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时间:2023-03-26 01:3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技术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施工应用
随着基础建设项目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对灌浆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与抗震性能。
1 前期准备工作
打好地基,做好灌浆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第一,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比如说,建筑物周期环境、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施工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整体的施工方案与工艺。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具体问题等,调整灌浆方式,更好的满足水利工程建设需求。第二,安全问题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必须保障灌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将安全施工责任尽可能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
2 灌浆施工的主要步骤分析
2.1 钻孔
在钻孔环节需要保障孔的垂直性,预防出现孔倾斜的情况。打孔过程中应分段进行,尽可能使孔的倾斜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中。不同的水利工程要求不同,而且施工场地岩石的渗透性与硬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必须使用符合工程标准的钻机进行钻孔作业。
2.2 冲洗
为了进一步提升灌浆质量,在钻孔完成之后,需要使用高压水枪喷射钻孔,将钻孔清洗干净。另外,还需要将工程中的裂缝清洗干净,从而便于后期的工程施工。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孔、单孔等多种清洗方式,最大限度保障钻孔的清洁、干净。
2.3 压水
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岩层的渗透性是做好压水工作的前提。通过前期的勘探与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确定浆液的浓度,以及灌浆干料与岩层渗透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全面的渗透性实验,全面做好压水工作。在具体的压水过程中,充分利用钻孔压力促使水进入孔壁,结合实际情况计算渗透参数。需注意,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段进行压水实验。
2.4 灌浆
在灌浆开始环节,需要综合考虑灌浆顺序以及灌浆方式这两个问题。现阶段主要分为循环式灌浆与纯压灌浆两种方式。由于循环灌浆可以有效保持浆液的流动性,能有效降低颗粒沉淀,进一步提升灌浆质量,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2.5 封孔
在灌浆工作完成之后,采用压力灌浆封孔方式逐一进行封孔处理。
3 岩溶地段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岩溶地段是比较常见的施工地质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的灌浆施工技术主要考虑以下几种:①岩溶地段施工中的高压灌浆法。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使岩溶达到填充物密实、挤压的目的,通常采用高灌浆压力的方式来处理岩溶,进一步提升岩溶的抗渗性与稳定性。与此同时,高压灌浆还有较强的劈裂功能,能促使水泥以“条带”方式在土中穿插,进而形成网格包裹,大幅度提升了坝体稳定性能。②岩溶地段施工中的高压旋灌浆法。这种灌浆方式是通过钻机将灌浆管钻进土层的预设部位,使用高压脉冲泵向四周高速、均匀喷入土体。通过流体强大的冲击力进一步切削土层,损坏射程之内的土体。另外,钻杆保持一定的旋转速度并逐渐向上提拉,加强水泥浆与土体的混合,在地基中形成高强度、直径均匀的圆柱体,进而加固地基。③浅层含泥岩溶中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这种地质条件主要表现为岩溶埋藏较浅或者大规模的露出。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施工,首先要挖出填充物,使用水泥进行回填,然后灌浆处理。
4 水利施工中大吸浆量环境下的灌注技术
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水泥浆会沿着固定通道流出或沿地表不断溢出,进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吸浆量的情况,影响灌浆的完成情况。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遵守以下施工准则。①限流措施的应用。限制注入率需低于每分钟10-15L,从而降低裂隙中浆液的流动速度,促进浆液沉积。等到注入量显著下降之后,提高压力,保持注入量在每分钟10-15L水平,直到达到灌浆标准。②通过降压处理方式,也就是通过降压或者是自流方式来灌浆。等到浆体不能流动且逐步凝固之后恢复灌浆压力,然后再按照正常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③间歇性灌浆,也就是多次灌浆方式。以一定的灌浆时间或灌浆数量为标准,达到该标准后停止灌浆,等待一段时间继续灌浆。需要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灌装目的以及工程标准来设定上述标准,一般来说,不要超过2-8小时。
5 严重漏水的情况下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兴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严重漏水情况。在这种环境下的灌浆施工,应该考虑以下两种方式:首先,通过模袋灌浆处理方式,模袋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浆的压力下,模袋中的水分会渗出,留下砂石等颗粒。进而降低了水泥的水灰比,大大缩短了凝固时间,无形之中提高了固结强度。另外,在模袋的影响之下,水泥的流散性能降低。模袋自身的变形热性,也可以适应多种情况下的溶洞。其次,充填级配料的方式。使用比较粘稠的水泥直接冲灌粗砂与砾石(直径从小到大)。填充粒料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在窄缝处形成“砾石桥”,将缝隙堵住,通过形成反滤层更好的将通道堵塞。
6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场地、施工期限、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必须在施工之前做好详细的安排,结合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基础灌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康敬东.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漏水情况下的相关研究[D].长安大学,2002(11)
[2]赵树生.灌浆施工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应用实例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6(03)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水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水利工程在设备和工艺材料上都取得很大的进步,最突出的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例如导流施工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使得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施工速度有很大提高,也提升了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促进工程的完善。
1导流施工技术
1.1内容
导流施工技术是指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将水从施工区域引到下游的河流当中,进而采取的一种对水进行引导的技术。施工单位运用施工导流的方法能够给建筑施工提供一个干燥的环境,从而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导流技术就是为了控制和引导水流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一般包括:截流、基坑排水、下闸蓄水。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施工导流技术和施工方案的有效实施、施工时间、施工质量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形来设计施工导流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1.2特点
(1)选择坝址要科学。在设计前,首先要考察工程坝体的位置,注重对地形地貌的考察,结合地理环境选择合适坝址。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坝址时,一般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势、水能指标、施工难度、工程规模等各方面来进行综合考察。例如现在选择坝址一般借助于GPS定位系统,通过静态观测进行工程平面控制设计,这样既能减少人工误差,又能减去前期准备工作耗时。
(2)布置方案要合理。在选择坝址时,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制定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确定坝址后,为了让工程项目的分布合理,一般先从导流明渠开始布置方案,再进行分布厂房。例如一条宽8米,长50米,上、下游两侧分别设置1.2米的短廊道作为排水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闸闸门和排水系统一旦破坏,船闸都不能使用,这是不合理的。
(3)施工计划要编制。工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是编制施工计划,施工计划的编制,不仅要有合理的施工方案,还要考虑施工导流技术的采用问题。例如三峡一期工程的正式完成,正是以导流明渠为标志的施工导流技术的正式运用,使得各河段同时截水成为现实,标志了工程的完工。
(4)涉及内容要广泛。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设计的水能指标、建筑分布、下游生态环境、搬迁规划、地形地貌等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不然则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例如三峡大坝建设时期,没有考虑群众搬迁规划的问题,就一度导致三峡工程的滞后,后来分别在1997年3月和2000年7月,进行了两次移民搬迁,解决了人员安置问题,工程才得到顺利进行。
(5)施工技术要创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防洪抗灾,更为水利工程施工积累了更多的实际经验。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先进专用机械设备的创新和运用,都是具体体现。
2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围堰法
围堰法是施工导流的一种常见方法,但是因为工程情况不不同,又分为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全段围堰法是通过在河流上对围堰进行建设的方式将河道进行一次性截断,水流被引向其他的灌水建筑物中作为分流,向下改为倾泻[1]。采用这种围堰方法时,要注意考虑泄水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根据水量来决定水流的划分导流方向。全段围堰法分为明渠导流和隧洞导流。比如在遇到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就不能只靠拦截的方式,而应在拦截后用明渠的方式进行二次导流,这样才是导流技术的具体运用。分段围堰法通过围堰对水流进行多段划分,各段分期的完成,就可以结束整个工程的操作。但是分段围堰法适用在河床交宽、工程施工期限长和水流量大的水利工程。
2.2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是在河岸或滩地上挖渠道,在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水流经过渠道下泄[2]。它适用于岸坡平缓和有宽广滩地的平原河道。如果在坝址附近有旧河道,也可以利用进行明渠导流,再通过坝体预留缺口、底孔的方法下泄水流。明渠导流的适用条件:河床沿岸有较宽的台地;导流流量较大,地质条件不适用隧洞导流;施工有通航、排水的能力。它的布置包括布置导流轴线、确定进出口位置、判定明渠高程。布置导流线选择在较宽台地的沿岸;明渠轴线要达到上、下游围堰外的坡脚,水平距离要防冲,一般为50-100米。明渠进出口要与上下游水流对应,与河道主流的夹角小于30°。明渠的转弯半径要大于渠底宽度的5倍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水流顺畅。明渠轴线应尽量减少明渠长度和渠底深度。
2.3隧洞导流
对于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险峻、山体坚硬的山区河流,可以运用隧洞导流。开挖隧洞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导流问题。运用这种方法一般与固体建筑结合,采取在工程基坑的上、下游修建围堰,让水流通过隧洞外泄。这种方法因为施工隧洞的难度大,成本较高,只适用在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且无法建设明渠的山区河段。
2.4涵洞导流
涵洞导流是指在下游修筑挡水围堰,使水流通过涵洞后导向下游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运用在水闸和中小型土石坝的施工工程。另外,分期导流在后期有时也会用到涵洞导流的方法。涵洞导流的特点在施工工作面广、速度快捷、灵活方便、造价低廉。涵洞应设置为直线状,确保水流进出口快,顺畅通过涵洞,就不会有淤泥,引发渗漏的问题。
3提高导流施工技术
3.1加大投入,创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同时也制约了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哲学告诉我们: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水利行业的发展。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夸大规模,技术要求也很高,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快了水利技术的创新速度,对导流施工技术也要创新发展。
3.2培养人才,掌握知识
人才素质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同样人才也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应该加强水利人才的培养。在水利工程行业,缺少高新技术人才,对导流施工技术停留在原先层面。因此,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调动技术骨干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员工学习导流施工技术这些信件工程施工经验,推动水利技术的创新[3]。
3.3完善管理,和谐发展
健全的管理体系,不但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在水利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大,只有完善管理体系,才能促进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保证工程质量。
4结束语
施工导流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形式多样、受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有直接影响。在施工导流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导流方式和选择导流标准。在导流施工过程中要按照预定计划做好每一步,运用现有的新技术做指导,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5(01):67-68.
[2]于小桂,佘国先.浅谈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水利科技,2014(12):139.
篇3
关键词:加筋土技术;路基;应用;原理
在路基施工中其可能受地质条件过差或是使用要求较高的影响使路基必须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加筋土技术则很好的满足了这一施工要求,目前此种施工技术在路基工程中被广泛的推广及使用。在加筋土技术的使用中其具有的最主要优势就是施工精准度高、隐蔽性好,在实际施工中对加筋土技术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结构功能,从而保证路基的使用寿命,以此来促使路基可以规定的年限内得到更好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其所创造的社会效益。
一、加筋土技术原理及应用
1、加筋土技术原理
加筋土技术是土工结合施工应用的工程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结构支持,还能有效增强工程施工的整体性与稳定性,且对土工系统及周边环境有极小的扰动。加筋土本身是填土、拉筋及工程面板组合而成的一种结构,材料则具有更好的挠性,能有效改善土体系统的受力特点与自重特点,整体提升土体系统力学性能。
2、加筋土技术应用与推广
在加筋土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应用于建设工程中,此种技术出现的初期主要在国外工程中应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此种技术才真正的被我国引进及应用。目前加筋土技术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相关技术的使用特点也更加符合我国现代建设行业的需求。加筋土技术的使用范围较广,而在路基建设中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地质条件较差、施工要求较为复杂的工程中,在实际的施工中具有较为良好的建设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路基质量。
二、加筋土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1、加筋土技术在软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工序管理
准备工作。根据软土路基工程规划划出路基的坡脚线,使用石灰等材料沿线作出标记,并根据工程规划与标准严格进行路基表面土体清理作业,保证土表平整,并严格根据施工指标进行路基承载力检测。
土工合成料铺设。首先,认真检查合成材料质量,对材料存在的变形、断裂等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杜绝工程施工中的严重材料问题;优先选用宽幅加筋土材料,保持材料高度端侧与路基轴向的垂直分布;保持合成材料在铺设过程的平整性,采用相应的工具辅助进行铺设作业,将材料的搭接铺设宽度控制于8―13cm范围内,需要多幅连接时,采用绑扎法进行固定处理,绑扎距离为13cm左右;避免材料接缝重复铺设,将各层之间接缝距离控制于30cm以上。
砂砾垫层铺设。根据路基施工实际铺设相应厚度的砂砾层并进行压实处理,保持铺设层表面平整。需要采用中粗砂铺垫时,将材料中泥含量控制于8%以内。选用砂砾石铺垫时,将材料粒径控制于7cm以内,泥含量控制于8%以内。
合成材料二次铺设。砂砾垫层铺设并压实平整处理完毕后,进行合成料二次铺设,铺设要求同第一次。
填土碾压。上述操作妥当后,使用卡车将加筋土载入工程现场,沿路线标记将加筋土卸下,尽量将加筋土卸于已铺设的层面之上,控制卸土范围与卸土高度,避免局部土体堆积引起地基垮塌;卸土完毕后,沿路线两侧向中心进行平行于路基中心线进行填土作业,填土完毕后,进行碾压平整处理。
施工检测。进行路基压力检测、变形检测与回弹模量试验,任何一项检测不合格则立即进行强化施工,直至各项试验均符合既定指标为止。
(2)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应根据路基加筋土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来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流程,保证质量管控工作的进行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来执行;其次,安排专业的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管控工作,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标准、施工程序等;最后,加强技术准备工作直至最终的施工检测环节监督管理,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
2、加筋土技术在路基结合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施工中需对加筋土等材料进行锚固作业。首先,使用U形钉进行加筋料的锚固处理,根据路基工程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U形钉,U形钉的长度一般在15cm之上。其次,在开挖的台阶处继续开挖长宽均在40cm左右的方形沟,并将制作好的土工格栅铺入方形沟内部,沿沟底铺设完毕后,使用卡车将加筋土载入工程现场,沿路线标记将加筋土卸下并进行回填作业,回填完毕后进行压实处理,保持路基平整。另外,根据路基工程排水要求,适当采用砾石回填以保障路基渗水功能。最后,对于地基坡度较大的工程,可在沟底铺设工作完成后,采用现浇混凝土技术对加筋回填材料与砾石回填材料等进行加固处理。
3、加筋土技术在路基高填方工程中的应用
(1)土工合成料的选取与制备
选取综合性能良好的材料作为工程施工材料,其中的砂砾应根据路基工程既定的渗透性指标进行选取,一般控制粒径与13mm以内,砂砾材料含泥量控制与55%以内,其不均匀系数Cu=d60/d10维持在2.5―8.1之间,材料的干密度应保持在1850kg/m3范围内,材料含水率维持在10%以内。土工格栅需严格依照路基工程建设指标进行制作,应符合不同的规格标准、强度要求。
(2)实际施工操作
施工前,根据工程规划与标准严格进行大范围路基表面土体清理作业,使用相应的工具将地面碾压处理平整,平稳铺设格栅,使用工具辅助平整处理格栅,注意避免格栅的过分扭曲和变形。在完成格栅铺设并保证格栅与地基密切相贴之后,尽快进行填筑作业,作业过程避免时隔过长,同时注意避免日晒雨淋。
(3)格栅夯实与沉降观测
制定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标准与参数,并根据工程实际设置格栅铺设作业沉降观测点,于加筋土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沉降观测与记录,并辅以相应的裂缝检测,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裂缝与沉降问题并技术进行处理,以保障路基施工质量。
通过上文对加筋土技术的多层次分析及总结可以看出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系统性,并且通过加筋土技术的使用可以使软土路基及路基结合部等施工条件较为复杂的路基的整体性及稳固性得到保障。加筋土技术作为路基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改进及完善,但是这种技术的使用仍然具有较高的工艺标准。为此,在进行路基施工之前需要对加筋土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结合工程实况科学的应用此种加筋土技术。
参考文献:
[1] 丁浩炜.关于公路路基施工中加筋土技术应用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大大的提高了混凝土质量和施工效率,混凝土能够和钢筋牢固结合,具有较高的强度、抗震性、耐久性,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更能凸显它的优越性。但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实际运用中,常常会出现混凝土凝结异常、强度不足、裂缝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质量,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分析并予以重视。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积大,地基基础深,所以混凝土的用量大,质量要求高,搅拌采用预拌泵送处理,一遍满足不同层高情况下对施工位置进行浇筑的要求,混凝土耐久强度必须达到高抗压的强度标准,根据施工用途的不同,可能会有混凝土补偿收缩性、免振性等特殊要求,这要求对混凝土施工中技术的应用进行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环境的场地温度、湿度等都要进行勘测和控制,根据不同季节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工序,如果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工序进行调整,需要与建筑商进行协调。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严格掌控原材料质量,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分批检测,保证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后期养护等每个环节质量都得到保障。
二、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前期阶段,需要自己检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板的标高、尺寸、位置、刚度和强度。二是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另外还要将清除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油污,要将淤泥和杂物清除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要严格堵塞,同时施工人员应当对模板进行整体性的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科学的浇筑方法,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的确定应当根据建筑物结构和钢筋配比情况和捣实方法等各种因素综合决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当先在底部填入水泥砂浆,要求与混凝土内砂浆的成分相同,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不可以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3米,则应当采用振动溜管等使混凝土顺利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查看模板、钢筋、预埋件、支架、预留孔洞的状况,及时能够发现变形、移位等现象,此时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建筑原材料、外界气候、施工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素质和机械设备等各方面的原因影响,导致在建筑体表面墙壁或其他部位出现局部裂缝现象,尤其是在室外施工时,混凝土性质受外界影响更大,所以施工人员要充分加以注意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高温和低温等情况,都会使得混凝土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造成混凝土墙面裂缝,由于混凝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结构会有所差异,所以其裂缝情况的控制也有不同的标准。目前我国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如果不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注意,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很难再采取补救措施,对建筑物的质量造成了不可扭转的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办法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严格监管控制混凝土强度和韧性。
3、混凝土养护技术
由于一些基础混凝土有尺寸较大的横截面积,混凝土水化热大,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拆除模板后,要及时将一层塑料薄膜用透明胶带临时把混凝土表面包裹紧密,这样既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色差,更主要的是能够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过快。同时,为了缩小外部环境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温差,要经常用电子测温仪与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差超过20℃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外侧要搭设全封闭防护棚,根据测温的数据,判断棚内是否需要加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期不少于两星期。
三、强化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往往沿袭借鉴原有的施工技术,自主创新的技术和研究远远低于国外的施工建筑水平,我国面临经济新常态,要求大力发展创新能力和创新技术,在建筑行业领域也不例外,也要顺应时展的要求,要组织专家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深入研究,争取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适用性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普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多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通过长期的施工技术应用实践,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观点和建议,不断的在工作中寻求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开展之前,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进行技术交流,对每一环的施工节点,尤其是复杂环节的施工节点进行沟通探讨,技术交流对象主要为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完善掌握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检验标准,并根据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因素,共同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共同对施工的整体质量和进程进行监管促进。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水平应用具有中道的现实意义,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只要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在施工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养护,就一定能够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邓小华,王志豪,李春贵.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浙江水利科技,2009,(02).
[2]蔡玲玲.商住楼混凝土施工特点与质量保证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3]黄福洲.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7):118.
[4]郝学远.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3.01:91-92
篇5
关键词:路桥企业, 科学,施工; 质量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lso got great development, bridge construction also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the traffic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 share of highway aspects is larger, due to the limit and the design requirement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lso widely used.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become the moder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blems.
Keywords: luqiao enterprise, scienc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不同条件对施工技术产生的影响
在整个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效益,施工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依据不同的条件对工程进行统筹安排,按计划组织施工,同时也暴露出了施工技术在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就不同条件对施工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以解决施工技术所遇到的难题。
1. 工程工期的影响。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作用之一就是确保工程按事先计划好的工期完成,在路桥施工中,施工技术就是组织工程人员科学的实施施工,避免技术事故,避免质量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工程成本,完成工程。
2. 施工的地点。路桥施工中,路桥过度段上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可靠性也成为路桥施工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的环境决定了土地不同的结构形式,这时就是对施工技术的严峻考验。
1)路桥过渡段施工常见病害分析。在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两端路堤联接的路桥过渡段,路基、桥涵常因不均匀沉降而出现台阶,当此台阶达到一定数值,会使行车产生明显的颠簸跳动。由于车辆荷载的作用,一般的台阶呈现中间低两边略高的形态。桥涵两端台阶的产生和形成,使车辆的行驶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车速的降低幅度视公路等级、路面类型、台阶高度、车辆种类和行车速度而异。
公路等级越高所设置的结构物也越多,成许多高低不一的桥头台阶。因为桥头台阶导致汽车减速行驶,使得车辆不可能在高等级公路的全线(或某一区段)以设计速度运行。根据观察和测试,汽车遇到桥头台阶,一般要提前150m~200m减速,驶过台阶以后还需要大约相同的距离加速以恢复正常行驶速度。
高速公路线形标准高,桥头引道路堤高,极易产生沉陷和变形,出现桥台与引道错台、桥台路基下沉、路面裂缝、不平,甚至积水等病害。这些病害使快速行驶的车辆颠簸、振动、跳车,产生噪音。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着手研究。
2) 施工前,应将地下障碍物,如旧路基、条石、大块混凝土清理干净,尤其是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可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测了解。对桩身质量要进行检查,发生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部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宜使用。一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遇有地质比较复杂的工程,应适当加密地质探空,详细描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桥头跳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台背回填压实度、灰剂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整体强度差,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深陷,从而形成桥头跳车。为增强桥面结构层强度,将原设计沥青混凝土铺装变更为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士,并向桥头两侧各延伸10m,并同时在40 m范围内用1%的纵坡进行调整。为保证路桥结合顺畅;结构形成一致,对变更前已施工的沥青混凝土统一铣刨机进行铣刨处理。
3. 自然环境。在路桥施工中,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浸入造成的,所以必须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
4. 自然条件。施工中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加强对气象信息的采集。有的路桥施工是在冬季进行,那么则免不了遇到雨雪天气的影响,拖延工程工期,所以,要保证工期内完成或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的又一关键就是天气变化。
5. 环境的污染
(1)噪音污染,施工噪音包括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音。施工过程将动用挖掘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产生的噪音,成为对临近敏感点有较大影响的噪声源。这些噪声源有些是固定源,有些是现场区域内的流动源。(2)大气污染,挖土、拆除、装卸、运输、回填、夯实等施工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场等区域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此外,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炉灶等燃具也排放废气。(3)水污染,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地下水、雨水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4)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工程废渣、建筑废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6.在路桥施工中,施工技术能否发挥作用,还需要我们拥有以下几个条件:
(1)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是一项严肃、细致的技术工作,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减少图纸上的错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纸的产生,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包括对有可能因素产生对工期的延长,都要考虑到其范围内。技术员利用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更好地掌握工程情况,能够避免遗漏,减小误差积累。技术员通过图纸来表达设计对象,施工人员通过图纸来了解设计要求,并依据图纸来进行施工,而需要者也能够通过图纸来了解路桥的结构和性能。因此,路桥施工中图纸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图纸会审便是考核图纸唯一的过程。
(2)高质量的材料。材料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的效果。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保证质量、节约资金、减少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拥有的一个条件,采购的材料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果,而且难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高质量材料的保证,才能不影响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发挥。很多路桥在投入使用一定年限后,路面可能会凹凸变形,这应该就是因为材料的非高质量无法承受超载车辆的压力,然而时间一久,可能造成断桥事故。
(3)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在整个路桥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把握操作程序和操作技术要点,并确保机械设备和工具的规范使用,这也是按期完成的一个要点。如发现那个环节没有按图纸进行实施,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再测量,再计算找到及时更正的方法,尽量挽回应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不仅保证了工程进度的准确性,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在国家不断强调“安全第一”的情况下,工程的监督也变得很有必要。
(4)施工人员。要进行基本建设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是路桥施工的三大因素。在这个强调因素的年代,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路桥工程,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就显得突出起来。最复杂的施工过程,完成这项活动的就是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即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人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从定义上不难看出,我们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体力上,因此,培养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责任心,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环境污染的处理。
采取相应的降声措施,对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减少噪声的强度;施工筹划选用减少施工占地的措施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排放位置和排放方法,在施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保证工程排水和废水处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性;在焊机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减少封尘对大气的污染;制定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渣土。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禁乱到垃圾等。
二、 总结
应用与分析,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词汇,正因为这样,想要将施工技术合理合理用在路桥施工中,那就必须进行相应的研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路桥工程越来越多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作用,把路桥施工所可能产生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最终达到完成施工、保证施工质量、避免技术事故,以最低的成本有计划的按时完成工程。
参考文献
[1] 四川建材,2008(5)
[2]建筑新时代论坛——路桥实施和现场管理,2006
[3]携手,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4]王鑫,杭志刚,河南市政管理,2009
篇6
近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尤其是水利、水电施工等民生工程中。相比较传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高效、耐久性等特点,能够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量较大、浇筑面积广,如果忽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应用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1.1配比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在于混凝土配比,合理的配比能够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配比标准及工程具体要求,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优化处理。具体来说,第一,应对混凝土整体质量及品质进行严格审查,并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水热化。第二,结合施工实际情况,确保混凝土施工和易性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施工和易性要求,如控制砂的使用量、避免混凝土变形等。同时,还可以坚持合理原则,采取减少用水量的方式,提高混凝土凝固性。
1.2施工作业相关技术
施工前准备工作是施工有序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具体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对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如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等,并按照水利工程设计要求对混凝土升温最高值、内外部之间的温差等进行计算,将混凝土控制工作进行量化处理,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性。在水利工程中,建筑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升温峰值最好为45℃,内外温度为25℃,降温速率为2℃/h,应确保各项指标在标准值开展施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标。然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浇筑方法。通常情况下,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主要浇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分层浇筑;另一种是推移连续浇筑。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切勿过长或者过短,提高建筑连续性,如果采取前者进行浇筑,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施工,在振捣期间要合理把握强度及时间[1]。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快速发展,当前有一种“壁可”注浆技术,通过将浇灌的弹性收缩压力自动完成注浆方法,在注入过程中,始终维持统一压力,可以将混凝土浆液注入到裂缝末端。该方法不仅能够避免气阻问题,还能够提高灌浆质量,可以在水利施工中广泛推广。最后在混凝土模板施工中,应对模板的刚度及稳定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同时做好养护工作,加大对混凝土的观察力度,确保其达到标准刚度及强度后开展拆除工作。
1.3养护技术的应用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应综合考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工程特点,并在保温及保湿情况下,开展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而言,可以采取麻袋或者塑料薄膜对施工面进行覆盖,既能够确保施工面温度,还能够减少外界对施工面的影响。
2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
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水利工程日后使用寿命。在具体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入手。
2.1加大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在施工之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选择混凝土施工材料,控制好混凝土骨料大小,为骨料与水泥的充分结合奠定基础。建筑领域快速发展,出现很多个人为了谋求私利造成材料不达标问题,影响工程质量。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施工单位应采取招投标形式,选择正规厂家,并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混凝土质量。加强混凝土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施工单位应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认真、仔细审核,并落实好材料使用应用的统计和记录工作,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控制材料用量,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2.2规范混凝土施工工艺
高效的施工工艺控制对于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应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设计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调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为具体混凝土搅拌等工作提供依据。第二,应结合水利工程的地位置、地质条件等各类因素,选择针对性浇筑技术,并侧重对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有效控制。通常来说,28℃为最佳施工温度,同时,要按照相应要求进行振捣,确保钢筋与模块之间的紧密结合,采取洒水等形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提高混凝土整体性能。
2.3加强对施工情况的预测
施工准备环节,应对水利工程现场环境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关的应急方案,充分考虑各因素对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消极影响。一旦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破坏尽可能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并注意经验总结,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3结语
篇7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施工现场;应用;分析
1 施工现场布置
绿色施工技术在现场布置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施工现场进行布置时,必须严格执行设计图纸,对各类临时办公设施、水电分布、其他基础设施的预定位置和尺寸必须严格执行,以避免造成施工场地的浪费。
(2)在布置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施工区域时,必须以最便利为原则,如办公区域应该靠近政府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以便于进行项目沟通;生活区域应该远离施工区域,以免相互影响;施工区域应该远离繁华区域,同时保证附近交通便利,以便满足物料输送要求。
(3)在施工区域周围应该安置遮挡设施,以隔离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必要时应设置降尘设施和降噪设施。
(4)施工区域进行遮挡之后,应在出口位置布置除尘设施,为进出施工区域的车辆降尘,同时设有安保设施,配备警卫人员,维持现场的施工秩序和看管物料,最后要在出口位置修建水泥路面,使得施工区域与外界存在缓冲区,以免对外界造成损伤。
(5)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域和住宿区域都应以临时建筑为主,严禁在尚未完工验收的建筑内居住或是办公。
2 施工污染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扬尘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地污染和水资源污染几类,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应用:
(1)噪音污染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各类施工设备的运行噪音、施工现场的操作噪音、各类施工指令噪音及施工引起的地面震动噪音都严重干扰者周边居民生活,因此绿色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降噪设施,同时制定严格的现场鸣笛、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在居民休息时间严禁使用噪音过大的设备,现场车辆严禁鸣笛等等,从而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扬尘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是施工时的主要污染之一,且具有影响范围大、不易治理等特点,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在基坑施工阶段,可以通过在基坑周边安设防护网和防尘网隔绝施工扬尘;在施工时应对周边的地表进行压实处理,以降低扬尘程度,同时将土方堆积范围内覆盖网,避免土方直接暴露,并定期洒水降尘;场地内的垃圾集中回收处理;风力过大时禁止施工作业。
(3)固体废弃物控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各类原材料废弃物、施工时产生的脚料等固体废弃物是造成现场污染的主要部分,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和废弃物种类以及周边生活区情况,可以采取就地深埋、密闭容器隔离存储和外运处理三种方式。
(4)土地污染控制: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化学污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和土壤养分流失等。为了保护土壤,应从控制水土流失、截断土壤污染物流出源头两个方面保护土壤。
(5)水资源污染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水源污染,一是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冲洗水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现场厕所污水设置化粪池系统,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二是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做防渗漏处理。
3 施工原料控制
施工原料的控制主要是绿色施工技术中对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应用。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应从原材料的运输、各类施工材料的重复使用等方面入手,实现施工原料的最优利用。
首先,在选取施工原料时,应尽可能从施工区域附近选择适宜的原材料,以降低原料的运输成本,同时对能够重复使用的物件,如脚手架等应重复利用,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设备的服务周期。其次,对各类成品部件如门窗、钢结构等材料,直接招标厂商进行制作,避免在现场制作此类物品,以免造成重复作业和大量的噪音污染,同时,专业化的制作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
4 水资源利用控制
4.1 提高用水效率
施工项目要进行施工用水量的计算,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将节水定额指标进行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并且为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浪费,定期清洗和消毒贮水池、水箱等,并做好记录。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安装计量装置,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4.2 非传统水源利用
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对水质进行化验,符合标准的,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冲洗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的部位。推广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技术。
4.3 用水安全
为确保避免水源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行水质检测,要符合相关水质标准规定要求。做好污水再生水、雨水和淡化后的海水的卫生保障措施。
5 节能措施分析
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还能够从节能措施的推行中体现出来,现场施工时的节能措施主要有:一是编制能源消耗管理制度;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优先使用先进技术设备,从而降低能耗;三是合理设计施工工序,保证机械使用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服务施工区域,提高能源消耗的使用效率;四是在临时办公场所和临时住宿场所的用电途径上,可以尝试利用太阳能和其他能源替代。
6 场地合理利用
场地的合理利用主要是节地措施和临时用地保护两个方面:
(1)节地措施: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2)临时用地保护: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红线外临时占地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结语:虽然当前的绿色施工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且在施工现场的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各项针对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施工项目对周边生活区的影响程度正在逐步降低。但是应该看到,绿色施工技术在现场的实际应用中,物料控制、污水处理、降噪措施等方面的相关措施还不够完善,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因此有必要立足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实际,探索更有效的降尘、降噪和降污方式,推动我国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苗.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109-110.
[2]崔维.浅谈绿色施工管理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个人看法[J].科技风,2013(21):156-156.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施工;应用
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房建领域中,其中灌浆施工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前桩的种类以及灌浆施工的方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施工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特别是在水利施工中,灌浆技术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灌浆施工技术概述
灌浆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上层水利的质量,如果施工单位没有采用合格的灌浆技术,就会使得灌浆存在问题,进而影响整个水利的使用寿命,所以,只有使用科学合理的灌浆技术,才能为水利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个原则,希望能够为灌浆施工单位提供一些帮助,原则如下:施工单位要明确灌浆施工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在事前要制定相应的预案,以此来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案要尽量节约成本,同时要能保障处理的效果,对还没有出现的问题做好改进和防护措施,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处理过程要秉持高效的原则,尽量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防止问题出现恶化,例如:当打完孔之后,要第一时间检查桩孔的深度、岩石的强度以及柱孔是否垂直,每项数据都不能存在问题,因为下层施工的一点点纰漏,就会引起上层水利的剧烈反应,所以,各项数据要与事前制定的方案相同,如果有不同的数据,要及时查找原因,作出整改措施;要科学合理的评价已经发生的事故可能对后续工程带来的影响。
2灌浆技术的重点环节
2.1合理的施工流程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能够减少施工的难度,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灌浆作业时要充分的考虑施工的环境、人员、技术等因素,尽可能的采取先浅后深的施工流程,主要原因就是当桩孔的深度越深,施工所面临的困难就会越多,下部岩层会更加坚固,打孔机的钻头越往下力量越小,所以,使用先浅后深的施工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先处理浅层的桩孔能够使上层的土层更加稳定,在深孔作业时能够更加的方便,当在有水的土层进行操作时,要先在迎水部位打桩孔,这种桩孔要使用混凝土进行护壁操作,同时,还可以保留少量的桩孔先不浇筑混凝土,这些桩孔可以用来排水,为其他的桩孔操作提供便利,使得整个工程的进度得到加快。
2.2灌浆技术细节
在灌浆作业时,要保证桩身内部的混凝土强度达标,与设计的方案相符,这时把桩静止的放在一个地方,再用蒸汽进行养护,这时才可以进行灌浆施工;同时,桩的垂直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操作时要使用经纬仪进行检验,使得误差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在操作中会用到钢端板,目的就是接桩,以增加桩的长度,这时要在桩身高于地面1m的地方焊接,这个高度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同时,在焊接时要确保质量合格,时刻关注焊接的进展,重点观察直角和圆角所在的区域,让它们相互对齐,然后再把桩的顶部清理干净,将定位板固定,把上面的桩吊放在下桩的上方,再使用定位板连接,当两个定位板之间留有空隙时,要使用楔形铁片填充再进行焊接。同时,送桩器以及桩冒的选择也有相关的规定:①外形要一致,能够相互搭配使用;②它们的强度和刚度也要达标,与原来的设计要保持一致,同时,可以在桩冒和送桩器的底部钻几个孔,这样使得桩的内外部的空气压力是相同的,有效的避免了因为压力不同而造成的影响。还要保持送桩、接桩环节的连贯性,反复操作容易降低灌浆的质量,桩要一次沉到底,不能中断操作,如果在下桩过程中发生偏移,则要停止下桩操作,及时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再进行下桩作业。空心桩往往不需要进行截桩,但是也会存在特殊情况,当必须要截桩时,则要先考虑使用机械分割法进行截桩,再对桩身进行固定,然后,再对桩的上方进行切割。
3灌浆施工的主要施工技术
在进行这种灌注桩的操作时,先要清理干净钻孔处周围的渣土等杂质,再把桩孔底部的渣土清理干净,这时才可以把钢筋笼放入到桩孔内,当所有的准备环节都做好之后,就可以浇灌混凝土。这种桩一般要使用振动冲击方法和锤击振动方法等手段,在沉管的底部进行打孔,然后完成其他的工作。这种桩的直径大致在30~50cm之间,长度一般会小于20m,这种桩的强度比较强,可以在粗砂环境中和硬粘土环境中进行工作,目前,在灌浆作业中主要使用34cm和48cm这两种直径的沉管灌注桩,锤的质量分别为1t和3t,它的优点主要是效率非常高,所需要的设备也比较的简单,很容易就能找到,所以,成本就比较低,但是它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那就是非常容易断桩,其中的混凝土强度一般,桩身截面的局部地区还会变小。这种方式比较的简单,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一般只会在特殊环境中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挖孔的方式主要是机械或人工挖掘,本文主要介绍人工挖孔的一些经验,当桩孔的深度在1m左右时,就能够将混凝土喷射在桩孔的周围作为护壁,同时放入钢筋等固定设备,使得上下的数值是相同的,当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再进行扩孔,这种桩的直径会超过1m,深度会比30m小。这种施工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为此,施工人员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这种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施工单位要加强监管,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总之,水利工程中的灌浆施工环节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中一项基础的技术。目前,灌浆技术主要应用在水利、大型工厂以及对水利基础要求较高的领域,它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大多数施工单位首选地技术,它能加快工期、节省成本、取得较高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水利工程中灌浆的施工技术以及应用,阐述了一些灌浆技术的特点,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水利单位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韦瑞生.浅谈基础水利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12.
篇9
关键词:顶管施工;市政给排水;管线工程;原理;工艺技术;分析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is concerned,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a focus on the object. For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is concerned,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rocess showed including not excavation pavement (simplify construction steps), constantly do traffic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ffect), the expansion pipe buried deep range (ascens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alleviate construction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pressure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benefit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advantages. From this Angle, for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and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sion can some relief pipe buried depth construction for the city accomplished buildings structure stability problems and construction work to destroy the urban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s caused by, say,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s must is also a ke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oints analysi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principle analysis and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echnical analysis this on three aspects, diffciulties slurry balance mechanical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through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lained, and then demonstrates th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s the key significance.
Keywords: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Principle; Technolo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之下,市政工程建设在整个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特别是对于市政给排水施工而言,其更是关系到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建设道路交通日趋繁忙,城市人口日趋密集以及城市建筑物日趋大型化的现实状态作用之下,传统意义上的地上管线敷设施工给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本文所研究的顶管施工技术则最为直观的将整个管线施工作业转至地下空间,在确保施工质量稳定性的基础之上为整个城市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相对舒适与洁净的空间。而管线的地下敷设对于市政给排水施工而言是尤为关键的。那么,市政给排水施工在应用顶管施工技术的过程当中应当特别关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本文现对其作出详细分析与说明。
篇10
【关键词】水利施工;灌浆技术
一、水利工程中灌浆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地基受到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的影响,天然地基常常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需要人工技术处理才能作为水利工程的可靠地基。灌浆就是这种主要的人工技术,它把具有一定配合比的浆液通过钻孔用压力注入都地基裂缝或建筑物的自身裂缝中。通过胶结硬化后可以提高高岩基的整体性、抗渗性、抗震性以及稳定性。要想顺利完成灌浆工作,需要对灌浆的材料、方法、特点进行细致的研究,尤其要根据实践情况调整材料和工艺。
灌浆的主要目的有防渗、堵漏、加固、纠正建筑物偏斜。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水利坝体加固及防渗工程。按照目的可以分为: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接触灌浆、接缝及补强灌浆、劈裂灌浆、高压喷射灌浆。灌浆孔的深度通常在5―8m,在平面上成网格交错布置。当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项目时,可以用现场固结灌浆确定孔距、排距、孔深、灌浆次序、压力等技术参数。
帷幕灌浆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渗的主要手段,帷幕在上游迎水面的坝基内形成连续的防渗幕墙,阻止或减轻坝基的渗流量和地基中地下水的渗透,降低坝低的渗透压力,保证基本的渗透稳定。帷幕分为两排孔帷幕和多排孔帷幕,在施工过程中要确定帷幕轴线、深度、厚度和平面上的长度。三峡水库因为175米的水位高程采用了帷幕灌浆钻孔技术,最大深度超过100米,钻孔的直径有56―76mm,灌浆压力为5.0―6.0MPa。接触灌浆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或者岸肩接触面间的密实性。在岩石地基上建造混凝土坝,一旦混凝土体积收缩就会使两者产生缝隙,所以等混凝土达到稳定的温度,在坝体和岩石接触的地方,用一个灌浆段进行单独灌浆,防止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
按照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粘土灌浆、化学灌浆、沥青灌浆。按照钻孔灌浆顺序可以分为全孔一次灌浆和分段灌浆法。全孔一次灌浆施工比较简单,一般使用在孔深
二、灌浆压力的重要性
灌浆压力跟底层结构、孔深、灌浆要求、地质条件、有无压重、注浆方式等都有关系。因为有些因素很难确定,所以在注浆之前通过压水实验来确定施工具体参数。灌浆压力的优缺点。优点:对于细小裂缝有独特的解决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灌浆,使裂缝能够得到充分灌注;缺点:容易造成浆液扩散,在缓倾角地质软弱时,容易引起岩层活动。
一般灌浆技术施工人员要熟练掌握好灌浆技术,必须根据施工地区的详细具体情况来分析。还要提前做好施工控制工作,比如参数的选择、灌浆手法等。一般未必灌浆表层孔段的灌浆压力>1―1.5倍帷幕的工作水头,地步则以2―3倍工作水头位移;固结灌浆压力,在浅孔没有压重的情况下,采用0.2―0.5MPa,在有压重的情况下,采用0.3―0.7MPa。深刻固结灌浆则以帷幕灌浆为标准;高压灌浆的压力通常>3―4MPa。灌浆压力的适用范围。对于透水性不大,裂缝发育不完全,岩层较硬的底层。
三、灌浆技术存在的问题
1、传统灌浆模式未形式系统的控制模型,很多情况都是从子结构的角度出发,让计算精度和系统程序不能充分联系起来,全面分析问题。2、灌浆系统不稳定,会使系统分析结果失真。如果要更精准得出灌浆数据就必须在施工前就把相关理论工作做好,建议基础的施工控制概念结构。3、灌浆设计依据不足,灌浆技术门槛低,施工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设计不能从技术上对施工加以指导及限制,不仅对业主来说加大了管理难度,而且灌浆工程质量差异大。4、新型灌浆材料的研究滞后,进入上世纪90年代,灌浆材料的更新几乎停滞不前,与我国灌浆技术的应用的规模和发展态势不协调。
四、灌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地表隆起:在灌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地表有无隆起现象,一旦发现地表隆起立即停止注浆。对注浆参数进行分析和讨论,一定要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可以降低灌浆压力、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反复灌浆等方法解决地表隆起现象。2、冒浆:在钻孔的时候多发生冒浆,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用粘土回填冒浆孔,回填10―15m。3、串浆:可采用多孔联合灌浆;反复灌浆法。
五、灌浆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1、在施工之前,完善准备钻孔、注浆等设备和材料并且做好暴雨等应急措施。2、施工期间定期对地下水取样检查,如发现地下水被污染,立即采取相应解决措施。3、钻孔也是保证灌浆质量的一大环节,要确保钻孔达到良好的注浆效果要保证钻孔深度和角度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对钻孔做好记录4、严格遵守注浆工艺流程,注浆管道要密封,防止孔口跑浆。注浆采用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开始采用小流量确保管道通畅,在一点一点增加流量,直到达到规定要求。5、有时候一次注浆并不能一次解决问题,这就需要二次注浆,二次注浆的标准是从一侧灌浆,从另一侧溢出,不能有两侧同时灌浆的情形。6、当发生跑浆时,缩短浆液的凝胶时间,用小泵梁、低压力注浆,使浆液快速凝固。
六、质量检测是灌浆工程的保障
灌浆工程属于隐蔽性工程,需要从原始记录、工艺控制、规范操作、专业检测方面加强灌浆质量的控制和检测。钻孔较小的灌浆可以通过压水测试和单位吸浆量进行检查,或者使用钻孔照相或者孔内电视。钻孔较大的可以直接派专人进行检查。在辅助检测方法中还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弹性波速、地震衰减系数等。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到国民设计的重大工程,在这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是很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成功的保证。相对的,可利用水利工程基础用地却越来越少。而灌浆技术的出现让水利工程的施工模式发生了改变。水利工程难度高、技术强、工期长,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会一项巨大的支出。有些工程天然条件较差,要到达规定中的防渗和稳定要求,需要从地基上实行严格的处理。中国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的地质地理环境需要不同的施工技术来支撑,在工程前期就应该对地基防水性能和稳定性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措施防范,一旦出现出现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水利工程对建筑物地基处理是需要特定的技术,而灌浆技术能够弥补地基建筑过程中的失误和遗漏。所以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不断前进发展,本文结合水利施工实践基础,对灌浆施工的要点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许厚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殊地层的灌浆方法[J].水利发电设计与施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