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
时间:2023-03-20 03:2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实验室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安全文化内容
从狭义上理解安全文化内容,它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最早为安全文化限定的定义,说的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种种素质和态度的综合”,也就是说它主要是表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1]。但是也有人认为狭义上的安全文化是将安全知识与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安全宣传等进行结合,从而开展的一系列安全活动。从广义上来看安全文化,它是与物态文化和环境文化相关的知识。一些人认为它是人们在进行生存活动的同时,为了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而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内容,还有人认为它是由于人类进行安全活动而产生的安全观念、意识、精神和行为等发展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既与实践物质相关联,又与行为、物态和环境等有一定联系。因此,安全文化关乎人们的行为,思想和实践行动。
2安全文化作用
2.1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将安全文化应用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工作者将安全意识渗透给教师,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给教师灌输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会促使教师对安全概念和意义进行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树立一个正确的安全意识理念,使之在实验过程中持以安全为主的态度和信念,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能够从根本上对自己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使得安全管理变得科学合理,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证实验室的安全。2.2促进安全管理。就安全文化而言,它自身凝聚了一种安全价值和精神力量。将它应用在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在人们进行实验过程中形成一种隐形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观念进行一定的渗透和影响,从而促使实验人员自觉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并在实验过程中促进安全行为的执行,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将安全文化应用到学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通过这样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教师安全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身为教师的职责,从而树立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的态度,并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2]。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关爱生命,注重实验安全为主体的实验氛围,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提高工作效率。2.3提高管理水平。将安全文化渗透到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发生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对他们的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促进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建设的越好,相应的工作内容就会越丰富,会对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起到促进效果[3]。但与此同时,安全文化的渗透为管理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需要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向安全服务进行转向,促进安全措施的改进,采取相应办法治理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展管理工作的细致分化,从而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提高管理水平。
3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内容
3.1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高校化学实验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这一过程要根据化学实验的污染程度进行,要将办公区域和实验区域进行分隔,促进不同化学性质有不同实验区域的划分形式的形成。要将容易发生连环反应的实验室区域进行隔离,保证合理分类和设置,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实验过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社会发展。此外,还需要对实验室内的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安装。化学实验药品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甚至有一些在摇晃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因此,化学实验室要尽量减少对实验设备的移动和改造,保证水,电等管线设置的合理铺设,加强对实验设备的质量监管,针对一些污染性高,毒害性大的化学物品,要注意在实验室设置通风口,并保证室内气压处于正常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要注意对实验室内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加强。其中灭火器,报警设置,急救箱和洗眼器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他们的放置位置和标志,性能等对实验的急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应该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设备添置的重视程度,增加资金投入,采用先进技术,保证设备的应用性能,从而促进实验室安全环境建设,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3.2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促进安全制度的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以安全为主要前提,构建较为严密的责任体系,对与实验进行相关人员责任进行具体明确,标注权责说明,从而加强过程监管,使安全管理形成具体体系,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证化学实验运行的安全性[4]。其次,要对化学药品实施分类管理。不同的化学药品存在不同的化学性质,但是各种化学药品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校应该将不同类别的化学药品进行分类,并促进采购,管理和应用的规范管理,提高对化学药品的利用率,促进化学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发展[5]。最后,加强学校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安全建设,需要将具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进行特殊管理。例如: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一些易燃易爆药品时,实验者需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置。并且针对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实验,需要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最好要有专业教师辅导的情况下进行,从而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此外,一些化学药品的承装容器是高压易碎的,这就需要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小心注意易碎的容器,并且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强化管理。
4结语
在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高校化学实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管理者对安全文化进行了解和认识,从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推动物质文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性能,促进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安全工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仇念文,安绪常,贾继文,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81-185.
[2]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88-191.
[3]王晔,李双,庄启亚.量规法在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0):278-281.
[4]徐烜峰,王能东,程五一,等.构筑火灾风险预警指标排除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5):300-303.
篇2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 试剂 仪器 安全管理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操作才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但是,化学实验具有危险性。化学实验室的中心工作就是确保仪器、设备、药品的状态正常,安全可靠,以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因此,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师生生命、学校财产的安全息息相关,不容忽视。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是偶然和难以预料的,往往由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我们对安全问题绝不能存侥幸心理,应针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深入探究事故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一、加强建章立制,依靠信息化手段规范安全管理
1.运用制度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
建章立制是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加强建章立制,首先要确保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此,学校要制定并实施《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规则》、《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仪器和试剂的立账登记制度》、《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化学试剂使用规则》、《借用仪器制度》、《化学实验室开放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治安防范规章制度》等。同时,还要制订、填写《学生实验通知》、《学生实验记录表》、《演示实验记录表》、《学生实验进度安排表》、《药品器皿使用损耗登记表》、《仪器损坏记录表》和《危险品使用记录表》。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填写表册,对危险品室、仪器室、药品室、实验准备室、学生实验室实行技防、物防及人防相结合的立体式安全防范措施,使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实现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提高效率,消除隐患,在工作上,应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手段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技术将实验室中设备、仪器、药品、资料等各种涉及安全的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辅手段。在该系统内,建立实验室明细账,按总账及仪器编号顺序一物一页记账,详细登记仪器的品名、规格、产地、来源、数量和金额。同时,在计算机上实验指导书、挂图等材料,播放一些耗时长、不易成功的实验录像。这样,既简化了安全管理工作,又为师生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便利,提高效率。
二、存放仪器试剂,讲究安全、有序、合理、美观
摆放仪器、试剂的总要求是:分室存放、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
1.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地存放仪器设备
1.1在仪器、设备保管方面,应在结合性能、高矮、大小、轻重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遵循分类编号、依类定柜、依号定位、柜内分层、层上定点、每柜设卡、纵横整齐、存放有序、取用方便等九项原则,进行合理分类、编号,按总账顺序依类分柜科学存放。对于特殊仪器,实行专柜存放。
1.2两种定位标签张贴于仪器柜上。一是柜门定位标签。在用碳素墨水书写,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的定位标签上,要注明柜内仪器的名称、数量、规格、编号。二是分类定位标签。国家教育部要求把仪器分成9大类:0—计量仪器;l—通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6—玻璃仪器;7—药品;8—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入柜的仪器要按上述分类,用较明显的分类定位标签固定在仪器柜上方。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陈列,一经定位不得轻易变动。摆放时要做到:同一品种纵向排,不同品种横向摆,附件跟着主件走,前端整齐后不齐。同层放同一种仪器不可堆叠挤压,须呈梯状排放在一起。
2.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地存放试剂药品
管理人员应按以下三个要求贮存种类繁多的化学试剂药品:一是按贵重品、腐蚀品、易挥发品、易爆品、易燃品、剧、麻醉品等方面属性,严格区别化学试剂药品的性质。二是先按固体、液体试剂药品分类,后按有机物、无机物、危险品、低温贮存品等方面属性再次分类,分别按类按序整齐排列,造册登记。三是主动地根据各自性质采取差异性措施,科学、合理地把各类化学试剂药品存放在由耐腐蚀、避光、防尘材料制成的贮存柜。贮存柜应摆放在远离明火且消防器材、设施完备的安全位置。首先,使用具有密封塞或加盖后蜡封的容器保存易受潮、易挥发、易氧化、易变质、易失水风化和易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其次,避光保存见光易氧化、分解、变色的试剂。再次,在远离火源、阴凉通风的位置分别专柜单独存放腐蚀品、易燃品、剧、爆炸品等,同时,对于这类药品中的危险品,应内存于保险柜,双锁管理,建立一览表和领用登记册,严格控制取用量,并回收和保管好剩余部分;在低温干燥的位置保存高活性试剂。值得注意的是,不得把灭火、防护方法与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存放在同一柜或储存室内。实验室操作台上,只能放置规定数量的化学试剂,不许超量存放,多余的试剂须在规定的贮存柜中贮存,用剩余的试剂不得倒回原试剂瓶。
三、按规程严管理,规范地推进化学实验教学过程
1.精心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1.1实行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事故防范能力。应通过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会、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教师教辅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辅人员应明确实验工作中的职责范围或行为规范,熟悉实验和安全器材的名称、规格、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要求以及实验的名称、目的、步骤,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事故防范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为指导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科学实验,确保实验安全创设前提条件。
1.2先编号,后排位,确定实验器材和各组各个同学在分组实验时的位置。
1.3实验室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要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实验进行之前。因此,实验开始前,教师教辅人员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关于学生损坏教学仪器赔偿的规定》、《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学生实验守则》、《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管理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操作规程,增强规范、安全操作和爱护仪器的意识。同时,要求学生服从指导,不得随意改变实验计划、步骤和试剂用量等。若要改变,须征得同意。另外,指导学生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并做好记录。
2.按规程进行实验并做好应急措施
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教师要精心组织,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教师教辅人员首先要熟练利索地进行操作演示。在演示时,既要有条不紊地按规程操作,又要简明扼要地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让学生对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与初始状态进行对比思考,获得深刻印象的同时,确保实验安全。为此,应设立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专柜。教师演示实验用的自制教具、试剂、仪器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分开存放,并分别贴上相应标签。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师生都要采取戴手套、面罩、防护眼镜等方面的安全措施,经常注意装置有无破裂、漏气和化学反应情况等。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实验中所用的有毒、易爆、易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失散。
3.实验后物归原处
在做完实验后,应及时把所用各种仪器等如数收齐,放回原处,以备再用。这样,就能相对延长教学仪器的使用寿命,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学化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2000,(6) P1—P24
篇3
关键词: 高中生 化学实验室安全意识 调查分析 解决方法
一、调查理由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研究化学科学的重要方法,而且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所以中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新课程改革更体现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通过实验现象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从保证正常的教学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为出发点来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学生的安全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室的安全状况。为了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教学,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对我校部分高中生进行化学实验室安全意识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以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和发生安全事故采取的救护方法等为主要调查内容,设置了与化学实验室安全相关的选择题,问卷调查能很好地反映出不同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意识的高低。据调查结果分析,高年级学生明显比低年级学生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高,高一级学生比低一级学生化学实验安全意识高10%。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1.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学习。
通过对于学生对化学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学生实验室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安全意识及规章制度的认知情况调查可发现:被调查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不够清楚,尤其是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认识不够。但随着年级的提高,对实验室管理制度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熟知度远低于对另外两种规则的认知。因此,学生对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有待于加强学习。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学生愿意去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教师应带领学生认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
2.对化学试剂使用的认知度。
做化学实验,就一定会用到化学试剂,但多数化学试剂都有挥发性,存在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等不安全因素。所以,不能忽视学生对化学试剂的熟悉程度和使用方法。
通过对于学生对化学实验中化学试剂性质及化学实验废渣、废液处理方式的了解情况调查分析可知:仅有10%的学生完全清楚化学试剂的性质,能正确使用化学试剂。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有90%的学生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尽量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在实验废弃物处理上,尽管在每次实验前老师都作了特别提醒,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按要求去做,如果学生对这些实验废弃物采取不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会对自身产生伤害,而且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从调查数据显示结果来看,还有超过20%的学生不熟悉废弃物的合理处理方式,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随意丢弃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3.对发生安全事故采取救护方法的熟知度。
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品种类繁多,有的是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蚀性,在实验中使用不当就可能发生火灾、烧伤、爆炸、中毒等意想不到的事故;加上实验所用的仪器多数是玻璃仪器等,增加了潜在的危险性。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当问道“怎样闻有毒气体?”时,选择“散闻”的占82%。火灾也是实验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当问道“如果实验室着火,是否一律可以用水灭火”时,竟然有70%的学生选择了“是”。从被调查的学生对发生安全事故采取救护方法的掌握情况来看,学生对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自救知识。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实验中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安全准确操作,确保实验成功的同时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思考和建议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必须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为科学合理地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等都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此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在中学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中我们特别要强调“预防重于治疗”。要不断提醒学生,千万不能有“危险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通过具体事例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做好预先的防范工作;通过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使学生形成安全预防、遵守规则、相互合作、环境保护等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并使他们能顺利地将实验室的安全规范适当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可用的安全状态,能随时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保证实验试剂有正确的保存方法,且应放在相对安全的试剂保存柜中。因此,必须配足富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实验员,以达到真正从学生和实验室相关人员人身安全为出发点的有效管理。
3.实验室公共安全设施的完善。
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除了一些必需的实验仪器之外,还必须有好的实验环境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比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安全设施的配备。这些必要的安全设施可以应对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是搞好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学校发展和师生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因此,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必须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调动实验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化学实验室内物品性质特殊,种类繁多,对具有危险特性的药品、压力容器的管理尤为重要。疏忽大意,就可能引发事故,直接影响工作的进程。因此,分析实验室安全隐患,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不安全因素分析
主要是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处于不安全状态;行为不安全则是指人的行为,即违反制度、操作程序和贮存方法等一系列危险做法。
1.不安全状态
(1)化学药品
大多数都是易燃易爆、有毒及放射性的危险品,超过一定存量构成重大危险源,若操作尤其储存不当,极易引发事故。
(2)气瓶和压力容器
属于潜在不稳定因素,需要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防范措施,并且做到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处于安全的状态,以免泄露、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3)废物处理处置
废物分为液体废物和固体废物,通常将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特性的,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特性的固体废物认定为危险废物。不经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而直接排放,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会污染环境。
2.不安全行为
(1)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实验室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而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的企业和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风险,没有成形的制度,就会造成许多管理漏洞、权责不清等现象。
(2)宣传教育不够,安全意识淡薄
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不能很好落实,制度经常是流于形式 ,发生事故后,不能第一时间做出合理有效的应急处理。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
1.健全制度
安全在于管理,重在预防,而管理的基础是有据可依,有制度约束,所以从上岗培训,到岗位责任落实,一般意外事故处理,危险物品和器具的管理使用与存放,废物处置及回收利用办法,应急预案等,需指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以上制度,缺一不可,应做到制度健全,落实到位,权责明确,最大程度的降低不安全行为。“上头有人抓,下头有人管”,上下协调,监管结合,避免制度和管理的缺失。
2.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进行事故树和问题树分析,风险识别确定哪个是危险品,源项分析确认有哪些危险品,并对最大可信事故进行后果计算估计造成多大的影响,进一步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制止事件的发展,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
预案内容包括:应急计划区;组织机构、人员;分级响应条件;救援保障;报警、通讯联系方式;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应急监测、防护措施,清除泄露措施和器材;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应急培训计划;公众教育和信息。
3.废弃物的管理
是实验过程及贮存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化学成分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及气态物质。实验室里会产生不同种类的废物,必须分类分质存放,防止交叉反应。一般废物本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处理,危险废物则回收后交由规定的专业机构处理。
废液及固体废物存放时,需使用规定材质的封闭的储存容器,标明具体的成份、收集时间及数量,并远离光源热源置于符合规定的指定场所。
4.加强基础教育与安全知识培训
首先,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达标,特别是加强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定岗定责。定期举办实验技能竞赛,规范方法,增加熟练程度和速度。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安全时时谨记,从基层实验人员到相应上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人人心里有数。
三、结束语
实验室安全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特别是化学实验室甚至可能引发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5 ,24(11):130~131
[3]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3:162~163
篇5
安全知识的讲解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安全教育所涉猎的领域大而广,没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长期的工作积累,难以把相关知识组合成一门系统的课程。另一方面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学习能力,讲解内容还要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我们在课程中讲授的安全知识包括通识类、危险化学品、基本实验操作规范、消防知识等。通识类安全知识主要介绍实验室日常使用的水、电、煤气等的使用要求与注意事项,化学废弃物的种类和相关的处理规定,以及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性。讲课中会援引一些案例,如我校某实验室冬季没有关闭窗户,致使暖气水管被冻坏,一些较贵重的设备被供暖水浸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某课题组人员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未对冷凝水管加固处理,中午外出吃饭时未留人照看实验室,从而导致水压升高,水管连接处松动,冷凝水流入电气设备中,造成较大损失;还有如果煤气灯关闭不严,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后果会更加严重。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引起注意。实验操作规范是一门学问,不仅体现了实验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证。大学实验室中使用的仪器和药品较多,操作步骤也比较复杂,而实验指导教师常常会忽略对基本实验操作规范的要求。例如高中化学实验中会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溶液,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温度计使用完毕后应该立即放回温度计套筒中;然而到了大学阶段,有的学生使用温度计时却很不熟练,水银温度计经常会被打碎,实验室的水槽底部因此经常有水银沉积。再如在玻璃管加工实验中,经常发生学生被割伤或烫伤的意外事故。这些事故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规范、仪器整理不及时导致的。介绍一些基础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使用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并将学到的相关安全防护知识应用于其他复杂仪器的使用之中。危险化学品部分是我们讲解的重点,这方面的知识很系统也容易理解。学生应该知晓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标志符号,并读懂试剂瓶上的标签来判断试剂的性质,或者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查询材料的危险性。高校中使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性质各异,部分试剂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特点。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增加,有些课题组购买大量的有机溶剂,并贮存在实验室中,这就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存放、使用都有专门的规定,师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学生还应该知道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征,懂得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法,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消防知识包括“四懂”和“四会”。“四懂”即懂得火灾的危险性,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四会”分别是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灭初级火,会逃生。这其中侧重于灭火器的使用。火灾是极端的危险情况。尽管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可一旦发生了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实验室人员应当学习相应的防护知识,遇到火灾时保持镇定,根据火灾的性质,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灭火。这样不仅会减少火灾发生时的财产损失,也会降低实验室人员所受到的人身伤害。如实验仪器局部着火,应该用湿布、灭火毯等材料将其盖灭,如果直接使用干粉灭火器,虽然可以迅速灭火,但也有可能使得仪器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火势较大无法自行扑救时,师生应当及时关闭电源,迅速离开并报警求助。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
开设化学实验安全课程增强了本科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以往本科生们进入科研实验室前,所受到的安全教育仅仅是师兄师姐的口传心授,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许多本科生来到实验室的第一项工作常常是清理玻璃仪器,这样就会接触到一些有毒的化学试剂。以前,学生对这项工作的安全性普遍不太重视,而现在则会主动地采取防护措施,戴上橡胶手套再进行相应的操作。经过安全课程的学习,本科生对实验室安全有了正确的认识,能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并常常指出所在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提出改进方法,推动所在实验室的安全化进程,从而也提升了学院整体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理论课的学习只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能解决实验室里所有的安全问题。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应该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学校全程化、全方位、多层次来进行,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注意人身安全。所以,我们还通过开设安全教育宣传栏、建立安全教育网页、聘请专家举办安全教育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不断地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信息化教学;安全教育
近几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笔者所在学校出现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被试剂腐蚀的事件,华东理工大学玻璃爆炸伤眼事件,清华大学化学楼起火爆炸事件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给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综观安全事故的起因,绝大多数还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实验室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应该将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在教育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是外界刺激被动的接受者和灌输对象。信息化教学以学为中心,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和技能。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从而胜任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有几个优势:第一,信息化教学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实施跨年级、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第二,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微信公众平台等等,使得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实现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学习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信息。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门规定和相关标准,高校实验室安全防范自查和省市校各级安全检查频繁,充分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高校等各级领导对于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实验室管理现状,普通化学实验室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硬件措施建设,包括实验室通风系统建设,仓库防盗门、指纹门禁及危险化学品试剂柜建设等,灭火设施的定期更新与完善等措施;同时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软件系统建设,包括化学品数据档案整理汇总(品名、性质、数量、储放地、可能危害及相应的处置方法)、化学品入库及领用信息登记和审核制度、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并制定了《易制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应急预案流程》《化学实验室轻微事故应急预案》《化学实验室安全承诺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普通化学实验是面向非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化学基础实验课程。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所学普通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最佳途径。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普通化学实验是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六大学院,非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每年学生选课人数达千人之多。普通化学实验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标准的实验操作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以后专业实验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很多学生零实验基础,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动手能力较差,且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度不高的情况。有些学生只是在中学时见过老师演示实验并没有实际动手做过化学实验,甚至一些来自教学条件较差学校的学生连演示实验都没见过,因而这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不过关,做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此外,化学实验中涉及的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种类繁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旦疏忽大意,就会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因此在做实验前,需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个人防护技能,杜绝在实验环节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普通化学实验的第一堂课就是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然而此前安全教育主要是由教师进行单一的课堂讲述,未能唤起学生的重视,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主要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将实验内容进行讲解陈述,然后由学生操作,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实验预习的普遍现状是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视性不高,预习不到位,预习报告纯粹是将实验内容抄一遍,没有进行思考,导致预习效果不好,有些学生甚至未完成预习实验就进入实验室,由于对实验仪器不熟悉、对实验涉及的化学试剂不了解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鉴于以上几点因素,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之前的安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三、信息化教学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及设想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地,提高实验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实验教学改革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既丰富了实验安全教育的教学手段,又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第一,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建设。作为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步,学生在系统内完成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及实验室安全准则,并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才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此系统的运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实验安全知识及实验室安全防范能力,完善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此系统内设实验室安全知识题目题库,知识范围包括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规范着装、化学实验室常规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化学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及溅洒至皮肤上的应急处理方法、实验室紧急洗眼器和冲淋装置的使用、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应急预案、实验室起火类型及灭火方式的选用等等。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首先要在电脑端完成并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具备考试合格成绩单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对于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因素具有足够的重视度,又使其具备了初步的实验安全防范基础。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的投入运行,将实验室安全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本科实验教学的安全系数,并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视度。此系统可以应用至全校甚至全国高校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大大降低了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率。第二,设立电脑端预习系统,针对每次实验涉及的仪器和试剂安全使用要点,尝试以小测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测验内容涵盖实验知识及操作要点,且便于解答,旨在提高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能力。每次预习测验的成绩作为学生的预习成绩最终计入平时成绩中。此预习系统不仅可以免去学生写预习报告的时间,而且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第三,随着微信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上理工化学实验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也已开通运行。针对普通化学实验的上课内容,拍摄每次实验课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规范操作及操作要点微视频,分步讲解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将视频链接至微信公众平台及普通化学实验课程中心网,学生通过视频短片学习,巩固实验操作,形象、直观,可以有效避免错误及危险操作,杜绝实验事故,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又可以解决学生多、教师少,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的难题。此外,微信公众平台可与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相结合,实现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帮助完善学生的实验安全知识,更好地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通过对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包括微课、视频短片教学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力宣传及教育作用,使得实验安全教育多元化、信息化。并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及实验预习系统的运行,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及实验室安全意识,丰富了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信息化,培养安全意识强烈、实验基础扎实、操作规范的应用型理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贺文英,张秀芳,阿娟,等.普通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
[2]徐文祥.高等院校普通化学实验的教改与实践[J].教师,2013(14):85-86.
[3]张叶臻,孙瑞雪.微课在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广州化工,2015(12):198-199.
篇7
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交叉性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建立。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交叉融合为化学类国家实验室带来了生物安全的新问题。该文分析了现代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化学和生物安全特点,并结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化学和生物安全,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保证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对策;安全管理
化学主要是研究从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到分子和原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和组装态的合成和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和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自然科学[1]。化学与多学科交叉渗透,已成为自然基础学科的核心学科。未来化学在解决食物短缺、能源、材料和环境等关系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起着重要作用[2]。鉴于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和各级机构加大了对化学学科和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建设。2009年参加科技部化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有25个,其中全国22个为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为部门重点实验室,参与评估的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2013年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教育部对教育部属18所化学类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家会继续加大对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将被建立。化学类实验室比其他实验室如物理实验室、机电实验室、信息实验室等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相对高危的场所,实验室中有许多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化学药品和试剂,有些化学实验需要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下才能实现。同时,大量分析检测仪器和设备带来了高电压和强电磁辐射的危险,化学类实验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加强化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化学类重点实验室除了上述特殊性外,化学类重点实验室还面临科研任务大、学科交叉多、人员流动大等问题,这些都对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在学科交叉发展方面,现代化学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化学学科通过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均有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并建立了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模块。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交叉融合为化学类国家实验室带来了生物安全的新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化学和生物安全,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成为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开展的实验安全管理实践为例,提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可行建议。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分析化学,定位于以生命物质为主要对象的分析化学方法学的基础研究,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它的安全管理运行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1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硬件建设
在建造实验室前,化学和生物研究模块最好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化学研究模块要注意对火灾爆炸事故、化学品腐蚀、有毒物和放射物扩散丢失和高电压渗水的潜在危险的防护和隔离;生物模块除了在要求到达化学模块的建设要求外,特别要注意致病微生物等生物安全的防护和预防。在设计建造阶段,首先应对建造实验室的目的、实验室的主要用途以及基本的性能指标等有足够的了解;要根据试验对象的危害性确定实验室的等级[3],由于级别越高,建造和运行费用也越高,不能盲目攀比建设,以免造成浪费。其次,选择国内有能力承接高级别实验室设计和施工任务的企业,特别是曾经建设和设计过高级别化学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非常了解,并且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然后,需要生物学、化学、建筑、空调净化、电气控制、结构抗震、给水排水、污物处理、气体供应、检测等多领域专家的协调合作。最后,生物安全实验室竣工后,必须首先经过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并由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在设计建造中要引入绿色实验室理念,努力建设一个环保安全的实验室[4]。实验室建设要统一规划,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建设,不能盲目攀比建设,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并努力降低运行维护成本[5]。同时实验室建设安全配套设施,如消防设施,急救设施等[6-7]。在建造完成后,实验室要进行定期检查,确定是否配备了有效的安全防护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感应水龙头、紫外线灯、洗眼装置等),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维护。对于冰箱、培养箱这类常年开机的设备,若仪器比较老旧的,要做好仪器报废和重新申购工作。管理部门也应加快仪器的报废和重新采购的工作,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存在,要及时排除隐患。对于在实验室进行的科研活动要尽心有效地日常监督,包括:1)做好内部或外部审核工作。内、外部审核是管理体系实施与维持的重要环节。实验室除日常的常规检查外还要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系统的安全检查,制订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检查目的,对发现问题提出详细整改方案,认真整改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提交实验室管理层。通过定期的审核以证实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持续符合要求并不断完善。2)做好管理评审工作。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管理层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全部活动进行评审,是对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的系统评价,包括对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订是否对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进行审核评价,达到使管理体系更有效运行的目的。3)开展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维持管理体系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以及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等外部质量控制活动,通过质量控制来评估实验室自身的工作质量,衡量实验室技术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追求技术进步的目标。4)做好记录的控制。记录是证明检测结果符合质量要求、为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提供的客观证据。记录并保管好所有与实验过程和各种质量活动有关的原始数据,对各种质量活动过程的技术和质量记录进行有效控制,使每次实验记录都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也是实验活动可追溯性的依据,为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和实验活动符合认可评审要求提供充分的证据,为实验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实验室安全体系运行中,应做到每项工作均有程序,有程序必须执行,有执行必须有记录,养成工作中随时记录的好习惯。以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该重点实验室有12项运行管理规定,其中一大块是涉及安全管理的。并且在2011年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该实验室除了根据规定做了必须硬件建设外,还对每个实验室安装了监控和门禁系统,加强对人员的准入管理,实验的记录控制以及安全检查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详细的检查监督。
2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日常管理
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是做好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8]。相关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为环境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也有利于形成一种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这些制度和规程应根据本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生物实验标本类型和特性认真制订。例如: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的清洁、消毒、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生物化学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事件、伤害、事故报告制度,生物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仪器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方面的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实验生物安全制度的运行。如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将各种废弃物分类处理,放置在规定的地方,每周进行集中回收报废试剂,并对涉及化学生物安全的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清洁、消毒检查。在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由于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的,因此在安全问题上,高校需要明确权责,把责任分级落实到二级学院和实验室,实行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制(包括一线开展实验活动的所有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化学安全管理和使用采取奖惩并重的办法,决不放过任何违反生物安全管理的行为[9-10]。
3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重点实验室应组织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进行生物化学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11]。通过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火灾处理、危险化学品泄露、检验技术、生物安全操作和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培训,来提高学生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熟悉如何识别和控制实验室危害因素,了解如何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实验室事故。所有人员经严格考核后方能持证上岗。由于实验室管理都趋于信息化,使得实验室管理更易于细化[12-13]。电子门禁、仪器网络使用权限等都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和操作者的实际使用情况、操作情况进行权限设置。如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门禁权限只下放给有研究需要并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的学生。安全设备的操作证也必须有使用权限的学生才能打开。上述措施的施行确保有需求的人员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以进入实验室,并对潜在危险进行有效排查。
4结束语
化学类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化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实验室设备复杂,学科交叉,科研任务大,保证化学类重点实验的安全运行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前提,只有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前期认真调研,严格施工,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不断强化和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重视安全教育,才能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研究环境,为我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庞洁 刘飞 单位: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常勇.化学学科的交融、更新、拓展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5,22(4):110-113.
[2]王夔.未来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9.
[3]陆兵,李京京,程洪亮,等.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92-196.
[4]许术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公共管理策略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9(9):82-84.
[5]房川琳,李静,邹清.构建安全、绿色、科学的基础化学实验室[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6):340-342.
[6]王俊丽,崔长海,聂国兴,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27-429.
[7]牛焕双,张润杰,刘滨.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9-202.
[8]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15-218.
[9]于敏,皮之军,李建海.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7-209.
[10]许业河,黄建榕,廖秀萍,等.浅谈高校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危机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65-167.
[11]由继红.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69-171.
篇8
下面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一、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1.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进入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3.实验时应遵守纪律,保持安静。
4.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仪器及试剂的规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5.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6.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地点使用,并保持整洁。
7.实验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8.在实验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不能穿拖鞋、背心等暴露过多的服装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不能吸烟和吃东西。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把水、电和煤气开关关闭。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在实验中我们经常使用有机试剂和溶剂,这些物质大多数都易燃、易爆,而且具有一定的毒性。虽然我们在选择实验时,尽量选用低毒性的溶剂和试剂,但是当大量使用时,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因此,防火、防爆、防中毒已成为有机实验中的重要问题。同时,还应注意安全用电,还要防止割伤和灼伤事故的发生。
1.防火:引起着火的原因很多,如用敞口容器加热低沸点的溶剂,加热方法不正确等,均可引起着火。为了防止着火,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用敞口容器加热和放置易燃、易挥发的化学药品。应根据实验要求和物质的特性,选择正确的加热方法。如对沸点低于80℃的液体,在蒸馏时,应采用水浴,不能直接加热。
(2)尽量防止或减少易燃物气体的外逸。处理和使用易燃物时,应远离明火,注意室内通风,及时将蒸气排出。
(3)易燃、易挥发的废物,不得倒入废液缸和垃圾桶中。量大时,应专门回收处理;量小时,可倒入水池用水冲走,但与水发生猛烈反应者除外。
(4)实验室不得存放大量易燃、易挥发性物质。
(5)有煤气的实验室,应经常检查管道和阀门是否漏气。
(6)一旦发生着火,应沉着镇静地及时采取正确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首先,立即切电源,移走易燃物。然后,根据易燃物的性质和火势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扑救。有机物着火通常不用水进行扑救,因为一般有机物不溶于水或遇水可发生更强烈的反应而引起更大的事故。小火可用湿布或石棉布盖熄,火势较大时,应用灭火器扑救。
常用灭火器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及泡沫等灭火器。
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是干粉灭火器。使用时,拔出销钉,将出口对准着火点,将上手柄压下,干粉即可喷出。
二氧化碳灭火器也是有机实验室常用的灭火器。灭火器内存放着压缩的二氧化碳气体,适用于油脂、电器及较贵重的仪器着火时使用。
虽然四氯化碳和泡沫灭火器都具有较好的灭火性能,但四氯化碳在高温下能生成剧毒的光气,而且与金属钠接触会发生爆炸。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泡沫而造成严重污染,给后处理带来麻烦。因此,这两种灭火器一般不用。不管采用哪一种灭火器,都是从火的周围开始向中心扑灭。
地面或桌面着火时,还可用砂子扑救,但容器内着火不易使用砂子扑救。
身上着火时,应就近在地上打滚(速度不要太快)将火焰扑灭。千万不要在实验室内乱跑,以免造成更大的火灾。
2.防爆: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发生爆炸事故一般有两种情况:
(1)某些化合物容易发生爆炸,如过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等,在受热或受到碰撞时,均会发生爆炸。含过氧化物的乙醚在蒸馏时,也有爆炸的危险。乙醇和浓硝酸混合在一起,会引起极强烈的爆炸。
(2)仪器安装不正确或操作不当时,也可引起爆炸。如蒸馏或反应时实验装置被堵塞,减压蒸馏时使用不耐压的仪器等。
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要特别小心。
(2)反应过于猛烈时,应适当控制加料速度和反应温度,必要时采取冷却措施。
(3)在用玻璃仪器组装实验装置之前,要先检查玻璃仪器是否有破损。
(4)常压操作时,不能在密闭体系内进行加热或反应,要经常检查反应装置是否被堵塞。如发现堵塞应停止加热或反应,将堵塞排除后再继续加热或反应。
(5)减压蒸馏时,不能用平底烧瓶、锥形瓶、薄壁试管等不耐压容器作为接收瓶或反应瓶。
(6)无论是常压蒸馏还是减压蒸馏,均不能将液体蒸干,以免局部过热或产生过氧化物而发生爆炸。
3.防中毒:大多数化学药品都具毒性。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接触有毒物品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预防中毒应做到:
(1)称量药品时应使用工具,不得直接用手接触,尤其是。做完实验后,应洗手后再吃东西。任何药品不能用嘴尝。
(2)使用和处理有毒或腐蚀性物质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或加气体吸收装置,并戴好防护用品。尽可能避免蒸气外逸,以防造成污染。
(3)如发生中毒现象,应让中毒者及时离开现场,到通风好的地方,严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
4.防灼伤:皮肤接触了高温、低温或腐蚀性物质后均可能被灼伤。为避免灼伤,在接触这些物质时,最好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发生灼伤时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1)被碱灼伤时,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1%一2%的乙酸或硼酸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烫伤膏。
(2)被酸灼伤时,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最后涂上烫伤膏。
(3)被溴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酒精探洗或用2%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至灼伤处呈白色,然后涂上甘油或鱼肝油软膏加以按摩。
(4)被热水烫伤后一般在患处涂上红花油,然后擦烫伤膏。
(5)以上这些物质一旦溅人眼睛中,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井及时去医院治疗。
5.防割伤:有机实验中主要使用玻璃仪器。使用时的基本的原则是:不能对玻璃仪器的任何部施加过度的压力。
实验室应备有急救药品,如生理盐水、医用酒精、红药水、烫伤膏、1%~2%的乙酸硼酸溶液、1%的碳酸氢铀溶液、2%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甘油、止血粉、龙胆紫、凡士林等还应备有镊子、剪刀、纱布、药棉、绷带等急救用具。
6.用电安全:进入实验室后,首先应了解水、电、气的开关位置在何处,而且要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实验中,应先将电器设备上的插头与插座连接好后,再打开电源开关。不能用湿手或手握湿物去插或拔插头。使用电器前,应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电器内外要保持干燥,不能有水或其他溶剂。实验做完后,应先关掉电源,再去拔插头。
此外,本人发现有些实验制备过程中,有些药品会引起学生过敏现象,如在己二酸的制备过程中,有个学生做完试验后身体出现小红疹,在做硝基苯的制备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建议在做实验前,可以适当的喝一些牛奶,吃一点鸡蛋清,可以减轻上述不良症状,同时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实验室通风设备良好,一进实验室先打开门窗,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带口罩上课,实验完毕后一定要注意清洁双手,多喝水,吃些香蕉有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如出现下属情况的中毒现象可参照以下方法处理先简单处理再去医院。氯仿中毒:先洗胃,服盐质泻剂。
碘中毒:令呕吐,给服1%连二硫酸钠、牛奶或冷至温热的煮熟淀粉糊。
酸中毒:用水和5%的碳酸氢钠簌口。令服牛奶和10克氧化镁在150mL水中组成的镁乳、稀石灰水、肥皂水、氢氧化铝凝胶或稀面粉糊。
篇9
关键词:化学;安全;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79-01 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加强,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日益显得重要,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免对学生造成身心的伤害。因此,教师要制定必要的实验安全守则,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肃的科学态度来学习化学实验,充分了解注意事项,熟悉实验内容,掌握仪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严格药品用量等。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意外伤害等基本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将不安全的因素加以预防,努力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如何进行实验安全教育
1、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
如何把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关键。这就需要强化外在的刺激,并进行合理的引导,激发个体内在的需求,形成内化过程,成为学生实验时自觉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可采取如下方法:
⑴制定具体的实验安全守则,并组织学生学习,引起学生对实验安全的注意
⑵指导学生进行动物毒性试验来进行体验,如含铜、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鱼和水生生物的毒性反应,通过体验强化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⑶教师要正确引导,实验前都应提醒学生具体的安全事项,把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懂得安全知识是保证
为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在实验前应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药品的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该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⑵在实验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并严格遵守实验安全守则,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⑶要懂得一般的救护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可进行及时处理。
3、教师把关是关键
安全教育离不开教师积极导向。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渗透安全意识、传授安全知识外,还要把好安全关。创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消除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探究实验离不开实验设计,由于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就决定了他们不能离开教师的“导”的作用而完全独立地进行探究。
三、化学实验不安全隐患的预防
为了使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保护实验者的人身安全以及保护仪器和周边环境,实验时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注意化学药品的保存方法
⑴实验室许多物质易在空气中因反应而变质,保存时应注意: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瓶盖,如石灰水用后立即盖好瓶盖,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②加入还原剂防止其氧化,如二价铁溶液中加入铁屑;③隔绝空气,如活泼金属K、Ca、Na保存于煤油中,白磷保存于水中。
⑵许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保存时应注意:如AgNO3溶液、浓HNO3等,用棕色瓶保存在阴凉处;如NH4HCO3等,加塑料袋密封保存。
⑶玻璃仪器中含较多的SiO2,强碱能与之反应,产物具有粘性。如:保存强碱(如KOH溶液、NaOH溶液)时只能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2、实验装置要做到规范化
⑴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底部要略高于管口防倒流,如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⑵易溶于液体的气体经导管进入液面时出现倒吸现象,实验时应注意:
①管口只贴近液面或管口倒扣漏斗、干燥管;
②气体导管中间装一个干燥管或安全瓶,容纳倒吸的水,使之不倒吸人气体抽取装置中;
③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后,要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撤酒精灯。
⑶加热固体物质时防导管堵塞。如:加热KMnO4晶体制O2时,为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而引起导管堵塞,要在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实验过程要细化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安全问题;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41-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搞好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化学实验教学中涉及的药品多且不少是有毒、有强腐蚀性或会产生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气体,而仪器几乎都是易破损的玻璃仪器,隐藏着更多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化学实验中必须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及安全教育。
一、实验室安全要求问题
(一)实验室管理。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药品、材料、设备等品种繁多,规格各异,使用频繁,而且仪器会破损,药品、材料要损耗,因此要从药品仪器的采购到保管对化学实验室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配备高素质、负责人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化学实验室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能够正确存放药品、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
(二)实验室建设。要求化学实验室具备完善的通风设备来排除化学实验会产生或使用的有毒气体,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避免环境污染。实验桌面应采用耐热、耐磨、耐酸、耐烟酌、防火、抗污、防静电的一些新型材料,如采用三聚氰胺浸渍贴面板;下水道采用耐酸、耐碱腐蚀的PVC管材;布设安全规范的电源插座,远离水池及易燃易爆药品的存放处。要保证实验室安全用水、用电、用火。
(三)药品安全。中学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药品大多数都具有或多或少的腐蚀性、毒性、易燃性,有些药品经过一定的变化甚至会转变为危险性更大的物质。如经常接触的具有强腐蚀性的药品有浓硫酸、浓盐酸、硝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液溴、苯酚等,其中液溴会深度灼伤皮肉,并难以痊愈;金属钠、钾遇水会激烈反应,放出的热会使生成的氢气燃烧,严重的还会造成反应器的爆炸的危险;易燃药品如酒精、乙醚、苯等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而导致药品的剧烈燃烧甚至爆炸;对于像氰化钠、氰化钾等剐毒药品。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以免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因此,老师需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这些危险药品的使用方法,并要教学生一些处理意外事故的正确的相应措施,如皮肤不慎粘上苯酚时,应立即用酒精洗涤等。
(四)仪器、装置安全。使用规范、质量合格的仪器、装置,尽量减小由于仪器质量不合格造成的事故及伤害。使用试管等做需直接加热的实验前,一定要先检查一下这些仪器是否存在裂纹等质量问题,否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比如在做制乙烯实验时,若试管突然破裂,浓硫酸到处飞溅,极易伤及师生。同时在实验中,要合理设计实验装置,避免由于实验设计的缺陷造成的有毒气体污染,危害身体健康,同时会造成反应容器的损坏甚至爆炸,造成伤害事故。
(五)学生的安全意识。首先要规范取药,在取药时合理选取试剂的剂量,学习正确的取药方法,如倾倒液体试剂后,应将试剂瓶口在容器口靠一下,以防残留液留在试剂瓶壁外,防止下一次取用试剂时对实验者造成伤害。其次,要规范实验过程,掌握实验中的加药品程序,如浓硫酸的稀释,当要配制少量稀硫酸时,可慢慢地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若要配制大量稀硫酸时,就应先稀释一部分,让其温度冷至近室温时再稀释,如果不停地连续稀释极可能使烧杯温度过高,而造成危险;再如制溴苯时,加药顺序必须是苯-溴-铁粉,而绝不能颠倒。第三,要规范反应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如尽量避免做试管中进行的液体反应并又需要加热时试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第四,要规范实验结束后的废弃药品的处理,正确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液、废渣。
二、安全教育
首先要让师生在思想上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懂得“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在化学实验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小则损坏一些常用仪器,大则会发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等安全事故。发生事故不但会造成实验的失败,而且会使仪器设备受损、人体健康受伤害,甚至还会发生生命危险,它会给我们的实验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财产的损失,危及生命安全,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等。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实验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一定要确保实验的安全。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师生在思想上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其次要正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由于化学实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怀有恐惧的心理,使得他们对实验想做而又不敢做,矛盾重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从正面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并不是只要进行化学实验就会发生事故,虽然存在危险性,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集中注意力,不掉以轻心,做到大胆心细,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就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