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质量控制范文
时间:2023-04-02 06:0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质量控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系列活动。测绘单位为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围绕产品形成过程每一阶段的工作如何能保证做好,对人和设备等因素进行控制,使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个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持续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1 质量控制的分类
质量控制包括狭义质量控制和广义质量控制。狭义质量管理指测绘单位内部的生产质量管理。广义质量管理包括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政府行业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和监理单位代表业主所做的质量控制。其中生产单位的质量控制是内部的、自身的控制;监理单位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外部的、横向的控制;政府行业监督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所进行的质量监督是强制性的、外部的、纵向的质量控制。本文所谈论的内容只针对狭义质量控制。2 质量控制的作用
测绘行业的质量控制,对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保证测绘成果质量及进度是非常重要的。
① 质量控制是保证测绘生产单位提供满足规定要求成果的有力保障。测绘工程项目成果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工程项目的有关合同文件,对测绘成果形成的全过程,主要是测绘生产实施阶段对影响质量的各环节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
② 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合理的质量控制可以克服生产活动中的片面性和放任性的弊端,努力健全和完善生产单位的生产组织和人员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作业能力,增加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
③ 质量控制有利于生产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测绘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均衡、协调是保证测绘工程项目能如期、保质完成的最有效的手段。在生产过程中单纯追求进度,会造成生产人员以超常规的作业方法和手段赶工期,质量目标难以掌控,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难以保证正常工期。
④ 质量控制是测绘项目目标控制的核心。在测绘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保证项目的预定功能和质量要求,可以减少或避免实施过程中的返工。
3 质量控制的一般原则
测绘项目的质量控制,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质量关系到测绘成果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关系到投资效果,测绘单位必须把质量第一作为目标控制的基本原则。
②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参与测绘生产的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成果质量。所以在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参与项目的每个人都有质量意识,进而达到控制成果质量的目的。
③ 坚持以“预防、预控”为主的原则。测绘成果的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根据有关技术依据和以往积累的经验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控制,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预控为主,加强在测绘实施阶段的过程和中间产品的检查和控制。
④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的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严格检查是执行质量标准的必要手段。对照质量标准,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才是合格,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就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⑤ 贯彻“科学、公正、规范”的职业规范原则。检查人员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客观、公正地处理质量问题。4 质量控制的内容
测绘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对人员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组织生产过程和生产出来的测绘成果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就多数项目而言,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 控制项目生产的分包行为。掌握分包单位的资质,作业能力,特别是参与本项目生产作业的队伍人员技术组成及管理能力。分包行为必须用合同进行约束。
② 做好上岗人员审查和技术培训工作。在影响测绘质量的各种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人是测绘工作的主体,是形成测绘成果质量的主要因素。测绘成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所以作业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成果的质量。作业人员应该具有较好的技术技能、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没有经过培训或经过培训不合格的作业人员不允许上岗。
③ 生产作业的使用仪器设备经过检定,保证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测绘成果计算应用的软件应是成熟的商用软件,经过鉴定和比对。
④ 生产单位的组织落实和生产制度执行情况。项目负责人、包括技术负责人、专职检查人员在岗负责,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得到实施,作业流程控制得力,资料保密管理和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完备。
⑤ 工序成果交接制度健全,保证不合格的工序成果不提交下工序。5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审核技术文件、现场巡视指导、抽样检测等手段,合理、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现场巡视检查和实地测量检验是测绘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方式,体现了质量控制的点线面相结合、以数据事实说话的科学工作方法。对于有效的质量控制,无论何种方式,从事质量控制的人员素质是最重要的,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做到预防为主。5.1作业规范性检查做好作业规范性的检查。作业员在作业结束后必须自检;不同的作业员之间必须把经自检合格后的产品进行互检;通过自检和互检的成果才能提交专职检查。各级检察必须提交检查记录。
生产工序过程检查。包括作业方法、作业流程、生产工艺以及野外实际问题的处理等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各项精度指标的检查。常规测量检核的要素一般包括:绝对精度、相对精度、高程精度、属性精度、地理精度、整饰精度、逻辑精度等。 5.2工序成果质量检查
注重工序成果检查。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工序操作及其完成产品的质量进行实际而及时的检查,并将所检查的结果同该工序的质量特性的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通过控制工序成果质量来保证最终测绘成果的质量。5.3质量控制措施多种措施并用进行质量控制,一般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质量控制的组织管理方面实施控制,主要是落实质量控制责任,明确岗位及岗位责任。
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事先预防,加强作业现场巡视,掌握生产作业能力,把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为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工序检查;合理选择质量控制点,针对重要工序重点控制生产人员的操作;加强工序成果质量检查。
篇2
摘 要:军工类型企业要想获得生存机遇,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生产质量,而且军工企业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利益。如何才能够有效控制军工产品质量,实现质量的稳定性,则关乎国防安全。本研究之中,具体阐述了军工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而且对军工产品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加以分析。最后,还对实现质量控制提出具体对策。期待通过本研究能够对未来军工产品技术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军工产品;质量控制;工艺
1军工产品概述
军工产品也即是军品,其属于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综合方面的高风险产业,军品生产则需要建立在金额资金基础上实施,且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科研发展为前提。企业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企业能够在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机会。产品质量的重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凸显。有效改善产品质量成为了军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阶段,质量管理方面表现出较多问题,第一,产品质量情况直接关系国家军事战略,因此属于事关国家安危的重要问题。第二,军工产品具有较高水平的风险性,技术密集性等特点。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军品质量则是当前问题研究的关键。
2完善军品质量的对策
优质产品生产需要不断提升工艺水平,开展质量检查是制造优质产品的基础。为此,应当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并提升生产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规定时间充分达到客户需要,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
2.1提高工艺的稳定性
在进行产品设计与研发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两步走,第一,实现从无到有。通过实践方式筛选可以满足要求的产品,这个环节并不需要过分看重成本以及稳定性。仅对产品质量作出考虑即可。第二,实现稳定。工艺试验之中,需要确定符合要求的最佳条件,随后,经过中试以及小批量测试就能够将产品质量进行固化设计,确保产品能够满足一致性。
建立从无到有的产品研发则能够促使产品质量具有稳定性。军品生产过程中应当更加看重稳定性,提高军品生产环节之中各项资源投入比重,并最终可以掌握军品生产流程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也应当不断加强对全部生产工艺的建设,最终确定主要设计方向。在生产过程中还应当对数据经验进行积累,确定工艺建设之中的主要规律,并能够对后面相关产品的生产起到重要作用。军品企业应当组件专门的人才队伍,从而更加稳定的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
2.2建立标准作业方式
通过构建标准作业方式才能够更好的分析当前作业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科学技术以及相关制度建设作为主要依据,并为质量生产提供目标。通过对作业流程等进行完善,则可以形成优化操作流程,进一步促使作业效果更加完善。
军品生产环节需要采取标准化建设方法,通过找到最优方式并加以推广。促使生产者能够结合统一标准完成相关操作。对标准流程的执行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善员工工作效率。多段岗前培训消耗的时间,更加能避免出现工艺垄断的情况。通过编制作业指导书,能够为实现工程技术升级形成一定的帮助,现场操作之中,相关人员需要主动参与其中,更加应当充分考虑这部分人群的建议。
2.3自动化及信息化建设
军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小批量产品形式,部分企业则拥有一定的手工操作工序,而在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之后,就需要确保能够形成生产一致性。由于生产环节时间更长,生产成本较高,且人也不是机械,将会受到情绪与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对技术工艺进行改进,利用机械进行生产,则生产效率以及稳定性将会获得提升。但是,因为军品往往具有高水平的技术性,单纯通过人工费时费力,无法完成生产,则信息化自动化生产可以改善生产效率。
2.4零缺陷生产
军品生产应当坚持“零缺陷”理念。菲利普曾经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就提出了“零缺陷”理念,并在美开始推行。在军事制造领域之中为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就应当坚持这个理念,才能够将产品质量在世界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并可以进入到其他行业领域。军工企业一般都属于历史悠久的国企或者央企,因此,相关管理者的思想之中存在传统观念,且根深蒂固。军工企业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管理者方面的“零缺陷”意识培养,促使企业之中的管理者能够充分借鉴先进的企业生产管理经验,促使产品质量获得提升。加强过程管理,真正实现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长期发展,军品质量情况相对比较稳定,国防科技能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显现出其优势。相反,发展势必受到负面影响。军品质量水平的显著提升则需要加强从过程生产中开始,利用对过程的精准控制,才能够持续不断的维持良好生产。最终也才能够实现军品生产的质量稳定。
参考文献:
[1]朱冯矗刘天白.军工行业质量管理现况及监管对策思考[J].电子质量,2015(05):45-47.
[2]张向龙.如何控制好军工产品的批生产质量[J].科技资讯,2014(17):212+214.
篇3
关键词: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质量控制
一、前言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很多的步骤,并要在适合的问题下进行生产。并且经过特殊步骤生产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多优点,比如: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抗老化性等等性能特点,是非常好的环保型路面材料。受到很多施工企业的青睐。另外,在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中一定要注意质量控制,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由此可见,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及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讲解了橡胶沥青的指标要求以及生产的质量控制。
二、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要求
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本文着重在原材料,供应商和专业生产设备方面进行了分析。
1、原材料
对于原材料的要求主要分析胶粉,基质沥青,集料三方面的要求。
(1)对于胶粉的要求
胶粉作为橡胶沥青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重视对它的要求,来源,生产方式,胶粉掺量是胶粉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的几个因素。橡胶粉的原材料二战后主要是丁苯橡胶。而后,随着合成化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橡胶不断出现。比如丁基,聚丁烯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斜交胎胶粉相比较而言,其性能优势明显,因此优先采用斜交胎胶粉。
采用常温粉碎法将轮胎破碎为胶粉。并且要求符合下表中的指标。同时,橡胶粉密度应为1.15±0.05g/cm3,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要求橡胶粉颗粒不能相互粘结成块。
表1 橡胶粉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相对密度 克/立方米 1.05-1.25
水分 % <1
金属含量 % <0.05
纤维含量 % <0.5
灰分含量 % ≤8
天然橡胶含量 % 22-48
丙酮抽出物 % ≤22
炭黑含量 % 28-38
橡胶烃含量 % ≤42
(2)对基质沥青的要求
橡胶沥青所使用的基质沥青应符合GB/T15180的规定。其沥青标号的选择按JTG F40-2004的规定执行,目前常用的基质沥青多为70#和90#道路石油沥青,研究表明,基质沥青品种不同,相同掺量的橡胶沥青品质也不同,基质沥青的配伍性对橡胶沥青的性能有一定影响,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及交通等情况,同时结合配伍性选择基质沥青。
基质沥青必须满足GB/T15180标准的规定。另外,标号的选择要符合JTG F40-2004的规定执行。通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得出:由于基质沥青品种的不同,导致相同掺量的橡胶沥青品质也不同,而基质沥青的配伍性对橡胶沥青的性能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过程情况下,要依据当地气候以及交通情况,同时结合配伍性选择基质沥青来确定。
(3)对集料的要求
对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原料之一集料,也有很高的要求。必须采用坚硬,近似立方体颗粒,清洁,不含风化颗粒的碎石,我们常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而成。不同尺寸采用的石料不同。大于4.75毫米的粗集料采用玄武岩。其质量指标要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2、供应商要求
对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来说,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其是否合格。而加工质量又主要看供应商是否具有非常好的生产能力。因此,供应商的要求至关重要。要求供应商必须具有经营资质,具有领先的生产设备和专业队伍,并要求具有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查找供应商的资质,并要求其先生产少量的进行检验,如果非常合格再寻求长期合作。
3、专用生产设备
专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是生产高质量橡胶沥青的保障。这些先进的高质量设备主要包括:快速升温系统,高速剪切预拌系统,自动化全程控制系统等等。通过这些新的生产系统,再加上严格的检验,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橡胶沥青。并要求小时产量在15吨以上,以满足2000型以上拌和楼的生产需求。
4、 生产的核心环节要求
对于生产的核心环节,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在20秒内完成把基质沥青通过快速升温系统从160℃升温到190℃。
第二:橡胶粉与升温后的基质沥青要经过准确的配比送入到高速剪切预拌系统进行均匀预拌,转速要达到3500r/min。
第三:把经过高速剪切预拌的橡胶沥青输送到熔胀反应系统进行充分熔胀反应。
第四:生产好的橡胶沥青必须直接供应上拌和楼。橡胶沥青反应温度应在190℃以上,混合反应时间不少于45分钟。
三、橡胶沥青指标
对于橡胶沥青指标来讲,主要考虑胶结料技术指标,ARAC-13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和马歇尔稳定度取值三部分。
1、 胶结料技术指标
对于我国国内来讲,不同地区依据各地区制定的规范执行。
2、ARAC-13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按照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设计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要求依据JTGF40-2004的标准执行。
3、马歇尔稳定度取值
在马歇尔试验中,稳定度和流值是两个常用的混合料力学性能指标。由于采用粗集料断级配的形式,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流值大,稳定度较低等等。
对于马歇尔稳定性取值的确定问题,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要求,都在按照自己的标准执行。需要提出统一的标准。然而在确定统一标准时,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橡胶沥青特性并经过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确定。
四、橡胶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对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拌和过程中,供给拌和楼的橡胶沥青温度控制在180℃到190℃之间,另外要尽量缩短橡胶沥青供给管道长度,并与供给橡胶沥青前提前三十到六十分钟用导热油对管道进行预热,以此来保证橡胶沥青的顺利输送;
4、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必须重点检查均匀性、摊铺厚度、平整度,必须控制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当气温低于十五摄氏度的时候必须停止施工;
5、橡胶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应在24 h后或路面温度低于50℃后才能开放交通。
五、总结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及其质量控制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提高,我们在以后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中,必须不断总结,提出更好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过程,以便于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橡胶沥青混凝土,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
参考文献:
[1] 贺玉喜.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J]. 中外建筑, 2010, (08) .
[2] 谭世贵,黄健云,胡苗. 橡胶沥青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 青海交通科技, 2010, (06) .
[3] 王丽丽,杨泉华,吕锡坤. 废胎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J]. 现代交通技术, 2010, (03) .
[4] 刘文灵. 废旧橡胶粉改性AC-16橡胶沥青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 (01) .
[5] 王钊,黄博彦,钟贤. 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广东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 公路工程, 2010, (04) .
[6] 傅立欢,言明忠,蔡加忠. 公路的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04) .
[7] 孟琳. 橡胶沥青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1) .
篇4
关键词: 混凝土生产;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原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是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1.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重大。水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稳定性控制。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
1.1.1采用旋窑水泥
从总体来讲,旋窑水泥的生产规模较大,其水泥安定性好,质量稳定,批与批之间强度及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混凝土质量控制。
1.1.2优先选用抗冻性好、抗硫酸盐能力强、标准稠度低、强度等级不低于42.5R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1.1.3将水泥强度富余量、强度标准差、初终凝时间、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实行优胜劣汰,选择水泥供应商(厂家)。
1.1.4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水泥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调整的依据。
1.2骨料
在选择骨料时注重骨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其有害物质含量,这都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如砂、石中含泥量偏高,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如石子针片状含量过高,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易造成堵泵,并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
1.3掺合料
能够用于混凝土的掺合料种类很多,特别是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不同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由于使用的煤种及采用的燃烧工艺不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选用粉煤灰时,宜考虑选用相对固定的厂家,要求其货源供应充足,其质量波动就相对较小。
1.4外加剂
外加剂是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加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选用混凝土外加剂以其减水率、保水性和保塑性为主要指标,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除对外加剂的常规指标进行检验外,同时对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掺加的组分进行复试,掌握其质量特性。把在不增加用水量的前提下,使商品混凝土具有大坍落度、不离析、不泌水、坍落度损失小等性能的外加剂作为优选产品。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设计上,严格按照《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与《普通混凝土设计规范》(JGJ55-2000)规定的参数进行试配计算与设计,同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该标段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从商混凝土站出站后的混凝土到施工现场正常情况下需要30~45min,遇到特殊情况甚至需要1h,所以混凝土的坍落度与坍落度损失值必须要得到很好的控制。
混凝土出机坍落度不能低于140mm,最大不能高于200mm,1h坍落度损失值不能大于30mm。由于考虑了运输过程,坍落度本身设计显得稍大,在运输过程及浇注时的振捣作用下易出现离析、泌水的情况,所以如何保证混凝土的其他工作性能如黏聚性、保水性等是设计良好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配合比的过程中,本标段从C25~C40各等级的混凝土均采用了同时加入缓凝高效减水剂与粉煤灰的双掺技术,缓凝高效减水剂的加入在不增加水泥浆量的情况下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并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则考虑到各行业对外掺料使用的谨慎态度,各等级混凝土中粉煤灰掺入量占胶凝材料总量的15%,但取得的技术性能还是令人满意的,加入粉煤灰替代水泥后,对水泥浆进行解絮增塑,混凝土流动性增加的同时黏聚性还得到了提高。
另外各等级混凝土均采用两级配的粗集料,其中4.75~31.5mm连续级配由4.75~19mm与16~31.5mm组成,4.75~19mm连续级配由4.75~9.5mm与9.5~19mm。尽管目前的碎石生产设备生产4.75~31.5mm及4.75~19mm连续级配不存在什么问题,但顾及到碎石生产的不稳定性,使用两级配对于批量之间有差异的粗集料能重新确定掺配比例,从而使级配稳定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3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前述原材料控制与配合比设计属于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像配合比的设计毕竟只是室内制作,受影响因素少,而施工生产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多,尽管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但进场初期对商品混凝土拌和站进行了考察,为了落实质量控制的高标准,必须从概念上改变对商品混凝土的一般看法,通常认为只要商品混凝土拌和站提供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就算质量合格,并不去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管理性控制
管理性控制内容主要为按照业主标准,要求商品混凝土拌和站制订混凝土生产的管理措施,同时派驻标段试验人员长驻拌和站进行技术性控制:包括原材料存放、混凝土拌和及运输过程。
像本标段各等级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必须做到专仓专用并标识用途、类型规格等信息以区别于拌和站生产其他混凝土用原材料,在冬期和热期来临前及时督促拌和站准备加热或降温措施并在相应时期严格执行。
另外,在储备原材料时也要求拌和站做到专仓堆放,尤其像水泥的存放,各厂家不同等级类型的水泥均有相应的储存罐,并且在热期施工时拌和站必须增加备用储存罐以应对水泥温度过高的问题。在拌和及运输方面均有详细的执行标准下发给拌和站遵照执行,拌和环节在投料顺序及拌和时间上必须按照我方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生产。
在运输环节混凝土罐车必须随车附带混凝土供应单包括用途、结构物名称、等级等信息以保证混凝土的正确浇注。运输时间上则严格要求最长运输时间不得超过1h。管理性控制为技术性细节提高保障、更重要的是管理控制拌和站生产过程按照高速公路行业标准执行。
3.2技术性控制
3.2.1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计量控制
按计量要求,商品混凝土拌和站计量设备均按期检定,在结构物混凝土搅拌前由驻站试验人员进行粗细集料含水率检测并据此开具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并到计量控制室监督计量的准确性,在每盘混凝土搅拌结束后打印计量结果检查计量误差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并留底以备查询。
3.2.2混凝土工作性能控制
由于考虑运输及现场施工的要求,各等级混凝土对出机混凝土坍落度的设计较规范稍大,所以对出厂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其他工作性能如黏聚性等是否同时满足要求进行控制相当重要,试验室驻站人员必须对每一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目测,除每一结构物第一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试验外,以后每三车均须进行坍落度检测,不满足要求的严禁出站用于本标段混凝土施工。
经检测合格的混凝土到施工现场后仍需进行同样的工作性能的检测,最终是否满足入模工作性能要求以施工现场检测为准。如果出现出站合格而在施工现场不满足要求时,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3.2.3进场材料重点指标的控制
⑴水泥温度的检测
水泥温度高,会影响水泥的施工性能,产生快凝、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甚至易使水泥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造成混凝土开裂等危害。所以试验人员必须对每车散装水泥做温度检查,对温度超过60℃的水泥在入到拌和站水泥罐中后是不能立即使用的,必须储存到温度低于60℃时才允许使用。
⑵粗集料进场检测
该标段各等级混凝土均使用两级配掺和的粗集料,由于粗集料在生产、运输机卸料的过程中产生的粗细分离的情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粗集料进行筛分试验重新确定其掺配比例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于预计进场的粗集料还要重点控制其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对两项指标检测合格后才允许入仓。
⑶细集料进场检测
由于有些河早已禁止河道内开采,所使用的河砂基本上是沿河两岸原河道旱地开采,细集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是进场重点控制的指标。对于不合格的细集料不得用于我标段的工程施工并且不能堆放于我标段集料专用仓。
另外,细度模数的检测也是进场的重要控制指标,对细度模数达不到2.6的细集料不能用于高于C30等级的混凝土,只能降级用于C30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细度模数低于2.3的不得用于本工程施工。
4结语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肉羊产业异军突起,肉羊生产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又一支柱产业。2012年我国羊肉生产已达398万吨,占世界总肉量的28.9%,位剧世界第一。肉羊出栏量达3720亿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17.18%,位居世界第一;近两年我国的羊肉产量、存栏数量、出栏总量都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进口量很小,出口量2012年我国只占到世界总出口量的0.92%,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在于进年来国内存栏量下降,个体产肉量低,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缺乏适应性强的肉羊良种。实践证明,肉羊生产不再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笔者从事畜牧养殖多年,对肉羊生产方面进行大量调研,特别是对无公害肉羊生产质量控制方面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肉羊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有诸多环节,而肉羊本身即是生产“机器”,又是生产产品,影响肉羊生产质量安全方面的因素,既要在生产的全过程还要在环境、生产管理、产品销售、投入品使用等各个环节上进行控制,从而生产出无公害的优质安全的肉羊产品。
如下图:
实践中,为了加强无公害肉羊生产管理,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实施生态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无公害肉羊产品,达到质量安全生产,我们不断探索,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设立质量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近年来,肉羊生产一般是成立合作社或规模经营成立有限公司,实行总经理或场长负责制,统领整个肉羊生产的全盘工作,下设多个部门和生产科室,各部门和科室之间,分工明确,责任目标具体明确,主要包括组织生产、资金正确投入运营,以至涉及环境卫生、饲养管理、投入品使用、无害化处理、产品的检疫检验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肉羊生产的正常顺利进行。
2 无公害肉羊生产的环境条件控制
2.1 选址:场地用地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距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学校1000米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000米以上。
2.2 三区分化:肉羊场分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各区排列按全年主风向及地势由上而下排列顺序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各功能区间间距不少于50米,并有防疫隔离墙。
2.3 肉羊场区道路和隔离带。场区内应分净道、污道、互不交叉。净道用于运送饲料、用具和产品,污道用于运送粪便和废弃物及病死肉羊,场区周围设有围墙。场区内道路两旁植高遮荫树种,地面植草皮绿化。雨水和污道分开,道路两旁设明或暗的排水沟。
3 无公害肉羊生产饲养管理方面的控制
无公害肉羊生产饲养管理做到生产管理规范化、饲养技术标准化。
3.1 合理分群,分阶段饲喂、饲养密度要适宜。一般按体重大小分群。
3.2 每天打扫圈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
3.3 定期驱虫,主要是线虫、蛔虫、绦虫和体表寄生虫。
3.4 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工作应实行制度化。
3.5 做好消毒和疫病防治工作,消毒工作经常化、疫病防治常态化。
4 无公害肉羊生产投入品质量控制
4.1 饮水
经常保持充足清洁饮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饮用有害物质和细菌超标及被污染的水源,应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
4.2 饲料
饲料以粗饲料和饲料及青贮饲料为主,精饲料和粗饲料搭配使用。根据肉羊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配置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
不用发霉变质饲料,不使用“瘦肉精”等违禁饲料添加剂。
4.3 兽药
必须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兽药,正确选药、用量适当、按疗程用药,同时注意休药期和兽药蓄积和残留。实行用药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用药档案、以备查考,严禁使用违禁药品。
5 无公害肉羊生产销售过程质量控制
篇6
关键词:地铁管片;生产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s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major city subway construction speed faster and faster, while the large-scale use of underground pipe shield also have a higher quality of the film to ask. Among them, the cement preform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hield construction, segment bears a tunnel waterproofing and structural safety, whether or not directly affect the long subwa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s involved in a subway segment production, briefly discusses the segment production quality control,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ose who need it.Keywords: Metro tube sheet; production quality; Control
国内地铁施工中,隧道盾构技术有了不少应用,与其配套的地铁管片的质量重要性也就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凸显。作为一种水泥预制品,地铁管片的耐久性、尺寸精度等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原材料技术要求
1、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强度的设计时,需要保证其强度在C50等级及其以上,而对于其具有的抗渗等级也需要达到工程的设计标准P12。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大小,则需要在设计时注意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质量需满足《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混凝土耐久性要满足《吠喃树脂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氯离子含量需要在总胶凝用量0.06%以下,混凝土碱总含量需在3.0 kg/m3及其以下。在第一次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做好开盘鉴定,保证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配合比。在正式进行生产时,为验证配合比,需留置一组以上标准养护试件;开盘前测定每台班细、粗骨料含水率,由此得到合适的施工配合比。
2、钢筋
钢筋直径在10 mm以上的,使用热轧螺纹钢,性能需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要求;直径在10 mm及其以下的,使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性能满足《低碳钢热轧圆盘条》要求。钢筋需要做到表面无油污、无裂纹、无片状老锈、无损伤。
3、预埋件
对于管片中所用预埋件,都需满足设计和国家预埋件要求。按图纸要求,由专门的供应方生产,而生产厂家的资质则需业主和监理审批。供方出具出场合格证,在进仓时进行抽检,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二、钢筋加工
钢筋断料需先试切,如果尺寸无误才能连续断料。
钢筋匀速、平稳进入弯弧机,加工弧形主筋需防止平面翘曲,如果弯曲成型则就不能有鳞落、裂纹及撕裂,成型尺寸保持合理正确。除了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其余的箍筋末端需弯钩。如果设计没有具体要求,则箍筋弯钩弧内直径要满足相关规定;箍筋弯钩角1350,弯后平直长大于箍筋5倍直径。
消除焊接部位油污、水锈、铁锈,切除或矫直钢筋端部扭曲的地方。焊缝表面平整,无烧伤、无裂纹。
三、钢筋骨架制作
组装、焊接钢筋骨架需要在靠模上操作。组装顺序为:放部件网片穿主筋放附筋、整理成型焊接。焊接顺序为:端部有定位板一端焊牢上下主筋摆正、焊接另一端钢筋从中间向两端依次焊接主筋与附加筋、箍筋。用CO2保护焊点焊,电流在300A以内,电压为30-35V,焊丝送速10-11 mm/s,焊接需不伤主筋、保证焊接点牢固,至少隔点点焊,不假焊、漏焊,表面严禁夹渣及气孔。钢筋骨架主筋对焊焊点数在2个以内,位置在弧面钢筋层且不连接面。
四、模具
1、检测模具精度
钢模合拢后作快速精度检测,每套生产200环须做管片模具精度和三环试拼装试验。
2、、模具组装
每套钢模及其配件均应编号,组装时对号入座。组模前检查模具各部件洁净与否,脱模剂喷涂均匀与否,不足的地方要清抹、补喷。钢模合拢前,检查模底与侧模接触处干净与否,然后合上端头板。安装端模板止水槽,用手初步旋紧螺栓。安装模具时,用力矩扳手拧紧端模板和侧模板2个调节螺栓,拧紧侧模板4个锁紧螺栓,拧紧模具4个角定位螺栓。观察侧模板和端模板两个标记线对齐情况来检查模具安装正确情况。安装端模板和侧模板上锥销、定位螺栓和在模具中安装中间底座,由手工完成或由气动扳手人工完成。闭合顶盖是把顶盖上的定位销装置放开,将顶盖放下,用扳手把螺栓锁紧,将侧模板与底模板固定螺栓装上,用手拧紧后严格按模具手册要求扭矩紧固相应螺栓,由中间位置向两端顺序拧紧,严禁反顺序操作。钢模合拢后,用内径千分卡检查钢模内净宽度尺寸,每套模板测试3点以上,记录在自检本表中,若超误差,须重新调整至达标。
五、管片成型
1、钢筋骨架入模
钢筋笼指定位置装塑料专用保护卡,由吊机配合专用吊具把钢筋笼吊入模具,司机与地面紧密配合,操作者扶牢两端,明确手势,轻吊、轻放。
钢筋骨架放于钢模平面中,其周边及底面垫块厚应达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保护层大于规定公差或严重扭曲,则就不得使用,吊离模具运走。
钢筋骨架不得与螺栓手孔模芯接触。安装螺栓棒须到位。
专人安装预埋件,其底面平整密贴于底模,不得倾斜和错位。所有预埋件按设计就位,固定牢靠,防止混凝土振捣产生移位。如是预埋件为钢质,要先作防腐处理。
钢筋上不得有油污和模板油。钢筋笼入模后,全面检查钢筋骨架入模质量,校正横向、纵向螺栓孔位置、保护层等,在自检记录中记录,经监理确认后,由质检员和施工人员签字才能浇注混凝土。
2、浇捣混凝土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时间不超混凝土初凝时间。浇筑混凝土前,全面检查模具、预埋件和钢筋骨架,合格后浇捣混凝土。通常边浇筑边振捣,连续浇筑成型。模具用风动振动器,风动震动器振动频率14500次/min,振幅2.2mm。混凝土分3层下料,每层浇注顺序为:模具两端一模具中段。第一次浇入模具端凹凸槽约厚2/5处,打开两边振动器振动1 min;第二次浇入模具端部止水带约厚4/5位置,打开所有振动器振动1 min;再将混凝土全部浇入振动3-4 min,关掉振动开关。混凝土坍落度在5-9cm。
管片生产各工序严密衔接,模具传递中避免振动。成型中须观察各紧固螺栓、钢筋骨架及预埋件,一旦有移位或变形则立即停止,尽快在已浇筑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沉落不明显、停止沉落、气泡不显著、混凝土将模具边角部位充实、表面有灰浆泛出为宜。成型后管片外弧混凝土收水间隔以管片外弧面混凝土表面已达初凝控制。先用刮板刮去多余混凝土,并使外弧面沿钢模弧平整,再用木抹压实,用铁板压光。静放1-2 h再抹1-2次,管片外弧面不得有石子影印、蜂窝麻面、气孔等。每次浇注混凝土后需将钢模表面清理干净。
混凝土从出料到入模在30 min内,超过时间就无法使用。如果钢模内混凝土料未捣好,也要在45 min内,及时采取其他措施。
管片生产完,要清理好生产现场:
(1)清理好钢模表面及模具混凝土;(2)冲洗干净盖板,涂机油,放指定地备用;(3)清理干净生产现场及周围。
3、蒸汽养护
浇筑混凝土至开模前,用蒸汽养护,加速模具周转。
蒸养前,对管片混凝土预养护,静停1h以上。升温速不超150C/h,降温速在200C/h以内,恒温最高不超600C。如果出模后管片温与环境温差在20℃以上,需在室内车间降温,直至温差在20℃以内;管片恒温时相对湿度在90%以上。
专人负责蒸汽养护,勤观察、控制温度、调节供汽量、升降温速度,按“静停、升温、恒温、降温”要求操作,如实填写蒸养记录。结束蒸汽养护,混凝土应达规定脱模强度。
未脱模前表面塑料膜不可揭,更要注意湿差和温差大的时候。
六、结论
结合笔者所参与的某地铁管片的生产,简要探讨了地铁管片生产的各环节质量控制。在实际生产时,还要基于原材料质量控制,做好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细部质量处理。
参考文献:
篇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民族的素质与兴衰。近年来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消费者对身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广更高的要求。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的监督力度。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症结,要做到科学管理,需结合辖区各项实际,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各尽其责,以达到全程控制。
一、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典型症结
一是食品企业的小、散、乱造成了食品质量标准的不统一和工艺标准的混乱及生产方式的落后;二是食品生产原料多数来向农村,因而难于控制微生物污染、农药、兽药、饲料、化肥的超标准使用和污染等状况;三是滥用添加剂,甚至使用非食品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容器、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四是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作坊式的小型企业,由于食品生产的必备条件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因而在生产全程的运输、包装、仓储等过程中,对食品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复污染;五是交叉监管式或分段监管都有可能出现某种真空,从而给假冒伪劣的产品和假冒伪劣的原料辅料、包装物、工具设备等以可乘之机,直接影响到食品质量的安全。
二、实现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1、建立企业质量文化,把质量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通过大力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和全员质量培训,营造全员关注质量、全员参与质量的良好氛围,把质量最终落实到每个员工中去,自觉形成把“要我搞好质量”转变成“我要搞好质量”,真正体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严格执行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既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准绳,又是识别假冒伪劣的“照妖镜”,还是维护企业权益的“护身符”,而工艺标准是生产合格产品的“指南针”,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生产全程控制,则是生产合格产品的“必由之路”。
3、严格选择原料供应源。食品生产同其它行业相比,更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不论原料供应源是农村还是其它生产企业,都要有符合国家要求的环境条件论证,无公害论证,对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饲料等的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必须有技术和管理方面专业人员,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档案。
4、严格实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全程控制。有了标准,有了合格的原料,不等于就有了合格的产品,企业还必须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研发、原料精选、生产操作、产品验收、包装运输、终端管理到产品出厂,以及信息反馈都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规则。
5、严格执行国家对使用添加剂等食品辅助原料的规定,杜绝使用非食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其它物资,使每个环节都成为食品安全的保障。
篇8
关键词:斑纹;分相;花釉
1 前言
花釉主要是通过釉面的色的局部反差对比而给人呈现出一种视觉状态。花釉的形成途径有多种,如:复层法花釉、分相法花釉、析晶法花釉和斑点法花釉等。斑纹分相花釉是结合了分相法、析晶法和斑点法的一种新型的艺术花釉。其形成原理是通过特定组成的斑点剂与分相基釉在高温下的熔融反应,斑点剂具有析出放射状晶体的能力,因此,斑点剂在基础釉中会形成多姿的花纹,呈现一种特殊的美感。由于斑点剂颗粒尺寸是在一定的级配范围内大小不一,所以形成的花纹大小相间,美不胜收。
2 试验
2.1 基釉的制备
2.1.1试验用设备
试验所用主要设备有球磨机(带氧化铝球磨罐及不同大小的氧化铝球)、标准筛、电子天平、量筒、浓度计和浸釉设施等。
2.1.2试验用原料
试验所用主要原料为钾长石、石英、苏州土、方解石、碳酸钡,钛白粉、氧化锌和熔块B等。其中ZnO为工业用纯煅烧氧化锌,熔块B是一种无铅高硼熔块。
2.1.3试验配方
根据所选用原料的性能特性及釉料制备的工艺特点,通过反复研究、试验,利用优选法确定了较佳基础釉配方,其化学组成见表1。
其釉式如下:
2.1.4制备工艺要求
按釉料配方准确称取各原料,放入球磨罐中球磨,其中料:球:水(wt%)=1:2:0.6,过万孔筛筛余≤0.6%。
2.2 斑点剂的制备
2.2.1斑点剂的试验配方
根据斑点剂与基础釉组成的适应性和在基础釉中形成的花纹效果,通过多次试验,利用优选法确定斑点剂配方,其化学组成见表2。
其釉式如下:
2.2.2 斑点剂的制备过程
按斑点剂配方准确称取各原料,放入到球磨罐中球磨,其中料:球:水(wt%)=1:2:0.6,球磨细度1.0%(万孔筛余量),将浆料烘干,并于630℃左右煅烧;破碎后先后过24目、60目筛,取两筛之间为斑点剂。
2.3 试验过程
将制备好的斑点剂以6%的比例加入到基釉中,基釉比重调至1.47g/cm3,并加入0.5%的NH4Cl提高釉水粘度和触变性,使加入的斑点剂能够均匀分布。采用浸釉法上釉,釉层厚度0.6~1.0mm,于60m生产用燃气隧道窑氧化气氛下烧成,烧成温度为1180~1210℃。
2.4 基础釉的调色
根据产品的颜色要求,可加入各种不同的着色金属氧化物如Fe、Cr、Mn、Co和Cu,或陶瓷色料如镨黄、咖啡色料等,加以调配,从而得到所需的釉色。表3为不同着色剂用量及呈色的效果。
3 分析与讨论
3.1 机理探讨
斑纹分相花釉是以CaO-B2O3-SiO2系统为基础釉,高温下基础釉会产生介稳的不混溶性,并引入TiO2和P2O5促进系统分相。而斑点剂具有很强的分相能力和结晶能力,当将其加入基础釉时,在高温下共同熔融产生一定的互融和强烈的分相;同时斑纹剂在基础釉中会形成多支的花纹,因此釉面具有斑纹分相花釉的效果。分相增加了相之间的界面,而成核总是优先产生于界面上,以至于促使玻璃的析晶,从而使得某些颜色的斑纹分相花釉会产生一定的金属花纹。
3.2 影响花纹的因素
3.2.1基础釉的化学组成
基础釉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其高温流动性和表面张力。当釉流动性大及竖面制品上釉时,基础釉的流淌会带动斑点剂形成流纹效果;当釉流动性小及平面制品上釉时,釉面一般会形成点状并伴随有一定的放射状花斑。因为斑点剂配方中含有分相和结晶的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出现结晶并且晶体有一定的长大。
3.2.2斑点剂的化学组成
斑点剂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其熔融温度、分相和结晶能力。若熔点太高,只能形成点状花斑;反之流淌得太厉害,易导致粘底缺陷,要控制好斑点剂的熔点温度。并且斑点剂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分相能力,才会使形成的花纹饱满自然。
3.2.3釉层厚度
釉层厚度对釉面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釉层较薄时,基础釉将变成透明釉,达不到理想的分相效果。这是由于坯中的Al2O3向釉中渗透,阻碍了釉的分相所致。若釉层太厚,将变成乳浊釉,斑点剂将大部分混溶到基釉中,也达不到理想的花纹效果,所以釉层厚度应控制在0.6~1.0mm。
3.2.4烧成制度
在基础釉的烧成温度范围内,偏于下线的温度,斑点剂一般不会形成流纹花纹;偏于上线的温度将会形成流纹花纹。图1为生产用燃气隧道窑的烧成曲线。
4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粘底。装饰在竖面的制品上,应保证上面的釉层厚下面薄,采用下半部浸水的方法。
(2) 防止斑纹粒子沉淀和在产品上分布不均匀。在釉浆中加入0.5%的NH4Cl来保证斑纹粒子在釉浆中的悬浮性和均匀分布。
(3) 由于釉浆中加入了NH4Cl,应注意其在釉浆中随时间的推移而使釉浆流动性增加、触变性降低及悬浮稳定性下降,同时会增加上釉时带来的挂釉和斑点粒子分布不匀等缺陷。
5 结论
本文以钾长石、石英、苏州土、方解石、碳酸钡,钛白粉、氧化锌和熔块B为原料,在1180~1210℃下烧成,制备出斑纹分相花釉,影响花纹的因素主要有基础釉的化学组成、釉层厚度和烧成制度,同时总结了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邱永斌等.陶瓷花釉与装饰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篇9
[关键词]生产实习;生产实习管理办法;质量控制系统;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41.092
1 引 言
我国各类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把学生培养成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以企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体现出来了。其中:生产实习是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同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生产实习对于不同学科和专业会有所不同。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学生实习体系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认识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相关企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因为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课,通过认识实习为专业课程学习做准备。②专业生产实习。学生在学习完必要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之后,到企业生产现场,参加实际岗位工作,以巩固加深专业知识,学习更多专业技术(包括技能、技巧、经验方法等),初步学会解决若干生产技术问题。③毕业(顶岗)实习。在大学毕业之前完成,学生要综合地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并进一步掌握生产技术方法。可以看出,生产实习是专业学生过渡到专业人才的一座桥梁。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生产实践技能、独立工作解决相关问题以及初步科研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人员。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以下简称“国示”),正处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改革阶段。生产实习作为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对象,其中生产实习过程管理水平和教学指导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从而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而当前许多高职学院的生产实习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尚无广泛的研究。因此学院有必要对生产实习课程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和客观的管理办法和质量控制系统。
2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国示”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机电工程系重点专业的改革与课程建设工作,通过对企业调研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形成了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
2.1 制定生产实习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生产实习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制定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生产实习管理办法》。本管理办法分为四章,共十六个条款。
2.1.1 总则
阐明了生产实习的重要意义和目的。
2.1.2 组织管理
为保障对生产实习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学院实行“分级负责,岗位管理”的管理机制。设立由生产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系部生产实习工作小组组成的二级管理机构。另外,明确生产实习责任人和生产实习协议。
2.1.3 教学要求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实习基地,制订生产实习计划,安排生产实习任务。
(2)明确校内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学生的职责和义务,并完成相应的实习记录和材料的填写。
(3)制定学生生产实习考核方式和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部分学生实习情况记录见表1~5。
填表说明:
a.“生产实习单位意见”可从出勤情况、实习态度、能力评价和受到单位何种奖惩等方面来评价;“生产实习单位鉴定及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由学生请生产实习单位填写并盖章。
b.“生产实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 1、2栏成绩折合填写,第1栏占70%,第2栏占30%。
2.1.4 附则
明确生产实习资料的收集和归档要求。
2.2 建立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
在学院三年的“国示”建设过程中,加强与企业合作,机电工程系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块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生产实习是该模式下的一个重要模块,搭建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桥梁。为了提高学生生产实习的质量,建立了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
该系统规范的流程和要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生产实习质量,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团队的业务工作能力;对学生和教师既是监督,又是提高,并且企业也可以培养人才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学生、企业和学校三赢的效果。
3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的实践应用
近年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和绵阳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生产实习合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以与某军工企业合作的生产实习模式最为稳定,成绩最为突出,形成了如今的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
2009年至今,每年一个教学班级共7届300余名学生在该企业进行数控生产实习,实习期间得到了企业领导和师傅、学校领导和老师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学生和家长也非常满意安排的实习任务。其中,两年一届的全国数控大赛参加了3次,每次选派3~5位同学参赛,先后有4位同学获得全国数控大赛四川赛区学生组第一名并参加全国总决赛(取得技师证书),在全国总决赛分获第九名、第十三名、第十九名、第二十三名的好成绩,还获得全国数控大赛四川赛区学生组第二名1位同学、第三名3位同学、第四名1位同学、第六名1位同学(以上6位同学取得高级工证书),这10位同学如今都已成为该企业的事业编制员工;另外还有30余名同学毕业之后也成为该企业的员工;其余学生进入社会其他单位,就业质量也比其他专业毕业生好很多。
实践证明,建立的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是合理、可行的,有利于专业建设,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4 结 论
要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生产实习质量则是衡量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观测点,也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通过建立生产实习管理质量控制系统以及成功的实践应用,可以逐步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拓展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楼少敏.关于学生实习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1,13(1).
[2]邱树恒.大学工科生产实习的现状和实习方法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篇10
Abstract: Asphalt concrete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the production, which mad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asphalt production obtain more constant attention of relevant personages. The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asphalt in production.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生产质量;控制
Key words: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production quality;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87-02
0引言
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其性能对城市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公路路面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在生产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1质量控制的基础内容
沥青在生产中质量控制,包括所用材料的质量检验,修建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序间的检查验收。施工前,沥青材料应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各项指标的实验;在施工中,逐渐抽样检查时,根据情况可以做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项试验。施工前,对石料、砂及石膏、矿粉也应进行质检。对石料测定的项目有:抗压强度、磨耗率、磨光值、压碎值、级配组成、相对密实度(比重)、含水量、吸水率、土及杂质含量、扁平细长颗粒含量、与沥青粘结力、松方单位重等;对砂和石膏测定其相对密度(比重)、级配组合、含水量、含土量等;对矿粉测定其相对密度和含水量并进行筛析试验。施工过程中,应对沥青合料性能抽样检查,其项目有:马歇尔稳定度、流质、孔隙率、饱和度、沥青抽提试验、抽提后的矿料级配组成。
2沥青混凝土在生产中质量控制的几个重要环节
2.1 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阶段,要按照最新颁布的工程技术规范、试验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组织专业检验人员,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手段,对工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验,消除隐患。对于公路工程而言,原材料主要是指石油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对石油沥青,要根据设计提供的标号,选用各项指标稳定,符合要求的产品,在到场的质量控制上,由实验室配备足够实验人员,对每一车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进行取样实验,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矿物(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应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符合一定的级配要求。
2.2 要配备高素质的施工员工施工人员是保证整个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准备施工之初,就要立项目,严密组织,严格管理,为保证施工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负责,特别是多配备具有施工技能和经验的骨干力量。
3青混凝土在生产中质量控制措施
3.1 原材料控制沥青是沥青混合中的有机结合料,沥青的质量将决定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必须选用符合本地区气候特点要求的品牌、标点和质量标准。如规范《公路沥青在生产中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标准要求。在施工中,除对沥青的三大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外,对沥青含蜡量的检测也不容忽视。沥青的含蜡量高,则延度小,温度敏感性强,与石料的粘附性减弱,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变差。
3.2 技术规范填料在《公路沥青在生产中技术规范》(JTGF40-2004)条款中,做出了明确规定,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是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经磨细的憎水性矿粉,其细度越细越好。拌和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量不能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粉煤灰作为填料总量的50%,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与矿粉混合后的塑性指数应小于4,其余质量要求与矿粉相同。高速路、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不宜用粉煤灰作填料。
3.3 细集料细集料在沥表混合料中的作用主要是填充粗集料料空隙,使成型后的沥青混凝土整体性能好,减少粗集料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拌和、运输、摊铺)产生离析现象,提高沥青混合料碾压后的密实性、沥青路面的防渗水性。细集料主要包括制砂、天然砂和机轧碎石下脚料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具体标准要符合《公路沥青在生产中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3.4 粗集料沥青面层用的粗集料,多为碎石、破碎铄石、筛选铄石、钢渣、矿渣等。粗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着骨干作用,在结构层中起着稳定承重以及抗高温变形作用。碎石的规格尺寸必须与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相匹配,碎石的质量标准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3.5 配合比的设计和混合料的拌和配合比的设计和混合料的拌和是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性环节。
3.5.1 配合比的设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目标配合比根据级配的用量比例,通过做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目标配合比的结果,确定间歇式拌和机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和进料速度。
3.5.2 混合料的拌和的控制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影响比较大的是材料的加热温度和拌和时间。材料的加热温度由控制室控制,AH-90型沥青控制在15~170℃之间,AH-110型沥青控制在140~160℃之间,矿料温度控制在160~180℃之间;填料不加热,这样,混合料出厂温度能够稳定地控制在140~160℃之间。如果混合料的温度过高,就会影响沥青与矿物的粘结力,甚至造成糊料、泽暗淡,导致不能使用。拌和时间一般控制在30~50s,经过试拌确定,达到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没有团料和花白料的效果。糊料和花白料均不可在施工中使用。
3.6 运输控制
3.6.1 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应根据拌和机生产能量、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综合确定。
3.6.2 运送沥青混合料的自卸汽车,车厢内清洗应干净,防止污染沥青混合料。每辆汽车在装料前应将车厢侧板和底板喷洒少许隔离剂(常用油水混合物比例为:柴油:水=1:3),避免沥青混合料粘结车厢板,但不得有余液积聚车厢底部。
3.6.3 拌和机向车厢内卸料时,应从车厢前部、后部、中部分三次装料,每卸一斗沥青混合料汽车移动一次位置,以减少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的发生。
3.6.4 自卸车在运输过程中须采用防水蓬布覆盖整个运输车厢,防止降温、污染、中途遭受雨淋,影响混合料施工质量或造成浪费。
3.6.5 装满沥青混合料的自卸车,不得随意中途停留,必须保证直接将沥青混合料送到现场,等候摊铺。沥青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的温度应不低于140~150度,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应不低于165度。
3.7 混合料摊铺的控制
3.7.1 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施工施工段视路面宽度可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和半幅摊铺两种施工方法。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度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每天开始摊铺钱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摊铺好的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摊铺过程中遇雨雪等天气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在雨后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
3.7.2 质量检验沥青混合料在正常摊铺和碾压温度范围内,往往冒出淡蓝色蒸汽。沥青混合料产生黄色蒸汽或缺少蒸汽,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每天早晨要特别注意做温度检查,因此时下承层表面温度和气温都较低。平时只要混合料似有温度较低现象或初次碾压,而压路机跟不上时,则应测定温度。测量铺层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的触头未压实的面层中部,然后把触头周围轻轻用足踏实。
3.8 碾压过程控制碾压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碾压温度为110~120℃。混合料温度较高时,可用较少的碾压遍数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而温度较低时,碾压工作变得较为困难,且易产生很难消除的轮迹,造成路面不平整和压实度不足等现象。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行驶路线和碾压方向不宜任意改变。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不允许突然加速、急刹车、中途调头、左右摇摆行进。在回程过程中,应做到慢起步、慢回程、慢停。若是振动压路机,必须先停振回程后在起振,防止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形成推移、印痕和拥包等。
4结束语
道路质量,尤其是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交通运营,因此要充分认识道路“质量”的重要性。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料,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参考文献:
[1]钟秉林,黄仁等.机械故障诊断学[M].机械工程出版社,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