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6:2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篇1

1.1柔性边缘在空间中,人们更喜欢停留在空间的边缘,显然是因为处于空间的边缘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感。而开放空间则有着模糊的柔性边界,既非完全私密又非完全公共,形成开放空间特有的流动状态,强调空间功能与学生行为可以有机互动、相互渗透、融合和贯通,使学生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更加轻松自在,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互动。

1.2吸引力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是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最愿意待的场所,在获取知识之余,也可以开心地玩耍。开放空间,是学生们的聚集中心,是人流的聚集点,并成为象征意义的交通枢纽。既然是人流的中心,则必有活动的发生,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重,他们会关心正在发生的事情,吸引他们参加到其中,有活动发生从而吸引活动的发生。

1.3灵活性灵活性即空间的易变性,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更应具有这一特性,以保证最有效的利用。用灵活性的手法解决空间连接问题,自由的隔墙或是灵活的家具组合将空间划分开来,灵活的过渡、转换,形成松紧适当、独立又相连的空间。

1.4多样性开放空间多样性涉及平面、空间的布局、色彩材料等方面,保证开放空间的新颖及个性,避免简单的传统设计。要具备儿童团体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应提供儿童个人单独的学习、休息和自我思考不受外界干扰的安静角落。开放空间的多样性、多功能性,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儿童在不同时间的需要。

2.开放空间类型及设计

小学的教室多是班级分隔明确,班级之间的交流较少,下课之后也只有窄小的走廊作短暂的交流,不利于儿童交流沟通和他们身心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校园建筑中应设置开放空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度。在小学校园建筑中,开放空间的类型很多,如建筑的走廊、中庭、露台、屋顶花园等。在开放空间中,有很多灰空间的应用,介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亦内亦外、内外相互渗透、时敞时闭的不定性空间,含有室内和室外的两种空间性质。

2.1建筑门厅空间小学校园建筑入口空间也即门厅空间,作为进入教学楼的第一空间,往往能够带给孩子最直观的空间感受。门厅空间是室内外空间的连接点和分界点,室内外相互渗透、融合,同时联系各个功能空间,是建筑空间中最为活跃、最有魅力的空间部位。门厅空间主要功能为人流的集散,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课余休息,但是小学建筑入口门厅空间有着自己更为独特的方面,深入的考虑学生们日常学习和活动的特点,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不一样的空间。在出入口的门厅中设置合理的高差,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成为临时的舞台,为孩子们的课间生活增添色彩;与楼梯结合,既是交通空间,也是交流空间;大台阶的设计,可以作为孩子们的游戏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图1);也可以在门厅处放置公告栏,布置学生们的作业展,活动的同时也能进行学习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在门厅空间中也包括一定的休闲区域、植物观赏区域、等候区等小空间,精心设计在大空间中的小空间避免了空洞和间隙,提高了空间的活力。例如在史家小学的入口门厅,将绿化、水体引进室内,增设了展示、洽谈、游戏等设施;地板、柱子明亮的色彩,同绿色植物、水体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倍感轻松;三层通高处理,空间更为开阔,学生的心理更为放松,为学生交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图2)。

2.2底层架空空间底层架空空间是开放空间的另一种类型,在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更有意义,不仅能够在有限的用地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同时还能起到改善校园空间环境的作用,位于建筑底层的开放空间与地面环境最为接近,能够丰富建筑的外部,赋予建筑明确的形象特征,加之绿化草地,如果适当地引入水体、小品等,使架空空间与室外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使人在架空层内也能体验到自然的亲切感,为学生们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这种大面积的有顶空间,同时使室外活动场地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扩大的室外场地,让学生们即使在下雨天也可以轻松自在的活动。

2.3廊空间廊空间是小学平面流线设计的重点,它是建筑内部的功能和流线设计最容易出彩的地方,走廊既是连接各教室和辅助用房的空间,同时也被设计成为了学生交流和休闲的公共空间,它的尺度和形态各异,相互穿插,我们从小学建筑的实际使用看到走廊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利用率是很高的,也是学生们聚集交流活动的主要空间。走廊空间可以有很多种类型,如在朝向活动场地的外廊,通常将其加宽,如此便可以有更开阔的空间,有更多的地面交往行为可观赏,走廊的扩大同时也能满足课间大量同学的聚集行为;平面设计中错动连接会出现较大的交通面积,几个教室之间设置没有半围合的空间,从而产生更为宽阔的开放空间,在其间我们可以作为图书角、交流学习角等(图4);在国外,开放式教育更为成熟,时间也更长,所以有很多将教室和走廊之间的墙去掉,或改为活动墙而形成融合型走廊,同学们互动交流,也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方法(图5);视野开阔的户外长廊也是廊空间的一种,在这里,孩子们放松心情、开阔眼界、饱览周围空间,如无锡太湖新城小学的室外长廊,将绿化与水体引入孩子们视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增强与外环境的互动。

2.4活动平台小学建筑的活动平台是指在地面以上的供学生活动的开敞或半开敞空间,与阳台相比空间更为宽敞,公共性更强,弥补了楼上学生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是休息、交流和玩耍的重要场所。活动平台的设计应该与室内空间有一定的联系,避免孤零零的,不仅扩大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同时也把光和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平台与室内空间的融合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加强了学生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联系。活动平台有很多的方式,例如,在建筑创作时也可有意识地让建筑体量高低错落,则每层楼的屋顶都可成为活动场所,学生们不用下楼也可以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当大片屋顶成为活动平台时,可以视为广场空间,可以布置一些景观小品等,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图7);同时在平面设计中,教室的交错布置,可以为班级设置一个公用的阳台,既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公共的活动场地,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室外环境的接触,成为孩子们课间的一片乐土(图4)。屋顶花园作为典型的顶层建筑开放空间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代校园建筑中,对于顶楼的学生来说,上屋顶比下楼更方便,屋顶空间如果能合理利用,也能成为良好的活动平台。因此屋顶平台的设计应该适宜人的停留,增加吸引力,注重与室内空间的结合。把平屋顶设计成可上人屋面,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共享环境。例如台湾光隆小学,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布置精心的绿化,使得空间的层次感更为丰富(图8)。

3.结语

篇2

关键词:校园,元素,人群行为,开放空间环境

 

校园的生命力和活力孕育在培养各种人才的人文环境和所属空间环境中,它不仅是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场所,更是广大师生的精神归属。人的行为对空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各种不同的行为决定了空间形态的构成。同时,校园空间环境的形式也必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人与空间环境具有相互作用,交往行为与空间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使校园空间更具魅力,如何使校园各个角落充满人性化的、使人身心愉悦、满足人精神心理需求的魅力元素我们需要站在人性的角度,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为立足点来进行调查研究。

校园空间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博士论文,元素。有些具有开放性,如校园里的运动场、文化广场等,可以给人群活动提供空间;有些介于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如学生公寓庭院,具有较强的领域感,利于创造安全、亲密的交往氛围;还有些交往场所设置在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灰”空间里,如空间景观通透、能挡雨防晒,是学生喜欢停留交往的教学楼的层架空层或连廊等区域。以下就人的交往行为与室内空间的交互作用作几点分析:

一、贴近生活的小尺度公共空间

从生活出发,小尺度公共空间,能够给人提供更多“不经意”的交流机会。大学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模式截然不同,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并非单一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满足,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自主研究、自由探讨、不断创新的校园环境,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

而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宽阔的场地,可以充分的利用房前屋后、交接处、建筑组群之间甚至大树下的树荫等大小不等的空间,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特别的设计,随意的位于校园之内,却能方便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偶发交往活动的需求。由于其空间尺度小,能够保障一定的私密性;据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上,在1—3米的空间距离内人们就能进行一般的交流,并且能够充分体验到以优异的人际交流所必须的细节。博士论文,元素。所以这样的小尺度的空间如果能够配以合理的环境便能让人感觉到温馨宜人,也能避免大空间给人造成的冷漠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盲目建设大规模“核心广场”造成的资金浪费,又可节约用地。

小尺度的公共空间贴近生活,可以利用校园本身的建筑物或者植物来进行构建,成本低、使用频率高是校园开放空间环境重要的部分。

二、以道路为主的流动性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面积日益扩大,校园规划中功能分区日趋明显,结构也日趋合理,校园内部的通行时间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校园内部的通行方式又多以步行为主。这样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和教师在以道路为主的流动空间活动的时间较长,这使流动空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博士论文,元素。

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角度出发,在校园步行这样低速的活动的方式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促进人们交往的极佳的方式。所以在道路等流动空间设计的时候主要路线应该足够宽敞以适应学校人流在时间上相对集中的特点;但在一般时间段里,林荫道由于其绿色景致和其乔木遮荫的特殊是最受欢迎的;而步行路的地面铺装和路边的绿化景观的设计应该使人感到愉悦为着眼点出发,穿过绿地的小路可以根据行人踩出的足迹进行一次施工来确定出最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的路来。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也是各种车辆的通行的地方,在流动空间设计要很好的处理各种交通方式的区分和衔接,考虑车辆停放的安全性、方便性和美观性等问题。博士论文,元素。

以道路为主的流动空间它指的不仅是人行为的流动,也可以是视线科穿透的空间,更可以理解为人行为所能触及到的大的空间,校园环境中它包括了道路及道路周围的活动空间,在对此类空间处理的时候要功能和美观兼顾。

三、校园广场—行为交往的聚集空间

校园广场是一个校园的空间,它一般是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大礼堂、教学楼、行政事务管理等等设施围合而成的广场空间,大的学校可能还会有数个建筑群形成特征不同的次要中心。几乎所有的校园里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场所,就像每一个城镇或村庄都有其公共绿地或城市广场一样,每一个校园都需要有一个朋友聚会、乐队表演、开办展览、举行集会的地方,人们来这里观看他人表演或只是课余放松一下。广场提供了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结构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聚集空间,一般来满足两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穿越和停留。而人在此空间的行为模式有很多种,比如:一人听音乐、看书、看风景等;两人多为聊天、看书等;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有小型集会、无计划群聊或商品买卖等;十人以上有表演、展览、聚会等。

校园广场这样的聚集空间是学生停留时间较多的一类空间环境,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全方位的进行考虑,比如在交通方面为保证安全应该是以人步行为主,也要避免因为道路不通畅而导致的人员滞留。在功能上为了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活动的需要考虑周边功能的支持,比如座椅的设置方式、座椅的舒适度、遮阳(雨)设施的设置、周围绿地植物的配置等等。

四、以人的行为为依据创造校园开放性空间环境

我们对校园内人的行为来对校园开放性空间环境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人的行为习惯为依据对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改造设计,以使得改造后的空间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使用。博士论文,元素。从而促使整个校园空间更加趋于完美。所以在对空间进行设计创造之前,设计人员应该深入到校园的师生群体中区,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在改造过程中更多的利用空间环境的多用性和灵活性,使得校园开放空间的点线面都能从细节入手,更加体贴入微的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博士论文,元素。

另外在相应环境设计也应时刻注意对原有价值场所的保护和延续,利用校园历史、校园文化。保留过去人们在校园里遗留的行为痕迹来加强校园空间环境的特有性,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空间环境的重要标志。

我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创造出一个既满足师生对公共活动空间需求又能满足个人自我意识的的校园空间环境,提升校园环境的品质,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环境,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人的行为心理与广场设计[J].城市问题.2008(8)

[2]李彦华、孙峰、司新林.“以人为本”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设计[J].当代生态农业.2005(21)

[3]钱俊.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校园空间建构[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8(3)

[4]柴彦威、沈洁.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

篇3

关键词:“SOHO”族;家庭办公;人性化;家居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SOHO”是“Small office,Home office”的缩写,可译为“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SOHO”族特指那些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在当今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SOHO”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SOHO”即是一种工作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SOHO”族需要自由的工作时间和自在的工作方法。本论文从“SOHO”影响下的家居设计,“SOHO”族室内设计的空间类型及规律,以家具设计为案例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SOHO”影响下的家居设计

“SOHO”生活、工作模式的出现是网络信息发展的必然产物。①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足不出户,知天下”的网络信息时代,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人们之间的传统关系也受到了新思维的影响和挑战,“SOHO”便是在全球科技、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办公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SOHO”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SOHO”具有鲜明的生活态度、工作方式。“SOHO”族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他们随意、自由、不拘泥于朝九晚五的行为方式②,他们更加在意的是有自己纯粹的个人空间,更加自由的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他们的工作空间和生活空间紧密的相链又相对独立。“SOHO”族和上班族最大的不同是工作和生活没有明显的分割,将办公与居家合二为一。“SOHO”族代表了充满活力的社会年轻力量,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新潮观念,渴望更多更自由的交往和机会,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标榜个性化,崇尚独特的生活行为。

“SOHO”对居住空间有多重功能整合的要求。“SOHO”族是以家庭生活和办公生活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所以对空间的灵活性有很大的要求;“SOHO”族工作的时间和周期也是多变的,这就使得“SOHO”族对空间的延展性有较高的要求;“SOHO”族的社交一般也是放在家中,因此对社交空间的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休闲性与亲和性,公③共性与私密性的融合也是其重要特征。基于以上特点,“SOHO”族对其居住空间的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办公、社交空间一体化④。因此在室内空间设计时需要将以上几点融合起来,不能割裂和偏废其一。

二、“SOHO”族室内设计的空间类型及规律

根据上文阐述,“SOHO”族室内空间可区分为封闭、开放、流动、复合四种空间类型。封闭空间就是在独立封闭的房间内工作,其限定性比较高,无论是视觉、听觉等隔离性比较高,适合性格内向,工作需要私密和安静的“SOHO”族使用。开放空间是外向性的,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趣味性,限制度和私密性较小,因为少了墙和隔断的限制,使工作空间和居家空间紧密融合,适合于性格外向、开朗的“SOHO”族使用。流动空间包含可以移动和收放自如的家具,把空间从静止变为生动,在空间设计中,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使空间保持最大的交融和连续,实现通透、交通无阻隔性。复合空间在一些面积较小,没有工作室的空间中,可以选择居家空间中较少使用的位置作为工作区域,使空间具有双重利用性质。

“SOHO”族的室内空间设计要根据职业类型、喜好以及空间大小来规划和利用。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SOHO”职业,不同的“SOHO”职业又决定了他们规划和利用“SOHO”空间的喜好。对于那些工作环境要求高或者藏书量较大的“SOHO”族,他们会选择独立的工作室,这种专属的空间都有着绝对的私密性,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被明显的划分。在一些小面积的空间中,他们会选择把工作空间和其他空间共用,这就需要有弹性的分割空间,找出两种空间缓冲的区域,通过这个区域连接两个不同的空间。

个性是“SOHO”家居空间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SOHO”族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观念,受到新事物的影响,强调个性化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注重个人的自由和自我的表现。“SOHO”空间的设计重视个性和创造性,不主张高档奢华,个性化的室内设计不是一种时尚,也不是一种潮流,而是一种全新的家居生活理念,设计师可以通过空间的变换使空间赋予自己的特色,具有个性。想象和情感是“SOHO”家居空间设计的重要要素。“SOHO”空间不仅仅是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而且是心灵的归属。为了情感的交流和艺术氛围的营造,在设计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想象的元素,运用单纯的直线或几何形体或具有节奏的符号和图案,使得空间有种节奏韵律感。这一表现手法深受“SOHO”族的接受和喜爱。

三、以家具设计为案例

目前在我国,专门为“SOHO”族量身打造和订做的家庭办公家具还未真正成型,也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SOHO”家具的设计还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多数的“SOHO”族都使用的还是普通办公家具,家具本身存在缺乏多功能和人性化特征。

“SOHO”家具设计应具备多功能性、人性化调节和可移动性等特点。“SOHO”空间要求家具在有限的空间内去开拓相对无限的功能⑤。因此,“SOHO”家具不仅要求功能齐全,还要可以摆放电脑、打印机、资料、书写台等,功能和布置上要紧凑还要充分利用空间,还要考虑电源的走向和插座的设计。对于空间面积较小的SOHO空间来说,家具的移动性和折叠性尤为重要。

“SOHO”家具设计应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符合人体工程学和“SOHO”的使用心理。“SOHO”家具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就是以人为主体,关注人性。首先,在确定家具尺度、坐面曲度、靠背斜度以及家具色彩、光泽度的时候要根据人体尺寸、动作幅度、功能性质来确定。当人和家具处于最佳状态、相互协调的时候才能获得舒适和愉悦的心情,提高工作的效率。“SOHO”家具的设计应充分建立在人体的尺度、构造、动作、体感、心理等基础之上。一套符合人体工程学的“SOHO”家具不仅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轻疲劳。

四、结语

“SOHO”族的出现使得家居功能更加模糊化,让有限的住所成为主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多义的空间综合体,对住宅的适应性和可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SOHO”空间进行设计时,除了强调实用性,还要注重个性化的表现,营造唯美的空间。在当今室内设计多层次、多风格的发展趋势下,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创造出有利于“SOHO”族身心健康的室内环境,达到人与环境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①鲁超,SOHO模式下的SOHO一族[J],魅力中国;2010(25)

②李雪瑶,SOHO工作模式浅析[J],中国市场;2010(28)

③方圆、王希俊,SOHO:现代办公住宅探微[J],科技资讯;2008(17)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空间利用;优化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ity of the lack of land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high-rise building a c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eavy. Combining with the "people-oriented" building the nature and the human nature in the design idea, from building entrance, streamline,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outer spac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ottom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public space an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used for practice, eliminate high-rise building itself brings distance sense of the person.

Keywords: high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Space use; 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层建筑已在逐步朝规模化、积聚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框架中,高层建筑的底部是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的临界点,它既属于建筑空间,同时又属于城市空间环境的一部分,所处的其位置至关重要。

建筑的首要条件是顺应满足人的需求,应“以人为本”。所以,摒弃不符合人们需求的部分,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在高层建筑的底部公共空间设计上,尽量做好建筑尺度的转变、建筑内部封闭空间和城市开放空间的过渡和连续,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进行优化设计。

一、建筑应“以人为本”

基于“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一座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到作为人的物质需求( 基本生活需要) 和精神需求( 安全、认知、愉悦、归属感等) ,底部的公共空间从各方面营造宜人的尺度,满足人们需要的环境空间,比如建筑形态、材质、比例和色彩。在城市里,大体量和高密度的建筑或建筑群势必会对人的心理需求造成压迫感、冷漠感和距离感,所以如何找到设计的平衡点是关键所在,尽量减少建筑本身高大体量带给人的负面效应,比如开放底部空间,使其更亲和、开放和人性化,从而弱化与城市空间的连接,实现有机结合。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二、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尺度的营造

交通的组织与优化

底部公共空间是高层建筑和城市交通连接的汇聚点,它是建筑内外交通的连接点,担负着大量的人流聚散以及物流与车流,从“人本主义”出发,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应合理安排人行、车行路线以及停车场。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妥善停靠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有很多缺乏对停车场的重视,存在车辆乱停乱泊的现象,影响了人们生活,不符合人性化设计原则。

建筑师在设计时应妥善安排停车场的布局,既要满足不同停车的需求,方便人行空间和车行空间的衔接,又不影响人流活动以及视觉效果; 停车位置应与出入口合理协调,避免出现人车混杂造成交通阻塞的现象。具体设计中,比如避开公共活动区域,合理安排与车行立交路线的关系,如有必要设计地下停车,方便车流和人流相连接,实现人性化的停车设计。

(2) 合理组织各流线

为保证人们的交通行为有序进行,底部公共空间应实行人、车分流,即人行与车行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楼前广场设计各成体系的行车区域和行人活动区域,面积大小由车辆和行人的数量多少来决定。

目前许多高层建筑周边流线繁杂,车流人流密集,仅靠独立的建筑场地,已经不能实现完全的合理组织各流线,需要综合考虑,结合城市交通的总体规划、建筑自身的特征以及出入口的设置等多方面因素,利用立体分流,将不同的交通流利用不同的高程来分流,真正做到人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建筑入口空间―――过渡空间

建筑入口空间是既联系内外,本身又具有空间的场所,是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的过渡空间,也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场所,它包括雨篷、门廊、前厅、台阶、坡道以及景观绿化等,它的服务对象是人,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满足人的情感需求。

建筑入口空间是过渡空间,所谓人性化设计,即成功完成人们不同行为类型、不同心理模式的过渡,按照人们的行为过程,完成动态空间到静态空间的转换、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过渡。在平面布置形式上,高层建筑的建筑入口空间,大体可分为平面式入口、凹入式入口、凸出式入口三种模式。不同形式的入口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平面式和水平式入口使人感觉亲切自然,不会有心理上的突兀感; 凸出式入口多突出视觉效果,内外空间相互融合渗透,富情趣感; 而上升式入口利用抬高空间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优越感; 下沉式入口则强调安全、稳定、围合的空间感受。

不同入口空间形式带来不同的功能和心理感受,所以在建筑入口空间层次的处理中,应综合考虑平面布置形式与竖向布置形式,切实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做到人性化设计。

建筑元素的人性化

色彩、质地影响人的心理、情感感受,在建筑空间里,不同的色彩、质地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感知的心理和情感,在底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结合人的需求,营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

色彩和质地是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重要的造型要素,它不仅能够完善空间的形体,也展示了视觉形象的调节和再创造,使外部形式富有力感。而对于空间的界面来说,使用合适的色彩和质地,能够改善不完善的空间比例; 同样不恰当的颜色和质地也会带来不适感,甚至破坏空间的舒适感。所以,设计师要懂得颜色视觉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合理的运用色彩和质地,切实做到人性化的设计。

外部空间的利用

高层建筑往往给人带来或多或少的冷漠感和疏远感,为减弱这一负面影响,通常会在底部设计一些富于生趣的小广场,它聚集人流,为人们提供休息、聚会、交往、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中的一个聚集的节点。

不同的广场形式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下沉式广场标高较街面低,给人以环抱的感觉,营造轻松,休闲的气氛; 高台式广场标高较街面高,在高台上不受周边交通干扰,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富于变化和情趣,对城市、建筑以及对人的心理感受都有积极的影响; 如何设计广场形式,是满足人们的行为心理的体现。

3 结语

在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每个细节的设计从这个原则出发,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消除高层建筑大体量带给人们的冷漠感和距离感,使人、自然、社会之间达成一种和谐。

参考文献:

[1] 朱伯钦. 城市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M]. 北京: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程 权. 宜人、舒适、便捷、高效―――多伦多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研究[J]. 建筑学报,1999( 9) :37-38.

[4] 克莱尔・库柏・马库斯. 人性的场所[M]. 余孔坚,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篇5

相互作用为标志的新的视觉文化,它以城市景观为主要载体,日

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文章从“城市街区”入手,通

过分析城市设计在公共空间的作用,进一步挖掘不同公共图像所

营造的城市氛围,从而总结出这种视觉文化的社会现实意义,提

升城市品牌形象。

The image of urban public space of the time is a new

visual culture marked with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which exert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all aspects of the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urban landscape. Starting from the “urban block”,

the article further goes into the city atmosphere created

by different public images by way of analyzing the role

urban design plays in public space. In this way,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is visual culture is summarized to improve

the brand image of the city.

一、城市街区的公共图像

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视觉图像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改变了文化交流方式。公共视觉图像(简称公共图像)冲击着语言文字艺术,并在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共空间图像”顾名思义是公共空间投射到社会群体中的视觉形象。公共空间既包含现实空间(如街道、广场等),也包含虚拟空间(如电视、现代网络空间等)。在这种虚实之间,“图像”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媒介物,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城市街区,由当地居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建造起来,是市民的生活舞台,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其视觉图像,演绎着城市的兴亡与变迁,呈现着城市设计和建设的观念和质量。

二、上海当代公共空间图像的分类

上海,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在历史发展中沉淀出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风格,面对全球城市的竞争,从盲目追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到重拾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城市地域特色,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特质作为城市公共图像的核心品牌资源之一被日益重视。

以街区为载体的公共空间图像主要包括:历史街区图像、商业街区图像、居住空间图像、创意社区图像。它们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变迁的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历史街区图像

改革开放以来,旧城改造,新商业圈崛起,老街区也面临着再开发的压力。如何协调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城改造更新的关系,成为当代环境空间设计的新课题。

上海多伦路文化休闲街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位于四川北路商业街的北段,平面呈“L”形,街短而窄,路曲而幽(见图2)。多伦路的整体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也有西洋建筑元素。这里的居民住宅多为里弄建筑,即使光线、通风、卫生条件不及现代高层住宅,但里弄的尺度和邻里关系仍值得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人们羡慕不已。

2、城市商业街区图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都市商业街陆续进入“升级换代”大改造阶段,上海大力发展以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市级商业中心从“三街一区”(1990年以前)到“四街四城”(1995年),进而向“四街六城”(2000年前后)的格局转变。

淮海中路位于卢湾区,全长2.2km,因其集聚了种类繁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法国情调的街道环境,被冠以“高雅淮海路”的称号。从建筑特色上看,沿街建筑既彰显典型石库门样式,又带有现代气息,高层建筑穿插其中,体现出上海特有的大都市品位(见图3)。在景观设计上,分布着大小各异的广场,形成了空间序列的点,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给整个街道景观带来生机与活力(见图4)。在装饰设计方面,饱含欧陆风情,建筑立面上的欧式装饰艺术彰显现代装饰的尊贵与高雅,与现代主义建筑相交融,呈现出多元化的时尚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

3、石库门居住空间图像

说到住宅,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石库门建筑是上海近代历史文化的代表,它的建筑形式借鉴欧洲的联排式布局,内部保留着江南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洋风格。(见图5、6)。

瑞安集团早在1997年就提出一个石库门建筑改造的新理念:改变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它新的商业经营价值,把百年的石库门旧城区改造成一片充满生命力的“新天地”。新天地位于上海市卢湾区(见图7),设计上保留建筑外型、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引进新的生活内容,将几种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1、历史表皮和现代功能交融;2、建筑新旧杂交,迸发出艺术和创意的火花;3、精心设计的街道开放空间、重要节点、景观和公园,可以容纳和诱发多种多样的活动。

4、创意社区图像

自2000年起,大批工厂随都市化的发展而拆迁改建,政府鉴于老城区遗留的大量工业生产空间,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以转变产业空间格局。

M50创意园位于上海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莫干山路50号,这里集结了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风情各异的厂房,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遗址。建筑改造和利用方面,在原有旧建筑上加以改造要比拆除重建更显历史韵味,厂房的钢结构与旧砖墙、斑驳的混凝土,让人感受到存在的真实与完美。整体布局方面,考虑到滨河地区与原莫干山路立面的形象重构,形成一条主要轴线,结合园内三条次轴,共同构成统领空间的基本元素。在不同空间节点处搭建骨架,形成丰富的点和面,利用点、线、面相结合,凸显有特色的地理形态特征(见图8)。M50自建成起,便受到众多艺术家的追捧,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以“上海时尚地标”为题,将其和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并列为推荐参观之地,成为目前上海最具规模和有艺术质量的当代艺术社区。(见图9)

三、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们看看这个城市,我们就能知道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城市结构的更新与完善,带动公共图像不断地发生变化。依托工业遗产转型的创意社区、赋予石库门生命与活力的新天地、推动城市功能升级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它们本质上都是历史的图像,却充分体现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态度。最具代表性的商业街区是大上海消费景象的集中体现,繁华与现代的气息留给人们无限遐想与渴望。

未来的上海仍在迈步向前,城市还在不断生长,人们不可能拘泥于前人创造的某一种特定风格,但已经形成的街区风貌也不会丢弃。对于一代又一代人来说,不仅要给旧街区注入新的生命,更要重视它曾经承载着的回忆,它有沧桑的历史,有活力的今天,也有不可预知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陈飞、阮仪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分类比较与保护规划的应对[J],城市规

划学刊,2008(2)104-110.

[3]扬・盖尔(丹麦)、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何人可等译,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3.140-143.

[4]王现玲,现代城市步行街的规划设计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商业,2010(7).

篇6

关键词:物流仓库,规划和设计,仓库规划

 

1物流仓库规划与设计的布局

1.1 物流仓库布局与设计

在确定需要的物流仓库空间类型之前,有必要地分析建立的物流仓库需要多少空间,决定所需物流仓库空间的第一步是对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作出预测。这意味着是根据客户在一定的存储时间决定各类货物的数量来决定,通常将安全储备也考虑在内。在计算各部分所占的面积时,通常考虑相对时期增长率。在公司对基本储存空间应有了大致的估计。还必须为过道以及诸如电梯、会议室之类设施留出所需的空间。通常仓库总空间的三分之一通常无储存功能。很多仓库通过计算机模拟对这些空间进行的决策。计算机能考虑很多变量有助对将来的需求作出预测,特别海关监管仓库,除符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外,还应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物流仓库总体面积为5千平方米,其中主要包括包括接货点,存储空间,办公空间,生活空间。

1.1.1 物流仓库与运输工具的接口设计

物流仓库一项额外的空间需求是为物流系统中的运输工具提供一个接口,即收货与运货接口。虽然这一接口可以是单一区域,但通常把它设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以保证效率。考虑到这些空间的需求,公司必须决定将接货点设在仓库外部还是将货物直接由运输工具上卸载到仓库内部。这关系到装卸货物以及存放设备与托盘所需的空间。

在货物整理及运输前安置货物的场所同样是很重要的。此外,对这一场所还必须有进行核对、点数和检查工作的空间。收发货物的体积和频率决定了对接货与发货空间的需求。

1..1.2 物流仓库按订单进行分拣的空间设计

配送仓库中的另一项空间需求是按要求进行分拣和组装。这些仓储功能所需的空间大小取决于货物的自然属性以及处理时所采用的设备。这一场所的布局对客户服务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1.1.3 物流仓库的存储空间设计

在一个仓库中,必须尽量最高效能地利用整个存储空间。公司可根据前面进行的分析决定存储空间的大小,这一空间将是物流仓库中占地最大的场所。与按订单进行分拣的空间一样,此外,应仔细考虑存储场所的布局。同时还必须考虑三类额外的空间。其一,许多配送仓库必须有空间进行回收工作,即将未损坏的部件从损坏了的包装箱中分离出来;其二,管理和工作人员日常所需的办公空间;其三,休息室、口岸单位生活空间如餐厅,公共场所及更衣室也需要空间。这三类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系列的变量,例如,货物的平均损坏量和重新包装未受损货物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回收工作所需空间的大小,而员工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所需餐厅和更衣室的空间大小。免费论文。

1.2 物流仓库布局与设计原则

一个典型的物流库对不同空间的需求,则还应对布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首先应考虑的是一般的布局设计准则。并采取以下原则:尽可能采用单层设备,因为这样做不仅造价低,资产的平均利用率也高。货物在出入仓库时应直接流动,以避免逆向操作造成低效运作;采用高效的物料搬运设备及操作流程,在操作流程中采用物料搬运设备能提高仓库运作效率;在仓库里采用有效的存储设计。也就是说将货物置于最大限度进行仓储操作和避免低效率运作的境地。即在对所储存货物提供足够的便利与保护的同时,应充分、彻底地利用空间;因受物料搬运设备大小、类型、转弯半径的限制,尽量减少通道所占的空间。免费论文。当然,也必须考虑到货物本身和它们所造成的一些限制条件;尽量利用仓库的高度,有效地利用仓库的容积。这要求同物料搬运紧密结合起来。虽然能够在狭小通道中调动,并将货物堆码到超过常规高度的装运工具可能很昂贵,但这样的设备潜在地节省了较大的综合系统的费用,因为利用高度的成本只相当于建造等容量存储空间费用的五分之一。毕竟,等容积的高层仓库(12-15米高)与7米高的仓库相比,前者占地面积不及后者的一半,减少了土地成本。

至于分拣和备货场所,必须注意到在一个配送仓库里,这一场所以短距离频繁运输为特征。因为要将各类货物置于分拣工人可触及范围之内,更有效地利用这里的空间是困难的。虽然采用物料搬运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频繁的运动需要更多的开放空间。

1.3 分拣区和备货场所的布局

物流仓库的分拣和备货场所有二种基本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最常见的,即采用将适当的货架和备货设备置于存储场所中,这基本上是将分拣、备货和存储场所结合在,如图: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变动的场所,它为存储和分拣、备货提供了各自的场所。为了更方便地进行操作,分拣库房通常比存储库房要小。免费论文。将分拣与存储分开减少了分拣的时间和距离,但同时也降低了仓库运转的灵活性。

2物流仓库实现零库存的规划与设计

2.1 零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物流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库存,就不会有商品流通。库存有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功能。但是,和从事其他物流活动一样,设置库存环节和开展库存活动,也必须占用和耗费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库存也会冲减流通的资金比较多,并且冲减利润的副作用,所以,使库存趋于合理化,一直是从事物流的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而零库存则是实现库存合理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形态。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其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品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零库存是在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并着手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际问题,实现零库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主要是资金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即投入产出比)。如果我们把零库存仅仅看成是仓库中存储物的数量变化(数量减少)或数量变化趋势而忽视其他物质要素的变化,那么,上述目的很难实现。因为在库存结构、库存布局不尽合理的状态下(例如,在行行、层层设库、库存相当分散的状态下),即使某些经营实体的库存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既不存在库存物资),但是,从全社会来看,由于仓储重复存在,用于设置仓库和维护仓库的资金占用量并没有减少。换言之,节约社会劳动的目的并没有全面实现。所以,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问题,零库存概念应当包含以下两层意义:

2.1.1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于无库存物资);

2.1.2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某些经营实体(如生产企业)不单独设立仓库和不库存货物,但并不等于取消其他形式的储存。实际上,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为了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如运输时间延误、到货不及时、生产和消费发生变化等),常常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只不过这种储备是采取库存或自行库存的形式罢了。从理论上讲,经营实体储存一定数量的产品,并由此形成“保险贪图”也是一种合理的行动,它与实现零库存的愿望并不矛盾。

零库存是针对微观经济领域内经营实体(企业)的库存状况而言的一种库存变化趋势,它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全社会来看,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零库存”。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其他各种意外事件,为了调控生产和需求,通常国家都要以各种形式(包括库存)储备一些重要物资(如粮食、战略物资、抢险救灾物资等)。因此,在微观领域内,一些经营可以进行“零库存”式的生产和进行无库存式的销售,但整个国家或社会不能没有库存。

2.2 实现零库存的方式

作为来说,建立仓库之目的是营业需要,营业仓库通过为客户存储、保管货物而赚取一定的利润,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它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仓库。委托这样的仓库(或物流组织)存储货物,实现零库存,有以下几点好处:

2.2.1受托方(营业仓库)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化水平高的优势开展规模经营活动,从而能够做到以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提供较高水平的后勤服务。

2.2.2委托方可以减少大量的后勤工作,能够集中能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专业流通组织大都拥有配套的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设备,也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资源,依靠它们去准时而均衡地向需求者供货,实际上就是利用企业的物力(库存物资)、财力去支持社会上的生产流动和经营活动。也就是说以集中库存的形式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从需求者的角度来看,依靠专业性流通组织准时而均衡供货,等于是把某些后勤服务工作交给了企业。自然,在这样的供应体制下,作为需求者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保留过多的库存物资,相反,会自动地缩减以致取消自己的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

2.2.3配送和配送制之所以能够使社会上的库存结构发生变化,致使某些经营实体的库存近似于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先进的、带有现代化色彩的物流运动或物流体系可以集中库存的优势为众多的客户提供周到的、全方位的后勤服务、能够有效地适应生产节奏变化和市场形势变化。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行为主体的企业,自然无须再设仓库储存货物和过多地库存货物。

3结束语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迅猛发展,物流已成为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货物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过程的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它不仅改变了生产贸易和运输方式,而且对发货人和运输服务提供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供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产业竞争焦点正在逐步转向对流通领域的争夺,物流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企业强劲的增长点。现代物流管理是企业对客户、运输、仓储等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目标是按照客户要求和服务标准适时地将货送到用户指定的地点。集仓储、运输等流程为一体,把货物从生产地送到用户手中。企业在其业务运作过程中具有环节众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的动态特性和实时特性较为突出。因此企业的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降低物流成本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通过缩短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时间,提高其流通速度,可以大大降低其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微. 中国物流产业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对策[J]财贸经济, 2003,(01) .

[2] 张新,田澎. 第四方物流及对物流规划功能的外包[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2,(02) .

[3] 陈杰,屠梅曾,孙大宁. 生态型供应链的设计及其管理[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2,(03) .

[4] 杨华俊. 加强企业物流资源整合 再造企业物流流程[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S1) .

[5] 黄权初. 物流服务供应方——第三方、第四方与第五方[J]集装箱化, 2000,(01) .

[6] 成思危. 复杂科学与管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03) .

篇7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生态均衡;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各国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也已被我国政府和市民所共识。而新型城市化的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与管理都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城市园林绿化与周围环境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些都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应用是有实际意义的。

一. 城市园林绿化含义

城市园林绿化是将功能、科学、设计等知识融入城市绿化建设的艺术手段,将具有不同形态、生长规律的城市绿化植物进行有序组合,使群体美、个体美和细部的特色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将所有绿化植物以饱满活力展现在人们面前。城市绿化的景观,不仅要有优秀选择规划方案,还要有专业人员指导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才能使城市绿化工程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并营建出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的绿化景观效果。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布局规划

景观建筑的布局主要考虑组合形式、对比与层次、空间序列以及借景。

1 组合形式

景观建筑组合形式包括:独立的建筑物为主景,与周遍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组群,自由组合,成为连续性景观,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围合形成庭院空间,形成半开放空间,有一定景观整体性;混合式空间布局,总体布局,分区域构图。

2 对比与层次

在园林景观建筑中,对比是把两种有显著差别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要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即在设计中要注意主从配置得当,防止滥用建筑元素而破坏园林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层次的获得主要有相邻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和室内室外的渗透与层次两种表达方式,可以用对景、框景的手法,也可以利用空廊及建筑空间穿插、错落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

3 空间序列

园林景观在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表达,组合形式通常可分为规则对称和自由不对称两类。规则对称经常在功能和艺术思想意境要求庄严的建筑和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中应用;自由不对称空间序列多用于功能和思想意境要求愉悦轻松的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在设计中需结合环境特点完成表达。

4 借 景

在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中,借景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借景需要把各种能够增添艺术情趣的形、声、色、香融合与场所中,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确保景色特点并富于变化。设计者可通过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借香组景等手段,利用景观建筑自身特点,达到建筑画面构图、景色融合与艺术表达的需要。园林对建筑的认同感方面,应该确保景观建筑能够在园林的空间中有准确、合理的定位,符合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和对景观整体性的期待。

(1)要有环境设计与景观建筑单体设计相互同步的思维。有相互统一的设计思想,考虑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采取技术措施和艺术手段,解决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矛盾部分,确保两者的相互统一。

(2)要有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相同步的思维。考虑景观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时应与空间环境进行整合,促使它们在反复不断的同步修改完善后能够有机结合,与景观协调。脱离整体,与整个景观设计割裂的片面单一的建筑设计时不可取的。

(3)要有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步的思维。景观建筑设计的最终建造是在工程施工允许的基础之上的,在设计中应避免单纯追求单体效果与景观追求而脱离现实,应基于对结构的思考完善构思,控制建筑设计

的展开。

(4)要有设计调整与环境互动的思维。理性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以及未解决的园林与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与人的矛盾,即使调整设计思路,避免设计效率低下。满足景观建筑在以上两个方面获得优势实属不易,景观建筑的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客观地分析人们心理特点和诉求,能够合理总结场所的现状与内涵,能够熟练应用不同形式的表达技巧,从而准确传达出自身的构思和意愿,完成与园林完美统一的优秀景观建筑。

三.当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问题

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十分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并把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但是由于园林绿化的规划理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的布局、层次、景观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地方只追求量大,没有追求质高,表面看起来绿地面积占地大,场面震撼,但实际其产生的群众亲近自然的效益、总体生态和社会效益却不成正比。许多公共绿地植物配置单一,树种不丰富,乔灌木搭配不合理,没有形成应有的层次感,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配比不合理,没有形成四季有花的绿地景观,无法体现城市园林景观特色。有些绿地的人工雕琢的气息太重,没有体现城市园林绿化的自然美,这不仅仅造成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成本高,而且造成后期的养护成本很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剪、维护。园林绿化规划中忽视了城市园林绿化是有生命力的,没有将建立城市园林绿化自身生态维护系统作为目标,只是为绿化而绿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不科学

城市园林绿化职能部门制定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往往具有局限性,没有通盘考虑,缺乏科学性。没有高水平、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就无法合理的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布局、建设,其生态环境的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应依据城市的人口、地理位置、现有的绿地水平、社会的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看见空地就插绿。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的比例中,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比例不协调,没有形成合理的配比,造成局部的失衡。同时,在区域城市园林绿地的布局中,也存在不科学的问题,如:居住区绿地分布不足,造成市民的休憩、运动都挤到公园,造成公园人满为患。郊区建设了大型的公共绿地,但是由于距离远,很少有人去游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闲置。在日常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中,职能部门没有后期的跟踪、反馈,绿地规划建成后,没有去评估绩效,没有收集市民的反馈意见,这样无法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新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能完成自身的功能特点,也能为其所处的环境增强艺术的氛围。

三.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对策

1.加强绿化规划中的计划性

长期的绿化规划主要是着眼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这种长期的规划必须符合城市长期的发展方向,而且这种长期规划决不能是某一任领导的个人意志的体现,必须是经过科学论证、受公众的广泛评价,并最终确定的一个规划。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应加强绿化规划的计划性,要长期与短期规划相结合,避免政府的短期行为,导致大量的财务、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长期规划要根据短期规划的成果和成效进行不断的调整,长期规划始终要符合社会总的发展需要,并且长期规划要能够引导人们更加重视城市绿化。但是也要注意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绿化享受,而非为计划而计划,所以计划在制定前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数据收集,计划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才能够为绿化的长期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强化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阶段的规划职能和参与度,确保园林建设各项指标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得以落实。

2.建立科学的园林绿化评价机制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城市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生态功能性综合评价,是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决策的依据。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城市绿化的客观要求和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城市绿化评价指标应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果等方面,具体为:绿量指标绿化的总量;生态适应性耐旱性、耐盐碱、耐疮薄、耐旱性、耐阴性、耐水湿;生态效益杀菌能力、滞尘能力、降温增湿作用和吸碳放氧能力;经济效益,如地价;景观效益。2)绿化功能的量化研究。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3)采用的技术和手段。因为园林绿化具有环境功能性、采用指标多样性和宽泛性,所以园林绿化的评价需要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有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城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掌从而握城市绿化指标体系,并进行统计,对采集的数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达到建立科学的园林绿化评价机制的目的。

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绿化规划设计需要符合特定的环境条件并且应正确把握好艺术美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保护延续了艺术美也支撑着生态保护。在实践中要注重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吸收古典园林、西方园林的艺术精华从事新的创造应注重综合利用城市学、环境保护学、城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来指导园林规划设计应在满足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前提下营造景观去营造赏心悦目的园林艺术美。

参考文献:

[1]、尹珊 等建筑设计中景观的利用对策探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

篇8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筑;景观融合;设计

大自然每一处能够提供舒适休憩环境的地方,大都有设计出色的景观建筑,景观建筑经营的舞台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景观建筑中既有方便休息与游憩、具有优美造型的亭台楼榭,又有艺术美观与实用功能并存的建筑小品,还有设置于场所,便于人们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设计师们利用合适的景观材料,通过理性的分析,感性的表达,藉由特殊的设计语言,将景观建筑落实在实际的设计领域中,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员。

1 园林景观建筑

对于园林景观建筑的定义,狭义的理解是精神功能超越物质功能,且能美化环境、愉悦人们心灵的构筑物。广义的理解,景观建筑包括城市建筑与园林中提供观赏休憩的各种构筑物,其设计需要遵循科学与艺术的原则,研究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进而进行规划、设计和修建管理。

1.1 景观建筑的类型

景观建筑主要有五种类型:

(1)游憩性景观建筑,主要是指具有休息和游赏等使用功能,且具有优美景观造型的建筑形式,如亭子、走廊、花架、榭、舫、园桥等;

(2)园林服务性建筑,目的为使用者提供基础服务设施,如小卖部、茶室、餐厅、厕所等;

(3)娱乐与活动设施,用以开展园林内部文娱、体育活动或园林与外界交流沟通活动,如游船码头、俱乐部、露天剧场、演出展览厅等;

(4)公共管理用设施,如大门、办公室、实验室、栽培温室等;

(5)标志性建筑设施,如园区内假山、雕塑、标识物等。

1.2 景观建筑的功能特点

根据园林景观建筑自身特点及其与周遍环境关系,通常承担着点景功能、赏景功能、引导功能以及空间分割功能。

1.2.1 点景功能

承担点景功能的景观建筑通常是园林中的主体部分,该种类型的景观建筑能够控制整个园区的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构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景建筑不仅自身景观效果较好,且要与园林自然景色相互融合,从而保证景观的整体性。

1.2.2 赏景功能

园林景观建筑在园林中成为一组景观画面的重点时,是为建筑的赏景功能。一组景观建筑物与园区景观结合,相辅相成,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该种功能建筑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朝向、门窗位置、体量等要素。

1.2.3 引导功能

引导功能是指园林建筑在景观建筑中起到的起承转合的作用。使用者的眼光接触到一处优美的园林景观时,游览线路便会自然延伸,完成“移步换景”,建筑可以成为实现此类引导的主要目标。

1.2.4 分割功能

园林景观建筑常常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变化安排给人以艺术美,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门窗、园洞等都是组织空间与划分空间的优良手段。景观建筑的分割功能就是指建筑本身在园林空间组合和布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 景观建筑设计与景观融合

优秀的园林建筑在使用上需要保证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造型、功能与环境特点,二是园林对建筑的认同感。在景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能保证这两个方面的完善,那么建筑的设计将是成功且具有一定内涵的优秀作品。

建筑本身的设计,应该确保园林景观建筑的结构合理、造型优美、功能性完善。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2.1 选 址

园林景观建筑选址决定建筑的设计思路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景观建筑和周边环境互动交流、发生对话,成为和谐统一的有机的整体,是建筑设计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选址方面,应因地制宜地考虑生态、地形、水体、植物配置等问题,设计的建筑既要恰到好处地注重突出自然景色特点,又要有自身存在感,成为一处独立的风景线。此外,也应充分考虑立地条件,考虑土壤、水质、风向、方位等地理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2.2 定 题

景观建筑的定题主要是对设计初步概念性的思考和建筑语言的落实。设计者需要通过对建筑特点的构思和对建筑语言的表达完成景观建筑的结构、造型、功能特点和艺术内涵的表达。有一定立意的景观建筑,不仅能完成自身的功能特点,也能为其所处的环境增强艺术的氛围。

2.3 布 局

景观建筑的布局主要考虑组合形式、对比与层次、空间序列以及借景。

2.3.1 组合形式

景观建筑组合形式包括:独立的建筑物为主景,与周遍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组群,自由组合,成为连续性景观,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围合形成庭院空间,形成半开放空间,有一定景观整体性;混合式空间布局,总体布局,分区域构图。

2.3.2 对比与层次

在园林景观建筑中,对比是把两种有显著差别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要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即在设计中要注意主从配置得当,防止滥用建筑元素而破坏园林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层次的获得主要有相邻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和室内室外的渗透与层次两种表达方式,可以用对景、框景的手法,也可以利用空廊及建筑空间穿插、错落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

2.3.3 空间序列

园林景观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表达,组合形式通常可分为规则对称和自由不对称两种。规则对称多用于功能和艺术思想意境要求庄严的建筑和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自由不对称空间序列多用于功能和思想意境要求轻松愉快的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在设计中需结合环境特点完成表达。

2.3.4 借 景

在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中,借景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借景需要把各种能够增添艺术情趣的形、声、色、香融合与场所中,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确保景色特点并富于变化。设计者可通过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借香组景等手段,利用景观建筑自身特点,达到建筑画面构图、景色融合与艺术表达的需要。

园林对建筑的认同感方面,应该确保景观建筑能够在园林的空间中有准确、合理的定位,符合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和对景观整体性的期待。

(1)要有环境设计与景观建筑单体设计相互同步的思维。有相互统一的设计思想,考虑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采取技术措施和艺术手段,解决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矛盾部分,确保两者的相互统一。

(2)要有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相同步的思维。考虑景观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时应与空间环境进行整合,促使它们在反复不断的同步修改完善后能够有机结合,与景观协调。脱离整体,与整个景观设计割裂的片面单一的建筑设计时不可取的。

(3)要有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步的思维。景观建筑设计的最终建造是在工程施工允许的基础之上的,在设计中应避免单纯追求单体效果与景观追求而脱离现实,应基于对结构的思考完善构思,控制建筑设计的展开。

(4)要有设计调整与环境互动的思维。理性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以及未解决的园林与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与人的矛盾,即使调整设计思路,避免设计效率低下。

满足景观建筑在以上两个方面获得优势实属不易,景观建筑的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客观地分析人们心理特点和诉求,能够合理总结场所的现状与内涵,能够熟练应用不同形式的表达技巧,从而准确传达出自身的构思和意愿,完成与园林完美统一的优秀景观建筑。

3 结 语

篇9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茶不仅是一种人们喜爱的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礼仪的媒介,是人们用来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饮茶过程中沏茶、品茶、赏茶等步骤,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习传统文化和礼仪,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德。传统的茶文化景观都是采用仿古样式进行装修,配以梅兰竹菊等文人墨客喜爱的植物,建造成深宅大院的形式,体现茶文化的氛围。除了这种形式之外,鉴于很多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很有茶文化的意境,可以将茶文化嵌入到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形成山水茶舍的形式,既对茶文化的历史韵味进行了传承,也增加了实用性和观赏性,从而更能吸引游客,增加城市休闲功能。本文通过对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探讨,对茶文化的嵌入提供了一些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共享性;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山地滨江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气非常具有吸引力,山地滨水地段的景观设计须要开放以及多元化,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将滨江一带作为休闲、旅游、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的地带。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相结合,可以相得益彰,为滨江景观设计带来新的生命力,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城市紧密结合,为热爱饮茶的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基于共享性的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江景观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茶文化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自然风景优美,是人们舒缓压力,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广阔的水域可以平复人们的心情,带给人们包容感和归属感,山地空间又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目前,很多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多设计为现代化的建筑,高楼林立,造成人们更多的压力,阻碍了水边开阔的实现,破坏了滨水区的共享性,所以这种情况亟需得到改变和创新。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必须保证共享性的原则,利用传统茶文化创造出更加有意境的山地滨水空间,让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山地城市滨水景观,不仅包含山地特征,也包含水域特征,还有水陆交接的湿地部分,容易构成优美的环境,符合中国人有山有水的环境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相符合。针对这一特点,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嵌入到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是非常匹配的,既有水作为源泉,又有湿地和山地作为活动空间,打造成茶文化基地和景点别具风味。山地上可以进行茶叶的种植,形成茶园,人们可以进行观赏和采摘,而滨江地段则可以建设茶舍,可以凭窗观景饮茶,惬意舒适。山地城市滨江景观由自然、人文、人工三大要素组成,这种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将茶文化、水域、城市、山体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气息的生态界面,是城市人休闲、度假、娱乐的好去处。共享性设计指的是以共享性作为设计原则,注重协调人与环境的多重关系,将茶文化合理的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能够将其设计归纳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共享性范围之内。共享性原则的确立有利于山地城市滨水景观与茶文化完美的融合,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共享性资源,让游客都能享受到景区的项目,让景区的功能性更大,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2基于共享性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2.1设计概述

本文探讨的案例是滨水茶文化景观的设计,设计风格为中式传统风格,选取地段为重庆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一带的狭长地段。这一地段除了一些破败的公园和景观之外,缺乏设计和利用,无法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周围的设施也不完善,影响整体景观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将此地带进行共享性的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以将破败的滨水空间重新利用起来,打造出具有山水特征的茶文化特色景观,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茶文化爱好者,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去处。

2.2空间共享性的设计

对于空间共享性的设计,首先可以打通滨江地区的交通,让周围的居民更加方便的进入景区内,将水陆和陆路相结合,创造更好的观赏路径,为景区汇聚更多的人气,保障茶文化山地城市滨江景区与周边地区的衔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对滨水空间周围的道路进行梳理和整合,消除障碍。在其周围建立起林荫道,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等,增加广场的数量,让近距离的人们通过步行就可以到达,更加安全和舒适。在对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传统茶文化的元素,让人们漫步其中就能体会到传统茶文化的韵味,进入到茶文化滨江景观的意境中。

2.3自然共享性的设计

对于自然共享性的设计,可以采用符合传统审美的植物和景观造型,打造传统茶文化的自然景观,让整个滨江景区富有生命力,对滨水的环境进行改善,让景区的环境和植被多样化。建立起具有茶文化特色的景观,同时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嘉滨路整个滨水地段的绿化分布很不均匀,缺乏一定的完整性,生物和植被较少,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多采用缓冲地带的设置,对环境有效的净化,形成具有茶文化特色的休憩和旅游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4景观共享性的设计

对于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共享性设计,需要保证景观视野的多样性,利用传统的中式建筑打造出茶文化的风格,让观众移步换景,茶文化景观更加开阔和连续。建立起多视角的观景台,让游客通过不同的视角观看到不同的景观,为市民带来视觉上的茶文化感受,通过景观的打造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目的。在景观的搭建中可以选择与茶文化相匹配的亭台楼榭,石桥,长廊等,在植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竹子、兰花等,打造出茶文化传统韵味的环境。景观的设计是整个茶文化山地城市滨水景观氛围的烘托,也是景区的基础环境,所以必须采用茶文化元素相关的景观设计,与主题相结合,给游客带来传统茶文化的美感。

2.5主体建筑的设计

在主体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中式茶楼的风格,滨水而建,利用飞檐出挑的设计,打造古色古香的感觉。在配色方面,采用红柱青瓦,原木色等颜色搭配,加上雕刻镂空的元素,给人简约古典高雅的情调,让人感觉置身茶香古韵的环境中。内部的空间设计可以划分为主室和包间,保留茶文化传统特色的同时,增加通透感和舒适性。内部的装修采用茶文化相关的元素,增加凭窗眺望的平台,让游客能够一边品茶一边欣赏风景。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主体建筑是景区的点睛之笔,是游客休闲娱乐的主要室内场所,也是与茶文化最为契合,切实的品茶和体验茶文化的地点,所以主题建筑必须精致地还原茶文化的底蕴,让游客能够品茶、观景、会友,在这一环境下修身养性,颐养性情,得到心灵的休憩。

2.6行为共享性的设计

在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行为共享性设计中,需要让游客更多的参与到茶文化景观和活动中。利用开放的视野让游客能够更好的欣赏风景,配套的茶文化项目和设施的体验和参与,让游客更好的体验茶文化的内涵。可以在山地的部分进行茶叶的种植,为人们提供参观和采摘的空间,通过对茶叶种植、采摘及生产过程的了解,更好的了解茶文化。加入茶艺表演,采茶歌舞的演出等各种茶文化活动,丰富景区的游玩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其中。滨水地段可以设置丰富的垂钓,游船活动,让游客感受到茶文化生活的恣意,更好的放松心情,让滨水地区更加有活力,重新被利用起来。行为共享性的设计可以丰富景观的活动内容,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让游客得到更多的体验和乐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地城市滨水景观是非常难得的自然景观地带,很容易打造成风景秀美的景区。茶文化与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融合,可以让滨水景区更加回归自然,为城市居民带来休闲方式的好去处,成为高楼林立中的世外桃源。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对滨水景观的创新,能够更好的反映了城市的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形态。在具体进行茶文化嵌入式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打造时,要注重其共享性的原则,对其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将茶文化元素与其紧密结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打造出具有茶文化魅力和内涵的山地城市滨水景观。

作者:周涛 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远玲,朱捷.生态触媒效应下的山地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构建———以重庆茶园新区苦溪河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4(1):50-56.

[2]李畅,杜春兰.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弹性适灾策略———以重庆北滨路为例[J].中国科技论文,2014(5):529-533.

[3]辛雪,秦华.基于焦点物种保护的重庆山地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9-74.

[4]李敏稚.基于“空间关联”与“景观分层”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以大理创意经济园区城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5(2):103-108.

[5]闵颖,邢磊,王殊等.北方山区城市带状滨水开放空间的营造———以山西吕梁北部新城水系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北京园林,2013(4):12-18.

[6]曾旭东,张振华.基于区域生态优先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以重庆嘉陵江草街滨江景观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10(8):49-53.

[7]杜春兰,卢扬煦,李波等.山地城市滨水公园水敏性设计研究———以重庆市金海湾公园为例[J].包装世界,2016(1):96-99.

篇10

人们在城市里寻找出路,人们在社区里慰藉灵魂。对于社区中的居民来说,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社区的节能低碳,更加注重的是社区所具有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倡导“低碳、低压、低调”的生活态度,同样也渴望能生活在一个“低碳、低压、低调”的社区环境中。

本文的创新点为探究可持续社区的建设模式中,不仅仅是注重社区的节能、资源的可持续,更加注重如何以社区的主体—即居民为出发点,探究使社区具有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建设策略,来实现社区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

关键词:可持续社区;低碳;低压;低调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提出了将城市比喻成有机生命体,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很多个体细胞,另一种是由很多细胞相互协调组成的蜂窝状结缔组织。在生物学中,细胞液是细胞的生存环境,细胞液浓度过高,会造成细胞干瘪失水而亡。渗透压过高,导致细胞大量吸水膨胀以致细胞壁破裂。代谢强度过高,细胞会因养料的过度损耗而亡。从细胞对“高”生存环境的不适应来看,目前社区的不和谐也是因为社区处于“高碳、高压、高调”的环境中。

2、研究背景

人类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十分迅猛,城市化急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住宅产业的腾飞,各种类型社区层出不穷,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区的“量”能够满足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在“质”的方面却让人堪忧。这些社区单方面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能源的可持续,忽视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我心灵的和谐。从而造成现在社区的“高碳、高压、高调”的现实氛围。

3、可持续社区的解读

3.1 社区的概念及发展

社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表示由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着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

提出从社会学角度指的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可以定义为:一定规模的人遵从社会学的法律规范、通过设计的组织方式定居说形成的日常生活意义上心里归属的范围。

希腊学者萨迪斯在《人类聚居学》中将社区分为6级(如左图所示)。

3.2 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3 可持续社区

3.2.1 可持续社区的概念

牛顿有句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可持续社区的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点,城市生态学侧重社区的“生态”;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侧重社区的“绿色节能”;社会科学侧重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经济学侧重社区的“经济可循环”;殊途同归,都是力图通过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文化的手段来创造可持续社区。笔者通过总结得出可持续社区是个“低碳、低压、低调”的社区,如下图所示。

4 探究可持续社区的建设

4.1 “低碳”建设—节能社区

4.1.1建设“低碳”的建筑

就世界范围来看,建筑消耗了人类所使用自然资源总量的近50%,能源总量的40%。环境建筑学时代,英国学者肯特提出:我们后代关心的是我们带给他们的建筑师改善或破坏了生活质量和环境,而不是关心带给他们的建筑是后现代还是解构主义。

对于低碳建筑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科学描述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如选址上,尽量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等外在条件;建筑组合错位相设,提高通风的效果;调整建筑的位置和朝向,夏天能够有效减少日晒,冬天得到较多的热量;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级绿化系统;根据植物的习性,在住宅附近进行不同植物的搭配,达到夏天遮阴,冬天隔风的效果等等。

4.1.2 鼓励“绿色”的出行方式

4.1.2.1 社区交通系统规划的发展

从佩里提出“邻里单位”,到“雷德朋”体系的规划实施,都显示出了在建设社区的交通系统中的“人车分离”的思想。1963年布恰南提出了“布恰南报告”提出了将路面与路牙齐平,通过树木、停车区等等障碍物的设置来降低汽车的速度,实现汽车、自行车与步行者共用道路路面的“人车混行”的思想。以TND模式来规划社区,将整体化道路设计和土地混合使用相结合,居民较少的交通结合步行就能实现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作点的往来,区内的道路是相互连通的步行网络,步行道旁设有行道树,为步行者提供舒适惬意的氛围。精明增长提出了混合的土地利用,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4.1.2.2 实行绿色交通建设的措施

社区内部以及社区与外部之间地块的衔接尽量使用步行道。如果说社区内的广场、绿化和小品是脉络中的穴位,那么步行道就是连接各个穴位的毛细血管。步行系统的建设要具有趣味性和人性化的特点。在步行道设计方面,要多揣摩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心理,对路幅宽度、路面铺装等进行细化。因地制宜放置路旁的休闲设施、小品,使得步行空间舒适有趣味。另外社区步行道的选择也要考虑步行道两旁的建筑高度。 视距与建筑的高度的比值为2时,是步行者最佳的空间感受。

4.1.3 建设循环型社区

循环型社区,就是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延伸到消费领域—即居民生活之中,在保障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资源与能源减量使用,高效利用,已达到“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废弃物分类回收并得到初步处理,居民的消费 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深圳梅山苑社区针对城市中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明显的问题,开展屋顶绿化和屋顶种经济作物。建设了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在人工建造的湿地上选铺、栽特定的填料与植物,以生物无害化等处理方式来净化、降解生活中的污水的杂质,并将处理后的水回收用于小区绿化和灌溉。

4.2 “低压”建设—活力社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效率的要求和快节奏的生活,人们的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心理的不和谐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内心焦躁不安。“低压”社区的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低压”就是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通过对社区的功能、形式、元素和文化等多样性的方面提出建设措施,来促进人们进行交流和释放压力。营造一个有活力的社区。

4.2.1 营造混合的社区功能

一个健全的城市应该表现为各种流动形态的相互交织,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也应该各种生活形态、各种流动形态的载体。“社会—空间”统一是社区的特征,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合是社区发展的最高形式。因此,在社区中“同质社区异质化”就成为了解决社区单一的有效途径。

混合型社区是指在社区内部除了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外,还有数量较多的其他城市功能,功能是整合的。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就提出了“多样性”和“功能混合”的必要性: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对于一个,最好对于两个。这些功能必须要确保人流的存在,不管是按照不同的日程出门的人,还是因不同的目的来到此处的人,他们应该能够使用很多共同设施。

北京当代MOMA就是一个小型的混合功能建筑群体,由九栋塔楼组成,塔楼与塔楼之间是由空中连廊一一联系。一栋为酒店,其余为公寓。公共空间为三部分:底层是店铺、餐厅。中间为公共花园和5座山丘,高层为空中连廊,有酒吧、健身房、咖啡厅、画廊等等。但是这个群体的功能还是有所欠缺,如果将其中的一栋建筑用作商业办公,那么将会使这个混合社区实现工作生活娱乐一体化,将带来经济和环境的巨大收益。

北京当代MOMA(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4.2.2营造丰富的社区文化

吴文藻先生认为:文化的简单定义,可以说是某一社区内的居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物质的、象征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和社区不能割裂,社区是培养文化的土壤,社区的结构依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体现在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

在社区中,有四种文化层次: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即维护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是社区的表象文化。行为文化,也叫活动文化,指的是在社区中由社区人员共同通过学习、娱乐、生活等等共同的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在社区中,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来构建良好的物质秩序,人性中的好的方面激发出来,从而抑制坏的反面的成长。从而形成良好的精神秩序即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4.2.3营造多样的社区形态

著名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提到反对“少就是多”的现代主义简约派的设计理念。他认为狭窄的街道、霓虹灯、广告牌、快餐店的商标造型正好反映了人们对世俗趣味和市井文化的追求。

在社区中,形态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建筑形态的多样性、街道空间的多样性以及交往空间的多样性。

4.2.3.1营造多样的建筑形态

多样的建筑形态,是社区活力的外在表现。单一的建筑形态,难免给人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在社区的建筑中,既要追求“同质”又要“同中求异”。追求“同质”,即社区中的建筑不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讲究同种风格、同种类型。类型就是建筑的深层结构,房屋住宅就从房屋类型学进行排列、组合、重建。“同中求异”就是在外形或者细部设计上,给每栋建筑以细微差别,来满足社区建筑的多样性。如滨海城的设计,认为只有多样化的作品才能真正地实现多样化的社区。丹尼和茨伯格制定了在这个 社区使用的特定的建筑类型,这些建筑类型适用于当地的地理气候和当地的风俗地域文化。在住宅的细部装饰性设计上,则“同种求异”,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区:社区内没有完全相同的住宅,但是住宅与住宅之间是和谐的。

4.2.3.2营造多样的街道形态

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所述:当我们想到某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是客观评价一个城市的标志,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街道的空间形态的多样性也是社区有活力的源泉。

在社区的街道空间设计中,要避免直线型的通过式道路,在路边营造凹凸空间,或者沿着道路两侧开辟商店橱窗,人们在行走的同时能够欣赏橱窗里边服装或者各种工艺品,使得步行更加愉快。在进入社区的两侧林荫道,可以摆放些供人逗留的小品、座椅等等。

4.2.3.2营造多样的交流空间

环境行为学指出,人、行为、环境是个有机的完整体系,人是主体,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当然人的行为也会改变塑造环境。“我们塑造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在社区中,交往双方交际有两种不同形式:一个是小范围的、以偶遇为起点的自然交往模式;另一个是较大范围内,目的性较强的主题交往形式。

小范围的,偶遇式的交往方式是发生在习惯性的交通路线附近,人们在行走的路上匆匆遇到,短暂的寒暄之后就各自离开,这个对于交流的空间形态要求是比较低的,唯一的要求是交通路线附近的环境是宜人的,人们愿意步行,愿意在其间行走而增加面对面的接触的机会。

较大范围的目的性较强的社区交往空间一般发生社区比较大的空间,如广场、公园、健身活动场地等等,通过营造舒适的交流和活动空间就是非常必要的,爱德华.霍尔在《隐匿的尺度》的一书中提到了不同形式的习惯距离:亲密距离(0~45㎝)、个人距离(0.45~1.30m)、社会距离(1.30~3.75m)、社会距离(大于3.75m)。因此在社区交往空间的营造中,要塑造各种交往场合: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

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图片来源:百度)

4.2.4 营造多元的社区元素

一个社区的元素包括很多:人群、地域、生活服务基本设施、景观环境等等。建设元素多样性的社区就是满足:混合型社区、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服务基本设施以及随四季不同的丰富的景观环境。

4.2.4.1 人群的混合

英国的的贝丁顿社区,它是一个提倡“生活不需有车”的社区,其对社区的房产进行了有效分配:三分之一的房产用于公共商业设施,如图书馆,zed吧及游乐场所。三分之一用于出租,出租给在社区附近上班的员工。三分之一以传统出售的方式上市销售。公租房的分配不仅使社区的交通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主,而且使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居住在一起,通过公共设施的共享使大家能够得到沟通,使人们感受到了一直所寻求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4.2.4.2配置满足不同需求的生活服务设施

生活服务设施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于社区的基本设施的要求是不同的: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出发,来创造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多样性;年轻人的生活服务设施则更倾向于锻炼和竞技;儿童生活服务设施方面,国外对于儿童的空间利益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亲儿童城市计划”(child-friendl city)。在此计划中,提出了儿童对于社区建设的公共参与,并且也提出了儿童游戏场地应该纳入到早起的规划决策,而非仅存在于环境设计之中。

4.2.4.3创造优美的社区景观

在社区中,通过景观环境的多样性也能增添社区的活力,在园林种植方面,将社区建成繁花似锦的春天,绿荫暗香的夏天,霜叶似火的秋天,翠绿常延的冬天,以生态园林为依据,创造出复层结构,保持植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总而言之,景观的多样性应注重点、线、面的结合。

4.3“低调”建设—品位社区

营造低调的社区,也是营造一个简单、自然、谦虚的品位社区。

4.3.1 营造具有协调感的建筑色彩

建设“低调社区”,体现在住宅颜色的品位。社区住宅立面的颜色也要遵循“”的原则,即社区内的住宅尽量为同一色调,避免过度的对比而产生不和谐的感觉,同时也要

使各个社区的色彩有一定的区别度。相邻地段可以适当地插人缓冲性的色彩环境。在选择社区建筑色彩之前,应该调查周围环境甚至整个城市的色彩,然后将色卡与这些分析结果进行对照,来选择相应的色彩。

4.3.2 营造具有地域性的社区风格

低调,就是坚持人本身最本质的风格,在社区中,社区的风格应该结合我国固有的传

统人居风格,以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来打造有品位的社区。如上海万科第五园,是中式别墅社区,其内部的建筑风格和氛围的营造,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社区中尽显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主要构成元素:宅屋、店铺、祠堂、书院、牌坊、影壁、戏台、街巷、池塘,以及传统园林的构成元素:塔(第五园标志塔)、亭(合院中的对弈亭)、台、榭、桥(拱桥、下沉桥、曲桥、天桥)、廊、径、石(叠石)、水、植物。小区布局按照徽州古村落的排列布局,村落依水而建,体现宁静、安逸的生活方式。

4.3.2 营造具有生命力的社区

李奥波的经典之作《沙乡年鉴》提出“大地伦理”,认为社区不仅仅是生活在里面的居民,将其扩展为包含无情世界的草木、山水、动物等的“生物社区”。在这个社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组成了一个有情与无情交融共舞的生命共同体。在社区中,通过对环境的营造来加强人与其他生物的对话,例如在社区一角开辟一块地,让居民种植蔬菜瓜果,或者在社区的水体里饲养小生物,塑造有生命力的社区。

5、结语

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等级”学说,揭示了人们的五个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社区满足了人们的低层次的需求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人们于是开始期望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建设可持续社区的过程中,偏重于通过通过技术、经济、交通等等手段来实现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不能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爱和归属感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环境的描述、对情调生活的营造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我心灵的和谐,从而来建设可持续社区。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编.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M].译林出版社,2006.08.

5、可持续社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 马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07

6、伊利尔•沙里宁,颜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07

7、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房地产的必由之路 王仕统 中华建筑报,2012,03

8、Katie Williams,News and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in the UK [j],建筑与文化, 2012,06

9、[美]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吕斌,可持续社区的规划理念与实践,国外城市规划 [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9

11、仇拥军,现代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中国城市林业空间[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7

12、社会空间形态与邻里交往, 曹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13、城市社区的社会可持续性与形态研究,汪思彤《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6

作者简介:

李铌(1965-),女,湖南临乡人,博士,副教授,硕导,城乡规划系副主任,研究方向:城市住区与城市设计;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邮编:4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