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范文

时间:2023-03-24 08:3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检测机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检测机构

篇1

[关键词] 检验检测;服务业;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149-02

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产业增长点。检测服务水平决定了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检验检测服务对产业的技术提升、质量保证和降低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检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国有检测机构比例大,市场化程度不高,检验检测服务业结构不合理,质检品牌缺乏等问题。所以,检验检测机构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检验检测机构转型的必要性、转型方向、转型路径进行综合分析。

一、质检系统检测机构转型必要性

(一)国家政策提出明确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转型时不我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2014]8号),要求到2015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性质机构整合,进行转企改制,并逐步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主管部门脱钩,鼓励做大做强和兼并重组,整合特种设备行业、电子信息软件行业、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农产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能源、烟草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多行业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质检总局改革思路主要通过两类机构、三种途径、三种趋势,实现检验检测机构的专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路径发展。两类机构,即公益性政府检验检测机构和经营性社会检验检测机构;三种途径,一是政府部门建立政府实验室,维护和发展测量技术设施,满足政府监管和国计民生检测的需要;二是政府购买社会检验检测服务,满足公益性公共检测服务;三是政府认可社会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三个趋势,即检测机构规模化,检测业务市场化,检测标准国际化。

(二)检验检测机构为了自身长远发展,也迫切需要改革转型

目前,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检测价格没有市场竞争力,市场运作意识淡薄,购买设备一味求新求精,不考虑成本效益,影响整个检验检测服务业的活力和生命力。检验检测服务业整体发展不平衡,涉及公共安全领域,如食品、农产品、水质、环保、建材、工程质量等领域“供大于求”;中高端领域,如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存在检验能力空白,产品配套检验能力不足,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也未能与产业构成良性互动。检测体系不健全、综合能力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并未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二、质检系统检测机构转型方向

(一)构建全新市场化运营模式

国有检测机构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而第三方检测机构要想适应市场,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步,就必须引入全新市场化管理模式。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采用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股本多元化等多渠道集资方式发展,从而有利于把社会上闲散的货币和分散的资本集中;通过市场交易,使资源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流动,从而有利于资本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现代企业管理的两权分立和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将促进企业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有利于形成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产业投资主体由国家单一投资向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联合投资发展,谁投资,谁收益,有利于吸引和利用社会资金,促进投资主题明确、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化运营正处于发展的新时期,在市场经济中第三方检测产业受益颇丰,尤其是第三方国家检测中心的收益,每年创收增值明显。第三方检测从而让第三方检测产业经营模式很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中。经过多年的经营努力,第三方检测机构已步入企业化和市场化,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任重道远。

(二)维持公益原则

公益性项目是以谋求社会效应为目的,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受益面宽,服务年限长,影响深远的特点,所以维持公益原则是必要的。公益性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反映微观经济效应,国民经济评价反映宏观经济效应。财务评价是指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条件下,从项目财务角度出发,计算公益性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据此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具体包括财务数据基础估算和财务效益评估两方面,财务基础数据估算为财务效益评估提供客观准确的基础数据,而财务效益评估是在此基础上评估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是进行财务评价和开展经济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其估算的结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其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成本和收益,通过两者的比较来评价项目效益的好坏,主要包括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外购材料、燃料动力估算表;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表;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销售收入和税金及附加估算表;损益表(即销售利润估算表);固定资产投资借款还本付息表等。

篇2

 

质量管理是保证检测机构顺利运行、保证检测机构检验数据准确可靠、检测依据现行有效的必要手段。对于检验检测机构而言,检测质量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是检验检测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方面,其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其重点。

 

1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检测机构检测的工作准则,体现了检测机构自身的特点,并符合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质量目标必须要切实可行,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过高难以完成,过低也失去了意义。质量目标要量化,应该有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完成措施,要定期统计目标完成情况,然后根据统计结果制定下期的工作目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检测机构都明确量化了自己的质量目标,但是缺少统计数据,质量目标存在多年不变的现象。这样的质量目标既不能有效地反映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质量改进。

 

2 质量控制

 

根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检测检验检测机构的要求,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检测机构应该执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对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把检测结果误差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限度内,使检测数据能够达到检测工作所要求的质量,同时质量控制也是验证新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可靠性的一种必要手段。

 

2.1 质量控制的分类

 

2.1.1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检测机构对其内部检测活动进行自我监控的过程,具体方式有校准曲线检查、定值标准物质测定、空白实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平行样分析和加标回收率分析等。

 

2.1.2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对不同检测机构及其分析人员检测质量进行考察的活动,通过核查检测机构间数据的可比性,确定检测机构报出可接受的检测结果的能力,并且协助各相关检测机构发现自身问题,提高检测质量。通常采用指定同一方法测定或者不指定方法、仪器检测同一标准样品等方式对检测机构间质量进行评价。

 

2.2 质量控制方式

 

2.2.1 多次(一般6次)测量空白样品,计算方法检出限。

 

2.2.2 选择检验方法并对所选方法进行精密度偏性分析试验,确定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2.2.3 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该方法测量限值。

 

2.2.4 进行不同方法间的比对实验。

 

2.2.5 定期开展质量考核、对样品复检和加强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等。

 

2.2.6 绘制质量控制图。

 

2.2.7 开展常规质量控制实验:空白试验、样品平行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标准物质试验等。

 

3 质量保证

 

3.1 检测人员

 

3.1.1 检测人员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评审准则)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想要做好检测工作,检测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检验经验,具备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能够承担所需要担任的检验项目。

 

3.1.2 人员培训。检测机构管理层应根据本单位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人员需求技能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在新标准、技术规范后,检测机构应对新方法或技术规范及时进行宣贯和方法确认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人员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并随时监督、跟踪计划的实施,进行培训有效性的考核和评价并保存人员培训各阶段的记录。

 

3.2 检验设备与标准物质

 

3.2.1 检验设备。评审准则规定:具有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检验设施是进行检测活动的必需工具,也是检测机构技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检测机构应根据所要开展的检验项目,按相关标准规定配置相应质量和数量的符合检验需求的检验设备。

 

3.2.2 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评审准则规定,设备(包括用于抽样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已证实其能够满足检验检测的规范要求和相应标准的要求。由此可见,检测机构做好检验设备使用前的量值溯源工作,是保证检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前提。检测机构应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维护计划,并明确相应的部门或人员组织实施。对不能溯源到国家基准的检测用仪器设备,应采取实验室间或实验室内部比对、能力验证等方法进行校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

 

3.2.3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检测机构应建立并实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程序,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后,应对核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当发现核查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可信时,应立即停止该仪器设备的使用,贴停用标识,并立即联系工程师进行维修,修复后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经再次检定或校准等方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3.2.4 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标准物质是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现量值溯源的重要物质。评审准则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的溯源程序。可能时,标准物质应溯源到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检测机构在购买标准物质时应首选国家级、有证标准物质,并做好对标准物质供应商的评价和定期确认。若无有证标准物质可用时,检测机构应通过比对实验、能力验证等方式证明量值的正确和溯源。标准物质必须严格按照证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保管。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机构应注意标准物质的有效使用期限,严禁使用过期的标准物质,配制标准滴定溶液时应严格按《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1-2002)要求进行,做到双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级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的相对值0.15%,测定结果取两人共八平行结果的平均值。

 

3.3 试剂和耗材

 

3.3.1 试剂和实验用水。试剂和实验用水是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一批试剂的好坏与否和实验用水的级别都可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检测活动中一定要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方法要求采用相应纯度的试剂,可以采用较高级别的试剂但严禁使用低级别的试剂,实验用水也须遵照这一原则。

 

3.3.2 实验耗材。实验耗材也是影响实验数据的重要因素之一。玻璃量器同样也应该定期检定/校准,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在选择玻璃耗材时,标准曲线和平行样品选择的量器应是同一批次,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系统误差;带有刻度的玻璃器皿不能加热,以免影响其称量准确度;玻璃量器出现挂壁等情况应及时清洗,但清洗时不应对其内壁产生破坏,以免影响其刻度。

 

3.4 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

 

检测标准是检测机构实施检验活动的依据性文件,也是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的重要依据。在选择检验标准时应优先选择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国家标准,然后才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检测机构采用自编或非标检测方法时,应使用标准比对、标准物质校准或实验室间比对等手段对所得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非标方法需经过确认后方可使用。检测机构对非标方法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使用。检测机构应建立标准的查新体系,定期对所用标准现行有效性进行检查,确保在用标准现行有效。

 

3.5 环境条件和设施

 

实验室内温湿度、噪声振动、电磁场等外界环境会影响到某些仪器设备的测量精度,引起测量误差。开展检测活动时,个别检测参数的检测需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如利用电子天平称量的项目。通常影响测量精度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是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必须按相关要求配备相应的环境条件和设施,并对环境条件实施有效监控和记录。

 

4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是指主动采取措施,使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突破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检测的生命。

 

质量改进应该按照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开展,检测机构应根据相关程序按计划对质量管理体系及管理活动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同时对检测工作进行监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并对质量控制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当检测活动不适用或者检测数据异常时,应按相关程序对出现的不符合检测工作、偏离管理体系或技术运行中的政策和程序的活动进行纠正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5 结语

 

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这个工作涉及到检测机构活动的各个方面,涉及到检测机构的命脉。在检测机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做好检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领导层高度重视,制定好合理可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针对性的体系文件,做好各个部门岗位间的协调,做好内审核管理评审工作,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其次要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要求进行日常工作,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做到有依据、可追溯;最后要加强宣贯,增加全员的参与意识,在工作中逐渐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持续地完善、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之顺利运行。

篇3

为了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基础保障水平,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根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计量认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质技监量〔2012〕8号)和《关于印发<市质监局开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普查及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质技监办〔2012〕15号)文件要求,我局于2012年月日至30日对全市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概况

此次检查的单位有市计量检定测试所、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科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市环境监测站、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市蓝鑫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市粮油质量监测站、市合众气体检测站共10家检验检测单位。检查小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检验机构资质认证证书的有效性、检验人员是否具备检验资质、检测范围、检测能力和检测设备为重点检查内容,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工作场所和仪器设备,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和原始记录,与相关人员面谈询问,征求主管部门和检测服务对象意见等方式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检验检测机构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检验检测机构法律地位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能够有效运行。二是检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的质量有所提高。三是大部分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四是检验检测人员业务技术能力有所提高。从检查的情况看,比较好的单位有市计量检定测试所、市科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环境监测站等4家单位。

二、存在问题

本次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资质超期。本次检查中发现:有3家单位目前不能提供有效资质证书,其中一家于年月13日到期后就未申请换证;一家已申报换证并通过评审,但尚未取得资质证书;另一家由于未提前申报,导致资质证书过期了还未通过评审,资质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单位正常的检测工作。

(二)日常管理不到位。一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到位。多数单位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期间核查、实验室比对都未落实到位。有的单位负责人变更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未及时修订。二是部分人员技术和设备档案管理不规范,缺少必要的相关信息资料。三是样品流转程序不规范,有的单位样品进出登记不详,有的单位样品未统一编号,样品标明的是单位或个人,这样可能会影响到检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

(三)法制意识不强。少数单位计量器具、仪器设备存在超周期使用现象,但仍在开展检测工作,甚至还将检测结果向有关部门通报,更有个别单位还在违法出具检测报告。

(四)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不规范。部分单位原始记录存在信息不全、涂改不规范现象。有的单位信息记录不充分,只有检验员签字,无审核员签字;有的原始记录修改不规范,记录修改后但未在修改处签名。

三、处理意见

(一)严格落实整改。各检验检测机构要针对检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拟定整改措施迅速整改,特别是计量器具、仪器设备超周期使用现象应立即整改,各单位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于2012年月30日前上报检查组。

篇4

检测是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评定的有效手段,它作为一根主动脉已贯穿于各道关键工序中,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检测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评定一个检测机构资质的好坏,如何做好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的划分、资质等级条件对比及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管理

现阶段的公路工程检测的目的是通过对某个成品公路工程项目的检测,以便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现有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可以这样说,公路工程检测是保障公路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基于此,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专业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管理控制。那么什么样的检测机构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完成这一检测任务?这就涉及到检测机构具有的资质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界定公路工程检测机构的资质,文章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对这方面的看法和新得体会。

1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资质划分

一般来说,公路工程检测机构的资质是根据试验检测机构的技术力量和环境状况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来划分的,根据这一划分我们把它具体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的资质。除此之外还有临时性的资质检测机构,像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地试验检测机构。而它们的主管单位就是我们常说的交通部门,它主要来负责甲级资质和部直属企事业单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所属的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等级的审批和管理等诸多项工作,而办事机构则是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像上面所说的这些检测机构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则和规程等,然后再按照批准的试验检测项目具体来承担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公正的数据和相关的报告。

2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条件对比

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条件对比见表1。

3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的管理

明确了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的划分及它的重要性之后,那么我们就该用行之有效地措施来做好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的管理。下面文章就对这方面的工作谈谈几点看法。3.1做好检测机构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管理文章分析总结得出,首先要把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的素质及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上去,这是做好检测业务的重要一环,我们在实际的检测机构中可以采用引进,也可以选调高素质的人员检测队伍,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本检测机构中把检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3.2完善检测质量的保证体系这主要是做好治理管理意识,具体体现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个方面。要在平日的工作中逐步建立完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

3.3做好检测机构的检测制度建设就制度而言一般包括组织和管理结构图,工作程序和质量管理,仪器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在实际应用中要遵照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实施后要及时检查落实,不足之处及时修改完善。

3.4确定好检测机构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在检测中最终我们要把检测结果形程一个报告,我们把这个报告统一称之为质量的总体目标。基于这一点,我们要把质量目标定位于我们的最终管理方向。所以我们的质量目标是检测过程和结论100%的要符合国家法律的行业标准,也就是说检测结果的差错率只能允许在1%的范围之内。

3.5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及测试方法在检测试验中,我们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公路工程实际的检测需要,及时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及测试方法。这样在检测的过程中就会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对检测结果及工程质量有很大帮助。

3.6成立专门的检测管理部门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我们最好成立专门的检测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有计划地对施工、监理单位抽检试验情况,规范试验检测行为,提高现场检测质量,确保检测体系有效运行,这样他们就会确保工程试验的规范性。

3.7做好检测机构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计划在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之前,我们要做好周密的检测计划,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设置试验、检测时间,操作规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按照合同有关条款确定试验检测项目、方法、评定标准等;同时还要明确放行权,不合格项目的控制和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状态等内容。试验检测计划除了需要必要的文字说明外,一般还要采用填写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表的形式。

4结语

随着我们现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可以说质量是工程的重中之重。这就涉及到要有专业的检测机构作为衡量质量标准的方法。因此,公路工程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它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我们在通过具体的试验检测时能充分利用建设地点的砂石、填料等,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有效手段,以确定上述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定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通过试验检测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以鉴别起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从而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进度、质量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我们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可科学地评定路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有了这套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对于任何一种材料均可通过对其规定性能的相关检验,从而评定其产品是否合格。这对合理地应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很重要的,进而推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梅芳.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现代工业和经济信息化,2014(08).

[2]宋子平,等.浅议试验检测工作对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控制[J].甘肃科技,2014(03).

[3]王萌,蔡新军.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2(23).

篇5

关键词:检测机构;标准信息;一站式服务

中图分类号:TS7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更加频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标准化在国际竞争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在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充分发挥检测机构的“保架护航”和推动作用,所以对专业的检测技术机构而言,需要加强规划引导、公共服务、政策和技术支撑,才能营造有利于检测机构转型升级的健康发展环境。

本平台旨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检测机构提供标准更新、跟踪、标准有效性确认、标准信息推送等服务,有效遏止作废标准的滥发和滥用,对标准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受控管理,为检测机构加强标准化、计量和质量工作,构筑社会诚信机制,培育良好市场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检测机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研究推出国家的标准化战略,争夺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控制权,借助标准化保持和扩大技术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因此,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多次遭受技术贸易壁垒。我国出口产品需要符合进口国的国家标准,这就需要对国际标准进行准确掌握和理解,从这一层面而言,标准执行的质量决定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质量和结果。因此,检测机构需要全面了解最新的国际标准信息,严格参照国际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这不仅是检测机构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核心,而标准正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各国各地区之间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频频发生问题,引起民众广泛关注。这为企业打响警钟的同时,也对检测机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使检测机构获得更加全面的标准信息,减少由于标准信息滞后所带来的损失,减少标准管理方面的人力成本,并增加了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

而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开始重视通过互联网来解决日常工作。“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完成,将开拓各级标准化信息服务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实现用户与服务部门之间的需求信息动态交流及快速反应;及时提高企业执行标准的整体水平,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竟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构建一个面向检测机构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能够为检测机构提供快速、准确、实时的文献检索以及快捷、方便的文献在线阅览、在线打印服务,进而能够更好更快的执行相应的标准,提高标准的实际效用。通过标准跟踪服务,为检测机构使用正确、有效的技术标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挽回由于使用过期或作废的技术标准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平台的推广应用能够提升检测机构整体的标准化水平。同时,可为实现科学监管和决策提供全新的技术方法和工具,降低了人员投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由标准信息滞后带来的损失,且该平台系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费用不高,使用方便、快捷,同时准入门槛较低,必将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和社会效益。

(二)解决当前存在问题

国外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相对较完善,但对于我国消费者而言,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网速较慢、收费较高的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客户体验。而国内虽然已有相应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标准化起步较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周期较短,缺乏专业技术与人才,在研发针对性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这些平台建设距离满足保增长、保稳定、促调整、重民生的大局要求和满足检测机构提升创新、标准管理能力的需求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1.服务手段不够新颖

(1)信息化服务程度较低。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中标准管理仍以纸质为主,现有标准电子文档及专业数据库数量远落后于其它发达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大量的检测机构尚未建立主标准指标库。由于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滞后,造成现有标准资源利用率不高,电子文本信息缺乏有效传递途径,标准更新不够及时,查找标准效率低下,造成人力资本和信息资源的浪费。

(2)双向沟通渠道不畅,缺乏互动。标准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完善过程,是双方互相沟通的过程,这有了解检测机构的需求,才能保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然而,目前相关平台建设机构面对检测机构旺盛的服务需求,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快速、准确抓住“重点、难点、热点、焦点”信息,缺乏选择性与针对性。

(3)个性化服务匮乏。标准服务平台的建设要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为主要依托点。然而目前的标准研究机构服务内容相对分散,缺乏对检测机构的个性化服务,没有专门针对检测机构与标准服务互动平台,短信平台服务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不能满足检测机构对标准的即时需求,无法形成“一站式”服务。

2.标准管理自动化程度较低

根据国家规定,检测机构必须按照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及时更换作废、无效的标准,确保采用的技术标准现行有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标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就机电类标准来看,每年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更新率超过了30%;平均每个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标准的更新周期是3个月。但我国的检测机构中普遍存在标准化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标准信息收集困难、标准资源加工效能低下、标准管理耗资巨大等问题,以致大多数检测机构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标准管理中的“难点”工作,作废标准的滥发和滥用给检测结果带来质量隐患,甚至造成检测争议,给检测机构和企业同时造成了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进步,标准服务也逐渐由传统的书店模式逐渐往方便性、可用性、快捷性的信息化模式发展。虽然,目前我国也有一些区域型、行业型标准信息网站,但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特点研发而成的,涉及面比较窄,专业性低,难以满足检测机构对标准管理的需求,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①无法提供标准实时跟踪、实时提醒功能。

②无标准在线全文阅读、打印功能。

③无强大的标准题录数据库作为支撑,标准数据资源比较匮乏或不够权威。

④无强大的系统整合功能,不支持将现有的EXCEL、DBM、光盘数据等直接导入系统。

⑤无法实现标准的引用、作废、替代信息的关联。

3.资源相对较分散,缺乏权威性和准确性

目前各机构之间标准信息资源没有实现共享共建,现有标准资源分散、分布不平衡,尚未形成覆盖全国的信息共享和服务网络,同时与检测机构标准信息合作交流较少。现有系统在标准信息共享方面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用户希望采取授权的方式,开放网上标准阅览,能够全面了解标准的总体概况和基本信息,满足检测机构对标准不同层次的需求。该问题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引起:

①观念问题。我国标准信息服务机构在资源建设方面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在合作上强调对等。资源共享、馆际协作的观念意识较差。

②体制问题。我国各标准信息服务机构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馆藏内容交叉重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又制约了不同系统、不同部门所属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③国家缺乏相应政策的问题。多年来政府管理部门一直在呼吁和推进信息服务领域的资源共享工作,但始终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机制和管理办法,致使资源共享工作难以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推行。

三、平台建设总体构架

(一)研究开发的内容

1.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标准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并通过同步、异步数据传输、数据转换、过滤、填充、、订阅、点对点传输等方式,将现有分散在各级标准化研究机构丰富的标准馆藏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整合,并以长期从事标准信息研究及服务的专业技术团队为支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按照检验机构对标准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标准信息四库体系:检验能力标准数据库(主标准数据库)、标准引用关系描述库、作废标准数据库、标准评价规则关联描述库。

2.实现检验能力标准数据库(主标准数据库)、标准引用关系描述库、作废标准数据库、标准评价规则关联描述库等四个数据库的同步操作,标准的新增、变更、作废等状态更新能在四个库中同步体现。

3.建立标准信息智能推送模块,通过该功能模块,与标准题录有关的新增、变更、作废等信息,能够采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推送给检验机构。

(二)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面向检测机构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三层体系架构,实现了在线的标准信息服务,分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和表示层(PL)。

数据访问层(DAL):主要是对基础数据库的操作层,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业务逻辑层(BLL):业务逻辑层是在数据访问层和表示层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桥梁,按业务需求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方法组合,集合了各种业务规则到一个BLL中,例如通过条件进行判断的数据操作或“事务”处理。BLL都是以类库(ClassLibrary)的形式来实现的。

表示层(PL):表示层是为客户提供用于交互的应用服务图形界面,帮助用户理解和高效地定位应用服务,呈现业务逻辑层中传递的数据,用页面来实现标准的在线信息服务。

四、构建检测机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创新点

(一)技术手段的创新

1.设计开发支持体系内容和关系同步操作(增加、变更、废除)与一致性检查的标准动态管理引擎SDME,为检验机构提供有效和统一的标准化信息服务。

2.采用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动态分析标准数据库与检验机构所采用标准的关联关系,实现标准的实时跟踪、集中管理、实时更新,为检验机构提供标准有效传递。

3.根据检验机构对标准信息的动态需求,采用全文检索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标准全文数据库和题录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数据的抽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展现等操作,从海量的标准信息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形成适合检验机构要求的标准信息数据库。

(二)服务手段的创新

通过网络信息手段,为检测机构提供有效和统一的标准化信息。将大量纸质文本进行数据采集与加工,建立强大的标准数据中心,目前数据中心共收录国内外标准题录信息123万余条、标准电子文本60万余件,覆盖270个国家、国际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97个行业,100%覆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我省的地方标准,数据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同时,对以上标准信息的进行及时的更新、替换、作废,从而解决了当前存在的信息化服务较低的问题,完成标准电子文本查询、标准跟踪、有效性确认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针对检测机构进行个性化服务,满足了检测机构旺盛的标准服务需求。

五、结束语

检测机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将以标准数据资源共享为理念,以标准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为检测机构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中心,构建标准数据资源齐全、更新及时、信息准确、“一站式”的标准服务平台。从而为检测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掌握先进的检测方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标准的与执行,为我国在经济文化大潮中占领制高点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思铭,赵慧明.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构及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吉林省标准信息平台的实证分析[J].科技信息,2012(31):156-156.

[2]李颖.建设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认识与实践[J].办公室业务,2013(07).

[3]汪滨.网络环境下标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J].标准科学ISTIC,2012(08).

[4]郝小玉,高屹嵩,张立新.四川省化工产品标准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标准导报,2013(10):41-43.

篇6

【关键词】瓷砖缺陷;机器视觉;结构设计

1引言

随着我国陶瓷工业的迅速发展,在20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陶瓷瓷砖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生产工艺技术,机械装备也有了根本性的改革和发展,己经成为了陶瓷瓷砖生产的大国。特别是近几年,我国陶瓷砖的生产能力、花色品种、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多的陶瓷瓷砖生产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

然而,就行业总体水平而言,档次偏低、技术水平不高。我国陶瓷瓷砖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走向国际市场,己是摆在陶瓷瓷砖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研制出一种快速、高精度的自动检测机构,实现瓷砖产品的快速动态全场测量。这对提高瓷砖产品的生产质量、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2 瓷砖缺陷检测机构

2.1检测机构的功能

在现有瓷砖检测系统中,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瓷砖进行自动检测是最直接的一种技术。即,利用相机采集瓷砖图像并将陶瓷几何尺寸、对角度及表面缺陷(崩边、裂痕)等转换为适当的光学量,通过对光学量的检测、光电转换和后继处理,从而实现尺寸、外部缺陷、颜色测量的在线动态测量。而传统的瓷砖检测是人工操作,检测效果和效率主要依赖检验人员的经验,人为影响因素大、自动化程度低。此外,纯人工检测操作也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缺陷[3-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瓷砖缺陷检测机构,解决瓷砖质量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2检测过程

瓷砖检测开始的时候,根据用户输入的待检测瓷砖类型,上位机发送瓷砖类型到PLC中,通过移动固定相机支架丝杆的伺服电机把相机运动到相应的位置,开始检测时,打开光源,当瓷砖运动到相机下方,传感器感应到瓷砖时,发出触发信号,相机接到触发信号后,拍摄瓷砖四个角的照片,采用双目测量原理测量瓷砖四条边和对角线的长度,并把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系统中,通过数据对比把瓷砖等级分选出来,同时把测量结果写入SQL数据库,供日常生产数据分析和数据归档[5-6]。

基于瓷砖自动检测机构实线的瓷砖检测工作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瓷砖自动检测工作过程

2.3检测机构的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瓷砖自动检测装置,包括:面板1,大滑块2,大光轴3,大丝杆4,中光轴5,中丝杆6,中滑块7,环形光源8,工业CCD相机9,小光轴10,小滑块11和小丝杠12。

其中,大滑块2分别和大丝杠4、大光轴3活动连接,大丝杠4和大光轴3固定在面板盖1上,中滑块7分别和中丝杆8、中光轴5活动连接,中丝杠6和中光轴5固定在大滑块2上,小滑块11分别和小丝杆12、小光轴10活动连接,小丝杆12和小光轴10固定在中滑块7上,同时小滑块11上还安装有环形光源8和工业CCD相机9。

该机构能够实现四个工业CCD相机在水平面X、Y轴方向上的移动,设置了一套大丝杠大滑块机构和两套中丝杆中滑块机构,并通过三个伺服电机来控制滑块的运动路径,实现对不同规格的瓷砖的尺寸图像的采集,同时还设置了四套小丝杆小滑块机构并通过四个电机来控制相机的上下移动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下正确对焦并对瓷砖图像的准确采集,自动化程度高。

实际工作过程中,用户输入待检测瓷砖的类型,上位机发送瓷砖类型到PLC控制系统中,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大丝杆4运动,从而带动两个大滑块2沿着大丝杆4的方向做水平运动,由于大丝杆4两端分别是左右螺纹,所以运动过程中,两个大滑块2运动的方向相反,实现了沿着大丝杆4方向张开和闭合的动作,即中滑块7沿着大丝杆4的方向移动;同样当伺服电机驱动中丝杆6运动时,中丝杆6带动两个中滑块7沿着中丝杆6的方向做相反的运动,实现了与大丝杆4相互垂直方向的运动;最后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需要通过电机驱动四个小丝杆12分别实现四个小滑块11在竖直平面上的微调,最终把四个工业CCD相机9运动到相应的位置,为瓷砖检测做好准备。开始检测时,打开环形光源8,当瓷砖运动到工业CCD相机9下方,传感器感应到瓷砖时,发出触发信号,工业CCD相机9接到触发信号后,拍摄瓷砖四个角的照片,采用双目测量原理测量瓷砖四条边和对角线的长度,并把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系统中,通过数据对比把瓷砖等级分选出来,同时把测量结果写入SQL数据库,供日常生产数据分析和数据归档。在实际瓷砖自动检测过程中,完全可以采用该系统代替人工检查,自动化程度高、且检测质量得到保证。通过伺服电机控制丝杆,实现对瓷砖尺寸的准确测量,通过综合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技术和遗传算法,解决了颜色特征矢量设计以及基于颜色的瓷砖分类器设计,避免人工检测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用性好。

1-面板盖,2-大滑块,3-大光轴,4-大丝杆,5-中光轴,6-中丝杆,7-中滑块,8-环形光源,9-工业CCD相机,10-小光轴,11-小滑块,12-小丝杆

图1-2 瓷砖缺陷检测机构

3 结语

本结构基于PLC控制和必要的电气元件,能够对陶瓷瓷砖产品进行产品质量、瑕疵、规格、尺寸等进行检测的机构,并按产品等级进行分拣的控制装置,安装在生产线上,以实现产品的自动检测和等级分拣。根据生产现场对产品检测的各项目要求,针对选定的设计方案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检测算法,并进行优化。运用一种新的改良遗传算法,解决了瓷砖图像的配准问题;通过综合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技术和遗传算法,建立了一种混合智能模型,解决了颜色特征矢量设计以及基于颜色的瓷砖分类器设计;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瓷砖的边缘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总局GB/T 3810.2-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2]王庆有.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9.

[3]段志姣,用线阵CCD传感器测量工件外轮廓尺寸.计量与测试技术.2004,31(5):26-27.

[4] 陈就,叶树林,华蕊等. 基于计算机测试技术的瓷砖误差检测系统研发[J].测控技术, 2007, 6: 52-54.

[5] 李鸿艳,冯新喜,王 芳.一种新的机动目标模型及其自适应跟踪算法[J] .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26(6):966- 970.

篇7

关键词:产品质量;检测;信息管理;技术机构

1完善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机构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确保质量检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与准确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数据不仅是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的标准之一,也是企业针对产品特征不断进行产品改进、加强质量把控的关键。对于检验检测机构而言,检验检测数据不仅能促进检验技术的提升,也是技术机构检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和完善检验检测数据等信息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地确保质检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与准确性,更好地服务于质量检验检测工作。(2)为质量监测工作监督管理提供便利。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信息化管理,能对检验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全面把握,维护技术机构质量控制的可靠性,帮助质检人员及时对产品质量进行宏观了解;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质量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促使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解决质量隐患,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出现。(3)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行业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当前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难以察觉,需在宏观的数据动态中进行把握。

2当前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中,部分领域已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涉及计算机、数据汇总、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整体上仍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层次,很多技术机构只是简单的利用到文字和表格处理,未应用到自动数据采集,尚未对检验检测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没有建立通用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统一标准,因此无法全面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同时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经验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机构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果。(2)负责信息管理工作相关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虽然目前提倡综合性人才,但在部分地市级技术机构中,缺乏相关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而现有负责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工作经验,同时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多。总之,综合型人才明显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与进步。(3)缺乏统一的行业信息管理标准。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相关的行业信息化管理标准也未大范围地统一,很多技术机构相继自主开发或购买相关的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水平低,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很多并不专业的软件也被应用到信息管理工作中。同时在技术机构内部和机构间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机制,缺乏明确的信息统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数据无法进行共享,难以统一管理。

3如何完善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机构信息管理

(1)从管理理念上来说,需不断转变观念。要想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必须不断改变自身对于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念,坚持“前端拉制”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一开始就同步开展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将信息化管理理念贯穿整个质量检验检测过程,避免后续出现重复作业的现象,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要发扬“信息再造”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已有的信息资源的作用,积极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不能一项检验检测工作完成后,相关的信息资料就扔在一边毫无价值,产生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现象。(2)从行业规范性来说,需建立统一标准。规则是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的指南针,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信息管理工作,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确立一套科学合理且规范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标准的建立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实现模式的标准化。将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统一相关计算方法及具体的处理方案存储到系统中,输入具体检验检测数据后可自动生成详细的检验检测报告;二是坚持模式的实用性。建立统一的行业信息化管理标准的目的是更好地开展信息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确定最终的统一标准时,需要充分集合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及具体的工作流程,充分落实,用最直观有效的操作形式体现出来;三是坚持模式的先进性。实现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信息管理,需要建立在先进成熟的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引进相关的设备和管理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先进性,是否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能适应相关检验检测工作的发展。(3)从从业人员水平看,需不断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是一项专业程度较高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开展相应的工作,因此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是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专业信息化管理队伍中人员的个人专业技术水平、信息管理技术运用水平、检验检测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都会影响到信息化管理水平,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专业信息化技术队伍的建设工作,主要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不断引进高校中信息化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向现有的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充实队伍,对现有的人才结构进行知识层面和年龄层面的优化升级;第二,针对现有的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培训与继续深造学习,可通过进行人员外派学习,主动走出去学习他人先进经验,也可通过邀请信息化管理领域中的专家学习,走进来开展专业性的讲座与实际操作指导性学习,在学习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整体队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将会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与方便,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管理十分必要,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不断钻研的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将信息化管理落实到实际中去,更好地服务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春龙.LIMS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在制药行业的应用与发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2):53-54.

篇8

[关键词]当前状况;第三方检验机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123-01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担忧,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1]。环境、职业卫生和医疗等行业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于质量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凭借其公平公正、检测范畴大、收费低、时间短、服务品质优等特点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和认可。

一、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当前状况

由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应运而生,它一般不属于任何一个政府机构,只是自行选择或担任检测业务,其研究方式和结果不会受到任何机构的限制,因此它的检测结果相对公正公平,所以从一出现受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于2000年开始出现的,因为国内各个行业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有较大的需求。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的采购商需要国内的商家供应第三方检测报告,大多数企业才逐步与第三方检测机构有联系。由于形势的需要,国家和政府也针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制定了大量的有利制度。在有关制度的支撑下,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从最初的出现,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当前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有极好的发展前景[2]。近些年,我国多次出现的食品安全等相关事件为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在短时期内得到快速的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获取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经大概有23000家,更有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成为上市公司。

但因为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始出现的时间比国外晚,所以在规模以及技术水平上还相对比较欠缺。此外,发展较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大量的吸引专业人才,使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面对更大的挑战。所以,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政府部门需要给予第三方检测机构更多的关注,增强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

二、对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建议

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阻碍其快速发展,所以要加快制定相应的措施推动其快速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水平逐步接近国际化水平。

1、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水平

第三方检测市场竞争逐步强烈,在检测规范逐步国际化、监测范畴多样化的新背景下,我国政府必须强化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程度,保障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公平公正的开展检测工作,对于稳定社会的秩序有重要意义。第一、确认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严格落实政策标准,切实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和监督管理体制。从实验室资质认证、实验室认定、检测人员从业资格、实验室能力检验、实验室行为标准、和实验室整体监管等角度进行标准化管理,以提升第三方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程度。第二、定时安排强制性技能检验[3]。能力检验是实验室技术水平认定、评估和提高的重要方式,该方式是通过外部因素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内部质量管理的强化,是评估第三方检测机构技术能力的手段之一,此外也能当做质量管理部门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水平进行检查的一种客观方法,获得大众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的广泛认同。所以,政府监督机构应当定时强制性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技能验证,督促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断提升技能程度和检测水平。

2、政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为了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迅速进步,政府应制定有关支持政策,创造良性发展氛围。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建设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除了要采购大量的前沿技术装备,还必须要有高品质、高水平的团队支持,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所以,政府应增加对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资金支持。第二、增加技术投入。最好的方式是成立一个专业的媒介,定时和更换国内外检测规范以及科技讯息等,保障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最新资料;此外,政府应定时举办一些培训课程,辅助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职场新人获取职场准入资质[4]。第三、政府应该一些国家强制性检测业务,为我国第三方检测结构供应更多的发展条件。

3、成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团队

现阶段,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获得资质认证,但是基本都是规模较小的检测机构,缺乏规模较大检测机构,此外这些检测机构之间基本没有联系、交流与协作,导致资源不集中、缺少竞争力,造成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为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就一定要对市场的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分配,完成资源共享,使所有的检测机构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5]。所以第三方检测团队的创建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形式,经过对检测机构的装备、工作人员和技术手段等资源实施整合,创建一个高效的公共技术、规范、协作、沟通和服务媒介,合理高效发挥各机构之间的特长,并提升机构工作效过、降低成本,提高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我国甚至是国际上的影响力。

结语 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对产品质量观念的加强,因此我国政府也制定大量的有力政策,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充分使用政策条件的支持,明确自身在管理与技术水平方面的缺陷,从不同的方向考虑和计划发展趋势,提高整体水平,迅速和高效的为社会以及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庞颖.诚信与服务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的基石――访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帅军[J].质量与认证,2016,(08):20-23.

[2] 王贺珍,苏晶.广州市第三方检测机构现状及整合发展思路初探[J]. 中标准化,2016,(06):116-121.

[3] 胡晓琳.河北省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现状与发展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篇9

关键词:亮剑 人才 管理

1 前言

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亮剑》中有这么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一支军队的传统是这支军队的第一任军事主官向这支军队创始之初给灌输的,如果第一任军事主官作风大胆;有勇有谋,刚毅果断,狭路相逢,勇者胜!遇敌敢亮剑即使倒在对方的剑下,牺牲也是牺牲在冲锋的路上。这样的军队就有了这样的气势,无论人员的更迭、时间的变迁。这支军队依然一样。这就是这支部队的军魂。”我们的企业也不例外。本文结合本单位的一些具体情况就建设工程检测企业的内外部管理做粗略的阐述。

2 内外部综合管理

建设工程检测单位是一个可以说得上的高、精、尖的服务型企业,它作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守护者,它不仅只是为开发商与建设方,更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现在大多数老百姓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有可能只能买一次房,所以房屋的质量就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建设工程检测单位就应本着对广大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做好工程质量的把关与监督,时时为工程质量负责;为广大老百姓负责。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进一步深入,建设工程检测的市场也放开了。原来的作为事业单位的几乎都被推到了市场的前沿,建设工程检测单位也不例外,同样它也成了企业,除了有一些客观的特殊因素外,它也符合企业的一切要素,也就有着与其他企业一样的功能,自负盈亏的法则也能用得上了,既然是企业,那么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赢利,怎样能够使企业赢取最大的利润,就是每个企业的领导者所考虑的头等大事。作为建设工程检测的企业它有着优势和明显的劣势,它不仅要对工程的质量负责还要与工程的经营者合作,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这就是建设工程检测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的一个最显著的不同点,这就要求它不能和其他企业一样通过各种手段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它就存在着明显的劣势。这样的企业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提高机构的知名度,这样就有了进行良性竞争的筹码。

3 内部管理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检测是通过人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来完成各项试验,得到检测数据,再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出具检测报告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人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假如离开了人,那么那些仪器设备就是一堆废铁,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说建设工程检测单位的技术人员就是这个企业的心脏,如何对这些人进行有效的管理,量才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一些新技术、新想法来降低检测的成本,从而创造出更大的利益。

“海尔”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做为中国人可能没有不知道的吧,他在几十年前只是青岛海边的一个弱小的乡镇企业,一度面临着要倒闭的境地,经过阵痛后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却创造出了一个誉满全球的神话。而神化的创造着就是一群以张瑞敏为首的这些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们,现作为“海尔”的首席执行官的张瑞敏曾说过“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发挥它的优势,挖掘它的潜力。只要你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还你一个奇迹”。在国外有许多知名的企业都是很注重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它有着非常系统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人才的关注就会出现企业有一个亿万富翁,手下有十个千万富翁,而这十个千万富翁手下有会有若干个百万富翁的现象。这样企业的员工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与前进的动力。日本的松下电器是全球皆著名的跨国电器巨头,而奇怪的是他们的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确是打开员工的花名册,看今天是谁的生日,就会为谁送上一束鲜花或带薪放他们一天假,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即使他们的创始人松下庆之助也是这么干的,这样就出现了一家几代同在松下的美谈。

作为我们检测行业来说技术人员的稳定,就是一个企业积极向上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检测行业人员的流失就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通过重新再培养的方式花的代价会更大,与其再招一个新人不如想办法留住老员工,特别是那些企业的元老。而怎样留住员工,使员工一心一意的为企业服务呢?这就涉及一个企业怎样合理使用人才的问题,这是我们企业的管理着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考虑他们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当他们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时,这样创造出来的价值比你投入的要高出好多倍。

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准则,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应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开展检测工作,从组织机构、仪器设备、检测流程、人员素质、环境条件、工作制度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手册和主要规章制度,并在检测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我们检测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出具的检测报告必须实事求是,数据和结论准确可靠,字迹清楚,不得涂改。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不合格台帐,并定期上报工程所在地的质量监督机构。检测机构必须加强资料档案管理,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按年度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抽撤、涂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科学管理的这面旗帜下使我们的企业积极健康的向前发展。

4 外部管理

在外部我们所接触的不是建设单位就是施工单位或是监理单位,我们同这些单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前提都是为工程的质量负责,不能脱离了这个前提。不得接受委托单位的不合理要求;不得弄虚作假;不出具不真实的检测报告;不隐瞒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提高,作为服务型的企业我们要为我们的服务方提供优质服务,使我们的企业在和谐的外部关系中得到发展使我们的合作者愿意与我们合作想着和我们合作。作出一个品牌树立一个行业的标杆。

5结语

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要学的是管理的艺术、管理的方法。每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传统,而这个传统就是这个企业的缔造者在企业的开始之出给这个企业灌输的,以后不管人员如何的更迭,时间的变迁,无论到什么时候这个企业的传统还在,这就是一个企业的“企业之魂”。 “企业之魂”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质,只要我们的企业有了这样的“魂”我们的企业依然能够在商海中披荆斩棘、所向披靡!遇“敌”敢 “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

篇10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在质量检测机构、应用

一、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作为质量检测机构就必须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工程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的质量,从而促进检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二、实验室管理系统在质量检测工作中的作用

1、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合理

现阶段,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得到客观、真实以及科学的检测结果,这样就能够更好对工程项目的好坏进行判断,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质量检测报告不仅仅能够为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提供有力的数据,还可以为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的行政部门提供数据。如果工程项目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样检测报告就可以给仲裁机构提供真实、客观的检测结果,从而就能够保证各方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检测行业的市场行为还不够规范,时常会出现弄虚作假、样品造假等问题,这样就必须对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测机构的质量。由于质量检测机构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够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与客观公正性,并且能够对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放映,所以信息化管理对质量检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升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

由于采用信息化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能够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所以就要对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从而就能够进一步的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检测报告,这样就可以提高检测报告的权威性。所以作为检测机构,一定要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其数据既是验收单位进行工程验收的根据,也是进行质量问题分析的依据,因此一定要运用信息化,这样检测机构既能够有效的对检测数据进行管理,还能够有效的控制检测的质量。

三、实验室管理系统在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1、收样管理

质量检测机构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进行收样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送检样品的信息,主要是对送检样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同时在进行送样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收样的登记、复查核对、统计以及管理工作,并且在这一环节中,作为工作人员还要运用信息管理技术来进行接受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收样信息进行收录整理,其中收录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委托机构、送检样品、检测项目以及不正常情况的处理等。

2、试验管理

试验管理主要是对样品检测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做好信息的录入,从而形成委托单。同时作为质量检测机构对信息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任务的管理,并且还要注意信息的采集、校核以及数据的复查和核对。除此之外,作为检测工作人员对于已经完成的试验和数据要进行记录工作。在进行试验管理的时候,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自动的获取检测数据以及其他的有用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检测以及帮助它们进行自动记录与保存。因此检测机构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

3、报告管理

对检测报告进行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审查和核对报告,随后报告批准之后将其进行打印、签发以及查询。其中报告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的,所以检测机构要想保证检验结构的准确性,就需要对检测报告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还要帮助技术人员完成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质量。

4、管理统计

由于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的工作量和业务量比较大,所以很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且对质量进行统计和控制,这样就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作为管理人员对于合格项目和不合格检测结果的数量,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帮助管理人员后来进行项目资料的分析和统计,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检测的质量。

5、业务监管

业务监管对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业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且对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对数据进行监督。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管理人会员和项目的负责人更好的处理有关业务,并且对工作进行更好的分配管理,而信息技术能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被应用于业务监管中。此外,业务监管是贯穿与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所以要运用信息技术对项目的规模和效益进行直接控制。

6、系统维护

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对系统进行维护主要是可以对系统进行设置,并且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所以在这一环节中,作为系统管理人员,要想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要保证系统日志的查询、数据的备份与恢复以及硬件与软件的协调运行等,同时还应该对计算机界面进行设置以及检测报告的编辑等。

四、质量检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前景与设想

1、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由于质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并且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很难对数据进行准确及时的把握,这样要随时的掌握动态的数据,并且将其进行汇总是有很大的困难的,由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能够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所以它能够被应用,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2、质量信息沟通

在质量检测过程中,质量信息之间的沟通对于保证项目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各个质量的主体要保持信息通讯和沟通,并且各个专家还要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所以必须要运用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沟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

3、质量文档管理

检测机构进行质量管理的时候,对于质量文档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文档通常都是以纸面的形式存在,所以在利用和查找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而信息技术具有存储量大、复制传递方便快捷的特点,所以被用于进行质量文档的管理。

4、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主要是统计质量检测现场的质量数据,这样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统计,分析以及预测,从而就可以完全对质量安全进行控制,从而就提高了检测的质量。

5、质量控制决策支持

这种质量控制主要是运用各种数据、信息以及知识来有效的辅助决策。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质量。

6、质量监督管理

在质量检测中,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监督管理各个责任人的据、行为以及资料等,所以可以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这样行政主管部门就可以随时了解质量检测的动态、情况,并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监督管理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作为检测的机构一定要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主要是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教育力度,并且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从而就可以提高质量检测机构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同时还还对我国检测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加强信息化的应用和资源配置,从而就能够规范检测管理工作,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玲;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