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控制范文

时间:2023-04-05 08:5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风险控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风险控制

篇1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各类企业纷纷加入其中。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服务机构:汽车制造商、商业银行、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商二种。

商业银行一度几乎垄断了国内所有的汽车贷款和金融服务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2003年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1700.06亿元,比年初增长620.14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45亿元,占85%,股份制商业银行206亿元,占12%,城市商业银行45.9亿元,占2.7%;财务公司5.1亿元,占0.3%。但是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而呆坏账近1000亿元,坏账率有40%左右。而在北京,坏账率更高达50%以上。各大银行陆续停止或者提高了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门槛,汽车信贷萎缩。直到2006年随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开通,银行凭借其密集的网络优势和充足的资金是银行汽车信贷的优势所在。汽车信贷业务也逐渐回升。总体来说,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银行。

二、我国汽车金融风险控制中存的在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主体的银行在汽车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汽车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控制不到位

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之初,通过采取财产抵押、质押、保险公司担保等贷款担保形式,银行认为贷款万无一失。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行纷纷降低贷款条件。由于贷款客户分散,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审查,也没有做到贷后跟踪监测,因此造成贷款客户良莠不齐,这些都为信贷风险留下了隐患。而且汽车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有很小的比重,不是其主业,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催收不及时,只管贷不管收,加重了汽车贷款的风险。

2.银行缺乏对汽车经销商的制约,使得经销商将风险转嫁到银行

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银行和汽车经销商的关系只是基于资金供求基础上的商业合作关系,银行为到经销商处购车的客户提供贷款,促进汽车销售。经销商在贷款客户提供物质担保的基础上,为汽车消费贷款提供全保证担保,这种合作应该是双赢的合作关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商业关系存在责任不对称,风险分担不平衡。银行提供资金承担了资金损失的风险,相反经销商借助银行贷款促进汽车销售,对其有利,不存在风险。其虽然提供贷款保证,但这种保证通常只是一般贷款保证,是在贷款人落实物质担保之后附加的信用保证。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汽车消费贷款设定的物的担保价值肯定要超过贷款金额,但在执行时却存在许多障碍,不能及时变现,因此可以说经销商的保证责任通常形同虚设。加之银行对经销商缺乏强有力的制约,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银行的利益,与客户串通办理假按揭、降低购车首付比例等,这样经销商就把业务风险全部转嫁给了银行,形成银行汽车信贷的高风险。

3.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产业链短

银行办理的汽车金融业务仅局限于汽车消费贷款,赚取利息收入,不仅造成收入单一,而且缺乏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无法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基本经济变化情况。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是一项独立的资金服务业务,提供贷款以后除客户按时归还本息外,基本与客户断绝了联系,对客户、担保人等在贷款期间经营状况、经济情况的变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对出现的贷款风险不能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漏洞

当前银行在贷款管理中普遍实行“审贷分离”的原则,即:贷款业务人员负责考察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和抵押担保落实情况,将考察结果和意见呈报给贷款审查委员会或部门负责人,其本身没有贷款的权利,最终决定发放贷款的是贷审会或部门负责人。表面看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加强了贷款的安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弊端:了解情况的业务人员没有放款权利,有决定权的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在贷款责任上,由于最终决定权在贷审会,不仅损害了业务经办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减轻了其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业务人员只管放款,不管风险的消极态度;贷款出现风险时相互推脱责任,最终结果是责、权不统一;分工明确,但责任不清,而且由于这一机制手续比较繁琐,在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不良贷款比例却居高不下。

三、建立战略联盟、共同防范汽车金融风险

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经销商的协作。汽车金融风险是系统性的,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经销商任何一家单打独斗都难以化解其中的风险,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只有通过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才能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共同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调查,确认其是否具有《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资信资格,防范贷款风险。汽车金融服务的各机构间应加强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合力,全力打击信用不良客户。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间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将违约严重的客户列入“黑名单”,并互通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切实防范一车多贷、一人多车多贷现象的发生。另外,必要时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还要取得车辆管理部门的配合,认真办理车辆抵押手续。

另外,严防保险公司、经销商的欺诈风险。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经销商进行合作。对符合合作条件的伙伴签订贷款合作协议,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时双方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汽车金融经营模式应当具备下面三项职能:为厂商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策略,提供市场信息;为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和设备融资;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和产品保险等业务,同时具备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目前无论是外资还是国内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完整的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都将面临一定困难。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市场的金融创新,如车贷债权的证券化和打包处理等金融工具,更是国内无法短期内跟进的。国内厂商缺乏专业金融机构的运作经验,而外资企业适应国内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建立适应我国现阶段实际国情的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模式还需要汽车金融公司、制造商、销售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政府及消费者等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董梵: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车界论坛,2005,4:1~3

篇2

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

0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近些年有了很大进步,在各种形式的金融模式应用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就有着很大阻碍。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研究,就能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分析

1.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体现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征,其中在互联网金融的效率高特征上表现的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支持,对金融产品的计算效率就能有效提高,方便金融信息的查询以及搜索。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高效率的特征比较突出的展现。

再者,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特征也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通过虚拟网络实现的,能够通过互联网就对方的信息全面性的了解,对各利益间的需求也能得到有效满足从而就能在交易的定价方面有效的制定,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进行交易,能够节省大量大时间以及资金,在交易的整体成本上能大大的降低。

另外,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特征也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网络是开放性的,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的攻击造成信息丢失和损坏。在受到操作方面的失误也会存在着相应风险问题。还有就是在相关的法律上没有针对性完善化的制定,这就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上没有法律保障。

1.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逐步发展中,在势头上有着加强。银行业务中的支付业务规模在逐步的扩大化,对余额宝等理财业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互联网货币的雏形在当前已经逐步的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金融领域的发展,在业务产品方面有着种类的多样化,网络市场和实体经济市场的结合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化,在互联网的货币雏形也已经形成。互联网货币作为重要的支付内容,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在网络银行的业务发展方面,也逐渐的对传统银行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对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显著成效。

通过互联网金融自身的优势利用,在网络平台基础上和传统金融业务紧密结合,这就能有效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对金融机构的战略发展模式的调整有着促进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理念方面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在当前各银行的门户网站业务已经逐步开展,在网络银行的业务量方面也有着很大增多,这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就能形成积极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的当前信用稀缺空白也进行了有效填补。

2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风险控制策略探究

2.1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比较多,其中在技术风险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的应用,在互联网金融经营中,由于受到技术层面的因素影响,就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在这些技术的应用时,能对金融业务的有序进行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技术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技术问题从而对互联网金融的运作产生很大影响。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技术性风险,主要就是在系统性的安全风险上以及技术选择风险和技术支持风险几个重要层面。从技术选择风险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技术在设计中存在着不足,就比较容易出现信息传输效率低以及技术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法律风险类型也是比较突出的。在法律风险方面,主要就是由于没有结合实际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等,这就造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不能收到法律的保障。在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层面相对比较滞后,在风险的法律监管方面没有得到加强,这就造成了一些不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对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很大阻碍。

再者,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市场选择风险也是比较突出的。市场选择风险是和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信息没有对称下出现的柠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使得市场选择欺骗性,对用户的资金就会丢失。这样在风险问题上就表现的比较突出。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中操作风险也是比较突出的。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在操作过程中就要能规范化实施。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按照规定操作,这就造成了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的发生,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就不能有效保障,从而带来风险。

2.2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策略探究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就要能注重相应策略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策略的科学实施下,就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

第一,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层面的保障。要想互联网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和降低发生率,在法律层面进行完善就比较关键。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法律加以完善实施,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原则要严格遵循。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征,针对性的加强监管,按照综合监管的原则,将功能性监管的作用充分发挥,对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服务平台综合性监管,这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有着促进作用。还要注重联合监管原则的遵循,构建完善的监管机构,以及在监管的制度方面能完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治。

第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就要注重互联网金融的准入以及退出的监管强化。要能针对性的对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机构,在资产以及规模和网络安全的要求上进行提高。注重财务的良好运营以及服务模式的优化实施。在对违反准入资格的要求的,就要加大惩处的力度,对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标准统一性以及公平性能充分重视。在对模式监管以及功能监管的作用上也要充分发挥,将功能性的监管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对不同经营模式科学化应用,避免出现互联网金融监管盲区出现。

第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体系完善建立。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有效防范,就要能充分注重安全体系的优化。要充分重视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运行环境进行优化,将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技术科学实施,对密钥的安全防护技术要积极有效的应用,将计算机的安全性得以保障。从技术手段上有效实施,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运行中的安全性,避免受到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在数据管理工作方面也要能加强,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来进行选择网络金融技术加以科学化的应用,对互联网金融技术的风险要能积极有效的降低。

第四,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要能充分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建立。对征信手段的应用要注重创新,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息能全面采集,将覆盖面能够全面真实系统化的呈现。对互联网平台的实时运营数据以及个人信用卡的使用等信息,都要能归入到数据库管理,在信息库的信息共享目标加以实现。这样就能有助于对个人的以及企业的信用进行综合性评价,这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降低就能起到保障作用。还要注重线上线下的方法应用,对客户的身份验证以及信用进行评估,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化制定,这些都能有助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

第五,注重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对潜在的风险隐患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要注重职业道德的遵守,相关企业要注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使其能在技术水平上以及理论水平上和职业道德等层面获得综合性的提高。在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方面也要加强,对一些违反互联网金融准则的要能加强惩处,在行业保护以及行业的协助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当前比较迅速,保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措施的科学化实施,对风险控制效率的提高就能起到保障作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工作就要能从多方面充分重视,在技术手段的应用上以及理论层面的完善化都要注重。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覃一鸣,裘丽娅.网络银行业竞争态势与电商系网络银行竞争战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5(08).

[2]郑蕊,程晗.互联网金融和小微企业互利共存[J].经贸实践,2015(08).

[3]庞菲菲.中美P2P发展对比与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8).

[4]张飞娟.互联网金融监管探究[J].时代金融,2015(23).

[5]王月玲.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资金风险及防范[J].时代金融,2015(23).

篇3

关键词:金融风险控制 防范 法律对策思考

1、法制化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风波迭起,因违规进行金融衍生交易、资本运作效益低下、金融诈骗发生频繁且高科技化跨国化等而引发的金融风险案令世人震惊。各种金融动荡的后果已不再仅局限于某个金融机构或国家,而且呈锁链式传递或扩散。危害波及周边地区至整个经济区域。随着世界金融贸易服务自由化的加快、金融创新工具的推陈出新而导致的传统条件下金融内控制度与监管制度的滞后,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业飞速发展的需要的种种严重问题性,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已成为国际性的共同课题。

2、金融市场风险防范与央行监管体制设置原则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与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中枢地位,要求国家必须担负起金融管理的责任,国家有义务也有能力管理好本国的金融市场。而国家要建立和健全金融市场,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宗旨。以维系金融法制的统一和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我们认为:符合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监管的金融市场建设目标,强化央行监管职能,央行监管体制,就是以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为主、金融机构行业协会自律为辅、中介组织协助监管的协调体系。不同的监管主体应取得相应的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享有不同的职能权限,它们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程序构成中国的央行监管法律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由于其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特殊地位,使得其在金融监管中享有代表国家行使金融管理权的全部职能;法律亦应赋予其金融行政立法、金融行政执法和金融行政司法的基本权限,保证其各项职能的正常行使。行业自律组织则在接受央行管理和指导的前提下以督导、协调、沟通为运行原则,充当央行与金融机构间的桥梁和纽带。中介组织则通过为央行出具和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接受央行委托参加与现场检查等方式协助央行进行监管工作。

3、中国央行监管制度设计

在明确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央行监管体制设置原则指导下的央行监管制度,应是各自功能独立而又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完备制度体系。但是,检讨中国现已颁行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却不难发现其中的断裂和不协调。对此,笔者结合对中国现行金融法律规范的探讨研究,构筑我国央行监管制度的框架:

3.1、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指关于金融机构的设立,市场运行的法定条件等原则和规范制度的总称。该制度的健全程度直接关系到金融秩序的稳定和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动,因此,它是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的基础之一。而在我国现行的金融法规范中,对市场准入制度并未作出统一规定,尤其是在资本审核方面,对内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存在内外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资本到位率及资本填充均实行双重标准的问题。[注释]我们认为现阶段完善与改进准入制度的重点主要在如下方面:

(1)金融机构设立申报制度 对内资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应严格根据《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核查报批资料,使之在进入市场前即纳入监管网络之中。对外资金融机构则必须依照《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件》、《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申请人的投资主体资格,经营资信状况,母国金融法律与监管完备程度,是否采取“对等互惠”原则等方面进行审查。

(2)资本充足状况审核制度 资本金充足程度是衡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标准,我国目前主要应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并从两方面加以完善。一方面,应健全内资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金和营运资金的验资审计制度。对于新设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金的筹措、拨付和到位状况进行验资审计,确保资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应当制定统一标准,强化对外资金融机构资本状况的监管,避免和防范因法律规定的疏漏和不协调造成后患。

(3)外汇金融监管制度 该制度主要针对国际短期资本(即“游资”)具有的较强趋利性,投机性,变现迅速性等特点实施重点监管。目的在于通过积极引导外资流向、改善投资结构,采取疏导方式减少和避免国际金融突发事件对国内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冲击。此外,市场准入制度还应包括金融机构设立章程与业务范围审核制度、从业人员及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核制度等配套制度。

3.2、健全的央行审慎监督制度审慎监督制度指央行依照既定量化标准、控制目标及风险原则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总称。实施央行审慎监督,必须以牢固的法律基础为前提,否则必将损害央行监管的权威性、连续性、强制性和规范性。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系统规定,这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央行监管的效果。我们认为,央行审慎监督制度的法律法规应包括金融稽核监管制度、人民银行内部稽核制度、金融机构内控制度、金融机构现场检查规则与非现场检查规则、金融稽核监督业务审计制度、外资金融机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制度及其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和规则。它们主要对非现场稽查和现场稽查的内容、程序、后续监督、处理反馈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以实现稽核监督的规范化、法制化、切实保障监管质量,堵塞风险漏洞。

3.3、完善的行业自律管理与中介组织协助制度

央行作为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行政机关,其有限的稽核监管力量无法涵盖金融业的各个方面。因此,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参与,不失为一条拓展央行监管渠道、改进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各国较为普遍的作法。一方面法律调控的局限性和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使得金融行业的自律规范有长期存在的客观必要,其职能主要在于维护既有的市场秩序和游戏规则,防范和制止非法进入者及违规者对既有市场格局的破坏和冲击。自律的上述功能在一定程序上与法律规范的功能发生重合,而这种重合是行业自律管理成为法制监管必要补充的前提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挥自律管理的补充作用,立法上必须对自律规则进行承认或授权;对自律规则的适法性和自律管理的内容作出规定,明确金融业行会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以保障行业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上述中介组织以专业性、公正性和独立性为运作前提,可以为央行监管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在国外,美、日等国央行采用自行检查方式,但仍有审计机构的协助和参与;德、法等国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现场检查则直接通过社会审计机构完成,效果也十分明显。在我国,中介组织可通过“委托审计”模式协助央行监管。具体实践中可采取金融机构与注册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签订“委托审计合同”,进行定期审计,金融行会依其自律章程委托中介组织对涉嫌违规会员进行审计,央行委托审计等多种形式。为此必须并依法确立中介组织审计的法律效力。

3.4、有效的国际监管协作制度

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化的发展,使得金融风险的跨国传递和相互影响已成为现实。同时,中国金融市场正逐渐与世界接轨,在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海外中资金融机构数量也急剧增长,其机构网点已遍布主要国际金融城市。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外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使之防范风险、稳健经营,便成为母国和东道国金融监管当局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要实现国际范围内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消除和缓解金融风险的冲击,相关国家间监管部门的有效合作必不可少。为此,必须建立以高层官员互访、监管信息交流、紧急蹉商、监管专业人员的培训与交流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协作制度。

3.5、金融风险的吸收与转移制度

高效慎密的监管固然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但“百密终有一疏”,因此如何对那些已形成风险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置和救助,便成为金融体系稳定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被视为监管体系中的“应急补救”制度。由于金融机构对社会大众的负债存在着引发社会动荡的潜在风险,因此吸收和转移这种风险便应成为“应急补救”制度的核心内容。这一制度应由对市场非法进入者及违规者的清理与处罚、金融机构重整、金融机构的接管与兼并、金融机构的破产及其存款保险制度等内容构成,以最大限度地妥善吸收和消化金融风险。

4、结语

国际国内的金融风险事件表明,通过建立系统的监管体制,加大央行监管力度是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必由之路。近来人民银行处理了一大批违规金融机构的举措,使我们看到了国家强化央行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和能力。可以相信,以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契机,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发生根本性变革,金融机构将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的市场原则进行运作;这些是构成中国金融业繁荣发展的推动力。正是在这种良好机遇下,金融法制的引导、激励、规制的作用将会得到充分发挥,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并使得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央行监管制度能够切实规范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维护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秩序,真正成为和化解金融风险冲击的屏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对策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向平稳过度,GDP由高速增长走向中高速。与之同时和经济发展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银行业务规模增长放缓,贷款增速降低,负债成本有所增加,银行盈利水平下降,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金融风险问题更为严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认识金融风险、积极主动的预防和应对风险是商业银行转型与创新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银行金融风险及风险现状

金融风险是描述经济活动中与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有关从而产生的风险,也就是由于不确定性造成的资金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的金融风险是与生俱来的,其金融风险管理也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永恒课题。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其金融风险在以下几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体现:一个是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和最复杂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良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往来中形成的不良贷款金额和比例都是非常高的,甚至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二,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管理的根本要求之一就是商业银行自身要根据存款的持续时间来对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三是财务风险。这种风险是商业银行在财务方面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的随时的可能性,比如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下降,业务维系能力下降,存在过高的资产负债率等问题。四是利率风险。这是一种因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经济形势的恶化带来的利率变动,国内政策变化带来的利率变动,或者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利率变动等等。总之,长期的银行业务实践表明,金融风险控制与银行自身发展是休戚相关的。商业银行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如此众多的风险,而如何将这些风险约束于可控范围内,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商业谋发展谋稳定的前提。

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控制系统的构建

(一)系统目标的构建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为构建设计良好稳固的金融风险控制系统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目标,这个系统目标就是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信息资源,并在充分的进行资源交换与分享的基础上,深层次探索基于网络的大数据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为现代商业银行搭建出一个数据和知识共享的协同平台,使得商业银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知识交换与共享。另外,还要建立以分类金融为基础的管理单元,构建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控制系统,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进行预测与分析的工具,在此基础上为管理层提供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金融系统分析机制和工具,从而实现对银行金融风险进行预警与控制的目的,有效的降低商业银行业务运行中有可能遇到的损失。

(二)系统架构的构建

毋庸置疑,现代商业银行的知识管理系统必须与其核心业务高度融合,同时又能契合于商业银行的整个运营管理过程。因此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主要是由数据源、数据管理、数据交换与应用控制、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组成。首先,知识管理平台是为了实现银行金融信息与金融知识的咨询和管理,其次,风险仿真系统主要是对业务运行中各种金融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先将运行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优化。最后,综合业务系统能够使银行管理层高效的对风险进行测量,分析和解决,最终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一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模拟系统。金融涉及经济的许多工业领域,在整个经济活动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等,如果这些风险不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可能会很容易地变为不可挽回的风险也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金融风险仿真系统通过对于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与模拟,能够有效预测各种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业务状况,从而为控制金融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对于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提供针对性措施。二是金融风险控制的知识共享平台。商业银行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和多种学科。所以,有必要在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建立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机制。该共享机制应能够监控管理银行资金的循环流动全过程,实现金融知识与信息的多部门多领域的统一管理。三是金融风险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要求是在金融风险仿真系统的基础上,对现代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的趋势进行综合考量,最终构建一个能够融合风险识别、计量与控制的综合性金融风险业务管理系统。

(三)风险识别系统的构建

风险识别系统要求从三个层面选取金融风险指标。一是宏观经济指标。用于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与否。二是泡沫风险指标,主要用于反映风险资产价格的变化情况。三是全球主要经济指标。全球主要经济指标主要考量的是中国宏观经济受国外经济变化的影响程度。风险计量系统是运用经济计量原理对于风险识别系统中识别出来的风险指标进行科学的计量与计算,分析经济变量的危险性。首先,金融机构的风险计量。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特定风险识别指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分析。其次,金融行业的风险计量,主要是对于各监管的主要行业的风险识别指标进行风险计量。另外,对于国际上的风险冲击进行风险计量,这要求充分考虑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货币政策以及主要国家的汇率变化情况。风险控制系统是用来提供各种风险控制的措施与管理方法,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的概率以及程度,为商业银行提供保驾护航,为商业银行管理层提供科学的风险控制预案。

四、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要不断深化和强化金融体制的创新力度,紧密跟随与研究国际金融发展的时代潮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金融机构体系。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竞争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市场竞争能力;银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要做到有目标、有顺序,力求稳定,资本市场的开放尤其如此,要避免发展过早过急,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二)金融监管力度要加强

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必须强化综合监管,尽快健全监管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一是加强金融业内部约束,健全内部监督体系;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定期检查成员单位的业务水平以及财务状况等,做好风险的预防和应对;三是规范金融业务的运营,创建一个规范高效的金融环境;四是做好风险预警以及应对措施,切实保障资金安全,提高呆账准备金比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三)借鉴先进监管经验,规避道德风险

向全球先进的金融体系看齐,制定完善的、综合的、前瞻性的监管手段。监管政策的覆盖范围要大,应涵盖境内外有管辖权的金融机构;监管的内容要考虑是否会对全球化金融经济形成负面影响,尽量要规避这种负面问题;对于金融风险的监管而言,其规则和手段可以参照国际标准,具体的监管法规以及各项会计、审计制度也要力求国际化,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要加强金融风险的教育,夯实和强化风险教育考核体系。金融系统从业人员、尤其是金融系统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积极学习和强化金融风险意识的教育,在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社会内普遍开展金融的知识、理论以及政策的学习,提醒人们积极树立金融风险意识,防范金融风险。

五、结束语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与世界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必须做好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这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的任务,也是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的课题。要重视金融分析理论方面的研究,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控制系统,实现对银行资金流通的全方位监管,从而进行有效控制与防范,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林建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及其政府监管探讨[J].商. 2012(18)

[2]王东东.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及风险度量[D].安徽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金融风险;金融投资风险;金融风险控制;金融市场;投资风险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9-000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761

进入金融市场,必然会接触到风险这一必然要素。投资风险在金融市场中尤为普遍,它会危及到整个金融市场,使得金融市场处于极大风险之中。因此,本文着手于金融投资风险的诱因,去研究如何控制减少金融投资风险。

1 金融投资风险的成因

1.1 与金融商品的销售者之间的联系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与金融商品的销售者相关联的风险是形成金融投资风险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商品销售者是带来巨大收益的关键因素,则这就是所谓的与金融商品销售者之间的风险。在这种风险形成的过程中,金融商品的销售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控制金融投资的结果,当金融商品的销售者的信用在金融投资风险中很重要时,这种影响便越明显,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金融商品的投资结果。因此当投资者在购买金融商品时,不要选择单一的金融商品的销售者去签订销售协议,要谨慎地选择多个独立的销售商进行销售协商和协议的签订,尽可能地减少投资风险。

1.2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利率变动

众所周知,投资过程中的利率牵动着金融投资的利益。上调利率可以导致金融投资的资产贬值,相反的,下调利率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金融投资资产的收益。由此可见,投资过程中的利率的变动与金融投资收益息息相关。因此,在金融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要将所要投资的资产与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好,每时每刻都要对利率调整保持关注,特别是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利率的调整和变动,如果自己所投资的金融商品的利率发生了极大的变动,那么在做好应对利率变动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对所要投资的金融商品利率的变动实施应对措施,尽可能地避免利率的变动带来的金融投资过程中的极大的风险,有利于金融投资风险的减少和投资者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1.3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汇率变动

一个国家汇率的变动会对相关的投资者在金融投资上增加一定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在自己国家所进行的金融投资已经满足不了金融投资者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国外的一些金融行业,并在那些国外的金融行业内进行金融投资。但是因为一些国家不稳定的汇率,即一些国家的汇率会受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发生变动,从而使得一些国外投资者面临着更多的投资风险,即汇率风险。所以在进行国外投资时,关注相关国家的汇率变动影响因素是很重要的。

1.4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市场变动

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除了要关注所要投资商品的风险外,还应当关注金融投资过程中所面对的市场变动。金融商品必须在金融市场上才能存活,因此必须关注金融市场的市场变动及其所产生的风险,才能更加灵活地进行金融投资风险控制。金融市场的风险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只对一部分商品的投资者及商品的投资造成一定的风险;其二则会在很大范围内对金融投资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影响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因此对市场风险的调控和管理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投资者在选择所要投资的商品时谨慎思考,并要掌握商品的未来可能面对的各种投资风险,并做出应对风险的计划和准备,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

2 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投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虽然使金融投资风险完全消失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通过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在风险发生时,投资者可以及时使用合理科学的应对方法,使得损失降至最低。因此为了加强对于金融投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本文主要做出以下两点归纳总结,来探讨如何对金融风险投资进行控制:

2.1 对于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是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风险的评估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的依据,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使得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了解将要面临的一些不利于金融投资的外界因素,并做出控制和应对的准备。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还能增加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决策依据。由于风险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那么对于风险评估也要随着风险的不断变化而进行不断的更新。只有不断的随着市场的变动做出最新的判断和评估,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投资风险对自身投资的金融商品的不利影响。

如果完全根据金融投资风险评估去规划投资方案和制定风险反应机制,这样会造成很大的偏差。因此投资者还要综合考虑市场信息,在了解所要投资的金融商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科学的金融投资组合,以期将投资风险将至最低,并且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且,为了增加获利的可能性,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不但能根据所做出的风险收益的组合评估自身投资的金融商品,而且可以通过评估自身投资商品的同时检验所做出的风险收益投资组合是否合理科学,并为进一步的投资规划和资源配置打下基础。这样一来,即使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遭遇了风险,他们也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对其进行应对,不仅可以将自身受到的损害降到最低,还能增加投资经验。

2.2 对于金融投资过程的风险进行分类的控制

由于金融市场上在种类和性质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因而每个商品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这些风险的种类多种多样,即使面对同一种风险,这些差别很大的商品也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因此,如果想要把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将要面对的金融投资风险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必须进行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分类。

评估预测金融投资的商品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并针对不同的金融投资风险做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即对于不同的金融商品所将要面临的投资风险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就是一般的金融投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分类的控制。事实上,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投资者的不谨慎,很多投资者在没有深入研究投资将要面临的风险和问题的基础上就对某个单一的金融商品进行大量投资。这种错误的行为在增加投资者所投资商品投资风险的同时,还增加了投资者受损的几率。选择多种不同的金融商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之后再进行投资,才是值得推荐的做法。此外必须综合考虑投资过程中的利率和汇率的变化,评估和预测投资组合中的每种金融商品所要面对的风险,对金融商品做出一个合理的预估,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和规划,最后再在此基础上制定投资计划。这样有利于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金融投资风险的降低,确保得到可观的投资收益。

3 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投资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各种投资风险的方法和策略,并建议投资者在进行金融商品的投资时,学会进行投资风险的评估和预测,制定投资组合,进行分散投资。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投资者所要面临的不可避免的投资风险,增加投资者在投资市场上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赵德志.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

[2] 王洋.论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J].商业经济,2010,(12).

篇6

关键词: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风险 控制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已经发展成为了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供血动脉”,农村金融成为了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多年来,金融生态的不断优化,使得农村金融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都有了很快的提高。然而,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尤其是金融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截止2009年6月份,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有118家,到了2011年底,全国新增大约1300家,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农村金融业势必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因此,维护金融生态,控制农村金融风险成为了业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资金产权不明晰,制度风险较大

农村信用合作社最初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农村合作为基础的非营利合作的金融机构,其设立有理事会、监事会,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原则上来说,应该产权关系明晰才对,但是合作社在人员管制、制度设置等方面都不能独立自主,无论从员工的任务完成量还是贷款数额限制等都需要上面审批。农民并没有真正获得“合作”的权利,实质性的“合作”主要是通过政府行政强制力来实现的。这样无疑会造成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产权不明。而且,在金融制度方面,即使已经推出了一些新型金融制度,但是为了不对当前的金融秩序和制度框架造成冲击,仅仅只是穿上了创新的外壳,实质性内容并未改变。例如,豫南四市从2004年开始对农村信用社产权进行改革,选择实行“股份制+合作制”的经营模式。然而由于股份制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合作制扶持“三农”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很难得以两全,这一举措也就无法真正得到创新的效果。

(二)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上都沿袭了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结果导致了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农村贷款的小额性、分散性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来做出具体调整。具体来讲,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民信贷需求具有临时性、季节性,且贷款的主要目的和用途难以区分,从而使该金融机构对农民的道德风险难以预测;第二,农村地区由于受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从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获取信息的先天条件。

(三)信贷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比例高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贷款利息,大约为90%。由此可见,不良贷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机构的生产与发展。据央行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有85%以上都处于亏损状态,仅历史呆坏账就高达千亿元。而且,农民贷款大部分用于种植或养殖,生产及培育周期一般都会比较长。因此,农民收成十分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在产量方面无法得到准确的预测。例如,养殖业疫情、冰冻雨雪灾害、洪水、地震等都可能给农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使得许多农户因此无法偿还贷款,从而形成不良资产。

(四)内部管理薄弱,违规经营情况严重

目前,我国金融资产正以每年30%的速度飞快增长,但是相应的,金融资产质量却并未同步提高。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薄弱,出现许多违规经营现象。例如,自2006年以来,河南、陕西、河北、上海等省市地区陆续发现已撤销代办站违法违规案件80件,涉案金额高达7000万左右,其中2009年许昌市小召乡农村信用社原职工非法集资,引发群众集体性上访事件,影响了当地金融秩序的稳定,严重损害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誉。据2010年审计署调查显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现违规经营的资金高达203亿元之多。四川、吉林、河南等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向不符合贷款审批资格的企业和个人发放了高达25亿元的贷款。上述这些问题都表明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存在有严重的问题,规章执行不严格。

二、农村金融风险成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依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未能严格执行“审贷分离”的经营管理制度。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完全做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以及自负盈亏;在经营指导思想上,重视业务数量,轻视质量和监督;在人员聘用上,任人唯亲的现象十分普遍,关系户、职工子女等并未通过正规渠道被招聘进来。上述这些问题无疑都会加剧我国农村金融风险。

(二)农村金融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进行制定管理、风险控制的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和管理内部各职能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活动。我国农村金融目前缺乏完善内控机制,具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将经营班子和董事会合二为一,这样就缺少了对经营过程的有力监督,也不符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以及《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第二,风险预警及控制系统不健全;第三,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出现许多违规经营现象;第四,内部稽核部门力量薄弱,导致内部控制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三)各种非法金融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农村金融风险

目前,农村金融乱办金融业务、乱集资、乱设立金融机构的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使用诈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以及胡乱办理金融业务的行为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例如,2007年商丘市梁园区平原农村信用社王井分社主任杨丽杭违法向自己亲属放贷高达556万元之多;2009年新乡凤泉区信用联社鲁堡信用社原主任戚瑞芹挪用资金、非法放贷共计4500余万元;2011年上蔡县一村庄多名村民“被贷款”32万元等。农村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不仅会给该金融机构带来金融风险,更会让这些风险传播化,严重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从而影响农村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

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监管实际来看,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并不能有效的监控农村金融风险。以上述所说的各农村信用社违法信贷事件为例,层出不穷的非法信贷行为让众多媒体和社会大众将其戏称为“第二大交通厅”。出现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农村信用联合社风险监管不到位,从而使得相关责任人不能及时对异常行为以及异常业务进行重点关注,直接导致了各地农村信用社腐败案件的频频发生。少则数十万元,多则数千万元不等的涉案资金告诉我们,农村金融监督制度亟待需要被完善。目前,我国有些地方监管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督检查往往都是现场检查,对于持续性跟踪监管以及非现场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实施力度尚显不足。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强化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三、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措施

(一)改善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首先,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即在信贷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严格规范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不仅要强化贷前调查和贷前审批,采用5Cs信用分析系统,也需要注重贷后管理,加强对借贷人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检查借贷人执行贷款合同情况;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民存款以及央行贷款,这样的融资渠道太过于狭窄,农村金融机构还应该积极从金融市场上筹措支农资金,建立农村共同基金以及农业发展基金,并面向社会进行筹资。而且,可以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对我国农业项目贷款进行转贷,从而获取境外资金扶持农村金融。

(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负债类业务创新及保险工具创新

首先,在考虑农村经济现状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些保额低、收费低、责任宽的新型农业保险险种。例如,上海开设的有专门针对养殖业的保险、针对农产品期货指数的保险、针对农民意外伤害的保险等;其次,推行“合作社+农户”贷款模式。即让实力较强的专业合作社为关联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向当地农村合作银行申请贷款,以减少农民因无力偿还贷款或赖账问题为银行带来金融风险;再次,推行“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即让当地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向农村合作银行申请贷款,待银行放贷以后再根据农户的实际资金需求进行分配,这样不仅方便农户获取贷款,也可以有效的提高金融机构贷款的集中度。

(三)健全内部控制措施

第一,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必须要严格人的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实行岗位责任制。尤其是对于一些无法相容的岗位,必须要严格实行岗位分离,实现彼此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第二,规范操作行为。要严格操作规程,实行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换制。而且,金融机构自上而下要全面的展开自查自纠工作,全力推行作业式、格式化的监督检查方式,构筑案件查防长效机制;第三,风险管理控制。当前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政策性风险、自然因素造成的风险、道德风险以及操作不规范造成的风险。根据这些风险,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将风险结果转变成为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以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四)运用政策和法律手段

面对当前农村金融困境,笔者认为要运用使用政策和法律手段进行专门规范。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法规范农村金融活动,强化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减少和遏制地方政府的干预冲动。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具有约束功能和自律功能,并相对独立的行业协会,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法律咨询服务,对农村金融主体则需要建立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存款保险体系,以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发生。

(五)加强外部监管

第一,构件完整的外部监管体系。即构筑一个“央行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格局,彻底改变由央行独自监督的格局,形成一个高监管效率的外部监管体系;第二,建立良好的金融监管运行机制。实行以非现场监管为主,现场监管为辅,两者统筹兼顾的监管手段,并且要尽可能的利用违规信号预警、指标考核等方式对农村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第三,加强金融监管队伍建设。大量选拔那些熟悉法律、会计、审计、金融业务等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人才,并对现有监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通过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就目前城乡统筹发展情况来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才能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然而,农村经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问题,农村金融已经是农村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一旦农村经济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步伐,就会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的脆弱性,从而进一步的拉大城乡差距。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的出现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韩雪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N].金融时报.2009

[2]马作雄.农村金融风险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

[3]沈悦,叶梦诗.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分析[J].2012(10)

篇7

上世纪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海外投资的扩张和金融工具的飞速更新,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虚拟经济在全球获得了无可比拟的高回报,资源大规模地一边倒地从实体经济抽出流入股市、债市、房市,推高世界资产价格,而虚高且不断增高的资产价格更进一步虹吸着全世界的资源,向虚拟经济部门集中”加之混业经营的多元化模式,极大的催生了虚拟经济的膨胀,金融创新过度,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加上金融市场作用扩大,产生了系统性风险,导致全球经济危机。

一、新型金融危机的发生模式

“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促使美国之外国家的经济繁荣,其传导机制主要是世界低利率渠道而不是贸易渠道。低利率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产品市场流动性充足,同时也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指数,与此相关的证券化产品也大量充斥于美国国内和其他国家,进而使投资者的虚拟财富增加,但这种虚拟资产不是以生产和投资者均衡消费为基础的,而是资产市场流动性膨胀的结果。”另外,当今世界处于不对称状态,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对称,发达国家总会转嫁经济风险,因而发展中国家总处于不利地位。再加上金融工具的复杂性以及全球资本市场的连动性,使得原本只存在于某一经济利益体系的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

“特里芬悖论”认为对美元的信任直接关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架使这一信任难以长期维持。“新特里芬悖论”则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储备主要来自美国的赤字。美元本位制的现状,使得美元负债向其贸易伙伴输入,而中国是其现在主要的贸易伙伴。因此其又不得不以美元外汇储备来改善国际收支。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加重美元的贬值预期,使得发展中国家卷入其中。因此,“此次危机不同于以往的金融危机,它是‘全球新型金融危机’,是在非对称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次贷危机和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缩水为特征的金融危机的混合体。”

二、发展中国家应对“后危机时代”的窘境

金融危机来临后,美国率先推出了应对其的重振措施,最主要的是在金融监管的改革上。由此看出,金融监管仍不失为控制危机的第一选择。发达国家面对已经步入轨道的金融业发展,其首要任务是保证它的安全。这与首要追求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不一。以中国来说,中国正处于建设金融体系的奋斗时期,秉承着效率优先的准则。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不得不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每一次变革。“在中国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信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资金带动大增长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基本模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受刺激经济的政策和“保八”的影响,2009年中国信贷总量陡增了9.59万亿元,贷款增速约为32%,创10年来的新高。”然而信贷激增会导致经济过热,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如何在效率与风险控制间找到平衡,是关键问题。

三、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建议

效率与风险控制的平衡,就是要为金融发展铺出一条轨道来。既然疯狂的虚拟经济如脱缰之野马,那么我们应该预先为其设定好马鞍,并对其全程监控。由此看来,制度设计和监管尤为重要。

VaR方法是目前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使用数学工具计算金融市场的风险,广泛应用与银行金融领域。某种资产或投资组合的VaR是这样定义的:在一段时间内,该项资产的价值损失(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相对值)不超过VaR的概率必须等于预先确定的值(即统计学上的置信度)。用公式表示为:P(X

另外,从此次危机的后果看,有一些金融领域的机构仍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例如汇丰银行。深层分析下来,主要归因于其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内生的风险控制机制。客户始终是银行发展的核心,其可以发散出横向的全球化及纵向的多元化的业务。大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国家主导型的金融,其资本难以回归到个人领域。因此,银行内部也应与时俱进,开拓新兴业务,分散风险。

最后,要审慎对待金融创新。因为过度的金融创新,给金融管制制度的更新造成负担,从而导致监管失灵,加大金融风险。“金融创新出现后,有着严格假设条件和复杂理论结构的数理模型成为度量金融风险的主要工具,金融投资开始过度依赖数量化模型……也就是说,如果过度崇拜数理模型,以若干参数来完全描述市场风险的变化,替性的市场投资决策,必将导致危机的发生。”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尽量削弱金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这样才不会出现金融工具滥用所导致的运作失控。总之要创新与安全并重。

篇8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 控制 对策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悄然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与便捷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却蕴藏着比传统金融行业更大的风险。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本身都属于高风险行业,而互联网金融属于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与创新,两个行业的“叠加”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远比互联网和传统金融本身要大,并且其风险具有扩散快、影响面宽等特点。

此外,互联网金融中普遍存在跨业经营,很多非传统金融行业进入到金融领域,对金融风险和管控认识不足,这也加剧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比如大多数网络贷款公司没有相应的风险准备金,这其实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余额宝”投资于货币基金,实际上也很难向投资者保证持续不断的较高回报,其风险与整个金融市场是一致的。近年来,网络借贷平台“卷款跑路”的现象频现,有的公司利用互联网非法吸收存款或非法集资,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在上述背景之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及防范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及监管过程中的问题

(一)对金融监管目标认识不清楚

金融监管是一种政府管辖下的行为,有自己特定的具体的目标,以保护客户的利益和维持金融体制安全为责任。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监管机构,确保国家各种金融方针的正确实施。而现阶段由于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模糊,这也导致了监管的工作难以有效的完成。

(二)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现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缺乏外部的监督,相关的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都需要很大的完善。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和产品类别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很有限,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业务主体都给传统的监督方法和监管政策带来了冲击。当前我国对于互联网信贷业务尚没有指定明确单一的规定,所以目前该业务是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区,然而借贷运行模式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债权行为,让法律对借贷行为的约束极为的困难。但是还有更严重的是,由于没有监管机构履行对其的监管责任,不能对从业公司进行审查,也没法对资金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现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多互联网信贷平台非法集资和携款潜逃的恶性事件,给互联网信贷的声誉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尚未形成效率高的监管体制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生产的产品有过分进行宣传和美化问题,暴露出的风险完全不是人们看到的那些。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中的很多产品在宣传的历程中都有不恰当的宣传或M行过度宣传的问题的出现。很多商家使用不恰当的宣传标语,只强调产品的高回报,对产品存在的风险问题一律不顾。有些互联网公司甚至为占据市场和吸引客户,一边自诩自己的产品的收益高于其余任何对手,另一边还用收益倒贴的方式来进行不正当的竞争,也就是说产品真实的收益其实达不到其标出的投资收益,但剩余部分会由互联网公司发送给用户,这种方式不仅仅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招来系统性风险,同时也毁灭了互联网金融在大众眼中的形象。

三、优化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建设

加快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进程,要解决电子交易的合法性以及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的行为规范,制定有关数字化电子货币的发行、支付与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网络信用信息在社会征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适时将网络信用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逐步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征信平台,使其成为社会征信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同时,加大立法力度,在电子交易的合法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等方面加紧立法,明确数字签名、电子凭证的有效性,明确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和金融机密等也都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以逐步形成有法律许可、法律保障和法律约束的电子商务环境。尽快的制订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这能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管理提供有效合法的法律依据。

(二)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的方式

不断地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实际上在现在社会上,由于现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式的不正确和不完善,已经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比如说银行的倒闭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因此,不断地完善金融监管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充分的发挥失常的作用,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去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准则。为金融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完全独立地经营,按市场的规则的进行办事。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配套征信系统建设

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征信系统的不完整,大量征信的工作主要采用传统的地下审查去完成,比如通过电话、身份户口信息、工作收入证明等进行贷方审核,审核的力度薄弱,对还款的能力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这就导致了互联网信贷坏率的居高不下,而线下追偿效果不明显,最后也就造成了消费者的资金的流失。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配套征信系统建设,将互联网金融平台产生的信息汇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范围,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开通征信系统接口,为互联网金融的主体提供征信支持。加大对公众的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宣传,增加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教育方式,增强公众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单位为银川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周,银川大学商学院能源经济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 刘士余.支付创新要走在现代服务业前列[J].中国金融,2013(12).

[2] 励跃.零售支付的创新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3(12).

[3] 李树轩.如何看支付宝余额宝[N].金融时报,2013.

[4] “余额宝”的巨大风险[J].上海财经,2013(07).

篇9

关键词: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72 -02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中小型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日益迫切,居民个人对金融服务需求逐渐旺盛,加快了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速度。据中国人民银行的《2015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显示,2015年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季末高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9.9万亿元,同比增长2.34万亿元。可见中小金融机构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之一,承担着提升全民生活水平、社会前进发展的责任。但在运营过程中日益面临的风险问题影响发展进程,实力小,抵御风险能力弱,风险系数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中的风险问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意识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意识比较薄弱,金融机构提供业务时仅仅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风险控制建设要求中小金融机构在开展健康、持续业务时,务必全面分析各种风险,注重提高机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风险控制意识有助于引导机构管理人员处理决策人员之间的协助,同时,对发育金融市场、建设市场化动作机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发挥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科学管理贷款风险、促进金融健康发展

对中小金额机构风险控制加强建设,严把信贷出口,降低小额信贷坏账、呆账比率,扩大开展小数额信用贷款业务,促进中小金融机构信贷可持续健康发展。实行科学严谨的贷款风险控制,优化金融投资和融资环境,不仅利于机构自身长远发展,对于逐步规范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风险控制体制建设是控制增量风险、保持金融机构长期稳健发展的必要保证。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促进金融机构从风险价值、绩效体系等方面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由简单的扩大规模发展向风险调节收益最大化发展模式转变,以便实现经营机制转换,向现代先进的金融行业迈进。

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有些中小金融机构在法人改革、体系完善、风险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逐渐提高竞争能力,强化风险控制观念,优化风险控制制度。然而,激烈的竞争市场、风险加大的金融系统对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出更加严厉的要求,风险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不断增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

(一)金融风险具有先天性和时滞性

金融机构与其他产业主体比较,先天资本不足,自身规模较小,资产定价能力较差,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其贷款客户集中度较低,贷款数额不大,贷款期限较长,收益较低,不良贷款率偏高。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势所趋,加剧中小金融机构的同业竞争风险,利差收窄同时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的盈利风险。金融市场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买现卖,利率逆向选择将扩大中小金融机构的潜在信用风险。

(二)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独立性受到一定限制,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资金外流现象严重,金融机构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紊乱。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是金融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的保障,也是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约束客户的一种潜在方式。不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的风险控制工具、疏于防范的信用风险程序,容易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如制度实施性差、操作力度不够、服务效率偏低,这些问题都会引起中小金融机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瑕疵,从而会对金融机构整体收益带来影响。

(三)外部支持力量薄弱

外部环境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影响不可避免,国家有关政策的颁布,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正等都可能给中小金融机构带来利益的变动。政府主导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模式导致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先天不高,难以充分发挥优势,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竞争中变得更加脆弱。相关优惠政策不到位,金融机构在行政干预面前处于被动地位,这些因素会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恶化经营状况。同时,没有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绩工资模式,缺乏收入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活跃性和创造性。

三、优化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中相比大型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更多,其应认识到自身的劣势,及时转变经营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难题。选择适合的金融服务群体,推进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将重心放在底部,加大客户信用调查力度,完善客户信用档案系统,从小城市进行推广,在中小城市建立稳定的根基,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同时有效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借助无套利均衡的分析方法,获取自身经营的最大利益。当然,一个健康运转的金融机构离不开专家型风险管理专业队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所以,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平衡制约机制,强化职工素质文化培训,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控制内部道德风险,提高队伍人员的整体教育品质。

(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为取得更高的利益,中小金融机构往往采取一些方法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衡量、预估,并制定相关有效控制风险的策略。在这种制定策略的过程中,由此形成的执行、约束、监督体系,就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机制。

风险控制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效降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水平。

在健全风险控制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信贷风险保障制度,构建一个“静态”治理结构和“动态”运作机制的统一体。为实现内部风险即操作风险的机制控制,有效加强以金融机构经营网点、业务条线主管部门、本机构稽核部门为主的三道防线管理控制,并牢固树立机构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内部操作风险。在增强中小金融机构自身的自我约束力时,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成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破除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员工的创造性与约束性,推动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

(三)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提高行业准入条件

随着中小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壮大,国家有必要制定相关特定的法律法规,对不同的经营主体采取不同的要求,充分协调各地区法规制度,支持并鼓励新型创新金融机构发展,实施政府补贴政策,营造宽松金融环境。待行业机构的发展顺利进入轨道,严格制定统一规则,督促完善法人治理,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促进机构的发展,还有效地降低其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另外,政府应抓紧建立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实现现有机制的公平性,建立信用记录,强化信用教育理念,保证存款安全,注意信息披露,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有助于增强客户的信赖,提升社会形象,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金彤.2015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J].中国金融,2015,(21).

[2]康桂菊.浅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时代金融,2015,(03).

[3]亓永霞.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分析[D].山东大学,2013.

[4]虞忠平.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原因分析[J].现代商业,2014,(08).

篇10

一、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的构成

(一)金融机构面临本身面临的信用风险

在物流金融活动中,中小企业构成了融资活动的主体。但此类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存在着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规范不完善等弊端,金融机构很难从这类企业中获取详细而完整的金融信息,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因素。此外,中小企业客户资源较少,且客户的变动性很大,这就导致企业在经营中过分受到客户资源的限制,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最后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缺乏,抗风险能力低下,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会因为资金周转不便导致不能按既定合约时间还款,进而引发金融信用风险。

(二)质押物存在的信用风险

中小企业违约是造成物流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最要因素。虽然物流企业手中握有中小企业提供的质押货物,但质押物本身也存在着风险,倘若有的融资企业利用虚假质押物恶意骗取银行贷款,会对物流金融信用产生严重的打击。而即使质押物真实存在,一旦风险发生,质押物变现数值可能与预计产生很大偏差,也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

(三)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

物流金融信用风险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融资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来讲,融资企业对自身的收支状况、偿债能力、融资情况有着清晰的把握,但金融机构却无法对其财务状况做全面的评估,这就导致了信息间的不对称。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伴随了贷款的全过程,在事前阶段,融资企业可能采取欺骗的方式获取贷款,而金融机构始终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在事中阶段,融资机构不遵守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定,把贷款用于其他投资之中,出现投资失败而无法偿还贷款的现象,使金融机构蒙受损失;在事后阶段,物流企业对抵押物价值估计不准,导致信息不对称再次发生。不论是哪一阶段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都会造成双方的行为产生偏差,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存在。

二、物流金融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一)强化对质押货物信用风险控制

质押物是联系银行、中小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桥梁,在整个物流金融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强化对质质押物的管理也就成了物流金融信用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对质押物的风险控制主要要从三个阶段入手,如下图所示:

在质押物风险控制的业务准入阶段和合约设计阶段,需重点考虑质押物的法律风险。物流金融业务涉及的主体众多,质押物的所有权随着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之中很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为此,在业务准入阶段要做好对借款企业、物流企业和抵押物三者的筛选,尽可能选择那些信誉较好的借款企业和物流企业,并对抵押物要做充分的调查;在合约签订阶段,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并确保抵押物的合法性。

在质押物的执行过程管控阶段,着重做好质押物变现风险控制和监管风险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所谓质押物的变现风险指的是银行在对质押物进行变现之时,有可能出现质押物价值缩水或质押物无法变现的状况。银行针对这一风险控制要做好以下方面:首先,银行在选择质押物时要尽量选择那些价格变动幅度较小、市场流通性强的物品;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跟进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提前制定质押物风险应对方案,以便于风险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解决;最后,银行要对企业的质押物变现能力设置科学的质押率,从源头减少风险事故发生。

质押物在出入库时要经过物流公司的审核,而质押物变现的工作也主要有物流公司承担,为此,质押物监管风险控制的核心在于对物流公司的监管。银行在选择物流公司时要选择与那些仓储管理系统完善、管理手段先进、有质押物监管经验的公司进行合作。

(二)建立物流金融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控制物流金融信用风险要从源头抓起,建立物流金融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具体的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建立金融信用风险预警数据库。预警库要对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状况等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搜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分析企业的信用情况,提高预警的客观性。

其次,优化数据库的预警功能。在建立客观而全面的数据统计库的基础上,提升数据库的预警功能。一是要做好与其他数据库之间的对接工作,规范统计的标准,促进各部门数据之间的无界转换,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要及时更新数据库资源,提升预警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最后,完善预警数据库的评估系统。在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之下,定性的分析具体指标,估算风险等级以及融资企业的风险状况。风险问题发生前要提示有关单位风险应对方案,风险事故处理中监督和跟进各单位的风险应对进程,而在风险事故处理后要及时的总结各单位风险应对的经验。

(三)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物流金融涉及到了银行、中小企业和物流公司三方,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三者互相配合。

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中连接着银行和中小企业,它为银行提供了中小企业质押物的基本信息。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相互勾结,套取银行贷款,会造成严重的信用风险。为此银行首先应对物流企业提供的数据有一个系统的评估。指派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不定期的对物流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抽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对于弄虚作假的物流公司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必要时中止双方协议,提前规避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其次,在搜集到相关的信息之后,要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优化,确保各项信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当然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持。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还不完善,很多信用数据大多保存在政府手中,并未完全的公开。为了确保信息管理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鼓励中小企业本身主动提供相关的信用数据,保证交易双方信息的对称;另一方面政府在必要时要强制开发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尽可能的为银行和相关评定机构提供便利。

(四)加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在法律主体上是第一还款人,为此物流金融信用风险控制应把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防治放在重要位置。

一是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资格审查。为了降低信用风险,银行要做好如下的资格审查:主要领导经营能力审查、企业经营现状审查、法人代表品质审查、企业以及相关人员的信用记录审查等。

二是采取多种担保方式。质押物易损害、价格变化幅度大、价值难以估算,导致担保能力下降。为此,银行应探索多渠道的担保方式,如除了要求企业有质押物担保外还应有个体担保或群体担保等。

三是银行要强化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具体的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与其他中介机构进行联合,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严格的审查报告。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银行报表审计系统的作用,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把握其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

四是要严把贷款准入关。物流金融主要业务范围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但并非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需要帮助。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金融信用风险的发生,在贷款准入阶段要突出重点,仔细甄别,优先考虑那些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运作成熟的中小企业。而对于那些市场发展前景不明朗、存在信用风险历史的中小企业,要进行慎重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