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时间:2023-04-02 11:3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加工贸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加工贸易

篇1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31-0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产品内分工迅速兴起并成为国际分工的必然趋势。产品内分工带来了生产领域的变革,各国纷纷投入生产全球化的浪潮中,从而把各国间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方式,发展加工贸易就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的有利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此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研究山西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将有助于提升山西在产品内分工链中的地位,从而使山西能更好地参与产品内分工。

一、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1.产品内分工含义。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对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一个产品的生产应包含不同的工序或区段,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专业化生产其中的某个阶段而不是全部阶段。第二,生产空间的分散性。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必须跨越国界,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

2.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除了是一种贸易方式外,也表现为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产品内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体现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点,而且也是在自由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方式,所以它代表着现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特征。

产品内分工深化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能在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充分实现,这样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加工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就得到了促进和发展。按照这样的话,如果产品越是能满足产品内分工条件,其加工贸易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电子行业。因为电子行业具有完备的工序可分性,也具有非常低的单位价值运输成本,非常适合于跨境产品内分工。我们从贸易数据中看到,过去几十年我国贸易增长最快的20种产品,前3 名都是电子类产品,其根本原因就是电子产品相对最容易进行产品内分工,也最容易把产品生产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如今随着贸易、金融和投资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国际化以及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逐渐增强,加工贸易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它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分析

1.数量分析。Hummel,Ishii,Kei-Mu Yi(2001)提出了测度产品内分工规模的方法,他们运用投入产出法,将一国进口品分为用于国内最终消费与用于出口品生产这两部分,然后按进口品用于出口的价值对出口额的比率来定义“垂直专门化比率”(vertical specialization(VS)share),用这种方法,Hummel等人对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垂直专门化程度做了一番估算。VS用体现在一国出口商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来衡量,公式为:VS=(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产品总价值)×出口产品总价值×2。还有一种测量方法为VSi,考察一国出口的中间品中被他国用作生产出口品的价值,计算方法与上式大体相同。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VS从一国的进口中间品来考虑,VSi从一国的出口中间品来考虑。如果某国用进口中间品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则其VS值就等于进口的中间品金额;如果全部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即出口为零VS=0;如果仅仅利用国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品,而不进口任何中间投入品则VS=0。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统计,我们可以依据加工贸易的数据计算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考虑到一般贸易出口中可能包括少量进口辅料的价值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值要比实际值要低,但误差不会很大。参照此算法山西的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2002年以来山西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VS/总出口额)处于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019上升到2007年的0.224,这与世界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也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的现状相吻合的,近些年来我国在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中已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结构分析。为深入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中的结构,首先要将贸易数据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大类。其中,又将中间产品分为零配件和半制成品。这种方法按照商品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容易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本文参照Francoise Lemonie 和Denizu Nal-Kesencl(2002)年对中国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山西省2008年1-10月和2009年1-10月的相关数据,对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从选取的两年数据的比较来看,在进口方面,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在总进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大约为2/5,其中又以半制成品的进口为甚,而零配件的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最终产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山西主要是对进口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装配。出口方面,和进口的情况呈现相反的趋势。最终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2008年占到近30%,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中间投入品逆市而上,显示山西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说明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加强。总体来看,山西产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虽然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减少,但可以看出山西加工贸易对外贸的拉动作用不强,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不合理,需要转型升级逐步改善结构。

三、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角度

山西加工贸易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规模小。山西省加工贸易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性和规模效应弱。同时,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协作程度差,整体政策支持较弱等制约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问题。二是加工贸易产业和商品结构单一。加工贸易商品以初级产品铁矿砂、氧化铝橡胶等为主,加工贸易项下的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一直占全省加工贸易的80%以上,而机电类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加工商品简单,且主要集中在资源性、重能源产品的加工上表现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一进一出,单一工序”,加工链条短。三是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加工贸易利用外资规模比较低。五是加工贸易增值率波动幅度大不稳定。

就目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形势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不容乐观。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了产品内,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只需专业化生产同一产品的某个生产阶段而无需全部阶段。因此,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加工贸易升级,全省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产品内分工。因此重点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全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虽然山西近几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不断增加,对山西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改进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机电产品的出口也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属于组装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需要继续优化,着重提高产品不同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环节,即仍然继续沿着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路径参与产品内分工,鼓励更多加工企业参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环节生产中,尤其要紧紧抓好当前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

2.加工贸易生产环节的提升。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建立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速资本积累,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从而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供应链中沿着产品内分工阶梯攀登,即继续从简单组装辅助零部件制造一般和重要零部件制造高级组装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这样使加工贸易企业的中间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简单产品过度到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最终顺利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环节的提升。

3.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由著名的微笑曲线可以知道,越往上游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品牌和营销两端走,增值幅度越高,中间的加工制造增值幅度最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工贸易还应在拉长的产品分工链条上升级,提高加工产品的增值含量。一方面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从最后工序开始依次向前,循着“原材料供应简单加工组装复杂加工装配零部件配套生产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人才交流、产品研发合作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有品牌创建”的轨迹,不断提升加工度,从而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另一方面向下游拓展,发展加工贸易营销和海外销售。

山西一直以来以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了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如果加工贸易一直固守在加工组装环节,将会出现“贫困性”增长现象。加工贸易必须走“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销售―自主品牌”的产业链升级道路。从劳动密集型环节嵌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以“边干边学”的方式沿着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品牌,完成产业“蜕变”,才是加工贸易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4(1)

2.徐攀峰.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湖南大学,2006(9)

3.张燕生.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宏观经济研究,2004(2)

4.兰勇,杜红梅.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层次性与路径探讨.经济论坛,2005(20)

5.黄飞娜,金余会.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分析.经济论坛,2008(11)

6.李少华.产品内分工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湖南湘潭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篇2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并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间的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产品内分工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某些中间产品不用作最终消费,此类货物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进一步生产;二是生产一种最终产品需要特定比例的中间产品相互配合。基于此,对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1、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本质从流程来看,基本上是“进口一加工/装配一出口”模式;从目的上看,进口是为了出口,而且出口制成品;从市场来看,两头在外,委托方负责/控制出口市场,而我国境内企业只参与和承担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工艺的工作;从生产角度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链条越来越长,单个企业只需也只能参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生产。图1为丰田公司生产汽车,就有三个层级数万家来自七个东亚国家为其专门生产或加工零配件,丰田公司只需要拥有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部件,完成组装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从内涵上看,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对外加工贸易的定义基本一致。因此,加工贸易是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而在产品内分工中目前来看我国又最主要的是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2、加工贸易能够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实现结构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价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人跨国公司高薪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人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人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并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加工企业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阶段,并以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外溢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总体上仍不平衡。

面临加工贸易当前的发展情况,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由来与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增值的过程。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就越有利。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不断加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仍显得较短,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引起的相关负效应将十分突出。因此,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能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关系到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收益。首先,应调整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采购率。国家应该从根本上扭转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上游产业倾斜,并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其次,应改变离境退税规定,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被垄断、技术进步被压制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一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一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一自创品牌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人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产生了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因而,跨国公司投资引致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切人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一条便捷途径。

当然,在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同时,要充分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和公关能力,大量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试图控制企业经营权,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果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因此,应建立审核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规则和程序,把企业的并购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来考虑。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乖啦创新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实践和积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培养产业集群,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相互联系,成为整个联系网络的节点;再次,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可以让企业从三个方面获益: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并容易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励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培养产业集群,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一市场优势一技术优势一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4、加速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但在我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在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内加工贸易尚不发达区域转移。考虑到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物业配套、物流效率、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梯度转移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只有显著改善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优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条件,增强这些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篇3

关键词: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贸易收益分配;比较优势;规模经济

1产品内分工价值链的利益分布

迈克尔・波特1985年最早研究了产品内分工价值链条上不同贸易收益分布,其含义是各国贸易商品中包括的该国生产资源回报也就是附加值(addedvalue),表现了当前这种贸易环境中经贸的本质。他指出,在公司价值链条中,仅产品价值链上战略环节才可能创造更多附加值。1999年格里芬指出这种贸易分工的两类方式即生产者驱动方式、采购者驱动方式。前者的主要制造者多为实力强大的国际跨国公司,由其投入巨额资本引导消费,贸易附加值大,位于核心环节,普遍存在制造领域;而在后者的产品内价值链中,通常拥有知名品牌优势、国际强大营销网络的大型跨国公司采取全球采购,组织跨越国界的产品流通网络。Kaplinsky(2000)认为制造过程分布零散并未带来利益零散分布。Kaplinsky(2001)认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借助技术、品牌等竞争力控制高附加值价值链环节,然而对于较落后经济体企业,其被安置在低效的加工制造链条,从而产生两类国家产品内分工价值链条不合理利润配置。在国内,施正荣(1992)也提出了形象的“微笑曲线”,认为商品价值链环节表现了组装、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上游的研发和下游营销、品牌等附加值较高的特点。2009年唐海燕和张会清强调价值链条两端是价值增值高的链环,居中链环价值增值最低。2005年田文指出在供应链中拥有主动权、绝对支配权的链环由科技先进的经济体控制,从而处于价值、利润分配中的绝对垄断地位,获得了更高的产品内分工收益。2008年张纪基于实证分析,认为在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下,两端链环多为发达经济体,其把中间价值增值低链环梯度转让至落后经济体。价值链分工使先进经济体的国际性企业在利益分配中居于主导位置,利益丰厚;而发展中国家本土公司则因为居于从属的地位而获益微薄。2009年唐慧和林玲指出我国国内公司在两国经贸中获得的贸易收益低的根本因素是由于其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中间链环,产品增值低。蒲华林、张捷(2010)指出我国零配件贸易不平衡与单位进出口零配件价值比值低说明中国仍位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和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的边缘。杨细珍(2011)以古诺模型研究得出位于战略价值核心环节的大多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产品内分工下获取的经贸收益高于居于第二价值的环节的发展中国家。

从以上国际价值链条贸易收益分布研究看,对国际价值链条各个环节资源控制程度决定了其各个环节增值的程度,从而决定了贸易利益大小的程度,而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增值程度又由各个环节的资源的稀缺程度决定,研发、营销等高端环节资源稀缺,因此要素报酬高,增值程度高,贸易利益大,反之亦然。而资源的稀缺程度又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相联系,可见,全球价值链环节的利益大小仍与比较优势密不可分,是由比较优势衍生出来的。

2产品内分工价值链的利益来源

1990年Jones and Kierzkowski强调比较优势、规模报酬促进了企业制造工序的分离。2004年卢锋认为当今新贸易生产方式收益源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这两大基础。Jacobides M、Winter S(2005)指出价值链分工由价值链环节的布局的差异化能力确定,公司主导产品内分工上下游公司的能力是获得产品增值的关键。Jones、Kierzkowski(2001a,2001b)指出各生产要素禀赋和产出方式同实际分工间的互相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价值链对于不娴熟人力资源收益的作用。Kohler(2003)则指出收入的分配状况由国内生产阶段的资源要素密集度确定。2005年曹明福指出,价值链条收益源泉除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外,控制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链条的国际跨国公司还获取了产品内分工交换中的贸易倾斜定价权利。2006年张纪认为市场组织结构决定了价值链各环节获得的收益。朱廷B和胡安亚(2010)认为工序贸易为工序层面贸易,其基础为规模经济、产品异质性,其利益来源为规模经济、产品多样化。

可以看出产品内分工价值链条的收益源泉: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价值链布局的能力差异化、要素禀赋、产出方式与实际贸易生产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密集度、产品内分工交换中的贸易倾斜定价权利、市场组织结构、产品多样化。与以往的传统贸易理论所提到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以外,又结合产品内分工的现实,在对传统贸易理论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扩展研究,使之更符合国家贸易的现实情况。

3价值链分工的收益分配

篇4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同时成为我国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贸易结构,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经营战略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整合,以建立并深化新的竞争优势活动。这种调整的直接结果是导致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价值链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跨国公司开始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下游的各个产业全面进入中国。这为我国加工贸易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以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直接投资,加工贸易成为其投资方式的首选。我国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工贸易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及管理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存在规模大质量低,大部分仍处于附加值较低的制造环节等弊端。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提高加工贸易增值含量的重要性。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势。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发展加工贸易以来,加工贸易获得了“爆炸式”增长。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总量逐年上升,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2302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10536亿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降至9093.20亿美元,但是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反比2008年略有增加(见表1)。加工贸易出口以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逐步调整,机器及设备、电气及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地区间发展却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而中西部地区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速度上看都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加工贸易的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并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使我国和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鉴于此,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将如何利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1.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

加工贸易活动以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开始,早期以国内企业为主。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0年才达到28.8%,90年代后,外商来华投资迅速增加,1994年超过一半,达到56.1%。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主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0年代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港商,进入90年代,大量台商来大陆投资,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己有近400家在华投资建厂。2008年,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达到8906.1亿美元,增长了7.1%。比起2008年内资企业的出口,增速要高出1.4个百分点。而同时,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国有企业额度为969亿美元,由上年的增长18%逆转为下降1.2%;私有企业的这一数额为4773亿美元,增长21.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加工贸易还是主要在外资的主导下进行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如表2所示,2000-2009年间,在华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均在70%以上。可以说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做出的贡献。

2.进料加工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经营模式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1980年我国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占当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9.8%。1989年进料加工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3.1%。随后,随着外商在华投资日益增加,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所以进料加工迅速发展并取代了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到2009年,进料加工贸易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上升为81.36%,而来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下降到18.63%,进料加工贸易已远远超过了来料加工贸易,成为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

3.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

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1992年以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增加,加工贸易的产业特点发生变化,技术水平和分工档次逐步得到提高,加工贸易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如表4,2000年以来,在三大产品的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相对比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逐步下降。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为5325.9亿美元,增长10.6%,增速回落12.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78.9%,所占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此外,加工贸易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259.2亿美元,增长6.1%,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另外,加工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发展极为迅速,所占比重连年提高,在这之中,还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力军。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加工贸易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工薪技术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增长来源。这也进一步的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档次在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4.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虽然已经遍及全国,但是仍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这5个沿海省份。这5个东南沿海省份加工贸易共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80%以上,其中广东的加工贸易占全国的1/2。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有关。此外,这些省市在加工贸易发展中首先享受到了某些特殊待遇,这些特殊待遇对这些省市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东南沿海土地资源紧缺,劳动成本上升,目前这种状况正在悄悄的变化。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不发达地区转移。2007年上半年,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3%。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为2.7%,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改变了中西部加工贸易比重五年保持2.2%不变的格局。山西、陕西、江西等中西部省份加工贸易出口增幅达到68%~25%。

三、我国现阶段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外贸依存度过高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2007年以前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并且这种贸易模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很大部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其中加工贸易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我国由于外贸依存度过高,受国际经济波动较为明显,比较难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状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加工的产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竞争力,这就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从2008年开始已经有所好转,如图1所示,2008年开始,我国外贸依存度曲线出现拐点并呈现下降趋势。

2.加工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加剧

从表5中可以看到,我国的连续多年的对外贸易顺差除了个别年份外,主要是由加工贸易产生的。我国从1994年开始连续16年出现贸易顺差,在2004年以前顺差都在500亿美元以内,从2005年起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007年贸易顺差达到2618.26亿美元,2008年为2981.31亿美元,2009年虽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出口受阻,但贸易顺差仍有1960.70亿美元,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巨额的贸易顺差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中国与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我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形成首先源于我国与欧美国家以及东亚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得益于我国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的承接,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要从东亚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中间产品等,在国内组装后仍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从而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转嫁给我国,这形成了我国对欧美国家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形成了我国对韩国等国家的贸易逆差。其次,由于对原产地认定的分歧,对香港地区转口贸易的统计差异进一步夸大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在美国的统计中,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的出口,仍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则相反,在加工贸易过程中,我国只是从事其中的加工环节,贸易顺差并不代表在贸易中获得了相应的贸易利益。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贸易不平衡状况,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实际情况。第三,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量通过内部贸易和转移定价,进口外国料件,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贸易顺差,助推了贸易摩擦的发展。贸易不平衡使得我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一些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目前,由加工贸易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

3.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我国加工贸易重心虽然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如表6所示,2000~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虽然总体趋势上有所增长,但是相对于加工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增长显得微小而缓慢。2007-2009年虽然增值率较高,但由于没有分别产品来考虑进口和出口,因此根据上表公式计算出来的增值率有时并不准确,事实上,这2007年和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实际增值率分为46.5%和53.7%,增值仍然不理想。而加工贸易增值率的缓慢增长又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的大量外流。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所从事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所构成的产业链条中只承接对零部件的简单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因而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经济效益低下。另外,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占80%以上。加工贸易为外资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其可以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充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加工贸易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商获取。据统计在来料加工中,我国加工企业只能获得占出口总额7%~9%的工缴费,其余大量增值部分都被外商获得。

4.“飞地效应”明显

“飞地效应”是指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活动既不使用东道国国内原材料,也不存在对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仅仅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和低廉的要素成本。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大都仍处在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环节,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售前和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加工贸易通常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一种贸易方式,即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部分企业和少数相关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因而加工贸易的发展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难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更严重的是,加工贸易大量进口我国已经具备生产能力的原材料,使得原本开工不足的国内原材料企业境况更加恶化,一方面加工贸易“大进大出”声势浩大;另一方面,国产原材料无人问津,企业濒临倒闭。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优势还是体现在最终的产品总量上,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原材料和零部件过分的依赖进口,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飞地效应”明显。五、处在价值链低端环节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产品内分工环境中,决定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交换中所获利益的,不再取决于国际产业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参与了哪些层次的国际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在当前国际分工的金字塔结构中,中国可以说仍然处于底部,中国的富裕资源只有劳动力,最为稀缺的是技术,而且耕地、石油、天然气、资本等也都是相当紧缺的资源。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比较劣势。这种贸易格局不仅使中国在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摩擦。摆脱底部依赖,向上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加工贸易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表面上近年来中国也在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但中国没有像韩国和日本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虽然在出口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表现为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比例的不断增长,但是我国主要还是在劳动密集型环节和低附加值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仍然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

5.加工贸易内外部结构失衡

(1)我国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削弱了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能力。我国加工贸易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东部沿海城市和地区,其在总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天津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列居全国前五位;中西部地区20个省、市、自治区的加工贸易比重为2.21%。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加工贸易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生活费用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被削弱。此外,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将中西部地区有限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吸走,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耗能的中间原料的生产领域,加工贸易在沿海和内地之间也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这对于进一步挖掘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平衡地区发展、形成合理产业阶梯,在未来均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部结构过于集中

我国的加工贸易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2005年加工贸易对美国、中国香、欧盟、日本四大市场共出口3303亿美元,占全年加工贸易出口额的79.9%。其中美国出口1061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25.8%;对中国香港、欧盟和日本出口分达到928亿美元、700亿美元和614亿美元,三者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4.1%。同期加工贸易自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东盟进口额达到2894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42.4%。可见,我国加工贸易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依存度较大,容易受到这些国家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

6.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问题

(1)早期加工贸易准入门槛过低,后遗症逐步显现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要吸引外资来中国投资,国家对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相应放低。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早期一些不合理的加工贸易项目弊端逐渐暴露,如高能耗、低环保等问题。商务部《2005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统计,2005年一季度我国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出现较快增长,如生铁及镜铁出口增长10.8倍、钢坯及粗锻件增长9.7倍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口高耗能产品就相当于出口能源。鉴于此,2007年12月2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了2007年110号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共计589个10位海关编码商品。该目录主要涉及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植物油脂、食品、饮料、矿产品、化学产品、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制品、铝制品。还有一些含濒危动植物成分的制品也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如皮革制品、动物毛及其织物、鞋靴类、首饰制品、眼镜、钟表、杂项制品;铁矿石、生铁、废钢、钢坯、钢锭、稀土原矿、磷矿石等。可以认为从全国范围内抬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2)当前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不限区域、不限企业、不限商品的宽松保税政策。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这种宽松政策并没有给监管造成太大的压力。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宽松政策中蕴藏的企业信誉风险就暴露出来。部分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利用加工贸易保税且无贸易管制的便利绕开我国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管制,逃避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这一格局加大了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难度。另外,由于国家税务机关与海关之间实行分头管理,两部门之间难免出现一些脱节现象,税务部门难以对加工贸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并且走私者利用加工贸易的名义,偷漏税款,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同时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极度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格局。此外,加工贸易走私还容易造成社会腐败问题。

四、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

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告,将人民币交易价格从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升值2.6%。从此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截止到2010年3月,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在至1美元兑换6.825-6.826元人民币之间。巨额的外贸顺差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上升预期是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的直接原因。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中国加工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与加工贸易的关系

加工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并以此作为考核企业与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机制作用下,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官员都以出口创汇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标准,使贸易发展方向出现偏差。由于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更强,销售渠道畅通,所以通过加工贸易我国产生了大额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大量外汇盈余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贸易部门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与国内的经济发展是不协调的。因为中国贸易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并且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贸易部门与其它经济部门联系不紧密,所以积累起来的大量外汇盈余不能被其它部门所利用,这就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也正说明了中国整体经济的落后性。如果贸易部门对其它部门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那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应足以吸纳掉这些外汇盈余。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对国内其它经济部门缺乏关联带动效应,积累的外汇盈余不能被国内其它经济部门所利用,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原因。

2.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其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当人民币升值时,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减少;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劳动力价格下降,从而外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加工贸易产品的进口量增加。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必然会使出口企业由于成本提高而减少出口,减少就业。当我国技术有所进步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具备竞争优势时,应当是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在我国没有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势必对出口不利,可能会使加工贸易部门萎缩。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增加就业压力,外汇收入也可能减少。

加工贸易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所以人民币升值虽然使出口变得困难,但由于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下降,可能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价格上升的压力。此外,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影响也是不同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由于价格对其产品的需求影响较大,所以人民币升值会使其出口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并不敏感,所以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对产品需求影响较小,反而升值会使其创汇能力提高。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解决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转型升级,可以消耗大量外汇去购买先进技术设备,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反过来又会促进其进一步升级。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产业升级过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使其产品竞争力提高,从而使该国货币存在一个真实的升值压力,进而将国内一些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所以中国大力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五、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1.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出口贸易已经占据了GDP的40%左右,而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贸易深受影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的出口型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17.2%,比2007年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额为1105.2亿美元,同比下降4.8%,比2007年回落27.6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比2007年回落8个百分点。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而且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月度数据同比下降更是明显,这说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特别对加工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工贸易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中国整体贸易水平,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增长也就会受到很大冲击。而加工贸易转内销也是增长乏力,其中成品转内销继续萎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新订单大幅下降,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双双出现萎缩,这不但加大了我国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难度,还可能带来大规模的撤资风险。以上情况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确实带来巨大冲击。作为出口增长中最为迅速的环节,加工贸易的下滑将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就业、财政收入、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由于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西方发达国家深陷衰退,短期内难以逆转,需求进一步下降,订单减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

2.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加工贸易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很多出口加工企业在这次危机面前深受影响,但也给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变幻莫测。首先,随着危机影响的加深,美欧等国将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疲软,消费萎缩,客户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最后,危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订单进一步减少,中国将遭遇更频繁的贸易壁垒。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中国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政策已经暴露出了不能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此外,一些政策法规(如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引资政策等)制定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和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抑制了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

中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所增长,但主要是利用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和技术。由于中国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一方面使得国内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标准上很难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或少数外资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本土化程度不高,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影响了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这表现在国内企业对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欠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

篇5

[关键词]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产业调整

加入WTO后,最能体现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该何去何从?有人认为,加工贸易只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我国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制定的“权宜之策”,随着我国对降低进口关税承诺的积极履行、出口退税政策的逐步到位,这种贸易方式已经过时,不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加以限制,使其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加工贸易在我国是否真的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呢?实际上,加工贸易的较快发展在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现阶段仍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目前,部分地区出现加工贸易滑坡只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简单地采取限制或任其发展都是不恰当的,而应该正确引导,积极调整,把加工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加工贸易与我国的长远战略利益和重点发展目标相适应,这才是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发展加工贸易的必然性

加工贸易,通常是指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产成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无论从外部条件还是从内部发展需要来看,都有其深刻的必然性。

1.从外部条件上看,国际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在各国表现的差异,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协作,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时代背景;跨国公司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推行全球战略而尽力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区位,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操作空间。中国应当顺应这一潮流,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并成为重要的世界出口加工基地。

2.从内部发展需要上看,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土地、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门类较齐全的工业部门等。通过发展加工贸易,能够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尽快地参与到国际分工行列中去,加快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加入WTO之后,逐步实现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也会使我国的加工贸易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工贸易在我国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倘若不顾我国国情,强行排斥加工贸易的发展,只会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目前,加工贸易出口已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0%左右。在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外商投资企业84%的出口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占全部加工贸易出口的2ö3。加工贸易增加的就业人数达到3000多万人。加工贸易为沿海地区制造业创造了1ö4的销售市场[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的产物,是借助世界经济整合机遇的一种现实选择。

因此,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国情,今后我国加工贸易仍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必将长期存在。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过大我国加工贸易最初是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起步的,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的现实。目前,虽然产品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出口增长中大部分仍是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小,出口增长乏力且后劲不足。同时,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同类产品也造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压力,使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空间狭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虽不断上升,但这并不表明我国这些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已处于有利的地位,因为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中间投入产品等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国在国际分工上的比较优势仍是土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一般技术工人。并且,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优势,我国生产此类产品只能是生产技术已经普及的标准化产品,而不可能是创新产品。

2.加工贸易尚处于简单的加工组装阶段,产品增殖率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只是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据估计,国内加工增殖率仅为20%左右,创汇能力差。尤其是来料加工,国内企业只能得到加工增殖中极小的工缴费。在加工出口中占较大比重的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本身的加工程度不高,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往往也存在着加工过程短,增殖不高的问题。近几年的加工贸易虽有较大增长,增殖系数却始终在1.2—1.4之间徘徊,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低、产品增殖率低。

3.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差,很难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一项产业是否能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这要看它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如果加工贸易中间投资品由东道国提供,且其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高科技产品,那么它对所需的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要求也必然相应提高,这就会带动东道国提供中间产品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生所谓的技术“溢出效应”。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这些技术改造在大范围内进行时,产业结构随之改善。然而,在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中间投入品没有实现国内供给替代,而主要依靠进口,加工贸易通常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一种贸易方式。即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部分企业和少数相关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加工贸易的发展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拓展新的市场,也很难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了。

4.加工贸易发展的地区不平衡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1999年,这5个省市加工贸易合计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4.3%,其中广东占55.6%、上海占9.8%、江苏占8.6%、山东占5.4%、福建占4.9%,而同期,西部10省市加工贸易合计仅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左右[2](P229),差距十分明显。加工贸易由于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均会被东部地区大量吸走,这些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产业政策,体现了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和重点发展目标。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只有把加工贸易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加工贸易健康稳步地发展。为此,重点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其生产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与传统产业的梯度转移不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跨越式转移,促进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兴起。在此影响下,世界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走俏,劳动密集型产品则趋于暗淡。加工贸易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低技术劳动力已不能满足高质量外资的需求。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必将大大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改善出口商品结构,避免加工贸易出现“贫困化增长”。由于我国城乡劳动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仍将继续存在。因此,在继续发展现有加工贸易的同时,有必要选择开放式发展模式,大幅度降低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参加WTO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同时借鉴国外科技工业园的经验,将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成规范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从而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突破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2.延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的加工链,以提高加工贸易增殖率。要提高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品的增殖率,必须延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的加工链。在目前情况下,就要使加工贸易能在我国境内“转厂加工”。“转厂”有利于提升加工深度,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但目前,国家对加工贸易商品进行分类管理,对某些敏感商品实行“不允许转厂”的政策。此外,对企业“转厂”所需购汇、付汇、退税作了较为繁冗的限制。这些政策的出发点当然是为了规范管理,防止利用加工贸易进行非法活动,但客观上也为顺利“转厂”设置了障碍,不利于产品增殖率的提高。因此,要对现有的“转厂”政策予以适当简化,从企业实际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长在我国增殖环节,以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增殖率。

3.以中间投入品本地化为链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对外商来说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对我国来说可以带动上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目前外商反映的信息、政策、运输问题以及国内企业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国产中间投入品进入加工贸易市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调整有关的产业政策。我国基础产业(包括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元器件等生产发展滞后是一个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而价格、投资、税收等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对中间投入品的歧视政策,就难以实现对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因此,有关部门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吸引外商投资于零部件制造业,由核心企业的进入带动其配套企业的进入;另一方面,要尽力推动新产品的自主开发和创新。我国加工贸易生产结构的优化,最终取决于创新产品的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自主研究开发和创新。此外,加工贸易企业采购国产料件出口,在出口退税方面就应与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样可以引导内外资投资中上游产业,以扭转目前下游产业加工能力过大,而中上游产业发展落后的局面。超级秘书网

4.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呈现多层次性,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今后较长时期内,利用加工贸易,加强产业政策的地区导向,发挥各地优势,实现产业在各地区间的转移,这不仅有利于地区间的均衡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发展趋缓,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则具备了发展的条件。经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企业拥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劳动力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现实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在中西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产业的地区间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当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不应简单地重复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而是应结合世界市场需求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有前景、有潜力的产业。加工产品也不能仅局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适当地加工生产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国内企业向境外转移,带动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也是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大势所趋,游离于集团之外是不利于经济贸易发展的,而要打入其中,就必须采用投资手段以带动贸易行为。

5.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建立在劳动力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加工贸易很难实现产品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理论研究,改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基础。进行理论研究,必须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这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比较优势高级化,即比较优势由自然禀赋上升到后天禀赋,如技术、管理等;二是培养起竞争优势,即逐步培植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通过加强加工贸易理论研究力度,改变理论研究滞后状况,为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加工贸易的总体规模大且发展迅速

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外贸易形式加工贸易从无到有直至发展至今,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已占半壁江山,这表明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加工贸易更是掀起了一轮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幅与整体的对外出口贸易增幅基本成正比例关系,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比重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比例。

(二)加工贸易的发展相对集中

中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其相对集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在产业的分布相对集中,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主要集中在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加工业,比如服装制造业、轻工塑料制品……另一方面是表现为分布的地域相对集中,我国加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以广东、江苏、福建表现最为明显。

(三)加工贸易发展中外资所占比例较大

加工贸易是借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由于其历史原因造成,发展中国家在从事加工贸易的同时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尤其在资本技术企业管理层面。而在我国具体表现为加工贸易发展中外资所占比例较大,本土企业所占比例较低,致使我国国内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着本国加工贸易的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中外资所占份额相当大的当前,致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加工贸易科学技术含量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在加工贸易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急速增长,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从2007年开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明显表现出弱势,我国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还很受限制。究其原因:首先,我国在高新技术研发方面存在着技术和资金的短缺不足;再者,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我国企业只是单纯的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并未真正的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更没有真正的实现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在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低下也有其必然。

(二)加工贸易缺乏可持续的盈利空间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优势呈现为具有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是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中,此类行业有制衣纺织业,家具制造业……但是近年来,高性能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比如电子产品……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的加工贸易也在顺势发生着变化,不再是以前的整个行业贸易,而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环节,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担当加工制造角色,因此,在这样的加工贸易发展中我国企业只能赚取低额的附加值即只有微额的加工费用,国内价值链条有待延伸,加工贸易盈利空间有待挖掘。

(三)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国内技术和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弱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以致以后的几十年间确实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加工贸易不得不做出新的审视。只有认识了解其发展的不足,才能弥补,以便使得加工贸易再次成为我国创汇、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首先,从经济利益而言,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处于逐渐走低的趋势,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趋向弱势的走向。其次,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所以在科学技术层面处于被动局面,因此对国内企业技术的拉动能力不足。

(四)我国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中的一个主要表现特点就是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主导优势地位,致使国内企业参与加工贸易不足。具体表现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80%,而本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很低。以下依据国家商务部的具体数据进行详细说明:在来料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54.0%;在进料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92.0%。在加工贸易中,国内企业只能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对于产品的销路,技术工艺等等基本没有发言权,尤其是在相对于国内企业具有控制权较大的进料加工贸易,我国国内企业只占有8.0%的贸易额。

(五)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不完善

加工贸易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国家具有支持优惠政策,那么这个经济项目就会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相反,一个经济项目的发展没有这个国家的支持,那么他的生命力不会强大。所以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方面:我国加工贸易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一些政策的制定违背了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方向;我国的某些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手段不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脱离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三、促进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国内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

在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现状时,已经明确了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体系中国有企业以及国内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相当的小,并且处于附加值收益的低端,由于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处于主导地位,对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有控制性的影响。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善和加强国内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影响力。具体措施可为:对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国内企业投入到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家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为国内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硬件软件设施,做好后台服务工作;在国内企业发展中要有重点、有核心的进行选择,建立核心的竞争实力企业机制,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实力,才能依托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促进加工贸易结构的调整

之所以要对加工贸易的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增长转变形式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不再是过去只为追求规模效益的高消耗、高污染。此外,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也要从过度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制造,渐渐转向依托高新技术研发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产品构成也与以前大不相同,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的宠儿,而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基本还保持在低技术含量的阶段,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不被市场淘汰。

(三)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以实现人才升级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级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的缺失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巨大的障碍。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内产业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只占到3.5%,而发达国家则占到40%,其差距甚远,在高级技师人员方面所占的比例更是稀少。因此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发展,必须进行技工人员的培训,尤其要有高级技师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才会有竞争优势。

(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

我国加工贸易要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转变,就必须提高我国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要想实现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技术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积极与外商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合作,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在政策方面,对科技研发事业多多鼓励支持,并且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核心技术,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维护我国技术研发产权;在资金上加以扶持,协助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为科学技术的研发打好基础;培训人才,为加工贸易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还要不断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先进人才,使其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出力。

(五)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篇7

一、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进料加工增长快于来料加工

根据江苏省外经贸厅数据显示,1980年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13.3亿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0%。而到80年代末期,进料加工比重增加,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首次超过来料加工总额。2009年江苏省进料加工进口额为3462.09亿元,出口额为7357.96亿元;来料加工进口额为1357.16亿元,出口额为995.60亿元。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方式,而外商投资企业倾向于进料加工方式的基本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商投资企业日益注重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并且逐渐成为主要力量,加工贸易的整体格局也从以来料加工为主转变为以进料加工为主。

2.主要贸易伙伴格局发生变化

2005年欧盟取代日本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第一贸易伙伴,日本、美国、台湾、韩国名列贸易伙伴前茅地位。近年来台湾省继续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口第一来源地,韩国取代日本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口第二来源地。欧盟、日本、美国、香港、韩国、东盟仍未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市场。“十一五”期间,欧盟、美国、日本稳居江苏省前三大贸易伙伴的席位,欧盟一直是江苏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同期,韩国由江苏省第六大贸易伙伴跃升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此期间,江苏省对韩国贸易的增长异军突起,对韩国进出口有2006年的298.4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538.6亿美元,增长了80.5%,其中出口增长了82.9%。2010年韩国已成为江苏省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3.江苏省内加工贸易区域差异明显

在全国看来,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可以算是领头羊,然而,就江苏省内部而言,每个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情况也有较大差异。整体而言苏南地区首屈一指,2009年,苏南地区累计进出口1795.9亿美元,与此同时,苏中累计达到116.4亿美元,苏北地区累计达到21.56亿美元。2010年苏南地区同比上涨32.2%,达到2133.3亿美元,苏中苏南也有所增长,分别达到139.1亿美元和28.32亿美元,在2010年,苏南地区所占比重达到92.7%。

4.出口加工区继续发挥作用

2005年全省加工区进出口249.1亿美元,同比增长77.1%,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的16.9%,高于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3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1.4亿美元,进口107.7亿美元。昆山、苏州工业园出口加工区分别出口107.9亿、2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4%、83%、328.7%。2007年1-10月,江苏省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360.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同比增长33.4%;进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全省加工区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8%、9.4%、3.5%。昆山出口加工区继续独占鳌头,进出口2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3%,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二。

5.出口产品结构有所优化

江苏省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服装、玩具、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6年第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的71%。2010年1月江苏省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额为900亿元,同比增长6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65.39亿元,同比增长42.3%,而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出口额159.36亿元,同比负增长7.9%。江苏省出口产品档次大幅提高,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二、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对外贸易的两种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本文拟用出口增值率对两种贸易进行研究,然后,采用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江苏省GDP的组成部分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加工贸易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关系。

1.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出口增值率对比

加工贸易出口增值率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增加程度,通过公式:出口增值率=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进口,计算出1995-2008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出口增值率并且对比两组数据,从而了解江苏省加工贸易附加值的现状。由上图可知,一般贸易的出口增值率1995年至2001年经历了一个直线下滑的趋势,之后保持平稳波动,2005年以后又表现出来上涨的趋势。加工贸易基本波动幅度不大,增值率总体而言没有一般贸易波动明显。总体而言,一般贸易出口增值率的平均值要高于加工贸易,因此我们认为江苏省的一般贸易附加值要高于加工贸易。这也证明了,江苏的加工贸易虽然在量上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其生产的产品仍然是出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考虑到贸易对经济的作用存在正反两个因素,一是在通过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的TFP,二是在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使发展中国家被迫专业化于附加值比较低的行业。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江苏省的一般贸易比加工贸易具有更强的溢出效应。

2.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对比

为进一步说明江苏省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与GDP之间的关系,采用数据模型对1995-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首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aX1+bX2+cX3+dX4,其Y为GDP,X1为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为X2,X3为一般贸易,X4为加工贸易,通过分析得出每一项的系数分别如下表:由上表得出::a=0.369,b=0.428,c=0.094,d=0.123,即Y=0.369X1+0.428X2+0.094X3+0.123X4,从这个表达式的系数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总额与GDP之间均有正相关性。这说明江苏省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GDP对加工贸易的回归系数为0.123,说明加工贸易总额每增加1个单位,就使GDP平均增加0.123个单位,而GDP对一般贸易的回归系数只有0,094,这表明加工贸易总额对江苏省GDP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是江苏省的主要对外贸易方式,但是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加工贸易对江苏经济增长起到了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直接影响江苏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大力培育和发展加工贸易是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三、对加工贸易提出建议

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多种贸易方式中的两种主要方式,对于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加工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已逐渐赶超一般贸易而成为江苏省对外贸易的最主要方式,同时通过回归分析得知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虽然一般贸易的产品附加值要高于加工贸易,且具有更强的溢出效应,但是一般贸易受资本积累的约束,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效应比较缓慢。综合上述结论,笔者认为江苏省更应该注重于加工贸易的发展升级,因而针对江苏省加工贸易目前的现状,对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提出了如下建议。

1.提高加工贸易的本土化程度

从大体上来说,来料加工和进口加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税务处理上,总结出三个方面:一是来料加工进口材料是全额免税,进口加工进口时要付材料费用,但不需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的缴纳要看具体哪种材料;二是来料加工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进口加工不涉及加工费的问题;三是在货物出口时,来料加工免增值税,但不退税,进料加工则免税且退税。而从得出的数据来看,应该扩大进料加工,加工后增值部份可以退税,进口材料免税。从自身来讲,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这既可以“借船出海”,又可以在配套过程中充分利用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提高本土的管理、质量和技术水平。

2.加速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

通过分析,江苏省加工贸易仍然处低附加值状态,所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拓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渠道;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组织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视高新区的建设;吸取传统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都是加速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有效途径。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为企业在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提供融资、国际市场资讯、人才引进等方面。扩大产品领域,提高产品层次,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引导加工贸易型企业将生产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

3.降低省内加工贸易的地区发展差距

重视省内教工贸易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苏南地区发展尤其迅速,但是在这同时,苏北地区的加工贸易却仍然没有发展起来,这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应给予苏中、苏北地区加工贸易相关优惠政策,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提供融资、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帮助。加快苏中苏北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缩小苏中苏南苏北地区差距,使得整个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一起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当省内差距减小后,加工贸易必然会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起到更有利的作用。

篇8

一、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进料加工增长快于来料加工

根据江苏省外经贸厅数据显示,1980 年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 13.3 亿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 70%。而到 80 年代末期,进料加工比重增加,1989 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首次超过来料加工总额。2009 年江苏省进料加工进口额为3462.09 亿元,出口额为 7357.96 亿元;来料加工进口额为1357.16 亿元,出口额为 995.60 亿元。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方式,而外商投资企业倾向于进料加工方式的基本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商投资企业日益注重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并且逐渐成为主要力量,加工贸易的整体格局也从以来料加工为主转变为以进料加工为主。

2.主要贸易伙伴格局发生变化

2005年欧盟取代日本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第一贸易伙伴,日本、美国、台湾、韩国名列贸易伙伴前茅地位。近年来台湾省继续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口第一来源地,韩国取代日本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口第二来源地。欧盟、日本、美国、香港、韩国、东盟仍未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市场。“十一五”期间,欧盟、美国、日本稳居江苏省前三大贸易伙伴的席位,欧盟一直是江苏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同期,韩国由江苏省第六大贸易伙伴跃升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此期间,江苏省对韩国贸易的增长异军突起,对韩国进出口有 2006 年的 298.4亿美元增长至 2010 年的 538.6 亿美元,增长了 80.5%,其中出口增长了82.9%。2010年韩国已成为江苏省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3.江苏省内加工贸易区域差异明显

在全国看来,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可以算是领头羊,然而,就江苏省内部而言,每个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情况也有较大差异。整体而言苏南地区首屈一指,2009年,苏南地区累计进出口1795.9亿美元,与此同时,苏中累计达到116.4亿美元,苏北地区累计达到21.56亿美元。2010年苏南地区同比上涨 32.2%,达到 2133.3 亿美元,苏中苏南也有所增长,分别达到139.1亿美元和28.32亿美元,在2010年,苏南地区所占比重达到92.7%。

4.出口加工区继续发挥作用

2005年全省加工区进出口249.1亿美元,同比增长77.1%,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的16.9%,高于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 36.5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141.4 亿美元,进口107.7亿美元。昆山、苏州工业园出口加工区分别出口 107.9 亿、22.2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64%、83%、328.7%。2007年1- 10月,江苏省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36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8%。其中,出口 249.2 亿美元,同比增长33.4%;进口 1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5%。全省加工区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 8%、9.4%、3.5%。昆山出口加工区继续独占鳌头,进出口21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3%,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二。

5.出口产品结构有所优化

江苏省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服装、玩具、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6年第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的 71%。2010 年 1 月江苏省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额为900 亿元,同比增长 6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65.39 亿元,同比增长 42.3%,而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出口额159.36亿元,同比负增长 7.9%。江苏省出口产品档次大幅提高,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二、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对外贸易的两种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本文拟用出口增值率对两种贸易进行研究,然后,采用贸易对 GDP 的拉动度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江苏省 GDP 的组成部分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加工贸易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关系。

1.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出口增值率对比

加 工 贸 易 出 口 增 值 率 反 映 了 生 产 加 工 环 节的 附 加 值 增加程度,通过公式 :出 口增 值 率=贸易出口 - 贸易进口贸易进口,计算出 1995- 2008 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出口增值率并且对比两组数据,从而了解江苏省加工 贸 易 附 加 值 的 现状由上图可知,一般贸易的出口增值率1995年至2001年经历了一个直线下滑的趋势,之后保持平稳波动,2005年以后又表现出来上涨的趋势。加工贸易基本波动幅度不大,增值率总体而言没有一般贸易波动明显。总体而言,一般贸易出口增值率的平均值要高于加工贸易,因此我们认为江苏省的一般贸易附加值要高于加工贸易。这也证明了,江苏的加工贸易虽然在量上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其生产的产品仍然是出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考虑到贸易对经济的作用存在正反两个因素,一是在通过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的 TFP,二是在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使发展中国家被迫专业化于附加值比较低的行业。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江苏省的一般贸易比加工贸易具有更强的溢出效应。

2.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对比

为进一步说明江苏省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与 GDP之间的关系,采用数据模型对 1995- 2009 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利用SPSS17.0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首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aX1+bX2+cX3+dX4,其 Y为 GDP,X1 为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为X2,X3 为一般贸易,X4 为加工贸易,通过分析得出每一项的系数分别如下表:由上表得出:a=0.369,b=0.428,c=0.094,d=0.123,即Y=0.369X1+0.428X2+0.094X3+0.123X4,从这个表达式的系数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总额与 GDP 之间均有正相关性。这说明江苏省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GDP 对加工贸易的回归系数为0.123,说明加工贸易总额每增加 1 个单位,就使 GDP 平均增加 0.123 个单位,而 GDP 对一般贸易的回归系数只有0,094,这表明加工贸易总额对江苏省 GDP 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是江苏省的主要对外贸易方式,但是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加工贸易对江苏经济增长起到了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直接影响江苏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大力培育和发展加工贸易是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三、对加工贸易提出建议

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多种贸易方式中的两种主要方式,对于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加工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已逐渐赶超一般贸易而成为江苏省对外贸易的最主要方式,同时通过回归分析得知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虽然一般贸易的产品附加值要高于加工贸易,且具有更强的溢出效应,但是一般贸易受资本积累的约束,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效应比较缓慢。综合上述结论,笔者认为江苏省更应该注重于加工贸易的发展升级,因而针对江苏省加工贸易目前的现状,对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提出了如下建议。

1.提高加工贸易的本土化程度

从大体上来说,来料加工和进口加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税务处理上,总结出三个方面:一是来料加工进口材料是全额免税,进口加工进口时要付材料费用,但不需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的缴纳要看具体哪种材料;二是来料加工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进口加工不涉及加工费的问题;三是在货物出口时,来料加工免增值税,但不退税,进料加工则免税且退税。而从得出的数据来看,应该扩大进料加工,加工后增值部份可以退税,进口材料免税。从自身来讲,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这既可以“借船出海”,又可以在配套过程中充分利用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提高本土的管理、质量和技术水平。

2.加速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

通过分析,江苏省加工贸易仍然处低附加值状态,所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拓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渠道;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组织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视高新区的建设;吸取传统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都是加速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有效途径。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为企业在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提供融资、国际市场资讯、人才引进等方面。扩大产品领域,提高产品层次,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引导加工贸易型企业将生产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

3.降低省内加工贸易的地区发展差距

重视省内教工贸易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苏南地区发展尤其迅速,但是在这同时,苏北地区的加工贸易却仍然没有发展起来,这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应给予苏中、苏北地区加工贸易相关优惠政策,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提供融资、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帮助。加快苏中苏北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缩小苏中苏南苏北地区差距,使得整个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一起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当省内差距减小后,加工贸易必然会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起到更有利的作用。

篇9

【关键词】东莞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价值链 理论。

广东省东莞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工贸易非常发达,在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东莞加工贸易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在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丧失成本优势的东莞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界定及价值链理论。

国际上对加工贸易的定义并不明确,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与合同全书》的定义,所谓加工贸易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方式,人们常说的来料加工与来料装配是加工贸易的两种主要方式。[1].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在整个国际贸易中,不同环节所承担的任务分享着不同价值,一般而言,越是接近产品设计等富含技术含量的环节,其占有的价值就越高,而承担的任务越简单,所能获得的价值也越少。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 尽量将自己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向上游发展,是其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追求。加工贸易的转型包括多层意义,既有增加加工贸易主体,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要求,也有加大国内采购率,转变大量进口发展方式的要求,进而加大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工贸易的升级是努力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上游进军,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使加工贸易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高价值产出。

(二)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人波特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其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经营活动分成一个个活动单元,对应于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企业的价值就是由一个个活动单元的价值创造实现, 每一个单元的活动都与企业的价值创造有着密切关系,并共同形成一条价值链。后来,古特以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从企业范围向国家拓展,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各自不同的地位, 其在全球价值创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与公司在价值链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和价值链系统中其他链条的联系程度决定了其竞争力一样,一国或一地区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也决定了该国或该地区的竞争力。古特对价值链理论的应用,突破了波特局限于企业竞争力的范畴,对价值链的完善和价值链理论的广泛运用具有突出贡献。

在加工贸易等国际贸易领域,价值链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加工贸易各个环节企业在加工贸易价值链上的地位。[2]对于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而言,分析加工贸易各个环节的价值, 看清自己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的环节, 可使东莞实现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与努力方向。

二、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格局。

东莞市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比较早且比较发达的地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加工贸易体系,在全球加工贸易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加工贸易是东莞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加工贸易是东莞对外贸易的开端,时至今日,加工贸易依然是东莞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13 年东莞市对外贸易总额为1530 亿美元,增长5.9%,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120.9 亿美元,增长3.3%,占同期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3.2%。事实上,无论是在东莞的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还是进口总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都远远超过一般贸易。2013 年,一般贸易在东莞市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仅为19.2%。可以说,加工贸易是东莞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而且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加工贸易的重要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二)加工贸易是东莞经济的主要动力。

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历史十分悠久, 从20 世纪70 年代的“三来一补”开始,在80 年代逐步形成了服装、纺织、玩具、制鞋、箱包等传统制造产业,90 年代又在日韩和台湾地区IT 企业的OEM 模式下形成了计算机代工产业。进入新世纪以后,东莞的加工贸易在其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传统产品加工贸易。

东莞加工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家具、玩具、纺织服装及鞋等初级产品是其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这些价值较低的初级产品、传统产品多以国际代工(OEM)为主。以2013 年为例,东莞纺织服务、鞋类、玩具、家具等四大传统产品的加工贸易总额为863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2%,在东莞的对外贸易中,传统产品加工贸易依然是主角。

(四)加工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港澳台商投资。

东莞与香港只隔了深圳市, 与香港有着天然的联系,改革开放之初, 在中央政府众多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港澳台商对广东省的投资大幅增加,东莞利用其有利地形, 也获得了其中相当的份额。从东莞的情况来看,港澳台、欧美、日本、东盟和韩国是东莞最重要的5个合作伙伴,这5个地区的直接投资占到东莞市的90%以上,2013 年与上述5 个伙伴间的贸易总额达1158 亿美元,其中香港是东莞最大的出口市场,台湾是东莞最大的进口市场。

(五)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是进料加工。

在东莞外贸的最初发展阶段, 来料加工基本上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从1978 年香港商人在东莞兴办加工厂开始,到台资与欧美等国资本的大量进入,东莞来料加工贸易获得了极大发展。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进料加工这种企业利润更高的加工贸易模式在东莞逐步取代来料加工成为东莞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1995年,东莞加工贸易中,来料加工占比是67.8%,到2002年下降到49.1%, 进料加工贸易首次超过来料加工。

2006 年进料加工贸易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到61.2%,2008 年、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东莞市进料加工有所下降,但随后又进一步上升,2012 年、2013 年东莞进料加工比重分别达到72.4%、74.5%。不难看出,近十年来,东莞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进料加工形式, 特别是在国内用工成本和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进料加工,就近获得原材料,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三、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明显,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 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但东莞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企业缺乏转型升级意识。

在全球贸易价值链条中, 东莞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端,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虽然东莞市有些加工企业主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 但大部分加工企业对转型升级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 对转型升级的前景顾虑重重。[3]一方面,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倒逼转型的形势认识不清,有做一年算一年、做一天就赚一天的想法,对转型升级的目的、不转型升级的后果没有清醒认识, 造成这些企业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观望。另一方面, 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对转型升级顾虑重重。

(二)转型升级成本压力加大。

东莞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靠打价格战来抢市场,然而近年来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以往极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2010 年,东莞与广东省其他地区一样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 为了缓解用工荒,广东省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全省企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20%左右。在此情况下,想进行转型升级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得不考虑在越来越高的用工成本、土地成本面前,转型升级的成本将会是以前的数倍。

(三)表现出强烈的飞地效应。

东莞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在价值链中以低价值的生产装配环节为主, 这缘于外资企业在东莞的投资办厂,主要是看重当地的地理位置和低廉成本,作为企业的飞地进行建设。相对于企业总部所在地,飞地生产对技术水平要求极低,大多生产附加值低的产品。这些企业一般不在本地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 与本地企业的关联度低, 不具备对东莞本地的技术溢出效应与示范效应。[4]可以说,除了有限的税收贡献,这些企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大, 很难迅速融入转型升级的环境中去。

(四)核心技术品牌转型升级的力量不强。

东莞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短、延伸性差。虽然从最开始只能生产简单商品, 到现在也可以参与部分产品的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而言,东莞加工贸易并没有从价值链末端前移,缺乏核心技术品牌,转型升级的力量并不强。一方面,设计、研发、服务等环节是销售链中价值更高的环节, 向着这些环节进行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 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多数依然是以OEM、ODM 为主, 对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环节参与不多,想要转型到这些高附加值的环节上去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多数加工贸易企业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无法让自己成为独立的产品生产提供商, 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率要低多得。

四、推动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目前, 东莞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处于微笑曲线的低谷。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价值链末端向价值链中上游前进,是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明确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与路径。

1.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总体而言,将加工贸易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挺进,从OEM 的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发展, 从制造型企业向创造型企业转变,应该是东莞加工贸易转型的目标。一方面,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向上游或下游挺进。另一方面,加大来料加工向料件国产化转变,以节省企业资金,提高东莞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从目前来看,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有三: 一是实现来料加工到进料加工的转变, 抓住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将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向外转移的机会,淘汰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二是实现“三来一补”到三资企业的转型,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通过自身技术研发参与到全球价值的高附加值环节。三是实现“设计加生产”的经营模式转型,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及产品的议价权。

(二)推动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做法。

1.积极培育高附加值本地民营企业,推动向高价值链前移。东莞加工贸易企业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经济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在加工贸易中的占比只有10%,这种失衡状态不利于东莞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在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外资企业撤出,使东莞经济发展遭受重创,对东莞这种严重依赖外资企业的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应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开展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创造更多的民营企业合作交流平台,提升民营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为民营企业进入加工贸易领域奠定基础。通过扩大民营企业对加工贸易的参与,改善东莞加工贸易主体结构。

2. 加强品牌战略, 实现产业链从OEM 到ODM转型东莞加工贸易要实现从OEM(贴牌生产)到ODM(委托设计生产)转型,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促使企业从宁可贴牌生产、薄利多销的思维中跳出来,逐步树立自己的企业品牌;另一方面,要增强企业品牌创建能力, 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与长远角度出发,在充分认清企业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避免企业品牌的大起大落。特别是要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开展行业品牌创建的交流平台建设,通过行业的规模效益, 加速加工贸易企业品牌创建速度与质量。[6]

3. 以优惠的税收政策推动中间产品本土化战略,提高价值链联动效应。现行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进口料件不征收增值税,从国内采购的相同料件却征收增值税,导致出现国内市场本来可以买到料件,加工贸易企业依然花外汇从国外采购。实现加工贸易企业中间产品的本土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与示范效应, 加之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加工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满足加工贸易企业的料件需求。为此,要从政策上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从国内采购料件,实现加工贸易料件的国内国外采购同一税收政策; 推动中间产品的本土化,提高加工贸易产业的配套率,放大价值链联动效应。

4.鼓励外资企业的核心技术转移,延伸价值链。要鼓励外资企业向本土企业转移核心技术,一方面,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并出台相应的优惠补偿措施,让外资企业能主动转移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提高外资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如限制低技术含量企业、不愿意转移核心技术企业的落户等。

【参考文献】

[1]曾贵,钟坚。全球生产网络中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软科学,2011(2):62-73.

[2]罗建兵。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J].财经科学,2011(2):98-104.

[3]房慧玲。广东“双转移”的重头戏:推动加工贸易转移———关于广东加工贸易转移研究[J].南方经济,2010(2):74-81.

[4]龚惟平,董华。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研究[J].产经评论,2010(6):34-43.

篇10

关键词: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我国对外贸易连续48个月出现顺差,与各主要出口市场贸易摩擦不断,这与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有密切关系。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因此,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非常迫切。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推动加工贸易转型的政策,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我国众多加工贸易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怎样帮助加工贸易企业摆脱困境,顺利转型成为当下重要的任务。

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取得巨大成绩,1980~2007年的26年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6.7亿美元增加到9860.5亿美元,增长约590倍,年均增长25.6%;从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不足5%跃升到占一半以上;加工贸易企业数从几家发展到约10万家。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方式。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9%,增速大幅回落。由于出口缩减和国内成本抬升,加工贸易企业陷入困境,许多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倒闭。通过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和升级是当前其应对危机影响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加工层次低

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但由于先进技术设备和一些重要的中间投资产品没有实现国内自给,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还较低,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聚集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产品开发能力、承接的加工贸易大部分只是零部件和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的深度不高。加工的产品虽然大量出口却并没有给我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收益,反而是更多的贸易摩擦。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加工贸易企业纷纷倒闭。

(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老问题,而在2008年融资难的问题又变得十分突出。2008年上半年,由于美元持续贬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不足,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客户付款和赎单也不积极,拖欠货款的情况增加,资金紧张成为加工贸易企业的普遍现象。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又更为谨慎,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困难度骤升。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有些企业甚至停产。不解决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制约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是以来自港澳、日本、韩国、台湾、东盟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加工贸易对外依存度高,其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不利于加工贸易企业降低风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受危机影响较大的欧美国家,所以出口下降辐度较大。自2008年8月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连续3个月停留在个位数,11月还出现下降,12月份跌幅进一步加大。

(四)企业营销能力普遍弱化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普遍较差,甚至不具备营销职能。企业不研究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不掌握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企业所从事的多是按订单委托进行加工制造,设计和销售受控于海外环节,就容易造成企业缺乏自主性。不仅如此,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即便拥有自有品牌,因其开拓市场能力不强,在外销时也宁愿贴牌出口,这就阻碍了企业的升级脚步。

(五)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配套体系还不完善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还是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形式从事加工生产活动,在国内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很少,产业链条也显得相对过短,对国内经济发展带动力较小。如,以加工贸易为特色的浙江省平湖市,其第一大产业服装产业95%以上依赖出口,且大多为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第二大支柱产业光机电产业也是“两头在外”,甚至有的日资光机电企业只是把产业链的制造环节建在平湖,零部件全部依赖进口,根本没有什么产业带动可言。近些年,加工贸易国内采购部分虽有所增加,但绝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方面是由于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限制加工贸易使用国产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国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严重不足,没有相应的企业为其配套生产。

(六)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增加,加大了对其监管的难度。尤其是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缺乏,难以满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需要。首先,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主要针对加工制造环节,而针对研发、测试、维修、营销等高增值环节的管理和鼓励政策相对不足。其次,现行的出口退税、深加工结转政策已滞后于加工贸易发展要求,制约了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引发大量的国货复进口,也制约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和转型升级。

三、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

1、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我国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服务作用。第一,要根据我国经济及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现有的加工贸易产业指导目录。同时,要稳步推出各项政策,给企业调整的空间。第二,积极完善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尤其是涉及加工贸易研发、测试、维修、营销等高增值环节的管理和鼓励政策;改变现行的出口退税、深加工结转政策对实行国内采购和实现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的制约;简化手续支持加工贸易内销。第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汇率政策,通过稳定汇率保障加工贸易企业的正常经营。

2、进一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我国加工贸易要不断从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简单加工装配向中高端的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过渡,而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国家应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来促使我国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完善鼓励高技术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高技术产业化,鼓励创新要素向产业流入,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加工贸易。

3、大力扶持国内中小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的配套。加工贸易企业主体外资化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现实。为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充分发挥这一现象的有利因素,即建立与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为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从而替代部分加工贸易中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这样既可在配套过程中充分挖掘外资加工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同时又可增加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采购的比重,延伸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为此,我国政府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集聚的地区应通过制定政策,积极培育和支持本土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等设计制造环节的生产能力,并为其创造条件鼓励其与外资企业及国内其它加工企业进行产业配套。让国内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逐渐实现加工贸易主体结构过渡到以本国企业为主。

4、积极拓展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渠道。我国各级政府还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积极构建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和资源帮助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如,成立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企业联保协会及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服务。此外,各商业银行还可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直接贷款计划、贷款担保支持计划、贷款贴息计划方便中小企业融资。

(二)微观层面

1、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工层次。加工贸易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造与研发,尤其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以技术改造为突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逐渐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另外,在技术创新支撑下,现有的贴牌生产企业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差异产品创立自有品牌,逐步从简单的OEM(贴牌加工)向OBM(委托设计生产)和ODM(自有品牌营销)转变。如,广东东莞伟易达公司,最初仅从事简单代工,后取得美国AT&T品牌特许使用权、制造及销售该品牌有绳电话和配件后,迅速打开市场。同时,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创立了自主品牌,并将年销售收入的7.8%投入品牌设计推广中。目前,公司自主品牌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所有产品比重的75%,品牌效应得到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