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3 09:4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瓷艺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陶瓷艺术设计

篇1

一、陶瓷艺术中的形式美

以陶瓷艺术为主的设计,促成了传统设计艺术美学的萌芽与发展,与此同时,传统设计艺术的萌芽与发展,又推动了以设计艺术的发展。其实,简单的陶瓷造型设计更具有审美性,因为它的造型体感是明确的,它以抽象的概括性使其体现出外在线条美感,设计出使人惊叹的作品。陶瓷产品的画面装饰是优秀陶瓷作品的精髓,没有好的陶瓷造型就无从谈装饰。陶瓷造型有的简洁流畅,有的灵动怪异。要想设计出唯美的作品,就要求造型和装饰协调统一,不仅突出形态的内在美,还可以通过活灵活现的装饰,为陶瓷产品整体的视觉效果带来锦上添花的美感。陶瓷产品不仅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特殊的形式美感和材质美感。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陶瓷产品凭借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在设计师的灵动思维中,赋予其艺术生命力,使其具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

二、陶瓷艺术中的工艺美

陶瓷产品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它所体现出来的工艺性、画面的装饰性以及陶瓷本身的材料特征都是其他艺术品无法相比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陶瓷艺术创作已有了时代性的飞跃,它不仅吸取了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还与现代化艺术潮流紧密结合,不断地拓展创作的范畴,展现出艺术的多样性。把新的生产观念与新材料相融合,从而突出了陶瓷艺术文化中的感染力,增加了艺术作品中多元化的因素,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使人们更加认可陶瓷艺术,也为今后发展陶瓷行业的道路增添动力。对于陶瓷艺术的创作而言,最体现其功底的便是设计者通过对陶瓷材料的认知,从而融入自己独特的审美见解进行加工创作。黑格尔说:“每一个艺术家都要用一种材料来进行工作,而能驾驭材料的,正是天才所特有的本领”,低级的材质在真正的艺术家手里表现出高级的艺术效果,主要是“因材施艺,匠心独具”。因此,只有做到真正地对陶瓷材料、特性熟知,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陶瓷作品。现代陶瓷设计的理念是实用性与审美性兼备,也就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的需求放到第一位上,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理性设计,不再刻意的追求高超的技艺,而是在具有一定审美情趣的基础上考虑实用性的因素。设计就是为了产品而设计的,陶瓷的材质十分特殊,一定不能单独地只注重装饰,再复杂多变的装饰,也有其不方便的清洁因素。所以,一定要结合产品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研究。其次要做到思想观念上的突破。不要总停留在传统思想中所认可的艺术与技术相分离的观念之中,不能局限于所谓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界限中。要把设计师内在的艺术素养运用到陶瓷作品的创作中来,把设计师的思维融入到产品的结构形态之中,激发设计师的创作情趣,并与设计师的艺术构思产生一种共鸣。在这个相互协调的过程中,使得作品被人们接受,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开发;建议

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过程中,创意思维是其的源泉,不仅来源于现实生活,还高于现实生活,属于一种特殊的创造性能力。对于陶瓷艺术设计者来说,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掌握该能力,能为后期设计出充满艺术价值的作品奠定基础和提供灵感。因此,在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当中,必须强调学生创意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在了解当前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

一、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开发与培养现状

经过调查研究可知,在我国当前的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当中,该专业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是比较弱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力度不足。在大学期间,学生虽然学到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但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必须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面足够广。但针对特长生来说,在进入艺术院校学习之后,会发现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难度比较大,且往往掌握不了理论知识的有效积累方法。另外,一部分学生做不到真正动脑思考问题,在结合教师所出的题目进行陶瓷艺术设计的时候,无法掌握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方法,最终导致复制或抄袭设计作品的现象出现。在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当中,因为时代的差异性,教学内容无法和艺术设计实现统一,教学模式不够合理,且教学气氛不够活跃。创新陶瓷艺术发展,不仅对设计者有较高的专业要求,还要求设计者文化修养足够高[1]。但在当前的陶瓷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四大问题:第一,陶瓷艺术设计技能实践和训练不到位。第二,教师对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不足。第三,教师与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不足。第四,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开发与培养的建议

(一)巩固陶瓷艺术设计基础知识

经过调查研究可知,针对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来说,不但来自于设计者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当中,还来源于足够广的知识面以及足够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知识。陶瓷艺术设计者只有保证自身基础知识足够扎实,才能为后期想象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奠定基础,产生一系列新的思想。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我国科学技术正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实现社会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艺术文化的有效结合,在一系列边缘学科以及交叉学科当中形成新的发现,这就是陶瓷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相融的结果。当代陶瓷艺术设计者必须有足够多的知识量,进而形成新的设计思路和思想,为后期创意思维的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开发与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意思维意识

在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当中,要想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必须首先进行人才开发与培养目标定位。现代设计需要高素质的陶瓷艺术设计人才,陶瓷艺术设计者不但要保证自身专业知识过硬,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意思维,在这样的要求下,就能明确制定陶瓷艺术设计教学的人才开发与培养目标[2]。在陶瓷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创意思维的开发:第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性引导,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观念与模式,激发出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想象与敢于实践的能力。第二,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完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案,增强学生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意识,实现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开发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的有效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陶瓷艺术设计潜能。第三,在实际的陶瓷作品设计当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得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千万不能将学生的陶瓷艺术设计思维束缚在传统模式当中。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来加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对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影响和作用非常大。

(三)革新陶瓷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根据调查研究可知,如果陶瓷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话,会阻碍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激发。因此,在开发和培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的时候,必须注意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教师不仅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指导思维,实现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知识教学的有效结合,还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学生参与陶瓷艺术设计的兴趣,彰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意思维[3]。

(四)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展现陶瓷艺术设计魅力

在陶瓷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保证课堂气氛足够轻松和活跃,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由进入富有创意的陶瓷艺术设计当中。但在当前的很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眼中,课堂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是很乏味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陶瓷艺术设计氛围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引导学生发掘生活当中的潜在价值因素,有效应用到陶瓷艺术设计当中。在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当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头脑风暴思维模式与方法,这样不仅能优化课堂环境,还能充分开拓学生的创意思维。学生还可以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学习形式组织和开展陶瓷艺术设计活动,让学生在项目探讨和争辩的过程中激发出自身潜能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挖掘出更多的事物细节,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此时,教师再进行学生信息整理与整合,汇集成系统化的资源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引用这些信息,规避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单向思维局限性,引导学生发掘出更多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提升学生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水平[4]。

(五)理论结合实践,丰富学生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的知识积淀

实际上,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开发往往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实际活动。因此,在陶瓷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空洞的内容,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学生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知识积淀[5]。在实际的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当中,教学者要不断地开发新的渠道,与社会取得紧密的联系,实现学生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比如,教师在落实陶瓷艺术课题设计工作前,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相关课题的设计方法,还要适当讲解相关设计案例,另外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实践作品,让学生深刻领悟陶瓷艺术设计,促进学生陶瓷艺术设计创意能力的不断提升。

(六)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部分教师创新水平不够高的问题。要想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师必须首先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陶瓷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和效率,最终建立出一支综合素质足够高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师之间应分享教学心得、加强团结协作,不断创新陶瓷艺术设计的新方法。高校要对陶瓷艺术设计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培养,注重培训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确保教师素质满足新标准要求,鼓励教师及时涉猎陶瓷艺术设计学科前沿知识以及优秀成果,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为开发和培养陶瓷艺术设计者的创意思维提供支撑和奠定基础[6]。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落实好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开发与培养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尊重和理解设计者的思维创造过程。在陶瓷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创意思维开发现状和相关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和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综合素质足够高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査钰.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对陶瓷艺术的发展[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4):278-278.

[2]王忠.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湖湘陶瓷艺术现状及其重塑发展[J].包装世界,2015(5):100-102.

[3]叶虹.色彩视觉美感对陶瓷艺术设计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4(29):128-128.

[4]刘芳,于成志.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实践[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4):230.

[5]余德华.陶瓷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6(24):254-254.

篇3

中国传统陶瓷青花纹样是一种材质肌理的装饰,主要体现在雕、刻、划、印、釉色、彩绘等装饰手法与陶瓷造型相融合所呈现出的一种特有的美。然而青花纹装饰的布局、构图在陶瓷艺术中是十分讲究的,需要达到丰富而不繁杂,饱满而又分明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们在造型、装饰、题材三个部分对青花纹样进行探讨。

1.造型

青花纹样的造型各异,我们需要基于不同的载体表现其艺术特色。由于现代陶瓷艺术载体的多样性,其装饰纹样也围绕载体的造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表现现代陶瓷作品的意蕴美,我们需要注意青花纹样的造型与装饰之间的契合。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陶瓷艺术设计中构图设计严谨统一。从青花装饰的构图设计上来看,蓝色和白色的纹样穿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整个构图协调统一;从审美角度来看,为了装饰效果的需要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青花纹样造型。为了使造型富有动态美,形象层次清晰,青花纹样在组织图案造型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构图的主次、先后排列,这样才能使造型富有节奏的韵律美。

2.装饰

随着建筑陶瓷、生活陶瓷、陈设陶瓷、卫生陶瓷等多种现代陶瓷艺术注入人们的生活,青花装饰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呈现是整个设计界对青花图案的再现和文化的继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各个民族时代的物质和审美文化的标志。下面我们主要在釉色和纹样上进行分析。(1)釉色青花纹样的色彩很美,是一种单色彩绘,高贵中有质朴。其艺术特点和水墨画相似,在装饰时多采用青白对比的方式,特别讲究青与白的和谐关系。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领域,青花纹样以不同浓淡的色调进行装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整个图案细腻地跃然于面,并且极富层次感,呈现的效果甚至好过五彩。(2)纹样中国传统青花纹样种类有很多,大部分依然是线描的方式,可以分植物、动物、画配诗等纹样装饰元素。像龙、凤生动活泼的造型属于动态纹样,与其相反,植物、花草则属于静态的纹样。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青花的纹样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传统的青花装饰纹样以及文化元素与现代陶瓷艺术相碰撞,产生一种时空感,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3.题材

青花纹样的题材众多,有花卉、龙凤、人物等。除此之外,戏曲和小说也对青花纹样有一定影响,并且在陶瓷纹样上出现了大量戏剧故事,这充分体现出了一种温润的人文精神。

二、陶瓷艺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已经不同于传统陶瓷的表现手法,逐渐从“器”的概念中解脱出来,并且大量地运用在公共空间中。现代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各国在建筑、陈设、生活等现代陶瓷领域逐渐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具有现代装饰风格的陶瓷界面,将现代生活中对陶瓷艺术美的感悟和体会很自然地融入到了公共环境中。由此看来,青花纹样有很强的生命力,那么依据现代陶瓷艺术特性,它介入公共空间是一种必然的可能。

三、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青花纹样是现代陶瓷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其和现代设计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由于现代陶瓷涉及到陈设、卫生、建筑、生活等不同领域的陶瓷艺术,因此青花纹样需要在这种新的文化结构下延续它的审美价值。

1.陈设陶瓷

青花纹样在室内陈设陶瓷艺术上,一直是大众心中陶瓷的代表装饰。在陈设瓷中的应用多种多样,并且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了解青花装饰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发现有不少文人的诗情画意在室内陈设陶瓷品中得到展现,给空间带来朴素而典雅的氛围。

2.卫生陶瓷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青花纹样以其圆润的线条和简洁的造型用在卫生间的台盆、浴缸等陶瓷领域。在卫生陶瓷的外形和印花中可以看出浓厚的中国风,都散发着古老的中式韵味。青花纹样以其特有的艺术特性点缀着人们的生活,并且逐渐拉近了人与生活的距离。

3.建筑陶瓷

青花纹样在室内界面装饰中有所体现,在柱体、柱头等建筑结构节点部位也是很常见的。大多数的现代人追求的是简洁大方的装饰设计风格,而使用青花纹样,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在现代化的室内设计中,青花纹样借助于现代设计技术,装饰出的空间往往使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平静祥和之感。适当地将青花元素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不仅能够给沉闷的空间带来一些凉爽和清新的气息,还可以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空间。

4.生活陶瓷

不得不说青花瓷器最早起源于餐具的制作,如家中使用的青花盘、碗、茶具等。除此之外,像带有青花纹样的毛笔、砚台、笔架等一些文具类用品也属于生活陶瓷。其清淡的青花纹样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它就像恢复人们身心疲劳的艺术品一样,可以使人的心情得以安宁。使生活陶瓷不单单只是以日用品为主,更是在青花纹样的造型上赋予现代陶瓷艺术品新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青花纹样运用在陈设、卫生、建筑、生活等陶瓷艺术领域,都会使得人们的心灵得到抚慰。传统青花纹样与现代陶瓷艺术的碰撞,将随着中国陶瓷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逐步发展,并且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赋予青花纹样新的内容,带着它独具中国特色的陶瓷装饰纹样在世界陶瓷艺术中展示独有的风采。

四、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在现代化的陶瓷艺术设计中,青花纹样借助于现代设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创造出富有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对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的交流有很大的作用。

1.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设计的音符,并且色彩的情感语言对空间存在一定的指导作用。尽管青花纹样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但是青花纹样运用在现在陶瓷艺术中不仅对各种装饰风格有很大的适应性,而且青花纹样以其典雅苍翠的色彩还可以营造出朴素、明净、光洁的艺术效果,深受人们的青睐。

2.意境的创造

自古以来,传统青花纹样的本土特色在陶艺界独树一帜。它所营造的自然朴实风格一直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仅用两种颜色和优美的线条即赋予了青花装饰深刻的内涵。随着载体不断的创新,人们对意境美的要求不断提升,在现代陶瓷领域,传统青花纹样所创造出的反璞归真的艺术特色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不论是历史故事、戏曲、吉祥图案,还是水墨画,不一样的主题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都拥有原始的自然情调,并且传递出了不同的意境之美。

3.文化的传承

传统青花纹样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可以传达出不同时间、地点的文化意蕴,地域的延续性不被空间、距离所阻隔。它不仅具有实用、欣赏的功能,还融入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例如吉祥图案运用在青花纹样中,它作为一种装饰手法与同样有历史渊源的陶瓷相结合,更有了象征特性。青花纹样的文化是具有连续性的。它的装饰性格特点将会影响整个空间气氛带给人们的感受。文化延续性越好的装饰元素,其文化、经济反哺效果就会越好,互动性就会越强,反之其反哺性就会越差,互动性也会越差。所以青花纹样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能否传达给用户所追求的感受,是青花纹样设计语言在各种现代陶瓷艺术表达模式中能否成立的关键因素。

篇4

【关键词】陶瓷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72-01

一 艺术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源于欧洲,德国包豪斯学院(Bauhaus 1919~1933)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设计艺术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观点,建立起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体系,尤其是开创了理性设计教育之先河,“第一次把不可靠的感觉经验变成科学的理性的视觉法则”。包豪斯的课程观念和课程原则已经突破了某些传统手工艺的狭隘观念和师徒传承的作坊式教学模式,将基础课程视做大规模生产之前设计流程的准备阶段进行的教学,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模式。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是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做的最大贡献。

包豪斯所开创的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教育界反复争论、探索的内容,是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研究无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国外当代设计学院专业的确立,被普遍认为是包豪斯体系的某种延续与拓展,它们以包豪斯为起跑线,向不同方向演化。

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才开始引入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思维,广州美术学院尹定邦教授从1978年率先引入了日本和香港的构成教育体系,并在全国推广。1987年,朝仓直己的《新构成学》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最早中国设计基础教材。之后,国内关于设计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课程基础理论研究,对基础、边缘和交叉学科的拓展研究;二是教材、课程实验报告及学生作业。而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方面的研究很少。

二 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陶瓷艺术设计课程偏离现代设计理念与实践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人才应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从现有多数高职院校的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存在重陶瓷设计基础、轻陶瓷产品设计的问题,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导致学生对陶瓷产品设计只有比较肤浅的认识,缺乏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设计能力。因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从课程设置上偏离了现代设计理念与实践。

2.陶瓷艺术设计课程开设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

陶瓷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要遵循设计课程特有的规律,学生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有其特有的开课顺序,如设计概论课程一定要安排在第一学期。许多现有高职院校陶瓷艺术设计课程开课顺序比较混乱,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

3.陶瓷艺术设计课程的开设缺乏实践性与市场性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合现有陶瓷企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要能不断开发设计适应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现有高职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导致学生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强,缺乏产品设计实践。

三 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措施

1.以陶瓷艺术设计实践为主设置课程

由于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有其特殊性,学生必须通过很强的动手实践操作才能掌握专业的基本要领,因此在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时,需要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基础课程的学时不能太多,所占比例一般为30%,应大幅度增加“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建筑陶瓷产品设计”和“卫浴陶瓷产品设计”课程,使学生对陶瓷艺术设计具有较深的理解。

2.提升陶瓷艺术设计课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课程设置要遵循设计规律,基础课在前,实践课在后,循序渐进,在开设陶瓷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前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设计、为何而设计、需要学习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掌握设计的观念与思想,才能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使学生设计出反映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3.建设校内高水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

篇5

关键词:现代抽象艺术;陶瓷美术设计;作用

陶瓷美术设计以绘画艺术为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绘画艺术也获得了发展,其在陶瓷美术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带来更多的艺术设计灵感,使陶瓷艺术内涵更加丰富,推动陶瓷艺术的发展。文章就现代抽象艺术对陶瓷美术设计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现代抽象艺术形式的作用

与“抽象”相对应的是“具体”,抽象是在具体事物上的升华,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和本质。当然,抽象也需要注重其外在,要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陶瓷美术设计中,设计人员首先要重视设计的艺术形态,要给人直接的视觉感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陶瓷美术设计中,色彩的明亮程度、线条的刚硬程度以及动态和静态的对比等十分明显,而这些抽象的表现手法也常常会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现代抽象艺术的形式对于陶瓷美术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抽象事物的思考,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艺术绘画形式进行美术设计,丰富陶瓷美术设计的韵律感、节奏感和情感,使陶瓷美术设计能够凸显更多的艺术形象,促进陶瓷美术设计作品的成功。从具体的陶瓷艺术设计看,陶瓷艺术的美感不仅受到绘画形象的影响,还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心理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加上个体审美的差异性,设计人员在进行抽象艺术形式设计时应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使陶瓷艺术设计作品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二、现代抽象艺术点线面的作用

点、线、面是现代抽象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点在陶瓷美术设计中主要发挥视觉元素的作用,它没有长度和广度的意义,看似简单,但实际可代表的意义又十分广泛。线是点的延伸,以点为初始,向着某个方向不断延长。线在陶瓷美术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线条的长度、弧度、粗细等均没有限制。不同的线条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情感和韵律。如,粗线条给人以厚实感,而长线条和曲线给人以动态感,水平线给人以平行、无限感,垂直线条给人以庄重感,等等。要表现什么样的感觉,设计人员就需要针对线条的艺术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应用。此外,在陶瓷美术设计中,线条的使用可以帮助切割平面,进行结构的重组。面是空间的代表,当然不是指三维空间而是二维空间。面的形态是多样的,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规则的面一般指的是几何图形的面,这种面可以给人约束感,不规则的面如自由弧形组成的面,给人变化的感觉。面也有大小的区分,小面积的面有浓缩即是精华的感觉,大面积的面给人宽广的感觉。面还分为虚和实两种,虚的面给人以虚无感,实的面让人感觉到力量的存在。

三、现代抽象艺术色彩的作用

色彩是陶瓷美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决定陶瓷美术设计艺术效果的重要内容。因为色彩搭配,陶瓷美术设计的视觉效果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陶瓷美术设计作品的价值也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色彩在各类艺术中的应用也并不是完全有效果的,很多因素会限制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而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色彩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如,在圆形的搭配下,过于明亮的颜色就不适合,而相对柔和的颜色更加适宜;在有棱角的形状搭配下,颜色艳丽才恰当。设计人员在色彩应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色彩的了解和分析。色彩在陶瓷美术设计中的应用分为单色和搭配色两种。从单色调的作用看,色彩是有明亮和暗沉、冷和暖等区别的,冷色应该与观众相隔一段距离,暖色可以靠近观众,以此加强色彩的感染力。色彩的差异性为其搭配奠定了基础,抽象艺术设计中强调色彩搭配的协调。如,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搭配十分显眼,可以获得强烈的色彩搭配效果。从陶瓷美术设计角度看,其较常使用的色彩有金色、银色以及其他颜色的搭配。陶瓷的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到其烧制之后的色彩变化。釉上和釉下的颜色会出现明显的区别,要保证釉下的色泽,就要加强对釉上色彩搭配的重视,充分考虑陶瓷在烧制后的色彩变化规律,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形式和审美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现代抽象艺术对于陶瓷美术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人员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绘画的形式、色彩以及绘画中的要素如点、线、面等问题,根据不同陶瓷作品的风格确定不同的绘画形式,添加不同的绘画色彩,并采用不同的形状要素进行空间设置。然而,无论怎样进行抽象艺术设计,设计人员均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强陶瓷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丰富其内涵。

参考文献:

[1]任华东.现代陶艺的兴起与中国现代陶瓷审美理论的建构.文艺研究,2015(2).

篇6

陶瓷设计艺术中自然形态语言的特征

自然形态一词在艺术设计中通常是泛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的形态,在陶瓷设计艺术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得陶瓷设计艺术中的自然形态语言即源于自然,又有别于自然,它是按照人的意志去创造的有实用价值和审美意义的艺术语言。在陶瓷设计艺术中,自然形态语言 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鲜明的特征,它既体现陶瓷的功能,又能够引导人们的审美直觉,引导人们欣赏陶瓷设计中蕴藏在自然形态语言中的内涵之美,这使得陶瓷设计艺术中的自然形态语言具有鲜明的表现力与形式美感特征。此外,自然形态语言在陶瓷设计艺术中的运用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且自然形态语言在陶瓷的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都体现了完整的合理性,这使得其在功能那化上具有更高的价值和魅力。

自然形态语言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应用优势

自然形态语言来源于自然,经过人们主观意识的加工后,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舒适与愉悦之感,而运用在陶瓷作品中时,其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精髓的根基。此外,陶瓷作品除了具有较强的功能性特征之外,还被赋予强烈的审美特征,理应让观者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因此自然形态语言应用于陶瓷设计中具有先天优势。首先,自然形态语言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的物种品类繁多,变化多样,具有取之不尽的设计资源;其次自然形态语言应用与陶瓷设计能够在整体上带来新的文化意义;再次,自然形态语言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对于人们关注这个自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认为关怀因素。

2.应用方法

自然形态语言在陶瓷设计中应用时,应该考虑陶瓷作品的使用功能与创作理念,还要考虑陶瓷作品所要体现的艺术表现风格与含义,因此在实际设计中,自然形态语言应注重应用方法,做到“借景生情,借物咏志”。自然形态语言应用到陶瓷设计中应赋予其更多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不应简单的拼凑。自然形态语言应用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提取、整合、抽象自然形态,从中提取其精髓;二是巧妙运用自然形态中的肌理语言来展现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肌理效果;三是在陶瓷装饰中充分运用自然形态语言,使其以图案化形式出现在陶瓷设计中。

3.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大自然中的各种食物具有鲜明的特性与个性,每种事物都会展现各自独特的面貌,这使得大自然为陶瓷设计提供了激发创作灵感的无穷可能性。但是自然形态语言在陶瓷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却需要更为敏锐的观察力与细致的研究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使创作者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自然形态创作。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自然形态语言在陶瓷设计中应用时,也需要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融合时代元素,不断推陈出新、求新求美,这样才能够保证陶瓷设计不断有新的发现和进步。

陶瓷设计艺术中自然形态语言的发展趋势

1.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愈加频繁,并且交流范围日渐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全球化进程改变了世界面貌,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思想意识相互冲击、相互融合,在中西文化相互冲突与融合中构建了现代文化形态。在现代文化形态下,设计艺术也以现代设计形式与传统设计理念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并逐渐形成了现代设计艺术与传统设计艺术两个类别。随着人们对传统设计艺术的不断认可与接收,并逐渐发展到欣赏、崇尚,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陶瓷设计艺术必然向着现代与传统融合的趋势和方向发展。

2.自然与情感的沟通

在陶瓷设计中,自然形态语言本身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而应用于陶瓷创作中的自然形态语言是被赋予精神内涵的,这使得客观的自然形态语言与创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沟通与交融,并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相互建立了密切的情感联系。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随着人们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的不断提升,陶瓷设计艺术与自然形态语言必将以情感融合为纽带和桥梁而建立更为密切的情感关系,使作品能够在自然、人文、情感、艺术等方面获得更高的艺术造诣。

3.工业化与个性化的协调

篇7

一、传统陶瓷艺术特征

传统陶瓷艺术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造物智慧,有着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我国传统陶瓷器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传统陶瓷艺术史是一个秉承传统与发展变革的过程。传统陶瓷艺术在造型方面,首先是满足使用功能考虑,如彩陶文化的“双耳尖底水瓶”,其双耳系绳,尖底进入水平面,依靠重力和浮力进行取水,在惊叹先人们智慧的同时,我们发现器物的造型美来自于适当的比例和完美的使用功能相结合。大部分的陶瓷制品都保持着“口、颈、腹、底”等部位比例协调、轮廓线有韵律感等特征。而釉色方面注重色彩的纯净与质感,黑釉如漆,白釉纯净优雅,青釉色泽似冰似玉,彩釉讲究色彩的融合自然、绚丽等特征。装饰纹样方面,多以吉祥寓意的动植物图案和生活元素为题材,是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追求的写照,纹样的使用讲究构图与器物造型的巧妙结合,纹样表现手法具有统一性特征,如磁州窑的黑白瓷器的纹样,随意、形象生动写意、用笔流畅、手法洒脱,黑白对比与水墨晕染在陶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唐代陶瓷艺术最有成就的当属釉色运用,出现了“釉下彩”、“三彩”等艺术形式。“唐三彩”使用黄绿、褐色、蓝色、白为主要釉色,烧制后的色彩自然混合,鲜艳夺目。造型方面追求体大、饱满和圆润,直接反映了唐朝盛世时期的精神面貌。宋代是我国瓷器艺术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以烧制单色白釉、青釉瓷为主,追求釉色纯净高雅、造型简洁、秀丽挺拔的艺术特征。当时的黑釉刻花瓷也是当时少数权贵之人的把玩器物,刻花工艺借鉴了以传统剪纸技艺来丰富瓷器的表现形式。宋代无论是瓷器还是山水画、书法都表现出自然平淡、质朴含蓄的高雅审美情趣,看似简洁的表象之下蕴含着博大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经唐代鼎盛之后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的体现。元代的陶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所忽视,当一件件精品陆续出土以后,才被人们重视起来。整体来看元代的陶瓷艺术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风格,釉色肥厚圆润,造型也较为粗壮,体现了蒙古族彪悍的民风。明清时期以烧制青花瓷为主,这种白底青花的装饰效果,白色的纯净与青色的悠远在笔墨的浓淡中表现出了较为高雅的格调,似乎也为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现代平面设计语言民族性的缺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月份牌”广告的出现,开启了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之路。在随后的平面设计道路上,我们不断地学习外来文化,平面设计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国际视野下,我国的平面设计相对其他国家的平面设计而言没有明显的风格特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崇洋”思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加快发展的脚步,国门开放,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而国人似乎不分好坏就全盘接受,致使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大力学习所谓的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忽略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设计出的作品,缺少本民族的精神追求,无法体现民族气质。

(二)对数字技术表现形式的过度依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手绘、雕刻、模板印刷等形式很快被计算机应用技术取代,很多平面设计人员过度依赖计算机的数字表现形式,而忽略掉真正的设计语言。设计人员一度认为会使用数字图形、数字颜色就是掌握了设计语言,甚至很多人拿电脑技术的高低来衡量设计水平,使设计作品流于形式,缺乏文化内涵。

(三)对传统文化理解的表面化

传统艺术中的符号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凝结成的,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但这种独特的精神内涵却不能在平面设计中被很好的表达出来。我国曾一度提倡要使设计本土化,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我国传统元素生搬硬套的现象出现,认为将“水墨”、“汉字”、“印章”等中国元素运用上就是中国文化,使得设计面貌缺乏内涵。同属于东方的日本,将外来文化的表象与本国精神内涵相结合,其设计面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平面设计语言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借鉴

艺术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其最终给人美的享受是一致的。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作思维与中国式的审美标准“。原发性视觉思维是现代专业艺术家梦寐以求而又难以得到的”。平面设计领域如果从原发性入手,结合传统陶瓷艺术来探寻中国平面设计表现的方法,将大大丰富民族性设计语言。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形

平面设计和传统陶瓷艺术都是造型艺术的一部分,都需要依靠一定的形状来展现作品。在传统陶瓷艺术中,宋代瓷器的造型可谓登峰造极、极具代表性。宋代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又受当时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上至贵族下至百姓在精神层面都追求一种洒脱和素雅,提倡以简代繁、规范概括的美学准则。瓷器器物以单色青釉为主,所以它的视觉变化更多的表现在了造型上,其“清秀挺拔、气韵生动”都是通过“S”型轮廓线条的走势表现出来的。平面设计虽然是二维图形,但其线条在构成上应注意神韵的表现,形状图形的比例要适当,造型要少而精,要规范处理形状线条,在曲直、粗细、长短方面来体现图形的精神内涵。就像宋瓷一样,蕴含着我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中对艺术追求,不需要繁复的造型,一条线足以,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二)色

色彩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虽然色彩有无数种组织的可能性,但在如何体现民族性方面,总有一些内在的规律可循。传统陶瓷艺术中的色彩使用与其材料特息相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外向情感表达,整体可划分为单色系和多色系。单色以“白、黑、青、褐”色为主,较少出现其他浓艳的色彩,这与我国传统美学中遵循的“含蓄美”有直接的关联。如宋瓷的青釉,其色泽淡雅莹润、意境深远,正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体现,这一点也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关键所在。黑白色的使用更是我国传统水墨绘画当中的主要手段,笔墨的浓重清淡是对描绘物象的概括与写意,其注重的是神韵的表现而非形的再现。褐色的体现源自于原始陶器的色彩,原始陶器中的褐色是陶土未经任何装饰而烧制出的效果,有着原始的质感与古朴的审美感受。多色系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唐三彩”了,它并非只使用三种颜色,而是以“黄绿、褐色、蓝色、白”为主要釉色,彩釉通过高温烧制,在陶瓷器的表面自然流动相互混合出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应注重形与色的协调统一,追求色彩精神层面上的表现,整体上遵循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三)纹

我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装饰纹样绚丽多姿、题材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从原始陶器开始,陶瓷艺术中的纹样大致分为“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人物场景”“神话故事”等。纵观古代陶瓷艺术不难发现,每一个时期、每一种器物类型,都有其相对固定的纹样装饰,如彩陶文化时期,装饰图案以较为直观的形式描绘在陶器上,其形象生动概括,并带有几何纹样的审美表现,如“水纹尖底陶瓶”上流动旋转的水波纹就是以线条的共用来组织成连续图案。我们在进行标识设计时常常被线条所困扰,一味的空想形式如何表现,而忽略了从实物本质上去找形的表象。宋代刻花梅瓶上以“牡丹纹”为主,明清时期的陶瓷以“花鸟纹”为主,磁州窑则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写意图形为主。众多的装饰纹样题材都有平面设计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就陶瓷艺术中的“牡丹纹”而言,虽然从唐代至清代经历了不同风格的演变,但都有着“图形主次分明、纹样构图与器物适形造型、注重黑白虚实空间分布、表意性强”等特征。现代平面设计的图形运用方面,尤其是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对图形纹样的适形要求更高,只有将图形元素合理地安排在设计形状当中才是一个完整的设计。海报设计更注重的是图形的“表意性”,在看似不相联的图形上找到两者的内在联系,以“抛砖引玉”的方法表达创意。

四、结语

篇8

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陶瓷的造型样式和装饰纹样两方面。中国传统陶瓷有着自身独特的整体风貌和各个历史时期及地区的风格特点,有着新颖的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拥有一致的赞誉和高度的评价。陶瓷艺术的本质特征体现在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上,二者完整地展现了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

1.陶瓷造型陶瓷造型的“造型”一词主要指陶瓷器物的形态和样式,与广义的“造型”有所区别,特指具有一定抽象特征的陶瓷器型。在中国传统陶瓷中,各种不同的造型因时代、地域以及生活需要而形成。它们包含着生活美学、生活意蕴、生活习俗,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并“物化”为具体的陶瓷造型形态。正因为如此,陶瓷造型是制陶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修养的载体,也是某一时期文化特征的载体,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从模拟开始,进而发展为象形取意的方法,通过长期延续和演变创造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造型。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的长处在于能够借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形态以及人工的各种器物形态和样式的启发,发挥想象、开展构思,创造有别于“原型”的优美的陶瓷造型,甚至比“原型”更为美好、更为动人、更具特点;在完成造型的象形取意过程中不受“原型”的限制,而是根据所创造的陶瓷器物的特点,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性,把个人对“原型”的观察、理解、感受、爱好表现出来。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发展的很长时期内一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贯穿于各个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制作中。虽然在某些时候会有所调整和突破,但基本制作方法离不开象形取意这一制作理念。象形取意首当其冲的是汉字,中国汉字是最具代表的象形文字,制陶者在制陶过程中会将陶瓷器型与汉字匹配,以此区别其形态特点。如“由”字形的天球瓶、油锤瓶、玉壶春式瓶等,“甲”字形的梅瓶、鸡腿坛等,“申”字形的橄榄尊、柳叶瓶、莱菔尊、链子观音瓶等,大都是根据造型的大致轮廓、主体部分所处的位置与某字形相像而加以区分的。如果从深层的造型观念来分析,汉字的造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瓷的造型方法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存在所谓的“通而同之”的造型意识。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名称更明确地反映着这种象形取意的造型意识,如蒲锤瓶、石榴尊、葫芦瓶、马蹄尊、蒜头瓶、纸锤瓶、灯笼罐、角篓罐等陶瓷造型样式,都是以自然形态或者其他器物造型为基础加以概括、变形、转化而形成的。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是优秀的传统,与国外陶瓷造型相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含蓄、丰富,更富于情感表现,展示的是诗意的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陶瓷纹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印纹陶,常见的纹样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几十种。商代有饕餮纹、方格纹、回纹等。战国时期有云纹、花瓣纹、鸟兽纹。六朝有铺首纹、联珠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宋代陶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刻花、印花是传统方法,绣花则是用针刺出花纹,画花则为后来的绘瓷开创了新纪元;宋瓷的装饰题材喜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明代,我国陶瓷工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二、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应用传统陶瓷造型和纹样的实例

1.陈幼坚先生与他的罗汉式瓷碗陈幼坚先生设计的海报作品《民以食为天》,其作品元素选自中国传统饮食工具筷子和端庄的罗汉式瓷碗造型。设计表现形式采用正负形构成,为了更好地凸显罗汉式瓷碗这一传统造型而将筷子密集化处理,密集的中国筷子款式多样,不但有传统木筷、竹筷,还有现代的不锈钢筷子等。围绕着一口碗,留白的处理手法一下子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睛,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于一口瓷碗上,而这一空碗形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深化了主题“民以食为天”。密集多样的筷子正映射出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于一个现代社会问题,陈幼坚先生采用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材料,利用现代设计手法精彩地展现出来。碗的选择更加说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度的学习和了解,如此才能恰如其分地在现代设计中发挥传统素材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

2.赵清先生与他的青花瓷赵清先生的海报作品《在中国》很直白地给人留下“中国”的概念。同样的正负形构成处理,同样的传统陶瓷器物,赵清先生选用的“申”字形青花瓷,且不考虑与青花瓷里负形“CHINA”一词有何隐喻,就曲线优美的“申”字形瓷器造型加上以制作精良著称的青花瓷,直观上就为观者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和令人着迷的传统文化精神。赵清先生的作品又一次把“陶瓷”推上了当代文化的海报设计前沿。

3.何见平先生的《中国》何见平先生的《中国》拥有传统书法造型和中国风景画的设计元素,其中同样离不开蕴含大量传统文化精神的陶瓷。圆润的笔触内含青花的云气纹,使作者的设计意图传达得更含蓄。作品中国画梅花的意味或许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委婉的视觉传达。这是一件优秀的后现代设计作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当下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时需要谨慎处理。

4.杭春晖先生的《苹果电脑标志》2003年靳埭强先生就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一职后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努力探究,因此就有了2004年的“靳埭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这一隆重赛事,此赛事后来成为中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的重要大赛之一,是一个有益于整个华人设计界的教育和学习平台,而这一年的主题恰恰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此赛事最高奖项“未来设计师大奖”由当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杭春晖先生的海报作品《苹果电脑标志》获得。这件烙印明显的后现代作品表达是现代科技在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融合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新思考,或许也更想说明现代科技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的继承和发展。用苹果电脑公司标志作为主要图案在图形处理上没有什么新颖独特的手法,只不过把标志主体部分换成了代表我国璀璨传统文化的青花瓷图案,那片蓝色的叶子最耐人寻味。作品最终传达出的是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现代科技面前正生发出新的嫩叶,完美地演绎了此次大赛的主题思想,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当之无愧。

三、结语

篇9

目前,从现代陶瓷设计艺术的作品上来看,有不少作品显示出了设计者的思维创新。其次是造型创新,从现有的现代陶瓷设计艺术的造型来看,基本上大同小异,缺乏有效的创新。因此,现代要突破造型上的创新,就需要艺术设计人员在充分了解现有造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人们的需求特别创新出更多新造型的艺术作品来。第三,格调创新,对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人员来说,格调创新要结合人们的实际需要与陶瓷艺术的真实美,并且注重颜色的搭配。应该说,现代陶瓷设计艺术较好的展示了这一点。虽然现代陶瓷设计艺术基本能够展现出思维创新、造型创新、格调创新等方面的创新,体现了现代元素和人们审美意识的需求,但是其中仍有不少挖掘与进步的空间,这就需要陶瓷艺术设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发扬出创新的优秀品质来,设计出更多符合人们实际需求的作品来。

2意蕴结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灵魂

意蕴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意蕴的陶瓷艺术作品是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的,从这一方面来看,就意味着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失败。基于这一思考,不少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者在结合现代元素的过程中非常看重意蕴的设计,这为现代陶瓷艺术增添了光辉形象。之所以意蕴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结合的灵魂,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充分展示了现代生活的元素,现代生活的意蕴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作品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意蕴。三是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具备一定的意蕴。作为艺术品,人们对现代陶瓷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境界也需要相应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具备一定意蕴的现代陶瓷作品就成了人们的首选。另一方面,现代陶瓷作品本身所具备的价值也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需要更具备意蕴色彩的现代陶瓷作品。从目前的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意蕴设计来说,比较充分地展现了现代人的生活,包括生活方式、精神境界、生活特点、特色爱好等各方面。以景德镇陶瓷花鸟画的意蕴为例,陶瓷花鸟画的装饰意蕴首先表现在水与墨、点与线的精妙施用上。点、线作为创作陶瓷花鸟画构思手段,在今天依然具有一种新鲜感。陶瓷设计者们将传统的、现代的各种因素渗透到形式技巧之中,并通过画中花卉、鸟禽的形象表达情感,也以此感染更多的观赏者。在这里,个人的情感在画面上是以花和鸟的神态显现的,而花和鸟的形象神态又主要从两方面展示出来:一是有意味的花貌形态,或灵秀,或清新,或滋润,或灵动,或厚重,使人们的视线被画面的优美神态吸引并意会;二是以技艺塑造手段,通过对花卉、翎毛、草虫等生机勃勃的美好形象创作,表现画家对自然美的感受,从而形成富有更多美学情趣内涵和一种诗意化般的意蕴,令人产生愉悦的特有形式美感。

3造型结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本质

从目前我国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基本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基本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看,也体现出了造型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特点,同事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目前,不少现代陶瓷艺术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品。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造型方面,还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造型设计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一问题,一是陶瓷艺术自身发展方面;作为文化艺术作品,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不仅代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展现我国传统陶瓷艺术设计的工艺和手法。二是从人们对现代陶瓷艺术的需求方面来看;人们之所以想拥有现代陶瓷艺术,不仅是审美的需求,也是个人爱好的需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要互相配合,造型设计的好了,人们就会更加热爱陶瓷艺术,因此也就促进了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另一方面,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又对人们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审美视角,促进了人们的精神境界的发展。

4装饰结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风格

篇10

现代艺术设计更加重视功能性和技术,注重写实的表现手法,从而造成了艺术的精神内涵和神韵形态的缺失。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画的线条能够极大的弥补现代艺术设计的不足和缺失。

中国画的线条特点

中国画擅于用线来表现画中内容,其形式丰富、运用灵活。在中国画中,运用线的形式来描绘山水的绘画手法被称为“皴法”,国画艺术家会为线条的表现方式命名,由此可见线条的运用在中国画之中的重要地位。

1.复杂与简单相互呼应

国画在线条的运用上虽然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绘画者需要特别重注意主体线条和背景线条的排列关系,注重前后两者的相互呼应。使整个画面在线条的繁简结合下看起来稀疏有致、张弛有度。

2.柔软与坚硬共同施展

从视觉感受方面而言,国画也尤为重视线条的柔软与坚硬。流畅的线条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国画的水平,在画中合理的将线条软硬结合,能够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富有美感。例如,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艺术家顾恺之,在他的著作《洛神赋》之中,顾恺之将线条的软硬共同施展,整幅画笔劲古朴,其线条运用仿佛春蚕吐丝,软硬均匀,运用巧妙。

3.粗细交错相间

合理运用粗细线条,使背景和主体物既能清晰的划分开,又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整个画面的和谐与生动。

4.虚实变幻结合

指的是线条的时有时无。留白是国画常用的一种绘画技巧,国画的绘画者不仅会在整个画面中采用留白的手法,还会在线条的运用上采用这种手法。使画面虚实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

中国画线条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与融合

在经济飞速发现的当今社会,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开始发展和壮大,并且不断的将中国艺术文化融入其中。中国画线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之所以被融入在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主要是因为它包含着我国艺术文化的思想和意境,能够改善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些不足之处。使现代艺术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带有中国的艺术特性,也更能体现中国艺术的精髓。

1.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唐三彩、釉彩等著名陶瓷艺术都耳熟能详。现代陶瓷艺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例如在瓷器塑造和装饰方面,现代陶瓷艺术借鉴了诸多中国画线条的运用手法,其在这些方面呈现出了写意的形态。所谓写意,就是由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来对瓷器的肌理进行塑造。国画艺术家在创作之中较为重视“气”,所谓气在画中四角,一幅画要有气机,尤其在线条的运用中更要一气呵成,有收有放。对于陶瓷的肌理、纹路等塑造也可以借鉴国画中“有气机的线”,通过刻画、排挤、堆贴一些专业的手法形式来塑造陶瓷的纹理形态,再通过窑烧等方式将陶瓷釉色的走势、显像等方面表现的更加柔美且充满意境。

除此之外,中国画的线条还运用在了陶瓷的装饰之上。古代陶瓷多喜欢在瓷器上进行人物、景物或是动物的绘画,现代也依旧传承着这种艺术习惯。在烧好的陶瓷上绘画出优美图案,无论是雕花还是绘画都在国画线条的运用上有所借鉴。例如,在人物创作上陶艺家借鉴了国画中的人物“十八描”,在景物刻画上也灵活的运用了国画的“计白当黑”。

2.在家纺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家纺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我国,家纺的设计更倾向于欧美等国家的风格艺术。为了发展出属于我国独有的家纺艺术,在家纺设计中运用中国画的线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画讲究“家和万事兴”、“天地人和”等传统观念,可见中国是一个注重“和”的国家。在国画艺术中,线条是最为主要的表现手法,其合理的运用能够使整个画面达到一种“和”的境界。家纺设计可以抓住国画线条的这一特点和特色来进行改善和运用。

借鉴国画线条的表现手法,在家纺纹路图案的制作上融入国画线条,使整个画面更加工整严谨,提高画面的美感和整体效果,使家纺和室内的装饰风格融为一体。发挥中国画线条的特点,将线条的图案构成及审美优势融入到西方的艺术风格之中,使中国的家纺艺术既富有庄重的美感,又带有东方的神韵色彩,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家纺艺术。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