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范文
时间:2023-03-28 02:1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型城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技力量如今已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持续的技术创新是科技力量的关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优势正被逐渐的削弱,城市发展后劲显得疲弱,因此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深化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科技创新在以前城市建设中考虑较少,如今科技力量已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依靠科技创新开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型城市 建设
[Abstract]: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but the key to continued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before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dvantage is being gradually weakened, city development isweak, deepening reform and therefore actively promote the city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imminent,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revious cityconstruction considering less, now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impetus of the social progress, therefore rely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keyword]: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正文: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国家的号召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在统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的功效。然而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依然存在并且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依赖的低成本优势正变的越来越弱,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寻找新的竞争优势来推动城市的持续稳步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正是科技力量,而科技力量最关键的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将科技创新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弥补低成本优势的减弱,进而推动城市的不断发展。因此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来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也是引领和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科学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如今科学创新已经深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但深刻的改变着城市经济增长和人们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收这方面已经做的相当成熟,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抢占全球的市场资源。我国目前大多数比较发达的城市都面临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渐衰退的问题,因此就必须寻找新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科学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对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创新是建设创新性城市的必然选择。
1.2科技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当前的城市发展必须适应科技全球化迅速拓展的趋势,因此为了提升在国际市场和分工中的竞争能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的脚步,加强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要提高科技创新带来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要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转型,就要对以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应该加快创新性城市的建设,并且要大幅度的增加对科技创新的一切有效供给。因此科技创新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现实途径。
二、科技创新助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工作措施
2.1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新兴企业跨越式的发展,目前由于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进使得一些高新技术的新兴企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虽然新兴企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传统企业的根深蒂固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就应该着力加强新兴企业重大项目的建设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应该加强完善产业链推进新兴企业的整体建设,加快新型企业的发展,就能够促进创新产业链和科学创新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对城市支柱产业的转型发展,提升支柱产业的科学发展,然后以其带动周边小企业发展,对大型支柱产业应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加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快打造高端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2.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想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加强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确定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要加强企业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或者建设产业创新技术战略联盟,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良突破,推进技术集成,掌握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和科学发展的水平。还要注意拓宽企业获取国际创新资源的渠道,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并且吸引国外高技术人才的加入,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技术水平和研发条件的创新平台。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向科学创新型企业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创新性城市的建设。
2.3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技术创新本来就是为了产业化生产的实验研发工作,如果有了新技术而没有将其成果成功的转化,那么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一定要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首先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各高校的巨大作用。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载体,一定要大力推进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鼓励相关的科研所和本地高等学府互相配合将学生教育、课题研发和城市新兴产业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推动人才培养和城市创新化建设的进程。
2.4深入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要深刻意识到高素质人才在推进创新性城市的建设中承担的任务和起到的作用,积极实施“人才强市”的发展战略,要坚决贯彻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不仅要积极完善本市的人才培养体制,还应该着眼全球前沿科技领域并且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对新兴产业的稀缺人才要及时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让人才资源成为阻碍城市创新发展的因素。根据城市的主体产业来提升和引进大量实用性人才,要妥善安置人才资源不能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并且要加强营造和优化人才环境,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开展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政府要妥善处理人才交流沟通得出来的问题,以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引领创新性城市的建设。
2.5完善科技创新规划布局
政府应该合理规划各市区的科技创新的布局,应该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带动周边产业或者其他产业的科技创新进程。应该有规划、有目的、有侧重的发展地区科技创新产业,能够对当地传统产业起到带动和优化作用。应该组织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样才能聚集更多新兴产业,吸引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城市经济体制向科技创新方向转变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源泉。
【结语】:
科技创新力量如今在国民发展和城市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城市建设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出来,因此要想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应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以科学创新助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2
(一)人才培育和引进加快,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唐山市人才资源总量73.4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3639人,特聘院士37名,各县(市)区、各单位长年聘用近百名留学人员和1800余名国内外专家。仅2013年新增特邀院士14人,引进、培养博士105人,引进、培养硕士1028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名,培养培训7.1万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全市8家博士后工作站中,今年新进站博士5名,使在站博士达到了15名。
(二)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至2003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唐山市已形成“科技打造品牌、创新带动发展”的社会共识,在科技兴农、制造业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结合构架、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等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二、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唐山市具备良好的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基础,并在近几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科技支撑作用不够明显,科技资源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率底,科技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
(一)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科技支撑作用不够明显唐山市现行产业结构以矿产资源开发、能源重化工业为主,产业规模扩大与核心技术缺乏之间的矛盾突出,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如陶瓷大部分没有自己的品牌,钢铁产业还多集中在窄带钢、焊管等。同时,科技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发挥作用还不显著。
(二)科技资源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唐山市总体上对科研经费投入较少,特别是企业创新投入明显不足,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放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联合的深度和层次较低,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同时,唐山市地处又京津之间,创新资源被两大大城市所挤占,高端技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企业发展中的一味引进而缺乏明显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
(三)高新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率底目前,唐山市人才资源总量为15%,而国内发达地区一般都在30%左右,万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只有187人,能够进入国家和省级领军人才的几乎是空白,尤其缺少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开拓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管理人才。人才结构主要分布在教育和行政行业,工业、农业等生产性行业人才偏低。同时,唐山市每年专利申请量不足全国总量的0.3%;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5%,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为16人年,低于全国22.1人年的平均水平。
(四)科技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府过于集中的投资项目审批权限使得创新型产业和企业准入困难,同时也造成行业监管混乱,同时,科技管理和服务部门之间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科技创新的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还没有真正发挥有效作用。这些都造成目前唐山市依然存在的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突出问题。
三、科技创新驱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
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过程中各个主体间的互动即合力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而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驱动力创新将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推进尤为意义重大。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唐山市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发展走上科技创新驱动、自主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从而实现唐山市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即突出科技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性作用,通过整合科技资源,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功能结合起来,在争取京津外部科技创新所需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加强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同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自主意识和自我能力建设,促进各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相互配合,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先导性作用。
(二)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即通过一系列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优化环境,促使企业不断的通过自身的科研活动,在涉及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环节上进行科研突破,形成自身的牌品特色优势。积极培植和支持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通过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和自主研发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企业内部通过建立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机制体制建设,促成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
(三)强化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十项工程”,即百千万高端人才引进培养、领军人才选拔、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继续紧缺专业人才超常招聘、万名专家柔性引进、唐山市与重点高校大联姻、1+3使用人才培训、人才创新创业十大平台扩规模增效益、优秀人才重奖、人才机制再创新等工程,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彻底改变唐山市人才资源尤其是高新实用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
篇3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建设模式 基本构架 主要特征 发展走向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前社会历史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道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并无固定标准,本文旨在从一般理论意义上对此课题进行探讨,从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与要素出发,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主要特征与城市发展走向,以期对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有所补充,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有所裨益。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
(一)创新主体是能动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
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位于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基本架构的顶端,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主体包括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城市内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产生互动,决定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及成败。企业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源,是其他主体行动的动力源泉,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需求往往成为创新的直接动力;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知识源泉,为其他主体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科学依据;政府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导向,引导其他主体的行为方向,并在诸多方面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保障。
(二)创新资源是基础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物质支撑
创新资源是指创新型城市建设所需且可用的各类资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物质支撑。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创新资源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内容上,创新资源可被分为创新人力、创新物力、创新财力、创新信息以及创新制度五类;从特点上,可以把创新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资源和整体功能性资源两类,基础性核心资源主要包括创新人力、创新财力和创新信息三大资源,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整体功能性资源主要包括创新文化、创新制度等,其功能主要是对基础性核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讲,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创新主体在法律与制度的框架内,充分调动各类创新资源的过程。
(三)创新产业是核心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驱动力量
创新产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处于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创新产业的发展需求,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驱力。创新产业主要包括高科技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意产业三种类型。高科技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专门从事高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凭借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论,向客户提供基于知识理论的产品与服务,包括法律、咨询、财务、教育培训等行业;创意产业源于从业人员的创造、技能和才华,经市场手段实现商品价值,将个人的能力转化为财富,在实际层面以文化传播行业为主。创新产业与各类创新要素紧密联系,由产业内生力驱动各类要素相互配合,投入创新型城市建设。
(四)创新制度是保障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牢固保障
创新制度是保障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准则,也是创新主体利益得到保障、创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创新产业能够科学发展的基本框架,因此,创新制度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创新制度主要包括激励、融合、监督三个层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激励制度主要指政府为激发创新主体潜能,从主体发展需求出发制定的奖惩制度;融合制度主要指创新资源的共享,是实现不同主体间协同创新的保障条件;监督制度主要指对创新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利益之间的划分保障。如果没有创新制度作为保障,创新主体的权益、创新资源的融合就无法得到持久性的维护,终将影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后劲。
(五)创新文化是内在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自觉动力
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视角下探讨文化的问题,主要强调的是构成创新主体的人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在城市中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人们积极创新、勇于创新,形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自觉动力。在整个城市中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开放、灵活的软环境,创新文化将成为创新活动的“火花塞”。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作为主体的人自觉能动地选择创新,主动探求新的解决路径和方法,而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地按照固有模式操作。创新文化是在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下形成的,最终将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创新要素的广泛参与性
创新型城市建设,既是一个政治课题,又是一个经济课题,同时还是一个社会课题。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创新主体、创新产业、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五方面要素共同参与其中,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从一定程度上说,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各类创新要素广泛参与、相互协调的过程。
(二)创新要素之间的协调联动性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需要各方面要素广泛参与其中,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协调性是指创新型城市建设并非指某一要素单方面发展,各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某一种创新要素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要素的支撑与配合,某一种创新要素的变动,也会使其他要素发生一系列连锁式的反应。在创新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环境、市场压力、科技体制都要求创新要素联动协调,各种创新要素呈现出一种协调联动的发展态势。
(三)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性
政府是城市发展规划、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规制了各个创新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创新主体的基本活动框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完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要素都被推向市场,市场成为各个创新主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空间,来自市场的压力,使创新主体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下积极参与产学研的协调联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参与市场竞争。在创新主体的协调联动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发生了频繁的双向互动,市场的变动影响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影响市场的运转。
(四)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开放灵活性
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样,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孤立存在,强调城市发展的内涵建设,强调城市核心竞争力,并不能否定城市间的互通有无,也不能忽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城市间保持开放灵活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互动、校企合作、市场互通的创新型城市集群,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性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境遇的要求,同时还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创新型城市的提出,为城市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内涵,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新思路。
(一)促进城市发展由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
在传统发展观视域下,城市发展的衡量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以GDP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最终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产业的粗放经营方式等严重问题,甚至由于刻意追求一时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影响了后代人的生存。在当下看来,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和片面性。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与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异曲同工、不谋而合,使城市发展有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方略,这种转变是观念性的转变,同时将带来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二)促进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城市产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城市产业发展是否具备充足后劲,而由于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产业结构整体来看较为粗放,建设重复率较高,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要求以创新产业为主导力量,围绕高科技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链条,推动了产业的融合与集聚,使产业结构进一步集约化,从而避免了由于粗放型产业结构导致的重复建设等资源浪费,进一步使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这就使得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的城市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促进社会发展由不平衡向全面协调转变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政策等多方面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在地区、城乡、财富分配等多方面呈现出了不平衡性。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的社会发展对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创新将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重要动力源泉,各行业都会由于创新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产学研结合更为紧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有机会进入适合的产业工作,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促进城市文化由封闭僵化向开放包容转变
在我国文明史上,一直存在着文化的封闭与包容看似矛盾的两种特征。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我国历史的主题,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在发展至今的国家,我国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使得我国文化中依然具有很多封闭的成分。建设创新型城市,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软环境,没有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就没有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就使得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要素之一创新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因此,必须促进城市文化由封闭僵化向开放包容转变。
结论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城市构成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本文通过综观世界多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证,结合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从一般理论意义上提出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与组成要素,分析了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对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走向提出了设想。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综合性,对各个要素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作用要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充分调动各种要素广泛参与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中。
第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各个要素必须进行协调配合,要站在城市科学发展的高度对各个要素的权力、义务、功能、职责等方面予以合理、合法的界定,保证协调、有序发展而不是畸形、混乱发展。
第三,创新型城市既是关于城市发展理论概念,也是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实践课题,最终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还要走向城市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探讨、解决问题,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关理论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参考文献:
1.李正风,张成岗.我国创新体系特点与创新资源整合[J].科学学研究,2005(5)
2.叶育登,方立明,奚从清.试论创新文化及其主导范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3.何颖.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与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篇4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现状;模型;创新生态
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国家税收由城市产生,90%以上的大学和科研力量分布在城市。因此,城市创新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热潮。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分析,提炼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般性框架。将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积极指导作用。
1 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及启示
以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城市建设方案在国内外城市中进行了较为丰富的实践,这为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概括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案例。
1.1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
1.1.1 波士顿
波士顿是美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本市优势,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波士顿将城市战略定位为:个人、组织和机构共同协作努力使得世界变得更为美好的国际化网络。主要战略措施包括两条,一是提高现有创新发展基础要素的利用率,促进城市变革;二是结合人口和经济因素,建立城市创新支撑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和城市创新战略,波士顿研究制定了“波士顿创新体系”。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具体落实到各项发展指标上,使得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加具体明朗化。
1.1.2 东京
东京是日本首都,也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其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土科技资源优势和经济产业优势,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措施,将工作重点放在政府政策制定和创新环境优化上,并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手。
1.2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
1.2.1 北京
北京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重点形成了以下几条重要措施:首先,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其次,充分利用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多、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与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强的特点,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机制的建设;第三,加强中央在京资源和地方资源的互动协调,最大限度利用在京科技资源;第四,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辐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最终形成城市创新整体推进路径。
1.2.2 深圳
深圳相对国内其他很多城市,其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支持。为此,深圳以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为抓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其市场发育充分、产业基础雄厚、经济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在深圳原有开放性、包容性文化特征基础上,将创新性、竞争性纳入深圳文化维度,尤其重视企业家精神文化的培育,一大批知名企业家在这里走向了世界。
1.2.3 青岛
青岛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所谓塔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针对本地城市科技力量并不强的特点,青岛抓住国家级专项研究机构在全国分配的机遇,抢先引进“大院大所”高端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了青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塔尖”。承上启下的“塔身”由大中型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型研究,重点围绕青岛发展中最紧迫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各种创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塔基”包括大量的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群众创新在内的基层创新。
1.3 从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创新型城市必须放在科技和经济协调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我们将创新能力强弱和城市经济水平高低作为一个二维象限,可以分为4种类型的城市创新发展模式(见表1)。
类型Ⅰ:科技实力弱,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相对比较滞后。这类型城市在构建创新型城市过程中难度较大,以局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
类型Ⅱ:科技实力不强,但是经济水平相对较高,这类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通常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主导,以形成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良好体制和政策为建设重点。
类型Ⅲ:科技能力强,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更多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就是更加关注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创新性企业成长,比如创意产业的发展就很具有典型性,它对于传统产业的依赖程度不强。
类型Ⅳ: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都较强,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既可以依托传统产业,同时又具有发展创新性企业发展的优势,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也主要在促进环境优化和创新文化形成等方面。
第二,创新型城市建设都基本离不开大学和研究院所支持,有些城市自身创新资源很丰富,而城市资源不足的则积极从外部寻找创新支持。
第三,城市创新最后都转移到具体产业支撑上来,培育和支持产业升级,寻找适合城市发展的产业链。
最后,政府在城市创新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城市创新很大程度上都是政府推动,而塑造创新主体、制定创新发展战略以及改善创新软环境都是不可缺少的功能。
2 点-线-面-体的创新型城市模型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实践,以及借鉴城市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理论基础上,本文构造了点-线-面-体的创新型城市框架体系(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框架结构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点,即创新源点,这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要素,是城市创新的源泉所在,是城市创新一切构想、知识、技术的初始来源:包括城市创新的动力源、知识技术源和职能源等;第二部分为线,即图中用大小形状不同的线条。该线条由两种类型构成:创新链和产业链;第三部分为面,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域由创新区域和产业集群两块组成;第四部分为体,即整个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我们称为城市创新生态。
2.1 创新型城市的点
城市要发展,要以创新拉动或推动城市发展.首先面对的是城市创新的动力源,这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首位创新源。城市创新动力源,即城市动力的来源、起源、源头,是指某种动力产生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即动力产生的本源,没有这个本源,动力就根本不会产生。城市发展动力源是城市发展动力的源
头,是城市创新动力产生的基础条件,而城市发展源动力是在动力源基础上通过某种制度、方法、工具、机构将其转换成的推动或拉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基本作用力。
2.2 创新型城市的线
2.2.1 创新链
有了创新动力源、知识源和职能源,还需要将这些点有机链接起来组成价值链,只有在价值链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才能维持创新的永续发展。创新型城市的两条主要链条包括创新链和产业链,他们共同组成城市价值链。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创新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纵向来看,包括新想法的产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试制、产品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这个过程即构成所谓的一个创新链。创新价值链是一种知识流动的全过程,存在着上下游的互动关系,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即创新链是技术上游、中游和下游各创新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关系组成的协作关系。
一条创新链通常由以上讨论的知识源所构成,如果我们按照知识源在创新链上的位置不同,可以将这些源划分为三类基本的节点,第一类节点是由从事基础研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第二类则由一般的研究院所或者工程中心组成,第三类节点则由企业技术中心完成。创新型城市的创新链还包括许多支撑点,如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孵化器、信息研究所等。
2.2.2 城市产业链
产业链是围绕一种或多种产品通过不同企业从原材料供应不断向下游移动,最终到达消费者的这么一条路径。产业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紧密合作,高度相关。通过共同努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分享产业价值。由于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价值附加值不同,因此.处于不同的产业链位置的企业在分享整个产业价值过程中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城市产业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本土城市产业链。也就是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全部或者某一环节属于同一个城市,如果城市产业链包括了所有产品生产环节,则这种产业链包含了产业价值的所有部分和环节,在产业的各个部分都是最优秀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很难做到这点,更多情况是作为全球或者区域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参与产业分工的。本土产业链的发展主要基于本土创新能力的支撑以及外部产业链条的带动升级,城市创新能力提高是保证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力量。产业根据不同的性质存在不同划分,具有不同的类型,借鉴Lund-veil(1995)对产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城市依靠创新塑造城市产业链的主要模式如表2所示。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链正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城市产业链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得本土企业能够纳入到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去。提升本土产业竞争力。同时,城市产业链还有外来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与本土产业链面临的环境是一样的。在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重新布局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城市的良好投资软环境、较强的城市配套能力吸引外来企业在本土扎根成长,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3 创新型城市的面
有了创新型城市的点和线之后,还需要将这些点、线联合起来,在一定的区域构成创新区域和产业集群区域。它们是围绕创新而有着内在具体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创新主体、企业及相关机构和组织通过复杂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体。创新区域和产业集群两者的区分并不严格。一个创新区域本身可能构成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也可能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共同体。
2.3.1 创新区域
在一个城市创新过程中,城市创新的空间载体也不可能是城市整体,总是从城市的某个区域开始。这种区域通常由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组成。在这些园区内通过建立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投融资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区域内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政策流的聚集与转化,共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在我国市场化过程中,由于制度正处于转轨的过程中,各种制度不规范,行政体制还没有理顺,科技、企业、市场关系还不紧密的情况下,创新区域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形成。
2.3.2 产业集群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以创新为第一主要动力。除了形成创新区域以外,还需要形成若干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推动增强产业关联度,促进区域创新知识的扩散,尤其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的空间模式可以降低创新的风险和费用,还可以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具体来说,首先,集群式发展有利于集体式学习,因为在某一固定的较小区域范围内,聚集大量的企业,使得知识、信息与技术以及各种经验诀窍能够快速在区域内流动,从而提高区域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其次,企业开展创新的过程中,因为企业面临大量企业创新行为的比较,从而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而更好的规避风险,这样集群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因素,提高企业创新的成功概率。因此,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
2.4 城市创新生态
将点―线一面有机结合依靠的是城市创新生态,与点-线-面-起构成一个立体结构。生态(Eco-)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城市创新生态是在一定的城市范围内,创新源与创新环境之间,以及创新源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创新环境则包括市场、政策、体制、文化等要素。创新环境促进服务机构提供更多的优质创新资源,推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可以增强对创新资源的吸纳和消化能力,进而对创新环境的优化起到反推作用。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从培育创新环境、引导创新资源,到壮大创新主体、利用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的生态循环。
城市创新生态的关键是创造城市创新生成的政策、创新文化和相关制度等软环境,改善创新所需的公共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交通环境建设和人才供给环境建设等硬环境,创建创新网络组织,同时培育集群生成机制,是加快一个城市创新区域形成和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生态强调的是相互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及有关组织,应遵循创新区域与产业集群相互支持、彼此促进的交互作用规律。特别要积极创造城市创新的环境与条件,培育产业集群生成机制,使集群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法规与政策环境、投融资渠道、人才环境、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等,都是城市创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何确保城市创新生态的和谐运转,将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篇5
1.1科技与金融的有效融合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创新型城市建设包括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等几方面内容,需要政府、科技、财政、文化、教育等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信息、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高效交流传递。这种“高效的交流传递”是以科技和金融所提供的技术及资金为基础的。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将会在无形中促进知识创新、带动服务完善、推进制度规范;同时,随着科技与金融融合的程度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体系日益成熟,多层次的金融资本市场应运而生,保险、基金、证券等专业金融机构的涌现拓宽了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资金的来源渠道。因此,作为创新城市建设中两个基础部门,科技与金融的进一步融合,可以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创新保障。
1.2科技与金融融合能够有效反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效果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金融投入和科技产出是其评价体系中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其中科技产出指标可以具体细化为发明专利、学术论著、国家级获奖成果、科技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效果最直接的体现。一项科学技术的创新,无论是出自高新技术企业还是高等院校,一般都要经历“基础研究、应用性开发、产品设计、产品试制、商品化”的阶段,才能完成从一般科研成果向市场化推广的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如果缺少充足的金融资本的注入,科技研发将流于形式,不能取得最终成果,充分体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效果”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将科技与金融有效融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科技研发阶段所遇到的资金困难问题,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推广,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进而有效反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2重庆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基础
2.1经济加速发展、产业调整不断增强2012年,重庆GDP11,459亿元,增速达到13.6%,排在全国第3位;人均GDP达到6,19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03亿元;新产品和专利产品产值超过4,483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连续5年居全国前二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重庆工业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支柱。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重庆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和产业基础。
2.2科研条件不断夯实,科技平台建设逐步推进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政府制定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重庆科研基础条件不断夯实,R&D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在科技投入方面,2010年,重庆财政科技投入达19.4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2.04%,R&D经费支出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5%,至2010年达100亿元,占GDP比例为1.27%。2012年,全市R&D经费支出达到159.8亿元,R&D/GDP达到1.39%,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年均增速连续3年保持在全国第十三位,西部第二位。与此同时,科技平台建设也随之深入推进,研究开发平台建成市级以上实验室6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2个、企业技术中心205个;资源共享平台入网大型科学仪器价值12.5亿元,建成全国首个“科技检测超市”;成果转化平台建成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60家。科技基础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科技资金投入的逐渐增强,为科技与金融融合提供了夯实的科技基础。
2.3金融相关体系不断完善,总体金融环境良好重庆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金融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总部经济和庞大的金融资源。目前,重庆市已形成了包括国有(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与民营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调控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在内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相互协调的金融组织体系。同时,配合着金融产品体系和服务配套体系的日益完善,重庆优质、高效的金融环境已逐步构成,为创新城市建设过程中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奠定了扎实的金融基础。
2.4相关政策法规基本形成,为促进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和各种经济政策可以很好地扶持、引导、保障科技与金融的有效融合。例如,重庆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颁布了《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鼓励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创新融资担保机构,引导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预期良好的科技项目或者初创科技企业,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还出台了《关于促进重庆金融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重庆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重庆市金融业发展激励政策实施细则》、《重庆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鼓励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企业改制上市若干政策的意见》、《重庆市科技投融资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政策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为科技和金融的有效融合奠定了政策保障基础。
3重庆创新城市建设中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成效
3.1科技创新研发实力持续增强在科研条件不断夯实、科技平台逐步搭建、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的基础上,重庆科技创新研发实力持续增强,特别是在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数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依托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等一批重点园区和基地,聚集了海装风电、远达环保、中冶赛迪、长安新能源等龙头和重点企业;随着移动通讯等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落户重庆,逐步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超声、微系统、血透析医疗器械产业。
3.2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并完善科技创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其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又有赖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否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和各种经济政策不断完善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院校为主体,为科技创新集聚科技资源,促进科经济研究研成果向市场化转化,不断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方面,2010年重庆已有791家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1.1%,由此带动工业增加值856.2亿元,占GDP比例10.8%;在科研院所数量方面,各类科研院所98家,“十一五”期间,成功组建以重庆市科研院、农科院、质检院为代表的大院大所;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以技术创新链打造产业链,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成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6个,其中国家子联盟4个。
3.3金融要素市场发展迅速,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拓宽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目前,重庆已初步建成西部地区最为完善和发达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主要包括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和航运交易所七大金融要素市场,累计实现交易额1,900亿元。金融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也为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提供了多层面的金融保障和金融工具,例如:科技保险、高新技术领域软贷款、科技贷款贴息、商业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支持措施等。同时,重庆金融机构集聚效应开始逐渐凸显,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广泛分布,证券、期货、保险、信用担保、小额贷款等各金融机构逐次成立,既拓宽了科技融资渠道,也提供规避风险的保障。
3.4科技与金融之间的有效联动机制建立科技与金融的有效融合的前提条件是要在其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动机制。目前,重庆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的联动机制已基本建立,例如:在国内率先建立的“科技专家参与贷前评审机制”实施框架,现已应用于银行科技项目信贷评审中;科技部与中国银监会联合授牌的全国首家“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中心”,整合相关政策与资金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授信绿色通道”;初步搭建和正在完善“投、保、贷”动态共享信息平台,初步形成联动机制,作为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初步建立了政府、保险公司、中介机构、企业互动的运行模式创新设立多个险种。
4创新城市建设过程中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建议对策
4.1完善政府支持体系,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在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的过程中,政府作为主要营造者、引导者,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在现有的基础上,政府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包括政策保障、财政支持力度和聚集公共资源等在内的支持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实现金融、科技、生产的一体化。在政策保障方面,政府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时,应该重点关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联动作用,从政策层面保证科技和金融融合的顺利实施。同时,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利益共赢的联动机制;在财政支持力度方面,政府需要更多考虑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增长机制,设立财政资金池,创新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信贷等资金的作用,提高有限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聚集公共资源方面,应加强与高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政、产、学、研、金”创新体系。特别是在聚集创新型人才方面,完善人才激励、考评机制,实行人才引进“零门槛”准入制度,消除人才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体制障碍,鼓励科技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交叉任职或兼职,发挥市场在高技术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2建立健全市场化的金融支撑体系,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健全的金融制度、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为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投融资工具,同时能够分散融合过程中相应的公众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金融体系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向市场提供有盈利前景的金融产品,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可以通过聚集新型金融机构、引进科技保险专营机构、打造科技金融集团等方式来健全金融服务机构体系;通过做大创投规模、完善基金链条、拓展科技担保品种、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和奖惩制度、推进科技企业债券融资、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式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拓展金融服务功能。
篇6
(一)重点抓好高企和高产培育申报工作
经过近两年的引导和培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按照高企申报要件和高产入库条件,提早谋划高企高产培育工作,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排和筛选,并进行对标对表、分类指导,计划培育15家企业纳入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其中8家企业已具备条件,组织进行2020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目前,申报工作进展良好。在高企培育中,科技有限公司和制造已纳入高产企业,目前,全区纳入高产企业共计19家。
(二)持续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实质是在于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减轻企业改革创新的成本,是实现校企共赢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日常走访、调研企业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注重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等分别与2019年促成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与师范大学建筑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持续推进技术合同及技术成果登记工作。
(三)积极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
今年,我们积极开展辖区内优质企业的走访、分类指导工作,积极宣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及时组织辖区内企业有效地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工作,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力争在2019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的基础上争取有数的增加和质的提升。同时,积极宣传并落实科技相关优惠政策,推荐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仪器设备补助等奖补,为企业努力争取各级各类发展资金。
(四)继续营造企业积极参加创新创造活动氛围
2019年,申报全国工商联举办的“2019年民营企业项目类科技成果”评定,并成功评定为A级(相当于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水平);参加由市局主办的市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各类奖项的获得,极大地激发了辖区内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创造活动的热情,多家企业表示将积极参与今年的创新创造活动。
(五)扎实推进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
积极配合做好市科创办要求的相关工作,为全力保障大走廊项目建设进展,建立“招”“落”分离和“融”“建”分离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一线工作法,及时制定出台年度工作要点,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项目推进工作台账,每月报送项目进展情况。成立宣传专栏,专人负责,每月按时报送信息,宣传区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成果。
(六)全力推进东部科教新城建设工作
教育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省、市一流科教文化新城目标,加快推进港利教育小镇、市一中、文创科教城、绿金学校等项目的建设工作。2019年11月,区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港利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的港利实验学校项目落地,目前,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中。预计2020年底,幼儿园、小学、初中主体楼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工,2021年初投入使用,2021年9月实现首次招生,2024年9月招生高一年级新生,同时,学校配套的商住用地,已开工建设港利华师城。华东师范大学港利实验学校的落地建设,实现了上海科教资源、江苏资本资源与区位优势的融合,将打造成为皖北乃至淮海经济圈的教育高地,有利于集聚市东部新城人气商气,吸引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人口集聚。绿金学校已规划选址;市一中主体已封顶,预计2020年9月投入使用;华翊文创科教城项目各项工作也按照工程进度计划有序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从政府层面看,县区、乡镇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普遍存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的现象;从企业层面看,多数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极低,企业重生产、轻改造,重效益、轻研发。
(二)科技与工业、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
1.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和科研人才方面投入十分有限,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平台较少。
2.高新企业数量偏少。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在全市高新企业占比中依旧很低。
3.高产出现负增长。由于18年退出规模企业较多,基数过大,引起高产增加值大幅下降。
4.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孵化器建设工作始终原地踏步,没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支撑,辖区内科技型企业的生长及成熟缺少营养元素,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科技与农业的融合的有待推进。
农业农村生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较为薄弱,农业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应用、科技扶贫等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与农业大学合力共建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特色试验站“石榴产业试验站”,目前正在建设阶段,还未投入使用。农业企业基础普遍较弱,农村科技进步和乡镇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滞后。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切实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精准分析科技在发展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及突出短板,研究对策措施,积极争取主要领导支持,凝聚各相关单位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科技工作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科技工作尽快上水平、上台阶。
(二)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工作。
围绕排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标对表,一企一策,倒排时限,挂图作战,能报尽报。积极对接市科技局,在开发区申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邀请专业人员指导建设工作,同时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做好协调、积极汇报、争取落实资金。
(三)深化产学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辖区内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在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推动企业尽快实现质量及数量上的新突破。
(四)积极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
以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抓手,推进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拟计划以石榴特色小镇为核心区,示范带动南庄、华家湖、蒋疃、青谷、和村、黄营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辐射古饶赵集、秦楼等,规划形成“一区两园”的空间布局(“一区”即一个核心区,“两园”即示范园区、辐射园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示范推广现代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建成一座集农业科研、成果孵化、农产品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五)强化政策支持,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资金投入的扶持力度,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省、市扶持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热情,全面提升研发投入占比和技术合同成交额。
(六)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夯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基础。强化园区综合服务功能,为人才引进提供服务支撑。引导企业主转变思想观念,敢于用高薪引进专业人才、高端人才,要切实把人才引进作为改进产品、优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篇7
关键词:高等院校;衡水市;创新;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区域由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衡水市欲实现加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闯出一条新路子。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地方高等院校既是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又对于创新城市的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是城市自主创新的根本基础。学校承担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播信息的任务,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地方高等院校的积极作用,让地方高等院校成为地方创新建设的生力军,这既对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地方高等院校整体实力,打造学校品牌都有积极的作用。
2、地方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上的生力军。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这也就决定了高等院校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二、高等院校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1、地方高等院校没能与政府、地方企业府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这些年来,衡水市政府、衡水市高校以及地方企业,在促进城市建设中都积极的发挥着各自的价值和作用。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衡水市并没有形成一个协同发展机制,致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高等院校、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往往只是片面的单打独斗。
2、地方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忽略了创新的基本要求纵观衡水市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就能发现衡水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偏重于有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忽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没有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机会,依然用讲授法或实验法教学,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其独特修改,缺乏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所必备的创新精神与意识。
三、地方高等院校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有效途径
1、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人才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高等院校都是立足于地方,为城市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应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地方高等院校应该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强化实践环节,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就衡水市而言,衡水市地方高等院校应该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以创新为引导,以改革为理念,设置一批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专业;并结合当地特色,把一些适应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新兴专业培育成为地方特有的专业。
衡水市高等院校在以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下,对本学院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并考虑专业的社会价值、现实价值,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为其重点,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科研团队。
2、促进地方高等院校与、政府、地方企业的沟通。要想加快衡水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除了发挥地方高等院校、政府、地方企业各自优势,还要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的发展优势,努力打破以往各自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三者之间,建立并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比如,衡水市高等院校应主动赢得政府、企业的信任,以此来获得企业相关的资金支持,以及政府所能给予的优惠政策,从而构建互为依托的沟通关系。
3、地方高等院校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高等院校是城市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源地。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加快地方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以衡水为例,首先,应该提高衡水市高校知识和技术的产出。高校研究成果只有通过企业的转化活动,才能转变为企业的生产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也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要提高高等院校研究成果的成熟度。充分发挥工程研究中心的作用。再就是搭建良性互动平台,拓宽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完善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机制。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要发挥其在城市创新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以此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质人才。衡水市近年来一起在不断的摸索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大量的实践证明,地方高等院校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催化剂,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在充分发挥地方高等院校的主体作用下,科技创新才能更好的落到实处,从而更快、更好的建设创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 万久富.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的意义与途径――以南通大学为例[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篇8
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节点,而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龙头城市,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能否通过优化自身结构成功转型关系到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和繁荣。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尺度,而且决定着该城市能否成功转型成为创新型城市。因此,本文通过对上海科技活动投入、产出现状的分析,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探讨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对上海早日建设成为国内创新型城市,并缩短与国际创新型城市的差距意义非凡。
二、科技活动投入情况
(一)研发投入强度逐年加大
国际上,R&D投入强度(R&D/GDP)指标反应一国或一地区的科技实力和研发水平,也是评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子。上海从1990~2008年以来的19年间,R&D投入强度的变化弧线呈现出两大发展阶段:1990~1995年间R&D投入强度趋于小幅度波动,1992年R&D投入强度最高达1.57%,而之后两年又呈下跌态势:自1995~2008年R&D投入强度明显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年平均增长率高5.97%,表现出继续增长的势头。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为703.41亿元,2007年时有256.78亿元,投入强度则高达2.48%,与OECD成员国2.2%~2.3%的平均水平相当,开始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强度3%的水平。放眼整个国际大背景下,上海的研发投入强度属中等偏上,在OECD国家排名中位居第9,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但与瑞典、芬兰、日本等中小型科技强国3.5%~4%的研发投入强度水平相比,上海刚跨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门槛,离真正的科技创新型城市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二)科技活动人力资源较充足
科技活动人员是创新的驱动者,也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人才强市”的战略中它是首要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创新进程。至2008年末,上海拥有科技活动机构数1162个,科技活动人员数20.07万人,科技活动人力资源相对充足。从科技研发人员的相对数量上来看,上海2008年每百万人口中R&D活动人员数为3290人、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大约有2700人。同期在国际上,排名第1的芬兰每百万人口中研发人员数要高出上海1倍之多,而上海排位第10。总体来说,上海的研发人力资源比较充足,今后还需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形成布局较完备、结构合理的研发创新人才梯队。
(三)科技活动经费
科技活动经费的多少关系到科技或研发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从总量上看,从1995年到2008年上海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和支出额逐年上升,2008年时分别为485.13亿元和434.57亿元。其中,研发活动经费支出占58.09%,达256.78亿元。从均量上看,每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和每万人研发活动经费支出额与前三者保持同步增长的态势,各自为21.65亿元和12.79亿元。从科技活动经费筹集的渠道看,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占到绝大部分,政府的资金投入连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算大,其他的资金来源渠道还有事业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的一些收入来源。
三、科技活动产出现状
(一)专利
上海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增长速度惊人,在1990年两者分别仅为1526件和924件,至2000年已达11337件和4050件。从2000年到2006年,上海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的比重从4.9%上升至9.2%,位居全国第3,北京则比上海高出8.4%。2008年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为36042件和16602件,比2007年分别增长了10.1%和31.7%。在53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完成专利申请789件,其中发明专利609件,可见发明专利占较大比例。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按照“政府搭台、各方参与、市场运作、服务社会”的方式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专利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高新技术产品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上海发展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新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786项,累计共有4327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80%的项目已实现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约2864亿元。2008年。上海市高技术产业仍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4%。随着调整出口退税率、加征出口产品关税及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出台,上海市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71.08亿美元,其中,出口1308.6亿美元,增长25.3%:进口1262.47亿美元,增长22.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前11个月大约为1039.57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6.5%,出口525.2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1%,增长29.4%,进口514.32亿美元,占40.7%,增长23.7%。
四、科技能力发展的瓶颈
(一)重应用开发、轻基础研究
研发活动按照类型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新的基本原理和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作为一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积累和创造过程:应用研究是以某一特定应用和实践为目的进行的研究活动:试验开发是指利用现有的知识对新材料、新产品等的开发和对已经生产出的材料、产品等的持续改进的活动。2002年,上海市全社会研发活动经费总支出为102.36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各占6.86%、22.77%和70.37%。而到了2006年,研发活动经费总支出增长至两倍之多为256.78亿元,但基础研究活动的经费仅占5.45%,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分别占15.96%和78.59%。
(二)领军人才紧缺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上海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逐年加大,2008年25~64岁的劳动力人口中有17.2%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形成了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知识杨浦”的五角场大学城板块、交通大学和华师大闵行高校聚集区、“一城六校”的松江大学城和“南汇科教园区”的人才集聚地布局现状,形成了引进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但是,与一些经济发达、创新型的国际大都市相比,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企业家以及由这些顶尖人才带领的创新团队仍比较缺乏,长期以来,作为创新主体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自在不同轨道运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一味地搞科学研究,“纸上谈兵”,研究成果市场化率低,脱离市场发展需要,而企业只追求利润和眼前利益,对于高投入低回报的研发活动兴趣不大,研发部门的专业人才也不多。这样,既具有专业科研技术能力又
兼备产业化能力的人才严重缺乏。因此,高校在培养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使学生多参与企业实践活动,鼓励高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社会提供更实用的专业化人才和领军人才。
(三)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
企业同科研机构和高校并称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三大主体,其中,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最大的创新源,其在空间上的集群形成了一系列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加工贸易区,如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虹桥经济开发区等,使企业成为了研发创新的真正平台,虽然,上海近年来企业执行R&D的比例逐年增长,从2005年的54%、2006年的59.6%增加到2008年的61馏%,但只有11.4%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同OECD国家的企业执行R&D的比例相比上海仅排在第14位,第1名的瑞典企业执行R&D的比例高达77.6%,说明其企业的创新能力最强。
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加强区域性创新集群的构建
各类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群形成了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等一系列的区域性创新集群。同类企业的集群带来了相互之间的竞争,促使企业内部加强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激发各企业的创新意识:而不同类企业的集群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如在“航天闵行”的建设中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集中,并错位发展使航天、光电子、微电子、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集群,
篇9
[关键词]武汉 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R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06-02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人才“第一资源”,大力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才能能形成创新“第一竟争力”。
一、武汉市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现状
1、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武汉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初步建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为主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截至2015年底,武汉地区人才总量达到220.4万人,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前三位,全市共集聚了高校84所,在校学生超过130万人,总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武汉地区高校与研究开发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以及研发人员数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吸引回汉工作和创业的留学生逾万人,目前仅在东湖开发区就有留学人员领办、创办的企业近千家,涉及多个领域的高科技项目。
2、人才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二、三产业人才比重逐年上升,高科技产业人才队伍占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比重达到30%。人才结构分布逐步适应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武汉产业新体系。全市的人才效能指数达到6.66(人才效能指数=人才总量/GDP总量= 人/百f元),每创造百万GDP所需人才数量由2004年的8.5人降至6.7人,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3、人才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吸纳、用好人才,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四个环节,大力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武汉工作创业。目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聚焦武汉,使我市的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改善,对人才事业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武汉市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武汉在人才资源上具有比较优越的条件,但是与先进地区比较还处于落后地位,人才队伍在整体上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实现中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资源缺乏相对稳定性
根据武汉市相关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武汉地区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愿在武汉就业的仅有25%,武汉地区以外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到武汉就业的人数就更少了。从学历上看,有相当一部分人拥有博士学位,学历层次较高,从广度上讲,这些人分布在各门学科,从年纪上看,大多数外流人员都比较年轻,4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占全部流出人才的比例高达92.8%。
2、人才配置的产业导向性不明
武汉地区人才资源丰富与市属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大量技术人才游离于企业之外与企业技术人才队伍相对匮乏等矛盾问题还比较突出,现有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部门和传统产业,经济一线、生产一线以及社会基层的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紧缺。尽管通过项目载体培养、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特点,但缺乏企业导向、产业倾向的项目载体,缺乏用完善大产业链的观念来开发大人才链的计划和部署,人才的创新活动与武汉产业发展方向联系不紧密,人才创业实践与产业链条延伸脱节,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工作局面。
3、政策体系配套程度不高
近年来,虽然武汉地区制定出不少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但是目前在政策系统配套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人才政策缺失情况仍然存在。例如人才安全、人才猎头等方面,都存在政策空缺现象;二是人才政策实施时必要的配套办法短缺。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市有“十百千”人才工程、“青年晨光计划”、“学科带头人计划”等,在科技人才创业方面我市也有资金支持,但政策举措普遍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关心的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创业场所、融资保障、人才资源资本化、科研资源共享等问题有待综合考虑、整体突破。
4、人才载体建设滞后
武汉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科研条件对国外科技人员具有吸引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受体制上的限制,还不能为科技人才提供与其价值相符的有竞争力的薪酬。如何突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瓶颈,是武汉未来人才开发利用工作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武汉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武汉受经济发展相对不足、城市对外开放度不够以及金融支撑科技创新创业的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吸纳力与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资没有吸引力
武汉市人均GDP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排名比较靠后。这种经济状况不足以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这正是武汉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当前,有许多高层次人才、知名学者被沿海发达地区挖走,“孔雀东南飞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也正面印证了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够这一观点。
2、政府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武汉市科研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比较低,无法与发达地区单项投入过百万元,投入总额过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气魄相比,从这一指标就可以看出武汉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由于财力不足武汉市对人才开发的财政投入达不到应有的水准。更为紧迫的是,这些项目的扶持对象往往比较分散,急需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投入渠道,形成集中、集约的投入格局。
3、区域人才竞争加剧
近几年来,上海、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人才政策上不断创新,出台了许多颇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对沿海发达地区来说,人才资源丰富的武汉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的人才来源基地。随着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竞争加剧,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就国内而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端人才,对武汉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4、缺乏人才交流配置市场
目前,武汉人才市场在对国外人才资源的配置功能上还很弱,到目前为止,武汉人才市场还是以有形市场为主,无形的网上人才市场体系还未很好建立起来,其发展明显落后于有形人才市场。目前武汉人才市场运行的基本格局是政事不分,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职能没有分开,现有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真正实现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运作的很少,人才中介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较低,需要尽快的在体制、管理、服务等方面与国际人才市场接轨,才能更好的为国际人才交流服务。
5、缺乏人才成长的机制环境
有什么样的机制和环境,就会吸引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国际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是武汉人才国际化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完善人才措施,营造好国际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更好的发挥海外人才的作用。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例,创新创业活动是高风险,而目前武汉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多少有点“赢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成分,因此,尽快制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的退出机制,努力营造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成也英雄,败也好汉”的社会氛围急需培养。
四、武汉加快构筑创新型城市创新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1、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科学人才观”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求人才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科学人才观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深刻内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思想观念对人才社会作用的认识,强化了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武汉各级政府和领导都应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对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并以此前提开展人才工作,正确处理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人才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才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发展。
2、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
要搞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必须把构建、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放在战略地位,作为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实。
一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的行业、部门分布结构。目前,武汉市属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学、卫生、经济、会计类,这些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近70%。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高科技人才比较偏低,短缺的矛盾日益显现。武汉在行业人才需求上,对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的人才需求较突出。从三次产业来看,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缺少技术性的人才,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人才;第二产业目前对汽车、钢铁、电信、电力和桥梁建设的人才需求较高;而第三产业中是以包括房地产、旅游业和社区服务业为主的,但是人才多集中在传统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却很紧缺,所以应主要引导存量人才向物流、动漫、金融、外贸、法律、咨询以及现代管理等领域流动。
二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优化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受传统论资排辈观念的影响和单位职数的限制,大量中青年科技人员在高级职务晋升中遇到瓶颈,而科技人员在薪酬待遇、申报项目上往往又与职称紧密挂钩,使得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事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薪酬偏低。要抓住化人才年龄结构的有利时机,加大存量人才年轻化的力度。提倡干部年轻化,不是干部低龄化,关键是要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梯次结构。要广开渠道,不拘一格,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选,让一批专业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能出成果、快出成果的人才走上科研领导岗位,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年轻化。
三是面向产业结构高度化调整要求,优化存量人才素质结构。要充分发挥在鄂“两院”院士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在鄂“两院”院士联系服务机制,定期听取院士及知名专家学者对我省人才培养、引进、评价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由院士参加或推荐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并对在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特别优秀的中青年专家中推荐院士后选人。要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结合国家“十百千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黄鹤英才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加大“楚天学者计划”、“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楚天技能名师”等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力度,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努力培养一批各领域的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充分发挥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作用,完善资助方法,加大对青年接触人才和自主创新群体的资助粒度,加强社会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要进一步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围绕重点产业,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武汉在稳步发展支柱优势产业同时,还需大力发展太阳能、电动汽车、燃料电池、LED与光伏构件、农村新能源、水污染治理与水设备、RFID(射频识别)、建筑节能等新型产业,进一步完善分配机制,提高吸纳和承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能力。
3、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全而夯实创新型人才发展基础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入力度。整合我市分散的人才投入渠道,建立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高集约度、高强度的人才投入机制。市财政设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形成规范、持久、有效的人才投入体系,重点支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开发、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创新创业扶持等工作。
二是完善创新人才创业平台机制。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创新活动给予资助。做好武汉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工作,提升创业园区的服务功能,谋划新建武汉留学生国际产业园,启动软件、集成电子设计中心和生物专业园区的建设,完善孵化功能,形成“一园四中心”的园区发展格局。提高武汉大学生实习基地的服务功能和实习质量,扩大实习基地的数量。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薪酬机制,鼓励和支持以管理、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实现形式。扶持一批企业研发中心、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科研实践基地、艺术院校院团、艺术研究创作中心和文化产业创业基地,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来汉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使其成为国家级创新基地,吸引世界和国内更多的500强企业落户武汉。
三是健全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制度,营造良好创业环境,逐步形成符合武汉特点和顺应国际化要求的人才政策法规制度框架,进一步优化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法制环境。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开展包括落实科研项目,配置科研设备,购置房产、医疗保健、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社会保障等优惠措施,通过在科研、教育、信息、生活、医疗等方面实实在在的优惠服务,确保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营造融合发展的创业文化,鼓励人才激发潜能、突破自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更多的追求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最渴望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因此,创造一个有利的创业环境,对经济的成功和人才的l展是非常重要的。构筑武汉创新科技人才高地,实现从人才储备大市到人才开发利用强市的跨跃,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多元文化的建设。
一是提倡业绩文化。克服过去那种把学历与人才划等号、职称与人才划等号的观念和做法,在人才的使用上从学历取向走向业绩取向,从职称取向走向实绩取向,并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要不断致力于五个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培育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这“五个精神”分别是: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不尚空谈、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吃苦精神,永不满足、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同舟共济、宽容失败的合作精神。
三是营造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杜会氛围,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武汉市要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激发人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人们把学习纳入工作和生活,努力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机制和氛围,鼓励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宗荣.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引进问题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1)
[2] 魏颖辉,陈树文.创新型城市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凝聚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篇10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在表述上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分为狭义、广义以及综合定义三个方面。狭义的"创新型城市"涵义强调知识、技术对于创新的作用。广义的"创新型城市"涵义不限于科技范畴,它强调创新是发生在生活、社会、经济、政治各个领域的一种活动。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学者对于创新型城市的理解,不能简单划分为狭义或广义,所以就有了综合定义。
笔者在这里沿用的定义,"创新型城市"就是依靠人才、知识、技术、环境、资本、管理、文化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聚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推动新知识的孕育和运用、新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进步,进而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显著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能力,通过新观念的传播和新制度的建设,维持和促进创新在更高的层次持续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体。
二、市场导向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市场导向型的创新城市建设模式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围绕营造城市发展的创新环境,间接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向城市集中。创新主体在各自的利益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下,不断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和科技创新,自发地在城市地区形成产业创新集群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一)市场引导创新型城市建设
美国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完全以市场为主导的,因此创新资源配置合理,功能配套完善,创新主体角色明确。明确的分工完全体现了市场导向,在创新链的不同环节进行自主创新,根据市场需求推进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起到了辅助、协调和监管的间接作用。美国硅谷是这一创新模式的典型代表。
1、硅谷是市场的产物
硅谷完全是由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孕育的产物。硅谷企业成功的重要动力是结合市场需求发展高科技产业。硅谷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与当时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并互为因果。当然,硅谷的成功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政府在硅谷发展中几乎是以顾客身份而不是组织者身份出现的。
2、成熟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服务
美国是一个市场发育非常健全、市场机制相当完善、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均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企业,它既是研究开发、创新投入的主体,也是高新技术产出利润的直接受益者。企业根据市场为导向自觉增加对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成熟的市场体系使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集聚。优质的市场服务促成了技术与市场的紧密联系。
3、以市场为核心形成区域创新网络
完善的市场体系与运行机制,不仅促进了美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形成了以市场为核心的创新网络。具体说来,美国的创新网络分为以下三种:第一,企业主导型创新网络。主要指区域内生产链条上下游各环节之间联结而成的创新合作网络;第二,产学研合作型创新网络。在美国硅谷的发展过程中,大学与企业密切合作是一个促使硅谷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为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成果、高科技人才,并且帮助企业培养人才,以应付快速进步的技术环境;而大学、科研人员、风险投资家合作创办企业是硅谷地区创新成功的主要经验。第三,中介引导型创新网络。在硅谷,中介机构力量强大,它们通过提供各种技术、资金、人力支持把核心企业、关联企业、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等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起纳入创新系统中,从而形成完整的创新网络。
(二)政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作为市场创新主体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政府退居幕后发挥其一定的作用,主要起到了政策引导与环境营造的作用,这种情况称之为"弱干预"。但是"弱干预"并不是无所作为,美国各级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资助基础科学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资源;制订鼓励创新的法令、法规,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新环境;通过税收政策、政府采购、国防工业来推动工业创新等方式干预经济活动;加大对技术创新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等等。
三、市场导向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经验
(一)发挥市场导向的作用,以市场为核心建设创新网络
1、企业主导型的创新网络
主要指区域内产业链条上下游各环节之间联结而成的创新合作网络,比如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合资、战略联盟、分包等结成的市场交易网络、供应商网络、分包商网络等,以及企业在衍生过程中形成的衍生企业与母体企业之间的创新网络等。
2、产学研合作型创新网络
在美国硅谷的发展过程中产学研相结合为区域内创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一成功经验很值得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借鉴。大学、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高科技人才、先进的技术成果,并帮助企业培训人才,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以及市场环境。
3、中介引导型的创新网络
强大的中介机构体系是硅谷成功的又一重要经验。中国的中介机构体系发展还很不成熟,所以在这一方面也值得借鉴。让逐步发展成熟的中介机构将各种技术、资金、人力支持、核心企业、关联企业、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等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起纳入创新系统中,从而形成完整的创新网络。
(二)创新驱动高新产业发展
创新是硅谷经济发展的动力,硅谷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创造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与世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相比,硅谷具有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密集、最具创造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三)"弱干预"是政府的主要行为特点
政府在硅谷的成功中主要起了间接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平台上。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所有城市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创新活动开展和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有力保障。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平台的基本要求是:"快速、方便的交通运输设施,大容量、及时、迅速的通讯设施,要有健全的宽带网络体系和发达便捷的程控电话,洁净、可靠的动力和能源设施,技术研发中心和创业中心要能不断地孵化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政府在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改革基础设施投资体制,采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二是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吸引国际资金,实行合资或独资方式兴建城市内的基础设施;三是设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扩大基础设施的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人连干部学刊,2006,(2)
[2]方卫华.硅谷高科技发展兴衰的因素与公共政策的启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
[3]硅谷2006发展报告[N].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6
[4]李英武.国外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及启示[J].前线,2006,(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