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4:4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

篇1

18世纪的巴黎皇后大道(CourslaReine)郁郁葱葱,这条阵列种植的林荫大道平行毗邻塞纳河(Seinefleuve),成就了城市早期线形景观空间。在1855年的巴黎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平面图上,我们看到的由皇后大道首尾交接香榭丽舍林荫大道(AvenuedesChampsElysées)和蒙田大道(Av-enueMontaigne)围合成的三角地带,即巴黎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所在地点,图中的蓝色建筑是专门为之所建的主展览场所———巴黎工业宫(Palaisindustrie)。工业宫已于1896年拆除,并在旧址建起今日游客必经的巴黎大皇宫,闲步走向塞纳河边会见到40m宽金碧辉煌的亚历山大三世大拱桥(PontAlexandreIII),时空交错中重温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金碧辉煌。

2城市地标的世界博览会渊源

今天的巴黎艾菲尔铁塔和纽约自由女神像作为城市地标众人皆知,殊不知其均有法国血统和世博渊源。艾菲尔铁塔所在的战神广场和塞纳河对岸高地的夏乐宫(PalaisduTrocadéro)均借世界博览会的契机逐步更新完善。自由女神头像也曾展出在塞纳河边的室外公园,在1878年主题为“艺术和工业”的巴黎第三次世博会。自由女神像是庆祝1876年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由法国雕塑家巴托第(FrédéricAugusteBartholdi)设计,欧根(EugèneBartholdi)和艾菲尔先生(GustaveEiffel)制作。随后,艾菲尔先生成名作品艾菲尔铁塔也在1889年巴黎的第四次世界博览会落成,数以万计的游客在300m的高空俯视巴黎景致,我们可以在景色中想象1900年的巴黎魅力。

3纵观巴黎景观空间来分析五次巴黎世界博览与城市空间形成的关系

国家经济的高度繁荣下时机具备,让世博会以重要角色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的发展。走在今天巴黎中心城市景区,香榭丽舍大街、大小皇宫、亚历山大三世大桥、荣军院、夏乐宫、战神广场和艾菲尔铁塔等等,都是五次世界博览会给城市留下的绚丽景观区域和城市地标。以世界博览会的单一线索切入分析巴黎的主要地标及公共空间的形成,今天巴黎塞纳河沿岸的景观区域,除了西岱岛中世纪遗产巴黎圣母院,剩下所有重要的景观区域均在世博会的契机下建设。从皇朝时代留下的皇后大道及花园作为基点,与香榭丽舍林荫大道之间的夹角区域框建了塞纳河北岸第一个世博展览场所。场所东北边界也是从卢浮宫到旧凯旋门的巴黎历史轴线所在地,持续生长直至拉德芳斯新商务区的建筑地标新凯旋门共同构成巴黎的新轴线。除了经典优雅的法式园林和建筑,香榭丽舍大街的林荫大道成为19世纪中期城市空间建设的时尚风标,和街边花园组合营造了繁华商业所需的开阔商用区和静谧的园林休闲空间。随后而来的巴黎第二次世博会选址战神广场,建立了方形的大花园,平整地面和种植所需的土壤就近取自今夏乐宫所在的山丘。建筑师Fr.LePlay在花园中央建设了1867年名噪一时的椭圆形建筑物,因世博会展览时间所限,26000个工人在2年时间内超速完成这个长宽分别为490m和380m超大建筑物,见证了展会对城市空间建设速度的推进。展览馆今天已不复存在,从照片和书籍中窥豹一斑的了解到,建筑物和花园景观相辅相依,椭圆形的主建筑以花园为中心建设,建筑的花园中分散安置了不同的小国家馆。整个建筑几乎具备了作为一个真正城市的所有服务空间,邮政通信和厕所医疗等等,休闲游乐公园中的热气球让游客鸟瞰整体景观。同时针对交通建造了巴黎第一个战神广场火车站(GareduChamp-de-Mars)。作为景观设计者,我看到了一个规划全面、功能性完备、景观和观赏游乐设施完备的博览会。1878年落成的旧夏乐宫是巴黎第三次世博会展场,建筑附属坡地公园以水为特点辅以众多的装饰雕塑。即便今天被新夏乐宫所取代,但是宫殿前的坡地公园依然是以水造景,中心喷泉为主两侧的路径环抱中心景区,以乔木、草坪和花卉错层置景。战神广场和荣军院区域在1889年巴黎第四次世博会已初现今日面貌,艾菲尔铁塔的落成是最大亮点。站在夏乐宫高地我们可以看到丰满的景致,建筑附属的绿地景观和律动的喷泉与塞纳河对岸的战神广场遥相对应,组成了精致的带状景观公园,新旧建筑景观相依相映,林木花卉和草地编制的景观美毯烘托了艾菲尔铁塔的制高点。随后而来的巴黎第五次世博会无疑是重中之重,巴黎最美的大桥亚历山大三世桥在1900年落成,连接了荣军院绿地休闲区和新建的大小皇宫。新宫殿和桥梁已然异常夺目,景观配置以简洁的块状草坪辅以大乔木,对应金碧辉煌的桥梁雕塑和宫殿外立面。巴黎城市2个块状跨河景观带一如今天巴黎河岸主要景观空间,今日巴黎的塞纳河风貌已然呈现。借这次世博会的机遇,巴黎的公共交通得以高速发展建设,不同形式的交通网络建立。除了新建奥赛火车站(Gared’Orsay),荣军院火车站(Invalides)和里昂火车站(GaredeLyon)之外,第一条地铁线(PortedeVincennes-PorteMaillot)也开始运营。便利的自动扶梯形式以“未来的路”(Ruedel’Avenir)的名称出现在游人面前,环绕安置于世博场地,新的交通和自动扶梯的参观形式带来更多的景观视角,直径100m摩天楼作为新的娱乐体验隆重登场。夜间电照明的使用和发光喷泉的安置开启了光景观篇章。

4结语

篇2

关键词:哲学;唯物辩证法;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意识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启发、引导和指示的作用。马克思强调哲学思想应源于生产实践,指导生产实践,从而成为实践的哲学。而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为人性、合理、科学和系统的设计方法,使之适应时展需要,从本质上去实现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设计理念。哲学思想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对立与统一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本质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中,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不断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将其应用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能有效的解决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视觉艺术性之间的矛盾,公共空间规划与旧有布局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时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性与城市发展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所包涵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形式法则中的构成安排等内容,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设计师需要做的就是从这些对立的差异面中寻找它们的联系,去利用和化解矛盾,使之从对立走向统一,达到“和”的境界。

一方面,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功能与形式上的设计法则是普遍原理,而每个具体的设计实践又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设计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不同的环境与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构思和规划。

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抓住重心,规划时主次明确,层次清晰。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是多元的、复杂的,多元的信息要围绕着主导信息有序地排列组合,否则必会导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主题传达的模糊。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

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存在,要求用联系、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在中国,设计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体现,其设计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随着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师不能仅仅局限在设计的某个局部看问题,而应将设计看作人与世界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而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思想把握。设计是在使用目的与外观表现的统一中取得自身的审美价值的。

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形式上来分析,空间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师应从设计作品的内部与外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诸种联系中综合地把握设计对象,以实现公共空间的和谐统一。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只有我们正确的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人们对于自用空间的拥有和使用体验,逐渐形成成熟的空间意识,他们必定会更加关心涉及到自身体验感受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工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合理建议,这些都是实践和使用经验的总结。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更加重视人们实际使用,将民众意向和专家意见结合,充分考虑国内外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设计经验,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作为指导,进行经济合理、带有前瞻预见的创造性设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可以调动广大市民的参与社会公共空间设计的积极性,体现出城市中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创造出能够体现出地域特点的,更具人文气息的公共空间。其次,可以减少设计规划失误,集思广益,综合多方面意见让设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可以使各参与方有合理的途径交换意见,避免设计形式化、程式化。

四、发展的观点是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目标

《周易》和现代物理学都把变化看成自然界最本质的现象。《周易》的“易”字,其基本含义就是运动,而且是发展的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本身就是动态联系,联系和相互作用又是运动的原因,创造和创新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本源动力。现代设计的目的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而设计形态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

同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综合性,需要设计师拥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任何单一的思维方式都不能解决设计问题,设计思维要求理性和感性、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总结起来就是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指导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定要从一个长期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既要考虑城市经济发展、面积扩张、人口增长、功能需求的复合性、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客观情况的发展,又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延续、民俗的传承和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的变化等意识形态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认识和把握“度”(适当的比例、关系、结构)的范畴也是非常重要的。儒家思想的“中庸”反对“过”或“不及”,“过犹不及”即“中庸”之道的真谛。道家的阴阳转换、物极必反规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实际上也就是强调发展的适度与合理,应用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可以具体理解为功能种类的适度,规模大小的适宜,形式的变化和冲突适于大众的审美认同等,要求设计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综上所述,哲学的基本特点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主动地把握事物的变化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城市公共空间要求设计不仅要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调研和分析等实质性工作,还应遵循客观规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人与城市其他元素的融合,既要充分的满足它的功能需求,又要注重城市已有的基本格局、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的能动性,还要体现城市的性格和形象,符合公众的审美认同,以实现人与空间环境、物质与意识的完美和谐为最终的设计追求。

参考文献

[1]吕国欣.哲学原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2]聂锦芳.哲学原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3]吕红.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

[4]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5]钱达.浅论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科技学院,2006.

[6]刘志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6.

[7]李志中.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山西建筑,2003,29(11).

[8]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地铁换乘站;地铁换乘空间;换乘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地铁换乘站的空间设计主要以地铁乘客的舒适度为主,在保证乘客舒适度的前提下,对于地铁换乘站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根据地铁建筑换乘站所受的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方案。最终在满足地铁乘客舒适度的情况下,是地铁运输能够更快更优质的运输服务,为城市运输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地铁换乘空间的概述及地铁空间特点

1.地铁换乘空间的概述

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政府为保障城市交通顺畅,在城市建筑物下利用有利空间进行隧道修建,并铺设上轨道,利用电动列车来对乘客进行运输,这种隶属于公共交通的运输方式被称为地铁。地铁的运行过程主要有电动列车的供电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及基础的设备等设备系统组成,其营运要求即是在保证地铁乘客舒适度的情况下实现对于乘客的安全、准时、有序的运输。地铁运输路线主要分布于城市地平面下,由此来避免与地面公共交通运输的冲突,并能够相对较大的减少运输用地,这样不仅解决了城市人口运输问题,更为城市用地节省了大量的资源。而地铁的基础设备即是指通信设备,无线电通信、广播向导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事故救援电话等完善的专业通信系统。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地铁换乘空间则是主要指在地铁整个的交通运输中的乘客与地铁相接处的站台、站厅及出入口通道等公共空间。但由于地铁交通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其与乘客接触的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存在的问题也具有其独特的解决处理方式。

2.地铁空间的特点

地铁作为拥有巨大优势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其空间也有着不同于地面交通方式的特点。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封闭性。由于地铁所处位置的特性决定其建设材料必须具有相对的恒温、恒湿、隔热、避光、安全等特性。并且其运输过程不会因城市中的多变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在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中,地铁的建设应用更为改善城市交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便使其空间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具有良好的抗灾防护功能。由于地铁建设在较厚的土壤层或岩石层之下,其建筑结构更是具有良好的支持性能,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使得城市在受到自然灾害破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保证城市的交通流畅,但也由于其空间完全封闭与地下,使得与人类形成相对密切的关系,其空间结果更是区别于普通空间环境,所以其设计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更是必须注意的。

人们的方向感相对较容易迷失。在地铁空间中,因为并没有外界环境作为参照物,且阳光导向受限,导致人们在地铁空间中很难对方向做出正确的分辨。地铁的进出口更是受到地面建筑物和人们居住区的影响,因此会避免乏味空间的出现而使建筑通道不会过长。所以,在地铁的换乘空间中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相关车站的位置,以地理位置为参考对换乘空间进行室内设计,即是利用鲜明的色彩或具有较强的指向性来完善空间,以此来增强人们的空间方向感。

关于地铁换乘的现状分析

对于国内的地铁换乘关节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国内的地铁换乘空间具有以下问题:

换乘距离较长。在国内相对发达的城市交通住,地铁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其乘客在地铁站进行换成过程中出现不行距离较长等普遍现象,这也是城市地铁交通的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地铁工程在建设中并没与对地铁内的换乘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导致其建成后的换乘站之间没有相关的结合。而换乘站之间的问题更是直接造成了乘客的换乘距离长的现象。

换乘时间相对较长。根据资料分析,在国外,对于地铁交通换乘时间都有相对较为严格的规定,以莫斯科为例,其地铁局对于地铁换乘时间的规定在3分钟之内。但在我国,却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地铁内的乘客不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疏散或出现滞留拥挤等现象,尤其在地铁运输线路较为复杂的地区。换乘通道的不合理设计造成客流方向的散漫性,通常情况下,地铁换乘只有适应了客流段的不断变化才能形成合理的空间规划,为地铁换乘空间营造出相对交轻松的气氛。

换乘站换乘方式的不合理性。在我国地铁建成的城市中,地铁换乘站较多采用通道换乘的方式。这种换乘方式基于地铁、各换乘站的不合理现象的补救措施,其造成的乘客步行距离过长,不便于乘客搭乘地铁更是造成了换乘效率降低的现象。

关于地铁换乘空间的设计分析

根据地铁换乘空间的具有的特性,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以人为本的理念。

地铁换乘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地铁运输的实质即是为人服务,只有在其空间设计中全方位的满足人的需求,才能实现地铁交通的真正意义。

地铁换乘空间的安全性设计。保障地铁乘客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即是对于乘客在运输过程中防止跌落、碰撞、摩擦、滑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根据国内外出现的地铁事故分析,保障地铁运输的安全性不仅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运输人员的、生命安全,更可以保证人们和政府的财产损失。对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便要首先注意对于安全防护及防火设备的加护措施,加大安全防护意识的宣传力度,在地铁内营造轻快的环境,不仅可以放松乘客心情,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犯罪行为动机。从细节处为乘客考虑,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

地铁换乘空间的高效性设计。地铁运输在为人类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城市交通发展的运输。因此,在保障人们运输安全的基础上还应该实现运输的效率提升,而对于地铁是否能够进行高效率运输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第一,地铁的相关设施的布局合理性;第二,地铁内空间的结构组织是否明确;第三,关于地铁空间设计方案的全面性;第四,关于宣传标识的简单化设计。

在目前的地铁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者对于建筑结构的过分重视,导致其建设对于地铁内空间环境的忽视,使得他、地铁换乘空间设计出现局限性和灵活性,而对于现有的地铁换乘空间的设计却只是对于饰面上的简单装修,使其并不具有人性化的特色,因而更不能达到相应的以人为本的效果。所以,在换乘空间进行初步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做好对于地铁基本理念的全方位理解,在每一个细节处注意到地铁建设的全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地铁换乘及换乘空间的分析,可以得出,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地铁运输的全面发展,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城市人口众多造成的交通拥挤等现象,并可以由此改善城市交通,促进城市交通业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董玉香.莫斯科地铁建设与建筑设计回顾[期刊论文]-都市快轨交通.2007(03).

篇4

关键词: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

1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现存的问题

1.1地铁功能性的缺失

地铁站点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建筑,满足其功能性是一切设计的前提,公共艺术的设计也应当满足地铁站点的功能需求。公共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主要是指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对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中的元素进行改良,使之更好的为广大使用者服务。城市地铁的每一个环节都正常运转,发挥其功能,整个系统才能正常运行,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在体验过地铁带来的便利后,很多城市地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很多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的公共艺术设计人员都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对地铁空间的设计往往带有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习惯,难从城市地铁建筑空间本身出发进行设计,对某些部分的设计状态存在非专业化的现象。

1.2地域文化特征的缺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地域性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特征。创立具有丰富地域性的文化品牌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竞争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国内的理论大多比较陈旧,没有形成自己独特地域文化特色,没有形成风格和体系,盲目抄袭国外地铁建筑的设计风格个,是我国的地铁设计出现千人一面的风格。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铁站点空间设计,把传统的静态设计转化为动态设计,实现思想模式质的飞跃。

1.3艺术审美的缺失

城市地铁站点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人流交换的空间,更应该是传播文化,展现历史,营造艺术美感的空间。目前,我国的铁路空间系统环境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艺术审美方面关注较少,设计的重点仅仅是实现地铁内人流有效的交换,对于艺术感、人文情怀等关注较少,在目前我国地铁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建筑空间的艺术设计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地铁站点空间进行艺术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地铁空间的形态、尺寸、方位、意识形态等特点,以及使用材料的特点和技术是否能够达到,之后再进一步考虑使用者的审美和心理,如果做不到这些就很容易导致空间系统内部公共艺术性的缺失。

1.4人性化设计的缺失

地铁空间的设计应该首先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重点研究人的生理、心理、认知、社会背景等特点,考察人与环境的关系。人性化的设计要建立在满足功能化和理性化的基础之上。现代地铁的内部环境中,往往在设计视觉图案上排列单一,尽管有人在维持秩序,仍然不能让人感觉到人性化的设计感,此外,设计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来组织空间,导致使用者对于环境的认同感、场所感消失,相近的空间布置,常常给人不知置身何处的感觉。

2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原则

2.1实用性原则

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应该在满足地下建筑空间功能性的前提下开展。通过理性设计,更合理的安排人流在城市地下空间的穿梭,并且保障行人从地下通道顺利到达地面,并且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使用者休闲娱乐和商业活动的需要。

2.2地域性原则

现在城市地铁空间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的需要,更是一个将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体现。地铁是一个城市和文化的符号,是体现城市地域性重要的载体,触及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地铁成为一个重要的载体,以地铁来展示城市的形象,基于此,在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上应该满足城市地域文化要求和地域的归属,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2.3美观性原则

地铁空间的设计不仅仅应该具有功能性,更应该遵循美观性的原则,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地铁空间是其他城市的使用者了解一个城市的重要途径,城市地铁空间的设计在细节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内涵,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其地铁的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就越应该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

2.4个性化原则

人和环境相互影响,环境是人们生活的行为场所,是人生活的物化体现。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应该符合个人的心理需求,分析各个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塑造人性化的使用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内涵的表达正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深入影响着它的使用者们。

3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方法

城市地铁空间体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针对前面提出的功能性、地域性、艺术审美、个性化方面的问题,下面从对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影响较大的引导系统、传媒系统、照明系统、公共艺术系统、通用设计系统几个部分展开研究,分析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的要素及方法。

3.1空间导向设计

城市地铁空间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系统殊的构成部分,在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的同时,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地铁站点空间,不仅仅是人流交换的空间,其作用不只是停留在“通过”这一简单功能,它们像城市的建筑一样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一个综合文化艺术、科技、生态元素、人文素养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载体。

3.2空间照明设计

空间照明是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重点部分,是保障空间的实用功能提高公共艺术品质的重要元素。光的选择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一门语言,表达着对停留者的关怀,为使用者带去一份舒适与温馨的感觉,光照环境要做到与空间环境和谐统一。就照明方式而言分为自然光照跟人工光照两种:(1)自然采光:将天然光线引入地铁内部环境,这个过程不仅仅受到建筑的物理环境、地形、采光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地铁空间应该因地制宜的利用人行道、地面广场等场所,尽可能多的采用自然光线,尤其是应该注意放大光线在调节使用者心理的重要作用,给人以身处地面的感觉,在条件不允许时,即便是只引入自然界的一束光线,也不会给人与地面隔绝的感觉。(2)人工采光:由于地铁空间处于地下空间,其采用自然光的范围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照明的功能,因此,必须借助人工采光的帮助,实现视觉效能的需要,并且起到增加车站识别性的作用,通过采光照明提升空间的亮度,给人以空间扩大的感觉。

3.3地域文化空间设计

公共艺术的设计应当根据城市的地域特色,在地铁站点建筑空间的各个部分加以运用,包括建筑公共区各个界面,如墙面、地面、吊顶,公共设施如灯具、座椅、垃圾箱,以及地铁地面出入口地面亭,在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运用上面应当体现当地城市的地域性文化,传承地域性风貌,增强可识别性,形成鲜明的特点,传承地域文化。

3.4艺术空间形象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形态包括运用城市中的各种材料、各种造型、各种功能组合而成的建筑物,此外,还包括城市公共空间放置的各种绘画、装置等艺术作品。公共艺术种类繁多,规范性不强,公共艺术帮助增加空间艺术感,在城市地铁空间中运用的公共艺术包含标识、图示、悬挂等。

3.5通用设施设计

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少不了通用设施的设计,通用设计的理念是满足各种类型人群的使用需求,将公共艺术与通用设施巧妙的结合,可以在满足使用需求同时将公共艺术在不同类型人群内传播。通用设施涵盖内容广泛,设计对象贯穿整个城市的地铁空间环境,以电梯和动扶梯和楼梯升降机为例。电梯:电梯的设置对残疾人、老人、儿童在空间升降中具有重要作用。动扶梯和楼梯升降机:动扶梯的特性决定其优良的使用特性,既安全又方便。乘轮椅的使用者可以借助升降机实现上行和下行,尽管目前楼梯升降机还不多见,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一种趋势。

4结论

篇5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 导向系统 研究方法 设计教学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地面空间日益紧缺,地下空间与地下交通网络的建设正越来越被各大中心城市所重视,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活动从地面转向地下,人们身处地下空间,存在着众多与地面空间和环境不同的体验,具体表现在:

(1)地下空间环境相对比较单一,由于参照物的缺失,非常容易导致人们方向感的迷失;

(2)由于空间和光照条件的局限,导致人们的视觉识别能力相对减弱;

(3)由于阳光被遮蔽,容易导致人们时间概念的模糊;

(4)由于地下网络的复杂性和封闭感受,将会导致人们通过地下空间时产生幽闭感受等心理障碍。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在地下空间活动的人来说,交通导向系统对空间的公共安全和使用效率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的地下交通导向系统设计,由于对地下识别特性与识别效率的研究缺乏,导致设计和设置缺乏针对性,并不能完全适应人们在地下活动的需求。容易产生混淆自己所在位置,引起人们在地下无法有效辨识导向信息,造成地下交通空间的混乱,并随之带来由于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低下,地下通道方向不明确等因素而产生的公共安全隐患,尤其出现紧急情况时,缺乏有效导向系统设计的地下空间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就此课题,笔者在2010年至2011年底的一段时间内,以实践教学与课题教学的形式,围绕此课题进行了持续的课程试验与教学,期间指导学生完成了实地调研、设计实践、试验论证等多个设计中的重要步骤,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课题研究的能力。

一、地下导向系统的研究现状

本文讨论的地下导向系统是指通过传达有效的导向信息帮助人们在地下到达目的地的信息整合设计。其功能主要是引导人们顺利地在地下从事相关活动。

作为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国家出台过相应的标准来规范交通导向系统的设计和设置。近年来,专门针对地下交通导向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因其关系到城市运行的效率与公共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如日本学者Toshio ojim、Makoto Sei,德国学者Rauch Jfirgen等,从政府政策,导向系统的功能,地下导向系统的发展史、人居环境、心理学等角度探讨影响地下空间导向系统的设计要素,并对地下空间设计和防灾规划的策略,地铁站导向系统的规划、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研究,而美国和加拿大早在1950年就开始关注文字的识别性在交通导向系统的中的作用,并意识到其重要性,在两国一些地区(包括得克萨斯、宾夕法尼亚、多伦多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开发有针对性的导向系统专用字体,并于1966年、1977年和2000年了修改过的FHWA的多款字体版本用于交通导向系统,从而加强了文字信息在交通导向系统中的识别效率。德国著名的设计公司MetaDesign也从导视系统在空间中的布点和材料以及灯光的运用等方面出发,为柏林地铁网络设计了交通导向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柏林地铁的使用效率和公共安全性。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对地下空间设计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比较成熟,并在一些研究成果中比较多的涉及地下导向系统的理论和解决方案研究,然而,专门针对地下导向系统在地下空间安全性和使用效率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全面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关于地下空间导向系统方面的问题。仅有部分对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动态及一般性设计原则进行简单描述的论文文献。此外,也有一些涉及到地下导向系统识别性,地下空间环境特征以及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心理、生理特征,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与市政公共空间出入口在导向系统设计方面等问题的研究文献。一些国内中心城市也在地下交通导向系统的设计实践中有一些尝试。然而还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还是存在着众多问题,以上海地铁为例,存在着(1)信息不明确;(2)信息放置位置不合理导致用户无法及时看见;(3)部分图文识别性比较差等诸多问题。

二、当前地下导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地下交通网络与地下商业空间中,一些实际因素对地下活动有着各种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了空间、光照条件、行为心理,视觉心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实地调研、用户调查与资料研究,分析地下空间环境中由于导向不清晰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的种类及出现原因进行分类,从使用性与环境角度切入,以用户、交通导向系统与空间环境三个要素为基础,对现有地下导向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如下:

1.从使用性角度而言,地下导向系统存在如下通病

(1)公共标识不完善,部分标识识别性比较弱;

(2)导向标识设置过于孤立混乱,难易形成系统的识别与导向;

(3)导向系统布点不合理,缺少整体规划,导向标识安装缺乏规范;

(4)图形标识等出现错误规范及错误使用;

(5)英文标识缺乏及不规范;

(6)后期维护的缺乏与设计更新的低效和不及时;

(7)用户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导向系统各设计要素(图文尺度、风格化方式、使用方式等)之间的关联性缺失;

2.从环境性角度而言,地下导向系统存在如下方面通病

(1)对地下空间环境(城市大环境与地下小环境)的特殊性考虑不足,导致在交通导向系统设计的尺度与空间分部上缺乏科学性;

(2)导向系统载体(材料、工艺与形态等)的不能完全符合地下空间的特殊性。

三、关于地下导向系统研究方法的探讨

对地下导向系统的研究可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安全性、可用行和审美需求等理论基础入手,进行用户与环境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来建立地下交通导向系统的模型体系。以该模型体系为指导依据,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用户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产品语意学、公共空间设计等设计理论,进一步研究地下交通导向系统设计的具体对策,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此项研究时,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地下空间导向系统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用户、导向系统和空间环境的调研获取数据。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地下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的管理部门进行针对性访谈、地下空间用户的行为模式跟踪与调研访谈等途径,建立现有地下空间导向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导向系统要素种类、功能作用、地下空间图文识别、导向信息的载体、材料工艺、人机尺寸、使用步骤、裨益弊病等要素;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提请用户提出针对地下导向系统的不足与缺陷,获取相关改进设计的需求点,提出问题,及在用户调研的基础上探讨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2.由以上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地下导向系统对地下空间用户的使用高效性(图文识别效率、导向信息的及时性等)、公共安全性(疏散引导作用、危险提示设置等)、行为便利性(用户定位、搜索等行为的便利性等)、心理愉悦性(形态的美观性、与环境的适宜性、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的领先性等)及所产生的影响;

3.分析地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对视觉识别带来的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应该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1)地下空间环境特征以及参照物的缺失,对用户带来方向感带来的影响;

(2)由于阳光被遮蔽,对用户时间概念和视觉识别能力带来的影响;

(3)由于地下网络的复杂性和封闭感受,对用户心理产生的影响;

(4)地下空间的非开放性和复杂性,对公共安全性产生的影响。

4.地下空间中的人体活动形态研究,即包含用户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在内的行为心理学研究,以及相关的交通导向系统在布点方案对图文识别性与信息传达效率的影响;

5.包含形态、材料、制作工艺等设计要素在内的信息传达载体的运用与图文识别性与信息传达效率的关系。

笔者指导学生对这些因素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实践比对,在课程实践和课题教学过程中试完成了一套地下导向系统设计的检验标准。

四、关于地下导向系统设计的几点建议

1.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出发,充分考虑图文识别性

文字和图形的识别效率指的是用户阅读文字和图形的速度和准确度。对图形形式、文字的基本属性与版面形式在识别性与信息传达效率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规范地下导向系统的图形和文字使用法则,以此指导地下空间导向系统的图文设计,提高其识别性和识别效率。这在地下空间导向系统能否正确有效地发挥作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前期调研和基础研究中,我们发现图形和文字在不同的视距和空间环境中存着在识别效率上的巨大差异。尤其是文字部分,其识别效率直接受视距影响,在导向系统的文字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观看距离的因素。

此外一些文字的其他基本属性(字体、字距、行距等)也对导向信息的有效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过粗或者过细的字体都会出现识别困难的问题,影响识别的其他因素也必须被考虑,比如发光材料的光漫射现象等。

2.合理安排导向系统布点

在依赖导向系统行进的过程中,导向系统的设计者必须在地下空间中在用户需要时及时提供导向信息,导向系统的分布和设置应该尽可能的使人感到轻松和简化。

一般情况下,空间导向系统的布点有以下四种基本模式:

(1)连接体模式:通过某些中轴线把相关导向信息连接起来,形成导向系统;

(2)区域模式:通过区域划分来布置导向系统;

(3)地标模式:建立某种地标式的导向信息;

(4)街道模式:通过行走路线的指示,来布置导向系统。

根据地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和在地下空间殊的用户需求,使用有效的布点模式,合理安排导向系统的布点,才能有效引导人们在地下活动。

3.选择合理有效的材料与工艺

由于地下空间的环境特征和光照条件,在地下导向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可以适度考虑内发光设计和使用发光材料。在选择有机玻璃等发光的形式的时候,要注意光线漫发射产生的对文字和图形的侵蚀作用。

4.通过地下空间用户心理分析和行为模式分析,形成基于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的地下交通导向系统设计策略

通过地下空间导向系统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需要结合用户心理分析与行为模式来分析研究,从用户的行为习惯模式入手,以导向系统的物理功能为设计基础,使设计易于使用,有效辨识,且利于防范意外,提高公共安全性;以地下空间导向系统的心理功能为设计基础,使设计与环境更好的结合,在满足用户的信息获取去秋和用户人群的审美性等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美]大卫·吉布森编.王晨晖,周洁译.导视手册 公共场所的信息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

[2]向帆著.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2

篇6

关键词:散步空间;空间结构类型;组成元素;心理学

散步空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欢和肯定,在城市空间系统中占特殊的空间构成形式,城市的散步空间可以加强生活公共绿地,提供舒适安静的室外环境,体现当地文化城市的特点,还可以连接不同空间类型,形成城市空间的连贯性。即是人们户外活动集聚的场所,又是城市公共空间游憩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散步空间的形态

1.1散步空间组成形式。散步空间将不同性质定义的道路空间统一结合,形成散步的公共空间体系,根据人流的数量、人们的心理需求、空间的尺度、散步道路的位置等形成散步的空间类型。散步空间多为步行者的天堂,通过人们在其中来感受散步空间氛围。散步空间多以安静舒适的环境为主,富有一定的起伏感和形式美感,而空间内不同的道路形式和空间的组成的气氛的不断转化和变换是散步空间具有趣味性的关键。空间内的立足点是环境感受很重要部分,从立足点向四周不同的观望,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符合空间组成形式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1.2散步空间的组成类型。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性质和功能散步空间可分为以下几种。1)根据空间周边环境的特征划分。分为城市游憩广场、滨河地带、居民区道路空间、绿地空间等。2)根据空间形式来划分里与外、上与下、前与后的空间维度,因此,空间的形态更加的多姿多彩。

1.3散步空间组成元素散步空间组成的元素有很多方面,比如说人流的估算,根据周边的实际人流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对使用的人群的职业、年龄阶段、内心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解。第二,空间场地的安全性,在空间内易形成半封闭半开敞以及开敞空间,很多的散步空间容易吸引很多的流浪的人,并且他们选择长期在期间活动,很多的空间环境遭到破坏,使人们无法正常进入空间,造成一定的非安全空间。散步空间无法正常使用。第三,空间元素的归属感,很多的散步空间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包括植物的搭配,多采用本地的植物种植,并且与周边的环境具有很强的联系性。

2、散步空间的心理学

散步的道路穿插在各种的空间环境当中,但是人们选择的空间位置是不一样的。根据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在散步的公共空间中,人们喜欢选择边缘来坐下休息,即“边缘效应”。边缘空间可以带来更多的视觉空间的享受,视线更宽广,景色更加的丰富。当人们步行散步时,很难选择在空旷的场地中穿过,宽广的空间给步行者带来极大的不稳定的心理因素,所以在空间选择上更趋向于相对比较小的空间。对于散步空间来说,道路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道路空间的设计性质会给人们带来最直接的视觉感受,如果道路是平直的,在视觉上没有任何的美感。如果在道路的设计上增加曲线的设计,或者更多的遮挡元素在里面,会使散步空间变得更加的有趣味性,空间会更加的耐人寻味。

3、散步空间的社会属性

随着散步空间的日益发展,必定是城市空间中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散步空间的发展趋向必定是健康的,积极向上。散步空间独有的空间格局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益处。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现在城市散步空间现状

例如布法罗河道散步空间设计,此散步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的连线性空间,这种连接包含着空间内部与河道之间的可视性,利用减缓坡度来增加河道的可视性,另外与外界的联系则是设置多个台阶,具有特色入口和标示性很强的大门,并将散步道与休斯顿城市中心相连接。布法罗河道散步空间设计第二大的特点就是在空间维度上的连接,不断是横向的连接,还有竖向的连接。植物的种植也给道路增加了很多的色彩,种植的乔木以及现有的高架桥在休斯敦炎热的夏季提供了很好的遮阴效果。对于大多数的散步空间来说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后期植物维护和基本设施的护理问题,有的散步空间环境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使用率可想而知。空间环境的安静程度必定是人们选择的基础,空间周边环境噪音过大,不适合久待或者步行散步。

5结论

城市散步空间虽然在城市整个空间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空间形式。虽然人们对游憩的道路空间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还有很多的不足,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中主要表现为:城市游憩道路空间数量不多,且分布及其不均匀,缺乏系统化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联性较弱;文化内涵与空间形象缺乏地域特色;人性化的设计还不足,空间环境清理程度不够等。大多数设计将散步空间与人文历史环境分离,只是抽象化的景观布局与形式设计,忽略了本身的空间需求,造成了更多的相似性。

作者:王雅丽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凯化.丘陵城市居住区步行交通规划模式与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2]欧力.城市中心区步行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3]魏晓云.厦门市步行系统规戈Ⅱ研究EJ].城市交通,2008,6(6):21—26.

篇7

论文摘要:文章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高层建筑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问题,使人们对环境设计有了新的要求。阴影、聚风效应、街道情趣的丧失、拥挤的车辆、人行交通、绿地减少、纪念性建筑受到视觉破坏等外部空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008-02

一、空间环境设计理念的演变

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城市、建筑、环境已成为当代高层建筑设计的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多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高层建筑设计不能够停留在独立的自身完善的概念上,高层建筑的开敞空间、景观、轮廓线、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城市的生态元素。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在设计概念上的差异已不十分明显,绿化、树木等自然元素,也不再单纯地被列为外部空间的组成,而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组成的高层综合办公建筑的环境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应是围绕着环境设计而展开的系统工程,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开敞空间、公共空间、街道空间、车、人交通空间、体量、造型及动力供给、信息的收发等都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设计要从整体环境出发,同时城市环境条件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相应的限制和资源作为自身完善的系统,内部、外部的空间组成本身又应有明确的架构组织关系,使内、外空间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生态系统、文化传承等因素互相交织,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性原则要求以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为中介,建筑空间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积极介入城市环境系统,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其职能要素正突破建筑自身功能体系的范畴而越来越多地接纳原本属于城市的功能,从而使建筑与城市走向一体化。建筑空间中引入城市街道,中庭成为城市交通的集散枢纽,屋面成为城市广场,使建筑空间真正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建筑与城市相互联结、渗透。

(二)开放性

开放性原则要求适应现代化开放城市发展的趋势,将建筑的底部空间向社会开放,使其“公共化”,或将室内与半室内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供公众享用。这些大小不同、形态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既是某幢建筑的,也是属于城市的,每幢建筑的底部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并且与城市道路、人行天桥、街道花园等其它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空间环境,减少了堵塞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形成了富有活力与魅力的城市生活场所,并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多样性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

(三)步行性

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应将步行条件设计置于中心地位,机动交通应围绕步行交通考虑,通过集约化的交通组织,形成安全、舒适、宜人、连续的步行空间系统,系统由商店、娱乐场所、宾馆及居住单元构成,其中将充分设置人们能游憩的开放空间,以缓解现代城市空间的拥挤和嘈杂。在这个步行区域中人们更加亲密,公共交往和公共活动较多,从而营造了一个具有情感归属和情感认同的现代城市社区。同时,步行的实现可以减少车辆对能源和土地资源的需要,减少污染。

(四)文化性

高层建筑可以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插入体,每个设计都应是对现有城市文脉的尊重、认同与配合,从而使一个城市的秩序逐渐形成和完善,使居民保持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城市的宜人性。对于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与传承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对传统街道尺度、居民活动模式与生活习惯的尊重与保持方面。如旧金山的波特曼酒店紧挨着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奥林匹克浪子俱乐部,波特曼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同时吸收了周围建筑的一些独特的品质:如色彩、材料、肌理、尺度和形式等,最终使酒店与特定场所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五)人本性

城市的本质就要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现代城市中,街道因为汽车的介入成为交通的机器。钢铁和混凝土的发展使超大尺度的建筑物随处可见,因而,现代城市设计开始关注城市和建筑对人的满足,人性化设计就是一种从人的需求着手的设计思想。人的需求在实质环境中,主要表现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即通常所说的建筑和城市的使用功能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是要建筑和城市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良好物理条件。人的心理需求有:安全、认知、愉悦、多层意义等几个方面。一个好的建筑的城市空间,应该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高层建筑城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空间比例的设计,消解大体量的建筑主体对人心理的负面影响;其次,利用空间质感和色彩的变化,塑造舒适的、吸引人的空间环境;此外,精心设计庭院、屋顶花园等室外景观,并合理布置足够的、舒适和美观的并与整体空间效果匹配的室外设施。只有在每个细节的设计中都认真的考虑到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在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城市中创造出一个宜人的空间环境。

三、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一)路面设计

路面不仅是高层建筑底部人流最频繁的活动空间,也是人们视觉上接触频率最高的界面,路面不仅能满足路面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色彩、质感和构形加强路面的可识别性,以划分不同性质的活动空间,对人流进行引导和疏散,给人以方向感和方位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底部空间交通的安全性能。路面的视觉效果使人们产生独特的激情感受,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营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使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更具有人性化和情趣,吸引人们驻足进行各种公共活动,从而使底部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城市高质量生活空间。路面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铺装和搭配,注意以下要求:(1)通常以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材料为主,不同材料只在暗示空间的变化和提示不同区域的使用性质或创造视觉趣味时采用,并保证在铺装统一中多样;(2)铺地材料的运用应与其他水平界面要素统一协调,在统一中形成对比;(3)当铺地出现高低变化时,交接材料要变化,给人以明确提示。铺地与垂直界面上其他要素交接处最好以材料的变化来形成明确的过渡,较粗质的铺装材料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大面积使用的不同材料交接处,也应使用变化的材料以表示交接明确,交接材料要略高级一些。

(二)绿化设计

在现代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绿化的设计越来越重要,绿化的加入使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更加丰富。现代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充满灰尘。通过绿化的合理布局,可以改善城市局部生态,形成宜人的小气候。例如在底部空间区域的边界,种植高大的乔木,可以挡风遮尘,过滤空气中的尘埃,隔绝城市中的噪音。大面积的草坪可以降低地面的辐射热、调节建筑周围的小气候。绿化可以引申出多种空间创造手法,例如分割、围合、遮掩、过渡等。绿化设计应根据高层建筑与其场地环境的不同状况选择不同的绿化形式与空间组合。例如,在城市交通繁忙闹市区的建筑,应种植高大的树木来遮声降噪,减少烟尘污染。对于要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的建筑,可以选择低矮的灌木种植成“绿墙”气柔化实墙造成的封闭隔离感。对于用地宽阔的建筑,可在其周围种植大面积的草坪,点缀一些有特色的建筑小品,形成一个宜人的室外空间。

(三)室外设施设计

城市空间设计中,适用的设施是设计的重点之一。室外设施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空间是否真正适用。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空间设计中为满足人们的各种活动需要,及一些辅助功能的需要,应合理的布置足够的座椅、桌凳、路灯、垃圾箱、电话亭、售货亭、廊、亭、花坛、交通标志和广告牌等。这些室外设施不仅具有确定的使用功能,而且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空间品质。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目前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环境,很少有集纳人们停歇座谈的设施,特别是在商业建筑中,疲劳的人们一般只能靠在墙边或树下。可坐的设施不仅是座椅,还可以是水池、花坛、雕塑、台阶的边缘。

篇8

论文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设计中健康的室内设计、现代科技的设备使用进行了探讨,从外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内部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材料的选用等方面阐述了居住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体现了住宅健康设计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健康设计,环保节能,人性化

高层建筑的蓬勃崛起,不仅给城市增添了生机,给人们的生活、娱乐、购物等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人们生活外部空间变得狭隘、高层建筑的室内通风排污变得困难、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少、高层建筑的高能耗高物耗等,均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健康。同时消费者对住宅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选购时对住宅的外部环境、内部设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生活便利,更要居住健康。洛阳东方今典4号,5号,6号高层住宅的设计在外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内部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材料的选用、对自然因素的利用等均体现了对居住者身体健康的关注,体现了住宅健康设计的理念。

1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洛阳市洛南新区,紧邻洛浦公园,场地基本平整,地块条件较好。该项目一期工程包括4号,5号,6号楼及其裙房、地下室,总用地面积11.67hm2,总建筑面积200474m2,地上总面积184774m2,地下总面积15700m2。4号楼为一梯四户塔式住宅24层,5号,6号楼为通廊式高层住宅22层。

2总体设计

2.1场地概述

该地块周边交通四通八达,多条城市主干道环绕四周,市政设施配套完善,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均已通达地块,尤其是紧靠洛浦公园,地段极佳,区位优势极其显着。4号,5号,6号楼位于一期工程最北段,北面朝向牡丹桥头,正对东方今典规划商务区,南侧为正在建设中的花园洋房多层住宅区,东侧紧靠洛宜公路。

2.2总体布局

进行总体布局规划时,结合洛阳城市现状、周围自然条件及环境因素,综合考虑道路结构、功能分区、公共设施布局、建筑群体组合、绿化系统等,在紧邻洛宜公路一侧及最左侧设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车库设人行、车行分流,便于人、车流的出入和疏散,地下可停放590辆车;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配电间及空调机房。地上部分设167个车位,建筑四周道路环通,满足车辆通行及消防要求。

2.3立面风格及室外景观环境和绿化

该建筑紧邻洛浦公园,立面采用大块玻璃窗处理,居住于其中可享受优美的室外公园环境。同时,在保证布局紧凑、合理,交通通畅、便捷的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绿化(绿化率38.42%),创造和谐、幽美、明朗、亲切、大方及富有个性的居住生活环境。

3建筑设计

3.1建筑单体设计

4号楼24层,为一梯四户塔式住宅,设两部高速电梯满足垂直交通,两部剪刀楼梯满足疏散要求,户型面积110m2~130m2,平面布局紧凑,标准层使用系数70.5%。5号楼,6号楼均为22层,功能为通廊式住宅,其中5号楼布置小户型,每户面积47.11,可为单身白领提供居住休憩的理想空间;6号楼布置较大户型,每户面积95.66m2,可满足居住会客等多种功能。

3.2基于健康的室内设计

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在非采暖和空调季节,住宅中重视引进自然通风,并争取在夏季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节能),同时在公共空问如大堂、电梯厅等部位也加强自然通风;窗户的功能从重视“景观”和“采光”转而更加注重“通风”,并且实现大流量的通风,通过增大窗口和改革开启方式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色景观,提供有利于健康的室内环境。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能降耗,另一方面这种能实现“通风、对流”的住宅更加符合居住者对健康的要求。 转贴于

注重住宅室内污气及有害气体的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厨房、卫生间的污气和有害气体,解决常规竖风道串烟、串气、串声等现象。采用绿色、环保和无放射性建材,保证居住者的健康。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节能、低污染和节能的健康住宅。将卫生问功能空问进行细化,浴、便、干、湿分开,利于居住者的共同使用,减少卫生间的清洁工作。建设集中管井改善住宅内部的空间环境。尽量减少物业维修管理对私人领地的干扰。机械通排风系统设计,重点解决烟风道技术问题,健康住宅选用的新型专用的烟风道系统、接口配件和新型抽排风设备,均具备简便、直接、高效、独立等特点。

3.3现代科技设备的使用

1)照明系统。包括一般照明、应急照明、电源插座的设计。一般照明有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两个部分。应急照明有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主要设置在重要的机电用房、公共场所、走道及楼梯间等处。气体放电光源以采用电子感流器为主。当采用电感镇流器时,应首选功率因数高的,cos~o=0.9以上的节能型镇流器。

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在首层或地下一层设消防控制室,公寓及配套公建部分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设计,采用两总线方式。其中公寓每层走道及户内设火灾报警按钮(含对讲电话插孔);其他各部分根据使用功能设置相应的智能型或早探测器。消火栓处设消防泵起泵按钮,消防用电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分层设置火灾事故广播,平时根据具体需要确定是否兼作背景音乐。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设置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消火栓泵、喷洒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联动控制系统及手动控制系统。

3)电信、综合布线系统。为方便管理集中设置数字程控自动交换机房,电子计算机房设在公共区域内,根据工程性质综合布线采用干线星型拓扑结构方式。建筑群干线及建筑干线子系统数据传输选用多膜光纤电缆,语音干用非屏蔽(UTP)两类大对数电缆。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分级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缆线和连接硬件设备。住宅的电话线路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可与计算机联网并可接入城市网络。

4)楼宇自控系统。对通风设备、变配电系统、动力设备和公共照明(外景及地下车库)、给排水系统、热力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及环境检测系统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方式。

5)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监控系统;保安巡更系统;门禁系统。

篇9

论文摘要: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作为城市空间的主体,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空间的利用频率及人利用空间的方式直接反映了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因此环境的品质在与人的对话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与表达。文章通过对临沂市人民广场典型节点的使用活动分析例证了上述关系,并提出实质性的意见与建议。

0前言

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是行为的潜在因素,只有在适当的行为配合下才能产生影响;行为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它可以激活环境因素,也可以创造环境。行为的发起者——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人们对交往的需求,对知识的需求,对激情的需求等,都可以部分的在公共空间中得到满足。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富于吸引力并且易于接近的,以便能鼓励人和人的活动从私密走向公共环境。

《希腊游记》的作者,古希腊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保萨尼亚曾经说过,“没有大型公共建筑和广场的城市不配称作城市”。城市广场,作为公共空间中极具代表性一种形式,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中不可替代的标志性区域,常被誉为城市生活的“起居室”和“客厅”。显而易见,城市广场上的人的使用活动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具有多样化和人情化的特点。本文所选择分析的区域,便是位于典型公共空间中的使用空间。

1区位环境分析

临沂城作为鲁东南地区商贸中心,山东省最大的行政区,拥有常住人口为63.7万(2002年),旅游、打工造成的流动人口达到70万次。城市生活的丰富多样及市民们在城市中对休闲活动需要的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人民广场的形成。

临沂市人民广场位于临沂市中心区——东起临沂市主干道沂蒙路,西至新华一路,南起银雀山路,北至红旗路(图1),用地面积20.18hm(本文在此不讨论其面积的合适与否)。为保证广场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南北向的八一路在大约广场东西向中心从广场地下穿过,将广场地下功能分为2个部分:八一路以西为大型地下商场和超市;八一路以东为大型地下停车场以及部分以保龄球馆、KTV等为主的公众娱乐设施。广场西面为住宅区与商住楼,西南角为以电子产品销售、服务为主的商住楼;隔红旗路相对的是临沂师范学院分校及新开发的高层住宅区和商场;隔沂蒙路相对的是多层住宅区,广场东南角为桃园美食城、桃园商场及桃园超市;广场南侧为黄姑桥小区(多层)以及新开发的高层商住楼。总之,广场周围分布有市民及旅游者感兴趣的地点,可以解决衣、食、住、娱乐、健身等多种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能吸引众多的使用者。

2小环境分析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到,人民广场本身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区域,其四周的绿化起到软化边缘的作用,使得广场与周围的区域之间存在一个富于柔性的自然过度,形成空间上交融和渗透的和缓的过度区。

广场具有明显的布局及视觉上的轴线关系,有较明显的功能分区,每个区域有鲜明的标志物,使得每个区域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山高水长”雕塑,无论从平面布局还是视觉关系与色彩,都具有明显的形象特征,使之成为人民广场附近较大区域范围内一种方位感导向,成为该空间结构的暗示。本文所选择分析的为包括该标志在内的节点A。A点位于广场东西主轴上,西侧为大型圆形集会广场,东、北、西均为可进入式绿化(图2)。

3典型节点

该节点平面如图所示,其本身也可看为是一个大区域中的小区域。由于其所含元素的特异性使得该区域成为整个广场大空间范围内的典型小空间(图3、4)。①领域性。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玛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等级”理论,他认为人类有5种主要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个阶层。这5种需求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尊需求指的是空间的私密性和归属感。相对于整个广场而言,本区域属于半公共空间。②使用活动分析。人类生来就有“凑热闹”的本性, 喜欢观察别人也希望别人注意自己。使用活动或活动支持和允许这些活动发生的形体环境条件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要求,他们是相互影响和补充的两个方面。

3.1活动类型分析

简·格黑在《建筑物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空间的户外活动按活动对形体环境条件与质量的依赖程度划分为3个类型: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图5)。针对活动类型,笔者进行了调研与分类结果如表1。

3.2步行线路分析

人民广场的地理位置是决定人流方向与大小的主要因素(图6)。人的行为本身具有就近的天性,尤其在目的地可见并且障碍物可穿越时,必然会选择最直接的线路。由于该节点位于几个较大的商业服务与饮食娱乐之间,必然增加了该处的被穿越人次,从而使穿越该区的线路变的较为复杂(图7、表2)

映最为直观。通常情况下停驻时间的长短与环境质量的高低成正比。高质量的环境能吸引人的选择活动,给人以良好的空间感受从而刺激人从私密环境走向开放的公共空间。研究人的停驻行为尤其有利于空间模式的创造和使用者取得感情上的认同和共识。

笔者通过对该节点调研可见,雕塑周围A、B、C、D4块草坪边均设置可坐设施,在统计时间内A、B与雕塑东北的E点停驻行为使用频率最高。仔细分析原因,发现此三处多有树阴或阴影可遮阳。1、2、3、4的使用频率不同也是同一个道理。停驻行为反映环境质量的直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图8)。

3.4坐与座的分析

人们在选择与人交往或长时间停驻时多选择坐着的方式。坐姿利于人在交流中克服心理障碍,人们往往选择坐姿来体味物质环境之美。当然,只有可以选择坐姿的良好的物质环境才可以吸引人长时间停留。

通过对该节点座位使用情况的统计(图9),仍是南侧两处的使用频率较高。双向座位人们选择面对雕塑(即a、b、c、d方向)的比率为30%,有多数人选择面对绿化——柔性的绿色空间的方向(即图中A、B、C、D方向)。可以看到,物质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而且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取向。如同自然界的向光性一样,人类对于优良的物质空间环境也有潜在的趋向性。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存在问题

4.1.1可停驻空间与该区域缺乏有机的过渡

各类公共空间之间应该是和缓、流畅的过渡。从总平面图可见,广场四周空间质量好的区域仅占据了广场进深的1/5左右,人的步行本身具有就近的愿望,有一个例外就是远处的空间环境质量优于近处。中心标志区与周边柔性环境距离过远且中间缺乏可停驻的绿色空间过度,自然会使得该空间使用活动较少。

4.1.2缺乏柔性边界,场所

感有待提高过硬的硬化处理以及绿化处理上的不足使得该区域缺乏领域感、安全感和从属感。整个广场公共空间关系不明确,尺度过大且缺少明晰的边界,因而无人问津。

4.2相关建议

我们知道,户外活动的综合景象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与影响,物质环境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它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这些活动。自发性活动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才会发生。户外空间质量不理想,就必然限制了自发性活动的展开。而改善该区域白天使用活动的频率及性质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它的小气候——也就是它的微环境。因此,对于问题一,笔者建议进行景观修正,将通往核心区域的路径改为可遮荫的绿色走廊以引导步行者的进入;对于问题二,笔者建议广场周边增加乔、灌木的种植,改善边界柔性,增加广场与周围城市空间的柔性过渡。

5结语

建筑与空间的设计都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准则的。公共空间的目的便在于吸引人们从私有地域向公共地域的过渡,它必然要求空间使人能够看到正在发生的一切,使人有外出的借口与动机,使人有地方可走,有事可做。空间的利用频率及人利用空间的方式直接反映了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环境的良与否在于人的对话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与表达,也只有经过与环境的对话方能感知环境得当与否。

笔者所做的分析一方面在于研究身边熟睹之场所中人的行为与环境互为因果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其一可以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其二也在力所能及的小尺度上为完善空间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主题餐厅 主题性营造 设计手法

近些年,消费者追求消费体验与感受的主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事实上,从功能型消费向体验型消费转变,是消费者由客观因素(如价格、功能)向主观因素(如氛围、情绪)的转变。因此,对于餐饮行业的经营者而言,以富有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或服务,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是极其重要的,并促使主题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主题创意是随意、自由而丰富的,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主题是设计理念的表现,设计者需要结合城市特有的地域风貌和本土文化,采用具象或抽象的手法,理性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让消费者能够满足对空间主题性设计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选定主题前,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消费者需求,准确地进行设计定位。首先,根据地理环境和经济消费能力,确定主题的设计风格。其次,根据服务对象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确定消费主题。比如餐厅面向的消费者是学生,那么餐厅的设计就需富有朝气与活力,不能过于死板老套;而白领阶层不仅看重餐厅的人文环境,还注重消费档次。主题餐厅的平面布局、材料肌理、色彩运用、室内装饰陈设和灯光环境是空间表现的基本要素,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设计特点,探讨出主题餐厅的设计趋势。

一、赋予感情基调的平面布局和通透性的空间设计

平面布局是室内设计中一切的开端,餐饮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平面布局来表现主题,根据设计前期的定位确定就餐环境的感情基调。以人体工程学为理论依据,把握消费者在各个空间中的活动尺度,在功能的考究下运用室内的主题元素。整体的设计风格和理念是在不断的调整中构思成形的,在空间设计时需紧扣主题创意,合理划分和营造空间。整体性、连贯性和通透性是处理用餐区、工作区、交通流线的关键,就地取材并利用空间特有的形态优势可创造出趣味性的主题空间。如相对狭窄的空间会给人亲切的感受,直线方形的空间充满理性,而曲线形态的空间则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自然的氛围。为了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设计方案整体上应加强开放性空间的营造,而私密空间的多样化则可增添交流的趣味性。设计者并不需要对空间的性质进行硬性划分,私密性尺度的把握、材料和灯光的呼应,本身就是对主题的凸显。

二、原生态的材料肌理和暗示性的色彩运用

室内设计风格的组织形式和特点是由材料体现的,多样化的材料品种本身具有不同的质感和特性,而工艺技术的革新使之锦上添花。肌理作为材料的特性,会传递一种主题信息,如天然木材和石材的纹理表达出悠闲的田园生活情趣,钢材和素混凝土则具有强烈的质朴性格。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对立,为渲染空间主题氛围提供了有利条件,主题餐饮空间常利用构成和解构的设计手法,处理建筑材料的原始肌理。例如,“沸腾的螃蟹”是一家以海鲜为主题的餐厅,室内空间行云流水般地运用钢架和木质结构装饰,不仅突出了材料的古朴和冷漠感,还将美食、音乐和建筑空间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室内文化的表达和装饰材料之间趋于一种均衡,空间中视觉感官的感染力来源于色彩,其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均有很大的影响。主题为整个空间的色彩设计提供了依据,合理的色彩运用体现在色块面积的尺度把握上。

三、精简的装饰形态符号和人文色彩的室内陈设

餐厅需要通过一些元素来传达设计思维,作为载体的装饰符号既能形成鲜明的主题,又可强调地域文化特色。符号的创意来源于建筑、自然以及艺术本身,从具有和主题相似的概念或形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视觉元素,通过抽象的形式传递给消费者。如中式风格的室内空间往往采用中国传统元素符号,如榫卯、水墨画等。不受主观形式支配的元素符号,可以更直接地传递生活气息,并有助于提升整个空间的主题氛围。具有精神品质的艺术陈设对于主题设计的整体效果,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石雕、织物、古旧家具都能点缀室内空间,结合园林的设计手法配置绿化植物,既有引导作用,又能调节室内空气、减少噪音。如“老长沙龙虾馆”,餐厅入口处一侧是服务台,另一侧为品牌龙虾的雕塑,室内所有的线条都是刚劲的直线,营造出一种稳重大气的感觉,连公共和私密空间的分隔物以及两旁过道的装饰陈设也紧扣“龙虾”这一主题。

四、满足视野需求且主次分明的灯光环境

不同的室内光环境具有与之相对应的空间性格,这是由于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所决定的。运用光的语言发挥其元素魅力,可创造出情感丰富的空间氛围。为了保证设计语言的一致性,在线条流畅、强调材质本身的空间中,应祛除多余的装饰元素。既可利用材质肌理、室内陈设的反射光,又可借助建筑本身的装饰,形成简洁而有张力的冷暖对比,室外的阳光和室内的人工灯光可共同营造主题氛围。在处理主、次光源时,整体把握光的色彩、明暗及造型以满足人的视野需求,运用光源照射改变空间的原有形态可使其变得更加生动自然。

结语

成功的主题营造基于全面的市场评估分析,以独特的经营理念和设计思路从众多的餐饮空间中脱颖而出。在体验消费时代下,设计师应尽可能多地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挖掘主题餐厅的文化魅力,寻求切合主题的艺术形式,以独特的视角为人们提供满足精神享受的餐饮空间。主题设计并非单纯的形式符号,而是深层次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扬弃过程。随着人们消费品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主题餐厅只有创新求变才会更具生命力。作为新生事物,主题餐厅的空间设计不妨多从传统文化中去拓展视野,这不失为国内餐饮空间设计发展趋势下的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题餐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吴宗敏.主题餐饮空间的设计与策划[C].创新设计管理: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