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3:1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成本核算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成本核算论文

篇1

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关物流服务时,商品在流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包括活劳动、物化劳动和时间资源的货币表现,具体指运输、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储存等活动中支出的人力、物力的价值总和。物流成本核算是指企业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如生产批次、加工步骤、产品品种等,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分批法、分步法与品种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在正确且清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不同产品、不同期间等不同费用界限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物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算出物流环节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单位成本。

2我国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核算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的含义、其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核算十分模糊,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时大多依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的理解来确定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式,导致从行业、宏观环境来看,核算内容不一致、反映出来的核算结果缺少可比性,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国家对物流市场与企业物流成本的宏观调节与控制,这从我国宏观统计的数据可见一斑,我国关于企业物流管理以及物流市场方面一直都没有详细系统的数据与分析,只有粗略的总和,而这与核算标准模糊不规范有必然联系。笔者认为导致企业核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模糊的原因有:截至目前,我国颁布的关于规范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条文只有《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且该条文大多是原则性规定,如物流成本应包含哪些内容,核算物流成本应使用哪些方法,仅在选择范围上作出限制,并未对具体操作、如何落实等细节方面作出规定;同时,物流成本核算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多且杂,而物流成本并没有专设的会计科目,而是并入其他成本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有些企业将促销费用并入物流成本,而有些企业仍计入销售费用;有些企业将过量生产、过量进货所产生的超额仓储费用、运输费用等计入物流成本,而有些则计入生产成本,这无疑降低了核算结果的有效性与可比性,也不利于物流成本进行针对性强且全面系统的分析,增加了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2.2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仍陷于传统观念

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是为了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但是目前,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耗费人力物力计算物流成本,却限制了其用途,往往只停留在知道物流成本大概多大,限于传统会计对核算和反映成本的层次,还远远没有意识到核算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出的数据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因根据核算结果将管理会计中的有关方法应用到归集和分配物流成本,并将核算结果与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经营决策等领域结合起来,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测,并进一步调整企业策略与目标。而由于其适用范围不大,导致企业对核算物流成本的积极性不高。事实上,物流成本的核算如果没有以明确的核算目的为前提,做到有的放矢,是不能起到真正作用的。

2.3缺乏物流成本核算的专业人才

目前,企业在职会计人员大多缺乏核算与控制物流成本的理念,物流成本大多与企业制造成本、管理成本等混为一谈,不利于物流成本核算的发展。这是由于,虽然物流成本核算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但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断层,目前在职的会计专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专门正规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教育与培养,而这是当前我国物流成本的核算与运用中面临的较大阻碍,只有尽快加强财会人员对基本物流知识的掌握、提高其专业素养,才能保证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理念框架的发展。

3物流管理中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统一物流成本核算标准

一方面,从物流成本核算标准的细化和强化开始,明确物流成本包含的物流子系统中及各个物流子系统中物流成本的可能构成,建立科学系统的物流成本构成与核算体系,加强核算标准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加大力度解决物流成本核算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物流成本核算标准间的技术性冲突,使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和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合起来消除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困惑。

3.2单独核算物流成本

单独核算物流成本既是指将物流成本从传统销售成本、制造成本等成本项目中分离出来;也是指赋予核算出的物流成本以决策、管理的作用。企业将物流成本从传统成本中分离出来有两种方法:一是设置专门的“物流成本”账户,并在“物流成本”科目下设置相关的二级科目与明细科目,如“物流成本-运输费用”等;另一种是在按照现行会计制度核算成本的同时,设置物流成本的账簿,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另外的核算,两者平行登记。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可取之处,前者有助于降低工作量,并且在只使用一套核算记录体系的情况下不易发生混乱,会计信息的质量更高;后者与前者相比不会与现行的会计制度发生冲突,只需另开一账户,但是物流成本信息易与其他成本信息混在一起,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盈利能力、负债能力等的判断。

3.3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物流成本知识的培训

物流成本的核算能否正确实行不仅在于核算标准、核算内容是否得到完善与统一,企业的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也担负着重要责任,缺乏专业素养的会计人员是无法正确全面地核算物流成本的。因此,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使他们真正掌握如何正确核算物流成本、理解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与意义,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水平,使物流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可比性发挥出来。

4结论

篇2

关键词物流成本核算物流管理

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早,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条件支撑,其发展水平较高。我国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已有20余年,国家的物流政策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和细化,但目前还未出台任何针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规定或会计核算制度,关于如何核算物流企业成本以满足财务会计需要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十分缺乏,各个物流企业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企业成本,使企业所核算的物流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因此,分析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探索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很有必要。

1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

目前,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在理论上尚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实务中也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传统运输业转型的物流企业,其成本核算均沿用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拥有公路运输资产的转型企业,其成本计算对象主要有三种类型:①以业务划分,如货运业务、装卸业务;②以营运工具划分,如货柜车、散货车、空调车、冷冻车;③以运输路线来划分,并把成本费用构成细分为:运输营运成本、仓储成本、管理费用。通常该类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是由运输营运成本与仓储成本的简单累加构成,其缺陷是没有从企业整体业务考虑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无法提供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客户的成本,也无法计算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成本,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

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资产型、多功能、大规模的特点,通过提供物流服务实现资产的增值。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把物流服务看成是一种无形产品,把相关物流功能整合成的合同服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比照制造企业细分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营业费用(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和佣金、广告费用、售后服务费)、管理费用(主要是与研究、开发和总体管理有关的费用,如新的物流服务开发,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的优化,仓库储存的优化,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增值服务等)作为期间费用。物流企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小,而间接费用比重却很大,因此间接费用能否合理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至关重要。可此类比照制造企业细分成本项目的方法,缺乏合理有效的间接费用分配,只是采用按月分摊间接费用,削弱了间接费用与各个合同服务之间的关联度,歪曲了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信息。

三是为生产企业从事物料配送、为大型连锁超市从事商品配送的配送中心,采用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总费用计算企业的成本费用。为了便于客户谈判,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上年的实际营运情况,制定一个参照基准费率(上年成本费用总额/上年配送总金额),再根据配送物品具体特征、客户重要性程度、客户的需要等具体情况在基准费率基础上制定

四是浮动费率。业务部门与客户定价基础就是浮动费率加目标利润率。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只是按月归集实际费用,谈不上成本核算,因为没有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五是邮政企业因其业务繁杂,求得单项业务成本的计算一直是通过“倒扣法”得到的,即从收入中扣除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剩余部分被作为成本,在每个会计期间与收入配比。各项业务“倒扣”得到的成本总额与实际发生的费用总额差异很大,不得不采取人为调节的方式,在报表中的成本费用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无法真正体现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上述情况可看出,我国物流企业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企业成本,造成物流成本核算的随意性,加上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使物流企业所核算的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此外,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计算过物流成本,并不知道物流成本占总成本多大比重;即使个别企业曾经计算过,也会因为采用计算标准不统一,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各自内涵的确认不统一,区分依据的不统一等,造成核算结果千差万别,导致计算结果间缺乏可比性,这就是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

2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鉴于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应该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寻求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以下从这三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2.1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

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是根据会计报表的分类方法,将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这是对物流成本理解的不完整。从物流实际运作的过程来看,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物流有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物流成本。而销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个阶段,其物流成本充其量仅是整个物流成本的一个部分。因此,要以企业的客户服务目标为前提,将物流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考虑客户服务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定单处理/信息系统成本、批量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包装成本等,将覆盖物流全过程的费用全部计入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的成本就是消耗在物流业务方面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物流显性成本包括:仓库租金、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加工费用、定单清关费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办公费用、应交税金、设备折旧费用、设施折旧费用、物流软件费用等。物流隐性成本包括: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启返程空载成本、产品损坏成本、退货损失费用、缺货损失费用、异地调货费用、设备设施闲置成本等。

我国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是利用现有的财务报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而企业的两个主要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别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及费用成本。在此情况下,体现在会计报表中的物流成本有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仓储租赁费用、流通加工费用等,属于可视成本开支,即显性成本。另一类隐性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产品损耗、退货、缺货损失等,也应该计入企业物流成本的范畴。但由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两张会计报表在确认、分类、报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导致了物流成本分析的“剥离”缺陷和“不完全”缺陷缺陷。以库存成本为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在库存成本中不要求确认及分配有关库存维持的费用,如保险、积压物降价处理、呆滞产品成本等,这部分就是未在会计报表中体现的隐性库存成本部分。另外,对于企业总的人工费、办公费在多大程度上用于物流活动,归入物流成本,仍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剥离的问题,这是另一类隐性成本。

2.2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

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所以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帐户中,如物料回运成本常常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之中;厂内运输成本常常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之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等等,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无法直接得到各个物流成本项目的金额,物流管理无法获得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美国引入现代物流,至1977年,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根据流通理论和经济活动制订了计算物流成本的基本方法,公布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1992年日本通产省政策局流通产业课又编写了《物流成本计算实用手册》,使得日本企业能清楚地了解公司在物流业务方面的费用开支,从此为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国际物流博览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日本主要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已由1975年的10.16%下降到1999年的8.09%,宏观物流成本占日本GDP的比例由1991年的10.6%下降到1997年的9.6%,这一成本水平低于美国1997年的10.02%。

可见,明确各个物流子系统中物流成本的可能构成,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是解决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困惑的对策之一。

2.3采用模糊统计方法分析隐性物流成本

在物流活动中,隐性物流成本往往占有较大比重。上述“剥离”缺陷形成的隐性成本,导致了物流成本的模糊和低估,可用模糊聚类分析法,从相关成本、费用中将物流成本分离出来。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多元模糊统计方法。在古老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依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少利用数学。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以至有时光凭经验和专业知识还不能进行确切分类,于是统计这个有用的工具逐渐被引进到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近些年来,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多元分析的技术自然被引用到分类学中,于是从数值分类学中逐渐地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的分支。

聚类分析主要用于辨认具有相似性的事物,并根据彼此不同的特性加以“聚类”,使同一类的事物具有高度的相同性。简言之这是一种把事物按其相似程度进行分类,并寻找不同类别事物特征的分析工具。

聚类分析应用在物流成本分析时,涉及到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在微观层,企业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掌握物流成本细分的原则,了解不同物流环节的成本特征,也可以借此确定主要控制策略;而在宏观层,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等相结合,可以统一隐性物流成本的概念,进而统一核算标准。

对于“不完全”缺陷形成的隐性成本用模糊集合来描述。根据模糊数学理论,集合依其是否具备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边界,又可分为普通集合和模糊集合。前者对应的是一个明确的概念,概念具有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后者则是对应一个模糊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确定的。如未记入会计账户,但属于物流成本的隐性成本和费用,其内涵和外延一般都难以确定,因此对于这类模糊概念,只能用模糊集合来描述。模糊集合是用隶属度的大小程度来说明的。隶属度是用来度量“亦此亦彼”模糊程度的指标。它的取值介与(0,1)之间。如果等于零,说明完全不属于物流成本;等于1,说明完全属于物流成本,也就是显性成本的概念。元素和集合的关系摒弃了“非此即彼”的确定性,而表现出“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因此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就能对这些模糊的模棱两可的隐性费用准确地说出它们属于“物流成本”的程度应该是多少。

3结语

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是有不少企业已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理论界也在积极探讨关于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的问题。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来改善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伊松,易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张梅林.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商业与经济管理,2002(12)

篇3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降低费用的最后境界”。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当前企业所关注的问题。虽然许多降低成本的技术和方法已经被提了出来,但是对大多数的物流管理者来说,不能充分的了解成本或者不能获得足够的成本信息来进行决策,是他们说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和关联性、相关的应用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要想了解实际说发生的物流成本到底是多少。物流成本如何划分与核算,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自20世界20年代以后,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业成本方法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视角来理解他们的关键活动、活动的执行动因,以及资源在活动执行过程中消耗的数量。

对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 在2005年年底我国颁布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标准,对物流成本构成进行了详细分类和说明,从而为物流成本的核算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这一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研究相应的核算方法和管理制度,尤其对于具有行业典型特征的企业,需要研究相应的方法并建立测算成本的标杆,这样才能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与物流成本控制更好地走向实用。

本文就是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的费用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物流化劳动和活劳动,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的。

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服务)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其关键是成本动因的选择和成本动因率的确定。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产生”的指导思想。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首先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的成本追踪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再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的成本追踪到产品,最终形成产品的成本。其原理见图1: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并计算每一个成本库的分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间接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⑴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以便归集由相同性质的作业引起的生产费用。价值链的确定有助于识别活动的有效性,剔除无用活动和减少无效活动;在价值链基础上确定作业链,最后确定组成作业链的活动。

⑵界定所消耗的=资源,归集资源费用到同质成本库。在选择成本库时需要确认引起间接成本的主要作业,依据作业的不同种类,设置不同的成本库。物流资源是物流成本的源泉,物流活动消耗的资源包括人工、设备、能源等。

图1

⑶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即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较高且易于量化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成本计量要考虑成本动因材料是否易于获得,成本动因和消耗资源之间相关程度较高,现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成本库分配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某成本库分配率=该成本库归集的可追溯成本/该库成本动因耗用总数

⑷把作业成本库中的费用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根据计算出的各成本库分配率和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数量,把成本库中的间接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对象)中。计算方法如下:

某产品(成本对象)成本动因成本=某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⑸计算产品成本。将物流成本在不同成本标的进行分配。分配后得到每一个成本标的上。作业成本计算的目标最终要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将分配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库)分摊成本和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合并汇总,计算该产品的成本,即:某产品成本=∑成本动因成本+直接成本。再将总成本与产品数量相比,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优点

该方法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将各种资源分解到物流业务流程中的作业活动,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对象的物流成本。使成本的可归属性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进行成本动态分析,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改进流程、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并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发挥物流资源在价值链中的作用,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词] 成本核算 第三方物流企业 问题

一、引言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平”,企业在面临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竞争压力也与日剧增。对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也不例外。随着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不管是国家政策、行业氛围等宏观环境还是物流市场规范、物流市场需求等微观环境都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但是同时,随着国内物流市场需求的逐渐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物流领域,特别是2004年以后我国的公路运输业、仓储业、货运业的保护政策已被全面取消,国外物流巨头像UPS、DHL大举进入国内物流市场,使得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所以,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相关盲点,努力构建既符合我国相关财务法规制度的要求且适应第三方物流企业特点的成本核算体系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和重大意义。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构成与特点分析

1. 第三方物流企业界定及特点

第三方物流企业,也称3PLs,它是指专门为客户提供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外部供应商。其提供的物流服务一般包括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等。在此过程中3PL供应商即不是生产方和销售方,而是在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一般不拥有商品,而只是为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根据其是否自有资产以及其服务职能,可以将其划为资产型、管理型和优化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三种类型。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属于第一类资产型物流企业。

从服务范围上看,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仓储运输等传统类型服务,还包括加工、配送、报关、财务结算等增值服务。此外,信息系统自动化和网络化也是其显著特点。

2.第三点物流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是指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的货币表现。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有仓储、拣货、装卸搬运、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报关、财务结算等。借鉴制造企业的成本结构划分物流企业的成本,可以将其分为营运成本和非营运成本两大类。其中,营运成本是指与提供的物流服务直接相关成本,它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非营运成本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直接材料是指物流企业提供某项具体的物流服务时所耗费的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物流企业提供某项具体的物流服务时所耗费的人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营运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人以外的成本统称,它包括水电、维修、保安、物业、信息开发等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取得物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管理层所有的开销,其它耗费主要指物流企业经营的税金支出、存货风险成本等。

根据物流服务的特点――瞬时性、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具有无形性、瞬时性、多样性以及无存货成本等特点;按照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物流企业内部各功能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此外,间接费用占成本比例较大。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按照成本核算使用的方法,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如下。

依据物流企业成本支出,将成本按运输费、通讯费、水电费等形式记账,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常用的成本记录方式。此方式较简单,而且可以从中得知每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总额以及哪块费用花费最多。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分为实物流通费用、信息处理费用和物流管理费用三大类。实物流通费用一般是指与客户签署合同的商品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流通而发生的费用;信息处理费用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回复客户的咨询和疑问所发生的费用;物流管理费用主要是指物流作业现场的管理费以及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费用。这种方式不利于各种成本计算对象的详细信息的反映。

依据提供的物流业务,将成本归集到装卸搬运、运输、仓储、配送等传统业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中。这种核算方式可以看出哪种业务成本高,从而有针对性的对业务进行改造。在实际使用中,这种方法对成本归集标准的制定有较高要求,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以上方法核算成本的实践来看,目前企业成本核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成本核算意识不高

对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成本一直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表现在一方面物流整个行业的成本水平居高不下,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远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0%左右,日本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8%左右,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不低于15%。另一方面能源、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企业运营成本过高,盈利困难或经营难以维持。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意识还不是很高。许多企业高层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及客户营销,对于成本核算,有些企业常认为会计有帐就行,无须投入太大的精力。员工更认为成本核算与己无关,加强核算如果带不来好处还要增加麻烦。种种思想使得成本核算的改革举步维艰。

2.成本核算对象不清

根据国家标准(GB/T20523-2006)对物流成本的定义,它是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风险成本和存货保险成本。按照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企业在运作物流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都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构成一目了然。但是因为物流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企业对物流成本信息的详细性需求,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对象分类还无法满足成本核算要求。

从上一节对物流成本核算现状的分析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企业的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物流成本的核算一般仅仅包括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费用,如运输费、仓库保管费。但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成本相关的各种费用则分散在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累计折旧”等科目的核算中。目前的成本核算制度中没有专有的科目核算物流成本,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只是有个大致的了解,还不够详细。

3.成本核算口径不恰当

物流企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是由企业中运输仓储部门独立出来的,或是由功能单一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壮大的,因此大多数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依然沿用原先的标准――由制造企业的仓储运输部门发展而成的物流企业依然使用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由商业流通企业的仓储运输部门发展而成的物流企业依然沿用商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

4.成本核算平台有待完善

现在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对信息系统的引进包括仓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都做得不错。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物流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物流业的效率和作用。但因为物流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多数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和会计核算系统集成。财务核算所需的具体作业数据需另行手工统计,或向业务部门专人调取,增加了工作量和核算难度;而仓储、配送管理系统以管理库存数量和配送情况为主,大量作业过程的记录只是辅助数据,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作业数据的统计、归集口径不同,使得信息系统强大的运算、处理优势无法展现。所以,需进一步改进、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的集成,以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先进成本方法,比如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运作的效率。

五、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改进建议

根据以上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议在对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企业实际情况比如企业规模、企业业务量等的分析,以决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企业自身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平台。最后,对成本核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不断改进核算方式,达到真正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丹.TD-ABC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

[2]韩静.刍议物流企业成本核算问题[J].物流企业,2010(05)

[3]郭燕翔.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盲点[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04)

篇5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涵义。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是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方面工作的总称,具体来说,是指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行再到物流结算的整个过程中,对物流成本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以及对物流活动结果的评价。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计划、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检查六个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其实质是依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和客户的需求,以成本为手段管理企业物流,最终目标和最基本的研究课题在于利用成本指标控制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系统合理化,进而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以最具经济效益的物流活动达到预定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管理能够有效地把握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和构成,合理利用物流的效益背反规律,科学、高效地组织物流活动,有效控制物流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对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物流概念最初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物流成本的复杂性以及其极强的关联性,我国尚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出一套适合国情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体系,而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大多在于介绍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能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战略重要性,也未能从企业竞争需求战略层面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物流成本管理。随着现代物流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物流成本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答记者问时指出,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89.89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1%,而发达国家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一般在9%~10%左右,我国高出发达国家将近一倍。这种状况表明,我国企业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势在必行。

三、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企业在对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成本账务单独核算难度大。

长期以来,我国尚没有成型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成本核算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2006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该标准明确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方法。

但是,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其核算的实际操作难度大,目前我国真正全面贯彻落实2006年新颁布的物流国家标准对物流成本单独分类核算记账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制造企业仍没有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单独设立物流成本项目,而是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列在制造成本和其他费用一栏中,因此,企业仍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也较难对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全部费用做出确切、全算与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形成“经济黑大陆”和“物流冰山”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同时,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等其他会计制度中没有专门的物流费用项日,或是有的几个项日不能全面概括物流费用。一方面,物流活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费用被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公共设施和折旧等。这种归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确认和分配运作的责任。如果将一个企业的报表细分为发生在管理责任领域的费用和发生于组织领域的费用两部分,以获得组织与各个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这也只能是有助于而仍不能满足总成本分析的需要。而企业的损益表,更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它无法克服许多与物流绩效相结合,而通常又跨组织单位发生的费用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费核算的是企业向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及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据有关资料,先进国家企业的实践表明: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

由此可见,仅靠常用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所需的足够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正是因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

一方面,我国企业对物流的核算,从范围来看,着重于核算采购环节的物流成本,而忽视其他物流环节;从核算内容看,大部分企业只列物流费用,即支付给企业外部的运输或仓储的物流费用,而忽视企业内部物流费用,并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与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等混在一起,这使得企业不能从外部准确地把握其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之间一般是分散计算和控制物流成本,各个据本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核算物流成本。由于企业之间的物流核算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就无法比较分析企业间物流成本,无法真正体现企业之间的相对物流绩效,进而不能对企业之间物流进行统一的管理。

(三)物流成本管理不够系统。

中国由于纵向行政体制的影响,物流研究和信息数据分析处于一个个“孤岛状态”。在物流统计方面,分别有物资统计、商业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行业划分过细、核算口径不一,与现代物流成本的概念差距较大,无法综合反映宏观物流活动。就宏观物流成本而言,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其他相关指标均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或零散、分散在众多的机构组织当中。同时各研究机构和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各研究机构的低水平重复,统计口径相互矛盾,这就使得国内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了解不多,少数先进的企业虽然知道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核算方法,即使勉强算出来,也不能有效地为企业所用。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流等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各个物流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个要素间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此消彼长的“效益背反”关系。目前,我企业的物流活动存在着没能从物流整体这一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只是片面某一单个物流职能部门的成本或某一职能部门的某一项物流费用,违背了物流整体系统和“效益背反”规律,从而引起物流总成本的增加或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导致降低企业的利润和整体竞争力。

(四)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制定了许多管理措施与方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费用却研究较少,缺乏物流成本意识,看不到物流成本的作用,因而物流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很少研究降低企业内部物流费用的途径,特别是对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仍然对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视而不见,粗放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既没有设置和配备正规的负责物流管理的机构和人员,也没有制订培养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计划和机制,有的企业甚至想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寄希望与他人。这导致了整个社会物流成本的专业管理人员相对比较缺乏,物流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成本核算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管理不只是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事情,应该贯穿于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中,涉及到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生产阶段、生产工序等角落。

(五)物流成本管理对供应链应用不够。

现阶段,我国企业只停留在依靠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分析,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和措施,注重单个成本的降低,很少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不考虑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增加绩效,诸如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去研究物流成本问题,解决机构之间的壁垒问题,仍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必将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大的生存风险,有些企业重业务发展、忽视风险防范,增加了风险防范的成本。同时,在成本信息交流、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中,重视有形成本动因,忽视无形成本动因,不能完整地反映新形势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战略思想。现今在我国制造企业内部,一方面缺乏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的机制,部门经理很可能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做出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选择,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物流运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物流供应链上下游间也缺乏沟通、协调与合作,不能利用物流供应链的整合效益来提升企业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整体运营成本较高。

参考文献:

[1]万兰芳。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物流管理,2008,(04)。

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cost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of logistics management,how to reduce logistics cos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means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the logistics cos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logistics cost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high,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logistics cost; cost control

建筑施工的生产过程即是材料的消耗过程,也是物资流通的过程。长期以来,施工企业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导致物流成本巨大。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而材料的采购运输等物流费用约占材料成本的17%。也就是说,物流费用占工程造价的11%左右[1]。因此,加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含义

建筑施工最主要的材料是钢筋、水泥、砂石和木材,也有许多建筑装饰材料,如玻璃制品、建筑装饰五金、幕墙、墙纸、布艺、涂料,等等。这些建筑材料一般需要经过采购、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几个环节才能最终用于工程建设,这是施工企业的供应物流。而在施工现场把建筑材料的加工、搬运、作业和回收过程中物资的流动,称之为现场物流。

由此可见,施工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是伴随着施工企业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成本是在物资转移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同时也是一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形式。它贯穿于施工企业的整个物资流通的过程,既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商品包装成本、库存成本等显性成本,也包括一些材料损失不能通过会计资料得出的隐性成本,如机遇成本。当施工企业发生物流成本费用后,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预先的成本进行比照,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当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时,针对不利因素采取措施,来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进度。当实际成本低于预期成本时,找到有利因素,发展这种优势,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物流成本控制和获得收益是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也是最终目的。它具有复杂性、效益的相悖性和核算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特点。这是由于建筑物流活动在施工企业经营范围内涉及面广、物资品种多、数量大、重量大、运输线长等原因。因此,施工企业对于物流活动要做到工期前、工期中、工期末控制,找出物流成本产生源,对其加强监控,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将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耗费和费用开支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理念陈旧、方法落后,现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中很少有企业将物流成本单独设立科目,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科目中,因此,管理层看不到那些隐藏起来的物流成本,造成了“第三利润源”的浪费。

2.1 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无论是国有、乡镇、股份有限建筑公司还是私营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对企业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准确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都在因地制宜地对施工物资进行多种管理模式的探索,如就近采购、分散管理、集中管理、统一供应等,但总是收效甚微[2]。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企业缺乏明确的物流管理思想的指导,对“科教兴业”认识不足,物流成本控制还没有真正进入企业科学管理阶段,导致过高的物流成本成为横亘在施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条鸿沟。

2.2 施工企业仓储管理不完善,库存冗余严重

由于施工项目主体材料是钢筋、水泥、砂石,用量大。为保证供应,施工企业一般都大量采购,安全储存保管,冗余库存达10%以上,导致库存成本增加。同时,冗余库存也占用一定资金,有些项目剩余库存的物资使用后的残留物无法继续使用,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另外,由于一些供应商仓储能力不足,导致施工企业为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也建立自己的存储机构。这些都造成了施工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

2.3 缺乏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体系

目前,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也将物流成本费用分解成不同部分,如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样就与企业发生的其他成本相混淆,造成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混乱,自然也无法取得正确、及时、有效的物流成本,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企业往往重视显性成本的核算,而忽视一些隐性成本,如物流设施设备的折旧、库存商品的保管费用等,从而造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不健全,给施工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造成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随意性,缺乏成本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即使施工企业管理层知道物流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难以清晰地掌握物流成本在本企业整体费用中所处位置,以及物流成本中哪些费用偏高等问题,无疑给企业物流实施流程再造、业绩评价等带来极大困难。如同一施工企业不同时期的物流成本没有可比性,同一时期的不同施工企业的物流成本也缺乏可比性,由此极大地限制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可见,施工企业物流绩效考核指标仅凭“材料成本差异”一个考核指标,不能完全反映物流责任单位的绩效,并且针对性也不强[3]。

2.4 施工企业物流供应链成本束缚性大

物流贯穿整个供应链,它连接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的供应链成本一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及现场物流成本三大部分。运输是施工企业物流作业的主要活动之一,它的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也最大。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地方运输道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市场能源价格的上涨,直接造成了施工企业物流运输费用的直线上升,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对于建筑材料,许多施工企业的存货量都比较高,这样,一方面造成库存占用资金多,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也会使仓储成本增加,从而限制了施工企业物流的健康、快速的发展。而对于造成现场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则来自施工现场的材料种类繁杂、数量众多、管理杂乱、回收慢、材料丢失现象比较严重,二次物流成本过高,机器设备维护不足,运用效率低下。

3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对策

3.1 更新观念,树立物流新理念

目前,受经济快速增长限制,必然影响到建筑业,施工企业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即不影响企业发展,又要提升效益,就必须通过降低成本,尤其是物流成本。所以,企业在认清当前经济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到物流成本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与施工过程的作业成本理念,将成本管理重点转移到物流环节的成本上来,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优方案。企业不仅要提高重视物流成本控制地位的意识,把它真正看作是企业第三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要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使两者成为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达到降低施工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

3.2 加快建立规范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由于物流成本控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施工企业在生产劳动中,往往把物流成本计入到会计账目的其他科目中,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给物流成本的核算在技术上带来了很大麻烦。所以,为了更精确地核算相关物流成本,进而能有效控制,企业应建立与规范相关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如单独设置“物流成本”和“委托物流成本”会计科目,它属于期间费用范畴。相应的,期间费用由原来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3个增加为4个。同时,将原计入“材料采购”的全部物资采购费用,原计入“营业费用”中的运输、包装、搬运装卸、储存费用等,原计入“管理费用”的企业内部发生的物资搬运装卸、保管、存储及合理损耗费用等改为用“物流费用”会计科目进行核算[1]。这样,当施工企业发生物流成本的耗费时,就能准确计入成本,在工期末会计核算时,将其顺利地、准确地归集到“本年利润”科目中。同时,为了方便计算企业利润,也应当在利润表中设立有关物流成本项目作为扣减项,当施工企业产生物流成本时一目了然,有利于物流成本的可控性。

3.3 降低物流供应链成本

施工企业降低物流供应链的成本,可从运输成本的控制、仓储成本的控制、现场物流成本的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大多是采用公路运输。为减少运输环节,施工方必须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选择适合企业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来降低运输成本。因此,在既要保证建材质量,又要保证物流的时效性上,应尽可能选择廉价的运输工具。其次,在建材运送到施工现场,施工方应根据设备和各种建材保管质量和安全要求及时处置,合理分类,优化仓储的布局和存放的形式,并通过库存计划技术来控制库存量。这样既可以提高物资保管的效率,而且还能降低企业物流的成本。长期以来,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比较粗放,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物流管理水平不足于对现场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力。因此,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施工现场材料放置更加合理,降低二次物流成本。

3.4 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建设

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明确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同时也要权责分明。建立现代物流组织结构,也就是企业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它可以把许多领域很好地组合到一个独立运作的系统中来。一个优秀的企业组织结构,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运作的良性发展,而且能够极大地减少人员在工作中不必要的消耗。由于物流成本的复杂性,在施工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物流成本归属于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其他部门并不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这种不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导致其他部门和环节的物流成本不能及时得到监督和控制,造成了物流成本核算信息的失真。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单独设置物流成本核算部门,有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人员,与会计核算区别开来。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同时可以更好地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

3.5 培养专业型的物流人才

由于物流成本在施工企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企业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降低物流成本是施工企业提升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发展施工企业的物流,人才培养是关键。除了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制定专业物流人才培养计划外,在企业内部,普及物流知识同样是一项同等重要的任务。因为,只有广大企业员工都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物流知识,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施工实践中,物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才有可能在整个企业显现出来。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生产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物流的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物流成本控制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企业在强化管理,努力形成企业自身的物流供应链的同时,应尽快构建企业自身的物流供应体系,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更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陈兰芳,吴刚.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物流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J]. 交通安全管理,2009(11):54-55.

[2] 余晓龙. 工程建设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温丽萍. 现代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建筑,2002,28(2):112-113.

(上接第55页)

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长株潭整体协同发展为战略目标采用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协同配送模式中,依据统一采购,就近供货的原则,供应商通过协同方式可直接向区域现代物流中心供货,也可直接向区域配送中心供货。该种模式中主要由国家级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城市运输干线和配送支线连接为一个整体。长株潭经济发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三市地理位置分布成品字较为均衡,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形成服务于区域物流的区域配送中心,集散各个区域的物流量,并中转来自上级、次级配送中心的物流量;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同盟等方式整合区域内物流资源形成以长株潭为中心点,以沿京珠、京广、武广高速客运,长张和长潭西高速主干线,长永、长株和国道107、106、320等线为物流通道在长株潭金三角的地区规划出国家级区域现代物流中心,成为整个区域配送网络的信息流、物流分拨中心,并为中西部提供辐射和高水平国内物流服务。在长株潭城市群中采用这种配送模式,具有较强的积聚与辐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三市中交通与通讯、技术与人才、产业链与产业体系特征等优势获取集聚经济效益与规模效益,降低物流网络成本,克服目前规模小、次数多配送为主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徐天亮. 运输与配送[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 徐同连,栾琨,贾洪飞. 共同配送合并策略及其配送成本[J]. 长安大学学报,2006,22(3):68-69.

[3] H·哈肯. 协同学导论[M]. 张纪岳,郭治安,译. 西安:西北工业科研处,1981.

[4] 赫尔曼·哈肯. 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 凌复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 Dantzig G, Ramser J. The Truck Dispatching Prkblem[J]. Management Science, 1959(6):5-7.

[6] ROBESONJF. The logistic shandbook[M]. New York: FreePress, 1994.

[7] 吴大进,曹力,陈立华. 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l-17.

[8] 许国志. 系统科学[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篇7

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条件的日渐改善,连锁超市作为零售业中占据鳌头的主体模式,已经慢慢成为了居民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日常所需的饮食材料和生活用品,同时也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居民的工作、生活创造了一个便利的条件。

随着连锁超市数量在各大中城市的不断蔓延、增多,各连锁超市面临着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双重考验。连锁超市经营者为了立足于这个竞争行业,将目光的重点放在了物流领域,物流成本控制的管理成为了各个连锁超市实现经营目标,提高利润收益的重要途径,也是连锁超市发挥其经营优势的关键。为了完善物流成本控制的管理,更多的经营者建立了一套适合连锁超市的运营机制,即能使其在经营各环节中节省开支,增加利润点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因此,加强物流成本控制的管理是各个连锁超市在经营管理中,实现利润增长的关键点。

尽管国内外的各连锁超市都已经在物流成本控制问题上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各个经营环节中的物流成本,但是在物流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被忽略的细节,以及一些没有完全改善的地方。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选择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意义

物流成本占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的总成本很大的部分,因此,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是连锁超市增加利润,提高经营业绩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总结和分析了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存在物流成本控制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连锁超市的利润,增强超市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的意义如下:

1、理论意义。从连锁超市行业迅速的发展,且对物流成本控制管理的日趋完善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就指出了在物流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但是,各个学者指出的问题所在比较片面,解决策略不够完善。本论文总结了各个问题的所在,并且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各问题解决方法,有利于对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2、现实意义。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连锁行业也采取了相应的手段进行完善经营方式来提高利润收入。降低物流成本控制对连锁超市提高竞争力有着重大的作用。通过对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各个连锁超市发现各自经营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控制时存在的被忽略的问题,能够及时对这些问题经行改进和完善,并且提高各个经营环节的运营进行的效率,从根本上提高超市的经营利润。

(三)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物流成本控制的问题研究

物流成本控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连锁超市为了提高经营业绩的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解决的重大问题。控制好物流成本的管理,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不仅可以使连锁超市更加完善自己的每一个经营环节,提高利润,而且也可以提高连锁超市在零售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占据有利于连锁超市持续发展的地位。

国外的有关对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方面也提出了很多见解,从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进驻中国的国外大型连锁超市的成功案例中,就可以看出,经营管理者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宣传效应和经营地位。国外的文献对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研究的领域大致和国内相同,基本都指出了物流成本的控制主要从采购、库存、配送中心等几个方面进行。同时,国外的文献也提出了对物流成本控制的新看法。

赛义德.默罕默德.阿加扎德(XX)提到了准时制的经营方式,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的控制,提高供应商和企业的运作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他认为物流管理的关键在于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尽可能使用准时制。高效的物流管理确保原始设备制造(oem)供应商不仅能够同步和及时地向公司提供所需的零部件,而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让公司满足所需的产品贮备需求,而不是让公司自己生产这些零部件。

米尔.萨曼.皮什瓦伊,哈迪.巴塞瑞,莫森舒克.萨贾迪(XX)对提高物流成本控制的管理措施提出了三项建议,他们认为:(1)库存货物的价格应保持不变,使库存水平在美元的估算中保持不变。(2)使库存水平可以平滑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减轻周期性变化的影响;(3)用利率来估算库存资本成本,应当保持不变。

2、国内对于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文献对连锁超市在经营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控制都指出了其问题的所在,并且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分析,但大多数文献都是针对超市经营环节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环节进行分析,而对各个环节中的物流成本控制问题都进行分析的很少。现就对国内学者对于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进行简要的综述:

(1)连锁超市经营各个环节中的物流成本的构成以及其重要性

物流成本在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影响着各个环节运作的经济效益。国内学者对于连锁超市的各个经营环节中的物流成本的构成大致分类相同,同时,物流成本的控制是连锁超市健康运营的必然选择。以下文献为各个学者对经营环节中的物流成本构成的见解:

罗齐(XX)认为,物流系统是构成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连锁超市经营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在于有无强大、有效的后勤支援系统,其中以物流配送系统为最重要。国内的连锁超市公司,或者投资成立自己的物流中心,或是与知名物流供应商合作,以此掌握强大、有效的后勤支援系统,充分发挥物流配送的功效, 为超市带来竞争上的优势。

曲丽娜(XX)认为,连锁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为:①采购及加工成本。指连锁经营中发生的订货费用和缺货损失,以及对购进商品进行再加工而产生的加工费用;②仓储成本。指物流配送中心库存商品占用资金应支付的利息、储存中的损耗、保险费以及库房建筑物、仓库、机械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通风照明费等;③配送及运输成本。指在物流配送(如分货、配货、送货)及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包装费、运卸费等;④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用等。

马、王建(XX)认为,存货持有成本是指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连锁超市处于销售末端,面对的是灵活多变的消费者,销售对象的高变化率,要求其灵活应对。因此,合理的库存是保证其不缺货,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关键。在存货持有成本控制上,应采用成本性态分析,找出存货成本与业务成本间的规律性,确保在适量库存的前提下成本最低。另外,还应注意在核算存货成本时,要把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计入物流成本,使物流成本核算更准确。

杨琳华(XX)认为,物流配送作为联系连锁超市各经营环节的纽带,对超市的正常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是根据各个连锁分店的补货要求和时间计划,对统一采购的各类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分割、包装、组配等作业,并以最合理路线迅速、及时、准确、安全送达制定地点,是一个局部物流,是物流活动在小范围内的整合。

(2)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连锁超市的管理者在物流成本方面都做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但经营各环节中还是存在物流成本控制不到位或者遗漏问题所在的地方,国内文献对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隐形成本的忽略、配送中心的不健全等方面进行分析。

董兴林、马媛、刘广东(XX)认为:企业物流成本按其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得到反映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个部分。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XX.10.08—XX.11.22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XX.11.23—XX.01.10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XX.01.11—XX.03.11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XX.03.12—XX.05.03 毕业实习,修改论文

XX.05.04—XX.05.12 毕业论文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罗齐.连锁超市物流系统功能与构建战略分析.物流技术,XX(3):p8-10.

[2] 曲丽娜.浅析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应对对策.商场现代化,XX(10s):p113-113.

[3] 马,王健.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经济论坛,XX(12):p84-86.

[4] 杨琳华.共同配送——突破中小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瓶颈”的途径.消费导刊,XX(1):p7-8.

[5] 董兴林,马媛,刘广东.我国企业隐性物流成本的构成与核算.中国市场,XX(23):p106-107.

[6] 曹前.连锁超市采购过程中隐性成本的构成及控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XX(9):p83-84.

[7] 赵志江,侯金柱,于淑娟.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模式的合理选择.商业时代,XX(23):p12-13.

[8] 姜文婷,赣州国光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优化探讨.毕业论文.江西理工大学,XX:p4-5.

[9] 许艺真.对内资连锁超市存货管理的思考.商业会计:上月,XX(23):p26-27.

[10] 刘晔,郭跃.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对策分析.企业经济,XX(7):p17-18.

[11] 李传博,韩丽姣.降低超市物流成本的途径.税务(辽宁),XX(10):p24-24.

[12] 沈慧峰.沃尔玛物流的研究及对中国零售业建议.硕士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XX:p7-8.

[13] 赵静.企业采购物流成本降低问题研究.硕士论文.首都经济大学,XX:p13-14.

[14] 叶平浩,刘莉琼.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人才研究.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报,XX(2):p42-45.

[15] 曹前.连锁超市在采购运输过程中的隐性成本的控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XX(32):p35-36.

[16] 陶春柳.连锁超市供应链优化对策.中国物流与采购,XX(16):p64-65.

[17] 冯文龙.沃尔玛物流成本管理的启示.成都大学学报(社会学版),XX(3):p20-23.

[18] 锐智.沃尔玛零售攻略.南方日报出版社,XX:p112-115.

[19] 刘娜.物流配送.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XX:p97-99.

[20] seyed-mahmoud aghazadeh, XX “improving logistics operations across the food industry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vol.16, no: 4, october.pp.263 – 268.

[21] mir saman pishvaee, hadi basiri and mohsensheikh sajadieh. XX “supply

篇8

[关键词]物流成本 活动成本法 案例分析

现代物流通过对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协调管理,达到了缩短物流运作周期、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的目的。在很多物流企业中,物流成本占很大比重,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所以,人们对物流的关心首先是从关心物流成本开始的。

一、物流成本

物流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的过程,要保证生产和物流活动有秩序、高效率、低消耗地进行,需要投入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物流系统为实现商品在空间、时间上的转移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具体包括订货费用、订货处理及信息费用、运输费用、包装费、搬运装卸费、进出库费用、储存费用、商品损耗、分拣、配送费用等。

在物流成本核算中采用活动成本法,按活动动因为分配基础,可为企业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层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提高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

二、活动成本法计算原理

活动成本法,是以活动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活动,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各项活动,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活动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活动、客户、服务合同)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物流活动成本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分析和确定资源,建立资源库;分析和确定活动,建立活动成本库;确定资源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活动成本库;确定各项活动动因,分配活动成本至成本对象。

活动成本法核算过程如图1:

当成本归集到各活动成本库后,应按活动动因及活动成本额计算出活动成本动因的分配率。

活动动因分配率的计算式为:

ri= (i=1,2,3,…,n) (1)

式中:ri――i成本库的活动成本动因费率;

ci――i成本库的活动成本额;

di――i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总量。

当活动动因分配率计算出来后,就可以按不同成本对象所消耗的活动量的多少分配活动成本。

OHj= .dij(i=1,2,3,…,n;j=1,2,3,…,m) (2)

式中:OHi――j产品分配的间接费用;

ri――i成本库的活动成本动因费率;

dij――j产品消耗成本库i的成本动因量。

活动中心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间接费用,加上可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的直接费用,就可以最终计算出成本对象应承担的活动成本。

TCi=DMi+DLi+OHi(i=1,2,3,…,n) (3)

式中:TCi――j产品的总成本;

DMi――j产品的直接材料费;

DLi――j产品的直接人工费;

OHj――j产品分配的间接费用。

三、物流企业案例分析

某仓储分公司也是物资配送服务中心,该公司仓储活动流程为:收货验收保管发货发运。某月该公司签订了两份物流合同,其基本内容都是:

甲合同要求30000件零件一次到达该公司仓库,每三天运送3000件到B地。

乙合同要求30000件零件分三次到达该公司仓库,每天运送1000件到B地。

甲、乙合同租用公司仓库各1000平方米,合同期限都为一个月。直接材料等可以忽略不计,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全部为间接费用,企业全部营运成本只有营运间接这一部分。公司成本核算期为一个月,本月只承接了甲、乙两份合同。

(1)分析和确认物流活动

甲、乙两份合同所涉及的活动有:①运输活动用汽车将零配件运到公司仓库;②入库活动搬运装卸货物进入仓库;③验货活动检查货物数量、包装是否完好;④保管活动零配件在仓库的保管;⑤出库活动搬运货物发出仓库;⑥配送活动运送货物从仓库到B地,每次配送运输只需一辆车。

(2)确认各类资源消耗及资源动因,分配资源成本至活动成本库。

①确定资源耗费

据公司统计部门中得到以下数据,营运间接费用中人工费为20000元,折旧费为52000元,材料费为10000元。

②确定资源动因

人工费的分配:工资费用耗用的动因在于各项活动运用的职工人数,如表1。

其他费用可通过财会部门得知数据,表2是分配的资源成本。

(3)确定活动成本动因,计算活动成本动因分配率

①确定各活动的活动动因

根据各活动与实际消耗活动之间的关系,选择活动动因如表3所示。

②确定各活动的活动动因数

③计算活动成本动因分配率

按式(1)确定活动成本动因分配率。计算结果如表5。

(4)计算甲合同和乙合同各自承担的间接费用,计算甲合同和乙合同的成本。

(5)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以活动成本法的观点,乙合同产品的成本高于甲合同产品的成本原因有:

①乙合同产品的单位运输成本高;主要原因是乙合同30000件零件分三次运达仓库,增加了运输活动的服务次数。

②乙合同产品的单位配送成本高;主要原因是乙合同30000件零件每天运送1000件到B地,增加了配送活动的服务次数。

这种成本信息较真实地反映了甲合同和乙合同的物流服务成本水平。因为乙合同需要的物流服务更加复杂,消耗的服务活动更多。在活动成本法下,采用了多元化的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即为不同的活动耗费选择相应的成本动因来向产品分配费用,更符合“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

四、物流企业应用活动成本法的优势

活动成本法将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活动成本库,按照引起间接费用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细化了物流企业比重较高的间接费用,从而使计算的物流服务成本更合理、更准确。

活动动因分析过程,即:活动的识别,活动的计量以及活动消耗资源费用的归集和确认,它本身就是分析评价各个活动增值性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助于各个部门或者生产小组进行责任考核,明确成本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进行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对物流服务进行定价;也有助于对服务产品和客户进行盈利性分析,这样既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也可以优化产品组合。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JR1010

[参考文献]

[1]Cooper.Kaplan R.S.Measure costs right make the right decis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9-10).96-103.

[2]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林国龙译,1999,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3]左杰.活动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1-32.

[4]杨凌云.浅析活动成本管理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9(5).

[5]屈航.浅谈活动成本法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 财会通讯,2010(7).

[6]朱从华.基于活动分析法的物流成本管理,中国商贸,2010(23).

篇9

【关键词】 精益化; 物流成本; 控制; 优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1-0042-05

成品油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型资源之一,石油燃料作为其最主要的产品,更是重中之重。但石油燃料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直制约着我国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据统计,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例,每吨石油燃料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总费用的40%左右。由于传统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进行细分与控制缺乏持续改进的思想,很难在大型石油企业中应用,因此,本文利用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建立石油燃料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体系。

一、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概述

精益思想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精益思想的核心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提供用户确实需要的东西。精益化物流控制就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控制,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非增值的浪费,提高客户满意度。

精益思想与物流成本控制思想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

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一是从物流系统的角度来降低物流成本,达到整个系统的整体优化;二是将物流成本控制系统向顾客驱动系统转变。因为现代成本管理的目标必须要定位在客户满意这一基点上,立足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精益思想的目标就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两者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二)流程导向性

物流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作业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性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物流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作业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物流作业,使企业物流成本处于持续降低的过程,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增强企业成本竞争优势。而精益化思想一般都是流程导向型,因此,将精益思想引入物流成本控制符合价值分析的逻辑。

(三)现代管理观念――客户需求

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向顾客驱动系统转变。顾客满意已远远超过了传统以利润为唯一准绳的目标观,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形成企业长期经营能力的新立足点。精益思想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与物流成本控制思想不谋而合。

二、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体系――以中石油X销售公司为例

(一)中石油X销售公司概况

1.公司背景

中石油X销售公司现下辖12个零售片区,分别负责管理154座运营加油站,其中三环以内市区有60余座加油站,27座为高速公路加油站,其余60余座加油站分布在城区以外。公司所辖加油站具有点多、面广、距离远的特点。

2.公司石油燃料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石油X销售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地市级的销售企业,在石油燃料资源需求上接受省公司的计划分配,在终端加油站的石油燃料物流配送上,交由第三方专业的物流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负责,公司原有配送车辆和人员已于2004年进行了剥离,交接给运输公司。

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X销售公司物流的运输方式由过去的以铁路槽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公路运输为主。一次物流是将石油燃料由炼油厂运送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进行接卸、存储,有90%采用公路运输;二次物流是配送中心根据各个加油站的需求,结合实际库存状况,配送至各加油站或者直接配送至客户,100%采用公路运输。

中石油X销售公司在石油燃料的物流运输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公司仓储能力不足。中石油X销售公司现拥有两座运营油库,库容分别为5.6和3.6万吨,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燃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以2012年为例,公司销量为132万吨,按现有库容每月需要平均周转1.20次,但公司现有周转却只有每月平均0.81次,很难满足市场需要,给企业经营增加风险。

其次是业务流程复杂,运输环节过多。公司由于分多级管理以及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使石油燃料由炼油厂到零售环节经历两次物流,中转环节过多,造成装卸、运输损耗增多,增加物流成本。

最后是第三方物流水平不高。中石油X销售公司将石油燃料的运输在2004年外包给中石油运输公司陕西分公司,由于其总部位于新疆,在陕西本地公司成立较晚,因此在管理方面水平较低。由于运输公司硬件缺乏,造成二次外包,因此人员混杂,素质不高,都会增加物流成本。

(二)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体系

1.方法简介

本文选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建立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体系。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估计有限产能(即实际工作时间)和资源投入确定单位产能成本,然后根据确定的每项作业消耗的产能,来确定单项作业的成本。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之所以适用于石油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主要是由于物流成本较多表现为间接成本,更需要对配送过程中资源的使用情况有所掌握。而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既保留了传统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又简化了核算流程,主要有以下优点:

(1)改变了成本分摊方式。作业成本法按照成本动因分摊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规模企业的复杂流程核算更是如此,而TDABC按照时间来分摊成本,只需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估算即可,相对简单。

(2)更加适应环境变化。作业成本法对作业流程变动的适应性较差,一点细小变动都需要进行数据更改,而TDABC可以用时间方程来轻松应对运营环境的变动性。

(3)更便于分析控制成本。TDABC可以提供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未使用资源的数量,相比作业成本法能提供更丰富的成本信息,便于分析企业的有效产能和闲置产能,从而便于分析和控制成本。

2.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体系的构建

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利用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建立的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体系如图1。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对物流成本在划分作业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核算。然后分析其核算结果,了解产能利用情况。最后进行控制和优化,主要分为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横向控制主要是制定定额标准,找出差异及原因;纵向控制实质上是对作业流程进行优化,包括作业流程精简度的优化和作业衔接连贯度的优化。

(三)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体系的应用

1.中石油X销售公司物流成本核算

(1)确认主要作业并划分作业中心

根据中石油X销售公司的实际情况,物流作业主要包括入库、仓储、装卸、出库、配送以及信息处理六个环节。公司应划分为五个作业中心,主要是信息管理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装卸中心、配送中心,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本文选取整个物流流程中最重要、发生成本最多的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进行重点研究。

(2)计算单位产能成本

单位产能成本的计算需要应用消耗的总间接成本和各作业中心耗时等数据。

仓储中心员工25人,配送中心有送货员123人,管理员17人。2014年X月实际工作日为22天,确认的仓储中心实际工作时间为理论工作时间的75%,配送中心送货人员由于工作时间为9小时每天,因此实际工作时间为理论工作时间的85%,而管理人员为80%。具体耗时如表1。

各作业中心消耗的资源是在各作业环节产生的,因此需要分析各环节各作业的成本。仓储中心和运输中心的各环节作业及其消耗如表2。

仓储中心发生的间接成本主要为储存发生的相关成本,共计127 565.85元。配送中心相对独立,与其他作业中心共享资源的情况较少,发生的间接成本较少,合计为653 341.18元。

了解了各作业中心的耗时和总间接成本,就可以利用以上信息确定各部门单位产能(见表3)。

(3)估计各作业中心耗时,计算其间接成本(见表4)

利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间接成本,加上其直接成本,就是各个作业中心的总成本。因此,仓储中心2014年X月的总成本为304 841.55元,配送中心2014年X月的总成本为869 539.32元。这和企业会计部门核算出来的信息是不同的。

2.中石油X销售公司产能分析

利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可以了解更加丰富的成本信息,各作业中心闲置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如表5。

闲置生产能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战略性闲置生产能力,另一类是生产性闲置生产能力。战略性闲置生产能力的产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事先投入一定资源为将来发展做好准备,以保持稳定的运营。对于中石油X销售公司而言,一三季度是石油燃料的需求高峰期,因此在高峰时期要有相应的战略性产能储备。生产性闲置生产能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项:一是由于企业管理能力不足或是作业流程不精细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由于市场的变化,企业客户订单存在不稳定性,生产能力未能完全发挥。中石油X销售公司除去战略性限制生产能力后,生产性闲置生产能力及资源利用率如图2所示。

从资源利用率来看,配送中心高于仓储中心;从闲置生产能力来看,配送中心闲置生产能力最高。由此可见,如果在配送中心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成本,效果会非常明显。

3.中石油X销售公司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的控制主要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控制分为作业流程精简度的优化和作业衔接连贯度的优化;横向控制主要指的是建立各作业中心成本定额,找出差异,重点优化。

(1)纵向控制

对于作业流程精简度的优化,主要是在作业流程中找出可以消除的非增值作业,可以优化的增值作业,从而提高流程的精简度。分析结果如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对于返程中存在的特殊情况汇报,主要是指货物存在瑕疵,或运送错误,与顾客未协调成功,这些非增值的作业应该消除。表中配送过程中的签收子作业,属于可以优化的增值作业。建议企业使用电子转账方式结算,以节省配送环节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配送人员的工作量。

对于作业衔接连贯度的优化,主要发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仓储中心的存储和出入库环节,由于库容有限,仓库周转率不高,因此作业效率不高,有时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二是出库时间过长,配送中心的员工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针对以上情况,建议企业扩大库存,重新配置仓库格局,优化库存管理,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同时可以建立考察机制,对员工实行激励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不但可以使作业流程更加衔接连贯,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

按照以上建议进行优化,中石油X销售公司的优化结果如表7所示。

仓储中心经过优化后作业耗时为143 204.69分钟,优化后的作业成本为92 252.46元,节约成本1 507.74元;配送中心经过优化后作业耗时为340 145.14分钟,优化后的作业成本为160 378.43元,节约成本1 999.98元。

(2)横向控制

横向控制是建立在子作业定额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找出原因,进行重点优化,不断缩小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距,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定额成本,使其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生产情况。

各作业中心定额作业成本也是根据单位定额产能和定额时间消耗计算出来的,中石油X销售公司2014年X月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额如表8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配送中心相较于仓储中心与定额的差距更大,因此,应该对配送中心进行重点成本控制,本文不再详述。

三、结论

根据以上中石油X销售公司的应用实例,验证了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利用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建立的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体系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提供了丰富的成本信息,可以帮助石油企业了解产能利用情况,区分战略性闲置产能和生产性闲置产能。同时,对核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和优化,节约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管理水平,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顾旭东,冯献忠,范鹏飞.精益化管理――以物流为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3-59.

[2] 池海文.精益生产方式的成本管理模式[J].审计与理财,2006(12):35-36.

[3] 王小玲,李华军.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科技,2003(3):45-47.

篇10

1.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2.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与变革

3.我国成本会计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4.《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析

5.关于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

6.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7.建立我国政府成本会计的几点思考

8.对我国现代成本会计发展问题的思考

9.国外物质流成本会计研究与实践及其启示

10.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

11.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12.成本会计情境教学研究

13.关于传统成本会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14.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15.浅析成本会计

16.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必要性与路径选择

17.物质流成本会计运行机理及应用研究

18.成本会计的发展及策略论析

19.浅析我国成本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对高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

21.成本会计发展的九大历史规律

22.《成本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

23.新制度实施与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

24.成本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应诉反倾销视角

25.“智力资本”对资本成本会计的冲击及其改进

26.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

27.本科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8.成本会计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29.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30.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31.完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思考

32.新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分析

33.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创新研究

34.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新思考

35.成本会计教学研究

36.低碳经济背景下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思路探略

37.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38.基于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39.我国成本会计的内容界定与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

40.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与对策探讨

41.企业成本会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42.浅析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43.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及发展

44.基于环境经营的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及应用

45.现代成本会计与传统成本会计的比对

46.重置成本会计论——物价变动的会计对策

47.将资源流成本会计引入稀土行业会计核算的思考

48.浅论当前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9.日本环境管理会计研究新进展——物质流成本会计指南内容及其启示

50.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51.基于Excel的成本会计教学手段革新

52.试论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

53.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54.我国会计发展趋势研究——论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55.对“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56.基于反倾销导向的成本会计支持研究

57.将Excel表格引入成本会计教学

58.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内容体系融合的相关探讨

59.论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

60.成本会计导入政府会计研究

61.关于成本会计发展的探讨

62.资源流成本会计控制决策模式研究——以日本田边公司为例

63.服务国家治理的政府成本会计:功能特征、概念框架与实现路径

64.对成本会计核算发展对策的思考

65.关于现代成本会计发展的新讨论

66.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与方法探究

67.对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思考

68.成本会计发展的趋势及对策研究

69.浅谈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70.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基于反倾销视角

71.对成本会计理论的思考

72.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73.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探析

74.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75.政府导入成本会计初探

76.成本会计理论争议问题的解决思路

77.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78.物质流成本会计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79.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探析

80.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探讨与分析

81.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在成本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82.成本会计创新与资源消耗会计

83.成本会计教学

84.现代成本会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之我见

85.基于发展史的我国成本会计发展研究

86.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87.美国联邦政府管理成本会计实务中的概念冲突及其准则协调

88.我国企业成本会计发展对策研究

89.我国成本会计理论框架构建思路

90.新企业外部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的发展瓶颈和路径选择

91.对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探究

92.《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93.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94.有关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探讨

95.多元化考核视角下的成本会计教学实践能力研究

96.应诉反倾销成本会计问题研究综述

97.关于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探究

98.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