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5 10:3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审计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计算机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的产物
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必由之路。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普遍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审计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尤其突出。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其次是对审计内容的影响。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再次是对审计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最后是对审计人员的影响。计算机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
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必然影响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传统的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发展需要,开展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
二、制约计算机审计发展的主要问题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必然对传统的审计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制定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以利于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与此同时,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的开展将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正制约着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开展计算机审计存在较大风险。一是对计算机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程序缺乏了解,以及数据采集可能带来的机密泄露;二是使用技术不成熟的审计软件。有的审计软件没有经过科学的测试,可能本身就存在设计缺陷;三是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由于有的被审计单位计算机运行处在缺乏控制的状态,审计人员就不能过分依靠,否则难以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四是过分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可能会导致检查效率低下,取证范围狭窄,审计证据不充分。
2.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审计方法,阻碍了计算机审计的快速推进。首先,存在着用传统思维方式看待审计信息化,缺乏推进计算机审计的信心和远见。在计算机审计遇到困难时,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否定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价值。其次,对计算机审计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有的人认为计算机审计没什么大的用场,还不如手工审计快,不愿把时间浪费在掌握计算机技术上,无暇顾及计算机这一技术问题,自我隔离在信息化之外。其三,存在着技术困难和理念困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审计信息化必将带来人们思维方式、审计技术方法和作业流程的变革。
3.审计人员的素质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匹配,影响了计算机审计的整体推进。目前,有些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审计业务水平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队伍的老龄化,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由于历史、客观的原因使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造成一些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他们还很难提出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审计需求,将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语言还需要有个磨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还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因此要真正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有难度,需依赖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助,造成审计人员独立性减弱。此外,由于培训时间短,技术掌握不熟练,在审计过程中,还没有将计算机审计真正应用起来。实际运用与软件设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4.对计算机审计软件开发和运用缓慢。目前由于电信、金融等机构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从而审计软件也开发利用较多,但其他领域较少,而通用的审计软件就更少了。迫切需要尽快开发实用审计软件,以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
5.审计信息资源关联差,存在浪费。许多审计信息资料与数据储存在每一台电脑之中,审计信息资料不能有效地与局域网络进行链接,审计信息与数据不能互通,资源与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局域网内的审计数据库开发和建设不够完善,还没有为开展计算机审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环境。
三、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思路
针对计算机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发展。
1.制定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规范和标准,有效规避计算机审计风险。要尽快制定计算机审计标准和准则,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保证计算机审计质量。
2.进一步提高认识,普及计算机审计知识,形成有利审计信息化实施的好环境。每一位审计人员都要提高对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认识。要使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计算机知识和原理;而且还要增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并掌握计算机审计操作方法,逐步能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的模块。为此要大力强化审计干部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紧迫性的认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认识。
3.引入市场机制,尽快开发出更多的计算机审计应用软件。从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实践来看,应当主要开发以下计算机应用审计软件:一是能帮助数据下载,提供不同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接口的软件;二是能对各管理系统进行测试软件。按特定标准生成用于测试系统的数据,使用测试数据检验程序进程,检测被审计单位执行的功能;三是能进行数据测试的审计软件。按审计的要求抽取数据后执行审计功能;四是建立规范的综合性审计数据库,包括满足制定审计计划需要的数据库,积累审计工作经验的数据库和为编写审计报告提供参考的数据库等。
4.各级审计机关要结合实际,开发适应基层审计工作的小软件。各级审计机关在引进和运用上级审计机关推广的通用审计软件的同时,更要注重结合各地的审计实践,开发出具有行业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小软件。以通用性和适用性为原则,由最初的利用通用审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向建立具体业务审计模型方向发展,形成较为固定的计算机审计模型,注意满足不同审计对象的相同审计项目的需要,方便不同类型数据的采集、转换与分析,避免资源浪费。
5.加强培训,建设一支适应时代需要的审计队伍。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层进行。要经过培训使一线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能够分析建模,制订方案,建立审计模型;能够采集数据,下载数据,整理数据;转换数据和分析数据;最后要形成审计结果。
6.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加强网络硬件的配置。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要围绕审计项目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适用对路的小软件,逐步建立功能配套、数据完备、操作简便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工作中要克服各自为政的状况,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避免重复浪费。为此,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要经常研究计算机审计方面的问题,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目标考核,将计算机审计的推广与应用作为一项硬指标落实到每个审计干部身上,引入奖惩激励机制,形成计算机审计良性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孙伟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审计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4年04期;70--71
[2]严永斌:我国计算机审计现状及建议[J];会计之友;2006年03期;59--61
[3]张文婧:改进审计业务管理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03期;41--43
篇2
会计、审计的相关内容
会计会计指的是将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具体来说,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会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第二,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四是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五是会计会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常见的会计方法有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等。会计主要具有以下职能:一是反映职能。其能够从数量方面来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通过核算方法给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可贯穿于整个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反映;二是监督职能。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三是参与经营决策职能。可从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审计审计是对资料作出证据搜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然后就资料及一般公认准则之间的相关程度作出结论及报告。进行审计的人员必需有独立性及具相关专业知识。常见的财务审计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运作审计。检讨组织的运作程序及方法以评估其效率及效益;第二种是财务报表审计。评估企业或团体的财务报表是否根据公认会计准则编制,一般由独立会计师进行;第三种是资讯科技审计:评估企业或机构的资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系统可靠性及一致性。云计算对会计工作的挑战对资产确认的挑战云计算的应用,给会计工作中的资产确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开展会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先确认原有交易的状况,然后再来加强对资产的管理,这一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明确各事项,以便于展开有效的资金把控工作,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以防企业资金链断裂。基于此,在进行资产确认的时候,可加深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提高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但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改变了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相关人员可以直接在数据中心来进行操作,以确认资产,仅通过云计算系统,便能够获知资产实际持有者的资产确认,这就无需会计程序便能了解,资产确认过程也无需将资产一直保持在终端用户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很难根据云计算系统中提供的资产情况来作出可续的判断。而且资产确认依赖于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此才能准确了解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云计算的出现则给资产确认带来了技术上的难度,这是因为传统的会计系统难以安全保护一手信息,会影响资产确认工作质量。对收入区分的挑战云计算对会计工作中的收入区分有所挑战。这是因为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计算机软件的变革,也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其不仅影响了会计领域,也对互联网领域产生了影响。基于此,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工作也受到了较大的挑战,其需要根据新的环境来进行改变,以应对新的会计工作要求。要创新会计工作机制,把控好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需基于市场的主体状况,来优化资源配置,作出准确的判断,利用相关软件来进行有效控制,根据交易活动特点来构件新的云计算模式,制定新的交易制度,规范收入区分程序,依次保障收入区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成本计算的挑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成本计算工作,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确认好成本状况,保证相关计信息的时效性。为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应当保证经济资源配比的科学性,会计工作过无法应用传统的模式来把控资金,进行成本预算。另外受云计算的影响,在实施会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全面统计所有影响成本的相关因素,这大大增加了会计工作人员的任务量,而且部分云计算带来的成本影响,难以被会计工作计入,提高了会计工作成本计算的难度。云计算影响着商业活动的开展,会对会计工作进程产生影响,要关注于迁移费用,基于资金流向和各项目的花费来获取准确而完整的信息,作出资源价值判断。
云计算对审计工作的挑战
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挑战云计算对内部控制审计有一定的挑战,这是因为在实施内部控制分析工作的时候,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信息更加完整,可有效整合归纳相关信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云计算背景下,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审计工作内容,都不再适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内部控制工作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项目,需要将审计和云计算相结合,以此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为保障内部控制质量,要设立科学的评审机制,以便于科学评估内部控制价值,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需要通过新的审计工作模式,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审计工作需加强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云计算及技术来找出其中的漏洞,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对云审计平台的挑战云计算对审计工作的挑战还体现在创建云审计平台。云审计平台的建立,是实施云审计工作的前提。在分析云审计质量的时候,需要听取相关专业组织的建议和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来创新审计平台的运行模式,使之满足于现代化发展需求,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来呈现云计算技术的实践效果。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审计平台的应用,可大大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保障审计工作质量,能使用云计算来进行科学的风险分析,建立完善的计算信息保护机制,以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作用,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在开展云计算服务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障决策的准确性。在云审计平台进行审计操作的时候,要综合分析平台中的各相关数据信息,把控影响云审计平台运行的各项因素,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以体现云计算的使用价值。对安全审计的挑战在审计工作中应用云计算,能够取得不错的应用效果,但是审计工作的安全性则需要进一步保障。云计算技术自身的安全性,将会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基于此必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确保云计算应用中的安全性,防止重要信息数据的缺失和受损。要做好信息安全的科学判断,规范相关操作的同时,还要储存好信息资源,以免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审计工作的开展,要及时处理云计算涉及到的相关信息,不断地创新安全性能保护技术,这给审计工作团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求其加强对新安全保护技术的研发。对审计证据收集和审计程序实施的挑战云计算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一挑战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审计证据收集工作产生挑战。审计本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涉及到多方面内容,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严谨的态度,强调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需认真把控每一个环节,不可放过一个细节。在收集审计证据的时候,审计人员需做好检查工作,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使得审计数据愈来愈庞大,项目愈发复杂,以致于审计人员在收集数据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账目不清的问题,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难以分辨数据的来源;二是对审计程序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挑战。这是因为云计算环境下,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具备效用,云计算无法获取信任而且当云计算应用出现问题时,便可能会导致数据信息被恶意破坏,而云计算的虚拟性无法在短时间内追查到犯罪人员,这便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云计算背景下的审计过程难度较大。
会计审计工作有效应对云计算的措施
完善工作要素有效融合云计算在实施会计和审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价值链管理的作用,为满足云计算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当扩展会计核算范围,改变单一的会计要素,使之更加多元化,有效拓展会计核算尺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会计、审计工作的作用,将云计算及书引入到会计、审计工作中,逐步实现会计、审计工作的信息化,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量化,最终提炼出科学的基于云计算的会计、审计工作方式,应对新的工作对象。在建立会计、审计核算体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内容,要结合生产周期、消费者服务等要素,来开展相应的审计、会计工作,这有利于应对云计算背景下的会计、审计工作要求。与此同时,还应当基于财务理论,转变传统的会计、审计模式,做好会计、审计工作和云计算的对接,解决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云计算背景下的会计、审计工作增添了许多新元素,工作特征也有所变化,为保障会计、审计工作质量,需有效结合云计算技术,作出针对性改变,不断地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加强人员培训云计算对会计、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和应对,给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为适应新的环境,取得长久的发展,会计、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云计算技术,因此要加强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继续强化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使之形成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地创新会计、审计工作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云计算技术培训,要求其对云计算有基本的认知,扎实人员的理论基础,使之掌握基本的云计算技术,并将其有效应用于会计、审计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体系,实施现代化培训。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出现老龄化现象,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够,难以满足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必须实施高效的技术培训工作,以转变会计、审计人员的传统思维和理念,使之在实际工作中融入云计算技术,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使会计、审计工作适应新的环境,符合云计算发展要求,强化会计、审计工作能力,提高其监督水平,则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会计基础性框架,以确保云计算背景下会计、审计工作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予以其良好的制度保障,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需要遵循权力制约理念,要和企业中的各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关联性,使之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做好衔接工作,需合理分配权力和责任,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平衡性,尽量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从而保障企业业务的顺利开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要实施高效的会计监督工作,需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保证主营业务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工作的作用。除此之外,为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结构,找出其中的漏洞,加以有效把控。可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重点把控审计工作,健全信息系统,实施有效的信息监督,把控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数据和实践要相符合,提高内部控制的在线服务水平,做好信息核算工作。
全看拓展云计算保障安全性
在会计、审计工作中应当有效结合云计算,可基于云计算数据的可移植性,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来实施个性化管理,重视软件数据开发工作,全面拓展云计算,以此来提高会计、审计工作效率,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开展在线服务。除此之外,云计算进入到会计、审计工作中后,还需要注重安全问题。云计算技术可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保障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还需要提高其安全性,防止重要信息泄漏、受损,应当做好备份工作,制定紧急预案,规范相关操作,定期进行信息反馈,保证数据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云计算的应用给会计、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基于此要实施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应对,改变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模式,提高会计、审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游琴.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
[2].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商,2016:161.
[3]范树峰.云计算环境下云会计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243-244.
[4]游琴.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
[5]何锋.论云计算对会计、审计的挑战及应对[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
[6]赵茂林.探究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88-88.
[7]范冰玉.云计算发展背景下会计与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27-28.
[8]金莉.云计算发展背景下会计与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8:125-126.
[9]张艳.基于云计算发展背景下对会计、审计的挑战和影响[J].商业经济,2017:151-152.
篇3
常见的计算机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常见模式,分别是嵌入式的审计模块系统、通用型审计专用软件、电子表格的及时分析。下面我们针对这几种审计应用模式具体分析。
(一)内部嵌入式审计模块系统应用何谓内部嵌入式审计模块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应用于各个系统的代码集合,也可以说是嵌入在审计系统中的程序。它的存在是为了对各项交易处理进行及时的监控适用性广,可以在任何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中发挥作用。它可以即时记录每次交易的细节性问题,并自动定期性的浏览检查设计文件,这些都是做好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任何时间都可以对系统进行嵌入式的审计分析,这很容易减弱系统的运行性能。因此在对嵌入式审计模块进行改良时要从最根本的源头上进行逐步的系统优化。
(二)通用型的审计软件充分发挥审计作用通用审计软件,国家上简称为GAS,主要服务对象是审计人员,帮助审计人员实现对数据库平面数据与文件的访问与获取,这些数据的获取对于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有着重要的作用,GAS最擅长测绘,主要测绘对象是计算机中存在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只要审计人员具有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就可以充分利用通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审计报告。
(三)运用电子表格对审计的有效处理我们常用的EXCEL、LOTUS等都是计算机电子表格系统,这些电子表格具有电子存档、数据库数据管理与图表统计等作用,主要通过宏编程来实现,电子软件与计算机应用进行有效性连接,表格之间可以相互连接,产生系列的数据分析函数,这些都是计算机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处理的必备资料。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内存有数据,计算机控制下可以实现这些数据的排序与求和等等,最贴合人性需要的是这些数据是可以随时更定的,没有涂抹痕迹,电子表格在内部审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实现自动保存与瞬间的数据自动提取在网络环境下,审计数据更多的是来自与数据服务器或者是大型计算机机器,首先需要审计人员将这些数据提取到审计师个人的服务器上,完成这些提取工作的就是计算机数据提取有效提取技术。开启数据提取功能,准确定位需要的数据,进行复制与传输,实现了大量数据的瞬间提取,而且不用担心原稿丢失。因为计算机数据提取技术具有自动保存原稿的功能。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数据提取可以减少人力与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计算机审计将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计算机审计将实现审计工具与科学技术的完美融合,产生更加规范化与便捷化的计算机审计系统。传统的记账方式我们需要辨别字迹明确责任,而计算机审计系统的出现可以建立强大的个人审计资料库,查找更加方便,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篇4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挑战
1.审计手段方面。在传统审计中,无论是符合性测试,还是实质性测试,抑或是撰写审计报告,均是手工操作,而现在审计单位已经全部采用机记账,只有要求被审计单位打印出全部的纸制凭证和账簿才能够进行审计,才能够应用各种审计,所以在审计手段上,传统审计手段已经显得很落后了。
2.审计环境更为复杂,风险加大。会计工作开展电算化以后,一方面会由于系统设计上存在的漏洞、会计软件的不完善或运行不可靠等原因,使得会计数据处理结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非人为错误;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不够健全、篡改数据不留痕迹等原因,使利用计算机犯罪而产生的人为错误时有发生。而手工记账方式下的记账凭证、明细账簿、总分类账簿及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均以肉眼看不到的电磁数据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造成审计线索缺乏,审计风险加大。
3.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手工审计下,从事审计工作的多为掌握丰富会计知识与审计方法的专业人员,但面对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表述能力,还要求其对电算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输入输出的控制、数据处理的过程以及有可能发生的舞弊情况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会计电算化给审计工作带来的上述诸多问题,迫切要求审计工作尽快实行电算化。我国电算化审计的发展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电算化审计法规建设滞后。财政部从1989年开始先后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等多项法规规范电算化会计工作,这些法规中虽然提到了关于保留审计痕迹和不能有人工修改报表功能的要求,但因上述法规主要是针对电算化会计工作而的,远远不能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电算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进行规定,使人们在开展电算化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并尽量使该类法规与电算化会计法规相互配合。
(2)专业审计软件市场不够完善。因为审计软件开发周期长,使用周期短,市场容量狭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致使审计软件的开发难度远远大于财务软件,软件公司热衷于利润高、难度小、维护少的财务软件,而不涉及审计软件。另一方面,我国财务软件基本上是自行开发、独立一套系统,通常不会留出数据通道,这也给审计软件的开发造成难题。整个软件市场缺乏高质量的通用软件来配合通用会计软件的使用,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不得不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
(3)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缺乏。虽然计算机技术不能代替专业人员审计,但专业审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知识,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不仅要掌握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还应当能够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计程序模块。但我国的审计人员总体水平远未达到这一程度,原因在于审计人员队伍老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经验,但由于诸多原因,使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而目前注册会计师及职业后续中也未涉及计算机知识。一些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过计算机知识,但因为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只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所以审计人员在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时,需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协助,这又造成审计人员独立性减弱。
(4)审计还停留在绕过机审计阶段。电算化系统的审计有三个阶段,即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通过计算机审计阶段和利用计算机审计阶段。我国电算化审计还比较落后,还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即审计人员不审查机内程序和文件,只审查输入的数据和打印输出的资料,而不对计算机程序处理过程进行审计,所以审计不彻底,具有片面性。
二、大力电算化审计的对策
1.加快电算化审计法规的制定。在电算化信息系统下进行审计工作,难度更高、风险更大,已有的手工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已不适应,而新的计算机审计的程序标准和准则又没有出台,加之审计人员队伍整体计算机水平不高,所以应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的相关准则,以便规范电算化审计工作。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对于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同时在制定相关准则时,既要考虑我国国情,又要大力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期同国际审计准则接轨,与国际审计工作协调一致,更好地为对外开放服务。
2.大力发展审计软件专业公司。由于计算机在内部的广泛,尤其是企业财务软件的应用,企业开展计算机审计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计算,而是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审计规范且将其融入一套软件程序,以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但我国审计软件开发公司较少,已有软件的层次也比较低,所以审计软件的开发需要得到技术部门的支持。在我国实施电算化会计初期,会计软件自行开发自行使用,发展缓慢。1988年实行会计软件通用化、商品化后,组建了几百家专门开发与营销会计软件的公司,开发出一批通用软件,形成庞大的会计软件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促进了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迅猛发展。所以我国发展电算化审计应借鉴电算化会计的经验,组建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公司,专门从事审计软件的开发与营销,把审计软件推向市场。
篇5
中国的计算机审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很多部门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计算机审计网络,会计师事务所或相关审计部门把计算机终端连接入这些网络,这样,审计人员便可以通过这些计算机终端获取审计单位的有关信息,从而进行网络在线审计。在进行计算机审计时,审计人员一般不直接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核查,而是将这些数据引入计算机终端再进行核查,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审计中的检查风险。另外,计算机审计需要相应的软件支持,功能强大的审计软件可以有效地帮助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部门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面临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审计已取得一些长足的进步,但是计算机审计仍然面临着几个明显的问题:
(一)审计丧失可视线索
在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线索多以纸质的形式存在,审计线索清晰。但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传统的纸质线索不复存在,转而以电子代码的形式保存至计算机中。并且这些保存数据信息的代码是为本单位的会计人员服务的,而对于外部的审计人员对它们并不熟悉,可视线索的丧失使审计的客观依据不足,审计人员无法像从前一样对纸质线索进行追踪审查,转而需要更多的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做出判断,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二)内部控制的变化,审计和控制的电脑系统更加困难
在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人员的控制,集中体现在对纸质会计数据的核对、检查。内控相对明确、直观。在会计电算化而且,电算化条件下的内控更加注重于对计算机的控制。如果计算机内控不佳,会带来多方面的隐患,一是系统数据或程序被人为非法修改,二是计算机收到病毒的攻击或者黑客入侵系统。
(三)会计政策变更情况表明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困难
从传统手工会计进化到会计电算化,相应的,会计环境发生了改变,进而审计环境也随之改变。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证实其电算化系统的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与有效性。不仅要考虑审计中的系统风险,如系统的硬件设备是否可靠,软件功能是否完善以及内控系统是否严密,还要留意由会计人员的使用而带来的操作风险。
三、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审计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影响着计算机审计的发展趋势。会计上开发出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相应的,审计的发展主要就是审计决策支持系统和审计专家系统。审计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由审计数据库、审计模型库和对话管理系统组成。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中需要做出决策时,首先,依靠审计数据库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和外部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进行分析、处理;然后,从审计模型库中选取合适的分析模型。对话管理系统是系统和审计人员交流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审计人员可以对系统进行操作。
审计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是指模拟审计领域中的专家在审计工作中的思维方式与推理方法,用计算机实现审计人员的各项能力,从而寻求解决审计问题的审计工作过程。该系统是将一些先进的经验总结成一些通用的模板,实际运用时,计算机再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这些模板,对问题加以分析处理,最后做出有效的决策。
四、针对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而采取的对策
(一)着重加强事前、事中审计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不单单是事后审计,还包括了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其中,以下内容需要特别进行审查:
(1)在维护系统安全方面,相关制度与手段是否健全。
(2)系统中是否存在相关的控制程序来防止出现意外差错的。
(3)业务处理中是否将审计线索打印输出以方便日后审计人员的工作。
(二)大力推进复合型知识结构审计人员的培养
现如今,在会计电算化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的背景下,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就显得非常迫切和有必要。所谓复合型审计人才,即在具备一定的审计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还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这样既能了解电算化审计的特点,还可以应对实际工作各种复杂问题的挑战。
(三)制定和完善新的审计准则
如前所述,我国计算机审计正在逐步普及,但是对于审计准则的更新却落后其实际应用的速度。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起到了指导与规范的作用,而且以前的审计准则相对于传统手工会计环境制定,所以,建立一套新的审计准则以指导新的审计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且新准则的建立不仅限于对审计工作前的指导,对于审计工作完成后,其工作质量的评价也是一种参考。
(四)重视审计软件的开发
从技术角度上说,审计软件可以看作对审计技术的综合加工运用。目前市面上有几款审计软件有相对多的用户基础。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不足也较为明显。
(1)审计之星:博科公司出品。功能一般,获取数据的能力较弱,用户数量也较少。
(2)Auditing Office:中软国际出品。各方面能力均一般。
(3)用友审易:操作简便,数据采集能力突出。而且客户数量多,用友在各地有众多机构,售后服务方面很成熟。
同时,我国审计行业的审计软件的种类还是相对较少,为了使电算化审计的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高度重视软件开发人才的重要性,针对审计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另一方面,鼓励目前的审计人员积极投入到开发审计软件的工作中来,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出宝贵建议。另外,我国可以派优秀人才到先进国家或吸引国外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来我国进行学习交流。
(五)积极研究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
由于会计的电算化对审计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在电算化条件下,我们需要积极研究新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比如将有丰富审计技能、经验的审计人员与软件开发公司的科研人员组成科研小组,研发新的软件。此外,还可以通过外派人员学习技术或者吸引国外专家学者来我国进行技术交流等方法改进我国审计技术。另一方面,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必然要结合网络技术,实现审计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篇6
关键词:云计算;管理;云存储;数据;智能分析;安全
要问当今最火爆的新技术有哪些?您一定能扳着指头数出一大堆来。但云计算肯定是其中最热门的一个。继个人计算机变革、移动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IT浪潮,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这么说,在当今的许多传统行业中,由于搭上了云计算的快车,行业的发展几乎呈现一种颠覆性的态势。
管理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许多卓有见识的管理者一直以来都在考虑自己的管理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借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管理能为组织带来更高的效率。事实也证明,借着新科技的快速发展,管理学总能迅速的焕发新的生机。在过去的几十年,随着计算机科学变革,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也为大多数管理者所认同,极大的释放了人力,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的同时,为相关行业带来了高效与便捷。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又为管理方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移动互联网让管理的手段趋于多样化。除了在办公室外,甚至可以在户外,在运动场等场所,只需要一部手机,一个PAD,就能实现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对管理模式进一步释放,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手段。当下应运而生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众多移动互联网公司,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如掌上OA,移动CRM,移动进销存管理等系统,甚至有些地方的政府机关也推出了掌上城市,网格化城市管理等等一些特定领域的管理类软件。新技术与管理科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推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模式的更加灵活与高效,也能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生机。
当下很火的云计算正是炙手可热的神器,无论其投身于哪个行业,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并能在该行业内引发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政府当前也在大力的推动云计算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如建立云计算基地,通过资金支持云计算服务厂商,引导成熟的IT厂商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引导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厂商向产业基地聚集等。在云计算发展的势头正旺的时候,如果能将管理科学与云计算相结合,必然能够为管理学的发展带来一次飞跃,影响当前管理学实施和应用领域的格局。
所谓的云计算,指的是由一系列可以动态升级及虚拟化能力很强的资源组成。它是一种依托网络为载体,以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方式。从功能上来讲,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云存储等几种传统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融合产物。由于其技术的领先性和行业的先进性,正越来越受到政府与业内的关注。对于管理学领域来说,怎么样与云计算相结合,又能为管理学的发展和实施成果带来什么好处呢?
1 云计算简化了软件、业务流程和访问服务
通过搭建基于IAAS的物理集成平台,对各种信息服务的基础设备进行服务的集成,最终组建一个便于管理与使用的信息化资源池,统一提供硬件资源服务,帮助企业和组织优化信息服务的模式。使用云计算后,通过统一的软、硬件和网络管理和对外提供的服务,企业可以解放出人力物力,只需关注云计算提供的统一的服务。
2 云计算为日常管理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中,包含了云存储功能,即将企业日常的管理数据放在云端,因为数据的集中化了,故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云计算增加了用于关注数据安全的资源。这样即能保证数据的安全,避免了发生灾害或人为原因损伤软硬件造成数据丢失。并通过云计算提供的基础服务,轻松的实现数据的权限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分发及远程运算的功能。云计算能提供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极大的降低了用户数据管理的成本,让用户轻松地管理自己的海量数据。
3 通过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与云存储功能能提供更加强大的智能化管理服务
篇7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
会议指出,在当前经济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当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认识不足。面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形势,如何趋利避害、转化不利因素、减少负面影响,缺乏必要的、积极的前瞻性研究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经济增长后劲趋弱。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增幅比一季度回落49.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48.5个百分点。②外贸出口形势仍较为严峻。今年以来,我市受禽肉封关的影响,造成出口受阻,创汇下降,至今周边国家还未对我市外贸的冻品开关。出口产品缺少高创汇、高附加值、高退税率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支撑。出口市场主要局限于日韩等地,制约性较大。③企业资金不足。一方面,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资产负债率和两金占用持续升高,资金风险压力加大。三是软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重罚款收费轻服务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有不规范、不文明、吃拿卡要等行为;“三乱”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个别地方社会治安秩序不理想,存在欺生排外、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现象。四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富即满,小进即安,富而思进的敬业进取精神不强;有的企业追求眼前利益,对人才认识不足,临时工、技工用的多,大中专毕业生用的少;有的民营企业任人唯亲,产权封闭,没有走出家族化的桎梏;人才市场发育滞后,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和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科技人员难招、难留;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少数中青年,素质偏低,特别是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给农业“三化”战略实施带来困难。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抓住机遇,强化措施,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面对宏观调控形势,谁能扬长避短,防范、化解不利因素,掌握主动权,谁就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实现大跨越。要积极组织力量,针对当前市场变化,不断开拓信息渠道,对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趋向、宏观经济发展、外部企业动态、生产资料市场等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超前分析,科学论证,及时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宏观调控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第二,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努力构筑布局合理、活力强劲的经济框架。一是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立市、强市”战略,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大范围、大跨度实施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努力培育优势产业群和核心企业群。二是积极发展融合型经济。借助半岛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加快推进我市与半岛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我市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三是以推进农业“三化”为着力点,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扶持大企业,培育小企业,快上新企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农业出口创汇生产基地,全面增强龙头辐射能力,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四是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科学规划布局、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市场管理等方法,加快三产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三,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创新开放局面。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统领经济工作全局的牛鼻子,围绕招商引资任务分配,逐级落实责任,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招商引资大格局。要将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第一线,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客户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要继续加大外贸工作力度,大力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保持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要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形成一批产品结构好、创汇能力强的企业群体。
第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一要切实解决好 行政管理和执法服务过程中政令不畅的问题。市政府要认真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及时修订完善各项措施,并将监督、实施责任落实到相应部门和人员,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切实保持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二要切实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继续抓好政策性融资的同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的广泛参与,激活民间资本。争取各类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强区域资金实力。加快企业股改和上市融资,做好得利斯、新郎、化工的上市准备工作,为成功上市奠定基础。三要切实解决好工业用地不足的问题。要强化土地利用效益,依法收回闲置土地,调整已批未用土地,分轻重缓急,优先满足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符合我市实际的项目和骨干企业建设用地的需要。
篇8
通过一年多来审易软件在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审计中的运用,确实提高了审计效率,作用显著。
(一)查询、查账工具丰富,拓展了审计范围,降低了审计风险。查询、查账功能方便、快捷。审易软件与数据库的连接后,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和查账功能,对科目、余额和明细账的查询,以及对借方金额、贷方金额或者余额方向和记账凭证的查询均非常方便,界面清晰。它可以根据审计人员需要,将经过查询的内容保存到疑点库、中问库。此外,软件还提供了辅助账审计等功能。借助于这些审计检查、查询、查账工具和辅助账的审计,我们不但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也可以根据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一些异常项目进行调查测试,以确定审计重点,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逐笔审计,使审计内容更加广泛。审计人员可以不再由于时问和工作量的原因而缩小审计范围,保证了内部审计资料的准确度。此外,应用审计软件可以脱离被审计单位独立运行。利用审易软件对从被审计单位转换过来的财务数据进行查询、分析,不受被审计单位数据系统的影响,能较好地维护审计的独立性,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二)审计分析工具为审计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方便效益审计。内部审计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单位经济效益的审计上。审计要从决策、计划、执行到管理等所有阶段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分析、对比、评价,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要进行更多的经济定量分析和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要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估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分析企业或项目的经济效益。审易软件提供了包括汇总分析、图形分析、往来分析、负值分析、金额构成分析和应收账款减少分析,以及账龄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等智能化的审计分析和审计计算等功能,可对被审数据进行各种计提、利息计算、成本费用结算分配,辅助审计人员分析成本构成及数据的真实性,发现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某个项目和行业的效益情况,并最终为取得审计证据提供依据。
二、实践中的问题
虽然在信息化的推动,我国内审部门计算机审计近几年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本文主要从人的因素方面进行探讨,主要问题如下:
(一)思想上认识不够,观念滞后。传统的审计观念、思维方式根深蒂固,阻碍了内审部门在计算机审计领域的发展。目前,较大一部分内审人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对部门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不强,进行审计时仍然绕过计算机审计,采用手工审计方式,没有形成应用计算机审计的良好氛围。主要表现在:一是消极观望,缺乏开拓意识,不能从促进审计工作发展的角度认识计算机审计的作用,思想上畏难、行动上滞后,至今仍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二是缺乏推进意识,面对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措施乏力,致使计算机审计举步维艰、成效不大,形成可有可无的局面;三是自目乐观,缺乏理性认识,忽视已有的审计技术方法,过分依赖和追求计算机审计,期望计算机审计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和代替审计人员的职业分析。
(二)缺乏胜任的计算机审计人才。计算机审计是会计、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交叉学科。开展计算机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有财会、审计知识,又要掌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内审部门现在尚缺乏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人员。
目前审计从业人员有这样的特点,即:较年长的同志经验丰富,判断准确而计算机知识欠缺;而较年轻的审计人员正相反,往往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较快、应用水平较高,但缺乏审计实务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虽然在职的审计人员都接受过一定计算机知识培训,但多是初级培训,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会计软件的操作等;即使参加专项审计软件应用的培训,一是时问不长,二是学后不能很快应用,随着时问的推移,所学知识逐渐淡忘。计算机技术人员虽然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比较熟悉,但他们不熟悉会计、审计知识,不知道要审什么、该怎样审。
三、实践中的对策
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关键,一是思想观念问题;二是人才培养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计算机审计观,明确认识到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能不能在这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直接关系今后审计事业的发展,同时克服计算机审计一切皆能的错误观念,积极稳妥地推进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审计思维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前提,是推动计算机审计发展的根本出路,内部审计部门应采取普及性培训、骨干培养、实践培养和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加速造就一支能够胜任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更新观念,形成共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在更新观念上,首先,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应认识到计算机审计的重要与必要性,同时认清会计系统信息化给审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觉拓宽知识面,掌握计算机审计的知识与技能。否则,如果不懂计算机审计,审计人员将面临失去审计资格的巨大的执业风险。其次,审计人员应创新思维方式,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学习应用计算机审计的主动性,形成我要学、人人学的氛围,变危机感为钻研与实践的实际行动。再次,内审部门领导者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内审工作对单位经济管理的免疫作用,对审计人员推广应用新技术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存在问题;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计算机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还不足,审计观念还未完全转变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中不管是领导和审计业务人员,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人员,或多或少还存在对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审计观念陈旧的问题,他们习惯于用老经验、老办法办事,对新鲜事务缺乏格物致知、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对计算机技术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容易产生畏难、排斥情绪。
(二)会计核算软件多种多样,标准不一,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难于取得
目前,各级各部门所使用的财务核算软件并未完全统一,种类繁多,并且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各种软件的功能正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结构也变得相对较为复杂,但是由于很多系统都没有安装统一的数据接口,这给数据的采集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在运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必须按审计软件的格式将会计核算系统中的输出信息重新导入到审计软件中,由于审计软件与会计软件的数据格式的不统一,会计输出数据不能直接导入到审计软件中,要达到目标,必须转换其格式,虽然审计软件中也有各种转换模版,但并不是所有财务、业务数据都能用模版转换,于是便加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影响了审计的工作效率。
(三)审计机关信息化程度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
现阶段,我国所进行的审计工作与以往审计工作相比较,需要有更多的技术作为基础。但是,随着税务、金融等领域完成了信息化的建设,其在技术上要比审计部门更为先进,造成审计部门所进行的审计工作无法满足各领域的需求。而在一些基层建设领域中却缺乏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比如说一些电算化水平不高,数据量不大的项目,可能用魍车纳蠹品椒可能来的更快、更直观,更有效率,使计算机审计无法正常开展。
(四)审计队伍建设及计算机审计综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计算机审计人才缺乏,审计队伍建设总体上还跟不上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正逐步实现手工操作向计算机操作的转变。
二是计算机审计中级人员未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作用。近年来,在上级审计机关的高度重视及支持帮助下,为基层审计机关培养了一批计算机中级人才,但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
三是计算机审计运用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目前,在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及统一安排部署下,各地审计机关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运用水平却不平衡,相对来说,越往上、经济越发展的地方水平越高,运用越好,越往基层则越低,即使是在一个审计机关,各业务科室的运用水平也不一致,甚至悬殊很大,从事财政税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室运用水平较高,而从事投资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的科室则运用水平较低,“短板效应”会影响计算机审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对策及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深刻认识计算机审计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存储、处理、传递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李金华审计长曾经说过,“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和广大审计人员要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提高对计算机审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充分意识到掌握计算机审计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计算机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未来趋势,增强紧迫感,自加压力,迎难而上,勇于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计算机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信息时代,审计人员若还想凭借传统的审计方法工作,将难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否则我们将失去审计资格,真正被社会所淘汰。
(二)加强理论研究,促进计算机审计稳步发展
计算机审计是一项新兴的审计工作,要想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加强对其的研究,丰富相关知识理论体系,从而提高计算机审计所具有的技术含量。另外,从事计算机审计工作的人员还应当在工作当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其还应当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对计算机审计进行深入研究,完善计算机审计的理论。
(三)加速开发通用性接口软件的步伐
在计算机审计中,对审计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是审计数据接口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增加在此方面的开发力度,不断进行研究以解决在审计工作当中所遇到的难题。然而,由于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还需要对相关软件的开发进行规范,使得审计软件能够在不借用其他辅助软件时,便能够完成对财务软件的审计。在会计方面所使用的程序不仅十分复杂,而且系统种类也较多,当研究人员在进行开发工作时将要面对多种审计数据接口,加重了研究人员的开发工作。所以,相关审计部门应当对通用审计软件进行推广,并统一审计数据接口的标准,在提高软件的使用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地方对于计算机审计的需求。
(四)加强会计软件的完善和标准化
给予当前数据接口没有统一,使得审计人员在进行计算机审计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不仅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还会严重影响到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就应当对会计软件进行完善,并对其内部的数据接口实施标准化,以便以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五)注重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及计算机审计的整体水平
一是在人员编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招考或选调具有计算机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进入审计机关,改变计算机人才缺乏的现状,带动提高审计机关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与指导,提高计算机审计的整体水平。继续加大审计人员计算机技能的学习培训力度,深化培训的内容。三是多管齐下,调动现有计算机审计中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业务骨干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尧岳.关于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J].财经纵横,2006(8).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环境;审计风险;对策研究
一、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简述
计算机审计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统审计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系统论、数理统计等科学相互融合、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审计学科。而计算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后作出的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实际情况相背离的可能性。
在会计审计发展历程中之所以运用计算机,其最初的目的在于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以及提升企业工作效率的需要,会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审计管理的风险因素也在不断上升,在其发展的近几年中审计失败和审计诉讼案件在急剧增加。
二、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不完善
在手工系统中,内部控制测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在经济信息系统计算机化后,内部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是内部控制措施由手工控制转向以计算机控制(包括硬件和软件控制)为主;其二,计算机条件下的手工控制的内容发生了改变,主要指手工条件下的手工控制措施在计算机条件下已经失效,代之以新的手工措施。因此,内部控制的技术和方法的变化使得原有的控制措施都已不适合了,大部分控制措施都是以程序的形式建立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肉眼无法觉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处理。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控功能是否恰当有效会直接影响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内控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也使舞弊行为有机可乘,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在动态中进行审计取证较难
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之中,随着业务量的提升,其会计信息系统将日益变得庞大,会计信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进而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财务管理系统,而如何在此过程中获取准确的会计信息就面对着难题。因为会计信息系统须一直保持运作之中,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当中一旦停止运行系统,将会给被审计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必须在处于运转当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取证,难度较高,存在着一定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发展之中各类违纪违法现象层出不穷,这其中既有企业层面的问题,而更多的在于员工职业素养存在缺陷,尤其是审计工作是专业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工种,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求其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以面对工作中时刻遇到的各类诱惑。从当前我国出现的各类经济案件当中,不难发现审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其无形中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加强审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提升对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充分认识和重视
在多数中小企业当中,其管理者对于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往往是认识不足,甚至有些中小企业还处于传统的手工作业当中,对于新生事物缺乏足够的认知。而在大型企业当中,虽然其管理者不论是从知识储备上还是现代化技能上都胜于中小企业,但对于审计风险的重视度还未达到能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的高度上。因此,不论是哪类企业都应积极从自身出发,加强对当前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管控。
(二)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与技术
当打印文件充分且与被审计单位输入输出联系比较密切能直接核对时,则可采用绕过计算机的审计方法,用核对、复核、分析等审计技术;当被审计单位采用实时处理,纸质的审计线索较少且输入输出不能直接核对时,则可采用计算机审计的方法;若在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会计软件必须时刻处于运作,审计工作又不能强行终止时,就应转变审计方法采用制度基础法,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和审核,根据审核的结果对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中的信息制定对应的审计方法,以达到既不损害企业利益又能客观公正的完成审计任务的目的。
(三)规范计算机审计程序,加强计算机审计法制化建设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任何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企业会计审计过程之中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控制和规避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基础。尽管我国针对计算机审计出台了《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等审计标准和准则,但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必须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规范计算机审计的审计准则适时地进行修订。使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更好地指导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
(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由于审计人员在单位财务控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其素质的高低对单位资金管理就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而应当着重的对审计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其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必要技能的培养,提高其工作的能力;其二,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要制定严格的制度。不仅要严格考察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考察其政治背景和道德水平;其三,可以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进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鼓励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方法;其四,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也是审计工作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管理中加强对其的职业素质培养,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以及处理问题的高效工作能力。
四、总结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网络会计办公的环境亦处于便捷与风险并存的环境之中,不论是对于被审计单位还是审计单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审计单位而言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应对风险保障被审计单位的权益;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更应加强内部管理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周汉庭,杨颖.审计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