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决策范文
时间:2023-04-09 03:1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控制决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石油;投资决策;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TE-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045-02
1 引 言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资源,在国际经济、政治、军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因石油投资项目通常具有工程量大、投资额度高、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涉及企业多等特点,必然同时带来高风险。投资决策作为整个投资过程的依据和始点,大量失败的投资项目是由投资决策的失误造成的。从项目的决策阶段入手,辨识、分析和驾驭风险才能有效地从根源上减少或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借鉴目前比较通用的风险分类方法,参考相关研究,可能会影响到石油投资项目决策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自然风险以及环保风险等。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因素的内容和特性,是进行风险管理并提出有效对策的基本条件。
2 投资决策者的风险控制能力
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投资决策者不可能消除项目投资所涉及的各类风险要素。但是,投资决策者可以在制定和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将各类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治理至预期可接受范围内,从而确保和促进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因此,决策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决策者对于各类风险要素的认识和把握。影响投资决策者风险控制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决策者的素质与能力
决策者是决策的主体,决策者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决策的质量。素质较好的决策者,能够冷静地看待决策问题,并能根据决策问题的风险与收益关系采取不偏不倚的风险选择,而素质较差的决策者则易于采取冒险或保守的偏激决策,过于冒险导致失败而发生风险损失,而过于保守则将失去机会而造成机会损失。能力较强的决策者既能有效地抓住机会,又能恰当地消化风险。而能力较差的决策者则往往因过于规避风险又不能把握机会,或者因受机会的诱导而对风险防范不足进而陷入困境。
2.2 决策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决策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进一步影响决策者对信息的辨识能力、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对未来的把握能力以及风险预防与应急处理的能力。石油投资项目决策,需要把包括地质因素、工程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大量不确定因素通过专业处理,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预测决策所追求的目标的成功或失败的概率,从而为制定和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提供依据。因此,正确认识这些不确定因素、有效辨识各类风险,才能按照公司业务发展计划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公司合理的投资决策意向、投资重点和投资规模,以使得石油项目的投资达到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整体效益最大化,从而完成投资目标。
2.3 决策者的心理倾向
决策倾向是指决策者对待决策问题的态度、思维方式,以及决策手段中所表现出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倾向特征,主要包括风险性倾向、谨慎性倾向、自信性倾向、平均性倾向和长期性倾向。决策倾向不同的人所采取的决策思维和决策方法不同,因而在企业经营决策部门中的不同岗位,决策者的作用和效果可能不同。风险倾向是指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些决策者喜欢进行把握很大但获利不太高的投资活动,而另一些决策者喜欢进行获利很高但没有太大把握的投资活动。一般来说,前者属保守型,后者倾向于冒险型。
3 石油投资项目决策风险的控制措施
相关研究发现,各类损害性风险的出现具有再现性,不论是外部环境突变还是内部管理失误或两者综合作用而成,其形成必然表现为企业内部的一种逐渐扩展或传导的过程,且反映在内部管理流程与管理行为的重要环节中。因此,可以从投资决策者的组织内部和管理方式着手,分析决策过程中的缺陷,尽量规避或减少风险,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3.1 加强权力制约,实施科学决策
对于我国大型石油企业来说,目前正朝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推进,建立高素质的决策和管理团队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企业和投资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决策与管理者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权力制衡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证,而真正贯彻执行公司“三会四权”的权力制衡机制是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措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各自权力和责任,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行权力相互制约。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是保证各个投资项目减少乃至规避决策风险的最根本因素。要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关键在于改变依靠个人经验进行决策的方式,实施基于群体信息的决策。应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做出决定。
3.2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技术、商务和财务评价中,构建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如果条件具备,可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考虑到石油投资项目所固有的高投入高风险特点,应根据投资战略重点和预期目标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与范围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
3.3 明确战略目标,优化投资组合
作出任何一项决策,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对于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石油投资项目,必须紧密围绕着投资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来进行。只有有了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决策的风险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具体投资过程中,就是要在有限的资金投入和人员配置条件下,确立明确清晰的投资战略,重点选择重点发展地区和领域的资产。同时,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决策时需要考虑投资组合的概念,如高勘探风险项目与低勘探风险项目的组合,勘探项目与在产项目的组合,投资国别的组合,近期收益项目和远期收益项目的组合。
3.4 借助外部力量,完成风险评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方面,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化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一大批新兴学科理论的提出,推动了企业决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得企业决策的方法纷繁复杂。因此,要善于利用投资金融顾问、税务会计顾问、法律顾问、技术顾问、政策顾问等外部顾问的力量,协助完成石油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和政治风险的评估工作,以克服投资决策者自身经验不足、信息渠道有限等问题。与此同时,与外部专家一起合作与研讨,也有利于培养公司的内部力量,提高公司自身的风险评估能力。
3.5 重视培养人才,大力引进人才
无论是在确定投资决策目标阶段、拟定备选方案阶段、选择最优方案阶段,还是项目实施阶段,都不仅是项目决策者自己就能完成的,而是会涉及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企业员工。只有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才能切实降低项目投资的决策风险。这需要从两方面开展努力:①加强企业现有员工的培训,一方面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程度;②对于急需的专业和管理人才,严格按照国际标准选拔,并在具体工作中科学地运用和配置各种人才。
4 结 论
石油投资必然伴随着投资风险,其投资决策风险控制是整个投资风险控制的核心与关键。就投资者的决策过程而言,影响把握和控制决策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决策者的素质与能力、决策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以及决策者的心理倾向等。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从决策机制、风险预警与管理体系、战略目标与投资组合、引入外部力量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以规避或控制相关的投资风险,顺利完成预期收益。
参考文献:
[1]郝继开.论石油投资项目的决策特点[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6, 20(1):86-88.
[2]汪克夷, 董连胜.项目投资决策风险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 2003, 8(1):141-144.
[3]郭炳宏.关于石油企业投资风险的分析[J].现代商业, 2012(6):29.
[4]吴枚.石油公司投资决策与组合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2003.
篇2
关键词:施工安全;建筑工程;管理决策;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般来讲安全风险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发生事故,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概率。据建设部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从2008年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其所占比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具伤害“五大伤害”类型,另外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全国重大事故死亡人数略有抬头趋势,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一、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概述
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它与人们的决策行为紧密联系,包括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不与行为相关的风险只是一种危险。同时,风险的重要成因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无法掌握客观世界,但是可以认识并掌握其变化规律,进而作出相关的预测分析,这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风险产生的负偏离,也可能存在正偏离,这属于风险收益的范畴。因此,应重视风险分析管理,规避负偏离,获取风险收益。建筑工程较其他行业相比,其特点主要有:(1)流动性;(2)临时性,主要是指施工场地的建筑物、设备材料的临时性;(3)变动性,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每项工程的施工各个环节变动较大;(4)交叉性,多项施工手段相互交叉作业;(5)人员组成复杂性。
建筑工程的特点让其施工的安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和普遍性。在建筑项目的全过程内,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风险是普遍存在的的,人们只能认识风险,进而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而不能完全消除风险。(2)偶然性和必然性。任何一种具体风险是一种随机现象,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别风险事故是偶然的,但大量风险事故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3)可变性。建筑项目进行过程中,随着项目的深入,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都发生变化,虽然能处理控制一定的风险,但是项目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特别是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存在较多复杂的风险因素,其可变性更加明显。(4)多样性。大型建筑项目施工规模大、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其风险因素种类繁多,且之间的内在关系复杂,同时其与外界因素存在相互影响,这又造成风险表现出多层次性,这也是大型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事故出现的原因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发生事故、危险,进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据建设部相关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主要有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具伤害、触电、火灾等类型,全国范围内重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建筑工程施工一般包括人员、设备材料、作业环境和管理体系四个方面,它涉及的工种、工序多、施工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施工过程时时会发生变化,且目前建筑市场主体对安全施工生产缺乏足够的重视,种种事故层出不穷。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方面,其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事故出现的直接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事故出现的直接原因包括在所有器材如施工机具和所有施工的材料以及建筑产品、建筑环境以及建筑工人自身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关于因为物或环境而出现的不安全状态
关于因为物或环境而出现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可以囊括很多方面。比如信号、安全防护和保险等方面因为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而出现的问题;机械设备、机械设施、机械工具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防护服、安全鞋、手套、安全带、护目镜及面罩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或者因为缺乏和缺陷所存在的问题;施工场地环境不良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作业场所狭窄、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作业场所混乱、通风不良、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问题;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台风、酷暑、严寒、洪水、龙卷风、泥石流等易造成建筑安全问题和事故。
(2)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相关因素引发的
一旦施工人员缺乏操作安全意识,操作错误或者忽视警告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物体包括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并且因为存放不当等问题,或者手代替工具操作比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则必然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如果在起吊物下作业或者停留、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调整、修理、检查等工作,或者其他的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忽视安全防护用品或者忘记使用,以及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处理出现错误等都会导致安全风险的出现。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事故出现事故的间接原因
关于建筑工程和设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缺陷问题也是导致事故出现的原因。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或者尽管指导但是员工依然缺乏或不懂关于安全操作方面的知识;施工者的安全风险意识不否或者技术知识不全面;劳动组织的不合理;施工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缺乏安全操作的规程或规程并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如果考虑到规避等问题,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对相关的检查标准和规范规程以及我国规定的或者本企业所实际检验过的可以导致上述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规避和处理。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建筑工程方面的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和安全风险与评估等方面从实际角度来看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和必要环节,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关于安全风险的内容和风险程度以及相对重要性的确定是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的前提和优先基础,其中包括对安全风险出现可能性的确定,对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程度以及可能性的确定。一般来说,工程管理者借用现场调查和通过专家打分办法对建筑工程施工来进行相关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确定,尤其是在相对重要性方面更需要进一步的深入。
首先,要对安全风险的伤害程度进行确定,在程度方面关于分级则更为重要。关于分级的问题,可以按照具体的风险伤害程度来确定1,2,3级。其实从实际角度讲,1级一般为轻微事故,2级为较为严重的事故,3级为比较重大的涉及到人员伤亡的事故。
其次,对于安全风险程度进行确定。按发生可能性很大、较大、中等、较小、很小这五个等级,分别以0.9,0.7,0.5,0.3和0. 1打分。
第三,将每项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和等级值进行相乘,求出该项安全风险的得分,求出所有得分后进行比较,根据得出的结果来对各项安全风险所出现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估,由此可以对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需要如何的评估以及怎样评估等方面进行资源的布控。
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识别、资料汇集、分析。而从这些角度来看工程管理者需要对安全风险的性质和安全风险的潜在影响,对于安全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务必予以严格把关,将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笔者将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总结为:风险回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
1.关于建筑工程的风险的缓解
要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此方面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风险缓解的重要途径。教育法、工程法、程序法三方面是建筑工程的风险的缓解的重要方法。工程法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来实行,对安全风险进行减弱甚至消除来自安全风险方向的威胁。比如,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备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按照国家和行业的规定在工程建筑施工现场来设置一些诸如安全标志、防护棚、安全通道等;给施工人员和需要进入工地的人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在楼梯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坑井口等设置诸如围栏、盖板等均是工程法的具体应用。
程序法要求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从事工程施工以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处理,并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因素,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在施工中要对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备的落实,比如一些安全会议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特种作业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职工守则和工种安全操规程等。教育法是针对事故的人为风险因素为着眼点实施控制的方法。经过市场调查,大量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践表明,项目管理者和操作人员一旦出现不安全行则会直接构成项目风险问题,要减轻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人员进行安全风险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2.减少风险损失
减少或控制风险损失是指在风险损失已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扩大或限制其扩展的范围,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果拟算减少风险损失那么要从以下来进行如,施工安全事故出现后对受伤人员需要立即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加强建筑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对于各类安全事故制定紧急处置预案,对员工进行安全事故处置训练,施工单位就安全事故问题要组织员工预演并对其发生后的结果拿出应对策略,降低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3.分散风险
可以进行增设实体以分散安全风险或通过企业兼并以加大风险承受的能力。另外,企业借助安全生产责任制来明确职责,发动企业各下属单位、基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分担安全风险。
4.降低施工风险的方法和必要的措施
(1)检查施工单位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落实情况。学习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对公认的安全培训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环节来进行。例如,对于普通的基层员工,应接受较为通俗易懂,具体的且实用的培训。对于特种作业人员,接触到的是较大的风险。应按照自身的工作性质所进行专业的、特殊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于较高管理层的人员接受的培训,这是针对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政策法规来进行。(2)做好检查施工单位对现场的基础工程、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各各层次设施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督促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生产费用要专款专用。(3)注重提高施工个人的安全意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使其做到安全行事,就要先提高施工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了他们的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4)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要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做好检查建筑用钢管、扣件进行定时检测,检查机械上各种安全报警装置,防护及信号装置是否完好齐全。尽可能的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5)提倡绿色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绿色施工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降低施工噪音等都应在建筑施工现场引起重视。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设计到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而利用等。绿色施工的实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尊重基底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场地干扰,结合气候施工,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
5.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项目管理者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以使自身免受风险损失。转移安全风险仅将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转移给他方,其并不能消除安全风险。一般分保险和非保险两种方式。安全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当所投保的安全风险发生并造成人身伤亡时,由保险人给予补偿的一种制度。1998年3月开始施行的《建筑法》第48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这对施工单位而言是强制保险。非保险风险转移方式主要有工程分包和利用合同条件的拟定或变更。例如: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遇到对自身而言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特殊施工(如水下施工作业)时,可将其分包,将安全风险转移给分包人。在铁路既有线施工,施工单位办理施工审批手续,与铁路有关部门签订相关施工配合协议、施工安全协议等。
6.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又称风险接受,是一种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安全风险后果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自留是一种财务性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后备措施,一般需要准备一笔费用,作为安全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补偿,若损失不发生则这笔费用即可节余。其主要用于处置残余风险,因为当其它的风险应对措施均无法实施或即使能实施,但成本很高且效果不佳,这样只能选择风险自留。所以,风险自留是处理残余安全风险的技术措施,与其它风险管理技术是一种互补关系。
参考文献:
[1][英]克里斯・查普曼著.李兆玉译.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技术和洞察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吴生盈.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建筑安全.2011(08).
[3]崔波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江西建材.2013(02).
[4]黄孝鹏.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2(11).
[5]梁福生.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东北石油大学.2012(06).
[6]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 最优资本结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战略税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091-06
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已日趋完善,税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功能愈来愈强,潜在税收风险越来越占居企业税务风险的主导地位。在2009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意图指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建立规范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制,导入税务风险管理要素。在2011年7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又了《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试行)》(国税发〔2011〕71号),规范大中型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内容,要求以风险为导向,施行科学的、高效的、规范的务专业化管理。通过税务管理部门的遵从引导、企业方的服从管控和服从应对,有效的防患和掌控税务风险。基于此,大中型企业很有必要搭建税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因为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是控制的基础,良好的信息和沟通有助于组织及时准确的收集和传递与企业税收风险相关的信息,并保证企业内外部之间的信息沟通,有效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最优资本结构模型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构成
企业的税务事项来源于业务事项,业务事项的发生与完成是在企业战术执行的结果上,而战略是战术的指导,企业要实现税务风险控制水平,必须建立在从战略到战术再到运营三层面的税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每一层面均要以一定技术保障来控制税务风险。税务管理系统的总框架及战略子系统的架构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二)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最优资本结构
在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层面的税务风险事项归属到战略税务风险管理范畴,其中筹资层面的税务风险事项的战略谋划以资本构成为起点,事先通过测算在保证最优资本结构(即在此结构下保证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采用规划求解得出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率,进而帮助筹资决策人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下安排筹资策略。在此计算模型中最主要的计算依据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的股权资本成本
依据美国学者William Sharpe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股权资本成本需要清楚:市场无风险报酬率,即纯货币时是价值,一般用中长期的国债利率来表示,假设为Rf;资产的β系数即asset beta,一般用企业所在行业的β系数值来表示;市场预期回报率,假设为Rm。据此,股权资本成本Ks=Rf+β*(Rm-Rf)。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简称WACC,是以企业筹集的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为权重,对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而计算出来的企业资本平均成本。假设企业的债务资本为A,权益资本为B,所得税率为tc,债务筹资费用额为F,债务资本利率为i,则债务资本权重Wd=A/(A+B);权益资本的权重Ws=B/(A+B);债务资本费用率Ft=F/A;债务资本利息额I=A*i;债务资本成本Kd=I/(A*(1-Ft))。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定义就有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Kd*(1-tc)* Wd+Ks*Ws。
二、税务风险信息管理体系
(一)税务风险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要面对税务风险的产生因素有很多,有企业内部自身的税务风险事项,即有税务风险发生的一切业务事项,如企业的正常经营业务、企业的税务筹划策略、企业对税收政策的遵从程度、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处理及财务活动;也有企业外部税务环境的好坏,如企业与税务征管部门之间的沟通程度、对国家或地方的税收政策把握程度以及当地税务征管部门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具体的环境分析如下图3所示。
因此,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从而全面了解企业的税务风险环境,进而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另外,环境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企业还必须做好环境的动态分析,也就是密切留意环境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并评估这些变化对税务风险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的应对。
(二)税务风险管理内容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支持税务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好坏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有效管理的首要因素,同时也是风险治理中其他因素需发挥效用的基础,因此税务风险产生的内部环境就成为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短板”。也就是说,税务风险管理的整体质量取决于内部控制环境这一最薄弱的要素质量,起先导性作用。
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进行风险识别和应对
税务风险管理遵循的理论依据是价值链管理理论中的质量保证体系,其重点是通过两个主要途径来实现。
(1)通过介入式纳税风险管理活动,进而对影响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税务风险要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从而预防税务损失。
(2)进行流程式的纳税监督活动,对企业有存疑的纳税行为进行适时调整并对有一定税务损失的业务事项进行后续补救。
3.完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约束潜在风险
对税务风险进行全过程的流程管理。流程是风险的发酵地,某些业务流程梳理不当会导致潜在的税务风险,必须要以税务风险控制为前提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再造,以重新构建基于税务风险控制的业务流程,将税务风险管理理念介入到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乃至流程的全过程。
4.强化信息沟通,提供税务风险信息管理支持
(1)建立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机制,探求各业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方式。企业要有效的对税务风险进行控制,就必须将税务风险的控制手段介入到企业发生的日常经营业务活动中,因为税务事项来源于企业的业务事项。企业税务风险管控部门可以利用下发调研报告、企业内部网络渠道等各种方式,对各业务部门日常发生的业务事项中有关涉税业务进行指导,丰富各业务部门的税法知识,提高业务部门对涉税业务的处理水平。
(2)建立企业外部信息沟通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企业与税务管理机构的有效沟通,在企业与税务管理机构之间对“不确定性的涉税事项”创建事前的沟通机制,规避“不确定性的涉税事项”的事后争议,有效控制企业税务风险。
(三)税务风险信息管理流程
结合环境分析与税务风险管理内容分析,企业的税务风险信息管理体系从技术层面上看应是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它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以风险监控为圆点,以能接受的风险目标值为半径所画的一圆,在圆周上有识别、评估、应对、控制、评价各项技术手段,同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彼此协调又互相制约,共同实现将企业税务风险维持在可控水平内的目标,具w的管理流程圆图如下图4所示。
三、最优资本税务风险管理模型实现
(一)最优资本模型下的税务信息处理设置
根据上述所论的模型构造及税务风险信息管理体系流程来设置最优资本模型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本系统的内部数据计算与信息处理的依据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博弈最优状态下确保最大程度的利用债务资本的节税效应与最优秀资本结构的有效组合。
1.内部信息收集子模块
(1)信息收集
债务资本:
股权资本:
所得税税率:
债务利息率:
债务筹资费用额:
国债利率:
行业β值:
股权资本市场报酬率:
(2)内部计算过程
Ws=B/(A+B)
Wd=A/(A+B)
Ft=F/A*100%
I=A*i
Kd=I/(A*(1-Ft))
Ks=Rf+β*(Rm-Rf)
WACC=Kd*(1-tc)*Wd+Ks*
Ws
2.目标设定
企业产权比率标准值:
3.事项识别
产权比率ER=A/B
风险值D=C-ER
4.风险评估(设定允许压力范围是+-20%,根据管理层偏好或历史值)
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
该企业的资本结构比是:
该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是:
该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是:
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
债务资本成本带来的节税效应是:
5.信息与沟通
如果D>0.2,显示:企业的计算值与设定的目标相比结果是D值,目前企业的资本结构的节税效应是Kd*Tc,说明: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低,资本结构比不太合理,未能很好利用债务资本,导致企业平均资本成本过高,节税效应过低,增加了税务压力,税务风险过大,且未能很好的利用财务标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受阻。建议调整资本结构,增扩债务融资,增加债务资本带来的节税效应,减少企业平均资本成本,增加财务标杆效应,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如果D
如果-0.2
6.数据输入与信息输出界面
在税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根据最优资本结构模型进行筹资层面的税务风险事项认定与评估时应输入当前一些实时的模型计算依据值,详情如下图5所示。根据输入的数据依据事先设计好的计算模型与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应对方法会显示出本筹资项目的风险评估结果,具体结果信息输出图如下图6所示。
(二)最优资本模型下的税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代码实现
this->UpdateData();
if((this->m_GuQuanzb!=0)&&(this->m_ZhaiWuzb!=0))
{
float ws,wd,ft,kd,ks,wacc,er;
ws= this->m_GuQuanzb/(th-
is->m_ZhaiWuzb+this->m_GuQu
anzb);
wd= this->m_ZhaiWuzb/(th-
is->m_ZhaiWuzb+this->m_GuQu
anzb);
ft= this->m_ZhaiWuChouZhi
fy/this->m_ZhaiWuzb;
kd= this->m_ZhaiWulxl/(1-
ft);
ks= this->m_GuoZhaill+th-
is->m_HangYez*(this->m_ShiCh
angbc-this->m_GuoZhaill);
wacc= kd*(1-this->m_SuoD
eSuisl)*wd+ks*ws;
er= this->m_ZhaiWuzb/this-
>m_GuQuanzb;
class zhannuejieguo jieguo;
jieguo.m_zhichanfuzailv = wd;
jieguo.m_zhibenjiegoubi = er;
jieguo.m_zaiwuzhibenchengben = kd;
jieguo.m_guquanzhibencheng
ben = ks;
jieguo.m_pingjunzhibencheng
ben = wacc;
jieguo.m_jieshuixiaoying=kd*
this->m_SuoDeSuisl;
float kk;
kk = this->m_QiYeChanQua
nbl- er;
CString str1,str2,str3,str4;
if (kk >= 0.2)
{ str1 = "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低,资本结构比不太合理,未能很好利用债务资本," ;
str1 += "\r\n";
str2 = "导致企业平均资本成本过高,节税效应过低,增加了税务压力,税务风险过大,";
str2 += "\r\n";
str3 = "且未能很好的利用财务标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受阻。建议调整资本结构,增扩债务融资,\n";
str3 += "\r\n";
str4 = "增加债务资本带来的节税效应,减少企I平均资本成本,增加财务标杆效应,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jieguo.m_jielun = str1 + str2
+str3+str4;
}
if(kk
{ str1 = "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资本结构比不太合理,债务资本过多,偿债压力大,\n";
str1 += "\r\n";
str2 = "节税效应达到了,税务压力降低了,税务风险降低了,但财务风险太大。,\n";
str2 += "\r\n";
str3 = "建议调整资本结构,增扩股权融资,保持资本结构的合理比例,降低财务风险,减少财务压力。";
jieguo.m_jielun=str1 + str2+
str3;
}
if((kk>-0.2)&&(kk
{
jieguo.m_jielun="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合适,资本结构比合理,财务风险与节税效应博弈均衡,税务风险较低。";
}
jieguo.DoModal();
}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银行风险 内部风险控制 组织体系
效益和风险始终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两难问题。在中国市场化程度加深的内压和国际金融一体化深化的外挤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日益暴露并急剧扩大,这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日益重要。而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中,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又是其基础和第一道防火网。强化内部风险控制措施,完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建设,成为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乃至维护整个社会金融稳定的重要环节。
一 商业银行风险及其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经济损失产生的可能性,或者说是银行的资产或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客观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普遍存在,决定了任何性质的企业经营都难免会遇到风险。作为一类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以负债经营为特点的综合型特殊行业,商业银行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它比其他类型的行业面临着更广泛、更突出的风险。而银行业在一国金融业中的主导地位又决定了银行风险一旦失控的严重危害性以及加强银行风险控制的极端重要性。当前,在中国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内压和国际金融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外挤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正在日益加大。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的金融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量增加,商业银行的法人地位得到了确立和加强,但与之相应的法律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却相对落后,较为完备的银行风险防范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这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许多导致银行风险的潜在因素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不断恶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中国入世协议的逐步履行,中国银行业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银行业直接面临着来自国际金融界的挑战。与国际银行巨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差、资产配置失误率高、盈利能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等弊端暴露无疑。
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来看,以下几方面的风险比较突出:
(1)信用风险,其主要表现为银行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客户信用水平不高,存在大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比率升高,
(2)财务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且许多商业银行的盈利有夸大之嫌,存在较为严重的虚盈实亏现象;
(3)市场风险,其主要表现为许多企业将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入股市,而一些企业的债券又是以银行担保或发行的,股市发展的好坏间接威胁着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企业效益下滑而无力偿债的风险又会转化为银行风险;
(4)内部管理风险,其表现为银行内部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的落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许多银行内部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轻易甚至恶意发放不安全贷款,从而导致银行风险加大,
(5)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其主要表现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汇率制度的改革,利率和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加大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可见,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这些风险有的是由于缺乏内部控制机制所致,有的是由不良的外部客观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内生可控的,有的是外生不可控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必须将银行外部环境建设与内部控制建设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控制住银行风险。强化内部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建设,对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发展乃至整个社会金融系统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实践证明,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益密不可分。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正是为了银行自身更好的发展。只有稳健规范经营、资产质量优良的银行才能真正留住并不断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群,才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而资产质量差的银行,不良资产大量侵蚀利润,不仅不能吸引优质客户,还会失去原有较好的客户。信誉越好,就越能在金融市场上用较低的成本聚积较多资金,形成雄厚的实力,在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其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迎接国际竞争的关键。参与国际竞争、与国外商业银行同场竞技已是我国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与国际银行巨头相比,除资产数额差距之外,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差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诟病。建立并完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增强风险控制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提高效益、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关键。
再次,它是维护我国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环节。尽管由于导致风险因素的多样性,商业银行的风险并非是其自身所能完全控制的。但就银行风险来说,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在整个银行风险控制系统中起着基础作用和主导作用,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缺乏完善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无论从商业银行内部还是外部对其进行风险控制都无从谈起。商业银行风险内控机制的健全与否,关系到商业银行风险有效控制的成败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二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强化措施
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的增多,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强化了商业银行的企业法人地位,成立了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了资本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和支付准备金制度在组织结构上,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审贷分离;在贷款方式上,采取了抵押贷款为主的形式;在贷款对象的审查上,实行了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在风险分析上,吸收了一些国外的风险测度方法等等。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仍旧存在以下几方面明显的不足:
(1)对银行风险的认识不充分。一是商业银行过分看重规模,而对资产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二是银行对长短期经营目标认识不足,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三是银行对资本覆盖的风险的认识不充分,缺乏全局观念。
(2)银行风险控制存在体制上的制约。首先是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普遍没有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难以对银行风险实现有效控制;其次是以分行为核算主体的横向管理体制不利于银行有效实现董事会领导下的风险控制。
(3)银行风险控制手段落后。首先是风险控制专业化程度不高,对于市场风险缺少科学的定价体系,难以实现银行不同风险的真正分离,从而也就难以实行独立的专险控制;其次是银行风险量化的技术比较落后,较为初级的信用评级体系难以为银行风
险控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针对以上不足,采取以下强化措施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是极为必要的。
1.强化风险控制意识、企业风险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职工的自觉意识,融会了企业职工的共同理想、价值准则、道德观念和企业目标。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中,风险文化应该成为其最为核心的内涵之一。要针对银行全体职工,强化其风险控制意识,将风险控制作为核心企业文化来加以培育、巩固和发展。要使银行全体职工意识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部门都面对风险,把风险意识从上到下贯穿在每位员工的思想中,形成理念、准则和行动,使之成为工作的支撑点。要让职工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辩证关系,明确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风险控制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使职工明白,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控制中创造收益。
2.强化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建设
一个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组织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强化银行风险控制组织结构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在风险控制的决策层面,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控制的执行层面,要改变传统的控制模式,逐步实现风险控制的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3.强化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建设
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依据。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衡量指标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大指标。要想控制风险,首先要及时发现风险。而要及时发现风险,就要有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一系列指标,银行主要根据这些风险指标提供的预警信号及时发现风险。风险衡量指标则是衡量银行风险程度的指标,它能够显示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的大小、程度和发生概率,从而为银行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要大力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实用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来。
4.强化风险控刺制度体系建设
一套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制度保障。商业银行应当强化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建设,使内部风险控制工作有章可循。为此需要逐步建立以下制度:
(1)完善的风险控制操作制度。要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
(2)适合的风险控制奖惩制度。考核风险控制人员业绩好坏的主要指标是银行的资产质量,而资产质量是由分散的单笔资产业务组成的,因而对全行总体资产质量状况、单笔贷款的质量状况都应清楚记录。
(3)有效的银行风险监督制度。要对银行资产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动态监督,注意其资本金的充足性,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5.强化风险控制独立性建设
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有效的重要保证。强化风险控制独立性建设,首先在业务上要把银行的风险控制从银行的市场开拓中独立出来,同时要强化与风险控制有关的银行内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的独立性;其次在部门人员或结构架构的权限上实行垂直管理,总行一级负责风险控制的委员会或人员只对董事会负责,而不对总行其他业务部门或人员负责,分行负责风险控制的部门或人员只对上一级风险控制部门或人员负责,而不对同一级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
三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设计
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这一系统的有效运行要靠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障。从商业银行总行的角度来看,一个完备的内部风险控制组织体系主要应有以下四个子系统来组成。这四个子系统包括:
1.风险控制决策系统
它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领导部门,主要负责制定风险控制的决策,制定各种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并决定对下层相关风险控制责任人的奖惩任免。它具体有董事会中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构成,在总行一级应设一个风险控制委员会,全行的首席风险控制官应担任此委员会的主席。
2.风险控制执行系统
它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执行部门,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组织体系的主要部门,主要负责执行风险控制决策系统的各项决策,对银行实际面临的风险采取风险回避、风险补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各种措施。它具体表现为银行管理层一级的风险控制部门。
3.风险控制支持系统
它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支持部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决策和执行需要许多机构或部门的强大支持,这些部门包括法律部门、财务部门以及行业分析部门,具体为风险控制系统中的其他部门提供法律、财务、行业发展等业务支持。这些部门需要及时与风险控制决策和执行部门进行信息沟通。
4.风险控制监察系统
篇5
财务风险控制一般有四种方法,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四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才能够结合本院校财务风险主要类型选择合适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
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财务风险超出可承受范围,放弃或者停止相关业务活动,避免或减轻损失的方法。A校在外投资决策时,因收益不确定性较大而放弃投资,规避财务风险。
2.风险降低。风险降低是财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通过控制致险因素或设置应急机制,降低财务风险或者减轻风险损失的方法。A校曾重新规范工程变更程序、减少超概算风险。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也称风险分担,是财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借鸡生蛋”,减少财务风险的方法。A校将物业外包,将可能的损失转嫁物业公司,转移风险。
4.风险承受。风险承受是财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顺其自然发展,无需采取特殊处理措施,风险自消的方法。A校针对大部分致险因素都采用该种方法处理。
二、建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建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即在财务风险类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A校在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中主要关注三个环节,一是明确应遵循的原则,保证机制运行的方向性;二是明确工作流程,保证机制运行的时效性;三是明确机制保障措施,保证机制运行的可靠性。
(一)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财务风险的致险因素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也应实现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
2.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性基础上,还应该关注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财务风险,确保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确保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既有充分的沟通协作,又各司其职、相互监督。
4.适应性原则。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应适合自身发展,并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二)工作流程
(三)保障措施
1.领导保障。提高院级领导层财务风险意识,是科学建立和有效运行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保障。A校通过讲座、交流、考察等形式促进院级领导将财务风险监控与预测工作常态化、习惯化,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运行提供领导保障。
2.组织保障。A校设立了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规范了“三重一大”的集体决策机制,并对专业人员定期实行轮岗制度和培训制度,从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上充分保证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顺畅运行。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财务杠杆;危机预警;内部风险管理
在如今这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环境中,各企业所要面对的风险随处可见,其中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本着经济风险的本质贯穿于企业财务环节的始终,它属于多种风险集中在财务上加以实现。从狭义上对企业财务的风险进行理解,即为通过对财务杠杆的使用引发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普通股收益的增益以及破产风险的变动的内部风险。从广义上理解则是指在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活动中,由不同因素造成的对企业盈利、存在和发展层面的重要影响。企业经营者以及内部财务人员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以及内部风险管理。
一、实施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建立科学又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的制度已经成为如今实现企业的管理与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并不太重视关于财务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很多企业机制不够健全甚至存在部分内容不合理现象,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并不遵循已有章程,只做表面功夫,将制定好的内部风险控制的体制印于纸上然后挂在墙上,只是用来对付上级相关部门的审查,真正的执行情况却很糟糕,只注重灵活面对所出现的问题,导致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表面化和形式化。引起这种现状的因素众多,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各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并不健全或者说并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目前,就经济管理现有状况以及企业内部进行的会计活动和外界客观环境状态来说,各个单位都急需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风险控制体制。
为抵制会计造假的行为、增强会计核算以及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升,必须要实施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受利益追求影响,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多种多样。若想对各种造假或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控制,不仅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机制,各企业内部更要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控制体制。结合国内外各种会计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制定并实施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体制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要求。国内目前的企业要实现内部管理以及达到效益增益的目的都要考虑到内部风险控制体制的实施。它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手段的重要成分,能够保证企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又提高管理效率。
二、财务风险类型以及成因
1、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化
所谓资本结构就是权益资本与借入的资金所成的比例。资本结构合理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整体资本的成本率,还能增加企业财务杠杆的利益收益。然而就现状而言,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是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对于企业资本整体来说,债务资本所占比重过多,若不能按时完成债务偿还,将会导致企业整体面临重大的风险。这是因为当下国内还没有一个健全的市场机制,造成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的根源就是传统国有产权制度。同时由于管理经营不得当,负债率高的内部根源就是经济效益差。而且大部分企业的负债组成结构不够合理,存在较高的流动负债。很多企业由于现成的资金不够充足,往往都会利用大量短期债务维持企业运营。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总资本中,存在过高比重的权益资本,很容易导致权益资本过高的企业错误运营结构。
2、投资决策缺少必要的科学性
因企业没有科学性的财务决策,决策投资人没有完备的投资风险认知,从而进行盲目的投资,致使投资得到的收益比率比企业筹资的成本还要低,逐渐造成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恶化。相当一部分企业目前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来研究与分析投资项目可行性,主观决策存在于整个投资决策进程中,与此同时并没有真实且全面的经济信息作为决策所需的依据,这就导致大量的投资决策出现失误,很多投资项目没有得到预想中的良好收益且不能够如期回收投资,这就致使企业内部存在很严重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适宜且内部人员财务风险意识不够完备
企业内部财务活动源于资金垫支,止于获得增加价值的本金回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贯穿于资金运动的始终。若企业存在不适当的资金回收策略,极有可能造成应收的部分款项不能收回以及阻滞资产流动,现金流不足的现象,种种原因都很容易造成企业潜在风险转为现实,导致企业的最终经营失败。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以及法律与文化的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对这些大环境进行充分的应对,对于大量的存在在企业外部的因素,企业无法准确对其进行把握,一旦宏观的环境有不利的改变,定会带来企业的财务内部风险。而且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于风险的预见性程度对财务内部风险管理的机构设置有直接性影响,企业内部人员淡薄的风险意识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三、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这其中包括资本结构的优化,负债结构的优化以及股权结构的优化。其次就是要实行科学化的企业投资决策,确立投资风险的责任约束体制,对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规范的评估,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然后就是要保证投资资金安全性与流动性,用来应对企业突况以及正常的运营需求。最后还要建立一套财务风险危机预警系统,使财务信息处理更加健全,同时完善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体制,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健全风险发生处理的机制并且确立财务危机预警的责任机制。及时有效地对预测及已发生风险进行预防控制与风险处理,将风险责任具体到个人,如若发生任何问题,都要确保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相应责任人,制定奖惩机制,督促各责任人提高自身对风险的警惕性。
总而言之,对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与防范,是企业走向成功所必须树立的意识,利用科学的控制体制,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把企业财务风险降至最低限度,是一个成功企业必备的管理意识与运营措施。
参考文献:
[1]侯建;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5期
[2]孙寒;孙宝珩;完善国有企业以法人治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环境[J];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3期
篇7
[关键词] 并购 风险 财务风险 动态控
一、企业并购风险概述
企业并购就是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简称M&A,并购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并购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经营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并购后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按照并购风险的成因,可将其分为产业风险、信息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和财务风险。由于各种风险因子的作用结果终究会反映在财务信息上,因此,广义的财务风险是一种综合性风险,可以看作是并购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指由于并购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从风险来源看,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来源既具有系统性特征又具有动态性特征。系统性特征决定了系统性风险因素和非系统性风险因素同时作用于并购过程中,而动态性特征决定了这些风险因素伴随着企业并购的全过程,并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从可控性来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可分解为可控性与不可控性财务风险。可控性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政策制定和决策中的道德风险、行为风险和技术性财务风险等;不可控性财务风险包括与自然灾害、政治动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财务风险等。不可控性财务风险与可控性财务风险之间并不是绝对分离的,而是存在着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所以财务风险控制途径必须依据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因素的变化实施动态控制。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
动态风险控制包含动态过程控制和动态决策控制,动态决策控制集中体现在交易执行阶段的定价、融资和支付决策中。
定价主要是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不确定性风险控制具体表现为风险贴现率的确定。较小风险贴现系数的变化会导致较大评估价值的波动,因此风险贴现系数的确定成为评估风险控制的着力点。而风险贴现系数的确定又集中体现在对β系数的估计上,这就使反应资产收益水平对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变化敏感性程度的β系数成为评估风险控制的关键。在评估价值控制中还包含以信号博弈为手段的价格谈判过程中的不对称信息风险控制。在信号定价博弈条件下,处于信息劣势方的收购方会根据处于信息优势方的被收购放所发出的报价信号不断调整自己的还价策略,使得价格谈判的空间变为在真实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价格谈判的底线变为真实价值。而真实价值一定低于评估价值。信号定价博弈的底线低于正常谈判条件下的底线而起到了定价风险控制的作用。
企业融资按照内源融资债券融资信贷融资股权融资的顺序选择融资方式,融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债务风险。 从动态控制角度看,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资本结构决策逻辑地表现为股权成本与债务成本的均衡决定,风险控制的途径应以最大化地减少成本为依据。但是,由于受市场和企业自身条件的约束,在信息选择和传递过程中,收购方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企业自有资金、成本和并购方案成功的概率等因素,从而使得融资风险控制落脚于自有资金约束条件小的最优融资结构设计。从风险控制角度看,在资金需求总额为I、自有资金为A的并购项目中,收购方的最优债务融资水平为:
(其中:r为企业的固定利率;R为并购成功将获得现金流收益;P为并购成功概率;Cd1为成本)
在企业并购历史演进中,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杠杆支付和衍生金融工具是常用的支付方式类型。每一种支付方式类型都有其利弊。所以,并购研究选择哪一种支付方式,需要经过风险收益利弊的权衡,收购方选择支付方式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风险回避的过程。从动态看,并购中的支付方式是由并购双方基于各自的利益和风险权衡而达成的一致妥协,这一妥协的结果是经过了并购双方信息博弈而产生的。在单一支付方式条件下,支付信息博弈的效用函数是以效益和风险分担为基础,收购方通过概率修正来调整支付策略从而实现风险控制。可见单一支付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并购双方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要求,因此,现实的支付风险控制必须通过混合支付结构来完成。收购方的最优支付组合为:
(其中:Vb为目标企业价值;Db为现金支付债务融资额;A为自有资金;Eb为现金支付权益融资的股票数量;P1为支付的股票数量;Em为可转换债券支付额;Cz为认股权证支付额;Cr为经营债务额;Dc为合并公司总权益;E为合并企业价值经营利润)
参考文献:
[1]王会恒高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7期
[2]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人民出版社,2005年
[3]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钱海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年第1期
[5]张桢:企业并购的务风险控制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7年
篇8
摘 要:投资集团公司的资产规模大,融资规模大,如果在经营活动中出现财务危机,那么这种影响不仅会波及投资集团公司的基础产业,还可能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尚不发达,如果投资集团公司出现风险,这些风险将会很难化解。因此,及时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市场风险,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投资公司 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
一、投资集团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
1、可控风险。投资集团公司的可控风险主要包括产权管理风险、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其中,产权管理风险是指在投资集团公司产权管理活动中因为不可预计的因素导致的财务损失;融资风险是因为债务融资造成的,在投资集团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债权的期限结构不合理会加重企业的筹资成本,使企业的筹资风险上升;投资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决策失误导致的风险,在企业中,决策的失误以及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会致使企业的预期收益无法实现;收益分配风险在投资集团公司中主要是由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造成的,收益分配政策的不合理会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
2、不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来自外部,主要包括经济环境、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会计政策等,在企业当中不可控风险的产生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以及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其中,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时期国际经济形势或者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货币政策的风险影响最大的是融资比例高,尤其是对外融资高的投资公司,如果国家实施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那势必会将公司的融资成本提高,使公司的融资难度提升;税收风险是很常见的,收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对公司的税收负担、公司的经营利润带来影响;会计政策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对外融资公司,在会计政策变更的时候,财务指标往往会发生变化,这些指标的变化都会影响投资公司的资信状况以及公司的在融资能力。
其实,面对风险是没有企业可以完全规避的,在所有企业当中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机制来防范风险,尽量地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减少公司的损失。
二、投资集团公司风险控制的主要对策
投资公司的性质与业务活动就决定了公司势必会比其他公司面临更多风险,这就凸显了风险控制手段的重要性,投资集团公司可以利用财务风险管理手段来对风险进行预防,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保障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意识对实践是有着指导作用的,在投资集团公司当中,首先应该树立起对风险的重视意识,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将风险管理意识渗透到公司的各个部门中去,将公司的筹资投资决策提到战略的高度,增强决策对风险的预判性。在风险防范意识的树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内部控制机制中对风险的强调力度,对员工以及管理层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风险意识培训,使得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形成风险管控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风险对抗性。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以及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
首先要建立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将企业的可控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可以根据现阶段的管理制度以及经营管理的特点,将风险指标按照风险控制的流程以及风险的关键点将风险控制权利层层分解下去,将任务分解到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在集团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包括的是科学规范的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议事规则,要将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岗位以及业务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与公司相匹配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审批授权控制以及内部监督等制度。
其次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将风险管理对岗位职责的要求明确,将集团中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组织方案结合风险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科学地设置起来,形成一套有效的科学的风险管理架构。此外,在公司必须具有胜任能力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避免风险管理组织的失效。
最后,公司应该建立一套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投资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上对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真实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投资集团公司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地将信息准确地传递到管理层手中,设置风险数据的收集、分析、报告系统,为公司的风险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3、建立投资决策机制。投资决策机制是为了防止投资决策失误建立的,在建立投资决策机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投资决策前,必须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一工作可以交由公司内部的专业部门负责,也可以聘请外部机构。其次是要建立专家委员会。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应该邀请或者组织相关的专家对决策提供必要帮助。再次是要建立申报项目审批程序,申报项目审批是为了完善投资决策建立的,是要为投资决策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对投资的流程进行系统化的规范。最后是要建立监控机制,在项目的实施环节进行必要的监控,公司可以设立专员对投资项目实施跟踪监督及评估,根据出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适时地调整。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相当于公司风险的防火墙,能够对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监控,可以按照公司的财务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分析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并且向公司的管理者提出预警,预警系统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权益比率、现金比率、投资规模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要不断结合实际将风险分析预警系统完善,构筑风险防范的防火墙。
5、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是保障财务风险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对公司造成损失的应该严格按照责任追究管理人员或者业务人员的责任。责任追究制度应该追求尽力的公平,不论是决策层或者是普通职员,只要造成了失误的就应该追究责任,还可以按照情况的严重性对相关人员辅以连带处罚。责任追究的具体形式可以有罚款、强行休假、调职离职等,一定要严格实施处罚行为,保障责任追究制度的严肃性,从而提高公司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强化风险控制的力度。
结束语:
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投资集团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风险可能会更多,公司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竞争力,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曦.投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探究[J].企业经济. 2012.07.
篇9
关键词: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现金流量税收筹划
股份公司的财务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途径是提高报酬率和减少风险,公司报酬率的高低和风险的大小又决定于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因此,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项。筹资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公司所需要的资金:股利政策是指在公司赚得的利润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有多少留在公司作为再投资,股利政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保留盈余决策,是公司内部筹资问题:投资决策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决策。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政策有密切关系,筹资数量的多少要考虑投资需要,在利润分配时加大保留盈余可减少从外部筹资。对于创造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所以,当公司面对众多的投资机会,应如何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如何合理地确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以及如何合理地解决投资中的税收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实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投资收益都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的,在当前资金运用所处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资金运用的成败和效益,因此,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从2004年爆发的中航油事件来看,中航油最大的失误就是涉足不熟悉的石油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没有严格的风险限额控制措施。如果中航油能够准确评估石油指数期货头寸的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与资本对应的最大风险限额内,就不会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总风险限额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应将这些风险控制在总风险额度范围内。从而达成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要想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就应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风险预算管理、信用管理、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估五个部分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二、科学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的投资决策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中,准确识别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但是,与单独实施的新建项目不同的是,公司投资的项目总是与本公司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费用和效益往往不易直接确定,这使得项目现金流量的识别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遵循实际现金流量原则和增量原则来识别公司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正确区分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相关费用和非相关费用;正确处理折旧费、税金和融资成本;合理解决费用分摊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按照常规做法和税收的规定,分别估算项目的增量年经营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然后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篇10
一、实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投资收益都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的,在当前资金运用所处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资金运用的成败和效益,因此,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从2004年爆发的中航油事件来看,中航油最大的失误就是涉足不熟悉的石油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没有严格的风险限额控制措施。如果中航油能够准确评估石油指数期货头寸的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与资本对应的最大风险限额内,就不会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总风险限额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应将这些风险控制在总风险额度范围内。从而达成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要想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就应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风险预算管理、信用管理、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估五个部分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二、科学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的投资决策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中,准确识别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但是,与单独实施的新建项目不同的是,公司投资的项目总是与本公司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费用和效益往往不易直接确定,这使得项目现金流量的识别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遵循实际现金流量原则和增量原则来识别公司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正确区分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相关费用和非相关费用;正确处理折旧费、税金和融资成本;合理解决费用分摊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按照常规做法和税收的规定,分别估算项目的增量年经营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然后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合理进行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