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4-04 02:3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控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本控制方法

篇1

关键词:因素;企业发展;标准成本;实际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时代的信息化发展,企业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并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成本控制采取一定的措施。所谓成本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控制指的是:对企业在生产、营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的成本都实施控制,如,生产成本控制、营销成本控制等;狭义的成本控制主要指的是对生产阶段成本的控制,也就是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成本的耗费进行科学的、严格的、全面计算、限制和监督,运用一定的方法,促使各项实际耗费在预算的费用范围之内,这也是全面实现降低成本的一种会计管理方法。本文笔者主要从标准成本控制和实际成本控制两方面谈一下自己对成本控制方法的认知。

一、标准成本控制方法

标准成本控制指的是:通过精确、科学、严密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订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浪费的现象,也叫“应该成本”。标准成本控制主要适用于衡量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对工作效率成本的控制以及存货、销货的成本计价。关于标准成本有个公式,即: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可以说,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是影响标准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而这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内容,即: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对此,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进行成本控制。

第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价格标准×数量标准。其中数量标准的损耗、浪费是无法避免和控制的,它们是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来决定的。而价格标准属于直接材料的单价,是可以直接预计的。因此,可以对进料成本进行预计、控制,如,材料的运输、装卸、搬运、检查、发标价格等损耗费用,借以确保直接材料成本的整体降低。

第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价格标准×数量标准,即:工资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其中,工资率标准相当于价格标准,而工时用量标准是数量标准。因此,需要对工时用量标准进行科学的预计,即:要合理地预计在生产过程中,停工或者其他必要的间歇时间、设备检查、维修时间、员工休息时间、废品耗费工作时间等,借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控制方法。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工时标准×费用分配率标准。其中,单位产品工时标准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直接的人工工时或者机器工时,费用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预算总数/直接人工。此外,制造费用的预算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这样,结合上述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产品的标准成本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汇总。因此,可以从这三方面来酌情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成本控制。

二、实际成本控制方法

实际成本控制指的是:对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严密控制。主要包括供、产两方面的控制。

第一,供应过程中成本的控制。供应过程中主要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进而确保库存成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耗费,从而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在采购过程中首先需要把握的是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问题。如,价格问题:在采购材料过程中,其采购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话,那么其产品的成本就会提高,进而产品的销价也会提高,最终导致产品整体成本竞争力的削弱。因此,对于采购原材料价格方面一定要严格控制。但是,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也不能只注重价格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如果原材料的质量有问题,则会使产品的整体质量发生变化而引发销售量的降低,从而减少利润。同时,劣质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废品,而导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的浪费,进而使产品的成本得不到控制,甚至会加大。所以,对于原材料的采购一定要注意对其质量和价格的有效控制。如,在选择供应方面可以延伸供应商的范畴,增加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力,从而使供应价格实现降低。可采取对不同供应商采取不同的方式,像师资雄厚、规模加大的企业供应商可采取招标形式,而对于小规模企业可进行市场调研,有比较地来选择。再如,对于原来采购成本的控制也可以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即:对于信誉好、资金强的供应商可以建立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在提升议价能力的同时可以减少人力、物力成本耗费,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

与此同时,在采购成本控制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运输费用、材料的存储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全面控制原材料的成本。

第二,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有:用料多少、人工工时、费用。因此,对于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控制也需从这方面入手。对于用料多少,可采取数量布控或者定额消耗量法来实现,即:对每件成品所需的原材料数量进行明确的要求,限额发放;对于人工工时可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人员,做到人员的全部使用,杜绝冗员现象;在费用使用方面可采取与工作效率、工资、生产效益挂钩的方式来实施,借以达到控制费用的目的。这样,全方位地对产品生产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总之,利润是确保企业生存的根本,而影响利润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则是成本。企业在达到一定的收入时,成本越低,则利润越大,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就越稳定。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不断总结成本控制方法,从而制定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措施,来增强自我整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飞.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 建筑管理 工程施工

TU723.3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化体制的发展,建筑企业也在随着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靠获得更多的工程任务,还要通过加强工程管理,控制好建筑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每一个建筑项目,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基础阿上,节约成本投入,创造利润最大化是工程管理的关键,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赢得广阔的市场的前提。

2.我国建筑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成本控制方法跟不上企业改革的步伐,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追求经济成本的同时忽略了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在工程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经济观念不高。

权责分明是成本管理的关键,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明确了权利和责任,项目经理权力至高无上,在建筑成本管理和项目效益上对施工企业总经理负责,各部门人员都有责任和权利控制成本。但是企业现行的成本管理体制中,忽略了权责利之间关系,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或者过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或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前者工程质量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后者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因质量上不去,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多数施工企业项目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项目部各部门间缺乏横向沟通。即在项目内部,技术部门只负责技术和质量;计划部门只按工程进度计价,不管质量是否合格;物资部门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表面上看似乎职责分明,但技术部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增大成本;而物资部门若一味采购高强高价材料,即使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3.建筑成本控制的原则和策略

建筑成本控制方法要从原则和策略两方面做起,成本控制既要有广度也要求深度,把握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目标管理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1保证成本控制的广度和深度

建筑成本控制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每个部门、单位和班级,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利益,因此,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关心、共同努力,树立全员控制的观念。再就是成本控制覆盖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收无一不涉及到成本,在每个阶段都保证成本在控制之内。

3.2加强成本管理原则

成本控制从途径上分为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方面,即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控制,通过定期成本核算和分析,及时发展成本节、超的原因;加强管理及时办理价款的结算,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目标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如技术人员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做到技术上切实可行,即工作责任的要求,同时经济上要合理,即成本责任的要求;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3.3建筑成本控制的策略

加强建筑成本控制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加强质量成本管理,从而提高效益;完善工期成本控制,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优化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和先进性;落实技术组织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焕喜.浅谈建筑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传播. 2011(12)

[2] 吴小健.工程竣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2(12)

[3] 戴鹰.浅议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23)

[4] 颜有天.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J]. 民营科技. 2008(11)

[5] 王振华.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探讨[J]. 甘肃科技. 2010(01)

作者简介:

篇3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

2、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计量标准化、价格标准化、质量标准化、数据标准化。

3、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疗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一、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2011年,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颁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该项制度中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应将医疗的具体医疗成本按照项目内容分为医院总成本、各科室成本、各项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床日诊次成本和病种成本等进行分项划分,并逐级按照项目内容按照间接成本分摊的方法进行医院医疗成本的核算工作。然而,虽然在制度实施后,医院按照制度要求的内容开展了相应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但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管理过于粗放,导致了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和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医院成本管控意识薄弱、预算管理控制力不足、医院内部控制在成本管控工作中的作用松散、成本管控信息化程度不高和市场风险机制缺失等医院的管理现状上。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以科室为单位,财务科按月将临床和医技科室上报的实际发生的收入及各项费用、人事科上报的人事薪酬福利、药剂科上报的药品领用情况及其他科室上报的各项管理费用情况进行汇总和核算,并将行政、后勤科室发生的核算管理费用分摊至各个科室,从而对医院本月医院经营管理成本进行核算。然而,这种核算方法所得出的成本费用难以真实地反映各科室的实际医疗成本消耗的情况,导致了医院管理在成本控制上的短板和不足,使得医院经营过程中医疗成本居高不下,医院的改革发展和战略性决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一)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为了改变医院成本核算局限性的问题,当前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应逐渐向全成本核算的方式进行过渡。由单一的医院医疗费用和资金核算扩展到对医院医疗成本、科教项目收入支出、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等项目的全成本核算办法。为了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对医院管理和决策工作的指导作用,医院的全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应建立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上。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分析等不同的环节,进行医院成本核算和控制管理工作,将成本核算内容同全面预算管理数据结合起来,从而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二)医院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完善

在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中,为了加强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基础性工作是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面临的重点环节。为了确保医疗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应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药品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用材料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财务相关制度,让各个基层科室的成本管理工作和财务科的成本汇总核算工作实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的建设,可以形成一个有序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采取以财务科室为成本核算中心,包括行政科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各个科室职员相互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在这一体系中,不断通过完善原始记录、加强各科室在成本核算中与财务核算中心的沟通、严格财务审查管理等方法,落实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审核和入账管理,保证医疗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规范和有序。

(三)细化医院成本核算过程

目前,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由于财务部门同医院实际的经营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信息上的滞后性,单纯由财务部门实施的成本核算结果容易和医院实际成本支出出现脱节的情况。医院为了提高成本核算结果的精确度,就需要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细化管理。医院在细化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引入医院四级成本计算办法,将医院的总医疗成本进行逐级分层后,按照院级成本、科室成本、医疗项目成本和单病种成本进行分别核算并交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汇总计算和审核。同时,在实施成本核算的工程中,医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间接成本分摊方法,保障医院成本核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改进

(一)树立医院成本控制的科学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和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行,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是反映医院医疗资源消耗和基本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在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医疗大环境中,为了保障医院医疗水平和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的管理者应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树立起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医疗成本效益理念和投资成本理念,才能不断实现医院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尤其在成本控制工作中,医院的管理可以借鉴现代化的企业成本管理办法,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战略成本法等,将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同医院医疗环境中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带动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控制与降低医院经营中的医疗成本,为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推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医院一段时期内的财务收支总目标进行编制、审批、执行、分析、调整、考评和决算的管理,能够进一步明确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目标。因此,为了保障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要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推进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通过预算管理的方式,将医院支出目标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预算支出指标下达到医院各科室部门形成财务支出预算指标。财务预算指标明确了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为医院实现成本控制和业务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三)加强内部控制在医疗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落实医院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医院应结合当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审计工作部门,对医院的项目支出和成本核算工作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同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结合,能够使医院成本控制工作有据可查、有理可依。同时根据内审结果,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的评价环节能够让医院管理部门可以更加明确的了解到医院成本控制工作取得的成果,有利于提高医院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执行效力,突出成本控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四)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

为了加强医院成本控制工作的管理作用,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应不断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系统。一方面,通过实现医嘱、病例、检测等信息化管理方法,可以加快医院医疗管理进程、简化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医疗管理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更好地将医院成本管理同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结合起来,降低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中失误和错误问题,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五)在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引入市场风险防范体系

在医院成本管理过程中,为了尽快适应市场化因素给医疗管理体系带来的影响,医院应加快建设风险防控体系。通过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在正确认识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正确评估医院外部和内部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根据风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通过有效的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并降低由于风险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实现医院风险成本控制的管理目的。

财参考文献:

[1]陈雄美.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控制[J].中国外资,2014,03:42+44.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甲方;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作为甲方,就是希望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有效控制,达到减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效果。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贯穿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总之,成本控制与管理贯穿项目实施的全程的各个环节。

一、投资决策阶段

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选择等,都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70%-80%。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一)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认真搜集有关资料,如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二)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争取项目早日立项。

(三)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可能细致,尽可能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周期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四)做好方案优化。在完成市场研究以后,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筛选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要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各种配套设施更加合理、实用,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

(一)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围护、绿化等均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二)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

(三)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针对目前设计人迥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心所欲。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针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三、招投标阶段

在项目工程招标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投标开发商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货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业主方应注意与加强以下几点:

(一)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工程在中标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合同签订时双方应处平等地位,合同本身具有公平性,严重有失公平的合同本身就不具有法律效力,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二)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数据,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档。对招标档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

(三)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列表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四、建设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

(一)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列表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甲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甲方代表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变更、材料代用、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二)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

(三)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四)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

五、竣工决算阶段

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货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长期以来,习惯于把成本控制放在建设实施阶段,其实,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的,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六辨证关系。要抓好投资控制,必须抓好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甲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控制、核算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其以成本降低为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实施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周之涛.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策略探索[J].产.与科技论.,

篇6

厨房管理人员可以将毛利率指标落实到整个厨房,厨房再将总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和各环节内部交接班的沟通都要有书面记录,如初加工与切配、切配与灶台、灶台与传菜之间的原料成本的传递都应有书面凭证。

2.实行成本控制奖罚制度

为了加强菜点生产加工的成本控制,有必要建立成本控制奖罚制度,对成本控制不利的厨房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要根据其责任大小,相应地给予一定处罚。

同时,对主动找出菜点生产加工成本漏洞,提出改善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措施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3.定期盘点

厨房生产成本控制的难点在于环节上的不完整性,原因之一就是“有头无尾”,厨房即使编制了标准菜谱,每天都有总的销售额,却没有对每种菜肴的销售量和厨房剩余量的统计。为了解决这道难题,必须加强统计工作,以便为成本控制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

统计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供餐结束后对食品原料进行盘点。有的厨房因为怕麻烦,往往缺乏这一环节。其实,这项工作只需配备一名核算员,建立食品成本日报分析制度,每天定期进行盘点,执行起来难度不大。

4.定期核对实物与标准

每天对食品原料进行盘点是为了提供实际数据,将出库量减去盘点剩余量就是实际用量,将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进行比较,就能知道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的效果了。

标准用量要根据标准菜谱来计算,即将每道菜肴的用料品种与数量除以该菜肴的销售量,这就是该菜肴的标准用量。标准用量与实际用量的差额就是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控制的对象。

5.全员控制法

篇7

关键词: 项目成本 项目管理

一: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按施工图预算,实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为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表现如下:

人工费、材料费及施工机械使用费等的控制。首先,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等签订劳务合同时,一般应将人工费单价定在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单价和合同规定的人工费用补贴两者之和之下,辅工还可再低一些,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如赶工费、夜班费等。如此安排人工费就不会超发,而且还留有余地,以备其他特殊之需。此外在实行量价分离方法计算工程造价的条件下,对水泥、钢材、木材等“三材”的价格随行就市,实行高进高出,地方材料的预算价格=基准价×(1+材料指数)。对材料成本控制,要以预算价格来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购成本,至于材料消耗的数量控制,则应通过“限额领料单”去落实,当然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控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详实的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的上升和下降有一定的预计和准备,以平衡成本支出,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如果无法有效调节,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甲方按实补贴,对于用钢量、钢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可按周转设备预算收费的总量来控制实际发生使用费的总量。对于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机械使用费=工程量×定额台班单价,但实际机械利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等,因而使预算机械使用费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其费用超支。因此,如能取得甲方的谅解、支持,可得到一定数额的机械费补额来控制其支出,对于构件加工费各分包工程费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门窗、水泥管及其它预制品的加工,以及打桩、土方、吊装、安装和其他各项工程的分包都要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这些合同时,控制要坚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合同金额”的原则,绝不允许合同金额超过施工图预算。

二:以施工预算控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资源消耗数量的货币表现就是成本费。项目开工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并按照企业定额或上级统一规定的施工预算定额编制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预算,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对生产班组的任务安排必须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向生产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且在施工任务单如限额领料单的执行过程中,要求生产班组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实际消耗人工、实际消耗材料做好原始记录,作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令料单结算的依据。在任务完成后,根据回收的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进行结算。并按照结算内容支付报酬(包括奖金)。

三:建立资源消耗台帐,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由于材料成本是整个项目成本的主要环节,因此,项目经理应对材料成本予以足够的重视。

四: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部分项目工程成本。成本与进度之间有着必然同步关系。如果成本与进度不对立,就要作为“不正常”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为了便于掌握进度与费用的变化过程,我们按照横道图和网络图的状态分别进行处理。

五:建立项目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制度,按计划控制成本费用支出。以月度施工作业计划为龙头,并以月度计划产值安排当月财务收入计划,同时由项目各部门根据月度施工作业计划具体编制本部门的用款计划,项目财务成本员应根据各部门月度用款计划进行汇总,并按用途的轻重缓急平衡调度,同时提出具体实施意见,经项目经理审批后进行,在月度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项目财务成本应根据各部门的实际用款做好记录,并于下月初反馈给有关部门,由各部门自行检查分析节超原因。

六:建立项目成本审核鉴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市场经济机制下,需要建立以项目为成本中心的结算体系,即所有的经济业务,不论其对内或对外,都要与项目直接对口。在发生经济业务的时候,首先要向有关项目管理人员审核,最后经项目经理鉴证后支付,这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后一关,必须十分重视。

七: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一切损失费用之和。质量成本包括以下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工程质量越高,故障成本就越低。

八: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现场平面布置管理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浪费和损失。

篇8

关键词: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下面仅就工作项目的施工前成本预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方法、合同的有效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四方面引以阐述。

一、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衣服,施工成本预测,通常是对施工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其成本变化的各个因素进项分析,比照近期已完工项目或将完工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中有关项目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工程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

①首先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是否包住。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控制人工费的方法: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耗用人工工日,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最好方法。

②材料费控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材料用量的控制方法有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包干控制。材料价格主要有材料采购部门控制,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奖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③机械使用费:合理使用施工机械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采取何种不同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方式,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同时,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1、确定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值

项目的目标值有二个:一是建筑产品本身的功能、特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等指标,此一目标值是建设单位对产品的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按照这些要求去生产建筑产品;二是项目工作的目标:质量、工期、施工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各方面工作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是以项目工作的目标为目标。

2、 施工企业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管理

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以至消除存在的各种无效和低效的项目活动,节约项目实施成本,增加项目实施效率,提高利润。施工企业所创造的高效率、高质量以及合作精神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形象和商誉,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加强对变更的控制管理

工程施工中变更是难以预测的,比如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厂房基础下发现流砂或淤泥层、隧道开挖中发现新的断层破碎、水坝基础开挖中出现对坝体安全不利的岩层走向等。对于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要充分做好现场记录资料和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及及时的报告和签证工作,以便在索赔时能提供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的证据。

变更处理得好,会提高项目的盈利空间,特别是对一些低价中标的项目,有可能会出现扭亏为盈的局面。变更处理得不好,就会增加资源的消耗,造成成本直线上升。

4、保证施工进度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在计划工期内完成,需要在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材料、设备上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确保施工进度的实现。①、指挥体系,坚强有力建立强有力的现场项目管理部,选择一批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充实到中间管理层,整个指挥体系从上到下、精明强干、职责分明、政令畅通。既保证项目经理的领导权威性,又注意发挥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作好本工程施工每一阶段的工作。

②施工准备,严密充分充分做好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工作。生产准备包括备足工程的模板、支撑、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劳动力及设备要按工期要求打紧打足,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提前做好各种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定货,根据生产安排提出计划,明确进场时间。技术准备包括认真阅读图纸,及时组织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前研讨并明确各分部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需翻样的提前做好翻样工作;制定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实施方案,为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创造条件。

③工艺安排,合理紧凑认真合理的组织施工,安排好每个工艺、每个专业工种的平行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各分部项之间、作业班组之间要统筹兼顾,均衡施工,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在各工种、各工序的投入时要严格控制,紧紧围绕主要的工期控制线安排施工。

④、施工协调,统筹得当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量大面广,包括生产计划协调、材料协调、劳动力协调、机具设备协调、作业面之间的协调、专业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的协调等等,做好协调工作才能保证进度。此项工作项目经理应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进行全面协调,每周一要召开施工协调会(或生产会),进行一周工作的布置,安排任务,明确目标,落实措施;每天下午下班前召开半小时的工程例会(或称碰头会),解决当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好下一步工作。

⑤、施工计划,有条不紊计划是龙头,加强计划的指导作用是控制进度的必要手段。施工中,在严密的施工总体控制性进度计划,分项工程的作业计划,将计划按月、周、日分解到每个作业班组,特别是要注重保证计划的实现。为保证计划的实现,可采取各种形式的承,责任 制,将生产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施工中要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施工按照预订的计划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攻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合同管理者的任务是非曲直天天念合同经,在字里行间攻的机会与守的措施。总之,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成本管理了,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上全面展开,扎实有效地把这些工作开展好。

四、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重视竣工验收工作,在验收前,要充分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书面资料,对业主所提出的建议认真处理,如果涉及到费用的问题,请业主签证,列入工程结算内,及时办理工程结算。

总之,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控制是成本效益的基础,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把成本控制贯穿到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并全员参与,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保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丁士昭,王雪青,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成本控制,2012,第二版

[2] 王萧洲,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合同管理,2009-8-1.

篇9

摘 要 加强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对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成本控制 策略 方法 研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低廉的成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良好的成本控制系统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为例,阐述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并提出成本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和重要性

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控制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并将各种成本耗费控制在预先制定的范围内,保证成本计划有效实施的过程。在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过程中,成本控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地组织并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方法,转变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的范围小

在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在产品的生产环节,而没有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延伸至产品设计环节及产品销售环节,忽略了企业采购和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以及企业项目开发、产品设计环节中成本消耗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造成产品的生产设计、销售及售后服务成本控制标准不严,监督不力,管理混乱。

(二)成本定额制定不科学

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工业企业对各种原辅料和费用的控制采用定额控制方法,但是企业定额的制定不够科学,有的仅仅采用近三年的原辅料消耗的平均值作为定额标准,而没有与同行业、同产品的原辅料消耗定额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能保证其产品成本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三)成本考核不到位,考核效果不明显

成本考核流于形式,不能落实到实质上,考核主体不明确,职责不能完全分清,且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相应的成本考核制度,没有对成本控制的执行结果进行考评和奖惩,造成成本控制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使成本控制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最终导致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三、工业企业控制成本的策略和方法

(一)扩大企业成本控制的范围,将成本控制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等多个环节

工业企业在加强生产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应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向前移至产品的设计阶段,甚至是原料的采购和储备阶段。企业应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和库存数量,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以合理的原料储备保证正常生产。成本控制还可以向后延伸到产品销售阶段,并且还应重视产品的库存量控制以及售后服务成本控制,这样可将狭义的生产成本控制可扩展为整个阶段的广义的成本控制。具体如下:

1.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建立健全采购制度和程序,控制采购成本,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人员工作的透明度。采购人员要对供货商所供货物在品质、价格、规格型号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控,充分注意对采购市场的调查和信息收集,以最低的价格采购质量最优的材料。采用“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开原则,对大宗原燃材料、大型备品备件实行招标采购,严格执行招标程序,杜绝暗箱操作和采购黑洞。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又能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

2.建立适用的原料管理体系,做好原料的合理库存

工业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生产周期的特点,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体系,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周转率和效益,做好原料的合理库存,控制存货占用水平、降低资金占用、减少资金成本,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并要制定经济订货批量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在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造成停工损失。

3.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费用控制

①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消耗控制。建立原材料领用制度,供应部门的仓库管理人员要对原材料使用时的领料、原材料不足的补料、原材料多余的退料、回收的废料等严格按照领料制度进行控制。生产调度人员要严格控制生产的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在最初始的环节把好成本控制关。生产操作人员要严格操作,进行科学化管理,杜绝不合理操作造成原材料浪费导致的产品成本增加。

②加强生产过程中工资等人工费用的控制。生产管理人员要对生产产品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进行及时调整,对奖金、津贴、福利费及劳动保护费进行控制和监督。车间管理人员要按成本计划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停工、窝工,控制加班加点等;同时要监督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和利用情况,对发现的偏差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改正措施。

4.加强产品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

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时,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降低仓储管理费用、运输费用,同时确定产品的合理库存量以减少产品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应加强对销售人员出差的计划审批和监控,强化有关费用报销标准的执行力度。建立起销售额和货款回款额挂钩的激励奖惩制度,减少坏帐损失和收帐成本的发生。加强对产品售后服务费用的控制,可通过与客户电话沟通的方式确认售后服务是否发生,并应提高售后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节省服务费用。通过激励机制,激发销售人员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销售团队的合作能力和销售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和完善成本考核体系

有效的考评和奖惩制度是企业成本控制系统长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主要包括考核主体、考核目标、考核指标、考核客体和激励约束机制。考核体系必须有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以引导每位员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节约成本与其切身利益相结合,调动员工控制成本的主观能动性,靠制度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把企业被动成本控制转化为全员的主动成本控制,激励其为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标而努力工作,使成本控制工作时时处处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企业还应将指标横向纵向分解,形成从上到下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责任网络,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四、结束语

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企业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对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工业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强化企业成本控制,完善成本控制的过程,确保企业节能、降耗、增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学峰.建设节约型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会计之友.2005.

[2]王长伟,李少霞.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会计师.2009(12).

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成本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1、公路施工成本管理要遵循的原则

1.1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指的是对所有施工人员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要求全体职工必须要树立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观念,将成本分析控制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在公路工程项目确定之后,对每一个施 工环节都必须进行有效的

成本分析控制。

1.2节约原则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的节约成为切实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关键内容,所以,公路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减少成本失控现象的出现。

2、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基本特点

2.1施工流动性较大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因施工线路较长,而且施工要点较多,从而导致公路工程数量分布不是非常的均匀。所以,公路施工的流动性偏大,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都以此固定产品为中心,在不同时间与空间予以施工。并且,对施工中人力、材料、设备等进行科学的分配,逐步向新施工地点转移。

2.2工作量大

在公路施工阶段,因施工环境与施工等级等存在着较大不同,所以,导致公路结构也大有差别,类型偏多,而且工序相对复杂,针对工序的不同需求,再结合相应的施工条件,进行特殊设计。这样一来,势必会大大增大施工工作量。

2.3施工周期长

由于公路工程的体积偏大,而且又不能进行分割,这样一来,使得公路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在完成整个施工任务后,要占据大量的时间,同时还要消耗更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等。

2.4影响因素多

通常来说,公路工程都是裸漏在空气当中,不仅受行车影响,而且又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日照、雨水等。上述条件的影响给公路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这样一来,需要对公路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

二、高速公路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

1、质量成本偏高

在具体公路施工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对施工质量高度重视,从而所消耗的质量成本也非常多。另外,有些企业因追求低成本消耗,从而忽略了公路工程质量,最后因质量不合格,最终要支付更多的质量成本,这样一来,不仅影响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而且又会大大增加成本消耗。

2、材料成本投入较大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其材料费用消耗约占工程总成本的60―70%,但是,通常会由于施工单位对材料监管不够合理而导致成本的大大增加。如:有些施工单位在材料准备阶段没有对材料使用量进行估算,这样一来,在公路工程竣工之后,会剩余大量的材料;在材料进场前,没有及时对材料质量与数量进行核对;材料采购价格不够透明,使得一部分成本流入到个人手中;材料摆放不科学,导致材料出现被偷盗的现象。上述问题都会大大增加材料成本。

三、高速公路成本控制方法的构成

1、标准成本制度

法标准成本,是按照正常情况,以合理的方法来预测产品耗费的成本。标准成本法是企业定期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得出成本差异值,分析产生重大差异项目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控制目标成本,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公路公司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标准成本控制法。这种方法在实践中适用于那些大型的成本管理项目。对于高速公路成本控制来说,标准成本可以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却容易忽略事前控制,并且容易产生反控制行为,因此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十分重要。

2、项目成本分析表法

项目成本分析是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主要分析方法。项目成本分析主要利用EXCEL等工具对成本数据进行绘制和描述。成本分析表主要包括了施工项目月度和最终成本控制报告,其中月度成本分析表可以按照直接和间接成本来进行分类。实践证明,使用成本分析法可以更直观地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成本控制中,通过研究已发生的项目成本,并分析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由于项目成本法可以将成本的控制内容进行具体分类,从而可以达到分别控制的目标。例如,在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可以分别针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其他费用进行分别控制,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

3、横道图法

在成本控制中的横道图是指绘制有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的横道图,其中水平方向代表时间,其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的总历时来选择,可以是日或年。横道图项目中的工序可以用两条横道来表示,计划线与实际线。计划线是对工程实际运行和实施的预期,实际线是对于工程成本控制过程真实情况的记录。横道图法通俗易懂,因此在实际的高速公路项目成本过程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最直接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计划线和有计划的控制,对实际成本与计划情况的比较,能够比较容易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办法和方案。

4、挣得值法

4.1实际成本额

在某一个时点完成工作量所需要的总金额就叫做实际成本额,已完成的工作量和实际支付单价的乘积就是实际成本额

4.2计划值

在某一时点项目应该完成的工作量所需要的资金总额就叫做计划值,在衡量项目进度和项目费用时都要用到计划值,它是一个标尺和基准。计划值数值在施工过程一般保持不变。计划工作量和预算单价的乘积就是计划值。

4.3挣得值

挣得值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既定工作之后所需要投入资金累积的总额。它的本质是整体衡量工程费用,设定目标是为了节约成本,如果施工过程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就是不成功的成本控制,挣得值主要评价标准工作耗费程度和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约投资成本。

四、高速公路项目成本控制方法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1、成本控制坚持的基本原则

成本控制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动态控制原则。公路施工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一次性投放等特点,因此在高速公路成本控制过程中,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进行,即动态控制。动态控制是指高速公路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始终根据成本控制情况的变化,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另外,在动态控制过程中,要注意目标的确定和调整,首先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并根据情况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调整。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目标设定要切实可行,评价要合理。最后,要按照责权利的原则,按照项目成本控制的要求,安排好责权利,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

2、注重成本控制的全面性

成本控制是在成本形成期前、中期、后期的控制,如果只对成本发生中期进行控制,容易造成控制不全面。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应该对成本控制进行事先的规划、预算。要制定相应的参数目标,及时发现并分析问题,及时地纠正偏差和存在的问题。事前控制要注意参数的设定和成本分析,事中要进行控制和监督,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事后要进行评价分析,在评价分析的同时,要对事前编制的成本控制计划和方案,结合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结束语

高速公路成本控制应该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提高工程价值为基本目标,不能单纯强调降低成本,而应致力于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用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成本控制方法选择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记海,张志华,刘爽平.浅谈公路工程成本控制中价值工程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