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分类范文
时间:2023-03-21 10:5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监督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Using six kinds of commonly used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to classify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wetland hyperspectral CHRIS image, after comparing with the results of classification, and then it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between the six methods.
关键词: 遥感;高光谱;监督分类;最大似然法;湿地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hyperspectral;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wetland
中图分类号:P4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184-03
0 引言
在高光谱遥感研究领域中,对地物进行分类判别有许多手段,其中监督分类是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由于多种具体监督分类方法各自基于的算法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会产生不同的分类效果。本次研究重点在于比较几种监督分类方法应用于湿地地貌时的效果,并尝试找到更适用于黄河口湿地保护区的分类方法。
本文研究所用实验数据为2012年6月1日获取的同景黄河口湿地保护区PROBA① CHRIS影像,传感器工作模式为模式2,视角为0°(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我们对该湿地影像分别使用六种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操作,然后将各分类结果与标准分类影像进行混淆矩阵比对,最后分析并总结各方法在湿地应用中的地物判别效果。
1 六种监督分类法概述
遥感图像通常分为两种方法,即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在没有任何先验类别做样本的情况下根据像元间的相似度进行归类合并的方法即为分监督分类方法,包括分级集群法和动态聚类法等。而监督分类方法则是通过在研究区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作为样本,根据已知样本,通过方差和像素亮度均值等特征参数的选择建立判别函数,在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的同时根据样本类别的特征对非样本像元的对数类别进行识别。选择训练样本和训练场地是进行监督分类的关键,其选择的质量关系到分类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所用六种监督分类方法的基本算法理论如下:
①最大似然分类法:此方法建立在Bayes准则的基础上[1],且是处理图像最常用的一种监督分类方法,其偏重于集群分布的统计特性。分类原理:假设在光谱空间中,训练样本数据服从高斯正态分布规律,做出样本的概率密度等值线以确定分类,计算出标本属于各组概率后,标本归属概率最大的一组。
②马氏距离分类法:此方法作为一个方向灵敏的距离分类器,由于分类时使用了统计信息,虽然类似于最大似然法,但是由于它假定了所有类的协方差相等,是一种较快的分类方法。
③最小距离分类法:利用训练样本数据在没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计算出每一类均值的向量和标准差向量,该特征空间的中心位置为均值向量,计算出输入图像中每个像元到各类中心的距离,像元到哪一类的中心距离最小,即其归属哪一类。
④神经网络分类法:此方法是建立在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和功能基础上的一种数据分析处理系统[2]。一个神经元有多路输入,不仅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还经由一条路线将反馈信息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与多个神经元相连,信号进入突触即为输入,通过突触加权后,所有输入的加权和就是所有权重输入的总效果。神经在该和值大于等于神经元阈值时被激活,否则不被激活。我们可以把神经网络看成简化了的人脑圣经系统的数学模型。
⑤支持向量机分类法:于1995年由Vapnik领导的AT&TBell实验室研究小组所提出[3]。在二次优化理论、结构风险理论和核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此方法。由于它用事先定义的非线性变换函数集将向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按照支撑向量与决策曲面的空隙极大化的原则产生最优超平面,然后再把高维特征空间的线性决策边界映射到输入空间的非线性决策边界,因此,它提供了一个与问题维数无关的函数,且具有复杂性有意义的刻画。
⑥二值编码匹配分类法:根据波段值落在均值的上方或下方,把数据波普和端元波普编码为0或1,异或逻辑函数是比较煤种编码后的参考波普与编码后的数据波谱,从而生成一副分类影像。
2 应用试验
本次研究以由18个波段组成的黄河河口湿地高光谱影像作为数据源即原始的遥感图像,经过校正后以波段16、8、4模拟真彩色图像合成RGB进行显示,根据图像的光谱特征,通过结合人工判读与实地踏勘将影像中的地物分6类:碱蓬、柽柳、芦苇、潮滩、黄河水体和清澈水体。然后通过绘制矩形感兴趣区(ROI)进行样本的选取,每类地物的感兴趣区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如图1)。
在相同ROI选取的前提下,分别使用上述六种监督分类方法对该景影像进行分类,并记录结果。
对这六种监督分类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直观判别可以发现:神经网络、SVM和最大似然三种监督分类方法都有不错的效果。
为了定量地比较各个分类方法在本次实验中的效果,我们采用ENVI中的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运算[4]来评价六个分类结果与标准分类影像②(如图8)的差异,并绘制精度与Kappa系数表格(表1)。
3 分类结果对比分析
一般情况下,SVM与神经网络由于算法理论较优,所以通常使用这两种监督分类方法的效果都不错,这从分类效果表中也可以看出,它们的分类总体精度都达到83%以上,且Kappa系数都在0.75以上。效果明显好于二值编码匹配、最小距离和马氏距离法。但本次实验中最大似然法的效果则最为突出,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都高于SVM与神经网络。分析可能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第一,通过结合实地踏勘训练样本(ROI)选取的非常好,病态样本占比低。当样本选取并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最大似然法是否能有本次实验的良好表现还有待验证;第二,本实验所选黄河口湿地地物和植被种类相对较少,地物和植被光谱特征明显,最大似然的算法理论可以很好的支持分类。因此,在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的实际应用中,与本次实验湿地地物环境相似,训练样本选取理想的情况下,最大似然法也不失为一种优选策略。
注释:
①PROBA是欧洲空间局发射的小型太阳同步轨道卫星(2001.10.22),轨道高度615km,倾角97.89°,搭载紧凑式高分辨率成像分光计(Compact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CHRIS),成像光谱范围400~1050nm,光谱分辨率1.25~11.00nm,地面分辨率17/34m。CHRIS.
②通过实地踏勘并结合人工判读所制标准分类影像.
参考文献:
[1]黄立贤,沈志学.高光谱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J].地理空间信息,2011,(9)5:81-83.
[2]张兵,高连如.高光谱图像分类与目标探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Corinna Cortes, Vladimir Vapnik. Support-vector networks, Proc. of the 25th Machine Leaning,20,273-297, 1995.
[4]李小娟,刘晓萌,胡德勇等.ENVI遥感影像处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9:322-347.
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第三条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
(一)《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
(二)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
(三)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
(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第四条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实行分级管理。
卫生部负责下列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一)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总投资在50亿人民币以上的建设项目;
(二)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其他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五条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下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有关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第六条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
(一)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二)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进行审核、竣工验收;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除进行前项规定的卫生审核和竣工验收外,还应当进行设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
第七条对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实行专家审查制度。
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分别建立国家和省级专家库,专家库按职业卫生、辐射防护、卫生工程、检测检验等专业分类,并指定机构负责管理。
专家库专家应当熟悉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建设项目评价相关的专业背景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专家参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审查,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并对审查意见负责。
专家库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八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由卫生部负责备案、审核、审查和验收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取得甲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第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或设计文件,按照职业卫生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公正、客观。
评价报告的形式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复杂程度确定。投资规模较大、职业病危害因素复杂的应当编制评价报告书,其它项目可编制评价报告表。评价报告规范另行颁布。
第十条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是否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浓度(强度)、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分类标准另行规定。
第十一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组织5名以上专家,对评价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审查专家应当具有与所评价的建设项目相关的专业背景,一般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和相关行业专家组成,其中从专家库抽取的专家数不少于参加审查专家总数的3/5。
卫生部审批的项目,从国家专家库抽取专家。审查专家实行回避制度,参加评价报告编制、审核人员不得作为审查专家。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如实、客观地记录专家审查意见。审查意见应当由专家组全体人员签字。专家审查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及审查专家名单应当作为评价报告的附件。
对建设项目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可以指派人员参加审查会并监督审查过程。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作出的评价报告负责。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后,应当按规定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提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审核或备案。
第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后,属于审核管理的项目,应当对申请资料是否齐全进行核对,并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或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属于备案管理的项目,应当对申请资料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核对,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备案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
第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服务范围,评价报告的规范性,技术审查专家组成及审查意见处理情况等。
卫生行政部门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同意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不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或备案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或备案后,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防护设施等发生变更时,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卫生审核或备案。
第十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第十九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
中、高能加速器、进口放射治疗装置、γ辐照加工装置等大型辐射装置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卫生部指定的放射防护技术机构出具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技术审查意见。
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后,应当对申请资料是否齐全进行核对,并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或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
第二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机构或组织专家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技术审查,并根据技术审查结论进行行政审查。审查同意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不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尽可能由原编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技术机构承担。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12个月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第二十四条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报原预评价备案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后,应当对申请资料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进行备案,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
第二十五条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
中、高能加速器、进口放射治疗装置、γ辐照加工装置等大型辐射装置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卫生部指定的放射防护技术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
第二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后,应当对申请资料是否齐全进行核对,并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或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
第二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机构或组织专家对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根据审查结论进行现场验收。通过验收的,应当在现场验收后2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未通过的,应当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八条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同步进行卫生验收。
第二十九条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未经卫生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
第三十条在建设项目卫生评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或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有关资料。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中涉及技术秘密的,卫生行政部门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负有保密义务。
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一)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擅自开工的;
(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三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及其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项目,发给建设项目有关证明文件或者予以批准,并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检测;Bayes分类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Bayes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Analysis of Computer Virus Detection
Shi Lei
(66483 Troops of PLA,Beijing100093,China)
Abstract:Bayesian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is the use of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o the initial knowledge of how to obtain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algorithm to classify a difficult.The type of algorithm uses Bayes'theorem to calculate the possibility of unknown class sample categ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Bayesian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in computer virus detection method.
Keywords:Computer viruses;Detection;Bayes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贝叶斯分类是结合了统计学和贝叶斯网络的分类方法,它基于如下假定:待考察的变量遵循某种概率分布,且可以根据这些概率及已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推理,以做出最优决策。贝叶斯分类器可以发现变量问的潜在关系,预测类成员变量的可能性,即给定样本属于某个类的概率。
一、贝叶斯分类的原理
贝叶斯定理成为依赖性很强的独立性假设前提,因此,属性之间的独立性是分类准确与否的另一个难点和重点。同时确定贝叶斯最优假设的计算代价比较大(与候选假设数量成线性关系)。
在朴素贝叶斯学习算法中一般用出现频度代替概率,则可知道概率的初始知识,即可进行分类。朴素贝叶斯算法分类的准确度取决于属性之间的独立性,独立性好的准确度高,否则偏低。另外和决策树相比,朴素贝叶斯没有分类规则输出。由于贝叶斯算法过于依赖属性相互之间的独立性,为了减少对独立性的依赖,TAN算法被提出。TAN算法通过发现属性间的关联来减少朴素贝叶斯中对任意属性间独立性的依赖。TAN在朴素贝叶斯网络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属性对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由于TAN算法考虑了两两属性的关联性,该算法对属性间的独立性依赖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关联性并未涉及,因此适用范围有限。
二、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异常检测方法
设X是类标识号未知的数据样本,如X可以表示为流量异常,H为某种假定,p可以表示为系统当前遭受人侵,则我们可以确定p(H/X)。p(H/X)表示当流量异常时,当前系统遭受入侵的概率。p(H/X)是后验概率,即条件X下H的后验概率。p(H)表示系统遭受入侵的概率,p(X/H)表示系统遭受入侵时流量发生异常的概率。p(X)表示流量发生异常的概率。其中p(X)、p(H)、p(X/H)是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得到的,在这种情况下,贝叶斯定理非常有用,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定理计算出后验概率p(H/X)。
贝叶斯算法本身比较简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贝叶斯算法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在入侵检测系统中,数据样本往往具有多个属性,每个属性表示系统不同方面的特征(如流量情况、磁盘I/O的活动情况,系统中页面出情况),如样本X有A1,A2…An,Ai的值为0或者1,0表示正常,1表示异常.i为整数且大于等于l小于等于n。H1,H2分别表示为当前系统正遭受人侵和当前系统正常。这样我们要判断当前系统是否遭受入侵,只要计算p(H1/X)和p(H2/X)的值,如果p(H1/X)大于p(H2/X),则表示当前系统正遭受入侵,如果p(H1/X)小于p(H2/X),则表示当前系统正常。根据贝叶斯定理,我们计算p(H1/X)时,先要计算p(X/H1),而要计算p(Al,A2,…,An/H1),计算p(Al,A2,…,An/H1)的开销非常大,为降低计算p(Al,A2,…,An/H1)的开销,可以做条件独立的朴素假定。即假定条件Al,A2,…,An是彼此独立的,属性间不存在依赖关系。这样
同理,我们可以计算出p(XH/㈠,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贝叶斯定理计算出p(H,/X)和p(H2/X)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这个方法时要对状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如网络流量超过一定值时就认为是异常(该属性值记为1),否则为正常(值记为o)。
三、方法评价
基于贝叶斯聚类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在数据中发现不同类别数据集合,这些类反映-厂基本的因果机制(同类的成员比其他的更相似),以此就可以区分异常用p类,进而推断入侵事件发生来检测异常入侵行为。Cheeseman和Stutz在1995年开发的自动分类程序(AutoClassProgram)是一种监督数据分类技术。AutoClass实现了使用贝叶斯统计技术对给定的数据进行搜索分类。这种方怯尽可能地判断处理产生的数据,没有划分给定数据类别,但是定义了每个数据成员。其优点是:(1)根据给定的数据,AutoClass自动地判断决定尽可能的类型数目;(2)不要求特别相似测量、停顿规则和聚类准则;(3)可以自由地混合连续的及离散的属性。统计入侵异常检测对所观测到的行为分类处理。到目前为止,所使用到的技术主要集中于监督式的分类,这种分类是根据观测到的用p行为建立起用p轮廓。而贝叶斯分类方法允许最理想化的分类数、具有相似的轮廓的用p群组以及遵从符合用p特征集的自然分类。但是,该方法比较新,在入侵检测系统中还没有实现测试。自动分类程序怎样处理好固有的次序性数据(如审计跟踪)以及将统计分布特性植入分类中等方面,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当自动分类程序支持处理在线数据时,对新的数据能否递增式地分类或者是否立即需要全部输入数据等这些问题的处理还尚未定论。由于统计的固有的特性,自动分类程序还存在选定合适的异常阈值和用p逐步地影响类型分布能力的困难。
参考文献:
[1]李伟光,黄常全.Bayes分类技术在计算机病毒检测中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9):9-11
篇4
分享旅行自拍的旅游党。每次看到那些站在各种欧陆风情的建筑面前搔首弄姿的可爱姑娘们,我都只想回复一句:你真的不是在深圳世界之窗?
分享私人物件的恋物党。这类情况出现在乔迁新居的朋友里最为多,新沙发,新电视,新桌布,新茶几,甚至包括,新拖鞋……
分享自己孩子的妈妈党。相比于前面几种类型,“儿童照片洗脑团”的妈妈们近乎疯魔化的分享简直令人发指。
声音
优秀企业通常是“三流人干一流的事”,国际上好多跨国大公司单个员工拎出来,并不一定出类拔萃,但放在一块儿,就那么有竞争力。相反,糟糕企业是“一流人在干三流的事”。做好一个企业,非常核心的一点是组织能力建设,否则个人能力再优秀也没用。—著名经济学教授张维迎谈“企业的用人之道”。
财富越来越多,每个家庭的收入也越来越多。但是可悲的是我们可吃敢喝的越来越少。我们可以没有钱,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可以安全吃的东西。我怕的是10年以后、20年以后中国的GDP的数字被药品所抢占,今天中国的家庭没有朋友或者亲戚不被癌症困扰的。—著名企业家马云近日在“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说道。
篇5
【关键词】 中药; 毒性成分; 中毒机制; 炮制减毒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97
现如今很多人“迷信”中药, 认为中药药性温和, 可以大胆过量地服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古语说“是药三分毒”, 中药也不例外, 我国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历史悠久, 早就传说有“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如果乱用、滥用中药, 也会有引起药物中毒[1], 临床上中药中毒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怎样减小中药的毒性, 充分发挥其疗效成为医生与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2]。炮制是有效降低中药毒性的方法与手段之一[3]。本次研究对中药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因为中药成分中的秋水仙素、乌头碱、番木鳖碱与阿托品类是中药中毒的主要几类药物, 因此此次研究选择了含有秋水仙素的山慈菇、含有乌头碱的草乌、含有番木鳖碱类成分的吕宋果以及含有阿托品类成分的白花曼陀罗四种中药作为研究对象, 各取150 g。每种中药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比组, 各75 g。
1. 2 方法
1. 2. 1 实验组取山慈菇、草乌各15 g, 放入盛有25 ml水的容器中, 取15 g吕宋果放在加热板上, 取15 g白花曼陀罗放入盛有25 ml醋的容器中, 分别观察其变化。对比组取四种中药各15 g, 不作任何处理。
1. 2. 2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两组中药的毒性成分含量进行检测, 每种中药检测5次, 取其平均值。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炮制后毒性成分含量, 实验组山慈菇(0.58±0.06)g,草乌(0.73±0.02)g,吕宋果(0.74±0.03)g,白花曼陀罗(0.64±0.04)g;对比组山慈菇(0.22±0.05)g,草乌(0.38±0.02)g,吕宋果(0.26± 0.03)g,白花曼陀罗(0.35±0.04)g, 实验组四种中药炮制后毒性成分含量明显低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中药经过炮制可使其毒性有效降低, 现对各类中药的中毒机制与炮制原理进行分析。
3. 1 含秋水仙素类 中毒机制:秋水碱可使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遭到破坏[4], 致使色体着丝点无法分开, 细胞不进行分裂, 进而诱发损伤细胞遗传物质, 可强烈刺激泌尿系统与消化系统抑制生成造血细胞, 麻痹平滑肌与神经中枢。炮制减毒原理:秋水仙碱极易溶于水, 水处理法即可使其毒性大大降低。
3. 2 含乌头碱类 中毒机制: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5], 抑制房室节与窦房节, 可直接刺激心肌, 导致心律失常。炮制原理:乌头碱经水解后所产生的乌头原碱与乌头次碱易溶于水, 因此使用水处理可使其碱性中毒性物质大大降低。
3. 3 含番木鳖碱类 中毒机制:番木鳖碱可使脊髓神经高度兴奋, 中毒表现为烦躁不安、低热、强直性抽搐、心率紊乱、心动过速, 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窒息甚至死亡。炮制原理:番木鳖碱经干燥后其毒性减弱, 高温加热与砂烫法可使番木鳖碱中的马钱子、士的宁等生物碱醚键断裂, 转化为异马钱子碱、异的士宁等毒性较小的生物碱, 从而大大降低了番木鳖碱的毒性。
3. 4 含阿托品类 中毒机制:阿托品类生物碱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 可与M受体相结合, 对下丘脑、高级神经中枢与延髓, 特别是语言与运动功能产生轻度刺激, 如使用剂量过大则可使轻度刺激转为抵制。阿托品类生物碱可对抗由胆碱类药物夏候鸟起的血压骤降与血管扩张, 可强烈抑制唾液腺、汗腺、支气管腺、泪腺等腺体的分泌作用, 引起眼压升高与瞳孔扩大。炮制原理:阿托品类生物碱为易水解的氨基醇脂类, 可使用醋制、加热、水解的方法进行炮制。醋制可使其转化为消旋山莨菪碱、氢溴酸东莨菪碱、硫酸阿托品等无毒物质, 加热可破坏莨菪烷结构。
3. 5 含强心苷类 中毒机制:强心苷类中药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延长舒张期、缩短收缩期、增加心输出量等作用, 但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可导致异位节律、胃肠传导阻滞或心动缓慢等异常反应。炮制原理:目前对此类药物的炮制方法研究较少, 避免中毒的方法主要是与其他药物合用, 另外将其干燥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毒性。
3. 6 含强心甾体类 中毒机制:此类药物具有强心作用, 但用药不当可引发患者心悸、恶心呕吐、昏迷、心律不齐、心率过缓等症状。炮制原理:强心甾体类药物成分为二烯醇类化合物, 目前对其炮制方法研究较少, 只能通过与其他药物相结合或控制剂量来使其毒性降低。
3. 7 含毒蛋白类 中毒机制:此类药物对胃肠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与腐蚀作有;引起内脏广泛出血。炮制原理:高温可使毒蛋白类中的毒蛋白产生凝固、变性, 所以多用去油制霜法来降低毒素。
总之, 中药炮制是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 根据配方、医疗、制剂的不同要求进行的加工处理方法, 熟练掌握各类中药的毒性成分, 通过严谨炮制等手段可减轻其毒性成分的含量, 增加疗效, 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孙三民. 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探究.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5):219-220.
[2]张文莉. 中药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与炮制减毒原理分析.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4):30-31.
[3]史文华. 研究中药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7):28.
[4]赖日明. 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的原理探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10):186-187.
篇6
一.《VOGUE服饰与美容》市场份额暂时领先,《时装》、《大都市(女士版)》和《虹》市场份额相对较低
2007年高档女性类八种杂志市场份额分布如上图所示:
开元认为:《VOGUE服饰与美容》在市场份额暂时处于领先地位,《VOGUE服饰与美容》年度在八种杂志中市场份额为21.29%,高于其他杂志,具有一定的零售市场优势;《时尚伊人(大开本)》、《世界时装之苑》和《时尚芭莎》市场份额与《VOGUE服饰与美容》相差不大,均在18.00%以上。
开元零售终端调查表明:《嘉人》市场份额为11.70%,《时装》、《虹》和《大都市(女士版)》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份额均在5.00%以内。
二.从开元各季度数据对比上看:《时尚芭莎》和《嘉人》2007年度零售市场份额呈现递增趋势,零售市场表现突出
从四个季度开元报刊零售终端调查结果表明:《时尚芭莎》、《嘉人》市场份额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时尚芭莎》四个季度市场份额依次呈现递增趋势,相对市场份额增幅达到47.22%;《嘉人》四个季度也呈现依次递增的趋势,从一季度的8.70%上涨到四季度的14.25%,相对零售市场增幅达63.79%。
三.四大中心城市平均实销量对比图
从开元对四大中心城市平均实销量调研结果上看:《世界时装之苑》、《时尚伊人(大开本)》在北京和上海零售平均实销量相对广州和深圳较大;《时尚芭莎》和《VOGUE服饰与美容》在广州销售量也较大。
高档女性类八种杂志中,《时尚伊人(大开本)》和《VOGUE服饰与美容》地域差异相对较大。《时尚伊人(大开本)》在北京摊亭平均实销量为3.94本,而在深圳仅为2.55本,《VOGUE服饰与美容》在上海摊亭平均实销量为4.36本,而在深圳为2.78本。《时装》在四个城市平均摊亭实销量差异较小。
四.时尚女性杂志2007年季度变化趋势图
篇7
【关键词】调度监控信息;优化;分类;展现方式
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电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变电站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网系统变电设备的监控中,监控运行人员只需要对监控中心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就能准确的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但由于变电信息在收集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干扰信号,对监控人员的分析判断结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调度监控信息进行优化分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调度监控信息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网系统逐渐实现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目前,调度监控管理大多数针对单一的变电站进行设计的,没有综合的考虑变电站集中监控过程中,信息的规范处理,导致在进行变电站集中监控管理时,各个设备使用的信息描述语言不相同,增大了监控运行人员的工作量,监控运行人员不能及时的找出故障设备,对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调度监控信息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有设备生产厂家不同、设计人员不同、安全调试人员的习惯不同、早期信息需求不同等。
1.1 设备生产厂家不同
目前,电网设备生产厂家比较多,各个厂家对设备的功能解释和信息描述不相同,即便是相同的设备,不同厂家对设备功能信号描述也不尽相同,导致在实际运行中,监控运行人员不能准确的分析各中信号的来源。
1.2 设计人员不同
目前,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主要依靠厂家提供的图纸资料,没有统一的信号描述、遥信上送等设计规范,由于各个厂家对设备的功能解释和信息描述不相同,加上设计人员的个人习惯不同,导致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上送的信号杂乱无章。
1.3 安装调试人员习惯不同
安装调试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都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但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安全调试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个人习惯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改,从而导致调度监控信息不规范。
1.4 早期信息需求不同
在建设电网时,为满足现场需求,工作人员经常过多的传送信息,使得在早期监控中心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大。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变电站过多,监控中心接收的信息比较杂,许多不重要的信息会将重要的信息掩盖住,导致信息丢失,严重的影响了监控运行人员的正确判断。
2 电网调度监控信息分来的标准
为保证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必须对电网调度监控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根据信息对电网系统的影响程度可以将调度监控信息分为事故信息、异常信息、变位信息、越限信息、告知信息等五类。事故信息主要指在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引起保护装置动作、断路器跳闸等现象,事故信息是需要及时处理的重要信息;异常信息是指反映电网系统设备运行异常,有可能对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的信号,异常信息也是需要及时处理的重要信息;变位信息是反映电网系统运行发生改变的信息,是需要进行监控的信息;越限信息是反映电网系统测量值超出上下限的信号,这类信息需要进行监控处理;告知信息是反映电网系统运行状况的信号,这类信息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
3 规范调度监控信息的措施
3.1 加强设备规范管理
电力企业在接受变电设备时,要加大设备监控信息规范化检验,不仅要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还要检查设备信息的规范化,对信息不规范的设备,要求厂家进行改进,确保相同变电设备的信息相同。
3.2 加强设计安装管理
设计人员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使用规范的国际绘制图纸,在进行信息标注时,要使用统一的信息描述语言,确保设备上送信息的统一、规范。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在安装设备时,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安装调试人员不能随意的更改设计图纸,当需要更改图纸时,要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保证设备监控信息的统一、标准。
4 信息优化和展现
4.1 对调度监控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电力企业要加强设备调度监控信息的分类管理,在监控中心设定信号分类分级显示功能,根据不同的信号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对于事故信息和跳闸信息用红色显示,对于异常信息用黄色显示,对于越限信息用绿色显示,对于告知信息用蓝色显示,从而有效的提高监控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事故信息和异常信息的报警声音要和其他信息有明显的差异,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4.2 事故信息的优化和展示
当电网系统发生事故时,电网系统的各种保护装置会发送出大量的相关信息,这时监控中心接收到的信息比较多,监控运行人员不能及时的找到引起事故的信息,因此,要增加监控系统智能判断功能,保证监控系统能对事故信息进行智能扫描,从而减少监控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4.3 异常信息的优化和展示
在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可短时复归的信号,这类信息会对设备正常运行监控信息造成干扰,因此,要在监控系统中设置智能屏蔽功能,当这类信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归,则在异常信息显示窗口不会出现该信息,当这类信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归,则会显示在异常信息监控窗口,监控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异常处理。
4.4 越限信息的优化和展示
电力企业要采用定值单管理模式对电网系统进行管理和设置,由于母线电压越线信息量比较大,因此,可以在监控系统中设置延时功能,当达到规定时间后,越线信息没有复归,则对越线信息进行告警,监控运行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处理。
4.5 告知信息的优化和展示
监控中心要根据监控人员和设备运行管理人员不同的职责,对告知信息进行分类监控,防止大量的信息对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监控系统的监控界面要有事故信息、异常信息、变位信息、越限信息的监视窗口,不需要在监视界面设置告知信息监视窗口,但监视界面要求有告知信息查阅功能,保证监控人员能在任意时间查看设备的运行状况。
5 总结
调度监控信息的规范管理对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调度监控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能有效的提高设备运行监控效率,减轻监控运行人员的工作量,确保变电设备和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正兵.调度监控优化信息分类及展现方式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
篇8
关键词: 新建构主义 零存整取 学分互认 职业教育
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国务院出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新时代学习呈现出“碎片化”这一特点,我国学者对这一现象做了总结归纳,2011年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者王竹立最先提出新建构主义理论,并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引起广泛讨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为“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①。王老师进一步指出,为了应对网络时代知识碎片化的挑战,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其实质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写、使碎片化的知识逐渐整合起来,并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实现对接,从而达到化零为整的目的,最终实现知识创新②。
目前国家大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对我们很有启示。借鉴国内外学分互认制的成功经验,利用新建构主义的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思考,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灵活运用在不同职业教育类型的学分互认过程管理中,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学分银行”建设,从而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提供保障。
一、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学分特点
(一)学分来源的多样化。
新建构主义是针对网络时代学习特点特别提出的学习理论,针对的是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的信息大爆炸状态,造成信息量大、信息质量差、信息价值低等问题,从而产生的信息超载现象③。
职业教育的学生有着许多来源,可能是普通中学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可能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普通中学的学生选择升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也可能是成人高校或社会人士选择进入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学习等。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学习途径的多样化,不同类型的学生可能接受不同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梳理各类学习方式,为不同的学生打通上升通道,实现“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这就要思考如何衡量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量化考虑就是知道学生已有多少学分。
(二)学分管理的积累化。
“知识的碎片化是由学习的碎片化造成的,解决之道是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建构个人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盲目跟从前人确定的学科知识体系”。有继续学习意向的职业教育学生有各自不同的前期基础,面临的可选择的学习途径也不相同,学习可能零散、间断、宽泛的,在上升通道中就要考虑如何合理量化学分。
在“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中,王老师提出“‘零存’的关键是学会选择,‘整取’的关键是不断写作”。在这里“整取”的要求显然是针对有很强自我学习能力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提出的,针对职业教育的学生,笔者粗浅地转化“零存”是有继续学习学生的一种积累,是一个向学生的学分账号不断存入的过程;“整取”则是对其学习的一种认可,是对学分的提取,为学生打开继续学习的上升通道。
二、实施“零存整取式”学分制管理的基石
在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之间,推行学分积累互认制度,使各级各类课程通过学分相互联系、沟通和衔接,实现学分从各教育类型各种层次间顺利转换,国外其他国家的学分互认制度给我们有益的启发。
(一)成立学分互认联盟,健全学分互认保障机制。
从高职院校内各专业群之间的学分互认为切入点,扩大到佛山市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及成人高校,成立学分互认联盟,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时健全联盟内部学分互认的相关制度,明确责权,确保学分互认落到实处。以地方高职院校为中心,结合职业教育面向一线重实操的要求,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切实考虑,联合企业人员及政府技能认定部门,制定合理的学分认定标准,为企业人员继续学习打开通道。
从制度形成到专业实践,形成切实可行的学分互认运行机制。首先在地方政府的协调督办下,地方高校间建立学分互认联盟,并由政府督导建立学分互认实施的保障机制和监督体系;其次构建学分互认联盟内部关于学分积累与互认实施、管理的制度,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学分积累与互认模式,并在学分互认联盟内部建立统一的学分积累互认评价标准,最后探索形成科学可行的学分积累互认运行机制。
结合职业教育“适应需求,面向人人”的内涵要求,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特点,构建学分积累互认信息化管理平台,设置资源模块、交流和评价模块,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类型,以高职院校为中心,从学习方式和交流途径上实现多类学生学习的积累认证,以目标为动力,促进学生对学分账号的“零存”;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学分认证,实现学生学历和技能的提升,同时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以评促学,达到“整取”的目的(实施框架见下图)。
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学分积累互认机制实施构架图
(二)建立一个公认的课程学分标准及转换模式。
信息时代时间的碎片化分隔带来学习的碎片化积累,开放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各院校间的学分互认制度的尝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标准量化学分。推行学分互认制度涉及众多内容,在学历教育中,同类别同层次院校的学分互认已逐步实现,但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间的尝试却处于萌芽状态。欧洲学分体系中,引入基于学习效果的模块化课程概念,当学习者完成课程模块学习并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后,即可获得模块学分。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中,行业中不同层级的技术技能证书通过“培训包”中的课程模块学习来获取,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的技术被转化为可评估的能力标准,并以能力单元的形式反映,增强学习针对性④。
在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之间,推行学分积累互认制度,课程模块化设计是一个必然选择,模块化有助于建立起一个适应性强、可灵活变通和有严格标准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和成绩认定提供行动指引。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院校间推行学分互认,要考虑化整为零,首先在同类别同层次领域内建立各自的学分标准体系,再确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间的互认系数和连接方式。在学历和非学历的衔接方面,社会多部门要协作,职业教育领域需要劳动人事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及企业等共同参与,确定统一的课程学分标准和转换模式。
(三)制定质量评估标准,提高社会认可和观念的转变。
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职业教育的学生面临更多的操作性技术的学习,因此现实的生产情境中的学习也是重要环节。个人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考虑制定科学的质量评估标准,破除唯考试是从的传统观念。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各参与院校,并指导其制定质量评估标准,采取外部评估和内部监管相结合的手段保证学习质量。首先,成立对应管理机构和部门对提供学分互认课程的院校机构进行评估,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软硬件配备上把关,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其次,院校机构内部要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在课程教学和考核、学位授予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控⑤。
(四)重视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克服网络课程建设中的重堆砌轻选择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打造的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开放性首先体现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上,网络学习资源是信息时代必备的学习资源,也是便于利用和高效的学习资源,但是传统网络课程设计制作中,存在不经选择地堆砌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的现象。信息技术虽然高速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不均衡的情况,职业教育的学生可能自身就存在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不高的现象,加上网络课程中经常使用超链接网状结构组织教学内容,超媒体阅读易造成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迷航和信息超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⑥。因此,对现有网络教育资源进行筛选,精建并高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保证建有所用、学有所选,是保证学分互认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安排,联合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集中优势资源,抽取“精兵强将”,建好网络课程,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职业教育领域不同院校间的零存整取式学分互认设想
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对现代职教体系做了深入的论述,在新的体系中,高职教育向下衔接中职教育,向上衔接应用技术本科教育,高职院校要在“两头衔接”上发挥重要的“多元立交”和引领作用。在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之间,推行学分积累互认制度,尝试以高职院校为中心,通过两条路径实现学分积累与互认,即横向路径,不同地域、相同类型高职院校之间学分积累与互认;纵向路径,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的积累与互认。
(一)高职院校内部各专业群之间学分互认。
在同一高职院校内,结合学校专业群设置,开发相应专业的学分互认体系下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群为建设单位,制定同一专业群的课程学习模块,并分配相应学分,为本校内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选择提供条件。
(二)高职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
以区域内多所高职院校为实施主体,保证不同高职院校间学生专业群内学习的学分可以互认。同时开发专业群建设资源库,丰富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时空学习资源,提供更多的灵活性,保证学生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自主学习。
(三)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
以地方高职院校为主体,联合区域内的其他中职学校,充分考虑中高职相似专业学习中的相似点,制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零存”式学习管理思想,人才培养方案灵活实施,高职院校认可中职已经学习课程中取得的学分,避免重复学习。同时邀请职教专家,中高职院校教师一起,联合企业人员,开展职业能力标准分析研讨会,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统一分配学分,且学分在中高职院校间互认,保证中高职顺畅衔接。
(四)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
打通职业教育学生的上升通道,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两头衔接”的作用,高职教育要主动向上衔接应用型技术本科教育,专本科院校联合探行“实训室+工作室+创新室”递进式技术创新育人模式,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特征,使职业教育的学生由单纯的单项技能学习拓展到对实际工作中协同合作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的掌握,再到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构建“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强设计”课程体系,以高职为起点,拓宽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灵活构建专业课程技能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要求灵活选定专业技能模块,专本院校联合对同一模块学习分配学分,且相互认可,为学生转段考核提供直接依据。
(五)学校教育与开放大学之间的学分互认。
开放大学因其教学和招生的灵活性,同时因其覆盖面广,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更多选择,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学校教育与开放大学之间互为补充,利用开放教育的优质资源,增加更多的人文素养、社交礼仪等课程,且为每一类型的课程划分学分,在学校教育中予以认可,并且可以抵消学校的专业学习中同类模块的学习要求,拓展学生学习的场所,增加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利,方便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就地就近学习。
四、结语
采用零存整取式策略在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之间推行学分积累互认制度,是在吸收国内外学分管理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开放性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其中的许多细节有待进一步探讨完善,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注释:
①王琪璐.基于新建构主义的高校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平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②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03).
③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
④彭丽茹.学分互认制度的国外实践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46.
⑤彭丽茹.学分互认制度的国外实践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48.
⑥冷国华,许翊,束锁平.新建构主义理论支撑下的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J].镇江高专学报,2012-4.
参考文献:
[1]王琪璐.基于新建构主义的高校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平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03).
[3]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
[4]彭丽茹.学分互认制度的国外实践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48.
篇9
关键词:会计监督 利益相关者 分类治理
一、引言
长期以来,学者热烈探讨与会计监督及其改革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但始终不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本性帮助,会计失真现象仍然存在,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一是相关研究的主流还建立在委托理论上,主要研究的是两个层次的会计监督问题。经理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及股东对经理层的会计监督,又以后者为研究重点。事实上由于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具有操纵会计信息和监督会计信息的动机,一个有效的会计监督系统要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出发,围绕会计信息的博弈思考如何构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会计监督体制。二是学者对会计监督机制的认识局限于追求一种适合所有企业的通用模式,没能认识到不同企业的不同特点。只有在对企业进行正确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构建不同的会计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克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利益相关者与会计监督
(一)利益相关者界定 20世纪70年代,弗里曼(Freeman)、多纳德逊(Donaldson)、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共同提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认为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公司的治理应该由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
(二)会计监督层次 会计监督作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系统,其主体包括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公司管理层面的总经理对会计人员的监督行为(狭义的会计监督);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企业的政府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行为。三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会计监督系统见(图1)。经理层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会计人员提交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以做出合理的决策,防止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会计人员对其提交给经理层的会计数据真实性负责。企业的经理层向企业所有者提交反映其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以解释委托关系,其对提交给董事会的会计数据真实性负责。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对经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并对向企业外部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负责。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作为管理的政府包括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虽然在所有权转让过程中转移了大部分风险,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同样具有监督的动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包括后两层,其中第二个层次的会计监督置于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会汁监督机制设计直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而有所不同。
三、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结构特征的企业分类
(一)单方主导型 企业的公司治理由企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类利益相关者所主导,即企业所有权被一类利益相关者独占。主要的类型有“投资人企业”、“经理人企业”、“债权人企业”等,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目标只体现一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形成的是单一的委托关系。委托人内部关系比较单一,主要矛盾来自占控制地位的个体与占小份额的个体之间冲突,体现为占控制地位的个体滥用控制优势侵占小份额个体的经济利益。
(二)全体参与型 全体参与治理结构出现在一些战略联盟和网络型企业中,其特点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共同参与企业治理,企业目标体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这类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关系复杂,内部利益制衡达到最大程度。
(三)多方共享型 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扣除两种极端的状态,更多的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共享的状态,这里的多方可能是两方、三方或更多,而多方的构成也是不同的,所以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股东――职工型”、“股东――债权人型”、“股东――职工――政府型”等,典型的案例为德国的“股东――债权人――职工型”、日本的“股东――债权人型”。这一类型的企业其内部利益相关者由不同的类别构成,内部存在一定的利益制衡性,在现实中比较多见。
四、基于企业分类治理模式的会计监督机制
(一)单方主导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内部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组织实施会计监督行为,要保证有效的监督行为必须使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力量均衡,这样所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体现。由于单方主导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仅为一类利益相关者,其治理结构中不均衡只能来自大小分额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体现为占控制地位的个体利用控制优势侵占小份额个体的经济利益。单方主导型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占控制地位的个体与占小份额的个体之间的冲突,在安排会计机制时要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份额构成情况,做到最大程度的制衡。此外,在这种类型企业中,要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使监事会代表小份额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单方主导型企业的外部会计监督非常重要,因为该类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仅为同一类群体,这类群体的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是一致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缺乏其它类别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容易产生侵蚀其它类别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会汁造假行为。这类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要重点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一种途径是成立一个组织代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监督的重点是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有没有虚增利润进行不应该的分配,有没有转移资产进而掏空企业的行为。对虚假会计信息的防范不仅可以通过企业的会计监督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进行控制。单方主导型企业具有建立合理的追究责任机制的优势,对内部利益相关者通过会计信息造假侵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可以直接追究该类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而不会像另两类企业需要在几类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担。单方主导型企业中如果获得企业所有权的那类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经理人,将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经理人企业”要特别关注,这类企业的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企业经理人操纵,尤其当这些经理人是短期内部利益相关者时,会计失真现象极其严重。这样的企业,一方面要着重发挥外部会计监督的作用,政府应对这类企业应进行重点稽查。另一方面,探索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制衡经理人的方法。
(二)全体参与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这类企业会计监督难点在于制度上如何设计和分配董事会的席位才能使制衡的效果最大化而又不影响治理的效率。为了达到有效的制衡效果,需要保证所有类别的利益相关者都有代表进入董事会,才能确保所有类别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如果有一类利益相关者分享剩余又不参与治理的话,其经济利益很容易受到其它类别利益相关者的侵蚀,如作为征税者的政府,其税收利益就常不能得到保证。所有类别利益相关者都应有代表列席董事会,但并不意味权力平均化,不同类别利益相关者董事会席位不同,席位分配可通过新一轮的集体选择决定或基于各类利益相关者剩余分享比例来确定。全体参与型企业的内部制衡作用很大,但也带来了决策效率的问题,过于分散的董事会会导致决策效率的损失,需要设计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合作的基础,使各类利益相关者行为统一到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上来。
(三)多方共享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多方共享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由几类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其内部存在一定的利益制衡性。内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群体之间的制衡作用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短期利益相关者与长期利益相关者的组合,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组合等。如果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不包括长期利益相关者,企业有可能产生一些短视行为侵害到部分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如果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中没有包括物力资本提供者,那么物力资本的特性可能会导致其持有者受到侵害。此外,经理人是否为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是该类型企业会计监督机制设计的关键,会计造假需要经营者的合作才能完成,如果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中包括经理人,董事会的会计造假行为就变得容易,企业的会计监督力度应放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上,如果经理层不包括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企业会计监督的重点就是董事会监督经理层提供的会计报表。对经理人的关注始终是会计监督的重点,目前经理人的报酬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那么怎样的报酬形式应将经理人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怎样的报酬形式应将企业的经理人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根据会计监督的需要,我们认为只要经理人的报酬与利润挂钩,即使可能设计了上限和下限,这样的经理^就应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
篇10
【关键词】健康疗养员;QT离散度;A型性格;B型性格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be the relations of healthy convalescents' personality types and QTd. Methods 156 individuals with type A personality and 131 with type B personality were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s and QTd test. Results People who have different type personalities always have different QTd,and QTd of individuals with type A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individuals with type B, regardless of gender, age, or educated-situation. ConclusionW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examination on healthy convalescents, includi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rsonality of each convalescent, and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to the behavior risk factors of A type personality to enhance their psychological feature, prev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effects of recuperation.
【Key word】Healthy convalescent;QT discrete;A type personality;B type personality
A型性格以时间紧迫感、强烈的竞争意识、缺乏耐心、对人常怀有敌意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冠心病并与冠心病发病有关的行为类型,早已被国际心肺与血液病学会确认为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1]。QT离散度(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2],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其定义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最长QT与最短QT之差[3]。1990年Day等首次证实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QTd增加为心室肌复极不均匀的表现,与多种心脏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关系密切。为了探讨健康人群不同性格类型的QTd改变,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项目
1.1.1行为类型测定采用全国身心医学协会研究组1984年编制的A型性格问卷,同时采用1987年南京会议修订标准:A型37~50分,A-型30~36分,M型27~29分,B-型20~26分,B型1~19分。B型性格特征与A型相反,表现为松弛、悠闲、满足、随和及缺少竞争性等。
1.1.2QTd测定采用国产MD-IB同步12导联心电图自动分析仪,进行心电图直接分析计标而获得QTd。
1.2调查方法对在本院特诊科作心电图检查的441例疗养员进行“A型性格问卷”调查,选择A型与B型被试。在441例调查者中剔除了临床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者27例,L分较高者(L>7分)41例,答卷漏项者86例,共测得健康疗养员A型性格者156例,B型性格131例,共287例。
A型性格中男性83例,女性73例,男∶女=1∶0.9;最大年龄者70岁,最小年龄者23岁,平均年龄(40±9.68)岁;受过高等教育者103例,受过中等以下教育者53例;干部63例,工人34例,教师53例,其他职业6例。
B型性格中男性59例,女性72例,男∶女=1∶1.2;最大年龄者60岁,最小年龄者23岁,平均年龄者(36±8.97)岁;受过高等教育者104例,接受中等以下教育者27例;干部27例,工人19例,教师80例,其他职业5例。
1.3数据处理全部数据在计算机中使用统计软件(Excel)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进行组间t检验,显著性差异
P
2研究结果(表1~6)
在A型性格组中,男、女之间的QTd无明显差异,在B型性格组中,女性的QTd要明显低于男性(P
分≥40岁组和≤39岁组,表4显示A型性格组年龄偏大,B型性格组年龄偏小。两组性格的QTd在两个年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但两个年龄组的A型性格的QTd均显著高于B型性格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将受试者按受教育程度分为高等教育组和中等以下教育组,两组间的A、B型性格的QTd无明显差异。但两个不同的文化组中A型性格的QTd比B型性格有明显增高,显著性检验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分干部、工人、教师三组,三个不同职业组的A、B型性格的QTd比较无明显差异。A型性格组中干部较多,占40%,B型性格组中教师较多,占61%,干部组与教师组相比,A、B型性格的QTd无明显差异。
3讨论
研究显示,不同性格类型的健康疗养员的QTd有不同改变,健康人群A型性格的QTd明显高于B型性格,这一结果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人群中均有反映。性格类型对QTd的影响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过程。A型性格者除了有雄心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总是处于时间的压力下,从不满足于工作的进度,总是试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不懈地努力,没有耐心等特征外,A型性格者通常对环境有不寻常的控制需要,特别易于受到不可控制的生活和工作情境的威胁。然而,人生中充满各种紧张性事件,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控制生活环境。A型性格者特别难以接受这一点,总是试图实施对环境的控制[4]。有人研究发现,A型性格者面临挑战、紧张或威胁时,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过度及获得倾向,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这些生理活动虽然不能直接引起冠心病,但却可间接地影响心肌冠流,或猝发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电的不稳定性[5]。有研究表明,QTd的形成与心肌细胞群的除极、复极顺序及单项动作电位的特征(如动作电位时程)有关,特别是T波顶点(TP)前移,TP-T间期延长,QTd增加。A型性格者长久持续的不良情绪易激发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肌电生理的变化,增加心血管病的易罹患率。该项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应该重视对疗养员进行心理检查,包括进行性格甄别,尤其对A型性格者的行为危险因素应进行综合干预,以期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血管疾病,从而达到提高疗养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paragon B,Friedman M,Breall WS,et al.Type A behavior andcoronary atheroselerosis[J].A theroseleresis,2001,156(1):145-149
2黄颖.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价值[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21(2):98-100
3胡善友.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临床分析[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5(5):444
4兰玉萍.从应激的生化反应谈A型行为与心身疾病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0,20(4):50-5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监督管理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