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控制范文
时间:2023-04-03 15:1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安全控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建设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关于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作为一名桥梁施工设计工作者,每个人都应总结桥梁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制定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桥梁施工的安全性。本文对桥梁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成因、安全控制措施及安全管理内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桥梁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一、桥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因素
(1)施工环节
首先,在人工开挖基坑及工作清孔排水中,有可能发生由于护壁处理不及时造成基坑坍塌,排水内外压力差过大导致护筒破坏等事故。其次,在架桥过程中,由于支架不具备足够的安全宽度或是不具备足够强度的承载力,很容易引发墩柱塌陷并造成施工人员坠落等安全事故;第三,未设置安全网、防坠网及安全带等设备,导致人员、机械设备坠落等事故;第四,清口排水过程中周围没有放置安全警告标志,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第五,当向下打孔深度超过20 m时,施工人员未检测地下有毒气体含量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第六,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的选取不规范将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2)人为因素
在施工管理方面,由于很多员工职业道德缺乏有效约束,在施工中出现以次充好或者偷工减料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耐久性及安全性。此外,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按照规定穿着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等;对于人员落水、人员触电等未制订紧急事故处理措施;未设定明显防坠落、防触电等安全标志;未及时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等。此外,桥梁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监理环节较多,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监理单位及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也会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3)技术因素
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控制的重要性是和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及进度控制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以笔者自身的经验来看,要想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控制,可以从人员、施工机械,以及施工过程这三个方面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的顺利。技术方面安全系数不够。如支架等承载力、安全宽度不够等;技术措施不及时,如基坑处理不及时等;施工操作不规范,如清孔排水过快等。
(4)环境与时间因素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洪水、大风等不可抗拒因素也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此外从时间因素上看,每年的7、8、9月施工高峰期安全事故较为频发;中午和夜间施工是每天事故的高发时段。
二、桥梁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
(1)安全控制保障系统
施工期间应建立上下贯通、控制有效的安全系统,力争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图1所示。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确定领导负责制,制订安全操作施工手册并配套安全设备,确定施工期间管理方法;制订紧急事故处理对策,实行安全事故登记制度并配备齐全、醒目的标牌。
(2)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应结合基坑开挖、挖孔桩施工、架梁施工等环节认真开展,本次研究将其总结如表1所示。
此外,专职安全员要经常检查巡视,查找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严格审定,确保万无一失后方可动工。
(3)事故处理措施
事故发生后要有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事故责任人要依据安全合同进行处罚;及时上报业主、监理或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善后处理;依据保险合同条款,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保险公司,争取理赔,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及时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检讨、总结,找出原因所在,加以处理、改进。
三、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内容
(1)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通过保证安全检查的周期性,来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并确保各种安保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
(2)掌握现场气象及水文资料
通过了解施工工程中的气象情况及水文情况,进而降低大风、洪水此类不可抗拒性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3)充分重视桥梁耐久性设计
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是导致桥梁出现短期损坏的一大因素。施工人员应对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有充分的重视,避免其出现短期损坏。另外还应采取一些安全控制方法,对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进行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与交通事业的同步发展,各种公路工程及其规模都得到了飞速的扩展。公路桥梁不但要应对大型车辆行驶所带来的负荷压力,也要应对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并考虑自然环境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威胁。因此,对于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总结了桥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因素、桥梁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方法,并对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事前预防,综合治理”的管理原则,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可以预见,未来公路桥梁的安全控制技术将不断创新发展,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立君.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与安全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229.
[2]田广明.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与安全管理探究[J],山西建筑,2013(03):184-185.
[3]王文兵.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向导,2011(02):218转233.
[4]胡聪健,潘金锋.浅谈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J],技术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6):172-174.
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安全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业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性的行业,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极易发生,因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通过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才能保障施人员的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我建筑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通过控制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而实现这一目的。建筑施工事故造的发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也会对企业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从而增加成本。因此,保证施工的安全或控制事故的发生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1.安全技术规范落实不到位
历来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90%的事故是因为没能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类型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事故、中毒、触电、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其中高处坠落包括:外架坠落,吊篮坠落,悬空坠落,塔吊坠落;坍塌包括:模板坠落,墙体坠落,房屋坠落,土方坍塌等。这些类型施工安全事故多是因安全技术不过硬,没有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冒险蛮干造成的。
2.以包代管现象严重
很多工程项目都是低价中标,中标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将工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有的中标企业虽然成立了项目班子,但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节约资金,一切从简,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投标而编制的,并不是用于指导施工。至于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如三级教育、安全交底、班前活动、安全检查、防护用品配备、安全措施落实等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形式。劳务工的班组长往往就是带领施工的施工员,不按规定另配施工人员。
3.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
按照现行的法律和法规,建设主管部门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由于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导致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落实:一是与有关部门沟通不力,事故处理不当,造成了很多同类事故在同一个地区经常发生,发生后又不能及时结案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和教育;二是部分建设主管部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还未能落实在行动上。三是对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村镇建设工程以及房屋拆除工程,管理体制不科学,存在监管盲区。
二、影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
1.物和环境因素
房屋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密切相关。高危险的作业环境造成了不安全的工作状态。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场地局限大等不利因素,加之建筑工具、原料物品体积庞大,一旦发生事故,个人之力往往难以抗拒。物的危险因素有:①没有物的防护;②设施的安全度不够:③施工用的材料有缺陷;④施工机械有缺陷;⑤ 危险物质。这些物的因素的影响在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值得特别注意,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管理因素
管理人员作为工程项目的决策者,对工程安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如果管理人员没有落实安全管理,导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施工安全管理不严,抓落实的力度不够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手段,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不分析、不研究、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不重视直接造成了安全管理职能上下脱节,工作失控,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下去。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
安全意识与工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等有关,分析大多数工程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具备良好安全意识的工人往往能提前预判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做出相应正确的反应,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工程事故通常都是由于长期对安全隐患忽视所导致的,因此工人良好的安全意识决定着工程事故发生的频率,对防范工地现场突发事件效果显著。故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保证在工程作业的同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2.保障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有效落实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力度直接保障着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行,故完善现场安全检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长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并且工程负责人需要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安全意识高且负责任的管理人员作为骨干力量,根据工地现场环境的实时变化,不断反馈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信息,以便于制定下一步安全管理计划安排,对相应工作内容进行决策,保证工程安全稳步进行。同时,根据工程类别确定安全检查力度,对于大型复杂工程需着重加强薄弱部位的安全检查工作,对于施工高峰阶段还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实行专项检查,例如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高空吊装、机械设备使用等均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易导致触电、高空坠物、机械伤人等安全事故发生的工作施工单位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3.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考核工作
制度建立是企业运营之根本,也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原则性文件。严格按照制度实行,合理指导工作,是每个工程人员的职责和义务。那么,在施工过程当中,严格实行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切实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杜绝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施工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奖罚制度是激励施工单位和员工个人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合理且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对工作到位且表现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鼓励,对于其工作心得体会、先进经验应值得大家学习并给予推广。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并督促其改正,由于工作过失已经造成事故或者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4.探求新的安全管理方法
伴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越趋复杂化,对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方式也正逐步迈向信息化综合发展的道路。纵观全局,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总结,在摸索中力求发展改进。时代在发展,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在不断总结以往工程建设经验的同时,也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与时俱进,以适应越来越多大型复杂工程建设的需要,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施工管理。伴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工程技术和方法也在与日革新,新的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和材料等应积极推广使用,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理念应不断引入且深化学习,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技术含量。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应在日常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努力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现场操作过程的有机结合,做到制度管人,遵循“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以及施工流程规范化几方面开展工作。使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事故发生机率。
参考文献:
[1]乔元昌.浅谈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科技向导,2010.
篇3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 安全控制 安全监理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及庞大的系统工程,施工进行阶段的危险源众多,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施工企业必须提高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水平,提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素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按法规、规范要求严格安全监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1、减少或防止建筑安全事故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给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是当前最有效最直接的管理办法。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消除隐患,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开展。
2、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对安全生产而言,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的安全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负责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人,也是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负责人。多数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行为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够、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培训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通过审查、监督等手段,促使施工单位加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可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3、实现建筑工程的目标控制与工程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其实是:投资、质量、进度。虽未提出安全控制,但这三大目标的实现及控制离不开安全目标。首先,工程的质量与工程的施工安全是不可分割的,质量存在隐患,易造成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又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施工质量与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施工投资和进度也和施工安全紧密相连。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虽增加了工程的总投资,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施工安全的控制及管理,不仅可有效减少和防止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相对减少建筑工程的总投资,还保证施工的进度按原计划顺利进行,促使工程的竣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工程的目标控制与工程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4、法律、法规赋予施工安全监理责任
GF/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一是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职责,并应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措施纳入监理规范及监理实施细则;二是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三是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四是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五是巡视检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六是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工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关系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施工部位,每个施工过程,下面只介绍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性较大的几项分项工程。
1、高处作业
(1)安全帽
安全帽是防冲击的主要防护用品,每顶安全帽上都应有制造厂家名称、商标、型号、许可证号、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及工厂检验合格证;佩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颚帽带,防止安全帽掉落。
(2)安全网
应重点检查安全网的材质及使用情况;每张安全网出厂前,必须有国家制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3)安全带
安全带用于防止人体坠落发生,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带的带体上缝有永久字样的商标、合格证和检验证,合格证上注有产品名称、生产年月、拉力试验、冲击试验、制造厂名、检验员姓名等信息。
(4)临边防护
临边防护栏杆应定型化、工具化、连续性;护栏的任何部位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
(5)洞口防护
洞口的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严密性;不能出现作业人员随意找材料盖在预留洞口上的临时做法,防止发生坠落事故;楼梯口、电梯井口应设防护栏杆,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米)设置一道安全平网或其它形式的水平防护,并不得留有杂物。
(6)通道口防护
通道口防护应具有严密性、牢固性的特点;为防止在进出施工区域的通道外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在出入口的物体坠落半径内搭设防护棚,顶部采用50mm木脚手板铺设,两侧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建筑物高度大于24m或使用竹笆脚手板等强度材料时,应采用双层防护棚,以提高防砸能力。
(7)悬挑式物料钢平台
悬挑式钢平台应按照方案设计要求进行组装使用,其结构应稳固,严禁将悬挑钢平台放置在外防护架体上;平台边缘必须按临边作业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防止出现物料滚落伤人事故。
1、模板支架体系
(1)施工方案
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支架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并按程序进行审核、审批。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2009]38号文件要求,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m及以上;跨度18m及以上;施工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认证。
(2)支架基础
支架基础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能承受支架上部全部荷载,必要时应进行夯实处理,并应设置排水沟、槽等设施。支架底部应设置底板和垫板,垫板长度不小于2倍立杆纵距,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
(3)支架结构
采用对接连接,立杆伸出屋面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碗扣式支架不应大于700mm;承插型盘扣式支架不应大于680mm;扣件式支架不应大于500mm。支架高宽比大于2时,为保证支架的稳定,必须按规定设置连墙杆或采用其它加强构造的措施。
(4)支架稳定
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斜杆、水平斜杆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5)交底与验收
支架搭设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及有关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有文字记录。支架搭设完毕,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支架搭设质量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应有量化内容及文字记录,并应有责任人签字确认。
2、满堂脚手架
(1)施工方案
搭设、拆除满堂式脚手架应编制专项方案,方案经审批后实施;搭设超过规范允许高度的满堂脚手架,必须采取加强措施,所以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
(2)架体基础
基础土层、排水设施、扫地杆设置对脚手架基础稳定性有着中烟影响;脚手架基础应采取防止积水浸泡的措施,减少或消除在搭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架体变形。
(3)架体稳定
架体中剪刀撑、斜杆、连墙件等加强杆的设置对整体刚度有着重要影响;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增加架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力,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可使架体结构稳固;增加连墙件也可以提高架体承载力;在有空间部位,也可超出顶部加载区域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以提高架体高宽比,达到提升架体强度的目的。
(4)杆件锁件
满堂式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各杆件的连接节点应紧固应可靠,保证架体的有效传力。
(5)脚手板
使用的挂扣式钢脚手板必须有挂钩,并带有自锁装置,防止松动脱落。
(6)交底与验收
脚手架在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方案结合现场作业条件进行细致的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内容应包括用数据衡量合格与否的项目,确认符合要求后,才可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作业。
3、塔式起重机
(1)载荷限制装置
塔式起重机应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力矩限制器控制定码变幅的触点或控制定幅变码的触点应分别设置,且能分别调整;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其最大变幅速度超过40m/min,在小车向外运行,且起重力矩达到额定值得80%时,变幅速度应自动转换为不大于40m/min。
(2)行程限位装置
回转部分不设集电器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回转限位器,防止电缆绞损。回转限位器正反两个方向动作时,臂架旋转角度应不大于±540°.
(3)保护装置
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双向小车变幅断绳保护装置,保证在小车前后牵引钢丝绳断绳时小车在起重臂上不移动;断轴保护装置必须保证即使车轮失效,小车也不能脱离起重臂。
对轨道运行的塔式起重机,每个运行方向应设置限位装置,起重包括限位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装置。限位开关应保证开关动作后塔式起重机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器最小距离大于1m。
(4)吊钩、滑轮、卷筒与钢丝绳
滑轮、起升和动臂变幅塔式起重机的卷筒均应设有钢丝绳防脱装置,该装置表面与滑轮或卷筒侧板外缘的间隙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装置与钢丝绳接触的表面不应由棱角。
钢丝绳的维修、检验和报废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安拆、验收与使用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作业前,安装单位应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由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验收程序应符合规范要求,严禁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塔式起重机。
三、加强安全隐患的监控,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1、抓住监控重点隐患,以点带面实施安全管理
《条例》明确了监理在建设工程中安全生产的责任,同时也对监理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学习安全管理常识和相关业务知识
要搞好安全生产的管理,就必须掌握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比如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各类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各类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在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时必须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如对脚手架方案、模板支撑方案、井点降水方案、深基坑支护方案等专业施工方案要有系统的认识,并熟悉计算方法。
3、加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增强安全监理防范意识
监理单位必须设立安全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确定危险源,不定期的到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工程监理部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将工作分得很细,往往是一人兼做许多工作,但必须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让每个监理人员都有安全监理的防范意识。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必须明确各专业工程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比如电气专业工程师必须负责监督现场施工用电和电气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土建专业工程师必须负责监督模板支撑体系和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工作等。
4、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监理人员在工程的管理中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一方面受业主的委托对工程实施“三大控制”,同时又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负责对工程中各方主体的不安全的因素进行监控和督促,将安全监理的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进行检查,实行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管理模式,不安全管理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
5、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其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资料、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资格证书、特殊工种上岗证、操作证等,形成经常性的安全巡视制度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形成书面的记录,并将检查整改意见通报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好安全管理的事前控制工作。
结束语
总之,要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参与者身上。只有真正的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切实的做好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才能促建建筑行业的将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斌,唐鹏,王福来.安全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75―88
篇4
【关键词】高墩施工;控制要点;安全施工
引言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道路运输行业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给道路交通行业的基础设施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交通要线的持续修筑,穿越山区、河道的道路不断增多,充足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给道路基础设施相关设计、施工技术带来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穿越山区等原因导致高墩桥梁的大量涌现,这对道路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而高墩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对施工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约束作用。一旦高墩道桥的施工过程出现安全问题,将会对整个工程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给整个道桥施工行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因此,开展高墩施工的安全工作讨论与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高墩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从施工的角度提出避免安全事故和降低施工风险的控制要点,为实际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指导作用。
一、高墩施工的介绍
1.1 高墩施工的特点
高墩施工过程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墩,高墩施工主要应用于一些跨越河道、穿越山区的高架桥等。高墩施工的墩柱高度一般都大于30米墩柱整个施工过程是基本上都是开展的高空作业。施工用的模版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需要搭设脚手架。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为保证高墩施工的质量往往会采用多次浇筑的方式进行。从高墩施工的要求来看,其施工过程需要的设备、材料、人员相对较多,由于其施工的特殊性,一次性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会受到很大限制,这样就造成了整个高墩施工过程的低效率。总结整个高墩施工过程的技术特点如下:
1)属于高空施工作业,安全风险较大。高墩施工的柱子高度有的可以达到25m以上,在施工时需要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特别是在前期搭设脚手架以及后期浇筑混凝土时,这大大增加了高墩施工过程的危险性,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
2)整个施工过程工期长,技术难度较大。由于施工的柱子高度太大,导致模版自身强度不够,整个过程不得不采用多次间断施工的方法。这样就会导致柱子的施工工期过长,是影响整个工程工期的重要因素。另外,高墩柱所处位置的原因可能会导致整个工程无法开展多种机械设备的配合使用。使得多种机械设备没有用武之地,徒增费用消耗,增加了单个墩柱的施工成本。
3)资金消耗大,不利于资金周转。一个墩柱的施工工期往往达到几个月的时间,按照相关的计量支付规定,相当大比例的柱子施工后都不能及时实现资金回笼。随着施工单位自己不断的垫付高墩柱的施工成本,自身的周转资金将不断的减少。如果再整个高墩柱施工过程施工方出现资金缺口问题,势必会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带来严重影响。
1.2 高墩施工方法
高墩柱的高难度施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对目前过程中常用的三种施工工艺进行讨论。
1)翻模施工技术;该施工系统包含施工模板、吊装吊车等,当施工材料较多、施工半径较小也可使用塔吊运输。施工过程:每一个高墩柱施工过程中配备4套组合钢模板,每套模板高度是2.25m,翻模高度是4.5m。施工前期是把模板支撑在墩身处,模板顶部用拉杆拉结,下层模板作为上层模板的支撑。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上层的模板作为新一段柱子支护模板的支撑,底层模板向上翻模,成为新一段柱子的支护模板,整个施工过程如此交替进行。施工人员的施工平台主要是借助模板实现。这种翻模施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等。缺点是:不适用于高度过高的墩柱。
2)爬模施工技术;爬模系统的组成主要有操作平台、施工模板、爬升动力系统。施工过程:前一段完成施工浇筑后,把模板安装在下一施工段,同时安装附属设备提升导轨,然后液压系统推动爬架提升,进行新一段施工浇筑混凝土的过程。该方法的优点是:整个高墩柱的施工过程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保证构件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时间。缺点是:施工过程操作复杂,施工的成本较高。对于普通墩柱施工不易采用此方法。
3)滑模施工技术;滑模系统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系统、液压动力系统等组成。施工过程:高墩柱的柱子需要进行分段施工,并为每根柱子配备滑模桁架,通过液压动力系统实现模板的提升过程。该施工方法的优点是:施工周期短,需要的机械设备、模板材料少,消耗的工时、人力少。缺点是:难以保证整个墩柱的施工精度,无法保证构件的表面美观。
二、高墩柱施工安全控制要求
2.1 施工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控制
为做好高墩施工的整体控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控制要点:进行施工前要组织人员对搭好的脚手架、模板系统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并做好脚手架外侧防护网的布置工作;吊车或塔吊的位置要参考整个场地的特点进行合理布置,尽量减小调运货物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施工所需材料物资的堆放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对于需要人工搬运的建筑材料,要确保搬运人员的自身安全。
2.2 分项工程控制要点
1)钢筋工程的安全控制
考虑到钢筋加工需要各式各样的机械,为便于现场的施工管理,应在施工现场专门设立钢筋加工处理的场区。同时在在钢筋加工场区设置警示标语,禁止无关闲杂人员入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在钢筋加工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特别是进行钢筋切割等危险工作程序上。
2) 模版工程的安全控制
对于高墩施工的需求模板要严格控制质量,必须保证模板的制作加工过程可靠。要对整个爬升系统、施工平台等进行详细的强度检验和刚度检查,确保爬升体系在施工时不会发生失稳等现象。对于施工人员要加强培训工作,增强个人安全意识。禁止施工人员出现在提升的模板上面,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穿防护服戴安全帽。模板系统在每次使用前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确保没有故障出现。同时要严格对照模板设计的相关资料手续,确保实际工程中的荷载、节点约束满足模板系统的设计要求。滑模系统与提升装置要参考现场设计的标准,保证使用模板系统前安装无误。
3)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控制
在进行高墩柱的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当采用吊车或者塔吊进行上料时,一定要确保施工机械操作范围内没有施工人员,以免出现危险事故。在前期进行混凝土的拌制时,要严格遵循工程设计的拌合料配比。在混凝土的运送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塌落度。混凝土泵送车要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在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故障。
4)高空作业的安全控制
对于进行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要加强身体检查,避免施工人员带病作业,严禁酒后作业。对施工人员配置统一施工服装,严禁施工人员高空施工中穿着拖鞋,短裤。严禁施工人员乘坐施工送货电梯,必须乘坐有安全保障的升降设备。
三、结语
高墩施工的发展越来越快,对技术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实现高墩柱施工技术的突破必须先保证高墩施工过程的安全。鉴于高墩柱高度较高,施工困难性较大,在进行施工操作时要严格规范进行。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警惕,提前发现施工的安全隐患,将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安全;监控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地铁工程的快速发展,深基坑施工的安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部分深基坑工程由于基坑失稳、周边建筑沉降、滑坡等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将通过我公司承建的常州市民广场站深基坑工程施工经验,详细探讨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控的重点。
1工程概况
市民广场站位于常州中心城区晋陵中路与锦绣路交汇口处。市民广场站为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双层三跨钢筋砼框架箱形结构。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16.8m,端头井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8.6m。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主体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设四道支撑,第-道钢筋砼支撑,其余均为钢支撑。
2基坑施工安全控制
2.1施工准备
2.1.1围护结构设计围护结构的设计是基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市民广场站在选择围护结构形式的过程中首先采用深度为30m的地下连续墙,该设计方案未能截断地下第二层承压含水层,整个基坑存在突涌的风险。在设计优化的过程中,设计者充分重视了地下水的安全因素,将地下连续墙加深至40m,彻底切断了第二承压含水层,并将地连墙底封在了不透水的黏土层中,极大的降低了基坑安全风险。2.1.2地下管线保护本工程在对于管线的保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联合各相关单位进行管线交底,并签署管线保护协议。②设专人负责管线保护事宜,对于施工场地内的管线逐一核实,并在地表表明具置。③将管线分布情况以交底形式下发至机械手,施工中专人监督。2.1.3应急预案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将应急预案组织专家评审,听取各方意见并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应做到常备不懈、不得挪用,在预防事故的基础上,抓好救援的各项准备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实施救援。
2.2基坑降水
常州地区地下约5~13m范围内为砂性土,降水效果非常理想。但是,该区域范围外为黏性土,降水效果不好,开挖时尚无明水,但是经过些许时间便有地下水渗出并形成基坑积水,对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工程标准段底板下5.9m即是承压水层,该承压水层已被地下连续墙隔断,应为普通潜水。但考虑到地下连续墙存在大面积渗漏的可能性,则仍然存在突涌的风险。为此,在降水井布置时按照存在承压水的情况考虑,设置了5口降压井,观测降压井水位变化,及时采取降压手段保证基坑安全。
2.3开挖及支护
土方开挖不当,极易造成滑坡、塌方等事故,若土方冲跨基坑的支撑体系,将导致基坑整体性失稳。市民广场站土方开挖遵循“分层、对称、限时、不超挖”的原则,杜绝了土方滑坡的可能性。围护结构的变形是允许的,但是必须对其变形进行控制,让其在可控的范围内达到变形的稳定。市民广场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每块土方从开挖至支撑架设完成的总时间控制在24h内。土方开挖必须严守对称的原则,一是方便钢支撑的架设,二是保证围护结构变形的对称性,使围护结构受力均匀。超挖所造成的围护结构变形是不可逆转的,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杜绝基坑的超挖,才可以确保基坑的稳定。
3围护结构信息化管理
3.1墙体深层水平变形监测
墙体水平变形采用在墙体中埋设测斜管,用测斜仪进行检测。通过测斜,准确掌握地下连续墙墙体的水平位移和变形的发展趋势,确定围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本工程测斜管每隔20~25m布置一个,共计22个测斜监测点,测斜管深度与地连墙等深,为38~40m。
3.2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为监控基坑开挖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在基坑四周布设地表沉降剖面监测点。市民广场站地面沉降异常数据出现在基坑西侧D8-1监测点,该处监测值达到14.6mm(隆起变形),报警值为10mm。经过调查,主要原因为毗邻市民广场站的某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所引起,该工程立即采取垫层封底后,数值趋于稳定。施工监测很好的发挥了“眼睛”的作用,指导现场问题的处理,确保了施工安全。
3.3坑外水位监测
基坑外水位监测主要是检验地连墙止水的效果,重点对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坑外微承压水位监测和潜水位监测。市民广场站基坑北端头SW6监测点水位曾累计变化1.35m,超过1m的报警值,存在地连墙漏水的可能性,继续加大降水可能引起地面的沉降。所以,在对该处施工时严格执行“掏槽检缝”制度,及时采取堵漏措施,确保了该处施工的安全。
4结语
笔者通过对常州市市民广场站深基坑工程在安全监控方面的系统介绍,主要从深基坑安全管理要素、信息化指导两个大的方面,系统性的介绍了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可以看出深基坑的安全管理涉及领域较多、周期长、覆盖面广,设计、施工准备、土方开挖、降水、支护均是深基坑工程的管理重点。目前,全国很多二、三线城市正在积极发展地铁工程的建设,笔者介绍的深基坑监控方法可以在其他类似地铁车站工程中推广和发展,形成更加完善、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润,闫澍旺,张启斌,等.天津地区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控制标准研究[J].岩土力学,2007(7).
篇6
【关键词】地铁保护区;隧道安全检测;施工控制
为了保护地铁隧道本身及运营的安全,必须对地铁保护区内的施工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制订了安全保护区监督管理办法。
总体是地铁建设规划控制区内和保护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服从和配合地铁建设。其中对保护区的解释是: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及运营安全而设置的控制区域。其范围如下:
(1)建设线路(含未建,以下同)地下车站、地下变电所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30米内,运营线路地下车站、地下变电所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
(2)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米内;
(3)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停车场等建(构)筑物用地界线外侧10米内;
(4)独立设置的出入口、电梯、通风亭、地面站房和变电站等建(构)筑物外边线外侧各10米内;
(5)外电源线路周边5米内;
(6)过河隧道、桥梁结构外边线外侧200米内。
其中对一些地质条件特殊地段,如软土、砂土及高含水率地质条件等特殊地段,保护区范围可适当扩大。 表一中列出沈阳地铁建设线路与运营线路保护区的范围。
二、地铁保护区内的施工
项目完工后的结构自重对隧道的影响范围为距中心位置的2倍基底宽度。如果距离进一步增加,可以认为荷载对周边土层无影响。具体可以对建筑物荷载、建筑物与隧道的相对位置验算结构自重对隧道的影响。
建筑施工,如高层、地下工程的降水与基坑的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表二列出3个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记录。可得知,基坑1开挖时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在局里基坑40米―60米的范围,沉降平均值在270毫米左右,而最大沉降值可达到343.1毫米。基坑2开挖造成的路面和建筑物的沉降是40米―50米,沉降值在20米―30米之间;这两个基坑所处的地质条件、基坑本身的大小、围护结构质量,场地条件等都不相同才导致以上结果。而看到基坑3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基地管涌造成的破坏很严重,距离50米的监测点在管涌中被破坏,由于受到地址本身和地下水条件不同的影响管涌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保护区内及保护区外的基坑施工都可能对地铁结构产生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沈阳地铁开通运营至今,在保护区内实施的工程项目多达40余项,直接建在隧道上方的工程项目3项,距离地铁结构边线10M之内的项目近10项。有的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0多米。大面积的隧道上部卸载,大直径管道从地铁结构的上下方、近距离通过,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对地铁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三、地铁保护区内的施工安全控制
对于在保护区内进行的施工,沈阳地铁要求施工方案应先通过轨道交通部门的技术审查并征得其同意;如施工过程中出现危及轨道交通安全的情况,轨道交通部门应当通知其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同时应当接受轨道交通建设或运营单位的安全监测。
沈阳地铁针对保护区内的施工进行隧道安全监测,对安全监测的设备线缆走向做出严格限制,同时列车运营产生的震动也会对某些监测手段有一定的影响。
沈阳地铁有效的参与保护区内的施工建设,并对可能造成隧道安全的施工过程进行事先干预。针对沈阳地铁基坑施工经验,我想对保护区的施工安全控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加强基坑底部出砂现象的管理监督,施工单位做好降水施工方案的同时做好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出砂原因排查、应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出现问题,积极应对。
二、加强围护结构施工及结构冷缝的检测。提高整体的强度、刚度,防止坑壁在动水压力下出现流土、流砂现象。
三、开挖土方时应分层、分区、分段、对称、限时。严禁超挖,应先支撑后挖,及时施加预应力;横向分区长度应合理,注意坑中坑的支撑,控制无支撑暴露时间;纵向分段不应过大,注意临时土坡的稳定;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与挖土过程,保持开挖的平衡与对称。
四、严禁基坑靠地铁结构一侧进行大面积、大载荷、长时间的堆积。
五、疏导交通,对于重型汽车及施工机械在基坑靠近地铁结构一侧活动,要降低速度。
六、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支护结构或隧道结构位移过大,轨道交通部门应要求施工大威查明原因,或停止作业采取加固措施。
七、临近隧道的大、深基坑施工应预先对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减少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书丰.地铁屑构隧道施工期地表沉降监测研究[D] 南京: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04
[2]吕培林,雷震宇,董月英.承压水作用下条形基坑坑底整体加固厚度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3):478―481.
篇7
关键词:深基坑;特点;安全控制
一、前言
深基坑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给城市建筑提供宝贵空间的同时,基坑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需要加强深基坑的安全控制。
二、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深基坑支护工程传统特点表现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一般属临时性建筑,相对永久性建筑而言,其安全储备较小,而且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众多,事故相对容易出现,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较大,社会影响也比较恶劣;岩土性质差异性大,基坑工程与自然地质及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软土地区时空效应尤为突出;基坑工程与主体结构的地下室施工密切相关;基坑工程实践性很强,常常表现为实践先于理论,往往由于新材料、新的支护形式和新的施工工艺带动理论分析的向前发展。近年来,深基坑工程的开挖与支护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开挖的平面尺寸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过去即使在大城市也很少有2层的地下室,但现在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常设3层~4层地下室,5层~6层的也有,各种地下空间的开发也导致了开挖的深度与平面规模越来越大。这在一些地质状况较差的软土地区的城市建设中表现尤为突出,目前上海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最大平面尺寸达274m×187m,最大开挖深度达32m。
2、周边环境越来越恶劣,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在旧城区的改建或新建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周围的建筑物密集,城市公共设施和管线拥挤不堪,场地内施工作业空间狭窄、地面超载严重,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难度增大。即使在新城建设区,寸土寸金,建设用地也越来越紧张,相邻建筑修建的相互影响较大,给深基坑支护方案与施工工艺流程的进步与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差。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和建筑物数量的飚升,在较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城市土地得到开发利用后,为增加建设用地,新开辟出来的建设用地及已有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的土地也逐渐得到开发利用,这无疑使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实施状况更为复杂,从而对深基坑的支护方案与施工工艺流程都提出了更高、更为严峻的要求。
4、工程事故越来越多。深基坑工程大多集中在建筑密度大、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狭小场地,周围的道路、永久性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等常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位移控制有严格的要求。但由于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性的因素众多,且这些因素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甚至突发性,加上施工过程中降雨、深基坑周边堆载的不良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事故逐年增多。
三、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原因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一是围护结构整体失稳坍塌;二是围护结构局部或部分破坏;三是围护结构体系滞水功能失效,基坑大量进水或涌砂(泥);四是基坑底土严重隆起;五是由于基坑支护结构严重位移或破坏引起基坑周边道路、地下管线、建筑物破坏等。引起基坑上述事故的主要原团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坑施工单位对基坑工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前没有按相关规定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而随意施工;二是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按此方案施工,事故不可避免;三是施工前提供的有关基坑地质勘察资不准确,据此编制的方案不可能完善;四是施工单位虽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但在施工中为了压造价赶工期而不按方案实施;五是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遇到突发事故没有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方案,或应急处理不当;六是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或不可抗力引起的基坑事故。
四、深基坑安全管理对策
1、组织管理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主体较多,施工工序繁杂,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责任的界定相当模糊,因此,需要建立系统化的责任管理模式。这需要政府牵头,建设开发单位组织并为总管理责任主体,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为管理责任主体,且互相牵制。
(1)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深基坑周边复杂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基坑安全问题已不仅仅是基坑本身的事,而是一个社会稳定问题,因此,加大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对本地区、全社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响应,使管理有创新、有突破。政府监管不仅要实物监管,还要进行合同监管,招投标监管等。从目前深基坑存在的问题分析,监管部门要有效执法,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安全问题,即加大对建设开发单位的监管力度:监督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监督合同履行程度,监督责任主体的工作落实情况。否则,安全管理仅停留在表面管理,造成责任推诿,不解决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化的责任管理模式
深基坑的安全管理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责任单位的管理工作,而是在政府指导下的所有参建单位的协作。加强管理创新,推进基坑科学管理,建设系统化的责任管理模式,要与权、利挂钩,只有责权利的有效统一,才有深基坑工程的有效管理。建设开发单位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互相为平行的责任管理主体,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或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的强制性命令要求,仅存在平等的合同约束关系或管理程序上的协作关系,基坑工程活动结果的优劣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来评价。各管理主体应如何协作,出现问题,谁来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并承担责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双方合同或多方合同的形式进行明确分工,由建设开发单位综合调度来实现。
2、技术管理
目前基坑工程本身的技术深度还有待加强,涉及知识面广度还需要拓宽;基坑工程管理技术还不成熟,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型人才,这就需要制定岩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用系统的、战略的眼光看待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
(1)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基坑工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技术人员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知识面,才能有效地把握基坑关键技术,及时解决基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应急问题。首先,各责任管理主体应配备岩土工程专业管理人员,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比较畅通,能够从问题的实质出发,按照责任分工切实解决问题;其次,加强设计单位和监测单位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他们不单纯是一个设计师和测量员,应该是一个集专业性和邻近专业知识较强,施工经验丰富的杂家;第三,培养专业性的施工队伍,掌握工艺流程,在关键技术上变被动管理为自觉行为。
(2)施工过程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施工已成为未来施工的显著特征,科技化、智能化是基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坑工程作为一个与复杂地质环境紧密相关的系统工程,及时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既可以真实地反映基坑实际的运作状态,指导下一步施工工作,又为科研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现有的技术设备条件下,很多基坑工程安全问题还不能通过单纯的理论分析计算来解释确定,信息采集积累的工作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束语
深基坑是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更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工程,因此,要加强基坑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 ;现场施工;措施解析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1土木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中缺乏施工单位有效的安全监管控制。
有些施工单位完全忽视安全管理,针对安全监管控制投人不够,没有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教育,使得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施工行为,降低了建筑工程质量,为建筑工程现场带来了安全隐患。有些施工单位施行粗放型安全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无标准或者不符标准。具体而言在施工材料供应、采购方面,有些施工单位一味看重经济效益,忽略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差异问题,使得建筑工程现场安全大打折扣;有些建筑工程监理单位未能严格履行现有监理标准,,无视建筑工程现场监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最终对于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失去控制。
1.2安全管理中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大多为进城务工人员,这些农民工安全施工意识薄弱。在思想上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存在侥幸心理,现场建筑施工时将安全问题抛诸脑后;在方面,这些从业人员缺乏工程操作知识,缺乏建筑机械施工操作基本技能,安全、熟练生产能力不强。再加上建筑工程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成员组织混乱,缺乏从业稳定性,针对人员的安全管理也相对困难。
1.3建筑工程招标合同工期普遍较短,安全管理难以有效进行。
有些施工合同工期紧张,建筑工程承建方往往需要赶进度才能按期完工,这种建筑工程期限问题往往伴随着工程现场弄虚作假的现象,大大减小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系数。举例而言,某建筑工程合同工期要求6个月,承建方为了顺利完工一味赶进度,往往会选择降低现场安全管理标准,甚至忽视建筑工程现场安全隐患,弄虚作假、蒙混过关。
1.4安全管理中现场施工技术、施工机械等存在问题。
有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遵守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按照安全管理条例进行施工技术控制,使得安全管理流于表面,未见深入。有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没有完善的施工配套设施,施工机械、人员居所、水电设施存在落后老化等现象,间接增加现场安全隐患,阻碍安全管理有效实施。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施工设备需要工作人员的正确使用和妥善管理
为了确保现场施工设备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并正常的工作投入施工, 需要提前用进行上岗培训等施工教育来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施工现场还需要依照建筑施工环境保护的相关规范和制度来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 现场管理人员需要经常改良自己的安全管理系统, 要按照建筑施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并且要完全依据验收标准执行验收,努力减少由于施工的原因对附近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是破坏。在拥有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还需要足够的重视现场施工环境,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和环境的安全管理。
2.2 要不断的对建筑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所谓危险源,指的就是能够引发建筑施工事故的源头。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之前,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要充分的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虑,并且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到的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查和测验。只有都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前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对引起建筑施工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虑,并且应该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应对方案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对危险源的检测、对危险源进行的控制以及应急的策略等内容。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同时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2.3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管理系统应当完善到包含施工现场的所有项目, 并能够指挥整个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要经常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 使现场人员在日常施工中拥有安全意识,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施工单位要对将要进入现场施工的所有施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 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包含施工现场的环境和状况、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和防护措施, 以及相关施工技术和安全操作流程等,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建设。并且现场施工人员只有在安全生产教育和施工技术考核合格之后, 才能够到施工现场进行工作; 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除了以上的普通安全生产教育及施工技术考核外, 还需要进行特种工种的相关知识及技术培训。只有在安全教育和施工技术审核合格之后, 才可以上岗工作, 并严格确保其持证上岗。
2.4安全监督
检查主要包括一般性、专项性、定时性和不定时性等四部分的安全检查。强化企业的安全监督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水平。一般性的安全监督检查主要是检查施工现场的生产条件、设备的工作性能以及现场作业人员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该检查主要对长期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场所进行监督检查, 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并快速解决问题; 专项性安全监督检查主要是对一些特殊工程项目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定时性的安全监督检查是以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检查制度的相关规范为标准, 由工程项目部在固定时段内组织劳务队参与的定期安全监督检查; 不定时性的安全监督检查最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 该检查是在没有充足的现场准备及未接到提前告知的情况下进行的突击检查。
2.5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进行统计处理,建立判断矩阵。矩阵的内容包括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不健全、建筑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不足够、建筑安全生产教育不充分、责任不落实、意识不到位、基础不扎实、素质不合格、操作不规范。针对这些因素,施工阶段必须增强法制宣传、组织法制教育、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执法力度,要明确激励目标、提高激励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宣传力度、明确宣传教育目标,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网络体系。施工阶段要不断实行安全生产惩罚制度,明确素质要求,提高从业门槛,建立操作规范的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2.6在施工阶段安全管理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并熟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法制建设,提高执法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管。依据制定的具体条款,逐项检查落实;坚持领导负责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督,更好地保证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加强职业教育,营造安全文化环境。具体要做到试行一线班组长培训上岗制度,推进一线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建筑职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3.结语
一个事故不断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不断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应该引起越来越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注,尊重生命、关注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力量,降低企业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正常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 马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建筑安全, 2 0 1 3 (0 2 ).
「2 ] 李秀媛.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素「J].广东科技, 2 0 1 2 (19 ).
篇9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交通运输业
中图分类号:U215.8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现场没有很好的管理
施工现场是施工作业的场所,对公路桥梁来说,也就是一线工地,是建筑公路桥梁的主阵地。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建筑单位没有按照《桥梁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控制,使得施工安全管理只停留在表面工程。此外,在桥梁施工现场,一些机械和附属设施存在老化脱落现象,这都给施工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桥梁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目前,建筑业是吸纳就业人口重要的行业。由于就业人口数量众多,造成了建筑业施工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桥梁施工的一线技术人员,大多是对农民工进行短期培训后就上岗工作。这些农民工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在短期培训时所掌握的技术知识也就有限,技术职业素养也就很难达到国家的规定。让这些人去桥梁施工一线从事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管理,桥梁的使用安全也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项目参与各方疏于安全管理
有的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管理方式低下,很多时候都没有按照标准进行管理。比如说对原材料的供应与管理,一些建筑单位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建筑质量的差异,使得桥梁竣工投入使用后安全程度降低。
二、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要点
(一)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安全控制技术
所谓项目参与人员,就是包括施工现场的一线操作工人、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等。①这些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低下、安全控制技术不精湛是导致公路桥梁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必须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掌握熟练的安全控制技术,这有这样,才能减少因桥梁质量不合格而发生的安全因素。施工单位对参与人员的教育培训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部署、有针对性的进行,还要不定期的对参与培训的人员检查、考核,在培训结束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须取得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关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除了技能培训,还要进行施工前的安全知识培训,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而重点则是本次施工中的安全细则。②
(二)对施工项目进行施工研究
施工单位应派遣工程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研究,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人员应到施工一线,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交通状况、环境情况等要有充分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人员要把与施工相关的方面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促进管理方案能更好地实施,必须提前制定一个安全管理制度,在桥梁建设的全部过程中都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③施工单位如果想在顺利完成桥梁建设的前提下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管理人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遵照客观事实,做好管理方法的调整工作。
(四)预防疲劳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目前,在工程建设行业中,还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以提前完成施工项目,都会要求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工作。虽然建筑工程正逐渐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这一行业中仍然存在着需要重体力的劳动,所以我们要逐步解决由于重体力劳动而产生的疲劳施工。让施工人员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是避免施工人员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这自然就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发现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单位要通过自身努力积极提高施工的自动化和程序化;(2)严禁加班加点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休息时间,即使因施工需要加班,每天的加班时间也不应超过两个小时;(3)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最好不要采取轮班制度;(4)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以减少施工人员不必要的体力损耗,从而防止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疲劳的产生。
三、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安全控制
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其结构体难免的会受到其它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的磨损也会也会给桥梁的结构带来一定的损害,这样的因素综合起来就会导致公路桥梁的结构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出现这些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是,在公路桥梁的建设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方式,也没有一个持久有效的设计方案。
四、结语
公路桥梁问题的解决总是理论与工程经验的结合,理论知识越多,工程经验越丰富,其公路桥梁的设计就越合理,所建造的公路桥梁也就越安全。因此,提高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控制,不只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也包括施工原材料的采购、设计方案的优劣、当地的环境因素等等。只有把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控制当做施工项目的重中之重,并为此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才能根本上提高公路桥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跃昌、李麟达.《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价值工程》.2011年第-05期.
篇10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安全事故问题的原因;人力安全性控制;机械设备安全性控制;施工过程安全性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及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公路工程也越来越多。公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大型车辆行驶造成的负荷压力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还要承受来自环境和其他自然灾害的破坏。同时,公路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桥梁结构与材料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桥梁内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公路桥梁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关乎整个施工过程。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经验,下文将对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进行探讨研究。
1、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事故问题原因的分析
综合分析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问题,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施工人员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施工技术方案没有严格的安全系数;没有对基坑进行及时的处理等,这些都是施工安全隐患。
(2)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由于没有严格的紧急事故处理措施, 所以一旦发生人员落水、触电等,不能得到及时救助;施工人员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在施工时,经常不带安全帽, 不系安全带等;在施工现场,没有设定明显的防触电等安全标志以及齐全的安保设备(安全网、防坠网);没有及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
(3)环境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在施工前,没有正确对当地气象和天文进行观测,遭遇施工安全事故问题后无法及时地处理,例如洪水、大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对公路桥梁施工的影响。
2、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的探讨
在施工过程中,对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的控制像对工程质量控制一样,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以避免施工安全事故,保证施工顺利地进行。以下将对人力安全性控制技术、机械设备安全性控制技术和施工过程安全性控制技术分别进行探讨:
(1)人力安全性控制技术
操作技术工人、管理人员、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等都归属于人力的范畴。他们的不安全行为会带来安全事故隐患,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这些安全事故,应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禁止违规操作。人在安全施工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的作用。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接受正确的培训教育而直接上岗操作,从而因为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大量人身伤亡事故和机械事故现象时有发生。在关键时刻,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合理地对问题进行处理,不仅与财产的存毁,而且和群体的生死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使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此,为了最大限度防止事故问题的发生,大力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2)积极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具有极其复杂的发生失误以及违章操作的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再加上不利的环境因素和人力因素的影响,这些复杂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将出现多种交织的状态,此时,更可能与不利的环境条件产生复合作用,导致更加复杂的不安全心理状态的出现。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群体心理,在群体中培养安全骨干领导,使他们具有极其高的安全意识,从而带动少数人产生从众行为,并积极遵守施工安全规程要求,以保证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3)有效消除施工人员过度疲劳,保证施工安全性的提高。在各种工作岗位上,都能产生一定的疲劳。目前,虽然先进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技术减少了工人很多重大体力劳动,同时也消除了工人重大体力劳动造成的过度疲劳,但是观测监测仪表数据等许多长久的技术工作又给人们带来了精神脑力疲劳。为了消除施工人员过度疲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措施:使公路桥梁施工更加自动化和机械化;根据施工强度和施工方式,使施工休息制度更加合理,施工人员的休息方式更加有效;大力开展施工技术教育培训,使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更加熟练。实践检验,这几种方法能够有效减轻疲劳和防止过劳,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使施工顺利进行。
(2)机械设备安全性控制技术
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中,机械设备安全性控制技术像人力安全性控制技术一样,也具有重大作用。
1)及时淘汰旧设备,合理引进新设备。由于施工时间的不断延长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逐步增加,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愈来愈短,因此应该及时淘汰那些无法正常使用甚至不能使用的旧机械设备,合理引进新设备。不仅要淘汰那些由于污染严重,高能耗,经济效益差而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也不能恢复有效使用的机械设备,还要淘汰那些因意外事故而受到严重损坏的设备、不能进行修复的设备等。
2)对施工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加强维护和保养。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积极对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管理,鼓励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维护人员与操作人员积极合作,使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维护更加完善。另外,大力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在机械设备使用中,机械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各个施工项目的进度以及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等许多方面的信息,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二次保养,使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3)施工过程安全性控制技术
施工过程安全性控制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施工现场安全人员要经常对现场进行检查, 发现现场安全隐患, 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各种安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及时更换那些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设备;积极听取采纳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措施的意见。
2)及时了解气象和水文资料,有效预测施工过程中的气象和水文情况,以保证在发生大风和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时能够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
3)严格审核各种技术方案,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后,才可以开始施工。例如在进行水下爆破时,潜水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掌握引爆的安全操作技术和爆破器材的性能结构;把炸药包带下过程中不能利用绳索放下去,布设完炸药包后,出水到安全地点后,此时才能引爆;使用雷管前,应该对其进行测试,在同一个起爆点只能使用相同型号的雷管;发生哑炮时, 在切断电源15分钟后,才能潜水取出;对引爆线路的开关进行专门人员管理,没有经过负责人同意,禁止通电。
4)重视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在公路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由于没有对桥梁结构设计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再加上没有加强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设计,才导致了公路桥梁的短期损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以减少或者避免公路桥梁的短期损坏,同时可以采取更加先进的安全性控制方法,以保证公路桥梁使用寿命的全面提高。
3.总结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因此,对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不仅有利于公路交通事业的顺利发展,而且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尹平.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外公路,2007.
[2]章照宏.桥梁施工安全控制[J].湖南交通科技,2000.
[3]苏寅申.桥梁施工及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