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纳税评估范文
时间:2023-03-30 23:0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务师纳税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73-03
纳税评估是注册税务师(Certified Tax Agents,以下简称CTA)从事的重要涉税服务项目。随着税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税收监管机制的健全,以及企业纳税意识和税务管理水平的逐渐增强,一些高端涉税服务开始受到企业的青睐。特别是《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后,不少企业为提高税务管理水平,降低涉税风险,选择聘请CTA对其涉税事宜进行纳税评估。笔者基于对企业纳税评估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做好纳税评估工作,愿与广大同人探讨。
一、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的含义及比较分析
(一)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的含义
CTA纳税评估是指CTA依法接受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委托,根据其所提供的涉税资料和自身所掌握的其他资料,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专业经验,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涉税资料及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和评估,以确认纳税人纳税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及准确性,及时发现、纠正并处理涉税事项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等异常问题的工作。CTA纳税评估其实是企业为提高其税务管理水平、降低涉税风险,委托中介对涉税事项自查的行为。其特点表现为客观性、平等性、公正性、专业性。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就是根据税收征管中获得的纳税人的各种相关信息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分析和综合评定,并及时发现、纠正纳税行为中的错误,对异常申报等专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为征收管理指出工作重点,提供措施建议,从而对征纳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监控的一项管理工作。
(二)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与税务机关纳税评估比较
两种纳税评估方式比较如下:第一,评估目的不同。CTA纳税评估目的是帮助纳税人健全税务管理制度、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查找并纠正涉税事项中出现的错误和舞弊,为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行为审查把关;税务机关纳税评估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第二,评估性质不同。CTA纳税评估属于民事行为,是在依法接受委托的前提下,遵循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的执业原则,开展纳税评估服务;税务机关纳税评估是国家依法进行的强制性行政行为,企业必须无条件接受和积极配合。第三,评估主体不同。CTA纳税评估的主体是CTA;税务机关纳税评估的主体是税务行政机关。第四,评估依据不同。两种纳税评估依据除了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外,CTA则依据协议,按照纳税评估操作规程和执业准则,凭借执业经验和判断开展纳税评估服务;税务机关纳税评估主要依据《办法》及其相关规定。第五,评估的法律效力不同。CTA纳税评估属于自我评估,出具的评估报告或建议书等材料,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文件,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泄漏给第三方;税务机关在进行纳税评估后,若发现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偷税等违法嫌疑,无须立案查处的,将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评估部门将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第六,评估收费不同。CTA纳税评估是为纳税人提供的有偿中介涉税服务活动,新颁布的《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第30条规定:“税务师事务所承接委托业务,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合同并按照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费用”;而税务机关开展的纳税评估属于政府行政检查行为,由税务机关承担纳税评估检查的全部成本(属税收征管成本的一部分),被评估人不用承担任何评估费用。可以看出,虽然两种纳税评估的对象都是针对纳税人,都是依据纳税人提供的涉税资料开展评估工作,但是,CTA开展的纳税评估与税务机关执行的纳税评估还是有明显区别,两种评估不能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各司其职。
二、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的作用
(一)注册税务师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提高企业税务管理能力
CTA在接受委托后,通过制订周密的纳税评估计划,实施科学的纳税评估程序,将会发现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涉税风险。通过与管理当局的沟通,有利于及时纠正企业在税款计算、缴纳等方面的差错,促进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合理化、规范化、程序化,控制并降低涉税风险。CTA在开展纳税评估的过程中,通过现场检查、核实、约谈等程序,将会了解企业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及运用能力,进一步指导其规范涉税处理业务。企业通过对CTA纳税评估报告的分析、论证、核实,更易找准税务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税务管理工作,对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注册税务师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
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并缴纳税款,再由税务稽查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和缴纳情况进行稽查。这种征管模式下很可能发生纳税申报差错和舞弊的情况,这也是造成目前纳税申报质量总体不高的原因。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完善纳税申报管理就成为企业税务管理的关键和重点。鉴于上述考虑,通过聘请CTA为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将有利于借助专家优势保证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的合法性、公正性、专业性和及时性。一方面,CTA对企业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分析、评定,将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申报中的错误和偏差,提高纳税申报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与纳税人的沟通,及时妥善处理涉税问题,有效化解涉税风险。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提高税务机关受理纳税申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减少工作失误。
(三)注册税务师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提高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CTA通过开展纳税评估将处理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涉税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全面性、时效性、政策性、专业性,收集、加工、整理这些信息,逐步形成税务管理数据库,建立税务管理风险预警和信息提示反馈机制,将有助于企业今后实施有效的税务管理和开展税务数据预决策。同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和CTA通过数据与信息共享及在线交流,将及时发现企业日常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后续纳税评估工作资料的真实和完整。这样,CTA就可以通过实施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评估技术,将实时评估中发现的涉税错误和舞弊扼杀在发生之初。
(四)注册税务师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缓解税企矛盾
新征管模式在普遍推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税务稽查的地位。各种专项稽查和日常检查交替进行,经常使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有意偷骗逃税和无意漏税很难区分,加之对税法理解的偏差,征纳双方容易产生矛盾情绪,不利于营造和谐税收环境。而CTA纳税评估正是通过独立、客观、公正、专业的评估服务,在稽查环节前置了一道过滤网,使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方面做到自查、自评、自纠,有利于减少涉税差错,降低涉税风险,成为沟通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桥梁。这种做法不仅受到纳税人的欢迎,也有利于密切征纳关系,有效地缓解征纳双方的矛盾。
三、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程序
(一)签订纳税评估协议
CTA首先应根据对纳税人的初步了解,确定是否接受纳税评估委托。CTA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委托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CTA正式确定接受纳税评估任务后,双方要依法签订《纳税评估协议书》,明确约定双方的责、权、利,特别是针对纳税评估中需要纳税人配合和提供资料的事项等情况应事先在协议中明确。
(二)制订纳税评估计划
CTA开展纳税评估之前,要按照《纳税评估协议书》和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据评估目的和程序,制订周密的纳税评估计划,包括综合评估计划和具体评估计划。综合评估计划包括纳税人基本情况、评估目的、范围及策略、重点评估问题、工作进度、时间费用预算、人员分工、风险评估及其他。具体评估计划包括评估目标、具体步骤、评估人员及时间、工作底稿及索引。评估计划的繁简程度取决于纳税人涉税事项、生产经营规模和复杂程度。
(三)深入了解企业情况
CTA在签订协议后,必须依据纳税评估计划,深入了解以下情况:(1)企业的生产经营地点、经营规模、经营性质、组织结构,设立的子公司、分公司或事业部;(2)企业资本金规模和构成;(3)企业的各项资产构成、使用等情况;(4)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产品结构;(5)企业的员工构成、工资规模和结构;(6)企业可能涉及的税种和可能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采集纳税评估信息
开展纳税评估的前提是采集和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信息。纳税评估信息采集的范围和方法,以“准确、详细、全面、适时”为原则,实行多途径、多渠道的信息采集,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信息、税务登记信息、发票管理信息、纳税申报及缴税信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税控装置信息、税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信息、现场实地采集的纳税信息以及其他途径采集的有关纳税人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涉税信息等。对收集的信息要经过筛选、评价及必要的核实,并建立适合纳税评估应用的工作底稿或数据库。
(五)确定评估风险和重点
CTA根据对企业情况的了解和对涉税信息的分析,要初步评估本次委托项目的各项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针对纳税评估中存在的风险要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和程序,重点降低可控风险,使总体纳税评估项目风险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成本―收益―风险原则开展纳税评估。
(六)设置纳税评估指标
纳税评估分析指标的设置主要是指涉税财务指标,包括纳税分析指标、财务分析指标、经营绩效指标等几个方面。纳税分析指标包括基本评估指标、复合评估指标;财务分析指标包括总税负率(包括各税种)、成本率、利润率、税负增减率、营业收入增减幅度与应纳税额增减幅度比对率、往来账户异常变动等;经营绩效指标包括纳税人经营情况和绩效指标、同行业经营绩效基本指标、上级下达的经营绩效计划指标等。
(七)选定评估参照系
纳税评估参照系选定的主要依据是税额增减变化指标和行业平均经济指标。税额增减变化指标包括:按增减额、增减率确定出对某一期间总体税源引起增减变化的主要税种、主要企业;按增减额、增减率确定出对某一期间单一税种引起增减变化的主要企业。行业平均经济指标包括:按行业利润率确定出低于(或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一定幅度的企业;按行业税负率确定出低于(或高于)平均行业税负率一定幅度的企业。
(八)具体纳税评估分析
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分析时,采取“分税种分项目”逐项进行分析。目前主要是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对比、核查、分析、计算等方法,利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评估手段,以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准绳,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评估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政策执行等税务管理各方面的合法性、合理性。特别是针对企业在日常涉税处理中遇到的与税法理解不一致、法律规定不明确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纳税筹划的运用等涉税风险较高的问题,要坚持独立、客观、公正、诚信、谨慎的执业原则进行重点评估,确保评估过程的合理合法、科学规范。
(九)撰写纳税评估报告
CTA根据纳税评估相关法规和执业准则的要求,在完成既定的评估计划之后,出具纳税评估报告。CTA纳税评估报告是针对纳税人委托的评估事项所做出的最终评价结论,是对纳税人涉税事项是否合法、合理的客观、公正的专业判断,具有鉴证、保护和预防作用。评估报告中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报告标题、纳税人名称、评估范围、评估意见、重点问题说明、意见或建议、签章和税务师事务所地址、报告日期、相关附件等,报告的具体格式可以根据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置。
四、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一)要解决好纳税评估工作的实效性
CTA纳税评估服务属于涉税鉴证性质的服务。要与纳税人依法签订评估协议,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纳税评估过程和结果的独立、客观、公正。这里要防范三种误区,一是混淆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和CTA纳税评估两种行为;二是评估双方要遵循自愿原则,禁止CTA及其执业机构借助行政权力对纳税人实施“强制评估”、“指定评估”;三是CTA自身必须注意控制纳税评估风险,严格依据税法和执业准则开展评估业务。
(二)要保证评估信息客观合法
CTA无论是采集纳税评估信息,还是实施纳税评估程序,都需要确保涉税信息客观合法,如果信息不真实、不合法,就会误导CTA执业甚至导致整个纳税评估的失败。为保证涉税信息的客观、合法,必须对收集到的涉税数据信息进行检验核实,经过审核筛选后再利用,若发现纳税人可能存在虚假涉税信息,并可能影响纳税评估过程和结果时,应通过验证程序核实,若证实其虚假和违法应立即终止执业,所以,收集和评价涉税信息是纳税评估的关键环节。
(三)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
CTA在纳税评估中会知悉纳税人许多涉税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属于纳税人的商业秘密,这就要求CTA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论出具何种评估报告,都不得泄露这些秘密,或者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CTA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错误和舞弊等行为,有义务向纳税人指明并提出建议,在纳税人妥善处理前不得向税务机关或其他单位披露相关情况。另外,纳税评估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底稿作为企业的内部文件,除纳税人书面同意外,不得将其报告给税务机关。
(四)依法维护注册税务师合法权益
CTA开展纳税评估会涉及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利益,容易受到来自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等各方面的压力,甚至可能遭受某些纳税人或税务机关的授意、指使、强令、威胁等非法行为的侵害,所以,CTA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准则,根据《纳税评估协议》开展评估工作。但当其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受到损害时,必须采取中止协议、税务行政复议、诉讼等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税务实务[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2] 张欣.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方法之浅议[J].税务研究,2003,(4):75-76.
篇2
税务在西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和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但在我国尚处于发展之中。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较发达地区,自我申报纳税制度的实施以及政府建立正常的税务行政秩序和纳税人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双重需要,推动了税务的发展,但相对滞后的制度内生性地制约着税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江门税务概况
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边缘,是五邑地区龙头城市和较为发达的区域经济体,华侨、外商都纷纷在此设厂经商。江门2006年GDP921.01亿元,占全省GDP的3.55%,全国GDP的0.44%。人均GDP22448元,占全省平均水平的79.95%,全国平均水平的1.42倍。GDP增长率达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全市地方财政预算收入50.66亿元,其中80%是来自税收收入。江门市税务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2000年经过脱钩改制,税务单位已由事业单位过渡为市场自主经营实体,整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在组织地方财税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年底,江门共有税务机构14家,均为有限责任公司制税务师事务所,其中本地事务所有11家,来自广州的“外来户”3家,注册税务师共81人。据广东国家税务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统计,2006年底,全省事务所有234家,注册税务师2392人,其中广州事务所多达110家、注册税务师1106人;佛山事务所30家,注册税务师达223人。江门税务行业起步较早,但与广州和佛山等发达地区相比,在市场需求、人员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二、江门税务存在的主要矛盾
(一)税务需求的急剧增长与有效供给不对称
1.税务市场有待开拓。多税种、多环节复合税制的实行,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纳税人自身的管理要求和对税收政策的认知需求,为江门税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外商对国内税法和地方政策缺乏足够的理解,纳税中遇到不少困难,迫切需要相关人员的专业服务。通过对江门市蓬江、江海和新会三个城区58家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随机抽样调查(见表1)发现,绝大部分纳税人认为难以适应易变的纳税程序。由于近年来税务机关加强查处力度,86.21%的纳税人担心因违反税法而被查处。
纳税人应对困难的方法各异。表2显示,72.41%的纳税人选择自行学习税法,并希望税务机关给予辅导,而选择税务中介的只有24.14%。选择中介的原因是:(1)期望花最少的成本,收到最好的纳税效果;(2)中介的建议有利于生产经营。由于聘请专门办税员的成本较高,所以只有一些大型企业才会选用。没有选择中介的纳税人中,约有一半纳税人不了解税务、甚至不知道有税务师事务所。江门税务尚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2.事务所业务单一。企业对税务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税务业却没能完全适应要求。目前大部分事务所只能提供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年检、常年咨询顾问、帮助纳税人审核账务等价值含量低的业务,不能提供高智能、深层次的服务项目。由于服务范围狭窄,大多数事务所只能招徕小客户,有的甚至完全依赖税务机关的业务“帮助”,无力承接大企业、外资企业等纳税人较为复杂的业务。政府政策变化、管理手段变化等使企业产生许多涉税的专项问题,多数企业对税收政策不熟悉,对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足额享受,重复纳税、多纳税现象较普遍,需要专业人士来辅导其依法纳税、合理节税。真正有价值的涉税服务,如专案税收筹划、税务顾问、财务分析等,可以有效降低纳税人的税款成本和风险,具有广阔的前景。专案税务咨询和税收筹划服务是今后税务发展的主流业务,税务机构可以在提供专项涉税咨询上拓展市场。
3.事务所人员配备不足。江门注册税务师数量与广州等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大规模、知名度高、跨区域的事务所。江门的事务所从事税务的人员从30到5人不等,其中大部分是挂名兼职人员。在业务淡季,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一般不超过15人。真正执业的注册税务师不多,江门市事务所数量与注册税务师人数的比例为1∶5,而广州、佛山、珠海、东莞该比例分别为1∶10、1∶7、1∶11和1∶9。就学历结构而言,江门市挂牌的81位注册税务师之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只有1人,本科43人,大专35人,中专2人。专业人士数量少、学历偏低是制约江门市税务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
(二)注册税务师收益与风险不配比
改制后,事务所不再挂靠税务机关,没有国家拨款支持,必须自负盈亏,历练市场的考验。人员薪酬由“铁饭碗”变为与事务所效益挂钩的“泥饭碗”,业务承接必须遵循收益与风险相配比的市场规则。委托事项越复杂,其风险越大。受委托人品质、委托事项、税收法律法规及其执行效率、自身执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注册税务师的行为和目标往往难以吻合。当职业判断有误、不能对委托事项进行稳健的处理时,注册税务师的执业行为与期望的结果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
1.难辨的委托人信誉度和委托事项难易程度增加风险。委托人的信誉度直接影响委托人所提供资料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这些资料蕴藏的法律危机越多,注册税务师的执业风险就越高。委托事项的风险计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委托目的、涉税税种和委托人业务的繁简程度。两者都属于只能在接受委托前规避的选择性风险。江门的事务所一般采取所长负责制,成员包括正副所长、部门经理、注册税务师、业务人员和其他人员。业务接洽一般由业务人员包办,没有全面考察委托人近几年的纳税误差率,业务人员很难辨别较为隐蔽的委托人信誉度。业务人员关注的往往只是市场开拓、业务招揽和营业额,欠缺税务知识和风险意识,易忽视委托事项的复杂性,甚至出现为了追求高收入而超能力接受委托事项的情况。一旦建立起委托关系,注册税务师在履行合约中遇到委托人的欺骗就难以逆转,选择性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注册税务师必须承担的责任。注册税务师与业务人员的工作细分加剧了注册税务师的执业风险。
2.执业标准缺乏加剧了注册税务师的执业风险。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法定要求,也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保护。只要履行了职责,除非已审报表出现重大问题,注册会计师一般不会承担过错责任。由于缺乏注册税务师执业准则,执业人员只能根据税法规定对委托单位的账务进行详细检查,经营成本较高。如果采用抽样方法进行检查,则难免会有抽样误差或遗漏。面对日益严格的税收征管和稽查,注册税务师因失败而被追究责任的风险加大。虽然江门的税务机关会定期抽查事务所的工作底稿,但由于缺乏执业标准和赏罚条例,税务机关难以有效指导注册税务师的修正行为,注册税务师公平竞争机制也不易建立。
3.收费标准不统一引发不良竞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收费标准是根据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和实际服务时间确定的,而注册税务师鉴证服务的收费标准却未有规定。在江门,为纳税人提供涉税鉴证服务是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报价的,而不考虑纳税人涉及的税种和纳税申报的复杂程度,纳税人收入越高,委托涉税鉴证的成本也越高。“价廉物美”始终是委托人选择事务所的主要标准,低价服务易为客户接受。低价恶性竞争迫使事务所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注册税务师的执业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4.社会对事务所认可度不够。早期的税务机构是税务机关的附属机构,作为税务咨询部门为纳税人提供涉税服务,一些纳税人对税务的认识还存在思维定势。不少人认为税务是专门宣传税务知识和用于协调纳税人和税局关系的机构;或者将税务和会计、银行等其他金融行业的业务混淆,认为其可以从事转账、理财、资产评估等业务;或者将税务看作了政府监管部门;甚至认为只有不正规的企业才会请税务,税务的职能就是帮助企业偷税漏税。纳税人对税务的主观认识和税务市场的客观反映形成了认知错位,影响了税务的发展。
三、江门税务的发展策略
(一)协调供需关系,增强税务意识
1.促进税务自主发展。较发达地区税务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税务的有效供给。税务是负有法律责任的契约行为。人与被人的关系是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人必须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在权限内行使权,其行为受相关法律的约束。机构必须具备独立、公正的社会属性,税务机关与税务的分离是确保其独立、客观、公正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税务机关、中介机构与纳税人三者互相制衡的机制和推进依法治税的有限途径。机构应克服依赖思想,增强责任感,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拓业务。机构与纳税人之间是受托与委托关系,不能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必须以积极姿态从事服务,争创信誉,提高社会认可度。
2.增强纳税意识。中小民营、外资企业是江门经济环境的主体,其规模限制了其人员的素质。江门各税务机关在宣传税法的同时,还要进行税务宣传,使税务机关、税务人、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熟悉税务的性质、职责和作用,激发人们对税务的需求。
(二)规范税务行为,开放税务市场
1.规范行业管理行为。江门的税务尚属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保证其稳步发展,应建立税务行政监督与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行政监督主要由税务部门对注册税务师协会、注册税务师及其机构进行监督、指导、检查,负责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和备案登记等工作。规范税务行业管理行为的关键是规范职责,税务机构必须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从事、开拓业务,税务行政部门要定时清理整顿非法机构和人员。物价部门应对收费作出统一、合理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行业协会的职责是监督、自律、指导和服务,确保执业行为遵从税收法律法规。协会应推进诚信化建设,建立会员诚信档案和诚信评价体系,开展“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纪守法,做好服务”的教育活动,使其成为行业的行为准则与执业机构的内在需求。
2.强化职业培训。税务属知识密集型行业,没有高素质人才,就没有高水平的执业质量和好的经济效益。对由非执业转为执业的注册税务师,应搞好上岗培训,重点培训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程序、事务所内部工作流程、文书和报告的撰写等。对已执业的注册税务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税收筹划等高层次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提高执业能力。对其他从业人员,也要进行税收政策和会计制度等综合知识的培训。
3.全面开放税务市场。服务业对WTO成员开放承诺的兑现会让国外税务机构和人员涌入国内市场。这些机构和人员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以及长期制度和经验积累,正是国内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所欠缺的。只有开放市场,扩大事务所规模,倡导跨地区合并,实施品牌战略才能使税务走上规模化和规范化之路。
篇3
我国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国家对税务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同时也为税务业务的风险防范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入WTO后,税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有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还有来自国外的税务机构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税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注册税务师行业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中介行业,而一旦出现失败,税务师事务所就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民事赔偿责任,甚至会影响税务师事务所的正常经营。所以,如何防范税务的风险对于我国税务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税务业务风险的含义
简单地讲,税务业务风险是指注册税务师因未能完成事项和履行职责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册税务师未能完成事项而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遭受税收权益的损失;二是注册税务师未能履行职责而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承担的纳税风险。
税务业务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具有普遍性。注册税务师的行为各有不同,但是事项和职责事先确定,同时注册税务师的行为受委托事项、税收法律、执业能力的影响,行为和目标难免有出入,当注册税务师的行为不能准确地进行职业判断,不能对委托事项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时,风险就形成了。所以注册税务师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委托事项越复杂,风险也就越大。
二是注册税务师风险的可控性。在期望的目标已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偏离既定目标的程度是可以确定的,因为注册税务师的行为有相关的政策参考,所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得到事先控制的,避免造成损失。
二、税务业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税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纵观世界上实行税务的国家,对于税务的法律制定:日本有1942年颁布的《税务法》和1951年颁布的《税理士法》;德国有《税务咨询法》,韩国有《税务士法》,这些法律为税务的规范化提供了保障。相对于我国其他社会中介行业,注册税务师立法也相对滞后。注册会计师早在1993年10月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师法》、律师行业在1996年5月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但是现在我国税务的相关法律只是执行以“试行办法”或“暂行规定”,法律级次太低。
(二)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偏低
我国现阶段税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从业人员还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具有从业资质的人才缺乏。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10月底,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者已有6.68万多人,经国家税务总局核准,以注册税务师为骨干组建的税务师事务所2900多个,从业人员近8万人,但是其中执业注册税务师只有2万多人,这一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在知识结构上,现有人员中要么是懂财务会计知识多而税收知识掌握的少;要么是税收知识掌握得过于单一,不全面,业务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综合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缺乏,然而,现代税务的业务范围日益扩大。除传统业务外,税务咨询和筹划、建账管理等业务受到越来越多纳税人的重视。由于税收筹划业务经常在税收法规的边缘操作,其间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这就要求注册税务师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才能得到税务机关与社会各界的认可。
(三)税务机构执业风险意识淡薄
2002年7月18日,石柱县精工家电制造维修经营部诉讼重庆华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瑞税务师事务所)不履行义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请求赔偿一案,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这一案例说明,我国一些税务机构在服务中,存在不重视协议书和其他涉税文书内容、签章不严谨、操作不规范,工作底稿的整理归档工作不严肃认真,内部管理等工作有漏洞和失误,增加了执业风险。
(四)税务机构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税务机构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税务工作规程的制定、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审核,注册税务师与助理人员的工作分工、重要税务文书的两级复核制、注册税务师的后续教育与培训、税务档案的管理等。税务机构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备,其可能引发的执业风险就会越大。而我国目前大多数税务机构,显然不具备规范严密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这就给风险的发生提供了契机。
三、税务业务风险的防范
(一)加快税务法制建设步伐
作为中介机构的税务行业,法律是其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现阶段,国家应加快并完善其法制建设。在制定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及某些地区行业发展的经验,以法律的形式将税务的业务范围、执业规范、法律责任等确定下来,让从业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国国家税务总局最新颁布了《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虽然《办法》对注册税务师的权利和义务、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备案、注册税务师的业务范围和规范、税务师事务所的设立、变更、行业自律及处罚等重要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法律级次不高,应制定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规范税务行为。正因为现行政策的不健全,弹性大,使税务工作很难深入开展,因此建议应从立法角度规范、改变现在以条例、暂行规定的局面。真正以法律的形式规范行为,降低税务的风险。所以《注册税务师法》的出台已迫在眉睫。还应尽快在《税务试行办法》和《注册税务师暂行办法》的基础上,颁布并实施《注册税务师法》。
(二)制定严格的执业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税务机构,要想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委托人提供客观、公正、优质和高效的服务,关键在于拥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税务人是凭借自身的业务知识和素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员。经过几年的注册税务师考试,我国的注册税务师已达到了6万多人。但是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远远不够,应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注册税务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是执业风险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风险,就要重点提高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执业准入机制。应将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的人员作为执业准入的最基本前提。严格管理,不允许变相出卖资质,为没有经营资格的单位提供便利,破坏行业的准入制度。另外,加强注册税务师的后续教育,不断学习和掌握税收政策和会计制度的新变化,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三)加强风险保障机制建设
防范税务的执业风险,建议借鉴注册会计师行业风险管理办法,由机构参与向保险公司投执业保险,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4号第二十九条:“税务师事务所应当依法纳税,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目前,一些大型的事务所或是税务业发展较快地区的普遍做法是按营业收入的某一比例提取职业风险金,用于抵御潜在的执业风险。面对注册税务师行业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反映,适时地开发了目前国内第一款注册税务师执业责任保险产品。但是,目前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师管理中心和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仍然在对注税行业引入保险的模式、保险条款的设计正在征求意见中。也就是说,该险种尚未获得注税行业主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因此注税职业保险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保险范围的确定,如果仅仅以现行法律中的规定制定,高风险的业务就不能列入保险范围;如果仅就低层次的业务类型设定保险,投保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免责范围过宽,保险同样没有吸引力。
(四)税务师事务所要树立质量意识,强化内部执业质量控制
税务行为实施过程中,税务师事务所应将质量控制贯穿于的整个过程,从业务的承接到协议的签订再到实施,每个环节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使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在业务承接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客户的情况,有选择性地承接客户;在实施阶段,坚持谨慎性原则,完善工作底稿;在完成阶段,对已经形成的相关信息实行三级复核制;在税务行为结束后,要定期举行以依法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还要适时组织委托人对人执法情况的外部评议,要将评议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篇4
【关键词】注册税务师 鉴证业务 评价 内部控制
一、前言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签证业务准则(试行)》、《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签证业务准则(试行)》的,明确了注册税务师的工作职责和法定业务,执业工作有章可循,提升了注册税务师的职业地位。另外,也对职业准则的执行标准进行制定,使行业更为标准化,职业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赋予注册税务师对鉴证业务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职能,给注册税务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构建的职责分工制度和业务组织形式,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严格按照经营方针的要求贯彻执行,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具有效率性和经济性,完成对单位内部各项控制方法的合理评价和有效规划,提升经营管理效果和经济效益。内部控制要素主要包括信息与沟通、风险评估、控制环境、监督检查和控制活动等。注册税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需要建立内部程序,明确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责任,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控制程序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做好组织风险偏好控制工作,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内部控制及有效性对注册税务师取证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及实施效果,会对注册税务师的取证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内部控制有效时,能够确保生成的证据更为可靠,给注册税务师提供了更多适当和充分的证据进行控制测试,导致实质性测试减少。在对企业销售收入的所得税汇算清缴证业务进行y试时,为了确保检查收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做好销售控制工作,有效的减少了抽查记账凭证实质性测试程序,避免了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复杂性。如果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注册税务师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和纳税调整要求。差率费的报销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报销程序和原始凭证内容与控制制度是否相符。如果出现不相符情况,注册会计师需要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做好逐笔检查工作,减少鉴证工作造成的风险,避免增加注册税务师的工作量[1]。
四、注册税务师如何在鉴证业务中评价内部控制
(一)案例简介
B有限公司是A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集团同时还拥有全资子公司C有限公司,B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销售网点,业务发展迅速。在2016年,B公司的全年销售总额为8126.27万元,总资产合计为15873.57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从B企业2016年的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上的数据显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23.89万元,应纳所得税额为155.97万元。B企业为了降低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决定委托注册税务师来对企业2016年的所得税汇算进行鉴证。
注册税务师事务所对B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初评,审查发现,B企业在2016年的差率费为63.58万元,从谨慎性原则可以看出,B企业的差率费的真实性有待考证,需要进一步进行核查,研究表明,B企业存在虚报差旅费现象,虚报的差旅费为4.86万元。
(二)注册税务师在鉴证业务中评价内部控制的内容
在对B企业的虚报应纳所得额进行审查时,发现企业存在虚报差旅费现象,为了进一步核查企业其他方面的所得税虚报情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进行:
1.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注册税务师承担鉴证业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该项工作需要在注册税务师接受委托命令后执行,注册会计师要想进一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情况,需要与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和判断,明确相关的书面文件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等。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监督、制定及实施情况。
2.评价公司层面内部控制及有效性。(1)内部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内部因素的总称,对企业内部控制及执行情况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将内部环境作为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内部环境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机制、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设置于权责分配等。(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指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应对的过程,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及时进行识别和科学进行分析,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环节。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风险评估程序主要包括风险应对、风险识别、目标设定和风险分析等内容,需要按照以上程序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分担、回避、承受和降低的形式来应对风险[2]。(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企业目标的要求和手段,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完成。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审批控制、授权控制、职责分工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评价公司具体业务的内部控制及有效性
注册税务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注重对具体业务的内部控制及有效性检查,要求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审核程序的要求开展各项内部控制审查工作。遵守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存在性。内部控制的具体事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成本费用、收入、短期投资、存货及应收票据等内容,注册税务师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出发:
1.检查岗位分工。要求注册税务师对鉴证业务的货币资金岗位进行控制,明确自身的权限和职责,做好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工作,了解企业是否严格按照亲属回避制度开展各项会计工作,企业出纳人员不可兼任会计档案保管、稽核、债券债务账目登记等工作。对于一些敏感的会计岗位,要求做好岗位轮换工作,避免一人长时间担任一个岗位,做到会计人员彼此之间的互相监督和岗位监督。
2.授权审批。要求审批人员需要明确审批方式、程序、权限和责任等相关控制制度,明确货币资金的权限和职责单位,要求严格按照授权审批的程序,进行授权审批的申请、支付、复核和审批工作,按照支付程序的要求办理各项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确保货币资金审批的合理性,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入账。另外,为了确保授权审批制度的合理性,对授权审批人员的货币资金业务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授权审批人员直接接触到资金[3]。
3.控制及监督检查。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控制及监督检查措施主要是指,企业需要对货币资金业务做好定期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授权审批执行情况、岗位及人员配备情况和印章保管情况等。
五、结论
在鉴证业务中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是新时期对注册税务师提出的一项新要求,要想提升内部控制实施效果,要求注册税务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掌握内部控制方法。内部控制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财务管理、管理学、税收和风险管理等多个学科,要求注册税务师人员需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具备丰富的执业经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业务的拓展。对注册税务师而言社会一项艰巨的任务,也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参考文献
[1]饶赛军,胡.专项鉴证业务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风险防范[J].财会研究,2011,04:68-70.
篇5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针对目前一些地区税务秩序混乱,强制、乱收费用等违法违纪现象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状况,决定对税务行业进行全面整顿,特别是重点治理强制和收费超标的行为。讨论我国税务的发展方向,研究税务制度如何更好地促进征管体制改革的进程,又一次被税收理论学界所关注。
税务作为中介服务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渗透到第三产业的必然结果。从一些发达国家税务的产业和发展来看,税务行业的形成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的标志。
税务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应运而生的,从80年代中期一些大中城市开始探索税务试点起发展到今天,我国税务咨询、借机构已逾千家,从来人员超过3万人,与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执行办法陆续出台,税务行业的兴起,对推动税收征管改革、保障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持续稳定地组织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看到当前我国的税务无论是理论论证、方案设计,还是政策措施、实践操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成熟性,甚至由于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影响到了税务业进一步推进。本文拟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比另一新兴中介行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历程,旨在寻找一条凑合我国税务发展的道路。
一、我国税务的现状
我国税务是从税务咨询起步的,开始是作为税务咨询的一个具体业务项目逐步发展起来的,大体来说经历了起步、试点、推广三个阶段,这期间既积累了一结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我国税务现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
1.的法规建设状况
我国税务实践是从1985年开始的,但直到199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章57条中,才第一次做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委托税务人代办税务事宜”的规定,并在实施细则中进一步作出具体规定:“税务超截止权限,违反税收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除由纳税人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外,并对税务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七章66条)。”
这些法规虽然初步确实了税务的法律地位,但作为带有税收行政性质的征管法规,对具有民法性质和为纳税人民服务性质的税务而言,却不大适用。
1995年9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税务试行办法》,对税务业务范围、税务资格取得、税务关系的确立和终止及税务人权利和义务都做了规范化的规定,但由于缺乏与之配套的操作性法规,因此在税务具体实践中很多方面还是无法可依。
2.机构状况
税务机构是税务人的工作机构,是在税务机关指导下独立开展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根据《税务试行办法》规定:“税务机构为税务师事务所和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税务咨询机构所属的税务部。”
从理论上讲,独立、客观、公证是税务机构生存、发展的灵魂。它既不是应有尽有征税方所制,也不应为纳税方左右,而是依据税法公正地帮助纳税人处理的纳税事务、协调下纳关系。但从试点情况看,多数税务机构(主要是税务师事务所)是由税务部门发起组建的,有的成为税务行政工作的一个部门,统一为经费的来源。财务上不独立,使得机构在业务上难以自产,无法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业务,强制行为时有发生,机构变成“第二税务所”不利于其进一步拓展业务。
3.业务状况
公认的业务范围可归总为三类:一是代办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事宜,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代领代开发票、申请减免税、纳税情况自查和代缴纳税款等;二是税收行政复议,代表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三是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税收计划。我国现有业务大多局限于一方面。
首先,应明确指出的是:税务属委托,而且委托人中只能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而不能接受税务部门委托进行某些执法工作。但实践中,有的机构不仅接受纳税人委托,还接受税务部门委托;不仅为
企业涉税事宜进行税务,而且进行诸如代征零散税收等执法工作,大大超越税务业务范围,违反税务制度的宗旨。
其次,由于对行为缺乏正式法规规范,在执业过程中不按合同办事,漫天要价、违纪泄密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税务的社会声誉。
4.人员队伍状况
目前我税务不处于初创阶段,加上税务是一项权威性、垄断性、高智商业务、需要从业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较高的职业道德,而且精通税法,业务娴熟,经验丰富。但从我国现有税务力量配备来看,数量不足、年龄偏高以及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是比较突出的矛盾。我们可以从一些数字看出这种现状:从数量上看,目前实际客户大约只占纳税企业的2—3%,人与税务干部的比例仅为0.0375:1;从文化结构上看,人员中仅有10%是大中专毕业生;从年龄结构看,高退休老同志占大多数。这些都使得税务难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除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外,还存在行政管理向行业的自律过流缓慢;国税和地税工作中缺乏合作,各自为政;对税务宣传不够等众多问题。当然对作为新生行业的税务业,不能要求一步到位,更不能由于出现一些问题就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目前迫切需要找到一条适合我国情的发展道路。
二、注册师待业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与税务几乎是同时起步的,但在发展速度、成熟程度上有很大差距。二者同属中介服务业,有相近的社会背景、执业准则和管理体制,因此具有很大可比性。我们不妨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汲取教训,使我国税务走出低谷,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发展概况
以1980年12月财政部的《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此处会计顾问处即指会计师事务所)和81年1月1日上海成立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为起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逐渐走上一条“体现本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成功之路,从观16年来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80年到86年7月《中国注册会计蚰条例》的颁布为“恢复起步阶段”;
2.86年到8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为“创业阶段”;
3.88年到93年10月3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法》颁布为“全面发展阶段”;
4.93年到今天,中国注册会计师行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腾飞阶段”。
至97年底,执业注册会计师已达65万人,非执业会员59万人。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多达8300多家,97年业务总收入突破20亿元。从这结数字我们不难目的地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注册会计师与律师、律师一样成为我国当今颇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二)可借鉴的经验
1、法规建设步伐较快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颁布,为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上依据和保证,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开始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与注册会计师行业有关的公司法、证券市场管理法规、税收法规、财务会计制度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也相应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范围,在保证和规范注册会计师依法执业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行业管理方面已建立和完善了从事务所的设立及日常管理、注册会计师注册到中国会计市场的开放等一系列行业管理制度和规定,有章可循,
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素质高
对于一种新兴的高智能业务来说,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我国有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与税务人员相比,年轻化是一大鲜明特色,在综合皆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因为有比较完善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和培训制度。
从考试制度的形成来看,最初的会计师称号是通过审核认定的,是为尽快恢复注册会计师缺席的应急之类:其后,出现过考核、考试并用阶段,自1994年1月1日《注册会计师法》实施后,全国统一考试成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唯一途径,注册会计师的全国统一考试现已成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
从注册会计师培训制度发展来看,1994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由财政部、审计署、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人呈部、中国人民银行等8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制定《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制度》,直接组织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的同时,还积极筹建注册会计师全国培训中心,在23所高等院校会计系试人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注册会计师培训制度。
3.体制改革走向正规
我国注册会计师产业初期,在管理体制上走了相当长的弯路。按规定,最初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成立都需要一个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发起,以提供人员场地、设备、经费。这种单位称为“挂靠单位”,由此形成的事务所称为“国有所”。这种国有所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缺乏公正性;二是没有竞争性和积极性;三是缺乏国际性。
1994,随着《注册会计师法》的实施,酝酿多年报事务所体制改革工作开始着手进行,合伙会计师事和所、国际会计公司中国成员所、集团会计师等多种形式的事务所逐步出现,事务所的脱钩、合并、联合和“五放开”等工作也开始探索。
《注册会计师法》中规定事务所可以有两种组建形式:一是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二是合伙形式。合伙所必需承担无限责任,在社会上处于超然独立地位,是国际通行的作法,也应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和税务体制的的发展方向。
4.协会的作用不断加强
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央对中介组织管理的要求,政府对注册会计师应该是一种间接管理,即通过对协会的监督指导、通过法律的规定和相关政策的引导来实现其管理。1988年11月15日,中国注册
会计师协会在北京成立,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由我国全体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又是一上由财政部领导的的事业单位。注册地计量协会成立以后颁布了包括《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原则》在内的15个专业标准以及事务所的管理办法;组织了历次注会考试;加强了国际交往,创办了《注册地计师通讯》;并;加紧制定颁行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它在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务制度的思考
立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为以下几个方面应积极改进:
1.健全法律建设
2.要加快《中国注册税务师法》的出台。目前要先抓紧制定《税务试行办法》的配套措施,日趋完善后,在适当进机由人大批准颁布《注册税务师法》。
3.完整的法律体系仅有一部《注册税务师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制定程序法、税务师事务所组织章程,注册税务师协会章程等专门的法规。
4.在相关的经济法规中对注册税务师法律地位做出相应的规定。
5.建立“行政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鉴于我国税务尚属初创阶段,为保证其健康发展,在试行办法中主要体现了税务机关的管理。我认为中介组织应当借鉴财政部管理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路子,走行政监督与行业自律的相结合的道路。行政监督主要指税务部门对税务中介服务从宏观上给予指导,包括制定具体的法规、实施细则,负责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的命题和注册登记手续的审批;行业自律的内容是建立包括全国、省、地方三级注册税务协会,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和具体操作。
6.提高人员素质
首先严把入门关。96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已经颁了《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对注册税务师的考试和注册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其次,应在从业人员的后续培训制度上下工夫,充分借鉴中注协的成功经验,提高税务人的整体素质。
再次,还应在大中专院校中设立相关的专业,为专门造就优秀的税务人才服务,把税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四)税务要向深度、文度发展
1、要扩大面:现在一个中小城市,委托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只有十几家,与日本70%—90%的企业委托相比,还有很大潜力。外资企业在税务方面也有很大的需求,而要拓宽服务对象关键一点就是“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
2、优化的目标策略:税务人不仅要协助纳税人做一些事务性工作,更重要的是利用税法方面的知识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以求得税款的最少付出。税收筹划又称“节税”,是企业在处理财务、经营、交易事项中,以税法的规定为选择的一个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而且,对新税制的实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税务的推行提供机遇。
3、利用体制改革契机,通过兼并、联合手段,走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现有事务所合并,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逐步建立一些有国家影响的大型事务所。
篇6
1纳税遵从研究意义及现状
1.1纳税遵从的含义
所谓纳税遵从是指作为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主体的纳税人,基于对国家税法价值的认同以及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而表现出的主动遵守服从税法,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
1.2研究纳税遵从的意义
纳税人遵从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可以说自有了税收本身,就产生了纳税遵从问题。但是对纳税遵从问题系统的研究只是近几年以来兴起的。在当前我国“诚信纳税”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纳税遵从理论,对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纳税遵从理论。通过对纳税遵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界定纳税遵从的内涵外延,揭示影响纳税遵从度的影响因素,对纳税遵从进行分类梳理,探讨衡量纳税遵从度的方法体系,有助于发展和丰富纳税遵从理(2)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通过研究纳税遵从相关问题,找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提高纳税遵从度的对策建议,可以为提高纳税遵从度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对税收制度和管理方式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达到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减少管理成本和税收流失,提高征管效能的目的。
(3)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纳税遵从研究以纳税人的行为为重要研究对象,有利于准确把握其行为选择,增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互动,减少征纳双方不必要的矛盾和对立,建立和谐互信的征纳关系。
1.3纳税遵从的现状
1998年我国推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以来,基本建立起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各级税务部门在提高公民的纳税遵从度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全国税收收人持续快速增长,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纳税遵从度仍然偏低。据相关部门测算,我国纳税遵从度仅为66%左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为86%)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近几年全国税务稽查部门对纳税人检查情况看,税收违法问题、偷逃税案件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大量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存在,充分表明我国纳税遵从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纳税遵从度偏低的主要成因
2.1税收法律法规不符合确定性准则
确定性准则意味着正常的公民都能够清晰无歧义地看懂制度安排所传递的信号,清楚地知道违规的后果,并能够恰当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制度安排的要求。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法律地位和相应权利义务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状态。在实际工作中,过多的“义务”宣传与被淡化的权利意识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税收宣传一向以应尽义务论为主调,着重宣传公民应如何纳税、纳好税、不纳税应该承担哪些不利后果等,而对纳税人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却强调得不够。
2.2税收征管乏力制约了公民纳税遵从度的提高
一是征税观念滞后。使得税收征收管理领域多年以来都以“监督、处罚、打击”基本理念为出发点,征税主体形成思维定式,对税收征管的认识停留在对纳税人进行制约、监督、处罚的层次上,总是先把纳税人设定成偷、漏、逃税者,然后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来制定税收法规征管措施,使得本应是“纳税人权利之法”的税收法律成了“防纳税人之法”、“治纳税人之法”。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纳税人既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税务部门服务观念滞后,服务人才缺乏,总体服务水平不够,制约了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申报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纳税申报程序设置不科学,手续繁复,也成为纳税人遵从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于税务部门内部管理的需要,目前的纳税申报流程设置比较复杂,很多手续都由纳税人完成。同时,纳税环节多,程序复杂易使纳税人出现懒惰性不遵从现象。三是激励机制有待建立。税收管理制度中缺乏对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正面激励。
2.3纳税风气不佳制约了公民纳税遵从度的提高
我国对纳税不遵从进行抵制和鄙视的社会风气还未形成,对纳税不遵从形成的社会压力还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国家税收逐步恢复了它在经济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但“厌税晴绪的阴影在人们的心中依然存在。申报的应税收人越高,心理满足感越低,也就是说隐瞒不报的收人越低从而偷税额越低,心理满足感越低。
2.4用税机制的缺陷制约了公民纳税遵从度的提高
我国用税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一方面,纳税人无法感受到履行纳税义务后的获益激励;另一方面,用税机制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使纳人产生纳税对立情绪和对税收取向的不信任感,进而刺激了情感性纳税不遵从。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存在既“越位”又“缺位”现象。二是财政缺乏透明度。从纳税投资论的角度看,公众向政府纳税如同对政府进行投资,作为投资方的纳税人,有权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花的,为什么要这么花,纳税人有权监督资金的运用。三是财政支出决策缺少民众参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决策机制,在缺乏财政民主化和财政透明度的情况下,财政支出这种公共决策行为就很容易演变为个别领导的“随意”安排,政府预算支出不是以纳税人的偏好来进行,而是取决于领导的个人偏好,领导的偏好未必与纳税人的偏好保持一致。如此种种,均对公民纳税遵从度造成影响。
3提高纳税遵从度的对策建议
3.1完善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立法的质量是税法有效实施的基础,一方面我国应继续完善现行的税法体系,优化法规的内容,减少税法各法规中的弹性。税务部门还需会同司法部门及时对偷税界定、偷税情节的轻重和相应的处罚标准作出具体的司法解释,以法律规范限制税务
行政处罚和惩治犯罪的随意性,以此引导征税人和纳税人依据法律行为或限定非法律行为。另一方面则应尽快研究并制定出纳税人权利保护法,以明确纳税人在涉税事务中的法律地位和应享有的各项权利,使纳税人行使权利有法可依。
3.2减少纳税人负担,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降低和优化税收负担,一要取消不合理的收费,规范非税形式的收费,实行费改税;二要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制;三要合理扩大部分税种的税基,如扩大消费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适当调整一些税种和征税项目的征收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征一些新税种,以改变目前税负偏重的情况,让纳税人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主动纳税。
3.3加强税收宣传
税收宣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具有持久性,应持续、稳定、系统地开展下去,要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海报等媒介,将正确的税收理念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口号向社会传播,使公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并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观念。税收宣传的重点应逐渐转到纳税人权利义务和税务公开上来。
3.4优化纳税服务
优化纳税服务是提高纳税遵从度的重要措施,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办税流程。一是缩减办税环节及办税时限。及时把握征管体制改革、税收政策调整、业务流程重组、信息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和第三方的税收信息资源,分析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对具备减轻纳税人负担基础条件的,清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缩短办税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办税成本;以省为单位按照管辖纳税人的特点确定清理次序,分步骤地组织自定办税流程的精简。二是改进工作模式和受理方法。将不同税收业务办税流程中的调查、核批、检查等事项合并办理,合理调配工作时间,避免重复工作;规范各类税收业务的申请受理,涉税文书统一实行税务机关内部流转,一个办税窗口统一受理所有涉税事项的申请,避免纳税人多头找、多次跑。
(2)精简涉税资料。一是修改整合纳税申报表单。修改申报表内容,整合附报报表及资料,减少无效信息报送,提升申报资料综合利用效能。对采取电子申报方式的纳税人延长纸质申报资料报送期限或取消纸质资料报送。二是清理简化办税涉税资料。由纳税服务部门组织,以制定流程的业务部门为主,清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需提供的各类资料,积极推进无纸化审批。三是完善涉税信息共享制度。规范对纳税人报送资料的管理与存储,整合各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实现纳税人资料信息共享,避免多部门、多环节、多次数要求纳税人报送相同资料,拓展国、地税局涉税信息合作的领域与方式,增强纳税人电子信息和纸质资料的“一户式”管理与应用。
(3)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根据涉税中介行业发展和执业标准化的需要,推动姓册税务师条例》的制定和出台,制定涉税鉴证和服务业务准则,完善涉税中介行业制度体系。加大对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交流合作,提升注册税务师的影响和地位。建立注册税务师行业资质等级评定制度,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履行自律职能,提高会员服务质量。大力支持税收公益组织参与服务。加强税收公益服务制度建设,引导社会主体参与纳税服务,增强纳税服务社会化的效果,为社会纳税服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与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合作,组织开展相关的服务措施。同时,探索与工商、邮政、银行等单位的合作,为纳税入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加强与有关科研、咨询机构等的合作,委托开展需求调查及满意度测评、纳税服务课题、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篇7
【关键词】 注册税务师;做大做强;异同
行业的做大做强是政府、协会、企业的共同愿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做大做强也正在财政部和中税协的推动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么,广东省注册税务师行业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大做强呢?笔者拟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注册税务师行业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广东省注册税务师行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的情况
以广州为例,到2007年底,广州市共有134家税务师事务所,共计收入1.6亿元,平均每家收入为120万元;而广州现有会计师事务所165家,收入超过了10亿元,平均每家收入为600万元。两者差距之大,同样也说明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做大做强的经济基础。
因此,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近几年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国际化发展,力促组建了行业中的两大会计集团“立信”和“中瑞岳华”,而这两大集团也正在牵手境外走出去。看起来中注协大力实施的行业做大做强和国际化战略,正取得积极成效。那么,先看看这两大集团的具体情况: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有限公司由原上海立信长江、北京中天华正和广东羊城三家会计师事务所于2006年10月共同出资组建。立信管理公司成立后,上海立信长江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中天华正更名为北京立信,广东羊城更名为立信羊城,统一使用“立信”品牌。旗下的成员单位,将按照统一品牌,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经营管理进行运作。所有成员将接受立信管理公司的管辖,以共同的企业标识、经营理念以及统一的审计技术标准和专业方法为客户提供服务。2007年5月,立信管理公司又迎来福建闽都和南京永华两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加入。至此,立信管理公司共为154家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有限公司与香港浩华会计师事务所2007年8月在上海举行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此次整合对拥有注册会计师行业本土第一品牌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有限公司来说,是其实现“走出去”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香港浩华是香港十二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也是少数几家获香港联交所认可有主板IPO审计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由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08年1月在北京合并成立,这是行业做大做强和国际化发展诸多实践中取得的又一新的进展和成果。本次合并为实质性合并,包括人员、领导班子、股份、资产、市场直至办公场所的一体化合并。将统一品牌、统一执业网络、统一质量控制、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财务制度、统一信息技术,提高专业服务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专业竞争能力。合并之前双方高层成立了七个专门委员会,具体负责《五年发展战略》、《审计专业标准》、《审计质量监管办法》等29个规章制度的制定。将以现有的10名领军人才、11名具有国际执业资格的员工为基础,组建国际业务部,并充分利用加入罗申美国际的优势,将事务所骨干力量送出去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善于管理、精于业务、熟悉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在与国际同行的较量中具有主动权、话语权的“国际部队”;力争在三年内实现不仅要“做出去”,还要“做进去”、“做上去”的目标。通过做大做强,发掘客户资源,优化业务结构,提供增值,在高端业务领域逐步展开与国际“四大”的竞争。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的模式比较
从上述情况可看出“立信”和“中瑞岳华”这两种模式的共性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的现实需要,符合我国当前经济活动日益深化和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客观需要,符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区别是从产权结构来讲“立信”是松散型,可有效规避执业风险,但对内部各种控制的有效性值得怀疑,考虑风险的同时也为集团的解体做了伏笔;从产权结构来讲“中瑞岳华”是紧密型。在现有的会计市场经营环境下,背水一战是需要两所拿出极大勇气的,率先举起民族品牌强强联合的大旗,实现实质性的合并,秉持诚信立身与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培植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与核心竞争力,提供经济社会所需的高品质、增值。这就需要有各种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的产权制度保证,还要有不仅能成为一个好的执业机构,还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执业机构的动力。当然,这一切还需要通过实践检验。
三、广东省注册税务师行业做大做强的情况
广东省目前已有税务师事务所311户,近85%分布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从业人员超万人,其中执业注册税务师2 564人;全行业年收入达3.45亿元,同比增长25%。事务所总数、从业人数和业务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广东省注册税务师行业拥有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人员结构和素质都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40%以上的人员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同时,业务范围日益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从原来的单纯,发展到涉税鉴证、税收筹划和税务咨询等高端业务,其中涉税鉴证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0%。
虽然注册税务师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是迅猛的,也是可持续性的,但应该承认注册税务师行业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相比,从收入整体水平来讲单体竞争力弱,个体发展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四、注会行业与注税行业在做大做强方面的异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做大做强既有外因也有内因的推动,符合客观的发展需要,是行业发展的主流。 那么,注册税务师行业能否跟风注册会计师行业,靠协会力推做大做强呢?笔者的观点是注册税务师行业做大做强的内外因都不具备。原因在于:
(一)税务师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相比,需要做大做强的动因不足
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金融和证券业务时有资格的限制,一家事务所很难达到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人员和营业收入等条件,这些业务都是高端业务,高附加值。所以,可从外部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而目前的税务师事务所没有此方面的要求,甚至要不要做相关业务还需看税务机关的具体要求。所以税务师事务所虽然普遍认为做大做强对自己有好处,但远景的好处并不一定能转化为提高税务师事务所的现实收益。所以税务师事务所没有做大做强的迫切性,具体到做大做强方案时能拖则拖。
(二)税务师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做大做强的基本条件还不成熟
目前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做大做强,是因为会计师行业有法定业务,行业发展了差不多二十年了,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而且这些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是从事金融和证券业务的所得。这些正是会计审计业务的高端业务,因而具备组建集团所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对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目前的税务师事务所,没有法定业务,也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税务师事务所,行业中业务收入排前的几家,他们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主要是纳税申报、记账、税控机的维护等方面,而这些业务技术含量不高,也正是税务师事务所的低端业务,大所的主营业务情况与会计师事务所大所刚好相反。因而这些税务师事务所大所很难具有凝聚力来组建集团所。那些具有技术优势的税务师事务所因业务收入跟不上,没有经济力量组建集团所。
(三)注册税务师协会与注册会计师协会相比责任更重
注册会计师协会有四大事务所做技术支持,因为他们从事相关会计审计业务。但四大是不做税务鉴证业务的,因而注册税务师协会得不到四大的直接的技术支持,因而注册税务师协会想让自己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至少需要从技术上提高自己。同时,由于协会会员的经营情况与注册会计师会员情况相反,所以如何把规模大所、技术强所聚集到一起做大做强,有益于事务所、有益于行业、有益于社会,需要协会领导层拿出自己的政治智慧。
五、广东省在注税行业做大做强应采取的措施
虽然广东省目前注税行业组建紧密型集团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但不表示有关部门可以无为,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据此应高度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首先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注册税务师行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其次主管税务机关应充分发挥注册税务师的专业服务和鉴证作用;最后协会应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具体措施如:省级主管税务机关应尽快出台规范注税行业涉税鉴证的文件,加强扶持和监管。省注册税务师协会应通过逐步推行统一的涉税鉴证业务指南、开展税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等方式,不断规范行业执业管理。组建惩戒委员会和专业技术委员会,调查处理涉及注税行业的投诉、举报,进一步加强对注税行业的自律管理,为行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会计视野网站.民族品牌第一大所中瑞岳华今成立.2008-1-23.
[2] 广州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国内三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出资组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有限公司.2006-11-3.
篇8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涉税数据;涉税服务
一、引言
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带领我们步入了全新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与传统的数据时代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无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公共部门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其创造更多的价值。当前涉税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构筑智能化、个性化涉税服务体系,然而传统涉税服务已无法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涉税服务需求,因此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对其进行优化已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大数据发展,推动涉税服务优化,其中2015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涉税服务行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涉税服务,标志着我国涉税服务行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近年来财税学界对大数据与涉税服务的研究逐渐深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是沿着大数据创新涉税服务的战略意义、问题分析、优化路径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大数据创新涉税服务的战略意义方面,李林军(2016)认为信息化不仅是手段、工具,更是理念、模式、产业链的创新,税务师行业的“互联网+”将对财税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李忠尔(2016)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正在步入信息社会,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构筑新的服务业态,对于优化涉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时代涉税服务的问题分析方面,乔游(2016)认为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性问题是目前公认的制约大数据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使互联网在政府领域的应用推广面临巨大挑战;雷炳毅(2016)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下涉税服务行业收集数据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影响了涉税信息的全面、准确,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大数据时代信息采集工作最大的阻碍;王向东(2014)指出当前涉税服务人员对于大数据并不熟悉,对大数据的内涵、大数据技术的功能了解甚少,对大数据重视程度不足;对大数据时代涉税服务优化的建议方面,杨华(2011)提出应优化社会化纳税服务环境,为税务机构拓展执业范围和服务空间积极创造条件,在税收政策咨询、税收资料使用、信息技术利用等各方面为税务提供方便;李渊(2016)在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上要不断研究和探讨,建立涉税信息的大数据库,把分散到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整合和统一管理,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基础保障;丁芸(2015)认为财税服务借助互联网融合、平等、开放等特性,将信息和数据转变为创新财税服务模式的新动力,财税服务的创新应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纳税人为中心,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针对用户需求设计产品。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大数据时代下涉税服务的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学者关注的重点更多集中于大数据与税收征管领域,而对大数据时代下涉税服务行业发展关注较少;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借鉴不足。与现有的研究不同,本文关注的是大数据创新涉税服务领域,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涉税服务在大数据时代下所面临的挑战,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综合来看,涉税服务行业应当充分发挥大数据海量性、分散性、多样性与处理速度快等特点,积极推动涉税服务的优化。
二、大数据时代涉税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涉税大数据贯穿于整个涉税服务过程中,直接影响涉税服务效率和涉税服务质量等方面。大数据时代下涉税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涉税信息采集的挑战
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社会分工细致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纳税人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泛、复杂化,经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核算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纸质记录向信息电子化、无纸化方向发展。这些变化导致税源进行跨境、跨省、跨市流动性增强,税源的隐蔽性增强。同时,由于管理体制、法律缺失和各部门各领域主导系统开发管理等原因,信息孤岛、信息壁垒现象较为严重和突出,税务部门与涉税第三方、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征纳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税务人员具备充分的税收知识与专业的税收征管经验,并拥有部分税收政策的解释权,因此在政策的把握与运用方面优于纳税人。但是在纳税申报信息的掌握方面,税务部门却处于弱势地位,纳税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对于自身的经营状况肯定最为了解,但出于利益的考量,并非每个纳税人都会按要求披露所有的信息,他们很可能只会提供对己方有利的信息,使得税务部门无法全面的获得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二是税务部门与涉税第三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少不了与其他经济部门打交道,如企业涉及货币资金的活动与银行密切相关,经营业务范围变化等事项与工商部门相关联,另外与房产、海关等部门也息息相关。本来即使纳税人提供的信息不全或失真,我们都可以通过第三方提供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核查,但由于目前几乎各个部门各自收集的信息只是由本部门使用,而不是各个部门共享,给涉税信息采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涉税信息安全的挑战
涉税信息多为纳税人的敏感信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涉税信息不安全容易使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财务状态以及声誉等遭受损失,因此纳税人对于涉税信息安全往往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在大数据时代,涉税服务行业获取的涉税数据具有透明化、公开化的特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很容易会被除税务部门和纳税人自身以外的其他个人和部门获取,这使得纳税人的隐私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例如,当前金税三期系统已经全面上线,但是除增值税发票升级版中应用了国家税务总局部署的身份数字认证系统外,其余各种保留的应用软件都没有纳入身份认证系统的管理。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网上办税平台模式已不再符合国家税务总局信息安全的新要求,涉税信息安全面临潜在威胁。此外,由于涉税数据量庞大而且关联性强,在大数据逐步走向开放的过程中,网络黑客可以较为容易地利用挖掘工具和程序破译诸如客户银行账户之类的重要信息,给纳税人造成经济损失。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纳税人涉税数据的保密工作一直是制约涉税服务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涉税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的挑战
在当前实践中,涉税服务人员对于大数据的理解仍处于较浅层面,对涉税数据重视程度不高,大多习惯于按照以往经验办事,缺乏大数据理念。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企业会计核算和生产经营数据存在于企业财务核算系统、ERP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内部,而许多涉税服务人员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缺乏了解,对如何运用现代的数据分析工具来认识、说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此外,涉税服务人员对于以往年度的涉税数据关注度较低,缺乏数据的敏感性,对于涉税服务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不足。
(四)涉税服务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下,涉税服务行业急需建立起智能化、数字化的涉税服务大数据信息系统。大数据技术为涉税服务迎来了新的契机,通过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涉税服务和税务产品将会在行业之间、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政府之间进行融合,将提升涉税服务每个环节的价值,推动涉税服务的创新和变革。当前涉税服务行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难点集中在中小型税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程度不足,由于涉税服务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初期投入大,大多数的中小型税务师事务所缺乏足够的财力、技术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去建设大数据信息系统。
三、大数据时代涉税服务的国际经验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许多国家不断优化升级涉税服务,给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其在涉税信息数字化建设、涉税信息人才培养以及涉税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作法。
(一)涉税信息数字化程度高
涉税信息数字化是大数据创新涉税服务的基础。美国政府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建立涉税信息数据系统,并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工商、房产、金融、海关等第三方部门共享数据的义务。德国涉税数据信息化程度也很高,其基层税务部门以公民的身份编码为基础建立起个人税务信息平台,并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的纳税申报,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欧盟建立起其成员国涉税数据共享系统,用以监督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纳税人行为,在解决欧盟成员国所面临的国际避税问题方面成效显著。
(二)涉税信息人才培养体系健全
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在人才管理领域,急需培养一批懂得大数据、善于研究大数据的数据科学家。在大数据时代,最核心的资产是涉税数据和数据科学家,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将为全社会提供数以亿计的工作岗位。发达国家在培养大数据人才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例如美国政府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大量的高水平数据科学家人才库,如斯坦福大学、约翰・霍姆金森大学、西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大数据分析相关专业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税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人才。
(三)涉税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完善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与美国安全局导演的“棱镜门事件”折射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缺陷,使得人们对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性感到担忧。在全球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许多国家纷纷从“战略”的角度来构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如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法学院2012年设立的重要基础设施保护项目中取得多个学术研究成果,包括非对称安全理论、网络安全保障的公私合作研究、安全风险披露模型等。不仅如此,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著名高校法学院也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设立了研究项目,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另外,美国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涉税信息安全,还建立起了严格的涉税信息安全规章制度,规范了大数据信息生产者、管理者、使用者及相关机构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切实承担起保护信息安全的责任;澳大利亚建立了备份运行系统来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数据的丢失,所有联入网络的计算机都必须安装防火墙以及正版的杀毒软件不然会被相关部门处罚,其他诸如口令保护、权限保护、电子通行证等我们都现在很熟悉的措施也被澳大利亚反复强调并勒令执行。这些都将有效保障了税务系统的信息安全,防范安全危机的发生。
四、大数据时代涉税服务的优化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分析多样化的涉税数据发掘其内在规律是当前涉税服务工作的重点,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创新涉税服务,是实现涉税服务优化的重要路径。结合国外涉税服务以及大数据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大数据时代下涉税服务的优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推进涉税信息有效整合
涉税信息数字化是指将各类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数字化的前提是标准化,无论是纳税人自行申报的信息还是第三方涉税信息,必须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采集和存储,才能够实现数字化应用。目前,涉税服务行业虽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海量信息,但由于未能进行标准的数字化处理,无法有效地整合利用信息,制约了应用和管理效果。针对目前涉税服务行业采集涉税信息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的现象,如果仅是依靠传统手工做法,势必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也会存在不足。因此,涉税服务行业必须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导入、集中、自动关联与分类应用;同时,对公共税务服务的数据内容进行开放化管理,方便客户进行下载和查询,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通过实现数据公开化来让纳税人客户积极参与到涉税服务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借助大数据技术支持,不仅可以提高涉税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准确、及时地了解纳税人税源状况,更好的为纳税人提供全面精准的涉税服务。
(二)完善涉税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具有透明化、公开化的特点,使得如何保护好纳税人隐私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认为涉税服务行业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对纳税人隐私的保护:一是与政府部门积极协调,建立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以此来规范涉税服务行业的发展,避免纳税人隐私的泄露。为了规范涉税服务行业的执业行为,我国应尽快出台包括《注册税务师法》、《税务程序法》在内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约束涉税服务行业,为我国涉税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完备的法律环境;二是应当积极完善涉税服务大数据模式下的基础设施,以此来为纳税人的隐私保护提供设施基础。涉税服务行业应加强网络安全系统硬件和系统安全软件平台建设,加大大数据信息系统维护等资金的投入力度;三是积极加强涉税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工作人员涉税信息安全的培训力度,使得涉税服务人员充分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通过专业技术的运用不断完善涉税服务中出现的漏洞,不给窃取信息者以可乘之机。
(三)加大涉税服务人员培训力度
大数据时代的核心不是比较取得数据量的多少,而是充分发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大数据思维是将总体数据的收集、挖掘、整合与处理,进而采用随机采样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目前涉税服务人员对大数据的运用仍不足,对大数据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数据分析,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问题。为此要在涉税服务行业深入普及大数据相关知识,引导涉税服务人员正确理解大数据的核心理念,培养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力争在涉税服务行业营造一个“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大数据文化氛围,为涉税服务大数据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大数据思维及其运用,不仅有助于涉税服务行业的工作效率提高,更能有效推动涉税服务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
(四)加强涉税服务行业信息系统建设
涉税服务行业信息系统包括税务数据库(包括税收法规政策资料库、人才库、方案库、客户档案等)、企业信息采集分析子系统、税务风险评估分析系统、税务审计查账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在内的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大数据信息系统,不仅利于掌握每个企业的具体资料,并针对实际经营活动状况为每个企业提供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从而保留客户资源,避免客户的丧失和流动;而且利于税务师事务所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税务风险点,规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同时促进税务师事务所以此为契机,拓展税务风险防范的高端业务。这样一来,在企业和税务师事务所之间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平台,不仅促进了双方各自的发展,而且为双方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涉税服务行业应加强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纳税人、税务机关与涉税服务行业的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李林军.“互联网+注税”促涉税服务转型升级[J].注册税务师,2015,(10).
[2]李忠尔.互联网催生涉税服务新业态[N].中国税务报,2016-05-20(8).
[3]乔游.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风险管理[J].税务研究,2016,(5).
[4]雷炳毅.“互联网+税务”要解决的问题与推进思路[J].税务研究,2016,(5).
篇9
关键词: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1-0097-04
大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税收贡献巨大,2012年,我国3680户大企业的纳税额超过全国税收收入的50%。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是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税收征管改革顺利推进种经济稳步发展的保障和基础。目前我国对大企业的专业化税收征管水平和税收征管措施,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鉴哥此,笔者拟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比较
1.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法律及其法规(包含以案例法的形式)对大企业税收管理中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征管程序、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收优惠的申请和办理、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税务仲裁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我国在政策的制定方面,有些大企业的税收政策制定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较大的弹性;在税收征收管理方面,还缺乏普适性的、相对较完善的、操作性较强的大企业管理办法,各地的税务管理部门都是根据各自对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的理解和各自的税收征管实践经验对各自辖区内的大企业实施税收征收管理,导致大企业的税收征收管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的盲目性,使得在税收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也会表现出有失公平的现象,这对大企业税收实现专业化管理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2.组织机构设置的比较。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当局设置大企业税收专业管理机构,还有很多国家有设立大企业专业税收管理机构的意向。大多数国家都是由国家税务总局下设大企业管理局,大企业管理局再按行业、税种、区域下设管理机构,大企业管理局与下设管理机构形成垂直领导关系。美国成立的专业化大企业管理机构在提供更优化服务、应对复杂问题、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美国国税局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华盛顿成立了“大中型企业管理处”实行统一管理,另在不同地域或行业性质设立管理分局。设在华盛顿的总部统一管理大中型企业的税收相关事宜:对下设的管理分局进行业务指导、预算管理和协调与其它国税部门的工作;管理分局遍及全国各主要大城市,根据行业性质把企业分为通讯技术和媒体业、食品药品及零售业、金融服务及卫生业、自然资源业、交通业和重工业建筑业等行业进行专业化管理。与之前相比,大中型企业管理处的成立取得了很好的税收征管效果:一是更熟悉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这为大企业的税收征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减少了大企业欠税、转让定价的发生,增加了税收收入,提高了企业的纳税遵从度;三是为大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改善了税收征纳关系;四是以较低的税收成本保证了税款入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
我国在2010年进行的机构改革中,新组建了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实行统一管理,也在省级和市级设立了大企业管理部门。大企业税收管理司统一管理大型企业的税收相关事宜,并对下设的大企业管理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并协调与其它国税部门的工作,然而,目前依然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匹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行政级别不对等,大企业多数是中直企业,很多企业都是副部、正厅级单位,行政级别较高,企业中负责办理涉税业务的财务部门大多为正处级部门,而当地主管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是科级单位,即税务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与企业中负责办理涉税业务的财务部门的不对等,给大企业的税收征管带来了很多困难。其次,我国2010年的机构改革是在现有按征管查功能和地区设置税务机构税收征管模式及“分税制”下的按照税种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组织管理形式,在“分税制”的税收管理模式下,国税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地税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一些地方税收中的征收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和税务机构设置的模式下,造成管理权限的交叉和重叠,造成管理方面的矛盾和低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企业税收的专业化管理。
3.征管职能的比较。有些国家的大企业税管机构具备综合的征管功能,即属于“全功能”机构,如:美国、荷兰、西班牙、新西兰、菲律宾和泰国等国都属于“全功能”机构,即上述国家的大企业税管机构兼有税收征收与税收管理的双重职能,但在“征”与“管”上的分量有所不同;也有些国家只具有单一的功能。如美国的大企业管理局是一个功能全面、高度集中化的大企业管理机构,总部设在首都华盛顿,主要负责分支机构的工作指导、工作协调、预算管理等;其分支机构遍及全国主要大城市,负责辖区内大企业的税收征管、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收优惠的申请和办理、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税务仲裁等相关税收事宜。如菲律宾和泰国都是在首都设立一个大企业中心管理机构,负责全国大企业的所有从纳税申报到税务审计和强制执行的所有纳税服务和执法等税收管理事宜,其他地区不设分支机构,所有1200家大企业都由该机构进行管理。
我国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包含了税收管理的全部、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的部分。国家税务总局的大企业税务管理司直接管辖全国范围内运营的大企业;省级大企业税收管理处和市级大企业税收管理处管辖运营范围和运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大企业,而大企业的税款征收的职能未列其中,还不能实现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统管和专管。
4.人力资源配置的比较。美国十分重视大中企业局大企业管理局的人才引进和人才的后续培养工作。在人才引进方面,只有获得会计、法律、税收、管理、计算机等专业学士学位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美国国内收入局(IntemM Revenue Service)组织的面向全社会的新进人员的选拔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用。美国国内收入局从事大企业管理的人员比例占全体税务人员的50%以上,从事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人员都经过严格优质的专业化培训,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注重税收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技能的掌握,从事大企业管理的人员除了晋升外,一般不进行岗位轮换和岗位调整,这种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的后续培养机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美国国内收入局对大企业实施的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质量。
在德国,凡在大中企业局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考试,考试合格进入税务局后需要接受为期3年的专业培训教育,此后,所有人员必须通过税收、财务会计、资产评估、国民经济及企业管理等5门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还要经过6个月的试用期;要晋升为领导阶层的人员,首先要有大学法律专业毕业文凭,并取得硕士学位,然后还要参加为期13个月税收专业培训。作为领导阶层的工作人员,起初只负责比较单一的税收管理工作,当其领导工作能力与税收工作实践经验经考核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可以继续晋升或负责领导综合性工作。
荷兰和新西兰把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员调配在大企业税务管理机关工作,并且为了留住高层次人才,还为大企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这会留住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人才,为大企业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证。在新西兰和荷兰,从事大企业税收的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相对较高,在新西兰该指标比其它部门高约5个百分点,在荷兰则高出12个百分点。
在我国,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通常是从国内外名校选拔的高材生,或者是从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薪聘请的工作人员,他们通常有十分深厚的会计、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较丰富的税收筹划方面的经验。而税务主管单位部门相对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方面相对比较欠缺,比较缺乏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化管理人才,税务机关的管理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缺乏既懂法律相关知识,又熟悉经济税源情况变化、熟悉统计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比较丰富的税收征管实践经验和较强综合协调能力的税收专业管理人才。据笔者了解,目前具备这样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当匮乏,现在从事大企业税收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与目前大企业税收专业管理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还达不到大企业专业化的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的要求。
5.网络应用的比较。在美国,大量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中。从20世纪60年代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网络,目前已形成2个全国性的数据处理中心、10个按地区设置的征税服务中心以及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税务所组成的计算机征管网络。美国特别注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税收征管手段在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中的运用,税收信息化程度较高,在税收管理中应用内部互联网络能够高效处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务审计选案及操作过程控制、税收优惠的申请和办理、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税务仲裁等税收事项,不仅大大提高了大企业的税源监控质量和税源监控能力,而且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实现了“人机对话”,极大方便了纳税人,降低了税收征管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税收遵从度,缓和了税企之问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日本,随着先进的科技手段在税收征收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大企业实施的税收征管效率也随之提高,在大企业进行税收征管中,可以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有效地获取各种涉税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处理,目前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务审计选案及操作过程控制、税收优惠的申请和办理、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税务仲裁等各种税收事项均由高速运行的计算机处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大企业专业化税收征管效率。
我国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起点相对较低,1986年我国开始进行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1994年“金税工程”的运行使得税收信息能够有效地获取、传递和共享,在税收征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金税工程三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China Tax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CTAIS)于1999年试点成功后,全国范围内正式运行。国家税务总局至省、地市局的三级计算机网络己基本建成,部分省市己将网络延伸到区县(分局)税务机关。然而,目前的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还不能满足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目前还没有大企业的税源分析和大企业纳税评估模块;大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关信息也不完整;不能有效读取大企业的软件数据等;CTAIS中尚没有建立大企业的分析预警指标库和大企业的分析模型。
二、对我国税收征管实践的启示
1.完善相关税收政策。首先,尽快完善大企业的相关税收政策,使大企业的相关税收政策有更强的有效性与稳定性,降低相关税收政策的执行弹性和自行裁量权,使其能够更好地、更有效地调节经济;其次,运用准确的、规范的法律术语清楚地界定征纳双方在税收征纳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并对征纳双方应遵循的税收征纳程序和税收征纳内容进行明确的界定,增强其可操作性,减少并消除税收法规漏洞和税收法规缺陷;在税收征收管理方面,制定统一、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大企业税收征管办法,以减少大企业税收征收管理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税收执法的不统一性与不公正性,进一步加强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
2.因地制宜地进行机构设置。在机构设置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税务总局、省局、市局三层管理机构的前提下,应允许各地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管理机构: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大企业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于资源性和垄断性行业,可以压缩管理层次,减少管理中的效率缺失,由省局设立大企业管理处进行直接管理;在东南沿海地区,大企业数量较多且大多数公司有国际投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县(市)级增设一级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以加强管理力度。
3.提供个性化服务。我国属于综合功能型的大企业管理机构,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理念和经验,逐步实现由“管理”向“管理加服务”的有效转变,将大企业纳税人作为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重点服务的纳税服务对象,在纳税服务的提供中,要因地制宜、因企业而异,在对跨省、跨地区经营的大企业或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纳税服务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纳税服务诉求,为大企业提供分层次、差别化、一站式的纳税服务。
4.改善税源管理模式。针对大企业组织机构相对复杂、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进行生产、经营和实行整体性的战略化管理等经营管理特点,主管税务部门可按照大企业的业务类型对大企业实施分类别的专业化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环节的潜在问题进行重点跟踪、分析、研究,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筛检、梳理、统计、分析、总结,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建立税收征管模型,进行有重点的税收征收、纳税评估和税收管理。
5.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造就强势的管理团队。要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人的因素至关重要,针对大企业税收管理专业性强的特点,首先,要注重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的配备工作;其次,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加强业务培训力度,注重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拓宽管理人员知识的范围,提高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并加强岗位练兵,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建立一支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专业队伍。专业化大企业税收管理队伍,以适应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不断变化和需要,提高大企业税收的整体管理水平。另外,以合同形式聘用经济专家、税务专家、管理专家、统计分析专家,对大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
6.提高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和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在对大企业的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中,应积极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实践,改进我们目前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方法和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方式,把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大企业税收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运用信息对存在税收疑点的问题企业实施有目的的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和税务评估,一方面提高稽查、审计和纳税评估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对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重复稽查。在实施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和税务评估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税种间的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和税务评估相互结合,并采取异地交叉实施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和税务评估的方式。并把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和税务评估与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把相关的成果录入CTAIS系统,降低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和税务评估中的随意性与暗箱操作,有效提高大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降低大企业的税收管理风险。
篇10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越来越多,其发展变化也越来越深化。出现了为自身的发展、壮大而进行合并、分立、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业务。国家有关部门为适应要求,陆续出台了一些规定。但在涉税方面,如何正确地适用税收政策,或协助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将是此类企业最迫切的一个课题。
例如对企业对外投资如何入帐这一具体问题,操作起来就头绪纷繁。《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对外投资的,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帐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在陆续的一些具体准则中有:“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不含股权,下同)所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帐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并规定,本(具体)准则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而税务部门于1994年针对“……在我国境内设立专门从事投资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名义印发了(94)财税字083号文。规定:其投资资产经投资合同认定的价值与原帐面净值之间的差额,应视为财产转让收益,计入当期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1997年,国家税务局印发了国税发[1997]71号文件《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并宣布:“有关税务机关就以前年度事项做出的税务处理与本规定有不同的,应自1997年度起按本规定进行调整”。其中关于“分立的税务处理……凡分立后的企业在会计损益核算中,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帐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应在计算申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本规定第1条有关企业合并的‘资产计价的处理’款中规定的方法予以调整。”(调整方法有两种,1.按实逐年调整。对因改变资产价值,每一纳税年度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实际多计或少计当期成本,费用的数额,在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整或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2.综合调整……平均分十年……相应调增或调减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上方法的选用,由企业申请,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应当说71号文件的适用对象和范围还是较为清晰的。可惜它对投资的母体企业如何作业没有交代。
1998年,就在关于投资的具体准则出台,并要求1999年1月1日起执行不久,财政部又印发了财会字[1998]66号文,考虑到税务要求,修改为:“以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与放弃的非现金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首先应当扣除按规定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人‘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其余部分记入‘资产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企业处置该项时”如清理。转让、出售等,再作实质性处置。也就是说,这时收入已实现,将应纳税款解缴入库。这里回头再补充一条,1992年,至今仍在执行,并无新制度取代的,是“为了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工作,维护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人等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向其他单位投资,应当按照实际缴付的金额或者投资合同、协议等约定的实物或者无形资产作价入帐……用于投资的实物或者无形资产的作价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作为递延投资损益,在投资期内逐年平均转入营业外支出或者营业外收入。”
至此,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法规大约都在这里了。从文字上研读,似乎都应有效,都可执行。细分起来,一是财政系统的,如财务通则、会计准则、投资之会计准则等;二是税字号规定。从对投资或出资方的非现金出资物的评估增值部分的处理要求上分析,一是规定作“资本公积金”,如财务通则。投资之会计准则等;二是规定作“投资收益”,立即完税,如83号文件;三是规定将未来应缴纳的所得税记列“递延税款”,其余部分记列“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企业处置该项投资变现时,如清理、转让、出售等,再作实质性处置,将应纳税款解缴入库,如66号文;第四就是外资企业会制度所规定的通过“递延投资损益”,按照投资期限,平均摊入每年记税所得额。
企业如何执行呢?按照我国目前惯例,或谓税务部门习惯,税务部门只执行税法和税务系统文件。也就是说,财政部文件,参考而已。按纯税务文件操作,仍有下述问题:1994年,税务局有阁3号文件,1997年又印发了71号文件。照理1997年文件最有时效,而且是专项针对外资企业进行合并、分立、重组的税务处理。只是该文件对新立企业的税务处理作了详细的布置,而对分立的母体公司出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未做明确规定。要是按照推论,参照财务通则或66号文件规定的方法处理,似乎不被税务部门所接受。只好新立公司执行71号文件,母体公司执行83号文件。这就产生了很不公平甚至违反常理的理论和结果:新公司不准按评估增值后的资产价值进行折旧和摊提费用在税前扣除,而投资的母体公司却必须将出资资产的增值额作为投资收益立即完税!这很不公平。71号文件规定不准新公司按评估增值后的资产折旧或摊提费用,在税前扣除,是怕侵犯国家的税源。而已按83号文件完过税的增值资产应取得了全额折旧的“资格”。如此则71号文件的这项规定不该执行。虽然1997年印发71号文件时宣布:“本规定自1997年度起施行。有关税务机关就以前年度事项做出的税务处理与本规定有不同的,应自1997年度起按本规定进行调整。”但是,它却不如83号文件有“刚性”。此时企业非常需要对税法和法律进行深层次研究的专家,进行税收筹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