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本核算范文
时间:2023-03-21 07: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成本核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当量法、成本比例系数法和作业成本法。而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外成本测算时得到广泛使用,并且被认作是一种计算医疗服务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以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工具。美国的会计学家EricKohler于上世纪30年代末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作业成本展开研究和讨论,并开始运用于制造业领域。不过,RobinCooper和RobertKaplan最早对作业成本法做出明确的阐释。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是一种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作业资源的消耗情况(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依据作业对最终成本的贡献方式(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踪归集到产品,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消除了间接成本的计算,使成本计算更为准确、合理;成本计算路径清晰,使得成本具有可追溯性,从而有利于成本分析,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作业成本法开始运用于医疗服务领域。葛人伟和孟庆跃等[18]学者和国内诸多医疗机构在借鉴国外的作业成本法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医疗成本进行测算、控制和管理。总医院的鲍玉荣、朱士俊[19]在2005年采用了作业成本计算法对医院的检验科进行核算,测算了该科室的医疗服项目成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核算的基本路径和技术方法。2012年陈娟、邹俐爱等[20-21]学者运用作业成本理论与方法,分别对医院的不同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建立成本测算模型,并与传统成本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医院成本测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清晰地划分医院内部的各种成本动因,使得成本分配更加准确,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信息归集分配的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一些重要决策的信息,还能优化作业流程,强化成本管理力度,提高医院整体经济效益水平。然而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是成本数据资料的收集需要机构严格的内部管理规范作为支撑,以及作业成本法繁杂的操作过程带来的测算难度和测算成本的增加。
2加强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建议
全国诸多学者和医疗卫生机构关于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大量研究,对卫生领域的政策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尚不成熟,成本核算的数据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参考建议:
2.1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和机构
目前统一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尚未构建起来,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管理》对医院成本核算并没有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很多医院是参照企业的成本核算办法或者自行制定核算制度。另外,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科室成本核算机构,而不是将成本核算机构与财务会计机构混在一起,把成本核算从会计核算分离出来,及确保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又保证各自的处理方法和原则的独立性。
2.2促使医院由不完全成本核算向全成本核算转变
医院成本核算不仅仅要反映直接成本,同时也要包括间接成本。而目前很多医院只是停留在不完全成本核算,行政管理和后勤等间接费用也没有计入到成本中,导致成本核算层次过少,所提供成本信息不够精确,不利于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益和效率。
2.3改善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
随着医院逐渐趋向精细化核算,投入成本越大,如果医院没有良好的数字化基础,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而目前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主要是HIS系统,以财物为重点,涉及挂号、收费、药库等流程,真正涉及临床医疗为病人服务的信息化(PACS、RIS、LIS)、医疗管理的信息化以及HIS系统与管理系统的衔接等建设相对滞后。
2.4规范临床路径和医疗服务项目流程
篇2
1 前言
工程成本大致由两种费用组成:其一是直接费用,即直接用于施工的各项材料,人工、机械及其它项费用(包括调整费用);其二是按所发生直接费用一定百分比计取的综合间接费(包括行政管理费、利润及虚纳税金)。所请成本运营,就是通过加强管理和运作,将这两大类费用的支出控制住,降下来。本文就谈谈如何控制施工成本。
2 施工成本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合同管理、施工信息管理、与施工有关的组织与协调。笔者认为施工企业最突出的问题是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拓展企业经济效益空间,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考核方面的管理。
施工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编制施工图预算是成本计划的一种形式。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基础是社会平均水平,按预算控制成本,企业是微利,只有通过加强管理,使企业达到社会先进水平,追求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施工成本,才能给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项目从开始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明确各级管理组织和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做到责、权、利相结合,这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施工企业向社会提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必须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全部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为创造经济效益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的有源之水。
(1)成本最优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科学合理的限度内,通过对工程项目中各种相关因素的成本管理,达到目标成本最低的要求。要实现成本最低化,必须挖掘所有能降低成本的潜力,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上,落实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合理降低成本。
(2)全面管理成本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为达到成本最低化目标,除了应注重实际成本的计算分析,注重施工成本的计算分析和注重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外,还应充分注重对施工项目管理中所有会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采购、工艺和质量等因素的成本进行控制,对与这些因素相关的所有员工进行严格管理,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3)成本责任制。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必然要对施工项目的成本做层层分解,进行分工负责。项目经理对企业下达的成本指标负责,项目部各负责人对项目经理下达的成本目标负责,以此层层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划清责任,确保整体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4)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有效化原则即指: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以最少的人力完成成本管理工作。这一原则的实施,需要采取行动。
(5)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项目管理讲究的是运用现代化科学方法进行管理,成本管理同样需要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可控责任成本控制的方法,就体现了上述各个原则。
4 加强项目计划成本控制
4.1 加强材料费的控制
分项工程开始前,由项目部、预算部预算员以分项工程作为成本控制对象,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及事先制定的计划成本,在合理的内部成本降低率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施工预算。施工预算中凡是施工用的所有材料都要列出定额数量,不得漏列。材料工程的材料采购、工长领科、库房发料、财务付款均以此为依据。在此项费用的控制中,尤其要加强对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其中工长严格按施工预算提出分时段材料采购计划;材设部严格按照依据施工预算编制的材料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不得超预算采购;工长严格按照分项施工预算签发限额领料单;库房保管员根据蛋工长签发的限额领料单,对材料发放实行限额发放材料,材料超出定额的,要按照超耗材料的实际成本,扣除分包方人工费;财务部依据以施工预算为基础的材料采购计划安排付款。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应及时获得甲方签证,根据工程变更及调整的工程量调整相应分项预算,同时向材设部补报调整的材料需用计划。同时,要对价格进行控制。 转贴于
篇3
关键词:成本核算对象、程序、职责、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建筑施工企业难以获得丰厚利润,经济效益和利润水平越来越低,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组织好成本核算,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就会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成本竞争时代得以发展的竞争利器。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企业各部门经济责任制在企业中的贯彻,使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成本项目的含义及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通常认为成本的概念有两种: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通常称之为财务成本;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企业实际经营决策的需要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通常称之为项目成本。一般来说,财务成本核算是为了满足国家纳税的需要,以及规范会计核算方法的要求,但是,财务成本核算并不能满足企业和单位实际工作中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要求。从我们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实际角度出发,我们这里所谈到的项目成本核算是指的后一种成本核算,而不是财务成本核算。
1、成本项目的含义
建筑安装工程成本项目划分为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人工费、以及其他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而且每项费用都有与其他费用相关之处,也都有其特定内容。
2、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1)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的原则
通常要按照工程合同的内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施工生产的特点以及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一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开展,主要由于成本核算对象确定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脱节。要合理划分成本核算对象,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划分的过粗,将相互之间联系不大甚至没有联系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合并起来,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无法反映独立施工的工程实际成本水平,对考核和分析工程成本的升降情况产生不利影响;此外, 划分成本核算对象如果太细,会出现许多需要分摊的间接费用,导致核算工作量增大,增加了做到成本准确的难度。
(2)成本核算对象划分的方法
①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通常是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就大型主体工程而言,要尽量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②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③建立工程成本明细账,确立成本核算对象后,所有的原始记录填制都要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要根据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便于以后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的计算。
④同一工程项目,由同一单位施工,同一结构类型、同一施工地点、工程量较小、开工竣工时间相近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应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三、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为了根据用途归集各项费用,划清有关费用的界限,正确进行工程成本计算,应设置“机械作业”、“工程施工”、“间接费用”、“辅助生产”、“预提费用”和等“待摊费用”科目。
1、“机械作业”科目
该科目应按承包工程和机械类别设置二级科目;该科目贷方记录:分配计入“工程施工”、“其他业务支出”和“专项工程支出”等科目的费用该科目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2、“工程施工”科目
间接费用项目应通过“间接费用”科目归集并分配;该科目贷方记录已完工程成本;该科目应按工程项目或单位工程设置二级科目。
3、“间接费用”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现场性费用支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核算人员往往把握不住这点,比如,工资分配时,把所有的工资都计入本科目。
4、“辅助生产”科目
该科目贷方记录: 分配计入“工程施工”、“机械作业”和“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的费用或成本;该科目核算企业非独立核算的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施工、专项工程等生产材料物资、机械作业、提供劳务( 如构件现场制作、设备维修、固定资产清理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四、成本核算与监控的原则
1、设定目标原则
每个项目投标报价合同签订后,应对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比照近期已完工程项目或将完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成本预测,依据合同、施工预算、人材机市场价格等进行成本计划与核算,综合分析评价本项目的盈利水平,设立目标成本。
2、过程控制原则
成本核算与监控应伴随着一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在这里只叙述施工存续期间的成本核算,只有在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才能及早发现问题,进行纠偏。
3、全员参与和责权利一致原则
项目成本控制只有和项目部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大家的责任心和参与热情。企业依据施工合同价款,扣除投标前期费用、应缴纳的税金,计取企业总部的管理费及利润后,作为项目部的承包价款,与项目部签订施工承包任务书。项目部建立本项目部的经济责任制,将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项目部成员根据职责交纳入股风险抵押金,根据责任制兑现奖惩。
4、月结月清原则
对工程成本费用进行过程控制中,每月一结,每月一清,月结月清,月结月上。对本月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实际核算,包括:本月应付给分包队伍的合同价款,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及工地现场发生的管理费等其他所有费用开支。
五、实际施工成本的监控措施与核算
1、人工费和分包费用的成本控制
项目部应先根据企业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施工图预算等,核算出按分部分项划分的人工费预算价和目标成本,分包预算价和目标成本。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自行施工的方式或采用分包的方式。
(1)监控措施
对自行施工人工费的监控,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根据企业的内部劳动定额或参照类似工程工作完成情况,以不突破目标成本为线,将作业用工及包含的零星用工下达到作业班组,全面推行全额计件和分项工程班组承包的办法来进行有效控制。
对分包项费用的控制,结合项目部的目标成本综合确定每个分包合同价款,防止合同签超。每个分部分项合同均需项目部成员审查及公司领导审核方可通过。
(2)成本核算
不同施工班组和分包商单列项,根据与班组签订施工承包书及与分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计算出本月应付给各队伍的价款及总价款。上述队伍包含零工队伍在内,辅助人员工资作为一个队伍列项。
2、材料
材料按供方分为三大类,一是甲供材料,二是分包队伍包工包料的材料,三是企业或项目部自己采购的,第一种主要是现场的管理,第二种情况已经包含在上述与分包商队伍的成本核监控与核算中,重点监控的是第三种情况。
(1)监控措施
篇4
关键词:工程 成本核算 管理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企业运营活力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核算与管理贯穿了工程的整个进程,甚至在工程前期的中标签约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都离不开成本核算与管理。
一、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及存在问题概述
(一)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概述
项目成本指的就是从项目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这段过程中所有的物资消耗总和。项目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费用和制造费。其中前四项是直接成本,而制造费称为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总和就是整个项目的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的核算,不但可以为成本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而且可以计算出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之间的差距,便于相关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环境工程成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前期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首先,其前期投招标阶段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是整个成本管理过程的重要阶段,核算项目包括标书费用、办公费、信息咨询费和招待费等,并在核算中注明费用开支的性质,再根据费用开支的性质实施具体管理。其次,成本管理要在实际开支的基础之上,对成本费用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实施成本控制,预测内容应当包括人工费、物料费和机械使用费。最后,对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费用进行核算与管理,并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审计,竣工阶段的费用审计应结合相关的前期预算,结合审计结果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要求对工程中的各项支出进行界限划分,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成本开支,并适当控制成本,减少一些不合理的支出,把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建立实行成本监察考核体制,对预期目标成本进行细化,并由相关人员负责,将考核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以便于能够及时做出决策,应对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二)当前环境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而言,企业项目工程的成本核算管理体制发展比较之后,对于管理制度的改革不够深入,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加之企业实力相对比较薄弱,企业负债情况相对比较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由于施工行业之间的竞争体制不够规范,制约着企业工程成本核算管理的发展。例如,在施工企业前期投中标阶段的不规范,导致最低价中标的不合理现象发生,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发展。
二、环境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方法
(一)人工费核算方法
人工费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费用开支,人工费主要参照当前的市场价格。对于计件劳务制度,所有工资开支能够明确收益对象,按照工程前期的任务计划,将所有工人工资开支计算到对应的各项成本中去;对于计时劳务制度,如果将工程分单位进行施工,即工人的工资只针对某个项目,如此就可以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中去。如果工人参与过多个单位工程的施工,则需要计时、计件,将所发生的工资分配到各个需要核算的成本对象中去。
(二)机械费核算方法
机械费的核算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所有机械的使用费,包括了自用机械费用和租用机械费用。自用机械费的核算主要针对项目部自行管理的施工机械,通过对每台机械的使用费进行归类统计,在每一个阶段项目完成后,根据该阶段项目中各项成本核算对象实际使用机械的台班数进行机械费的分摊核算。
(三)材料费核算方法
进行材料费核算的前提是要对所产生的材料费用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材料费分为生产性消耗材料费和非生产性消耗材料费。只有直接用于工程的材料费用才能计入工程成本的材料费中。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材料分配表和领料单进行严格审查与核实,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将分配表和领料单上的材料费用计入到工程成本核算中的材料费项目中。
(四)其它费用核算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一些其它费用,例如,施工现场的清理费、临时设施费、施工材料的二次搬运费等。在对其它费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将能够分清收益对象的费用直接计入该对象进行核算,对于收益对象不明确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将费用分摊到相关成本核算中。
(五)间接费用核算方法
间接费用是项目部管理施工时产生的所有支出,由于间接费用难以区分收益对象,所以应该设立“间接费用”专项,将各期间接费用进行统计汇总,期末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成本分摊。
三、环境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一)组建高效管理团队
首先应该组建能力与素质兼备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是一个项目的核心管理层,主要负责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决策和施工的管理,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项目经理部应该明确自身责任与权利,以工程利润为核心进行施工管理与决策,配合各部门做好预算,编制有效的成本计划,监察并核实。对项目经理部要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避免错误施工倾向的蔓延,从团队管理上入手,控制工程项目成本。
(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新技术的采用无疑是缩短工期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工艺,对施工现场的布置要合理,加快施工过程的现代化建设,以新技术的优势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的目的。其次,降低消耗也是节约施工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和推广各种低消耗、高效率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既能为施工提供方便,又能很好地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考虑新技术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加强质量监督力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避免返工现象发生所造成的损失。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直接费用管理
上面已经讲到,施工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它费用。首先,对人工费的控制必须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实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岗位,设立奖惩制度,激励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工人素质、技术、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工人素质,降低人工费用成本。其次,要控制材料费。材料费是工程施工成本中占比例最多的。材料费用的控制可以从采购和使用两个方面入手,要结合市场价格动态,对采购数量和采购时间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并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同时避免出现仓储过剩的现象,确保材料的完全利用,减少浪费;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做好跟踪督查,避免出现材料流失的现象。制定相关材料管理办法,对工程余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并及时做好各项材料的成本计算。最后,要控制机械使用费。机械设备在环境工程项目实施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要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力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针对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避免出现“大材小用”的现象。在机械设备的维护方面,要专人负责,落实机械的使用和保养责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机械的综合利用,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
(四)加强分包项目成本管理
通常情况下,工程的分包工作的涉及面比较广,分包商实力的优劣,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对分包项目的管理。首先,企业要对分包工程统一集权管理,设立专管部门对相关分包商进行审核。其次,建立准入制度,对各分包商进行审核后,根据其资质、实力和特长等,建立分包档案,明确各项声明和程序,确保法律性,并定期考核分包商的执行力。此外,要根据项目预算,合理规定承包价款,并按规定支付承包价款。需要注意的是,当分包价款与预算之间有较大偏差时,应该及时核查各项流程,严查人为操控现象。最后,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工程价款结算,由项目部对分包商完成的工程量按月验收计价,并扣除掉分包单位在施工中领取的材料费、企业代付的各项费用和各项税款,避免出现不合格操作,导致工程成本增加。
四、结束语
环境工程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不是仅仅依靠造价员就能有效实施的,还需要项目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支持。成本控制要求财务人员必须随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明确各项目的支出与收入,通过与目标利润的比较,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决策。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不断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材料采购员要结合市场价格,掌握市场动向,合理安排采购方案。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各种安全规范对施工操作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减少安全问题造成的财产损失。总之,环境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经济效益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玉玲.浅析工程项目中成本的核算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2]周新义,王金富.浅论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核算与管理[J].金山,2012,(2):58,52.
[3]张传煦,郭开元.水利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4]李艳秋,司雯.浅谈工程项目内部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
[5]宫亚芝.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J].管理观察,2011,(7):138-139.
篇5
关键词:建筑企业 项目管理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一、成本核算概述
(一)项目管理成本的概念
项目管理成本的主体是企业施工项目,它是根据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和企业决策而实施的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经理依照项目要求和上级安排,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
建筑企业应根据建筑项目所拟定的合同条款、工程大小和管理规模来确定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与步骤
1、根据成本预算确立成本核算的标准
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在项目实施前进行成本预算,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费用支出都需要严格按成本预算来执行。项目成本核算也要依据成本预算制定核算指标,使二者对应起来,一方面,可以提高成本管理的连贯性,还可以检验预算成本是否合理。
2、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产生的账务进行核算
建筑企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每一笔费用都要严格审核,审核之后,根据成本核算成本的处理方式将成本分别计入相应科目;月末对各项支出和成本进行规整和总结。
3、将项目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汇总
建筑企业建立适用于项目的成本核算体系,设置项目管理部门,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每一位项目成本核算人员在对当天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之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应处理,汇总到项目经理,方便进行项目决策和项目的调整、控制。
(三)成本核算对项目管理的意义
1、成本核算使建筑企业适应时展要求
随着国内外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建筑企业先后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可以反映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方便决策管理,适应时展要求。
2、成本核算的加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没有进行系统的成本核算,采用粗放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信息流通不畅,成本费用动态变化无法很快汇总到管理层,造成信息断层,影响企业决策制定和实施调整。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成本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企业拥有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领导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对成本核算不重视
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筑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进度本身,而忽视了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致使企业成本控制薄弱,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二)财务核算制度不完善,成本核算指标流于形式,基本工作缺失
我国建筑企业规模不一,数量很大,监视施工队伍也无秩序。很多建筑企业财务核算制度不完善,没有健全的财务核算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未与实际运作情况有效结合,财务核算在项目管理中不很好发挥作用,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失控,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
成本核算流于形式,没有设定相应的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成本核算基本工作缺失,对成本费用原始数据和凭证的收集工作不到位,很难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严重影响建筑企业而成本核算的作用。
(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成本核算的整体要求
建筑企业处于特殊行业,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要对建筑施工流程十分熟悉,但是作为财务管理的会计人员,仅专注于财务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对建筑管理、施工流程和政策法规了掌握,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额算,无法满足项目成本核算的整体较高要求。
(四)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传统老旧,不能与时俱进
与单纯的成本核算相比,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更具灵活性,但是当前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传统陈旧,不能很好与施工项目相结合,不能与时俱进。
(五)项目成本核算重视事后控制,缺乏事前计划和事中监督
与其他行业的很多企业相同,建筑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财务管理重视事后控制,但忽视事前计划和是中监督。这样,企业就无法实时监控生产施工中出现产生的成本费用,不能快速反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预算评价监督机制
建筑企业没能形成系统的成本核算体系,缺乏完善的预算评价监督机制,成本核算和成本预算不能够有效结合,成本管理效果不足。
三、建筑企业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建立三级核算体制,将成本核算贯穿到项目管理的每一环节
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公司-分公司-项目经理”这种层级体制,加强各部门的重视,项目经理监督和督促财务人员真正落实成本核算工作。
(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规范对原始数据和凭证的整理工作
由于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不到位,建筑企业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制定成本核算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规范建筑企业成本费用原始数据和凭证的整理工作,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转变会计职能,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首先,要认清一点,会计人员需要转变观念,要从单一的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通过对财务管理对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筑企业还要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财务知识,还应熟知建筑企业管理、施工流程和国家最近政策法规。
(四)利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减少成本核算失误
建筑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在不同阶段进行灵活变化,利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 减少成本核算的失误。
(五)成本核算由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计划、事中监督和事后控制相结合”
现代企业管理中,若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必将是事前计划、事中监督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必须改变传统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单一的事后控制模式,提高成本核算的时效性。
(六)推进ERP,全面推行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核算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ERP系统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开始利用起来,世界500强企业由80%都在利用这一系统为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服务。
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快速的决策管理,同时,将各生产部门和施工环节产生的费用进行实施的记录和更新,并自动生成财务报表,这将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的经济性、效益型和效果性,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自动化和科技化水平。
建筑企业采用ERP系统,不仅可以促进企业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大大节约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人才浪费。
四、结论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中,成本核算占有重要地位,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项目成本核算,不断提高成本管理优化企业经营效力。推进企业项目成本核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建立三级核算体制,将成本核算贯穿到项目管理的每一环节,加强重视;完善成本核算制度,规范对原始数据和凭证的整理工作;转变会计职能,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利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减少成本核算失误;成本核算由事后单一控制转变为事前计划、事中监督相结合;推进ERP,全面推行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陶新平.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2]杜启胜.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J].经营管理者,2010,04
[3]刘洋.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核算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篇6
关键词:医疗服务项目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近年来,我国在卫生事业和医疗服务的领域中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各类医院的改革与整治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目前我国对医院的改革呈现出新的思路和方式,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医院需要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各种消耗,从而降低就医价格,使医院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医院的竞争力能否提升的重点就在于能否够降低医疗成本,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负担。
然而,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不管是在成本核算还是成本控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漏洞。例如成本核算方式粗放,没有完整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导致成本信息大量缺失等。因此医院应及时完善自己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及方法,秉着服务大众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一、我国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概述
医疗服务项目是指医疗机构以特殊的社会人群(患者)为目标群体,将医学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诊断和治疗目标群体中去的职业活动项目。如果按照形态划分,医疗服务项目可以分为医疗产出项目和非物质形态服务项目。与其他各种服务不同,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因此相对于其他服务而言,医疗服务有异质性、易逝性和无形性、信息高度不对称性、患者需求的诱导性以及垄断性等独特的特征。
医疗服务成本指的是医疗机构在进行医疗服务项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耗费。由于成本的种类本身就有很多种,因此在医疗项目的成本核算过程中也会对成本进行不一样的划分。根据成本核算的对象可以将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分为病种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科室成本以及总成本;根据成本和特定对象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根据成本的可控与否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根据成本的具体形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及控制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完全成本法,也就是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都计入到医院的成本中去。医院的成本包括了药品成本和医疗成本,其中,药品成本不等同于药品支出,医疗成本也不等同于医疗支出。科室分为医疗技术类、临床服务类、医疗辅助类、科研教学类以及行政后勤类这样五大类的,在对成本进行归集时采用的是分项分步结转法,也就是在对成本进行分步结转的同时使用分项结转,这样既能够对医疗活动中每一个步骤的成本进行核算,又能够及时反映出每一个步骤的成本资料,是成本核算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同时医院还对科室的成本分摊原则做了相关规定,要求在进行分摊的时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本着重要性、相关性等原则,将所有的成本都归集到临床服务类的科室中去。
但是不难看出,目前在大部分医院开展的成本核算工作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仅仅是将相关的成本数据归集起来,而不是所谓的对成本进行控制。究其原因,作为医院自身还是缺乏主观上的成本控制意识,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利益和营业利润而使成本控制只是形式上执行,更谈不上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成本控制的结果不尽人意。经过对医院项目成本核算及控制现状的深入研究,笔者总结了以下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及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层次空缺
目前,医院财务工作的主要内容还是核算收支,各科室人员还是没有树立起成本控制意识,虽然有一些成本控制的岗位已经设立但是还没有正式进行运作,因此成本核算的工作还是由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做。目前来看,单纯的按科室进行的成本费用的归集已经不能够满足医院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粗略的成本核算层次也会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进而妨碍医院的精细化核算发展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仅仅是科室成本核算也不能够满足医保机构对医院成本核算的要求,不能够为未来病种付费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就会使医院在整个医疗系统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因此,医院必须着手建立更为全面广泛并且适用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预算流于形式
医院虽然根据相关规定在内部制定了成本控制制度,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实际跟踪调查,因此其预算也没有根据实际的费用发生情况来制定。并且实际成本发生之后没有对预算的制定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纠正。对于成本费用控制较好也就是成本较低的科室也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对于成本较高的科室也没有彻底查明原因并进行责罚。这样一来,成本控制效果的好坏与其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样就不能带动起各科室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进而对能够获得直接收入的临床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预算便只是形式上的事儿,对资源浪费便也失去了约束限制的作用,医院就更难以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了。
(三)间接费用分配不够细致
虽然医院每个科室的所有费用支出都有相关的规定,但是进行费用分配的根据不够细致,不能够准确反应成本动因,在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时尤为明显,房屋折旧费、水电费等间接费用的分配十分模糊。与此同时,间接费用的分配还与各科室人员的收入和奖金直接挂钩,若是不能够合理的进行责任的划分,就可能会发生责任相互推诿的矛盾,甚至会导致各科室不必要的纠纷。
(四)医院管理者和员工的成本意识淡化
根据调查,大部分医院是没有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制度和规范的,因此成本概念模糊,成本意识缺乏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医院的成本核算仅仅是归集费用,而且其目的是为了对各科室进行绩效考核,而对成本责任和成本发生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的了解,因此成本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对医院而言,若是管理人员没有对成本核算及控制进行全面的了解,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寻求利润和经济效益的话,那么成本管理甚至医院的发展最终都会受到重大挫折。
综上可以看出,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目前还在探索性的过程中,还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成本控制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开展,使医院的经营能够更加顺利便是当前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三、加强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及控制的建议
(一)加强成本分析,完善成本预算制度
加强对成本的分析,对于超出预算的成本,应当与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对比,然后进一步对成本的劳动状况、流动资金的使用情况、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工作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确定导致成本上升或者下降的原因,进而提出管理和改变这种情况的措施,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及控制体系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选择合适的成本控制方法,制定科学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完善费用分配制度
作为医院的管理层而言一定要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进行足够的重视, 对日常支出进行严格控制,使医疗服务成本不断下降,进而树立起成本效益的理念。当前,成本控制成为各医疗机构之间竞争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医院应当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制定详细的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完善费用分配制度,增加营业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管理者及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成本控制意识
医院的管理者本身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身素养,使自己拥有更扎实深厚的专业技术和广泛的知识面水平,比如学习国外医院的先进成本管理经验,或者是企业成功的成本管理案例等,进而促进医院管理机构的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只有拥有一定的知识铺垫,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成本核算方式以及成本控制水平。此外,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求有一拼既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还具有扎实的财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组建成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思想素养够高的负责成本核算的专业队伍是使医院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保障,只有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医院成本控制的现状。
(四)完善相关的人力激励与约束制度
对不同的科室甚至不同的人员分别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而不是采用原来单一的奖惩制度,避免出现之前的以科室为单位对收入进行分配的情况,也就是科室的收入分配到科室人员手中,这种方式对于本身就收入数目较小的科室来说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不容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针对该问题,、可以设立一套能够跨科室使用的奖惩制度,对各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以人为单位而不是以科室为单位进行衡量,将人力成本纳入考核范围之内,作为收入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大家的成本控制意识,避免短期行为。
综上所述,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和控制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在医疗行业领域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不但有利于医疗机构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可以促进社会效益不断扩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成本核算为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而成本控制是成本核算最终达到的目的,没有起初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工作就无法进行,同样,若不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同时进行,医疗机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青.医院财务的成本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0
[2]赵水长.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法分析[J].财会月刊, 2011
篇7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现状;对策
施工项目成本是反映施工项目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素质的综合表现。影响和决定成本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看是否进行了认真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被推向市场,施工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一、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现状
近年来,由于水电施工项目实行招投标制,给国家节约了一定的资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投标经验并涌现出一批业务骨干。但施工企业内部忽视了财务管理,尤其是成本管理,使得企业成本核算没能真正反映到单位工程项目,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工作不健全,有关部门不按规范操作
工程成本核算准确与否主要依据是各项数据是否全面、准确,包括建安产值统计、劳动消耗统计、施工机械利用情况统计、物资消耗统计、各项动力消耗统计等。同时还要有完备的预算单价分解表(即预算成本)。这样财务部门才能根据这些统计资料和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办法,按施工项目分类归集各项费用,分析各项费用的升降原因。
但目前来讲,施工企业的统计工作,做得不够细致。统计报表上的数字只是单一的产值统计(即工程价款结算报表)和形象面貌的说明,每一单项工程消耗的人力、物力反映的甚少。有一部分小的项目甚至没有统计报表和预算单价分解。这样财务部门统计的无论是直接费用还是间接费用都没有确切的分配依据,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因为分散企业各部门,小到一个项目的管理,很难有项目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中大都是“手拿电筒,照一米,走一米”的做法,管理上没有制度,为节约成本,连最基本的职务分离管理制度都做不到,管理不完善,有很多难以预计的职务便利条件,给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留下无法精确的计算缺口。
(二)结算价款与会计期间不同步
由于实行招投标制,存在甲乙双方和工程监理,乙方当月完成的工作量上报给工程监理审批,这一阶段大约20天左右。而财务报表期限是次月10日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只有按预计产值上报本期的成本报表,这样预计数与实际数就有差额,造成本期成本不真实。往往出现收入预计不准,成本摊销不准,效益核算不准等做法。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缩短结算的中间环节的审批时间。
(三)企业经营者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经营者是企业领导者,其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职能发挥的程度。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在财务管理上不但要重视资金管理,而且更要重视成本管理,它会赋予财务人员充分的理财自,把财务人员看作是自己经营决策的好参谋,因而他会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真正起到当家理财的作用。但现实工作中,却不是这样,在一些企业的领导者看来,财务管理可有可无,认为成本核算工作是其他部门的事,财务部门只要收支平衡就行了。甚至有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自己的业绩,让财务人员调剂成本,这样就抹杀了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抑制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造成施工项目成本不真实,企业的领导者也掌握不了施工企业真实的成本情况。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地位的高低、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及其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四)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差,即使有再好的理财环境,即使经营者把财务管理提到再高的高度,最终还是徒劳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熟知国家的财经政策、制度和法规,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生产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而我们的大部分财务人员对施工生产知识了解不多,下施工现场的次数少,掌握国家政策的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标准模糊,划分不清当期成本还是下期成本。材料汇总分配时,不知有关物资材料用在什么工程项目上。另外就是对预算定额及取费标准不了解,因此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就不能同预算统一口径,成本预测数据、成本分析不能顺利进行。
二、应对措施
由于上述原因,一些施工企业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即使核算也不细,不能真正落实到单位项目上,在编制成本报表时,是将预算成本按经验比例分解,实际支出按实际填列,其目的是完成编制报表的任务,达不到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严格控制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执行费用开支标准、预算定额和企业成本计划,控制和核算施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工程实际成本,及时准确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基础工作,提高各级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
基础工作是成本核算的前提,施工企业应依据施工项目特点结合国家的成本核算原则,由主管领导牵头会同财务部门及有关人员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办法和各项承包方案,建立健全相应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同时应根据预算和标书编制“工程项目一览表”,各部门在编制生产计划、预算、进行统计和办理领退料、人工记录、机械设备报表、各种动力消耗报表等原始记录时,均按统一规定的单位工程名称和编号填写。这样既便于手工计算施工项目成本,又便于计算机整理各种数据,分析各项费用在某一环节上的节超原因。在搞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各级成本核算人员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及其开支标准、预算定额及其各项费用在该地区的取费标准;掌握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政策;分清预算单价中各项费用应与财务成本核算按经济用途划分的五项费用哪一项目对应,熟悉每项费用包含的内容,这样归集各项费用时才能准确无误,工程项目成本才能真实可靠。
(二)建立健全有关部门成本责任制
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其中各职能部门或科室在这一过程中是企业领导者的助手和参谋机构,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挥核算、组织、监督作用。职能部门或科室责任、权限建立的关键在于合理地划分部门或科室之间的分工、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及相互的制约作用。经过实践,关键部门的成本责任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计划预算部门:编制和落实年、季、月施工计划,按月向所属施工单位(厂或车间)下达施工任务,主要工程进度及形象面貌;编制施工预算,及时计算施工量的增减、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等定额和标书规定以外的资料,及时调整施工预算,并做好预算单价分解;及时正确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和各项调价结算,划分、清理已完和未完工程,办理年终结算和竣工决算。
2、物资部门:根据施工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健全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和计量验收制度,加强定额管理,保证合理储备;开展修旧利废、残次料的回收工作,控制材料消耗,努力降低材料成本;做好机械设备的运行纪录,掌握设备完好程度;提供材料差价资料,以便及时向甲方结算差价。
3、劳动工资部门:负责改进劳动组织,做好劳动力调度,控制非生产用工,控制工资、奖金发放标准;配合下属单位考勤员记好工程用工台账,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
4、技术质安部门:制定降低成本的施工技术措施,开展技术革新,推广先进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加速工程进度,保证安全生产,有效地控制质量成本。
5、财务部门:组织成本核算,指导内部核算单位的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成本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关补充规定和细则;参与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有关费用定额、储备定额和工料消耗定额。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内部承包方案和目标成本,组织编制降低成本计划,并将成本费用结算落实分解到有关部门,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贯彻执行。做好工程成本的综合核算,将各单位共同施工的项目,按概算或标书项目汇总编制总成本报表,并与预算成本比较,然后根据各部门或下属单位的成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考核,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成本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会或专题分析会。会同有关部门办理各项价款的结算工作及竣工决算工作。
(三)推行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是在预定的时期内,为确保目标利润而确定的产品成本水平。在各部门责任确定后,确定目标成本。推行目标成本管理,首先要抓成本决策,而成本决策必须保证目标利润的完成。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做到:
1、将目标成本分解成多项经济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包括产值、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劳动定额、形象面貌、外购材料优良率、单车单机费用等等。结合部门责任制,层层落实,严格考核。这样通过经济手段和经济责任制形式使各级责任人和单位操作人员加强责任感,改善施工过程的管理。促进各项目标的实现。
2、定期成本分析和目标成本的考核。目标成本的正确与否,成本控制能否实现,均通过成本分析、考核和信息反馈来鉴定。对目标成本分析考核和目标成本信息的反馈应采取日常信息反馈和定期进行成本分析考核的原则。
日常成本信息的反馈主要是通过日常各种形式的报表,这些报表是各部门按各项目标成本设计的,包括工程量、单位工程合格率、工时利用率、各项消耗及形象进度等一系列指标,通过这些日报的汇总分析与总目标比较,是否能完成当期的目标成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目标成本考核应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同时又要结合各项目标成本实现的难易程度适当做些调整。用来激励各部门及操作人员的士气,不至于影响下期的施工生产任务及各项目标的完成。
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并由主管财务的领导主持,各经济技术质量部门,各施工单位(或厂或车间)负责人及成本核算员或综合员参加,由财务部门报告本期成本核算结果,分析成本升降原因及各单位目标成本完成情况,这样就能查出各单位部门的成本变动原因。然后再通过大家共同讨论,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用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要重视。财务管理要重点抓成本管理,这样我们的财务管理才能真正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常.成本会计[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赵德武.财务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1.以教师为主导。在实施项目教学时,老师必须完成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各个教学单元的设计。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等不同的业务环境,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其次,按相同任务把全班分成六个由七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分工协作,有人归集审核材料的收发凭证,有人根据考勤记录归集审核人工工资福利的结算和发放,有专人负责辅助生产费用的统计计算的分配工作,还有制造费用的归集整理以及分配表的编制。任务完成后,引导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各自的感想,训练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最后,由教师评价各小组的工作成果。
2.以学生为主体。在实施项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先前所学的材料采购成本及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思考与现今所学的成本核算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中使用的各种物品成本信息的探索,让每个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主动解析身边每一件商品的成本构成。注意,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以任务为载体。成本核算的整体教学设计把整个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分为几个工作任务。第一,初识企业生产流程和成本核算;第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准备:人员队伍、应用软件、账簿资料;第三,不同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训练;第四,企业选定适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管理要求的成本计算方法及费用的划分。第五,一种或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独立和结合使用;第六,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项目开发过程中,应重视项目的独立、完整和可操作性,项目任务内容需包含新知识技能的拓展和构建,及新旧知识技能后续和前置的关系,以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4.评价方式多元。传统的成本会计试卷采用闭卷笔试,一张试卷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依据。而职业教育理念提倡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工作过程导向即为完成工作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逻辑结构的一种管理学思想。企业成本核算中,以工作流程和流程的具体化实施为导向的管理思想、方法、技术集成为工作过程导向体系。基于完整工作链条的项目教学也需要更为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任课老师一人说了算,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甚至邀请实践专家来现场测评等各种因素各占一定权重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知识掌握、可持续拓展能力做出更科学的评价。
二、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下面以“成本会计实务”中适合大量大批单步骤的发电采掘业的品种法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流程。
1.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和工作目标。发给学生需要处理的信息:能信发电厂属于单步骤生产的发电企业,归集的各种料工费耗费的原始凭证,要求品种法开设基本生产明细账,归集分配料机物工费耗费,计算2013年12月的发电总成本和每度电的单位成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并提出要求:根据从生产车间收集的料工费耗费的原始凭证,以及已经学习的成本核算理论知识,学会编制发电厂的成本计算单表并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最后,分析评价每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2.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5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能信发电厂2013年10月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料工费归集的原始单证,谈论分析下列问题:第一,按照受益多负担多的原则,哪些费用应该归集在基本生产明细账,哪些应该归入辅助生产车间的明细账上?第二,集体讨论明确归属的料工费,最好选用何种分配方法,理论依据是什么?第三,如何根据谁受益谁负担原则进行账务处理?第四,车间归集的费用与按计算的分配率分出去的费用有差额,如何调整?学生仔细阅读体会相关理论部分,即品种法的特点: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会计报告期三者的关系如何?分析确定给出的信息资料应该分别归集基本和辅助生产车间,小组成员开展讨论,总结其理论根据并延伸拓展出新知识,大量大批单步骤的发电企业不需要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3.教师巡视各小组的任务完成进度,给学生必要及时的指导。任务完成后,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其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评价各小组的工作成果,指出优点和不足,筛选给出更好的处理问题方法。以上项目教学的完整实施,学生既学会了品种法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了采掘发电等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重要的是熟练掌握如何选取有效的编制归集和分配费用的方法,在融洽的学习气氛中既巩固了相关知识技能,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工作乐趣,为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的会计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采用项目教学法有以下优点: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完成任务的过程并承担一定角色,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强调教学过程的评价和信息及时反馈,缩短学生完成纠正错误信息的时间,锻炼学生自我学习和持续学习的拓展能力。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几个关键点
1.设计符合工作过程的任务。设计便于完成的好项目任务是项目实施的基础环节,教师应根据对中小制造业的行业调查,认准会计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将学习内容归纳几个学习领域,再转换为几个学习情景,根据工作过程因素确定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以任务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如下表所示)。设计一个好的项目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有机裁取教学内容,注意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设计时要考虑项目的可操作、可验证性,考虑可动用的实习设备和应用软件。全真模拟的实际的会计工作环境。要准确估计学生操作的难易度和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让项目完成具备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项目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项目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
2.做好完成任务的技术物质准备。实施分组教学是项目教学的常规做法,也是会计工作分岗定责的的需要。分组可以由学生自愿结合,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以5~6人为一组,选出组长,并赋予组长相应的职责、恰当的权限,要求他们采用企业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带领全体成员一起完成项目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讲解新知识难点,演示新技能的操作要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氛围的控制者,沿袭着复习上次所学,引出新知识讲解,应用新知识解决课后习题的三部曲;而项目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技能。因此,项目教学法不只是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和操练,更应强调情景性描述,最好是通过演示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这样直观的演示更有利于学生熟悉工作过程。(本文来自于《教育与职业》杂志。《教育与职业》杂志简介详见。)
4.教师的指导、引导要随时随地。简单易行的工作任务,教师只需告知学生任务要求,由学生自己采取恰当的工作步骤去完成。复杂难做的工作任务,教师发给学生相关资料,并解释工作环节,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甚至可能受到的伤害等。教师应及时巡视工作现场,适当提醒学生完成任务的顺序,避免学生浪费宝贵的实践操作时间。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更应及时给予指导,但要斟酌现场指导的火候和时机,不能事无巨细,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思路,以及相关的书籍、网站等信息资源,让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学习新知识,完成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篇9
1.成本核算的概念及意义
对于成本,不同学术机构给出了不同的概念。我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美国会学会(AAA)认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这两个成本概念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我国的成本概念较为具体,而美国会计学会的成本概念更具有普遍性。建筑工程成本,是成本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营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狭义建筑成本,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内,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项目部是成本控制中心,其成本核算对象是项目部的各个单项工程成本。项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在欧美等国,项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估算、预算、计划、控制、数据分析及归类。究其原则,主要的问题出在成本核算环节。由于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强,不系统,使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失去数据基础。而成本预测与计划不准确,又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标。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入手,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2.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
建筑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先后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建筑技术环境的最大进步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的产生,尤其是大量建筑材料网站的出现,使项目施工成本日益透明化。
3.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主导思想
在现代化发展的中国,信息已经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同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一样,其获得需要成本的。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需求是因为预期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获取信息支付的成本。通过成本核算,取得是进行项目管理需要的信息。现在行业已经发展到成熟期,建筑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向管理要企业竞争力。许多学者提出了成本战略管理的概念。当今美国会计界两位著名的教授库珀和斯拉莫拉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而成本核算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当某一项目信息成本大于信息收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加强成本核算是不经济的。
4.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企业财务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1)核算的主体不同。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通常,由建筑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组织财会人员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作为企业财务成本。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是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的要求,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2)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配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3)核算的目的不同。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从而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和应缴税金。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5.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5.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期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润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锪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5.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钢筋加工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若钢材由企业统一采购,钢材市场价格对项是不可控成本,不作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否则,应根据钢材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及钢材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概率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将钢材价格列为成本核算的因素。
5.3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应要求每们项目管理人员都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1个小时的内部作业时间,其中成本住处工作就是重要的内业之一。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每们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加工过程中,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当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其症结在于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模糊认识和缺乏重视。而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我国加入WTO,建筑业面临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加强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更显其重要。为此,展开项目成本核算的实用性研究工作,将为建筑企业近十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石新武. 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0).
[2]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工程管理研究所. 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1997(3).
篇10
关健词: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监理
我国于1988年开始试行工程监理工作,并于1996年在建设领域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监理制度实施以来,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设水平,发挥投资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监理行业为新兴行业且行业规模小,截止2014年全行业营业收入2221.08亿元,涉及本行业的成本核算研究相对薄弱。S公司是以监理为主营业务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下面我结合S公司案例,谈谈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认识。
一、S公司基本情况
S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有管理技术人员230余人,注册资本518万元,S公司拥有多个行业工程监理、招标资质,主要业务包括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建设工程招标、项目管理和项目咨询,其中工程监理占收入的70%。现下设综合部、市场经营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及招标中心五个部门,生产技术部下按分管业务区域划分为两个科室。S公司2015年收入18**万元,其中监理收入13**万元、招标4**万元,观测收入1**万元,标书2**万元,在成本核算中,S公司设置了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四个成本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成本实行项目核算,同时对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实行部门核算,按部门对成本进行预算控制。
二、S公司成本核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目使用不规范。S公司未使用销售费用科目,而是通过管理费用科目进行辅助部门核算,将市场经营部门发生的经营费用在报表上列示为销售费用,此种科目设置造成成本费用数据不准确,混淆行政部门发生的应计入销售费用和市场经营部门发生的应计入经营费用的相关营业费用。
2.成本分类存在不合理问题。S公司将收入分为监理、招标、观测、标书四类。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收按监理、招标分类设置二级明细,其中监理成本设置辅助项目明细核算。观测、标书业务纳入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设置标书与其它分类明细核算。但其它业务成本中的标书系购置投标标书费用而非投标业务的制作标书成本,应纳入销售费用核算而不是其它业务成本。
3.成本项目设置不科学。S公司现在主营业务成本下设职工薪酬、职工劳保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差旅费、其它费用、分公司项目成本、标的编制费成本项目明细。成本级次不清晰,将业务招待费计入成本,混淆了经营费用与营业成本。
4.成本核算对象确定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工程监理项目是伴随建筑工程主体实施的,服务周期长,且工程实施时间不由监理公司确定,常常出现项目延期的情况,需要与业主就项目合同外费谈判追加费用。S公司为项目开展索赔工作,要求财务部门在提供项目直接成本支出外,还需要提供行政管理部门为项目提供支持的相关费用信息。工程监理业务其资金循环周期则与建筑业相同,但其合同金额远小于建筑业,仅相当于工程1%, S公司合同金额平均在20万至10万之间,S公司年平均在建项目在80个以上。 S公司目前按项目进行辅助核算,项目数量过多,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给财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三、S公司成本核算体系改进建议
S公司作为一家规模偏小的企业,可用于财务工作的人才资源有限,又对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对S公司深入了解其经营状况的基础上,经过与S公司单位负责人、财务、生产、销售等各部门人员多次沟通,针对S公司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意见。
1.梳理收入、成本分类
(1)划分主营业务与其它业务。工程监理业务是S公司的主要业务,但工程项目公司将招标业务作为未来重点拓展对象,所以将工程监理业务与招标业务作为主营业务收入核算。(2)标书出售系招标部门实施招标业务时开展的附带业务,招标业务下再设费、标书出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3)观测作为其它业务收入核算,并咨询业务作为拟发展业务预留科目编码。
2.梳理成本项目明细
工程项目公司属于车提供的监理、招投标业务,其成本项目支出主要是以人工成本及围绕人工发生的相关费用。(1)成本明细科目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直接费核算项目直接成本,下设人工费、材料、项目经费。间接费用核算生产技术部为项目开展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项目的成本。(2)人工费,指直接从事监理、招投标、观测等业务的职工薪酬。下设工资及津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金、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奖金等明细科目。项目部成立时需经生产部、市场部、综合部三方签字认可,由综合部、市场部提供项目部人员名单,财务部门据以记入成本,如有人员调动,生产部应及时向综合部、市场部提供人员变动信息。(3)材料费,是开展监理、招投标等业务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低值易耗品、勘探与测量用具、化验器具与试剂药剂、设计与绘图用具、测量用具、测试检验用具等,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按实际发生材料类别设置明细科目。 (4)项目现场经费,指直接归属某个项目的费用。主要是项目部经费,如监理部办公、水电、差旅费、通迅费、招标投标费、勘察现场零杂费、搬运费、勘探成果检验测试费、文印费、劳务费等。(5)间接费用,指生产部门开展各项支出及其不能直接归属某个项目 (工程)的费用,如职工薪酬、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运输费、邮电通讯费、水电费、取暖费、业务资料费、文印整理费、翻译费、劳务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3.确定费用的分配标准
(1)对同时身兼两个项目以上监理人员的费用分配。由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项目投入的工作量不尽相同,由生产部对工程量进行测算分析,制定定额标准用于人员费用分配计算。(2)生产部门车辆费用分配。 交通费是项目管理公司较为重要的支出,车辆费用、司机工资可通过项目实际使用里程进行分配。(3)间接费用的分配,根据在建项目人员工作量定额进行分配。 (4)计入管理费用的项目所发生招待费可以通过注明项目名称,在需要时通过筛选统计项目支出。(5)监理、观测业务年末由生产技术部提供相关资料,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按合同的完工进度结转收入、成本,对不能可靠计量的以实际收到的收入和实际发生的成本结转收入、成本[1]。招标费按实际发生额结转收入、成本。
4.确定辅助核算类型
S公司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理、观测业务,由招标部负责招标业务,市场经营部负责对外投标工作、综合部负责人力资源、固定资产及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财务部负责资金管理工作。对监理和观测业务的直接成本进行项目辅助核算,其中小型非重点项目由同一监理科室管理的项目合并核算管理,同时做好摘要栏的填写工作,注明费用归属项目,在需要时通过筛选统计项目支出;对主营业务成本招标、标书业务成本实行部门辅助核算,对间接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实行部门辅助核算。各部门按所对负责的费用内容按年度编制预算,实行部门预算管理。
四、成本核算体系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1.与其它部门密切沟通,保证信息相关性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目标,一是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二是向内部管理决策提供成本信息。在建立核算体系前应充分与生产、销售等业务部门沟通,掌握企业生产和资金运动的特点,在保证外部信息要求的前提下,信息的生产应避免冗余信息和信息不足,提高信息生产效率和成本信息质量,保证信息的相关性,为生产经营决策服务。
2.坚持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
一设立成本考核指标监理公司作为企业其首要目标是获取利润,只有获取利润,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但监理公司作为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单位,又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在指标的设定上通过引入平衡计分的原理,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不能唯利润化,监理公司作为高人力成本企业,要将职工作为重要的资源爱护,促进职工的个人共同发展,推进全员成本管理。
3.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应与预算、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结合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成本核算体系建设中将三者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协同效应。预算提供成本目标,并通过成本核算,提供成本信息,对预算执行进行监控,通过内部牵制等相关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促进并达成本目标,通过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照和分析,完成内部控制。
4.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信息生产也是有成本的,需要付出人力、物力,如果一项业务流程,造成了成本大于收益,就应该及时修改。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降低了管理的成本,如监理项目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异地报帐、付款来优化资金支付。在信息的生产中应尽可能关注新技术、新方法的动态,优化成本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