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7 11:3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案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营销学》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同时又能应用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商业现象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法是否有效,同样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而不是想当然。笔者在《营销学》的教学实践中大量引入案例教学法,收效明显。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因其具有情景模拟、思辨求知、知识串联与知识的再创造你诸多优点,在实践中大获成功。考虑到《营销学》的学科特点,在实践应用中需要掌握特定的方法与技巧。
一、营销案例甄选
(一)国产案例为主,国外案例为辅。由于现代营销理论发展、成熟于西方,西方学者在此的著述繁多并且极具权威,国内高校《营销学》教材中普遍引述了大量国外案例。作为教师,在此需要扬弃处置。因为国外案例有明显缺陷:1.基于国外的商业背景下的案例与国内商业环境有显著差异,案例的结论未必适用于国内商业实践。2.案例的时间滞后性。一个优质的案例都需要经过主题选取、内容编纂,不断演进的过程。之后再经过出版、引进、翻译,其可能的商业现状很可能已然落伍。上述要素都不利于实践教学,因此 ,教师需要结合国内商业现实,经过整理加工,将最新的商业故事演绎成案例。国外的案例在相对稳定的行业有教学价值,同时,在未来商业趋势方面也具引领性。
(二)竞争性行业首选,民营企业为主角。市场经济讲求一切资源要素配置的主体是市场,政府只制订法律规则,保护竞争,避免垄断,发挥次要作用。当下国内的现实是市场经济体制远没有建立起来,不同行业中的垄断、不公平竞争大量存在。然而,以公平竞争为主的商业环境必将建立,因此,案例素材的选取首选竞争性行业。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才最符合市场经济的精神,这样的商业案例才最具有教学代表性和应用性。同时,民营企业是遵循商业规则、实现利益的主体,通过分析他们的商业情景,战略决策,发展难题,当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国内案例、区域案例、地方案例的相互结合。中国国内不同地域商业环境也有显著差异,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同。选取有代表性的全国案例,可以使学生体察未来的商业发展方向;选取区域案例,则有助于理解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商业环境;而地方案例的选取,则着眼于对地方人才的培养,使学生能充认识到地方产业政策与地方发展机会与威胁。
(四)传统行业与新型行业相互补充。中国国内商业环境下处于大变局的前夜,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和以机器人、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等新技能、新能源商业模式的崛起,必将对传统商业形态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具有某种颠覆性。因此,教师需要甄选新型行业中的典型企业,以此引导学生洞察未来,同时,基于国内发展水平的千差万别,传统行业与新型行业将会形成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局面,也需要以传统行业案例作为补充。
二、案例教学技巧
(一)商业模拟,情景再现。课堂案例教学首先需要进行案例陈述,主要技巧在于:商业模拟,情景重现。教师需要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案例主题创设真实的情景,此时,教师如导演,他讲述剧本(企业的故事、商业环境、企业决策、企业家的所思所想)。学生如演员,他们对号入位,换位思考,为企业的胜笔而喝彩,为企业的败笔而惋惜。学生深入其境,精神高度集中,深度思考,才会可能产生真知灼见。
(二)预设问题,引导剧情。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传统所扮演的知识占有者和威权者的角色,而是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案例过程中嵌入问题,但不直接回答问题,他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思考、推理、分析,将教学理论在案例问题中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如同是对学生自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锻造。比如,在讲解云南抓药牙膏的案例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白药牙膏为什么成功?它的定位是什么?它采取的价格策略是什么?它的产品传播?云南白药的品牌延伸为什么在牙膏方面能够成功?
篇2
[关键语]:高职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各专业所开设的每门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实施教学,高职数学的教学也无例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对实现这一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结合培养目标及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案例教学巧妙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通过案例教学,既可解决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又能达到获取新的知识、巩固基础理论、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在学生职业素质及个人能力的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已有较为普遍的应用,并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多见。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材,从概念到定理,从定理到公式,关注的只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致使教学与生活脱离、理论与实际脱节,忽略了真理形成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看不懂、理解不透、掌握不好,更谈不上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案例教学可以创设富有启发的学习情境,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从案例分析到概念建立",还是"从数学理论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案例的分析中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建立理论、总结方法。从中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间的密切联系,为运用这些知识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久而久之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大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结合本人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1.用一个典型案例导引出多个数学概念,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不再是那么生硬的直接塞给学生,而是自然流畅的出现。让学生知道概念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有利于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数学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不定积分概念的教学中我是如下处理的:
提出案例:某段高速公路上限速80公里/小时,某车在该路段出了交通事故,交警到现场测得该车的刹车痕迹有30米,又知该车型的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米/秒2。交警判其超速行驶,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车主不服,你能给出可靠的理由吗?
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导引出一些数学概念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分析到问题的答案就是该汽车在刹车前的初速度,而已知条件是汽车在刹车中的加速度。由汽车在刹车中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路程与速度的关系,导引出原函数的概念;怎样找到该问题中加速度的原函数呢?再由原函数的多值性导引出不定积分的定义。这样使得一些数学概念的产生顺理成章,也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在解决该问题的计算中,直接积分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类似地,微分方程的概念、矩阵的概念、线性规划有关问题等都可以按这种方式,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顺势切入。
2.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用多个案例说明某一个数学概念,还原数学概念的原貌和产生的背景。
如定积分的概念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案例:
案例1: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问题
设某一物体以速度v=2t(米/秒)作变速直线运动,求它在t=0到t=4秒内所通过的路程。
引导学生作如下的设想,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度。先把时间分割成若干段,在每一个小时间段上近似看作匀速运动(不妨假设该时间段末端对应的瞬时速度为该时间段上的速度)。
比如,分0.5秒为一时间段,这样计算的路程的近似值是 S=18(米);
再分0.4秒为一时间段,这样计算的路程的近似值是 S=17.6(米);
若分0.2秒为一时间段,这样计算的路程的近似值是 S=16.8(米);
启发学生讨论,是不是时间段分得越细小,所计算的路程与实际路程就越接近?我们按照这种思路走下去,通过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就得到所通过路程的数值为(米)
案例2 变力沿直线所做的功
设质点M受力F=2x的作用沿x轴由原点移动到点(2,0)处,求力F对质点M所作的功。(让学生仿照案例1的做法自己完成)
用以上同样的方法,通过“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几个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力F对质点M所作的功为:
案例3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曲线与直线、以及x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是一种不规则的图形,求它的面积没有一般的公式可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上的思路与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一个可以验证其正确性的例子。比如,求由、、以及x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已知所围图形是一个梯形,应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容易得到其面积的真实值是再用上面的方法:通过“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几个步骤(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这与我们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来的精确结果是一致的。该实例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上面三个案例,它们都是通过“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这种思想化归为一种特定的和式极限问题。将其一般化,抽象化即得到“定积分”的定义.
这样以案例引入,使概念开始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叙述,辅以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减少数学形式的抽象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类似地还有极限的问题、导数概念等也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实施案例法教学。
3.数学知识的应用是高职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案例教学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处理问题的技巧,学生在教室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如模型最优化问题,边际分析、弹性分析问题,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分析问题,人口增长模型及求解问题,变力作功及液体压力问题,转动惯量问题,流量问题等等。在高等数学的教材上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我们要精选或设计一些有专业背景的、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交给学生分析,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掌握应用的方法。应用案例教学法力求使学生在较为系统的掌握高等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涉及生活和学生所学专业的各个方面,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成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它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融人其中,能使数学的“有用性”更鲜明地体现出来。实践探索证明,案例教学的确是教学的一种好的方式,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实施案例法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⑴案例法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发生转移,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参与引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有学生参与,力求做到“概念启发学生去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组织学生去研究”。
⑵案例法教学与传统的举例法教学有根本的区别,举例教学法针对教学内容某一知识点,是对数学概念的说明、对有关理论的诠释、对数学方法的示范,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行为。运用的是先理论后实践的认知方法 。而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运用典型案例使学生置身于实践环境中,?以达到高层次认知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的是“从实践中来,上升到理论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认知方法。
⑶案例教学需要师生双边互动,一般耗时较多。如果授课内容较多而课时受限,就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建议在讲授重点内容时,精选案例,精心策划组织实施案例法教学。如果不考虑学科的特点过分强调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无异于一般举例,这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⑷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导致了它的高度抽象性,这就给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致使案例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仍然存在着局限性。案例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案例资源还很少。我们在教学改革试验中尝试编制、遴选一些教学案例,但编制的许多数学案例仍然处于浅层次,低水平,况且是凌乱的几个点,不能贯穿成一条线,很难在数学案例教学中全面展开应用。希望从事高职数学教学的同仁和专家们,共同研究探索,资源共享,使得数学教学在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篇3
实施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基础是选取恰当的案例,并经适当改编,整理形成案例库;如何将案例与课程内容有效对接至为关键。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效组织案例教学,并设计详细的评分规则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自我学习。案例教学还有助于展示财务会计与其他课程的关联,从而实现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拓展。
关键词: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案例库
案例教学法在商学院的教学中至关重要。财务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将深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资本市场相结合,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财务会计课程难度较大,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因此,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在理论教学中辅助以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而提高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深刻的财务会计理论置于真实的经济背景中,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才能变得鲜活起来,财务会计的教学才能变得更加生动。
一、如何选择财务会计的教学案例
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就是有好的案例。长远来看,基于资本市场的公开资料由教师来撰写案例,应该是一种较好的途径。但是,案例是否成熟有待考验。短期来看,基于现有的案例资源来组织教学,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捷径。
1.案例资源的获取与改编
从现有的财务会计案例资源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现成的教材,如东北财经大学刘永泽教授主编的财务会计教学案例,至今已出版至第五辑,均为上市公司真实案例,反映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二是基于网络资源,如巨潮资讯网、和讯网以及一些门户网站的财经版块,如网易财经、凤凰财经等。相比较而言,教材中的案例都比较成型,就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连续追踪,针对性较强。而基于网络资源获得的案例资料相对比较及时。无论通过那种路径获得的案例资源,都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
2.案例选取的原则
选择适合的案例进入课堂需要有所取舍。杨有红认为,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是实务性、典型性和针对性[2]。我们认为,通常案例选取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上市公司、知名的大公司,应该是首选。其次,案例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3],如在讲解高级财务会计的合并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引入优酷合并土豆的案例。只有将案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好地融合,贴近实际,才能更容易引人入胜。此外,经典案例往往不会时过境迁,在说明某些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证明力。
3.案例的日常搜集与案例库的建立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拥有一个完整的案例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案例,并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整理,分门别类地加以保存,每位教师如果能够将资源整理在一起,便可形成一个庞大的案例库,以备进行案例的集体讨论和切磋。
二、如何实施财务会计的案例教学
1.案例内容与课程知识点的对接
从案例到课程知识点,如何做到有效对接,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现有的案例资源,可能注重案例的完整性而面面俱到。所以通过某个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是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需要明确的,因此,教师的角色是如何将案例为我所用,将案例内容顺利过渡到课程知识点,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现某一个或某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或利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2.案例问题的设计与思路的引导
通常在案例资料给出后,需要与课程知识点相衔接来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案例,了解案例中的情境,更要走出案例,理解案例引发的问题。以固定资产折旧这个知识点为例,围绕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案例公司的固定资产有哪些类别,分别采用怎样的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如何,折旧的会计政策是否发生变更,若变更,是法定变更还是自愿变更?对变更采取了怎样的会计处理方法?对案例公司的损益或权益是否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一个案例,设计相关联的若干问题,可以将固定资产折旧与会计政策变更这两个主要的知识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融会贯通。
3.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组织过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等环节[4]。因此,各个环节的时间分布与相互衔接,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哪些在课堂上进行,哪些在课前进行、课后进行,都需要教师进行规划。只有有效的设计、良好的规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BB平台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课件、作业等诸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到该平台上,供学生下载和课后学习。因此,在案例教学前,教师可将背景知识与案例的基本资料到该平台上,学生可提前熟悉案例,此外,教师也可在讨论区几个基本的问题使学生提前进入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前下发案例资料为课堂教学节省了较多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设计评分细则,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自主学习
案例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才是使学生最为受益的方式,因此教师更需要做的是设计详细的评分规则,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与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而在课堂上可通过PPT汇报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三、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拓展: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财务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既要做到“承前”,也要做到“启后”。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个庞大的案例往往涉及很多内容,因此通过一个案例,将财务会计与先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活学活用。以存货为例,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对存货的日常核算与期末计量这一知识点,引入“獐子岛10亿存货消失之谜”这样一则网上流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存货期末计价问题的思考,与此同时,对水产品这类特殊的存货如何进行审计,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等问题也对学生有所启发。因此,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将财务会计与审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相结合,为后续课程能够进行很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常颖,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0(8):51-52.
[2]杨有红,胡燕,谢萍.关于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调查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52-58.
[3]罗照华.中级财务会计案例教学选择探讨[J].财会月刊,2011(8):98-100.
篇4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本质 特点 改进
1 案例教学的特点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我认为案例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1鼓励学员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1.2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现在的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员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1.3能够实现教学相长。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种,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1.3.1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员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1.3.2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员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员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
1.3.3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1.3.4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员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党校的教学对象都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这种教学形式更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一定会受到他们的欢迎的。
2 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老师讲授原理时间多,分析和讨论案例时间少。现在的教师仍习惯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原理为主,甚至实行“满堂灌”。其次,受制于中国教育制度和管理,致使学校老师普遍缺乏实际运作经验,从而只好“扬长避短”,即发挥讲授原理之长,避开分析案例之短。
2.2学员讨论案例时间多,教师分析和讲授案例时间少。当前不少老师也引入了案例教学,但由于不擅长案例分析,以至于既有的案例教学仅仅是组织学员讨论案例,然后总结成功经验或找出失败教训,而很少分析和讲授案例。其次,由于缺乏自编案例和对案例内容不熟悉,有些案例讨论甚至任由学生漫天神侃,教师很少点评,案例教学甚至演变为了学员之间的意气之争。
2.3学员以欣赏心态介入案例多,以角色置换介入案例少。教学案例是试图模拟一种实际情景,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此,学习者必须把自己摆放在案例之中,模拟成为案例中的当事人,面对案例提供的背景材料做出决策。当前由于很多学员不会分析案例和缺乏案例分析训练,以至于仅仅站在欣赏者或局外人角度去阅读案例或谈论实例,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引导和进行专门训练。
2.4摘抄案例多,采写案例少。我们所讲的案例是指教学案例,即在设计和撰写时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案例内容只描述了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并含有一个或多个急需决策的问题,请学员贡献意见。由于采编案例费时费力费钱,教师缺乏投身案例建设的积极性,以至于目前很多老师使用的案例多是从报刊上直接摘抄或网上下载的文章甚至是传记文学。这些案例只是陈述事实结果,或介绍成功的经验,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称作案例。这样的案例很难使学员体验到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从案例当中学到决策方法。
2.5普通案例多,精品案例少。部分老师也曾采写或改编过少数案例,但由于时间和力量投入不足,致使案例整体水平不高。这些案例只能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而不能够有效地为实践服务和为教学对象提供实践经验。
3 使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典型性: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典型性。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而且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来源于实践,决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虚构而作。尤其面对有实践经验的学员,一旦被他们发现是假的,虚拟的,于是便以假对假,把角色扮演变成角色游戏,那时锻炼能力就无从谈起了。案例一定要注意真实的细节,让学员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员才能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认真地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才有可能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亲身经历,深入实践,采集真实案例。
3.2客观生动性:真实固然是前提,但案例不能是一堆事例、数据的罗列。教师要摆脱乏味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尽其可能调动些文学手法。如采用场景描写、情节叙述、心理刻画、人物对白等,甚至可以加些议论,边议边叙,作用是加重气氛,提示细节。但这些议论不可暴露案例编写者的意图。更不能由议论而产生导引结论的效果。案例可随带附件,诸如有关规章制度、文件决议、合同摘要等等,还可以有有关报表、台账、照片、曲线、资料、图纸、当事人档案等一些与案例分析有关的图文资料。当然这里所说的生动,是在客观真实基础上的,旨在引发学员兴趣的描写。应更多地体现在形象和细节的具体描写上。这与文字上的生动并非一回事,生动与具体要服从于教学的目的,舍此即为喧宾夺主了。
3.3案例的多样性:案例应该只有情况没有结果,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处理办法和结论。后面未完成的部分,应该由学员去决策、去处理,而且不同的办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假设一眼便可望穿,或只有一好一坏两种结局。这样的案例就不会引起争论,学员会失去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的结果越复杂,越多样性,越有价值。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买东西”的活动中,经历估算的应用,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的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渗透。因此,设计本课时力求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估算的解题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在购物实践中体会估算的价值。不同的人估算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课堂的主流活动应该让学生面临具体的生活情景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让学生认识到,在具体的情景中,估算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能是一个范围。
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接受过中大班的教育,他们较聪明伶俐,接受能力也较强,生活背景是乡镇,学生课程资源丰富程度一般。从学习情感上看,由于本班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创造欲相对没那么强。从学习方法上看,由于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想学什么,怎样学,所以学生已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生活,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有自己去买过东西的经历吗?能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大约带多少钱吗?(生兴趣盎然,畅谈买东西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会自己去买东西,而且初步懂得根据东西的价钱确定所需的钱数, 这里面就运用了数学知识——估算(板书课题:估算)这节课邓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逛我们学校对面的利亨商场,学估算、用估算好吗?
(出示例图:热水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
二、创设情境,探索估算
师:假如邓老师想买热水壶、烧水壶和水杯这三样东西,请小朋友们当参谋,老师大概需要带多少钱?
学生进行估计时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大部分学生都把28元估算为30元,把 43元估算为40元,把24元估算为20元,于是得出大概带90元。
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不行, 这样估算的话, 那带的钱就不够了, 估计90元不合适。”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有赞成的, 也有反对的。)
生1:“我反对,因为估计90元比实际少了,带的钱少了东西就买不成。我认为应把28元看作30元,43元看作50元,24元看作30元,这样110元就够了。”
师:喔,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在购物估算时,要注意往大的整数靠,使估算的结果比实际付出大一些,才能买到东西。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老师,我认为,90元是不够买,但是,? 我们买东西不都可以讲价吗, 我想90元是够的。”
生3:我同意90元够买,你就对老板实话实说:“我只带90元,卖不卖随你”,然后装着要走,老板一急,不就卖给你了嘛。(生笑)
生4:(不以为然)现在是在超市,不能讲价的,怎么办?
生5:“我赞成,既然是估计,结果只要求接近准确数值,数大一些或小一些没关系。”
[点评:当数学问题与儿童生活情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小朋友思维的火花就会撞击出来,课堂生命的活力就会焕发出来。]
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相机质疑:“对于‘出现购物问题时,怎样估算更合理’这一问题,同学们都敢于发表各自的见解,估算方法多种多样。看来,生活中常常要用到估算,想不想把估算的知识学得更扎实?”(生:想。)那就把第21页的“做一做”完成。(出示“做一做”题目,学生埋头试做)
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各自的估算策略:
39 + 42 40 + 40 ≈80 39 + 42 40 + 45 ≈ 85
师:看了这两位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几两题的相同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进行估计再算出得数,不同点是估计的数有些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师:你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近似数的取法会直接影响到估算的结果,那么大家认为近似数应怎么取合适呢?
生1:我认为尽量接近原来的数,这样结果就比较接近准确值。(师让其例举印证。)
生2:老师我认为可以这样估算,尾数小于4的就去掉为0,大于4的就进1。
生3:取整十、整百数计算比较简便。
师:同学们真棒!能够想出这么多方法来估算,尽管方法不同,但老师发现大家在估算时使用了同一个基本的数学思想,想想是什么?
生:我们都在想方法凑整数。
师:对,在估算时,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应用了“凑整”的方法,把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当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估算后的计算结果更简便。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练习六的第1题估算题。
2、应用:“买东西”
电话机90元 计算器28元
玩具车95元 电风扇45元
钢笔18元 水彩笔11元
①要买下面物品,大概带多少钱?
物品 估算
计算器+玩具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机+电风扇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 笔 +水彩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100元”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先独立设计--小组讨论是否合理--全班交流)
3、拓展性作业:调查自己的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估算出每月收入与支出多少钱?
[点评: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体现“知识的价值存在于知识的运用之中”的教学理念。]
四、师生共同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今天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教学反思
通过对《加、减法估算》这一课的教学,本班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发言,主动合作探究、乐于发现新知,本人认为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切入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切入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小朋友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2、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创造和谐活跃的气氛,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我始终放手给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充分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案例反思
篇6
(一)提升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之举诚如季卫东先生所言,“法学教育不仅要致力于法律技艺的培训,而且要着重陶冶远见卓识和法律精神。这就需要认识到工科强校的某些不足之处以及法科的特征,通过各种方式弘扬人文主义理念,形成认真探讨基本原则、价值范畴以及正义观的博雅氛围。”因此在理工主宰、人文欠佳的工科院校里,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理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法律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确是工科院校法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5]就此而言,案例教学的引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现代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还包括模拟法庭、法院旁听、诊所式教学和媒体教学等。对于法科学生来讲,这些教学形式固然可以使他们从法律人的专业角度获得知识的升华和应用,从中探寻辩论的魅力和职业的神圣感,而对于面向非法科学生所开展的法学双学位教学和法学选修课来讲,案例教学特别是模拟法庭、法院旁听,则使这些与主要与机械、工程和技艺打交道的学生得以在法庭特定氛围的感染下直面正义、公平、价值等话题的探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为他们人文素养的提升产生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工科院校法学院系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而相比于专门的政法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系,工科院校的法学院系无论在图书资料、师资水平,还是在学生基础、校园法学文化氛围等方面均无法与之抗衡。故而,工科院校法学院系欲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培养出被社会接纳的法学人才,就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工科院校多学科、重实践的文化氛围———因为法律与机械以及工程学之间其实存在的千丝万缕联系,法律事实上就是个人维护合法利益的操作规程,是处理和解决各种纠纷的技能,这注定法律专业与其说是一门科学,毋宁说是一种工艺。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彰显法学的实践特性,突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增强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工科院校法学院系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从而不断获得发展的的重要手段。综上,工科院校法学教学不仅应引入案例教学法,而且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案例教学法上存在比专门政法院校、综合性院校的法学院系更为迫切的需要。
二、工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
由于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目前很多工科院校都将其贯彻于法学教学之中,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了案例教学应有功能的发挥,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一)重形式而轻效果在一些工科院校,开展法学案例教学成为对外宣传、彰显创新的有力依据,是否采用案例教学还被作为教学考评的一个量化项目,受此影响,法学案例教学异化为“追赶潮流”之举。然而这种对形式的过分注重,却隐藏着对法学案例教学实际效果的忽略。比如,案例教学沦为变相的案例讲授,教师依然是主导,从案例选择、问题设置到结论得出仍受控于教师的指挥,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只不过是从“听讲课”变成了“听案例”。尤其是部分教师不注重典型案例和真实案例的选择,往往将“格式化”后的虚构案例引入讨论,这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也无法用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所学,案例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不适应工科院校法学教学的特殊需要前已述及,工科院校的法学欲求得生存、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工科院校法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还要利用工科院校多学科、重实践的文化氛围优势,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旨在检验法律职业技能,赋予法律实务工作“市场准入”资格的司法考试就理所当然成为众多工科院校法学教学的重头戏,司法考试的过关率也被视为评价法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很多工科院校的案例教学却并未很好回应司法考试的现实要求,更多关注学生对抽象法学理论的理解,其存在的价值仅限于解释和补充说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而非综合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极易导致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惰性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一旦面对司法考试中纷繁复杂的案例情形便不知所措,所以虽名曰“案例教学”,但实际上却不能适应司法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需要,显然是一种失败的案例教学。
(三)不利于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体现了教育对社会需要和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个性全面发展的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就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不少工科院校的法学案例教学却与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背道而驰。教师往往在案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只需在教师事先安排的思路“诱导”下,对格式化后的“平板型”案例展开定向分析、思考。而且,该过程以书本理论和立法规定为大前提,学生按照三段论式推理,结合案例给出的小前提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不难发现,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和关系纵横交错、事实纷繁复杂的真实案例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将书本理论和立法规定作为推理的大前提,实际上也消解了学生主动挑战主流观点或法律条文中可能存在缺陷的热情,抹杀了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工科院校实施法学案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思路
(一)基本理念工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之所以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正确理念的缺失,或者说“法学案例教学究竟应当围绕什么中心展开”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所以才会出现诸如案例教学沦为案例讲授,案例教学与工科院校法学教学需要相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法学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彰显法学的实践特性,培养学生应用法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法学案例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因此这就决定了法学案例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把是否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作为判断法学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唯此,工科院校的法学案例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法学案例教学的功能才能得到良好发挥。
篇7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让老师通过剖析会计案例,把复杂枯燥的理论通俗、形象地表达出来,然后根据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对知识学习的记忆更牢靠。同时,通过对案例情节的分析,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进入案例事件中,并对案例事件中每一个“角色”进行分析,提出看法并设法解决它,从中找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源。因而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学生“听”注入式教学的不足。会计教学由于去本身知识点比较分散,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和现实案例结合紧密。因此,在会计教学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应用上具有优势。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选择
教师选用或自行设计的教学案例,一般应符合以下特征。
1.目标性明确
案例教学是实现预期目的的手段,它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不能为了举例而举例。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案例运用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把会计课上成“故事会”课,学生会迷失方向,只顾听案例而忽视了案例所反映的会计基础知识。因此,教学中所引的案例应有的放矢,应该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事例的简单堆砌上,要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2.注重方向性
选用案例应以严格按照会计教学大纲进行编排,不能随意将案例拿来用,不同的案例所反映的知识点都不同,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放置合适的案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方向性的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也能够采取现有的知识储备对所遇到的会计案例进行分析。
3.要有实效性和启发性
案例选择必须具有时效性,会计准则,尤其是国际上刚出的会计案列,才能够更贴近教学,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会计案例教学的步骤
1.准备案例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产实际。尤其是新会计准则下的典型会计案例,应该不断更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在前一阶段的课程,将所需要的知识点,尽可能的教授给学生,然后再讲准备好的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先去了解案例内容,并准备必要的资料
2.讲解讨论案例
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引导学员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可以适当地应用一些最新的视频播放和展示技术,让学生更加有身历其境的感受,在会计基本准则学习中,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仿真模拟会计事故发生的经过,给学员还原事件,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案例
篇8
【关键词】统计学 教学 案例。
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 其后运用于管理界, 它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 在《统计学》授课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 能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 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 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 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 以学生为主角, 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 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 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 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 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 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 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 学生味同嚼蜡, 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 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统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 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 学生会积极思考, 相互启发、讨论, 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 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 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 下结论的教学方法。统计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 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 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 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 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 需要什么数据, 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 教师的教色是讲解员, 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 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很少。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 其角色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 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 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 最后要进行总结, 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 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 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 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 经过近百年的探索, 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
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应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 建立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的原则, 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 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 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 但求质高, 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 具有时代特征。对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体会: 如每逢年末, 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做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 学生在完成案例的编写过程中, 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也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是统计课的一个教学目的, 因此这项工作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2. 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 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 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 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 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 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 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 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 教师起引导作用, 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 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 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 实施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增加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 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 11.0%是通过听觉, 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 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 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 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 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 增大课堂信息量, 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闫晓波。 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j]. 北方经贸, 2002, (2):116~117.
篇9
【关键词】预防医学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初哈佛大学,经推广、发展已发展成熟。是当今世界师范、医学、法学教育中盛行的教学法,在我国也需运用起来,尤其是近年在我国倍受重视的预防医学,传统教学法存在明显弊端,如重视讲解理论知识,尤其是医学基础课,而案例学习多在实习时完成,在预防医学教学中较少讲述案例,使课堂缺乏趣味、生动性,效果不理想。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阐明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如将公害事件、食物中毒等贯穿于教学,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发散式思维,且在课堂上促进了学生由“学”到“用”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教学的基本原则
1.1 趣味: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案例教学易激发学生对教学目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讲述痛痛病这一公害事件时,可讲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患者打个喷嚏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再讲述骨折、骨质疏松的原因,一步步引入到致病根源-铬中毒。
1.2 实用:预防医学是预防疾病、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案例教学应与临床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1.3 前瞻: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从整体水平、器官水平到细胞分子水平的认识和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的充分应用,尤其是人类基因组奥秘的破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为预防医学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课堂教学中介绍这些医学技术给预防医学学科带来的影响,学科的新变化,使学生掌握新的动态发展。
2 教学案例的选择
首先要筛选大量公共卫生事件,所选的案例应围绕教学培养目标。例如:食物中毒的学习,可以汇总各种类型食物中毒,通过发病地区、季节、人群等流行病学特点,使学生加深对食物中毒的系统学习。其次案例应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和发表见解的机会。案例教学不是教师自说自演,而应引发学生经过思考和争论得出结论。第三,所选案例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上,通过新知识来进行思索、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述营养学时,学生已学过生物化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营养不良的表现来制定出食物营养预防方案,从而使学生知识连贯、举一反三的作用。另外,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限制,课堂案例应以短小篇幅为主,以便及时完成。而课后案例可以选用较大篇幅的案例,使学生在课后以作业的形式完成。
3 案例教学实施流程
通过精心选择案例,编制出适合教学要求的案例教学教案。案例教学多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具体教学流程是:
3.1 提出案例-教师讲解-课堂讨论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对课堂目标讲解后,提出案例。首先是教师讲解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充分分析,使学生对课堂讲述的基本理论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接下来在课堂内学生讨论案例,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
3.2 课后案例 相对于课堂案例,课后案例具有内容多、联系广、可能结论较多的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进行讨论。布置课后案例时教师提出一些要求或思考问题,使学生完成的作业符合教学要求。小组讨论之前,各成员应先个人阅读、思考、分析,获得对案例问题的见解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以开拓个人思路,修正和完善对案例的结论。各成员应阐述在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通过小组探讨,激发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并形成印象深刻的记忆。
4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教与学的模式的形成。在高考和统考的评价方式下,形成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的评价中,应形成一套相应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课堂案例讨论中具有独创见解的得分、作业完成情况的得分、学科间有关知识联系的得分、案例和生活实际联系的得分。
5 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教与学态度的转变
篇10
【关键词】药理学 案例教学 抗心绞痛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0-01
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 其教学目的和学习任务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1]。药理学覆盖面广,涉及传出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和其他内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化学治疗药物,与临床各科用药联系紧密,具备适合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抗心绞痛药属于心血管系统药物,在心内科是常用药.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冠心病是当前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占心血管疾病的10%~15%。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本文以抗心绞痛药案例为基本素材,讲述具体的案例教学过程。
1.抗心绞痛药案例的准备
在讲完上一次课抗高血压药后,将打印好的抗心绞痛药案例材料发给每一位学生。嘱咐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课本,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和上网搜索查找资料等手段来探讨。案例内容如下:
患者,女,68岁,工人。
主诉:胸痛反复发作两年,1小时前复发
现病史:患者有高血压史14年。两年前开始,做剧烈活动后感心前区疼痛。发病初期,停止活动休息后胸痛可自然缓解。但发病一年后,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胸痛才能缓解。今晨大便时,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伴胸闷、憋气,胸痛向左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无明显缓解。
体格检查:脸色苍白,面容痛苦。皮肤潮湿、呼吸急促。心率96次/分,血压160/100mmHg,ECG提示ST段抬高。
诊断:(1)高血压;(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心绞痛
医嘱为:
普萘洛尔片 10mg×9
用法: 10mg tid po
硝酸异山梨酯片 5mg×9
用法: 5mg tid po
问题:
①案例当中哪些叙述支持心绞痛的诊断?本次发作属于何种类型的心绞痛?
②心绞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③为什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症状?
④入院后,此联合用药是否合理,为什么?
⑤作为一名护士,你认为在使用抗心绞痛药物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2.案例的实施
根据班级人数按照学号顺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每个小组团结协作。首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其次,每组推选出一位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然后,听完各组代表发言后,各组成员之间重新交流、讨论,再由小组长对其他小组长的发言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作为“考官”或者“教师”的成就感,所以积极性也较高;最后,每个小组完成病例分析报告,于下节课上交。对于在本次讨论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表现较差的组,课后给予指导,希望在下次讨论中能有好的表现,迎头赶上,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3.案例归纳总结
在学生充分的分析、讨论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问题一 案例当中支持心绞痛诊断的叙述是:今晨大便时,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伴胸闷、憋气,胸痛向左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属于自发性心绞痛,因为患者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无明显缓解。
问题二 心绞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心肌组织供氧需氧的平衡失调, 即供氧
问题三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症状的原因:硝酸甘油首过消除率高,不宜口服给药。舌下含服可迅速吸收。硝酸甘油的基本作用是显著松弛血管平滑肌:①扩张冠脉,缺血心肌血液灌注量,缺血心肌供氧量。②舒张外周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及心室壁张力心肌耗氧量;扩张动脉,后负荷,心室壁张力心肌耗氧量。③舒张心外膜血管及侧支血管,重新分配冠脉血流量,心内膜下缺血区的血流量。④促进保护心肌物质的释放,减轻缺血心肌的损伤,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心律失常的发生。⑤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对抗血栓形成,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
问题四 普萘洛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是正确的。两者联用,可相互取长补短,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普萘洛尔能对抗硝酸甘油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的作用。硝酸甘油可减轻β受体阻断药引起的心室容积增大和心室射血时间延长。
问题五 在使用抗心绞痛药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告知患者或其家属,硝酸甘油遇光、遇热极易分解失效,故应置于棕色玻璃瓶内,旋紧瓶盖,避光保存。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过期药一定要及时更换。2.硝酸甘油一定要随身携带,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化片剂0.3~0.6mg/次,采取坐位含药。如有灼热或刺激感,说明药物有效,让病人不要过于恐慌;症状若无缓解,5min内可再含1片,最多可连续使用3次,15min仍不缓解,提示有心肌梗死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3.如果是缓释剂应整粒服,不能嚼碎;喷雾给药时应喷于舌下或口腔黏膜上,不可将药物吸入;贴膜剂应贴于胸腹、大腿前部及前臂等无毛发处。4.嘱咐患者避免过饱饮食,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等,以免诱发心绞痛。
4.开展案例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选择案例时,要做到与教学目的相一致,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的药理理论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案例的难度要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案例太难,学生因知识储备不够无从下手,只有消极等待课堂上教师的灌输,丧失了参与的兴趣;相反,案例过易,信息量较少,过程简单,这不仅降低了教学要求,也会降低学生经过努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所以,案例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成败。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见解,去分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各小组见解不一致时,要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切忌老师处处包办代替,否则起不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采用案例教学法,不是说本次教学内容只有这一种方法,而是要做到案例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相结合。他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王迎新,于天贵.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