三是对孩子.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一切。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父母的教育的误区使许多孩子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缺少丰富的个性和创造性,缺少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的实践能力较差。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对孩子的“轻德”、“重金”、“溺爱”只能导致未来社会人才的“淹没”。现代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这些家长要高度重视。 3.2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 培养、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教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具有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理想志趣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一是人才品质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劳、美五个方面的发展。德是做人的前提条件,智是智能开发关键,体是人才发展的保障,劳是技能和习惯养成的途径,美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条件,它们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二是身心健康素质的提高。科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不可少的。三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仅是智力上的发展,更需要生活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家庭教育对创造力的开发,应贯穿于整个生活环境、整个身心发展、整个日常行为之中。因此,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提供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人文环境,使环境成为孩子创造力发展的课堂,引导孩子质疑、探究和发现,引导孩子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他们走出课本、体验生活、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实践,引导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优势,从而拓展孩子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孩子发展的空间。 3.3现代家庭教育的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不同于任何其他孩子,每一个孩子未来智力与才能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不相同的,父母必须根据孩子性格和能力发展不同特点实施教育:一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和要求,使孩子按照德、智、体、心理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二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是根据孩子不同时期发展特点进行教育。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教育过程。现代心理学已证明,人的思维发展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应依据不同层次和阶段特点实施教育。教育是两个独立主体之间的事情,父母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与沟通的方法,对孩子要有信心和耐心,目的是重视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这样才能获取孩子信赖、实行无障碍交流奠定基础。三是隐性教育的方式。隐性教育主要指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是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家庭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影响着子女的认知、思想、性格、特点、兴趣等。优良的环境
条件对孩子进行熏陶,耳濡目染,就是我们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1987.6. [2]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赵忠心.家庭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 [4]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 [5]李润强.中国传统家庭形态及家庭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李丽.浅谈当前家庭教育的特点[j].当代教育论坛,2004, (2) . [7]刘美丹,刘晓艳.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与影响[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6). lunwenwang.co
篇10
着力培养农村科教文卫人才。根据远程教育信息、节目丰富的特点,四是创新“远教+基地”带动式教育模式。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载体,努力在营造新风尚、传播新文化、开创新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大力培养农村科教文卫人才。结合“三支一扶”和文化进乡、进村、进社区和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活动,县上聘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组成远程教育适用技术辅导队伍,深入乡镇卫生院、乡村小学等基地,根据群众的需求,随时实地辅导,增强学用实效。今年以来,共培训乡村医生225人,农村中小学教师3200人,农业科技人才200多人。
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县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使农民长期得实惠”长效机制,整合各方培训资源,扩大教育培训面,着力培养农村“四类”人才,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着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拓展“支部+协会”服务功能,一是创新“远教+协会”联动式教育模式。县上将专业协会活动室建立在各村的远程教育播放点,采取站点牵头,协会组织的方式,重点围绕草畜、药材、核桃、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定期组织协会会员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技术培训,推广优质牧草、良种黄牛、美国黑核桃等优质农产品品种,提供无公害栽培技术、果树落叶病及食心虫防治、肉牛饲养等20多项技术,使远教的资源优势与协会的管理、技术等优势有机结合,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实现了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着力培养农村现代信息人才。注重引导农民增强现代信息意识,树立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的意识。结合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农村党员冬训、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等工作,根据党员群众的需要,延伸远程教育的手臂”开展“技术夜校”农家课堂”等活动,主要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有关光盘播放、卫星数据接收、计算机操作等基础知识,委托“农家课堂”组织附近的群众收看辅导,二是创新“远教+农家课堂”流动式教育模式。从而扩大远程教育培训的覆盖率,进一步拓宽农民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掌握致富信息的渠道。
着力培养农村党员干部人才。县上组织涉农部门技术员和各村的经济能手利用基层党校分期分批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引导,三是创新“远教+党校”互动式教育模式。重点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学、法律和农产品生产、流通、运输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技文化知识,让村党员干部在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中保持先进性,成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同时,采取“搭车穿插”方式,利用党员会议、重大节日、农闲等时机开展培训工作。利用党员定期集中理论培训的机会,将培训内容向讨论、交流农村实用技术延伸,培训对象由党员向群众延伸,把播放室建成技术员、党员、群众相互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