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投资范文
时间:2023-03-14 03:0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保险投资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保险公司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其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利润已不能单纯依靠收取的保险费与一定概率下的保险赔付差额,而是越来越倚重于保险投资的有效运营。因为保险与给付之差,其利润率是一定的,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而保险投资的运营,其预期的利润率却是无限大的,所以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各种投资运营才能使保险资金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使保险公司获得较高的利润。可见有效的资本运营是现代保险业的支柱,是保险经营发展的生命线。
二、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一)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企业的资金按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所得利息全部上缴国家财政,无任何保险投资可言。经过20年的停办以后,我国保险业随着改革开放而获得新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0年开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并积极发展国外保险业务。
1984年11月,国务院批转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保险事业的报告》中指出:“总、分公司收入的保险费扣除赔款、赔偿准备金、费用开支和纳税金后,余下的可以自己运用”。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又从法规的角度明确了保险企业可以自主运用保险资金。这不仅是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活力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对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保险企业投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984年至1988年底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取得投资权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总公司在北京、江苏等地尝试性地开展投资(包括贷款)业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城市分公司也相继开展保险投资业务。
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对保险企业的投资活动实行严格管理,一是对资金运用规模实行计划控制,例如1986年人行对人保下达2亿元投资额度。二是对资金运用的方式与方向作了严格规定。1986年人保的资金运用被限定为投资地方自筹的固定资产项目。1987年批准试办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和购买金融债券。这一阶段的经营效益不大理想,资产运用率和投资收益水平都比较低。以1986年为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汇总的资产运用率只有9.23%,投资收益率仅为0.83%。
2、调整整顿阶段:1988年底至1990年底
由于面临治理整顿的经济环境和紧缩信贷规模的局面,加之保险业本身经营效益不佳,我国保险投资业务于1988年底进入调整整顿阶段。其内容和措施有:总结前几年资金运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执行信贷计划,严肃利率政策,把资金转投到流动资金贷款方面,坚持“十不贷”和注意“重点倾斜”并采取了担保和银行承兑汇票抵押等手段,努力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工作除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外,大部分工作放在对原有投资贷款项目的清理的催收上。资金运用的范围被限定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购买金融债券和银行同业拆借。
3、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5年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整顿,加之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保险投资业务于1991年开始进行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保险投资在保险界得到了普遍认同和重视。两家新成立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加入了保险资金运用的行列。保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底。人保、平保、太保三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达109.46亿元。保险投资的范围有所拓宽,证券投资得到较大发展,保险投资收益得到提高。
4、规范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
随着1995年《保险法》的出台和实施,各保险公司遵照《保险法》调整业务,以符合《保险法》的要求。《保险法》的实施,为我国保险投资业务的规范与健康发展奠定的基础。
(二)我国保险公司保险投资现状
1、决策机制薄弱
目前许多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决策机制,人保财险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了专门的保险投资公司。决策的盲目性、被动性、随意性十分突出,在仅能投资债券的时期,这类决策机制不会体现任何危机,对于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的保险公司来说,更是掩盖了其决策的弊端:决策机制落后,决策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在保险公司进入基金市场后会充分暴露出来。
2、保险投资渠道狭窄
1998年以前,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2000年3月1日起实行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而西方国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法定渠道则较广泛。如美国、日本就规定保险公司可进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不动产、保单放贷等业务。
3、保险资金利用率低
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在国外基本上达到90%,而在我国还不到50%。有限的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据统计,1998年人保、平保和太保三大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40%—60%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保险资金基本上无“运用”可言。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率还不到20%。为了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存于银行,由银行进行专业的资金运用,而保险公司只能获得固定的较低的存款利息,银行存款的利息已经远远不能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了,保险公司必须开拓出投资新领域来保证其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
4、保险投资缺乏相应人才
保险投资涉及到存款、国债、证券等多个领域,因此保险投资人才必须对国家经济发展有远见,对各行业发展有底数,才能有胆略,有灵活性,善于捕获商机,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丰厚的回报。而我国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员工基本上由干部、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调入和正规大学毕业生三部分组成,且前两部分约占公司员工的70%,年龄大都在40周岁以上。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弊端,即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造力。保险公司要想从保险投资中获益,就必须引进相应人才,同时注重公司内部年轻人才的培养。
5、保险公司管理水平落后,影响保险投资收益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落后,投资缺乏科学决策,许多公司在科学决策、内部约束机制方面比较薄弱。由此出现了许多领导项目贷款、人情贷款等。这些项目贷款很多无法收回投资本息,甚至成为呆账、坏账。管理水平的落后,影响了投资收益。
中国的保险公司要生存,保险事业要发展,客观上要求保险资金实现有效运用,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马上就完全放开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去完善,还有一些制度需要制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建立我国保险投资体制的构想
(一)保险投资客观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资体制
所谓保险投资体制是指保险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经营和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险费率,减轻被保险人的负担,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我国保险业如果没有投资收益作为基础,加入WTO后,在承保业务上很难与国外保险公司进行价格(费率)竞争。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获利可以弥补业务上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如1987年英国两大保险公司保险业务亏损分别为0.64亿英镑和1.08亿英镑,而投资利润为2.04亿英镑和2.49英镑,盈亏相抵后,还有不小的综合盈利。从近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经从传统的承保收益逐步转移为投资收益,如美国产险业务自1978年以来连续21年出现承保亏损,主要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
由于保险经营是一种负债经营,因而保险资金的运用除了考虑投资的收益外,还必须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因此,市场的开放,投资工具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机制的建设,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保证保险资金实现安全性和投资收益的协调。
(二)保险业应尽快建立、健全保险企业的制度和规范
建立和完善中国保险投资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险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才可能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险投资提供根本制度保证。如何加强经营管理,我个人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
一、加大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运用法律武器,严惩那些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有效地维护股东的权益。
第
二、建立和完善对经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彻底改变旧的用人机制,让市场和竞争来决定经理的选拔,使经理的报酬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
第
三、加强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摒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工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方式和方法。
(三)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础,是关系到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加之其它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是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太小;保险公司无法控制入市资金的风险;在目前封闭式基金占据主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被动的分红,其变现很难实现;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过窄;保险资金中短期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加快资金入市步伐,使我国保险业能够持续快速发展。
1、保险资金入市
(1)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运用得当,还可有效解决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利差损”问题。在《保险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投资,仅每年的利差损就有3至6个百分点,这为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在银行存款的利率为2.25%,国债的买卖收益最多不过6%-7%,在同业拆借市场上,因资金量有限,所以收益率微乎其微。而在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的平均收益达12%。因此,保险资金入市,从长远来看,对保险公司增加盈利能力、解决“利差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有效改善保险公司资产结构。如果允许保险资金按严格的比例进入证券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闲置的压力。因为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是进行股权的交易,在证券市场机制作用下,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原则,保险公司必然将资金投入到效益好、有成长性的企业中去,这样客观上就使保险资产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3)从长期来看,保险资金入市对于启动保险消费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保险资金入市无疑使国家找到一种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方法,从而使部分社会资金与证券市场之间形成纽带。在这个纽带的连接过程中,不但可以改变整个社会资金的结构,还可以使经济发展得到更大的保障,以便使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保险公司更好的发展。
(4)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着更大的冲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保险公司除了用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取保单,扩大客户群外,其所得到的保费收入如何获取最大的安全收益是关键问题。在发达国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较我国畅通的多,除了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外,还可涉足证券市场甚至房地产业。所以,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更好地奠定加入WTO后的经济基础。
(5)保险资金入市可有效缓解证券市场中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稳定证券市场。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可入市的保险资金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必将会改善证券市场的资金结构,它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2、保险资金进入短期拆借市场。
尽管保险公司都有较高的信誉,但上前还不能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而须有抵押。如果能直接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可以为保险公司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方便。
3、扩大可投资的企业债券范围。
目前保险资金只可购买铁路债券、电力债券和三峡债券,应扩大到其他的企业债券。尽管企业债券质地有好有坏,或者说存在风险,但应相信保险公司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新晨
4、进行资产委托管理。
资产委托就是保险公司以合同的形式把资金委托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它的最大好处是保险公司省心省力,不必事事躬亲,同时由专业公司进行操作,也可确保较高回报。
(四)培育专门资金运用人才
我国加入WTO将使保险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保险公司如何作好准备,采取措施,搞好投资收益,上面已经从体制和机制创新、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但要确保这些对策措施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人,关键取决于目前保险公司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因此,首先要改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采取买断工龄、提前内退等方式,分流一批年龄老化的人员,以保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其次,要从管理入手,通过秘诀革,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现代化商业保险公司的高效精简的机关管理体制,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再次,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以及后备干部和后备人才的储备。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加快效率的长远目标,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及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构建既有长期培养对象,又有近期可以上岗的人才储备库。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保险公司;分散化投资;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保险公司分散化投资
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或者说:“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告诉我们保险公司进行投资时,要进行多方面选择,不要仅限于一个方面。
分散化投资会带来风险的分散,理论分析如下:
1.保险公司利用分散化投资形成的综合利润来弥补承保业务利润的下降甚至亏损。
2.市场上各类投资产品结构的创新必然要求保险公司投资分散化,这是根本动因。
二、该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假设
1.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且有效的,不存在交易成本。所以投资者可以任意选取不同的投资组合,交易成本不会改变,改变的是风险程度。
2.投资者是根据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估测证券组合的风险。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
3.投资者的决定仅仅是依据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投资者期望收益最大;相对应的是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投资者希望风险最小。
三、理论证明
在不允许卖空的前提下,组合的收益率等于各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而组合的标准差小于或等于各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投资的分散化可以降低风险。(以两个资产组合为例)
投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分散化对这两部分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等式左边为总风险,右边第一项为非系统风险,用A表示;第二项为系统风险,用B表示)
1.系统风险
根据市场指数模型,β值是衡量资产或资产组合系统风险的尺度。由于投资组合的β值等于各资产β值得加权平均值,所以投资的分散化导致系统风险平均化。但是,系统风险β总值不会改变,换言之,系统风险不能通过资产的组合而加以分散,当然也不会因此而增大。
证明:
资产组合的β系数,等于组合中各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假设组合中只有两项资产(可以推广到i个资产)
当有i个资产时,假设每两个资产的风险σij的最小值为m
B
i∞
2.非系统风险
投资组合包含足够的资产,投资分散化使非系统风险变得很小,接近0。当有i个资产时,假设每两个资产的风险σij的最大值为m,
A
i∞
3.总风险
随着i的无限增大,即投资的分散化,系统风险不变,而非系统风险逐渐降低,总风险逐渐降低,接近系统风险。
四、分散化投资的策略分析
1.投资分散化理念建立
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是非常有效的市场。投资产品价值被低估和高估的情况经常出现,因为市场充满投资机会。投资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分散化投资,也就是谚语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2.投资分散化应该遵循三大基本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在三个重要原则中实现均衡,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收益。安全性是收益性的基础,流动性是安全性的保证,收益性是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最终目标。
3.分散化投资的内容
要很好地运用分散化投资理论,那么,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应该周全地考虑各方方面的分散。分散化投资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种类分散化:银行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贷款,不动产投资等。如果将资金全部投资于政府公债,虽然其偿付能力得到保证,信誉高于企业债券,由此可能失去投资企业债券所能得到的较高收益。
②时间分散化:我们投资债券,最好将资金分成几部分在不同的时间下注,而不要全部一下子投进去就玩那么一把,因为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常常是跌宕起伏、变化莫测的,如果是那个样子则很有可能被套牢而陷如困境,我们分段购买或卖出,就可以合理地调动资金来解套。
③到期日分散化:如果我们投资的债券,其到期日都集中在某一个定期或一段时间内,则很有可能因同期债券价格的连锁反应而使得我们的收益受损,因此,债券的到期日分散化比较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有两种办法,一是期限短期化,将资金分散投资在短期债券上;二是期限梯型化,将资金分散投资在短、中、长三种不同期限的债券上。
④部门或行业分散化:因为同种部门或行业基本上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为了将风险分开,最好是将资金分部门或行业投资,这和种类分散道理一样。
公司分散化:不同行业的公司,其经营效益个不相同,同一行业的公司,其实也有差别。因此,企业债券的组合投资,即要选安全性高收益率相对低的大公司债券,也要选安全性低但收益率高的小公司,这样一综合,就既有安全性保障,又有较高的投资收益。
⑤国家分散化:这个主要是针对国际债券市场而言的,因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风险、经济金融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是不确定的因素,为规避风险,最好将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如:
英国保险公司资产分布(%)
资料来源:刘愈.《保险学》.科学出版社,2011.第295页
日本寿险公司各项投资占资产比重(%)
资料来源:刘愈.《保险学》.科学出版社,2011.第295页
五、结语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为了应对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保证投资收益,降低风险,任何一下保险公司在参与到金融投资活动中,都应当要严格遵循分散投资的原则,随时保持理性,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史建平,杜惠芬.投资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愈.保险学[M].科学出版社,2011.
[3]陈碧舟,凌学文.阐述在我国现阶段股票型基金中的分散化投资策略[J].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视线.
篇3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风险等级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7日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和高度集中,灾害对人类的威胁也在不断增长,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与日俱增。保险公司是经营灾害风险的专业金融机构,本文以保险公司投资风险为研究对象,对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进行风险分析。本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对保险公司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主客观相融合的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再结合灰色聚类的方法进行灰色聚类分析,得出各指标因素的风险值,并最后定量分析保险投资项目在运行中的风险等级。本文计算结果为保险公司降低或规避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偿付能力,从而维护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一、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对其主体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保险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主客观相融合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量化聚类指标权重,再通过灰色聚类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风险值,最后定量分析保险投资项目在运行中的风险等级。
(一)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问题分成不同的层次,相应的层次包括若干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度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判断矩阵,计算获得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第一步,构建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目标层和准则层。构建问题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该问题的评价目标,再明确影响问题评价的准则,可以分为若干层次,每一层都有相关的相应因素。
第二步,依据评价标度构造判断矩阵。(表1)
判断矩阵A中的元素aij表示,根据某一判断准则以及表1层次分析法评价标度,要素i对要素j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且有aij>0,aij=1/aji,aii=1。
第三步,确定要素的相对权重。设判断矩阵为A=(aij)n×n,计算该判断矩阵特征矩阵和最大特征根。
第四步,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第五步,计算综合权重。为获得层次目标中的每一指标或评价方案的相对权重,必须进行各层次的综合计算,然后对相关权重进行总排序。
(二)灰色聚类法。灰色聚类系统的概念是我国的邓聚龙教授根据“灰箱”的概念进而演变而来的。灰色聚类系统是指部分信息不是完全模糊的,但是对于这些信息的关系也可进行灰色系统的提前掌控和控制。
第一步,确定灰类白化权函数。λkj为第j个聚类指标第k类白化函数的阀值。白化函数根据闽值阀值情况有3种形式,可以列出白化函数的3种计算公式。
二、AHP-灰色聚类在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对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建立一个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灰色聚类对保险公司投资进行风险评价,其步骤如下:
(一)建立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对保险公司投资风险作出正确的评价,应从政策层面风险因素、市场层面风险因素和管理层面风险因素三个角度建立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评价体系。而政策层面风险因素、市场层面风险因素和管理层面风险因素的评价又分别有一些与其相关的要素构成。
(二)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准则层因素权重向量和指标层因素权重向量。为获得层次目标中的每一指标的相对权重,必须进行各层次的综合计算,然后对相关权重进行总排序。
(三)灰色聚类风险评价
1、聚类指标子因素风险评估。邀请6位有经验和权威的专家,请他们客观上对聚类指标进行量化风险评价,其结果作为白化数参与灰色聚类评价。
根据聚类指标风险评估表可以得到风险量化评价矩阵,如下所示:
2、聚类指标灰色聚类分析。对保险风险评价采用5个评价灰类,表示为e∈(1,2,3,4,5),分别对应的风险水平是(高,较高,中等,较低,低)。
根据式(4)计算指标层各个聚类指标的对于不同灰度的聚类系数,计算结果如下:
(6)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由指标层灰色聚类系数矩阵确定第i个指标层聚类指标的灰类。由计算结果可知,政策导向C1属于第4灰度,风险等级为“较低”;法律法规C2属于第4灰度,风险等级为“较低”;监管方式C3属于第3灰度,风险等级为“中等”;经济周期C4属于第4灰度,风险等级为“较低”;利率C5属于第3灰度,风险等级为“中等”;通货膨胀C6属于第3灰度,风险等级为“中等”;市场竞争C7属于第1灰度,风险等级为“高”;汇率C8属于第4灰度,风险等级为“较低”;信用C9属于第3灰度,风险等级为“中等”;资产和负债C10属于第4灰度,风险等级为“较低”;公司操作C11属于第4灰度,风险等级为“较低”;公司决策C12属于第3灰度,风险等级为“中等”;公司治理C13属于第5灰度,风险等级为“低”。
三、结论
本文根据AHP-灰色聚类法的基本原理,对保险公司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整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因素进行灰色聚类风险评价,由计算结果可知,市场竞争风险最大,风险等级为“高”;公司治理风险最小,风险等级为“低”;其他风险因素风险适中,风险等级为“中等”。建议公司高层引起对市场层面风险的重视,在保险投资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改善可以影响到市场层面风险的各个指标因素,特别加强对市场竞争风险的调查分析,从而降低或规避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爱华,张芳芳,李天录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投资风险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8.5.
篇4
进入中国辽宁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利润因素、金融发展程度与政策因素选择最优区位。为外资保险公司在辽宁省选择最适合的投资地区提供了客观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外资保险公司区位选择 德尔菲法 TOPSI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之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之人们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因此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这些都在吸引着那些本国保险市场已经饱和的国际大型保险公司,特别是近期,许多位居世界保险业前列的保险公司都逐渐进入我国开展保险业务。
截至2011年底,有将近70家的外资(包括合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不同区域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市场的份额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国外保险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在制定吸引保险业外资的相关政策时,就要考虑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如何对保险业外资投入的区域不平衡性进行协调等问题,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保险业发展。因此,对国外保险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它还可以为国外保险公司选择合理的区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对于国外保险公司投资区位选择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成果,但其中大部分选取的角度更侧重于对影响外资保险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没有回答国外保险公司如何在中国进行投资区位选择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应用德尔菲法和TOPSIS等多目标决策方法来解决外资保险公司投资区域选择问题。
1 德尔菲与TOPSIS
1.1 德尔菲主观赋权法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以匿名方式多轮函询征集专家意见,通过定量处理,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一种经验判断法,是应用较广的定性预测方法之一。
1.2 TOPSIS排序法
作为一种排序方法,TOPSIS法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对现有对象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理想化目标又有肯定的理想目标和否定的理想目标之分,即最优目标与最劣目标的区别,与最优目标距离最近的对象即为评价最好的对象,同时也意味着它与最劣目标最远。
2 评估决策模型指标选择
2.1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外资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区位选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实际中,这一因素又被具化为对经济总量规模(GDP)的衡量,因为它是判定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的重要参考标准,GDP越高意味着潜在的获利条件越多。国内外的各项研究几乎都支持经济总量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2 利润因素
外资公司的管理水平较高,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边际,他们在进行投资区域选择时会优先考虑保险费率水平高的城市。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市场的保险费率水平与该市场的潜在获利机会成正相关。外资保险公司会将保险市场赔付率((赔付支出+未决赔款)/保费收入)的倒数作为利润边际的变量。
2.3 金融发展程度
金融业的繁荣对包括保险业在内的众多产业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同样对外资的投向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外资保险公司非常注重对某一地区的金融业发展程度进行衡量,往往依据引入城市间的差异和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使用金融业从业人数占所有行业从业人数的比重来进行评价。该指标会对外资保险公司的投资区域选择产生直接而有效的影响。
2.4 政策因素
政府的优惠政策对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每个备选地区的实际政策,为每一类经济政策的优惠程度从大到小分别赋予4,3,2,1四个政策虚拟变量。
3 评价模型与具体实例应用
德尔菲法和TOPSIS方法是构成本文评估模型的重要部分,该评估模型包含五个部分: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②用德尔菲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③收集数据。④对各地区外资保险公司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值,利用TOPSIS方法进行计算。⑤在根据德尔菲法和TOPSIS 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的基础上,选出最优方案。为验证上文所提出的模型,本文将其应用到中国辽宁省7个地级市的外资保险公司投资区位选择问题。根据本文第二部分我们可以总结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评估决策模型指标体系
■
注:本文根据辽宁省的实际经济政策,将优惠政策这一指标赋值情况如下:沈阳、大连为4;鞍山、抚顺为3;本溪为2;锦州、丹东为1。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0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以及辽宁省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其中部分数据经过作者分析整理得到。本文用德尔菲法与TOPSIS方法来处理数据,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外资保险公司在辽宁地区最佳投资区位的选择,排在前四名的分别是大连市、沈阳市、丹东市、锦州市,最好的选择是大连市;最差的地区是抚顺市。
4 小结
为解决外资保险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的问题,尽可能地规避投资风险,笔者总结出了一种原理简单、便于操作的德尔菲TOPSIS组合方法。本文的风险分析可以作为行业资料,外资保险公司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可以科学选择投资地区,最大限度的规避投资风险;同时这份数据还能帮助决策者科学决策,为外资保险公司确定投资区位提供客观的指导,进而有力推动保险业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朴商天.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地区性差异的决定因素分析[J].国
际贸易问题,2004,(6):57-60.
[2]Ma,J.,Fan,Z.P.,Huang,L.H.A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termine Attribute Weigh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9,112(2):397-404.
[3]徐泽水,孙在东.一类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排序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5(3):35-39.
[4]张,杨朝军.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区位选择及动因研究[J].金融研究,2007(9):160-172.
[5]Moshirian Rariborz.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insurance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1997,7(2):159-173.
篇5
业界传闻,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梓木因为手中保险资金太多,发愁使用途径太少而寝食不安;本有一投资隧道的计划,并已经作了具体的财务和投资分析,但方案几次上报都被“打”了回来。
在记者和一家寿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心的运营总监谈到此事时,他告诉记者,和寿险公司相比,财险公司的可用资金要少得多,一般也就几十亿的规模,但他现在管理的资金就有350亿到400亿,压力比他们要大得多。
截至今年四月份,我国保险业总资产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125亿元。1999年至2003年,全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9%。截至2004年4月末,各保险公司资本金共计521亿元。
一方面,保险资金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渠道狭窄,这种背景下,想必没有几个保险公司的老总能睡得安稳。
与银行“争食”
目前,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已经成为西方保险业综合盈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保险公司资金使用率为90%以上,投资收益率均在8%以上。投资领域涉及股票、债券、房地产、抵押或担保贷款等。
但对于我国保险公司而言,在这几项投资途径中,除了债券外,其它几个领域都还是“禁区”。
某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心高层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主要有债券、央行票据、协议存款以及基金等几个方面。
其中,协议存款的投资收益在逐渐减少。在保险行业发展初期,因为保险资金相对较少,而银行利率相对较高,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协议存款成为保险公司运用的主要途径,协议利率可以达到5个点。但随着资金的增多,协议利率也逐渐下降,现在一般只有3个点。他表示,现在协议存款已做得不多。
在债券部分,虽然投资的大门已经敞开,但因为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有限,使保险资金的债券投资受到了局限。
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第二大保险公司)北京首席代表陈国柱先生告诉《经济》杂志记者,西方发达国家每年发行债券的规模是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倍,而我国每年发行债券的数额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沈炳熙在9月16日举行的北京CBD金融发展论坛上也指出,目前,我国债市和股市的比例非常不协调。
由于市场的限制,保险公司不得不努力寻找其它的投资渠道。刘先生认为,当前,当局应尽快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向保险公司放开,有两种模式可以考虑。一是保险公司自己做,二是保险公司购买银行的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
但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一直由银行“独霸天下”,它不会轻易将这块“肥肉”让给保险公司。如果采用第二种模式,保险公司势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在国外,第二种模式比较普遍,但前提是国外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而我国还不具备这样的环境。因此他比较倾向采用第一种模式。
对于整个金融系统而言,由银行垄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将给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因为银行的资金多是短期资金,而抵押贷款是长期业务,资产和负债的错配将给银行经营造成潜在风险。而保险公司的资金属于长期资金,因此如果保险公司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有人质疑,如果保险公司也涉足本属银行的抵押贷款业务,是否说明保险公司可以混业经营。但刘先生认为,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本质区别不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而是右边,即负债,换句话说,就是能否吸收公众存款。
况且,现在金融系统各部门业务交叉的趋势已日趋明显,银行可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涉足银行业务也未尝不可。
但这种金融部门互相渗透的趋势将给目前的监管体制带来新的挑战。目前的“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是严格的分块监管体系。如何使分业监管与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的局面相适应,并较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当局面临的新难题。
看好不动产
虽然目前不动产投资还没有向保险资金放开,但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金在这个领域其实大有可为。
据新光保险陈先生透露,新光保险除了保费收入外,在本业外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不动产,每年在不动产上的投资收益有三、四十亿新台币。新光保险是台湾私人企业中的第二大“地主”。对于投资风险,保险公司自己会进行评估和控制,而事实上的结果是保险公司赚钱了。
新光保险北京代表徐敦谟告诉《经济》杂志记者,新光保险每年的不动产投资报酬率在5.6%-8%之间,比银行利息相对高很多。而内地不动产的投资报酬率要比台湾高很多。
但内地的保险公司不得买卖土地,也不能投资自用以外的不动产。因此陈先生对于内地保险公司不得投资不动产的政策颇有疑惑。
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新华保险两三年前在北京朝阳区买块地皮,现在就是两、三倍的盈利,资本也会成倍扩大,新华就不会出现现在的财务问题。把地拿出来卖了,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他也强调,台湾的法律规定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保险公司不动产的投资不得超过资本的15%,保险公司投资的不动产都不能用于抵押贷款等。
对此,徐先生认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私营经济发展的初期,保险公司也不适合做太多的投资。因为保险公司的资金量很大,可谓“金融怪兽”,如果投资过大,会打击私营企业的发展。他认为,内地现在政策没有放开,有可能是担心保险资金的进入将进一步加剧房地产热。
而某保险公司资产运营总监刘先生则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而且在他看来,如果说房地产存在过热的话,也是局部过热。而且是由于需求旺盛、供给不足造成的。房价过高是与金融体制有直接关系的。众所周知,房地产的资金多数来自银行,而银行的资金又以短期资金为主,短期资金用作长期业务,一旦遇到银根紧缩,就会使房地产商的资金出现断裂,这是造成房地产炒作过多,换手频繁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与项目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因此,他认为,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进入,将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个人仍然非常看好房地产行业,认为房地产和汽车将是未来十年的两大消费热点。但投资的比例不能太高,5%-10%是比较适当的。
徐先生透露,他从学者的报告中看到政府有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限制的趋势。
此外,基础设施领域,也是各界讨论的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保险公司也希望能早日进入。但刘先生强调,保险资金进入将有利于地方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采取市场化的模式,避免行政手段干预。毕竟,保险公司最终要为客户负责。
直接入市与股市点位
保险资金间接入市已成现实。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资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已达691.9亿元。但也有人指责,保险资金在基金上的投资表现不佳。
刘先生则认为,和许多机构投资者相比,保险资金在基金上的投资收益率更高。而且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的亏损主要在封闭式基金,这是和其本身流动性不强等特点有直接关系的,而且现在政策又不允许“封转开”,保险公司因此比较被动。
通过在基金上的“试水”和“磨练”,保险资金已做好了直接入市的准备,只等政府一声令下。
证券市场持续低糜,有人寄希望于保险资金可以充当“救市主”。但刘先生告诉记者,保险资金只是市场的一个投资主体,而且和其它投资主体相比,更加理性和谨慎。保险公司从来对自己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不希望在市场中炒作。
虽然可入市的保险资金多达500亿,数量非常可观,而且证监会也非常希望保险资金能尽早入市。但不表明政策允许了,就马上会有大量的保险资金入市。保险外汇资金的使用也是相同的道理。虽然保监会和人行在今年8月9日公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但保险公司还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刘先生认为,现在国外主要货币的利率还不如人民币高,因此现在并不是投资的最佳时机,所以这部分资金的量是很小的。
同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象有些人预想的那么大。保险资金的运用是纯理性的投资行为,它的直接入市不应取决于点位。
他认为,中国的证券市场其实从来不缺资金,现在也不是缺乏信心的问题,就是价格的问题。股票为什么发不出去?就是价格制定的不合理,这需要调整。在和记者的交谈中,他多次谈到市场的作用,市场经济应该靠市场来进行自我调节,不应该让谁充当“救市”的角色,也没人能救得了市。
保险资金看重的是微观的投资对象的财务制度、信息披露程度、公司治理结构等情况。即使在1300点以下,也不缺乏有投资前景的股票。保险公司不应在意股价的起落,而应在意股票将来的分红收益。
新光保险的徐先生告诉记者。我国台湾地区除了对股票投资的比例有规定外,对投资标的都有规定。例如购买的公司过去三年的盈利率都在6%以上,将来卖出的时候还要事先公告。监管机构就是不希望保险资金频繁进出,进行短期操作。
篇6
以前曾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社会的宠儿。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所面临的,将是社会进步所要求的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压力。平时在校园里也时常参加一些诸如拉赞助、对外联谊等活动。但真正到了公司,才真正发现自身能力的不足。
一个月的实习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上海万向是家主要投资于期权期货的投资公司。主要产品是国外金属。由于我们该专业课还没具体学习。故对我而言是个全新的领域。刚开始的几天,什么都不知道,只得从头学起,公司的一位投资部成员给了我几本专业参考书,只有加班加点学习了。一星期过去了,渐渐开始适应公司的环境和企业文化。也开始能够初步看懂一些图表和数据了。公司领导逐渐让我阅读一些英文商业报告。都是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这时才发现,英文到用时方恨少啊!这可不是应付考试,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阅读理解。在英文字典的帮助下,总算“啃”完了不薄的一叠英文资料。刚松了一口气,公司就提高了要求,要求我翻译两篇宏观经济评述的文章。那更马虎不得,重要句子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这时才发现专业英语应该好好地学。随时在网上查找信息了。每日下午,公司投资部成员都会一齐探讨大盘局势和分析操作策略,这于我而言,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我也不时择机就投资方面的问题请教专家。
一个月的亲身经历使我对期货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我觉得,期货业不同于股票,他通过资金的杠杆作用原理,以小博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在期货业中,基本面的分析和技术面的分析紧密相连。最重要的是对价格走势变动的预测。同时,由于公司涉及的是伦敦的LME金属市场,而这一切又与美国纽约道琼斯股指紧密相关。而近期走势不仅与此相关,还受大额基金一举一动的直接干预。
我在公司的一段时间,正是纽约股市暴跌的时刻,公司的几只主要产品都被迫止损。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没有好的投资策略,没有良好的心态,是绝对不可能有好的投资收益的。
一个月过去了。我从对期货的一无所知,渐渐开始了解和熟悉这个行业,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确是两者不可分离。理论知识可看做是入门的铺垫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实践操作,则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并且更重要。因为它是工作的具体内容。一个月的亲身体验中,我总结出了个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
一.英语能力
在校只知道考四、六级英语,却从没想过英语学习的真正应用,到了公司,才知道英语的重要性。金融投资是个十分重视资讯和信息的专业,第一手资料都是以英文形式率先公布的,为抢得先机,必须能够看懂诸如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资银行的商业报告,所以,以后的英语学习,要主要着重于英语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公司期间,我还有幸参与了一次外商见面洽谈会,在今后这个国际一体花的社会里,我们与外商直接交流和贸易的机会必将大大增多,这就对我们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专业知识
金融行业是个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由于我们期权期货这门课要到下个学期作为专业课学习。故很多专业术语和操作包括整个行业对我而言都比较陌生。使得自己花了不少时间在熟悉行业上,这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的进程和效果。这在以后的实践中随着专业课的逐渐开设,我想会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同时需要我们更深更广的了解所学专业知识。“面”要广,“点”要专。
三.学习能力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点层出不穷,必须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并要以一种终身学习的心态来积极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未来的变革。同时,要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理论可信度,深化认识。以后我们面对社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不一致。那时就应该调整心态,找准个人定位,及时充电,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适应能力
篇7
一个月的实习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上海万向是家主要投资于期权期货的投资公司。主要产品是国外金属。由于我们该专业课还没具体学习。故对我而言是个全新的领域。刚开始的几天,什么都不知道,只得从头学起,公司的一位投资部成员给了我几本专业参考书,只有加班加点学习了。一星期过去了,渐渐开始适应公司的环境和企业文化。也开始能够初步看懂一些图表和数据了。公司领导逐渐让我阅读一些英文商业报告。都是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这时才发现,英文到用时方恨少啊!这可不是应付考试,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阅读理解。在英文字典的帮助下,总算“啃”完了不薄的一叠英文资料。刚松了一口气,公司就提高了要求,要求我翻译两篇宏观经济评述的文章。那更马虎不得,重要句子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这时才发现专业英语应该好好地学。随时在网上查找信息了。每日下午,公司投资部成员都会一齐探讨大盘局势和分析操作策略,这于我而言,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我也不时择机就投资方面的问题请教专家。 一个月的亲身经历使我对期货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我觉得,期货业不同于股票,他通过资金的杠杆作用原理,以小博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在期货业中,基本面的分析和技术面的分析紧密相连。最重要的是对价格走势变动的预测。同时,由于公司涉及的是伦敦的LME金属市场,而这一切又与美国纽约道琼斯股指紧密相关。而近期走势不仅与此相关,还受大额基金一举一动的直接干预。 我在公司的一段时间,正是纽约股市暴跌的时刻,公司的几只主要产品都被迫止损。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没有好的投资策略,没有良好的心态,是绝对不可能有好的投资收益的。
一个月过去了。我从对期货的一无所知,渐渐开始了解和熟悉这个行业,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确是两者不可分离。理论知识可看做是入门的铺垫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实践操作,则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并且更重要。因为它是工作的具体内容。一个月的亲身体验中,我总结出了个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 一、 英语能力
在校只知道考四、六级英语,却从没想过英语学习的真正应用,到了公司,才知道英语的重要性。金融投资是个十分重视资讯和信息的专业,第一手资料都是以英文形式率先公布的,为抢得先机,必须能够看懂诸如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资银行的商业报告,所以,以后的英语学习,要主要着重于英语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公司期间,我还有幸参与了一次外商见面洽谈会,在今后这个国际一体花的社会里,我们与外商直接交流和贸易的机会必将大大增多,这就对我们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专业知识
金融行业是个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由于我们期权期货这门课要到下个学期作为专业课学习。故很多专业术语和操作包括整个行业对我而言都比较陌生。使得自己花了不少时间在熟悉行业上,这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的进程和效果。这在以后的实践中随着专业课的逐渐开设,我想会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同时需要我们更深更广的了解所学专业知识。“面”要广,“点”要专。 三、 学习能力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点层出不穷,必须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并要以一种终身学习的心态来积极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未来的变革。同时,要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理论可信度,深化认识。以后我们面对社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不一致。那时就应该调整心态,找准个人定位,及时充电,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 适应能力
这不仅包括对于一项新工作的适应,更包括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融合,在一个月中,我和公司的员工、同事等相处的都不错,大家也都比较照顾我这个新来的“子弟兵”,在这一个月中,我对公司投资部各岗位特点、能力需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帮助公司翻译一些资料以供决策层参考,短短一个月能为公司作出一些菲薄的贡献,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篇8
关键词:股权结构;现金股利政策;控股股东;投资者保护
Abstract:There are many factors can affect a listed company’s cash dividend policy,and different dividend polici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to investor protection. We select 1063 listed companies’ shares as a sample from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Markets from 2005 to 2009. We want to know how different equity structure and cash dividend distribution policies affect the small investors’ rights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on account of empirical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the state-owned companies and companies with high equity concentration tend to pay the cash dividend;the cash dividend policy is a double-edged sword,it can be used as a channel through which investors seek returns on equity,it can also be used as dominant stockholders’ concealed tool to“transfer resources”.
Key Words:equity structure,cash dividend policy,dominant stockholder,investor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5-0062-07
一、引言
公司的投资者包括对公司直接投资的股东和对公司间接投资的债权人。按对公司投资比例,股东可分为大股东和小股东,债权人可分为大债权人和一般债权人。从投资者保护角度讲,大股东和大债权人对公司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其权益往往能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较小。但是中小股东在公司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论是对大股东、大债权人还是对公司经营者来说,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中小股东和一般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更多地依赖于外部法律制度。所以,投资者保护的主要对象是中小投资者。
在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方面,股利政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角度。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三大政策之一,是公司在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它关系到股东的现期收益与公司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不同股东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基于股利政策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维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近年来部分学者在股利政策研究中引入了理论,认为公司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Johnson等,2000)。从控股股东的“掏空”动机来看,控股股东具有通过股利政策实施公司资源转移的倾向,现金股利亦成为控股股东用来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一种工具。
对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绝大多数公司热衷于股票红利分派,吝啬于派现;到上市公司迫于制度约束,逐渐重视现金派现;到部分公司出现了超额派现的情况。虽然不同公司实施的股利政策各不相同,其背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股利政策的确是维系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重要砝码。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剖析现金股利分派的影响因素,探讨大股东现金股利派现的真实意图,对构建及完善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Black Fischer(1976)认为:我们越是认真研究股利,越是觉得它是一个难解之谜。自此,“股利之谜”成为现代财务经济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4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仍未有定论,依旧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
为破解股利之谜,学者们提出许多解释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原因的理论。Miller和Modigliani(1961)首先提出追随者效应概念,即企业在制定股利政策时会试图以其特定的股利支付率来吸引一些喜好它的追随者。Fama、Fisher、Jensen和Roll(1969)通过研究股票拆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证明了股利政策具有信息传递效果。Bhattacharya(1979)创建了第一个股利信号模型,标志着股利的信号传递假说进入一个新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行为金融学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其代表性观点有理性预期理论、自我控制说和后悔厌恶理论。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又作为解释股利之谜的思想之一引起广泛关注(LLSV,2000)。因股权融资而产生的问题主要包括股东与经理之间的问题以及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问题。现金股利的理论解释源于对前者的关注,但当前研究更多转向后者,即研究股权集中度对现金股利发放政策的影响。
与Berle和Means的股权分散理论相悖的是,目前许多学者的国别比较成果表明,对于大部分国家的公司而言,股权集中度远远超过原来的预期(La Porta,1998);在新兴市场,所有权集中度比成熟市场更高(Claessens,2000)。股权集中在少数控股股东手中,导致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问题的发生(Shleifer和Vishny,1986)。Johnson(2000)更是用“掏空”(Tunneling)一词来描述大股东转移公司财产的行为。Shleifer和Vishny(1986)从小股东角度出发,用一个跨期模型证明了小股东对股利政策的最优选择和股利对大股东的补偿作用,并提出了股利均衡条件。LLSV(2000)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健全股东保护的法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股利模型:结果模型和替代模型。前者指在有效的法制体系下,小股东可以运用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力促使公司发放股利,以防内部人谋取私利;后者认为公司为了能以适当条件从资本市场融资,发放股利减少内部人谋私的资金供给是一个树立良好声望的途径。在此基础上,Faccio、Lang和Young(2001)采用所有权与控制权比率作为公司内部人利益侵占程度的量度指标,发现紧密附属于集团的公司(集团控股为20%以上),如果所有权与控制权比率较低,派发的现金股利较多;对于不紧密附属于集团的公司(集团控股为20%以下),较低所有权与控制权比率伴随着显著较低的现金股利。Gugler和Yurtoglu(2003)以股权高度集中的德国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最大股东股权增加时,会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而第二大股东股权增加时,股利支付率会有所上升。
国内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伍利娜、高强和彭燕(2003)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公司股本规模越小,流通股比例越高,投资基金持股比例越高等越容易发生异常高派现。原红旗(2004)从控股股东角度对现金股利的支付动机进行了检验,发现大股东的控股地位会导致较强的现金股利支付动机,并认为控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转移现金。邓建平、曾勇(2005)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研究得出:当终极控制人拥有的现金流权越高时,公司越倾向于发放较高比例的股利,非理性分红的欲望也越强。而张学勇(2007)则认为,政府而非家族终极控制上市公司的金字塔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有明显影响,且当现金流权对控制权偏离程度越大,现金股利就越少。张人骥、刘春江(2005)对2000年公布年报的991家沪、深上市A股公司,定义了基于股权结构的股东保护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股东保护好的情况下,现金持有量相对较小,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股利政策对投资者保护进行研究的文献不断涌现,国外文献较多注重研究公司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及投资者保护三者的关系;而国内文献较多关注非理性分红的现象。本文拟积极追踪国内外股利政策研究的前沿,在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利政策与投资者保护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控股股东现金派现的真实意图。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实证研究假设
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的股权结构密切相关,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了委托关系的性质。股权过于集中,委托主要发生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股权过于分散,经理层与全体股东之间的委托问题则更为突出。所以,股权结构是影响投资者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公司股权结构角度研究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进而通过股利政策研究投资者保护在股改后的变化。
结合以上分析,本文建立以下假设:
H1a:现金股利是降低股权成本的工具。分散型股权结构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大于集中型股权结构的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越小,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
H1b:现金股利是大股东“隧道挖掘”的手段。集中型股权结构下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大于分散型股权结构的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越大,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存在正的相关关系。
H2: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越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低,越倾向于谋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越小。
上述假设研究的是上市公司“想不想”发放现金股利。下述的假设就是为了研究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即是否有能力发放现金股利。
H3:存在股权制衡时,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利于现金股利分配,即股权制衡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正相关。
H4: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正相关。
H5:盈利能力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正相关。
H6: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负相关。
H7: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负相关。
(二)研究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即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如果公司本年度派现则设为1,否则设为0。
2. 各解释变量的具体情况见表1。
(三)检验模型
本文建立二元选择Logit模型检验股权结构各变量对公司“想不想”发放现金股利决策的影响,分析上市公司是否愿意分红的影响因素。
为此建立是否愿意分红的股利支付Logit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Ind与Year为行业因素和年度因素的控制变量,其在模型中都为虚拟变量。
(四)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5―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之所以选取2005年之后的数据,在于股权分置改革始于2005年。笔者根据以下标准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1)剔除了2005年及以后上市的公司样本数据,仅包括2004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公司。(2)剔除金融类企业。由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别于一般行业,因此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3)剔除仅发行B股的公司,保留了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4)剔除五年中曾经被ST、*ST的公司。(5)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定1063家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来源为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检验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公司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度、公司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赫芬达尔指数等表示股权集中的指数从2005年至2009年依次递减,这些统计数据说明从2005年至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是逐渐降低的,这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是相吻合的。从第一大股东是否国有股的虚拟变量NS1来看,总体上国有股比例的均值从2005年的65%逐步降到2009年的34%,也可以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为了检验各变量间是否存在高度相关,本文对所选变量进行了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到,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投比例的相关系数为0.723,它们之间存在强的相关性,但为了考查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差异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故将两个变量都保留;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平方和(H5)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和0.801,说明H5与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这也是预期得到的;而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较小,可以用于模型进行检验。由表3还可知,是否分配现金股利的股利分配倾向P与Top1、S1-5、S2-10、H5、NS1、SIZE、ROE和GROWTH正相关,与Z和DEBT负相关。Z指数与P负相关说明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Z=S1/S2越大,即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距越大,公司越不倾向于进行现金股利分配。这是因为当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股东时,公司经营业绩会受到影响,而公司利润的减少进而会影响现金股利的分配。DEBT与P负相关与假设H7一致,说明负债率高的公司倾向于不分配现金股利。这是因为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在会计政策上倾向于选择增加权益项目,以改善恶化的财务状况,因此公司会倾向于留存利润以满足资金需求,减少现金股利的支付,以避免财务状况恶化。当前中国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现象,财务状况的恶化使这些公司不愿意把利润分配出去,而选择了股票红利等方式把利润留在公司,这也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现金红利远远低于海外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原因之一。
(二)Logit回归分析
根据前文的相关性检验,因为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投比例的相关系数为0.723,它们之间存在强的相关性,为了消除共线性的影响,需将这两个变量逐一代入模型;同时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平方和(H5)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和0.801,所以最后将解释变量TOP1、S1-5、Z、S2-10、H5和NS1分别代入模型,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表明:
1. 实证结果支持了H1b,拒绝了H1a。在是否发放现金股利的Logistic回归中,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S1-5、前五大股东持股的赫芬达尔指数H5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越高,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越大。这与国外的同类研究结论不同,国外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高,不对称信息程度降低,可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现金股利的支付。Easterbrook(1984)研究表明现金股利是控制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公司在支付现金股利的同时又向资本市场融资。但这些是由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中,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处于较低的水平,经典的股权结构理论都假设股份被股东分散持有且具有同质性,而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整体水平远高于英美国家的水平,且公司具有多种不同种类的股份,因此,我们适当降低股权集中度,增强股份的流通性能,减少股份之间的异质性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做法是正确的,能够有效地降低公司的成本。
2. 实证结果支持了H2。在是否发放现金股利的Logistic回归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TOP1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提高可以增加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这与张纯等(2010)的实证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中国上市公司不同于欧美公司,不仅股权高度集中,而且往往“一股独大”。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股份被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上述制度特殊性导致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小股东在投资成本、权利、投资目标与信息等几个方面存在重大差异。由于居于控股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的股份一般无法转让,因此不能获得资本增值收益,那么发放高额股利就成为了一种较好的选择。加之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股权成本差异很大,同样的每股现金股利使非流通股股东的收益率远高于流通股股东的收益率。这样导致大股东可以将现金股利作为一种“转移资源”的手段来使用,并通过现金股利的套现行为,掠夺中小股东的权益。而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第一大股东支持发放现金股利,结合接下来的实证结果第三点结论,可以看做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存在更多制衡股东这一事实的一个回应,因为制衡股东也支持现金股利的发放,以实现与控股股东的利益均沾,只是不显著,说明制衡的有效性不强。
3. 实证结果支持了H3。在是否发放现金股利的Logistic回归中,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Z=S1/S2的回归系数为0,且不显著,则关于Z=S1/S2与是否发放现金股利的关系中,结合描述性统计结果,我们认为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距越大,公司越不倾向于进行现金股利分配;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S2-10的回归系数都为正,说明在公司存在对控股股东的制衡性股东时,控股股东出于控制权私利考虑倾向于保留更多现金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公司的股利政策并不是完全按照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做出的,要兼顾非控股的制衡股东和其他外部股东的利益。但是该回归结果没有通过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S2-10 对现金股利发放的影响不显著,制衡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不明显。这也从侧面说明由于制衡股东的存在,控股股东支持现金股利的发放。尽管控股股东通过分配现金股利谋取利益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中小股东会一并参与股利的分配,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关联交易等“隧道挖掘”掏空上市公司越来越受到限制,而分配现金股利由于成本低且受法律保护成为控股股东在合法前提下可行的选择,而不是通过侵占小股东权益的非正常途径来获取收益。这与原红旗(2004)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大股东的控股地位会导致较强的现金股利支付动机,并认为控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转移现金。可以说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保护负相关,而股权制衡度与投资者保护正相关。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中,张人骥等(2005)研究了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在股东权益保护好的情况下,现金持有量相对较小,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由于第一大股东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制衡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与现金股利发放倾向正相关,即制衡股东的存在对保护中小股东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在投资者法律保护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层面的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是委托问题,核心是加强投资者对经理层的监督;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则是保护中小股东免受控股股东的掠夺。股权过于分散,股东监督管理层的力度较小,不利于全体股东的保护,而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增加,则不利于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因此,结合上述第二点实证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避免“一股独大”的前提下,公司股权应适度集中,即相对控股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4. 在股权结构的股权属性方面,实证结果显示国有控股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股权结构指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股份所占比例及相互关系,是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它主要包括股权的集中度、属性及流通性。表4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股权属性方面,模型中第一大股东是否国有股NS1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国有控股的公司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实证结论与罗宏(2008)相同。这是因为通常非国有控股的公司较之国有控股公司,更容易运用关联交易操纵公司盈余,所以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有足够方式从公司获取利益,也使得它们一般不会采用现金股利方式使所有股东利益均沾。
5. 从控制变量上看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以及主营业务增长率与现金股利发放的关系。首先,规模变量(SIZE)显著为正,一般规模大的公司,其增长空间与扩张冲动总体不如规模小的公司,为维护自身成熟形象,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同时,由于规模大的公司已发展至成熟阶段,其商誉或信用较好,外部融资约束少,自身的现金流也较充沛,内部融资依赖性不强,因此倾向发放现金股利。其次,DEBT系数显著为负,表明股利支付受到债务契约的约束。企业负债越高,违约风险越大,需要保持更多的现金以备偿还,发放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低。再者,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盈利能力是现金股利分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和基础。由于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具有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金流入不断增长、每股收益呈现良好上升势头等特征,所以公司当前盈利和未来盈利能力越高和越稳定时,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会越小,资本市场信誉会越高,则可分配利润越多,对自己保持派现能力更有信心,更希望通过发放现金股利向市场传递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相反,若管理层预计公司未来盈利不理想,就会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最后,代表企业成长性的指标主营业务增长率GROWTH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越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向市场传递企业成长良好的信息。一般而言,主营业务增长率对企业股利政策存在两个不同方向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公司未来的成长能力是决定公司价值的主要因素,该比率越高,说明公司成长机会越多,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越充分,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另一方面,未来成长性越高,未来的投资机会越多,则应较少发放股利以备将来投资。所以具体股利发放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要看何种效应占优,显然本文中第一种效应占优。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进行如下检验:(1)在前人的部分研究中也有采用Tobin’s Q来代替成长性指标,本文选择Tobin’s Q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前文结论一致;(2)将企业风险(BETA)系数加入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前文一致。基于稳健性检验,本文认为前文的结论是可靠的。
五、实证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数据的时间阶段为2005―2009年,时间跨度为我国资本市场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4年,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一)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
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的结果与Logistic回归的结论相互印证,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股权集中度在股改后明显下降,控股股东为国有股的比例也较大幅度下降,股权分置改革初见成效,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已经得到缓解。
(二)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越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越大。这与国外经典的研究结论相悖,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派现呈正比的异常原因,除了国内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具有显著区别以外,还需考虑两个重要的制度因素:一是2004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未做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应当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原因,独立董事应当对此发表独立意见;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该规定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与现金股利发放“捆绑”起来,从制度层面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派现做出了强制规定。二是2005年后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对遏制控股股东掏空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股改从本质上降低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进行转让的交易费用――从无法流动到可以上市自由交易(以前大宗股权交易成本较高),这使控股股东在掏空之外,另两种产权收益实现方式――股权转让和派发现金股利受到鼓励。由于市场交易将遵循等价交换原则,控股股东为了获得更高的股权转让价格以及股利,势必要转变以往的掏空思路,减少或者停止对上市公司的掏空,甚至去弥补以前对上市公司的伤害,对上市公司进行高质量的资产注入。这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的改善,以及中小投资者的保护都具有积极的意义。2005年到2009年这一段时间由于有限售期,所以控股股东倾向于付诸于现金股利发放实现投资收益。以上的两个因素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股权属性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国有控股公司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因为通常非国有控股的公司较之国有控股公司,更容易运用关联交易操纵公司盈余实现“隧道挖掘”,所以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有足够方式从公司获取利益,也使得它们一般不会采用现金股利方式使中小股东利益均沾。
(四)公司财务状况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规模大、负债率低、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公司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对于当前的公司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现金股利发放是股东获取投资回报的一种重要渠道,也是向外界投资者传递关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信号。另一方面,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派现中暗藏玄机。虽然控股股东的高派现能够使中小股东利益均沾,但超额派现的大部分资金进入了大股东的腰包,这里既包括公司的利润留成,也包括了公司IPO或再融资时向一级市场融入资金时的高资本溢价。结合2009年新股改革以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集额”三高现象的出现,上市公司资本溢价的水平越来越高。如果这部分资本溢价没有按资金募集计划进行合理投放,而是通过高派现方式流向控股股东,这时候的现金股利政策将披着合法的外衣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向中小股东掏空的工具。因此,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上,需警惕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新的掏空方式,积极采取措施遏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高额和超额派现,防止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Black Fischer.The Dividend Puzzle.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76(2),pp.5-8.
[2]Fama Eugene F.,I.Fisher,M.C.Jesen and R.Roll.The Adjustment of Stock Price to New Information.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9(10),pp.1-21.
[3]La Porta R.,Lopez-de-Silanes F.,Shleifer A.and Vishny,R.Agency Problems and Dividend Policies around the World.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1),pp. 1-33.
[4]Miller Merton and Franco Modigliani.Dividend Policy,Growth,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Journal of Business:1961(34),pp.411-433.
[5]陈红,王伟.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下A股市场调整的引导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0,(2).
[6]邓建平,曾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股利决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5,(7).
[7]李常青,魏志华,吴世农.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3).
篇9
一、适用范围和对象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为我省境内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适用的对象为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方职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业主及其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户主及其帮工和其他自由职业者。
二、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
(一)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和其他自由职业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其业主和从业人员共同负担。
(二)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按其全部从业人员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8%缴费。从业人员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5%缴纳,以后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直到8%为止。业主本人和自由职业者的养老保险费用按其缴费工资基数的24%缴纳。
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自由职业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可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300%的范围内,低于60%的按60%缴纳,高于300%的按300%缴纳。
(三)为保证养老保险费的收支平衡和正常运转,今后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测算,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进行调整。
(四)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征缴或者委托用人单位开户银行代为扣缴,逾期不缴者,应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对一时无力缴费的,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准给予缓缴,缓缴期为半年,缓缴期满应予补缴。
(五)用人单位办理劳动年检时,应持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年度缴讫证明,否则,劳动行政部门不予办理劳动年检,并依照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登记注册和工商年检手续时,应配合劳动行政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费。
(六)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从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业人员按其本人缴费基数的11%建立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用人单位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应降低用人单位划转比例。业主本人和自由职业者按本人缴费基数的11%建立个人帐户。
个人帐户的储存额参考银行同期城乡居民存款利率计息,具体利率数额由省劳动行政部门每年公布一次。
(二)从业人员中断缴费的,个人帐户予以保留;再就业并继续缴费的,个人帐户储存额合并计算;中断期间,个人帐户储存额不间断计息。
(三)个人帐户储存额只能用于支付本人退休后的养老金,不能提前支取;本人在职或退休后死亡,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依法继承。
(四)本人在省内跨地区流动时,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档案,不转移基金;跨省流动时,个人帐户储存额全部随同转移;出境定居时,个人帐户本息退还给本人,同时终止其养老保险关系。
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条件和待遇
(一)按本办法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
1、达到国家或我省规定的退休条件;
2、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
未按规定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或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应由企业和个人按规定补交,不补交或中断缴费的时间,不计算为缴费年限,补缴后可计算为缴费年限。
(二)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
(三)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含利息)一次支付给本人,并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四)国有企业职工(含下岗职工)在本办法统筹范围的用人单位就业的,其在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就业后的缴费年限与原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全省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金;未再就业的,在达到规定退休年龄时,按实际缴费年限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篇10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解读据悉,这是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保险公司股权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强股权监管、规范股东行为,对股权管理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加以明确,同时强化对相关风险隐患的查处手段和问责力度, 因此对原有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在股东类别上,《征求意见稿》根据持股比例、资质条件和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保险公司股东分为财务类股东、战略类股东和控制类股东三类。
其中,财务类股东是指持有保险公司股权不足百分之十, 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无重大影响的股东;战略类股东是指持有保险公司股权百分之十以上但不足三分之一的股东;或者持有的股权虽不足百分之十,但足以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产生较大影响的股东;控制类股东是指持有保险公司股权三分之一以上, 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有控制性影响的股东。
在股东资质上,《征求意见稿》规定,符合相关规定的投资人,包括公司法人、有限合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境外金融机构可以成为保险公司股东,而有限合伙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只能成为保险公司财务类股东,自然人可以通过购买上市保险公司股票成为保险公司财务类股东。
同时,《征求意见稿》对申请成为保险公司上述三种类型股东的投资人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要求,如申请成为保险公司财务类股东的投资人,应当具备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 纳税记录正常,最近三年内无偷漏税记录;诚信记录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失信行为记录; 合规状况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它条件。
申请成为保险公司战略类股东的投资人,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当具备核心主业突出,投资行为稳健; 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信誉良好;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净资产不得低于二亿元人民币, 且留存收益为正;包括本项投资在内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合并会计报表口径);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它条件。
申请成为保险公司控制类股东的投资人,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当具备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一百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不低于总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率不得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它条件。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不同类型的投资人自身条件进行了明确要求,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股权获得上,《征求意见稿》表示,投资人可以通过发起设立保险公司; 以协议方式认购保险公司发行的股权; 以协议方式受让其它股东所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 以竞拍方式获得其它股东公开拍卖的保险公司股权; 从股票市场购买上市保险公司股权;购买保险公司可转换债券,在符合合同约定条件下,获得保险公司股权;作为保险公司股权的质押权人,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获得保险公司股权;参与中国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风险处置计划获得股权; 其它经中国保监会认可的方式获得保险公司股权。
同时,《征求意见稿》强调,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保险公司总股本的百分之五十一;单一有限合伙企业持股不超过总股本的百分之五,合计持股不超过百分之十五; 保险公司成立三年内,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保险公司总股本的三分之一; 保险公司投资设立保险公司的,其持股比例不受限制; 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对保险公司采取风险处置措施的, 持股比例不受限制。关联股东持股的,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除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参与保险公司风险处置等特殊情形外,同一投资人只能成为一家经营同类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控制类股东。
投资人不得成为两家以上保险公司的战略类股东。 投资人成为保险公司财务类股东的家数不受限制。
此外,《征求意见稿》明确,投资人不得直接或间接通过与保险公司有关的借款;以保险公司投资为条件获取的资金;以保险公司存款或其它资产为质押获取的资金;以保险公司股权为质押获取的资金;基于保险公司的财务影响力,或者与保险公司有不正当关联关系取得的资金取得保险公司股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保险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