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范文
时间:2023-04-07 09:1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施工测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引言
建筑施工测量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施工阶段中的先导性工序,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工程的质量。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测距仪、全站仪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使施工测量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那么如何合理地确定建筑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是施工测量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一项非常必要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本文从建筑工程的建筑限差出发,探讨了建筑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2.建筑工程对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严格按设计进行的,其中工程建筑物的轴线位置,是施工的定位依据,也是确定工程建筑物各部分几何关系和尺寸的基础。施工测量的任务就是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放样出工程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再根据轴线位置,按几何关系放样出工程建筑物的细部位置和尺寸。
顾及⑶式和表1结果,我们得和的值如表2所示。
建筑限差的大小,是根据工程建筑物的规模和性质来决定的,在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
若取建筑限差分别为10mm、20mm、50mm和100mm,我们可得表3。
3.施工放样方法与精度
施工放样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施工场地条件、仪器设备情况和放样精度要求来选择。其中极坐标法放样点位的方法,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具有一定代表性,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还特别适合于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点位。
由此可以看出,点位中误差与边长中误差,角度中误差和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S有关。现分析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法放样点位的精度。
根据全站仪的不同标称精度和不同的放样距离,按⑾式可得表4。
由表4结果可以看出,当放样距离较短时,点位误差主要受测距误差影响,当放样距离较长时,点位误差不仅受测距误差影响,而且受测角误差影响。因此,在实际放样时,应精心设计放样方案,并根据放样距离的大小,合理确定测角和测距的精度匹配。
4.施工放样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根据施工场地条件,仪器设备情况,施工控制网可布设成各种形式,并按设计精度进行观测。
由⑽式和表2我们知道了施工放样对施工控制点的精度要求。这里讨论的控制点精度,一般是指最低一级施工控制网相邻的点位精度。
5.结束语
⑴建筑施工测量是为建筑工程施工服务的,其精度要求应以建筑限差为依据进行设计;
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测量 原则 程序
一,建筑施工测量的概念和意义
建筑施工测量就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对具体的建筑物,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本文主要阐述有关建筑施工测量即工程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有关事项。建筑施工测量即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测量的项目愈来愈多,工程规模愈来愈大,内容愈来愈复杂,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必将愈来愈高。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作为施工的依据,是各种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各施工阶段中的先导性工序,也是工程检查和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二,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
测量工作是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在进行,其测量结果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布局、成本、质量和安全。特别是在施工放样中,如果出现测量错误,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测量是一个多层次,多工序的复杂工作,所以测量的过程不但会有误差,有时还会出现错误。误差是测量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使误差尽量的小。对于错误,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杜绝,我们在测量工作中必须遵循“边工作边检核”的基本原则,不管是在测量工作的外业,还是在内业计算,每一步工作都应该进行检核,上一步工作未检核前不进行下一步工作。只要我们遵循边工作边检核的原则,做好检核工作,就可以大大减少测量成果出错的机会,同时,边工作边检核还可以及早的发现错误,使我们的测量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
三,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程序
“先控制后碎步,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是建筑测量的基本程序。具体而言,建筑施工测量要从地面点位的确定和放线开始。以下笔者将以这两步为例简述建筑施工测量的做法。
(一)地面点位的确定
1,确定地面点位的一些基本概念
建筑测量工作是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点是地球表面上的形成地物和地貌最基本的单元,合理的选择一些地面点,对其进行测量,就能把地物和地貌准确的表现出来,因此测量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地面点位的确定。
确定地面点位需要相应的基准面和基准线作为依据。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关。
地球的自然表面很不规则,我们可以设想将静止的海水向整个陆地延伸,用所形成的封闭曲面来代替地球表面,此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通常用大地体来代表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就是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大地体的大小。
2,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一个点的位置需用三个独立的量来确定。在测量工作中,这三个量通常用该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铅垂投影位置和该点沿投影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来表示。其中,前者由两个量构成,称为坐标;后者由一个量构成,称为高程。也就是说,我们用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其位置。
(1)地面点坐标的确定
地面点在投影面上的坐标通常有四个,包括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测区的平面直角坐标以及建筑坐标。
①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 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地面点沿椭球面的法线投影在该基准面上的位置,称为该点的大地坐标。
②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当测区范围较大时,要建立平面坐标系,就不能忽略地球曲率的影响,为了解决球面与平面这对矛盾,则必须采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球面上的大地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目前我国采用的是高斯投影。高斯投影从几何意义上看,就是假设一个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并与椭球面上的某一条子午线相切,这条相切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假想在椭球体中心放置一个光源,通过光线将椭球面上一定范围内的物象映射到椭圆柱的内表面上,然后将椭圆柱面沿一条母线剪开并展成平面,即获得投影后的平面图形。通过高斯投影,将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作为纵坐标轴,用x 表示,将赤道的投影作为横坐标轴,用y 表示,两轴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由此构成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③独立测区的平面直角坐标。当测区的范围较小,能够忽略该区地球曲率的影响而将其当作平面看待时,可在此平面上建立独立的直角坐标系。
④建筑坐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便于对建(构)筑物平面位置的施工放样,将原点设在建(构)筑物两条主轴线(或其平行线)的交点上,以其中一条主轴线作为纵轴,可以用 A 来表示,顺时针旋转90°方向作为横轴,一般用 B 表示,这样建立的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建筑坐标系。
(2)高程的确定
在高程系统中可分两类进行确定。
①绝对高程。在一般的测量工作中都以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的基准面。因此,地面任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就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②相对高程。当测区附近暂没有国家高程点可联测时,也可临时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该区的高程起算面。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二)建筑测量中的放线。
确定了要进行测量的点位,就要开始实地测量。此时,放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放线的基本步骤有:控制点(桩)的闭合,道路的中线准确的定位,道路原状横断面的测量,设计道路边线的确定,管线定位及测量,模板边线及高程,竣工高程及线型。这些步骤中道路中线的定位是最为严谨的工作,它直接决定了道路的线形,而圆曲线的定位是测量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圆曲线测设一般分为两步,先确定曲线上起控制作用的主点,即曲线的起点(ZY)、曲线的中点(QZ)和曲线中点(YZ);然后结合设计给出的圆的半径(R)、切线长(L)、外矢距(E)和曲线对应的圆心角(á)测设所求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的加密细部点,用于详细标定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
主点的测设方法为:先将经纬仪置于JD,望远镜后视ZY方向,自JD点沿此方向量取切线长T,打下曲线起点桩;然后转动望远镜前视YZ方向,自JD点沿方向量切线长T,打下曲线中点桩,再以YZ为零方向,测设水平角(90-á/2),沿此方向,从JD量外矢距E,打下曲线中点桩。
(三)绘制测绘图。
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目的之一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是通过测量一系列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即确定了建筑工程的地面坐标以及高程,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应用地形图符号和注记缩绘而成。测量工作不能一开始就测量碎部点,而是先在测区内统一选择一些起控制作用的点,将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精确地测量计算出来,这些点被称作控制点,由控制点构成的几何图形称作控制网,然后再根据这些控制点分别测量各自周围的碎部点,进而绘制成图。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1 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1.1 校核起始依据
定位测量前,应由甲方提供三个相互关联的坐标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
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30√L mm(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
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校核。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坐标,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12〃;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为1/15000。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10mm√n(n为测站数)。
1.2 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7米的矩形平面控制网。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2 主轴线的测设
2.1 主轴线的选择
该工程的结构主体分为裙房和主楼两部分,裙房为3层,主楼为26层,中间留有后浇带。因此,定主轴线时,按流水段的划分将该工程分三部分进行主轴线的控制。选择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作为X方向的主轴线;B轴、G轴作为Y方向的主轴线。
2.2 主轴线的测设
根据图纸尺寸在Ⅰ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Ⅱ点,在此方向上量测出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桩点,再后视Ⅳ点并量测出B轴、G轴桩点。同样在Ⅲ点架设经纬仪,分别测设出东侧、北侧的主轴线桩,并分别测设出引桩。测设完的主轴线桩及引桩应用围栏妥善保护,长期保存。
2.3 高程控制
利用高程点进行附合测法在场区内布设不少于八个点的水准路线abcdefgh,这些水准点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3 ±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
该工程的基础标高为-15.80米。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挖土深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挖。
在基础施工时,为监测边坡变形,在边坡上埋设标高监测点,每10米埋设一个,随时监测边坡的情况。
清槽后,用经纬仪将3、14、B、G四条轴线投测到基坑内,并进行校核,校核合格后,以此放出垫层边界线。
按设计要求,抄测出垫层标高,并钉小木桩。在垫层砼施工时,拉线控制垫层厚度。
地下部分的轴线投测,采用经纬仪挑直线法进行外控投测。垫层施工完后,将主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先在垫层上对投测的主轴线进行闭合校核,精度不低于1/8000,测角限差为±12〃。校核合格后,再进行其它轴线的测设。并弹出墙、柱边界线。施测时,要严格校核图纸尺寸、投测的轴线尺寸,以确保投测轴线无误。
地下部分结构施工的高程传递,用钢尺传递和楼梯间水准仪观测互相进行,互为校核。
4 ±0.000米以上施工测量
4.1 轴线竖向传递
本工程的轴线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法。在首层地面设置投测基点 。在首层地面钢筋绑扎施工时,在欲设置激光投测点的位置预埋100×100mm铁板,铁板上表面略高于砼上表面。激光投测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流水段的划分,分别在3轴、6轴、12轴东侧、5轴、11轴、14轴西侧;G轴南侧、B轴北侧布设激光投测点。各点距主轴线距离均为1.000米。
施工至首层平面时,对各主轴线桩点进行距离、角度校核,校核合格后再进行首层平面放线。放线后,再将各激光投测点测定在预埋铁板上,并再次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每层顶板应在各激光投测点相应的位置上预留150×150mm的接收孔。投测时将激光铅直x置于首层控制点上,在施工层用有机玻璃板贴纸接收。每个点的投测均要用误差圆取圆心的方法确定投测点。即:每个点的投测应将仪器分别旋转90°、180°、270°、360°投测四个点,这四个点形成的误差圆取其圆心作为投测点。每层投测完后均要进行闭合校核,确保投测无误,再放气其它轴线及墙边线、柱边线。
4.2 高程传递
首层施工完后,将±0.000米的高程抄测在首层柱子上,且至少抄测三处,并对这三处进行附合校核,合格后以此进行标高传递。
±0.000米以上标高传递采用钢尺从三个不同部位向上传递。每层传递完后,必须在施工层上用水准仪校核。由于高程超过一整尺,因此,在十层标高投测后,精确校核,合格后,以此作为十以上结构施工高程传递依据。标高传递误差主楼不应超过±15mm,裙房不超过±10mm,且每层标高竖向传递的不应超过±3mm,超限必须重测。每层结构施工完后,在每层的柱、墙上抄测出1.000米线,作为装修施工的标高控制依据。
5 装修施工测量
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要求将装饰施工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5.1 地面面层测量
在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100cm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标高控制线。根据每层结构施工轴线放出各分隔墙线及门窗洞口的位置线。
5.2 吊顶和屋面施工测量
以1000m线为依据,用钢尺量至吊顶设计标高,并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控制线。对于装饰物比较复杂的吊顶,应在顶板上弹出十字分格线,十字线应将顶板均匀分格,以此为依据向四周扩展等距方格网来控制装饰物的位置。屋面测量首先要检查各方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实测偏差,在屋面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5.3 墙面装饰施工测量
内墙面装饰控制线,竖直线的精度不应低于1/3000,水平线精度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外墙面装饰用铅直线法在建筑物四周吊出铅直线以控制墙面竖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面的位置。
5.4 电梯安装测量
在结构施工中,从电梯井底层开始,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准,及时测量电梯井净空尺寸,并测定电梯井中心控制线。测设轨道中心位置,并确定铅垂线,并分别丈量铅垂线间距,其相互偏差(全高)不应超过1mm。每层门套两边弹竖直线,并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水平度一致。
5.5 玻璃幕墙的安装测量
结构完工后,安装玻璃幕墙时,用铅垂钢丝的测法来控制竖直龙骨的竖直度,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以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相配合,对其误差应在分段分块内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积累。幕墙与主体连接的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其测量放线偏差高差不大于±3mm,埋件轴线左右与前后偏差不大于10mm。
6 放线质量检查工作
每次放线前,均应仔细看图,弄清楚各个轴线之见的关系。放线时要有工长配合并检查工作。放线后,质检人员要及时对所放的轴线进行检查。重要部位要报请监理进行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所有验线工作均要有检查记录。
7 精度要求
轴线竖向投测精度不低于1/10000。平面放线量距精度不低于1/8000,标高传递精度主楼、裙房分别不超过±15mm、±10mm。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测量;高程线
中图分类号:TU973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要求形状各异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控制红线及设计提供的控制坐标及水准点,作为工程垂直度、轴线及高程的首级控制网,再由首级控制网点在施工现场布设次级控制点,作为建筑物施工放样校核检验的依据。依据首级控制网点在工程施工至±0.00时,在建筑物内建立控制网,在组成控制网的控制点上进行竖向投测,将控制网传递至施工楼层上,对工程进行垂直控制及施工放样。建筑施工中垂直度、轴线及高程的控制工作涉及面很广,操作难度大,精度要求比较高。“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1 测量请的准备
1.1测量的要求
1.1.1 所有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内方可使用。
1.1.2 按照甲方书面提供的工程控制平面、控制红线、控制坐标点和水准点,保证场地定位和标高正确。
1.1.3 施工控制网和定位测量实行初测、复测、检验验收三级测量制度,其他测量实行初测、复测二级测量制度。
1.2测量准备工作
1.2.1 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
1.2.2 对图纸进行校核。
1.2.3 确定放线精度。
1.2.4 测量设备、仪器确保在有效期内。
2 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
2.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及工程特点,平面控制网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边长相对误差1/5000,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设置三横四纵七条主控轴线。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以及纵轴北侧投测到围墙上,横轴西侧、纵轴南侧设置定位桩,用红油漆标出三角形,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桩埋设
2.2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高程控制网的水准点埋设有临时点和半永久点,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按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的半永久桩的方式埋设。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场区内规划给定的高程点BM4=167.45 m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首先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复测合格后,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BM2=168.73 m,该点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3 基础测量
基础施工完毕后,在±0首层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辅助轴线距轴线500~800 mm为宜,并在辅助轴线交点或端点处埋设标志,标志点预埋100mm×100mm×5mm钢板作为轴线控制点,内控点布设,如图2所示。
4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
4.1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高程控制线线由钢尺传递弹出,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2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层层传递,有效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4.3 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使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进行,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测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5 结论
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将林立于城市之中。这就对建筑施工测量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质量目标的实现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JB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
[2]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
[3]GB R897-19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S].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施工测量作为建筑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是联系各施工工序的纽带,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要求形状各异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控制红线及设计提供的控制坐标及水准点,作为工程垂直度、轴线及高程的首级控制网,再由首级控制网点在施工现场布设次级控制点,作为建筑物施工放样校核检验的依据。
依据首级控制网点在工程施工至±0.00时,在建筑物内建立控制网,在组成控制网的控制点上进行竖向投测,将控制网传递至施工楼层上,对工程进行垂直控制及施工放样。建筑施工中垂直度、轴线及高程的控制工作涉及面很广,操
作难度大,精度要求比较高。“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一、施工测量的原则
为了保证各种建(构)筑物、管线等的相对位置能满足设计要求,以便于分期分批地进行测设和施工,施工测量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首先在施工场地上,以原勘测设计阶段所建立的测图控制网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施工控制网来测设建(构)筑物的轴线,再根据轴线测设建筑物的细部(基础、墙体、门窗等)。施工控制网不单是是施工放样的依据,也是变形观测,以及将来建筑物改、扩建的依据。
二、施工测量的要求
1、所有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内方可使用。
2、按照甲方书面提供的工程控制平面、控制红线、控制坐标点和水准点,保证场地定位和标高正确。
3、施工控制网和定位测量实行初测、复测、检验验收三级测量制度,其他测量实行初测、复测二级测量制度。
三、测量准备工作
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
2、对图纸进行校核。
3、确定放线精度。
4、测量设备、仪器确保在有效期内。
四、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前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2.建(构)筑物的放样(测设)工作。在施工期间,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管线等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放样到相应的地面上或不同的施工部位,并设置明显的标志,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这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3.检查、验收工作。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部位的实际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实测验收的记录编绘资料和竣工图,作为 验收工程质量和工程交付使用后运营管理、维修、改 (扩)建的依据。
4.变形观测工作。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构)筑物在水平位置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移和沉降,手机整理各种变形资料,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这也是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
五、测量责任以及资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不仅要确认每次测量的测量方案,而且还要落实技术负责人,在每一次测量后,做好校对、观镜、复核、审核的工作,并且要签字。
做好测量技术资料的保管,包括原始记录以及根据原始记录整理的测量结果等,这些都要妥善保管
在每一次审核测量结果时,技术负责人要加强对工程异常情况的审查,比如;沉降、垂直度等等,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通报专业监理工程师,不可以隐情不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此同时,作为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要加强与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到现场进行定期抽查,并且要建立相关的测量资料档案,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六、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有个工程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地上16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53.5m,对主体工程的测量要求较高,并且工程垂直度按要求层间不得大于±3mm,全高竖向偏差为3H/10000,且不得大于±30mm。所以我们便从以下方面展开了测量工作。
(一)平面控制
该工程属于高层建筑,位于街面。我们根据提供的测量标志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复测,根据建筑物的轴线和开间建立矩形平面直角坐标系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的基准。在矩形控制施测中,其四角顶点用经纬仪测每角的顶角为90°;每角用两个测回,误差不大于±9”—15”;四角的总和为360°,误差不大于±20”;四边的距离测量精度为1/5000L。然后对平面控制的四个顶点设立牢固的标志,并且,对四个顶角的观测药定期核对以保证测量的精确度。
(二)高程控制
由于施工场地比较狭小,水准点的设置很难根据现场实际设置四个水准基点,进行联网观测,其闭合差小于±2mm,按测站数成正比例进行闭合差平差调整,使各点都得出准确的调和数据,以便在工程使用过程中相互进行校核。
(三)竖向控制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计划采用内控法作为竖向控制方法。在内控法施测中主要用威尔特ZNL激光铅垂仪对主楼主要控制线进行天顶、天底投测法投测。
(四)建立轴线垂直引测基准网点
在地下室施工结束时,根据图纸轴线关系,在±0.000楼板砼上,每栋塔楼都精确埋设200×200×10钢板为测量标志,精确测量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夹角度数。距离须用检验过的钢尺丈量,角度应用经纬仪(J2 级的精密仪器)测量,在各个控制点,分别作标记,反复测各点的尺寸,角度无误后整理成原始资料。
(五)对主楼各层轴线的投测
1.投测点设置后,在各层楼板投测点处留置200×200孔洞供激光铅垂仪的光线通过。
2.在天顶投点过程中,一定要在消除仪器本身的缺陷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后才能投测到楼层上。
3.进行上层楼面投测时,测出该层全部轴线位置,然后以此进行楼面各尺寸的放样工作。
(六)测量主楼的标高
1.主体结构标高53.5m,按照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0mm,根据附近水准点,先于底层柱上测出+1.0m标高线,划上线“”标记,后用专用钢卷尺从底层红三角+1.00标高线沿三根柱身逐层向上丈量,三根柱丈量不得大于5mm,然后取三点平均值,划上相对标高线,写明相对高程,并用水准仪按每层楼设计标高抄平。
2.为避免偏差积累,在逐层丈量时,必须每隔3—5层就从底层+1.00m标高线丈量一次高程,如发现误差,及时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篇6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1.工程实况
我省某高层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8 896 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0 200 m2,裙楼建筑为6 942 m2,住宅建筑面积为36 986 m2。建筑总高度为76.05 m,地下2层,地上23层。本工程轴线众多,立面结构造型复杂,大部墙、板、梁为曲面弧形结构,不同半径的各种圆弧形粱多达几十种。设计上的创新势必增加施工难度,而采用常规的四角转镜法测量放线已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并保证建筑物轴线和弧形部位的精度,是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重点和难点。
2.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2.1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测量方案及流程
2.1.1施工测量流程
轴线:复测红线建筑基础轮廓线放线精放建筑物主轴线确定基坑开挖范围设立轴线控制桩动态控制基坑开挖电梯坑、集水坑定位并字形控制网测设其他轴线引测柱、剪力墙边线弹墨线。
高程:高程引测设立±0.000 m高程控制点控制基坑开挖引测相对高程点至基底控制基础底板高程由基底向上引测高程控制地下室各层高程。
2.1.2轴线及高程控制方案
场地平整后,即根据建设方给出的建筑红线及设计图,在施工场地上进行主轴线测设,设立轴线控制桩。该部工作的重点为保证轴线控制桩的准确性,难点为控制弧型部分的土方开挖范围及保护控制桩。
用经纬仪在轴线相交处置镜,采用测距仪和钢尺在建筑边线外6 m处设立―圈控制桩,通过两栋塔楼圆心的4条轴线形成“井”字形控制网。
土方开挖阶段,由控制桩投测轴线,确定开挖线。在边界外2 m处再设1圈间距为2 m的辅助桩来控制弧形部位开挖范围。如果市政道路施工时形成交叉作业,不便采用控制桩,可用红外线测距仪的动态跟踪测量功能监测弧形部位的开挖。
地下室放线采用“并”字形控制网,地下2层及地下1层均由基坑边轴线护桩向下投测控制轴线,再由控制轴线引测其他轴线:弧形部分采用极坐标法测设。控制轴线引测完毕后,立即进行距离复核,应满足较差小于3 mm的轴线放线精度。
高程控制主要采用水准仪转测控制点的方法。首先根据建设方给定的水准点进行±0.000 m的引测,采用闭合回路法校核。将±0.000 m高程点标示于附近不沉降的固定建筑物上,然后由该±0.000 m高程点引测出其他高程控制点,布置在施工场地四周。基坑开挖时,每米深度设一个高程控制点,在基坑扩壁上标记明显油漆色带,粗略控制土方开挖深度。当土方开挖接近基底时,做一个混凝土基
座,将垫层底高程(-9.8 m)转测至基座上,用来精确控制垫层面平整度及底板高程。随施工阶段的进行,地下室各层高程均由该点向上引测,以避免累计误差。
2.2裙楼及主楼施工测量方案及流程
2.2.1施工测量流程
轴线:设立轴线传递基准点预留轴线引测孔轴线控制点竖向投测确定控制轴线确定其他轴线柱、剪力墙边线弹墨线关键部位模板检查线弹墨线。
高程:转测±0.000 m高程控制点设置各层高程控制点脚手架高程控制模板高程控制混凝土浇筑高程控制。
2.2.2轴线及高程控制方案
在±0.000 m以上,只有一层裙楼的放线位置低于轴线控制桩,可以利用“井”字形轴线控制网,上面楼层必须进行轴线垂直引测。考虑到激光垂准仪的架设环境要求,为避免施工干扰,将轴线传递基准点设置在地下1层。在轴线传递点的选择上,经过反复比选,在保精度,易于复核,方便施工前提下,确定了a、b、c、d成等腰梯形的4点为基准点,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角度闭合方案发展为“四点传递、相互闭合”的轴线传递方案。
a、b两点确定横向轴线, c、d两点纵向轴线, b、c两点连线可以控制内天井走道位置。a、b、c、d控制点引测完成后,用极坐标方法确定圆心点0,再由圆心0放出扇行部分的轴线。放线结束后须进行复核:经纬仪置于0点,以c点(或b点)作后视点进行角度复核,用钢尺进行轴线间的距离复核。
每一层楼的轴线转测均由地下1层的基准测,避免产生累计误差。地上部分高程测量控制基为±0.000 m。当地面l层施工完成后,将士0.000 m引测至建筑物上,在电梯井和内天井设立3个±0标准点。以上每层楼的高程均从该标准点用钢尺向测,在楼层上用水准仪测量闭合差进行检核(闭合在3 mm以内)。由于建筑物总高度为76.05 m,大于钢尺的尺长,因此在高度的一半处(12层)再设立高程控制点(高程为37.80 m),控制上部楼层高程。
2.2.3数据资料的整理归档
每次测量工作和放线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数据的整理,将工作内容的全过程、参加人员、最终结果记入测量记录本。每层楼放线结束后填写分区、分楼层放线记录表,交由参与复核的检查工程师签字后存档。所有原始数据、测量结果(除分类保存外)均录入计算机进行备份。重要数据资料(如高程转测记录、轴线放线记录、放线复核记录)原件交由项目部资料室统一管理。
3.施工测量方案的实施
3.1基础及地下室施工阶段
按方案要求,共设立了轴线桩21个,其中8个为主要控制桩。采用断面为5 cm×5 cm的木桩,上钉小圆钉,周围50 cm×50 cm用砖围护,内浇筑混凝土,上覆预制混凝土盖板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控制桩状态,―旦损坏立即用交会法恢复。
3.1.1AutoCAD辅助施工测量
本工程放线中,大量采用了借线引测法、极坐标法、弦线法等放线方法:极坐标法包含有很多直角坐标转换成极坐标的计算,弦线法放线中涉及大量弦线长度、弦线至圆弧距离等计算,计算工作非常繁琐。若利用数学方法手工计算,工作量将非常大,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采用Au-toCAD软件在计算机中绘制1∶1比例的放线图,利用标注(DIM)命令和量距(DIST)命令,可在图上直接得到距离值。
3.1.2制作弧形检查尺
本工程施工中有大量弧形剪力墙,钢筋绑扎后不易检查就位情况。因此,我们设计制作了检查尺。先将弧形简化制作出加工单,再用Φ15镀锌钢管在弯管机上加工制作成型。使用时只需将检查尺靠在钢筋(或模板)上,就能达到检查控制的目的。
3.2裙楼及主楼施工阶段
3.2.1基准点的设立
该阶段施工测量的前提条件是要有精确的基准点。一般是将基准点设立在钢板上。具体做法为:用8 mm厚2块钢板制作成200 mm×200 mm的预埋件,初步定位后,焊在地下l层楼板的面筋上,与楼板浇筑成一个整体。在该层放线时,由从基坑边轴线控制点向下投测的主轴线借线至钢板上,再用经纬仪复核角度值,用红外线测距仪复核距离值,调整差值后得到基准点(即轴线传递时垂准仪的对中点),再在四周砌筑30cm高的砖,上加盖板进行保护。
3.2.2预留孔的改进
由于轴线传递点设在室内,因此每层楼的楼板上都要设置轴线预留孔,该预留孔要求在楼板混凝土初凝后就能贯通使用。通常的方法是:在楼板底筋上固定Φ150的PV管,待混凝土初凝后拔掉。实际运用中发现,混凝土中的PVC管难于拔出,不是破坏了混凝土就是损坏了PVC管板底模板上的开孔也是一大问题,不是开孔位置对不准就是大面积损坏了模板,影响了孔四周混凝土的结构。经过几次试验改进,决定采用先开孔,再预埋的方法,并用钢板自行加工了预留孔器,成功解决了以上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为后续工作争取了时间。
4.结束语
任何一项建筑工程的实施均以测量作为开端,尤其是复杂体形的高层建筑物,其独特外观效果的实现更离不开完善的测量体系。同时,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各部分构件是否按设计位置定位和相互连接,决定着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因此可认为施工现场测量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体工程质量,笔者认为有针对性地建立符合具体工程需要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测量体系,并有效控制其测量质量,是整体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联合测量法;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施工测量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一般情况下,施工测量误差会受到自然条件、垂直度和倾斜度的影响,高度越来,这种影响就越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测量精度的控制,确保建筑的垂直度和倾斜度满足相关要求。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高程建筑施工测量工程实例,简要探讨联合测量法在平面和垂直控制网建立过程中的影响。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一高层建筑施工建设项目。该建筑的设计总高度达到127m。地下部位为2层,地上部位为37层。建筑的总面积达到12880m2。在该建筑中一共设置了3到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外部钢结构连接在一起。施工测量精度要求最终投点误差为±5mm,高程传递误差为±5cm,外墙倾斜度收敛角±30″。
2施工测量难点和解决方案
在本工程的施工测量过程中,测量精度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的因素为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变形的影响;仪器轴系误差的影响;高程传递的影响。为了有效的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本工程进行施工测量时,对于控制网的建立采用外控制与内控制相结合的联合测量法。本工程进行高程的传递采用的是悬挂钢尺和全站仪天顶测距联合发。为了有效的确保控制网的精度,本工程采用精密三等水准测量的方式对已经传递好的高程进行检查,并进行平差处理。
3平面控制测量
3.1建立外控制网
在主楼的四周建立GPS网,以形成外控制的方式,并将该主楼的控制网与市政工程网进行联测,同时与内控制网进行联测,这样即可得到内外控制参数。
3.2建立内控制网
为了有效的提高施工作业的便利性,本工程采用自由坐标系建立方格网。
3.3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进行建筑方格网的测设一共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先进行主轴线的测设,第二步则进行辅助轴线的测设,第三步则进行网格点的测设。
3.4各层控制网点的传递
对于内控制网点和主方格网点的传递采用的是激光投点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准确的将底层的平面坐标传递到需要进行施工的楼层。对于通过投点的方式所得到的点位,应对其边长的距离进行量测,并与±0.0层控制点的距离进行比较,如果其误差在施工允许范围之内,则该传递的点位可以作为施工控制点进行使用,否则应重新进行点位的传递。
4高程控制测量
4.1高层控制测量具体实施办法
首先采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测量,从而将已知高程控制点引测到±0.0层的控制点上,并将这些控制点作为高程传递的起始数据。接着采用激光投点的方式将±0.0层的控制点引测至需要施工的楼层上,然后通过检查和校正,以确保控制点的误差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这样即可作为楼层施工的高程控制点。
4.2几何水准测量
由于在本工程的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对于测量的精确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三等精密水准的方式进行,以此测量数据作为首级高程控制数据。接着通过二等水准点施测三等精密水准至±0.0层控制点。然后需要经过严密的平常,从而方可将最后的数据作为高程起算的数据。
4.3高程传递
4.3.1高程传递方法。一般情况下进行高程的传递采用的是悬挂钢尺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等。在本工程中进行高程的传递采用的是悬挂钢尺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相结合的方法。在采用悬挂钢尺法时,应确保钢尺垂直固定。在采用钢尺在进行丈量时,应在0°、90°、180°、270°这四个方位进行测量。在钢尺的测量过程中应考虑拉力、温度以及尺长等因素的修正,最终将所丈量的数据进行平均,取平均值作为一测回值。在采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时,采用的仪器为激光垂准仪。采用这种仪器可以对垂距进行测量,对于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应考虑温度、气压以及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并需要进行校正。根据所测量得到的数据与钢尺丈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值满足限差的要求时,则可以将其中数作为投测点的高程。4.3.2高程传递精度。以本工程18层、28层和35层为例,对其主控制点O、E、F、G、H实际测量精度进行统计评定。各个主控制点的高程传递精度均能够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每层的误差均在3mm以内。最大差值ΔH为2.4mm,最小差值ΔH为0.2mm。以上所得到的数据仅仅表示某一楼层的高程传递精度,但是对于整个建筑物而言,还可能会产生系统性的误差。
4.4高程检测与修正
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随着建筑楼层的不断增加,采用以上的方法进行高程的传递,虽然每一层的楼层高程传递能够满足精度要求,但是还可能会产生系统性的误差。因此为了有效的较小这种系统性的误差,在楼层全部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采用精密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对高程进行检测和修正。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在楼梯口往上对各个楼层的投测控制点进行观测,通过这种方法即可对已传递的高程进行检测和修正,最后还需要进行平差处理,以此作为最终高程成果。
5结语
本工程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应用了联合测量法,采用这种方法有效的对建筑的垂直度和倾斜度进行了控制,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可以通过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联合测量法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清泉,胡国红.浅析联合测量法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5,20:91.
篇8
关键词: 《建筑施工测量》 项目教学法教学活动
《建筑施工测量》在土建各专业整体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学生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传授、测量仪器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组织实施能力的培养任务。该课程还关系到中、高级测量工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考核工作。在教学中,基本理论一定要讲透彻,让学生真正领悟其基本原理;实习要充分,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仪器。为了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施工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决定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我设计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1.情境设置。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
2.操作示范。
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解决项目的过程。
3.独立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
4.确定项目。
小组通过调查,研究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项目。
5.协作学习。
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6.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
二、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施工测量的应用
1.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为项目教学法打基础。
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将这部分内容放到实习现场讲授。实践证明:由于仪器数量不足,现场条件不规范,学生自控能力弱和教师精力有限等原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将测量实习中的操作细节、注意事项等带共性的问题分类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并分发到学生手中,并将这些内容有意识地回归课堂。教师在授课时要有针对性地讲授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在上实习课时有的放矢,较快地进入角色。多媒体技术已深入到当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也是易被学生接受的一种新鲜事物,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并能结合测量教学实际积极运用。比如可把仪器构造、实习操作步骤等制成幻灯片和课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避免学生对仪器的一知半解和主观臆断,也使死记硬背仪器部件及实习步骤的现象大大减少,提高教学效率。
2.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组织学生实施项目。
由班级的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制订项目计划,画出作业略图,列出所需仪器、工具和辅助材料。同学们讨论积极、激烈,极大地调动了创作欲望,锻炼了发散思维能力,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了各小组项目实施方案。例如:下面是各组项目计划与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
A组项目计划:场地平整测量。工作目标:了解场地平整测量的方法;掌握场地平整测量的步骤;培养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工作内容:实测场地地形。
B组项目计划:建筑物定位测量。工作目标:熟悉主轴线测设的方法;掌握主轴线的测设的步骤;锻炼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内容:水平角与距离测量。
C组项目计划:施工放线测量。工作目标:了解施工放线的方法和步骤,掌握龙门板测设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工作内容:龙门板的标高测量,经纬仪投设墙、柱轴线。
D组项目计划:基础及墙体施工测量。工作目标:研究基础及墙体施工测量的理论基础;掌握施工测量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习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工作内容水准测量,垂球吊线。
3.完成教学项目后,帮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既作为学习的目标,也用以激励和检查学习的情况,评价要特别注重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教学项目结束后,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首先由各小组对施测成果进行评价,谈谈体会,然后由老师对整个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评估。
(1)施测方案虽然不够详细,但基本能够指导完成施测任务。
(2)施测的方法和步骤基本正确,施测程序不熟练,组织与协作不够好,造成施测过程反复进行,无疑加大了工作量。
(3)对施测成果经过检查,施测精度符合要求。
(4)对施工放样的过程有了较深认识和了解,基本上掌握了放样方法和步骤,基本达到了项目教学的目标。
三、结语
我们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总结出了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一些规律,积累了一点教学改革经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自学能力大大增强,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师生一致认为: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施工测量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篇9
关键词:平面控制;高程控制;轴线控制点;激光投点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 due to human, equipment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caused by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can not reach the requirement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and gives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measure to help people in work across similar problems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cause analysis, and correct them.
Keywords: plane control; Elevation control; Axis control points; Laser shots point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平面控制不当
1.现象
根据平面控制网测放轴线,其细部尺寸精度不够。
2.原因分析
(1)未能根据高层建筑形状选用较佳的控制网形状,随着施工的进度未能将控制网延伸到受施工影响区之外,使建立的控制网无法校核。
(2)建立方格控制网时,未考虑高层建筑楼层结构变化情况,控制网中转频繁,造成偏差。
(3)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如:
A、平面控制网的制定及施工方案未充分考虑建筑物特性,设计定位条件、建筑物形状和布局、主轴线尺寸等,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虑。
B、平面控制网制定未考虑闭合图形,施测时无法校核准确性。
C、平面控制线之间距离太短,影响精度要求,控制点之间有障碍物,不通视。
D、制定标高控制网时,未根据已知标高点的准点位置,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布局特点。
3.防治措施
(1)根据建筑物形状正确选择、布置矩形网、多边形网、主轴线,建立网格时应考虑控制网校核点。
(2)熟悉施工图,综合考虑建筑物整个施工过程,从打桩、挖土、浇筑基础垫层、各楼层结构变化情况等方面考虑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
(3)平面控制网中,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统放样,控制点之间距离误差要求不大于±2mm,测角中误差不大于±5"。
(4)建筑施工控制网的测量精度不应超过1/40000,施工中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施工控制网测量精度一般取1/20000。
(5)在高层建筑中,投测点的布置形式必须保证可靠、方便、闭合、准确,基本常用的几种形式有:三点直线形、三点角度形、四点丁字形、五点十字形。无论何种形式,主轴线上的控制点数都不得少于3个。
二、高程控制不当1.现象
高层建筑测量水准精度差。
2.原因分析
(1)高程控制网点选择位置不正确,水准点未妥善保护,引测标高未闭合复测。
(2)实测选用仪器不当及方法不规范。
A、仪器和标尺有缺陷或未校正,产生误差。
B、仪器架设位置与前后视距点距离差偏大,产生偏差。
C、水准仪视线未整平,视平线不平行于水准面。
D、水准仪照准时,十字丝未对准水准尺。
E、水准仪照准时,焦距未调好,视差未消除。
3.防治措施
(1)制定高层建筑工地上高程控制点,要联测到国家水准标志上或城市水准点上,高层建筑物的外部水准点的标高系统与城市水准点的标高系统必须统一。
等级 每公里少于15站 每公里多于15站
Ⅱ 4或1 5或1.2
Ⅲ 12或3 15或3.5
Ⅳ 20或5 25或6
(2)高层建筑工地所用的水准点必须固定,且各水准点和±0.000水平线应妥善保护,以求得施工过程中标高统一,在雨季前后对控制点各复测一次,保证标高的正确性。
(3)实测时应使用精度不低于S3级的水准仪,视线长度不大于80m,且要注意前后视线等长,镜位与转点均要稳定。
(4)Ⅱ、Ⅲ、Ⅳ等水准测量均应进行往
返测或单程双仪高法观测,其测量结果的 注:表中L为往返测、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公里数,或两水准点间往(返)测水准路线的公里数;n为往(返)测的测站数;限差为mm。
限差应符合右表要求。
三、轴线控制点偏差
1.现象
使用吊线坠法工艺向上传递轴线时,轴线竖向控制出现偏差。
2.原因分析
(1)线坠制作精度不够,导致控制点与线坠轴线和细钢丝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引线偏差。
(2)操作不认真,末解除钢丝扭曲打结现象,未设防风吹的设施。
(3)吊线时,未提供照明、通讯联络设备,上下操作不认真。
(4)由于楼层较高,预留洞位置交叉偏移,吊线不畅通,轴线控制点引测不准确。
3.防治措施
(1)线坠呈圆柱,顶端为锥形,重15~20kg,其锥形尖端与钢丝悬吊线应 与坠体轴线为同一竖直线。
(2)坠线应使用没有扭曲的ф0.5~0.8mm钢丝,吊时线坠应保持稳定不 旋转,吊线本身平顺。悬吊时所在楼层设风挡设施,预防风吹造成吊线本身偏斜或不稳定。悬吊时要注意有充足的亮度,保证坠体尖端正指控制点。
(3)在投测中要有专人检查各预留洞位置是否碰触吊线,上下要配合默契, 通讯畅通,取线左、线右投测的平均位置轴线。控制点悬吊结束后,使用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进行闭合校核,如误差超出±3mm时,则逐一重新悬吊。
(4)在±O.000首层地面或地下室底板上,制定轴线控制网或以靠近高层 建筑结构四周的轴线点为准,逐层向上悬吊引测轴线和控制结构竖向偏差。为保证控制点坠吊精度,楼层每升高3~5层(14m左右)时,重新于结构面上预埋钢板,投测控制点,建立新控制网,新控制网经校核无误,方可投入使用。四、 激光铅垂仪法投点偏差大
1.现象
使用激光铅垂仪投测轴线进行竖向控制,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2.原因分析
(1)首层结构平面上轴线控制点精度不能保证。
(2)仪器未调置好或仪器自身未校核好。
(3)未消除竖轴不垂直于水平轴产生的误差。
3.防治措施
(1)首层楼面上的轴线控制网点必须要保证精度,预埋钢板上的投测点要校核无误后刻上“+”字标识。在浇筑上升的各层混凝土时,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与首层楼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孔洞,保证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2)为保证轴线控制点的准确性,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整仪器对中,严格整平后方可启动电源,使激光器起辉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光斑通过结构板面对应的预留孔洞,显示在盖着的玻璃板或白纸上,将仪器水平转一周,若光斑在白板上的轨迹为一闭合环时,调节激光管的校正螺丝,使其轨迹趋于一点为止。
(3)为了消除竖轴不垂直水平轴产生的误差,需绕竖轴转动照准部,让水平度盘分别在0°、90°、180°、270°。四个位置上,观察光斑变动位置,并作标记,若有变动,其变动的位置成十字的对称型,对称连线的交点即为精确的铅垂仪正中点。五、结束语
在施测中,由于人为、设备或者外界条件影响,会为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之处,作为测量人员我们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检核,根据国家技术标准,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测量任务。
参考文献:
张厚先 陈德方, 高层建筑施工,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默,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06期
翁文杰,浅谈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背景,冶金丛刊,2002年S1期
作者简介:
姓名:余培杰;出生年月:1982年10月;性别:女;籍贯:河南省许昌市;工作单位:郑州经贸职业学院;职称:助工;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测量地址:郑州市惠济区天河路18号 邮编:450000
篇10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监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的监理工作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监理工程师做到对施工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控,重视和加强测量的监理工作,并贯彻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始终。
1 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比较,除测量过程相反、工作程序不同以外,还有如下两大特点。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较测图高
测图的精度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大小,而施工测量的精度则与建筑物的大小、结构形式、建筑材料以及放样点的位置有关。例如,建筑物本身的细部点测没精度比建筑物主轴线点的测设精度要求高。这是因为建筑物主轴线测设误差只影响到建筑物的微小偏移,而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和尺寸,设计上有严格要求,破坏了相对位置和尺寸就会造成工程事故。
(2)施工测量与施工密不可分
施工测量是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桥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十,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样是实地上的标桩,它们是施工的依据。当工地上有几个工作面同时开工时,正确的放样是保证它们衔接成整体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施工测量人员在放样前熟悉建筑物总体布置和各个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图,并要检查和校核设计图上轴线间的距离和各部位高程注记。在施工过程中对主要部位的测设一定要进行校核,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施工完成后还必须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有些高大和特殊建筑物,为了控制施工进度,积累资料,掌握规律,为工程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维护和使用提供保障,在施工期间和建成以后还要进行变形观测。
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监理
2.1施工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测量的监理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施工控制网时,首先应审查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一般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的格网( 称建筑方格网) 。对于扩建工程或改建工程,当建立方格网有困难时,可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建筑施工通常采用建筑坐标系( 亦称施工坐标系) ,其坐标轴与建筑主轴线应一致或平行,以方便定位和施工放样。
( 1) 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是否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设,并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所拟定。
( 2) 方格网布置时,是否已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布设在整个场地的中部,并与总平面上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相平行; 方格网的转折角应严格成90度; 方格网边长的相对精度应视工程要求,一般定为1 /10 000 ~ 1 /20 000; 控制点用桩的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处。
( 3) 重点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主轴线的定位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来测设的,因此,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将主轴线点的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依据附近的测量控制点,通过适当调整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来定出主轴线,以进行复核、对照。
( 4) 详细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在主轴线测定以后,监理工程师可详细测设复核方格网。复核方法: 根据主轴线四个端点通过交会定出方格四个角点( 用混凝土桩标定) ,以上述构成“田”字形的各个格点作为基本点,再以基本点为基础,按角度交会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测设复核方格网中所有各点( 用木桩或混凝土桩标定) 。
施工控制网( 建筑方格网) 是一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必须事先制定一套完整的测设复核程序,不能简单沿用施工单位布设施工控制网的顺序。
2.2建筑施工测量的监理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主轴线时,一般应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给出的建筑物位置进行定位,也就是把建筑物的墙轴线交点标定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交点进行详细放样。建筑物轴线的测设主要有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和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两种方法。
( 1) 当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来测设建筑物轴线时,监理首先应审查核实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规划道路与红线的关系是否得到政府规划部门的批准; 检查核实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数据、平面控制坐标的准确性; 检查总平面图上的坐标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根据规划红线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并要求施工单位在轴线的延长线上打桩,以便在开挖基槽后作为恢复轴线的依据。
( 2) 当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来测设建筑物轴线时,监理首先应检查核实总平面图上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已有建筑物位置的关系,检查总平面图上的坐标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已有的建筑物,采用延长轴线法、直角坐标法、平行线法来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建筑物的主轴线测好后,监理工程师应进一步详细复核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 ( 中心桩) ,同时应检查复核建筑物轴线间的距离( 误差不得超过 1/2 000) 。
在建筑施工测量中,基础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包含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找平、基础施工的放线和找平。对于基槽挖土,监理工程师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基槽( 坑) 的壁上每隔 2 ~3 m 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桩( 平水桩的标高误差应控制为 ±10 mm) ,这些木桩可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待土方挖完后,监理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槽宽度和标高,合格后方可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垫层施工。基础施工在轴线投设时,如建筑物精度要求较高,应用经纬仪投点,再按设计尺寸要求进行复核。标高可直接在模板上定出控制线,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水准
点进行复核。
2.3建筑工程变形测量的监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变形观测主要是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基准点进行的,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是 2 ~3 个埋设于建筑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准点。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不能相距太远,一般应在 100 m 范围以内,在与城市水准点连测后,获得基准点的高程。两者之间的高差应经常用水准仪测量检核,以确证其高程的稳定性。在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上埋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一般是沿建筑物均匀布设,但在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平面形状改变处、沉降缝两侧、有代表性的柱和基础上,应加设沉降观测点。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沉降观测时,首先应检查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检查观测点是否便于立水准尺进行观测并能够长期保存和不容易受到破坏; 检查基准点的布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再审查施工单位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案: 包括审查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和测量的精度控制、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对于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大型或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
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情况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 1 ~5 层观测一次; 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如建筑物为均匀增高,应至少在荷载增加到 25%、50%、75% 和 100% 的时候各测一次。如遇施工过程中的暂时停工,在停工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在停工期间,可每隔 2 ~3 个月观测一次。最后应对施工单位每次沉降观测的数据进行检查复核并签署监理意见。为了保证水准测量的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不得超过 50 m,前、后视距离要尽量相等。
3 结 语
根据以上所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测量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监理工程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对测量全面监理,为保证工程的质量与人民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工程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