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28 12:3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动化控制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厂 电气自动化 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一、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状况与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就是对电气自动化进行研究开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的电气自动化当中,从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际状况
近年来,人们也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到了电子自动化技术当中,这不仅有利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业务信息数据的管理,还可以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的实际动态进行监控,从而实现生产数据的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并且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当中,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效果,这也有利于人们对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和检修工作的开展。此外,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将人员工作和计算机运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更加便利。
1.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革,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环境,从而进一步的强化了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力,使其工作效率得到全面的增长。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
1)实现了设备与系统全工作流程内的高效监控。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传统运行方式常留下管理盲区,导致故障的发生。而现代自动化技术通过“采集―处理―反馈”模块,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高效控制。
2)联动性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建筑中照明、配电、消防、空调等系统连接为一体,提高了其联动效果,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实现子系统间的配置与互动。
3)安全性强。因电气系统固有的危险性,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都可能造成系统产生安全风险,而自动化控制有利于系统对异常情况做出及时反应,并可通过遥控模式降低故障对维修管理人员产生直接伤害的风险。
4)数据完备、计算精确。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其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数据建立准确清晰的数据库,为后期优化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实际研究,主要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特征、技术作用、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实际研究,明确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基本作用
1.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整个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方式进行实际控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选用分散式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系统的集中控制。当整个设备无法实际运行时,控制系统会检测故障问题,进行自动切断运行电源,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提升。这就需要一整套技术进行实际操作与控制,实现控制过程完整性,提升生产效率性[2]。
1.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保护作用
电气设备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相应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如电路实际运行电流超过电路最大限制,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致使故障发生。这就需要安全措施进行保护,实现具体问题应对策略制定,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设备运行问题进行解决。同时需要针对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实际分析,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进行实际调整或者更换,保证电气系统运行安全[3]。
1.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监督功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内部电流无法用肉眼观察。并且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内部是否有电流通过,也需要进行实际信号以及指示灯的设定。在整个监督系统下,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下指示灯的设计,能够实现故障问题及时预警。同时,应该严格管理与控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安全性,控制故障发生。这样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频率,利用电气设备维护质量问题实现效率的提升。
1.4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功能
保证企业生产质量以及实现高效生产,需要对于设备整个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随时对设备进行实际观察,检查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使用,能够及时通过相应数据测量参数分析具体故障原因,并制定良好的控制方式,实现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提升[4]。
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体设计方式分为三种,分别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方式。
2.1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是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重要方式,其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主要优点:处理过程中由中央处理机进行集中处理,实际设计过程相对简单,并且具体保护措施设定过程中要求较低,设备运行以及维护过程相对便捷;主要弊端:由于所有信息处理过程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器工作量巨大,导致处理器运行压力增加,导致处理速度缓慢,生产投资加大。同时,在进行长距离电缆干扰也会影响系统安全性,错误操作机率提升。
2.2 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当中有所应用,优点:远程控制实际组态灵活,并且节省电缆,节约成本,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材料靠抗性较高等特点。弊端:由于远程控制电气设备实际通讯量较大,使得现场总线实际使用过程中处理速度缓慢。远程控制系统在设定过程中只能够满足电气设备系统需求,不能够在大型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进行实际应用,导致应用范围降低。
2.3 现场总线控制
以太网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对于电气设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智能化电气自动化设备可持续发展。现场总线控制方式能够针对电气设备当中具体问题进行实际分析,实现现场总线设备有效控制,其在实际应用当中具备以上控制方式的所有优点。并且节省变速器、隔离设备以及I/O卡件等等。并且智能设备在实际安装当中具有较好效果,实现安装与维护工作量成本较低。由于整个系统各项功能装置具备安全性,不会出现设备运行与信息处理过程中设备瘫痪状态出现,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发展。
四、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动化控制也成为了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Windows平台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可以很好的将网络技术与其电气技术结合起来,这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良好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得越来越广,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实现IT平台与自动化相结合也是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从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现状来看,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应用于多个领域中。此外,相关科研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的改进,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还要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效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结束语:
由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就要采用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来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已经广泛的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这虽然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申凌云,何俊正. 基于PID控制的煤气鼓风机变频调速系统[J].{H}电机与控制应用,2009.
篇2
【关键词】烧结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改进措施
1.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的意义
一般来说,烧结机主要在大型黑色冶金烧结过程中广泛应用,主要的作用是将成分、粒度不同的精矿粉和富矿粉烧结成块,同时还有消除矿石中的硫、磷等杂质的作用,烧结机是抽风烧结作业中的主体设备。根据烧结机不同的烧结面积将其划分成长度和宽度不同的各种规格,烧结面积越大,烧结产量就越高。但是,在某钢有限公司使用烧结机进行烧结生产过程时,发现工作人员使用手工操作进行配料,影响了配料的精度,进而对烧结的效率、质量以及产量等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烧结厂的发展。在烧结厂烧结配料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系统实现对烧结配料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智能化自动数据采集、记录以及分析等工作,还能够对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频率和下料等项目进行调节控制,提高烧结配料环节的精度,进而提高烧结效率。另外,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具有画面共享功能,能够利用一些先进的网络通讯设备对配料生产车间、烧结主控室等数据进行画面共享,方便工作人员对烧结配料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实时性以及完整性,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提高烧结配料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烧结配料过程中自动化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烧结厂乃至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2.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
某钢公司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的是AI系列智能仪表,以太网传输作为主要的网络传输为方式,并且还设立了服务器、烧结主控监控分站以及配料室监控分站。并且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下位控制设备也同样是AI系列人工智能调节器,具体的控制流程是:借助服务器预先组态的地址实现对各台调节仪表的访问工作,然后发出控制信号,由调节器接收信号并对烧结配料设备进行控制。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有以下几个:
2.1现场硬件设备层
现场硬件设备就是指设备现场层,也就是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主要的操作设备等,一般由各种传感器以及执行机构结合组成:雷达料位计以及皮带秤等现场信号输入设备,变频器与圆盘电机等运行设备都属于设备现场层。
2.2控制硬件设备层
控制硬件设备就是设备控制层,顾名思义主要的作用就是完成对整个烧结配料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工作,主要由服务器以及AI系列仪表组成,其中AI系列仪表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生产现场的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上传,同时执行相关的控制指令。可以说是保证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完成工作的重要硬件设备之一。
2.3管理监控层
管理监控层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借助网络浏览器对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接口进行的配料操作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正常。管理监控层主要是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设定的参数以及预警显示等进行监控记录,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3.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备
该烧结厂应用的自控系统的主要软件是是一套基于WindowsXP以及Windows2000平台的组态软件,也就是UnityPro&IFIX系统。这套软件可以快速构造并且生成上位监控系统,具有极高的易操作性和实用性。这套软件系统基本上可以完成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整个控制工作,并且还能够进行报警处理、控制流程以及输出报表等工作。这套本控制系统的人机接口界面有以下几种:
3.1信息显示画面
信息显示画面显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皮带秤、料位计等工艺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信息,例如皮带瞬时流量与累计量、手动位置与自动位置信息、部分故障信息(断料、料位过高等),具体可以用不同颜色进行显示,方便工作人员区分。
3.2设备控制画面
设备控制画面显示的主要是对设备进行人工控制的相应功能按钮,能够保证设备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控制之间的转换。
3.3数据显示画面
数据显示画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当前的设备参数变化趋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当前数据曲线图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是历史设备参数变化趋势,方便工作人员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4实时报警处理
主要作用是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警报,同时根据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处理指令对系统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对断料故障信号进行解锁和恢复操作就是报警处理软件进行的主要操作之一。
4.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分析
4.1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
该烧结配料自动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远程监控功能,在烧结配控室中设置一台服务器,并在烧结主控室和配料室之间设置远程监控站,就可以利用以太网对两者之间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烧结配料室的远程监控,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十分方便快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烧结主控室和配料室的了解程度,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2具有静态图形组态功能
该系统可以对运行画面、实时数据画面、数据传输画面、换仓画面、变料画面、报警记录画面以及数据查询画面等进行记录分析,并对这些画面进行确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画面完成相应的环节监控工作,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
4.3具有自动配料功能
实现自动配料是在烧结配料工程中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最主要目的,该系统可以对料线启动、对齐料头料尾进行自动化操作,保证配料的精度。并且在进行自动和手动操作更换时,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平均流量不变,确保生产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冶金作业中应用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并且对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冶金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工作人员也要对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烧结配料的运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妍.烧结机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9):136.
[2]贺毅.烧结厂配料自动控制系统研究[J].科技风,2012,(17):109.
篇3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信息技术;有效结合
现代工业体系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技术层面占据关键而特殊的地位,俨然成为现代工业的标志性技术,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置、操控职能实现机械设备自动化操控水平的大幅提升,对现代工业的发展产生极强的推动推动作用。
1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概述
1.1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控制是针对电气设备的操作形式进行描述的,与传统的机械操控相比,自动化控制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流程进行自主运行,完成特定的动作,从而达到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等要求。在实际生产中,PLC技术就是典型的自动化控制应用,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工业、军事等领域。根据自动化的程度与发展阶段的不同,自动化控制可以分为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前者要求人员参与到设备运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后者则仅需要进行编程,明确控制的要求和程序等,无需参与直接的生产过程。
1.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管理、处理各类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总称,是依托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发展而来的,借助特定的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够发挥特定的功能,达到操控设备运行的目的。近些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数据的传输、处理等方面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也获得较大幅的拓展,体现在机械领域,通过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实现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
2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2.1高精度设备操控
机械制造业中,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机械设备的操控精度有极大的关系。长期以来,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主要借助优秀操作工人的熟练操作实现,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不适合所有零部件的加工,极大的限制了常规电气、机械设备的制造水平。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加工精度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从而提高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将GPS系统应用到机械加工中,实现加工精度的提升,极大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精准度。
2.2实现机械设备运行的综合监控
近些年,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功率大幅提升,机械设备操控所需要处理的信息也大幅增加,给操作工人造成极大的难度,增加了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难度。针对此问题,设备制造企业从机械系统入手,设计并配置大型机械的闭路监控系统及超声波障碍探测系统,实现机械设备运行状况、位置的信息化反映,为操作工人提供全面、真实、动态、实时的运行参数,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系统对机械设备的关键区域进行动态检测,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并给出警报,提高了机械故障处理的效率,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2.3机械设备自动化综合控制
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中,中央微处理器是自动化的核心所在,是信息处置、指令下达的关键设备,其信息处置能力直接决定机械设备自动化的控制水平。而中央微处理器的制造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的,实现对机械设备运行各项参数的综合集成,汇总到微处理器中,实现信息的综合处置,给机械设备提供最佳的运行指令。
3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控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数字化技术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的操控系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系统,二是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的操作主要由中央微处理器实现,而电气系统的运行操控需要将各类数据信息转化为电气信号,进而给予高效的传输、分析和处理,以此实现电气系统运行参数的高效处置。
3.2现场总线技术
简单来说,现场总线就是工业数据总线,是处理各类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之间的信息传递的主要设备,自上世纪末兴起以来,在机械设备操控、智能建筑等方面应用广泛,成为电气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实际的应用中,现场总线应遵循简便、高效的原则设计,形成结构简单、信息传递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好的现场总线,实现各设备的通信互联,增强系统的整体性。
4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的应用
伴随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智能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从生产线发展而来的工业生产控制体系成为机械制造业的主体设施,其发展必然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这使得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的结合更为紧密,催生出许多先进的融合技术,如拟人智能、线性分程控制等,极大的提高了工业生产控制的效率和操控水平,成为推动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5结束语
综上,当下的社会发展离不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则需要依托高校的控制系统实现,无论是机械设备的研发,还是工业生产控制技术的提升,都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控制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融合,形成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加强信息的传输、分析和处置能力。此外,还借助网络实现现代工业信息控制的云计算化,推动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从钊.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3):70-71.
[2]常虎子.矿山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8):00079-00080.
[3]祁艳,王锦辉.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4):210-210.
篇4
关键词:大型架桥机;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005
0 前言
大型架桥机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国家重点的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如T型梁的架设以及铁路轨道的铺设工作都离不开大型架桥机设备的支持。在现代铁路网络及高铁体系的快速发展,大型架桥机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逐渐显现,如何保证满足设备自动化控制的要求,还需要做好深度研究。
1 大型架桥机设备自动化控制构成及原理
1.1 大型架桥机构成与原理
大型架桥机的构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架桥机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架桥机主梁、下导梁、运梁架桥机台车、架桥机起升机构、起重纵移天车、架桥机液压装置、电子装置与安全系统等。多结构构成大型架桥机,并能够持续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大型架桥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为:以架桥机的前支腿、后支腿作为整个系统的承载机构,以中支腿作为架桥机的尾翼,下导梁作为运梁的主要通道,运用运梁架桥机台车将混凝土箱梁输送到整个架桥机的腹腔中心位置。后运用架桥机起升机构将缓凝土的箱梁后端与架桥机完成对接,起重纵移天车将混凝土箱梁前段吊起来,通过纵移的方式最终放置在桥墩上实现安装[1]。
1.2 架桥机电子装置控制系统构成及原理
架桥机电子装置控制系统构成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架桥机前支腿和后支腿液压泵站、架桥机起重天车液压泵站、架桥机运梁台车变频柜及卷扬机变频柜。
从架桥机整个电子装置控制系统中可以看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关系都是依靠灵活的逻辑控制电子程序技术来具体实现,确保整个电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通过设计灵活性的机构保证架桥机的安全性与可控性。架桥机的操作控制信号传输主要是依据控制台与控制台的遥控器发出,各组成机构接收信息信号完成任务执行。为保证运行的高度可靠性,还需要将各项指令与故障信号按照模拟量的方式录入到可编程的电子程序系统当中,依据运算处理与相应指令进行运作与有条不紊的运行。以显示器的控制方式完成对现场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与故障预警[2]。
2 大型架桥机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
大型架桥机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还包括无线遥控系统与安全保护装置系统两类,作为关键性的控制系统,在此进行详细分析。
2.1 无线遥控系统
无线遥控系统在大型架桥机工作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提升。在应用过程中这套遥控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具有较强的便捷性,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接收与发送两个功能,只需要通过手指进行简单的一按,则能够实现前后运梁架桥机台车向前或者向后的移动,这一过程可以使单体运行或者联机运行处理。
无线遥控系统当前已经被应用到多个领域之中,通过可触摸显示屏将各项功能与操作键进行关联,架桥机的电子装置运行状态与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参数变化,都能够在系统当中显示,以清晰地图像与准确的参数表现出来,更直观而准确的了解大型架桥机的参数变化,做好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布局与控制。一旦出现架桥机运行故障现象,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与消除。
2.2 安全保护装置系统
安全一直是工程项目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大型架桥机安全保护装置系统是保障安全的关键要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与稳定性主要是由系统软件设计与硬件来具体构成。对于架桥机而言,每一个系统之间的衔接都有较高的要求,包括规范动作与要求限制。以架桥机的油缸与负载为例,二者作为构成架桥机的组成部分在负载层面都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一种叫做电子限位的压力阀来完成调节处理,当超出这一负载值时原有的操作执行动作将会停止,避免事故的产生与危险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架桥机的安全保障装置主要包括以下赘霾糠郑浩鹬鼗承载重量限制器、起重纵移天车运行限位装置、液压装置故障报警装置、架桥机电子系统电流过压或欠压显示器、架桥机风速报警装置、架桥机防碰撞装置以及紧急停车装置等,当然除此之外还包括系统断电归零保持装置等[3]。
从架桥机的安全保护装置系统构成中可以发现,各装置都是为保证架桥机得以安全运行。起重机承载重量限制器用来对重量负载进行具体限制,避免由于重量过大所产生的影响;起重纵移天车运行限位装置主要是避免由于运行限位引发的安全隐患,以运行限位装置进行预防;系统断电归零保持装置是为了避免由于断电之后系统停止运行,在来电之后自动运行所引发的故障因素等。这些保护装置直接决定着系统安全,防止意外与事故的产生。
在软件的安全层面,需要对编程进行具体的规定与设计。比如,以可编程控制系统保证系统的运行与故障的连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测与具体监控,将所检测到的信号串联起来,增强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一旦架桥机在运行阶段出现安全故障,一方面触摸显示屏会显示故障画面,通过蜂鸣报警器与灯光信号发出报警信号。另一方面也会自动取消或者终止一切动作,待所有故障得以消除之后回复正常工作秩序。
3 结论
综上所述,架桥机作为大型机械设备,在新时代背景下设备自动化控制十分必要。设备自动化不单单意味着操作过程的便捷性,也能够带来操作的安全与稳定性,避免操作故障的出现与产生,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与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张磊.大型架桥机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原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6):200-201.
[2]容毅,李国军,李晓钢等.架桥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J].工程机械,2012(12):108-113.
篇5
关键词:铜选矿;磨矿分级;自动化控制;优化控制
我国国土辽阔,铜矿资源较为丰富。在铜选矿生产作业中,磨矿分级是选矿厂中关键的生产环节,而铜选矿磨矿分级过程的控制能力又是影响选矿厂资源利用和发展收益的主要因素,对铜选矿磨矿分级实施自动化控制不但能稳定分级溢流粒度,还能提高铜矿品味,保证生产的稳定顺行。选矿磨矿分级一直以来是各类工程学家讨论和研究的焦点问题。磨矿分级是铜选矿厂众多生产作业的首要任务。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磨矿分级作业中主要由认定操作,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生产难以维持稳定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选矿磨矿机械设备水平的提升,铜选矿厂磨矿分级逐渐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保证了系统操作的及时性进和可靠性,解决了长期以来铜选矿厂人工操作流程效率低、透明性差等缺点。
1磨矿工艺介绍
铜选矿厂中的磨矿旨在实现铜矿石中有用矿物的解离,是铜矿石入选前最为关键的大工序。在现实生产活动中,除了少数有用矿物解离度高的砂矿不需要磨矿,基本上都设有磨矿作业。磨矿的设备通常有自磨机、球磨机和棒磨机等。影响磨矿的因素主要有被磨物料的性质及磨机的工作条件。其中,物料的可磨性及粒度决定了物料的性质,矿石可磨性越高,磨矿效率就越高;矿石粒度越粗,磨机耗时越长,磨矿效率就越低。针对磨机工作条件方面,一旦磨机选定,例如选定球磨机,钢球的填充率、磨机浓度和分级机工作情况都是影响磨矿效率要考虑的因素。
2磨矿分级原理
在铜选矿厂的磨矿分级作业中,一般采用旋流器或分级机来解离矿粒。根据溢流堰的高度不同,分为低堰式、高堰式和沉没式。磨矿分级利用的分级原理是“沉降原理”[1]。如图1所示:上图中,分级液面的长度用L表示,溢流界面的高度为h,矿粒在溢流堰的流动时间为t1,垂直沉降时间为th。当铜矿粒的t1>th时,矿粒将沉降到槽底部成为沉砂,接着返回到磨机再磨;当t1<th时,矿粒拍到槽外,进入到溢流中;当t1=th时,矿粒将可能进入溢流,他可以进入沉砂,称之为临界颗粒。一般来说,影响磨矿分级效率主要有分级面积、矿石性质、分级浓度和分级机螺旋的转速这几个因素[2]。其中,分级面积和分级机螺旋转速在分级设备选定时就已经确定。矿石性质对分级效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矿浆粘度,粘度越大,分级处理能力越低;分级浓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小,溢流粒度越粗;分级浓度也不是越小越好,因为在浓度很小的情况下,溢流量增加,水平流速提高,溢流中粗颗粒增加,溢流粒度增粗。
3铜选矿厂磨矿分级自动化控制要求
如上述,在磨矿分级的工艺基础上要实现磨矿分级的自动化控制目的,提高磨矿分级作业效率,在自动化控制中,尤其需要达到自动化系统的给矿控制、磨矿浓度控制和分级溢流粒度的控制要求:1)在给矿控制上,根据铜矿石的性质和磨矿设备状况,实现自动给矿控制,让磨机达到既不“胀肚”也不“空腹”的要求。2)在了磨矿浓度控制上,磨机自动调节返回砂水,在矿石硬度低、粒度粗时增加砂水量,增加矿粒流动性,达到降低磨机浓度、增大磨矿处理量的要求;相反,在矿石硬度高、粒度系细时减少砂水量,降低矿粒流动性,达到提高磨机浓度,实现矿物单体解离的目的。3)在分级溢流的浓度控制上,磨机分级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自动调节排矿水,达到控制分级溢流浓度的要求。在矿石粒度较粗时,减少排矿水,提高分级溢流浓度,降低返砂负荷,增打磨矿处理量;相反,当矿石粒度较细时,增加排矿水,降低分级溢流浓度,实现矿物单体解离。总之,要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提高磨矿处理量,提升磨矿分级作业效率,准确判断矿石性质和设备状况是实现自动化控制要求的关键所在。
4铜选矿厂磨矿分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
4.1磨机给矿的优化控制。要实现对磨机给矿的优化控制,一是需要准确把握磨机的负荷水平,即磨机中物料所占容积的大小,又称填充率。在优化实践中,主要通过磨机功率和磨音来判断磨机内填充率变化状况,通过对这两个判别信号对磨机实施实时监控。二是对矿石性质进行准确地判定,在磨机分级处理中,矿粒的粗细和磨机的负荷有密切联系,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磨机负荷的大小变化趋势较好分配不同性质的矿粒,从而提高磨机效率。三是给出最优的矿量。可在磨机上设置电子秤,通过调整矿量,在启动系统前自动将给矿设备调制到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停机太久造成的矿料结块现象。4.2磨矿浓度的优化控制。影响磨机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磨机分级浓度。在实现对自动化系统的有优化控制中需要通过检测分级机中的溢流浓度来把握磨机砂水量和返砂量,由检测仪表测出的返砂含水量智能判断出排矿浓度,此时的排矿浓度近似于磨矿浓度。在进一步优化中,可采取的是由放射源(Cs-137)产生的在线浓度检测装置,安装在磨浮的球磨机的溢流回路。其原理是伽玛射线穿过管道检测被测介质,管道另一边的探测器所接收剩余部分射线,通过信号处理机处理后在显示屏上显示测量值并转换成标准4~20Ma的输出,进而明确介质密度指数吸收规律,更加准确、灵活控制磨矿浓度。4.3磨矿分级机溢流粒度的优化控制。实现对磨矿分级机中溢流粒度的优化控制,自动化系统将检测出分级机中的排矿水量完成对返砂量的控制。自动化系统将通过对磨机功率、磨音、分级机功率、返砂水及排矿水的模型分析,实施精确的检测,达到溢流粒度最优的分级要求,在自动化系统优化上,可使用超声波粒度检测仪检测溢流粒度,将粒度控制在定值水平,从而达到稳定控制溢流粒度的目的。综上,在铜选矿厂磨矿分级作业中,实现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多个过程的优化,就应着重进行对磨机给矿、磨机分级浓度及磨机分级溢流粒度的优化控制,提高磨机处理量,降低系统能耗,从而保障磨矿分级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琦,斯琴.选矿厂磨矿分级过程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软件与应用,2012(9):113.
篇6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水闸
中图分类号:TV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142-02
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向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是水利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多种软硬件控制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对水利水情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进而完成开泰闸工程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一、自动化管理系统组成
为满足基本的自动化控制要求,目前应用于开泰闸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一个监控中心配合多个终端站实现。其中,监控中心配备运算能力较强的工业计算机(南瑞)和相关数据通信设备;WebAccess V7.0和SQ数据库实现数据处理功能,终端站可以配备以PLC为核心或者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处理系统,同时配合使用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等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为保证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数据准确性,应该在监控中心中配置山特UPS电源,在终端站配置蓄电池。系统可完成的功能有:(1)计算机远控操作闸门(2)水位实时数据存储(3)数据处理,该部分功能由监控中心的软硬件设备协作完成。(4)数据采集和指令执行,该部分功能由布置于水利调度系统终端的传感器与执行设备完成;(5)数据传输,该部分功能由各通信设备完成;
二、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水利自动化系统通常由多个远端监测点组成一个网络平台,利用监控中心对平台各终端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以及决策制定。我闸使用的自动化系统包括操控子系统、监控子系统、采集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等几部分子系统,其特点如下:
(一)实用性强
该系统的操作终端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等实现,方便管理人员不在监控中心时,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登录管理系统,根据权限进行系统设定和功能使用。也可以实地在控制中心直接登录,操作整个系统。
(二)功能模块可扩展
系统若需要进行扩容只需要通过相应的扩容端口进行新接入设备部署即可,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系统调整。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该系统,充分考虑了未来水利自动化发展的大趋势,为该系统进一步的扩展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三)数据采集完整性强
由于采用了多种传感器设备对模拟量进行信息采集,故本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将模拟信息转换为精确的数字信息,便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管理层次清晰
整个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完善的用户管理、系统配置、运行状态监测、历史记录等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简化作业流程,明确管理权限,为系统制定合理的运行策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历史记录等功能还可以对控制系统的每个操作进行记录,便于后期检索和系统修正,为警报或故障原因的查找提供数据支持。
三、各子系统功能实现
(一)防办及管理所调度中心
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水利调度中心的无人值守。具体实现方式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对水利信息采集系统、闸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库备份系统等不同系统中的参数进行设定,同时制定相应的执行策略,只有满足条件时,系统才会启动运行。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对我闸上下游水情调度过程中的水位、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监测数据修正系统运行状态,如放水水量、时间等;对闸门进行远程控制,设置开启高度,开启闸门序号,设置安全防护参数,开启只有满足开启条件时才能够开闸放水,当放水完毕后可以远程控制关闭闸门;对整个水利调度过程中的重点位置添加7处视频监控,确保水利控制调度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最后还能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日志的自动登记,以备后期检索和总结。
(二)现场PLC控制系统
现场PLC控制系统主要安装在启闭机房内,与启闭机电器控制柜进行连接,由工业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通信系统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获取对闸门的控制指令,进而对闸位信息、电量电压信息、水位信息等进行控制,实现远程自动化操作。同时,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系统操作的灵活性,可以在现场PLC控制系统中添加现地控制开关,便于特殊情况下进行现场控制,在特殊情况下,为保证安全而采取紧急操作的控制系统也在PLC控制系统中单独设置,不受其他系统干扰。
(三)水情信息采集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对诸如水位、渠道流速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和监测。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安置于我闸各处环境中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获得。采集获得的数据被传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运算,系统根据运算结果控制闸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水位信息的采集是通过上下游超声波水位计完成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零点调节和校正;对于闸体各部的扬压力由15套扬压力传感器共同组成,对于流速信息的采集是通过流速仪及其相关装置完成的,对于闸门开度、荷重等信息也直接通过闸门开度荷重仪显示并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服务器上。
(四)视频监控系统
在执行水利调度任务时,对重点检测位置一共安装定点摄像机5套,球形一体化摄像机2套,可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此时需要应用视频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中的摄像头可以对覆盖区域内的所有活动和环境变化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通过通信系统传递回监控中心,帮助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对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进而根据判断结果制定操作策略。
(五)数据通信系统
鉴于整个开泰闸地处沿海,湿度大,盐分高,且风大,气候条件恶劣,故在建闸初期就将自动化系统所有管线预埋到位,并做了妥善保护。在实现终端与控制中心通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在较远区域,对其进行的水利调度通过对闸门两侧的水位差进行控制实现的,故在该区域可以铺设有线通信网络。在室内区域通常环境较好,且不需要采集和显示多种数据,在该区域进行数据通信系统覆盖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技术的方式实现,可以满足自动控制需求。
总之,在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今后水利工程的必然发展方向。自动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可实时通信和信息共享的操作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满足水利调度系统运行中的参数实时监控需求,为整个水利调度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升了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精确性,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the PLC. And i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application.
关键词: PLC;工业自动化;应用;研究
Key words: PLC;industrial automation;applica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033-02
1 PLC的定义
PLC是一种控制数字运算和操作的可编程装置,它的发展是为了代替传统的继电器,PLC电子系统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身。在工业化境下实现整个工厂流程只需要一台设备来控制就是PLC开发的目的。可靠性强、体积小、组装灵活、编程简单等都是PLC的自身特点。现今,机械制造领域、化工领域和电力领域、建筑领域等都广泛地应用了PLC系统,有力地支撑起了现代工业的控制,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被PLC大力推进了。过程控制、生产管理、顺序控制等都是PLC技术主要涉及的领域。由于越来越成熟的PLC技术,和越来越短的更新换代周期,新型的PLC的性价比也相对更高。其功能特点:一、高速计数器已经达到了32位,拥有100kHz的基数频率,改变PLC的输出可采用显示计数频率的方式。二、输出功能非常高速。三、拥有捕获脉冲的功能,对输入脉冲能够迅速捕获。四、内置时钟;中断功能。
除此之外,脉冲输出模块、温度调节模块、模拟能量输入模块等特殊模块都是小型PLC自身就具有的。
2 PLC中通信功能的特点
2.1 PLC的通信功能 随着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普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也已经普及了网络通信技术。PLC和其余设备的通信以及PLC自身的通信囊括了整个PLC通信。PLC突出的通信功能特点,就是将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系统再进行处理。PLC的通信功能在当前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以通过接入开放式网络的三菱公司FX系列的PLC为例分析,其远程I/O网络是CC-Link接口模块和AS-I主站模块以及DeviceNet接口模块组成的。其通信协议是FX专门提供的,能够与ASCII传输模式在通信中完全符合,用户编程在PLC一侧也完全不需要,想要实现自动通信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设置即可。
2.2 PLC的特点 ①具有统一的通信协议。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是PLC的发展局势中所采用的协议,通信的开放程度提高也是基于给用户的使用和不同厂家的产品实现互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②许多现场总线都是PLC生产商所开发的,要将现场总线密切地结合。因而PLC和现场总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Profibus和DeviceNet以及AS-I都是PLC中进入了国际标准且使用较多的现场总线。③如何设计更简单化通信程序。其实要实现自动收发只需要在使用PLC通信程序的时候对计算机一侧的程序进行编写即可。为了用户能够在编写程序时减少工作量,关于PLC接口软件和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很多厂家都进行了设计。
3 自动工业化中PLC的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3.1 工业自动化中主要应用到的PLC
3.1.1 PLC中开关量的控制 PLC的优点为如下几点,接线简单、速度快、软触点多、维修方便等,系统的质量不仅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在时间和人力方面也能够大大节省,大系统中的不易修改和线路复杂的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避免。PLC代替了机电控制,对控制自动开关量的可靠性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系统动作也是由PLC使用中间继电器来进行控制的,设计上采用了顺序控制器的公式,为了能够尽可能保证设计规范,需要将顺序控制器中的梯形图进行模拟仿真检查。
3.1.2 PLC中模拟量的控制 PLC根据控制量的特征,控制系统便是通过组合功能模块组装而成的,从而能够更加灵活的控制。高速计数模块、I/O模块、位置控制模块、主机模块等都是PLC系统中的重要模块。要实现对过程的控制和仪表监控就必须要使用到PLC中的模拟量控制模块。工程控制系统的精度也通过PLC中模拟量控制而更为精确,它能够严格控制热处理的温度,例如升温、保温、降温等过程,热处理过程之中的维护和控制设计也会因为PLC模拟量控制更为方便快捷,实现了以往仪表控制系统难以实现的控制。
3.1.3 PLC中位置的控制 位置控制在自动工业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位置控制的方式实例也很多,例如工业生产中的搬运定位控制、主轴精确分度控制等。PLC在控制步电机的时候发出脉冲,步电机的脉冲便能够得到精确确定,使得位置控制能够轻松实现。
3.1.4 PLC中系统集中的控制 除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本身的控制也是PLC能够轻松实现的,例如能够控制监测以及显示出系统故障等。逻辑错误的检测和时限故障检测的原理是控制系统在进行系统监控时所依据和采用的原理。每个机床设备工步都需要一定时间来执行工作循环中的任务,启动定时器可以设置在检测工步的环节中,并且启动报警信号或自动停机信号都是用定时器的输出信号来确定的。要注意动作持续的时间稍短于定时器的启动时间。而一定的逻辑关系始终存在于电控系统的各个信号之间,因为这种逻辑关系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就会被损坏掉,所以对故障的分析就需要使用已经事先编写好的逻辑判断故障程序来进行分析。
3.1.5 PLC中变频调速的控制 能一起使用的是变频器和PLC指令系统,使用过程中电机的调速和运转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将电压平滑电路加到PWM和PLC输出中,控制转速就需要对PWM指令中的t数值进行设置,而两者也是成正比的,输出电压波纹也会受到大小不同的脉冲周期影响。
3.2 自动工业化中应用PLC所存在的问题 PLC中封闭的软硬件体系是最大的缺点,造成多种不兼容的情况也是因为专用的通信通道和专用总线等方面出现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如下:①运行中受到温度的限制。0至55摄氏度是PLC适合工作的温度,所以散热要求是PLC在安装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与其余发热大的设备也要保持距离还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在环境温度高于55摄氏度就需要采用制冷装置和通风装置,使用装置将PLC的工作温度降到正常范围,使得PLC能够正常运行。②运行中受到湿度的限制。为了PLC的元件能够得到稳定的保障就需要对湿度的控制一定要注意。环境水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元器件的绝缘性,必须要保持80%以下的相对空气湿度。③运行中对振动的控制。振动对于PLC在运行时也有一定的要求,0至50Hz之间的振动在PLC运行过程中是一定要避免的,振动危害在必要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大容量、高速度、多品种是未来PLC在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同时会拥有更加丰富的智能模块,多样化、高级化也是编程语言未来的发展趋势。今后,更加成熟和应用更加广泛的PLC也会相继被应用。
4 结语
伴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PLC技术也在突飞猛进,能够将自身功能逐渐完善,同时也扩大了应用的领域,随着PLC技术的发展也逐步将实际运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自动工业化和工业生产中可靠的数据也都是由逐渐完善的PLC通信功能所提供的。PLC系统对自动化工业的各个环节也能够越来越熟练地进行控制。PLC伴随着地位日益提高的工业自动化将会支撑起工业自动化发展。未来将会应用到更加便利和全面的PLC。
参考文献:
[1]罗勇.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11):102-103.
篇8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现代电力
现如今,我国的科技计经济的发展迅速,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其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人员都在努力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以期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处理能力及效率都在不断上升,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文章中先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含义。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含义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以各种自动化监控、检测装置为基础,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各区域、各元件的自动监控和调节。这种调节工作可以就地进行,也可以由人工远程操作,能够有效保障用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转。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组成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变电装置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在这三种技术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它主要负责收集及检测电网系统的相关数据,从而使电力系统更好的完成调控行为。变电装置自动化是借助于智能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对变电装置进行进一步地完善,实现对变电装置的统筹调控,在有效维护变电装置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它的工作效率。配电自动化已通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保护装置等硬件设施,自动电源开关,故障排除方面的早期阶段,但由于硬件水平和功能的局限性,它的监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配电自动化的第二阶段结合了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全时,电力系统监控,有效地实现了远程监控,检测的完整的运行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领域,远程控制由工作人员;配电自动化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基于自动化控制模块的整合阶段,并逐步摆脱对人力的依赖,从而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实现
2.1 采集和处理数据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前提是对电力系统各环节、各部位运行状态的准确把握,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各种监控设备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全面掌握系统局部和整体的运行状态,为电力系统展开其他自动化控制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2.2 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
现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调控技术已经较为完善与成熟了,在日常的自动化调控操作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结合操作的实际情况,出色完成调度工作。此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对于不同的元件和区域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也可以随机应变,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2.3 运用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模式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顾名思义,它必须依靠相关的智能技术才能完成,当今的电力系统中主要以神经网络理论、模糊逻辑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为主,帮助完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
2.3.1 神经网络理论
神经网络理论是一种模拟生物学理论,它通过对生物体神经网络运作模式的研究,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将这种结论运用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网络节点和电力系统的生物神经系统作为模板,以模仿和模拟神经网络系统的信号反馈机制,使得从线性关系的束缚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可以实现更复杂的网格结构,以及系统中的故障公差大大提高。
2.3.2 模糊逻辑理论
模糊逻辑理论是在传统集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改革,它可以把计算逻辑理论模糊化,一些模糊的语言机制,编制高到系统程序,使系统摆脱了传统的审判机制的单调,加强信息和信息推断估计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问题,一些不确定性法官本着总结更多实际情况。
2.3.3 最优控制理论
在当代的控制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优控制理论,现在它已经被加入到自动化技术中。例如,在一些大型设备中引进了最优励磁控制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励磁控制方式,使得设备的动态质量和远程输电能力得以提高。
2.4 通过总结规律不断完善自身
研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历程,所以我们应该持续累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每一个区域及元件最喜欢的调控方法,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发展而向对象的实时数据库技术
随养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逐渐应用到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各行各业上,它本身智能性的特点,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各种调度行为提供了数据保障。早期的数据库技术更适合大批量加工,结构清晰,易于操作数据,更注重的是数据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以及实时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更强调效率和及时性的数据处理,这是技术和实时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数据处理和计算,自动化阶段,以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控制的需求做出反应的数据库组合。电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型的网络系统,所有的时间很多实时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产生的数据,系统可以分析和大量的掌握这些动态信息的全局状态,所以要适当调度操作,实现自动化管理。
3.2 发展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一种彻底分散化、数字化、开放化的自动化调控系统。它通过在现场安置的各种自动化仪表、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信号互联设备,实现信息的统一化、全面化管理。当前电力系统结合了DCS技术,基于现场总线作为一个枢纽,形成了新一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该系统,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更加稳定,敏感,它可以是一个问题,在系统的部件精确的定位和自动分析,使系统恢复正常,尽快的最佳解决方案。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把网络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时展的必然结果,这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提升了用电服务质量,服务模式得到了创新,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工作,降低了成本,促使电力系统稳步持续发展。尽管现在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其仍需要更深层次上的研究,并且现在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对其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一定加加快创新钻研的速度,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文广.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电子制作,2013(10).
[2]杨芳.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
[3]李小燕,祛拓,李建兴等.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华章,2011(16).
篇9
关键词:电器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一、引言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控制设备作为支撑,因此强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电气自动化控制O备实际工作中,常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缺失,所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提升策略。
二、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一)质量因素
在电气自动化快速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市场上也出现了品种及质量不一的控制设备,一些中小型企业生产的控制设备元器件往往存在质量不过关的情况,然而由于这些元器件的价格较低,因此一些电气生产企业依旧会购买此类元器件,而一旦将这些质量不过关的元器件应用到控制设备制造中,必然会对设备的可靠性造成巨大影响[1]。
(二)电磁干扰因素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常常在电磁场较长的环境中工作,而电磁波却会对控制设备的正常运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电磁干扰信号传输,使控制设备失灵,这也会影响到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三)气候因素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常常受自然天气的影响,如雷雨天气下,周围环境比较潮湿,会使得控制设备电板受潮,使元器件的电导率增加,加快设备的老化程度,同时较强的雷电流也可能烧坏元器件。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强化策略
(一)做好控制设备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生产环节是可靠性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在设计生产阶段,首先要求相关生产部门应深入研究产品的设计参数,明确产品性能及使用条件,使设计方案更具合理性。其次是应根据控制设备的生产产量多少对产品的结构以及型号进行确定,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种类不同,控制设备的型号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不同型号的控制设备也存在不同的生产方式[2]。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结合实际需求,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基础上,使用最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式以及生产方式。最后,要求在产品技术的要求满足相应条件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经济性、性能均较高的材料及原件,以确保成品的生产成本降低,这样不但对元器件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后续电气控制设备的使用成本下降提供帮助。
(二)选择质量合格的元器件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组成中,元器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元器件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实际操作中,控制设备所需的元器件选择应结合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以及电路性质进行确定,以使电子元器件满足质量及技术的双重需求。此外,还应该做好电子元器件的维修以及防护工作,以便尽可能的延长控制设备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达到降低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三)做好控制设备的防护工作
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常常受到电磁干扰及气候影响,这对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3]。因此应关注控制设备的运行环境,积极防护控制设备,以避免控制设备受到电磁波干扰使控制失灵的情况。从设备性能方面进行电磁干扰的控制,主要是加强控制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使用可靠的材料作为控制设备的主体构造。
而在气候环境的防护上,要做好控制设备的防潮、防腐工作,尤其是在南方多雨的气候环境中,要及时发现控制设备存在的潜在腐蚀问题,进行定期的养护以及零部件更换,以保证控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四)做好控制设备的故障排除工作
电气设备故障是影响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平常工作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操作人员应采取科学的检查方法,主要是检查控制设备是否存在过热、声响过大以及气味烧焦等问题,将故障及时找出。如果一些故障很难用肉眼以及其它感知器官获取,则可以使用专门的检测仪器,避免主观判断的出现;第二,应仔细检查线路及电动设置,对节点处以及线图进行仔细检查,以便将各种故障问题排查;第三,确定控制设备存在故障后,要求相关的设备维修人员仔细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将故障及时排除,并且在维修完成后,还应该对修复后的控制设备的性能进行试验,以确保控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四、结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证控制设备的安全性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功能发挥的基础,所以相关生产企业应高度重视,通过设计及生产环节质量控制、元器件合理选择、做好设备防护及故障排除工作,来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牛波,李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5(03):74.
篇1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可靠性研究;控制设备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214
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现状
现在很多的工作领域,都需要用到自动化来操作。随着人们对生活追求的水平日渐提高,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在日益追求自动化的发展。在工人作业的领域,很多时候都会涉及到一些电气自动化的设备,用电气自动化来保证作业时的质量和效率。现在社会人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好的产品、好的质量,所以在运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时候,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虽然电气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力,但是并不代表着就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不用人力,很多时候,机器都是死板的,人才是灵活的,在机器出现问题的时候,人能够在现场做到好的监督作用,才能保证机器的运作正常,生产出的产品高质量、高水平。另外在人员的监管上,需要一些对电气自动控制设备有着高技术的人才,人员的素质也是一大标准。操作人员在没有完全掌握对电气设备的精准技术,很容易使设备的寿命减短,降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所以,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缺乏一些具有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专业知识和在零件配置上的精准度。仍然需要在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型人才的时候,加强其专业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危险事故突发的应变能力。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自动化社会发展的必要。
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
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此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一是在零部件方面,加强零部件的稳定性;二是在设备的运作方面,保证正常的发热度和散热程度;三是在设计方面,要考虑周密的系统操作。
2.1 保证零部件的正常安装
在制作一套完备的设备的时候,零件的安装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一个小的零件出差错,也可能导致一场大的事故发生,如果在设备运作的时候,一颗零件产生了松动,那么有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差,而且效率低,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的受伤。企业在寻找工厂制造设备的时候,一定不要贪图便宜而找一些材料差的厂家,即使是在制造设备的时候节约了一点成本,但是在以后的生产中必然存在很多的隐患,从而导致效率低,质量差的后果,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企业就是重击。此外,在设计设备的时候,要保证零部件的精确度,要将精确度与我们工人的效率结合起来,不要一味的追求效率,而不考虑工人的熟练度。所以,在零部件的安装上面,可以选择国产的原材料、小部件进行安装,采取合适的精确度,保证工人正常的流水作业。
2.2 检验设备的运作
在设备的安装上要选择一些质量稳定、可靠性较高的部件,那么在设备安装完毕之后,企业应该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进行操作,查看该设备的运作过程中是否有问题。首先查看发热度是否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就应该重新组装该设备的发电机或者其它引起发热度超出的设备。其次是检测该设备是否正常的散热,因为设备在长时间的运作过程时,必然会产生发热的现象,那么散热能力直接影响该设备的寿命。在制作很多的电子设备的时候,我们的专业人员都要检测散热能力是否正常,因为当设备处于车间的时候,必然室内温度较高,如果散热能力不强的话,可能会导致设备停止运转或者发生爆炸之内。而且许多的电子设备里面都有安装一些半导体的器件,它们能承受的温度相对于其它的期间也是较低的,所以,在设备的运作过程中,正常的发热度和散热很重要。
2.3 设备的设计
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的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设备的性能、质量和费用。首先在性能方面,设备的运作肯定是需要高性能作保障,而在设计设备的性能的时候,应该与操作该设备的人员的运作效率相结合,要保证产品性能指标的要求,减少人力的体力消耗,真正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福利。其次是在设备的质量上面,要结合设备的性能指标,提高设备的质量,形成周密的设备设计结构。质量则包括了很多的方面,生产的质量、产后的质量。生产时的质量则是涉及一些零件方面,产后售出之后的质量则是售后的维修与保养等,车间在生产这些设备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最后是费用方面,谋取利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所以节约成为也是必要的。在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的时候,应该去选择一洗经济的原材料和元器件;然后全方位的构思,保证节约成本,拥有高性能、高质量的设备。
3 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不论是在选择设备还是制造设备的时候,都应该以安全为重,保证安全,才能更好的进行作业。在进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领域工作的人员也应该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去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也能在一定时候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在进行设备的设计时候,应该采用多种技术的投入,保证其性能、质量,并且本着以节约成本为前提,所以,设计设备的工作人员则需要对电气设备有着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设备。同时,也需要在使用设备的时候,注意及时保养,延长设备的寿命也是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万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