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社会范文
时间:2023-03-29 23:3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型社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创新“孵化器”运营模式,是清华同方发展根本所在
十年来,清华同方以“技术+资本”为发展战略,以创新孵化为基核,紧密依托清华大学人才与技术优势,创建了“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技术注入为手段,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与清华大学成立虚拟R&D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清华同方与清华大学成立虚拟R&D中心,并通过创新小组在企业加工、不断完善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让、企业出售、参(控)股等方式将成果转移到社会企业、控股公司以及直接并到同方主营企业,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是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1996 年1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完成了“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项目的科技攻关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当时,只有英国、法国、德国三个国家掌握了这一技术,全世界已投入实际使用的该类检测系统尚不足10台。只要抓住时机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完全有可能在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从而还能带动发展我国的核电子检测产业。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于该项目的进展状况非常关心,曾亲笔批示:“请清华大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我们要有这样的志气:一定要比进口货搞得更好,价廉物美。我相信清华的同志们能做到这一点。”责任与使命使清华同方毅然决定投资3000万元,与清华大学一道,实施“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产业化。1997年6月招股完毕后,公司成立了“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现为“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主任、41岁的博士生导师康克军等科研骨干,连同“大型集装检测系统”项目一起“移植”到公司,完全按照企业化的运行机制来管理、运作这个产业化项目。这就是业内广为称道的“带土移植孵化”运营模式。“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产业化进程也从此“坎坷踏平成大道”。仅仅半年时间,1998年1月7日,以“同方威视”命名的“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产品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专家审定。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凭借一流的技术、质量和售后服务,成为世界集装箱检查系统行业的“一匹黑马”,同方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检查系统专业供货商之一,为中国的高科技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目前,超过200套产品已出口到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70%的全球市场份额,赢得了各国海关及国家安全部门的高度赞誉。
近年,国家为提升人口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决定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001年1月9日,国务院第90次办公会原则通过采用射频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换发第二代公民身份证。然而,由于我国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方面一直缺乏核心能力,绝大部分IC卡芯片均依靠进口,成本高昂且易留下信息安全隐患。为此,国务院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国内科研单位与高科技企业加快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卡芯片电路设计能力,加快自主IC卡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批准采用具有“自主版权、国内生产”的非接触式IC卡技术开发我国第二代公民身份证的方案。国家有关部门在身份证IC卡的设计引入了新的竞争机制,以确保进度和质量要求。其中设计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上海华虹集成电路公司和大唐微电子公司。2001年12月13日,为加快身份证IC卡技术产业化,清华同方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清华同方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12月31日,清华同方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芯片和模块”率先通过了各项国家级鉴定。2004年1月10日,公司正式生产并向公安部供货,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兼并多个企业,优势互补跨越发展
另一方面,清华同方吸收合并了多个有实力但又面临困境的企业,把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与合并企业的生产优势相结合,盘活了原企业的生产性资源,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跨越发展。
1997年11月,清华同方与江西无线电厂及有关主管单位签署协议,开始对这个几近破产、负债一亿多元、近两千多名职工的国有大型企业实行“零成本”兼并。然而,清华同方对此的长远打算绝非局限于此。兼并后,清华同方迅速将江西无线电厂变成自己的成果转化基地,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这里实现产业化,为自身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产品市场占有主动权奠定了基础。兼并后,江西无线电厂销售收入以每年52%的速度递增;2006年销售收入是1997年的17倍。
1998年10月,清华同方董事会公告: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以国际资本市场规范的“股权置换”运作方式,清华同方正式吸收合并山东鲁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同方也以此为契机,顺利地进入电子元器件行业,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生产技术及生产基地。这种以资本运营实现吸收合并的扩张方式,为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重组注入了新的内涵。
此外,公司投资的江西清华泰豪科技公司、诚志股份,都先后成功上市。这些举措不但为公司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而且还扩大了企业产业平台。
截至2006年,公司孵化培育了计算机、威视股份、环境有限等14家优质产业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长期以来,清华同方坚持“科技服务社会”的理念,以科技回报社会,助力创新型社会建设。
经过十年来的发展,清华同方计算机销量跃居国内三甲、亚太六强、世界十强,并为国内部分政府机关、学校提供一系列综合解决方案。
清华同方以自主研发的ezONE为软件中间件,搭建了软件与应用服务平台,致力于国家“十二金工程”以及城市信息化建设,并已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开发项目也已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鉴定,被认定为国家学术期刊文献的权威检索工具。中国知网“CNKI”系列产品已经被中国大陆和海外5300多个高校、科研等各类机构的数字图书馆采用,拥有长期最终用户近2600万人。
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海外用户国由2005年的37个扩大到53个,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与清华大学等合作,自主创新提出了一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系统(DMB-T)。
作为研制、生产通信装备的国家定点骨干企业,清华同方始终坚持“研制一流产品,提供一流服务”的宗旨,在实现军用和民用技术的相互转化同时,加快军品研制的进度,拓宽了军工市场领域。截至目前,公司通信、技侦、电子对抗、卫星定位、机载、信息安全及高技术信息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
经过十年的发展,清华同方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环保治理工程系统服务提供商之一,涉及烟气脱硫、脱硝、烟气粉尘净化与资源化回收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和粉煤灰综合利用、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多个业务领域。目前,已建成几十套环保设施、三百多项水处理工程。在人工环境领域,清华同方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可在-22℃使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用于华北地区,成为解决北方燃煤燃气污染的方式之一,为北方地区采暖开拓了节能环保新的途径;在空调领域和能源与环境领域,公司的专利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截至2006年,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共获得181项国家专利;在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共获得267项国家专利;在应用辐射技术领域共获得299项国家专利;并拥有14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篇2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创新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在深入探讨创新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相应的创新活动方式。
关键词 高校 体育 课程
时代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个体生活环境的变化、身心特点的变化、对待体育的价值需求的变化以及体育运动内容的不断创新与开发,人们需要进行终身体育创新、需要发挥体育创新的潜力、需要具备体育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面对创新型社会的到来,高校体育课程应当使大学生在现实体育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中激发起对可能体育生活的主动探寻。
一、创新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我国大陆学者厉以贤教授对创新型社会的定义为:“以创新者为中心,以终身创新、终身教育体系和创新型组织为基础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创新需要,进而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厉教授的定义指出了创新将成为人的自我发展的一种需求,创新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明确了终身教育体系下满足创新者的终身创新是走向创新型社会的主要途径。通过上述国内外学者关于对创新型社会的宏观描述,可以看出,创新型社会是一个有着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终身创新的环境和机制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从个人到组织都能够有条件持续不断地保持创新状态,通过创新而促进创新,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方面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不断探讨上。例如,陈小蓉等提出:“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健康教育、个性教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大学体育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理论知识性内容、技能性内容、情感性内容、操作性内容。”
关于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研究,可以说是近些年来高校体育课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对课程结构理解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高校体育课程实践的经验积累,人们也更加认识到了如何有效地通过课程结构来实现课程功能的问题。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已经从对概念、功能及意义的阐述拓展到了对施教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隐性课程显性化的探讨。
三、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新思考
高校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乃至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为校园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服务社会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人们对高校体育课程的理解也在实践中逐步地注入了新的观念。高校体育部领导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功能应强调发挥的分别是:促进体育生活化功能、健身功能、强化社会适应功能、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功能。高校体育教师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功能应强调发挥的分别是:健身功能、促进体育生活化功能、强化社会适应功能、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功能。可见,在实践中高校体育工作者们对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认识情况是比较趋于一致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应当具有时代性标志,这是社会发展影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不能反映时代要求的高校体育课程,是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样也是不能够有效地实现高校全面育人总目标的要求的。随着人类迈向创新型社会步伐的加快,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背景的进一步全面深入,高校体育课程有必要从创新型社会视角去审视自身所应突出发挥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课程的存在价值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育人的总目标要求相适应。为此,本研究在分析了解社会背景、教育发展需要以及高校体育课程实践状况的前提下,提出高校体育课程应当在继续发挥促进身心健康功能的同时,积极重视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的功能;促进大学生体育创新活动生活化的功能;强化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功能。
四、创新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
创新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是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创新活动且具有多形式组织结构的育人方案;是以提升大学生体育创新力、促进体育创新活动进入日常生活为核心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在多种有计划的途径下,通过体育文化的传递和熏陶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运动体验而形成的。该课程应当在继续发挥促进身心健康功能的同时,强调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的功能、促进大学生体育创新活动生活化的功能以及强化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功能。课程指导理念是:树立文化观;建立生活观;坚持健康观。课程的总目标是:在体育创新活动过程中使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得以丰厚;深刻体验并能够感悟到体育对自身现实生活的促进价值;具有积极的体育创新活动欲望,并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较为顺利地进行自我调控的体育创新;经常表现出独具个性的创新行为,基本形成稳定的体育创新风格;将体育道德加以内化,在各种组织形式的创新活动中能够表现出适应与和谐;善于运用相应策略,促进自己的身体与心理保持在健康状态;对可能体育生活产生需求,把体育创新动力与能力的提升,从隐性状态转化为显性状态。
基金项目:2012年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创新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项目编号:JKD2012-017。
参考文献:
[1] 郝克明.跨进创新社会——建设终身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创新与创新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也是现今学校教育的必要成分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文件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校教育必须积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者、践行者、信仰者和传播者,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水平、专业理论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铸造伟大的中国梦。
尽管我国已经从制度上多方强调了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暑期社会实践在贯彻和执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处理。1、虚多实少,流于形式;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清。多数人缺乏对社会暑期实践的认识,不了解暑期社会实践这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和本质,也不懂得暑期社会实践对自己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学生在进行实践的时候主体参与意识不强,仅仅是为了实践而实践。随便找个单位混点时间,在父母、熟人的单位里开假证明,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文章加以整理,就算是“实践归来 了。2、内容单调 ,缺乏特色;自1980年清华大学学生开创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一活动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社会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传统和经典的主题,如“三下乡”、“感知就业”、“红色之旅”、 “四进社区”等,这既为现在学生的暑期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又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和懒惰心理。多数学生的实践都停留在“自己找题目,自己搞实践”的水平上,沿用已有的实践素材缺乏突破和超越,实践内容与所学专业联系不多,趋于同一化、单调乏味。
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举行具有学院及专业特色的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当代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一个新的课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其地位和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对其内容和范围进行合理设置,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科学设计。试用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学校人性化+实践项目化=阶段成果化"以及其他解决办法,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育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这样的情况下,组织策划了具有艺术设计学院特色的暑期“爱设”创意营。
暑期“爱设”创意营是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统称,“爱设”即是爱好设计之意,爱好创意之意。暑期“爱设”创意营就是艺术设计学院充分总结以往社会实践经验,结合学院实际,贯彻落实工学结合、以赛促学,项目制课程的教育理念,在刘境奇院长的倡导和领导下,从2011年暑假开始由视觉传达学部主任,全国模范教师沈卓娅教授牵头带领多位老师,面向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招募一批爱创意、爱设计、爱生活、爱挑战的暑期“爱设”创意营的营员,学生们通过自愿报名、经过面试、最终确定入选名单,然后按照项目分组,每组由一位指导老师负责。
篇4
【关键词】 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系统结构,包括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等,它是把人才培养目标而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它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制定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要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必须探究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对社会需求分析与预测,深刻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系统优化理论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途径和有效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其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许多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锐意教学改革。如,纷纷开设了各种热门专业或补充了热门课程,但是,在多方而都移植了别的院校长期积累的传统与经验,小可避免地借鉴甚至照搬其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师资力量配备等方面大都按照别的院校的模式运作。因此,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共同的人才培养方而的问题。如,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不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同时,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追求短期的办学经济效益等方而的考虑,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对实践教学投入小足等等。
二、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通过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与社会实践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在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调研分析显示,目前社会反映的工商管理类人才不足是: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欠缺;团队和敬业精神不强;创造性力不足等等。那么、从服务社会的导向角度来说,工商管理类人才应该是: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类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三、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途径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施中达到的效能是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个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而要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效能,就必须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和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
1、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整合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构成、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协作能力,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尤其是以创新为特色的最新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社会实际需求整合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
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首先要处理几种关系:社会导向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构成、综合素质要一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公共课教学、选修课课时分配比例;课程门数和总学时数。
教材选取的创新,一要建立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执行严格。结合学科发展和教学经验,以最适合服务社会的创新性教学为原则,对同类多种教材进行对比研究、适当更新,以求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二要优化教材内容。我们从管理理论发展前沿的角度,以创新的眼光更好地安排各课教材内容。例如,“管理学”拓宽了教学范围,增加了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等新内容;“运作管理”集成制造技术(CMIS)、即时管理(JIT)、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CRM)等最新研究成果;“质量管理”除介绍一般传统质量管理方法外,重点补充介绍IS09000族标准、IS014000环保标准、质量认证及服务质量管理等新内容。[2]
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按照工商管理专业社会的实际需要来整合教学内容,注重提高知识结构、能力构成、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学生素养新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性。同时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计划中,应减少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和课外培养课程学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团队介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3、探索创新性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采取“情景逼近式”教学方法。该方法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教学过程对现代化专业实践过程的模拟与逼近,使学生置身于模拟实践的方针环境中,通过大量模拟实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题录像讨论、计算机模拟管理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向实际的专业工作流程逼近,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全而提升管理能力。[4]
4、打造一支创新性教学团队
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
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教学团队首要是专业教师必须逐步具有“双师”素质。现在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正逐渐成为高校师资的生力军。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并擅长理论教学,但由于其中多数都是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缺乏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因而讲起课来也就“纸上谈兵”,缺乏激情和感染力。解决此类问题实际有多种途径。一是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高校对教师的引进应该打破传统的仅仅局限于高校毕业生和校际之间的人才交流外,还应该把目光投向部分企业。对于在企业具有一定实际经验,又具备优秀教师素质的人才加以引进,从而丰富教师群中的实践性知识。二是加强校企之间的介作,制定规范的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加强校企之间的介作,一方而,学校可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并言传身教一些实践知识;另一方而,利用暑假或寒假等较为集中的假期,学校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企业对日部门从事一些相应的工作,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介作和规范的教师培训计划,双资型教师的比例必会逐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必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5]
参考文献
[1]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2]宗蕴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篇5
建设创新型工会的目的和意义
建设创新型工会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为核心内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新的方法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推动工会工作跨越式发展。
创新型工会建设是企业发挥职工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的发展中,工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要积极维护员工权益,规范协调劳动关系,就能有力地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
创新型工会建设是工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统一的。结合工会工作特点,基层组织当前最根本的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工会组织人员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工会建设。
建设创新型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抓住当前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所带来的问题,依托基层工会工作创新的实践加快工会管理现代化建设。
建设创新型工会的具体内容
深入开展建家活动,不断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坚持围绕企事业单位中心工作开展工会活动,把推动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企业稳定作为重要任务;二是坚持职代会制度,完善职工代表监督检查体系,切实落实集体合同制度;三是坚持“双维护”原则,在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劳动权、经济权、发展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的同时,开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维护好企业的经营权、稳定权、发展权,实现互利双赢;四是监督企业落实《劳动法》和《工会法》,建立正常增资机制,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做到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依法维权,以“有为”实现“有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的落实机制。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划分区域,明确职责、任务,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作模式,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由此带动基层企业的建会和规范化工作;二是统一新时期建家工作管理办法,通过调查研究,制订了建家工作新的评选标准,规范了评选程序和考核验收办法,如按分类指导、分层实施的原则精简了评选条件,量化了考核标准,突出了维护职能,提高了可操作性,各基层工会也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分层施教,扎实推进工会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组织上、人力上、物力上三保证。二是创新培训工作方法,形成内容新、节奏快、重实效,适应工会干部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在培训的指导思想上,按照工会专业化、工会干部专家化的要求,坚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既注重掌握专业知识,又注重工会干部在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培训内容上,把突出和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作为工会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培训形式上,突出培训的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学习,不断拓宽干部培训的新领域;在培训手段上,从过去那种教师授课为主转变为专题辅导、答疑、专题讨论、模拟训练为主,真正发挥和调动起学员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在培训教材上,应用《基层工会工作实用教程》《工会工作法规政策选编》《基层工会工作百招集粹》《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手册》等培训用书,受到基层工会干部普遍好评与欢迎。
篇6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研究生会;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30-02\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希克曼・席尔瓦曾指出,自1910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六个管理时代,而目前正处于“创造时代”。当今世界,一个组织若要在复杂和嬗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变革。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会工作正面临新的形势,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研究生会的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不断开辟研究生会发展的新境界。
一、创新型组织的基本理论
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第一次提出“创新”(innovation)理论。20世纪50年代,管理学巨匠德鲁克率先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不是一种技术用语,它应该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用语。其判断标准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经济或社会环境中的一种变革,是消费者、生产者、公民、学生或教师等人行为中的一种变革”\[1\]967,他还指出,“创新型组织就是把创新精神制度化而创造出一种创新的习惯”\[1\]987。从那以后,英国弗里曼、P.C.莱特等许多学者开始对创新型组织的界定、内涵、特征及实践途径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理论探讨。人们对创新以及创新型组织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化和拓展。
我们所说的创新型组织,“是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能够源源不断进行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进而产生卓越绩效的组织”\[2\]。创新型组织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共同的创新价值观、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灵活性的组织结构、开放性的系统以及激励创新活动的制度等。\[3\]而创新型研究生会,就是指在充满创新文化的研究生会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研究生会成员以变革的思维和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推动研究生会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领军者都是依靠不断地创新来保持和增进组织的活力的。可以说,为组织注入创新这支强心剂已是现代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努力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是新形势下推进研究生会建设和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是研究生会履行自身职责的内在要求。研究生会是联结学校与联系广大研究生的纽带,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学校开展研究生工作的得力助手。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就是要建立一个能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创新素养的组织,这必将有效引导广大研究生以高度的热忱投入研究生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之中,投入到学校组织的各项工作之中,进而不断增强研究生会履行职责的能力,促进研究生的全面进步。
第二,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是时代创新、创造浪潮的迫切需要。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在这个要求创新的时代中,建设创新型组织已经成为新时期组织变革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使研究生会工作与时代同步,才能不断增强研究生会的活力,促进研究生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是破解研究生会现存难题的现实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和学科点的日益增多,我国研究生数量一直呈高速增长,各高校研究生会建设加强,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不能根据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调整研究生会工作的思路、内容和方式。因此,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推进制度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才能不断增强研究生会工作的吸引力。
三、新形势下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的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推动创新型研究生会建设,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把研究生会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一,思想理念创新。这是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的先导条件。研究生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研究生服务的宗旨,创造条件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文体娱乐和身心健康提供服务平台,努力维护研究生的合法权益。研究生会要从管理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转变,对于研究生生活、学习、科研方面遇到的问题,给予认真、及时的反馈和解决。研究生会开展工作要尊重研究生会成员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研究生会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不断变革创新,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规则制度,实施工作计划。
第二,特色活动创新。这是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的中心环节。研究生会应创造性地举办一些既有娱乐性又有思想性的文体活动,同时发挥研究生会科研导向功能,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创新活动作为研究生会工作的重点,注重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求,努力使科技创新活动系列化、制度化,使之上档次、出精品、创名牌。研究生会应致力于引导、帮助研究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开展以智力支教、科技服务、专业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项目。打破研究生会传统封闭的状态,重视对外联络,加强与校外研究生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还可以联合研究生党团组织,整合资源,开展各项活动。
第三,自身建设创新。这是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的重要内容。首先,充分发挥研究生会主席团以及研究生会各部门的职能。其次,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一些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培训研究生会干部,有意识地锻炼研究生会干部。再次,加强研究生会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会章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最后,建立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研究生会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QQ群和BBS论坛等网络媒介,加强研究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增强研究生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四,支持体系创新。这是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的重要保障。学校党委和学校团委要把建设创新型研究生会纳入学校研究生工作的重要议程,制订符合学校特点的研究生会建设指导方案。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配备熟悉研究生会建设的专职教师负责研究生会工作的指导,使之对研究生会的工作产生强大合力;设立发展基金,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给予研究生会财力方面的保障,使其能独立自主而有效地推进工作。
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动研究生会各项工作的改革创新,加快创新型研究生会建设的步伐,努力使研究生会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推动学校工作和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刘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967,987.
篇7
社会结构变动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苏南已步人工业化后期,但社会结构总体处在工业化中期水平:就业结构中,一产从业人员比重过高,三产从业人员过低;城乡结构滞后于工业化后期10年左右;阶层结构中,中产阶层比重滞后工业化进程15年左右;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达到工业化后期的25%水平预计还要10年左右。
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全。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是国家和企业退出社会生活领域,社会组织发育成长并履行更多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结果是国家、市场和社会共同配置资源和机会,提高效率和公平。中等发达国家一般每百人就拥有一个社会组织,我国为3115人拥有一个社会组织,苏南约1970人拥有一个社会组织,社会自治组织数量、规模都比较小。
社会流动存在诸多障碍。一是城乡二元结构鸿沟难逾越,外来人口中即使有相对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者,也很难成为城市“常住居民”;二是地区与行业之间流动渠道不够畅通。究其原因主要是要素市场发育不全,有些要素价格被人为扭曲,市场还难以对知识、管理、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起基础性配置作用。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仍然单一。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并日趋多元是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服务正在从政府全部包揽逐步走向市场化,但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一元格局尚未打破,市场机制和准市场机制还未充分引入。2009年,苏锡常地区社会事业支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占财政支出比重为21.3%,占GDP比重为2%,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目前约分别为28%和6%),而中等发达国家社会公共支出一般要占财政支出的60%以上。
社会管理人才缺乏。社会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技术性很强的事业,需要大量专门人才。但目前苏南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也谈不上合理。据国际经验,专业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应该在2%o-5%o,我国为0.3%0,苏锡常地区毛估算仅约0.6%0左右。
公共政策创新滞后。党委政府要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有效退出“越位”,强化“缺位”,最重要的环节是建立健全公共政策体系。现在我国公共政策特别是社会政策创新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比较滞后,导致一些社会矛盾、问题不断发生,如:苏南部分地区近年来出现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明显低于行政附属工勤人员的状况;社保、公共服务和环保投入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欠账;城市停车难问题愈演愈烈,等等。
社会管理理念滞后,法规不健全。目前苏南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仍普遍存在讲经济内行、讲社会外行的状况,日常行政行为更多受到的是传统社会管理理念的影响,表现为七轻七重:重经济轻社会、重民生建设轻社会管理、重政府投入轻社会参与、重强势群体发展轻弱势群体维权、重矛盾管控轻服务疏导、重当前解困轻整体长远发展、重财政投入轻公共政策。基层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制于国家宏观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因此,从社会组织管理、行为规范、户籍制度改革、舆情与网络管理、城市运行管理、居民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参与等方面,都期待出台相关专门法律规范,以迅速增强人民群众对市场、对政府、对法律和对自己的信心。
曾经以独创苏南模式引领全国农村工业化、经济国际化潮流的苏南地区,正在以创新型城市建设引领第三轮发展竞争和后工业化转型。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既是加快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更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和持久动力。苏南人应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率先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成城市竞争力强、人民幸福感强的新苏南。
率先实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目标是:“十二五”期间,苏南率先建成异质多元、开放理性、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主要途径:一是加快扩张中等收入阶层,形成家庭年收入2万美元左右占50%-60%,1万元左右占30%,3万元以上占10%-20%的阶层结构。二是加快形成现代消费社会,到2015年前后,户均年消费1万美元以上,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提高到50%左右,居民消费率提高到45%左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0.3以内,农民和农民工家庭降至0.35以内。三是基本形成以社区生活为依托、网络和公共舆论为纽带,多元利益主体良性互动,依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服务的基层公民社会。
率先实现社会流动障碍的基本消除。首先要率先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尽快建立城市常住证(绿卡)制度,使有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的外来人口能享受应有的市民权益;其次要加快建设人才市场、经理市场,健全公开公正、开放透明、有序流动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三要尽快消除苏南地区城市间的跨地区流动障碍,特别是要率先实现社保政策同城对接。
率先建立基层社会自组织体系。一个多元异质的现代市民社会,必须依靠各种非政府组织来进行畅通的诉求表达、群体间利益协调、群体内自我整合和有序的公众参与。社会组织是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的不二选择。当前,苏南应率先加快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使社区自治体系得到建立完善;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学习浙江经验,加快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促进政府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加快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反映不同诉求、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满足公共服务多元化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机构和队伍,发展志愿者协会和社会工作者协会,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
率先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和供给主体多元化。苏南应大力发展三种形式的公共服务供给:一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供给,通过财政拨款、专款资助、授权委托、参股、购买等方式,依法赋予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职能;二是政府利用市场机制供给公共产品,即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等形式,将原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三是大力倡导社会志愿提供公共产品,包括投资公益、捐献慈善、社区帮教、志愿救助等。
篇8
【关键词】社会管理 创新 消防执法 规范化 行政监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法律意识也在提升,消防事关人民自身利益,因此群众对消防行政执法质量有了更高要求。2008年到现在,公安消防局开展了众多文明执法活动以期规范执法行为,做到公平执法、执政为民,全面推进消防执法严格化。但中国人口众多,社会环境复杂,对消防行政执法存在质量影响,要进一步解决问题,还需要结合社会创新管理,不断完善。
1 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指在现有的社会管理制度上,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和发展出的新的社会管理方法。新的社会管理比传统的管理理念有技术和知识上的创新,对传统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目的在于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秩序。
2 消防行政执法规范化的意义
2.1概念
消防行政执法规范化是针对消防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以及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更加完善。消防执法人员属于一线执法,执法工作的质量影响整个消防部队的公众形象,因此,结合社会创新管理对规范消防执法具有推进意义。
2.2要求
人的身体行为是由大脑意识指导的,这就意味着在消防执法上,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执法理念,才能规范消防执法。因此,在规范消防执法的前进道路上,首要目标就是端正消防执法人员的思想态度问题,树立公正执法的消防执法意识。
第二点就是执法程序上的要求。事态的发展都是一步步进行的,消防官兵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任意妄为,坚持法定程序,按照规章制度来办理消防案件,出差错的几率就会减少到最低。
第三点就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科学合理。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并不是一定完全正确,实现消防行政执法规范的前提就是立法要规范,尽可能不出现疏忽纰漏,给执法者严格的标准指导。另外,立法和司法的理解也是消防官兵的第一要务,有利于消防案件的正常合理处理。
2.3社会管理和消防行政执法规范建设的意义
消防执法规范化对于人民以及社会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然而,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要确保消防执法的顺利开展,还是需要解决发展创新的问题。因此,消防执法规范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又同时关乎整个执法规范的未来趋势。所以两者必须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3 当前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执法人员不足,执法环境恶劣
当前, 我国消防执法的队伍现状是业务多,消防监督人员少,很多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工作能力原地踏步,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在对实际案例进行判定的时候,笔录毫无章节,对案件的违法性质无法准确判断,缺乏科学有效的证据收集措施,不能正确裁量处罚的幅度。此外,部分消防监督人员思想出现偏差,自控能力较低,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缺乏高度负责的态度,做事不按严格程序,做事马虎,片面追求效率而忽略质量,导致很多重要细节没有得到处理。
同时,社会会上存在很大一部分的民众缺乏消防意识,不仅对相关法规法律不了解,而且无法在火灾面前及时运用安全尝试积极主动自救。更重要的是,在消防执法认识上存在极大偏差,不能配合执法人员工作,轻视消防执法力度,导致了恶劣消防行政执法环境的产生。上述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消防执法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2 消防监督执法法规不完善,尚未形成合作联动机制
我国的消防监督执法法规还很不完善,当前我国消防机构实行的是现役体制,这就意味着消防执法人员会频繁更换,执法素质不稳定。这间接造成两个影响:消防执法人员工作时间不长,业务素质得不到沉淀,工作能力就得不到提升。二是造成执法案件的堆积,人员的调动致使交接问题时有存在,长期工作无法继续。目前,消防机构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并不多,许多工作都是在自我摸索和借鉴以往经验开展的,而人员的变动使本就不稳定的人员出现职业素养高低不一的情况,从而影响消防监督执法质量。此外, 当前的很多的消防安全工作,大多数都是呈现的是消防部门一把抓的局面,职责没有得到分工和明确,很多原本应该由政府来负责的工作会议、消防培训、宣传、消防知识的推广等等都由消防部门来独自完成,导致没有形成明确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体制。同时,在实际的执法过程当中,消防部门与其它部门配合行动的比较少,很多本该与至质检部门、工商部门一起联合的行动,到最后都只有消防部门去承担,大大的加重了任务量,导致执法力度较为薄弱,效果不明显。
3.3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不规范
3.3.1检查部门不规范
与列管单位有利益勾结而走形式的作派是中国监督部门普遍存在的现象。没有严格按照消防执法的程序办事,没有把消防监察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只是在消防检查事前与列检单位打好招呼,简单安排人员走个过场就是目前消防监督检查的现状。同时,也没有制定出详细的消防监督检查计划方案,发现问题也仅仅采取口头告知方法,更加没有严格勒令整改,对火灾隐患避而不谈,罔顾人身安全。
3.3.2执法手续不规范
消防执法部门没有制定出相应的上报审批制度,执法人员缺乏办手续、走程序的意识。对于需要整改或者整改不彻底的建筑单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提醒过一次后,对于依然没有达到整改要求的建筑单位放任不理,没有依法采取行动进行相应的处罚,勒令建筑单位强制执行。导致各建筑单位在消防工作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抓住了消防执法部门懒散的工作心理,在面对消防检查的时候,仅仅做做样子,随意敷衍 ,马虎应付,降低了执法人员在公众中的威信度和好感度。
3.3.3执法方式不合理,重罚轻纠
少数执法者欺善怕恶,在对有利益关系的建筑单位与普通群众施以两种不同的办事风格,伤害民众感情,执法形式简单、鲁莽,态度倨傲。引发群众不满,不利于社会的团结稳定。
在具体实践工作过中,部分消防机构过于强调对当事人的经济性处罚,不够重视消防违法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未能制定针对性的方法纠正存在的问题,导致消防执法过程中出现“重罚轻纠”的现象。其一,一味强调罚款,忽视纠错工作。针对违反相关消防法律法规的现象,单纯采用罚款手段,没有通过强制性手段要求违法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纠错工作,导致消防隐患无法得到消除。其二,实行罚款放行。针对没有通过审核的消防工程,给予罚款放行,这种做法十分不利于保证消防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其三,一味强调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没有深入追究引发违法问题的主要原因,了解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消防执法的规范性。最后,执法手段不够丰富和完善。有些负责消防执法的工作人员对于具体的行政法律和规定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未能促进行政处罚及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处罚决定书上的处罚条款通常仅包括罚款这一个选项,未能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及停业整顿等处罚处理,导致部分违法人员错误地以为仅需上交一些罚款便可以不用纠正错误行为。
3.3.4 消防行政监督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很多消防行政监督人员在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上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消防行政监督要求,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消防工作人员的能力以及素质与消防事业的发展不符,其次,消防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现阶段消防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近几年来,我国的消防事业迅猛发展,其高速发展导致消防工作人员在综合能力和素质上跟不上速度。随着相关消防法律的断建立和贯彻执行,我国的消防法律体系逐步走向完善,各类消防法律规定以及消防技术规范也陆续公布,多种多样的新型产品以及消防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消防执法工作以及越来越严格的消防执法要求,消防工作人员的消防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依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消防技能较差,再加上很多消防执法人员是从基层消防指挥部调上来的,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消防培训,无法充分发挥其消防监督作用。
4 建议措施
4.1树立牢固的现代化执法理念
“执法为民、公平公正”应该作为每一个执法者的执法价值追求。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大众服务,出现矛盾及时调和,端正执法理念,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用好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消防执法权力,严格办事程序,为人民群众执法、用权、办实事、做好事,情为民所系。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开展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责任意识不强,公仆意识不牢,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态度差,工作质量低,办事效率不高的新问题。实现社会与法治的和谐美好。
文明执法侧重服务,规法执法重在制度。制度长期时间积累的准则,体现执法的现代化水准,这要求执法部门在行使监督权力时,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应该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不断研究和发展出的新的社会管理方法,努力在管理理念技术和知识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消防的执法理念以及执法的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秩序,保证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发展。
同时结合现代社会创新管理,积极创新现代化执法监督方式。
4.2 重视消防宣传
加强消防宣传能够促进公民以及各个单位组织消防法律水平的提升,引导其严格按照消防规定进行消防保护,正确履行自己的消防义务,通过法律手段给自己提供法律上的保护,保证当事人能够完成对执法主体的监督,保证消防执法工作能够慢慢走向规范化道路。为此,相关部门要努力提高群众的消防法制意识,鼓励他们自觉参与到维护消防安全环境中,鼓励他们积极检举各类消防违法行为,与消防违法行为作坚决的抗争。同时,努力构造出良好的消防行政执法氛围。只有社会各界提高了消防安全法制意识,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的规范,明白了哪些行为是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提醒自己不要做不利于消防安全的行为;同时又强化了自身权益的保护,知道了怎样同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切实增强公民消防法制意识,消防行政执法就会更加顺利。
4.3改善执法环境
这里的环境不是大自然环境,而是人文环境,人文化境由人和人的思想意识组成,消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还没到来,这种发展的里程碑体现在人们的自觉守法。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让许多民众的思想偏向了效益,忽视了安全。一些不正当的值班操作引发火灾的发生数量持续增加,说明消防意识薄弱。甚至有一些不懂法律的群体出现干预消防执法的行为,抵触消防人员的正常执法监督。因此,消防部门应该要要坚持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真正使各项工作在执法为民这个层面上扎根进去、体现出来。用好手中权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好人民的公仆,不断开展各种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让群众通过实践感受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来提升群众的消防意识,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重视消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构造出一个和谐安全的居住环境。
4.4建立健全消防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为了解决消防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必须要不断强化消防执法监督力度。如果不针对权利进行科学制约,就很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执法监督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促进消防执法监督机制的完善,避免各种监督问题的发生。其一,要加强内部监督工作。一方面,要加强上级领导对下级工作人员的监督,另一方面,下级员工应积极针对上级消防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促进上下级员工的共同发展进步。加强外部执法监督工作。提高消防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促进警务公开制度的贯彻执行,让广大群众了解整个公开执法操作。主动吸引社会上符合要求的消防监督人员,针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广泛听取社会上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群众的反馈意见,从根本上保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消防执法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之下,执法部门应该要根据执法实际的需要,成立专门的执法监督队伍,同时保证这支执法队伍整体综合能力高,素质良好,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学会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到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套更加符合现今需求的消防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来提高消防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车达清.浅议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消防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3,(7):124-125,127.
篇9
一我建设银行从网点转型到战略转型面对机遇与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活动日趋活跃,作为老百姓最受欢迎的银行之一,我认为以传统的存贷款盈利模式,建行的高速增长不可能持续。我建设银行**分行本着与客户同发展的宗旨,切实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网点转型。我经过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应该科学规划分区功能、调整业务流程、实施弹性排班、合理设置岗位,做到大堂经理对客户的疑问“有问必答”,做到个人业务顾问对客户的个人理财需求“有求必应”,实现由传统银行的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要得到广大客户的普遍认可。
同时,我们要增强员工素质,全面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可以在全辖范围内开展业务知识测试,测试内容涵盖了网点转型岗位设置与职责、服务流程与行为规范、网点精神等相关规定。通过知识测试,促进网点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举办座谈会,加深了全行员工对网点转型的认识,相互交流了网点转型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对转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通过举办减压培训缓解网点转型给员工带来的压力,通过典型案例,对员工的生理、心理、精神、行为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入浅出地剖析,引导参训员工如何舒缓压力,调节情绪,营造快乐,进而提高服务技巧,达到超越自我,对网点转型从形转到神转起了促进作用。
大厅布局、业务分区、排号机设置、大堂经理的微笑、大堂经理与个人业务顾问的热情交接……零售网点转型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逐渐深入我行人心。看到我行的转型取的的成绩。我应该自省自查努力工作,在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我要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我行在从网点转型到战略转型工作中献计献策。
二衡量建行改革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银行服务。
随着经济货币化发展,客户金融需求广度和深度都将明显增加。我认为银行不再是以传统的压缩成本、产品模仿争夺市场,而是要更为关注发现及挖掘客户需求。细分市场、细分客户,为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是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关键。调整区划、改善网点环境、降低柜台的高度、部分取消玻璃的遮挡,与顾客同高度的服务,面对面的对话,无不是在给顾客提供良好的环境、感受建行的友好。做好顾客的分流,提高工作效率,使顾客可以享受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去长时间排队等候的烦恼。建行也在加强员工的业务技能的培训与提高,要求员工的业务熟练、擅长,服务规范,业务的分工化、合理化,不再一人全能,而是团队协作,作到效率与技能的提升。
从个人感受客户需求,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以前银行的排队现象严重是举国人民关瞩的问题,等待时间过长容易使客户肝精火旺,急火攻心,心火怒放,倍感烦燥,心中不满。我应做到转型后,细分客户,给予每位客户正确的引导。减少了客户的等候时间,让他们心情舒畅。
二是优质服务是长期以来我所坚持做的事情,坚持笑对每位客户。笑是优质服务的基础,以前我的笑容被人们形容成形似许三多的憨厚老实的笑。为了避免给客户造成很傻很天真的假像,所以我很少笑。但是为了给每位客户提高优质服务给每位客户最好的印象,我应现在坚持笑对每位客户。
篇10
社会管理创新是目前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2009年,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2010年6月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上强调,“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1]围绕着社会管理创新,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相继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并举办了多次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研讨会,[2]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3]为进一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角色转型的理论背景和社会需求
从学理上来看,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概念是相对宽泛的,什么是社会管理创新?陈俊在《社会管理创新与立法执法的完善》一文中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作出了相对详实的梳理。在他看来,社会管理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主题。社会管理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下,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各司其职,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对社会观点、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社会事业等社会管理诸要素进行组织、控制、协调、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和过程。社会管理创新,可以理解为上述社会管理活动和过程中的各种创新活动及其目标价值追求,包括观点创新、制度创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等理念及价值目标的追求和实现。[4]从陈俊对社会管理概念的界定来看,社会管理可以由多种方式来实现,学界目前也对此提出了诸多创新模式:刘旺洪教授认为应该按照社会管理法治化要求,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5]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借鉴美国经验,实行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治理模式;[6]李龙教授则提出了构建“自治民主”,主要包括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自治民主、大学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自治民主、基层群众组织和民间学术团体的自治民主。[7]无论是多中心治理还是自治民主的构建,笔者认为无一不是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系统工程中,强调社会组织力量的发育以规范公权力的行使,制约公权力,形成对公权力的全面监督。固然,强调社会领域是我国当下“强政府强社会”互动模式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强调社会力量发育来“限权”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保权”,保权就是保障公权力的正确行使,只有公权力正确行使了也才能最终到达法治国家的目标。
具体到检察权上,根据宪法的文本解释上,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和一百三十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可见,法律监督权是检察权的本质属性,人民检察院是专司法律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具备法律规定的专门监督手段。[1]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的监督手段又主要包括对职务犯罪进行立案侦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实施监督、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等。这些手段是其他任何国家机关所不具有的,也是保障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行使必须的、专门的手段。检察权因为宪法所赋予的权力性质,在国家公权体系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但作为公权的一种,检察亦具备着国家公权的基本属性,“凡是任何国家权力都具有被滥用和自我扩张的属性。”为了防止“国家公权力失去权力救济的本性,变成侵犯和牺牲公民权益的手段”,权力的行使就必须体现出谦抑的原则。[2]因此,对于检察机关在现代法治国家中的角色,学界和实务界一般都偏向“谦抑”的态度,[3]即严格限制检察机关的权力范围,在社会领域中进行一定的自我抑制和约束。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利益分化断裂的加深,各类,暴力维权和上访事件,尤其是因为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的各类矛盾不断凸显,网络媒体时代对事件敏感度强化又将矛盾扩散。如何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预防和避免各类和暴力抗法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就成为当下我国各级政府、司法机关面对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管理创新这一主题推出的时代和社会需求。
如果检察机关再一味因循继续坚持“谦抑”角色,明显不再符合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理论背景。事实上,在美国,司法机关也不是一味地遵从“谦抑”原则和“司法消极主义”。在美国的司法史上,司法积极主义和司法消极主义通常交替进行,成为了社会和国家政治进程中的调节阀,为了适应社会律动,司法会作出参与和干预上的调整。因此本文认为,为了适应社会的变迁,在当下法治条件和背景下,检察机关作为社会的减压阀和调节阀,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该立足于检察权,围绕着检察监督职能,延伸监督检察职能,系统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鉴于目前实务界对于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角色和作用的研究还相对零散,研究对象集中在检察环节中如何化解社会矛盾这一着力点上。[4]笔者认为在角色转型上,检察机关除了以执法办案为基础,做好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还应该做好社会管理创新的促进者、推进者和实践者。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以执法办案为基础
(一)检察机关通过执法办案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管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立足检察职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一文中谈到,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更加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的基础性作用。执法办案本身就是社会管理的手段之一,是人民检察院通过执法办案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这一系统工程之中。正如唐德刚在《晚清六十年》中谈到的中国的改革要经过历史的三峡,而当下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进入一个调整期,我国法治生态环境亦进入到相对失衡的阶段。这也是近年来涌入到司法领域的“公共法律案件”[5]呈井喷状的原因。姚建宗在《法治的生态环境》一书中认为,对我国的法治建设的反思应该从法治生态环境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他认为除从政治哲学理论及法治形式来关注法治建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软件”,在无法治的“生态环境”下,即使有法治形式,也难以维系。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的公共法律案件如许霆案、李昌奎案等刑事法律案件引起了公众普遍的、热烈的关注,公众关注所表达出来的话语文本,多集中于关注于当事人命运、案件事实所谓是非黑白、判还是不判、重判还是轻判,背后表达的还是转型期间对我国转型阶段整个法治生态环境的失衡,不仅关系司法、立法、政府的社会管理问题,还关系到司法自身。司法体制和司法机制不完备、不合理、不健全,司法权的配置不够合理,司法自由裁量权空隙过大加之个别司法官的腐败等。社会矛盾呈现出加剧趋势,程度由表层转向沉淀性、辐射范围扩大、规模呈现出群体化、党群干群矛盾突出,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增加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
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实际上就是解决矛盾冲突、协调利益关系和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保护国家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具体说来,其作用的方式和参与的途径主要有:一是检察机关依法打击破坏社会管理、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刑事犯罪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二是检察机关预防和查处社会管理领域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极大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检察机关通过查办和预防党政机关、行政执法、司法等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严重危害经济社会发展案件的案件,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其他公务人员和社会群众从中受到警示和教育;三是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和行政执法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作为社会管理活动的参与者,检察机关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对司法活动和行政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正当性进行判断,相较于其他监督手段,检察机关的专门监督活动具有专门性和独特性。
(二)执法办案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
针对检察机关司法实践活动现在面对的问题,检察机关将执法办案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石,沈曙昆等在《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的实践和创新》一文中[1],从审查批捕、查办职务犯罪、刑事诉讼监督、控告申诉检察和民事行政检察五个方面,对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流程中对化解社会矛盾作出了清晰的论述。在他看来,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化解社会矛盾存在着积极主动性不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不够、化解社会矛盾的方式和方法不多、化解矛盾的触角尚未覆盖全面。检察机关将执法办案作为参加社会管理创新,要从理念、工作机制两个方面入手,并提出了多种工作创新机制。笔者认为,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创拓新:
首要,加大执法办案工作中人权保障的力度。新刑诉法内容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加大了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护的力度,除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别诉讼程序中强制措施适用增加了新的内容外,新刑诉法对人权保障功能修改的内容占有十分大的比例。[2]具体到司法实践中,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部分区院亦推出非羁押强制措施风险评估机制试点活动,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但试点的非羁押风险评估机制主要适用仍然集中在未成年犯罪领域,对于其他领域的的非羁押强制措施风险评估机制仍然在探索之中,同时因为侦查办案水平、技术手段、设备经费等的限制,执法活动中的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张力和二者比例确定依然是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中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加大执法办案工作中人权保障的力度也是符合国际潮流,也是增加检察工作国际交流对话的契合关节所在。
其次,促进社会矛盾的实质解决。对于矛盾的实质解决,审判机关承担了比检察机关更宽泛的责任,与之相对应,要求审判机关在促进矛盾解决的时候更加注意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三统一方面的文章论述相对较多也就不难理解了。事实上,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民间纠纷所引起的刑事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更加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同样,以笔者对近年来发生的公共法律案件的统计和分析为例,笔者发现公共法律案件更多集中在刑事领域:一方面刑事案件案情本身大多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公众更容易陷入对是非黑白的追问之中;另一方面,相对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刑事案件对公众所知晓的秘传性法律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刑事案件更容易从司法领域过滤到公共领域之中。因此,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直接关系到矛盾的最终化解,检察机关应该恰当、合理、合法的行使法律赋予的各种监督职能,寻求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和效果,积极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对抗,化解消极因素,最终将公众最关心的利益冲突矛盾解决好。目前,在一些基层检察院中已经相继推出了调检对接工作机制、从宽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执法办案答疑说理工作机制、刑事被害人和涉检人员救助工作机制[3]等,这些都是检察机关在促进社会矛盾实质解决中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有力举措。
再次,改进和完善各种便民举措。全国各地检察院在司法实践中相继推出了各种便民制度,山东乳山市检察院自2008年以来建立了便民联系制度,依托乡镇司法所,实行提前预约,上门服务,切实方便群众。[4]上海市16个基层检察院共设立了26个检察室,工作范围覆盖了75个街道,对应191个派出所,[5]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则在今年六月开展举报宣传车进社区活动,[6]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检察权来源于人民,对人民的需求进行有效回应是对检察权的基本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尤其是基层检察院在完善便民措施的创新建设上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者:延伸工作触角
笔者在本文开篇已经界定了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概念或者主题的含义,无论是从欧美国家还是日韩国家的视角来看,对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主题,除了强调社会自身发育的力量外,政府无论从社会管理的纵深度、覆盖面、手段方式的多样化,政府的影响力均大于检察机关,这也是由检察权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起源于“国王人”的检察权,[1]检察机关从设立之初秉承法律监督的职能,这也是我国宪法文本解读的必然结果。在政府主导作用下的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系统工程中,检察机关以自己的特点,立足并延伸检察职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建设。
(一)网络社会下的社会管理建设
根据互联网2011年第27次使用报告数据,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些人生活的全部,建立在信息技术范式基础上的网络社会具有虚拟化特征,网络以数字化结构、关系和资源整合环境,数字化决定了网络社会具有虚拟的特征。如网络社会中的虚拟货币、虚拟角色游戏、虚拟社区等,身处网络的人可以随意隐匿自己的性别、年龄、身份等,如近期在网络上炒作十分火爆的“名妓”若小安其实是男儿身。网络社会的特质如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为现实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来看,网络社会的出现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发育奠定了基础,为公民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充分的养料;但另一方面来看,因为网络社会在我国存在的时间短,公民精神在我国现阶段也尚处于萌芽和发育阶段,各项制度的制定也不够完善,民意本身的流动性、非理性化和传播学上的民意本身具有“沉默的螺旋”[2]特质和民意容易被控制的特征,使得网络舆论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剑走偏锋”。检察机关应在网络社会的时代前提下,延伸检察职能的触角,促进网络社会的建设管理延伸。对于利用网络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检察机关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利用网络社会的技术便利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对于网络舆论,检察机关应该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理机制,借鉴美国在“民调”方面的经验,参与到网络社会管理建设之中来,可以利用网络论坛、检察微博、网络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监测和掌握网络舆情,及时作出反应并进行有效的规制。
(二)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建设
延伸检察职能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是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建设,这也是检察长在《立足检察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一文中着重强调的领域,特殊人群主要包括了未成年人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的发育尚不成熟,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是因为自身法律意识薄弱、涉世未深。[3]因此对于未成年人“宜教不宜罚”,建立和健全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工作机制是检察机关延伸检察工作触角,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市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模式上积极探索,已经推出了社会调查制度、心理矫护体系、三层立体式观护体系、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轻罪消灭制度等[4],对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起到了明显的成效。对于未成年人群体的帮教管理检察工作的完善,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国家亲权”(parens patriae)理念和“儿童最佳利益”原则,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所谓国家亲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作为行使者,国家应竭尽所能向无法照顾自身之公民提供保护;二是作为法则,政府有责任代表公民特别是处于法律弱势的公民提起有关诉讼。[5]具体到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中,国家亲权的涵义在于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不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时,国家有以为代位保护未成年人,其精髓在于以“保护”优于“刑罚”的立场来处理问题少年之犯罪和偏差问题。[6]以国家亲权和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为核心原则,并鉴于未成年人年幼无知的现实,作为肩负着代表国家检控犯罪和法律监督的职责,检察机关在坚持和立足自己职能的同时,应同时提供有效的抚育、教导和矫正等措施来进行纠偏保护。
社区矫正,是作为恢复性司法理念中的一种与监狱矫正相对应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代表了现代刑罚社会化、轻缓化和人道化的发展趋势。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八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及裁定的罪犯依法进行社区矫正。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一文中也明确要求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对未成年人贯彻“非羁押化”、“非监禁化”,把执行未成年犯非监禁刑作为了监督重点,是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对特殊人群进行帮教管理的重点。在上海和江苏等基层检察院已经陆续建立了“观护矫正工作站”来改革取保候审的方式,通过成立帮教小组对涉罪外来未成年人提供取保候审的现实保障。同时,对于判处管制、缓刑以及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进行社区矫正,检察牵头公、法、司有关机关依托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社区矫正工作平台对轻微犯罪分子进行假释试点。都是检察机关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实践。
(三)配合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建设
检察机关延伸检察工作触角,另外一个重要领域就是要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延伸。目前,在不少检察院都已经设立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检察机关结合自身的执法办案活动,通过对反贪、反渎、侦监、公诉、监所、民行、控申、预防等环节进行系统性矛盾纠纷排查,掌握可能导致社会、政治不稳定的隐患和因素并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落实、整治和稳控措施处理突出矛盾,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检察机关配合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建设中亦可以借鉴“大调解”中取得的经验,大调解联动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整合各种调解资源, 对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协调处理,把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大调解机制将化解纠纷与预防纠纷相结合,把调解工作向前延伸, 既搞好解决纠纷的工作,又搞好预防纠纷的工作,发挥大调解机制“防治”的双重功能。[1]
检察机关在配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中亦可加强与多部门的联系,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多元化解决社会矛盾。检察机关作为专司法律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个系统工程中,检察机关可以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联系,通过执法办案活动、对执法办案活动中出现的有关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定期研究分析社会治安情况,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同时也要立足于检察机关自身检察权本质,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积极参加党委政府统一组织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大整治,主动参与平安创建,充分发挥打击和预防犯罪等职能作用,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四、社会管理创新的促进者:利用司法资源提出检察建议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旭在接受《法制日报》的采访时谈到,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扩大监督效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2]检察建议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着促进者的作用。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检察建议作为缺乏法定刚性但同时具备正式的、外部的特征法律建议文书,检察建议是一种参加社会管理创新的软法机制。[3]在笔者看来,检察建议是对一些不能通过诉讼手段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向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和漏洞的有关单位提出来的,或认为需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党政纪责任提出的处理建议、改进要求,或向法院提出民事行政再审建议,并督促落实,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
笔者所在的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2011年总共对提出了多项检察建议。从提出检察建议的部门来看,主要集中在侦查监督、公诉和监所这三个部门,发送的对象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法院和企事业单位,发送的内容主要包括改进监督管理、预防违法犯罪和规范司法行为,其中加强和监督管理围绕着食品安全、运输安全和运输管理、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等涉及民生、民权的领域。从检察建议取得的实施效果来看,检察建议在推动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发现、纠正和减少违法违纪行为,预防犯罪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宝山区检察院的“问题馒头”案为例,在“问题馒头”案发生以后,宝山区检察院及时成立了工作小组并积极调研,发现该区食品安全监督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管理漏洞和问题,经检委会审议后制发了检察建议书,引起了宝山区食品安全委的重视并及时落实情况,区食品安全委及时与检察机关联系推动整改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部门专门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
检察机关在制发检察建议上具有独特的司法资源优势,根据笔者在上文中对宝山区检察院制发的检察建议提出部门分析可见,提出检察建议的部门主要是侦监、公诉和民检和监所这四个部门。同安徽省检察机关对安徽省制发检察建议部门的相关数据统计有较大重合。该调研报告显示,侦监、公诉和民检察三个业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的比重最大。三个部门共计制发检察建议 6600 份,占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总数的 80%。[4]不难看出,提出检察建议的部门集中在检察机关工作的业务部门,这和业务部门的工作性质有关,业务部门相对其他部门而言,获得的司法资源相对于其他部门更为丰饶。以侦监部门为例,侦监部门负责审查逮捕、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办案数量较多。由于经办案件数量大,比较容易通过办案发现发案单位存在的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制发检察建议的数量就相对较大。
当然,检察建议目前在法律上刚性地位的缺失、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内容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质量普遍不高、跟踪落实情况不到位、考核评价体制存在漏洞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检察建议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的尺度。但不可否认,利用检察机关拥有的司法资源,制发检察建议相对于日常的检察监督工作更具有覆盖面广和灵活性,检察机关在提出检察建议时还可以积极探索改进,提出新的方式,提出“事中建议”的检察建议模式,可以接受相关行政机关邀请与咨询,在其拟作出某项决策前提出“事前建议”和进行合法性论证,可以建立检察建议信息库,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从现代的政府回应理论来看,相关政府部门还可以讲有关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检察建议的权威性和执行度。
五、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者:完善内部管理
就检察工作而言,除了通过执法办案参与、延伸工作触角推进、提出检察建议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立足于检察机关内部挖潜,根据自身规律和特点,实践社会管理创新,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管理体系的操作性、优化层级管理的科学性、提升管理手段的科技性、增强管理工作的保障性也是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角色定位的自我设定。从对检察机关内部管理的文献检索来看,对检察人员内部管理考核的标准由去行政化向绩效考核方式的转变以及单纯注重量的考核向质的考核是聚焦点。[1]这也是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中“以考核干警的能力、绩效为核心,探索建立能级管理机制。在明确内设机构和工作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分类分级明确工作目标,以动态考核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行全员能力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的政策精神相吻合。[2]笔者认为作为实践社会管理创新者,检察机关完善内部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中引入“自我评估”
对于检察机关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首先要结合检察监督工作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考评方式和标准,所谓绩效考核就是一套正式化、结构化的考核制度,用来衡量和促进员工工作的特性、行为、结果,考核员工的实际绩效,了解员工的发展潜力,以获得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3]目前针对检察机关现有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已经有不少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改进的意见的建议,从考核定位的进一步科学化、考核指标设定的科学性、考核过程中的协调处理等方面提出了颇有现实意义的建议。笔者认为,要健全完善检察机关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一定的方式、标准、指标体系对于案件的质量和办案的效率进行严格把关,建立科学的考核考评标准体系,鉴于理论界实务界现有关于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有溢向外部的倾向,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欧盟自我评估框架(CAF)的相关经验,建立检察机关内部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根据Henderson的定义,自我评估能够对组织活动作出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评审,并最终产生有计划的改进措施,自我评估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组织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弱势,以及在何处存在最佳的实践。随着目标具有共同的方向及一致性的提高,自我评估能为组织提供效率和绩效改进的机会,在组织内提高和谐性。[4]目前,国内对于自我评估框架的借鉴和应用主要是在企业管理和审计领域,在司法机关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还较为罕见。笔者认为,内部评估作为可以改进检察机关管理水平持续有力的工具,可以促进内部管理中识别优势以及发现需要扩大改进的领域,强调了检察人员个人在组织系统内部的作用,可以克服过去评估机制系统中关注与个人原子化的绩效而转向组织和个人双向参考模式,可以促进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共同的意愿、目标、价值观和适用。同时,检察人员在进行自我评估时,组织可以有效发现检察机关内部存在的薄弱环节,尽快地进行自我矫正,并在机关内部之后组织循环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工作。当然,自我评估系统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早在2004年哈铁检察机关在借鉴欧美自我评估体系后建立哈铁检察机关绩效管理及评估体系,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并不那么理想,这说明评估体系设定的指标、标准、评估模式上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和论证的空间。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