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3 07:0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工业建筑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趋势;不足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业建筑的发展进程
十八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大量的使用机器,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许多新技术与新形式产生,工业建筑也从此诞生了。它更加注重功能与形式相互适应,大胆尝试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建筑造型开始净化,摒弃了传统繁琐的装饰手法。
1909年德国现代设计奠基人之一的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在柏林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所设计的透平机制造车间(AEG Turbine Factory)被西方称之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成为现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作为包豪斯(Bauhaus)创始人的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于1911年和梅耶尔(Adolf Meyer)共同设计的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Fagus Werk,Alfeld),采用非对称的构图;简洁整齐的墙面;无挑檐的平屋顶;大面积的玻璃墙;取消柱子的建筑转角等处理手法,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玻璃、金属协调统一,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美,它也成为第一次时间大战以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大跨度建筑在十九世纪末开始有了很大的创新,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又有了新的突破,此时利用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来覆盖大空间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多。工业厂房为了节约空间,倾向于坡度平缓的扁壳。1945~1951年的英国南威尔士布林马尔橡胶厂(Bryn Mawr Rubber Factory),通过采用厚度为9厘米的扁壳,柱网尺寸达到27×21米。
1955年由丹下健三设计的原町图书印刷厂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建筑,在90米跨度悬臂钢桁架中部由一对钢筋混凝土柱支承,整个屋顶由十一件这种钢桁架构成,四面为玻璃墙面带遮阳设施,内部空间开敞灵活,反应了当时日本工业建筑已经步入现代化水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正值英国电子时代的没落,政府为了发展电子工业,投资建造了Inmos微处理器工厂,把这个项目委托给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Inmos微处理器工厂的前身是罗杰斯十年前建造的Reliance Controls电子工厂,这个工厂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可以生长的建筑,一个单层的钢结构厂房,36米跨度、中间无柱的车间,可以根据生产要求不断地灵活调整生产路线。
随着现代科技、工艺的发展,国外的工业建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建造联合厂房、多层或高层厂房,实现对土地的节约利用;通过对厂区绿化,把绿植引入车间和生活空间;通过对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排放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标准,避免由于现代化大生产,工业高速发展,对环境和生态平衡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另外,工业建筑的设计思路已经更新,更加重视艺术创作,发挥建筑师的作用,工业建筑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
我国自1949年解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量的工业厂房和工业基地诞生。从最开始的效仿苏联工业建筑设计,到期间的、赶英超美,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60年来,我国的工业建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走了不少弯路,付出了很多代价。随着中外设计合作的增多,更多的国外先进的技术被引进,我国的工业建筑也出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新兴的经济技术开发工业区拔地而起。这些新兴的工业区都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除了生产建筑之外,还有完善的辅助配套建筑、精心设计的厂区环境,体现了企业精神和城市现代风貌。工业新区的建设依托于旧城,同时又带动了城市商业区、住宅区、能源供应中心以及大市政的开发建设。例如深圳的八卦岭工业小区、蛇口工业区、厦门湖里工业区、沈阳南湖科技区、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高科技的现代工业建筑蓬勃发展。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高新技术被采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建筑类型:
多高层厂房,如河南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是单多层结合的工业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7.31万平方米;上海丝织厂织机大楼为7层25米单跨的高层厂房,车间内部无立柱,全空调系统,技术夹层设在大跨桁架结构空间层内,采用钢绞线曲线后张预应力大跨度框架剪力墙体系。
灵活通用车间,如1986年建成的兰翔机械加工车间,宽72米,长192米,柱网为12米×12米,能承受不大于1吨的悬挂吊荷载。厦门工程机械厂的柱网扩大到18米×18米,灵活布置的悬挂吊起重荷载可达5~10吨。漳州港机厂的柱网达24米×36米,用悬臂吊和龙门吊解决15吨的运输问题。上述车间全都采用轻钢网架结构。
洁净密闭车间,如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摩托罗拉南京研发中心等,造型简洁新颖、色彩明快、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体现了现代工业建筑特点。
现代交通能源建筑,如北京空港四机位机库、北京与上海的空港配餐楼(工业化厨房)、波音747模拟培训中心等航空附属建筑都达到了新的水平,至于城市热电厂、水力发电站和核电站等在规模和技术等级上都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现代仓储建筑,如大型冷库、民航货运库、观光平台等都有了较大发展。
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融合性
工业园区的形成,使不同功能建筑相互交叉。与城市的交通、市政、科技、文教和服务设施相依托;共同带动城市经济、技术、社会服务的发展。生产和生活、产业与科教、工业与民用等不同功能内容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其基本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从广义来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诣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形成一种平衡的状态。
1993年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The Guiding Princip of Sustainable Design)中列出了关于建筑设计的六项指导原则:
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低到最小;
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
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意识;
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重视对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及建材。
属于广义建筑学范畴的工业建筑,同样也应该遵循这些指导原则进行可持续设计。
文化性
纵观当代建筑的发展思潮,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到高技术派。到新理性主义,到解构主义,甚至这些年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新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发展沿着一条不确定的轨迹一直向前,但在最近这十年,建筑思潮已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明显,而是各种风格和理念的混杂,我们很难分辨出那一个是当代建筑思潮的主流。 从深层的原因分析,这种局面的到来是90年代以来文化及艺术多元发展的结果和最终反映,而对于建筑来讲,建筑思潮不过是艺术更新与变革的一种反映,建筑本质上最终仍然是功能,空间这一类东西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的东西,当然不是说形式和视觉上的形象对人类的生活不起作用,从这个层面去说,综合性可能正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当代建筑发展到今天,在注重功能技术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有关未来发展的种种因素,除了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持续,有关建筑的种种探索一直未断,作为文明载体之一的工业建筑,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生产,工业建筑的设计实践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思想理论的核心。
创新性
现代社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孕育新材料的诞生,并且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去,材料技术的进步,迫使新的施工工艺的出现,从而带动了工业建筑外部形式的多样化发展。随着网壳结构、膜结构等新型结构形式的产生,一大批造型新颖的建筑纷纷涌现,多彩炫目,夺人眼球。
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的本质就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建筑中去。“人类工程学”作为一种边缘科学、方法论,是随着大工业生产和军事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摒弃传统的重生产工艺、轻人的行为、心理要求的倾向,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重视并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戚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强大的现代资讯技术使得远距离的模仿成为可能。建筑可以超越其所在环境和地点的限制,人们能够随心所欲的得到需要的形象。当代建筑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不在是各民族间差别迥异的传统建筑,而是全球性趋同的方格子建筑,这说明建筑趋同现象已经跨越传统和地域的界限,而成为全球性的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是一体之两面”。
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的不足
我国正处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建设宏伟蓝图的大好时机。工业建筑在取得长足的进步之后,要寻找差距、承认差距、扬长避短,走向世界。在市场化、全球化、地域化的世纪网络中,我们面临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上的不足。工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建筑设计中的一般规律,工业建筑都存在,但工业建筑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对建筑师来说,工业建筑与体育馆、医院、住宅一样,都是不同功能、不同工艺类型的建筑。在建筑艺术上,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功能布局、空间处理上是相通的;在新技术、新材料、整个设计程序、方法上也是相通的。我们有理由呼吁管理者、开发者和建筑师不带偏见地共同关心和提高工业建筑设计水平。
教育上的不足。工业建筑设计水平和建筑师的水平、学校教育、在职培训有着密切关系。在学校教育期间,应让学生对工业建筑有全面的认识。通过建筑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工业建筑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好工业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并学会运用“工厂美学”、“机械美学”的观点来处理好工厂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
建筑师发挥的作用不足。一般说来,工业建筑项目中的总设计师往往是由工艺专业人员担任,建设师仅仅负责参加前期工作,对地方规划局、建委的审查申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综合协调。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尚未被确认。另外,受到工艺、总图、结构和机电等专业的限制,建筑师的作用仅仅是对工业建筑外观形象加以修饰,对上述专业的设计内容一般没有发言权。而且建筑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业主的服务存在误区,一种是缺乏服务思想,粗放设计,缺乏对建筑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推敲,在工程设计中留下许多隐患,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一种是过分迁就业主的眼前利益,为节省投资成本,降低装修标准,放弃造价较高的新型材料,去掉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辅助用房、福利用房,使建筑本身失去内涵。
结束语
本章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谈论国内外工业建筑的历程,同时对国内近期的发展趋势做出一番阐述;另一方面总结归纳出国内现今与西方的差距。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在新的时期内,建筑师们应该不断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设计出优秀的工业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费麟,《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发展》,工业建筑,2003年第33卷第4期
篇2
【关键词】 工业建筑 节能设计
一、现代经济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建筑存在的社会环境、社会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其设计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现代工业聚集区、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工业新区,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越来越关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工业新区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景观也有了更高追求。
2、工业建筑作为工业企业外观形象的重要因素,反映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企业文化,越来越被企业重视。
3、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工业生产产品向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发展,工业生产的变化,对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建筑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工业建筑的总体布置
工业项目特别是电厂项目的总图设计一般会有总图专业设计专项布置,总图以工艺流程为主,综合考虑经济、使用方便,合理地进行布置,建筑师在此阶段也需参与其中,与总图专业一起结合工艺管线环境要素,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建筑的单体布置、群体组合、道路形式、 空间序列安排及环境绿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厂前生活办公区与厂房区的位置关系处理、人流进厂的视觉感受等,通过对总体布置的参与设计,可以提高整个厂区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设计质量,增强工业项目总的人文关怀。
三、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工业建筑其主要功能是生产,根据工艺设计体块布置相应的模块,如火力发电厂,主厂房一般由汽机房、煤仓间、集控楼、锅炉房等几大模块组成,整个设计一般以工艺流程的安排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建筑师一味地按工艺管道布置图被动地进行设计,建筑师应该与工艺专业进行沟通和配合,在不增加管道费用或者只是稍微增加个别费用,但能达到很好的空间效果的情况下,对设备、管线进行合理有序的综合布置,避免杂乱无序,特别是主要的疏散通道楼梯等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地方,应尽量营造宜人的工作空间环境,以电厂设计为例,汽机等工艺专业应根据大的原则将各种类管道布置好,建筑师此阶段必须介入,与工艺专业进行沟通协调,在不影响大的原则的情况下,调整各类管道布置,营造一个好的空间环境 同时主厂房内部也有一些功能房间,如主控室、值班室、休息室、工具间、卫生间、工程师室等,这些房间人流相对比较集中,其位置主要由生产工艺的安排,工业设备的布置情况而定的,但其平面和外型只要用心设计,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创造出优美的室内小品,既可以满足生产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调节了厂房内部建筑空间效果。
同时,建筑师应通过色彩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但在颜色使用时须统一协调,与整个项目的设计理念相符,如通过颜色对各类设备进行区分,将比较危险的设备管道涂以警示颜色,其他管道使用暖色,室内地板、天棚、柱子涂以相应的颜色,合理的颜色有助于美化室内空间,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形象另外,建筑师应重视对采光、照明、通风的设计,以避免出现眩光、通风不畅等,努力为生产者提供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实现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建筑师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来引进自然风光,改善内部环境。
四、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需在满足经济、安全、美观几个原则的前提下,力求在设计阶段做到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去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益。 以电厂为例,我们在建筑设计中,一般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1)围护结构材料的合理选用。对有空调要求的建筑物的墙、天面隔热层等围护结构的材料,采用导热系数低、热阻值高、质量轻的隔热保温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复合泡沫隔热板等新型材料;对综合办公楼等公共性建筑的设计,执行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门窗采用涂膜玻璃、中空玻璃等材料,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损失。
(2)充分考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对厂区有人值班的建筑物或房间设计,充分考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
(3)尽量降低建筑日常的维护管理费用。根据工业建筑的特点,在满足工艺及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一般附属建筑的体型设计,减少开窗面积,采用稳妥可靠的构造措施 耐久实用的装饰材料,以降低日常的维护管理费用在节能设计上,建筑师应与工艺、采暖等专业共同协调设计,通过合理布设厂房剖面,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采暖和空调降温的能量消耗。
五、对工业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为适应现代工业建筑的总体发展,工业建筑设计必须在符合我国经济、技术水平需要的基础上,朝以下趋势发展:
1、现代工业建筑向大、高、轻方向发展。大空间和大跨度的设计使得工厂内容空间更兼灵活和充足,更能够适应现代化大型机械设备的更替,提高了厂房的利用价值。修建高层厂房可以减少土地的利用,节省占地面积,节约道路投资,以此来扩大绿化用地,改善工厂环境。开始采用轻型的结构骨架,以及轻型的材料为主,比如带保温隔热材料的钢板等等。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改革,运输工具的不断革新,生产设备的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厂房所能承受的负荷也大幅度减小。因此,很多工厂采用了轻型钢结构代替厚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加快施工速度和保证施工质量都有着重大的推动意义。同时,由于轻型结构的厂房拆装方便,也有利于厂房的改造和扩建。
2、现代工业建筑常采用单元化设计。单元化设计是指采用标准柱网设计成标准单元。单元化设计是为了适应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设计方式,它可以减少装配式构件类型和规格,适应厂房的扩建,增加其通用性。常见的单元化设计方式有两种:
(1)一次性规划,分期按单元建造。为了便于分期投资、简化设计,适应工业化生产构件和机械化快速施工的要求,可采用一次性规划、按单元分期建造的方式。这样不仅方便设计和施工,而且扩建时对工厂原有的生产影响很小,各期建筑也可以保持相对独立和完整。
(2)由若干个定型单元组合成厂房。这种方式在缩短设计和施工周期、满足工艺要求和使用灵活性等方面,都有较突出的优点。这种单元是多功能单元,在满足多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做到结构基本统一。
3、重视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的本质就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建筑中。工业建筑作为生产资料,理所当然要为生产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操纵生产的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以人为中心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我国现代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大致可以从两方面出发:首先是人与内环境的关系,即作为工业建筑使用主体的生产者与生产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指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人与外环境的关系,即生产者与工厂外部环境、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4、工业建筑设计中贯彻可持续性思想。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贯彻可持续性思想,首先必须加强工业建筑的热工性能,发展被动式能源利用技术。作为生产空间的工业建筑,因其投资大,容量大使用周期长,对企业的节能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新建工厂因产品精度要求和工艺水平提高、大都采用人工空调来调节室内温湿度,这样使得能源的耗费大大增加。因此建筑师在进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时,从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到细部装饰处理,都应尽量从节能考虑。其次,在指导工业建筑设计的思想上,应将工业建筑与人类、环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工业建筑既能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还不会使自然环境遭受侵。
参考文献
篇3
工业生产本身对建筑的影响深远,工业生产厂房设计在现代社会当中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其设计思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之中,建筑设计的风格或者理念都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工业生产厂房建筑设计思路也应当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工业厂房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工业生产厂房的属性决定了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的特殊性,设计思路需要从建筑本身的实用性出发,同时还应当具有科技化以及人性化的设计内容,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厂房的综合功能需要。除此之外,现代的工业生产厂房本身还应当有一种美学设计的体现,想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上述这些内容,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1建筑节能思路分析
我国在推出可持续发展思路之后,“节能”的概念被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来。因此,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体现这样的一个理念。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厂房建设的应用应当节能;其次,厂房建设中的能耗应当降低。
1.2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分析
现代社会当中所倡导的“绿色设计”建筑的概念从根本意义上强调的是一种在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工艺以及设备等的环保与稳定。绿色设计应当突出环境保护设计思路,做到实事求是,并不盲目追求“高、新、全”,而是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形成最佳的绿色设计建筑系统。池州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设计正是采用了这种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从电子信息园的规划布局来看,它切实解决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产业的基地化、集约化特点有利于“三废”的集中治理,形成了清洁生产、降低治理成本的绿色生产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根据电子信息园的产品分布,可以集中进行资源的配置,合理利用能源及其他生产要素,降低成本与资源消耗,增加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池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利益的共赢,让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得以实现。
1.3洁净设计思路分析
所谓的洁净设计思路主要是一种降低污染程度的设计思路,简言之就是指在生产与应用时的零废物排放,这也是工业生产厂房建筑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这种设计思路重点解决的问题应当是资源可再生利用,这也是未来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2工业生产厂房设计要求
从事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厂房设计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工艺与建筑技术的要求。工艺与技术作为工业生产厂房建设的重要前提,关系到厂房建设质量的高低与厂房建设能否顺利展开。工艺是企业在生产建设中的操作空间与建筑使用面积需求量。简言之,工业生产厂房建筑设计要基于对工艺水平情况的了解,设计需要综合分析建筑用途以及厂房形状结构等问题,只有将上述中的要素充分考虑清楚,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确保设计形成的厂房具有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能力与水平。其次,经济性。经济性要求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厂房建筑的重要原则,设计中应当严格控制厂房建设的生产成本与使用寿命,也就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确保厂房本身的生产需求情况。竭力缩小建筑面积,节省建筑部分的空间占有,以此获得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也可以采用将多厂房合并的形式,进一步缩小建筑面积。第三,安全性。在建筑设计时,无论是进行工业生产厂房的设计还是民用建筑设计,都应当将安全性要求考量在内,因为安全性是建筑设计的第一原则,尤其是工业生产厂房这种人员密度相对较大的地方,更应注重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切实做好防火、水、电的安全设计。第四,生态性。新经济形势下的现代化工业类型转变,要求工厂在进行厂房的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性。一般都会考虑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在厂房设计选址的时候,要考虑与相关产业相近,便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废物的回收处理,更突显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3工业生产厂房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本文以池州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B区)的工业厂房设计为例,介绍其现代的建筑理念、独特的建筑结构与设计思路。池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B区)(一、二期)规划结构:按“十”字轴道路主框架及环形次级路网形成整体。园区内各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园区,向外界展示厂区的良好形象,提升厂区的档次。
3.1建筑设计内部结构
工业生产厂房的综合利用情况是否能够得到最大利用效率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这其中除了包括对建筑面积的优化设计之外,还需要对工业厂房本身的结构以及工业建筑生产工艺等进行分析。工业生产厂房内部空间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3.1.1单跨厂房分析
在砖混结构中,横向两片承重墙之间的距离被称作开间,也就是跨度,简单来说,叫做一跨。而框架结构,两排柱子之间的距离就形成了一个跨度。所以说单跨厂房就是有两排柱子组成的纵向延伸的长方形工业生产空间。这种厂房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大型设备,可以通过天窗进行通风与采光,其适应性也极强,可以适用于生产各类型的产品。
3.1.2厂房单元空间分析
这一类型的要点分析主要结合工业生产厂房当中方形或者是接近方形类柱网厂房的,这种结构下的厂房各自拥有独立的使用空间,属于拥有完整的功能属性的单独空间。而从形式上看,这样的单独厂房具有统一性,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连通的。这类型的厂房设计的好就能够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使建筑本身具有节奏感以及韵律感。
3.1.3框架厂房的结构特点
框架结构是工业厂房建筑中的常用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在梁、柱与楼板等共同支撑下形成一个受力体系。具有均匀的刚度与良好的延性,其框架的结构中通常会增加抗侧移构件,借此来提高抗震能力。因为生产的需要,框架厂房的楼面有均布荷载,且面积较大,受力复杂。
3.2内外结构设计
3.2.1温度伸缩缝的设计
温度的变化会在结构中产生温度力,这个力会使结构构件变形,受力发生变化,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对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在厂房的横向和纵向设计温度缝,构成温度区间,具体划分方法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规范进行。
3.2.2框架结构设计
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材料,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隔热、防火、防锈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隔热问题,如果不做隔热处理会造成器件的寿命减少,同时不满足建筑设计的舒适性和建筑要求。框架结构的厂房对建筑的抗震性有很高的要求,其中檩和墙梁要使用抗压和抗弯性好的材料,为了便于制造和安装,要采用刚度较大的材料;支撑体系要提高承重结构的稳定性;楼板可采用平钢板减轻楼面自身的重量,并在铺设中将其与梁压牢,防止梁受压位移。
4结语
篇4
关键词:工业厂房设计 工业厂房发展 自身的形象
1、 工业厂房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建筑的改变,工业厂房设计除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还应赋予建筑以科技化,人性化,多元话的特性,使工业厂房不仅满足其使用功能,也能体现工业建筑的艺术美,赋予了现代工业建筑新的设计理念。①节能设计:节能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工业厂房最普遍、也是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以下的两个方面,一是建筑中的营运低能耗,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中的本身低能耗。这两个方面可以从某些工业厂房中来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和新产品的运用所体现出来。②绿色设计:就是指从建筑中的原材料、工艺的手段、工业的产品、设备到能源的使用,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使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对环境所构成威胁,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的追求高科技中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的技术并举。③洁净的设计:洁净设计是强调在生产与使用工程中做到尽量坚守废弃物的排放并设置好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的利用系统,以实现无污染。这是工业厂房可持续发展的较重要措施,强调了对建设中的用地与建筑材料、采暖空间资源再生的利用,因此有效的利用资源和能源,实现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持续发展,建造负责,具有生态环境的工业厂房常成为必然。
2、工业厂房设计
在重钢环保搬迁的紧锣密鼓的冲锋号下,工业厂房在搬迁中演绎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也就体现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某轧钢厂房为例,简略概述一下工业厂房中所要涉及到的主要几个问题。
2.1 平面设计工业厂房多为设置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单层厂房,平面设计主要屋面及地面的交通流线组织、吊车检修走道的设置。地面及地下多为工艺设备要求,根据工艺流线布置工业建筑平面;屋面主要考虑到设置屋顶通风及屋顶采光,屋顶通风可采用屋脊纵向通风,屋面横向通风及设置横向的条形采光板。工业厂房的屋面跨度是比较大,屋顶汇水的面积大,屋面坡度一般为1/10-1/20,使用传统的屋面排水基本上是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屋面排水应多采用吸式雨来排水。防火的分区确定,厂房的火灾危险性类是为丁类,厂方内应设置局部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生产部区,只要其占本层和本防火分区面积中的比例小于5%均仍可按丁类来设置,对于那些小火等级的丁类厂房,整个厂房是可作为一个防火的分区,但又要考虑货物的运送以及人员进出的方便,适当的设置车行入口和人形入口。
2.2 立面设计工业厂房建筑立面需要把握的以下4 个方面:规模、线条、色彩、变化。对于那些重工业的厂房因其生产工艺流线比较长,厂房规模比较大。立面的主要是由工艺布置来决定,在满足工艺的要求下力求立面简洁恢宏同时使节点尽量简单统一。建筑立面设计把建筑形象与厂房的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满足建筑采光、通风、散热等基本要求。首先厂房的高度要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根据吊车起吊高度,吊车型号,考虑行车运行的安全距离及屋面结构形式,确定建筑立面标高;根据厂房立面高度,厂房设置成竖向线条或是横向线条。重钢工业厂房大多设计为竖向线条。外墙下部进风口可为开敞式的,也可采用通风百叶和立转窗,开敞位置要设置在遮雨棚,以防雨水的飘入,在中部采用压型钢板作为维护结构,在柱距大于9 米时,应设置墙架柱,设置墙面维护结构的部位考虑采光要求及立面美观效果设置横向高阻燃型玻璃钢采光板。使钢结构建筑富有流畅的金属的质感,体现了强烈的现代工业中的气息。同时,钢结构的屋面还可以大量使用屋面采光板,采光要均匀,同时兼可解决厂房的通风问题。还能更加体现了现代化厂房的恢宏气势和丰富的立面效果。
2.3 剖面的设计可以根据吊车的起吊高度和吊车的型号,来考虑行车运行中的安全距离和屋面中的结构形式,来确定建筑剖面节点。
2.4 走道和检修梯的重级工作桥式吊车应该设置在两边的安全走道上,并在厂房的两端山墙处再设置跨间的走道,形成环形吊车安全走道;中级工作制的桥式吊车应设置两侧安全走道,有条件时,可在产房两端山墙处设置跨间走道形成环形安全走道;检修梯上的吊车安全走道要注意避免安全走道的截断,处理方式一般是分开设置,屋面检修梯是可单独设置,也可以从安全走道上设置。
2.5 建筑构造工业厂房的地坪一般都要承受重载,所以地面处理也不有同于常规的做法,要根据工艺所提的荷载情况,按照《建筑地面设计中的规范》和参考工业厂房地面设计的一些图集来进行处理。
3、 工业厂房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厂房中的设计从以往的以生产设备为中心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也越来越重要,工业厂房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建筑师摒弃只重生产工艺的需求,轻人得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注重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创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厂房空间环境与人相融合,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3.1 自然环境的引入和渗透工业厂房的内部空间环境,应该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使内部空间和自然环境融为一起。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 要引进自然来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能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各种手法。
3.2 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在工业厂房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建筑空间的布置和群体的组合、来突出本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和环境的要素特质,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增强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4 、现代工业建筑更注重自身的形象
工业工厂的环境包括室内生产环境和室外环境。在现代工业建筑中,常把生产操作环境与人的作业空间分开,加大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这样容易满足生产工艺和工作人员对环境的不同要求,既可节约生产面积,减少能量的消耗,又可确保工作环境的质量。将餐厅、办公室、休息场所、共事空间在平面上精心设计,可以减少人们长时间工作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烦躁感,消除简单、连续作业产生的疲劳;在车间插入内院、中庭、回廊,可使人们有融入自然的感觉,从而使工厂成为以人为主体的活动空间。工厂周边环境的营造,既有功能的要求,又有建筑艺术的活动空间。如为了预防公害、防止噪声,可设置隔离带、种植树木、推砌土丘和设置坡地,在土丘和坡地上种植常青草皮,形成下沉式广场和景观。工厂的环境可用绿化来增加景观上的变化,用环境设施来提高职工的福利及与环境的融合,用舒适的环境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产品的精度。同时,还能吸引人才,以此达到提高企业形象的效果。在国外,有的企业还专门设有对外来者或居民开放的景点。
5、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应当是注入了认人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工业厂房业不单单是工业厂房,那么简单,它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建筑师应将上述发展的趋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与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种,这是现代工业厂房中的必由之路。才能创造出于时代相适应的工业厂房来,让人们享受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美和厂房的自身的形象,这是现代工业厂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费麟.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工业厂房,2008,(4).
[2] 郑敏楠.工业建筑设计的新时代[J].工业厂房,2008,(5).
篇5
关键词:现代化;工业建筑;设计思路;策略
1 现代化工业建筑背景
人类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并最终以一种必然性的姿态步入了现代工业文明阶段,在这样一个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始终在不停的打破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于此同时的寻求更好的生活方式,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永不停歇的动力让人类以此又一次的进入新的发展狂潮,现阶段也并不例外。工业建筑是进行工业生产的重要场所,既为每一阶段的工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工业建筑的不断进步给出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工业生产和工业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工业生产加工出了很多对于工业建筑的强度、外观和使用寿命都很有裨益的新型材料,并以不断创新的施工工艺对工业建筑进行了变革性的促进;而工业建筑也起到了承载工业成果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工业建筑的规划布局对整个城市建筑群的影响和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以及工业建筑对于城市建筑形象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工业建筑队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其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求准确的把握住工业建筑设计的最新趋势。
2 工业建筑设计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
工业建筑设计的水平在我们国家是随着经济水平和工业实力的不断进步而相应的得到发展的。早期时候我们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相应的经济基础也比较薄弱,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在思想上的认识也有所不足和欠缺,这一系列的原因都较为严重的阻止工业建筑设计在我们国家的发展状况。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工业建筑设计都是以实际的工业生产和发展需求作为最根本依据的,因为我们都认识到,工业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以人为本来进行更为人性化的设计的话,就会导致最终企业的工作环境不尽人意,与此同时,一个不理想不合格的设计还会导致建筑企业在经济上蒙受较大的损失,这是因为不合理的盲目追求建设规模而导致的占地面积过大、投资较多和利用率较低的状况。
而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上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和演化过程的,这也是因为他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对于工业建筑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也正是因为如此,工业建筑设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在相关方面的发展就要滞后很多,大多数的工业建筑都还是停留在最初的经典盒子式建筑形式。这样一种现状的形成,与我们国家缺乏对现代工业建筑的感受力不无关系,也因此而无法深刻的体会现代社会的经济进步和技术发展带给工业建筑的强大冲击力和推动力。
而国外这些先进成熟的工业建筑理念传到我们国家并在我们国家得到较好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是因为很多外国的企业都抓住这一契机在中国进行投资建设。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的工业建筑逐渐走上了汲取经验、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的大路,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工业建筑的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灵活化和优美化,不在是仅仅满足实际生产的基本要求即可。可以看见的是,在很多的工业园和技术开发区内,都出现一些可以作为工业建筑典范的建筑杰作,与此同时,企业的环境也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实际上,这就是实现了一个双赢的效果。基本上可以说,就是改革开放的这30年,经济基础的不断提升促使我们国家工业建筑设计形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和进步,使得工业建筑设计的表达方式、建筑形式和建筑理念上都有了颠覆式的改变,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美学和生活水平的高追求表现无疑。
3 现代化工业建筑设计的最根本需求
在这里我们直接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 ,即人性化设计才是现代化工业建筑设计中的最根本需求。这里所说的人性化,就是指在工业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的融入人类工程学的内容,从而表达出一种工业建筑更加重视工业生产者的人文关怀。
工业建筑建设的目的是为工业生产提供其所需的服务,它是工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从这样一个基本的概念或者说是定义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工业建筑这样的生产资料是只有在工业生产中实现应用才能够体现出其现实价值的,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才是最终的主体,也就是说,任何形式的生产资料最终的受体都还是人,人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始终都处在一个最活跃、最关键也最具有创造性的位置。正是因为这样,工业建筑的设计才更加需要对这一主体负责,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来展开设计和建设,所希望实现的目的就是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切实的感受到归属感并因此而建立起一种主人翁的意识,这样一种意识的建立才能够真正的将员工的心与企业的利益连在一起。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给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现代化工业建筑与民用化的关系
在上文中我们对现代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一个观点,即工业建筑在某些点上和民用建筑是相同的,即在满足了基本的视觉和感官舒适度的基础上,还需要继续努力的去创造出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形象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在现如今,全球化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工业建筑从本质上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建筑不再是一种一次性的易耗品,对于一些在当下已经落后或者是不符合现代工业要求的建筑,不再是简单的拆除重建,这样做不符合现代经济化的特点和宗旨,而是尽心更为有效的开发再利用,具体的实现方法根据其实际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可以由实际的需求来进行改造,通过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和高超的处理技术,将在对原用工艺不再适用的工业建筑改造为满足其他功能要求的工业建筑,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劳民伤财的程度。实际上,在现代的工业建筑建设中,设计师们已经非常注意地区特性的表达和发挥,在这一点上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界限也在不断的模糊,在整体的文化性上基本趋于一致,设计师们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将工业建筑的要求、功能与当地的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以及文化特点相结合,一方面是极大的丰富了企业内部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是创造出了一种让人过目不忘的工业建筑视觉冲击效果。这样优秀的工业建筑在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中并不在少数,足以可见我们国家在工业建筑上的突破、进步和发展。
5 结语
本文中所强调的最关键的一个观念就是在工业建筑的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工业建筑建设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工业生产和进行工业生产的人。在此基础上,工业建筑的设计中要融合入当地的实际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要有与众不同让人过目不忘的建筑亮点存在,这对于一项工业建筑的建设而言是必须要有的。
参考文献
[1]祝强.探讨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林业科技情报,2008(3)
[2]陈海.对当前工业建筑设计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
[3]张松.我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商界,2010(5)
篇6
【关键词】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立面设计;通风设计
1.引言
对于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全长的生产工艺、交通运输以及建筑群体景观等综合考虑完成。同时应当确定这些建筑物的规模以及相互关系;合理地组织人流、货流,避免出现交叉以及迂回问题;对于道路设计方面还应当同时满足消防要求。针对厂房的各单体设计,则应当结合总图布置的要求从而确定出厂房平面布置,以及厂房立面设计等。
2.项目概况
某办公厂房规划用地位于海南省西南部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内。地形基本呈长方形,长173米,宽77米。用地范围内为空地。工程现有场地内无建筑物,只有一些野生植物,地势高差较大。建设场地内不存在基岩或强风化岩,场内无对兴建综合楼和厂房不利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水、电、气、交通等各方面配套也没有大的困难。规划用地为13333.33平方米,拟建总建筑面积为6052.05平米。用地性质为工业厂房用地。现状界内用地上为空地,较平坦,东北部地势较底。
3.厂房设计理念
针对本厂房项目处于新加坡-香港-上海-大阪国际海运主航线的中间位置;同时洋浦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北风,6级以上大风率仅为0.06%,各种工业污染易于控制与处理,环境代价低,投资成本低。为此对于本厂房的建筑设计,从理念上设计出的厂房应当显示洋浦独特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特征;兼顾工业发展与人类自身舒适性;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对于厂房的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运用超前的建筑美学设计理念,利用周边环境优势,创造高起点、高标准的木业包装企业。运用当代技术手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实现新型包装业的鲜明特色。
4.厂房设计布局实施
(1)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对本厂房总体规划设计上,首先整个用地的规划风格采用了现代的处理手法,显示现代工业的一种美感,在简洁的造型中不断地蕴含着对于物流中心规划的缜密思考。简洁而不简单,这正是国际化的一种表现,建筑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同时,又体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对于设计主旨的把握。对厂区入口设计上,把主要出入口位于规划用地西侧,次要出入口位于用地西北侧。同时在主要出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构筑物,增强入口的导向性,引起人们的注意。
(2)功能分区设计。结合本厂房功能分区,把本厂房规划分区为办公区和厂区。厂区占据规划用地大部分面积,其中厂房面积为3936平方米。厂房分布于区内东南角,这样减少了对综合楼的交通及噪音问题,同时也方便货物进出、节约交通面积、提高交通效率。该规划设计共设有三栋厂房,都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厂房均为一层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烈度为7度;其中2号、3号厂房为丙类仓库,可存储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难燃烧物品及不燃烧物品,其它仓库均为丁戊类仓库,可存储难燃烧物品及不燃烧物品。办公区(综合楼)位于主要出入口的西侧,包括办公室、食堂及宿舍,满足功能需求并方便与外界以及各厂房之间的联系。
5.厂区单体建筑设计
(1)厂房的采光设计。对于厂房采光设计,首先应考虑采取天然采光,白天厂房室内可以通过窗口而取得天然光线。由于天然光线质量好,可有效地降低电能消耗。当天然采光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可设计辅以人工照明。厂房的采光设计就是根据室内生产对光的要求来确定窗口的大小、形式及其布置、保证室内采光强度和均匀度,以及避免眩光。厂房采光面积的多少,应根据不同生产情况对采光的要求,按采光系数的标准值进行计算。对厂房的采光方式主要有侧面采光、顶部采光如采用天窗;混合采光如采用天窗加侧窗,即使采光面积相同,但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导致采光效果也不尽相同。
(2)厂房自然通风设计。通风有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鉴于对厂房采取机械通风依靠通风机来实现通风换气的,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作为空气流动的动力来实现厂房的通风换气,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办法,但易受外界天气条件的限制,通风效果不够稳定。除个别的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厂房和工段采用机械通风外,对于一般的厂房应当采取主要通过自然通风为主;辅之以简单的机械通风。为有效地组织好自然通风,在剖面设计中应当能正确地厂房剖面形式,合理布置进风口、排风口的位置,使外部气流不断地进入厂房室内,迅速排除厂房内部的热量、烟尘等。
通常情况下,对于厂房的室内自然通风的形成是热压作用和风压作用的综合结果。从组织自然通风设计的角度看,风压通风对于改善室内环境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由于室外风速和风向经常变化,在实际通风计算时只考虑热压的作用,尽管各个风向的频率不等,但是风可以从任何方向吹来的。考虑这点出发,本厂房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各个方向都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合理地组织气流,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同时本厂房为了有效地增大厂房内部的通风量,考虑主导风向的影响,尤其是夏季主导风向的影响。
一般来说,进风口正对出风口布置,会使气流直通,风速较大,但风场影响范围小。把进风口正对着出风口的凤称为穿堂风。如果进风口、出风口错开,则风场影响范围增大。避免出风口都开在正压区一侧或负压区一侧的布置。为了获得舒适的通风,开口的高度应低些,使气流能够作用到人身上。高窗和天窗可以使顶部热空气更快散出。室内的平均气流速度取决于风口的开口尺寸,通常取进风门面积、出风口面积相等为宜。
(3)厂房的立面处理的关键在于路面的划分、门窗的形式。对于厂房的墙面大小、窗墙比例以及材料质感、明暗色调;门窗大小位置以及组合形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厂房的立面效果。在厂房外墙面开门窗一定应根据交通、采光和通风的需要,结合结构构件,利用柱子、勒脚、挑格线、遮阳板等进行设计,使厂房立面简洁大方,比例恰当。工程实践中,立面设计常采用垂直划分、水平划分和混合划分等手法,具体如何划分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一定规律,如开带形图形成水平划分,开竖向窃结合垂直划分,开方形窗形成有特色的几何构图或较为自由的混合划分。
6.结语
在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作为建筑业设计的重要部分。仅仅地把建筑设计局限在以简单拼凑方法将限制了建筑设计的创造性。通过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厂房设计应当采取全局着眼的统筹安排,为生产与生活筹划室内、外空间的工作采取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同时应当把厂房立面等设计成现代化具有特殊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篇7
1) 现代工业建筑是一个时间范畴,是指19世纪以后,伴随资产阶级工业革命而产生和发展的房屋建筑类型,现代工业建筑本质上作为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始终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2) 现代工业建筑是一个美学范畴。现代工业建筑=现代建筑+工业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是现代建筑的开端,现代工业建筑促进了现代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发展,始终带有工业社会技术美的烙印。工业建筑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目的性,“工业建筑的目标就是促进生产”,以功能设计为出发点的工业建筑遵从“形式服从于功能”的现代建筑设计原则。现代工业建筑代表一种美学风格即基于工业美学的建筑形式美。
1.现代工业建筑在建筑史上的美学地位
现代工业建筑出现于19世纪,在工业革命时期,以钢铁、玻璃和混凝土技术为特征的工业建筑成为当时社会现代化的象征。20世纪初兴起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就是这一新思潮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建筑必须和工业结合,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会产生前所未见的新形式。其代表建筑师赫尔曼?米切尔宣称:(HermannMuthesius)精神远远高于物质之上形式远远高于功能之上……。因此,面临的任务就是再次唤醒人们对形式的理解,复活人们对建筑的情感”。德意志制造联盟另一位着名建筑师,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后人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受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思想的启发,早期现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在工业建筑领域都曾做过尝试和探索,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工厂,以其造型简洁、轻快、透明的特征,确定了其现代建筑的地位;密斯的极少主义,也是注重技术精美的工业美学的延伸,他认为“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20世纪60年代曰本兴起的新陈谢建筑在试图表现文化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与现代工业建筑和工业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高技派以擅长巧妙,合理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而得名,其设计作品中不少从工业建筑中获得灵感,甚至采取工业产品和工业厂房的造型,通过抽象的语汇和机器构造的方式,充分体现了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其代表建筑师福斯特、皮阿诺等人也有不少工业建筑作品,将工业美学和高技术完美地合起来。纵观19世纪以来的现代建筑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工业建筑发展史。“20世纪工业建筑在建筑史上的重要性不亚于中世纪时代的基督教建筑”(见表1)
早期现代工业建筑造型设计倡导结构美、精确美、轻盈美、透明美、韵律美,归根结底其美学本质是技术精美。技术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由此而产生的技术美学体现了和谐,圆满、自洽的美学原则,在技术美学中“只要合乎功能目的性的,体现结构合理性的东西,就是美的”。“美不仅存在于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中,同时也存在于研究的过程之中,而且还存在于研究的成果之中”。工业建筑所展示的正是现代工业技术的成果,在工业建筑中广泛使用的钢铁、玻璃、合成板材,混凝土技术以及各种大跨度技术就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产物,相比那些纯粹注重装饰和艺术效果的建筑类型和风格,现代工业建筑形式美更接近技术美学本质,更能代表现代工业社会美学发展方向。
2.现代工业建筑美学的发展
美和审美是随着时展变化的,曾几何时,高耸的烟囱和火力发电站房被认为是社会工业化的象征,这些被象征化的符号就带有时代的美感;而在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今天,相信不会再有相同的感受,正如三寸金莲和裹脚布一样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现代工业建筑美学是随着现化工业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之间,是人类传统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阶段,工业社会所崇尚精确、重复、高效使工业建筑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快餐式的审美烙印,各种方盒子在世界各地风行。在效益决定一切的年代,工业建筑更多地是一种基础设施,虽然也有一些精品,但更多的工业建筑沦为其功能的附属品。以技术美为其核心的工业建筑美,更多地是体现在其派生建筑中,如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展览馆,飞机场等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构成,产生了新的价值体系,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见,以技术为手段来表现信息时代的工业建筑越来越有限。同时,广泛的信息交流,加速了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多元文化观取代了二元文化观,使以前注重“技术”层面的工业建筑,有了越来越高“文化”层面的要求。工业建筑在注重技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信息时代的特征,建筑形式在象征、抽象、隐喻等方面被赋予更多的内容。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以前在注重成本效益时期处于附属地位的工业建筑,因为信息时代所要求的隐性价值,诸如环境,企业形象等因素而转换了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工业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类型的界限日趋模糊,工业建筑美学风格与其他建筑风格也会不断交流、重构,最终将产生出新的建筑类型和风格。
早期现代工业建筑是技术美学的先驱,这是由于建筑设计中强调形式与功能的‘二元论”决定的,功能与形式之间由显性的技术美学联系,其形式美的表达是直接的、理性的。伴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技术因素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见了”,同时,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提高,使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形式、功能、环境等因素的平衡,现代工业建筑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价值观、审美观多元化直接导致现代工业建筑“百花齐放”的格局。当代的一些着名建筑师如黑川纪章、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尼古拉。格雷姆肖、弗兰克。盖里等都曾涉及过工业建筑设计领域,为工业建筑设计多元化做出了贡献。
篇8
关键词:工业建筑;差距;发展举措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s one of the carrier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and landscap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China with foreign gap, and then our modern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asures are studied,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innovativ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Gap; Develop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现代工业建筑与国外的差距
1.1观念上的差距
工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工业建筑虽然有它自身的特点,但建筑设计中的一般规律,工业建筑都遵循。对建筑师来说,工业建筑与博物馆、体育馆、医院、住宅一样,都是不同功能、不同工艺类型的建筑。在国外,只要业主委托,建筑师能设计民用建筑,一定也能设计工业建筑。工业建筑要讲美学,称之为工厂美学(Factory Aesthetic),工业建筑也要讲环境设计,这绝对不是工业建筑民用化。在我国,对于建筑师统领工业建筑设计的重视性不足,工业建筑适用、经济就可以了,美不美观无所谓。即使部分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起到作用,一般还只限于“涂脂抹粉、穿衣戴帽”。
1.2体制上的差距
从整体而言,我国工业建筑甲级设计院在整个甲级设计院的比例中约达40%,工业设计院注册建筑师的人数约占注册建筑师总数的35%。这是一支不小的设计队伍。目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各工业设计院或多或少承担了民用建筑设计任务,有的设计院民用建筑占总收入的75%以上。今后各大设计院都要走企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按系统条块分割成民用设计院和工业设计院已不能适应形势要求。
在设计院内部,分工过细而且呆板僵硬。在我国注册师制度中规定,工业建筑必须由注册结构工程师主持设计。在设计院实际运作中,由工艺专业决定平面,总图专业决定总体布置,结构专业决定剖面形式。建筑师对前面这些内容没有发言权,剩下的工作仅仅是确定开间尺寸,画个平、立、剖面图,画画楼梯、厕所详图。对于工业建筑造型设计,仅仅是推敲是横线条还是竖线条,是后现代式还是欧陆式。
而在国外,大型工业建筑项目多由小型建筑事务所承担、组织、协调。最后由注册建筑师主持设计,工艺设计有各独立的设备、结构事务所(公司)配合,建筑师直接面对业主,并处于监理公司的监督下。这样的工种配合和设计程序十分灵活,即能满足基本的工艺要求,而且能较好满足企业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师的意图也能顺利实现。因此,随着国有大型设计院改制的深入,未来我国的设计制度,也应向此方向发展,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灵活性,适应市场的需求。
1.3技术上的差距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受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逐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样也对工业建筑提出了技术上的新要求,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国工业建筑技术在工业园、科技园、无污染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业建筑建设过程中的通用性、标准性和灵活性;新型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建造、运行,全面实行清洁化生产;对于人类工程学在工业建筑上的使用;旧工业建筑的技术改造、更新利用、改建和迁建技术等方面与国外有着不小的差距。
1.4教育的差距
我国对工业建筑设计的教育,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工业建筑设计的水平,与学校教育、培训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在我国的建筑学本科教育中,全国的建筑院校在上世纪90年代来,基本取消了工业建筑原理的讲授和相关课程设计,造成了工业建筑设计在人才培养上的中断,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我国工业建筑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工业建筑的全面认识,通过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工业建筑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工业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并学会运用“工厂美学”“机械美学”的观念来处理好工业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以弥补传统建筑教育中的不足。
2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举措
2.1运用城市设计原理处理城市与工业建筑之间的关系
2.1.1运用城市设计原理解决城市中工厂对城市造成的干扰
在现代城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存在于城市中心的工厂或工业生产项目的影响最大,而且范围最广。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危害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城市中的工厂不仅带来直接的环境污染,存在其他的问题,干扰着城市的运转。主要表现在1)占据城市中心用地,影响城市机能。2)影响城市交通的顺畅。3)损害城市文化品质。
鉴于工厂在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暴露越来越多,并且严重危害了城市发展,在今后的工业建筑设计中必须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合理解决工业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对于新上马的项目,特别是重、大型工业项目,厂址的选择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论证,一般性的项目应集中于城市工业区中,这样有助于建设配套设施、资源共享。对于城市中原有的工业厂房,要分别对待,逐步解决其对城市的影响。对于生产规模大、污染干扰大的重型企业,要逐步外迁,搬迁后的用地可恢复城市应有的功能。对于影响较小的小型企业,应限制其发展,敦促其技术改进,将其对城市的影响减到最小。
2.1.2运用城市设计原理处理工业园区与城市的关系
许多城市也积极创办各种类型的地方性高科技工业园区。在这些开发区中,大部分对城市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正是这些城市发展的“基石”,正对城市的未来带来了隐患。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工业园区与城市的关系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经过对我国现有的工业园区的分析,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与城市中心的脱离。2)占地过大,数量过多。3)趋同性。4)布局仍受功能分区的过分影响。
因此,我们急需在以后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吸取经验教训,将城市规划原理贯穿整个规划设计过程,最终“走向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的融和”。通过对我国新型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分析、总结,结合城市设计一般性原则和手法,可以总结出下列原则,对新的园区选址、规划、建设工作起指导和帮助作用。1)建设必须依托智力密集区。2)城市开发区集中建立。3)建立卫星城。
2.2强调工业建筑的个性特征,丰富厂房造型
工业建筑因为其特殊的功能要求而需要不同的空间,这就可能形成特殊的建筑造型,如高大或超长的体量、高耸的构筑物、高架的管线或长廊、洁净车间无窗的立面、外露的结构和管线等,对这些进行整体考虑、全面安排、统一处理,与城市建设和周围环境配合协调,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一排高大的厂房与高耸的水塔,前后呼应,相映于水面,可以组成一幅淡雅、宁静的构图;突出屋顶的网架涂上鲜艳的色彩,配以周围的绿野,显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当然,在同样的生产要求下,不同的设计人,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手法,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2.3重视对工业建筑技术的研究
尽管高技术建筑建筑在我国已经有较大的发展,并建起不少实际工程,但是,高技术工业建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工作也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的高技术建筑乃至高技术工业建筑设计上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
首先是在结构上存在滥用结构表现手法的现象。其结构表现不是建立在创新结构形式,以创造新的空间造型,而是将一些结构形式作为建筑符号运用于建筑中起到装饰效果,这种将结构形式转换为立面符号的做法并不是结构艺术。其次是在建造中没有合理运用材料,建造方式落后。我国的施工方法仍是手工作业为主,湿作业大,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2.4重视人性化设计
在工业建筑中建立人类工程学的概念,可使工程设计中注意“人的因素第一”,避免在先进科技面前发生“见物不见人”的弊病。我国工业建筑已自成体系,人类工程学的应用已成为顺理成章的趋势。对于我国现代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大致可以从两方面出发:首先是人与内环境的关系,即作为工业建筑使用主体的生产者与生产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指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人与外环境的关系,即生产者与工厂外部环境、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现代工业建筑中人与内外环境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何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树立人性化设计思想的方法和策略
2.5可持续性策略
①加强建筑的热工性能,发展被动式能源利用技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工业企业不管是产品设计,还是工艺设计,都力求以低能耗换取高收益。作为生产空间的工业建筑,因其投资大,容量大,使用周期长,对企业的节能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新建工厂因产品精度要求和工艺水平提高、大都采用人工空调来调节室内温湿度,这样使得能源的耗费大大增加。因此建筑师在进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时,从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到细部装饰处理,都尽量从节能考虑。
②将工业建筑与人类、环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世界各国在工业建筑中,从规划到单体,从工艺到设备都特别注意工业生产可能造成的污染,如烟、尘、渣、毒、热、湿、噪声、腐蚀等。人们都希望工厂企业的建筑,既能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还不会使自然环境遭受侵害。即使是以前建成的工业企业也要通过合理改造减少生产所造成的污染。这些发展趋势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熟练运用建筑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工艺及各辅助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工程学等新兴学科,并有统筹各专业的能力,使工业建筑作品能把人类、环境、发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重视对落后、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某些建筑往往因为经济进步、技术更新等原因,落后于时代需求,成为“旧工业建筑”,但一些“旧工业建筑”的建筑质量还能满足其他用途。建筑材料的生产耗费了大量能源,这些能源大部分以另一种形式转移到建筑材料中去,所以说建筑材料蕴含能量且应当得到再利用,使其真正达到实际使用周期。因此,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对待因时代变迁而出现的众多旧工业建筑,重视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已成为现代建筑师的一个基本观点。
2.6强调工业建筑的文化功能
作为人类文明组成的工业及工业建筑,同样也承担着继承和发扬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工业建筑不再仅仅是生产活动的场所,也应作为传播文化的场所。现代工业建筑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文化的引入。具体表现于在工业建筑中加入面向公众的历史展览、爱国教育、技能培训等社会功能。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旧的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需要,因而要求工业建筑的形式随之而变化。建筑师们必须面对工业建筑创作的新的挑战,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设计程序、设计深度,促进工业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打破,全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狂潮。工业建筑作为从事工业生产的活动场所,为保障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工业发展也促进了工业建筑的发展。工业生产加工出的新型建筑材料提高了工业建筑的质量与使用寿命,工业化的施工方法也促进了工业建筑改革的进行,工业建筑承载着工业化时代的文明成果,可以说工业建筑与工业生产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作为城市建筑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及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对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问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工业建筑质量对城市建筑的形象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工业建筑的对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我们必须加强对工业建筑设计分析与研究,准确把握工业建筑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
1 工业建筑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工业建筑伴随工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进步而逐步向前推进,早起我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同时受思想认识的局限,我国工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将满足工业发展需求,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工业建筑设计缺乏人性化,企业工作环境较差,同时盲目的建筑导致工业建筑占地巨大,且利用率低下。
国外的工业建筑设计理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工业建筑认识理念上的不断穿心,先后经历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派、地方主义、新现代主义、生态建筑、波普艺术与极少主义时,工业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工业建筑还停留在早期的盒子式的经典现代主义阶段。我国无从感受到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巨大能量,更加无法体会到信息化社会对工业建筑所造成的强烈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市场,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国外工业建筑设计理念也因此被引入中国。中国工业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了极大冲击,开始了工业建筑设计上逐步创新发展的历程。工业建筑形式变得多样灵活,生产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洁净优美,全国各地的新型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了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也在工业建筑建设上开始了对企业形象的改造,企业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促进下我国工业建筑设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建筑设计在结构形式、表达方式、设计理念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美的渴望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通过工业建筑被传递出来。
2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最根本的需求
人性化设计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最根本的需求,所谓人性化设计主要是指在工业建筑中引入人类工程学的理念,工业建筑更加注重对工业生产者人的关怀。
工业建筑作为工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任务在于服从和服务与工业生产,在一个工业企业当中,人是从事工业生产的主体,各种生产资料只有被人所运用价值才能够被体现出来。人是工业生产中最富于活力和创造性的劳动力。人性化的工业建筑设计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使企业工人能够通过工业建筑体会到归属感,使员工产生主人翁意识,最终能够通过工业建筑所传递出的关怀,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粮液集团不仅因其酿造的白酒而享誉国内为,五粮液建筑文化更是中国工业建筑文化的宝库。五粮液建筑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的标志,五粮液建筑文化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与五粮液酒文化的完美结合,五粮液建筑文化将自然环境与人工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筑结构中整体与部分合理布局,同时演绎了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同时在建筑当中蕴含着企业的创造精神、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五粮液建筑文化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作为生产空间的功能,更是企业精神的象征,是人性化设计的典型代表,是中国酒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3 现代工业建筑离不开民用化
工业建筑同民用建筑一样,在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同时,努力创造宜人、优美、时尚、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国际上已有将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称为创意工业。据此可以判断,工业建筑的范图已经扩大,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某些建筑往往因为经济进步、技术更新等原因,落后于时代需求,但这些“旧工业建筑”的建筑质量还能满足其他用途。原本废弃的工业构筑物,通过转换功能,开发再利用,通过建筑师的构思和巧妙设计,使旧建筑再生,焕发出新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之间的界限也已越来越模糊化,并日趋一体化的文化性趋势。而今,在许多工业建筑及科技园区的设计中,建筑师都十分重视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实现工业建筑与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
旧工厂的更新改造应提高到重要的位置,正如位于北京东北角大山子的当年的798 国营老厂,前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负责设计施工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旧厂房,正由于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明显带有欧洲老式工厂的影子,在京的一些艺术家看中了它的这种特殊风格,便在此成立了五花八门的工作室。从此,出入“厂”的人群由原来身着工作服的工人渐渐变成了形形衣着各异的艺术家。如今的798,厂房的墙壁已变得斑驳,与此共存的也不再是隆隆的机器。走进艺术区,巨大拱形屋顶如鳄鱼的牙齿排列整齐,粗壮的管道交错悬挂在斑驳的墙外。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红砖墙上依然清晰可见“万岁”的标语让人想起了它的过去。但在不经意间,在某个破旧的角落,在某个巨大的仓库里的一个不得不让人注意的涂鸦,绘画或是雕塑在提醒你,798已被艺术“占领”。兵工厂成为了过去。如今成了国内外闻名的798艺术区。
现如今,全球“LOFT”风起云涌。LOFT原意是建筑中的阁楼,现在的含义已演变为利用工业旧厂房和旧仓库开阔、宽敞的空间,打造的充满个性、富有感染力的新型文化和创意型产业的聚集地。LOFT作为一种城市旧工业向新经济转变的新理念、新途径,被西方各大都市纷纷采用,成为现代都市创新经济、创意产业的代名词。
篇10
2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现状
2.1我国工业建筑的成就
全国解放以来,我国工业建筑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建筑无论是在量还是在质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出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2.1.1新兴的工业园区迅速发展
高新技术在向生产力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工业建筑类型,新概念、新思想、新形式不断涌现,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园、软件园、创业园等。这些新兴的工业园区都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除了生产建筑之外,还有完善的办公、娱乐、科研等多种功能的辅助配套建筑,并精心设计了优美的厂区环境,把生产、工作与生活设施综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体现了企业精神和城市现代风貌。
2.1.2工业建筑的厂房设计向大跨度和“弹性”大空间发展
为了满足企业改建、扩建的生产需要,工业建筑的厂房设计向大跨度和“弹性”大空间发展,厂房内部空间环境引入人性化的设计,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产效率。
2.1.3工业建筑结构类型趋向多样化
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形式,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应力结构、空间网架结构、轻型钢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空间膜结构等结构体系以及压型钢板墙体和屋面体系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
2.1.4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得到重视
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目前,尚有一些因工艺落后而废弃的工业建筑其建造质量仍能满足其他用途。因此,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因时代变迁而出现的众多旧工业建筑,重视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工厂企业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挖潜改造,重新焕发青春,如长春一汽大众新厂。旧城中的老厂有的易地重建,有的旧貌换新颜,如前文所提到的1933老场坊的改造,将已废弃的工业遗产盘活,现已改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时尚之都。
2.2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工业生产的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已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转型为以电子信息工业、化学、生物、金属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兴起,都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建筑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3]:生态、节能、省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人类工程学的应用以及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趋势;高科技化及多元化的趋势;文化性趋势。
2.3我国工业建筑与国外的差距
与过去相比,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建筑在观念方面、体制方面、技术方面和教育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这里固然有各专业工业设计院在“以工艺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建筑师们普遍认为工业建筑仅仅在工艺流程之外依附结构“涂脂抹粉、穿衣戴帽”,对工业建筑创作缺乏热情等原因,但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教育界对工业建筑教育的忽视却更值得我们深思。
3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工业建筑教育
工业建筑设计水平就是建筑师技术水平的体现,而建筑师的技术水平与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的建筑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忽视工业建筑教育的问题。因此,如何尽快全面提高我国工业建筑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我国高等院校的工业建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3.1我国高校建筑院系工业建筑教育的现状
3.1.1课程开设方面
国内大多数高校建筑院系不重视或完全忽视了工业建筑的教育。据统计,在我国设置了建筑院系的高校已超过60所,但在这些院校的建筑学教育中,基本上取消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和相关的课程设计。根据调查,只有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等不到十所高校的建筑院系开设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这门课程。长期以来,高校建筑教育对工业建筑的忽视造成了优秀工业建筑设计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导致我国工业建筑创作思想领域一直处于比较低沉的局面。
3.1.2教学师资力量方面
各高校建筑院系具备工业建筑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只是具有民用住宅、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工业建筑教学的需求。
3.1.3教辅教材方面
与工业建筑相关的教材严重匮乏,现有的教材内容旧,技术落后,所讲述的创作思想远远滞后于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课程的教学需要。目前,市面上介绍国内外优秀的工业建筑作品,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的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等相关的参考书籍寥寥无几。
3.2加强工业建筑类型特色教育,培养宽口径设计人才的建议与对策
3.2.1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建筑教育的教学计划及大纲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拓宽专业,增加社会适应性,构建以学科为基础,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为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建筑设计人才。
3.2.2重视工业建筑教育,加强学生对工业建筑的全面认识
通过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工业建筑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工业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加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处理好工业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以弥补传统建筑教育中的不足。
3.2.3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思想
工业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无论旧工业的改造还是新工业的开发,工业建筑始终与城市规划、环保、节能、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人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实施,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可通过在建筑设计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建筑理论教育,鼓励学生关注环境,探索高舒适、低能耗建筑设计,探索新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生态、艺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3.2.4重视工业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
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思想,重视工业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管理高度科学化及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条件、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工业建筑设计中,也应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上表现为注重营造室内外环境。
3.2.5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请进来带出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校开设工业建筑设计课程时,聘请设计院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设备工程师来学校给学生讲授各学科与工业建筑相关的知识,并结合设计院现有的工业建筑项目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真题真做”;学校与设计部门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毕业设计时将学生分派到设计院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工业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加深对工业建筑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
3.2.6建筑教育是终身的教育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随时吸取新的创作思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
4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