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31 05:4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工业建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业建筑;趋势;人性化;联系;体型立面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279-01
工业建筑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是为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的建筑类型,所以工业建筑的设计本质是在创造一个生产和生存空间。我们应当从工业建筑的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间的发展中寻找规律,把握工业建筑的时代脉搏和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产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生产正以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这对工业建筑设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个个造型活泼生动的、洁净优美的现代化工厂在祖国的工地上展现出来。业主为创造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的形象、加大对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问的人性化投入,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更加考虑了人的需求,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对生活物质的需求,更体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美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进取,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工业建筑体现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建筑设计从以往的以生产设备为中心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来越重要,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建筑师摒弃只重生产工艺的需求,轻人得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注重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创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建筑空间环境与人相融合,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1)自然环境的引入与渗透。
在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中,应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使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和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引进自然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2)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
在工业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建筑空间布置、群体组合、突出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质,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增强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工业建筑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业建筑时应该根据实际任务书和工艺设计人员提供的生产工艺资料,提炼出建筑专业的设计信息:平面形状、柱网尺寸、剖面形式、建筑体型,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和围护结构的类型,以及细部构造设计,协调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工种,认真贯彻“坚固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2)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3)满足建筑经济要求,尽可能考虑缩小建筑体积,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合理减少结构面积,提高使用面积;(4)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保证厂房内工作面上的照度以及条件相适应的通风措施。
1 工业建筑外观的设计
工业厂房形象效果直接影响到厂区整体艺术质量,现在工业建筑的发展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纯生产容器,只有机械、简单朴实的想象,而是把建筑艺术中的风格、意义、内涵、形式融进设计中。
工业厂房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原则,建筑形体简洁、明快,运用美学观点处理好工业建筑的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筑造型表现建筑的特性。
(1)人口和门的处理:主人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可突出入口位置而增强指示性,改善墙面虚实关系,并可丰富立面效果。
(2)窗的组合:合理的进行窗组合可有效的协调墙面的虚实关系,同时可增加厂房立面的建筑艺术效果。
(3)墙面的划分: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将墙面采用水平或垂直或混合进行划分,以达到简洁舒展、挺拔雄伟、和谐等艺术效果。
(4)工业建筑的色彩处理应强调其整体性,在统一种中求变化,产生均衡、适度、和谐的韵律感、序列感和统一感。
工业建筑外观的艺术处理如果得当,它不仅使整个厂区的色彩、造型都赏心悦目,人在其中工作心旷神怡,而且有特色的厂区、厂房造型、色彩等,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品牌知名度大有好处。
2 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1)工业建筑高科技趋势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压型钢板生产工艺和能力的提高,也使工业厂房向轻质高强、结构体系大跨度、大空间、多层甚至高层、多功能方向发展;技术及设备上的发展也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工业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就使工业建筑出现了智能化的特点,人们就能获得提高工作质量的环境。
(2)工业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趋势,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厂房中去,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3)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①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建筑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运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
②绿色设计:指从建筑的原材料、工艺手段、工业产品、设备到能源的利用,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对环境构成威胁,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
③洁净设计:洁净设计是强调在生产和使用工程中做到尽量坚守啊废弃物的排放并设置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系统。以实现无污染。这是工业建筑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强调对建设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间的资源再生利用,因此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妈妈族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造负责人的,具有生态环境一时的工业建筑常成为必然。
篇2
关键词:工业建筑;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一、融入不断发展的城市大环境的设计原则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逐渐向大尺度演变,趣味性的公共空间、熟悉的邻里关系、丰富的街道景观逐渐消失,这种形式逐渐淡化了员工的兴趣与需求的差异性,同时与中心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的隔绝,导致单一城市功能空间的出现,城市居民及企业员工被局限在单一的城市空间内,缺少相互的交流与共生,从而致使城市活力的丧生,生硬的功能区划分带来的局限性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工业建筑和工业园区逐步向城市开放,成为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图1)位于苏州古城东端,距上海仅75km。园区的规划构思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形态上,注重开放的城市结构,将园区商业、文化功能与苏州古城相接,既围护了古城区的空间形态,由取得了向现代化城市转化的良好过渡;观念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趋势,完善绿化系统规划,合理工业布置和严格污染控制,道路、景观上展示苏州水乡的水文化;空间上,注重开放空间体系组织,将城市广场、金鸡湖大面积水域整体考虑,提供了便利、舒适、安全、开放的城市休闲空间。
二、展现企业形象及企业文化的设计原则
工业建筑外部形象是表达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形象的最佳途径。人们对企业的文化认同及形象感受往往是通过它的建筑形象来感知的。而人们对物体造型的认识直接来源于物体的形体、色彩和材质,“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不管有意无意,它首先是一种幻想,一种转化为视觉印象的、纯粹想象性或概念性的东西。”
例如哈迪德设计的宝马莱比锡工厂(图2)。它的建筑结构使人们在外面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汽车在里面的生产流程,汽车在庞大的总装线上从一间间办公室前经过,建筑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性和谐统一,技术在有机化的建筑结构映衬下成为装饰。莱比锡新工厂的建筑和环境美学品质诠释了宝马品牌的独特性与显著性,进入整个区域可以感受到开放的氛围,即使室内空间也是明亮而开放的,非常适宜高效率的协同工作。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任何一个建筑都是为了人类,为了显示智慧和精神上的理解力,为了人类身体和灵魂的存在”。
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虽然不是直接处于生产活动的第一线,但它却是生产活动和生活功能的外延,构成生产有机体的重要一环,从这些意义上看,它可以说是为劳动者创造宜人的生产与生活感受的第二空间。所以,人性化的厂区设计,要求充分考虑人的视觉因素,建立充满美感的厂区环境和建筑外部形象。
例如卡拉特拉瓦设计的Bodegas Ysios葡萄酒厂(图3)。建筑位于西班牙北部的山区,包括白酒生产间、展示间和一个白酒测试间。建筑全长250m,通过一个波浪形的屋顶立面,统一建筑及所在的环境,达到高度融合,与山的起伏相协调。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让人忘却的工业建筑的冷峻和工作的枯燥。建筑与自然的统一,将自然完美的借景于工业建筑上,同时,建筑又作为环境中的一个亮点,为自然增加一丝技术的美。无论工作于其中或漫步于周围,都会带给人愉悦的感受。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建筑已不再是单独的存在于环境之中,而是同城市环境和人们的审美情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好的工业建筑应该同城市大环境有机相融,在满足生产条件的前提下,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并且良好的外部形象也成为了企业提高知名度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
[1]钱坤,吴歌主编.房屋建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篇3
关键词:现代经济;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趋势
近年来工业建筑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共同发展。这两者一方面给工业建筑创作提供了多种建筑手法,另一方面也给工业建筑的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现代经济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建筑存在的社会环境、社会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其设计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现代工业聚集区、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工业新区,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越来越关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工业新区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景观也有了更高追求。
2、工业建筑作为工业企业外观形象的重要因素,反映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企业文化,越来越被企业重视。
3、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工业生产产品向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发展,工业生产的变化,对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建筑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进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产业、通讯业等都非常重视自身发展,采取各种手段加大企业的透明度和对外自我宣传的力度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便打入国际市场,有的把自己的工业理念作为一个参观点,间接的做成了工业旅游项目,为此,这个过程中就建筑设计方面布置了适宜对外开放的参观路线,在参观途中还可以接触或购买该企业宣传的展销产品。
2、主导性原则
当今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不仅要抓住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还要考察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以便找出差距,及时采取措施。目前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国内,改革开放的实施也使很多国外企业加入竞争中,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时自我形象应该具备主导性原则,要积极的做好对外自我宣传、加强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从前那种对外封闭自守的建筑设计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想把企业做活做大,就必须使企业具有新的功能概念,努力营造环境优美、选材精致、造型新颖、跟进发展步伐的国际工业建筑体系。
3、安全环保原则
现在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已得到了一些控制。俗话说“安全第一,环保先行”。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眼下整个地区、国家以至全人类的安全。在整个工业建筑设计初期,作为设计者就应该秉着此项原则,结合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特殊情况,并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以便合理布局,避免日后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有些工业涉及到半导体、医药以及生物化工、原子能电站等,这些企业在建筑设计中需特别创造一些洁净工作区间,以防止各种辐射给人体带来损害。
三、工业建筑的总体布置
工业项目特别是电厂项目的总图设计一般会有总图专业设计专项布置,总图以工艺流程为主,综合考虑经济、使用方便,合理地进行布置,建筑师在此阶段也需参与其中,与总图专业一起结合工艺管线环境要素,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建筑的单体布置、群体组合、道路形式、空间序列安排及环境绿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厂前生活办公区与厂房区的位置关系处理、人流进厂的视觉感受等,通过对总体布置的参与设计,可以提高整个厂区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设计质量,增强工业项目总的人文关怀。
四、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工业建筑其主要功能是生产,根据工艺设计体块布置相应的模块,如火力发电厂,主厂房一般由汽机房、煤仓间、集控楼、锅炉房等几大模块组成,整个设计一般以工艺流程的安排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建筑师一味地按工艺管道布置图被动地进行设计,建筑师应该与工艺专业进行沟通和配合,在不增加管道费用或者只是稍微增加个别费用,但能达到很好的空间效果的情况下,对设备、管线进行合理有序的综合布置,避免杂乱无序,特别是主要的疏散通道楼梯等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地方,应尽量营造宜人的工作空间环境,以电厂设计为例,汽机等工艺专业应根据大的原则将各种类管道布置好,建筑师此阶段必须介入,与工艺专业进行沟通协调,在不影响大的原则的情况下,调整各类管道布置,营造一个好的空间环境同时主厂房内部也有一些功能房间,如主控室、值班室、休息室、工具间、卫生间、工程师室等,这些房间人流相对比较集中,其位置主要由生产工艺的安排,工业设备的布置情况而定的,但其平面和外型只要用心设计,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创造出优美的室内小品,既可以满足生产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调节了厂房内部建筑空间效果。
同时,建筑师应通过色彩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但在颜色使用时须统一协调,与整个项目的设计理念相符,如通过颜色对各类设备进行区分,将比较危险的设备管道涂以警示颜色,其他管道使用暖色,室内地板、天棚、柱子涂以相应的颜色,合理的颜色有助于美化室内空间,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形象另外,建筑师应重视对采光、照明、通风的设计,以避免出现眩光、通风不畅等,努力为生产者提供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实现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建筑师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来引进自然风光,改善内部环境。
五、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需在满足经济、安全、美观几个原则的前提下,力求在设计阶段做到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去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益。以电厂为例,我们在建筑设计中,一般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1、围护结构材料的合理选用。对有空调要求的建筑物的墙、天面隔热层等围护结构的材料,采用导热系数低、热阻值高、质量轻的隔热保温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复合泡沫隔热板等新型材料;对综合办公楼等公共性建筑的设计,执行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门窗采用涂膜玻璃、中空玻璃等材料,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损失。
2、充分考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对厂区有人值班的建筑物或房间设计,充分考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
3、尽量降低建筑日常的维护管理费用。根据工业建筑的特点,在满足工艺及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一般附属建筑的体型设计,减少开窗面积,采用稳妥可靠的构造措施 耐久实用的装饰材料,以降低日常的维护管理费用在节能设计上,建筑师应与工艺、采暖等专业共同协调设计,通过合理布设厂房剖面,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采暖和空调降温的能量消耗。
六、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为适应现代工业建筑的总体发展,工业建筑设计必须在符合我国经济、技术水平需要的基础上,朝以下趋势发展:
1、现代工业建筑向大、高、轻方向发展。大空间和大跨度的设计使得工厂内容空间更兼灵活和充足,更能够适应现代化大型机械设备的更替,提高了厂房的利用价值。修建高层厂房可以减少土地的利用,节省占地面积,节约道路投资,以此来扩大绿化用地,改善工厂环境。开始采用轻型的结构骨架,以及轻型的材料为主,比如带保温隔热材料的钢板等等。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改革,运输工具的不断革新,生产设备的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厂房所能承受的负荷也大幅度减小。因此,很多工厂采用了轻型钢结构代替厚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加快施工速度和保证施工质量都有着重大的推动意义。同时,由于轻型结构的厂房拆装方便,也有利于厂房的改造和扩建。
2、现代工业建筑常采用单元化设计。单元化设计是指采用标准柱网设计成标准单元。单元化设计是为了适应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设计方式,它可以减少装配式构件类型和规格,适应厂房的扩建,增加其通用性。常见的单元化设计方式有两种:
(1)一次性规划,分期按单元建造。为了便于分期投资、简化设计,适应工业化生产构件和机械化快速施工的要求,可采用一次性规划、按单元分期建造的方式。这样不仅方便设计和施工,而且扩建时对工厂原有的生产影响很小,各期建筑也可以保持相对独立和完整。
(2)由若干个定型单元组合成厂房。这种方式在缩短设计和施工周期、满足工艺要求和使用灵活性等方面,都有较突出的优点。这种单元是多功能单元,在满足多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做到结构基本统一。
3、重视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的本质就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建筑中。工业建筑作为生产资料,理所当然要为生产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操纵生产的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以人为中心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我国现代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大致可以从两方面出发:首先是人与内环境的关系,即作为工业建筑使用主体的生产者与生产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指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人与外环境的关系,即生产者与工厂外部环境、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篇4
虽然个别行业制定了适用于本行业的节能设计标准,比如《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机械行业节能设计标准》、《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但是这些行业节能设计标准多是对节能设计提出了定性的要求,还没有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那样有定量的约束,没有实际操作性可言。而且这些行业标准往往注重本行业相关工艺上的节能,未能考虑建筑节能在整体节能中所起到的作用。致使目前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多是参考热工规范把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加以说明,或只能参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来进行节能设计及计算。与民用建筑相比,为适应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要求,新型工业厂房对其内部环境工况的要求更为严格,如对温湿度有严格要求的洁净工业厂房。为保障大空间工业厂房内严苛的工况条件,势必要用更多的能源,加大暖通空调的投入;另外,根据近年来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每年完成的建筑工程投资额中,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之比为53:47,工业建筑占据了多半。所以,在建筑节能领域,加强工业建筑节能课题理论研究,推进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具有现实的意义。下面结合某项目的具体规划设计,探讨建筑节能设计及相应的节能技术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
2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具体实践
2.1项目概况该项目为某环保节能产业生产试验基地,集生产、科研、教育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总建筑面积2598.46m2,分为B-1标准厂房和B-2标准厂房,地上1层,局部2层。结构类型采用轻钢门式钢架结构。科技园初期将环保节能产业作为开发和建设的重点,并以此为辐射,带动以后光电技术、高端机械加工、新材料等分院的建设。2.2节能技术的选用本项目建筑节能参考DB13(J)81—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公建节能标准”),对B-1和B-2标准厂房综合采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总体节能50%的目标。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注重良好的朝向与通风,控制体形系数、窗墙比、护结构(外墙、屋面、地面)传热系数等指标。这些控制指标是节能设计的根本,主要靠以下措施实现:(1)标准厂房体形系数为0.187,远低于国家对夏热冬冷地区0.32的限值;(2)窗墙比(南0.281、北0.318、西0.142、东0.122),低于“公建节能标准”所规定的数值(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3)标准厂房外墙采用总厚度为160mm厚复合保温千思板墙体(保温层采用160mm厚硬质岩棉,外侧采用10mm厚千思板,内侧采用双层12mm厚金特板),外墙传热系数≤0.60W/(m2·K)“(公建节能标准”规定,当0.2<窗墙面积比<03时,护结构传热系数<4.7W/(m2·K));(4)厂房屋面外板采用长尺寸U600型天蓝色镀铝锌压型钢板(横向咬口,纵向无搭接),内板采用淡灰白色小波压型钢板,檩条暗装;保温层采用160mm厚硬质岩棉,钢板厚度0.8mm,屋面传热系数=0.52W/(m2·K);(5)外窗采用断桥铝合金框嵌蓝灰Low-E6+9+6中空玻璃,且外墙门窗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用聚酯胺发泡材料及密封膏封堵密实,传热系数≤2.7W/(m2·K);(6)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外挑楼板,外侧设160mm厚硬质岩棉保温层,传热系数≤0.6W/(m2·K)。2.3千思板的应用千思板是由普通型或阻燃型高压热固化木纤维芯板与一或两个装饰面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固化粘结形成的板材(如图1)。其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耐湿性、耐热性、耐磨性,而且其耐气候性也很优异,无论日照、雨淋(甚至酸雨),还是潮气都对表面和基材没有任何影响。另外,千思板是由木纤维和热固性树脂构成,生产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且其原材料可完全回收再利用。千思板与其他墙体材料性能比见表1。本项目标准厂房B-1采用160mm厚千思板墙,其外墙内侧设轻钢龙骨双侧石膏板墙,内嵌160mm厚岩棉保温板,内侧采用双层12mm厚金特板,具体构造措施如图2所示:由于千思板极强的耐候性,无论是阳光、雨水,包括酸雨和潮气,对板材的表面或芯材都没有任何影响。所以,B-1标准厂房外墙在保温层外设千思板,可以实现对保温层绝佳的保护,避免保温层因日晒风吹、潮气侵入等造成保温层保温性能削弱。另外,相较之于其他外设保护板材,千思板无论原材料还是生产过程都环保无公害,且可以完全回收。而且,千思板光滑的板材表面有一种致密无空隙的结构,确保几乎无污垢积累,板材表面或锯边都不需油漆或提供防护涂层。由于这种特性,千思板易于清洁,有助于创造较低的维护成本。2.4外挂千思板千思板不仅可以附于保温层外表充当保护层,还可以与保温层分离,形成与墙体之间的空气间层(一般要求千思板背后空气层厚度应不小于20mm),由于压差与建筑高度产生的温差使空气在空气腔内由下而上移动,在热气候中降低外墙温度从而降低能耗,在冷气候中可以降低室内外湿度差,防止冷凝[5]。本项目标准厂房B-1中研发用房千思板与外墙分离,空气层厚度为20mm,具体构造措施如图3所示。本工程中外挂千思板幕墙工作原理如图4、5。夏季隔热:黄褐色的千思板在太阳暴晒下温度升高,将热量辐射给通道内空气,使空气温度升高。打开热通道进风口、出风口的活动闸门,使竖向热通道贯通。通道内的热空气在热压作用下经由千思板顶部排风口排出,外界相对冷的空气经底部进风口补充进入热通道,在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后,再由排气口排出。如此循环,带走热通道内的热量,降低内侧墙体表面温度,进而降低夏季厂房内的空调能耗。由试验可知,夏季外挂千思板幕墙室内外表面温度差可达30~50℃(如图4)。冬季保温:关闭热通道的进风口、排风口的活动闸门,形成封闭的空气腔,加大幕墙热阻。而且,黄褐色的千思板吸收太阳辐射后将热量辐射给通道内的空气,由于没有空气流动,热空气聚积在热通道内,幕墙内侧墙体温度提高,达到保温效应。由试验可知,冬季外挂千思板幕墙室内外表面温度差可达10~30℃(如图4)。室内防结露:项目所在地大连属于海洋性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50~950mm,降水集中、空气湿润。由于特殊功能的需要,研发房内需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这种特殊环境往往需要通过空调设备的运行而达到。而室内外较大的湿度差势必会造成空调设备高负荷地运行,能耗加大。本项目中外挂千思板幕墙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据试验研究(如图5),采用千思板幕墙后,室内实际湿度大幅下降。在温差与压差的共同作用下,空腔内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动,带走板材背面的冷凝水和湿气,降低了室内外湿度差,进而降低空调设备的运行能耗(如图5)。在我国,由于千思板相对造价偏高,应用尚不是很普遍。虽然千思板相对于其他墙体材料造价偏高,但是其优良的保温性能和环保特性是其他墙体材料所不可比拟的。从长远角度看,千思板所产生的效益将远远大于普通墙体材料。
3结语
篇5
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至今,社会发展和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业建筑是为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而建造的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包括进行各种工业生产活动的生产用房及所需的辅助用房。从传统观念上看,20世纪建造的一批工业建筑给人们以简单实用、造价低廉,且有大、笨、粗等基本印象。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传统厂房逐渐被现代的工业建筑所代替,现代工业建筑更加具有公共建筑的属性。现代的工业建筑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建筑内部生产空间的技术要求更高,如荷载、洁净、照度、温度、湿度等的控制;建筑内部辅助空间更加人性化和公建化,尽可能的考虑人的舒适性;建筑的外观要求和标准也更高,外立面材质更加和公共建筑接近,更加突出企业文化和形象。因此,建筑师应该把握现代工业建筑的特征和趋势,重视现代工业建筑的设计。原来只注重经济、功能、安全的工业建筑设计,现在开始关注社会、城市和群众的精神生活;原来工业建筑更加关心的是如何满足生产工艺需求,造型的生成也由主要工艺流程所决定,现在设计师应该有更多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2工业建筑的公共属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工业建筑的设计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目前,我国的工业建筑设计也在这样的发展大潮下越来越淡化了与民用建筑之间的界线,工业建筑具有了更多的公共建筑的特性。
2.1平面布局人性化
工业建筑设计中通常强调的是经济、适用、安全。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工业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工业企业形象。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因此工业建筑的设计在主要关注工艺设备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的需求,关注人的行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工业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人们通常在工业生产中面临较为繁重的工作强度和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因此在进行平面布置时,除了合理布置工艺生产流线,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同时,更应该兼顾人流流线的布置。合理组织人流流线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业生产和减少流线交叉。另外,根据工业生产的特殊性,合理设置必要的辅的空间,如会议室、协调室、休息室和卫生间等。根据需要设置休息中庭、餐厅、活动室、淋浴间等空间,这些辅助空间应该和生产区之间分隔和分区,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和放松身心,营造温馨的工作氛围。塑造良好的环境,人性化的工作空间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提高工作效率。
2.2立面设计艺术化
工业建筑不仅应在平面布局中体现人性化,还应成为企业文化形象的实体标志。工业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阐释产品和品牌的内涵,特别是时尚产业对外部造型、空间、立面材料等元素更加重视,力图表达出产业的特点和精髓。设计师必须充分发掘和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实现工业建筑与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工业建筑的新形象、新趋势。建筑造型设计中要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经济的材料,推敲门、窗、墙的比例关系,让建筑的每个构件都能有机地组合在整体造型中,形成统一的建筑艺术形象。
2.3生产工艺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产业改造升级,工业建筑从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现代工业建筑中,生产工艺的自动化、信息化等进步,常常把生产操作环境与人的作业空间分开,这样容易满足生产工业和工作人员对环境的不同使用要求,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内部空间更加简洁明快、工艺流线走向清晰、标识明确。加大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既可节约生产面积,减少能量消耗,又可确保工作的环境质量。工艺生产分区更加明确,工艺要求更加精细化,对于洁净度、温湿度、噪声等要求更加精细。同时,结构、设备和电气等相关专业设计也更多借鉴民用建筑设计方法,使工业建筑方方面面均有了公共建筑的特性。
3坚持节能和绿色优先
在公共建筑中,节能、绿色的理念早已被大家所熟知。但是,节能、生态、绿色、环保等概念如何真正融入到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对于工业建筑而言,现阶段建筑师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对节能、生态、绿色、环保的认知与意识,同时积极将这些良好的意识向用户、向社会宣传与推广,实践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3.1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
一个工业厂区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考虑建筑节能生态策略,注重节能、生态、绿色、环保等概念的引入。由于工业建筑的多样性等问题,工业建筑一直没有像公共建筑一样,制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是,工业建筑如果完全不去考虑建筑节能也是不现实的,目前工业建筑应该在考虑自身建筑特点的同时,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同时,节能技术和材料的选用与优化对保证节能目标的实现最为关键。在建筑节能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工业建筑常常走在公共建筑的前面,大胆尝试新的建筑材料,但对于哪种更适合要经过分析对比和科学论证。
3.2绿色工业建筑设计
2013年8月8日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标准提出绿色工业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适用、健康、安全、高效使用空间的工业建筑。并且对建设项目的场地提出要求,因此新的工业建筑应该注重生态和绿色。我国的人均用地十分有限,土地资源宝贵,因此土地应该高效利用。工业用地在城市规划中占有很大比重。工业厂区的规划建设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更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工业厂区的规划、工业建筑的设计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先行的原则。尽量保护原有地形地貌,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即使规划必须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也要尽量不去改变原有的地形走势,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有的工业厂区原有地貌较好,有着良好的植被和林木。众所周知,成片的乔木与相同面积的草坪相比,它们的制氧能力相差20倍以上。所以在工业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良好植被资源,特别是林木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4注重细部设计
好的工业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参观者的动线和感受,应是关心社会、展现美、注重创意、爱护环境的综合设计,这样的工业建筑设计可以带给更多人启迪和教育。因此在细节设计上必须多加考虑和斟酌。
4.1建筑室外环境的细部设计
路易斯•康曾说过:“你不能将一栋建筑放在与其所处环境完全没有呼应的场地中,永远应该想办法使它们互相产生联系”。工业建筑要考虑与城市的关系,外部空间应该放置于周边的大环境中去考虑,结合周边的建筑、交通、文化等因素,美化并充分利用室外空间环境。工业建筑厂区的总图布局在规划设计上一般更加注重合理的分区,便捷的流线。工业建筑的进厂和离厂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因此,工业建筑应该按照这种规律性的活动来对厂区进行规划设计。一般在厂区内的厂前区更加注重企业形象的突出,在绿化和环境设计上已经和公共建筑一样注重品质的要求。厂区主入口,是空间序列的起点,是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按照人流活动规律突出企业文化和形象设计。在生产区注重方便和实用,注重人流和物流分开,道路交通合理方便。对于工业建筑单体的外部立面应该考虑与周边建筑协调,有利于企业文化的突出和可识别性,从将建筑分为结构和表皮的角度,传统视角我们仅仅满足结构,而当前更加注重建筑的表皮。另外,厂区边界如围墙、大门等与城市街道直接相连,在设计中应力求协调、美观。
4.2建筑室内空间的细部设计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既能够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建筑风格、环境气氛和地域特征等因素。工业建筑的室内空间可以粗略的分为生产区室内设计和辅助区的室内设计。辅助区的室内设计已经和公共建筑十分类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更加注重人性关怀。因此很多企业给设计师提出同一问题,设计应该更多地关注在辅助区的室内设计中传达企业文化和艺术价值。对这类建筑来讲,空间处理主要集中在中央入口大厅和电梯厅等交通位置和内部办公空间。入口大厅及中庭空间等交通位置人流量大,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洽谈、交流的场所,所以是辅助空间建筑设计的重点。将办公、会议和休息等空间在细节上精心设计,重点处理门厅、走廊等细部共享空间,减少人们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感和压抑感,让工业生产的人们得到身心的放松和休息。在建筑内部插入内院、中庭、回廊、庭院等空间,可增加人们融入自然的感觉。这些空间的营造,既有建筑功能要求,又有建筑艺术要求。比如在建筑室内和室外空间上采用台地、下沉广场等微景观处理手法,起到隔声降噪的目的;在内部空间上,多引用建筑色彩学的方法,达到提升建筑品质和愉悦身心的目的。用舒适的环境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形象。这些都是现代工业建筑新的发展方向。生产区的室内设计常常受到工业建筑的性质影响,如空间大小、温湿度、采光、隔音吸声等影响。这些建筑的室内设计首先要满足这些基本工艺要求。在满足这些基本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工业建筑总体的室内设计更加注重简洁、明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注重细节设计,体现人性关怀。从工艺设备的设计布置阶段就要考虑工人的操作和休息等因素。总之,根据具体工业建筑的自身特点,满足工艺要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根本。另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人性化的特点,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同时,建筑师应该和各专业密切配合,提高建筑室内空间的艺术品质。
4.3建筑色彩
建筑的色彩受到建筑功能、地域特点、传统文化、和气候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工业建筑一般以灰、白等为主,注重保证安全的信息的传达。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提高,工业建筑色彩多注重个性的表达,采用醒目颜色,直接用金属表达,增强个性和标识性特点的建筑已经非常普遍。其色彩和公共建筑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而当前更加注重反映高科技的特点,反映科学技术的发达,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层出不穷,材料和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建筑色彩的发展。工业建筑的色彩最根本的是尊重整体大的环境,融入其中,注意色彩协调搭配。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建筑师一方面应该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创新技术,另一方面更应该关注安全、适用、绿色等因素,创作出更多具有人文精神和反映时代特点的建筑。
5结语
篇6
关键词: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在建筑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在工业还是民用建筑中,钢结构以其突出的特点迅速地占领着越来越广的市场。其特点有:其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自重轻、承载力高,在大跨度及超高层建筑中代替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也存在着防火性能差、易腐蚀等缺点,在设计中根据其特点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钢结构的作用,现在就钢结构工业厂房在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作简单阐述。
1、现代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理念
现如今,随着现代建筑整体设计风格的改变,为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厂房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厂房功能的实用性之外,还应当赋予厂房一定的科技化、人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性,借此来使工业厂房既能够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又能够充分体现出现代建筑的艺术美,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遵循以下设计理念:
1.1节能设计理念
自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后,节能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为此,在现代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出节能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厂房建筑中新的应用应当做到低能耗;另一方面则是在建造厂房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低能耗。这两个方面的设计理念,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中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以及自然采光等设计手法中体现出来。
1.2绿色设计理念
所谓的绿色设计实质上就是从厂房建筑建造中使用的原材料、技术工艺、产品、设备和能源等的使用上,都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绿色设计所要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在这种设计当中,应当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大,并充分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用最为合适的技术手段设计出绿色的建筑,以此来实现环保的目标。绿色设计以性能提升、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节能减排为设计目的。钢结构体系属于环保型绿色建筑体系,钢材本身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价值,并且不需要制模施工。
1.3洁净的设计理念
洁净设计所强调的是一种完全没有污染的设计理念,简答来讲就是在生产与实用的全过程当中,尽可能做到零废弃排放,这是确保工业厂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这种设计理念当中充分体现出了资源的再生利用,这也是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
2、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时,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其一,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这是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之一,建造厂房就是为可进行相关的生产,而生产工艺就是企业在生产相关产品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空间和作业面积,厂房建筑在设计时必须满足上述要求。具体来讲,在对厂房建筑进行设计应当从建造面积、厂房形状、设备体积、安装位置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确保设计出来的厂房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其二,经济性要求。经济性是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是厂房建筑的使用年限和成本造价,在实际设计中应当在确保厂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缩小建筑面积,并充分利用建筑空间,以此来提高使用效率。同时也可将多个厂房进行合并设计,这样一来能够使外墙面积进一步缩小,从而达到经济性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节约材料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其三,安全性要求。无论是民用住宅建筑还是工业厂房建筑,在实际设计时都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这也是建筑设计最为根本的要求之一。尤其是工业厂房更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所以,在实际设计时,应当做好防火、防灾等设计。
3、现代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要点
3.1内部结构设计
一个厂房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以达到效率最大化,不仅光与厂房的建筑面积相关,主要是跟厂房内部的设计结构紧密相连,生产工艺要求的不同也具有很大的关系。具体的厂房内部空间形式有以下几种:
(1)跨间式
就是由不同数量的跨间组成,特点是厂房跨间的纵向具有明显的透视轴线,是向单一方向拓展的。对于这种形式跨间的设计要注意端部处理,端部处理也就是端墙处理,构件处理等,保证厂房的整体性和和谐统一。在结构方面它的明显特点是具有大量的柱子、屋架和梁。这一方面使得空间看起来很整齐,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严格的按照要求规律的排布着。这样的结构也有缺陷,如整体上看上去很紧缩。
(2)单元空间式
主要是针对方形或者近似方形的柱网的一种空间屋盖形式。这种形式各个单元都是彼此相连的,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而且形式都是统一的。如果处理得好就能够得到很高的艺术享受,很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3)大厅式
厂房间距宽,高度大,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各个细节都能得到很好地体现。在大厅式厂房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建筑物的魅力所在。这种结构通常采用大跨度的拱形结构,并做成弧形的横向大窗,这样就可以使得厂房内部很空旷。要注意上部空间不要悬挂太多的构件,简约也是考虑囚素。要达到厂房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目的,不仅仅要从空间的形式来保证,同时要从各个组成部分的色彩,装饰等一系列的后续工作上来考虑。
3.2外部结构设计
(1)屋面设计
重点是在防水、防火等方面。防水设计要综合考虑到屋顶坡度,单坡屋面宽度等因素。根据建筑规范规定,屋顶坡度至少在5%以上,在设计和施工中,有些企业可以达到3%,甚至可以到达2%。但是在国内人们通常将其规范为5%,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相对于长度来说,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温度和降水,一般需要控制在70米以内。
(2)温度伸缩缝的设计
温度的变化会在结构中产生温度力,这个力会使结构构件变形,受力发生变化,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不仅影响了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对安全性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所以要在厂房内横向和纵向位置各设计温度缝,构成温度区间,要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规范进行具体划分
(3)外层建筑材料设计
对于建筑物的外层材料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隔热、防火、防锈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隔热问题,如果不做隔热处理会造成器件的寿命减少,同时不满足建筑设计的舒适性和建筑要求。比如钢结构厂房中,当隔热效果处理不好的时候温度升高对钢结构受力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在构件上浇上混凝土或者硬质防火板材。
4、工业厂房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因为人在建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工业厂房的设计从最初以生产为本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工业厂房的人性化设计需要建筑师摒弃只重生产工艺的需求,而轻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注重人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创造健康、安全、方便和舒适的工作空间。
4.1在工业厂房内部环境中,引入和参透自然环境,应重视创建开放的空间,使室内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可以引进自然的东西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4.2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在工业厂房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建筑空间布局、群体组合、突出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质,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增强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应当是注入了认人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工业厂房业不单单是工业厂房,那么简单,它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建筑师应将上述发展的趋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与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种,这是现代工业厂房中的必由之路。才能创造出于时代相适应的工业厂房来,让人们享受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美和厂房的自身的形象,这是现代工业厂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娄泽艺.对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8)
[2]刘菲.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概述[J].价值工程,2010(12)
[3]彭耀.当代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研究[J].世界金属导报,2011(05)
篇7
【关键词】现代工业建筑工程实施混凝土施工
在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实施工程中,主要的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施工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在工民建筑中的民用工程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混凝土,其防渗和安全结构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来承担,所以混凝土的施工水平,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工民建筑混凝土质量好坏。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简单论述了混凝土施工中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有效方法。
一、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现代工民建筑中的原材料质量波动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工艺的重要因素,要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必须全部符合该工程所需的技术指标。其硬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颗粒硬度不达标的,与水泥的粘结会受到妨碍,骨料含有有害物质的则有可能会发生膨胀。生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除了惊颤性检测之外,还要注意其含量的变化规律,比如砂石的含泥量等如果超标,一定要赶紧给有关部门反映,及时采取解决方案和措施。
二、科学配制混凝土
(一)配合比例的计算
在工民建筑的混凝土配比中,一定要满足施工的概念股已要求和工程技术的性能要求,从而达到工程的强度性能要求,保证能够顺利施工。根据工程各个部门的各种不同性能和要求,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同的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达到科学配制并在施工中有明显的效果。科学的配制混凝土,可以提高早期的强度,从而使施工速度加快,模板周转加快,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技术性能。
(二)配合比例的调整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一般不能以实验室中的数据为主,因为实验室中配制出来的混凝土的和易性能与实际工程施工条件不一定适合,而且有些时候由于运输距离、方法、施工设备及气候条件都会影响混凝土的配比,因此为了保证其和易性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含水率和水量进行调整。
三、工地试验室的监督与控制
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中,其好坏一般和实验室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原材料的使用要符合要求,就需要对原材料的样本进行抽样检验,按照技术规范及要求,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定要剔除。实验室要做的事情还有就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各部位对混凝土的不同需求进行先行试验,将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筛选出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水灰比例,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前,一定要在实验室检验所使用的石料和砂的含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用水量,控制其水灰比,实际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大于规定值,不能进行浇筑。这是因为在原材料得到控制的状况下,坍落度的变化大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较多,如果进行浇筑,必然会印象混凝土的强度。
四、混凝土和易性的提高
所谓混凝土的和易性,指的就是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流动性以及保水性的综合,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时容易出现离析现象和振捣不实,出现质量上的缺陷。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则不会发生这些情况,其混凝土质量会得到提高。有些人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选择低坍落度和低水量,结果这样做出来的成品往往会产生蜂窝孔洞等。根据实践得出,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便于振实和浇筑,以免产生离析和泌水,如果出现泌水,可以通过掺加高效减水剂将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
五、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浇筑振实成型,是工民建筑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环节的主要部分。许多混凝土成品由于没有振实而产生外观上的蜂窝孔洞麻面气孔裂隙等质量问题容易让人们引起重视,但是有些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孔洞和蜂窝等质量问题,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这些内部质量问题和缺陷,会引起混凝土的结构的破坏。振捣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加强重视,质检员在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的振捣良好。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处于向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有以下: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还需要做适宜的调整。多数企业还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力管理部门,如劳资处(科)、人事处(科)、政治处(科)、教育处(科)分立,配备的人员基本上还是劳资员、政工员、组织干事、教育干事等.机构分散、职能重叠的现象较多,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受过人力资源专业教育培训的人员甚少;
二是企业人力资源构成复杂。特别是一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不在岗的老、弱、病、残、“两不找”(企业不找职工干活,职工不找企业发工资)职工少则几十,多则过百。一方面,文化素质和水平高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偏低,复合型的经济、技术管理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操作层职工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相对较大,这增加了总承包企业两层分离工作的难度。近年来,企业减员分流和推动两层分离工作也有成效,但是,遗留的棘手的“人员”问题不少;
三是现行激励分配体系还不能起到吸引人才的作用,人才流失、留不住人的现象堪忧。主要原因是可供激励的办法不多,收人分配拉不开档次;
四是员工培训满足于持证上岗要求,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人才成长还停留于组织考核、评价的人为之举。
二、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的公司、项目部管理模式,组织运作成本高,劳动力供求矛盾
①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造成职能层级多,组织运作成本高。建筑施工企业以中标的单项工程为基础,组建一个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项目部由一个项目管理班子和多个作业班组组成。项目管理班子不仅要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等实行全过程的控制,还要对作业班组进行管理,管理跨度大,组织机构臃肿,产生非常高的组织动作成本。
②施工任务不均衡,劳动力供求矛盾。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承接工程任务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投标方式取得,施工任务具有不均衡性,然而公司拥有的作业班组人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施工任务的弹性和作业班组人员的硬性,在施工任务偏少的阶段,劳动力就会出现过多现象,工作衔接间隔时间长,造成人工浪费,企业效益低;反之,在施工任务较多的阶段,劳动力就会出现过少现象,无兵可派,延误工程进度,影响企业的信誉,直接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管理层人员结构不合理,出现不足与过剩并存现象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管理层人员结构缺乏有效的统筹考虑,人员结构同企业战略发展不协调匹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与经济管理人员过剩这一状况。特别是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奇缺,不能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需求,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不仅牵制了企业的做大做强,而且影响到企业的声誉;经济管理人员过剩,人浮于事、机构臃肿、职能重叠,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3. 员工培训仅满足于持证上岗需求,绩效考核不规则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当今世界日趋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盲目地强调向管理要效益,对员工培训仅限于岗位培训,满足于持证上岗需求,满足于企业资质等级和质量管理体系达标验收的需要,没有给员工提供多样的培训机会,更不用说将培训贯穿于每个员工在企业供职的整个过程,导致员工自身素质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员工潜力得不到发掘,不具备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影响了企业对环境有效适应能力,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没有与员工沟通,员工没有参与,心里有抵触情绪,甚至根本不认同单独由指标制定者提出来的考核指标;绩效考核过程只是简单地给员工评分,既不找员工谈话,了解员工所取得的业绩以及所遇到的障碍,也不帮助员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升绩效;考核结束后没有进行反馈,员工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三、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1. 成立劳务公司,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解决劳动力供求矛盾
①转变传统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为扁平结构,减少管理层次。组织结构理论强调减少管理层次,组织之间平等,横向联系密切,人员弹性变动。建筑施工企业作业层各类技术工人彻底与主体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成立以劳务分包为主要业务,经济上独立核算,自主分配,自负盈亏的劳务公司。项目部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协议,改变项目部管理层和作业层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为经济契约关系,减少管理层次。
②实现劳动力弹性供给,解决劳动力供求矛盾。成立劳务公司,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后,项目部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的内在规律和施工需要,有序地向劳务公司引进桩基操作工班组、钢筋工班组、泥水工班组、架子工班组、粉刷工班组等,实现劳动力弹性供给。两层分离后,作业层人员不但能够在原主体企业获得工作机会,还可以参与主体企业之外单位的工程项目工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2.根据企业战略发展,合理规划管理层人员结构
建筑施工企业应本着既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能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宗旨,合理规划管理层人员结构。“高管人员”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决策者,要争取优质;“经济管理人员”是企业高层和基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实现精干;“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政策的实施者,要确保高效。因此,管理层中“高管人员”、“经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理想结构比例应成金字塔形状。
3.组织多样化的员工培训形式,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
培训是加强员工对企业了解,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业务能力,开发员工潜在能力,积极储备人才,增强企业未来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应有计划、有组织、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员工培训。对新招收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对在岗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因工程任务不饱满而暂时从项目部退下来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待岗培训;对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转岗培训;对公司机关管理人员进行上岗证书培训。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培训,充实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能力,使员工不但具备当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为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创造条件。
4.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保证企业绩效的循环提升
准确定位绩效考核的目的。把员工薪酬、培训和晋升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只是保证绩效考核能起作用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业绩指标的拟定过程中,应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逐层分解到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各个职位,使企业中每个职位被赋予战略性岗位职责。例如,工程部主要业绩指标是对各项目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效益等方面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对工程跟踪移交、回访和客户满意度调查。
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
现代化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且施工成本越来越高,降低了企业的整体利润。针对这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结合时展要求,积极创新物资管理理念,实现物资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获得健康、持续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及重要性
具体来讲,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指的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以及储备等环节,促使生产成本降低,资金周转速度得以加快。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工程项目成本中,超过60%为物资成本,因此,科学开展物资管理工作,能够促使项目施工成本降低,施工企业整体效益得到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讲,不仅企业物资部门需要开展物资管理工作,相关领导也需要充分重视,各个岗位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方可以促使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得到有效实现。
二、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树立现代化的物资管理理念。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大部分生产企业的物资管理没有有效接轨于物流市场,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存在着片面认识,不注重合作,在一定程度抗拒第三方物流。2.物资管理配套设施比较薄弱。因为施工企业没有充分重视物资管理,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这样就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依然采取传统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控制等模式,需要进一步增强物资管理基础工作,扩大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代化。3.存在着严重的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大部分施工企业要求物资部门能够将生产所需物资准时提供,如果对生产造成延误,物资部门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物资管理人员就需要积极开展计划预算,结合品种、质量以及期限的差异,将施工生产需要的物资及时供应,不愿意改革创新物资管理工作,不愿意承担风险,这样物资管理水平就得不到相应的提升。4.物资管理人才比较缺乏。研究发现,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内缺乏足够的物资人才,主要原因是物资管理岗位属于生产辅助岗位,没有较高的地位,领导不够重视,这样对人才吸引力就大大降低,缺乏足够人才。此外,没有系统专门性地培训物资管理人员,往往依据经验开展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合理,容易有错误出现。同时,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问题比较严重,现代化管理理念及手段比较缺乏。
三、如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代化
1.宏观战略角度。首先,积极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结合施工企业的具体现状,积极开展价值工程实践,将冗余功能删除掉,避免材料过多的浪费与支出,同时,积极运用新型经济实用性材料。其次,积极应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功能不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若干个职能子系统,如合同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等。通过构建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部分过去人工操作的繁琐事务能够被计算机来取代,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人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也可以顺利完成,从信息角度支持物资管理及决策的开展。最后,将战略联盟构建起来,有效互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通过战略联盟的构建,能够促使渠道冲突减少,实现信息更加快速的传递,渠道成本得到降低,获得共同发展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从信誉、实力以及经济成本等诸多方面对第三方物流商合理选择,构建稳定的供应链关系,这样,企业外部形象及内部管理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浪费消耗得到减少,最大程度地扩大建筑工程项目效益。2.微观战略角度。首先,将科学管理理念树立起来,有效实施系统控制。在目标计划控制中,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用料计划,综合运用多种办法,包括ABC分类法、订货点法等,保证供货符合计划中的品种、规格及质量要求。在采购控制中,采购过程中要开展诸多的业务,需要合理划分各项业务的职责,有效分离不相容职务。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严格控制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以及货物验收等诸多方面。积极收集信息情报,将竞争机制构建起来,促使采购渠道净化。要将货比三家、择优布点的原则贯彻到物资采购实施中,促使材料的购买价格及运输费用得到有效降低。要严格教育与管理采购人员,将纪检监督工作切实开展下去,避免有部分采购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实施一些吃回扣等不法行为。物资部门需要将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树立起来,对采购批次、采购数量合理确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采购工作。在存储控制方面,主要对采购时间、库存结构等最大化设置。研究发现,经常会有材料配件挤压问题出现于施工企业生产运行中,针对这种情况,物资管理部门需要对物资定额管理有机强化,充分考虑计划、物耗定额等严格控制,将修旧利废工作切实开展下去,逐步零库存的目标。其次,将现代化管理模式切实推行下去。保供与创效是物资工作的总体目标,要准确定位。因此,就需要将物资供应、质量保障体系科学构建起来,促使保供目标得到实现。同时,要对物资采购成本有效降低,促使物资供应成本得到节约,更加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实现资金运作效率提升的目的。此外,将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构建起来,以便促使创效增效目的顺利实现。微观性、专业性以及规范性是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需要科学实施,要将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特点及规律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将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及控制措施科学实施下去,对各种先进管理思想积极借鉴,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同时,在各项管理职能工作中有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物资管理目标。物资管理是由工作人员来实施的,因此,就需要对各项规章制度体系有机完善,促使物资工作人员的行为得到规范,对其职责有机明确;同时,要对人员的内在需求及行为规律充分研究,将物资人员的积极性与潜能充分激发调动起来。最后,物资部门需要对广大职工的监督积极接受,每个季度张榜公告主要物资采购情况,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出现疑惑的事项;在财务成本控制方面,除了审核原始凭证之外,还需要对数量、价格的真实性充分重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会直接受到物资管理工作的影响,特别是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施工企业需要对传统经济模式下的落后物资管理思想有机改变,将先进的物资管理模式运用过来,提高物资管理现代化程度,扩大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天凯.浅谈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水平的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4,5(10):123-125.
[2]王婷.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和管理分析[J].祖国:教育版,2014,7(19):66-68.
[3]周勇.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资精细化管理[J].低碳世界,2015,7(19):55-57.
[4]马显文.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物资的经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5,8(19):144-146.
篇10
关键词:施工企业 挂靠经营 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 对策
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财务状况不确定而使企业存在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要注册成立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备资质要求的相应各工种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技术职称及相关硬件设备等条件后才能办理施工企业的施工资质,只有取得了施工资质方能成立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上承揽工程。施工资质等级的不同决定施工企业在建筑业参与竞争的范围不同,承揽的工程项目不同。但无论这类企业规模大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干预等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经营风险不容忽视,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弱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应查明风险的来源及性质,力求找出最优方法来控制和防范企业产生的财务风险,这对促进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竞争,保持健康和谐的发展尤为关键。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筹资方面的财务风险
当建筑施工企业承接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增加时,流动资金易出现短缺,这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入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财务风险。由于经营的需要与流动资金的限制,在经营规模扩大时必然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当供应商索债紧迫时,也会给本单位造成财务风险危机。根据对电力施工企业的调查情况,2008-2010年,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平均比重分别为38.31%、53.67%和47.2%,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资金周转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货币资金以偿还债务,应付账款数额巨大,资金链条过于紧张,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挂靠经营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相关财务风险
挂靠,即无资质的企业挂靠有资质的企业、低等级资质的企业挂靠高等级资质的企业,利用有资质企业参与建筑市场的工程等竞标活动。目前多数项目经理人即建筑承包商(或挂靠者)均采取挂靠的方式参与建筑市场的竞标,向挂靠的施工企业一般按合同或决算总额交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因此挂靠容易给施工企业带来的风险有:
1、挂靠导致施工企业的收入、成本、不真实从而引发利润的虚假;因被挂靠企业是按合同或者决算金额的一定比例的收取管理费的,实际操作中是每一次收到工程款时全额计入收入,被挂靠企业是不知道此工程的真实利润的,反应在账面上的就是那百分之几的管理费,从而引发错误的信息反馈,使统计数据不清从而带来风险。
2、挂靠引发施工企业的财务银行信用风险;当施工地与被挂靠企业的经营所在地不在同一地区时,工程项目又较大时往往建设方会要求施工方在工程项目所在地开立银行专户以保证工程资金专项使用,这时被挂靠企业不派财务人员驻现场则银行账户由挂靠者管理,当他使用支票时即是将被挂靠企业的信用抵押了出去,银行信用风险则产生了,从而影响被挂靠企业的生产经营。
3、挂靠带给施工企业潜在的财务税务风险;因收入成本的不真实核算;成本是用各种发票填充的则挂靠者就会在市场中找各种发票来抵充甚至有可能用假发票来套取现金 。如青海省国税部门稽查发现,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复线工程流入了大量假发票,存在严重偷逃国家税款现象;据悉,目前所查假发票数额高达1.28亿人民币。
4、挂靠带给施工企业的法律风险; 挂靠人作为自然人,在挂靠工程中不以个人名义财承担民事责任。挂靠单位赊欠材料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主动偿还或无力偿还,单位就面临着承担责任的问题。
(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业余造成财务制度混乱
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是民营或带有作坊性质的家族产业,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及财务关系的混乱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家族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和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职责不明、管理相当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率低,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无法得到有序的保证,没有建立很好的财务预警制度势必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风险意识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从事的财务工作认识不足,甚至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受财务专业教育程度的限制,这些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有待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缺乏,这也客观的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这就要求在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做到防患未然。
二、防范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几个对策
(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承接工程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残酷。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市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在日常的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活动中.根据财务管理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提高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处置办法。
首先,企业的决策者一定要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并及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员工,只有领导重视、员工认识、加强风险意识,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才能主动地去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治理的效果才能凸显。赵斯秋于2003年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一文中,提出了财务风险分析的杠杆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和财务报表分析法。作者从制度上进行探讨,通过建立各种控制制度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其次,要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加大对财务风险知识的宣传力度、财务业务和管理的培训力度,使财务人员了解各种财务风险,熟悉工作中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把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得接触财务环节的每一个员工都在评估和排除风险,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保持健康常态的企业发展。
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当全面考虑施工风险成本,深入研究和理解招标文件,从企业自身具备的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中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力。采取相应的策略,既要提高企业的盈利度,又要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合理承接工程任务,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杜绝挂靠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挂靠这种经营方式是明令禁止的,《建筑法》第26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公司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公司的名义承揽工程”。杜绝挂靠这种经营方式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拓宽投资渠道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规范内部管理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必须通过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变落后的家族作坊式生产,推进劳动力管理,杜绝不合理的人工支出、杜绝人力资源浪费,实现资金的合理统一调度,根据新上项目和施工生产需要,统一编制资金预算计划,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其次,通过多元化经营或投资,有效的分散财务风险,增强抵御市场压力的能力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很好对策,完全可以经营与建筑施工相关的链带产业,如房地产、建材、家装等,实现以主业为依托的多元化经营,互相补充,增强获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选择合适险种,向保险公司投保,将风险适当转移。
最后,建立相应工程财务的风险基金。有计划地提取一定数量且独立于企业运营资金之外的货币资金,作为损失发生时的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风险发生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推行内部审计制度
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施工企业内部行为。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预警监督机构,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通过系统规范的监督控制机制,及早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同时推行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弊端,及时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结论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任何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风险,而企业的各项管理又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因此财务风险控制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 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已达到白热化。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无所不在。虽然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风险不能超越时空,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尽快规范合法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树立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新形象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