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24 10:0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部控制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角度;管理角度;企业文化角度
一、从审计会计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
财务会计和审计角度一直是内控研究的主要逻辑起点。阎达五、杨有红(2001)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理论的嬗变过程,认为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方红星(2002)则从审计的角度对内控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内部控制和审计分别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高一斌(2005)着重研究了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现阶段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基本思路。李小燕和田野壮(2008)在组织循环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吸收国外内部控制先进理念,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和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的确立有机结合起来,以创建持续改进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
二、从管理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
从管理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扩大了内部控制研究的视野,肥沃了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刘明辉、张宜霞(2002)在借鉴系统论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后,从系统论和契约经济学的角度上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做了深入分析。陈志斌(2005)提出内部控制的理想目标应该是把单位建设成具有自我纠偏和自我超越功能的自组织和学习型组织。李志斌(2009)则从组织社会学规则理论解释内部控制的属性。从公司治理与控制理论角度研究内部控制是这一领域比较明显的分支。阎达五、杨有红(2001)从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角度出发,认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但是这一结论遭到了李连华(2005)的反对,后者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相互关系进行了再认识,在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各种理论元素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两者的关系描述为嵌合关系。程新生(2004)以委托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并且指出对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动了内部控制演进。谢志华(2007)认为应该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风险管理整合为一种统一的规范。
三、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研究的兴起
通过这些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还主要集中于财务与会计或审计的领域,也多是服务于审计目的。导致内部控制理论出现了困境,从而需要从企业文化角度研究与内部控制的对接。以下主要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和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对接两方面来做说明。一方面,内部控制在理论上出现了阻碍其发展的困境。杨胜雄(2006)从研究对象、控制立足点及前提条件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并呼吁培养员工忠诚和构建学习型组织来解决问题。张砚(2007)也认为作为内部控制重要假设前提的组织稳定性已不复存在,封闭的、静态的内部控制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组织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指出内部控制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自适应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与内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要注重采用自适应控制方式和引入前馈和柔性的控制。李志斌(2008)从组织变革角度分析了组织转型与管理控制系统的变革,指出了控制应由硬控制向软控制发展。池国华(2009)则从战略的角度出发阐述问题,指出现阶段研究的局限性导致了内控研究主要是以纠错防弊为导向,忽略了内部控制作为管理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应有的战略导向作用。李志斌(2007)和刘红霞(2010)则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局限。李志斌认为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内部控制要脱离只重视制度控制、硬性控制的观念,更加注重非正式控制作用和权力的分享。刘红霞通过对内控的实质分析将人员,制度,流程作为内控的三元核心,更指出人员是内控的基石和第二大核心,这就呼吁内部控制研究更加注重人在内部控制中的影响,内部控制的落脚点已经不是权利制衡而是基于全体人员的自适应控制系统。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虽然没有直接指出内部控制急需企业文化的导入,但是核心思想无不指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控制的重要性。其实早在2000年吴水澎教授就已经在借鉴coso报告的基础提出了注重人的重要性,认为管理者素质对内控有巨大影响,更是单独提出了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孙爱英(2007)则敏锐的发现了企业文化对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并认为企业文化与控制机制更好地结合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学者王桂莲(2008)从现代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并指出了构建人性化内部控制来弥补缺陷。
在框架构建上,刘明辉教授(2001)提出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企业治理控制、企业管理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进一步探讨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的是谷祺和张相洲,他们在《内部控制的三围系统观》(2003)这篇文章中进一步凸显企业文化的重大影响,认为制度控制,市场控制,文化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三种典型控制基石,企业实际运行的内部控制是三者的有机结合。王竹泉和隋敏(2010)则突破了谷祺的三维系统观,直接把企业文化上升到内部控制二元论之一,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控制方式提升为其他要素相并列的独立要素,构建“控制结构+企业文化”的内部控制要素的新二元论。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四、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首先,研究浅显,多数浅尝辄止,局限于泛泛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侧重于赘述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没有理论分析作为支撑。多数文章中均仅限于讨论两者关系,认为企业文化与内控是相互动力,相互促进,内部控制有效性依赖于企业文化良好氛围。对于两者的理论渊源没有更深一步的探讨。其次,对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不够,尽管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内控的影响,但是仅仅将其作为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之一,作为一个回归变量来考虑。这些研究没有把企业文化对内控的关系上升到理论的研究阶段,大多是把企业文化仅仅放在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中来分析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和作用。最后,研究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对接的理论支持不足,没有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控制对接的理论铺垫。其实,行为科学的人本管理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的变迁都为两者的对接提供了铺垫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方红星.《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会计研究.2002(7):53~58
[2]刘红霞,杨芳.《基于人员――制度――流程的企业内部控制三维体系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1):86~90
[3]孙爱英.《企业文化对企业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研究》.经济经纬.2007(6):94~97
[4]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会计研究.2000(5):2~8
[5]王竹泉,隋敏.《控制结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论》.会计研究.2010(3):28~35
[6]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会计研究.2007(10):37~45
篇2
一、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的概述
1.内部审计特征的主要内容。内部审计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是针对于企业的内部领导,具有一定的内向性;(2)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区别于其他的工作,独立的对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和评价;(3)内部审计工作的涉及范围很广,可以对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的经济运转情况进行审计;(4)内部审计工作还有一定的及时性,在审计过程中,一旦发现企业内部出现问题,就能够及时的与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沟通,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存在着很多的共同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内部控制相较于内部审计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相关的财务信息与资料,确保企业各项政策和方针都能够有效的实施和执行,从而实现企业的计划目标。同时,内部控制还应该保障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并且,企业内部能够自行经行调整、评价等。
二、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设计和内部控制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影响。如今,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制度都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也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并且认为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样化的,但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审计部门的规模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就是对内部控制的改革与创新。
三、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产生
1.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内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所制定的相应的方案。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与缺陷,并根据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解决内部控制的漏洞和缺陷。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审计工作人员提出建议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的评价在很多时候可以看作是对内部审计进行范围划分的一种办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内部审计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工作内容多、工作量极大的工作,它需要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严格谨慎的工作态度,对审计的内容和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系统的数据和报告。
2.政府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重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就开始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与控制工作,并针对这项工作开展了研讨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各机构和部门都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作为主要的研讨问题,也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的改革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建立相关的审计机构与部门,为企业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定期检查审计部门的相关工作,确保能够及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研究
1.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内部控制的质量是一个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的体现,而内部控制的规模则是保证内部控制质量的基本条件。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时要有一定规模,审计部门规模的大小体现了企业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规模越大,企业的工作人员才会重视审计部门,审计部门才会有一定的竞争力,才能够监督其他部门的工作,使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此外,审计工作规模的大小对于内部控制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审计工作的规模越大,越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因此,审计部门规模越大的企业越能够对内部控制进行很好的监督,从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内部审计部门规模的大小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好坏具有一定的正比关系。
2.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工作是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的经营活动都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审计工作完成的质量则与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有关。在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应将审计负责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的工作力量,所以,应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下面我们就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进行分析。
2.1企业的审计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阅历。同一份审计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阅历的审计人员能够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对所出现的问题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和应对办法。而工作经验相对较少的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则会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取不到良好的效果。
2.2企业的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对审计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应拥有广泛和扎实的审计知识、金融知识以及相关的财务知识,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应对涉及到的相关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利于审计工作的全方位进行。审计职称是国家对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认可,是审计人员能力的体现,拥有职称的审计人员肯定要高于没有职称的审计人员。
2.3审计人员要有一定的学历。审计人员学历的高低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学历的高低能体现出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通常情况下,学历越高的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专业水平越高,综合能力越强,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在知识的储备上也更加具有系统性。所以,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还能够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
银广厦事件在各个相关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股民损失惨重,一纸诉状要求赔偿;证监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受到指责,证监会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理论界也对该事件的成因及其引起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本文仅通过对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分析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希望能通过从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和加强方面来遏制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及其现状
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内部控制的雏――内部牵制。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我国西周时期的内部牵制都是内部控制雏形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重大变化,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成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因而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即当时的内部牵制,它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交互核对为手法,以钱、帐、物等会计事项,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以职务分离、账户核对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成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的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的该阶段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第三阶段: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该时期的代表是1988年美国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它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并提出内部结构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这也是我国目前CPA沿用的内部控制结构。
二、我国内部控制急待解决的问题
COSO对控制环境的描述是: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
我国CPA对控制环境的描述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外部影响八个方面。
比较以上两种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COSO更加重了人这个因素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而在其他几个方面没有重大差异。由于COSO的描述更为贴近现代公司的状况,以下就以其对控制环境的界定,并按各因素对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1.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和使用者的人无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深入探讨目前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需要引入经济学中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2.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1)管理当局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3)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
3.董事会
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如在董事会里成立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有利于公司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董事会监督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而审计委员会则监督会计报表。审计委员会除了协助董事会履行其职责外,还有助于保证董事会与公司外部及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直接沟通。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发挥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是完整的,但从内部分析来看,不难发现起弊端。据有关调查表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100%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22.1%,50%以上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78.2‰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本的47.7%,由此可见,这种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过是给中小股民表面上的一个交代而已,几乎没有相互制约的力量。
4.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
5.人事政策和实务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公司必须雇佣足够的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基础。公司职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所谓“高薪养廉”是指公司为防止员工的腐败行为,给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高薪水的做法。虽然高薪不一定养廉,但养廉一定要高薪。
6.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最直接的外部影响来自于有关管理机构实施的监督及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控制意识。对上市公司而言,其接受的直接管理机构的检查来自于中国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三、重塑内部控制环境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重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一般来说,独立董事大都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人士或专业技术人士,现阶段,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律师、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金融中介机构中的资深管理人员以及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可以作为独立董事的来源。对于独立董事的组织形式可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步建立专门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进行独立评估的机构,他们以类似于律师事务所的组织方式依赖市场化运做来谋求生存。
2.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股票期权制度在理论上来讲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在具体化操作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激励和约束的度,一定要使激励和约束相适应,这需要各个公司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期权额度和行权价格等具体实施细节。通过这种激励和约束,使公司核心人员更关注公司长远的发展,从根源上消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公司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
3.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转化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要加强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是行同虚设。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
4.加重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从而增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同时,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使得注册会计师更为谨慎持业,保持其持业的规范性和独立性,形成一种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阎达五,杨有红:会计研究(2008年第02期),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2]朱荣恩:会计研究(2008年第02期),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
[3]刘峰:会计研究(2009年第07期),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4]课题组:会计研究(2010年第01期),现代企业内控制虎概念界定与设计思路
[5]赵晓红: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05期),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6]王成秋,王松: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09期),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7]尚红涛,邓黎阳: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12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的理性分析
篇4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医院经营性特征越来越突出的新形势下, 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加强内部控制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共识。为此, 卫生部于 2006 年 6月出台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 试行) 》( 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的对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医院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对医院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建议或措施,为医院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随着医院经营管理内容的不断扩展,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医院内部控制缺乏整体架构,制约内部控制的效能
作为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的内部环境是组织内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应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我国相当数量的医院内控组织机构缺失或是不健全,没有将内部控制置于医院管理的整体高度予以综合考虑。内部控制更多的是涉及财、物的财务部门、物资采购和保管等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的工作体现着医院各项经济工作的最终成果,内部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但医院又缺乏整体的内控架构,因此财务部门只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就内部牵制加以规范,对医院整体工作很难从全局加以控制。内控组织架构的缺失,不仅使得财务部门在内部控制中处于被动地位,也制约了内控整体效能的发挥。
2、内控制度制定不科学
有些医院尽管建立了相关的会计控制制度,但缺乏科学性与连贯性。实际工作中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多数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对常规性业务进行控制和监督,而对不经常发生的业务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控制,容易造成对某些环节的疏忽。或者偏重于具体内部会计控制活动,如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等,而忽视内部控制的环境、财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督以及效果评价。
3、医院事前控制乏力,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整体效力
传统的医院内部控制以财务控制为主,财务控制与业务部门相关的多发生在结算环节,等到结算时再进行内部控制,相对于整个流程来说已接近末端,再有效的控制方法也只是强弩之末。现行《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主要是从预算层面对内部控制的事前管理提出了要求,而面对日益复杂、充满竞争的外部环境,医院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如何识别、分析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已成为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管理基于有效的事前控制,缺失风险管理系统的医院内部控制是不健全的。
4、内部控制环境差,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很多医院人员素质低,缺乏职业敏感性和分析判别能力,很少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用人机制。内审人员学历偏低,职称不高,对内控知识、会计政策及相关法规掌握不够,业务水平不精通,总体综合素质偏低。甚至个别人员利用制度缺陷和漏洞,相互勾结、内外串通、,比如收费人员利用计算机系统退费功能进行贪污等。
5、缺乏适当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在有的医院里,虽然已建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许多信息被管理当局控制,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功能,医院内部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缺失。公立医院中管理者和决策者大多为医疗技术专业人员,“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一般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局限于日常业务,缺乏信息交流、反馈,影响了医院内部控制的效果。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措施
1、建立一体化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个部门的事,它关系到医院管理的全局,涉及医院每项业务和事项,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多层次的控制过程,医院所有人员都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内部控制应由医院统一组织并实施。此外,内部控制不只是内部控制制度,而是一个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医院可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医院经营发展需要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营造富有特色的医院文化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所必备的。
2、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高人员素质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 对员工的控制意识有重要影响。医院控制环境包括: 医院文化、经营重点与经营目标; 最高管理层的道德观念、能力、管理哲学及经营风格; 员工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进取心。控制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医院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应倡导内部控制优先思想, 使医院每位员工都自觉树立风险管理观念, 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3、健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医院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建立适合本医院特点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该系统应使员工能够从管理层获取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信息, 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内部和外部信息, 并通过员工与管理者的沟通有效实现医院管理目标。医院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设计应遵循两项原则, 一要确保医院每个员工都明确其职责, 并能正确履行其职责; 二要保证信息系统具备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功能, 不仅能实现纵向沟通, 而且能实现横向沟通。
4、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全面控制体系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要尽可能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将由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医院可以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识别业务风险点,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化解、降低或回避风险,包括通过规范内部控制活动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加强管理监督力度对风险较高领域进行经常的检查分析,利用各种合法、有效的手段转移风险。同时,医院财务部门应有效行使监督职能,将监督职能贯穿于经济业务的始终,即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另外,医院相关管理部门要会同财务部门搞好融资、用资、分析、报告、理财等财务管理工作,使医院经济运营达到良好的效果。
5、完善考核与奖惩制度
从我国医院管理的现状看, 大部分医院都制定了院规, 有的医院甚至聘请专业机构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 但在实际经营管理中仍暴露出一些漏洞, 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系统运行成功的基本保证,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才是内部控制系统运行成功的关键。要成功推行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加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笔者认为, 推行内部控制制度,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企业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评, 并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只有各岗位人员都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切实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才能推动医院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慧玲,马新丽,赵义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J].卫生经济研究, 2009(4): 44-46.
[2]徐立新,冯 欣.对建立医院支出预算控制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010, 30(11): 14-16.
篇5
一、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
从近几年的审计实践看,有相当多的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出现了信息失真、漏交税金、私设“小金库”、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笔者认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已迫在眉睫。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控制环境建设薄弱。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和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企业负责人往往比较重视某些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但是疏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视产供销环节的程序控制,忽视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重视对实物的控制,忽视对行为者的控制。另外,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当前大多数企业除了法人治理结构形备而实不至外,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在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同级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企业经营行为失控。政府以国家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对国有企业选派董事长、总经理的形式,行使资产所有者权利,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管理当局的主体,在接受政府委托管理企业中,缺乏有效的监督。这种情形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弱化内部控制。
——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会计岗位职责不明。有的领导不重视会计工作,认为会计工作不能创造效益,因而会计人员配备不强,有的甚至配不齐,责权关系不明确,不能相互制约。
(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应抓好的几个环节
从以上的可以看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迫。健全内部控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从大的原则来说,主要应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倡和营造内控文化。从审计实际工作的角度说,笔者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抓企业领导。企业领导既是内部控制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者,只有企业领导重视,才能选用合适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注重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健全内部控制,从而使内部控制落实到位。二是抓监督检查。从国内外的实际看,内部控制的建立,多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因此现阶段,应全力推进内部控制的国家化,这就要求在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基础上,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因此,审计等职能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改变各自为政、各管一摊的老做法,努力使监督形成合力,使检查具有权威性,并帮助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防止企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现象的发生。三是抓审计指导。内部审计是对企业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再监督,搞好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完整,而且可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企业应探索内部控制创新的框架
首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要有创新思路。控制目标是内部控制框架建立以及监督、考核、评价内部控制的方向性参照物。在内部控制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内部控制的范围才能界定,从而为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确定基本依据。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要符合国情,这个体系既要体现出主导目标(资产保全与会计信息真实),也要涉及其他多元化目标(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经营效果的考核和对经营效率的评价等方面)。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应当超越制度基础审计的狭隘视野,将目标定位于公司治理结构层面,把内部控制理解为治理结构制度环境中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制定出既保持连续性又具有前瞻性的目标。同时,为了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将目标分为执行结果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类。对可计量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计量通常由会计核算、结算和统计等途径取得,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等;对不可计量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计量通常由测试表来取得,如公司印鉴使用、出差费用审批制度等。
其次,在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内部控制创新的框架。治理结构是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中处于内部管理监控的位置。只有建立起公司各参与者(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合理配置和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才能相应地确定内部控制的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创新有赖于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营者之间分权和制衡的最佳交汇点,实现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由集中对称分布不断走向分散对称分布。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例,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和终极所有者缺位,目前的治理结构表现出“行政干预——经营者控制”的基本特征。为了实现治理结构的效率改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由行政干预下的股东主权模式转变为企业主权模式,公司的目标是为了追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收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服务于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此,相应地引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以转让部分国有股权的方式使公司的股权结构多元化、合理化,公众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从而实现治理结构的效率改进,为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股东大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程序设计与效果评价等基本问题起最终控制作用;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居于核心位置,为企业管理层制订游戏规则,以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经营者在激励约束机制的框架内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并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
再次,以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为契机,构筑内部控制创新的控制平台。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转的前提,是要求信息传导和反馈的快捷准确,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企业资源,以便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因此,企业应当关注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即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ERP软件系统,利用ERP系统进行有效的判断、决策和控制。ERP的基本功能在于把企业全部业务涉及到的资源整合起来,企业内每一个员工都被明确地赋予在内部控制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并且通过信息和沟通系统,使每一个人都能顺畅、快捷地获取他们在执行、控制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ERP的这种整合功能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而且在整合的过程中,企业运作层面的供应、生产、销售交易资料,只要是与财务有关的,都会在财务系统中自动生成,变革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方式,无须再由手工开立相应的会计凭证,彻底改变了财务信息滞后于业务运作信息的问题,实现财务分析和业务运作的同步进行。通过财务系统对企业各业务流程的实时监控,如物料需求管理、存货管理和销售管理等,能够提供一个连结账户余额与原始交易数据的完整的交易轨迹,及时指导各业务的运作,一旦有非正常情况发生,除了予以特别关注外,必须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使内部控制动态化。内部控制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应把握内部控制的趋势
1.知识带来了内部控制基本原则的根本变革。未来的内部控制应着眼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能力。
2.知识经济资讯与沟通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开放的资讯与沟通系统,是其他一切控制运行的平台,应当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
3.非正式组织和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将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的非正式组织和非正式制度应当纳入未来的内部控制体系。
4.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的监控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注重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成为可行的控制方式,定期检查绩效评估的标准是否仍然有效,也就成为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更好方式。
5.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效果更大,并升华为企业文化。书面的政策文件的影响越来越微弱,企业应通过主动建立和加强良性的控制环境,引导、激励人们正确地履行责任,实现企业的目标,将外来的压力变成人们内在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控制环境逐渐与企业文化融合。
四、企业应探索内部控制审计的新路子
(一)明确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控制既是被审计单位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也是审计人员用以确定审计程序的重要依据。反过来,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在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与信赖,加速了审计的变革,节约了审计时间和审计费用,同时也扩大了审计范围, 完善了审计的职能。在确定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时,应当明确以下三点:
1.在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作业时,不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应当对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充分的了解。
2.审计人员应根据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确定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以及将要执行的符合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3.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和符合性测试,并非审计作业的全部。内部控制良好的单位,审计人员可能评估其控制风险较低而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但绝不能完全取消实质性测试程序。
(二)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
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是中油集团公司、石油股份公司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与国际先进内部审计接轨的必然要求。目的是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方式,在有效的控制下规范运作。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内部控制更趋于完善。
(三)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
1.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1)对内部控制符合有效性的测试。主要包括投资控制审计、成本费用控制审计、资金控制审计、物资采购控制审计、市场准入控制审计、合同管理控制审计、劳动人事控制审计。
(2)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测试和评价。主要包括对内部控制与企业本期主要生产经营目标一致性、内部控制成本效益性进行测评;对内部控制健全性、合理性进行评价。
2.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应执行检查控制的程序,直接参与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介入重大工程、物资采购项目等的招投标过程,介入公司预算的制定、执行和修改过程,介入市场准入的审批过程,介入重大合同的签订过程等。通过积极的参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及时发现、纠正偏差和错误,反馈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起到预防和规避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
3.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1)和其他审计项目一并开展。即在开展其他项目审计前,先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确定其薄弱环节,以编制审计方案,明确审计重点,再开展其他审计项目。如此,可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中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审计部2003年已明确提出:在开展其他审计项目时,必须同时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2)开展专项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要针对一些主要的控制程序,重要的、易产生的环节,如合同管理、市场准入、物资采购、外付资金等进行专项审计。检查有关制度、程序的贯彻执行情况,对其健全性、科学性、有效性做出综合评价。
篇6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煤矿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62-01
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我国也加入了竞争非常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的企业在国内和国外的双重竞争压力下,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管理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将内部审计放到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高度上,可见,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建立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才能更好的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是以内部控制作为前进方向的
目前,内部控制的范围已经发展到对公司管理的控制、公司风险的控制、公司模式的控制和公司效益的控制上来。内部控制已经不仅仅起到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的作用,最主要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因此,内部审计是以内部控制作为引导者的。内部审计的内容与内部控制的内容是相同的,并且会随着内部控制内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内部控制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在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完善时,内部审计的范围会精确到很小的值;相反,如果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审计存在的风险也会增大。
(二)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被审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准确率不能很好的被作出判断。内部审计的主要方式是以结果为基础,既要求对结果的重视度,又要求加强对过程的监测。对于内部控制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内部控制实施的程度决定内部审计实现的意义与范围。
二、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时,都会在建立中邀请社会上的会计部门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并在发展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内部的审计人员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而出现,原来的外部审计不能满足企业现在的发展,外部审计人员不能很快地对公司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任何制度中找到公司的各方面漏洞,并将其合理化。因此,对于企业来讲,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监督作用。
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应该利用内部审计的强大优势。在建立初期,企业各项制度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的发展中,内部审计人员会就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描述,并提出改进意见;在企业的运营中,要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高度,就要利用科学、全面、系统的体系对公司进行监督和审核;内部审计有时会作为公司沟通的一个桥梁,可以有效地采集到公司所需要的信息。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估中有很大的作用
在实际的企业操控中,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相关的战略,并有计划地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是一个大的管理状态,随着企业内部的发展,可以影响其发展。内审部门不仅可以在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还可以在企业平稳发展中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我国在煤矿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困难和意见
(一)内部控制审计在煤矿企业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煤矿企业的发展来看,内部审计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应用的比较晚,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在煤矿企业内部控制中并没有出现一部与之符合的法律法规,我国企业现在使用的内部控制都依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该规范中针对的是所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并不是专注于煤矿企业的,因此,在某些方面,煤矿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遵循该规范;其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没有符合煤矿产业发展的准则。
(二)煤矿企业本身对内部控制审计造成的问题
首先,煤矿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力度不够,煤矿企业在我国起步晚,与国外的煤矿企业相比,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进行执行,大多数内部控制体系都是摆设,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其次,煤矿企业大多采用委托的,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权力进行了压制;最后,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作为内部控制人员应对企业内的一切流程进行深入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降低煤矿企业发生危险的概率。
对内部审计在煤矿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上,要深入研究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制定出一条合理的煤矿企业内控制度;作为煤矿企业本身,要让内控系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断加强对公司内部的管理。
煤矿企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企业,其管理方式和内部操作非常的重要,如何利用内部审计对煤矿企业的内部进行控制是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海元.业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1).
[2] 刘伟.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J].辽宁经济,2007(6).
[3] 刘冠杰.如何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J].蒙古煤炭经济,2005(4).
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关系研究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充分认识到要加强内部控制。尤其是在2008年发生的最大的金融舞弊案例,它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内部控制的严重不足。我国近些年来也出现了很多由于公司内部控制而导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除了由于我国不规范的资本主义市场外,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上市公司缺乏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当前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时下企业管理人员、各国政府机构、内部审计师,以及各相关监督部门关注的焦点。
一、内部审计与控制的关系
(1)内部审计与控制的涵义。我们从内部审计的含义就可以看出它在内部控制所体现的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在2003年提出的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提到,内部审计应该帮助评价组织重要的危机因素、帮助改善管理与控制体系;对控制的效果与效率做出评价、督促控制的不断改进,以及帮助组织有效地控制;对机构的治理方式进行评价与改进,从而为组织的治理做出贡献。1992年美国对目前对内部控制的界限划分有着高度的认可,内部控制应该包含五个要素:风险评估、信息和沟通、控制环境、控制活动、监督,其中内部审计的固有职责和政策工作是监督。从内部审计与控制的含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与控制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人们对内部控制含义认识的发展一直与内部审计内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
(2)内部审计是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86年第12届最高国际审计机关组织大会上明确声明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方法程序、组织结构和内部审计,从那时开始,内部审计就已经被看作是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外的研究可以看出美国近些年来强制性指引和动作都反映出一种倾向:公司内部控制和治理的有机构成部分都包含内部审计。国内近期来也出现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议论,如林钟高、汪国银认为,企业运行的基础是公司治理,其为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活动提供有利的环境,同时内部审计也是企业内部活动控制的一部分,同样受到公司管理的制约;刘英明、陈艳利认为内部审计是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也是公司管理机构的重要构成部分。
(3)内部审计是针对于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是控制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在内部控制中具有独特的身份,换句话说就是内部审计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而它又与其他的相互独立的内部控制因素不同,它还承担着要再控制其他内部控制因素的职责。建立审计机构对控制进行监督是良好实务的重要构成部分。内部审计针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其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针对利用自身的特点和对企业的具体了解,以及积累的审计经验,通过对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看是否达到对内部结构控制的要求,对内部控制的遵循性、有效性和健全性进行评价,对于内部控制中出现的薄弱问题能及时有效地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合理有效地控制,从而达到改进内部管理的目的。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1)评价职能:独特优势。伴随着管理和治理机构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已经被提高到与公司战略同等的高度,而且与企业的管理经营充分融合,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充分性也直接与运营和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与可靠性、运营的效果与效率相互关联。内部审计有着同体监督的特性,它的独立性也是相对的,但也正是由于它具有的独特的相对独立性,使它即与内部控制中的其他部门不同,又与社会审计不同,在评价内部控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优势。
(2)监督职能:日常工作。对于内部控制的组成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经由一系列的控制制度、政策与程序构成的系统。系统的持续运转和有效改进与监督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监督成为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合理有效地内部控制将保证企业正常的管理经营活动,内部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的直接目标是保证内部控制的合理有效运行,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长远目标。
(3)咨询职能:奋斗方向。伴随着内部审计逐渐向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方向的发展,内部控制的评价低位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巩固。而且,内部审计也开始以咨询顾问的身份促使并组织客户对自身的风险与控制的评价,使控制和防范风险成为全部管理人员共同的责任。
三、总结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有着密切地关系,二者相互渗透,近年来,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内部审计与控制的关系着手,对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界定,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对企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池国华,朱俊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改进建议—基于2008年深市A股公司的数据分析[J].科学决策,2009,(12).
[2]谢晓燕,鲁珍,陈秀芳.内部控制理论及实践的历史演进及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篇8
关键词:汽车 4S店 内部控制 研究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与社会皆取得较快发展,而这亦使人们在生活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促进了汽车消费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也给汽车销售商带来了不少风险。由于内部控制的功能体现为能够对公司经营的状况进行快速反应、能够与其他部门进行紧密联系、能够对财务部门的数据和资金使用进行逐级管控等,因此内部控制在汽车4S店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当前我国各类汽车4S店的内部控制所具有的特点分析
(一)汽车4S店内部控制对财务部门逐级管控的特点
在汽车的4S店中财务整体的结构包括出纳、结算员、售后会计、整车销售的会计、财务经理等,各财务部门的人员具有明确的分工。其中会计循环当中基础工作为结算员的职责,包括结算日报表的编制、发票开具、资金支付等方面;对整体项目进核算与监管工作还有预算管理、费用管控、报表审核、部门内部的管理、融资等亦为财务经理的主要职责;对售后那一块内容进行管理且协助各财务经理将相关报表做好是售后会计主要的职责;而销售会计主要职责为监督结算员以及出纳员的工作,且协助各财务经理将相关报表做好;剩余的出纳会计的职责为对整车有关的一些资金收付和银行结算等。在汽车的4S店当中管控主要的特点为财务部门的分工明确。
(二)汽车4S店内部控制同各个经营的部门之间联系紧密的特点
资金是汽车4S店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约束着各部门资金收入以及支出,而企业管控中最为普遍特点为同各个部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三)汽车4S店内部控制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快速反应的特点
因为汽车通常具有较高的价值,每辆车的价格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甚至数百万,该类企业每个月资金具有较大的流出以及流入。而4S店可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该企业的汽车销售情况,企业财务部门在分析整理财务报表之后可有效掌控公司的运行情况,且可以将分析好的那些结果对经营者进行及时反映。也就是说销售企业的内部财务的控制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特点为可对经营状况做出快速的反应。
三、汽车4S店完善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分析
完善汽车4S店的内部控制对促进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弥补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完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如下几点措施。
(一)将日常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
内部控制在企业的日常运行当中的作用极大,然而不同的行业中各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也较大。因此各行业中的企业在施行内部控制时要同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相结合,唯有这样方可将其应有效果充分发挥。在有机结合企业日常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中,企业要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要明确审批、授权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目标,且采取较为适宜的风险评估方法。在汽车4S店中,日常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的突出表现为内部控制手册与业务权限体系的有效构建,其中业务授权、财务授权、人事授权是业务授权的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构建内部控制的手册应有机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再采取相关变更和定期修正的措施。内部控制的手册应该详细说明具体流程,并细化业务权限的系统。实施手册所规定的流程应同日常管理事务相联系,以便使其同汽车4S店管理习惯相融合,以免发生凌驾在日常管理之上或同日常管理相脱离的各类现象。
(二)做好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内部控制工作并非财务这一部门的唯一职责,也不是财务部门能够孤立完成的任务,这一工作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做好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对于有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重大。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培训,当然,其间注意需要采取适宜的培训措施,比如通过会议交流或者案例演练等,目的是促使企业员工尽快充分地掌握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进而使内部控制观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
(三)切实加强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
建立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制度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落实考核、加强监查和落实责任。其中落实责任指的是将企业运行中的责任制度落到实处,这样可使员工责任方面的意识得到增强;对公司内部审计的效果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为加强监督,也就是内部审计的内容,唯有内部审计有效的监督才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将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重要措施以及将内部控制所具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关键部分内容就是落实考核,这需要汽车4S店将员工未来发展空间、绩效奖与内部控制进行挂钩。要使这三部分内容得以有效实施需要注意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细化措施。
(四)有效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
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水平有利于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最大程度地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提升信息化水平需要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资产管理、客户系统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维修服务的管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的管理等。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和高效实施,进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有效实施汽车4S店内部控制的体制进而降低风险的对策分析
确保汽车4S店内部控制正常运转较为重要的保证就是促进其内部控制各类体制有效的实施,以便将风险减小。然而当前汽车行业由于具有较多漏洞存在,导致具有较大的运行风险,唯有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并加大对风险管理理念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才能确保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效果。
(一)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逐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属于持续性的过程之一。随着企业内部及外界各因素不断变化,内部控制的体系亦出现不断变化的现象,而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有助于内控体系的持续健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应根据内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时总结并反馈意见和建议。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应依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及时转变战略。三是企业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或者敦促其通过自学的方式,促使其更快更深刻地领会风险评估的内容和作用。
(二)加大对风险管理方面理念学习的力度
强化对风险管理理论的学习,可以加深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充实企业文化内涵提升企业软实力。
(三)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各汽车4S店要进一步推动内部审计体系的建设,吸收具有雄厚专业知识和丰富业务经验的审计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队伍,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使其独立性更强,并处理好业务发展同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结合奖惩机制,将审计整改的结果与年度考核指标相结合,对于屡教不改的问题要加大惩罚力度。
五、结束语
近些年来汽车行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唯有将汽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以完善才能同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而为了将汽车行业所具有的风险更有效地降低,也要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使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更快更好,才能使其同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董瑞芳.汽车4S店内部控制浅析[J].中国外资,2012,26(12):190-191
篇9
一、ERP环境下供电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在ERP环境下,供电公司的各项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都会被自动输入到公司财务内部的管理中,不仅能够减少复杂的工作程序,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促使企业的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统一,为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从业人员的工作量。使财务管理人员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更深入的开展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ERP环境下,实现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准确化,规范化,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扩大财务管理范围
ERP环境下,使企业从传统的投资,融资等领域扩大到内部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企业的统一管理,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益得以提高,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三)信息的保留,为审计工作提供支持
ERP财务管理系统,完全区别于传统的财务系统。在ERP系统中,一旦有工作人员修改或者删除相关的信息或者数据,系统就会保存交易信息,进而可以进行追踪,找出员工访问的数据。这种有效的保留信息,可以为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线索,进行支持,这样还可以减少违规操作和违法的行为。
二、完善供电公司应用ERP财务管理系统的策略
(一)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
要想让ERP系统在供电公司正常运行,企业就必须要打好管理的基础,使企业的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意识到ERP财务管理系统是以通用化,标准化的流程为工作前提的。要想使ERP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规范化,就一定要对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例如去掉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无效的耗费和多余的耗费;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和部门,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以达到每个岗位的设置都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无任何虚设部门和岗位存在[2]。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内部控制,都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的。以往,企业的运营,各部门之间都是独立的,信息也是闭塞的,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得到加强,但是同时,信息系统的开放性,使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果信息一旦被拦截或者恶意修改,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运用风险识别的方法,来分析,测评和解决风险,帮助企业避免风险的发生,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组织人员设备和结构设备
根据某供电公司的实施经验,给企业的人员配置提供了一些借鉴。将企业的ERP管理系统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项目指导委员会,主要是从业的领导者,例如经营活动人员,软件咨询公司的协调员等;第二级为实施工作组,主要由高层工作人员和专业财务人员组成;第三级是财务部门功能小组[3]。另外,企业要加入先进的财务技术和管理理念,并合理组织人员设备,划分各个岗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ERP财务管理系统稳定的运行。下面对以下几个岗位进行人员配置。1.信息主管:熟练掌握并应用ERP财务管理系统,工作经验要丰富,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能够根据企业的情况提出建议,具有较强的沟通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并领导好团队。2.运营维护:从业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网络知识和电脑软件知识,能维护ERP财务系统的正常工作。还要具备良好实际操作经验,能够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并能及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和电脑故障。3.业务优化:要求从业人员以丰富的业务经验为前提,能在ERP财务管理系统的优化过程中提出相关的建议,并能参与优化工作。
(四)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完善
为了使ERP财务管理系统的所有功能得到顺利的发挥,企业就必须要对ERP系统在财务成本方面的计算,预算,控制,分析等模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4]。在查询信息的方面,要对不同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对信息查询功能进行不断的改进。同时,还要对ERP系统进一步优化。例如在工作流程方面,要对组织结构进行加强,进行明确的分工,各部门之间要团结,相互协调工作;人员与系统方面要在配合上进行完善,使ERP的运用更加规范化。
(五)加强内部检查和监督
企业在使用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同时,一定要对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会计信息也要进行监督,并对程序是否合法进行严格的审核。另外,对监督组织,要严格审计,其内部制度是否严密,如有问题,马上进行完善。要建立内部检查和监督体系,成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委员会,强化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监督。
三、结语
ERP系统作为先进的管理系统运用到现代电力企业当中,其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ERP财务管理系统能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发挥高效的作用,就要在日后的工作中对其合理充分的运用,根据电力企业发展的特点,合理,规范的对ERP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全面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涌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一堂.ERP环境下供电公司财务内部控制探讨[J].经贸实践,2015(15):6-6.
篇10
关键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赊销已成为企业促销的主要手段,由于很多企业风险意识不足,应收账款控制措施缺失,致使应收账款与日俱增。其中部分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都是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率也随着日益增加,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企业已经把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最大化的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1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概述
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增加盈利而给客户提供的一种赊销行为。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的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就是对客户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加以分析,划分信用等级并建立档案,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跟踪管理,加强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于防范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有效地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是通过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行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出现呆账、坏账的风险,减少应收账款对资金的占用,缩短回款时间,加速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从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1.2提高营业效率
高效的内部控制还可以通过科学、规范的流程化进行管理,有利于加强销售、仓库、财务等各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各部门之间充分链接,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制定了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1.3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从源头上控制,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的市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畅销品,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减少赊销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困扰。
2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是价格的竞争,当价格趋于同一水平时,就是销售方式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所以管理层普遍采用赊销方式,盲目扩大销售,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了解不到位、货发出去了应收账款是否能够收回、如果不能收回将会给企业带来哪些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甚至出现了有的客户欠款金额较大时,还在继续供货,使企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2.2内控制度不健全
完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部分企业没有完善的内控体系,虽然有一些简单的规定,也只是停留在制度层面,缺少可操作性的流程和控制手段,没有实施有效的监督,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不明无法落实。所以出现了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使制度形同虚设。
2.3内部考核机制不完善
有些销售人员的薪酬和奖金直接与销售额挂钩,卖出去了就有奖金,卖的多了奖金就多,没有把回款情况纳入考核指标。所以业务员广泛采用赊销手段销售产品,销售价格压的很低,大量铺货,不断增加销售量,没有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评价,事后催款力度不够,只管销售不管回款。致使应收账款大幅度剧增,呆账、坏账越来越多,资金流十分紧张,甚至无法支付采购货款。
2.4内部监督薄弱
企业没有建立监督部门,产品销售后是否及时回款,没有进行管控,也没有进一步的处理措施,所以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却是一个空白。具体表现在:企业未建立应收账款台账,财务没有采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销售人员催款力度不够,收不回款时责任不明确,形成了长期挂账。作为领导者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将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处理。
3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措施
3.1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平台,企业对所有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包括企业规模、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采购量、回款情况、品牌形象等情况进行摸底核实,并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将以上采集的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系统根据以上信息对客户信用级别做出评价,将客户区分为A、B、C三个级别,不同的信用等级的客户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A级是信用好的客户,可以赊销;C级信用比较差的,不予赊销,执行款到发货。对于信用良好的客户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账期,一般1~3个月。这样在签订合同时就作为一项单独的条款进行说明,并注明违约责任,明确购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2赊销客户审批制度
企业建立客户赊销审批和应收账款回收制度,明确债权责任,实行事前控制。一方面对于开发的新客户通过系统对其资信情况做出评价,并经主管领导审核后确定是否可以赊销,账期设为多长时间,另一方面从销售额上进行审查,不管是老客户还是新客户,如果销售额较大,赊销时需要销售经理单独审批。销售经理审批结果同步发送财务部门和仓库管理部门,多部门共同把关,对于不符合手续的不予赊销、仓库不得发货。另外,对于赊销的货物,一旦客户未按期回款,由业务人员和销售经理承担连带责任。这样销售人员赊销时会很谨慎,并且事后会全力催款,直到款项结清。
3.3实施科学的奖惩措施,完善内部考核机制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考核机制,明确以风险为导向的销售管理措施,把销售人员的薪酬、奖金与回款情况挂钩。收回货款才有奖金,没有回款不发放奖金。另外计算奖金时还要考虑销售的利润情况,根据产品成本情况结合市场行情确定产品的最低售价,如果业务员实际的销售价格高于产品出厂确定的售价,企业的利润空间大了,同时销售人员的提成比例也随着提高,企业加大对销售人员的返还力度,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按销售利润的百分比计算提成,这样业务员在谈业务时会尽可能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避免出现为了提高销售量,压低销售价格,过度挤压公司利润的情况。财务每月末对应收账款余额和回款情况进行账龄分析,并提供给销售部门,以便及时催款。对所有客户的回款责任落实到各个业务员头上,按期回款的可按销售政策给销售人员发放提成工资;如果超期未回款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财务扣款或财务扣息处理。损失重大的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3.4健全应收账款监控体系,加强流程化控制
企业建立应收账款监控体系,认真检查赊销授权审批手续、凭证登记、传递、注销手续是否健全等,发现薄弱环节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采用进、销、存核算系统进行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从客户档案管理—签订购销合同—财务收款—仓库发货—应收账款回款跟踪—事后异常情况处理,整个流程全部纳入物流管理系统。当销售合同签订时,就启动客户信用档案,确定销售方式和回款期限。销售人员提交销售订单后,对于款到发货的客户,如果没有收款记录,财务不予审核,仓库不予发货;对于有账期的赊销,从发货开始,系统就自动进行跟踪处理,设定应收账款预警信息,确定预警时间,比如提前15天进行提示,销售人员立刻做出反应,如果到期未回款,系统自动报警,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这样就从程序上有效地实施了对应收账款的全流程控制。
4结语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不仅是销售人员或管理人员一方面的事情,而且是涉及到公司的多个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运用科学的物流管理系统、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促进企业良好、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文[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