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26 00:3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建筑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制度上的挑战
我国工业建筑设计院为了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由原有的事业体制改为企业,大部分工业建筑设计院都实行企业化管理。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不注重发展民用建筑,使得民用建筑的发展较为缓慢,不能够有效的跟上时代步伐,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2.技术水平的挑战
技术水平是衡量工业建筑发展的关键,对于其提高未来竞争性意义重大。未来我国工业建筑技术的重点主要在于全面实行清洁化生产,有效提高工业建筑发展的灵活性,加强人类工程学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使得可以更好地适应国情,要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适应新形势下大跨度、多高层工业建筑的需要,然而由于我国现有工业建筑技术水平的情况来看,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路段要走,因此,加强工业建筑发展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未来工业建筑的发展格局
面对新时期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业建筑必须要有效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使其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具体来讲,未来工业建筑的总体是要满足生产产品的全面清洁化及微型化,能够切实以人为中心,未来的发展格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设计化
城市设计化并不是只是简单的模仿城市的建筑,而是要在城市规划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发展技术,实行广义的建设来有效指导工业建筑的发展,从深层次上来讲,就是工业建筑不管在设计还是建设方面都要能够很好地城市整体群进行充分融合,有效的体现整体性,真正实行建筑、地景及城市群体的有效统一。
2.工业建筑的趋同及多元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在这种发展格局下,让工业建筑体的模仿成为可能。人们可以任何地方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需要及人的需要,随意设计工业建筑,使他们可以更好地符合自身要求。随着模仿与趋同建筑越来越多,也充分地说明了建筑趋同现象已经彻底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全体工业建筑一体化的趋势正在越来越明显,各个地域之间可以更充分地享受共同发展成果带来的便利。
3.技术高级化
高技术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个代名词,哪个城市建筑体的技术应用越充分,前沿技术越多,则代表着哪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越好,城市发展的竞争力越强。由于工业建筑在整体感觉上可以给人一种充满力度的造型,给人一种可以无限延伸及扩张的空间视觉。这些都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建筑,新时期的工业建筑厂房跨度更大,在空间构成上也更好开阔。大面积的玻璃,不仅可以让阳光直接照射,节省生产成本,而且还体现了工业建筑的发展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形势下,工业建筑要能够在空间、结构上与社会整体保持一致,开发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建筑体。
4.可持续的建筑格局
篇2
工业建筑是专供生产使用的建筑物或构造物,它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工业建筑经历了相当长一段发展期后,已经在设计和建设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业建筑设计和建设体系,为我国工业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国的发展理念逐渐发生了改变,原有的工业建筑理论体系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以适应时展的新潮流。
2我国工业建筑面临的挑战
2.1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主要归功于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建筑在建筑领域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据统计,工业建筑用地占总建筑面积的25-30%左右,而一些工业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工业建筑可能占总数的50%以上。工业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要受到城市发展规划、总体布局、环境保护、城市交通、景观塑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现有的工业建筑设计理念和工艺水平显然无法满足以上全部要求。
2.2我国工业建筑面临的挑战
2.2.1理念方面。工业建筑属于建筑体系的一部分,它既要满足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还要兼具工业特点,因此与一般的建筑设计存在明显差异。建筑师在设计工业建筑时,应对建筑的功能进行充分考虑,按照建筑的实际用途设计和建设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国外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时,会对建筑物中各部分的功能进行综合考虑,使各部分功能可以互相融合,形成有益的结合和补充。我国建筑师在设计理念上较为落后,无法对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进行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考虑,这就严重限制了工业建筑的发展水平。2.2.2制度方面。我国工业建筑设计院为了顺应时展的需要,已经逐渐完成了由原有事业体制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过渡,虽然改革给工业建筑设计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利益冲突的存在,仍然无法激发该行业全部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时展的步伐。2.2.3技术方面。工业建筑发展的关键是技术的进步,这是该行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保障。我国在工业建筑方面的技术发展较为缓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实现工业建筑的绿色化、低能耗、高效率的发展特点。我国当前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在大跨度、多高层工业建筑需求量较多的形势下,现有的设计水平和建设水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加强工业建筑技术水平的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3我国工业建筑发展方向
工业建筑设计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观念、生产企业生存及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促使工业建筑未来发展方向将表现出以下特点:
3.1高科技化
工业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工业建筑也就相应的表现出了技术性要求,工业建筑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在设计和建设工业建筑时,需要借助高新技术材料和新型大跨度结构体系,来表现工业建筑的灵活性、多样化和通用型;在技术和设备方面,新型的工业建筑能满足企业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微型化的生产和管理要求;在信息技术方面,新型工业建筑能为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物质基础,使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物流、人流和信息流更加通畅。
3.2可持续性
绿色生态是当前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工业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耗的能源和材料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加强工业建筑的节能环保管理,可有效改善环境,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工业建筑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工业建筑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对节能、节地、环保、污染、新型能源的利用等各项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另一方面要在发展中注重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和延续,以实现工业建筑的利用效率最大化。这一理念为我们解决旧建筑的废弃或利用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3.3城市化
现代工业建筑群形式有两类,一类是规模宏大的工业城,另一类是新型的高新科技园;前者由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附属建筑、生活福利建筑以及其他公用设施等组成,如钢铁城、化工城;后者则是具有生产、科研、生活、商业、娱乐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区域。例如,一汽集团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联合建设的轿车二厂,就以城市化理念为设计和建设原则,将创设良好的工业环境为主题,建设成了包括工业建筑自身结构、周边环境、道路、广场等系列相关设施的综合性建筑群,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追求时尚的企业文化理念,对产品品牌的树立产生了积极影响。图1为厂区入口。
3.4其他方面
除以上几方面外,工业建筑还应坚持人性化原则、文化性原则、趋同与多元化原则以及综合化原则。我国工业建筑设计和建设应遵从以上设计思想,不断发展,为我国工业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4结语
篇3
建筑中比较流行的建筑手法的同时,也不断的谋求自身的新的发展。
目前国家正在迅猛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比如新建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的建设带动了城市商业区、住宅区、能源供应区的开发建设,使得工业建筑类型与城乡整体文化环境关系日趋紧密,从而成为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对旧城区老厂房的结构改造也显得行之有效,这样使得一些大型骨干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随着施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不少国外现代工业建筑中高新技术、新工艺也被引进,这样使得工业建筑形式在不断发展中日趋完善,从而实现了标准化、多样化。特别是多高层厂房、现代交通能源建筑等一批新型工业建筑的出现,不仅满足灵活性、通用性的要求,还大大节约了土地。
2.进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产业、通讯业等都非常重视自身发展,采取各种手段加大企业的透明度和对外自我宣传的力度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便打入国际市场,有的把自己的工业理念作为一个参观点,间接的做成了工业旅游项目,为此,这个过程中就建筑设计方面布置了适宜对外开放的参观路线,在参观途中还可以接触或购买该企业宣传的展销产品。
2.2主导性原则
当今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不仅要抓住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还要考察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以便找出差距,及时采取措施。目前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国内,改革开放的实施也使很多国外企业加入竞争中,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时自我形象应该具备主导性原则,要积极的做好对外自我宣传、加强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从前那种对外封闭自守的建筑设计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想把企业做活做大,就必须使企业具有新的功能概念,努力营造环境优美、选材精致、造型新颖、跟进发展步伐的国际工业建筑体系。
2.3安全环保原则
现在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已得到了一些控制。俗话说“安全第一,环保先行”。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眼下整个地区、国家以至全人类的安全。在整个工业建筑设计初期,作为设计者就应该秉着此项原则,结合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特殊情况,并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以便合理布局,避免日后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有些工业涉及到半导体、医药以及生物化工、原子能电站等,这些企业在建筑设计中需特别创造一些洁净工作区间,以防止各种辐射给人体带来损害。
3.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
3.1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省地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利用,各种能源都在逐渐匮乏,特别是今年来工业建筑等大型建筑的大规模新建,使得土地面积减少速度加快。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节能省地必须放在首位。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利用也较为普遍。目前很多工业企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严格控制发展新增加工业建设用地,发展节能型工业厂房。
3.2工业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趋势
当今社会在不断进步, 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大,而工业建筑的设计主体也从以生产设备为中心越来越朝着以人为本方向发展。因此人的因素在建筑中的作用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工业建筑中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这样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初期把人性化这个潜在优势尽可能的发挥,让人们置身于工业建筑的良好环境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 , 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标。
3.3注重工业建筑的社会文化职能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类文明组成的工业及工业建筑,同样也承担着文明继承和发扬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工业建筑不再仅仅是生产活动的场所,也应作为传播文化的场所。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充分发挥地区性及地域性的文化特点,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民族、文化、企业相结合,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追求工业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比如北京国家体育场、北京香山饭店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标志性建筑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建筑新象、新趋势,他们诠释着这个国家的独特的文化底蕴。 3.4工业建筑设计的可延续性 一个建筑有着它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它可能是体现一个时代的标志。也可能是记录某个时展历程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的探索和寻觅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族和国家,在它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
种因素的作用,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建造设计过程中,对于工业建筑的技术改造和合理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适当保留可以延续历史记忆,为企业留下深厚的企业文化,这样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人类特有的文明。
3.5工业建筑的多元化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这种情况在工业建筑中也是存在的。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往来的逐步扩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现象也慢慢展现出来。建筑场地的地域性文化差异、企业文化及品牌不同、民族性的各异加之大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境外”设计事务所的参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工业建筑逐步走向多元化。在接受全球性的同时,承认各民族、地区和地方文化的价值,在平等合作互利竞争的同时,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跨文化的、有特色有个性的工业建筑。
4.结语
虽然现在工业建筑发展已逐步完善,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业建筑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内部和外部应该相互结合,尽量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成。总的来说,工业建筑设计需要回归艺术。随着高科技产业区迅速蔓延,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建筑的使用者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不断增长,产品生产和更新换代周期的不断缩短,对工业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学习,为这个行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林建,李旗.工业建筑形象的发展与创作.工业建筑.
[2] 刘德华.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J].新建筑.
[3] 铁军,王雪松.工业建筑的技术运用与表达[J].工业建筑.
[4] 黄兴元.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建筑学报
篇4
关键词:关工业建筑;建筑设计;建筑结构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我们所处时代中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工业建筑中越来越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思想,同时彰显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设计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互相交融,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更能体现人文气息。技术的进步对建筑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模式,工业建筑也在向高、大、轻的方向发展。而在文化日益浓重的今天,建筑设计也体现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精神特征,创造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和艺术特征。
1、工业建筑的特点
民用建筑现代工业建筑的形象定位并不是来源于历史,而是由于自身生产的特点。先前的建筑物的那种单一功能应该是要被淘汰的,我们所说的适应是时展的产物也在不停的出现,其中的旧事物慢慢的就会被遗忘,会被新事物所取代,这个也是时展的一个必然规律。毕竟之前的单一化的建筑形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所以我们为了使正在进行的以及准备要进行的工业建筑可以充分的适应新技术和时代的发展,务必要在利用各种开发利用各种软件的方面加大力度,而且还得不断的创新设计,工业建筑务必要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来任其发挥设计,不断地进行发展与创新。
工业建筑的专业性程度越高,那么建筑文化相应的也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我们也都知道在工业建筑中的宣传与渲染也是永远不可以被取代的竞争元素之一,它可以使得一座城市的特色变得更加的鲜明,也可以将一组工业建筑的品味传达得更加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可以使得某一类型的工业建筑深入人心,由此可见,它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的工业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就会被套用一些民用建筑的方法,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应该充分的了解到工业建筑给人们的整体感觉务必要被充分的重视起来,然而假如我们采用的是民用建筑的方法就会使得原来的工业建筑的定义有所改变。而事实上就是这样,民用建筑通常是比较封闭的,通风设计的标注根本就达不到工业建筑的相关要求,毕竟这也是对于工业建筑来说,它是进行生产各类的工业产品的一个场所,对于通风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对于工业建筑的室内空间环境,它自身有非常严格的生产、工艺以及流线的要求,假如是按照民用建筑的方式设计成大型商场或者是会展中心的样式,那么也就会使得工艺上的布局陷入一个困境以及不可避免的造成不需要的空间浪费。这种处理手法由于过于流畅,所以对节能与洁净度都是非常不利的。
2、现代经济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以建筑结构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建筑存在的社会需求、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设计的要求主要是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2.1、在现代工业聚集区以及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城市工业新区,人们对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也是逐渐的关心起来,其要求当然也是越来越高;城市工业新区的城市景观以及城市面貌也有了跟高的追求。
2.2、工业建筑作为工业企业外观形象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同时也是反映一个企业的文化与精神面貌,其被重视的程度也日益加重。
2.3、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工业生产产品向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发展,工业生产的变化,对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4、建筑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工业建筑的总体布置
工业项目特别是电厂项目的总图设计一般会有总图专业设计专项布置,总图以工艺流程为主,综合考虑经济、使用方便,合理地进行布置,建筑师在此阶段也需参与其中,与总图专业一起结合工艺管线环境要素,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建筑的单体布置、群体组合、道路形式、空间序列安排及环境绿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厂前生活办公区与厂房区的位置关系处理、人流进厂的视觉感受等,通过对总体布置的参与设计,可以提高整个厂区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设计质量,增强工业项目总的人文关怀。
4、建筑内部空间的结构设计
工业建筑其主要功能是生产,根据工艺设计体块布置相应的模块,如火力发电厂,主厂房一般由汽机房、煤仓间、集控楼、锅炉房等几大模块组成,整个设计一般以工艺流程的安排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建筑师一味地按工艺管道布置图被动地进行设计,建筑师应该与工艺专业进行沟通和配合,在不增加管道费用或者只是稍微增加个别费用,但能达到很好的空间效果的情况下,对设备、管线进行合理有序的综合布置,避免杂乱无序,特别是主要的疏散通道楼梯等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地方,应尽量营造宜人的工作空间环境,以电厂设计为例,汽机等工艺专业应根据大的原则将各种类管道布置好,建筑师此阶段必须介入,与工艺专业进行沟通协调,在不影响大的原则的情况下,调整各类管道布置,营造一个好的空间环境同时主厂房内部也有一些功能房间,如主控室、值班室、休息室、工具间、卫生间、工程师室等。
同时,建筑师应通过色彩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但在颜色使用时须统一协调,与整个项目的设计理念相符,如通过颜色对各类设备进行区分,将比较危险的设备管道涂以警示颜色,其他管道使用暖色,室内地板、天棚、柱子涂以相应的颜色,合理的颜色有助于美化室内空间,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形象另外,建筑师应重视对采光、照明、通风的设计,以避免出现眩光、通风不畅等,努力为生产者提供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实现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建筑师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来引进自然风光,改善内部环境。
5、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
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和经济技术及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工业建筑分屏趋热如下:
5.1、工业建设计在文化发面的发展趋势
工业建筑虽与一般民用建筑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是为了塑造一个与环境交融的形象和满足一定的需要,基于此,在设计时不但要与时俱进还要因地制宜,创造出一个新颖而又文化底蕴的律筑,体现文化的艺术气氛。
5.2、建筑设计中存落实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减少投资,帮助企业进行节能管理。由于其空间大,投资大,使用期限长的特点,所以对可持续发展有较高的要求,在平面布置和局部的装修等都要考虑。工业建筑也要与人及人的生活环境紧密结合,做到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同时也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通风设计减少空调的消耗。
5.3、单元设计模式发展趋势
单元模式是建筑工业常用的设计类型,即利用标准的柱网设计成标准单元。该设计是在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施工中应运而生的一种设计方式,对于厂房的扩建有很好的适应性,还能减少装配构件的类型。
5.4、工业建筑向高强、轻质、巨大发展
高强指的是材料强度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中已经出现强度越来越高的材料,如高强混凝土。轻质也指材料的质量轻,在建筑中可减少建筑的自重。巨大指的是厂房的空间巨大。建筑工业中钢架结构和排架结构等大空间和大跨度能够提供较大的空间,方便大型机械的进出和安装及拆卸,巨大的空间结构也能节约土地资源,避免运输道路占用的土地,可种植树木,增加绿化带,美化环境。利用材质较轻的骨架,可减少自重,钢制的排架结构能承受较大的屋面荷载作用。在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工业生产转为自动化和机械化,运输工具也不断更新,工业厂房所承担的荷载也在不断降低。
结束语
工业建筑设计以及建筑结构的工作能否有效的发展,这不仅关系到设计师自身与所在设计机构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高低,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由此可见,就如何有效的开展工业建筑设计工作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雨.对当前工业建筑设计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78-79.
篇5
关键词:施工新技术; 革新; 发展趋势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with advanced fore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troduction, together with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nnovatio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rapi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urrent domestic new technology of the use of analysis, and indicated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and unity will toward a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the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目前新型技术在工业建筑施工中的使用情况
1、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进入21世纪,装饰行业的企业市场意识不断增强,针对国内日益提高的工业建筑的需求标准,企业将目光放在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上,引进和实践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背栓系列、石材干挂技术、组合式单体幕墙技术、点式幕墙技术、金属幕墙技术、微晶玻璃与陶瓷复合技术、木制品部品集成技术、石材毛面铺设整体研磨等。这样的推动,使高科技元素在装饰行业不断涌现,许多工业产品直接在装饰工程中应用。金属材料装饰、玻璃制品的装饰、复合性材料的装饰、木制品部品集成装饰等技术的出现,从本质上改变了装饰施工,其时代感强、产品精度高、无污染的优点使它们在装饰施工中得到更多展示机会。
连接和固定是装饰施工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各种高性能的黏结剂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订销连接紧固方式,在保证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弹性黏结消除了钢性黏结的弊病。免漆饰面工艺与环保油漆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现场油漆作业所带来的化学污染的状况,免漆饰面的出现,现场全部取消油漆工的作业,从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反映施工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环保油漆的使用,不但使施工人员的健康得到了保障,同时也避免因为油漆产生的有害气体而耽误工程竣工后的即刻使用,同时材料的耐火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建筑本身提高了安全性和耐久性。
2、混凝土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
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可占用空间的减小,为了获得更大更优的居住条件,高层建筑发展成为必然。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对工艺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技术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的混凝土,质朴自然,体现出人类回归自然的追求理念。
按装饰效果可以分为3类: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混凝土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因其直接以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使施工更简单方便,成本也随之降低,工程进度大大加快,而且缩减了工程使用后的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更低。这样的施工在工业建筑施工中提高了建筑的牢固程度,也为工程节约了成本,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疑对工业建筑是有利的。
另外,混凝土施工中新材料钢纤维砼的使用,使建筑的艺术感和实用性都能得到充分体现。钢纤维砼是在普通砼中掺入适量钢纤维经拌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它不仅能改善砼抗拉强度低的缺点,而且能增强砼构件的抗剪、抗裂能力、耐久能力,能使脆性砼具有较好的延性特征。另外,钢纤维砼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因而它使构件具有优良的抗冲击能力,对于结构抗震性有极大改善。钢纤维砼的应用,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一项有力突破,它弥补了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3、新型防水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兼有承重、围护和抗渗的功能,还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及耐侵蚀要求。与卷材防水层等相比,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操作简便、改善劳动条件、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检查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工业建筑中经常采用。
传统的防水作业方式是沥青防水,现在通过科研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出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密封膏等高效弹性防水作业。防水施工在向冷作业方向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以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材料为例,它是以高强度水泥为载体,经特有活性物质和微硅粉改性而成。以此为基础,我们已经开发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涂料、混凝土外加剂、结构修补砂浆等多种新型防水产品。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实践验证,水泥基渗透非晶防水材料渗透性强,防水性能持久,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自我修复功能,整体防水性强,能抵御化学物质的侵蚀,并对钢筋起保护作用。新型防水材料经过实践验证环保无毒,不产生危害气体,而且施工简单,对复杂混凝土基面适应性好。任何复杂环境尤其是水位经常波动、变化,以及经常受到机械震动的环境下,如溢洪道、水池、地铁隧道、地下室等结构,水泥基渗透型非结晶防水材料优越性能更加突出,有效地解决了一般防水材料无法解决的难题。
二、现代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最小的代价谋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建筑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下,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趋势。
1、高技术化发展趋势
新技术革命成果向建筑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渗透,是技术运动的现代特征,是建筑技术高技术化发展的基本形式。这种渗透推动着建筑技术体系内涵与外延的迅速拓展,出现了结构精密化、功能多元化、布局集约化、驱动电力化、操作机械化、控制智能化、运转长寿化的高新技术化发展趋势。建材技术向高技术指标、构件化、多功能建筑材料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也随之向着高科技方向发展,利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使整个施工过程合理化、高效化是工业建筑施工的核心理念。
2、生态化发展趋势
生态化的要求,促使建材技术向着开发高质量、低消耗、长寿命、高性能,以及生产与废弃后的降解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材料方向发展。这一发展方向要求建筑设计目标、设计过程以及建筑工程的未来运行,都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尽量选用低污染、耗能少的建筑材料与技术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力求使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一致。在这样的趋势中,建筑的灵活性将成为工业建筑施工技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使用高科技材料的同时也要有助于周围生态的和谐发展。
3、工业化发展趋势
工业化是现代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它力图把互换性和流水线引入到建筑活动,以准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改造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从建筑构件到外部脚手架等都可以由工业生产完成,标准化的实施带来建筑的高效率,为今后的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统一化提供了可能。
篇6
关键词:施工新技术;发展趋势
1目前国内新型技术的使用情况
1.1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近几年,国内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之发展并行的建筑装饰行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在科技与环保理念的引导下,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末,国内的装饰施工技术已经接近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在持续发展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使得装饰施工技术始终徘徊在以国内领先的水平为标准的阶段停滞不前,导致国内装饰行业的发展缓慢。
进入21世纪,装饰行业的企业市场意识不断增强,针对国内日益提高的工业建筑的需求标准,企业将目光放在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上,引进和实践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背栓系列、石材干挂技术、组合式单体幕墙技术、点式幕墙技术、金属幕墙技术、微晶玻璃与陶瓷复合技术、木制品部品集成技术、石材毛面铺设整体研磨等。这样的推动,使高科技元素在装饰行业不断涌现,许多工业产品直接在装饰工程中应用,金属材料装饰、玻璃制品的装饰、复合性材料的装饰、木制品部品集成装饰等技术的出现,从本质上改变了装饰施工,其时代感强,产品精度高,工程质量好,施工工期短,无污染的优点使它们在装饰施工中得到更多展示机会。这些先进的装饰材料和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中也起到了很好的工业生产的要求。
连接和固定是装饰施工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各种高性能的黏结剂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订销连接紧固方式,在保证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弹性黏结消除了钢性黏结的弊病。免漆饰面工艺与环保油漆的应用,根本改变了现场油漆作业所带来的化学污染的状况,免漆饰面的出现,现场全部取消油漆工的作业,从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反映施工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环保油漆的使用,不但使施工人员的健康得到了保障,同时也避免因为油漆产生的有害气体而耽误工程竣工即刻使用,同时材料的耐火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建筑本身提高了安全性和耐久性。
1.2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1.2.1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可占用空间的减小,为了获得更大更优的居住条件,高层建筑发展成为必然;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对工艺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技术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的混凝土,质朴自然,体现出人类回归自然的追求理念。
另外,按装饰效果可以分为3类: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混凝土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因其直接以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使施工更简单方便,成本也随之降低,工程进度大大加快,而且缩减了工程使用后的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更低。这样的施工在工业建筑施工中提高了建筑的牢固程度,也为工程节约了成本,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疑对工业建筑是有利的。
1.2.2混凝土施工的新材料——钢纤维砼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只为了居住性和生产适用性,而且还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让建筑呈现出艺术美感。标志性的住宅和工业建筑也成了人们追求的方向,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就提高了。为了使建筑的艺术感和实用性都能得到体现,我国建筑行业的专家研究出了钢纤维砼。钢纤维砼是在普通砼中掺入适量钢纤维经拌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它不仅能改善砼抗拉强度低的缺点,而且能增强砼构件的抗剪、抗裂能力、耐久能力,能使脆性砼具有较好的延性特征。另外,钢纤维砼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因而它使构件具有优良的抗冲击能力,对于结构抗震性有极大改善。钢纤维砼的应用,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一项突破,它弥补了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1.3新型防水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
1.3.1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兼有承重、围护和抗渗的功能,还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及耐侵蚀要求。与卷材防水层等相比,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操作简便、改善劳动条件、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检查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工业建筑中经常采用。
1.3.2防水材料的更新发展
运用防水材料达到防水效果的传统作业方式是沥青防水,现在通过科研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出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密封膏等高效弹性防水作业。防水施工在向冷作业方向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以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材料为例,它是以高强度水泥为载体,经特有活性物质和微硅粉改性而成,以此为基础,我们已经开发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涂料、混凝土外加剂、结构修补砂浆等多种产品。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实践验证,水泥基渗透非晶防水材料渗透性强,防水性能持久,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自我修复功能,整体防水性强,能抵御化学物质的侵蚀,并对钢筋起保护作用;而且环保无毒,不产生危害气体,施工简单,对复杂混凝土基面适应性好。任何复杂环境尤其是水位经常波动、变化,以及经常受到机械震动的环境下,如溢洪道、水池、地铁隧道、地下室等结构,水泥基渗透型非结晶防水材料优越性能更加突出,解决了一般防水材料无法解决的难题。
2现代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最小的代价谋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建筑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下,现代建
筑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趋势。剖析和揭示这些发展趋势有助于认识和推动建筑技术的进步。
2.1高技术化发展趋势
新技术革命成果向建筑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渗透,是技术运动的现代特征,是建筑技术高技术化发展的基本形式。这种渗透推动着建筑技术体系内涵与外延的迅速拓展,出现了结构精密化、功能多元化、布局集约化、驱动电力化、操作机械化、控制智能化、运转长寿化的高新技术化发展趋势。建材技术向高技术指标、构件化、多功能建筑材料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也随之向着高科技方向发展,利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整个施工过程合理化、高效化是工业建筑施工的核心理念。
2.2生态化发展趋势
生态化促使建材技术向着开发高质量、低消耗、长寿命、高性能、生产与废弃后的降解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材料方向发展;要求建筑设计目标、设计过程以及建筑工程的未来运行,都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尽量选用低污染、耗能少的建筑材料与技术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力求使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一致。在这样的趋势中,建筑的灵活性将成为工业建筑施工技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使用高科技材料的同时也要有助于周围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在建筑使用价值结束后建筑的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要在建筑施工的考虑之中。
2.3工业化发展趋势
工业化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它力图把互换性和流水线引入到建筑活动,以准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改造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从建筑构件到外部脚手架等都可以由工业生产完成,标准化的实施带来建筑的高效率,为今后的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统一化提供了可能。
3结束语
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但是最终的方向取决于生产的需求、科技的进步、生态的需求。满足这样需求的建筑施工技术才能够为工业建筑更好的服务。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将向着高科技和统一化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嗣信、吴琏. 我国钢筋工程施工现状及其发展[J].建筑技术,2006(05)
2 李久林、杨俊锋、杨庆德等.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施工新技术综述[J].建筑技术,2008(07)
篇7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革新;发展趋势
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一般称为厂房。工业建筑具有对生产工艺要求高、所需空间庞大、厂房宽度较大、构造相对简单的特点;民用建筑则是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民用建筑因为其所提供的功能多样,用途广大,民用建筑比工业建筑在构造上要复杂得多。
一、民用与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
(一)新材料钢纤维砼的应用
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都无法忽略人类对建筑的原始需求,即居住性和生产适用性的基本需求。但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建筑的美感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了,建筑的艺术美感一方面来源于设计的创新,另一方面得益于现代建筑新型材料的研制成功。钢纤维砼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相对于普通的砼而言,钢纤维砼是一种混合物,它是将适量的钢纤维掺入普通砼拌合而成,钢纤维砼一方面能增强砼的抗拉强度,另一方面能改善砼构件的防裂能力、耐久度、抗剪性以及增加其延性特性。在混凝土施工中,改善构件的抗冲击能力是材料选择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而钢纤维砼的应用,又恰恰弥补了混凝土建筑材料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个重大的革新,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大发展。
(二)新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1.防水混凝土结构
对于民用和工业建筑而言,建筑本身的居住性要求防水这一功能必须得到最大的保障,在以往传统的混凝土防水材料中,沥青防水是传统的作业方式。但是,随着建筑科技的推陈出新、产品材料的升级换代。防水混凝土结构材料来源也越来越广泛。防水混凝土是依据其本身的密实性和整体性来达到防水的效果,适当程度上还需要兼有承受重压、围护建筑、抗渗、耐冻融和抗侵蚀的能力。在混凝土结构中,整体式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倍受青睐的。因为,与一般的卷材防水层相比较而言,防水混凝土在建筑实践中确实达到了建筑业的大力肯定。在材料来源方面,防水混凝土结构材料来源众多;在实际的建筑工艺操作方面,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易操作性因而也改善了劳动施工条件;在施工工期方面,防水混凝土可以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造价;同时,这种材料在施工检修工程方面也易于操作。这些优点促使防水混凝土在建筑施工,尤其是工业建筑施工中经常被采用。
2.防水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发展
在建筑业的发展史上,传统的沥青材料已经不是唯一的防水宠儿。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人均可占用空间也随之大大缩小,为了获得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环境,高层建筑施工成为必然。为了适应高层建筑对工艺的要求, 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大量被应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在其中,清水混凝土技术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一种以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为施工原则的装饰性施工技艺。因为其简单的施工操作即直接以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建筑的使用期,缩短工期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便于维修。这样的施工技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疑对建筑施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目前,我国已经发展出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密封膏等高效弹性防水作业。这说明防水施工技艺正朝着冷作业方向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也随之提高。相对于传统的防水材料,新型防水材料是指以高强度水泥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多种优良产品。在这一领域中,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涂料、混凝土外加剂、结构修补砂浆便是成功的例子。目前也已经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水泥基渗透非晶防水材料为例,在建筑施工的实践过程中,其强大的渗透性和持久的防水性能使其拥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和超越的自我修复功能。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其整体防水性能强其抵御化学物质的侵蚀能力从而起到对钢筋的保护作用,这个有点使其超过其他的任何材料,这一点,尤其是对工业建筑是相当有优势的;另一方面,水泥基渗透非晶防水材料是环保无毒的。它具有施工简单、不产生危害气体、对复杂混凝土基面适应性好的特点。不管在如何复杂的环境下,如溢洪道、水池、地铁隧道、地下室等水位经常波动、变化或者经常受到机械震动的环境下, 水泥基渗透型非结晶防水材料的这些优越性能更加突出,从而也打破了一般防水材料在建筑施工中无法超越的困难局面。
二、现代民用和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
对于任何一种活动而言,以最小的代价谋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该活动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下,现代建筑技术也无一例外的遵循了这一原则。同时,在这一原则下,民用和建筑施工技术也因此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为促进现代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剖析这一技术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在我国,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和愉悦性的要求的增长,建筑施工技艺的生态化趋势也不断在建筑施工中体现出来。无论是从建筑设计目标、设计方案、建筑工程的潜在运行价值的设计或是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还是建筑施工方面而言,生态化的趋势随处可见。由于建筑施工的生态化促使建筑技术将带动高质量、低消耗、长寿命、高性能、生产与废弃后的降解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材料的开发,建筑的和谐性将成为建筑施工技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建筑施工前,要考虑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高科技材料是否有助于周围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在建筑使用价值结束后建筑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要在建筑施工的考虑之中。因此,必须尽量选用低污染、耗能少的建筑材料与技术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力求使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一致。
综上所述,民用与工业建筑施工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趋势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作为该领域的相关人员,应该永远保有创新发展的眼光和思维,不断总结,从而提升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滑利华. 浅析怎样在建筑施工中保证屋面工程质量[J]. 科技信息. 2009(29).
篇8
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成就与面对的困难文/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的先行领域,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率先承担了体制变革带来的各种成本,并为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提供着宝贵的经验,目前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建筑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特征
建筑施工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规模增长,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明显。按2005年的数据分析,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中,建筑业排名第五,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4%的份额。从历史数据看,建筑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38.2亿元发展到2005年10134亿元,年均增长17%,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除了90年代初有短期的波动外,建筑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直保持着5%~6%左右的份额,支柱产业的地位十分稳定。此外,施工业还每年为国家创造3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是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国际经验表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建筑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会不断增强。我国目前尚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上升期,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出份额会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会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建筑施工领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社会“稳定”环节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鲜明的二元经济特征。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以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根据过去十年的新增就业统计,建筑施工业构成最为稳定的吸纳就业的领域之一。
从2002年时点就业结构看,建筑施工业就业人数在非农产业就业中,继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之后,排在第三位;2002年吸纳就业人员达到3893万人,占全部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12.4%.制造业处于非农产业就业中的首位,占26.5%.
然而,如果动态地从1995~2002年期间的就业增量结构看,由于1995~2000年国民经济处于下行(GDP增长率显著放缓)周期中,制造业、采矿业等就业人员一直呈负增长的态势下,批发零售餐饮业、建筑业及社会服务业显现出确保非农就业增长势头的“中流砥柱”功能,分别提供了新增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35%、30%和20%.建筑施工业在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筑施工行业由于“苦、累、脏”等特点,吸纳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农民工或其他辛苦行业的分流富余劳动人员。2005年建筑业正式职工人数为854万左右,行业就业人员达到4383万人,则非正式的工人数达到3529万人。据分析推算,近年来建筑施工业吸纳农民工人数平均每年增多100万~200万人,建筑施工业已成为联结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
建筑施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剩余
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额占国民产出的比率不断上升。建筑施工面积和建筑施工领域就业均呈现显著增长。应该说,国民经济的高涨为建筑施工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景气环境。然而,建筑施工业的产出份额不仅没有显著的上升,甚至有所下降,这是个“奇怪”的现象。
导致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在于:对建筑业产品的需求上升固然很快,但建筑施工能力供给增长得更快。由于建筑施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投入要素是简单劳动,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隐蔽失业者的大量存在,使劳动供给近乎“无限”。在1995~2002年,全社会各行业工资水平每年平均上升12.8%,而建筑业职工工资仅上升8.6%.相对建筑施工行业的供给能力,建筑工程的设计、咨询、监管和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投资品的供给弹性要小的多。因此,导致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高增长给建设市场带来的利益,更多的为第三产业(设计、咨询、监理等行业)和投资品(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制造业获得,而总投资额中“建筑安装费用”的比例多年来在持续下降。
总投资额中的“建筑安装费用”(构成建筑施工行业的报酬或产值来源)比重的下降,是在国民经济高涨时期保持建筑产品价格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个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建筑施工行业(包括广大施工企业及其劳动者)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形形的(包括政府、企业)买方业主提供了大量“消费者剩余”,为整个国民经济地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建筑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上升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0.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21%.从增长趋势看,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承包工程的增速明显加快。承包工程范围不断拓宽,从最初的房屋建筑和交通领域发展到冶金、石油、化工、电力、通讯以至航空、航天及和平利用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科技含量和带动国内机电产品出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走出去”的队伍中,建筑施工企业涌现出中建、、中交、中铁等一批优势骨干力量。许多项目都受到所在国政府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目前建筑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负担沉重
施工行业长期以来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而负债率2005年高达65%,在第二产业中则是最高的,高出全国第二产业资产负债率56.8%的平均值8个百分点,债务负担沉重,已制约了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全社会拖欠款问题最严重的产业部门也是建筑施工业,这使得该行业的债务负担雪上加霜。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积累和运作能力不强,阻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几乎没有资本积累和积聚发展的能力。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不合理的压价让利竞争、回扣等不正之风,加剧了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的困难。
人均资本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
建筑施工业资本含量低,2005年人均固定资产为2.8万元,仅是第二产业平均水平11.24万元的四分之一。与第二产业的其他工业行业相比,由于人均资本水平低,建筑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自然也偏低,处于40个行业中的倒数第8位,人均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算)为11.7万,远低于全国工业人均23.9万的平均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高,行业收入水平低
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比率较低。按从业人员的口径,建筑施工业技术人员比率4.6%,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等三个行业,排名倒数第四。
建筑施工行业收入水平较低,2004年职工年收入为14338元,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和住宿餐饮业,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5%.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将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建筑施工业微利和高负债率,是导致整个行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基础性原因。此外,企业依靠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领先市场的意识还不够强。许多建筑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技术竞争优势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或与科研机构、相关院校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同时政策方面缺乏对建筑施工业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这些将在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
企业改制任重道远
近年来,施工企业的改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民营企业已成为行业的主力军。目前民企数量占到全部企业的74.5%,产值占到68%,从业人员占到了66%.但作为行业关键力量的国有企业产权单一、财务风险突出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中央和省属大型国有建筑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问题突出。近十年来,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从31%下降到10.2%,就业人数份额从55%下降到17.8%,总产值份额从63%下降到24.4%.但总体而言,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使命尚未完成,建筑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自身的任务远未到位。
西部国有企业负担重,社会职能多,改革成本高,影响了企业改制的进程,进而导致整个西部地区长期积弱,与改制迅速的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还相当混乱
建筑施工业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准入方面。在工民建领域进出自由、高度竞争的同时,专业建筑施工领域仍存在一定壁垒。这种进入壁垒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地区间,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立场及政策措施直接影响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的形成,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发展,阻碍建筑施工领域效率的提升。
招投标制度的实施与市场公平方面。招投标中,业主方利用投标方的弱势地位,迫使施工企业签订“阴阳合同”、垫资、接受折扣价等现象依然存在,破坏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市场诚信方面。目前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依然缓慢,建设系统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性的好转。信用缺失的现象更多地发生在投资业主方,他们利用施工企业的弱势地位,侵害施工企业的权益。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困局。要害在于我们的法律环境,一方面是法治不健全,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另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严重,很多情况的发生又是由于涉及政府或国有部门而“投鼠忌器”。
篇9
一、我县工业发展空间和主导产业的现状
(一)工业空间发展较快,但起步较晚,总量不大,空间存量不足。我县自2002年9月工业园区开园以来,小型工业集聚区在松古盘地上正在逐渐形成。至2011年底止,全县工业集聚区的总用地面积为9102亩。其中:县工业园区一至四期为3000亩;孵化基地工业区为880亩;孵化基地工业区1477亩;各重点乡镇的工业集聚区为3745亩(西屏镇2100亩;古市镇为800亩;镇200亩;望松乡365亩;赤寿乡280亩)。另外,据调查统计,已征用开发而没有安排的用地空间存量不足,大约有1491亩。其中:县工业园区有89亩;孵化基地区块有15亩;孵化基地区块有1167亩;各重点乡镇的工业集聚区有220亩(古市镇150亩,赤寿乡70亩)。
制约工业空间拓展有政策、资金、开发机制、观念等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政策性制约。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最严厉的土地政策,促使土地审批工作举步维艰。我县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达95%,远远高于省定80%的标准。结果就造成了基本农田不可动用,用地指标缺乏严重,工业项目难以落用的局面。近年来,在国土等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虽然突破了一定的束缚,造就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尚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求。总体来说,还是总量不大,存量不足。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积极有效地利用溪滩地和低丘缓坡开发的政策,尽快开发建设更多的工业区块,为我县工业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二)工业主导产业逐步明晰,但产业单一,装备科技水平不高、规模不大。自2004年第一家不锈钢企业在我县落户以来,主导产业这个概念逐步趋于明晰。据统计,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7.8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34家,规模以上产值为55.9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2.4%。工业总产值排在前五位的行业总产值为41.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其中: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主要是不锈钢)的总产值为27.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是铜产业)的总产值为5.71亿元,占10.2%;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是电缆电机)的总产值3.59亿元,占6.4%;皮革制品业(主要是合成革)的总产值为2.65亿元,占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是摩托车、摩擦材料)的总产值为2.41亿元,占4.3%。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全年工业总产值67.87亿元,仅相当于发达地区一家企业的产值,规模过小。就57家已投产的不锈钢产业而言,虽然在产值上占据了我们半壁江山,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装备技术水平不高、规模不大等问题。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锈钢产业市场波动较大,造成我县快速发展的势头明显减弱,产业结构过分单一的脆弱性弊端已开始显现。因此,扩大总量,原有产业转型升级,再造优势主导产业已迫在眉睫。
二、对我县拓展工业空间、再造优势主导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努力破解拓展工业空间的制约。一是要抓住2012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做好《县工业发展规划》和《县不锈钢产业发展规划》、《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并对各类规划进行无缝对接。二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如中长期贷款、BT工程等,集中政府有限的财力,大力拓展工业区块。三是积极探索快速的开发机制。如在园区拓展区、孵化基地工业区、工业区、工业区二期等工业重点区块开发时,对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资金落实、土地审批、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选商引资、企业建设、土地供应等各个环节对相关部门进行效能评估,帮助开发业主解决一些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治慢治散,促勤促快,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做到重点项目实施到哪里,效能评估就跟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活动就大张旗鼓发动到哪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另外要完善乡镇功能区块的开发机制,促进一些小规模的集聚区块在一些重点乡镇能快速形成。如:古市、赤寿等乡镇功能区块的扩容和提升,以确保我县每年有一定规模的新增工业用地。
(二)因地制宜,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市工业转型升级鼓励产业产品导向目录》是当前我县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的重要依据。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我们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扩量提质的原则。选择不仅能做大,而且能做强的产业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如不锈钢产业。不锈钢产业现在有了良好的基础,要根据《县不锈钢产业发展规划》逐步改进生产工艺,向高附加值的精密钢管、钢板、钢丝的方向提升,向市场前景广阔的民用钢管、阀门、管件等延伸产品方向提升。筹建不锈钢物流专业市场、不锈钢电子交易信息中心、不锈钢检验检测中心,扩大总量,进一步打造不锈钢这一主导产业。
二是坚持生态环保原则。“生态立县”是我县三县并举战略中的一大战略。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潜力和环境的承载力。要选择污染可控可治的产业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如新一代合成革产业。新一代合成革产业不但改变了在温州用压延法聚氯乙烯人造革的生产工艺,而且在水阁工业园DMF回收的基础上又得到了新的提升。新一代合成革暨水性合成革具有无毒、无害等特点,水性树指主要用于合成革干法生产领域,有家居内饰革、纯干洗服装革、沙发革、汽车内饰革等等,既符合产业导向,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新一代合成革产出大,可以迅速形成一个主导产业。目前,水阁工业园区的合成革企业正趋于容量扩张的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从地理位置来讲,我县是这些企业家们的首选区域,因此,新一代合成革将给我县带来再造优势主导产业的良好机遇。
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再造优势主导产业时,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接下去,我们要开发建设园区拓展区、工业区、工业区、工业区二期等区块,还要提升扩容古市、赤寿等等乡镇功能区块。各区块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环境承载力的不同。因此,我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园区拓展区距城镇较近,可以选择一些污染少,原来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如不锈钢延伸产品、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等等产业。工业区在城镇的郊区,可以适当安排新一代制革、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等产业;工业区块可以利用特定的地理位置,选择新一代制革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作为主导产业;工业区二期可以利用工业区原有的污水处理等综合资源,选择以不锈钢为主,其他产业为辅作为主导产业。古市功能区可以选择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竹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赤寿功能区可以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重点选择污染可控可治的产业作为主导行业。当然,主导产业的形成,既具有引导性,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某个产业的总量到达一定程度后更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以延续产业的生命周期。
篇10
(一)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加快培育本地的知名企业、品牌企业和骨干企业。鼓励有实力的建筑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或参股区内外的企业,拓展市场空间;鼓励中小型建筑企业以产权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组建企业集团;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管理,提升效益,拓展融资渠道,提高综合竞争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出一家特级资质施工企业和一家施工产值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全市建筑业由单一型向多元综合型发展,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在巩固和发展主业的同时,促进建筑业向房地产、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延伸,构建集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电力工程等专业为一体的大建筑业格局。建立建筑业与新型建材等有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机制,加强产业合作,延伸产业链。到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超过100亿。
(三)加快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构建以高资质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主体、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覆盖全行业的、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体系。提升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合理调整总承包企业规模,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鼓励低资质的总承包企业向专业承包企业转化,扶持专业企业做专做精做特,加快提升在高端建筑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施工能力。适当放宽条件、简化程序,扶持劳动力资源富裕的乡镇、苏木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
(四)大力开拓外埠建筑市场。继续巩固提高我市建筑企业在本市和市外传统建筑市场的占有率,鼓励企业开辟外埠市场,稳步提升市外建筑市场的占有份额。对开拓外埠市场成绩突出、积极回乡纳税、带动本市劳动力就业多的企业要给予奖励,在本市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中予以加分。各级人民政府及市住建委驻外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管理职能,为企业牵线搭桥,提供服务,积极帮助建筑业企业开拓外埠市场。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要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重点培养建筑经济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科技应用与创新、工程预决算等建筑业各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形成高层次人才优势,促进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企业要不断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与组合,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并有针对性地放到施工一线锻炼、培养,蓄积建筑业发展的后劲。要采用高薪引聘等方式,引进区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人才,创造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和环境,加速形成建筑业高层次人才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完善建筑业统计制度。各旗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建筑业的概念,加强对建筑业的统计工作,充实统计内容,扩展统计渠道,完善统计方法,统一统计口径,全方位科学统计建筑业有关数据,为建筑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营造促进发展的良好环境
(七)认真开展建筑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肃查处在工程建设实施中出现的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质量低劣、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我市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实施建设。
(八)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市外工程勘察、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招标、工程造价咨询等企业进入我市承揽工程业务,需到市住建委办理入境备案手续。建设工程招标文件要明确提出,参与投标的市外施工企业要承诺中标后在赤峰设立独立纳税机构(分公司),并将其作为合同条款在合同中写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发放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时,要核验中标的市外施工企业已在我市设立的独立纳税机构的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九)规范招投标管理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34号)文件规定,做好本地区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招投标制度,消除人为因素,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确定中标人,严禁以抓阄形式确定中标人,全面推行无标底招标。加强合同备案管理,招标人和中标人须在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书面合同,并在7日内由中标人将合同送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十)明确依法招标工程规模。全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项合同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工程项目,必须通过依法招标确定中标人,其招投标活动,必须依法进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服务交易中心(有形建筑市场)进行交易。
(十一)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计价规范,按季指导价格,合理控制我市的工程造价水平,特别是要按季、按旗县区制定商品混凝土的指导价格,保证价格公平合理。
(十二)全面落实工程总承包企业负总责制度。总承包企业要对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农民工工资支付、合同履行等负总责;凡在招标文件或承包合同中约定可以分包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将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订立分包合同后,应到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十三)严格注册建造师和项目总监变更管理工作。在工程实施中,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中标的施工企业的建造师和监理企业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不允许进行变更,如建造师或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确因身体等特殊原因不能上岗,应出具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由施工企业或监理企业向招投标监督部门提出增补建造师或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申请,增补人员的资质条件和业绩等要与中标的建造师或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基本一致,但原中标的建造师或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自离岗之日起,在该工程未履行竣工备案手续前不得再参加其他工程项目的投标活动。通过邀请招标方式中标的建造师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申明理由进行变更的,应由资质等级一致的建造师或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接替其项目管理工作,但原中标的建造师或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自变更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加其他工程项目的投标活动。
三、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夯实建筑业发展的基础
(十四)完善市和旗县区两级质量监督体系和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工程质量检查和建筑材料抽查力度,积极推行工程质量巡查和差别化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类别、重要性、工程参与单位的业绩、信誉、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实施分类监督。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与企业及项目经理部质量保障体系监督并重,严厉打击工程建筑质量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质量责任制不落实、项目部执业人员人证不符、随意脱岗、离岗等问题,着力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行在岗建造师离岗告知制度,在岗建造师离开施工现场两日以上,要由本人书面申明理由,经施工企业负责人和监理企业负责人签署意见,并报承担本工程监督任务的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备案。复岗后要及时到备案部门办理手续。建造师离岗期间,施工单位要指派一名资质条件与其一致的建造师临时代行其职责。
(十五)突出质量监管重点。强化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行为监管和工程实体质量检测,重点监管住宅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及道路桥梁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认真开展以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及其施工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抓好框剪结构工程填充墙裂缝等质量通病的治理,切实抓好建筑工程地下车库防水施工质量。
(十六)全面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各旗县区政府所在地规划区内,要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全面使用商品混凝土。没有设立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旗县,要在6月底前完成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报批工作。
(十七)建立企业争先创优激励机制。对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市级质量奖的企业及其项目负责人,可在招投标中予以奖励加分。实行建设工程优质优价制度,对获得国家鲁班奖的企业,可以试行奖励工程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住建委制定。
(十八)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认真开展以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等为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制推行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加大定型化、标准化安全防护设施的推广和检查力度,规范建筑施工现场防护设施。推行施工现场防护用品免费抽样检测制度,确保施工现场使用的防护用品合格,真正起到安全防范作用。积极开展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专项行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从源头上杜绝安全管理漏洞,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四、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推行履约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十九)建立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的诚信标准和管理办法,对管理范围内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进行检查、记录与公示,并载入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档案,同时将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及时报送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原则,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充分利用已公布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信息,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