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控制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9 06:0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远程控制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远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212-01
1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内涵
从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本质上来说,远程控制软件分为客户端程序与服务端程序两个部分,因此其工作的过程如下:通过将远程控制软件的程序安装在客户的控制端和被控制计算机的服务端,当安装成功之后,服务端可以主动向控制端进行信息报告,这时控制端就能够接收到服务端的一切活动信息,与此同时,控制端还具有服务端相同的使用权限,能够对服务端进行资源控制。鉴于此,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各个行业的青睐,比如说,当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银行、工业、邮政电信部门当中。就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来说,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网络远程唤醒控制技术、远程关机技术和远程屏幕监视技术三种技术支撑。首先,从网络远程唤醒控制技术来讲,当计算机网络要唤醒一台制定的远程计算机的时候,需要将当前计算机内的一个唤醒数据包发送到被控计算机内。由于在这个数据包内含有想要唤醒的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因此就算所要唤醒的计算机呈现关机的状态,只要它的网卡完好,那么数据包就可以通过网卡控制芯片为计算机电源专线供电的功能来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网卡的控制芯片要先检查数据包的 MAC 地址,之后一旦确定了相关的数据就要会向主板发送开机启动的命令,从而实现所要唤醒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包的接受。其次,远程关机技术是一种以 TCP/IP 网络协议为基础的 C/S 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向需要控制的电脑中安装客户端软件,从而实现控制端口向服务端的数据包传送。一般来说,这种网络通信在网络连接的过程中需要依靠 TCP/IP 网络协议,因此只要在客户端调用系统关机函数,将其发送到被控制端,就可以完成服务端的关机操作。远程屏幕监视技术与远程关机技术一样,都需要依靠于 TCP协议,只不过二者的功能不同。远程屏幕监视技术主要是向被控制段发送截取屏幕的命令,当被控制的计算机在受到命令之后执行屏幕自动截取操作,并将截取的图片文件等数据返回控制端,这样在控制端显示收到的图片之后,就使得控制端得到被控制计算机的相关信息。
2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内涵分析,简单来说,网络远程控制就是用一台电脑远距离的去控制另一台电脑,而在这个过程中,以 TCP/IP 协议的网络数据通信为基础,通过分别在控制计算机和被控计算机内的运行,从而实现网络通信等功能。当前,在IP 协议中存在着 UDP 协议和 TCP 协议两种通讯传输协议,前者是通过将数据拆分后以数据报的形式传输,而且对数据的到达数据并不做要求;而 TCP 协议则是将传输的数据进行分割、打包,以数据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一般来说,由于在两台机械之间建立了虚电路,因此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双向性和准确性。由此可见,UDP 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协议,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种连接条件,因此按照这个文件传输协议,只有当客户端和服务端使用相同的程序时,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与UDP 协议不同,在TCP协议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建立一种连接关系,从而按照这种协议进行远程的数据传输。
3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
3.1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当前,在企业内部或是一些IT公司当中,都存在着需要技术支持的业务,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依靠于电话来解决技术的疑难问题,不仅会使彼此在交流中产生误解,还会造成很多错误,耗时耗力。除此之外,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许多商业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时常遇到技术问题,就需要向一些技术人员进行故障的讨教,但是由于技术人员不能只根据用户的描述进行计算机问题的分析,或者即使技术人员的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但用户在按照技术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这些过程不是很熟悉,就会导致问题的恶化。鉴于此,在计算机内应用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就能够解决这个难题。一般来说,技术人员首先要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控制,其次根据被控计算机反映的信息来找出问题所在,最后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操作来解决计算机的问题。由此可见,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消除电话通讯费时费力的弊端,还可以避免指挥用户操作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3.2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在工厂当中将计算机、感应器、检测器等机械设备组建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无线控制网络,对于促进工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工厂当中大多使用局域网络,通过实现机械设备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信号转化,从而不断扩展工业设备的联网通信能力。因此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传输数据快等优点,除此之外,还消除了有线电缆的限制使用,实现了无干扰的操作。与此同时,中心监控计算机通过使用无线局域网将从设备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保存,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当前,在工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就是PID控制,根据系统的误差,运用比例、积分和微分计算出生产的控制量,从而调节工程的生产量。
3.3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当前,卫星作为通讯技术在网络远程控制中的主要发明,可以用于大地测量、石油勘测、野外营救等诸多领域当中,尤其在军事当中,发挥着侦察、监控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来说,卫星在军事当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便是卫星定位系统,首先,要在军用的飞机、车辆和舰船上安装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用户接收机,然后通过电子地图的应用便可以确定运输工具的具置,这就实现了对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方便对车辆进行及时的调度。在这个过程当中,运输工具先通过接受终端的导航定位信息,然后经过处理之后,以一定的格式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电收发机传送到指挥中心,当中心接收之后对数据进行输入和保存,从而经过处理之后将运输工具和物资的具置显示在地图当中。由于GPS具有精度高、操纵灵活等特点,因此在军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战争当中,对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艳丹.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应用[J].消费电子,2013,9(22):47-59.
篇2
【关键词】石油库 WinCC Step7
油库是用来储存、接收、计量和输转油品的站库,上下游控制单元距离远,一般延管道分布。实现控制自动化是提高劳动效率,提升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油田企业,站库的自动化基础相对薄弱,水平不高。如何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对油库安全平稳运行及提高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自动控制设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采用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CS),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设置中心控制室等五处管理操作站,进行画面显示、报警、操作控制。采用了双高速冗余工业以太网作为其过程控制网络,直接连接了系统的控制站、操作站、工程师站、通讯接口单元等。原油计量设置流量计算机,采用其RS485通讯接口与DCS系统连接,在DCS系统上实现对压力、温度、瞬时流量、累计流量、密度、含水等工艺参数的监控。
现场可燃气探测设备探测到可燃气体泄漏或火灾探测设备探测火灾时,发出信号给安全监控系统,以声光形式报警。
2 系统开发
对于油库自动控制系统开发工程量较大,所以开发控制程序、调试的时间不能不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出于可靠性的考虑,将控制系统的功能分离是必须的。PLC编程控制软件是开放式结构、模块化结构、填表方式,组态方便。系统软件包括PLC下位机控制软件step7和上位机组态软件wincc两部分,下位机主要完成数据采集、流程切换控制、状态监测、故障报警、连锁保护等功能。上位机主要完成分类流程画面、数据动态监视、数据历史查询、报表自动生成、运行参数的高级应用等。 通过现场仪表安装采集油库自动控制所需数据及进行软件组态,油库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其主要功能有:
2.1 数据采集和存储
(1)系统能检测模拟和数字两种信号,并把数据存储在存储器内。
(2)中控室操作人员能中止对任一模拟输入输出信号的扫描并能修改设定参数。
(3)各模拟输入信号的扫描时间0.5s。(4)数字输入信号每秒扫描一次。
(5)趋势记录采样时间,根据需要0.5s~24h可选,对测量、给定和操作输出均可有趋势采样功能。
(6)对过程变量的历史数据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可6分种将瞬时值存盘一次,并保留前7天的瞬时值。
(7)中央控制室对站内重要参数全面掌握,为生产管理者提供详实可靠的原始、实时数据。2.2 控制
通过系统建设,使输油系统传递、运行控制成为有机的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对生产运行参数的实时采集,实现生产流程重点阀门的开/关/阀位的远程控制,实现油罐液位温度的动态监测,实现输油泵的状态检测,实现管理、控制、信息一体化。系统可实现连续控制的功能,主要有定值、比值、串级、分程调节等。系统顺序控制功能,执行信号的逻辑运算和判断。可自动完成过程或设备的安全、停止保护。
2.3 报警
(1)模拟输入信号超出标准信号范围;
(2)模拟输入信号超出高、低限值;
(3)模拟输入信号变化率超出限定范围;
(4)数字输入信号为报警状态;
(5)通讯中断报警;
(6)系统本身故障。
2.4 火气监控系统
火气探测系统由现场探测设备(可燃气体探测器、感温电缆、手动火灾报警站)和中控室火气控制柜组成,现场火气探测设备探测到可燃气体泄漏或火灾时,发出信号给火气监控系统,以声光形式报警,提示操作人员确认火情,启动全厂报警和消防系统。如油气混合浓度超标报警、储罐浮顶起火等信息,中控室对库内出现的任何报警都马上掌握,并对重点现场和全站提供视频监视,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
2.5 记录
2.5.1 生产运行记录:
(1)班记录:每12小时打印一次平均值和累积值。
(2)日记录:每天24:00时打印一天的平均值和累积值。
(3)月记录:每月第一天00:00时打印上月的平均值和累积值。
(4)生产运行曲线打印。
记录打印可设置为定时打印和随时打印,报表汉化。2.5.2 报警记录
发生任何一种报警时,应自动启动打印机打印报警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启动打印机打印报警记录。报警记录的内容要求报警开关信号、报警值、日期及时间,报警时间需精确到秒级。
2.5.3 事件记录
操作人员的任何操作均作为事件记录,事件记录的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内容、发生的日期和时间。可手动或自动启动打印机打印事件记录。
2.6 显示
(1)菜单画面,列出可显示的全部画面的一个目录,可以在此画面上直接调用所需画面。
(2)总貌画面,显示全部过程变量。(3)在每一组显示画面上,同时显示几个相关检测控制点的信息。
(4)趋势显示画面,每幅趋势显示画面应在同一坐标上,同时显示至少4个变量的变化趋势
(5)动态流程图显示画面,用图形、颜色、数据等组合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和变量的实时值。
(6)报警显示画面,有2种可供选择的声响和颜色,报警级别用不同的声响区分,并能通过显示画面确定第一报警原因。
(7)报警极限操作显示画面。
2.7 操作安全
操作输入采用密码或键锁方式,规定各操作站和操作员所管辖的范围,对操作员、工程师、维修人员、领导所处理的数据范围加以限制。
3 结束语
通过现场调试,油库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提高油库运行效率。自控系统保障了油库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了原油交接的计量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动态显示和实时控制,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基础,同时建立了油库自动化集中控制模式,为其它油库的自动化管理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经验。
篇3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远程控制;技术
前言
现代矿山企业中所涉及的矿山机电属于泛指概念,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运输车辆、起重装备、发电机、掘进机等。当前远程控制已经成为矿山资源开采的未来发展所趋,不过由于矿山机电设备多种多样且数量庞大,运行条件非常复杂,因此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在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生产中,本文我们将就当前矿山机电设备较为常见的几种远程控制技术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矿山机电设备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背景
矿山机电主要是指矿区的一些运输车辆、掘进机以及发电机等,随着矿山产业的生产逐渐增大,并且受到矿产业环境的影响,很多的设备都不适合人们去动手操作,尤其是一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各种不稳定因素很多,很容易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远程控制,以此来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安全开发。但是对于矿山机电设备来说,十分的复杂,并且管理的难度很大,但是现今工业化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很多远程控制技术都应用在了矿山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比如:GIS技术、PLC技术以及PLC远程控制技术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
二、矿山机电设备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
1、GIS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中的应用
矿山机电设备的监控中,最早应用的远程控制技术是GIS技术,利用GIS技术来对矿山资源以及环境的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并且处理,并且逐渐的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有效的对机电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监控管理。对于矿山机电设备的研究,是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高科技等技术手段来对矿山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矿山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是一项全面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体。而GIS技术的研究应用,在矿山机电设备的远程控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GIS控制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地理信息监控平台,主要工作原理是在矿山机电设备上安装监控终端,以此来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一些发生的问题进行监控,利用无线通信网将机电设备的一些数据情况发送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来实现对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控。现今我国对于GIS技术的研究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成果不是十分的完善,因此对于GIS技术的研究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更新,以适应时代进步的脚步。
2、物联网远程控制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中的应用
物联网远程控制技术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感应、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激光扫描系统,并且采用一些无限数据通信技术来讲物品与网络联合起来,以此来构建一个信息网络,利用这个网络来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采用物联网的远程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对生产进行指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办公的局域网与生产局域网连在一起,并且在办公局域网中,来对生产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主要是在机电设备上安装一些传感装置,在互联网中接入这些传感信号,来对机电设备进行远程的控制,将机电设备的运行的信号传入互联网中,在办公区可以利用局域网接收到这些信号,以此来观察机电设备的使用是否正常,是否出现问题。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一些数据时刻的在互联网中进行显示,相关人员通过互联网,来对机电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查看,并且对其进行故障预测,从而做到了对机电设备监控的实时性。如果发生了事故,可以及时的进行警报,相关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尤其是现今无线网络技术的崛起成熟,使物联网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对于物联网远程控制的工作模式,主要是:(1)感知接入;(2)传递处理;(3)控制应用;(4)交互。现今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对于矿山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控也不断的改进完善。但是物联网技术的涉及范围十分的广泛,并且投入的成本很大,而且我国对于物联网的研究仍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3、PLC远程控制技术
PLC远程控制技术是指可编程控制器,主要是一种利用数字运算的电子系统,专门为工业生产所设计的,并且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PLC远程控制技术具有低投资、操作简单并且抗干扰强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在一些工业领域应用很广泛。PLC主要分为固定式以及组合式两种,固定式主要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卸。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主要是利用电源、中央处理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设备组成,利用可编程的存贮器,在内部执行运算条件,从而通过对数字的输入输出,来对机电设备进行观察控制。
PLC远程控制技术,操作简便,结构灵活,并且具有很强的柔性,可以随时在线进行修改,从而来实现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监控,可以多方面的进行监控,来增强工作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PLC技术也是存在着缺点的,主要的缺点是不能够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仅仅是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无法采集数据,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决策。PLC技术主要适用于对于一些简单机械设备。但是因为其自身带有的优点,在现今的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监控中依然有很大的应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矿山机电设备中采用远程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对矿山机电设备开展远距离的监测与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在各种工业先进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远程控制技术同样会获得深入发展,在未来矿山管理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从而为矿山企业带来更加显著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芦景英.矿山机电设备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5:136-137.
[2]姜云霞.基于Internet的机电设备远程监控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
篇4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远程控制技术
引言
远程控制技术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计算机系统中使用远程控制技术可以促使网络功能更加完善,满足人们信息控制的需求。物联网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企业来说强化对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可保障物联网通信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确保企业在经营管理信息上的安全性。因此在物联网和远程控制技术方尤其要注意网络安全,强化对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
1物联网的概念分析和组成结构
1.1物联网的含义
所谓物联网就是物物联网的互联网。其中物联网的发展和其中所涉及到的应用技术为互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借助科技化的手段在网络中纳入实物。物联网终端可以向各个设备上拓展,满足实时通信和信息交换的需求。物联网技术整合了互联网上的所有优势,可有效兼容互联网上的各个程序,因此该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很大的。
1.2物联网的组成结构
构成物联网的结构有多种,比如传感器、应用管理系统、技术平台以及网络服务等。其中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在智能传感器的辅助下完成实时动态信息数据向计算机数据之间的转换,该智能传感器可以对软件进行分析,并对数字信息进行识别。随后智能传感器再通过实物间的二维码镭射标识技术联合现代智能数字转换装置对数据信息进行读取,并传递到各个网络服务部门。接着网络通信技术将相关信息采用信号的形式向大型云数据服务器传递,实现动态数据与各个设备之间的无缝式衔接[1]。
2物联网风险识别与安全分析
物联网系统在开始构建的时候需要技术人员强化对整个网络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做好精确性计算和分析,进一步将物联网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下来,并对故障发生几率进行计算,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弯沉的物联网风险识别和安全管理体系。此外,技术人员的风险评估工作需要贯穿在物联网构建的全过程,依据各个阶段的构建特点落实好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比如针对物联网不同运行时间作出风险评估,降低安全故事发生几率,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平稳运行。
3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3.1互联网通信安全
物联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并强化对网络服务的管理。互联网中的非法程序代码会破坏物联网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和控制功能,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强化对非法程序代码的管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物联网系统中代码运行的安全性。物联网管理人员需要强化自身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针对具体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性。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可满足远程数据传输和获取的需求,期间更需要管理人员强化对网络代码的管理。杜绝非法代码对物联网系统的破坏,影响通信安全。
3.2物联网系统网络控制
全世界范围内网络安全管理和控制都离不开现代物联网安全控制系统。物联网运行中要确保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强化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需要对整个网络的通信系统和物联网操作系统进行分析,构建局域网控制系统,确保物联网通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中强化对物联网系统网络的控制,需要秉持以下原则:一是确保物联网计算机与整个互联网通信系统技术操作之前要有二维码识别,并做好隔离措施;二是构建局域网控制系统,确保物联网信息通信安全性和机密性;三是构建物联网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完善网络完全基础性设施;四是在智能监测系统的辅助下将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构建成工作日志,详细记录风险故障问题,生成风险评估报告[2]。
3.3备份与限制隔离数据信息
物联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计算机有足够的空间储存数据信息。物联网中的数据信息一旦受到破坏,在系统的支持下可以自动修复破坏的数据,发挥自动修复的功能。物联网中有多个技术控制区域,这些技术控制区域需要相互隔离。技术控制区域之间的有效隔离可避免非法入侵者对网络系统的破坏,尽可能保障物联网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此外,为了强化对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还需要构建相应的操作规范,落实好责任制并赋予操作人员一定的操作权。
4计算机网络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网络远程控制系统可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已经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如网络监控、网络自动化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远程控制系统由不同的部分构成,如服务器终端、通信网络、用户端以及受控网络等。其中受控网络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主控网络的命令,并将其向各个设备中分布,主控网络和受控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是Windows7、Windows8或者是WindowsXP[3-4]。
4.1主控网络
集中分散结构是主控网络的主要作用。其中主控网络集中管理结构时操作较为简单,但是该功能的发挥需要耗费较大的安装成本,需要的操作时间较多,影响了资源的共享性。分散结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尽管该环节也会发生相应的问题,但是不至于影响整个的网络功能。因此在网络结构不能集中的情况下,可尽量采用分散结构,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5]。
4.2受控网络
受控网络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硬件和软件,两者协同提供控制服务。受控系统的核心就是对数据集合的控制,该控制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在设计受控系统时需要秉持安全性原则,注意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立即修复。受控网络发挥作用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将远程传输的内容向主控端发送。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控制,完成文件的传输和管理任务。
4.3通信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两种,分别是IP协议和TCP协议。其中TCP协议的安全系数较高,可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但是该协议需要占用的资源较多,长时间运行会影响系统处理率。TCP协议在运行时需要借助两台计算机,将所要传输的数据以包的形式传输。如果网络终端有多个此时可以借助IP协议。两种协议结合使用就是一种网络协议的集合[6-7]。
篇5
关键词:远程控制 机电控制 网络接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009-01
随着机电装备的复杂化,现在的机电设备,不仅体积大,规模大,内部结构复杂,而且其实现的功能非常多,往往需要同时完成若干多项功能,因此对于这一类机电装备的监测,其监测控制系统也必须具备较为复杂的控制功能。随着网络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逐渐对于大型机电装备的控制提出了远程网络化和无人值守控制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利用网络控制技术实现对机电装备的远程控制和无人值守,因此,必须要对远程机电控制中的网络接入技术加以研究,以确定最适宜的远程网络接入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
1 远程控制技术发展概述
过去应用最为广泛的远程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集散式远程控制
集散式远程控制,是为每一个监控对象,即每一台机电设备都安装监测仪表,将所有的监测仪表所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发送到控制机上,由控制机实现对全部机电设备的集中控制。这种远程控制模式应用方式简单,组网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全部数据由控制机进行操作,实际上增大了控制机的负担,导致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较低,健壮性较差。
1.2 分布式远程控制
针对集散式远程控制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逐渐出现了分布式远程控制代替了过去的集散式远程控制。分布式远程控制是将所有被监测的机电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采集与监测,分别发送到几个分站进行集中控制,通过通讯网络实现分站与主站之间的数据通讯,从而完成主站对各个监测对象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分布式远程控制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客观上降低了主站控制机的负担,由各个分站控制机共同分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但是分布式远程控制模式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组网复杂,组网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应用。
1.3 现场总线式远程控制
现场总线式远程控制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并得到大规模应用的一种远程控制模式。这种控制模式能够根据现场需要被监测的机电设备的具体数据通讯接口分别设计不同的现场通讯总线,从而将集散式远程控制和分布式远程控制的优势集于一身。
2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远程机电控制接入技术探讨
2.1 面向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接入技术
目前机电设备接入工业以太网有以下几种技术模式。
(1)通过传感仪表接入。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离不开传感监测,因此很多机电控制系统都是通过传感仪表实现状态监测和数据的采集传输,利用传感仪表的输出接口,为其配置合适的网络接入接口,从而实现将机电设备的状态参数接入工业以太网。
(2)通过数据采集板卡接入。
在一些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出于数据管理的需求,也会采用数据采集板卡的方式将机电设备接入以太网网络。将传感仪表所采集到的数据统一传输至数据采集板卡,由数据采集板卡的输出接口,根据工业以太网的传输规范,为其配置合适的网络通讯接口,例如普通的TCP/IP协议接口,串口转以太网接口,Modbus-TCP协议接口等等,实现工业以太网对机电设备的网络远程化控制。
(3)通过以太网接口模块接入。
有的机电设备,其数据通讯接口不是标准接口,这个时候就需要为其配置专用的以太网接口模块,而这种以太网接口模块并不是标准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机电设备的具体接口类型做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但是不管用哪种类型的以太网接口模块,模块内部的以太网电路都是一样的,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RTL8019AS以太网通信控制器实现的,再配合双绞线驱动器和标准的以太网RJ45接口,从而完成由非标准的机电设备接口到标准的以太网通信接口的转换,实现工业以太网对机电设备的远程化控制。
2.2 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网络迟延问题。
工业以太网由于采用的是侦听发送的机制,因此在进行数据交换传输的时候,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延时的问题,而对于远程机电控制系统而言,控制的实时性要求非常严格,有的机电设备其控制指令甚至要求必须在千分之一秒内完成,因此这就对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提出了挑战。而事实上,工业以太网在实际应用中,也确实暴露出了迟延问题。为此,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机电控制系统,必须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比如VPN技术、流量管理策略等等,以提高工业以太网在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实时性。
(2)数据丢包问题。
由于工业以太网的迟延问题,所以数据丢包问题就不可避免,这也就造成了工业以太网的可靠性问题。对于此,必须要引入网络数据监管机制,对数据丢包率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对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数据丢包的网络载体和流量载体,必须单独构建传输网络,以提高工业以太网在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可靠性。
3 结语
基于工业以太网实现的远程无人值守自动化控制模式目前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尽管工业以太网在数据通讯的实时性方面有待突破,但是就目前的技术应用而言,工业以太网应用于工矿自动化控制是完全可行可靠的。本论文在对比分析了目前几种主流的远程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基于工业以太网实现的远程机电控制中的网络接入技术,详细探讨了接口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机电自动化控制的远程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意义。当然,要实现将工业以太网完全取代现有的现场总线技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需要攻克很多技术难关,这有待于广大网络通信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工业以太网在工矿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 颜建军,宋执环,韩波.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机电工程,2003,20(5):55-57.
篇6
一 中控广泛的应用
中控是多媒体中央智能控制器的简称,中控作用就是通过控制面板或中控遥控器完成对所有连接在中控机器上的负载设备进行控制。因中控的使用,简化了设备的操作、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也延长了设备使用年限。中控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学校,几乎所有多媒体教室、报告厅、会堂都使用了中控。以多媒体教室为例,普遍采用中控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取代了遥控器,如投影机、电动屏幕、音频放大器电源控制,对投影机投影图像切换。
中控分为单机型中控、网络型中控两种,两种中控可满足不同使用对象需求、适用不同使用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第四册:多媒体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对两种中控的定义:单机型控制本地单个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施和环境设施、网络型通过网络集中或分布式同时控制多个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施和环境设施……。《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第六册:系统集成技术规范》对两种中控具体应用对象进行分类:单机型中控电路简单、运行稳定、适合用于不需要远程集中控制的多媒体教室,网络中控适合用于多媒体教室数量较多,要求通过网络远程集中管理控制。
二 单机型中控的应用与实现远程点对点集中控制
十多年前,为满足多媒体课堂教学需要,在当时网络条件没有成熟情况下,南京大学浦口校区选用了单机型中控装备几间多媒体教室。实际使用后发现单机型中控运行稳定、无故障,保证了课堂教学正常进行。次年,鼓楼校区教室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需要装备单机型中控,由于单机型中控只能本地控制,无法实现远程集中控制,给系统设计实施提出难题:大量的多媒体教室建成后,教室设备如何有效地管理,能否集中在一起控制?
1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要求教学设备运行正常、稳定
中控是教学设备中核心设备,是多媒体教学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关键,中控一旦发生故障,对于教师,不但影响教学过程、还影响到教学心情,扰误了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偶尔一次,还能够接受,多了或经常发生,就麻烦了。用南京大学一位教师的话:“耽误一人一分钟,十人就是十分钟、一百人就是一百分钟。”
2 通过对单机型中控电路分析,找到实现远程控制的可行性
(1)控制设备的指令是由控制面板通过线路传输到主机处理芯片上,无论单机型中控怎样设计,当控制面板按下相应的控制指令后,其处理芯片的输出控制信号都是以高电平或低电平形式驱动负载继电器或功能切换芯片,从而实现对负载设备的控制和信号源的切换。
(2)如果在此处并入接点,利用中控现有的I/O端口,通过引线延伸到远处的控制室,接上机械开关,同样可以改变教室中控处理芯片输出的高电平或低电平,从而实现了对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根据实际需要,找出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控制设备,作为点对点远程控制对象。
a.为了简化控制,决定只对教室设备电源进行远程打开、关闭,对中控的禁用。
b.为了保证控制的可靠,点对点线路采取直接的、中间不加任何设备。
(4)答案是可行的,本方案去了中控生产厂家,与设计师进行沟通,要求对中控I/O口功能、程序做了适当调整:接着在多媒体教室建设中增加中控点对点控制线路。
a.为了有效地对中控远程控制,防止中控误动作,满足200m距离的需要,本方案采用1.5mm2三芯多股导线作为连线,一对一线路(教室与开关板)连接。
b.接入两路中控I/O端口,当两路I/O端口处于开路(点对点开关未动作,断开)时,中控处于待机状态,本地可以操作。利用一路I/O端口实现对教室设备(投影机、电动屏幕、音频扩音机)联动关闭、中控禁用。当I/O口短路(点对点开关动作,开关接通)时,若数秒钟内再断开,中控将关闭教室所有设备电源(类似控制面板上“多媒体下课隧”功能),中控数分钟回到待机状态,若一直保持开关接通状态,中控处于禁用状态,教室所有设备电源无法打开。利用另一路I/O端口实现对设备(投影机、电动屏幕、音频扩音机)联动打开,当I/O口短路(点对点开关动作,开关接通)时,中控将打开教室所有设备电源(类似控制面板上“多媒体上课键”功能)。
c.为了方便教师操作,避免或减少因操作错误而造成的中控故障,本方案专门设计了一款简洁的中控控制面板,面板根据教室是否配置台式计算机分为六键、八键两种。(如图1)。
d.控制室也制做一块点对点控控制开关板。(如图2)
(5)全校多幢教学楼数十间多媒体教室单机型中控不但可以本地控制,还实现了远程集中点对点集中控制。点对点的“设备联动的控制、中控的禁用”二个功能是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最方便、有效的管理手段。由于单机型中控运行可靠、稳定,故障率低,使用效果好,到今天,还没有一台单机型中控被更换掉,仍然在使用。
三 网络型中控的使用与远程点对点快捷控制
1.网络型中控是在单机型中控基础上增加网络控制、网络传输功能,网络型中控与单机型中控相比:
1)单机型中控电路简单,只是单纯接受控制指令,完成即可,不需要验证指令、不需要向外输出。网络型中控芯片多、电路复杂,需要运行大量的程序,需要验证远程控制指令、检测执行状态,并且时刻在做内部自检,连续地向外发送检测结果。
2)单机型中控独立、不受外界影响。网络型中控受到网络带宽、流量的影响。
3)单机型中控运行稳定性要好于网络型中控。
2.本文基于长年使用单机型中控的好效果、听到许多学校使用网络型中控后反馈意见,以及网络型中控自身稳定性的担忧,一直未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使用网络型中控,2008年5月新校区多媒体教室建设中,才大胆选用网络型中控。为了保证网络型中控运行稳定,第一在楼内敷设网络型中控专用局域网,第二同时采用点对点控制,第三做了一些技术上准备。
1)确定网络型中控I/O端口的控制电压变化是否能够满足点对点控制需要,就是开路(不控制)状态下电平与短路(控制)时电压差。
2)为了有效对中控控制,防止误动作,满足400m距离的需要,本文采用2.5mm2三芯带屏蔽网多股导线作为连线,一对一线路(教室与开关板)连接。
3)接入两路中控I/O端口,当两路YO端口都处于开路(点对点开关未动作,断开)时,中控处于待机状态,本地、网络远程都可以控制。
a.利用一路I/O端口实现对教室设备(投影机、电动屏幕、音频扩音机)联动关闭、中控禁用。当YO口短路(点对点开关动作,开关接通)时,若数秒钟内再断开;中控将关闭教室所有设备电源(类似控制面板上“多媒体下课健”功能),中控数分钟回到待机状态,若一直保持开关接通状态,中控处于禁用状态,教室所有设备电源无法打开。
b.利用另一路I/O端口实现对教室设备(投影机、电动屏幕、音频扩音机)联动打开,当I/O口短路(点对点开关动作,开关接通)时,中控将打开教室所有设备电源(类似控制面板上“多媒体上课健”功能)。
C.当两路I/O口同时短路时,教室中控主机回到开机时初始状态,实现中控的复位。
d.为了方便教师操作,避免或减少因操作错误而造成的中控故障,本文专门设计了一款简洁的中控控制面板,面板根据教室是否配置台式计算机分为八键、九两种。(如图3)
f.控制室也制作一块点对点控控制开关板。(如图4)
4)由于点对点控制快捷、有效、方便、直观,己成为网络型中控远程控制的主要控制手段。
5)点对点控制优先本地控制、网络控制,同时点对点控制与定时器结合,早晨,在设定的时间打开所有教室设备;晚上,在设定的时间关闭所有教室设备,禁用中控。
3.目前,学校鼓楼校区近二十间多媒体教室已稳定运行5年、仙林校区近二百间多媒体教室已稳定运行4年。四改进网络型中控的点对点控制内容
今年暑期,学校将对鼓楼校区一幢教学楼教室进行改造,多媒体教室将继续使用网络型中控。为了更好地提高网络型中控稳定性。本文认真总结了几年来网络型中控的点对点控制使用效果、反馈意见后做技术调整。
1 取消教室设备联动打开、中控复位两项功能,增加中控运行状态指示
1)网络型中控二路I/O端口,利用一路I/O端口实现对设备(投影机、电动屏幕、音频扩音机)联动关闭、中控禁用。当I/O口短路(点对点开关动作,接通)时,若数秒钟内再断开;中控将关闭教室所有设备电源(类似控制面板上“多媒体下课键”功能),中控数分钟回到待机状态;若一直保持开关接通状态,中控处于禁用状态,教室所有设备电源无法打开。
2)利用另一路I/O端口实现显示中控当前状态,指示灯熄灭表示中控待机、指示灯闪烁表示中控延时(投影机散热)、指示灯长亮表示中控禁用。
2 改进控制面板按键与状态指示
1)控制面板按键采用手感好的微动按键。按键时,有明显动作感觉,面板内(或主机内)发出“嘟”一声,表示继电器动作或处理芯片输出。
篇7
关键词:数控实习;网络;传统数控;结合
【中图分类号】U283.1
以华中数控系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实习学生提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最优的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系统要保证服务的有效性、快速性、经济性。使得学生通过远程控制能够很好的学习知识,教师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有效的指导和传授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远程控制原理
如图1.1所示为数控机床远程控制原理图。数控机床控制大多分为现场级和管理级两部分,现场级的功能主要是负责现场加工和物流控制等,管理级则是负责数控机床总的信息管理。[1]当进行数控实习远程监控时,现场级一般是由学生和现在负责人员支配,管理级一般是由实训教师和相关人员负责。对一个远程控制系统来讲,现场级总是原理管理级的,而管理级可对全局进行异地监控。
图1.1 数控机床远程控制原理
主要设计思想:1.数控程序或指令首先从远程监控计算机输入,经过网络传输至上端以太网和作为控制器局域网连接的PC网关(包括网卡、CAN同学适配卡),再通过PC网关传输到现场总线控制子网中的执行节点。最后,数控机床的信息通过现场总线、网关传输到监控计算机。
二、实现过程
要实现网络监控,则需要使管理级和现场级能够通信。因为现场所需的大多传感器、控制器与执行器等,分布范围非常广,并且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干扰大,所以需要采用现场总线来建立局域网。
现场总线技术通过在传统的测量仪表中置入专用微处理器,从而让它们各自都具备了数字计算以及数字通信的能力,采用能够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作为总线,从而连接多个测量仪表成为网络系统,并遵循规范、公开的通信协议,在远程监控计算机和现场仪表之间以及位于现场的多个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以及信息交换,从而形成使用时所需的各种机自动控制系统。
硬件原理如图1.1所示,从工业对象到CAN总线的部分即为CAN总线其中的一个执行点。工业对象的信息经滤波放大后传送到A/D转化器,从而转换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然后传递到微处理器89C51,再经微处理器处理信号后传给CAN控制器SJA1000,并且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CAN控制器通过CAN驱动器PCA82C250把数据传送给CAN总线,从而完成了与CAN总线的通信。而CAN总线又根据CAN通信适配卡完成与上层网络的通信。[2]反之,从总线上传送来的数据经CAN驱动器、CAN控制器传递到微处理器,经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D/A转换成模拟信号来控制工业对象。
图2.1 CAN总线节点硬件原理图
现代数控机床一般采用RS-232、RS-449、RS422等标准的标准串行通信接口,该接口是一种点对点与低数据率的数据传输标准[3],不能支持更高层次的计算机之间的功能操作。由于对控制的实时性有较高要求,我们配置一通信卡在数控机床上,从而改造了数控机床,使其与CNC总线总行直接通信。通讯卡主要采取单片机、CAN控制器以及CAN驱动器的设计。其原理如图3.8所示。
图2.2数控机床通信卡原理图
为实现对物流信息的采集和监控,在物流设备和CAN总线之间安装了通信卡。它以CAN控制器和单片机作为硬件部分的核心。其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
图2.3 物流设备通信卡硬件原理图
网关设计:由于CAN总线和以太网执行的通信协议标准各不相同,因此为实现和监控机的通信,需要采用网关来完成两种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本文选择PLC工控机来作为网关,利用CAN的通信适配卡来达到和CAN总线的通信,利用网卡来达到和以太网的通信。[4]
为达到在异构环境下的可移植性,即当监控计算机和网关的操作系统不同时,不用改变软件系统,网关提供给监控计算机的访问接口以Web的方式实现,通过页面的形式提供给监控计算机,监控计算机则选择浏览器作为访问的客户端工具来完成交互过程,以HTTP消息的形式把加工指令或程序通过Web服务器经过网关传送到现场节点,从而实现对数控机床的控制。
在交互过程中,由现场获得的控制指令和参数的数据是不断变化的,因而需要通过动态的HTML面来实现[5]。当一特定网页被请求时,通常在多过程操作系统中采用标准方法―CGI来建立即席网页。此时,网络服务器就通过CGI产生的独立过程来构造动态构造网页。
HTTP Client是根据以HTTP消息的方式把控制指令发送给Web Sever,后经Web Sever传送控制指令到客户端请求的CGI程序,然后CGI程序根据PC网关传送到CAN节点,实现控制过程。反之,从现场获得的数据经CGI程序转换,再通过Web Sever以HTML页面的形式提供给监控计算机。
本文对数控实习远程控制整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分析了数控实习远程控制原理以及控制的实现过程。然而,与传统数控学习相比,同样存在不足,因此改革中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在未来中需要很大的技术和精力投入研究,使得师生的教学关系随着新技术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Zou Min Zhang Wenxiang mechanical principle and curriculum reform
[J]; Higher; 2001 01
[2] 潘碧云.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职业圈。2007
[3]周涛.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交互式使用探索[J].2010
[4]何岭松,王峻峰,杨叔子.基于因特网的设备故障远程协作诊断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
1999,10(3):336-337.
篇8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人们生活观念的提升,人们对自身的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也逐渐使园林工程在居民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工程设计的范围广泛,项目众多,工期有限,这就对施工质量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保证工期顺利完成,还要确保园林质量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在工程建设上必须实行安全有效的管理。严格的控制质量对于工程的管理和有效进行具有深远的意义。管理人员的麻痹疏忽、责任心的欠缺、技术不到位,管理不严格等诸多不稳定因素也都会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和施工事故。因此.加强园林工程管理技术与质量管理控制是企业的首要任务。只有抓住重点和关键,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园林事业的稳步发展。
1.园林管理过程中影响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问题
1.1.园林管理者缺乏创新,固守陈规,思想保守,没有和设计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所以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企业也没有对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不到位,不注重培养后期养护和管理人员,施工队伍人员不协调,人才匮乏现象严重,技术水平低下,专业知识不够,管理不严格,没有指定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园林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进步,很多的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园林工程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技术程度偏低,不能很好的把握自然环境的生态特点,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保养都不到位,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1.2.设计者和施工者的具体图纸不一致,有偏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图纸的标记不统一,就不能很好的规划园林的整体设计和安排。理论与实际的不协调,使施工者不能完全表达出设计者的意图和思路,也就不能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园林业的各个单位之间没有定期的相互交流学习,切磋经验,常常会引发一些冲突和麻烦,不仅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严重干扰了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设计者的疏忽麻痹也常常会导致施工者无法正常施工,不能讲抽象的平面设计在实际生活中很好的转变为具体的立体模型,也会致使很多园林工程不达标,不仅破坏了原本的美感,还减少了人们的出行空间,这些不法商贩的行为严重污染了园林行业的天空,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蜂拥而至,贪图个人利益,不顾居民的安全和实际,简单的植树,种花,铺草坪等等。
2. 完善园林工程管理的施工技术
2.1.随着生活水平的节节升高,人们对大自然的追求和向往也越来越强烈,园林工程也成为了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同的园林景观在设计施工技术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园林绿化的施工还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不稳定性,因此施工的工期掌控等诸多因素都需要做好前提准备,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层要及时与施工人员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对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和设计进行全面有序的监管,从而做到有备无患的控制施工质量。还要派人员对工程具体的技术环节进行必要的监督,在技术管理的实施中,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就应当进行及时准确的整改和调整。并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明确项目主题,分工细致具体,并针对施工工艺难点和弊端实施详细的分析和诊断,进行详细的跟踪记录,将施工前的设计计划与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有效的结合统一在一起,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完工。
2.2.在进行植被的选择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植被要和图纸设计相统一,不仅外观好,还要适应能力强,根系发达,质量优良的好苗木进行栽培,包装结实完好,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保持数目根部的土球水分充足湿润,管理人员要认真核对植被品种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树形剪裁是否人性化,在进行土方施工时,要确保符合设计者的意图,深入了解自然地形,对园林的后期养护管理监督工作也不能小觑。在目前的园林行业中,很多企业认为工程完工就是完成了园林的管理,不顾后期制备的生长情况,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了园林行业鱼龙混杂,难于管理,不合格工程比比皆是,又因为专业养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水平不高,技术不到位,这些因素促使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就导致了园林施工结束后期树木成活偏低,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也破坏了自然环境,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需要每一个环节的紧紧相扣和紧密联系,制定周密的计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还有施工后期对植被细致的护理。
3.加强园林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
3.1 强化人员质量意识,做好人员组织。因为园林施工的涉及范围众多,因此参与施工的人员就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在选择施工单企业的时候就要优先考虑口碑较好,经验较多的企业合作,由于园林工程的时间不稳定,影响因素多,工期不确定等诸多问题产生,更应当对所有的参与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筛选出经验充分,品质优秀的人员参与到施工的管理中,管理者自身也要提升,人员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单位,也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园都是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协力完成,要定期对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进而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个人素质,将理论计划具体落实到实际中,落实到每个人,从而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现。设计人员是工程建设的间接执行者,而施工操作人员则是工程建设的执行者,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园林种植水平的必经之路。严控合格标准,对于不合乎标准的工程必须及时整治和返工,严禁进入市场和运营,把质量责任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2.严格把控材料的优选,园林材料的合格与否也决定着园林最后效果的好坏,植被材料不好,成活率不合格,整体的观赏度就会下降,因此,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要严格的选择和把关,保证原料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制备的最终成活率。园林工程是由若干个分支工程组成的一个整体.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就必须全面控制管理好施工的每个工序和环节,只有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才能保证全局的质量。要做到重点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分层控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对材料的采购、验收等都要进行全面掌控,做到层层把关。园林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就是来源于设计图纸,其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整体的景观效果。在施工前期,要在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各项自然、地质地貌等条件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确保工程的有效的进行,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土壤进行检查,确保植被的正常生长。
4 结语
园林工程的完工并不意味着园林管理工作的结束,工程后期维护也是保证园林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实际工作中,保证各项工作都逐渐专业化,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查措施在整个工程建设里相当重要。在施工中必须任用经验颇深,资质丰富的施工单位和较高个人素质修养的人员,再加强严格的工程监督管理,才能够保证园林施工工程的观赏性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凤,侯建生,李淑梅,齐志茹.风景园林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的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05(4)
篇9
【关键词】G07.1;圆柱凸轮;数控编程
引 言
G07.1指令是圆柱插补功能,是FANUC系统特殊功能指令,尤其在第四轴编程时有大的用场,特别在需要圆周分度的情况下,更体现了它的作用。
1、圆柱插补G07.1指令
格式:G07.1 旋转轴名称 圆柱半径; (1)
G07.1 旋转轴名称0; (2)
说明:以(1)的指令进入圆柱插补模式,指令圆柱插补的旋转轴名称。以(2)的指令解除圆柱插补模式。
例如:00001 N1 G28 N2….. N6 G07.1 C125.0;
进行圆柱插补的旋转轴为C轴,圆柱半径为125mm。
…… …….
N7 G07.1 C0; 圆柱插补模式解除。
……. …….
2、G07.1圆柱状插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G07.1必须在单独程序段中。
2.圆柱插补模式中,不可再设定圆柱插补模式。再设定时,须将原设定先解除。
3.圆柱插补可设定的旋转轴只有1个。因此G07.1不可指令2个以上的旋转轴。
4.定位模式(G00)中,不可指令圆柱插补。
5.圆柱插补模式中,不可指定钻孔用固定循环(G73、G74、G76、G81~G89)。
6.刀具长度补偿必须在进入圆柱插补模式前写入。在圆柱插补模式中,不可进行补偿的变更。
7.分度盘机能使用中,不可使用圆柱插补指令
3圆柱形插补举例(X轴按直径编程、C轴按角度编程)
例1:在圆柱表面加工曲线槽。(如图)
O0002(圆柱形插补)
N15 T0505
N25 M13 对从动刀具旋转
(相当于M03)
N30 G97 S2000
N32 M52 主轴定位
N35 G07.1 C19.1 开始插/毛坯半径
N37 G94 F200
N40 G0 X45 Z-5
N45 G1 X35 C0 Z-5
N50 G1 Z-15 C 22.5
N55 Z-5 C 45
N60 Z-15 C 67.5
N65 Z-5 C 90
N70 Z-15 C 112.5
N75 Z-5 C 135
N80 Z-15 C 157.5
N85 Z-5 C 180
N90 Z-15 C 202.5
N95 Z-5 C 225
N100 Z-15 C 247.5
N105 Z-5 C 270
N110 Z-15 C 292.5
N115 Z-5 C 315
N120 Z-15 C 337.5
N125 Z-5 C 360
N130 X45
N135 G07.1 C0 插补结束
N140 M53 园轴操作结束
N145 G0 X80 Z100 M15
N150 M30
例2: 运用加工图所示的零件,刀具T01为φ8mm的刀具,半径补偿号为D01。
程序如下:
O0001
N01 G00 G90 Z100.0 C0;
N02 G01 G91 G18 Z0 C0;
N03 G07.1 C57.299;
N04 G90 G01 G42 Z120.0 D01 F250;
N05 C30.0;
N06 G02 Z90.0 C60.0 R30.0;
N07 G01 Z70.0;
N08 G03 Z60.0 C70.0 R10.0;
N09 G01 C150.0;
N10 G03 Z70.0 C190.0 R75.0;
N11 G01 Z110.0 C230.0;
N12 G02 Z120.0 C270.0 R75.0;
N13 GO1 C360.0;
N14 G40 Z100.0;
N15 G07.1 C0;
N16 M30;
4、总结
从例题中可以看出,G07.1指令是圆柱周向插补,特别在角度和深度都变化的情况下,更体现了它的独特的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弈编.Master AM数控加工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4024
国内刊号:51-1629/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