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核算范文

时间:2023-04-09 00:3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成本核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成本核算

篇1

关键词 副产品成本核算

副产品是指伴随主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者从废料中提取的具有一定价值和用途的产品。如生产主导产品氧化铝过程中产出的赤泥可以回收铁砂,生产石灰石过程中产生石渣,炼油厂在提炼原油的过程中还会生产一些渣油、石油焦等。

根据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要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核算的界限,分清各种产品应发生的费用,属于哪一种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就应计入那一种产品的成本;对于不能直接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的费用,应采用合理的分配标准,在有关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进行费用分配时,不能为了简化成本核算方法或其他目的,将费用随意在各种产品进行分配,否则就会违背会计核算的一些基本原则,不能真实地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影响企业内部领导决策,使报表使用者得到虚假的信息。由于副产品和主要产品是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它们发生的费用很难分开,但从细化成本核算、副产品管理的角度来讲,也要合理的核算副产品的成本、计算副产品的利润。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副产品的成本核算。

一、固定成本法

固定成本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固定的数据来确定副产品的成本。由于副产品同主营产品比较起来,价值相对较低,在全部产品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同时很难准确的计算其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根据生产经验确定成本,如直接以对外已知的销售价格作为其成本,同时冲减主营产品的生产成本,具体账务处理为:借:其它业务支出 贷:制造费用。副产品的其它业务利润为零。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为,副产品就是主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回收废料可以节约主营产品的成本。但是用收入全额冲减主营产品成本的业务处理方法,在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中是找不到理论依据的,同时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就要合理的计算与收入相对应的生产成本,因此这种做法不可取。

二、计算加工成本

由于副产品是从主营产品产生的废料中提炼出来的,采用计算加工成本方法来核算副产品的成本,副产品成本只包括从废料中分离后进一步加工的成本,不负担分离前发生的成本费用。如从生产主营产品产生的废料中提取副产品,需要增加相应的独立的生产系统,采用一定的生产技术工艺对废料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完成,因此就要发生从废料生产出副产品的加工成本。这些加工成本主要包括副产品加工过程使用设备的折旧、发生的人工费、消耗的水、电、汽等动力、设备维修费、领用的辅材等有机物料。这种直接计算副产品成本的方法,它的成本、费用项目都是可以较为准确的计量和归集,加工成本核算也较为清晰。笔者认为按照主营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使副产品合理的分摊分厂辅助或管理部门发生的间接人工等费用也是合理的。

三、计算完整成本

从副产品产生的流程来看,它是生产主营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不是凭空出来的,它要有原料投入消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副产品成本构成应包括原料、动力、人工、费用等完整的成本项目。由于副产品分离加工前发生的成本费用是与主营产品共同发生的,就要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对共同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如可以将副产品按销售价格扣除销售税金、营业费用、加工成本后的余额,作为分离前副产品应负担的共同成本费用;也可从生产工艺角度出发,根据两种产品耗用上游工序的半成品原料比例分摊共同费用;或将两种产品折成与之相关联的第三种产品,根据其销售收入比例分配共同费用。总的原则就是较为合理、完整的反映副产品的成本,可以较为准确的核算副产品的利润。

四、不计算成本法

即副产品没有成本,而将副产品的销售收入直接作为收益,其它业务利润=其它业务收入。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副产品价值较低的情况。虽然这种方法手续简便,易于操作,但笔者认为既然副产品作为一种产品就要有成本,其成本全部由主营产品负担,会影响主营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笔者认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成本核算的要求,从细化成本核算、加强副产品管理的角度考虑,上述第二、第三种核算副产品成本的方法均可取。采用哪一种副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不同的企业可以结合各自副产品的生产实际和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确定。

篇2

1、产品成本核算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认为产品成本核算工作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其他部门只需向财务部门要来数据使用即可。在订单报价环节中,管理者与财务人员缺乏沟通与联动,管理者往往将财务部门的成本数据简单拿来,没有进行成本分析就直接对外报价,而财务人员也只顾定期完成已发货订单的成本结转工作,并不关心订单成本分析,双方各行其是的结果必然导致订单报价成本不准确。

2、产品成本核算中只核算制造成本,不核算企业针对订单发生的间接费用。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客户订单要求在企业原有产品上进行改造升级,甚至提出全新的产品订单需求,如果在订单成本核算中不加入研发费用,则势必导致企业该订单亏损;另外,客户订单地域性差异也导致销售费用明显增加,如,跨区域售后费用等,如果在订单成本核算中不加入此类销售费用,则订单产品成本及相关的订单报价都是不准确的。

3、产品成本核算一般只对已生产过的产品进行核算,对新产品的事前成本核算只能依靠研发人员简单估算。在越来越多的客户订单需求中,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改造甚至要求全新产品的情形呈明显上升趋势。面对客户的新订单要求,企业的产品报价只能依靠研发人员“摸石头过河”估计,必然存在订单亏损的风险。

4、对产品成本的事中控制重视不够,订单生产环节只顾完成订单,赶生产进度,忽视生产环节中工艺优化等利于降低成本的管理工作。订单报价完成后,仅仅是生成了订单制造标准,但这一标准并不是不能进一步优化的。订单产品报价成本是根据企业已有的生产工艺水平进行核算的,而企业的每一个生产工艺环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都有随着技术进步趋向完美的可能,如果生产环节只顾低头完成订单,将错失企业利润的提升空间。

5、产品成本核算的事后评价与分析没有得到重视。大多数企业在订单产品走出企业后就对留下的订单产品成本数据“置之不理”。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后分析,找出企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找出解决办法才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根本途径。忽视产品成本的事后分析,只能导致企业在原地踏步甚至后退。从上述现状中可知,在订单式生产企业中,产品报价是企业业务活动的第一步,在原有产品成本计算模式下,“事后成本”无法准确为产品报价提供数据支撑,造成产品报价从“出生”就不可信,产品利润更是“可有可无”,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将产品成本计算“前移”到产品报价环节,使企业整体管理围绕真实的成本“标准”而展开,即:事前核算、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使产品成本管理不再是阶段性管理,而是关系到企业生命的战略管理。

二、订单产品成本核算前移的必要性

(一)“事前”的订单报价环节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顾客导向的市场使得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精细化管理,以期达到满足客户的多重需求。在具体的市场竞争中,以订单形式与客户需求进行对接的销售模式非常普遍,譬如:小型网店上的日常用品购买,小型公司与客户的一对一签约服务,甚至大型企业的招投标合同。在这些市场活动中,产品与服务的报价必然是处于订单签订之前,而企业对外报价,其报价基础是产品成本。在企业中,产品成本核算是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产品成本核算在财务人员的定期核算工作中体现在各类订单完成后的成本结转。如果企业报价以各类订单完成的事后成本数据为前提,则必然造成当前报价的不准确,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如果订单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前移,则可以解决企业报价不准确的问题,即,改变企业报价的工作流程,将财务人员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纳入企业报价环节,提高企业订单报价的准确性。

(二)“事中”的订单控制环节

订单产品成本核算前移到报价环节后,订单的制造环节成为产品成本核算的“事中”环节。虽然产品成本核算前移到“事前”,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核算工作的完成,恰恰相反,产品成本核算前移到“事前”是成本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要想全面发挥成本核算工作前移的全部作用,就必须继续重视后面的“事中”控制与“事后”评价环节。

(三)“事后”的成本评价

当产品订单完成交付客户使用后,该产品离开了企业,从所有权角度看,产品已经与企业没有关联,企业可以不再关心。但从产品成本核算角度看,这时却是一段重要时期,因为产品本身虽然不在企业中,但它身后留下来的成本数据却是企业的重要财富。财务人员在这一时期应仔细分析产品成本全部数据,客观评价“事前”订单报价与“事中”成本控制,总结前两个环节的经验教训,进而提高下一个订单成本核算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三、订单产品成本核算前移的实施措施

(一)“事前”的订单报价环节

第一,建立企业自有产品最小单位的成本数据库,如小企业中的某一模块化产品的成本数据,或者是大企业中某一定型产品模块的成本数据。现代企业中产品与服务的报价多以自身已成型产品加之以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变化,来为客户提品或服务。产品成本核算以模块化产品为基础,在多次订单中将其固化,以便在企业报价环节“信手拈来”,节省报价时间。第二,扩大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之外的间接费用,一并计入订单产品成本当中。传统的产品成本核算只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当中,这与财务报表格式相匹配,但企业成本管理并不应局限于对外报表数据的要求,成本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利润水平,因此在企业报价环节就应扩大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间接费用记入产品成本中,使企业在报价环节就将自身的全部费用甚至利润水平计入订单报价中,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三,建立新产品成本核算模型。针对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出现,企业在报价环节应建立新产品成本核算模型,根据客户新需求输入成本数据得出新产品成本的报价。

(二)“事中”的订单控制环节

前述“事前”环节三步措施初步达到了订单成本核算“快、准”的工作要求,接下来的订单产品成本核算“事中”环节,则需要运用这个“事前”核算出的制造标准进行“事中”控制。首先,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企业间接费用都要按照订单报价中的产品成本数据来执行,对超出的成本要明确其超支理由,同时对节省的成本也要明确其理由,以便为事后成本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其次,不局限于订单制造标准,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事中”环节,根据最新技术和对工艺流程的改造对订单制造标准进行再优化,财务人员客观真实记录成本控制的相关数据,及时协助企业管理者修正成本投入,共同促进企业利润的有益增长。

(三)“事后”的成本评价

“事前”核算与“事中”控制结束后,“事后”成本评价的“秋收意义”更为重大。在“事后”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产品最小单位模块化成本在“事后”订单成本评价中是否“稳定”,是否可以为后续订单进行报价,如有在“事中”被优化,应及时在报价流程中变更。第二,对于订单中新产品的成本数据,在“事后”应进行评价固化,这将有利于企业在未来报价中快速反应,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三,在“事后”评价中对超出订单制造标准的情况,应根据事中环节提供的数据与理由,客观分析超出的原因,对可控的成本因素应积极找出应对办法,对不可控的成本因素也不能听之任之,应积极寻找弥补途径尽可能减少损失。第四,应定期对“事后”成本进行行业标准再评价,不能仅仅满足于企业自身标准,甚至可以用竞争对手的标准进行再评价,避免企业做出“井底之蛙”的成本决策。(本文来自于《财会研究》杂志。《财会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四、结论

篇3

与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相比,软件产品的成本核算还在沿袭工业产品核算的路子。软件产品成本无论在生产过程还是产品形式上,与工业产品都有明显的不同,工业产品的核算方法能否适应软件行业的需求?对软件行业是否应该制定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准则?何种方法更适合软件产品的成本核算?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讨论。

对于软件产品的成本核算,笔者亦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列示如下,与会计同行共同探讨。

一、软件产品的特点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特点,因此在探讨软件的成本核算之前,先对软件的生产过程进行界定,作为讨论的基础。

(一)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

任何产品从无到有,生产过程一般都需要经过产品研究、产品开发、产品制造三个阶段,软件也不例外,其生产过程也包含以上三个阶段:

1.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有计划调查的过程。此阶段的特点是计划性和探索性,可能会形成软件项目研究成果,也可能半途而废。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称为“研究支出…。

2.开发阶段:是指从软件立项到开发成功的过程。此阶段具有针对性,形成软件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称为“开发支出”。

3.制造阶段:是指软件开发成功后进行拷贝、复制、印刷、包装等活动的过程。此阶段形成可商业推广的软件存货。制造阶段发生的支出称为“制造支出”。

(二)软件产品的独特之处

与工业产品相比,软件产品的生产有独特之处,其中对会计核算形成实质影响的特点主要有:

1.生产过程独特

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指制造阶段,只有新产品才会有研究和开发阶段。

而软件则不同,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是软件的主要生产过程,软件研发成功意味着产品生产基本完成。从实质上看,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活动创造了软件产品的使用价值,在软件生产过程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制造阶段也是软件的生产过程,但只是辅助活动,居于绝对从属地位。

2.生产支出构成独特

制造支出一般是工业产品生产支出的全部,只有新产品才涉及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

而软件则不同,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占软件生产支出的绝大部分,制造支出只占软件生产支出中微不足道的小部分。

3.产品归属独特

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会形成流动资产――存货。

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应该形成存货,但软件产品具有无形资产的特性,有形成本只占生产支出中很微小的部分,从产品特性看更应归属于无形资产。二,当前软件产品的成本核算及存在的问题

(一)软件产品会计核算的现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制定关于软件产品的会计准则,软件企业在成本核算时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通行的核算方法是:

1.把软件产品的研究支出确认为当期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把软件产品的开发支出确认为当期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把软件产品的制造支出确认为软件生产成本,计人存货。

比如:用友软件(600588)2009年年度报告中的会计政策规定: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资本化,……。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开发支出,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

虽然如此规定,但在用友软件2009年年度报告中却没有发现内部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中的2项软件使用权、17大项软件著作权都来自收购或投资者投入。而同期计人管理费用的研究及开发费将近2,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可见用友软件是按照当前通行做法来核算软件生产成本的。

(二)软件产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在软件产品成本核算中,业界对研究支出确认为当期管理费用和制造支出确认为生产成本并无争议。争议集中在“开发支出确认为管理费用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上。当前,将开发支出确认为管理费用的做法,造成了以下矛盾:

1.软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与实际生产支出不配比

生产成本应当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费用的归集。软件产品的主要生产过程是开发阶段,开发支出应占软件生产成本的绝大部分。然而应占据主导地位的开发支出均未计人软件生产成本,微小的制造支出却成为软件生产成本的全部,造成了软件生产成本远远小于实际生产支出,不符合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特点。

2.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不配比

软件产品绝大部分的价值是在开发阶段创造的,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包含了这部分价值,但在相应结转的销售成本中却只包含软件的制造支出,并未包含与开发阶段创造的价值相匹配的开发支出,造成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不配比。

3.各年度利润与业务实际情况不配比

对于软件公司而言,本年度开发的新产品不一定会在本年度产生收益,而是会在未来年度产生收益。根据目前核算方法,在软件开发年度,大量的开发支出计入本年损益,造成当年利润很低。而在以后销售年度,开发支出所创造的软件价值持续为公司带来收入,但此时与软件收入配比的却只有软件制造支出,成本畸低,造成当年利润很高。由此,导致各年度利润与实际业务不配比,影响到会计数据的质量。

以上三个方面说明,软件开发支出全部计人当期管理费用存在不合理之处,未能真实反映出软件企业的客观情况,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对软件产品成本核算的观点

既然软件开发支出全部计人当期管理费用不合理,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呢?

很多会计人员认为,开发成功后的软件产品符合资产的定义,开发支出应计入资产项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无论从定义还是实质上看,开发成功的软件产品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因此开发支出应在满足确认条件时,计入资产项目。

但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软件开发支出计人资产的哪个项目呢?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软件开发完成时确认为存货

这种观点认为:软件开发支出属于软件的生产成本,所以应该像工业品核算一样,软件开发完成时应该确认为存货。这种观点符合一般产品成本核算的逻辑。

但这种观点面临如何确定完工产品的数量的难题。软件开发支出确认为存货成本时,分摊开发支出的产品数量很关键,对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存

货发出成本、销售成本的计量。可用于分摊开发支出的数量有:

1.按照实际制造的软件产品的数量

比如,公司对某软件投入开发支出1000万元,软件成功后,制作了100套软件光盘用于出售,那么每套光盘分摊的开发支出就是10万元。但如果制作了1000套软件光盘,每套分摊的开发支出就变成了1万元。产品数量的不同,造成了产品的单位成本差异非常大。

而且,假设开发支出都分摊到本期实际制作的产品中,那么如果以后期间再制作新产品,新产品就没有开发支出可以分摊了,造成前后各期同种产品的成本不相同。

2.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内的总销量分摊

此种方法根据软件生命周期内的总销售量分摊开发支出,可以将开发支出均匀地分摊到每一套产品中,比较合理。但此种方法虽然符合逻辑,却不易操作。

一项软件产品的未来销售量可能是1套,也可能是10000套,在开发成功之时,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的销售量。即使能够准确预测销售量,但企业一般会分期制作,而不会一下子将全部产品都生产出来,如果将开发支出一次性计入存货科目,就会导致分摊不易操作。

比如,公司对某软件投入开发支出1000万元,软件成功后,公司预测能销售100O套,每套分摊1万元。但本期只制作了100套软件光盘,可以分摊100万元的开发支出,但此时剩余900万元尚不能分摊的开发支出也放在存货中,未分摊和已分摊的开发支出混在一起,势必会对存货的发出计价造成影响。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在软件开发成功时直接确认为存货的做法,如果不解决如何确定完工产品数量问题,将会引起核算成本不准确、产生混乱的状况。

(二)按照内部研发项目处理,在开发完成时确认为无形资产

这种观点认为,软件产品开发应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有关内部研发项目的规定处理,对软件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规定的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软件产品从产品特性上看,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因此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更具合理性。

但这种观点面临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后,如何摊销的问题。

1.是否需要摊销?

软件开发支出的是软件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开发支出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后,应采取合理的摊销方式,将开发支出摊入软件的生产成本中。

2.按照何种标准摊销?

无形资产一般采用直线法摊销。如果开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摊销,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如何确定摊销年限?这是一一个相对较为简单的问题,因为专业人人员一般会对一款软件的市场周期有比较准确的估计。即使对使用年限估计不准确,也可以通过会计估计变更的方式予以修正。

(2)如何解决没有销售收入时的配比问题?

摊销需要每月进行,如果有的月份没有销售,而开发支出的摊销额却照旧计入损益,那么当月的收入和成本还是不能配比。

因此,开发支出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也存在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其他摊销的标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推销方法的创新。

3.开发支出的摊销额应入哪个科目?

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计人管理费用。如果软件产品的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还是未能解决软件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配比的问题。

如果开发支出的摊销直接计入销售成本,可以总体上解决收入成本配比问题。但是摊销需要每月进行,如果有的月份没有销售,而软件产品摊销额却照旧计入销售成本,那么当月的收入和成本还是不能配比。

如果开发支出的摊销计入软件存货成本,可以解决软件存货成本与实际支出不配比的问题,也能解决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不配比的问题,但还是需要面对完工产品数量的问题。

综上所述,从软件产品的特性上看,软件产品的开发支出在开发完成后确认为无形资产是合理的,但如果拘泥于目前会计准则的规定,则无法很好地解决摊销标准、摊销年限、摊销额计入科目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在符合业务实际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在核算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创新。

四、对软件产品成本核算的设想

为了解决软件产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软件产品成本核算的以下设想,在核算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仅供参考:

(一)对软件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支出的处理

1.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2.开发阶段支出:先在“研发支出”科目归集,待软件开发项目完成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计入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计人当期管理费用。比如:如果软件开发失败,开发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资本化条件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执行。

3.制造阶段支出:直接计入软件产品的存货成本。

(二)开发支出资本化后的摊销

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推销。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一般而言,无形资产传统的摊销方法是直线法,但准则也允许使用生产总量法等合理的方法。鉴于软件开发支出的特殊性,单纯的直线法并不能满足需要,应创新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笔者设想采用销售总量法,该方法的要点有:

1.符合条件的软件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后,企业应估计此项软件产品在销售周期内的销售总量,作为摊销开发支出的标准,计算每套产品应摊销的软件开发支出。在估计软件的总销售量时,应考虑市场、更新换代的年限、竞争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使估计的总销售量能够更加合理。

比如:某软件的开发支出1000万元,全部符合资本化条件,那么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金额就为1000万元。软件开发成功后,企业合理预计该款产品的总销售量为1000套,那么每套分摊的开发支出就应该是1万元。

2.在软件产品制造完毕,存货入库时,开发支出暂不摊销。

3.在产品销售时,将每批产品应承担的开发支出摊销计人软件存货成本,然后结转为销售成本。未摊销的开发支出继续留在无形资产科目,直到下一次销售时再按照标准摊销。

比如:接上例,如果企业2010年制作了100套软件光盘,每套制作成本200元。根据预计1000套的销售量,每套还应分摊开发支出1万元。某月销售10套软件,则把10万元转入存货成本,然后结转销售成本10.2万元(摊销的开发支出+制作支出)。如果后来又制作了光盘,每套软件的制造支出可以用移动平均法计算,但每套应承担的开发支出摊销不变。

这种摊销方法,既能够使软件的生产成本与软件生产实际支出相一致,又能够使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相配比,同时也避免了研发当期利润低、销售期间利润高的问题,使各个年度期间的利润更加均衡,更加符合业务实际。

(三)软件开发的后续支出

软件产品开发完成后,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后续支出,用于对软件进行修补完善。对于这些后续支出,企业应对其性质进行判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增加无形资产原值;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人当期费用;如果后续支出形成了一项新的软件,则应该确认一项新的无形资产。

(四)会计估计变更

因为软件市场变化莫测,一款软件的实际销售量可能达不到企业预计的总销售量,也可能会远远超过预计的总销售量。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每年对软件的预计总销售量进行重新估计。如果根据获取的新信息、积累的经验或未来市场展望,软件的总销售量会发生变化,则应该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重新估计总销售量,并将未摊销的开发支出按剩余销售数量摊销。

比如:接上例,如果2010年底,已经销售200套软件,软件开发支出余额为800万元。企业根据新信息,预计1000套的总销售量不能实现,600套的总销售量更加可靠,因此需要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预计剩余销售数量为400套,尚需摊销的开发支出为800万元,则从下一年度开始每套应承担的开发支出摊销就变为2万元。

(五)资产减值

篇4

一、简化分批法特征

简化分批法又称作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相对于一般分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除了按照批别开设各批产品明细账之外,还需另外按照生产单位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如果企业生产n批产品,则需要按照批别分别开设n个产品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此外,还需要按照生产单位开设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汇总n个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费用、生产工时以及间接费用。如此,简化分批法下,如果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需要开设n+1个明细账簿。如果企业有m个基本生产车间,则需要开设n+m个明细账簿。

(二)每月在n个产品明细账簿中记录直接计入费用(通常是指直接材料)和生产工时,其他间接费用(通常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只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进行登记。

(三)只有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才汇总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的间接费用,然后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并按照完工产品所耗生产工时计算完工批别的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对于未完工产品,其生产成本明细账簿中仍然只登记直接材料和生产工时,不承担间接费用。

(四)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间接费用是全部未完工批别产品共同承担的间接费用,待下一个有完工产品的月份再按照上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分配。

二、简化分批法核算程序图说明

1.各批次产品明细账中只登记直接材料、生产工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汇总登记各批次产品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从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各完工批次产品明细账中汇总的生产工时与间接费用分配率的乘积即为完工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

4.加总各完工批次负担的间接费用以及明细账中原记载的直接材料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

5.未完工各批次产品明细账中依然只保留直接材料和生产工时。

三、例解“简化分批法”的会计处理

(一)背景资料

鑫成公司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2015年9月初,有2个批别的在产品,另根据客户订单投产6个批别的产品,该公司采用简化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

(二)核算程序

1.该企业生产8批产品,则需要按照批别分别开设8个产品明细账以及1个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2.2015年9月,有2个批次产品完工,则首先计算二级账中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然后汇总完工产品所耗生产工时总数,将两者相乘得到完工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50701批次甲产品所耗工时为5500,所以其所承担的直接人工为5500×5=27500元;其所承担的制造费用为5500×3.8=20900元。150804批次乙产品所耗工时为5400,所以其所承担的直接人工为5400×5=27000元;其所承担的制造费用为5400×3.8=27000元。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以汇总的金额进行登记,各未完工批次产品明细账不登记。(2)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间接费用汇总数/累计生产工时。

四、结语

篇5

一、建立产品成本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银行决策者掌握产品成本信息

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调整主要金融产品价格,如存贷款利率、金融服务收费标准等,各商业银行作为产品既定价格的接受者,缺乏产品定价自。因此,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银行需要在产品数量、产品成本和产品结构方面做出努力。只有了解和掌握产品成本的详细资料,银行才能有的放矢地控制和降低成本,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准确进行产品定位。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势要求银行决策者掌握产品成本信息

虽然我国目前金融产品价格仍由央行制定,但近年来有所放松,如浮动利率贷款的范围和利率浮动的区间都有所扩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各商业银行将面临自行确定存贷款利率的问题——即产品定价。虽然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提供了完备的产品定价模型,但在实践操作中,及时、准确、完整的产品成本信息是合理定价产品的重要保证。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各银行应从现在着手开展产品成本核算,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好基础工作。

(三)现行会计核算体系无法提品成本信息资料《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在第八章《成本》中规定银行成本是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有关的支出”,具体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手续费支出、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外汇、金银和证券买卖损失、各种准备金和业务管理费等。从理论上讲,成本和费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费用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成本则是对象化的费用。因此,财务制度中对成本的定义更适合于费用概念。鉴于银行依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前所实施的成本管理实质是费用管理,尚未建立以产品为对象的成本核算系统,无法提供成本信息。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成本会计理论,产品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组成。在传统工业企业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占产品成本较大比例,制造费用比重较小,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程度对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影响不大。但是银行业不同于传统工业企业,具有产品种类多、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在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制造费用所占比重相对较高的特点,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产品成本的准确程度。若采用传统方法分配制造费用,会导致产品成本信息扭曲和产品决策失误。因此,银行业在建立产品成本核算系统时,不应沿袭传统会计政策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应引入工序成本法。

(一)工序成本法

1987年哈佛大学RobinCooper教授和RobertS.Kaplan教授提出工序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

他们认为,在销售多种产品的公司里,决策层进行产品定价、产品组合决策时所依据的成本信息已经严重失真,根本原因是适应十几年前业务核算的会计政策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更为糟糕的是,没有可以替换的信息警告决策层他们使用的产品成本信息是扭曲的。十几年前,大多数公司产品种类少,产品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构成,能够轻易地追溯到各个产品,按直接人工分配制造费用不会使成本信息发生较大的扭曲。目前产品种类和市场渠道大量增加,直接人工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以市场营销、推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大量增加。但是大多数公司还是按照传统会计政策的方法,以不断减少的直接人工成本为标准分配不断增长的制造和管理费用,导致产品成本信息扭曲。他们认为,工序成本法能够成功替代传统成本会计系统。主要理由是,任何公司在生产产品时都有工序,在各个工序上所有的制造和管理费用都是可分的和独立的,容易追溯到单一的产品或产品组合中,所以应按工序确定产品成本。他们以一个水利阀门制造商的例子证明了工序成本法的作用。水利阀门制造厂是一个多产品公司,大约门销售产生了80%的收入。更有趣的是,60%的产品产生了99%的收入,而花费管理者大量精力的另外40%的产品却只产生了1%的收入。显然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对于该制造商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提出,设计产品成本系统一是要准确收集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的精确资料;二是分析各个产品使用非直接资源的原因。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三条重要原则:1.应向昂贵的资源集中;2.重点放在不同产品或产品类型中存在重大差异的资源;3.应特别重视需求类型与传统分配标准完全不相关的资源。原则1要求进行资源分类,保证新的成本系统可能使产品成本存在重大差异;原则2和原则3则最大可能地辨别被传统系统扭曲的资源。对于工序成本法而言,以劳动工时、材料数量或机器工时作为分配标准己不能满足需要,追溯产品成本应遵循从资源到工序、再从工序到产品的过程。

(二)国外银行业的实践

就目前国外银行业的实践来看,一些国外银行已经开始利用工序成本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如汇丰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等。据了解,新加坡华侨银行从1997年开始推行工序成本法,其做法是先从电脑部门做起,成功一个部门再向下一个部门推进,逐步推广到全行,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我国银行业实施产品成本核算的设想

国内部分银行也着手开展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其产品成本分配基本沿袭了传统会计政策分配方案,核算较为粗糙,处于起步阶段。为得出正确的产品成本资料,笔者认为,银行业应采取“拿来主义”,充分借鉴国际同业的做法,采用工序成本法作为成本核算的理论依据。鉴于各银行己按照财政部以及央行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准确核算和提供各类费用支出资料,为开展产品成本核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设计产品成本核算系统时,应充分利用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没有必要脱离现有核算体系开发设计一套全新的:工序成本法核算系统。

开发设计成本核算系统应包括以下工作:首先,制定符合本行实际的产品分类标准。目前对银行产品定义较多,如将产品定义为“银行向金融市场提供的、可以为客户带来收益或客户可以用于消费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银行直接提供给客户的赚取实际的、名义的、潜在收入的服务”等。对银行产品的分类也存在较大差异,如美国的银行管理学院和生产力中心确认了31种产品,而《银行世界》杂志认为有250种产品。因此各行应根据决策层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定义产品并进行分类。各业务部门负责直接经办各类产品,应承担提供本部门产品类别和细分的工作。开发小组在汇总业务部门提供的产品类别后,确定产品分类表,如可以将产品粗略地分为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三大类,每一大类再根据要求进一步细分,如存款可以按照期限、款对象等进行细分。银行产品分类越细,产品信息就越详尽,但会相应加大工作量和投入,因此产品分类并非越细越好,应以满足决策层对信息的需要设定划分标准。

其次,明确产品业务流程和定义工序。业务部门应按照规范化、统一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制定各项产品业务流程。组成业务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可以被视为工序。将某产品的业务流程划分为多少道工序取决于决策层对产品成本准确度的要求。产品成本准确度要求越高,业务流程就划分得越细,工序就越多。相应地,分配标准就越多,工作量和投入也会增加。因此根据决策层的要求合理划分工序时,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需要说明的是,构成某一产品的工序并不局限于一个部门,往往会涉及到若干个不同部门,如发放贷款就会涉及到信贷、风险管理、财会、电脑等部门。

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多、人员多的现实情况,建议由总行建立统一的产品分类、业务流程和工序构成标准,避免各分支行自行投入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资料缺乏可比性,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第三,设计产品成本归集标准。这是实施产品成本核算的难点和重点。银行产品成本分为能够直接追溯到产品的直接成本和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的间接成本,需要建立统一的分配标准分配产品间接成本。由于不同的分配标准会对产品成本产生不同的影响,建议以各产品使用资源的程度作为标准。例如,电脑部门向各个部门提供电脑维修服务,服务费用支出追溯到各工序时应以提供服务的时间或日常维修的次数作为标准。由于不同的分摊标准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各部门利益,建议由各部门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后确定。

第四,按照工序归集产品成本。将各道工序上的成本汇总归集,得出产品成本资料。由于产品成本核算涉及到大量数据和不同分配标准,仅靠手工进行数据处理无法满足核算需求,需要良好的信息系统支持。该系统不仅要拥有处理现有产品成本信息的能力,而且应能应付不断出现的新产品成本核算问题。一般来说,开发、设计一套工序成本核算系统需要9到36个月的时间。

工序成本法的应用可能会带来全新的概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从直观概念分析,活期存款利率要明显低于定期存款,往往认为活期存款成本比较低,如当前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1.26个百分点。但利用工序成本法归集成本后,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原因是:虽然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业务流程基本一致,即工序构成是一致的,但是营业部门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应付经常发生的活期存款存取款业务。若以营业人员花费在两种产品上的时间为分配标准,活期存款的非利息成本明显要高于定期存款的非利息成本。例如,营业人员一天工作7小时,可能有5小时花费在活期存款业务上,而只有2小时花费在定期存款业务上,那么,活期存款的非利息成本将是定期存款的2.5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产品成本核算涉及到银行内部所有部门,大量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如业务部门制定产品分类和业务流程、各部门参与讨论成本分摊标准、电脑部门开发系统等。因此,决策者的支持和协调、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实施产品成本核算的保证。

第二,产品成本核算系统的开发、应用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应用中要根据实践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因此取得有效成本数据需要相当长时间,不能急于求成。笔者建议,在遵循工序成本法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由粗到细的方法确定产品分类和划分工序,即先由产品大类入手,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细化产品分类,循序渐进地取得产品成本的详细资料。

篇6

(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了《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该制度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在我国大中企业执行,不仅对传统行业成本核算做了细化的要求,而且将部分新型行业应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纳入规定范围,并将作业成本、成本预算内容引入制度中。新理念、新方法的使用,将使新制度成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里程碑。

关键词 :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会计信息质量;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151—02

财政部在2013年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已于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该制度的执行不仅能够完善我国产品成本的核算体系,而且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一、《制度》实施的背景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继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计算规程》、《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来规范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在20世纪末又颁布了一系列《企业会计制度》和与之配套的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作为《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的补充和扩展;随着2007年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我国成本核算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但总体看来,上述准则和制度都是从整体层面对企业成本核算提出要求,而未从更加系统、微观的层面对企业成本核算进行规范。

(一)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制度约束

《制度》颁布之前,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要求通常是为了:一是满足国家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二是满足各种类型的审计及上级监督的需要;三是满足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需要。对于企业没有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或对成本管理要求较低的企业,无论产品的生产步骤是否复杂、产品批次是否相同、产品成本分配与归集是否有必要,都会按照最低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采用最简单的成本核算办法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这样必然会导致产品成本信息不准确、不规范,将本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支出费用或将应分步骤核算成本的产品按单步骤生产核算,无法保证产品成本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企业的成本核算规范范围较窄

之前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办法仅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进行规范,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没有强制要求,也缺乏指导,导致不在强制规范范围内的企业简化成本核算,粗犷式管理企业成本,不重视企业产品成本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不利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普及和推广。

(三)相同行业的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多样化

《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计算规程》、《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等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是针对制造类企业推行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如服务业、新型产业没有具体的核算方法和指导意见,导致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仅根据企业成本管理或繁或简的需要开展成本核算,所以,成本核算口径、核算方法等都会有差异,投资者在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时,没有统一的参考依据。

(四)审计监督没有统一标准

《制度》颁布之前,政府及独立审计部门在对企业成本进行审计时,很难对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因为缺乏具体规定,所以,独立审计机构也很少对产品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所划分的生产步骤、生产批次进行审计,仅通过分析产品成本变化趋势,对比历史数据来确定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是否准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独立审计和政府审计乃至企业内部审计提高审计质量的进程。

二、《制度》给企业成本核算带来的一些变化

(一)新型行业成本核算有据可循

《制度》规范了除制造企业之外的,农业企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行业、信息传输业、文化企业等10多个行业的成本核算范围和项目,打破了原来仅规范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僵局。将以前颁布的各种规定、细则整合并完善,很好地解决了新行业成本核算无据可循的难题。

(二)规范了一些有争议项目的成本核算

《制度》规范了之前没有明确规定的一些情况,例如,明确了“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即一旦成本核算方法发生变化,应当按照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报批,同时做出相应变更的会计处理。

(三)促使企业加快成本核算精细化

《制度》将成本核算方法具体到各行各业,原来没有明确成本核算方法规定的行业,如信息传输企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文化企业等新型行业,都出现在《制度》的规范范围内,同时还将一些传统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做了进一步细化,提出可在企业成本核算中运用作业成本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企业对原来不符合要求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细化。《制度》颁布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开展针对《制度》的培训工作,并在培训后进行成本核算的细化工作,原来为减少工作量而简化处理的成本核算方法,都开始按照《制度》规定,采用分步法、分批法等开始进行核算。

(四)引起企业内部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

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方式将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各环节发生的支出用货币衡量后,成为第一手的成本资料。而且《制度》规定“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企业应当“编制、执行企业产品成本预算”等内容,强制要求企业编制成本分析报表和成本预算,对企业成本实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这虽然成为企业必须要遵循的规定,但也是企业管理层作出经济决策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制度》的实施也引发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于本单位成本核算方法的反思,有利于解决制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三、《制度》实施后给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在适当的时机引入作业成本核算

《制度》多次提到作业成本法或者涉及到作业成本的概念,充分说明虽然作业成本法这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但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时所运用的方法,还可以在成本核算中使用,这也为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树立了一个未来的先进目标。

(二)进一步开展或加强成本管理会计工作

新颁布的《制度》在规范成本核算工作的同时,提高了产品成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对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将成本管理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成本核算工作,“多维度,多层次”的成本核算对象,有助于没有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企业开始逐步开展该项工作,而已经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企业进一步细化原有工作。督促企业在成本降低、成本控制方面多下功夫。

(三)推行“大财务”管理观念

《制度》改变了原来产品成本的事后核算的情况,要求企业应当执行成本预算,进行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成本工作应在产品生产的事前、事中、事后连续开展全过程控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企业应当运用“大财务”管理的理念,将成本管理工作层层分解,不能仅靠财务部门单打独斗,而是要由财务部门统筹控制,以生产部门为核心,集合采购部门、仓储管理部门、研发部门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将以费用控制为主的财务管理制度转变为更见实效的以成本控制为主的预算管理制度,从源头降低产品成本。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S].1986,12,23.

[2]财政部.财会[2013]17号.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S].2013,08,16.

[3]冉楚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新制度解析[J].财会月刊,2014(3).

篇7

关键词:非标准化产品;成本核算;成本

从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如何提升盈利能力以保持竞争力已成为激光产品能否存活的关键。本文将从分析非标准化成本核算的思路、非标准化激光产品成本核算的流程、非标准化激光产品成本核算的难点、非标准化激光产品企业成本核算策略来探讨。

一、分析非标准化产品成本核算的思路

(一)查核生产活动中花费的费用。依据相关制度规定,对生产活动的花销进行严格的查核,严厉制止不按照规定和不符合制度的花销以及浪费,损失等,情形严重的应当追究经济责任。

(二)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种激光产品成本的准确、及时。成本核算的实质是一种数据信息处理加工的转换过程,即将日常已发生的各种资金的耗费,按一定方法和程序,按照已经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或使用范围进行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的过程。

(三)把原材料的范围尽量缩小。在满足我们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可以缩小原材料的范围,去除不必要的,比如我们生产激光产品只把激光产品构成比例比较大的几种原料作为原材料,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我们公司员工的工作量,也为公司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将会提高公司生产的效率,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设退料)。

(四)分配各项激光产品生产的基本生产费用。对激光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原材料的总费用进行汇集,然后可以通过制作原材料费用分配的表格,合理的进行分配。对于各项开支也应该记入一笔明细账。比如激光产品的原材料和员工工资,记入为“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把不能确认的某一种费用,比如废品损失产生的费用,可以记入“综合费用账户”。

(五)分配激光产品生产的综合费用。每个月对激光产品生产的综合费用(比如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也记入到“产品基本生产成本”,并记入明细账目。

(六)分别计算激光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在账目中,成品激光产品所花费的总费用就是激光产品的总成本,用总成本除以激光产品的总数量,就可以得到激光产品的单位成本,即单位成本=总成本÷总数量。

二、非标准化产品成本核算的流程

(一)获取非标准化激光产品的设计信息和物料清单。企业财务人员的任务是对已流入市场产生利润的激光产品进行分析,如果激光产品的实际利润与原始估计利润偏差过大,就需要财务人员从最原始的设计开始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从而激光产品的原始设计构图以及物料种类报价对财务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核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后期的跟进和分析就必须需要得到激光产品的最原始的资料。

(二)核算激光产品的报价。依据材料的账单,财务人员可以斟酌每项的成本(比如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等),综合市场需求量的分析,为企业的销售部门提供参考报价。

(三)拟定合同以及非标激光产品的编号。一般情形下,非标激光产品成本核算比有标激光产品更加复杂,所以在对非标激光产品进行核算的时候,我们提倡运用企业资源计划,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对合同和此合同项下的非标激光产品进行编号,为后面的全程跟踪工作打下基础。

(四)用料名、用料量和规格可以通过企业负责开发与设计的相关部门进行准确填入。完善物料清单以及各种资料后,采购部门分配采购人员根据物料清单结合市场价格以及本公司的库存量进行采购,之后,交生产部门生产。

(五)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去仓库领取适量的物料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物料单有分配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向设计部门反映,以便改进,生产部门对于大批量的生产,时间需要上月或者更长的单,建议领料时要分批次,避免材料的分散囤积,不利于采购部门统计和采购

(六)财务部门根据物料的领取数进行成本归集方便之后的成本核算。一些需要多次领取物料生产的激光产品,我们可以先进行半成品的成本归集待激光产品完成后后才进行最终的激光产品核算。

(七)财务部门根据合同进行月利润分析。财务人员按合同相对应的编号计算合同的利润计算。在分析时。应该根据时间轴把激光产品序列排列出来,首先研究异常的数据,偏高或者偏低都应该仔细的去分析原因

(八)公司领导层的决策与准确是数据分析密闭可分,所以分析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便于公司做出真确的决策。

三、非标准化激光产品成本核算的难点

(一)生产部门领料时必须要有设计部门的物料清单,财务部门的核算依据来源于设计部门的物料清单。如果领料没有依据物料清单,生产过程中只能靠工人现场配料,当同一车间生产不同激光产品而又实用同一种或者集中配料时,随意在各激光产品间分配原料使用量,导致分配混乱,核算混乱。

(二)生产部门可能会根据实际的用料来调整物料,随意的变更物料种类和数量,任意更改工单导致核算失真。有时,由于生产单的变更或者紧急情况,生产部门来不及与企业的上层领导和设计部门协商,为完成任务没有经过经设计、工艺部门批随意改单,随意领料,导致本核成本没有价值。3.影响非标准化激光产品核算失真的不可避免因素很多,导致在最开始的粗略核算时不准确,使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存在较大差异。

四、非标准化激光产品企业成本核算策略

(一)扩展企业成本的核算领域。比如做公益活动,企业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加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的提升利润,他们就会回报社会,把部分的钱捐给慈善机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还能扩展企业成本核算的领域。

(二)采用最为优质的核算方法摒弃以往企业采用的传统落后的核算体制,这些核算方法已经跟不是时展的要求,不能满足现代企业中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需求,假如企业不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那么成本核算就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下降,企业会面临最为严重的运营危机。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优质的高科技成本核算方法已被部分企业所采用。为了使企业的核算更有价值,企业核算应该以成本核算为出发点,适当的引进外国先进的核算技术,比如高层次的企业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分批法等。

(三)督促企业财务人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对专业技能较低的工作着采取专门开设学习班的方法,使他们的核算技能有一定的提升,一但他们掌握了科学的合算方法,他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核算信息的价值所在。

(四)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核算体制。为了解决成本核算混乱,核算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完善落实财务核算体制是至关重要的,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可以督促财务工作者的工作进程,约束财务人员不良的工作行为,使各项工作平稳的进行,做到人人有章可依。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控制原材料的成本是整个成本核算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成本控制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这样一来,激光器生产企业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把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位,有专门负责人。对于企业的职员,要加强他们的成本节约意识,杜绝浪费原材料。建立相关奖罚制度,把企业与职员利益相关联,培养职员主人翁的意识,这样才能够真正控制企业原材料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晓.关于非标准化的成本核算探析[J].财经界,2015(6).

[2]魏秀芹.浅谈现阶段激光产品成本核算的特点及应对措施[J].齐鲁珠谈,2012(01).

篇8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 授权经营; 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8-0020-05

一、引言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尤其是间接成本的分配更加精确,但耗费的人力、财力成本也相对更高,并且这种方法对企业本身也有较高要求。因此,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外企业中并没有普及,通常能坚持使用的都是一些大中型企业。而在这些大中型企业中,往往产品种类多、生产线多、生产流程复杂,又加大了成本分配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即使作业成本法仍能够层层追溯成本动因最终达到成本分配的目的,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很可能最终获得的信息是不全面甚至是失真的。另外,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会计报表很快了解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但要通过报表清晰掌握当期各类产品的成本、收益情况从而为下一期间制定成本控制及生产决策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产品成本及收益信息呢?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真实有效。

二、多产品综合成本核算与利润分析体系

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通常拥有多个工厂、多条生产线,对于地理位置相近的一般都共享水、电、汽等动力能源生产装置以及环保装置等;另外,加工原料的差异、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的品种及数量差异、期间费用的分配都使得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够有效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精细化需求及对各产品利润贡献情况的及时掌握。

(一)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动因选择及消耗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成本核算依然采取传统方式,但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

1.原辅料及动力能源消耗

通常直接以生产装置(最终产品)消耗量作为成本动因,对于共用模式下的生产辅助车间、管理部门的消耗按产品产量作为成本动因。

生产辅助及管理部门消耗=(产品产量/产品总量)×消耗总额

2.副产品

能源化工企业某一生产装置(线)通常可以生产多种副产品,存在多条生产装置并存且产出不同的最终产品,因此,副产品采取销售收入反冲成本的方法是比较适用的。

3.折旧、摊销

对于单一生产装置自身,折旧、摊销按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规定进行。

对于采用共用模式的生产辅助车间以及管理部门,折旧和摊销选择最终产品产量作为成本动因,单一装置生产的最终产品越多,所耗用的共用模式的生产辅助车间以及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比例越大,折旧和摊销就越大。

产品的折旧、摊销=(产品产量/产品总量)×折旧总费用

4.财务费用

以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作为成本动因。

5.销售费用

按产品进行划分的销售业务人员产生的销售费用直接计入产品销售成本中,其他高管及综合人员的费用以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作为成本动因。

6.管理费用

以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作为成本动因。

(二)多产品综合成本核算与利润分析体系架构

对于大型能源企业,由于多条生产装置并存以及最终产品种类较多,会计报表以及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并不能清晰体现各个产品的利润贡献,致使管理层无法准确进行产能、经营战略等方面的决策。因此,核准各产品的成本是第一步,剖析各产品的利润贡献(损失)是关键内容。多产品综合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析体系就是一种有效剖析企业各种产品的利润贡献(损失)的分析体系(如表1)。

会计核算模块所有数据来自企业财务系统(如用友NC财务系统),基于上述成本动因选择及消耗计算生成不同产品的成本分析结果(如表2)。

在核准各产品的成本之后,假定所有生产入库的产品都销售出去,这样一方面能够明确体现每一种产品的真实产量和销量,了解该产品的销售情况;另一方面能得到因产销量差异引起的各个成本项目的差异。在这种全产全销假设下可以获取整个公司的总体利润,结合产品成本结果表,分析各产品的利润贡献(损失)情况,通过综合成本表的利润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如表3)。

(三)利润差异分析

由于全产全销是一种假设条件,因此综合成本表利润总额和会计报表利润总额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账面库存与账面生产成本、账面库存与实际生产成本、产销差异对期间费用的影响等。

1.账面库存与账面生产成本影响利润分析=(账面单位生产成本-账面单位销售成本)×销量

2.账面库存与实际生产成本影响利润分析=(实际单位生产成本-账面单位销售成本)×销量

3.产销差异对期间费用影响利润分析=(销量-产量)×单位期间费用

通过利润差异分析,能够清晰地列示各产品利润贡献或损失情况,并能够从成本控制、存货管理以及期间费用等角度进行剖析,为业务管理、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授权经营模式下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

无论是基于作业成本法核算基础之上的成本控制理念,还是激励政策下的标准和目标设定的成本控制理念,都是一种外部施加(压)的成本控制思想,这种控制思想没有考虑到如何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控制成本的动力产生于他们的动机和需求,在一定激励政策的影响下,员工为了满足初级阶段的物质需求,会努力实现企业设定的标准和目标。但是,随着成本控制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员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控制成本的动机和需求会呈多样化,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及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成本控制的动力机制――自主控制

国内成本控制的动力机制研究过多的是一种建立标准和设定目标的理念。孟凡生等(2011)在成本控制的动力机制研究中,提出设置“基准”成本控制标准和“样板”成本控制标准。“基准”成本控制标准是根据员工对成本控制持有积极的态度和控制成本能力发挥正常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成本水平设置的,这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底线,当员工达到了“基准”成本控制标准水平时,说明员工已经达到了对成本控制的要求。“样板”成本控制标准是企业以最近一段时间个别员工控制成本的最佳水平为基础设置的,目的是给员工控制成本找出学习的榜样。在有效激励政策的刺激下,多数员工不会因自己达到了“基准”成本控制水平而止步,他们将自觉地向“样板”成本控制标准看齐,甚至有人会刷新“样板”成本控制标准的记录,这种努力将使企业获得更显著的经济效益。

阿米巴经营模式下的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等特点是对传统成本控制的动力机制研究和实践的挑战。在此经营模式下,各个独立核算的阿米巴单元在经营目标的要求下,以面向市场的理念核算本单元的输入与输出,不断自发追求成本最小、费用最低、效率最大,激发每个员工的内部潜能,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共赢。因此,在传统建立标准和设定目标之下通过外部施加(压)的成本控制动力机制向全员参与、自主控制的模式转变是历史和发展的必然。

(二)授权经营模式――组织变革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国内许多企业提出了全员参与的经营理念。其中最常见的是高层管理人员定期与基层员工进行对话,或者邀请基层员工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反映到经营管理决策中,然而这种模式只是让基层员工得到了些许自我满足,效果甚微。这种全员参与的经营模式并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真正的全员参与应该让员工在公司整体经营目标和管控要求下掌握经营的自,即授权经营。

AHSH能源化工企业是我国生化领域涉足农产品深加工的大型骨干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于1998年,次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目前在职员工近9 000人,下辖16家子公司,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省级工程中心和一个省级实验室。2012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8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出口创汇1.7亿美元,实现税收4.2亿元,净利润2亿元。公司通过利用“低温液化,清液发酵”专利技术和世界领先的工艺设备,对玉米等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目前已形成年加工玉米近190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有燃料乙醇、柠檬酸、L-乳酸、环氧乙烷、氨基酸、玉米蛋白粉和渣皮饲料等系列产品。

2013年面对国内外市场产能饱和、市场需求萎缩等不利的情况下,公司全面开展内部挖潜降耗、降本增效的管理提升活动,在总结过去成本核算及控制方面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自主成本控制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基于综合成本核算体系的授权经营管理模式,AHSH在应用实践中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如下变革(见图1)。

依据产品大类和业务流程设置七个经营中心,所有经营中心都是营利部门,是公司利润来源,首要任务是完成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利润。授权经营模式可以从一级开始逐步细分到最小单元即工段(序),各单元之间模拟市场进行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在此经营模式下,企业(中心)的经营权完全授权给中心领导者,中心可以进一步细分将经营权授权给下一级单元。各单元在授权经营模式下,在经营目标和管控要求下自主进行成本控制、提升劳动效率,实现本单元经营目标利润。

战略研发项目中心的设置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旦一个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结束,那么至少有90%的生命周期成本是不可控制的。我们一直试图通过控制产品组织生产和销售阶段的成本,实际上产品成本的决定阶段不仅是在生产和销售阶段,更重要的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和工程设计阶段,这才是成本控制的根源阶段。战略研发项目中心接收来自其他经营中心关于工艺改进、装置升级、指标调整等方面的需求,通过研发将成果“转销”给经营中心;同时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在项目确定之后将研发(工艺、设计、工程等)成果一次转销给经营中。

设置三个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为营利部门提供服务,在核算上管理中心的费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动因选择在月末分摊到各营利部门中,计入间接公共费用,因此要受到营利部门的监督和约束。

监管中心是在审计委员会监督下和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运营监控和规范部门。因为,如果没有生产口径的运营指标监控和规范,会导致各经营中心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限压缩工艺改进和生产保障投入、过度关注短期利润;如果没有管理口径的运营监控和规范会导致各经营中心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风险防范、内部控制、业务规范等方面的自我约束。监管中心在内部设置了两个完全分离的内容:制定和监察。从生产、设备、质量、计量、安全环保、节能减排、体系认证、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建立公司层面的管控体系,为了体现授权经营的自主性,监管中心设置的管控体系体现的是基本原则,具体的执行细则由各授权经营中心自拟。监察则体现的是监督和评价的功能,通过监察完善制定的不规范或者执行不到位的奖惩,以及对业务合理科学性的评价和监督。

(三)成本控制生成机制――动态优化

AHSH公司利用综合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析体系的有效应用,清晰地掌握了公司各产品利润贡献(损失)情况,同时紧跟市场变化,结合对市场后期的科学预测,在全面预算的基准上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主要过程如下:

在一个会计核算周期开始之前,总结上个周期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成本控制情况,结合后期的市场预测情况,制定下一个会计核算周期的经营目标利润。这是授权单元在一个会计核算周期内的经营目标利润,通常为一个年度并按照月份进行分解。

授权经营模式下的会计核算系统必须更加快捷,传统意义上的月末成本核算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为了更快、更及时反映各授权经营单位的成本支出和利润完成度,成本核算必须压缩周期,提供简单明了的收入、支出以及利润的情况。在这种成本核算机制下,对原有的月度经营目标利润实现动态调整,结合市场行情以及内部成本控制水平,可以提高或降低经营目标利润。

成本核算系统的输出信息必将影响经营目标利润的调整,通过设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员工控制成本的意愿和自主性更加强烈,最终导致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成本核算系统的输出又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升经营目标利润。

经营目标利润、激励政策、成本核算系统这三者之间形成了非常紧密的耦合和相互促进关系(如图2所示)。

四、结论

AHSH公司基于多产品综合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析体系,在面对国内外市场产能饱和、市场需求萎缩等不利的情况下,对组织和经营模式的变革实践,激活了所有的员工,员工成本控制的自主性完全释放出来,这与传统建立标准和设定目标之下通过外部施加(压)的成本控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级授权单元都增强了市场意识、成本意识,通过授权经营模式的变革以及经营目标利润的动态优化,各级授权单元都以主人翁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团队,所有人员都以完成目标利润、挖潜降耗、降本增效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晓波,祁新,程健.作业成本法在炼油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以LH石化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3(10):63-68.

[2] 杨艳玲,张远利.钢铁企业车间作业成本分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J].当代经济,2013(2):70-71.

[3] 杨继良.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J].会计研究,2005(7):81-85.

[4] 张玲杰,王成军,韩飞.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27.

[5] DR Campbell,M.Adding significant value with internal controls[J].The CPA Journal,2006(6).

[6] Douglass Cagwin and Marinus J Bouwman. The asscociation betwee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improvement in financial performance,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2,13(1):1-39.

篇9

期初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成本计算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一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

在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时,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是有区别的。在计算原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时,应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不论产品完工与否,每一在产品数量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换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逐步投料的,那么,各成本项目都按完工程度计算出相同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项目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或约当产量就等于在产品数量),其他成本项目要按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采用约当产量法,要求科学地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而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采用技术或其他方法测算出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产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于所在工序的50%(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项目视为全部完工)。

[例]甲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为100工时,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的单位工时定额是:第一道工序30工时,第二道工序70工时。则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计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 (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 (30+70×50%)/100=65%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是指先对在产品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末根据在产品数量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并进而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减去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即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相互抵销的企业。

(6)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是指按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与定额成本法相比,定额比例法要求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因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根据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作比例分配。通常情况下,材料项目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项目则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在定额比例法下,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 (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10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资(或其他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篇10

关键词:成本核算企业成本成本费用

1加强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面对目前企业紧张的发展形势,要想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并保持健康的发展,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有效控制产品成本,才能提高企业利润,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企业成本核算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生产的产品性价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只有对成本核算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才能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2当前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会计成本核算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同时还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企业可以利用成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企业的整体管理,使企业的各项资源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充分重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才能使其充分发挥核算作用,但是目前企业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能达到经济体系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成本核算各期费用的划分不明确,承担对象模糊

在实际成本核算过程中,有些企业只注重当期产品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各项费用,从而忽视了前期准备阶段及后期处理阶段所耗费的与当期生产相关的费用,本来应该由生产承担的费用最终摊销到其他的部门。目前有许多企业将本期支付或者收到费用项目全部纳入到本期成本中,不管是否是本批产品所耗费,是否本部门承担,这样就造成本批产品成本的虚高,而实际应承担本次费用的产品成本则会偏低。例如,现行许多企业工资的发放形式是本月发放上月的工资,那么在工资发放时进行入账,这就造成本月的产品承担了上个月的费用,而由次月产品承担本月的费用。还有企业中会将无形资产摊销到管理费用中,忽视了无形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没有将无形资产摊销到产品的成本;再一个就是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一般企业都是将企业的长期待摊放在制造费用科目,从而忽视了长期待摊费用在其他管理方面的体现,出现将管理费用计入到制造费用中的情况,造成产品成本的虚高。

2.2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分摊方式不正确

随着企业形式的不断发展,生产模式也在不断改进,机器设备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智能化,发生的费用也越来越多样化,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模具费用、制造费用等几个成本项目来核算归集成本,并且将成本费用按照单一、固定的成本模式进行分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产品成本对费用分配的要求,这种传统的分摊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核算的产品成本已经与实际成本严重不符,获取的产品成本信息及利润获取信息也不能满足企业经营者的需求。例如:一些企业对生产中的费用没有一个适当的分配标准,目前使用的成本方法是将本月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计划成本对完工产品进行定额分摊,而对期末在产品的费用不加考虑。如果生产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当月生产的产品较多时会造成产品成本偏低。

2.3管理人员忽视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

现代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准确的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但是在目前的许多企业中领导者与员工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的经营者缺乏与时俱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因而不能合理利用成本核算,将成本核算与生产工艺相结合,从而在有效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从生产部来节约费用,降低产品成本,除此之外,更是有许多的会计从业人员成本管理及成本核算的基础并不扎实,无法将成本核算与实际相结合,极易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造成差错,降低成本核算。

3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措施

面对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点,许多企业加快了改革创新的步伐,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为企业节省成本,同时还能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主要在于明确费用的分配及方法,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措施,具体对策有如下几个方面。

3.1正确理解和界定产品成本核算的费用范围

产品成本的组成主要包括生产耗用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的制造费用是成本核算中的一项重要模块,如何进行分摊,将费用分摊给谁,成本核算费用的内容有哪些,这直接关系到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在对当期费用分摊时我们要对已经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和使用部门进行合理地分配和归集,明确本期费用中有哪些费用是应该分摊到产品成本中的,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要提高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将无形资产的核算纳入到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用于特定产品生产的应该列入到该产品的成本核算中。只有严格规范当期费用的划分,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3.2明确成本核算划分的期间范畴

任何生产都离不开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几个过程,所以费用核算与计提的过程中要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不仅要考虑上期与本期所发生的归属于本期的费用、以及还需要考虑本期发生未计提或者暂估的费用。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不能提前结账,将本期费用算在下期费用使用;也不能延后结账,将下期费用算在本月产品成本中。应该由本月产品承担的费用,应当全部计入到本月的产品成本中;不应该由本月产品负担的生产经营费用,则不应该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

3.3明确适当的成本核算分摊方式

适当的成本核算分摊方式关系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这就需要企业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分摊方式来适应生产模式的发展、成本核算政策的更新,不能只按照固定的成本模式对费用进行分摊。在实际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需要成本核算人员根据产品的类型、复杂程度来制定不同的成本费用分摊方式,依据各产品成本管理对各生产资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会计成本核算的简化要求,可以采取将各种分摊方式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成本核算最准确性的要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有很多种,关键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在产品的具体情况,不能盲目的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应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并保持一惯性。在月末核算产品成本时,对于应该计入本期产品的成本费用需要在各个产品之间进行划分,能够分清各自承担的成本直接计入其成本,不能够分清的则需要采取合理的分摊方式将成本费用分摊到各个产品中。如果当期同一品号的产品中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需要将计入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及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保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3.4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相关人员的总体水平

企业成本核算相关人员的水平高低是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和核算水平的关键因素,全面提升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需要选择合适的、专业性强的成本核算人员。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成本核算相关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核算方法,熟悉最新的成本核算政策,制定相关的奖罚激励制度,从而有效提高财务人员核算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要定期向管理人员提报成本核算及利润的相关数据,提高其对成本核算的关注度,培养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定期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制定成本核算的奖罚机制,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员工降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用最低成本来经营管理企业,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

4结语

总之,成本核算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只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才能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颖丽.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若干问题探析[J].会计师,2013(33).

[2]陈洪印.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3(28).

[3]陈淑兰.论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