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机制范文

时间:2023-03-30 19:2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警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预警机制

篇1

【关键词】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政府责任

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重新的分配、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我们要站在复杂和综合的角度上,对危机的性质、状态和前景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把握、估计和预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人,在公共危机的预警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试图分析政府在公共危机预警中的责任缺失,以明确政府责任问题,进而在理念上实现由强调公民义务和政府权力到强调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的转变。

一、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及政府责任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界定

按照国际社会的一般看法,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而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社会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我国学者认为公共危机是由于某些无法预测的因素诱发产生的对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形成重大威胁的事件。

(二)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责任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是指在危机演变的不同阶段中,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要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危机信号和危机征兆进行严密监测,对其发展趋势、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合理科学的估计,并向有关部门发出危机警报的一套运行体系。

建立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需要政府做的工作有:

1.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控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

2.制定各种科学意义上的应对控制措施,努力探究危机形成、爆发的一般规律及其解决的一般规律和控制策略。

3.开展政府雇员危机管理培训和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教育,增强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雇员危机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4.在危机的潜伏期和初显期,政府应对可能导致其爆发的因素做好控制工作,努力把一切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化解于爆发之前。

二、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危机监测不力

危机预警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各种潜在风险进行随时评估,我国现行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就缺少风险评估机制,对危机发生或能发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调查、评价和预测。再加上没有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控系统,未能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很难做到对危机的详细预警分析。

(二)预案粗陋,缺少演练

要做到预案求实,不仅要有危机一旦发生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多套行动(遏制危机、处理、消除危机,重建或恢复正常状态)方案,而且要通过教育、培训、演练或计算机模拟、培养,提高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和群众的应变能力,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使危机一旦发生,预案能够切实地发挥作用。我国现实存在的问题,不仅是预案粗陋,更重要的是缺乏培训和演练,停留于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文章,甚至多发的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预案也是如此。

(三)没有及时准确地信息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息传递方面喜欢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致使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或扭曲;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缺乏规范、及时的信息披露制度,宣传主管部门又习惯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这诸多原因使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作用和社会监督作用受到极大限制。再加上各级政府为了“保稳定”,各级官员为了“保乌纱帽”,以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过分看重吸引外资、发展旅游等方面的近期局部利益,使得各级政府在预防和救治危机进透明度极差。

三、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危机意识淡薄

在全球化背景下,危机的来源发生了变化,不只是战争会引发危机,环境、金融、病毒等也成为诱发危机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小概率事件的触发下都有可能诱发大规模的危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

(二)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划分不够清晰,许多事项管理的权力、责任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部门封锁现象,沟通存在比较明显的障碍。在这种制度下,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困难。当危机爆发时,对于一些重大事项谁负责、对谁负责的问题更是难以明确,许多事项往往要由中央政府统一下令才能协调一致,导致了政府应对危机的反应能力大打折扣。

(三)缺乏常规性危机管理部门

危机爆发时,训练有素的危机管理机构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反应。危机管理机构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必须把懂得危机管理的人员组成专业机构固定下来,持续累积信息和经验。使危机刚出现时,及时控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现有行政机构,既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体系,又缺乏专业人员和应急运作机制,对于危机处理方式经常是遇事就成立一个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具有浓厚的临时色彩,因此在进行跨部门协调时工作量非常大,效果也不明显。

(四)法制滞后

法律制度是各种制度中最强硬的一种,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稀缺资源,同样地,法制建设也是危机管理制度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在西方发达国家,危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成果就体现在立法上,如美国、日本、俄罗斯就有《紧急状态法》。而我国在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则相对滞后,政府在处理危机时仍然习惯于运用人治方式,相对忽视了法治方式。

(五)问责制度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把自己视作管理者,把民众视为被管理者,这种理念必然造成问责制度的缺失。我国政府官员经过授权拥有公共权力,必须接受监督并负有责任。但是实际过程中过于强调官员个人的主观动机而不论其工作成效,缺乏一种权力与责任对等的意识。有时即便是对责任官员做出了处理,也通常是久拖不决,甚至到最后不了了之。

四、强化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责任

预警机制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导致危机的扩大,增加危机处理成本,另一方面破坏了政府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强化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责任势在必行。

(一)建立敏感的信息系统

1.加强危机管理软件系统建设。应当利用IT和网络技术,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信息网络,覆盖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基层自治组织、科研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团体、民间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自己专用的、畅通的、可靠的信息采集、加工系统。政府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从静态上讲,包括三个方面的信息库:涉及各种社会现状与发展情况的信息库;危机防治与救治的资源信息库;危机管理中的技术数据信息库。从动态上讲,政府危机管理信息系统除上几个方面的信息库所涉及到的信息收集能力外,还包括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

2.整合外部力量。一方面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功能发挥必须有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因此必须加强民众的危机意识和科学精神。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政府应该对危机涉及的各个方面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智囊机构的作用。他们带来的是新的视角,新的逻辑,新的对策,他们常常能够使决策出现柳暗花明的气象。另一方面在危机管理上,我们要积极争取国际性的组织和地区性的组织在资金、人员、技术、教育和培训、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在信息方面的沟通。通过全球合作,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谅解,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一方面可以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

(二)强化危机预警的组织保证

1.建立分权式的组织结构。面对越来越多的决策,分权式组织结构可以让“下面”或“外面”做出更多的决定,减轻政府做决定的负担,有利于信息的收集与传递,提高危机预警的效率。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政府自身自上而下的行政组织系统,在各省、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都设置专职专业人员负责各种与危机有关的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传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吸收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基层自治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社管会)的参与。通过这两方面的结合,形成一个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危机应对组织网络。

2.设立常规性危机管理机构。在中央一级政府这个层面上,应尽快建立起具有会商决策和综合协调的常设性危机管理机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任务,组织有危机处理经验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对各类危机开展分析总结工作,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上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并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工作,加强他们协同运转能力。在地方各级政府层面上,地方政府应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设立相应的对口管理部门,并根据本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具体的职能部门及组织形式,加强各部门间协调运作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

1.加强紧急状态立法。我们可以借助国外的危机管理经验和相关的法律制度,结合国内处理各类危机的经验,制定出一部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紧急状态法》。对危机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义务、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的权力义务、组织运行程序、政府紧急权授予的规定、社会各阶层和公众的责任和义务、紧急管制措施规定、政府社会动员和征调规定、公民权利保障规定、政府信息通报规定、危机处理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及责任追究等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

2.建立行政问责制度。所谓行政问责,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等对公共行政行为进行质疑。权责对等是“行政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认为官员在接受权力的同时,也就接过了责任。不肯或未能承担起应有责任,则其便没有资格或不必再持有权力。它更加强调的是工作效果。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主要有:司法机关追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法律责任;各级党委行使人事任免权,追究行政首长的领导责任,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责任追究;行政相对方的追究。其中行政相对方的追究是构建我国公共危机责任机制中最重要最有力的一环。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预警机制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企业发展能够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务风险往往存在于企业运营的不同业务环节中,对企业业务活动开展产生深远影响。受外部市场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逐渐增加。若企业对财务风险认知不足,未能采用风险管控措施,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企业为实现高效发展,必须重视财务风险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管控财务风险的重要机制,该机制主要将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作为重点,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数据信息,挖掘信息背后蕴含的价值,有效识别风险,并进行风险预警,便于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财务风险。企业应重视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使其成为提高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的助力。

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概述

1.1财务预警机制的概念

财务预警机制也称企业破产预警机制,主要是利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衡量与分析,继而发出财务预警信号,便于企业掌握当前财务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财务工作。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检测、诊断等功能。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最为常见的使用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性预警,另一种是定量预警。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首先,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预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财务预警机制具有一定的预防功能,能够预防财务风险。最后,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完善功能,在运行中,企业应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财务预警机制,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财务预警机制通常是由多个小部分组成,如财务预警组织机制、财务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财务风险分析系统和财务风险处理系统等。

1.2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功能特征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生产和运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还能够保证企业稳定运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2.1有效收集不同类型的信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法律制定、外部市场形势变化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积极构建财务预警机制,能够收集较为全面的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分析,从而结合企业内部具体的财务信息,开展风险预测和预警工作。信息收集是财务预警机制的基础功能,也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功能之一。1.2.2全面监管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能够使企业结合当前运营情况和战略目标落实情况,调整策略,实现风险规避,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督,并将目标制定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1.2.3预测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测是财务预警机制中的核心功能。财务预警机制在运行时,能够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重信息,通过信息深入探析并掌握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引导企业管理者了解财务风险问题,采取风险管控措施。1.2.4规避风险财务预警机制能通过多重信息分析,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明确风险来源,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管理者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制订风险管控措施,强化风险处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终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1.2.5行为规范财务预警机制还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功能。它能深入分析企业运营中的财务问题,通过风险识别、预警,消除风险,通过日常工作总结,在企业管理中,将日常工作经验逐步转化为行为规范和标准,继而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避免企业在运营中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保障企业的高效发展。

2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成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成内容

2.1.1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该机制的作用和优势,应当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部门,主要负责预警功能管理。同时,还应辅助其他部门,共同推进风险预警工作。企业可引导财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共同推进预警组织分析工作。预警人员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主体,在机制构建环节,预警人员应充分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与需求,确保预警机制的构建符合企业的需求。2.1.2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是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环节,强化对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的构建,能够及时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能够获取准确的预警信息,为企业财务工作的调整夯实基础。2.1.3高效财务风险评价机制首先,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重视对财务风险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有利于企业及时分析并评价内部财务风险问题,判断财务风险的大小,将更多精力放在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风险中,以实现对风险的管控与规避;其次,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使用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掌握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及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最后,企业可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方案,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2.1.4财务风险责任机制企业管理者应重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为提高风险管控质量,促进企业高效发展,管理者可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员工和部门。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者还可将风险管控与员工绩效相结合,制定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风险管控的积极性,强化风险管控,从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2.2.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调整并完善内控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作用,以提高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质量。在企业内部,内控制度通常会涉及多个部门,在财务预警机制高效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控制度,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有效分工,引导员工相互监督,确保工作质量。2.2.2充分协调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为保证财务预警机制的高效运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应摒弃传统的各部门间相互独立发展的模式,引导各部门间建立协作关系,并强化信息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完善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预警机制的工作质量,从而为企业提供翔实的财务预警信息,便于企业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此外,协调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使用有限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具体步骤

3.1准确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首先企业需要准确识别内部财务风险。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加强观察与分析,掌握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在明确财务风险后,企业需结合多重指标与数据,掌握财务风险诱因,在风险发生前采取措施,以规避风险的发生;其次,企业可对内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资料展开解读与研究,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分析风险发生原因。最后,企业还可通过多重指标间的对比分析,掌握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运营产生的影响,从而制订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3.2正确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正确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是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前,应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分析内部各项数据信息,同时还需要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将分析结果作为基础,以推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科学构建。其次,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中,需要将企业实际情况作为基础,避免出现指标的构建与企业发展不相符的情况,以充分发挥风险预警指标的优势和作用;最后,企业可结合现有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完善指标体系,合理预测潜在风险,以进一步发挥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的推动作用。3.3明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成员为确保预警机制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明确内部主要成员,以推动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因而对其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风险预警成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性,才能开展预警工作。其内部成员主要从企业内部选择,不仅包含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同时还需要邀请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加入。科学合理地选择成员,是实现高效沟通的重要前提。在日常工作中,预警成员可结合预警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制订应对方案,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3.4制订财务风险预警方案

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制订财务风险预警方案。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前制订应对方案,可有效避免出现风险发生后因无法及时应对而导致企业受损的情况。因此,企业应在内部建立财务预警部门,结合企业实际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外部环境。在分析完成后,对比分析结果与财务指标,及时掌握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深究风险发生原因,并结合企业情况及发展战略,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此外,企业应充分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为各部门建立沟通渠道,以便信息共享,发挥部门间的协作优势,解决财务风险问题。

4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路径

4.1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在企业运营中,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全面消除。为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应构建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并解决。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企业应从思想意识层面出发,摒弃传统且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首先,企业需要掌握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不同的工作环节中,管理者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减轻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诱因存在多样性,若内部环境不完善,财务工作操作不规范,企业整体风险意识不足,就会引发财务风险。新时期,企业应跟随时展变化,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内部管理者、财务人员均需要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认知,增强财务风险识别及防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可深入探究财务风险成因,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企业需要树立风险意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但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受多重因素影响,易滋生财务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此,企业通过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财务操作,强化内控,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为引导全体员工形成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风险意识,明确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产生的危害,正确认知财务风险,以发挥管理者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推动员工观念的转变。此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促使员工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参与财务风险管控。由此可见,从思想层面出发,掌握财务风险诱因,树立财务风险理念,是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基础。

4.2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指标是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重视指标体系的构建。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涉及诸多内容,如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模糊处理和不同指标的权重确认等。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中,首先,需要确保各项指标的科学性与全面性,确保指标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避免指标出现重复、繁杂等问题进而影响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质量。其次,在指标体系构建中,应始终遵循构建原则,完善基本指标体系,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等。若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善,将会降低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难以全面管控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后,在指标体系构建中,企业应当突显出现金流量指标体系的作用。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生存产生直接影响,将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指标,可及时明确问题本质,助力企业解决问题。

4.3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能够推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首先,企业应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在现代型企业中,内控制度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优势,能够促进企业治理、内部管理、责任考核和风险防范等工作的融合,推动不同工作间的相互协调与补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企业应重点突出内控作用,对企业内部管理者进行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完善机构,如审计部门、预算部门等,为内控体系运行夯实基础。例如,企业应积极完善预算决算结构,在董事会下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还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的执行。其次,企业应积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融合,打造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推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中因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为此,企业需将信息网络与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相结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构建高效的管理系统,实施数字化管理,及时识别并分辨风险,制订应对方案,打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企业可通过大量数据信息分析,明确内部经营波动情况与财务危机前兆,及时预警,以发挥财务预警机制的作用。企业在数据信息分析中,不仅需要从内部出发,还应对外部市场与行业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以提高风险防范质量。最后,企业需要做好经营决策工作,管理层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针对财务风险,可提前制订应对预案,强化风险管控,将风险预警意识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

5结束语

新形势下,为从根本上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财务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邵蕾.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4):49-50.

[2]高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商讯,2019(28):34-35.

[3]拓步娇.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24):51.

篇3

关键词:退学试读;预警机制;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学分制的引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但高校扩招和学分制改革在使大部分学子受益的同时,也使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完成学业。天津师范大学学籍管理条例中规定:一学期内不及格课程达到16学分或各学期累计不及格课程达到30学分者,应当退学。条例中还规定:凡因学习成绩不及格而达到退学条件者,允许其申请自费试读。怎样减少退学试读学生的数量,这对教学管理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学院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谈论和研究,制定出一套退学试读预警机制。

一、设立退学试读预警机制的目的

(一)促使学生由填鸭式被动学习变为开放式主动学习。许多学生无法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面对大学自由自在的环境,学生不能及时调整自我,逐渐丧失自我约束能力,沉迷网络和交友,迟到旷课成为家常便饭,成绩不合格也习以为常。如果不实施预警机制,此类学生很可能在大一结束时就面临退学的后果。

(二)学分制使得学习变为“个性化定制”,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课程。这种转变往往使他们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学生不能合理规划必修课和选修课,到了毕业时才发现自己毕业学分的可怕缺口。

预警机制的主要作用是防患于未然,由“结果处理”变为“过程预防”,在学生未达到退学试读条件前,给予提醒和警示,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退学试读预警机制的内容

(一)任课教师预警。任课教师在第一节课就强调:凡是缺勤三分之一课时者,不允许参加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此外,任课教师记录课堂出勤,并及时向教学办教师反馈,教学办将迟到旷课次数多的学生情况及时向班主任反应。但由于任课教师不会每节课点名,因此情况反映不够全面。

(二)班主任预警。班主任会不定期到课堂进行出勤抽查,课下与各宿舍长进行座谈,了解每位学生的生活状况。根据经验,缺勤次数多者往往会沉迷网络,在宿舍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通过座谈,班主任也会发现其他情况,比如有些家庭困难学生逃课去校外兼职,有些学生因思想和心理问题在宿舍表现出孤僻不合群现象,这类学生往往会考试不及格。每个学期初,班主任老师会得到教学办反馈的学生成绩单,班主任会根据成绩情况分别找个人谈话,及时发现问题,与学生和家长沟通。

(三)学习委员预警。每个班的学委负责点名,记录迟到、早退、旷课、请假等详细情况,并于每周二上交上周记录。教学办教师通过查看记录表发现某些同学出勤的异常情况,然后与相关学生进行谈话。但是学习委员的这个记录表有可能不够客观,学委会碍着面子或者同学关系等主观因素,使得记录数据有偏颇。

(四)学生会预警。学习部的学生不定期去课堂抽查出勤,并将情况反馈给教学办。

(五)退学试读预警。2010年,学院经过认真研究和详细讨论,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执行以下规定:1.凡一学期内不及格课程达到16学分或各学期累计不及格课程达到30学分者(简称为“16/30”),可向学院申请试读,且由学生本人携带学生证和身份证到学院教学办公室填写申请表,并由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签字,否则按照自愿接受退学处理。试读满一年未达标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退学或延长试读期处理。学院向家长寄发《退学/试读送达书》和《学生成绩单》。2.对于一学期内不及格课程达到10学分或各学期累计不及格课程达到20学分者(简称为“10/20”),学院将向家长寄发《退学/试读预警送达书》和《学生成绩单》。在规定中,第2条是警钟也是缓冲,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联动,共同努力避免学生走向退学试读的道路。如果没有第2条,学生家长可能接受不了自己孩子即将退学试读的处理,也没有给予学生和家长补救的机会。如果有些学生无视警告,无视教师和家长的努力,那么按照第1条处理,该生进入试读阶段。我院建立退学试读预警机制,是从源头着手,尽力避免学生进入试读阶段,一旦从根源发现问题,师生家长多方联动,为学生制定阶段学习计划,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

我院自2010年9月开始实施退学试读预警新机制,对象为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07~2009级的学生。以2008级学生的数据为例,达到“10/20”学分的人数为35人,达到“16/30”学分的人数为24人,经过一年的努力,2011年9月两个数据分别为12和12,人数大幅减少,这说明在退学试读预警机制的实施下,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业问题的严重性后,在一年内努力调整心态,通过教师的帮助积极制定学习计划,迎头赶上,走出了学习的困境。我院已连续三年实施预警机制,这套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套机制,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帆,王慧.高校学籍预警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与经济,2012,(09):41-43.

篇4

[关键词] 公共安全;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64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103- 02

0 引 言

当前社会进入到一个利益结构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以及利益关系显性化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迅速变迁和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甚至“高风险”的社会,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直接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社会公共安全预警机制是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突发性事件(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一个子系统。目前我国学者对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公共安全的治理方面,大多偏向研究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缺乏专门针对社会公共安全的预警机制新设计。本文主要思想是设计一整套系统的公共安全预警机制,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有效地提高公共安全管理的水平。

1 社会公共安全预警机制的设计

社会安全预警管理必须高度重视预防工作[1],传统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是由预警信息搜集子系统、预警信息分析和评估子系统、危机预测子系统、危机预警指标子系统、危机警报子系统、危机预控对策子系统等6个子系统构成[2]。由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特殊性,本文对社会公共安全预警机制设计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1 风险源追溯机制

风险源追溯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可能发生的自然风险源、人为风险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风险源进行溯源分析。社会公共安全预警管理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社会组织联系本部门本单位本组织的工作和发展实际,及时准确地发现社会中公共安全隐患和风险源。同时进行信息收集以便准确及时地预测到可能发生危机的征兆,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和控制。

1.2 动员保障机制

政府的相关单位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畅通信息的渠道,成立国家门户网站,提供专门的信息服务:建设单一、便利的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网站。最后实行预警信息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汇报制度,让广大公众参与风险防范工作,进行各种演练(如安保反恐演练、平安志愿者演练)和风险防范的宣传活动。

1.3 监测预警机制

对各种因素和安全问题的表象分级(风险等级)、分类(不同人群)、分区(不同区域)实施严密监测,及时掌握社会公共安全变化的一手材料。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检测手段,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和表象进行监测,预测其演变、发展和趋势。加快交通、公共、气象、市政、环保、地震等专业部门的数字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明确规定各层级汇报公共安全信息的时间期限,以及特大的公共安全问题的特殊汇报方式和责任的追究机制。

1.4 分析评估机制

首先是环境评估,对可能或已经引发危机的经济社会环境进行评价和预测。其次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和评估,掌握客观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敏锐地察觉环境的各种变化,当出现不利因素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趋利避害,各部门及时识别评价组织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外界和内部的不确定性因素,观察、捕捉组织出现公共安全问题前的征兆性信号,及早进行必要的防范,也要确保组织的薄弱环节不会转变为危机。

1.5 会商决策机制

应急决策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先导[3],会商决策在公共安全预警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涉及公安、消防、交通等各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各机构针对各类安全相关部门进行会商,讨论相互协作、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全面有序地展开社会风险防范和社会安保。横向的各部门之间以及纵向政府间直接的协调配合方面要做到衔接,以最优最有成效的会商决策来管理公共安全。

1.6 指挥处置机制

整合各部门各支应急处置力量,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开展实战演练,尽快建立应急与预警管理合一的常设机构,其主要的功能是社会安全预警和应急管理,在平时发挥预警预报、监测监控、专业咨询、安全教育和业务指导,制订危机应对方案,协调各部门、机构的应急处置,针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件权威的调配资源,在安全事件处理完后发挥协调相关部门的作用,

1.7 沟通监督机制

社会公共安全预警管理各相关部门分别就相关措施与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机构沟通与交流、提出预警和补救意见和建议,确保各种信息真实、及时、准确,并按时间节点向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机构送报相关材料。各公共安全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并对每个部门是否履行职责相互监督,确保整个预警系统的活力,遇到险情能够快速做出反应,沟通监督机制是提效的机制,也是内部纠错机制之一。

1.8 反馈审核机制

篇5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和对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出版产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多年来各类出版物的发行量始终居高不下。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年底我国共有图书出版社584家,全年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和音像产品等出版物达到550.6亿册(份、张),其中图书出版数量为86.6亿册,占总数的15.7%;各类期刊28.8亿册,占比5.2%;报纸为430.1亿份,占比78.1%,全国出版行业总营业收入达到21655.9亿元,较2014增长8.5%。在此背景下,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类出版社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纷纷实现成功转型,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化运营,并且随着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大量涌入,各类新兴媒体也粉墨登场,国内的出版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出版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经营风险愈加突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危机的困境,作为出版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运营过程中有效化解财务风险,才能实现企业长期的稳定发展。因此,管理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出版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在无法预料或者难以控制的因素影响下,使得企业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出版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出版企业在各种不可预期的因素作用下,企业收益偏离预期,并对出版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生存发展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出版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除了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还承载着文化传播功能的社会义务,在追求盈利和履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和经营危机。企业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就必须首先对出版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分析各类财务风险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根据出版企业日常的财务活动,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债务风险、现金流量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

2.1出版企业的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或者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在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我国出版企业的显著优势在于拥有优越的人力资源和智力因素,劣势在于一般的企业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在筹资环节可用于抵押固定资产数量较少,由此可能导致在企业运营或新增项目的关键时期,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而导致运营受阻或者项目失败。此外,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严格的还款期限和高额的利息支出等因素也会导致企业陷入经常性的财务危机,影响企业外在形象和财务信誉。

2.2出版企业的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由于企业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导致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水平的财务风险。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出版企业为了使资本得到保值增值,将暂时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对投资项目的论证不充分或者决策不科学,国家政策法规等外在因素影响将导致投资项目不能按时投产,致使投入资金和收益不能按时收回,由此影响出版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偿债能力。

2.3出版企业的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不合理的负债规模和不合适的债务产生方式所引起企业的收益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出版企业筹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个是企业自有资金或盈余资本,另一个是从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借来的信用贷款或从其他债权人借来的外债。适度的负债经营可以通过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同时可以起到抵税作用,但是一旦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固定的利息支出就会降低企业的利润,减少企业所有者的收益。尤其是困境中的企业将面临破产的风险。

2.4出版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

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的相关资产不能够正常地按照需要转化为现金,从而进一步导致企业无法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在出版企业的正常经营状况下,需要留存一定数量的流动现金用以支出正常的资料采购、人员工资以及各项办公和管理费用,但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出现纸张等原材料占用资金较大,或者图书存货周转过慢造成资金时滞,将影响企业的日常业务开支和偿还债务,企业将面临入不敷出的财务危机。

2.5出版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企业产品售出之后能否从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金额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的一些出版企业为了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缺乏对新客户的信用评定的前提下,大量采取赊销的方式抢占市场,尤其是部分企业简单地以职工图书的发行数量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使得市场销售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只顾图书或报刊产品的销售数量而忽视客户的资信状况,这样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形成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另外,大量的坏账死账,也是诱发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重要因素。

2.6出版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未来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业务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出版企业的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收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但如果收益的确认或分配时间不当,则很容易产生分配风险。在收益的确认方面,如果出版企业出于短期的利益考虑,在账面上虚增收益或者虚增成本,则可能一方面带来当期的可分配利润增加或者少交营业税费,另一方面导致企业资金的提前流出而引起财务风险。如果收益的分配与企业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在企业的困难时期,多分收益将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少分或不分利润则可能挫伤企业所有者的投资积极性,容易引发新一轮的筹资困难和财务危机。

3出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建立出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必须首先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在系统中设定资产负债率、资产利润率等财务指标的预警区间来观测和识别风险,然后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分析风险大小,最后再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损失。

3.1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

在建立预警机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设定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盈利水平、偿债能力、运营水平以及发展能力等方面信息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然后再根据每项指标在出版企业中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结合我国现阶段出版企业的特点,在专家访谈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拟定出如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3.1.1资产利润率

出版企业的资产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所实现的利润在当期的平均资产占用额中所占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占有额)100%

该项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越好,管理水平越高,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3.1.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期末的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表示企业总资产中通过负债筹集的比例,该指标可以反映出版企业负债水平以及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该项比值越小(一般达到50%以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但考虑到出版行业特点,该项指标的正常区间范围是40%60%。

3.1.3现金流量债务比率

现金流量债务比率是指企业日常经营中的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的比值,反映出版企业当期可以使用现金清偿债务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量债务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一般情况下,该项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同时反映出版企业目前的最大付息能力。

3.1.4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一个会计年度)的应收账款可以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该项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出版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

通常情况下,出版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收账速度越快,资产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

3.1.5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在一段时期主营业务成本占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该指标可以反映出版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该项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出版企业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越低,资金的流动性就越强。

3.1.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指企业一段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和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差值与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该项指标可以反映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要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般情况下该项指标数值越高,表明出版企业的增长势头越旺,考虑到行业特点,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在低于-30%,就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出现大幅下滑,随之产生财务预警信号。

3.1.7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之间的比率,该项指标反映出版企业每花费一元的成本费用所获得利润的数额,体现出版企业的日常经营耗费所对应的经营成果。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依据出版行业特点,通常情况下该项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企业利润越高,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好。

3.1.8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的利润总额与企业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企业自有资本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通常情况下,出版企业的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企业通过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越高;反之,出版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就越弱。

3.2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应对策略

出版企业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之后,主要工作就是要对整个指标体系进行综合监控,根据每个财务指标的数值表现,实时地采取措施来应对风险。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手段进行监控和应对,实践中也经常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3.2.1定性预警监测方法

定性预警方法是分析监测人员主要凭借自身经验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判断的财务预警方法,在现实中常用的方法有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法和流程图法等等。定性预警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者个人的主观经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判断和预测,可以更加直观地描述具体财务指标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如果监测到企业连续几个周期出现资不抵债、经营亏损或者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放慢,就可发出企业将发生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

3.2.2定量预警监测方法

定量预警方法是根据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数据表现,通过收集样本数据进行具体的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量分析模型进行量化预警,在具体实践中又可分为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单变量模型是根据单项指标的财务数据变化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该方法优点是易于观测、操作简单,但缺点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单项财务指标所反映的财务状况比较片面,在同一时期运用不同的指标监测数据,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企业的管理层也容易避重就轻传递虚假信息等等。

多变量模型是将多项财务指标通过加权汇总构造线性函数公式的形式来预测和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的一种量化分析模型,模型建立起来之后,在实践中只需将选定的多项财务比率输入模型中的变量,该模型就会计算出一个数据结果,分析者根据输出结果即可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大小。比较典型的是1968年美国学者爱德华阿特曼(Edward Altman)教授的Z计分模型,该模型的表达式为: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变量X1表示一段时期新增流动负债与期末总资产的比值,X2表示期末留存收益与期末总资产的比值,X3表示税息前的利润与期末总资产的比值,X4表示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值与期末总负债的比值,X5表示本期销售收入与期末总资产的比值。如果计算结果Z2.675,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1.812.675,说明企业财务状况不够稳定;如果出现Z1.81,就表示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多变量模型是从宏观角度综合运用多个财务比率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相比较单变量模型而言,该模型更能够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得出的结论也相对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具体的分析方法又包括多变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线性结构方程、多维量表分析和Logit对数线性模型等等。

篇6

一、确定潜在对象

每个人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在恶性事件来临之时会有不同的反应。要建立预警措施,首先应该确定预警方案所面对的对象。对最有可能在灾难等重大事件来临之时发生应激的人,需给予力度更大的预防措施。而对于其他发病概率相对较小的人群,则给与适当的保健措施即可。确定哪一种人的发病概率较高则成为了本预警模型的第一个难点。

现今的确定个人心理坚强程度多是采用 SCL-90、生活满意度等量表,对于现在的心理状态进行测量,但是这样的测量方式一方面都是在灾难没有发生的时候测量的,并不能对重大灾难过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准确的测量;另一方面,这些量表都是更关注主观感受的量表,人的主观感受的测量会因为当时的心情、环境等因素出现“假阳性”。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不具备统一的参照标准,因此对于特定事件的测量,必须关注其引起的外显行为。建立预警模型的第一步首先应该是建立恰当行之有效的评判机制。下面给出一种可能的建立评判机制的方式:

寻找尽可能多的以前发生过的应激失败的人的案例,归纳分析其中能够影响应激情况的因素,以及会潜在的引发应激失衡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确定决定性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制作一系列标准化量表,对各种群体的人们进行测量后确定对象,对有心理危机的群体进行心理干预。

当然,这种确定影响因子的方式只是笔者构想的方式之一,对于其可行性的论证还需要很多实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支撑,还有其他很多种方式可以适用于确定影响因子。对于这些内容的论述还需要很多的篇幅,而本文旨在对整个模型进行综述,因此相关细节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干预方式

本模型的第二个难点就是如何建立可行的,能够实用的预警机制。预警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产生应激问题的前提条件上,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预防应激反应的不良后果。现今的方式多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含量和信息含量普遍较低。因此良好的干预模型的建立的应该是成系统化的,完善的构建一种体制。

1. 建立监控系统

对潜在可能发生应激行为问题的人员进行定期的访问,监控其心理状态,建立类似身体检查的定期的心理状态检查机制。实时分析心理情况,例如,在对某个人的内心波动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的定期监控中,分析灾难性事件的强度和不良性反应的程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对其趋势进行预测,探讨每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阈限值,采用合适的方法使阈限值不断的提高,达到增强应激能力的效果。这个监控系统的建立需要全社会各界一起努力,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依赖于各种社会机制的共同发展。这个监控系统,不仅需要强大的财力物力支持,还需要临床心理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快速的分析出心理数据背后的问题。

2. 提高心理临界点

1)通过普及的心理辅导让大家不断的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心理弱点,不断的直面这个弱点。通过厌恶疗法等方法使得自我的内心更加顽强。2)建立完善的家庭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更加了解。完善的家庭支持系统可以给人们提供最强大的精神支柱,使得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可以顺利的度过超过自己承受阈限的心理困境。因此,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鼓励和支持,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应激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发生汶川地震的时候全中国的人民可以众志成城,度过难关。而美国发生印尼海啸之时,政府还在纠结于责任归属而置百万难民于不顾。3)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意识。我国的心理健康一直处于不被重视,不被接受的位置,越来越多的群体处于高危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群体,应激能力比其健康状态下降很多,不利于其顺利的度过应激过程。因此对于全社会亚健康状态的重视成为了建立和谐的应激预警机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 社会保障机制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

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的层次理论的观点。好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人们对于心理状态的重视。良好的教育加深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只有越来越让人们体会到安全感的社会,才能真正的实现全民心理健康,不断的减少犯罪,减少行为偏差。

4 总体上讲

总体上讲,就是要建立一个宏观上全社会范围内的心理保健体系,在各大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安排群众定期的心理检查,应用完善的心理检查机制,检查各项指标并预测其趋势。不断地提高心理临界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阈限值。在微观范围内,强调家庭的作用,鼓励家庭和团体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建立以布朗分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全民心理建设,最终实现心理情况的良好监控。

三、补救措施

再好的预警机制也难免出现纰漏,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事后补救措施变得十分的重要。即,在预警机制没有正确的预测并防止不良的社会应激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方式使事情造成的结果所造成的伤害减低到最低。现今有的一些方式主要有:

①平衡模式。即对个体在应激事件下的心理失衡状态进行干预,目的是使当事者重新获得心理平衡;②认知模式。认为应激导致心理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当事者对应激事件进行了错误思维,干预目的是使当事者重新获得理性思维和自我肯定,从而对应激事件进行控制;③心理转变模式。是将个体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资源结合起来,从而使当事者解决问题时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方式。

篇7

【关键词】高校经费 财务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

一、引言

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把高校的财务管理从无风险管理转变为风险管理,国家主要是想高校在办学资金筹集、教育经费的使用等方面,能够拥有自己的自。但是,现实中很多的高校并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个“自”,他们仍然存在着财务状况失衡、投资失控,债务包袱沉重,资金困难等等办学缺失,办学效果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影响了办学效益。

二、高校财务风险及高校财务预警机制含义和相关研究

高校财务风险,是在高校的运营过程之中,因某些不可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所造成的财务成果和预期成果之间的差距。

(一)高校财务风险分析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大部分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学生。学生生源的扩大部分性地缓解了高校的融资还款状况,虽然有些高校因贷款问题而导致破产的说法过激,但实际上沉重的本息还款压力确实已经导致某学高校办学的举步维艰。目前部分高校已存在严重的财务风险,极有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以当前的高校管理实况,可将存在的财务风险类型分为:校办产业财务风险、高校举债发展的债务风险和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三大类。(1)高校债务风险,主要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过度或举债不良所造成的对教学科研、人才稳定等的不良影响或可能性;(2)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主要是指高校在中长期平衡过程中出现的财务状况的失衡现象。高校不同于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因为没有交稿负债率,所以它不会出现资不抵债或是破产的现象;(3)校办产业风险,则主要考虑的是与学校产业相关的连带责任风险,有关产业之所以会导致学校财务出现风险,主要愿意为作为主要投资者的学校,需对校办产业负责,如果校办产业破产清算,那么学校也会负有连带责任。

三、高校存在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为政府投入不足

最近几年以来,很多高校财力入不敷出,高校财务营运风险加剧。究其原因主要为:部门高校的管理者与财务工作者,盲目追求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未实现对学校财务承受能力的正确测算,未科学地实现资金的合理运用。

立足于当前形势,可发现学校产生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因素表现在:某些盲目、巨额贷款所产生的沉重本息还款压力和负面影响,形成对学校财务管理正常运转的强烈冲击。

(二)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因素

不确定性的学费预期收入状况。客观来讲,科学理性的负债是可以促进学校的事业发展的,因为学费及住宿费等收入完全可以逐步偿还对学校基本建设、教学设备等的成本投入。然而现实中的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学费拖欠情况严重、录取学生的报到率下降等状况,导致难以如期完成高校的预算收入,也给学校的收支平衡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促使了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则是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观因素

首先,计划经济办学模式长期影响着学校的决策者思想,使得学校一直以来并未真正树立起风险意识,缺少科学论证,所以面向银行的融资贷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其次,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中着实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大量教学设备与仪器等的闲置或较低利用率、工程建设的筹资贷款等,都给财务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隐患。

四、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政府应不断加强对高校的投资力度;学校应不断提升债务偿还能力,开源节流,增加收支,重视现金结余;高校贷款问题的产生是扩招后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与政府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所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高校最近几年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可以发现,其增加学校资金流入量的重点渠道为财政收入、收费、校办产业收入、科研收入以及联合办学收入。

1.合理控制高校规模,取得最佳办学效益。高校应以“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主,合理扩大现有办学规模,充分挖掘现有潜力,以实现最佳的办学效益。

2.高校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务和会计数据,对高校财力资源配置状况实现全面系统地分析,良好的财务总体实力,检查和缓解学校的财务风险,从而建立专门的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的风险的现状、原因、类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介绍财务预警的内涵入手,进而写到财务预警的构建, 指出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建立高效财务预警机制对于把握高校财务状况,加强宏观管理,对于高等学校自身加强理财,预测风险,科学决策,统筹调度,合理运用资金,保证平衡,均具有重要的先现实意义。但是高校财务预警的研究还很少,需要的相关财务数据不易得到,不利于高校财务预警的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来俊军.当前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化解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200-201.

[2] 任喜雨.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思考[J].管理参考,2008(13):62-63.

[3] 渠苏平.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刍议[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0):89.

[4] 邱真,肖惠海.谈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控[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04):76-78.

篇8

关键词:卷烟;消耗;工艺损耗;预警机制;SPC

卷烟生产过程中,提高加工的稳定性,达到用较少的投入生产稳定的高质量产品的目的,一直是各个卷烟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2003版《卷烟工艺规范》的总体原则之一[1]。当原料消耗达到或者小于企业指标之后,应当有效控制原料消耗,进一步降低过程原料总损耗率,本文借鉴采取预警机制,运用现代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对卷烟生产过程中原料消耗进行监控,并采取一定的预警措施,选取卷烟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消耗控制点,将卷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损耗点逐一进行监控,达到稳定和控制过程损耗的目的。文章介绍了西昌分厂在消耗控制过程中尝试应用预警机制在消耗管理中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 消耗预警机制的导入

预警机制即预先警告的制度,具体到卷烟生产的工艺损耗控制,是指由能及时、准确地提示工艺损耗升高的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信息、采取动作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其作用在于提前处理卷烟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性损耗超出正常范围,并采取及时调查处理,变事后分析为主动控制。

预警机制的建立步骤主要是预警原理的导入、关键控制因子的选取、适当统计技术的导入、预警标准的建立、信息处理库的建立等。

1.1 预警原理的导入

设置的消耗控制标准,对应不同的处理动作。区域设置为绿区(正常区域)、黄区(提醒关注区域)、橙区(预警区域,反馈信息,需采取措施)、红区(异常区域,反馈信息,必须调查情况,进行整改)示意图如1:

1.2 关键控制因子的选取

本企业对卷烟加工过程中消耗统计中具有准确计量的关键工序的消耗数据作为关键控制因子,其中制丝工段工艺损耗CTQ(按牌号批次)选取了5个关键因子,包含原料来料重量、松散回潮前重量、叶丝干燥工序来料重量、干燥后净叶丝量、加香前烟丝重量;制梗丝工段工艺损耗CTQ(按牌号批次)3个包含水洗梗前电子秤重量、加料来料重量、加香前梗丝,卷包工段损耗CTQ(按日期)5个,包含单箱梗签(kg/5万支)、单箱尘(kg/5万支)、单箱末(kg/5万支)、单箱废烟(kg/5万支),卷包产量等。

1.3 统计技术工具的导入

传统控制管理方式中,常采用预控图的方式进行。预控图(PRE-Control),又叫彩虹图,是一种基于规格界限来控制过程的简单运算法则图,作为小批量制程管理工具,预控图只是假设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可测量和可调整的,它并未假设为某一分布和稳定的分布,以规格限设置控制限,警戒区设计在规格限内。在工艺损耗没有具体的控制限的情况下,很显然该工具不适用,但可以借鉴其控制区域的设置,对各个关键控制因子进行SPC,SPC是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缩写,即统计过程控制。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贯彻预防原则,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1]。控制图是SPC技术的主要工具,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并应用其进行控制的一种应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2,3]。

消耗控制中,为跟踪批次数据波动情况,可采用(Xbar-R)控制图,并将与预警机制中的A、B、C、D区域对应,根据数据对应区间,进行相应动作,当数据进入预警区域,对各区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

1.4 预警标准的建立

建立的步骤为:(1)采集稳定状态下至少25批次的物料累计量;(2)分别对累计量采用(Xbar-R)控制图进行分析判断,过程判稳后计算其对应的控制界限;(3)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和消耗预警的相关标准。

1.5 信息处理库

根据设定报警线(可调整),对超限部分进行信息反馈至相关人员。相关人员接受相关信息后,对消耗超出A区(正常区域)以外的数据进行判定。每一次调查分析的结果都作为后续工作的经验加以留存,同样作为是否变更标准的判断依据。

2 实例分析与讨论

文章选择了本加工企业某牌号某月份生产的25批次卷烟的出丝率,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分析。

从移动极差控制图上可以看出,采集的25个数据相邻两点极差没有超出控制上限,由此说明数据呈现稳定状态,可以作为该流程下的代表性数据。从均值控制图中可以看出对应的控制标准为:正常范围在4421kg-4558kg内,提醒关注区域在4558-4626 kg和4353kg-4421kg内,预警区域在4626kg-4695 kg和4284kg-4421kg内,异常区域为大于4695kg和小于4284kg。

在操作人员、生产设备、来料配方、生产流程、工艺参数、生产环境等没有发生较大改动的情况下,以上区间可以作为判断该工序物料是否稳定的标准。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所属区域进行相应的动作,采取的措施需要立即归档,作为下一次参考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超出控制上下限的特殊原因的变异需要进行区分,比如检测数据超出4695kg和4284kg的上下控制限,应当立即开展调查,进行原因分析与对应整改措施,一旦涉及相应"人机料法环"等的改变,相应的控制标准应当发生调整。

3 结束语

借鉴SPC在质量方面的运用,对应消耗预警机制的控制区域,建立了一套过程消耗评价系统,解决了消耗控制中没有标准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流程中主要工序点的物料重量控制水平,不失为挖潜降耗潜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下一步,本企业拟通过实现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并配套完善各项基础制度建设,使得各专业管理人员相互协同,及时处理卷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消耗波动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工艺规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杨文士.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第四版)[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

[3]杨懋 .统计分析技术在ISO9000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

篇9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预警机制 网格 网格化管理

The Research on Early-warning Mechanism of Public Affairs in Emergency

Xiaoning ZHU, Hejun YUAN

Abstract: Inform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early-warning mechanism in terms of emergent public affairs.Information indexing,identifying and sharing straightly play a part in efficiency of emergence management.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Grid concept,griddization management centering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ut forwards a series of new thinking and method to deal with complicated problems that happens to management.Griddization management applied in earl-warming system,featuring advantages of forward-looking, integrity,and multi-dimensional openness, has been acted a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improving and accomplishing our early-warning mechanism of public affairs in emergency

Keywords: Public affairs in emergency, Early-warning Mechanism, Grid, Griddization management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应急管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虽然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准备,但是由于预警机制上的不完善使得应该取得的成效与预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已往的危机事件描述与经验总结的方法在复杂的危机面前显得乏力”, 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还需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支持。网格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概念之一,是为解决复杂性问题而发展出的先进的知识体系,它的出现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产生深刻影响。笔者深入分析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中的“信息缺失”问题,结合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提出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路。

一、网格、网格化管理的概述

网格( Grid) 是继互联网之后,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项信息组织与处理方式的革命,其产生是为了实现“让人们像用电和水一样方便、快捷地获取和使用计算和信息资源”的宏伟目标。Forte 和Keelman 对“网格”作了这样的描述[2 ] :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的全面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我们知道互联网是一个分散管理的结构体系,任何人和机构都可以独自在网络上随意地信息,其结果便是各类型的垃圾信息充斥了整个网络,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而难以被发现和利用。

网格以分布式系统为基础,借助共享、虚拟、反馈、协同等机制和手段将离散地分布在网络上的信息存储、信息计算和信息分析能力有机地整合为一体。网格本质上体现的是“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思想。按照网格的构想,早期互联网上最被人们所诟病的“信息孤岛”、“信息垃圾”等问题有望能够得到根本性解决,信息能够更加便捷地被发现、检索、存储和使用,使满足人类在巨量资源配置和大型管理活动中对信息的需要成为可能。

实际上网格技术早在互联网技术风靡全球之时就已浮现出来,世界各大国特别是信息技术第一大国美国更是投入巨大资源进行相关的研究。世界各国网格项目的实施为各国的科学家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提供了全球化的信息资源平台,网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重大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关键基础设施。在这个信息资源全面共享的平台上,复杂性问题不再由单一的个人或机构单独来解决,而是由整个网格提供的各种管理机制来辅助所有参与者共同完成。随着网格平台作为一个国家基础信息设施,其建立和发展将极大地提高人们利用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使用信息的思维和手段。

在理论研究者认识到网格的极大价值的同时,社会管理的实践者同样也敏感地意识到网格的实践意义。“网格化”城市管理、“网格化”治理、“网格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市场监管、“网格化”巡逻防控等在网格思想的启示下得以实现。所谓“网格化管理”的管理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网格化管理的理念是指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以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传统管理中由于受到通讯手段的制约,管理活动局限在条块状的管理体系中“小问题”往往由于受到管理宽度和成本的限制而“不可能”得到解决 ,许多“小问题”被人为地忽视而最终积累为“大问题”,结果是解决“大问题”难度更大且成本也更高。与传统管理思维相比,网格化管理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依靠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对管理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反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网格化管理的这种精细化的特点极大提升了管理的范围和深度。

笔者认为,网格化管理可以理解为人们为解决复杂性问题而发展出来的知识体系,其既包括一套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包括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资源构成一个巨大的有机的管理系统。鉴于社会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复杂,网格化管理的出现正好契合了管理思维向整体的、全面的管理转变的大方向。

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所谓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是指在社会顺境状态下公共危机管理者在危机潜伏阶段所进行的一切有效预防、警示工作,其目的是识警防患,超前预控,防患于未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工作实际上都是在事件还未爆发的常态管理中进行,所要管理的对象并未形成,还很不明显,预警主要依赖警源、警情、警兆等信息。信息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信息的检索、甄别与共享都直接影响整个应急管理效能的高低。与传统管理对象最主要的不同是“不确定性”,突发公共事件的形成是由于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即包括了事件本身的因素,也包括了事件之外的因素。因此,有效的预警关键取决于信息的完备性以及信息处理方法的完备性。

事实上,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都不完全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其中包含了诸多的必然性,人总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事件的发生。大多数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后调查证明,任何一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都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征兆的,以震惊世界的9 ・11 事件为例,早在几年前美国情报机构就有10 多次机会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指出的,任何社会过程与社会结构的存在都非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它的生成、演化等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突发公共事件产生和发展同样存在规律性和必然性。这些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存在是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的理论基础。

突发公共事件一般可以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不同类别的警源按照国务院各个应急部门的职责划分,归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级别上讲,包括I 级(特别重大)、II 级(重大) 、III 级(较大) 、IV 级(一般) ,不同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机构进行管理。按照政府部门职能分,又可以分为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具有一定应急管理职能的部门和辅助应急管理的部门。可见,预警在物理上处于极度分散的状态,在横向上涉及几乎所有各级所有的政府部门,在纵向上分属于各级政府负责。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组织体系,使得信息在这之间的传递过程复杂、环节多、责任不明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耗损,结果是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得不到预警。

造成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的实质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确定性信息可能极度分散在各处,而要从海量的信息中识别出这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极其困难,突发公共事件“似乎”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其实质上来源于信息的缺失,现实中的不可预见性导致了信息的不可靠或不完备,无法提供决策所需的基础”,当决策信息缺失的条件下,按照传统管理思维设计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体系难以真正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实际上,我国很多专业领域的预测技术上并不滞后,建国以来各类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也相当完善,但是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践中却没有发挥预想的成效。而传统政府常态管理中的信息组织和处理难以适应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中新的需要,在政府传统的日常信息管理机制基础上建立的应急管理体系也难以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见,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既有其本身的不可预见性的原因,也有机制上的不完备性的原因,而机制上对信息处理体系、方法的不完备更加强了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

三、将网格化管理引入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中的可行性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应该以解决“信息缺失”为突破口,尤其需要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才能保证预警中信息的完备性。网格化管理运用于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的价值在于其本身是处理复杂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又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缺失”的问题,把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确定性,使得原有的、按传统的思维设计各种预警模型、方法和系统能够被重新激活,用现代科技和理念形成一体化的网格化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超越传统的预警机制。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前瞻性

网格化管理运用到预警中的前瞻性主要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能够被发现并得到处理。在以往的管理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带有相当多的“运动式”或“突击式”的传统管理成分,即便有一些“长效的”制度性措施,但由于缺乏监管和落实的力度,也不免流于形式。[8]网格化管理的体系下将管理对象划分为网格单元来对日常管理中的“小问题”进行处理,网格单元内的处理情况能够随时被监控和获知,任何细小的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潜在隐患被提前解除掉。网格化管理“由于具有这种趋于前馈性的快速控制机制,它可以在事情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及时发现”, 与事后反馈性的预警相比,网格化预警具有提前预判的能力,能够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和处理提前到事件爆发之前,这种前瞻式的特质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事后预警所造成的准备时间短、管理混乱、成本高等弊端,可以彻底地改变预警中被动的、迟钝的局面,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的完善提供最为有力的保证。

2. 综合性

网格化管理中信息的组织是多维度的,不同类别的海量信息随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被快速地整合起来。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是一个综合性的决策过程,不仅需要准确预测出事件发生的概率,更要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进行推测和评估。这一过程需要收集到大量的、多角度、多方面的信息,使用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系统来进行推演,以找出最佳的应对方案。只有对预警结果有了合理的评估,才能合理确定预警的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预案和措施,才能平滑地过渡到应急管理的下一个环节。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在于,通过先进的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智能化形成不同方案组合为预警提供科学的支持。在快速综合大量信息前提下,预警过程中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形成更加贴近实战的方案,保证的预警信息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明示性。

3. 立体性

网格化管理的立体性是指网格单元之间在不同层面上、不同区域间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直接的联系起来。由于信息传递在危机爆发时往往是纷繁复杂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免会被扭曲,甚至会被人为的隐瞒和谎报,使得上级部门和其他部门不能够准确获知事态的危险程度,更别说做出准确的预警。立体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就保证了指挥机构、相关部门与在事件爆发的第一时间就可以直接获知,信息的来源是最快捷、最准确的,从而避免了预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阻碍和削弱。

4. 开放性

网格化管理的开放性体现在能够使公众充分参与的预警中,形成全社会共同构成的预警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主要考验的是政府的能力,但政府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还是非常有必要借助公众的力量。从应对SARS、禽流感等公共危机的经验来看,由于突发公共事件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公众往往能够更早发现政府不易发现的潜在危机,公众的举报是预警信息的重要来源。网格化管理的开放性在于通过对公众举报的警情、警兆的真实记录和及时回应,实实在在地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四、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的框架及特点

无论是在日常管理体系中增设应急管理机构,还是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增设日常管理机构都是成本高昂的,最终都容易导致机构的迅速膨胀和效率降低。结合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我们归纳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在信息组织上的前瞻性、综合性、立体性和开放性的优势,按照“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完善日常管理中各项与预警有关的机制,通过高度信息化各种相关资源,构建一套全面整合的、全过程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中一般包括了监控、预测、评估、警示四项内容。这四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对应突发公共事件被人所认识的不断深入的过程:监控对应处于萌芽状态出现警兆的突发事件;预测对应已经显现的突发事件;评估对应已经确认的突发事件;警示对应对明确的、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在网格化管理框架的支持下这四个环节构成一个覆盖从日常管理到应急管理有序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需要逐渐从分散状态向集中状态过渡,实现日常管理中物理分散、逻辑分散向应急管理的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过渡。(见图1)

1. 无缝化的监控

对警源进行的全面的、全时段的监控是有效预警的基本前提,监控所得到的警源的相关数据是预警过程中所需信息的最初来源。对警源监控的重点在于根据信息合理的配置监控资源,保证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价和控制。(1) 应该对警源高度的信息化、数字化,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警源信息系统,对警源监控的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数字存储。(2) 对于综合性、交叉性强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通过网络充分共享,提高监控信息的利用效率。(3) 对监控过程中信息的处理过程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及时和完整处理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奖励。(4) 除了要主动出击,而且也要充分发挥网格平台的开放性优势,充分调动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政府信息网格,提供相应的举报和处理的渠道。

2. 超前化的预测

虽然目前还不可能完全准确的预测出突发公共事件,但还是可以通过长期预测方法对一段时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体概率进行预测,预测还是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中的发挥作用。长期预测依赖的是科学的预测模型和详实的预测数据,越是有长期的历史数据越能够提前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测。在网格化管理条件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预测有效性: (1) 建立对互联网上信息的检索和分析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和数据。(2) 通过网格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根据历史信息自动化的处理对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的概率进行长期预测。(3) 将预测方法和模型信息化,借助网格平台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长期进行社会运行状态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日常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

3. 综合化的评估

预警中的评估属于事前评估的范畴,是一项综合性决策的过程,也是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评估的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对进行多大范围的预警、多高级别的预警、如何启动应急预案等问题进行判定。除了对事件本身情况的掌握,也需要充分了解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1) 通过网格平台借助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威胁的范围和程度作充分的评估。(2) 可以利用网格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对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进行推演,结合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找出其适合的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3) 通过网格平台集中应急管理专家和各行业的专家对事件进行定性的评估。

篇10

一、对高职专业进行预警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专业的设置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主要表现如下:

1.与本科专业存在重复,专业定位不强。高职的专业设置从名称、专业教材和任课的教师等方面和本科院校存在着雷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的名称虽然进行了改变,但是实际学生采纳的教材和本科之间的差异性较小,有的高职教材虽然名称变化了,而编制的内容没有体现出与本科教材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本科教材完整、严谨。任课的教师在企业的实践上不足,在专业教授的方式方法上难以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双师型人才难以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学校的需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难以和本科生进行竞争,只能够从事较简单的工作。职位的迁移性不强。在毕业时难以对专业的需求变化作出较灵活的适应。另外一方面,高职类院校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和其他院校存在着雷同,没有特色。在大专业存在人员需求饱和的状态下,对特色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依旧难以得到满足。

2.过度注重特色专业建设,应对需求变化灵活度不够。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为了突出自己的学校特色,吸引生源,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花在就业和专业发展调研上的精力却不足,因此,导致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培养后,走进社会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学习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另外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还有的是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但是这些专业,有的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而业率不高。

我国部分高职专业设置上,有一些成功的做法,比如上海等地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人才的可迁移性的变化能力。存在过度地关注具体的企业需求,而对行业的整体变化不做具体分析的问题,因此,某种程度上存在未来行业变化。职业的迁移能力和其他企业的适应性。

3.专业走向、学生选择及就业存在时滞问题。部分高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职业的选择缺乏匹配。将录取新生报到率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专业测评内容的同时,通常难以全面考虑到时间的滞后性,在三年的培养期内,产业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经济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情况变化。在对专业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的需求进行的预测往往难以在毕业时保持相应的匹配。

以上问题直接制约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因此,需要在分析制约高职专业的发展因素基础上,进行构建高职专业预警指标。

二、高职专业预警指标分析

影响高职专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行业的发展状况、职业发展的趋势、岗位的就业状态是对高职专业设置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指标。

1.行业发展状况。行业发展的兴衰变化,直接影响到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专业的设置和行业的需求具有直接的联系。行业发展的产业链条的长短变化,以及产业的升级换代的速度,都会左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职业发展变化趋势。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趋向性,在职业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知识技能的要求,都会影响到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职业的行业的迁移能力都有很大的关联。

3.岗位的就业状态。岗位的就业状态是对专业市场的需求的直接预警,需要高估关注就业的形势同时,来对影响就业的动态进行深入分析。现在高职学校在紧跟就业的形式,但是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不足。

三、高职专业预警机制的建立

1.根据行业发展来确定专业走向。行业发展的情况,决定了未来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要求。在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的需求变化是直接制约行业发展的要素。因此,在确定专业的走向时,除了兼顾目前的市场需求状态,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上深度研究未来的行业发展动向,来确定未来的大专业走向,同时结合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调节短期的专业设置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未来的专业不因短期的需求变化出现调整的失误。

2.关注热门专业的同时更要多关注冷门专业的供求走向。目前市场的人才需求在鼓吹人才需求的热门专业,让很多学校跟风进行热门专业设置。反而对短期内处于冷门状态的专业大家竞相限制,而导致在三年后,学生毕业时出现热门专业供应过剩,出现难就业状态;而原来的冷门专业因为供应不足,出现容易就业的反差。因此,学校要在关注热门专业的时候,要严格控制热门专业的人数和方向,要做到少而精,避开和其他院校专业设置雷同之处。对冷门专业的需求量关注的同时,需要关注企业对冷门专业的新需求,使得冷门专业的设置在延续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产业成熟性的同时有所创新。比如现在江苏省对冷门的电焊工的需求处于较旺的状态。那么学校就需要结合自己的原有专业设置情况,并结合江苏的产业发展,来设定自己的电焊类专业。

3.招生的预警系统启动。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校的预期有关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和考生的选择有关。许多需求过剩的专业,比如会计,学校预期限制招收数量的同时,考生在专业选择的时候依旧选择。所以出现了专业人才供应过剩的情况难以控制。因此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需要将行业的需求状况信息作为主要的宣传点。引导考生正确对待专业选择。同时学校也要尽可能地将专业选择在入学一年后启动,提前进行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从实际企业需求的状况中来了解专业的发展。此外鼓励多专业的修学机制,为以后的社会需求拓展自己的能力,规避单一专业需求不佳带给学生的就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