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范文
时间:2023-04-03 17:2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有企业改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制 实力
1. 深化对国有企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我国始终坚持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是与我国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属性密不可分的。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社会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关键在于经济基础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否则国家的性质就会改变。近年来,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股贬低甚至否定国有经济地位的声音。因此,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对我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国有企业的财产归国家所有我们认为, 对“国有”的正确理解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源头,“国有”指的是企业的资本全部或部分属于国家所有, 并为国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的企业。这里的控制指的应该是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而不是行政手段控制, 正因为没有认识到这种观点, 我们尝试了多种方式和手段, 扩权放利、以税代利、承包等, 但都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直到我们的公司化, 才真正认识到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企分开”, 正确地把握“国有”, 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
2. 国有企业改制的核心
国有企业改制的核心,在于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管理层收购、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前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经济实体参与市场竞争,最终解决企业的发展动力问题。
3. 改制中企业角色变化
我国的国有企业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在国有企业的运营业中,政府扮演主导角色,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既要承担经济责任,也要承担政治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国有企业应该分开来说。在现代社会中, 各国都存在一些为城市运转或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公用企业, 诸如自来水公司、天然气供应公司、公共交通公司等等,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在每一项具体的经营或交易活动中获利, 也未必是为其自身获取利润, 而是在某种宏观范围内追求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经济效益。国有企业除了进行生产外,还须服务于政府的经济战略计划,替代政府向职工提供福利供给,是“政策工具+社会单位”的角色。
而作为现代企业,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首先是人格化的法人,具有法人地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自主地对外开展活动。企业法人是独立于自己的主管部门,企业和主管部门之间是两个完全平等的主体,不是隶属关系,双方只能按照等价有偿自愿互利的原则形成民事法律关系;企业法人与组成企业法人的成员互相分离,各自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企业法人有独立的财产权利,能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4. 改制的程序
一是成立企业改制领导小组,提出改制原则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二是获准后,组织有关人员或者委托中介机构研究提出改制方案;三是进行改制宣传动员,使职工弄清改制的目的、意义及有关政策、做法;四是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委托有关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资产评估;五是将改制方案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改制方案;六是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改制方案;七是获准后,实施改制方案。
5. 改制的步骤
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通常要经过以下步骤:
5.1产权界定。产权界定即界定财产的归属关系,判定归某个民事主体所有或控制,包括民法上所认定的自物权、他物权以及其他排他性权利,如知识产权、人格权等。产权界定的过程就是确定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处分权以及经营权等权利的归属,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过程。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投资与资产的形成没有明确划分,在改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可能比较难于确定产权的归属。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收集详细资料,确保国有财产不流失,同时也应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
5.2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由具有专门技术和法定资格的评估人员,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要求评估的一方提供的数据资料,按照特定的投资目的,遵循评估原则、程序与计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模拟市场对一定时间点时的企业资产的价格进行评估和判断,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资产评估具有较浅的时效性。为了保证资产评估过程与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确实保障各方的权益,应当选择一个优秀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其拟采用的评估程序与评估方法,由一个与评估机构无关的专家组(由财务专家、土木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组成)进行审议、调查、监督和评议。
5.3产权登记。产权登记主要适用于国有资产。为了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有关法律规定,国有资产入股的,应当予以登记。主要包括开办产权登记、变更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和产权登记年度检查等四项内容。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负责办理,并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企业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经营等的权利。产权登记由申请受理、填报审查、审核认定、核发证书等四个阶段组成。
5.4人员安置。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具有社会保险、医疗、福利、教育、就业等综合功能,承担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许多职能,其企业经营管理职能反而隐而不彰。这也是国有企业作为政府附属机构的主要表现。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不能将原有企业的全部员工统统接受下来,因此就有人员安置问题,其主要内容是裁减冗余人员。对于改制后的公司所接收的企业职工,则应考核其工作技能、工作效率、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重新分配工作,实现人员整合,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使优良人力资本和优良资产实现最佳结合。
5.5财务处理。国有企业资产评估和清产核资后,即进入财务处理阶段。清产核资就是对企业的厂房、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存款、债权等流动资产以及专用资金的清查、盘点、登记、估价和建账。对于资产评估和清产核资这些基础性工作的结果,需要根据会计准则调整相应的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如果原国有企业停止营业,则应结束该企业旧账,冻结一切资金,进行债权债务处理,而后办理财产划拨、过户手续;如果是部分优良资产投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还必须对其投入的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商誉、经营特许权和非专利技术等)进行评估,并和其他财产一起办理财产过户手续,明确本企业所投入的资本金,以确定股权。
5.6组建新实体。完成上述步骤后,通过准备阶段,选举、决定公司的组织机构,投入资金,确定公司的章程和宗旨,开始新实体的运作。
结语:
篇2
摘 要 国家是国有企业的出资者或所有者,在国有资本退出或减持的过程中,国家理所当然要为此而承担一定的成本。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是否顺利,社会是否和谐稳定,人民是否安居乐业,生产力是否持续发展,最终归结到改革成本的支付和控制及改制效益的提高问题上。所以,既要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又要在研究改制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寻求合理、科学而又高效的国企改制之途径和策略,并在降低改制成木、提升改制效益的同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改制的最终主旨和导向。
关键词 企业改制 成本 效益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主要是彻底改革旧的经济体制,重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抛弃旧的运行机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改变旧的管理观念,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国企改革的历史、实践经验、法律完善程度、地区差异等原因,在改制中还存在以下几问题:
1.资产整体流动性差,组织协调成本高:国有企业改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企业整体规模和资产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加之受区域资源状况影响和地方政府不同利益的考虑,因此在企中小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资产重组方面的区域障碍,使得企业改制时的整体资产流动受阻。
2.支付的成本与产生的效益不完全配比:仅从价格方面所体现的改制效益对比其在实施改制过程中发生的如启动费用、改制运行费用、企业资产评估可能引起的减值,企业对国家所欠债务的减免,对国有职工身份转换的补偿以及为处理其它历史遗留问题所进行的各项提留、组织协调费用、中介费用及时间成本等一系列改制成本来说,显然是不完全配比的。
3.改制中职工权益的保障力度不够:改革的经济成本中的最大部分是职工安置成本,可见,富余职工和下岗职工安置总是贯穿于每一个改革难题中、渗透到每一种改革方案中,既是国有企业的沉重负担,又是改革的深层障碍。
4.成本的支付缺乏良好的内部运行制度和机制平台:改制是为达到企业更好的发展而进行的一次资源重新整合,需要通过系统的运行机制和配套的规则予以保障。企业改制在支付成本过程中,其重心应立足于建立一套良好的内部运行制度与机制平台,并通过制度与机制的平台有效地凝聚骨干人员积极性、剥离企业办社会及相关辅助职能,进而体现较好的改制效益。
5.改制产生的效益缺乏长远性: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效益于当年就可以显现出来。然而,应该同时看到国有企业改制经济效益改善的局限性,通过分解改制后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的渠道我们发现,经济效益改善主要是通过节约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来实现的,而产品销售利润率和其他业务利润率提高幅度较小,并且只在改制的初期有显著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监管和协调:
1.正确处理国有资本的“沉没资本”,并有效降低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损耗
企业改制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处置带来的损耗,如企业资产评估可能引起的减值、债务的减免及为处理其它历史遗留问题所进行的各项提留。为此,应对从净资产中提留资产项目的顺序作明确规定,通过这样的规定,可以有效降低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损耗。
2.加快企业改制的进度,缩短“时间成本”
从影响改制成本的直接因素国有企业改制的时间成本出发,充分利用国家、地方的优惠政策,缩短改制周期,把握好机会成本,在企业改制顺利完成的同时,又使职工安置得以快速合理的安排。
对于政府而言,有助于控制不利因素的影响,并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进而选择合适的改制时机,在充分考虑非经济的因素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改革的经济成本,努力创造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多赢局面。
3.建立企业改制的专项资金账户,采用严格和灵活的支付方式
政府建立改制专项资金支持质地优良企业发展,政府部门建立的改制专项资金的模式还可以考虑采取“蓄水池”的方式,即设立改制专项资金专户,那些国有企业改制后通过产权转让国有资本退出产生的收益部分注入改制专项资金专户,当一些改制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支付成本、改制出现净资产为负或破产、解散或注销的企业职工安置需要政府补现时,动用改制专项资金专户内的额度。
4.加强对企业改制的管理和协调力度,减少“监督执行成本”
政府是否能敏锐地把握当前形势和政策导向,积极有效地组织并引导企业改制行为,减少政府各部门改制研究报批的中间环节和层次,使企业快捷地达到改制的目的,这是降低企业改制成本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在加强有关主管部门对企业改制的管理和协调力度的同时,企业管理者和职工都要及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思维的要求。
5.企业自身要切合实际,合理、科学配置“运行成本”
企业改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缜密规划、合理设计、科学实施才能避免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不当行为或措施。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改制运行成本的配置问题,使其更符合企业自身的客观实际,从而在改制企业中的资产处置、财产清查、资产评估、资产剥离、产权交易、职工安置、优惠政策及股权激励诸多运行环节能更大程度地体现“科学、合理”的原则。
6.进行意识和制度的创新,实行成本跟踪、适时推出激励措施等制度
针对微观的成本跟踪和测算制度,企业最好对照成本项目,建立一个基础数据库,输入相应的数据,这样测算和跟踪起来比较方便,又便于调整。对于一些并不急于马上改制的企业,可以对下属个别的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测算,从局部计算结果推算较大范围的改制成本情况,也可从总体情况估算局部的情况,如大的集团公司为了把握整个改制的进程,又不打算兴师动众地进行测算,就可以选择局部进行测算和跟踪,然后推断整体情况,适时推出激励措施等制度。
参考文献:
[1]刘小玄,李利英.企业产权变革的效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1).
篇3
[关键字] 国有企业 改制 土地处置
[中图分类号] F29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2
1 企业改制的概念及特点
(1)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使用土地主要是国家以行政划拨方式予以配置,企业无偿、无限期使用,国家作为土地资产的所有者的权益难以实现;就财产性质而言,由于划拨土地使用权不属于企业自己的财产或国家授权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企业作为土地使用权人无法处分和独立支配土地资产,国家和企业在有关土地上的权利、利益和责任很不明确,形成事实上的土地产权关系不清,这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极不适应。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必须结合国有企业的不同形式,采取不同方法处置土地资产,对土地产权进行重新界定和调整。通过建立科学、新型的土地产权关系,确保改制企业改制成为现代化企业。
(2)改制企业的特点如下:
①土地权属性质复杂:有出让土地、划拨土地和国有租赁土地,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中,还存在着空转土地。②用途多样性:既有工业用地,还有商业用地、办公用地、综合用地、市政设施用地、住宅用地等。③分布面广:跨区域、跨城市、跨省份。④占企业资产总量比重较大。
2 土地资产处置的原则
2.1 合法性原则
这是土地资产处置的基础。合法性原则是指当前状况下土地资产的处置应尽可能与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相衔接。规范土地资产处置操作程序,还要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与要求相一致。
2.2 有利于企业改制和发展的原则
土地资产如何处置,不仅仅关系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也涉及到搞活企业,促进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在处置中通过对土地确权、土地登记、土地价格评估等工作的开展,结合企业实际和未来发展情况,协助企业调解解决改制中土地问题,进而为真正促进企业发展当好土地方面的参谋。
2.3 遵循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原则,促使土地的优化配置
改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存量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关键是以科学、公正、合理的方法量化土地资产的真实价值,并将量化了的土地资产以公平、可行、合理的方式注入企业资产,确保土地使用权产权关系明晰。
2.4 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在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严禁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甚至无偿分给个人。土地资产处置中必须维护国家利益,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但同时还必须站在公正立场,兼顾地方和企业利益。积极妥善处理好三方利益的分配。
3 土地资产处置方式
3.1 土地出让
现有使用划拨土地使用权的企业通过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出让金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土地在出让期限内成为企业法人财产,企业可以自主经营土地,有权依法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等。
3.2 土地租赁
国有土地租赁,是指土地使用者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签订一定年限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土地租赁合同经出租方同意后可以转让,改变原合同规定的使用条件,应当重新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和转让土地租赁合同应当办理登记和变更登记手续。租赁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可以依法抵押,抵押权实现时,土地租赁合同同时转让。
3.3 土地作价出资(入股)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须由国家控股的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基础性行业企业或大型骨干企业,改造或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组建企业集团的,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取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
3.4 授权经营方式
国家根据需要,可以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后授权给经国务院批准设定的国家控股公司、作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国有独资公司和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授权经营,由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发给国有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授权书。
国有土地使用权需要作价授权给省直属企业经营的,经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办理。
4 土地处置方式的选择
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出发,国有企业可在改制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但是国家为了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土地所有权收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便在法律中对处置方式的选择作了限制性规定。企业的自主选择不能对抗法律中的限制规定。除了法律中的限制性规定,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从理论上讲,前面所述的几种处置方式并无优劣之分,只有适用对象的不同。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处置方式。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灵活选择一种或多种处置方式,从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但由于目前法规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租赁、入股方式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在各地的不统一,使得同一块土地由于处置方式不同,资产量化结果相差很大。所以企业在选择土地处置方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国家和企业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实现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平衡,换言之,就是国有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选择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时,一方面要了解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和企业本身的经营状态,充分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资产处置方面的优惠政策,将国家所能给予的政策用足,另一方面全面清理企业自身的资产和负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尤其是支付能力,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设计一个好的比例关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及其对土地资产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获得完整的土地产权。
5 土地处置操作程序
5.1 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资产处置应当按相关程序办理
(1)拟定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 。(2)地价评估结果确认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审批。(3)签定合同与变更土地登记。
5.2 日常办理的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处置程序为
(1)摸清家底。土地资产在处置前,土地使用权必须权属合法、无争议,并已办理土地登记,持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尚未登记的,应向土地所在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权属登记。对尚未办理土地登记的宗地,在进行设定登记时,应按相关政策办理。
(2)企业改制后,涉及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实行有偿使用或需要转为出让或出租的,不再进行处置审批,可直接在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或有偿使用手续。转制企业委托地价评估的,应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有偿使用手续时,将土地估价报告同时交付备案。
篇4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制 遗留问题
一、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主要遗留问题
(一)企业改制后,金融债务问题未能得到完全解决
很多企业在进行改制后,资金的主要来源由国家投入变为主要从银行贷款,所需资金主要从商业银行借人,而且大部分资金被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占用,造成资产结构失衡和资金分布不合理,这就给企业开展正常的投资经营活动造成了障碍。例如,有的企业在进行改制后,工资费用支出大,应收账款比例高,经常面对银行以及其他债主催还贷款的现状,使得企业的负担不断加大,企业虽然实现了改制,但是与企业原先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相差甚远,也未能达到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预期目标。
(二)企业改制后,对政府和主管部门过度依赖
根据改制精神和要求,国有企业公退民进的产权制度改革,是要建立一个完全市场,完全自主、完全独立的新的法人企业。然而若干国有企业改制后,不愿或不善参与市场竞争,有难题推向政府和主管部门,不愿承担社会责任,个别企业甚至以不保证老职工权益等方式要挟政府和主管部门,以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而政府和主管部门为保证原企业老职工的利益和因维护社会稳定等原因,很难下决心给新企业完全“断奶”。
(三)企业改制后,未及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很多国有企业在进行改制后,并没有及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没有在企业内外建立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体系,这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例如:有的企业在改制后,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不够明确,对国有资产的审计与管理不够规范;企业的监督主体不够科学和明确,因为政府是企业的监督部门之一,但是企业主要管理者又由政府指派,这显然很难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未能实现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违背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企业改制后,受传统观念束缚比较严重
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很多国有企业顺利的实现了改制,对很多经营管理观念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是因为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到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效果。例如,在有的企业进行改制后,很多人并没有对国有企业资产的资本属性、价值属性以及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有一个全新的、准确的把握和了解,也就很难参与到国有企业改制后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甚至会制约到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解决国企改制遗留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积极转变观念
一方面,我们该清楚的了解到,改革只是在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在改制后涉及到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国有资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我们应当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资本包括国有资本是一个可流动的财富量,是一种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后,产权的流动,从价值形态上理解是资本的退出与集中的问题,而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理解国企改制的本质,在企业改制后充分接受国企经营管理过程中新的理论和观念,才能促进国企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后的长远发展。
(二)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引导企业完全走向市场
针对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遗留的主要问题,实现政企分开至关重要。要真正地实行政企完全分开,如何维护国有企业老职工在新企业中的合法权益最为关键,针对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改制文件等相关规定执行,对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公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公有资产的无序流失,鼓励和帮助职工运用法律手段监督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引导企业完全走向市场,政府和主管部门不再过问企业经营管理,完全让市场去促使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才是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
(三)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的目的就是要更好的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说来,对于改制后的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实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合理分离,明确相关责任人的各项职责,做到权责明确;②建立有效的企业内控制度,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逐步构建完善的企业监督与控制体系;③构建公平、民主、公开的企业管理环境,健全人事选取和任命制度,吸引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④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有过很多失误,也犯过一些错误,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足够重视,在尊重国有企业历史发展规律和加强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对策,确保遗留问题处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国有企业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晓东,张士钊. 国企改制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8, (01) .
[2] 杨斌,闫伟. 对国企改制的几点思考[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2) .
[3] . 国企改制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探讨[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 (05) .
篇5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关于土地资产的处置等方面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学家现实主要研讨的首要问题之一。现实的情况是国有企业改制或者解体后,重新建立起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私人接管的企业,都是涉及土地资产的使用的。国有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实行过程中,如何解决土地的使用权和使用的期限等问题,都是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现实土地资产处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期望达到很好的效果来适当的缓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发展的方向
国有企业的体制改变是社会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是:企业制度具有产权明确、管理适当。但是如何在转换体制的企业中实现产权的清晰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明确国家和企业的产权责任,是建立我国企业制度的重要落脚点。企业改变体制需要严格的由国家政府部门进行清产核资,评估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明确企业体制改革后土地资产的处理和发展方向。
2、国有企业改制土地的处理方式
2.1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的好处在于使得土地使用权可以持续的被使用,使其获得充分的利用,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性使用,防止浪费,增强经济的效益。国有企业转换体制后,可以实施转让、出租、抵押和作价入股,人员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处置权。同时,明确国家与企业之间产权界限,企业对土地享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可是不足在于企业一次性需要给出的土地出让费巨大,造成转制后的企业经济负担大,发展的速度缓慢,获得经济效益的周期长。尤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企业可追溯的历史久远,土地使用权比较复杂,长期使用的土地面积较大,进行资产评估后,土地资源的金额巨大。虽然国家对其有着扶持政策,可是一次性缴纳巨额土地出让金同样会形成企业沉重的资金负担,对改制后的企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2.2土地使用权租赁。企业与县级以上国土的管理单位需要和企业共同订制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依据合同进行资金的支付。这种国有企业转制的优势在于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资金的负担较轻,租金可进入企业成本的计算中;劣势则是企业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却没有处理并转让处置土地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等资源价值等功能,使得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同时,改制后的企业每年要增加大量的租金支出,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3土地使用权进行资产的评估并作价。国家将含有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进行资产的评估并得出相应的价格,成为出资投入改组后的新设企业的初始资金投入,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持有股权。国有资产投资人员需要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国土管理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国有股持股单位统一持有。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企业无需提供土地出让金或租金的等费用,资金压力减轻;体制改革的成本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小,有利于企业后期的经济发展。
2.4土地使用权转让并合理的经营。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国家按照土地使用权评估其价值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国家掌管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作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国有独资公司和集团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各方面的人员充分考虑国有企业的现实的运转情况从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国有大型企业改制期间国家和政府提供的一种扶持政策。
2.5土地使用权划分的方式。土地使用权划分方式主要作用在于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企业之间的合并并快速的进行土地资产的处理,可是发生转让、改变用途等就一定要进入转让土地的程序,这主要是面向管理不善的企业,但是这只是管理模式的改变,使用期限责需要少于一定的年限。
3、土地资产处置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3.1土地使用权租赁处置中租金问题。我国很早以前企业的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方法没有创新的想法,伴随着企业改制中一些政策法规的实行,租赁土地使用权以及租金等问题,备受需要体制改革企业的关注。现在,最主要的做法是依据土地评估机构给出的改制的企业用地评估的价位,进行土地租金的计算。
3.2土地改制需要的费用问题。现在,企业的体制改革采用对土地进行估价入股的方式。土地资源的地价折股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大部分企业占据的土地所拥有的资产是由企业得到土地使用权后不断投入改造的结果。
4、改制后的企业对土地资产处置方式的使用方式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更多在时代前沿的现代企业需要依据国家或者企业自身的根本制度,实行符合现展方式的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改制后可变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私人企业,改制后的企业性质发生改变,国有企业改制后,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存在。而此时,我国的国有企业可以在改制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土地处置方式。但是,国家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土地所有权收益,防止国有资产丧失,在法律的许可的范围内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处置。企业改制后土地的使用模式发生了改变和选择,做出了适合企业或者私企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定。企业在选择土地处置方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国家现有的法律或者规章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各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影响国家以及企业获得的利益的数量。
4.1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产重新组合相协调。企业的净胜资产数量难以达到安排的基础的时,可以使用公司或者企业股票的处理方式以增加企业的股票的价格。与此同时,针对具有自主经营权的企业,完全可以使用授权经营的模式。国有企业的资产量很大的时候,就需要重点考虑企业或者个人的房屋的使用模式,减少土地资产加入公司的股票的成本中。这就完全可以将企业的置产结构与资产进行组合并协调,创造共同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
4.2土地资源的使用方式。我国的土地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使用的方式关系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革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国企改变体制后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国有企业改革时,被许可使用多种方式对土地进行资产价值评估。不同企业之间选择的处理土地资源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宗旨都是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减少国有企业改革的损失。土地资源的使用方式包含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同理以上的几种处理资产的方式可以一起使用,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
篇6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制;内部审计
我国经济发展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又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今我国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及加入WTO后的形势。所有这些都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型,即从政管理型转向服务企业型,这对我国的内部审计而言无疑是个改革的契机。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演变方面
纵观国外内部计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是随着企业发展的内部需求而在不断演变的。自20世纪50年以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强内部控制,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对经营活动的经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评价。于是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变得越来越突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0年修订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职责的声明》指出: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财务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供所检查的有关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可见,评价已上升为内部审计的一项基本职能。
在1999年6月26日,由12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IIA)理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除了监督和评价职能外,服务的职能正日渐显现,并已提上日程。我国的内部审计与之相比,更多的还是处于监督职能阶段,这种监督职能也处于弱化的态势,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很不相适应。内部审计在服务领域所展现的前景因我国内部审计所存在的种种弊端而受到局限,对其潜在作用尚未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国有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的特点
(1)地位的双重性。一方面代表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其他机构、其他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又代表国家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2)领导关系的双重性。即内部审计在行政上受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在业务上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内部审计的主要规范是《审计法》及依此而制定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实质上把内部审计纳入国家审计的范畴加以管理,使得我国内部审计深深地打上了国家审计的“烙印”。
三、国有企业内部改制中审计的功能
1.企业改制辅助决策功能作为现代企业家的参谋和助手 ,审计部门应参与企业改制方案的拟定,供改制领导小组决策。企业改制必然涉及到资产重组,公司改制组、企业兼并和破产是资产重组的三种主要途径。
2.资产清查与准资产评估功能企业改制,首先要做到对家底心中有数。财务部门是遵循历史成本法的会计原则进行反映的,出于种种原因,有些资产的价值背离、历史包袱、企业潜亏依然存在。审计部门在企业改制过程,可发挥其资产清查与准资产评估的功能。在企业清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审计目的、对象和范围;选定资产清查审计基准日;拟定资产清查审计方案;核定资产;提交资产清查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处理意见。
3.改制中的社会中介协调功能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如资产重组、兼并破产、上市筹建等都离不开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审计人员既要对社会中介机构负责,又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企业改制的目的,又要照顾改制企业的历史,还要考虑拟请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信誉。审计部门要进行组织协调、统筹兼顾。
4. 管理咨询与促进管理功能在拟定企业改制方案时,内部审计要对被改制企业的产品发展、行业方向、发展规划的可行性研究进行评审;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会计制度设计进行论证咨询,尤其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发表审计意见,促使改制企业按公司制进行规范运作,做到管理科学、责任明确。
5. 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功能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后,要求企业改制领导小组要转变观念,摆脱工厂制的一些束缚,按照新的机制塑造新的制度,进行合理科学的制度创新。审计部门在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方面,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会计制度设计和监事会功能与职责制度设计中将起到咨询、评审、检查的作用,对于加强内部审计,进行制度创新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6.企业改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公司化改组、资产重组时,哪些资产、何种债权、债务进入拟成立的公司都需要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分析、研究、辅助决策。同时对改制企业以前年度的经营业绩和资产的有效性,资产剥离的合法性,拟成立公司的经济预测,审计人员都要严格监督控制,保证其真实合法。作为审计部门,要维护股东权益,特别是对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有关财务指标和信息要公正披露和揭示,不能存在重大遗漏、虚假或误导股东,保证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财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具有准社会公众功能。
7.债务重组的经济裁判功能资产重组必然引起债务重组,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债务负担重,相互影响牵连。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审计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债务重组可以起到经济裁判的作用。
8.会计准则的协调与会计处理的指导功能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尚存在许多差异。在处理跨国间会计业务时,这些差异及区别会导致一个公司按不同的会计标准处理而产生不同的财务状况及成果。对于企业改制资产重组中的外资嫁接改造,借壳上市需要会计、审计专业人士进行合理协调,找出差异,分析并缩小差异。对于国有企业改组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处理,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与资产评估的会计处理问题,都需要审计的协调和指导。有的要“调表不调帐”;有的要通过会计分录调整有的要作损益处理;有的要作资本公积处理。审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指导改制企业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恰当地会计处理,推进整个改制工作进程。
9.资本经营的监控与考核功能随着企业公司化改制的完成和资本纽带的建立,必须建立相应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资本经营责任制和监管体系。要防止资本经营责任制和保值增值考核流于形式,审计部门要通过建立严密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制度,加强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还要建立健全包括监事会在内的监管体系,对经营者实施严格的监督和考核,确保资本保值增值。
10.经济预测、分析与评价功能资本营运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审计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投资项目、经营状况有一个全面的审计评价。通过审计评价,使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获得完善的金投向,运用现代审计手段,加强预测、监控与评价,促使其提高资本营运水平,达到企业改制良性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耀民.《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与发展对策》
篇7
一、国企改制后企业职工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规范体系的问题
国企在改制中,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基本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发挥其职能[1]。主要原因有:
1.法律规范原则多,不明确。现有的有关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过于广泛,条理不清晰,在执行时没有具体的依据。
2.法律规范间相互矛盾,不统一。从国企改制中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内容来看,很多条款都相互矛盾,时常发生冲突。
(二)职工权益保护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法律规范体系尚且存在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造成国企改制后企业职工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的因
素有:
1.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规范较晚。更不用谈诸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其他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的艰辛。
2.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国企改制后,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参加社会保险,或者谎报、瞒报缴费基数,甚至挪用职工缴纳的社保费用。这些老国企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职工文化程度偏低,缴纳社会保险的意识差,没有强烈的维权意识。个别企业利用这一漏洞,直接不给职工办理保险,侵害了职工的权益。
3.国企改制后的组织机构不规范。很多企业在改制后就不再建立工会制度,企业基层民主制度成了面子工程,企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不公开、不透明,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力无法落实,职工没有了表达思想的渠道,信息得不到传播,职工的基本权力都没有有效的保障[2]。
二、国企改制后企业职工法律保护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保障职工权益
1.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的职能就是保障失业人员在此期间的基本生活,帮助其就业,显而易见国企改制后失业保险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导致这一现状的因素有多方面,包括国家、企业及个人。为了有效保障职工权益,国家必须及时修订失业保险法规,严格惩罚不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
2.健全基本养老保险法规。由于养老保险的保险费率高,为了给企业减轻负担,政府默许企业不参与基本养老保险,这一举动严重侵害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合理有效降低养老保险的费率,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法规,实现有效落实,切实保障职工权益。鼓励有条件或者说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建立相应的补充养老保险机制,如企业年金等,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有益补充,让企业职工更好安度晚年,能够吃得起饭、看得起病。
3.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在国企改制后,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的事件屡屡上演。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不完善,国家对企业拖欠员工工资没有相应的处罚。因此必须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政府建立欠薪保障基金,明确垫付条件和操作流程;修订刑法,严惩欠款企业。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4.国家相关立法机构要着重健全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职能的立法工作,并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狠抓落实,保障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公正彰显。
(二)规范改制后操作保护职工权益
在企业改制后,必须加强企业职工的政治权力保障和经济保障,在处理劳动关系时,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规的要求来进行。
1.维护企业职工的基本权利。在改制后,依然要让广大的企业职工了解国家有关企业改制的政策规定,让企业职工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让企业接受职工的督查,让企业和职工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力。
2.正确处理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国企具有劳动合同的解除权,企业一旦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就面临着退出劳动关系的失业风险。因此,必须重视劳动合同的解除条款和经济补偿标准。企业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坚持平等一致的原则,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加强改制后的跟踪服务
1.强化下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权和就业保障权。就业权是保障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最基本权力,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业权对企业职工的作用非常重要。
2.加强职工权益的劳动保障监察。企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必须落实好改制后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对企业与职工续接失业、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关系进行严格监督,督促企业及时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贯彻落实好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做好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工作的衔接。
篇8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账务处理 策略
企业改制通常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进行业务、资产、人员等的重组,进行评估增减值和会计差错、会计政策估计变更等问题的账务处理。现结合某勘察设计单位的改制实例,探讨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账务和涉及所得税事项的会计处理。
1. 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
首先是对审计中发现的会计差错进行调整,在改制企业中,注册会计师的调整建议既包括实质性调整,也包括模拟性调整,但企业对旧账实施的调整仅限于实质性调整。实质性调整主要是会计差错调整。由于会计差错的调整时间与会计差错发生期间不一致,企业在调整会计差错的过程中,不能将审计人员建议的会计差错调整分录直接登入企业的账簿,应该分析会计差错对调账日的影响。会计差错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已发生的企业会计处理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或相关准则形成的错误,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进行调整,但在计算所得税时应根据税法的规定分期(年)计算,与税务部门沟通后对以前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修正,调整以前年度所得税费用或可弥补亏损数;第二种是根据改制要求为严格划分改制基准日前后收支进行的调整,如预提房租、水电费以及将期后发生的应归属基准日前的收支调整入账等,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一贯性的原则不必进行专门的账务调整,在收入支出实际发生时进行账务处理(不可跨年度),所得税按所属会计年度一并计算。以下是某勘察设计院对改制审计中发现的部分会计差错进行的账务处理:
第一、调整在建工程中属于费用性质的项目和在专项应付款中课题拨款收入项目。在历年会计核算上,该单位在接受上级单位委托技术课题研究时,收到课题研究拨款时,挂专项应付款---课题研究科目,发生课题研究费用时,在在建工程中按课题项目明细列支费用,未进入当期损益,当课题验收结项时,形成无形资产的结转入无形资产科目,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对冲后余额结转入当期损益。审计认为,应全额调整入损益,企业会计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在建工程中属于费用性质的项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研究费用 242,792.4
贷:在建工程——课题项目明细——242,792.4
将与收益相关的专项应付款计为收入:
借:专项应付款——课题项目明细788,828.8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课题拨款
——788,828.85
第二、对已经无法收回的款项确认为坏账损失。经审计确认,该企业有两笔应收账款和一笔其他应收款无法收回,全额确认为坏账损失。企业会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390,148.48
坏账准备——310,593.93
贷:应收账款——A公司——500,000
B公司——100,000
其他应收款——某班组——100,742.41
第三、调整应确认的收入。经审计确认,该企业补确认两笔收入,合计594,553元。企业会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客户明细——594,55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确认主营业务收入——594,553
第四、调整应确认的成本。经审计确认,该企业补确认25笔项目分包成本,合计10,032,632.24元。由于行业特点,主合同与分包合同很难作到一一对应确认收入与成本,项目在同期收入与支出不很配比,导致部分项目分包成本确认滞后。企业会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确认主营业务成本——10,032,632.24
贷:应付账款——客户明细——10,032,632.24
第五、冲减重复入账的收入。经审计确认,该企业重复确认3笔项目收入,合计104,500元。企业会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冲减重复入账的收入——104,500
贷:应收账款——客户明细——104,500
第六、调整流转税金及附加。调增收入1,278,881.85元,调增分包成本10,032,632.24元,按税法规定,分包支出可抵减流转税,营业税按5%计征,依此计算调整流转税金及附加。企业会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及附加——可抵减营业税金及附加——490,210.0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税金及附加——490,210.03
第七、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贷相抵后的余额转入年初未分配利润。企业会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8,896,481.2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896,481.24
2. 根据资产评估结果,对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由于企业账面资产按历史成本记录,而评估一般采用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折现法等方法,因此评估结果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不可避免要产生差异,即评估增值和减值。现行的规范企业评估调账的法规主要有财政部《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会计问题解答》(财会字[1998]16号)、《关于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问题解答》(财会字[1998]66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资产评估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财会函字[1999]2号)。评估调账是指对调账日重组范围内的资产按照资产评估结果进行调整。由于评估基准日到调账日一般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这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活动会导致资产形态和数量发生变化,所以调账时需分析评估基准日与调账日资产形态和数量的差异。该勘察设计单位资产评估结果显示,资产增值7508.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主要是房产)增值7507.03万元,无形资产增值0.32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增值0.82万元。企业会计调整分录如下:
对固定资产增值的会计调整。按评估确认结果调整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后,若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大于原账面净资产,应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若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小于原账面净资产,应按顺序冲减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房产明细等——60,070,000.03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5,0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转入(资产评估增值)——56,302,500.02
递延所得税负债——18,767,500.01
对无形资产增值的会计调整。
借: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明细等——3,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转入(资产评估增值)——2,400
递延所得税负债——800
对长期股权投资增值的会计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客户明细(股权投资差额)——8,200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资产评估增值)——6,150
递延所得税负债——2,050
3. 职工安置费用的账务处理。
职工安置费用通常包括在职职工经济补偿金、离退休人员费用等,实际发生前可挂专项应付款。但要要注意进行个所得税的代扣代缴核算,根据国税发[1999]178号文《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对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收入、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内,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应作为计税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考虑到个人取得的计税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个人取得的计税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个人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在计税时应予以扣除。该勘察设计单位的会计处理如下:
实际发生前的会计处理。根据主管国资委批复结果挂往来账。
借:其他应收款——原股东(职工安置费用)——47,000,000
贷:专项应付款——职工经济补偿金——29,470,000
离退休人员费用——17,530,000
收到原股东拨付职工安置费用并发放经济补偿金时.
借:银行存款——47000,000
贷:其他应收款——原股东(职工安置费用)——47,000,000
借: 专项应付款——职工经济补偿金——29,47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2,947,000
银行存款——26,513,000
4. 剥离资产的会计处理。
剥离资产主要是指根据改制要求将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等部分资产予以剥离的资产,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剥离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零,对应减少净资产,不涉及所得税问题。该勘察设计单位本次改制中,有一栋房产(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值16.69万元,帐面净值2.25万元)因产权有争议不明晰,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剥离出来未纳入改制资产,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累计折旧——某房产——144,400
未分配利润——剥离资产净值——22,500
贷:固定资产——某房产——166,900
5. 继续经营期间相关问题的账务处理。
继续经营期是指从评估基准日到新公司设立日(领取新营业执照)这段经营期。改制过程中股东对这段时间的经营成果一般会有一个协议,有的企业由新老股东共享,有的由老股东享有,不同的继续经营期利润处理方案对账务处理也有不同的影响。对这段时间经营成果的处理应在旧账中进行:如果股东协议中规定这段时间的经营成果由老股东享有,则企业应作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如果股东协议中规定这段时间的经营成果由新老股东共享,则企业无须作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继续经营期间有一个特殊的问题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评估调账时,我们是将固定资产的评估增值和减值按照固定资产的明细表记入账簿中,调账后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调账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评估增减值的和。由于实物资产出资是按评估值计价的,而评估基准日到设立日之间的继续经营期间固定资产要发生折旧,所发生的折旧费用改制企业是按照原账面原价计提而不是按照评估确认价值计提的。在继续经营期间原企业经营成果由老股东享有的情况下,如固定资产评估出现增值,由于评估增值部分在继续经营期间没有计提折旧,继续经营期间经营成果的计算没有考虑评估增值对折旧费用的影响,实施利润分配后,会出现实物出资不到位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增值部分所影响的折旧应由老股东补足。这种补足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如果原利润分配未实际支付,可减记应付原股东的利润。二是以现金补足。同时补计提固定资产增值部分折旧。
由于企业改制是我国特有的事项,政出多门,各个管理机构均有自己的规定,且改制工作执行时期长,期间会计政策、税务政策、劳动等政策也有变化,前几年改制的会计处理与后几年改制的会计处理都有所不同,由此造成会计处理的困难。本文结合改制实例作些探讨,以求教各位贤能。
参考文献:
[1] 《国有企业改制评估的有关会计处理》,作者,曾晓玲,《财会通讯》2001年01期.
篇9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关键人才;人才流失策
作者简介:高志华(1957-),男,河南内乡人,中平能化集团爆破器材公司助理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7-0064-03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减员增效和股份制改革等几个阶段后,改革重点逐渐集中到主辅助分离方面。通常,国企改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伴有组织重整和大量的人员剥离。据统计,1998―2003年国企及国有控股工商企业的职工人数就从7804.8万人减少到4311.2万人。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国有企业都是简单地进行着人力缩减,在管理模式、管理战略等方面并未根本改变,因此,造成了很多国企的财务数据在暂时好转后迅速转向了困难。从国内外企业减量经营的案例看,简单的人力缩减只能带来暂时的财务数据好转,并不能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而且容易造成员工抵触和关键人才的流失,从而使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的泥潭。2003年8月,由零点调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的课题研究表明,59.8%的国有企业存在人力资源危机,35.1%的国有企业认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产生了严重影响。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人才流失,特别是关键人才的流失问题。
一、国有企业关键人才的定位与特点
关键人才是组织的核心人才。现有文献对组织核心员工的论述大都从原子化个体论视角将其组织绩效特征的核心性理解为非此即彼的属性,即核心与非核心,界定维度单一。例如"2-8分配说”,即创造组织80%价值的20%员工就是组织核心员工。这一论说忽视了决定员工创造组织价值的智力资本形成的社会联系,并缺乏可操作性的定义和度量方式,因而难以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核心员工的保持和开发问题。Dess基于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员工流失的组织绩效观,把组织核心员工界定为一个围绕组织目标价值实现而具有的多维度连续统一体。组织核心员工是在组织社会网络系统中,对处于组织网络其他结点(社会主体)具有创造倍增性关联价值影响力的人员,他们通常是位于组织网络中具有中心结点特征和较高个体人力资本价值的知识员工,如管理者和专业人员。通常,国有企业的关键人才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二是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员;三是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员。这些关键人才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第一,大多处于事业黄金期。例如,武汉市某10家国有医院在近两年内流失的关键人才大多在35―45岁之间,这个年龄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黄金岁月。以往研究表明,处于事业黄金期的关键人才属于人才市场的稀缺资源。他们对可选择工作机会的主观感知大大高于其他群体,离职倾向也相应地高于其他群体。相对于私营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感较高,这会减少员工离职情况的出现几率。但由于国有企业处于改制特殊期,很多企业中原有的主人翁归属感变得荡然无存,致使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感大大降低,他们产生离职倾向不可避免。加之处于黄金期的关键人才通常已经渡过了毕业后的过渡期或是创业前的准备期。他们具有离职倾向的同时,更具有更高的离职机会,因而流失也就在所难免。
第二,具有较高的职称和学历。1996年,国家科委对188个承担高新技术项目的国有企业的调查发现,78.2%的单位存在人员流失问题,65.3%的单位流出人员大于流入人员。从人员的职称看,流出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74.6%,流入人员中主要是具有中、初级职称者。从人员的学位看,流出人员中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的占54.65%,具有学士学位的占29.4%。尽管不能说国有企业中学历越高的员工,其离职倾向也越高,但由于大多数企业招聘时缺乏科学的人才衡量标准,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仍是职称和学历,因此,具有高职称和高学历的关键人才,其可选择工作的机会也更多。他们的离职机率也就更多,
二、关键人才流失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关键员工的流失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甚至是打击可谓十分巨大。据调查显示,中高层员工离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要远大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第一,企业智力资产严重流失。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智力资本。关键员工粘结着企业的大部分智力资产,他们的流失直接使企业失去了重要的知识资产,而且他们大多会继续从事相关甚至相同的行业,这无形中等于倍增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和智力资产,一进一出是两倍效应,从而使人才流失企业元气大伤。
第二,企业经营成本大大提升。(1)显性成本,包括重新招聘人员的成本和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常,关键员工具备一般员工所没有的特殊技能,且不说企业能否招聘到同样优秀的现成人才,即使招聘到了,其招聘过程所耗费的各种成本也是额外支出。(2)隐形成本,包括低生产率成本、职位空缺成本和学习曲线成本等。关键人才离职,通常会经过一段抱怨、倦怠、抗拒和离职4个阶段的思想斗争。这个阶段,其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3)额外成本。关键员工的频频跳槽会对企业的员工心理造成冲击,在企业中形成整体性的心理推移或思想浮动,从而降低员工生产效率,使企业付出额外成本。
第三,降低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是企业的脊梁,他们的离去削弱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优秀的技术人才使企业保持技术优势,其流失不仅使产品开发停滞,也使关键技术流失:精通销售的人员可以确保企业的市场优势,其流失会导致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利润降低。如果这些关键人才流失到竞争对手处或自办公司,经营类似产品,则会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带来更大威胁。此外,关键人才的流失会引起一系列的人员连续“跳槽”,往往在短时间内使企业遭受致命打击,
第四,影响企业社会和市场声誉。2004年。世界经济论坛与福莱国际对132家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的联合调查显示,企业声誉超过财务业绩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指标。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转移到声誉竞争的新阶段,企业员工不仅能够创造企业声誉,而且能够阻止企业声誉的降低和丢失。关键员工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企业声誉的创造和保持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社会,网络使各种真实的和不真实的信息传播速度空前快捷,如果企业反应不够迅速、处理不够得当,企业信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遭受巨大损失并影响到企业经营。2006年,由于百度裁员过程中存在问题,百
度CEO李彦宏从2005年“最佳雇主”转而成为了2006年度最差CEO,企业声誉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五,容易导致国企改制失败。由于关键人才中相当一部分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如果改制过程不规范,会使他们产生不满,从而遭致他们的强烈抵触,可能导致国企改制方案的流产。即使改制完成,他们也会通过种种方法“不配合”,从而给改制后的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困难。
三、国有企业防止关键人才流失的建议对策
第一,改制过程中注意保持与员工原有的密切情感联系,增强与关键员工的情感联结。有研究表明,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关键员工更加关注生理需求以上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国有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往往存在问题,例如晋升制度保守。对员工的培养选拔时间过长等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关键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如果改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在改制动荡过程中,极易引发关键员工离职行为的产生。因此改制过程中,国有企业要特别注意保持与关键员工的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在企业与关键员工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心理契约,这是防止关键员工流失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二。确定个性化薪酬,关注薪酬外因素,留住关键员工。目前,人才流失问题已经引起部分国有企业的重视,但这些企业的防止措施大多局限于薪酬结构和培训方面,包括保持企业总体薪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提高资金的额度和范围,更加全面的增加员工受训机会等等。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方法不仅起不到应有效果,还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2003年6月底,武汉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对武汉市1000名年龄在36岁以内,本科学历以上、以办公室为主要工作场所的脑力劳动者的调查显示,在主动离职人群中。有27,2%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薪酬,薪酬外因素导致的主动离职倾向占到35,5%。可见,有时薪酬外因素对员工离职的影响会超过薪酬因素。因此,国有企业要想留住关键人才。不仅要为他们制定个性化薪酬,还应该积极利用设置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增加工作保障、实行“双梯制”为他们提供多通道晋升等非薪酬手段,更好地留住核心人才。
第三。正确识别员工离职行为模式,采取正确措施挽留关键员工。Mobley(1977)、Newman(1974)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关于员工离职行为的模型,这些模型中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关于离职倾向的因素,如“离职想法的产生(TQ)”、“寻找工作的倾向(Is)”、“离职倾向的产生(IQ)”,代表性的有Upper的闭环模型、Lower的闭环模型和Mobley的变动模型。这些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寻找工作倾向”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先后顺序。这点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大有裨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正确识别企业关键员工的离职行为。如果是“离职倾向”在先,“寻找工作倾向”在后,对于一个正在寻找新工作的员工来说,企业希望说服他留下来继续工作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即使企业可以开出更高的价码和更优厚的条件。如果“寻找工作倾向”在先,“离职倾向”在后,企业则可以通过限制员工寻找新工作的可能性,通过增加待遇等方式留住他们。
第四,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机制,及时识别企业人才危机。任何企业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率是十分正常的,人才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发现由于人才流失特别是关键人才流失而造成的企业危机,从而使企业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人才流失,提前防治企业经营危机。
参考文献:
[1]中国国资委.从数据看国企改制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5:(03).
[2]http://3see.corn/free―report/reportview.php?fid=3519
[3]罗旭辉、扬得志.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人才流动四方谈n.中国青年报,2003―1―8.
[4]Dess,Gregory G.&Shaw,Jason D.,Voluntary turnover,so-cial caph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pp.446-456.
[5]尤红梅.企业声誉:超过财务业绩竞争[N].市场报,2004-04―13.
篇10
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是实现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市场作为资源分配的主要力量,改变过去由国家决定、控制资源如何分配的情况,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有利于国有资本的退出。实现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的退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政府的职能应该控制和管理国家自然垄断行业、国家安全产业、服务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国有资本应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我国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改制的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比如说,在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时,原有的一切产权如商标权、发明权、实物设备、投资及增值等都属于国有资产。但在实际改革时,商标权、发明权却被排除在国有资产外。诸多不良状况造成了国有资产直接或间接流失。
二、国有企业和厂办大集体企业难以分离,厂大集体企业依附于国有企业,但是,厂办集体企业规模小,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厂办大集体企业问题较多,严重影响了国有大集体企业的发展。
三、国有大集体企业治理结构的不规范,使企业经济运行效益低下。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的关键是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也就是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者相应权力的特殊规定。我国国有大集体企业不是按所有权原则构建企业权力组织的,而是靠政府任命等形式,导致我国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委托关系含混不清,在经营管理上无法形成合力,导致企业经济运行效益低下。
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的有关措施
一、加大国企改制的政府监管和政策扶持
第一,国有企业改制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政府部门创造积极有利的环境,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配合国有企业的顺利改革。
第二,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相关政府要加强监管,把握国企改制的方针和力度,减少改革过程的中间环节,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提高国企改制的效率。
第三,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按照法律办事,明确落实相关责任,做到工作清晰透明。严格杜绝国企负责人员利用法律漏洞虚报、隐匿、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积极有效的推动国有企业改制的健康规范运行。
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1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有企业的弊端慢慢展现出来,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分配不公、管理落后等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应加快建立政企分明、权责明确、财务公开、监管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企业的规范化上市进程,实施合理的股份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对长期监管不力、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兼并和破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化进程中赢得一席之地。
三、通过创新,使厂办大集体企业和主办国有企业分离
第一,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使主办国有企业和厂办大集体企业彻底分离,成为自负盈亏、面向市场、产权清晰、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减轻主办国有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国有大集体企业改革。可通过参考东北地区国有大集体企业改制的问题,对国有大集体企业进行改革,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企业问题。
第二,对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可以依法破产;对厂办大集体企业的债权债务,可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对厂办大集体的员工,进行妥善安排。同时,可采取自愿试点的方式进行,被批准试点的地方政府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成立由部门领导的试点小组,明确分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稳定、积极、稳妥的推进试点工作。
第三,要坚持从厂办大集体实际出发,解决当前存在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要用改革的方法,借鉴东北地区国有大集体企业改革政策,通过重组改制等方式解决员工安置等问题;要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由政府、企业共同分担改革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