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8 17:3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实验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良好的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保证。选择实验材料时,首先考虑从实验室获取,但很多小学科学实验材料从实验室不易得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制教具,从生活中获取简易的、实验现象明显的材料。比如,小学科学教材《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选择材料是铜球,加热用酒精灯,冷却用冷水,观察方法用铁圈套铜球。这个实验有两个弊端,一是铜球温度很高,易烫伤学生,有危险性;二是加热时间比较长。因此,我将实验材料改为PP-R塑料,因为PP-R塑料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铜的热膨胀系数,实验现象特别明显。再如教材《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我把马铃薯改为葡萄,在烧杯中就可以做。这样既节省实验用品,实验效果又明显。
二、方法“妙”才能一目了然
(一)充分利用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
对照实验是提前控制“因”,然后观察“果”;对比实验是通过对“果”的对比,让学生发现“因”,探究性更强一些。在实验设计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采用这两种方法。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苗的诞生》中的实验采用了对照实验,适宜的温度、水、空气等诸多条件中,每次只能改变其中的一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次设置多个样本,根据排列组合的原则使样本间条件有所区别,最后通过将样本两两对照得出结论。本实验要求设计记录表,能对浇水量、光照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自行控制变量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研究,激发兴趣,巩固知识。
(二)改进实验,一切为了效果
实验设计时,参照课本、参考书、网上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从各角度思考,找出它们的优缺点,结合自己的设计确定最优方案。比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教材中提到森林中的光线直线传播,但缺点是远离生活只能想象;观察教室窗户中的一缕光线,实施起来也有困难。为此,我设计了利用激光笔大角度倾斜打在黑板上的方法,很方便地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效果很好。
(三)方案周密,预知可能的败笔之处
实验设计时,对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不利因素要提前预知并加以避免。如五年级上册《风的形成》一课中“风的形成”实验,学生需要制作自己的实验箱,在实验设计阶段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事项:实验箱密封效果一定要好,任何地方不能漏气,否则蚊香的烟会溜走;实验箱要有一定的高度,否则点燃的蜡烛会引起燃烧,不安全。
三、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
篇2
一、改进实验设计,增强实验探究性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教师把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以及注意点详细而周密地告诉学生,甚至将实验现象和结论也公布于众,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述动手操作即可,毫无探究性可言。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形状》这一课,有一个模拟帆船进出港的验,一般情况采取验证实验,教师告知学生:1.实验材料:地球仪和小纸船;2.实验步骤:先后在地球仪和桌面上模拟帆船进出港;3.观察实验现象;4.实验注意点。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述进行操作,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这样的实验,虽然进行得很顺利,不容易出错,看起来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并且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孩子缺乏兴趣,因为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孩子缺乏挑战性,没有真正地调动其思考,也就更谈不上探究性了,因此我设法将这一实验变为探究实验。
从人们在海岸边开始,播放一段帆船进出港的录像,引导孩子思考这一现象与古代看法产生了矛盾,孩子很容易得出是与“天圆地方”的猜想矛盾了,这时候请孩子针对地球的形状提出自己的猜测。接下来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中如何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重点提示孩子设计模拟实验,孩子很容易想到用地球仪来模拟地球,用小纸船来模拟帆船,但这个实验还不够完整,这里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我们根据这一现象反驳了古代的哪一种猜想?(天圆地方),因此我们还要通过什么实验对比来验证我们的猜测?”这一实验其实也是对比实验,孩子在第一单元刚接触了“馒头发霉”对比实验,所以这里稍加提示即可。
二、改进实验材料,增强实验效果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热的传递》中有这样一个活动:热在金属中的传递。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认识到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课文中的实验设计是在一个金属汤勺前端、中间和末端分别滴上蜡,待其凝固后,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况。很多一线教师在操作的时候,通常会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固定金属汤勺,火柴向下悬挂,再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理论设想虽然不错,但是从课堂实际操作效果来看,成功的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粘不牢,上来展示时颤颤抖抖又掉落了几根。少数学生虽然成功了,但是这一实验的科学性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学生只能观察到热在这三个点之间的先后传递顺序,而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一无所知,因此实验结论也是推测出来,而并非探究得来。
变色水杯的出现引起了我们思考,这种水杯表面绘制了一些图案,当往杯中加入热水时,杯子表面的图案就会出现变化,这其实是由于杯子表面涂了一种变色油墨,当遇到高温,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在探究热传递的过程时,我们也可以把变色油墨引进课堂,实验前,将变色油墨均匀地涂在铁丝上,晾干,铁丝就变成了红色。实验时,从铁丝的一头进行加热,学生惊奇地发现红色从加热点开始渐渐向另一端褪去了,实验操作简便、科学,现象也十分明显。
三、选择有层次性的材料,提高教学效果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这一课中就存在着一个材料的选择与安排。学生在第一节《力在哪里》中刚刚认识了力,这一节就学习弹性和弹力,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一节第一个活动“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有什么发现?”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就十分关键。
海绵、铁丝、橡皮筋、弹簧都是常见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可以明显观察到现象。但如果一次性提供给学生,粗略观察,学生很难有更多的发现。因此,就这四样材料,在课堂上,可以如下安排:先粗略观察,再选择橡皮筋和弹簧重点观察,最后针对弹簧进行研究,施力之后弹簧有什么变化,手上有什么感受?去掉所用的力,弹簧又有什么变化,手上感受又如何?通过这样抽丝剥茧,学生会清楚地逐步理解弹性和弹力。
四、自制一些教具,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五年级《简单电路》这一课,第一个活动就是点亮小灯泡,给学生的材料是两根电线、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虽然操作时很多小组都能点亮灯泡,但是真正明白将两根电线连到小灯泡的金属触点和金属壳上的少之又少,很多学生只是碰巧碰到了,但并没有注意观察,因此还认为是错误的连接方式导致小灯泡发光。这个时候,不论教师说什么,语言都是贫乏的,学生并不能真正信服,而再让学生分组操作一次,又太浪费时间了。怎样才能最快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呢?
篇3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科学实验,它也是进行问题探究的重要过程。科学实验课程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标准,提高小学生的自身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
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和创新开拓精神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它所具有的较强的实践性是任何方式都无法取代的,只有进行实验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2.实验课程是进行科学教学的起始点
在科学研究领域,不断进行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很多规律和概念,完成新课程教材的实验内容是进行科学教学的起始点。通过一系列真实形象、直观生动的演示实验,学生获得感官的刺激,能得到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
3.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实际动手能力,而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努力创造最好的实验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标准
小学科学实验是科学教育的启蒙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为最终目标。本文提出一些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标准,如下标准应在实验教学中充分体现。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在实验中进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需要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合作完成,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力求让学生学会有效的观察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2.使学生学会主动发现
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思考问题,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获得的科学知识才能更为深刻。通过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投入到整个学习中去。
3.实验设计需要贴近真实生活
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贴近真实生活,而又要操作简单,实验材料更需要简便易制。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例分析
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片断一
首先,教师通过PPT演示,给学生观看了静态的山川、河流的图片,并提供了洪水、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照片和视频资料。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个人发言,大概了解学生对于这些自然灾害的认知情况。
教师:下面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对所在小组对洪水、泥石流和暴雨等的认识进行总结。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总结)
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观察大雨过后公园的地面和泥土的变化情况)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园地面和泥土发生了变化?
(学生仔细进行思考)
该教学片断首先由教师创造实验情境,由此导入该课程,引起全班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思考和重视。由此得出以下结论:水量的高低对地面泥土的冲刷程度有一定影响,水流量越大,对地面的冲刷程度越大;水流量越小,对地面的冲刷程度也相应减小。
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片断二
教师:既然同学们都认为该结论是正确的,但也只是经过推测得出的结论,我们对这个结论该如何进行验证呢?
学生:老师可以带领我们做实验。
教师:那实验材料应该从哪里选取呢?怎样才能找到适合做实验的地面?水流的大小通过哪种方式控制呢?
学生:可以去学校的小花园挖些沙土来代替公园的泥土地面,还可以自己制作假山,用来控制水流大小,这样就可以模拟实验环境了。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下面我们分组进行实验,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吧。(实验过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总结)
该教学片断通过学生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从而验证推测的结论是否正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关心,教师在学生们的感情目标得以实现后继续引导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在发现水流大小对泥土的冲刷方式不同的同时,已经进入了独立思考的阶段,同时也进入了自主探究过程。
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片断三
教师:每个组进行的实验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学生:假山的外侧被水流冲刷,内侧形成堆积,水量的不断增加对于泥土的冲刷方式会引起很大的变化。
教师:下面请大家回想本节课看到的引发这些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到底是由于哪些原因引起这些灾难发生呢?
篇4
一、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学生设计科学实验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每个实验都至少有一个目的,学生必须清楚自己要设计的实验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只有学生对实验目的理解透彻,对要研究的问题思考才会深。也就是说这个目的对后续的实验操作、交流分析、讨论总结等流程影响很大,学生对实验目的的解析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个科学探究。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设计时,就能提出科学的问题,明确探究的内容,理解实验的目的。如在教学三年级的《蚯蚓》一课时,观察蚯蚓部分,教师可以在探究活动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分辨蚯蚓的哪一端是口,哪一端是。质疑是最佳的学习动力,这个细致的问题是三年级学生有兴趣、有疑惑的,也是他们急想解决的问题。这一任务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目的,更快地设计实验方案,之后的实验探究也会更加仔细。小学生为了证明自己对蚯蚓的相关猜测,必定会仔细探究蚯蚓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等。这样了解实验目的后的自主设计,比简简单单的一句:“观察蚯蚓外形并记录”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设计实验证明蚯蚓哪一端是口、哪一端是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要探究的问题情境之中。这种“扶”式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也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思维基础。
二、对症下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器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探究需要充足的科学仪器和实验材料,其教学效果也是由材料的多寡、是否适用决定的,合适的器材可以让探究实验事半功倍。引导学生在选择器材上花心思,可以在思维上提示学生,让他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实验,理解实验,这样无形之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学生周围,有着许多的科学仪器和实验材料,它们有的功能不同,适用范围不一;有的功能相似,可以互相替换。小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必须考虑探究实验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所选的科学仪器和实验材料应该是适用恰当、能达成实验目的的。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要选择尽量简单的实验材料,让实验效果尽量明显。如在教学五年级《光是怎样传播的》时,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部分,“选择哪些材料让光传播的实验效果更大、更明显?”“这个卡纸的实验材料是不是比那个塑料板的实验材料更简单、更适用?”“改变了实验材料是否也要相应地改变光传播的实验设计?”……这一系列问题能激发小学生对光传播实验的理解。如果学生选择用生活物品来进行实验,如用吸管代替直弯管,用一次性塑料杯代替玻璃烧杯等,只要不影响探究实验的效果,是很值得提倡的。因为这些“替代式”设计改变了原有教学的封闭状态,可以让学生在家继续探究,从而大大突破科学探究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三、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设计不同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也就是说同一个科学问题我们教师要正视不同学生间的能力水平、经验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合理引导不同的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进行设计的积极性,放手让不同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加以解决。这种自主实验设计的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设计基础,是培养不同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对小学生要求较高,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首先要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言。其次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急于探究其中的奥秘。如在教学五年级《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时,探索岩石变化原因部分,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交流讨论,猜测变化原因,明确实验目的后,再自主设计方案来验证之前的猜测。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不要加以干涉和限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这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学生就会自己选择岩石变化原因(冷热、流水、植物、动物等)自主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方案。通过这种初步的“模仿式”设计可以训练学生实验设计的思维方式,体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使学生初步形成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为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可成功性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发展性、阶段性,更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篇5
一、改变反应物药品用量,促进求异思维
“量变引起质变。”初中科学教学中很多实验,教师若有意改变实验中药品用量,与教材中规定用量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会达到“出其不意”的实验效果。这样教师设下疑团,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一次次撞击中闪耀。
如华师大九上第二章实验活动:“用新制的Cu(OH)2检验葡萄糖”。课本要求:用2ml10%NaOH滴加4~5滴5%CuSO4溶液制成Cu(OH)2再加入2ml10%葡萄糖加热煮沸,通过观察Cu(OH)2颜色变化,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改进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每组做2次。第1次按课本药品用量及步骤进行实验,加热煮沸观察Cu(OH)2颜色变化;第2次用4ml10%NaOH滴加8~10滴5%CuSO4溶液制成Cu(OH)2(即Cu(OH)2过量),再加入2ml10%葡萄糖加热煮沸观察Cu(OH)2颜色变化与第1次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实验过程中,有学生纷纷提出问题:“第1次实验Cu(OH)2加热煮沸后变成红色。第2次实验Cu(OH)2加热煮沸后为什么一部分变成黑色,一部分变成红色?”教师趁声追击问道:“同学们,根据第一次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们猜想第二次实验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红色物质是什么?说出你们猜想的理由。”
学生提出多种猜想:有的认为黑色物质是碳,红色物质是Cu。猜想理由是Cu(OH)2使C6H12O6脱水碳化生成了碳;有的认为黑色物质是CuO,红色物质是Cu。猜想理由Cu(OH)2是不溶性碱加热能分解成CuO和H2O;还有的认为黑色物质是CuO,红色物质是Cu和Cu2O。他的理由Cu(OH)2不可能使C6H12O6脱水碳化,否则第一次实验中Cu(OH)2也能使C6H12O6脱水碳化生成黑色物质,红色物质猜想是Cu和Cu2O,理由是从H2还原CuO实验了解到红色生成物可能是Cu和Cu2O混合物想到的;以上学生的猜想及理由似乎都很合理,但教师不急于评价对错或抛给学生答案,而是接着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黑色物质是C还是CuO,这红色物质是Cu还是Cu2O。学生又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1.取黑色物质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微热看溶液是否变成蓝色,若变蓝色说明黑色物质是CuO而不是C。2.用石棉网灼热黑色物质,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石水的小烧杯罩住,观察内壁是否变浑浊,若浑浊说明黑色物质是C。3.将黑色物质灼热后,立即放入盛满氢气的集气瓶,看是否变成红色,若变红色说明黑色物质是CuO。4.在红色物质中滴加稀硫酸微热,若不能反应则红色物质是Cu,若能反应则是Cu2O。
以上实验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药品用量变,促进学生思维的质变。”所以教师只要留意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改变药品用量会出现不同实验现象的实验”巧作设计,设下迷津,让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发现不同,从而激发他们去猜想,去探究。这样的实验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所学知识得以综合运用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能培养他们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发展。
又如: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白磷足量或不足量充分燃烧后,钟罩内水面上升刻度不同,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影响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各种原因。还如探究“用H2O2溶液和MnO2催化剂制取氧气”实验时,让学生用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5%、8%的H2O2溶液和等质量的MnO2混合制取氧气,观察到氧气速率明显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如探究“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实验时,若在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与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观察到产生气泡现象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Na2CO3与少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产物是什么?”等等都可选择这种实验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渗透“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想。
二、改变实验器材,培养发散性思维
篇6
关键词:对比实验;设计;有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如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对比实验是以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方法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通过人为控制所产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过程,是探究自然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实施这种方法时,总要将进行研究的对象分成两个相似的组,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是实验组,然后通过实验(也就是在对照中)判定实验组具有某种性质或受某种影响。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对培养学生对比实验的能力非常关注,早在三年级就已经开始渗透对比实验的思想,如“哪种材料硬”、“比较韧性”、“谁流的更快一些”等科学实验活动,都要求学生了解公平实验“一个条件可变其他条件都要求相同”的基本原则。“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已将公平性实验从简单的探究逐步引向较复杂的实验。
再往后,出现了相对独立的比较典型的对比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提出搅拌、温度等因素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提出的物体颜色、阳光摄入角度等因素对获取光和热的影响,《摆的研究》提出的摆锤重量、摆绳长度、摆动幅度等因素对自由摆动速度的影响,《电磁铁的磁力》提出的线圈圈数、电池节数以及铁芯长短粗细等因素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等等。
在设计对比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好设计实验的要点所在,从而导致实验操作的错误,引发实验的失败,错误的实验结果,不利于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如何提高对比实验设计的有效性,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探究:
1 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些实验的基本方法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多是进行单因素比较,着重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要使因变量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这个单一的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设计时要让学生明确,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三年级《谁流的更快一些》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为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对比,我用两个人进行跑步比赛来启发学生:两个人要同时跑、跑的距离要一样,才能分出谁跑得快;同样地,谁流的更快,就必须同样多的液体、同时滴加,只是液体不同。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其他液体流动快慢的对比实验。
以《生物与环境》单元里的“种子发芽实验”为例。尽管在探究前,老师已经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对比实验的变量问题,学生撰写了研究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不知不觉地偏离了计划,变量增加了也没有留意到。比如,有的小组计划以光照情况作为变量,别的条件相同。但实施中却把对照组的种子放到阳台上,忽略风吹雨淋等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这就增加了变量。针对这种现象,在制定对比实验计划时,对实验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列出探究提纲,将较复杂的公平实验梳理成明晰的操作步骤。在学生开始实施计划时,我们提供了“对比实验”助学卡,让学生在课外延伸的探究活动中,及时对照助学卡的提示进行自我监控,保证计划与实施中的一致性。
“对比实验”助学卡
1.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和__________的关系对比实验;除了这个因素___________都必须保持相同。
A.阳光 B.空气 C.水 D.温度 E.土壤
2.在实验中,我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
由于这个探究活动耗时较长,需要在课后延伸,教师难以进行监控指导,因此,在学生完成探究计划后,让学生把助学卡带回家,每日对照检查,反复明确计划中的变量,评价自己的探究是否与计划一致。通过不断评价反馈、调节和修正,保证整个实验过程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不但加强学生对“对比实验”的深刻认识,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而且强化了“细致”、“认真”、“严谨”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否定之否定”的学习过程中达成认知机能目标。
2 化繁为简,帮助学生寻找变化规律
许多对比实验中的可变化的条件比较多,如果在教学中对实验的条件不加限制,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复杂的多种变化,就会影响学生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因此,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当控制实验条件的变化,简化实验过程,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尽可能让学生从简化的实验现象中发现某种变化的规律。如在研究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实验前先规定几样“同样”的条件:一定量的水、冷热程度相同、定量且颗粒大小相同的溶解物(高锰酸钾或食盐),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有搅拌和没有搅拌的实验,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发现并归纳一个结论:搅拌能加快溶解。接下来仍然规定在一定量的水、一定量且颗粒大小相同的溶解物、水的冷热不同的条件下,让学生继续研究溶解快慢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识到水的温度高低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再接着设定一定量的冷热相同的水、都不搅拌的条件,给学生两小堆同样多的同一种溶解物(如碱块或冰糖),让他们想办法使其中一堆比另一堆溶解地更快。学生想办法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对比实验,得出另一个结论: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这样,先扶后放,教师给学生搭建了实验设计思维的“脚手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但知道怎么做,而且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的道理。这对于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自行探究自然事物变化规律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3 与材料互动,形成设计实验的思维基础
材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能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有时甚至让学生先与材料充分互动,试一试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什么特性,动手与动脑的相互结合,形成设计实验的思维基础。如《摆的研究》一课,为了让学生自己提出“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问题并展开实验研究,我为每组准备了一个支架、一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同体积的摆锤和一根不同长度的线。学生先观察这些材料,然后做一个摆,并让这个摆自由摆动15秒时间。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每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一致;组成每个摆的摆线长短和摆锤轻重是不一样的;各组拉开摆线时的摆幅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提出了“为什么有的摆摆动快,有的摆摆动慢”?“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呢?”等问题,做出了“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绳长度、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锤重量有关、摆的快慢可能与摆幅大小有关”的猜测,积极地设计实验进行研究。通过多次对比观察,得出了“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的大小没有关系”的结论。
4 合理安排对比实验的顺序
组织对比实验要考虑各个不同变化条件的变化顺序,这样有利于学生展开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思维活动。如研究摆的摆动快慢的实验,先是在摆的重量、摆线的长短都不改变的前提下,研究每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同;然后进一步研究当摆线长短相同,摆线下拴着的物体轻重不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最后再改变摆线的长短,让学生研究摆动快慢是否相同。从整个实验过程来看,没有第一个实验所获得的知识作为基础,就无法很好地进行后两个对比实验,而后两个实验安排的顺序也有难易之分。到了六年级还有一种系列实验是递进性,如《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必须在掌握“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的基础上,再建立“不同空气与铁生锈速度有关”的假设。前者“铁生锈与空气有关”与后者“不同空气与生锈速度有关”就存在着递进关系。至于以后探究“与空气的哪些因素有关”,就可以从空气的湿度、空气的密度等角度去考虑,又是并列的探索。
5 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与分析,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对比实验中应当要求学生具体地描述出实验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实验中产生的不同现象差异的原因和经过思考所形成的结论,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果的知识不仅要靠教师总结,更需要学生的概括与领悟。学生对于一些对比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差异不一定能很快发现。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发现对比实验中的某种差异,教师应创设能产生较明显差异现象的实验条件,如溶解物体实验中的水温差别要大,探究摆的秘密时摆线长度相差要大。在这种差异明显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才有利于学生发现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如:研究摆绳长度这个因素对自由摆动速度的影响每个学生小组记录的“不同长度的摆绳摆动相同次数”时间是不同的,这些数据汇集在一起,学生需要时间去分析与整理,教师不要急于得出结论。有的小组由于实验时间不够,没有再选取更长地摆绳继续实验,教师就可以根据已经出现的数据,让学生延伸推断某个长度的摆绳摆动相同的次数。
6 适当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科学实验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具有较浓厚的趣味性。对比实验中往往存在着几个可变化的不同条件,也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有趣的实验现象。如果在组织对比实验时,引导学生用竞赛的形式来开展实验,就更符合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如《怎样加快溶解》一课,做完三个小实验后再给学生一种新的可溶解的物质,对实验的条件不加限制,让学生想办法使物体尽快溶解,比一比谁最先使物体全部溶解。这种组织竞赛活动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 武汉: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科学实验 创新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农村家长及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对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却对当时的教学水平会不满意,因为现在的评价标准是城区学校的标准。因此,科学教学中如果还是以前应试教育的一套,对实验教学不引起重视,甚至是纸上谈兵的做法得不到家长、社会的认可。新课程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的专业人才。《科学》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几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科学实验教学的路径设计与策略重构
只有对科学实验教学路径创新设计和策略进行重构,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从实验室建设到教师的培养,制度的设计,以及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法的改进,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才能实现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新授课中实验教学路径设计与策略重构
1.创新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宏观向微观的过渡,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但是我们作为教师不应该就局限于教材中所举的实验,而应该更多的去挖掘自己设计的创新实验,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有效!
2.改进小组探究式实验教学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认识;由于探究活动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实验的结果要反过来验证先前的假设,所以实验的设计、实际操作过程不能干扰对这种假设的检验,这就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前提下,要仔细分析实验设计的步骤、原理、方法,明确哪些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引起对实验的干扰,同时初步学会了怎样设计对比实验,怎样控制相关因素(变量)。
通过探究式学生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假设的能力。科学理论的前身就是科学假设,科学假设的提出本身就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演绎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推测、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假设进行判断(正确、错误、其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3.试行学生边学边实验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科学知识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试行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复习课中实验体系的创新设计与重构
科学学科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在科学复习课中由于时间紧,内容多,不可能每个实验都再做一遍,如何有效重构复习课的教学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实践研究,主要通过三大路径实现这一目标。
1.利用多媒体再现实验过程,巩固基础知识。运用录像再现科学实验过程,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八年级下《氧气》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进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再现,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2.对主要实验进行重组,将新授课中的实验按照一定的任务驱动,使学生通过系列实验的重组,将零散的知识串成一个整体,使之系统化,带动全局,达到系统巩固、综合提高的目的。如根据仪器类别、知识体系等整合出系列实验进行模块复习。
(三)实验课教学中的创新设计与策略重构
学生实验课不存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非常的兴奋,都很感兴趣。相反,如教师把握不好,会出现混乱的场面。如何重构课堂,使实验课活而不乱,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小组重构,让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
科学实验教学主张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因此,在科学课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从而使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实验有序性,尽量避免纪律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
给学生分组,每5――6人为一组,选一名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当组长。在每次实验中领导该组进行实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后,完善了自己的看法再向教师汇报实验结果。同时还要严格执行老师制定的实验制度。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实验活动安排的重构
科学实验中学生实验活动的安排不合理,实验材料的呈现没有及时到位,就会影响实验课效果与纪律。因此,对实验活动的安排进行重构是非常必要的。
3.实验数据的重构
实验重在“实”,而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实验数据,让数据更具说服力,对数据处理进行重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设,有些“非正常”数据或“非正常”现象被有意无意“忽略”了。这样做看似达到了“预设”,但实际上是一种低效的实验教学行为,是对实验资源的一种浪费,更是一种不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可以抓住这些“不正常数据”或“非正常现象”,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成效反思
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科学实验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进行推进。通过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路径设计和策略重构,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发生了质的改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取得了一定的荣誉。通过对初中阶段的科学实验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类,并通过实践研究,对许多演示实验进行创新设计,提供了一套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的实验教学基本模式及丰富的案例供老师参考借鉴,新教师及非本专业的教师普遍觉得帮助很大,从而整体上提高了我校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昭全、何胜红 科学实验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物理教学探讨 2000,8
[2]傅道春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9期
[3]康良溪 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师》 2000,12(12)
篇8
关键词:C语言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C程序编写能力是要靠大量的练习学会的,只有让学生多多动手,他们才会对程序设计语言感兴趣。因此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课。但是,目前C语言实验课的教学存在着以下弊端:第一,在教学理念上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课的练习。第二,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放任学生自由上机,学生只能被动地编写教师提供的程序清单对编程知识缺少深入思考。第三,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缺少交流。而在实际的程序开发行业中所有开发人员是需要相互合作的。基于以上因素需要对C语言实验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
二、C语言实验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一个标准,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要达到的程度,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C语言实验课教学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
C语言实验课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这三个方面来确定。例如对于C语言课程中的“控制结构”这部分的实验内容其实验目标确定如下:在认知领域方面,学生要理解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技巧,理解计数控制循环和标记控制循环;在动作技能领域方面,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算法设计,能够熟练应用if语句,if/else语句和switch语句来实现选择结构,能够应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程序循环结构,学生可以使用++、--、赋值和逻辑运算操作符,在循环语句中能够应用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来控制程序的结构;在情感领域方面,要培养学生认真学习、严谨求实、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三、确定C语言实验课的操作流程
为了上好C语言实验课,并且能够完成制订好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C语言实验课的具体题目可以将实验课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课前部分、课中部分和课后部分。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C语言实验课操作流程图
在上图中,课前教学部分、课中教学部分和课后教学部分都要按照实验教学目标来制定。课前教学部分是在课堂讲授课程完毕之后并且在实验课进行之前进行的,在这部分中主要是要对所讲授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并对实验课涉及的知识进行预习。教师在设计实验题目时要设计好学习环境,利用良好的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课学生现场自主编程中,可以发现C语言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提高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协助学习实验题目过程中,教师要确定协作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并将个人习得成果转化为大家习得成果,并且教师要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选择,要设计好实验课程的协作环境,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实施,最后要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此来刺激教学的进行。
四、结论
在C语言实验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地位。所以在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采用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吴文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02).
[2]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9
一、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
美国《国家科学教学标准》对科学探究作了明确的定义:“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的途径。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这说明对探究有两方面理解:一是把探究描述为科学家所做的工作,即科学家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寻求答案,深化理解的过程;二是把它看作是教和学的过程,即学生用以获取知识,科学地领悟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从这里不难看出,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我国新编制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体现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培养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探究的理解。因此,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讨论,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到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因而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要通过提出问题,模拟情景,让学生陈述不同的观点;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提出假设,让学生体会到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过程,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悟感到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解中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具有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教学工作中主导者,更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实践,应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不仅重视学生知识获得,而且更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三、几点体会
篇10
【关键词】刑事现场摄影;实践教学设计;双重身份;案发现场
刑事现场摄影是运用照相技术,以案件现场为拍摄对象,客观、准确、全面、系统地固定、记录发生案件的场所和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种专门照相技术。在之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或教材的讲解更多侧重于对现场的固定和记录。忽略了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研究案发现场拍摄到的痕迹、物品呈现状况的原因。拍摄的立足点也多是办案民警的角度。其实,在准备现场和拍照固定现场、案卷制作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开展工作。
《刑事现场摄影》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现场勘查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刑事现场摄影的基本要求、目的、任务;使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学过的基础摄影技术以及现场照相的技术方法完成简单的现场拍摄,能独立制作全面系统、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规范标准的刑事现场照片。授课教师要本着“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原则,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刑事现场摄影实践课教学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布置现场及勘验、现场摄影、现场照片制作、后续工作。
一、前期准备
(一)刑事现场摄影内容
根据现场的客观情况,拍照的范围和所表现的内容的差异,刑事现场摄影一般可分为:现场方位摄影、现场概貌摄影、现场重点部位摄影、现场细目摄影。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117―1995现场照相、录像要求规则》等参考资料,教师课堂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讲解刑事现场摄影四部分内容的拍摄要点等方式,让学生熟记刑事现场摄影四个组成部分的知识体系,到达现场后能够系统、规范地开展拍摄工作,为后期刑事现场摄影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刑事现场摄影的方法
同其他摄影一样,刑事现场摄影也有着独具特色的拍摄方法。刑事现场摄影方法包括:单向拍摄法、相向拍摄法、多向拍摄法、回转连续拍照法、直线连续拍照法、测量拍照法。这六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刑事现场摄影工作的各环节。通过文字描述、图片(俯视机位图、立体效果图等)、动画、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在面对环境复杂、内容较多的刑事现场情况时,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拍照。
(三)现场勘验的原则和方法
刑事现场摄影是刑事现场勘验中记录现场的一种方式,与其他三种方式相辅相成,相互印证。所以,了解刑事现场勘验的原则和方法,是开展刑事现场摄影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与刑事现场勘验方法相悖,盲目乱拍,不仅会遗漏应拍未拍的客体,还有打乱刑事现场勘验整体的整体进程,甚至还会导致原始现场被破坏。
(四)犯罪心理学相关知识
刑事现场摄影就是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固定现场。而刑事现场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空间环境。犯罪嫌疑人在现场遗留任何物品、痕迹都是在某种特殊的心理状态驱使下完成的。所以,在通过摄影记录、固定刑事现场时,就要通过观察现场遗留物品、痕迹的分布特点,分析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抓住现场特点,系统、全面、客观地记录现场。
二、刑事现场摄影实践
(一)设计案情、布置现场
全班学生先进行分组,每组6-8人为宜。每组设计一件刑事案件,标注出其案件性质、案情简述、刑事现场情况、在现场拍摄工作中的分工等。学生从犯罪嫌疑人角度出发,制造一起“刑事案件”。并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案情,布置一个刑事现场。学生扮演犯罪嫌疑人,借鉴表演的“真听、真看、真感觉”,从案前构思犯罪过程,到实施犯罪,通过各种行为对刑事现场产生影响。以此,引导学生从犯罪嫌疑人和警察两个角度开展刑事现场摄影和勘验、侦查工作。
(二)现场勘验、了解案情
刑事摄影人员到达现场后,要会同其他刑事现场勘验人员了解案情,包括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现场的财务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现场原始状况、变动情况及保护措施,出入现场的人员及原因。
(三)巡视现场、制定计划
在初步了解上述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勘验进行实地观察。对现场环境,整个范围和内部状况,作案人出入口以及遗留的痕迹物品在现场的分布位置等,进行静态观察,然后制定具体的拍照计划。根据刑事现场状况,明确现场拍摄的内容、重点,构思安排多个画面、镜头的组合结构和对整个现场的表述方法。这也是为案件现场照片案卷制作做准备,是其先导工作。
(四)实际拍照、固定现场
刑事现场摄影人员应确保现场勘验的顺利进行和确保刑事现场摄影的真实性、客观性。摄影实践中,应遵循如下拍摄原则:(1)先拍摄原始状态,后拍摄移动状态。(2)先拍摄概貌,后拍摄中心、细目。(3)先拍摄易被破坏、消失的痕迹物证,后拍摄相对稳定的痕迹物证。(4)先拍摄容易的,后拍摄疑难的。(5)坚持轻重缓急的原则。
在刑事现场摄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拍摄内容性质、形状、数量方面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刑事现场摄影方法。综合运用红外线光源摄影、紫外线光源摄影及综合的多波段光源摄影等刑事物证摄影方法,尸体辨认摄影方法等。
(五)审看照片、查缺补漏
当整个刑事现场摄影完成后,应该利用数码相机的重放功能,或通过数据线导入电脑进行浏览,仔细查看刑事现场照片的质量和内容的关联程度、完整程度等情况。对于拍摄不全面、不完整地情况,要及时重拍、补拍。
(六)信息传输、案卷制作
现场摄影人员将刑事现场摄影信息尽快传送回工作室,便于对现场照片的处理和归案管理。利用Word、Photoshop、Powerpoint等电脑软件,进行刑事现场摄影图片的裁切、修整、调色、测量,以及现场案卷和现场分析课件的制作。通过全数字处理过程的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公安信息化背景下,与传统刑事摄影相比,数字化的刑事现场摄影和现场照片案卷制作和现场分析课件制作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及时、系统、完整地保存了现场图像。
三、后续工作
(一)总结实践体会
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各环节的训练,对刑事现场摄影的工作流程有了较为初步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以实践体会的形式,发散式、点滴式地记录自己对实践过程各环节的思考和理解,可不强调系统性和思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阅读学生撰写的实践体会,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感知过程。通过分析实践体会能够摸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设置的实训各环节的个体反映。以此来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实践教学设计。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撰写实践体会,记录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对实践教学设计的检验。
(二)填写实践手册
学生在总结实践体会的基础上,对参与的整个工作流程做以系统地、全面地梳理和回顾,并逐项归纳和分析。以达到对刑事现场摄影实践的理性认识。教师在批改实践手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是否有创新点,是否通过新的方式或多种方式完成实践目标等。
(三)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评估。既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评估教师的授课效果。教学效果评估的原则是看实践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依据就是学生撰写的实践体会和实践手册、教师撰写的实践体会和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观察。
四、教学反思
本文进行的刑事现场摄影实践教学设计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并指导学生在面对刑事现场,准备进行现场勘验和摄影时,应从嫌犯和民警两种角度切入,开展工作;学生通过分析现场状况和比对自己布置的过程,可以积极寻找刑事现场某一现象的成因,利于学生还原现场;虽然是在虚拟情景中开展实践,但却是仿照真实现场进行训练;从实践规模上来看,这种实践设计属于小型综合实践训练,通过一次实践能够考查学生刑事现场照相内容、步骤、方法,物证照相,尸体辨认照相,照相机的操作等多节课所学内容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是为现场勘查课程大综合实践奠定基础;打破传统实践教学安排中理论和实践分割的传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理论课,带着任务开展实践工作。学生成为实践计划安排的主体,主动构思实践方案;另外,在实践教学设计时,应提醒学生注意布置现场的复杂程度要适中,与授课时数、学生层次、专业情况等相符。刑事现场较为复杂,实践时间就要适当延长。刑事现场痕迹、物品较少,就可以适当缩短实践时间。
参考文献
[1] 马文元主编.刑事照相与录像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6.
[2] 周艳玲,蒋占卿.刑事现场摄影[J].教学设计.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06,3.
[3] GA/T582―2005.现场照相方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