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范文

时间:2023-04-05 12:3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血液制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血液制品

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血液制品管理,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原料血浆的采集、供应以及血液制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的原料血浆的采集、供应和血液制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原料血浆的采集、供应和血液制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依照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的职责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原料血浆的管理

第四条国家实行单采血浆站统一规划、设置的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核准的全国生产用原料血浆的需求,对单采血浆站的布局、数量和规模制定总体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总体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和采集血浆的区域规划,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单采血浆站由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或者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置,专门从事单采血浆活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单采血浆活动。

第六条设置单采血浆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单采血浆站布局、数量、规模的规划;

(二)具有与所采集原料血浆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所采集原料血浆相适应的场所及卫生环境;

(四)具有识别供血浆者的身份识别系统;

(五)具有与所采集原料浆相适应的单采血浆机械及其他设置;

(六)具有对所采集原料血浆进行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

第七条申请设置单采血浆站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卫生行政机构审查同意,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单采血浆许可证》,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单采血浆站只能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进行筛查和采集血浆。

第八条《单采血浆许可证》应当规定有效期。

第九条在一个采血浆区域内,只能设置一个单采血浆站。

严禁单采血浆站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和其他人员的血浆。

第十条单采血浆站必须对供血浆者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供血浆证》。

供血浆者健康检查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供血浆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设计和印制。《供血浆证》不得涂改、伪造、转让。

第十二条单采血浆站在采集血浆前,必须对供血浆者进行身份识别并核实其《供血浆证》,确认无误的,方可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化验;对检查、化验合格的,按照有关技术操作标准及程序采集血浆,并建立供血浆者健康检查及供血浆记录档案;对检查、化验不合格的,由单采血浆站收缴《供血浆证》,并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销毁。

严禁采集无《供血浆证》者的血浆。

血浆采集技术操作标准及程序,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单采血浆站只能向一个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原料血浆,严禁向其他任何单位供应原料血浆。

第十四条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血浆,严禁手工操作采集血浆。采集的血浆必须按单人份冰冻保存,不得混浆。

严禁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液或者将所采集的原料血浆用于临床。

第十五条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有产品批准文号并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逐批检定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浆器材。

采血器材等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后,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销毁,并作记录。

第十六条单采血浆站采集的原料血浆的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第十七条单采血浆站必须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及疫情上报制度。

第十八条单采血浆站应当每半年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原料血浆采集情况,同时抄报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卫生行政机构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每年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汇总报告本行政区域内原料血浆的采集情况。

第十九条国家禁止出口原料血浆。

第三章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管理

第二十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总体规划进行立项审查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审核批准。

第二十一条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必须达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标准,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血液制品的生产活动。

第二十二条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应当积极开发新品种,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生产国内已经生产的品种,必须依法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产品批准文号;国内尚未生产的品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新药审批的程序和要求申报。

第二十三条严禁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出让、出租、出借以及与他人共用《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

第二十四条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不得向无《单采血浆许可证》的单采血浆站或者未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单采血浆站及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原料血浆。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供应原料血浆。

第二十五条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在原料血浆投料生产前,必须使用有产品批准文号并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逐批检定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对每一人份血浆进行全面复检,并作检测记录。原料血浆经复检不合格的,不得投料生产,并必须在省级药品监督下按照规定程序和方法予以销毁,并作记录。

原料血浆经复检发现有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必须通知供应血浆的单采血浆站,并及时上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六条血液制品出厂前,必须经过质量检验;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严禁出厂。

第二十七条开办血液制品经营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第二十八条血液制品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与所经营的产品相适应的冷藏条件和熟悉所经营品种的业务人员。

第二十九条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经营血液制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供血浆者、原料血浆的采集及血液制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人员执行职务时,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抽取样品和索取有关资料,有关单位不得拒绝和隐瞒。

第三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一次对本行政区域内单采血浆站的监督检查并进行年度注册。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卫生行政机构每半年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进行一次检查。

第三十二条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定期进行检定。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进出口血液制品的审批及监督管理。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非法从事组织、采集、供应、倒卖原料血浆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和从事活动的器材、设备,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人身伤害等危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单采血浆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第八项所列行为的,或者有下列其他行为并且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构成犯罪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采血浆前,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健康检查标准对供血浆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化验的;

(二)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或者其他人员的血浆的,或者不对供血浆者进行身份识别,采集冒名顶替者,健康检查不合格者或者无《供血浆证》者的血浆的;

(三)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血浆采集技术操作标准和程序,过频过量采集血浆的;

(四)向医疗机构直接供应原料血浆或者擅自采集血液的;

(五)未使用单采血浆机械进行血浆采集的;

(六)未使用有产品批准文号并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逐批检定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浆器材的;

(七)未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包装、储存、运输原料血浆的;

(八)对国家规定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呈阳性的血浆不清除、不及时上报的;

(九)对污染的注射器、采血浆器材及不合格血浆等不经消毒处理,擅自倾倒,污染环境,造成社会危害的;

(十)重复使用一次性采血浆器材的;

(十一)向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供应原料血浆的。

第三十六条单采血浆站已知其采集的血浆检测结果呈阳性,仍向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人身伤害等危害,构成犯罪的,对负责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涂改、伪造、转让《供血许可证》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收缴《供血浆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血制品生产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生产假药、劣药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无《单采血浆许可证》的单采血浆站或者未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单采血浆站及其他任何单位供应的原料血浆的,或者非法采集原料血浆的;

(二)投料生产前未对原料血浆进行复检的,或者使用没有产品批准文号或者未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逐批检定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进行复检的,或者将检测不合格的原料血浆投入生产的;

(三)擅自更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或者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出厂的;

(四)与他人共用产品批准文号的。

第三十九条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向其他单位出让、出租、出借以及与他人共用《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或者供应原料血浆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经营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在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成品库待出厂的产品中,经抽检有一批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指标,经复检仍不合格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撤销血液制品批准文号。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进出口血液制品或者出口原料血浆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浆和违法所得,并处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浆总值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血液制品检验人员虚报、瞒报、涂改、伪造检验报告及有关资料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血液制品,是特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

原料血浆,是指由单采血浆站采集的专用于血液制品生产原料的血浆。

供血浆者,是指根据地区血源资源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经严格审批设立,采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单位。

第四十六条原料血浆的采集、供应和血液制品的价格标准和价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物价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施行前已经设立的单采血浆站和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本条例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凡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一律予以关闭。

篇2

【关键词】血站 血液 质量管理 模式

血液制品是指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红细胞浓缩物等,用于诊断、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1]。血液制品是在临床输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通过将血浆中的有效组分分离出来并用于治疗,较好的解决了全血不易运输和大量长期储存中的问题[2]。血液制品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医疗急救、战伤抢救以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血液制品的质量管理,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患者的救治效果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血液传播疾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因此,对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建全完善的血液制品质量管理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血站在血液制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基层血站缺乏精干的人才队伍,管理较为混乱。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基层血站中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管理较为混乱。由于部分血站工作人员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所欠缺,设备较为陈旧,导致对血液原浆的安全性控制上存在不足,进而无法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

2.原料血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当前,我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血液制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法规架构,在原料血浆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病毒灭活/去除工艺上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技术体系。现阶段我国原料血浆的安全控制所采用的方式,包括不合格献浆员的排查、病原体的血清学初筛和复检,对于防止血源性疾病经血液制品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新的血源性疾病层出不穷,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潜在危险日益增加,这也给我们的原料血浆安全管理方面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部分血站的血液检测设备和检查流程不够严谨。

部分血站的生产设备、检验设备较为落后,甚至有些检验设备的精确度不能满足当前越来越高的需要,不符合新的检测要求,并且在血液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灭菌的操作流程,且未做微生物学指标的检测。设备档案的管理不完善,导致血站的血液制品质量难以达标。

二 血站加强血液制品质量管理模式研究

1.积极加强血站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血液制品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由站长亲自领导、各级业务主管共同构成的血液制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该小组在血液质量管理上要起到关键作用,要对血站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认真听取各部门关于血液制品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先进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方法进行推广,建立健全完善的血液制品质量管理体系。同时要适当聘请公益人士对血站进行监督,共同提高血站的血液制品的质量和血站的质量管理水平。

2.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流程。要积极引进各种先进设备,构建血站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将血站日常工作信息,包括血源、献血办、供血、检验、成分机采、输血研究等信息,全部集中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全面了解采血站全部信息,加大了管理的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全站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环节,保证了血液的质量。

3.加强血液质量环节控制。卫生部相继颁布并实施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其中对血液质量是给予相当重视的。

3.1 在血液采集上,要严格按照《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献血者要进行病史询问、体检和核对。要为献血者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并记录保存。要确保采血区的绝对安全,要对采血区严格执行消毒处理,对采血环境进行监测。采学时要对献血者手臂进行清洗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3.2 在血液检测中,要严格控制血液检测整体流程,确保血液检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应采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血液检测项目和方法。实验前要对实验人员、环境、试剂、设备和质控品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要求。严格按照SOP标准既定的各项检测程序。要确保检测报告应完整、明晰,建立和实施检测报告签发的管理程序,对检测报告的责任人及其职责、检测结果分析、记录、检测结论判定标准和检测报告的时间、方式和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3.3 在储供血方面,要执行按照要求来进行操作,以确保血液质量。血库中安装储血专用冰箱,并使用专用温控系统进行监控监控。血小板保存要使用血小板震荡仪等专用设备。血库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制度和核对制度。供血前做好出库前的血液质量检查,在血液运输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运输工具,要保持血液制品所要求的温度,要有温度监视器和报警系统,防止剧烈震荡。保证血液安全送达,以确保临床安全用血。

参 考 文 献

[1]王克义,王惠,孙安堂.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及工艺研究趋势[J].泰山医学院学报.

篇3

【关键词】: 人细小病毒B19;血液制品;感染率;紫外灭活

New progress in study of inactivation of human parvovirus B19 in blood products YANG Bojia1, ZHANG Xianpeng1,PAN Xiuyin2, NIE Xingjiao2, CHEN Sai, ZHANG Li, LU Jianming. 1.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Zhijiang People’s Hospital, Yichang, Hubei 443200, China; 2.Yichang Blood Center; 3.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ichang; 4.Xingshan Substation, Yichang Blood Center; 5. 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Ren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high infection rate of human parvovirus B19 (HPVB19) in blood donors resulted in the high pollution rate of the HPVB19 in blood products. The current methods of virus inactivation in processing technique on blood products (such as methylene blue chemical method) could not inactivate HPVB19 effectively. There was a risk of blood transmission of the HPVB19, so it was most urgent to eliminate and inactivate the HPVB19 in blood products. A new method of shortwave ultraviolet had good effect on HPVB19 inactivation, and the protein recovery was high, so it showed a good future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PVB19; Blood products; Infection rate; UV inactivation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623-01

血液制品不可替代的疗效和安全性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控制是血液制品(血浆蛋白衍生物)的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关键,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都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可经血/血液制品传播的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细小病毒(B19) ,巨细胞病毒(CMV)以及人类朊病毒[1]。现阶段,国内外普遍采用原料血浆病原体筛查、原料血浆检疫期管理和血浆蛋白分离过程中增加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等不同手段,进行病毒安全性控制,以最大限度降低血液制品病原体污染的风险。另外各种病原体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从生产源头起作用,以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成为迄今为止最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原料血浆的病原体早期筛查。该方法显著降低了HIV、HCV和HBV的血清学检测的窗口期,HIV可以减少10-11天、HCV可以减少57-59天、HBV可以减少30天,从而显著降低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污染血液制品的风险[2]。

1 人细小病毒B19

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简称B19),最早由Cossart于1975年在筛选献血员乙型肝炎抗原时发现,是已知唯一对人类致病的细小病毒[3],病毒无包膜、耐热,直径小(18~20 nm),基因组为线性单链DNA分子,约5.5kb,分子量约为50~80KD,对称二十面体[4]。

1.1 人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

普通人群中流行情况:人细小病毒B19感染非常普遍,全年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晚冬和早春季节,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血症时血液中B19 DNA可到达1012拷贝/ml[5]。大约40%~60%的成年人都曾感染过B19病毒,体内出现IgG抗体,且IgG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5岁以下儿童及20岁以上成人其阳性率分别为2%和49%,在70岁左右的人群中,80%以上的血清标本中存在抗B19 IgG抗体[6]。在国内没有相关的流行数据报道。

献血员中流行情况:在无偿献血者中病毒血症的出现频率约1/260~1/40000,年龄段集中在35~45岁之间。其中阳性捐献者病毒血症时病毒载量为2.3×104到6.9×1011拷贝/ml(约合7.1×104到2.1×1012IU/ml),在急性期过后的几个月,少数甚至几年后仍有低水平的B19 DNA被PCR检测到[1]。女性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7]。且献血员人细小病毒感染率和孕妇感染率比较差异不显著[8]。

1.2 B19病毒感染主要会对以下三类人群造成严重危害:孕妇,免疫力低下/缺陷的人及儿童。在孕妇病原体感染因素方面,人细小病毒B19是除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之外造成孕妇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反复自然流产孕妇和正常孕妇的流产组织可检测到B19 DNA。B19病毒感染还可以引起儿童的第五病,成人的风湿性关节炎,溶血贫血患者的再生障碍危象和免疫抑制患者的红细胞再生障碍等疾病[9~12]。

1.3 B19病毒对血液制品的威胁

尽管人们认为B19存活感染期短,高滴度的病毒血症只持续7到10天,然而一个感染者体内的低水平病毒量(常在10,000~100,000拷贝/ml) 可持续数月直到病毒被全清除。并且由于B19病毒直径小、耐热、对人群的易感性及目前灭活/去除血液制品中病毒的S/D法、过滤法和热处理法均不能有效的灭活/去除该病毒[13~16】,使得大多经过分离处理的血浆和终产品仍遭受污染,并常含有较高的病毒载量,使B19病毒成为血液制品的主要污染病毒之一。B19病毒DNA污染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因子Ⅶ等血浆制品的比例分别达到86.18%、88.14%和66.11%[17]。长期接受凝血因子类产品(产品中病毒含量大于108 geq/ml时产生抗体,小于103.5 geq/ml不产生抗体)治疗的患者体内抗B19抗体显著升高[18]。大约60%的血浆池包含102到108genome copy equivalents(1gce相当于1.02+0.13 IU,international units)[19]。经S/D处理的血浆仍有23%含有B19 DNA且滴度高达106-108 geq/ ml,而混合血浆中IgG滴度约为44 IU/mL不足以中和抗原[17]。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规定对血浆库进行B19病毒DNA检测,对于B19病毒DNA浓度超过104拷贝/ml的血浆库将废弃不予使用,如果高病毒载量的捐赠者血浆在混浆前没有被及时去除的话,将会有5%到15%的血浆池不能使用,造成严重损失[20]。

2 B19病毒不同基因型检测

目前把B19病毒分为三种基因型,基因Ⅰ型,A6和Lali(基因Ⅱ型)和最先在法国分离出的V9(基因Ⅲ型),其中基因Ⅱ型10.8%的编码蛋白序列与Ⅰ型不同[21]。在Ⅷ因子产品中,81%的感染型是基因Ⅰ型,14%的感染型是基因Ⅱ型,病毒载量分别达到107和105 geq/ml。不同基因型感染后,症状与宿主先天或后天的体质有关,与基因型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在检测方面略有不同,目前已有两种定性实时荧光PCR试剂盒在欧洲商业化用于血浆检测,Roche LC虽然灵敏度高,但不能检测出第Ⅱ基因型病毒,而ArtusB19 PCR试剂盒可检测出第Ⅱ基因型和代表Ⅲ基因型的质粒D91.1,总体来说B19病毒变异并不多,需扩大8倍才能看出来,可被认为是一个少量变异的家族[22]。

3 血制品中B19病毒的去除/灭活

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中常用的热处理法有湿热法(巴斯德法)、干热法(60℃ 72 h,80℃ 72h)、蒸汽加热法(将湿润的冻干产品暴露于60℃、1119mPa的热蒸汽中进行病毒灭活10h)、纳米膜过滤等方法。化学法中较常用的有低pH法、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法(S/D法)等。

3.1 传统病毒灭活工艺:在生产白蛋白的过程中,B19病毒对液体加热敏感,但在生产静注免疫球蛋白时,B19病毒在60%蔗糖浓度下,液体灭活60℃1小时,并不敏感[23];干热处理能有效灭活HIV和肝炎病毒,但病毒灭活效果受制品水份残留量、配方(如:蛋白质、糖、盐、氨基酸含量)以及冰冻和冻干时间的影响,同时湿度也会影响B19病毒对干热的敏感性,低湿度会加强病毒的抵抗力[19],一般情况下,干热处理1,2和3小时后,病毒感染性分别下降1.5,2.8,3.8log,但在有蔗糖存在下,B19病毒就不能被很好的灭活,如凝血因子制备工艺研究中采用80℃、72h加热,该法能十分有效地灭活HIV和肝炎病毒,但对B19病毒无效;蒸汽加热法、S/D、低pH法对无脂包膜病毒灭活效果也不如对脂包膜病毒灭活效果好,使B19病毒成为血制品的主要污染病毒。

3.2 新的病毒灭活工艺

3.2.1 纳米膜过滤:纳米膜过滤法,与S/D法或低PH法相结合可灭活部分对热稳定的无包膜病毒。Yokoyama等[24]报道B19病毒在0.3M甘氨酸存在,pH6.2的情况下可形成聚合体,被35nm滤膜除去7.5log,而在其他氨基酸,乙酸铵或PBS中去除很少,由此推测B19的去除并不是依靠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是甘氨酸使病毒聚合,尺寸变大,进而通过35nm的滤膜被去除。但研究发现此法应用于工业生产时膜孔径大小的稳定性不好,且高分子及高粘度制品不适合用纳米膜过滤法[2]。

3.2.2 光化学法:近年来光化学灭活法成为对病毒灭活的研究热点[25],在需灭活的血液制品中加入化学光敏剂,光敏剂与病毒DNA相结合,在一定的光辐射剂量下,对病毒灭活达到很好的效果。然而病毒灭活后光敏剂的去除及光敏剂的潜在致畸作用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目前亚甲基蓝光化学法灭活单份新鲜冰冻血浆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26],但此法对无包膜病毒效果不好。

3.2.3 短波紫外线灭活:紫外线杀菌作用显著,可使DNA、RNA的碱基生成二聚体或加成物而抑制病毒复制,病毒下降滴度与光辐射强度及暴露时间有关。通常,紫外线可分为3个波段: A波段320~380nm(UVA),B波段290~320nm(UVB),C波段190~290nm(UVC),其中短波紫外线UVC对病毒灭活效果最好[27]。以前紫外灭活普遍被认为对血浆蛋白损伤较大而一度被搁置。最近不断有研究发现,在很好的掌握辐射剂量和暴露时间时,短波紫外线对病毒,尤其是无包膜病毒可达到很好的灭活效果,在不加光保护剂的情况下对血浆蛋白损伤也不大。J.Wang等[28]报道了一种新的紫外灭活仪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效灭活病毒,尤其是无脂包膜病毒,同时对血浆蛋白不会造成损伤。这种紫外灭活仪设计的围绕灯管的螺旋形结构使血浆料液在压力泵的推动下形成涡流[29],进而使每一部分液体分送速率相同,所受辐射均匀,从而达到短的暴露时间,在不需添加任何光保护剂的情况下,无包膜病毒B19灭活大于4log值,制品蛋白检测不到损伤,蛋白回收率高。本实验室研究发现,应用该紫外灭活仪对加入无包膜病毒的静注免疫球蛋白、凝血VIII因子和凝血酶原复合物进行90J/m2,135 J/m2,200 J/m2等剂量下的灭活辐射处理,病毒滴度下降达4log值以上,且处理后的血液制品蛋白质量符合药典要求。

4 结语

人细小病毒B19具有普遍易感性,对免疫力较低的患者具有潜在的致病威胁,献血员含病毒的单个单位血浆有使整个血浆池污染的潜在危险。中和性抗B19抗体可阻止病毒与细胞的结合,但是否具有对B19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科技进步与发展使生物医学领域日新月异,对血液中已知和未知病毒的检测与灭活/去除工艺研究也不断深入,以期更大程度上保证患者健康。目前国内对献血员人细小病毒检测并没有纳入法定检测项目,使血制品存在安全隐患。基于此,开发研制出一种新的病毒灭活工艺迫在眉睫,在众多灭活病毒机制中,短波紫外线对无包膜病毒的灭活优势凸显出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Henriques I, Monteiro F, Meireles E, et al. Prevalence of parvovirus B19 and hepatitis A virus in Portuguese blood donors. Transfusion and Apheresis Science, 2005, 33:305-309.

[2]Expert committee on bi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Guidelines on Viral Inactivation and Removal Procedures Intended to Assure the Viral Safety of Human Blood Plasma Products, Geneva, 2001.

[3]Cossart YE, Cant B, Field AM, et al. Parvovirus-like particles in human serum. The Lancet, 1975, 1:72-73.

[4]Corcoran A, Doyle S. Advances in the biology, diagnosis and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of parvovirus B19.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04, 53:459-475.

[5]Weimer T, Streichert S, Watson C, et al. High-titer screening PCR: a successful strategy for reducing the parvovirus B19 load in plasma pools for fractionation. Transfusion, 2001, 41:1500-1504.

[6]Anderson LJ, Tsou C, Parker RA, et al.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and antigens of human parvovirus B19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J Clin Microbiol, 1986, 24:5222- 5261.

[7]魏强,李岩,王健伟,等.吉林省供血者人类细小病毒B19 IgG 抗体的调查.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6,20(2).

[8]张念华,杜振兰,赵英会.山东鲁西地区部分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流行病学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

[9]Tolfvenstam T, Papadogiannakis N, Norbeck O, et al. Frequency of human parvovirus B19 infection in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 Lancet, 2001, 357:1494-1497.

[10]钱筠, 翟艳苓,吴轶苹.人细小病毒B19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3(1).

[11]常增民,王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齐鲁医学杂志,2007,22(6).

[12]卢银平,曹伟,洪梅,等.反复自然流产孕妇流产组织中人细小病毒B19的检测意义.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36(2).

[13]Yunoki M, Tsujikawa M, Urayama T, et al. Heat sensitivity of human parvovirus B19. Vox Sanguinis, 2003, 84:164-169.

[14]Ros C, Baltzer C, Mani B, et al. Parvovirus uncoating in vitro reveals a mechanism of DNA release without capsid disassembly and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encapsidated DNA stability. Virology, 2006, 345:137-147.

[15]Bliimel J, Schmidt I, Willkommen H, et al. Inactivation of parvovirus B19 during pasteurization of human serum albumin. Transfusion, 2002, 8(42).

[16]Blumel J, Schmidt I, Effenberger W, et al. Parvovirus B19 transmission by heat-treated clotting factor concentrates. Transfusion, 2002, 11(42).

[17]Schmidt I, Blumei J, Seita H, et al. Parvovirus B19 DNA in plasma pool and plasm derivatives.Vox Sanguinis, 2001, 81:228-235.

[18]Baylis SA, Shah N, Minor P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parvovirus B19 DNA in human plasma.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04, 121:7-16.

[19]Prikhod ko GG, Vasilyeva I, Reyes H, et al. Evaluation of a new lightCycler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fectivity assay for detection of human parvovi- rus B19 in dry-heat inactivation studies. Transfusion, 2005, 6(45):1011-1019.

[20]Thomas I, Giambattista D, Gerard C, et al. Prevalence of human erythrovirus B19 DNA in health Belgian blood donors and correlation with specific antibodies against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 ral viral proteins. Vox Sang, 2003, 84:300-307.

[21]Baylis SA. Standardization of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 (NAT)-base assays for different genotypes of parvovirus B19:a meeting summary. Vox Sanguinis, 2008, 94:74-80.

[22]Cohen BJ, Candhi J, Clewley JP. Genetic variants of parvovirus B19 identifi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Implication for diagnostic testing.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2006, 36:152-155.

[23]Yunoki M, Urayama T, Tsujikawa M, et al. Inactivation of parvovirus B19 by liquid heating incorpora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huma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preparatious.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04,128:401-404.

[24]Bonvicini F, Gallinella G, Gentilomi GA, et al. Prevention of Iatrogenic transmission of B19 infection: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detect, remove or inactivation virus contamination. Clin lab, 2006, 52:263-268.

[25]Allain JP, Hsu J, Pranmeth M,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viral inactivation by photochemical treatment with amotosalen and UV A light, using a nove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hibition method with preamplification.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6, 194:1737-44.

[26]Papin JF, Floyd RA, Dittmer D. Methylene blue photoinactivation abolishes West Nile virus infectivity in vivo. Antiviral Research, 2005, 68:84-87.

[27]Pamphilon DH, Corbin SA , Saunders J, et al. Application of ultraviolet light in the preparation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Transfusion, 1989,29(5):379.

篇4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以素质教育为本,体现化学教育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品质和能力成为我们要紧抓的重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养成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再加上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有很大的区别,科目的作用也不同,我们教学的侧重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化学课在普通高中是作为主课来讲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而在职业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化学是作为一门专业课而进行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也较差。那么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品质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高中化学教学不同于初中,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思考,认真实践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充分的学习时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好比交给学生一把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要符合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同时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所以回答问题不积极,不善于质疑问难,教师要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且能和教师及同学一起探究完成。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保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能再让学生被动学习,“满堂灌”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着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品质和思维。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这样的课堂才是优质和高效的。

2.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个趣味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得到感染和激发,从而能够主动学习。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和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趣味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或者以小组形式探讨,让学生充分自作、自我实验、自我想象,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主动探索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授“化学选修1”“合金”时,我提出问题:“合金是什么?为什么合金有一定的熔点?”学生立刻热闹起来,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也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化学教学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会直接决定和影响其学习效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参与性教学情境,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互动中养成善于提问,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课前要养成自觉预习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独立完成作业,也要养成积极主动答疑解惑的能力,只有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慢慢养成。课后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大好时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外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总结,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总之,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无限的,只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为他们的高效学习打下基础。

篇5

关键词:食品专业 “高质量” 就业 对策

与食品相关的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测等等。在食品行业“欣欣向荣”发展的当代,食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并不难,但笔者对湖南某本科院校的食品专业连续几届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发现虽然他们的总体就业率较高,但其中“高质量”就业学生的比例较低,引发了笔者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一、食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通过对湖南某本科院校的连续几届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笔者发现他们的“高质量”就业情况令人担忧。下面以2012届食品专业82名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对他们的就业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如表1所示,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食品产业,化工、制药、检测、教师、产品销售等其他相关产业,升学(读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不相关产业4大方向。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2012届食品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5.1%,未就业率为4.9%,总体就业率较高。但是,在本专业食品产业就业的百分比为13.4%,在与食品相关产业就业的毕业生占23.2%,考取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升学的比率是14.6%,从事与食品专业不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有43.9%。由此可见,食品专业毕业生虽然总就业率高,在本产业及相关产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较少,就业质量差强人意。

其中,在食品产业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在食品公司、营养品公司、餐饮公司、食品质量监督局等行业从事食品、营养品质量检测、产品研发或销售工作。而在食品相关产业工作的学生,则主要在生物、化工、制药产业从事相关产品研发、检测或销售等工作。此外,还有12名毕业生考取了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继续升造。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仍有43.9%的毕业生从事与食品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说明他们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得到学以致用。还有4.9%的毕业生未能顺利就业。笔者对从事不相关产业工作的毕业生及未能成功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集中回访,并对回访笔记进行了整理,试图从中分析出食品专业学生“难就业”的原因。

二、食品专业学生“低质量”就业原因分析

食品专业学生“低质量”就业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学生专业综合素养低,缺乏针对性的专业实践,缺少就业核心技能。

(一)学生专业综合素养低

笔者对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进行了跟踪回访。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低,对一些专业的基本技能生疏,在工作岗位上很难快速进入岗位角色,培训时间长,让用人单位觉得有点“头疼”。而许多被访毕业生也表示,自身的专业综合素养不足,在学校学得不够。

(二)缺乏针对性的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的关键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巩固专业基本功,增强专业技能,让他们进一步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可是,回访的学生纷纷表示,自己的专业实习未受到重视。

“所谓的专业实习不过就是在食品厂当搬运工搬运食品,或者是重复简单而机械的食品包装生产,或者进行毫无关系的自主实习,随便混个章子盖上。”他们是如是描述自己的专业实习的。学生的专业实习未发挥出桥梁作用,从而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专业实践经验,在就业时处于弱势地位。

(三)缺少就业核心技能

在校期间,食品专业的学生们进行了许多专业实验的操作性学习。但这些操作实验学习,大都是验证性实验教学,既累赘又缺乏归纳性和针对性。学生的专业实验知识零散而无序,难以形成系统的实验概念。此外,他们在实验操作技术习得过程中没有学习侧重点,缺乏对当前热门就业实验技术的强化学习,他们“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似乎什么都不懂,似懂非懂的感觉”,这让他们“在用人单位面前变得心虚”许多被访学生如是说到。

因此,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当代,食品专业学生“低质量”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教学的内部问题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应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善。

三、对策分析

根据食品专业学生“难就业”问题的原因及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他们的就业状况进行改善,进一步促进食品专业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后,仍需要对毕业生的技能进行再培训。学生的综合素养,决定了毕业生能否快速地掌握新的技术,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食品行业用人单位在面试时,会先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食品营养分析、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检测、保健食品开发、食品工艺是食品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五大主要方向。[1]高校在为食品专业学生开设课程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五个方面的教学。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认识综合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融入这五个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

高校培养的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技能应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高校应帮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综合技能和专业技能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强化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此外,各种技能大赛和考取各种职业证书也是食品专业学生锻炼的好机会。高校应该以课外科技活动和食品专业的证书考取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技能大赛,考取食品专业的证书,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

(三)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善

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分为: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创业教育三大环节。实验教学应划分为基础课程实验、综合性大实验、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四大部分。基础课程实验应进行总体性设计,以帮助学生用合理的时间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性大实验应一些重要实验串联衔接在一起的方式,起到强化巩固核心就业实验技能的作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可实行导师制负责制,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可由学生自己提出选题,自主进行实验。[3]

社会实践环节则可以分阶段进行,尽量增加学生进行社会专业实践环节的时间。社会实践可分为认识、生产、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利用寒暑假时间延长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时数,以帮助学生将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进行相应的巩固。

四、结语

总之,随着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增加,他们“低质量”就业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高校必须以食品专业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对食品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相应的改善,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高质量”就业。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改善实践教学环节都是可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耿丽晶,周围.完善食品专业就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改革措施[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8):80-81.

[2]胡爱军,张泽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7(3):53-54.

[3]王春燕.“学技产”一体化办学体制在食品专业教育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3(6):21-23.

作者简介:

周闻名,女,1984年生,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6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 兴趣教学 探究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16

职业学院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创设有利学习环境,实现工学合一,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参与社会生产与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食品加工技术教学更是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该专业范围广,内容多,食品加工技术教学不仅包含材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掌握、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加工设备技术的学习与创新,还需要学生具备食品加工的基本安全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切实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培养其自主学习探究素养,发展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其今后顺利参与食品加工、保存、运输活动奠定基础。

一、采取兴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自觉性

食品加工技术教学在职业学院所有专业教学中有其独特优势。例如,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食品加工过程和成果展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过分关注课堂理论教学,一节课下来,主要就是介绍某类食品加工的原料、技术、原理、标准等,然后结合具体的产品进行详细介绍分析。这种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置入僵化的理论阐释教学泥潭,学生则不断做笔记、背诵、分析案例题。本身有趣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师的僵化教学方法而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采取兴趣教学,发挥食品加工教学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

(一)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食品加工技术教学有许多可以挖掘借鉴的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内容,结合具体教学主题,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案例与食品加工现象,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了解更多课本之外的实践知识。例如,在学习糖类制品加工技术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导入中以实际糖姜片生产流程与保存的错误案例,让学生根据专业积累、生活经验猜测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展示实践案例,既超越教材,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错误的案例分析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不断规范和深化自己的操作技术与水平。

(二)采取实物教学,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职业学院的食品加工技术教学具备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学校会设计食品加工实验室,日常教师和学生都会做一些食品加工试验,甚至还有不同类型食品加工的设备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自己学校制作的食品成品。例如,一些便于保存和携带的干制品、水产品、饮料制品等。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食品加工的优秀工艺,对加工技术和流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其形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以探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之能力,提高其专业创新意识

探究教学方法是食品加工技术教学的重要开展方式,该教学方法主要以探究学习活动为平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设计食品研究工艺,对现有食品加工流程进行改良,结合已有设备和技术创新食品加工方式方法,争取研制出新的食品加工、保存的方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包装饮用水加工技术的时候,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纯净水的加工;二是,矿泉水的加工。但是这两种饮用水的加工,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质量达标。在学生树立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的情况下,教师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研究讨论饮用水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问题,调动他们参与的思维活跃性,在探究中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从各个方面研究解答,推陈出新,找出最好的方法。

此外,探究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的实验教学相结合,一些能够动手操作和验证的探究题目,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研究制作,不要停留在理论层面探讨。食品加工技术的研制与完善,必须与具体实验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保证技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在研制Ч肉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的时候,如何保证果肉在饮料中不变质,并增强其新鲜原味的口感,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对影响果肉口感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阐释,再通过实验不断改进对果肉的处理步骤,完善饮料制作的工艺。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还有研究思考的问题意识。

三、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素质,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食品加工技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如果脱离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的理论只是一纸空文,无处可用。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实践环节,学生的知识才能外化为精确的技术操作、有序安全的加工流程,才能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价格成果。

(一)开展工学合一,以专门的现场加工演示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一般来说,食品加工技术教学都要工学合一,学习指的是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工”则指工厂教学。有足够设备和资金支持的职业院校,要为学生提供自己的食品加工场地,选用最新的食品加工机器材料,有效促进实践教学的高效开展。例如,在学习蛋品加工技术的时候,其操作过程易于开展,教师就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操作演示。比如让一组进行咸蛋的加工演示,二组进行松花蛋的加工演示。最好有教师进行现场视频录制,最后根据加工成果的鉴定来回顾加工食品操作步骤,既加强学生的实践印象,又完善他们的实践意识。

(二)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工厂参观和实习,丰富实践经验,通过综合实践素养

篇7

2011年12月初,河北省定兴县人何兰香心急如焚,她的儿子――14岁的重度乙型血友病患者杨志鑫,已经连续十几天找不到 “救命药”――凝血酶原复合物了。“他夜里又疼哭了,我跑遍了北京的大医院都找不到这药。医生说,如果再找不到用药,后果不堪设想。”何兰香说。

杨志鑫的遭遇并非个案,根据卫生部及中国血友之家等机构披露的信息,从2011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中旬,中国有23个省份,突然出现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短缺;31家血友病治疗中心里,有25家明确表示已经没有这种药了;而尚有存货的是新疆、甘肃等相对偏远、人口较少的省区。

数以千计的患者,一度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严峻局面。

为应对此次危机,卫生部紧急调拨了约1万支凝血酶原复合物分发到各个血友病治疗中心。12月17日前后,这些药物陆续到达各地,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

这或许只是新一轮血液制品短缺的前奏。

短缺之源

血友病为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因血液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而出现凝血障碍,从而导致经常性出血,靠自身机能难以止血。这种疾病因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其中缺乏凝血因子VIII(下称八因子),为甲型血友病,缺乏凝血因子IX(下称九因子),则是乙型血友病。

根据中国国家血友病登记信息管理中心截至2011年12月28日的数据,目前中国已登记的血友病患者为9326人,其中12%为乙型,共1087人。

但实际中的血友病患者远远不止这么多,据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副组长、上海瑞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学峰介绍,登记确诊的血友病人,只占实际患者的10%左右。根据国际流行病学统计,每10万人中约有10名-20名血友病患者,王学峰据此估算,中国的血友病患者实际人数约为10万人。

这一数字,与中国血友之家会长储玉光的数据大体接近,他估计为6.5万人-13万人之间。

迄今,血友病没有根治的方法。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缺什么,补什么”,也就是甲型血友病人输入八因子,乙型病人输入九因子。同时,目前中国还没有提纯的九因子产品,乙型血友病人只能使用包含了二因子、七因子、九因子、十因子在内的凝血酶原复合物。

所以,对于乙型血友病患者而言,凝血酶原复合物几乎成为唯一的“救命药”。而一旦没有药物,轻则如杨志鑫那样,关节、肌肉等部位疼痛肿胀;重则骨骼变形、肌肉萎缩;而内脏和颅内出血则可能危及生命。

上一次的血友病药品严重短缺,出现在2007年。当时,治疗甲型血友病人的八因子药品在多个省份“断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对单采血浆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导致血浆供应量下降。

在2011年12月17日,卫生部与中国血友之家的沟通会上,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表示,此次凝血酶原复合物短缺“事发突然”。

卫生部医政司血液处处长申子瑜则分析,短缺的原因多样。这包括近年来由于国家医保政策的改善,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用药量,特别是手术用量的增加有关。凝血酶原复合物有多种临床适应症,除去乙型血友病人的需要,如严重肝病导致的凝血机制紊乱、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的治疗,而在手术大出血的情况下,也可能用到此药。

此外,一个明显的原因是,2011年全国凝血酶原复合物批签发数,比2010年减少了近两成。

目前在中国,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生产商仅三家,分别为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002007.SZ,下称华兰生物)、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002252.SZ,下称上海莱士)及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三家企业总批签发凝血酶原复合物22.54万支;而2011年1月-10月,三家总量约为15.67万支,月均减少了约两成。

占到全国凝血酶原复合物总产量70%左右的华兰生物,从2011年8月1日起,其在贵州所拥有的5家单采血浆站被贵州省卫生厅关闭,造成华兰生物采浆量减少约五成。

与此同时,贵州省卫生厅还关闭了其他企业的11家单采血浆站,共造成整个全国采浆量减少约15%。(详见《财经》杂志2011年第22期“血液制品短缺隐忧”)

在三家公司中,批签发减幅最大的为上海莱士。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张屹表示,2011年凝血酶原复合物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公司调整了年度生产计划,另外,虽然该公司的单采血浆站数量虽无减少,但因采浆站所在地的外出打工者增加,原有的献浆员减少,从而导致采浆量减少。

紧急应对

大面积的药物短缺,引起了多方重视。非营利性血友病人组织――中国血友之家,在搜集各地病患及药物供应信息之余,于2011年12月6日发出《乙型血友病患者用药告急》的公开信,同时向卫生部递交凝血酶原复合物短缺的报告。

卫生部的举措也较为迅速,其中血液病研究出身的卫生部部长陈竺“尤为努力”:12月9日,陈竺致电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询问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生产及供应情况;12月10日,陈竺又写信给安康,希望他们能增加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血液制品产量;12月11日,陈竺到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带头献浆400毫升。其他参与献浆的官员包括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国家药监局办公室主任、规划财务司司长颜江瑛等人。而这也是陈竺在2007年6月就任卫生部部长以来,至少第五次带头献血献浆。

此后,卫生部从华兰生物等厂家,紧急调拨了约1万支凝血酶原复合物分发到各个血友病治疗中心。12月17日前后,这些药物陆续到达各地,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

近日,何兰香也告诉《财经》记者,她的孩子杨志鑫目前已能得到药物,“每周可以注射一次(凝血酶原复合物)了”。

然而,未来的血液制品供应情况仍难预料。

最大的生产商华兰生物,由于其在贵州的五家血浆站被关停,该公司包括凝血酶原复合物在内的多种血液制品,2012年可能出现全面减产。

“由于原料血浆有90天检疫期,以及6个月-9个月的血液制品生产周期,和批签发等因素,所以这种减产会延后到2012年出现。公司预计,凝血酶原复合物也会不可避免地减产。”华兰生物证券事务代表吕成玉表示。

也有好的消息,中国国内最大的非国有血液制品企业――中国生物制品公司(NASDAQ:CBPO,下称中国生物制品),将在2012年生产包括八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血友病的药物。

“这些药物的临床工作全部完成了,我们最乐观估计2012年一季度,就可获得药监部门的审批,将产品投入市场。”中国生物制品下属子公司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东表示。

此外,辉瑞制药(NYSE: PFE)的一种无需血浆为原料的重组九因子药物BENEFIX,也有望在今年正式登陆中国。BENEFIX早在1997年2月即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目前已在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辉瑞制药中国区企业沟通部负责人席庆告诉《财经》记者,BENEFIX在中国的三期临床试验业已结束,正在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最后的注册审批。考虑到目前九因子产品供应的紧张状况,辉瑞希望主管部门能加快这一审批程序。

类似的故事,在2007年治疗甲型血友病人的药物八因子产品紧缺时也发生过。当时,拜耳公司(DAX:BAY)的重组八因子药物“拜科奇”,就是通过“绿色通道”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快速审批。

症结未解

整个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前景,短时期内难言乐观。

血液制品主要包括人血白蛋白、各种免疫球蛋白、及八因子、九因子等各种凝血因子产品。医学界公认,在诸多病症方面,血液制品是特效药和救命药。陈竺也将其定性为:“现代医学救治多种疾病的基本的、必需的特殊药品,具有稀缺和不可替代的特性,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其生产供应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

在2011年12月25日的演讲中,陈竺坦承,尽管近年来,中国血液制品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再没有出现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但血液制品的发展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且面临“严峻的挑战”。

这些存在的问题包括,血浆综合利用率低,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等等。中国目前在产的血液制品企业有24家,只有12家产品总类达到6个以上,最多的仅为11个。其中技术含量较低的人血白蛋白产品,又占到了全部血液制品的75%;而欧、美、日等发达地区,血液制品的生产集中在1家-4家大企业,产量最大的是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各占到了30%。

对于中国血液制品供应来说,更大的问题在于原料血浆的缺乏。

目前,单采血浆是血液制品的唯一原料来源。

2008年至2010年,中国采浆量持续增长,分别为:3131吨、3855吨和4180吨。而2011年的采浆量,由于受贵州大规模关停单采血浆站等事件的影响,出现下滑。其中前三季度,全国采浆2909吨,同比下降约6%,预计全年采浆量不到4000吨。

陈竺引述专家测算称,要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年原料血浆采集量要达到8000吨,而林东等企业人士则认为,可能需要1万吨,这意味着目前至少存在一半的缺口。

对比全球,两家血液制品企业澳大利亚的杰特贝林(CSL Behring)、西班牙的盖立复(Grifols),年采浆量均超过5000吨,远高于目前整个中国的水准;此外,美国百特(Baxter)公司的采浆量,也与中国总采浆量大体相当。

此外,陈竺还表示,社会对献浆工作的误解影响血液制品的供应,“误解认为献浆就等于卖血,卖血就等于贫困,卖血和不光彩是画等号的,甚至认为献浆就会传播感染艾滋病,这些误解影响了公众参与献浆的热情”。

陈竺此番表态中没有明言的是,贵州省大规模关停血浆站事件。关停事件源于贵州省高层的一个重要决策:献血浆形同“卖血”,是贫困的标签,贵州作为全国第二大献浆大省有损全省形象,也不利于该省农民脱贫。而大规模关停“不但有利于提升贵州整体形象”,还可以此为契机,争取扶贫政策的倾斜。

贵州关停血浆站后,国内其他几个献浆大省如广西、江西、安徽等,还纷纷派员到贵州考察其关闭血浆站的经验,一度引起整个血液制品行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更大担忧。

为促进血液制品行业发展,陈竺此番提出了血液制品的“倍增计划”:即通过增加单采血浆站数量、优化血浆站布局以提高原料血浆的供应量;提高原料血浆综合利用率;建立血液制品的供应、储备、定价和保障机制,推动血液制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举措,力争“十二五”期间血液制品供应量比“十一五”末增加一倍。

但是“倍增计划”的瓶颈之一在于,根据卫生部2008年3月实施的《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规定,单采血浆站的设置规划审批权归于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这意味着,卫生部无法直接左右单采血浆站的存废。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自职业学校崛起以来,在教育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重技术、轻德育、轻人文;重知识、轻素质培养的现象。这也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处于瓶颈状态。尤其当前社会用人将素质放在了首要位置,职业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一下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会学生做人

学生时期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的最佳时期,也是其自身综合素质形成阶段的关键时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所接触的环境每天都是考试、学习等,只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很是欠缺,往往是非分辨不清楚,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对此,作为教师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启发式模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总结,增强学生的辩论能力,推动其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学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职业学校,学生一般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思维较为敏捷,对社会接触的机会相对较为频繁,作为学校更应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凸显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借以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明确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如,在校园内建立“宣传栏”,宣传思想品德教育;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素质教育活动;强化校风建设等等,最大限度地将校园文化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相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二、以社会现实为教学材料,增强学生的品德体验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教材上的内容离不开社会实践,其原理也都是通过现实生活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宣传枯燥、无味,学生兴趣匮乏,无法真正体会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鉴于此,我在教学中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经常举办一些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自身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和了解。如,在学习“做人从知耻开始”时,首先给学生展示“八荣八耻”的内容,进而让学生对“八荣八耻”的内容、含义用社会现实问题来分析,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明确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个学科的内容进行优化,使其转化成为品德教育的有效资源,拓展素质教育的范畴,确保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所学专业的学科知识与品德教育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本专科的思想、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作态度等等,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德育。

总之,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高技能人才,更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其教育方向也应随之由学术教育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确保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

篇9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文章作者:hebin7766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20日15:24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摘要: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本文从教师热爱学生不仅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而且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条件和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等几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充分说明了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 关键词:热爱学生、基础、条件、实践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

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对象,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一般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仅说明教育人道化的情况如何,而且深刻影响教育效果的优劣。 (一)师生关系与教育效果 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进行的中介,没有师生间各种形式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教育活动就难以持久开展下去。历史上有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师生关系,布贝尔曾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这说明师生间没有一定的关系,也就不会有什么教育。 任何教育结果,都是伴随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人曾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和他的同事李皮特等人关于领导方式的实验研究结果,把师生关系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他们认为在专制型的关系中,学生的心理、情绪往往总是处于紧张之中,害怕受到严厉的惩罚,在学习中的行为总是被动的,学习热情不大。在放任型的关系中,学生虽没有随时受到惩罚的紧张和焦虑,但因没有明确的必要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学习行为常常受个人的兴趣、爱好所支配,学习效果不是太好。而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调、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被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这三种类型虽然都是依据教师的表现来划分的,但从中可以看出,它们所展现出的是三种师生关系,并且每种师生关系都对教育效果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一种好的教育效果,往往都有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与之相伴随。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够建立并保持经常性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育效果就好,反之,教育效果就差。因为在一种没在民主、没有平等、极不协调的师生关系中,反感甚至对立的情绪总是销蚀着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他们对教育理解的能动性,甚至形成对教育的排斥现象。 (二)、热爱学生与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观念,主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密切合作的保证,一切教育都应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在教育中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师生之间虽然角色不同,但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与他们平等交往。教师角色的权利主要是通过协商、对话来使学生理解教师角色的意图,同时也使自已理解学生角色的意图,从而确立一种共同合作的意向和方式。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对秩序形成和制度建设的积极参与,从而使有关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形成学生自我管理机制。通过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实现和增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教育的任务。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热爱学生不仅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而且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条件。教师作为负有社会重托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能不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如果失去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心和热爱这些条件,就往往不能为学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曾这样说过:“教师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

育者就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果的真谛就是对学生的关心。也只有这种关心才能如水载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他的话给我们提示: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对做好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它的这一作用有两方面极为明显,首先可以为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铺设良好的感情“通道”,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已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伴随这样的气氛,各种教育影响就会如涓涓溪流进入学生的心田,各种教育因此就会发生作用。这是有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奥妙所在。反之,任何教育都可能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其次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本身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陶冶作用。在关系和谐,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的气氛中,师生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随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相长能得到最明显的体现。从教师这方面来说,他除了从学生那里有各种所得外,他自身的许多良好言行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情陶冶、人格陶冶等,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就能对学生为人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热爱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而且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使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验到如何待人,如何为人,懂得真诚与合作的价值,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品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说明了这种态度和行为对于育人多么重要。 (二)、热爱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的动力。现代教育极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动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可能,就不会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学习动力来自何方?教育专家们已有了明确的回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表扬、奖励等,还有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也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它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教育中,教师是肩负社会重托来进行工作的,所以在教师爱学生的这种态度和行为中,也必然含有对学生发展的良好期待.如对学生德智体发展的期待,对学生现在良好言行的期待,对学生未来良好成就和作为的期待等等,这种期待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心爱护的实际言行,也会不知不觉传递给学生。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期待,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真情关切,并且知道教师希望他怎样学习、怎样活动、怎样做人的时候,其内心往往产生一股很强的动力。这种动力能源就来自教师的期待。 (三)、热爱学生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状态,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认知、记忆活动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愉快的心境相伴随。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如何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如何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关键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的

学习状态。教师态度和蔼可亲、善于鼓励、言行经常体现出对于学生的尊重和关心,进而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反之则会带来情绪上的紧张,造成内心烦躁、恐惧、学习效果就不会好。 综上所述,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感情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深深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建立起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当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观察到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教导,完全是为了自己好的时候,就会由尊敬教师、到对教师产生感情,并转化为乐于听从和接受教师讲的道理,努力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自己的行动。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淡,甚至随意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感,形成“逆反心理”。爱生之心,师皆有之,然而差别在于是爱几个得意门生,还是爱全班学生。学生性格、品行、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各式各样,教师应一视同仁,平等待人,热心关怀,不应因某一点而偏袒或讨厌某一个学生,也不能因学生“难管”,班级“乱”而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因为他们更需要教师的爱护和正确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主要的、优秀的素质之一。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则是教师情感生活的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总是与热爱自己的事业,发展自己的专业和热爱人才,欣慰事业后继有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基础,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巨大动力,也是激发教师忘我劳动的力量源泉。反过来,学生成才又是给教师最大欣慰和满足,能激励教师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投身于教育事业。教师这种崇高的热爱学生的情感,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源于职业道德的熏陶和良好的个性、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振奋着教师也鼓舞着学生。教师不仅要兢兢业业地努力完成教育工作,以期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又要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篇10

关键词:二维码;血液管理;EPCglobal;联动机制;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5)01-00-03

0  引  言

二维码(Two-dimensional code),又称二维条码,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网站链接[1]。

由于现有血液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全面,条码存储信息量少,没有细化流通处理过程,血液管理系统的数字化不完善使得献血过程以及存储和调取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等待处理时间过长,存储时分类区别不明显,调取过程系统处理过程复杂,使用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无后续处理等。

本文主要是说明在当今多数血站和医院使用条码技术中,可以运用到的,可以实现的,既简便又安全的处理模式。本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针对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处理来避免事故发生。并通过对献血者的跟踪处理起到保护作用。最后,作者想说明对危急事故的应急血液管理的思考。

血液制品的原料是血浆,血液制品就是从血浆中的蛋白质分离提纯制成的[2]。血液制品所存在的问题一直是民众的关心热点,人血或血液制品易携带并传播多种病原体,尤其是感染率高、危害严重的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如若,存储不当引起细菌感染会造成可怕的后果。本文通过对新的管理方案——对血液原浆的细化管理,来达到对血液原浆的管理。

1  血液原浆的细化管理方案

对血液原浆的细化管理既能保证采集过程中的效率又能保证血液制品的安全,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储存和调取的便利性。同时在供血方的角度下更加卫生安全、高效,在此机制下也能获取受血方的安心。

1.1  血液采集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我国无偿献血占采集血液的百分之八十五,除去在危急时刻手术过程中的亲友紧急献血,多数是由血站运送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如果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进行数字化的监控,可以达到高效和安全。

所谓的数字化管理,由作者看来,应是如此。首先,献血者在献血前填写报名表后,在登记处领取号牌,号牌上有条码。在验血前,先扫描条码进行身份比对,后将验血结果通过电脑输入到系统中[3]。进入抽血阶段,将扫描器与献血装置进行绑定,当报警器显示血袋已满时,扫描条码,并结束抽血。等待献血者休息完毕后,在令证区域扫描条码,扫描器连接到电子记录器,继续献血证的录入和电脑系统的录入,献血完毕。系统绑定设置如图1所示。

现有的献血模式,是基于验血后出来的验血报告的条码进行登记的,无法与献血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对应,电脑系统的献血信息的打印等都是通过扫描验血报告的条码进行的,并没有全面的数字化管理,也会造成信息不全,无法进行关键信息链接,使得平台没能达到全面化。

图1  绑定设置

1.2  血液制品的储存设想

由于血液制品在存储和调取上容易出现差错,又因为血液制品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存储不当及调取中的差错往往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作者的思想有:

(1)进行血袋的颜色的区分。医院及大型血站往往会有根据血型来用血袋的颜色区分,从这一点上作者表示认同。

(2)实现二维码活码标签全覆盖。

(3)扫描器与血库定位链接,达到需要什么样的血液,就可知道方位,引领位置。

(4)存储过程保持温度平衡并进行杀菌。

(5)血袋包装标识符,根据大小进行改变,起到容量的控制,方便调取。

1.3  血液制品标签设计

血液制品标签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标签样例

2  建立EPCglobal动态信息跟踪网络

EPCglobal 网络是实现自动即时识别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4]。通过EPCglobal 网络,提高供应链上贸易单元信息的透明度与可视性,以此各机构组织将会更有效运行。通过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和技术,EPCglobal 网络将提供对全球供应链上贸易单元即时准确自动的识别和跟踪[5,6]。

作者认为利用EPCglobal进行信息集成,可以直接依附在标签表面,也可进行数据后台的绑定,这样可以缩减各个数据库的大小,减少数据冗余,并且能够快速的推广。特别是数据后台的绑定,无须很大的成本,主要是数据表的外键链接,能够简便日常管理,又能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跟踪。此为作者设想的平台。

通过数据库平台进行跟踪。数据库连接,不再手动输入,进行血液分析器的连接、通过血液分析器的IP(Internet Protocol)进行信息跟踪。

血站流程:条码中显示献血者名字以及献血日期→血站平台下的身份信息→住址信息→找到对象人员。

医院流程:院方血库送达时间→调血血站→血站平台下条码信息→血站平台下的身份信息→住址信息→找到对象人员[7]。

2.1  建立数据库管理统计输血中的不良反应类型

由于血液的特殊性,数据库中统计不良反应类型,会加强供血、输血中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包括[8]:发热反应,免疫性反应,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原因:

(1)IgA抗体和IgA同种异型抗体。

(2)过敏体质:患者平时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牛奶,鸡蛋等),输血浆时也会引起过敏反应。

(3)被动获得性抗体:如供者血清中有青霉素Ab,当输给正在接受青霉索治疗的患者,即引起青霉素Ag-Ab反应导致过敏反应。

(4)有些患者对金属元素如镍过敏(针头)。

建立数据库后,可预防不良反应,扫描条码后进行信息比对时,即输血前应该询问患者过敏史,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服抗组织胺药,尽量选用洗涤红细胞制品,不使用有过敏史的献血者血液。

2.2  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联动机制

EPCglobal网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 Name Service,ONS)。ONS是一种全球查询 服务,其主要作用是将EPC标签中EPC编码通过Savant系统(EPC系统的软件支持系统)解析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9]。通过这些URI,应用程序可以查找贴有RFID 标签物品的详细信息或者访问相应服务。ONS在技术上采用了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的实现原理,实现分层管理、分级分配。ONS主要由根ONS服务器和本地ONS服务器两级组成。

图3  EPC系统工作流程

在血站的血液样本产生后,在化验过程中如若出现血样指标偏离正常范围,会通过EPCglobal网络ONS服务器进行血液制品的标签的内容更改,并通过读取内容获取献血者身份并通知后续事宜[10]。若在受血者受血时出现不良反应,则通过ONS服务器来进行血液制品的更新并复查,通知在献血者信息中进行更新。若血液制品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进入ONS读取信息并进行配对。由于实现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联动机制中涉及很多个人信息,所以要双向实体认证:本地ONS 服务器L 和各个ONS 服务器利用共享对称密钥实现相互认证。

2.3  应急情况下的血液管理

由于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大量的血液,且需要进行详细型号分布。特别是在天灾发生时,出事地点没有很高的医疗条件,无法进行血液管理时,方法有:

(1)通过RFID读写器进行写入的条码格式转换,突显血型以及血量。

(2)通过传感器进行温度控量。

(3)通过调血模式的改变:受血者身份及样品→血液分析器→调血平台→(如果献过血)进行本人的血液调配、配对血液调配,(没有)依据成分进行血液调配→补给等级→配送安排。

随着灾点个数的增加,调血的规模将会增大,调血的时间会随着供求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对于血库的资源的竞争也会增大。实现以上的调血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调血的时间,但是如若出现极度供不应求的情况,调血平台的负荷增大会产生误差,另外运算的时间也是必须考虑,需与实际情况匹配。

3  模拟举例验证

3.1  血液制品EPCglobal模拟

血液制品包装条码如图4所示。

姓名:张倩

性别:女

身份证号:310109199909220XXX

血型:O

时间:2014年5月25日10:24

类型:全血

血液成分:

白细胞 4.37 g/L

红细胞 4.59 T/L

血红蛋白 143 g/L 红细胞比积 43.2%

MCH 31.2 pg

MCHC 320-360 g/L

血小板 142 g/L

中性粒细胞比 48.3%

淋巴细胞比 42.3%

非冷冻失效时间:2014年5月31日10:24

分析器IP:180.168.41.175

跟踪情况:暂无

图4  血液制品包装条码

当一个扫描器读取一个EPC标签的信息时,将其信息就传递给了Savant(神经网络系统)系统。系统然后再在局域网或因特网上利用ONS对象名解析服务找到这个产品信息所存储的位置。ONS给系统指明了存储这个产品的有关信息的位置,通过URI转化成DNS,只在专门的DNS服务器上配置主机到IP地址的映射,因此就能够在系统中找到这个文件,并且将这个文件中的关于这个产品的信息传递过来,从而应用于供应链的管理。

3.2  联动机制测试

献血者信息查询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献血者信息查询

血液成分链接受血者查询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血液成分链接受血者查询结果

若有受血者,则献血者的跟踪信息会出现,受血者的跟踪信息也会更新。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血液制品的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血液管理提出个人的设计模式。从血液原浆的管理的细化、数字化。在减少人工输入、管理的前提下,建立EPCglobal网络进行数据间的绑定从而实现血液信息的全方位化、实现血液制品更新的联动机制等来保障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并应用数据库技术、ONS进行信息的跟踪处理来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安全。并在此想法下,提出对应急情况下的管理的设想。虽说RFID技术已经在上海等各大城市的血站中使用,但希望全球化的EPC可以形成更信息化、便捷化的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二维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2241.htm?fr=aladdin,2014.

[2]王秀凌. RFID技术在血液制品安全问题中的应用分析[J]. 时代经贸,2011 (26):50.

[3]杨乐东. 条码技术在血站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2(18):186-188.

[4]郭卫锋,李景峰,张来顺. EPC网络中一种可证明安全的ONS查询方案[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3(7): 1620-1624.

.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1, 34(3):355-358.

. Computers & Security,2012, 31(8):70-885.

[7]罗锦,李然,曾隽芳. 基于RFID技术的血液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23):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