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艺术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4 16:0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艺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艺术设计

篇1

关键词:公共艺术;人文性;地域性;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和谐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公共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一切具有公共性,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式都能被称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只有与城市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协调一致才是最适宜的,从大环境和系统的角度认识公共艺术景观是很有必要的。

淄博市文化中心处于淄博新城区核心区,核心区由四部分组成,从北至南分别为行政办公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和体育中心。贯穿南北的“金带、蓝带、绿带”将4个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整个新城核心区的建设联系纽带,同时也是市民公共生活的纽带。文化中心西侧为三组建筑共同组成的城市文化论坛,中部为与政府形象呼应的中央景观轴线,东部是休闲公园和大剧院。这三部分功能分区明确,与自然和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融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休闲舞台。

一、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人文性

淄博市文化中心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淄博市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文化生活平台。

公众参与的程度是艺术的公共性的重要方面,建筑、设计、雕塑、壁画等是具有大众性的艺术,他们直接向公众展开,不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它们都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公共空间。在艺术的公共领域,作为公共景观的设计艺术应该面对公众的反应,它是大众的、通俗的,这样正好映证了格林伯格的说法:“任何古典的艺术都是通俗艺术。”

在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注重城市文化景观艺术的环境建设,它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当我们看到巴黎、汉堡、纽约的美景,都无不为它那既有传统文脉又有现代美感的市容所感动。其中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创造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所达到的高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国际上,户外大型公共艺术通常称为景观艺术,像大地艺术、纪念性大型构筑等,许多优秀的景观公共艺术作品也成为该地区或者国家的标志之一。

现今,一些地方的城市广场、公园由于设计中忽视景观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许多“尺度巨大,夏无遮荫之地,冬无御寒之所,无人问津”的废空间产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要使这样的现象不再发生,就必须强调设计结合人的行为需要,充分运用多种人性化设计手段来塑造多样化的环境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终有效激活环境空间的诸多功能,形成富有情趣和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我们的周边都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如何使之更愉快、舒适、有意义、是我们的艺术应该扮演好的角色和任务。

淄博市文化中心满足城市文化交流和展示的需要,为淄博市建立了一个城市级的文化交流场所展示平台,促进和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注重文化和内涵,为市民提供雅俗共赏的文化交流展示平台,体现文化内涵和参与性,融入其他功能以增加文化中心的持续活力,结合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景观要求,合理确定建筑布局,处理好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功能相近或有使用关联的建筑可以灵活组合。建筑造型独特新颖,建筑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标准适当超前,整体协调。

在设计中我们分析了景观四个特征,开放与公共、连接与沟通、台上与台下、简洁与硬朗,平台上简洁大气,平台下通透生态。项目定位为营造简洁、大气、通透、生态的城市客厅。我们把整个园区内统一考虑,全盘布局,将水、绿、人、气自然的沟通形成整体。从园林景观规划的角度,我们认为建筑不应简单直白的与环境和人对话,我们更愿意通过绿化的软化和过度,将建筑周边形成掩映、变化丰富的空间,最终使建筑最美的一面展现在游人面前。金带体现的是连接与汇聚而不是割裂。除了要将自然引入建筑空间外,文化同样应从建筑空间延伸到自然中。

二、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地域性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也发展迅猛。面对现代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的尴尬局势,再来谈及公共景观艺术的地域性关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之中,只有做到充分的地域特性关怀,才能让作品保持并彰显不同城市所独有的文化韵味,同时也才能让作品本身散发出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

不同的城市在不同地域发展出不同的地域性。所谓地域性,是指由某一特定区域不同的地形地貌、民族种属、文化习俗、历史沿革等因素经过长时间的统一定性而形成的认识事物的独特视觉及心理感受。地域性内涵丰富,主要包含地域独特的历史地理、物种及由此衍生的地域独特文化。所谓地域性关怀,就是对地域性特征的充分尊重和适应。在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和实施活动中,只有尊重并顺应这个城市的地域特性,才能创造出适合当地大众需要的公共景观,才能让公共景观艺术作品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生活,并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载体。

像世界上许多大城市,例如巴黎和纽约一样,淄博将会有许多好建筑,并且有自己的地标。淄博市文化中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美好的远景和许多期许。如此大规模的综合项目将会给这座城市带来深层次的变革。不同的地标代表淄博的历史和其独特性,由多个区域及其基于古典文化元素的特别设计的建筑组合而成。

因此,地域性不仅能体现不同城市的风格特征,也是体现不同城市独特文化面貌的重要因素。地域性关怀重在对广大群众心理需求的关怀,城市公共景观是城市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创作中,只有注重对作品存在环境的调研,注重公众的参与与沟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充满地域特色的公共景观作品

三、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在公共艺术领域,开放性使公共艺术景观涉及到全民的生态意识,涉及城市用地、水资源绿化等众多环境,涉及人们的生产消费观念,涉及到历史遗产保护等问题,因此,公共艺术景观体现的生态、人文意识使得很多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着绿色生态和人文的和谐。

淄博市文化中心与核心区中轴线金带及绿带休闲公园相结合,提供一个全新的体验。这里新鲜的空气和生态的绿洲,为淄博居民提供最好的日常户外活动场所。结合剧院音乐厅的大型公共活动在夜晚和周末呈现出夺人的效果,成为淄博文化娱乐的核心。

(一)绿色生态

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实施,绝不应脱离对城市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思考。如果没有适合人类生存很愉悦生命精神的环境,而仅是纯粹的艺术物件,或者以破坏和失去前者为代价,那么艺术的魅力及其内在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细心地将公共艺术创作设计,融入到其地区的生态及景观维护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人文遗产

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与本地域的人文规划设计是分不开的,它建立在城市规划、自然形态及人文基础之上,并对自然和人性深度关怀。公共艺术不仅是装点城市中心区域及广场,而是使其在城市分区规划中融入,成为不同形态社区文化和居民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变迁,给我们留下很多非常珍贵的人文遗产,这些都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资源。

四、结语

在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中,我们正在呼唤着公共艺术时代的到来,这首先需要大众的自身意识和行动。应该说,在当今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不能仅停留在某种宏大的纪念性、歌颂和宣传的模式中,而应该使公共艺术与景观的设计,更多地深入到市民百姓的社区生活空间中去,并以亲和、自然、愉悦的伴侣的姿态公众对话,引发互动的审美效应。城市的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梳理,人的生存与环境、生态、紫园的冲突。城市是文明的象征,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根本上也反映着人与文明的关系。

“伟大的艺术家从来不是迎合观众,二是征服观众。”这句话可以用来评价美术史上的历代大师,但公共空间面对的并不是主动接受艺术的观众,而是任何可以进入特定场所的普通市民,他们的意见足以毁掉任何和他们的趣味相违背的东西。

现代的公共艺术景观范围更为宽广,是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空间,甚至整个大地都能成为其展示的舞台,也体现在景观规划师、城市建筑学和艺术家之间的融合。公共艺术景观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联系在一起,它融于和属于整个城市,因此设计师有责任通过自己的设计将公共艺术景观融入城市,改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2003.8.

[2]鲍诗度等著.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3]翁剑青.公共艺术与公共精神.2002

[4]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4.3.

篇2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园林景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设计师的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园林艺术设计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这就意味着设计师在创新过程中对各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艺术设计,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

1 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过程

1.1 铺地设计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尤其以广场设计表现突出。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研究,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不是去研究如何发挥铺装对景观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以为这样就好,其实不然。

1.2 墙体的选择

90年代初,墙体多采用砖墙,石墙,虽然古朴,但与现代社会的步伐已不协调。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现正受到广大人民的亲睐。不但墙体材料已有很大改观,其种类也变化多端,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护坡挡土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现代的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己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1.3 园林摆设的分布

园林小品的种类多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在具有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西单文化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坐椅,因为没有其它可供人坐的设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4 景观构筑结构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过去,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现在,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检查井盖的处理,在中国,对井毫不修饰,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一般。

2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分析

2.1 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

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常使生硬的建筑物变得柔和,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使建筑物这个凝固的音乐更动听。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生气勃勃,使建筑这种人工品更好地融入自然。植物丰实的外形、弯曲的枝干,各种流畅的叶形与建筑物的直线形成对比,弱化直线的生硬。园林植物丰富的色彩往往可调和建筑物的色彩,浅色的建筑物与深色的植物可相互衬托又相互调和,从而产生美丽的视觉效果,如鲜丽的花色、叶色与隔壁浅色的墙面形成对比。植物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建筑物也有了四季变化,打破了建筑的季相单调,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非凡种植的植物还有导游作用; 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爬山虎可使建筑物墙体变绿,而降低室内温度,高大的植物可遮挡如厕所及垃圾点等建筑物。

2.2 水体景观设计

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喷泉在现代景观的应用中可谓普遍与流行。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尽管如此,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出现另一种境界。

2.3 亭的庇荫设计

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普遍存在,其形式多种多样,选址灵活,或伫立山岗,或依附建筑物,或临水,与植物配合形成各种生动的画面,产生种种诗情。在亭的四面广植林木,使亭在林中,令人有深幽之感,使在亭中之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感。也可在亭的旁边种植少数大乔木作亭的陪衬,稍远处配以低矮的观赏性强的木本草木花卉, 人在亭中既可观赏花,又可庇荫休息。树木少而精,以亭为重点配置,树形挺拔,枝展美丽,保持树木在亭四面形成一种不对称的均衡,三株以上应注重错落层次,这样乔木花卉与亭形成一幅图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全国各个地方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各大城市,由于一些现实因素以及城市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人口聚集的主要场所,而城市中的建筑对人们的生活又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它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1],所以城市建筑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文化内涵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怎样做好设计好一个城市的建筑,其周围环境和景观的设计都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将艺术设计和景观环境相结合的理念,不但可以很好的解决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审美问题,还可以显著提高整个城市建筑的艺术文化内涵[2]。该设计理念必将越来越受到建筑景观设计者的关注,这也是未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大趋势。

1.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所谓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对环境艺术空间进行规划,并综合计划艺术构想方案。这里面不但包括了材料与色彩、空间与装饰、环境与设施等方面的设计,还包括了审美功能与实际使用功能的合理协调,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的手法[3]。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简单得说就是将环境中的景色进行美化,其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塑造建筑整体外部空间的视觉效果。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过程综合性极强,它的基础就是设计艺术学,另外所设计道德学科还有:美学、建筑学、行为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学科。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重要意义。环境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构成以及空间形态也慢慢成了学者的研究热点。针对城市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一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文地理,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巧妙地将艺术和设计结合到一起,这样有助于城市景观的深化发展。

2.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即首先只考虑建筑的规划设计,待建筑完工之后,然后在空闲的地方建设花园、水池、草坪等,而实际的景观设计不只是这么简单,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必须综合考虑环境设计,也就是说要在环境设计的基础上对整个建筑进行规划设计。在建筑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整个项目的开展以环境设计来指导完成。比如,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就应该将一套建筑所要设计的花园和草坪等项目纳入建筑的设计范围,所有的景观项目都必须贯穿于整个建筑的设计,以确保景观和建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环境艺术的设计方法继承了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将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融合,表面上看很古板的设计最后表明都是非常成功的。另外,在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还是环境,各项设计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保护环境,以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现状

就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总体情况来看,在设计过程中尚存在着许多问题,显然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降低了环境艺术性在整个城市建筑景观中所起的作用,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为:

3.1缺少内涵

当前,在建筑规划过程中不少城市都非常重视绿化,在景观进行设计时, 较为常见的现象就是大量使用花坛或草坪,这样做不但使环境的整体艺术效果不好,违背了环境艺术的美观性,还会显著增加城市绿化的投资,导致严重的浪费现象。此外,这种设计方案只是单方面注重绿化,导致整个城市景观看起来得显得优点单调,无法很好的彰显当地的人文地理特点,人们看到的是整个城市没有内涵而单调的一面,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2缺乏特色

很多城市当前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有些城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了追求景观的艺术效果而引进大量的外来品种,而没有结合植物自身的特点以及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引入。这种不加选择的引进外来品种的做法,不但使得景观建造的成本大大增加,还导致不能有效的利用本地的品种,没有本地的物种则整个城市便缺乏个性,无法全面的展现城市的特色。

4.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4.1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整个城市建筑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环境艺术的设计,该设计不仅要充分且合理地体现建筑景观的特性和功能,还必须考虑整个环境的艺术效果要好,景观设计非常关注整体的统一与和谐,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细节部分。在设计时,必须将每个组成要素都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并且对各个部分的特性都要进行合理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每一个要素融入到整个景观的设计中去,才能实现整体与部分的自然统一。

4.2设计与历史人文相结合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而且每个地区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活居住习惯,这就使得不同城市不同地区所产生的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人文的不同对建筑景观的设计有着深远地影响,在建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适当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以及文化特色,设计完成的景观必须体现当地城市的特点,即将当地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建筑景观中去,使其能够承载一定的人文、历史精神,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建筑景观的社会地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精神思想,这一点体现了建筑景观设计的功效。

4.3有形与无形的结合

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个极其重要目标就是艺术性,针对居住的建筑来说,这一点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居住基本功能,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室外空间,而此处讲到的空间还有有形和无形之分,所谓有形空间指的是效果、形状、颜色等,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有形空间的主要体现形式;而所谓无形的空间侧重点为整个空间所带给人们的自然、舒适、统一、和谐的感受,还有它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有形和无形的空间艺术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感受还有造成的社会效果都是无法估计的,在环境艺术空间设计时,必须合理考虑有形空间的特点和无形空间的特点,并且将这两种空间的设计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景观环境。

5.结语

城市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其过程非常复杂,综合性极强,不但要求设计人员有各学科的知识文化积累,还要求其对城市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有一个很好的掌握。在设计时,不仅要巧妙地展现出当地的历史人文特点,也要注意自然与建筑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确保建筑景观艺术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与景观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远博.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探析[J]. 门窗, 2012, (8).

篇4

关键词:景观设计;多元系统;目标;实践主体

Abstract: the landscape art design science is in exploring phase, from the concept of subject, the discipline nature, subject to discipline target practice subject scope lack of systematic, clarity and directional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ndscape learned guide, multiple system design and landscape art design practice subject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Multiple system; Target; Practice subjec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客观地讲就目前的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均缺少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一)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二)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三)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四)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二)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三)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构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已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篇5

广义的构成艺术是指所有依照主观观念来进行的、理性的拆分、组合而形成的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和形式形态性质的艺术形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声音、绘画、文字等都属于这一范畴。狭义的构成艺术指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平面构成艺术、色彩构成艺术以及立体构成艺术。当前也有人把光影构成和声音构成也归入构成艺术的研究领域。构成艺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理论,是指导设计者如何利用某个或某些元素进行美的创造,研究形式美的构成规律的重要课程。概括而言,构成的本意就是“组合”“拼装”,构成艺术其实就是“组装”艺术,这个一过程的进行需要注入主体的主观意识,并能够带给主体审美的愉悦。构成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朔到人类文明的萌芽时期。人类的祖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抵御攻击,发明了各种简陋的工具。而这一过程是人类在观察自然、改造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组合拼装行为,实践过程中注入了人类的主观创造意识,成为构成艺术的最初源头。另外,原始文字、原始建筑以及原始化妆术等都是构成艺术的最初表现形式。构成艺术作为设计艺术的系统理念则起源于20世纪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一词最初来源于“构成主义”。“构成主义”是20世纪初在俄国开始的前卫艺术运动,受到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是艺术流派的一种。现在我们所讲的构成艺术属于设计和艺术的应用技术科学,它既非一种流派,也非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科学的、基础的艺术设计思维方法。构成的概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开始出现,无论是艺术设计还是绘画,都主张放弃写实的传统,代之以抽象的表现形式。这种构成观念经过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新造型主义,以及在理论推进中影响最大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持续创新中,逐渐从新的美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创立起一个全新的艺术原则。

二、构成艺术如何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构成艺术的基本要素包含点、线、面,另外还包括色彩与纹理。在园林风景设计中,把点、线、面等概念性的元素相互叠加,构成具有严谨逻辑的几何图案,物化为现实存在的植被、道路、景观等,就是对构成艺术的基本应用。园林当中的树木、山石、雕塑等独立存在的东西可以被看作点,道路、溪流等带状出现的对象可以被看作线,草坪、广场等大面积存在的景观则是构成艺术中面的运用。园林中的小品景观,通过点、线、面交叉运用,成为立体构成艺术的设计成果,能够恰当地表现整个园林的节奏与韵律。设计者还会将色彩融入景观布置之中,以抽象的造型来使整个园林产生协调舒适的氛围。

(一)点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点元素可说是最微小的设计单位,但其作用却不可低估,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虽然我们将其称为“点”,但在实际运用中,“点”可以是一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等,具有各种形状和一定的体积。另外,一些小的雕塑、花草等的点缀也可以说是“点”的运用。恰当运用“点”的布局装饰作用是园林设计师创造技巧的展现,其常用手法有如下几种:陈列方式、自由方式、放射方式、旋转方式、变异方式等,不同的布局手法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的视觉效果。点元素可以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园林景观中的孤植、片植、群植、假山等都可以通过“点”的形式体现在平面构成中,这些点元素的设计可以给人带来一种丰富多彩的感觉。点元素的运用常常轻松、随意,非常多元化,可以多角度体现设计师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识,带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愉悦观感。点元素的运用并非单纯的、孤立地存在,而是可以和其他设计元素相互配合、交错,为整个园林的氛围营造和谐、错落、富于韵律的美感。

(二)线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的运用线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指一切带状的景观,如林中小路、绿植组成的篱笆、蜿蜒的溪流等。线又分为曲线和直线,曲线包含弧度曲线和几何曲线;直线则可以分为垂直线、水平线,还有斜线,。不同的线条带给观者的审美感受不同。相比点元素来说,“线”更富于情感内涵和立体审美感受。如,平直的线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相对安静呆板,相反,曲线就给人以自由流动、婀娜柔美之感。所以这两种“线”常常运用于不同的园林风格营造中。比如在烈士陵园中,往往更多运用直线,以营造肃穆庄严之感。在其他日常游玩的园林景观中,则更多运用曲线,营造曲径通幽、闲适自然的园林环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线元素的长度、宽度、色彩、位置等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具体的园林设计实践当中,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线性元素的不同特性,进行调配、运用。

(三)面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的运用如果说点和线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缀,那么能够展现园林整体风格的就是“面”了。“面”主要包括大面积的草坪、开阔水面、广场等。面可以规划成各种形态,比如:圆形、菱形等形状,不同的面还可以交叉、错落、重叠,营造丰富的表现力。在进行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着眼整体,与点、线紧密结合,才能创造出有效利用园林资源的环境,产生和谐优美的整体感觉。“面”的实质是点与线的结合,是点、线叠加的整体表现。由于“面”在园林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所以对整个现代风景园林的整体风格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面”的具体应用也可以分为“大面”和“小面”。在“大面”的景观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园林的整体规划风格和园林的功能,制定出相应的规划方案,将不同的设计要素进行有比例地协调分配,突出园林的整体风格。在基本元素的构成应用中,因为设计规划方式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同直线与曲线的效果一样,直线形的“面”给人一种简洁有序、规整严肃的美感,曲线形的“面”则表现出圆润舒适、活泼灵动的视觉体验。“小面”则常指景观墙、小水池、影背墙等设计元素,起立体装饰、营造错落感的作用,用来衬托园林的整体风格,为游客提供可供赏析的小情小景。色彩与纹理也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他们存在于园林的各个布局之中,与点、线、面相互融合,烘托园林的整体氛围。色彩是最直观的元素,不同的色调营造完全不同的氛围。白色给人以圣洁高贵、冷清寂静的感觉,黑色则让人感觉庄重压抑,绿色活泼舒适、红色热烈奔放等等。在运用色彩元素时,需结合园林整体风格予以变化和融合,在整体协调一致的前提下,力求营造变化,避免呆板的平铺直叙。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仅包含着景观方面的艺术构成,还包括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安排。例如,园林中的洗手间、垃圾箱、停车场以及商品服务中心等,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不但要让其美观精致,同时要兼顾其更为重要的实用性要求。服务设施应合理布局,服务半径应完全覆盖整个园林。在外观设计上也要和园林的整体风格相一致。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城市公园;景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00-01

一、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强调城市公园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因地制宜主要是指规划过程中遵循本地的光照、水资源、土壤等具体的特点,如:合理选择树种,有利于减少公园景观的后期管理费用。同时也主要是指将现代城市公园在规划过程中定位为本土化的原则,主要注重的是城市公园自然景观的和谐,不断引入合理的景观元素,以确保城市公园整体景观结构的合理性,让整个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整体规划,注重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在现代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坚持统筹全局的原则,将现代城市公园看作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强调城市公园的整体性。因此,应该坚持以城市空间作为规划基础,充分结合地理位置、功能用途等各项条件,选用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方式,促使现代公园的景观规划能够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相协调。从城市长远的发展来看,让城市公园能够起到改善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为了让现代城市公园更好的服务于人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便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让人们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加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尽量避免出现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景观设计元素。总之,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性,以便满足现代人们对公园环境的高要求。

二、现代城市公园规划布局形式

(一)规则式布局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北方的城市公园主要讲究对称布局这个原则,强调公园的对称美感。现代城市公园的对称美感能够充分展现出一种整齐开阔的气势,通常情况下多采用几何形态,如:古希腊、古罗马等西方古典园林。这些园林的形态在规划的过程中,与周围的建筑物能够协调统一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均衡对称的美感。同时还有我国著名的中山公园,其布局也主要遵循的是规则是布局,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

(二)自然式布局

在现代城市的规划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必须采用特殊布局形式,尽量与所在的城市自然地形以及周边环境统一起来。同时采用合理布局的形态,在布局的过程中灵活选择布局形态,自然布局。其中这种布局形态应用在我国公园的布局中主要有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等等。这些公园在布局的过程中主要以自然景观元素为主,崇尚自然,选择多种多样的主题元素。

(三)混合式布局

混合式布局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中应用较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城市公园。这种混合式的布局形式要求在遵循城市公园对称美感的同时,也要求作出一些变化。其中主要针对不方便布局的地段,便可以选择合适的混合式布局,以便取得良好的公园景观效果。

三、现代城市公园功能分区

(一)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在现代公园规划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设置有游乐场、舞池、旱冰场等公共娱乐设施。由于这些娱乐设施需要容纳较多的人口,针对这个特点便可以将这些娱乐场所设置在公园的进出口等地方。除此之外,由于这些娱乐设施所占的空间较多,便需要合理的分割公园空间,尽量避免出现浪费空间的现象。

(二)安静休息区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将安静休息区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城市公园应该为人们休闲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各种植物、公园山水的布局都是公园规划中应该重视的环节。坚持合理布局,确保休息的密度在城市公园整体规划中能够做到合理。同时,还应该合理利用各种植物的色彩,如:花草树木、假山、石头等,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区。

(三)小型建筑物

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娱乐区和休闲区都需要修建一些小型建筑物。这些小型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造型应该做到独特,有创意,并且将其应用到合适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城市人们真正在公园中感受到轻松自在。其中建筑小品主要包括五种类型:休息性小品、照明小品、展示性小品、服务性小品。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建筑小品存在在城市公园中,无形中增加了城市公园的魅力。

四、结论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现代城市公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导致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不断提高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水平,应该遵循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合理布局,进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篇7

关键词:地质景观;环境艺术;影响

1 地质景观概述

地质景观是指由地球内部的力量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即主要是由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古生物等一系列地质因素形成的自然景观。内力是地质景观形成的最原始的动力,它可以促使地质构造发生很多变化,它能使岩石融化产生岩浆,也可以把高山夷为平地。地质景观类型多种多样,通常根据地质景观的构成要素不同而把地质景观分为以下七种景观:岩石景观、火山景观、地层景观、构造景观、火山景观、矿物景观、古生物景观。

2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概括了很多的方面。主要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和艺术构想的综合计划方案两大版块。而艺术构想的综合计划方案又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曾经这样说,“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首先在二战后的欧美得到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有效合理的把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完美的结合起来。

3 地质景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在当今的地质景观改造中,新兴了一种艺术,那就是大地艺术。而在如今的环境景观设计行业中,许多设计师都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大地艺术提醒着设计者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景观设计,即大地艺术扩展了景观设计的含义,使艺术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找到灵感的源泉。大地艺术重视生态的思想开拓了景观设计师的视野,对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的提高与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是一个地质地貌丰富多彩的国度,许多环境艺术景观都是在运用了地质景观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从而变得更加的耐人寻味。在我国众多的城市中,每个城市都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特色与自然景观。所以城市在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时,就从本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拥有的地质地貌出发,营造环境规划与自然条件的和谐统一,展现出不同城市的面貌特色。比如我国的每个沿海城市或者频临江河的城市,都会充分利用依水优美的环境来布置城市空间,使其成为城市景观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众所周知的上海外滩就是设计者运用其依临黄浦江的优势,借助黄浦江的美,充分的展现出了港口城市的特色。又比如依山建设的城市重庆,体验了大自然的宽阔无比之后,重庆人的性格也像这城市的风格一样开放豪爽,不拘小节。到过云南丽江的人无不为丽江的古朴优雅所折服,去过高原的人都深深的被它的辽阔磅礴所震撼。可见利用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美化改造,使之成为城市环境景观的一部分,从而使城市整体形象由于这些元素的展示而表现出鲜明的环境特色。

从以上种种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质景观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与作用非常的大,它使城市变得更具特色,提高了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从侧面带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4 地质景观如何与环境艺术进行更完美的融合

当前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充分融合了当地的地质景观,展现出了城市的独特面貌,但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又会发现在城市的整体设计别是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还是有许多有待增强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从地域特征对城市园林景观的干预层面说起,从这一个角度反映出地质景观如何对城市环境进行更深层次的影响,从而达到地质景观与城市环境艺术景观的完美的融合。

4.1 气候层面

各地环境景观都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就是气候的差异。气候的差异影响到城市地质地貌、水土条件的不同,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差异。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地域园林风格的形成。

4.2 植物层面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受到气候的极大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植物也有较大的差异。植物以其多姿的形态,丰富的色彩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园林景色的主体。城市的园林风景设计时要学会根据本地气候条件,选种适宜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并加以改良创新,成为本园林的特色,并反映出本市环境的特色景观。

4.3 地貌层面

地质地貌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影响表现在分布上,不同的地区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例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以及盆地等地形,它们各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要特别考虑这些情况。从中国目前已建成的园林景观来说,我们可以发现苏州园林艺术与北方的园林艺术就会因地质地貌的不同而使最后的景观特色有很大的差别。

4.4 历史层面

历史遗迹作为地域特征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在进行地域活动和创造建设后留下的种种印记。这些印记,是人类在与地域直接作用的最真实的反映。根据这些历史遗迹,城市环境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与保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旧有景观结构与要素进行了新时代的演绎与新功能的表达,而不是随随便便的涂抹与泯灭。

4.5 民俗风情层面

历史的遗留,地域文化的不同,生活习性的差异,导致了我国各式各样民俗风情的形成。这些民俗风延续至今,也对城市景观的开发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对地域民俗文化因子进行挖掘,并在当地的景观环境中得以展现和流露,从而使城市景观从人文方面变得更加不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地质地貌景观对城市环境的建设改造方面会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规划时只有充分融合了本市特有的地域景观才能创造出更加独具特色的风景,从而反映出城市的特色,为城市塑造一张个性的名片。

参考文献

[1]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

[2]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

[3]刘抚英,潘文阁.大地艺术及其在工业废弃地更新中的应用.华中建筑,2007.8.

[4]钱静.工业废置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江苏建筑,2003.1.

篇8

一、城市景观艺术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城市景观艺术,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由城市建筑文化积累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种艺术美。

当许多建筑聚集成群时,人们进入该群体中,则建筑物之间的空间的意义远胜于形成这个空间的那些实体,具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人们的反应是:“我身在其中”或为“我正进入这个空间”。将人们集中起来,他们便享有由于更多群体而居带来的快乐;同样,把各种建筑放到一起,它们就带来一种单体建筑所不能体察的视觉。城市作为物质的巨大载体,它运用具体的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的空间环境,并在精神上长久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

一座城市的内涵远胜于其居民数量的简单相减或相加,它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和五彩纷呈的文化娱乐活动。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完整的巨大艺术品,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就是这样一批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这是勤劳智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遗产,是我们研究今日城市景观设计而借鉴的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他们“巧于因借”自然景观优美的建筑造型等等是其特色外,其城镇空间体系中各人工与自然环境之间严密的逻辑性、秩序性、有机性是最重要的。

在我国,城市景观问题是近几年来才被明确提出来的。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景观的分析与欣赏,其次是确定景观设计原则,再次是制定相应的法规与实施计划。

二、城市景观分析与设计思路

景观艺术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是景观的生命所在。所有的科学研究法规条例尽管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结论与理论依据,但科学的结论是基于最普遍的事物、人类的普通行为、通常的气候条件、安全因素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求助于艺术的价值观和准则,也就是我们努力解释环境与人之间可能产生情感联系的三种途径。

我们几乎完全是靠视觉来认识环境的。视觉连续的意义在于巧妙地处理城镇中的各种因素以激发人的情感。我们可以将城镇划分为两部分:已经显示的景观和正在浮现的景观。这是一连串事物的随机组合,从这种联系中引发出的含义也是随机性的。然而,这种联系可以把城镇按人们的设想编排成一出连贯完整的戏剧。这种编排的过程就是将无序的因素组织成能够引感的层次清晰的环境。

把自身和周围环境相联系是人类的本能,这种场所感不能忽视;它是环境设计中必需考虑的一个要素(就像摄影师必须考虑追加光源一样,不管有多么麻烦)进一步讲,就是要在环境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一因素。我们研究一下城镇的构成,它包括:色彩、质感、比例、风格、性质、个性与特色。应该承认,多数城镇都有悠久的历史,城镇的构成通过其建筑风格和各种偶然性的布置表现了不同时代的印迹。许多城镇是不同材料,风格与尺度的混合体。

然而我们在头脑深处根植着这样一种观念,即如果我们能从零开始,我们会造出有序的景观:笔直的道路,建筑在高度与风格上具统一性。只要能获得创作自由,我们便得出对称、平衡、完美、统一这一系列最为普遍的城市规划的公式。但是统一、一致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一致性”。

从设计者的角度看,统一常常是很难避免的。但制造人为的变化去避免统一,比最初的呆板还会更糟。例如,为五千人设计住房,对这些人要同等对待,使其住房条件相同。怎样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差异呢?从更广的范围着眼,我们会看到热带住宅不同于温带住宅,砖建筑要有别于石建筑。宗教及社会行为方式的不同更导致了建筑形式的不同。

在同一种形式框架中,我们能够处理尺度、质地、颜色以及特征与个性方面的细微差别。把这些因素并置在一起,就产生综合的效果。实际上,环境往往是“彼”与“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统一。

三、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

作为公共空间的广场,是城市景观视觉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根据尺度、用途以及同街道的关系、风格、主导功能、建筑形式、位置等,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广场类型。

现代广场虽然不同于昔日广场,但在环境和功能上仍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同中世纪的广场相比,现代办公区广场的用途非常有限。根据对现代广场用途的调查研究,坐、站、走动以及用餐、读书、观看和倾听等活动的组合,占到了所有利用方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广场上信步闲逛时,之所以觉得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正是因为景观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应以全局的观念,综合各种因素,从宏观上做把握。

首先,通过合理的方法,我们可以设想城市分区组织及更平等的权利分配。都市广场应该服务于所有的人,当然不排除个别不同的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广场个性的抹煞。四方形广场是基本的、最无特征的形式,它随不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完整的广场规划中,应该包括一些不同性质的场所,比如纯纪念性空间。如果广场附近的建筑在使用与特征上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建议改变广场的特性以适合变化。

其次,广场设计中,通过对交通的重新组织和分区,车流量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即便是这样,仍然会有一些广场存在着一定车流,这时步行者应具有优先权――也就是说,如果步行者与汽车并行,汽车应为步行者让路。同时,在小型公共广场中保存草皮很麻烦,但如果在庙宇的庭院内整片铺地,则将会强调式气氛学院和行人优先权,强调它归所有居民共有这一事实。

再次,开敞式广场可由适宜的植物及改变地面标高的方法进行划分。在一个安静的居住区,这样的广场无需要多的设置障碍,从专业术语讲则是以非正规的学院派布局,更灵活地与城市景观融合起来。

此外,从视觉上讲,损失最大的莫过于建筑物之间的地面与空间的无个性化。聚集的问题存在着关系密切的两个方面:第一,涉及到城镇中的居民。第二,涉及到形成聚集场所的建筑。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形式。地面是建筑物之间的连接体,因此,它不是人行道旁毫无特色的柏油铺面,而应与建筑物具有同等的景观作用。通过其高低、尺度、质感与基本规格等特征起聚合统一的作用。

设想,道路使用者的行为先是处于一种本能,然后才是有目的的行动。通过使用各种可以表明其功能的不同颜色与质感的材料,形式不同的路面,成为一种“功能图式”。包括从围护体(粗糙表面)的运用的人们认可的信号(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以及随时间变化的红绿灯等。

城市中最具有活动能力的因素要算人类本身了。人们需要某些特定的场合进行各种交易、娱乐、社会生活等室外活动。城市广场无疑正担负着这样的角色

篇9

关键词 立体教学;景观设计;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89-02

1 景观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分析

对于什么是景观设计,通常的理解就是:这是一门与人类的居住环境有关,在分析人类居住场所的基础上,进行布局的规划与改造,进行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一系列科学性和艺术融的社会科学。景观艺术设计需要运用到多种知识,在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中,可能会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市场工程学、风景园林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项学科的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经验上还较为欠缺,学校进行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胜任景观设计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当前来看,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这项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构建一个完全科学的教学体系,必须对这门课程的特征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只有把握了景观艺术教学的特点,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

1.1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

景观设计艺术化,就是指在考虑基本的城市建筑、街道、公共设施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整体的视觉效果、广告效应以及艺术价值。在这其中,不仅有建筑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更是需要应用到心理学、艺术、民族文化风俗等社会知识。这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学科。

1.2 景观艺术设计的独特性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项独特的行为,它不等同于简单的建筑或者广告植入,它在追求共性的基础上又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景观设计又是不同的。一个具有艺术价值的景观设计,除了应该具有风格和观赏价值以外,更需要唤起观赏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能够在内心深处留下独特的记忆。这是进行景观设计应该追求和达成的目标。

1.3 景观艺术设计的延续性

进行景观设计,并不仅仅是指从无到有的过程,延续性是景观设计的另一大特征。这是因为许多现存的景观设计有着浓重的历史韵味,它是一个时代一个城市历史的浓缩,这种浓缩的精华不应该与现代文明相分离,通过适当的调整或者维护,能够让这些具有历史色彩的景观设计协调地存在于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中,这就是景观设计的延续性特征。

2 立体教学法在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前文已经分析了景观艺术设计的特点,在我国景观设计教学起步较晚,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效果都不尽理想,作为当前具有市场需求的应有型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立体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景观设计教学。

所谓立体教学,就是指将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分为理论讲授、设计实训、课外练习3个部分。对于一些传统的课程来说,更偏重于理论授课这一方面,在当前的设计教学中,实训往往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课外练习则是一项少被提及的工作。立体教学,就是需要将教学方式多样化,使学生掌握设计技能的途径更为丰富,不同的教学方式之间能够起到互补的效果。采用立体教学的方案就是按照以上3个类型,分别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2.1 理论知识的讲授

这是整个设计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理论教学的特点是需要对大量的理论性知识进行阐述,讲述的内容多为抽象的。教师需要大量的时间准备足够充分的理论资料,学生接受理论知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所以,针对这种特性,理论课程的安排应该是一种分散的状态,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始终,以小节课程的形式出现。在以设计为主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理解掌握即可。

2.2 设计实训

学生实践课程的展开,无论接受何种理论知识,它都需要最终的转化成一种实践成果。在整个课程中安排实训课程已经成为所有涉及专业的共同特征,它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最佳典范。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设计实训的形式很多,有些是通过课程安排的形式进行,一些可能是通过学校与外界的各种企业进行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机会等。无论何种形式,都是让学生从理论知识的环境中脱离出来,将已经学会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现实操作,在一线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实际操作知识,对已经学会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巩固。

2.3 课外训练

很多人认为,课外训练与设计实训是同一种模式,从操作的角度来看,二者的确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从课程教学安排的角度来看,这是截然不同的。实训是计划在整个教学周期内的活动,它有着固定课程节奏的安排,不会被打乱。但是课外训练,则是一种更加个体、更加临时的选择。开展景观设计教学,是为了培养一批可用的专业人才,但是如果全部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和实训课程,会使学生的个人技能趋同,无法满足设计艺术所需要的独创性。所以,通过课外训练,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设计某个项目,在兴趣中锻炼实际操作的技能,有利于教学培养的个性化。

3 结语

立体教学虽然有诸多优势,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是立体教学方法同样有局限性,从阐述上看这个教学方法的开展是简单的,但是具体实施操作起来却是复杂的。所以,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适用采取这种过于繁琐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郑阳.论景观艺术设计学科的内涵[J].装饰,2005(3):8-9.

篇10

关键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存环境,并且会对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有效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生存环境,提供更加健康、丰富多元的资源。在现代化社会中,生活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 环境艺术的内涵

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广义上的环境主要是指以主体为中心,并对其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其他事物。另外,人们也会考虑从自身的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存环境。所以,环境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大的主体方面。

环境主要是由四个局部环境组成的:第一环境,也就是说自然环境。这也是唯一没有被人类踏足的一个生态环境,其中风雨雷电、山水等都是环境的构成要素;第二环境,也就是次生环境。这主要是指人类经过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加工后形成的一种环境,例如人造河流、野山、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等;第三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经济、人文和政治形成的一种适合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人文气息的大社会环境;第四环境,指的是人工环境。这主要是由人工进行建造的建筑、景观和艺术品,还有各种环境设施组合而成的一种人工环境体系,景观主要包括广场、公园和庭院等处的景观。

二 影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并且现代人希望拥一个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当前的社会环境承担着文化、社会以及生活等多种职能。其中,城市环境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心理上的需求,创造出较为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城市景观是人们将自身的理想和精神需求融入到社会物质环境中的一种强有力的体现,是对精神需求物质化的表现。目前,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在街道改造和城市绿化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城市架构和整体环境,但应该在环境所允许的范围之中,对环境资源进行适当的利用,并且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要有效尊重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从而在人类与环境之间建立以后只能够平衡、和谐的关系。

(2)人文因素

人文就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性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类在现代社会中做出的贡献,有力维护了作为人的基本价值。所以,景观设计者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质,因为如果缺少一定的人文修养和素质也就谈不上那份独特的设计精神,进而也就达不到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境界。此外,人文思想不仅累积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精髓,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3)生态因素

生态保护主要是对环境生态平衡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保护。但生态的自然环境自身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点,这也是自然环境的本质属性。所有景观的建筑活动都要从环境的各种生态和变化因素角度出发,将环保意识真正落实到景观设计的工作中来。

三 环境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

(1)有效结合地区实情进行景观设计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对地区进行有效的考察,进而了解并把握该地区的环境特性。例如,建筑物自身的特征和形态既可以反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而建筑物的特征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具体表现实质上是对周围环境特征的一种有效说明,从而更加突出环境鲜明的特点。但如何有效调节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这需要设计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层的了解和把握,并逐步加深对环境特征的了解程度,并且尽可能从当地的真实的环境特征入手。

(2)制定基本的景观设计方案

在对景观设计项目进行确定之后,可以指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了解并掌握自然环境自身的基本环境,做好调查阶段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前,要对自然条件、相关位置、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文化修养以及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其中,对于地区地理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方面,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会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景观设计中对地理形式进行分析有利于对地势落差、地质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可以在设计上实现因地制宜。

景观设计不单单是为了保持既安静地生态健康和城市的美观,更要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景观设计才能真正具有现实存在和利用的价值。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景观需要具备精神、使用、综合和报读四个主要方面的功能,因为景观是当前城市中具有很强稳定性的主要构成要素。景观设计主要由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因此景观设计具有自己的固体形态,并且拥有很强的稳定性,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

四 总结

总之,环境艺术中的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众多的领域知识。可见,要想真正做好景观的设计工作,一定要对环境艺术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做好景观的设计工作,最大程度发挥景观设计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少平.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及城市景观设计策略[J].价值工程.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