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设计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26 22:0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象设计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形象设计专业

篇1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男| 25岁(1986年1月1日)

居住地:山东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10个月]

公 司:XX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行 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职 位:绘画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艺术设计

学 校:山东艺术学院

自我评价

多年持续原画创作,能熟练把握插画、平面设计与flas的要点。对于游戏中的人物设计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策划方案,设计符合描述的人物形象。美术功底扎实,专业知识全面,能熟练操作Photoshop、Illustrator 、flash、3Dmax等作图软件。热爱绘画事业,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尝试新事物,接受新的挑战!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目标地点: 山东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绘画师

工作经验

2011/4—至今:XX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 1年10个月]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手绘部 绘画师

1、负责设计人物形象并手绘完成初稿;

2、负责参与人物设定与场景设定;

3、负责动画场景的原画设计和色彩指定;

4、负责修正和完成人物设计的草稿;

5、负责人物建模,贴图制作。

---------------------------------------------------------------------

2009/3—2011/3:XX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 2年]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影视策划部 原画师

1、负责前期设计资料的收集;

2、负责绘制动画分镜;

3、负责人物形象三维效果的制作;

4、负责人物形象宣传片的flash制作;

5、负责协助开发动画项目的分镜头脚本,配合完成短片剪辑。

---------------------------------------------------------------------

2008/7--2009 /2:XX网络游戏有限公司[ 8个月]

所属行业:网络游戏

美术部 美工

1、负责参与脚本策划,设计与脚本相符合的人物形象;

2、负责人物形象、场景等的绘制;

3、负责建立3D人物模型,提高画面真实感;

4、负责编辑处理其他画面、图片等;

5、负责设计flash脚本,为其他部门提供支持。

教育经历

2004 /9 --2008 /7 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2

职业教育顺应新兴行业发展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美发行业的前进步伐。美发行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全国各地将出现不可限量的发展盛况。我国美发行业人员将会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2014年美发服务业产值超过1万多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年中,年均增长率为3.91%,目前行业人员规模超过1600多万人,展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空间。而美发经济市场的不断壮大和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必将会推动美发与形象设计技能专业的繁荣与昌盛。

中国城市化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身到美发事业,大大小小的美发店面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对美发市场来说,美发企业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一切皆应适合自己为上,正所谓“兵无常势”,适者生存。而美发业具有投资少,进入门槛低,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要求不高的特点,是吸收一些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群体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启动和吸收民间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

校企合作出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中国职业教育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个人办的私立美发学校培训时间短,学员只是受1到3个月填鸭式技术培训就上岗工作,学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掌握美发技术,实操能力差,因此从个人主办的美发学校学习班出来的学员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其结果可想而知。国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制三年,以往这种马拉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待在学校里学技术,学生的积极性极低,到企业工作出现了不适应企业的工作技术要求等。想走出这种困境我们要借鉴德国的先进教育体系,在师资选择、培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需改进;还要将理论、技能、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型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把学生融入企业达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教学效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工”与“学”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是订单式培养人才的途径,是校企结合的表现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重视复合型人才 在美发行业越来越正规化,市场需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进一步开发相关课程,如美学、心理学、营销学、绘画色彩、礼仪等各方面学科,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的职业教育日趋规范化,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这几年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中职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发展

当今的中国,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美发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基于种种原因,很多行业都是经历了衰败后再度复生的。美发也曾经是一个失败的行业,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它终于脱胎换骨,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一些家长们看准时机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职业高中学习美发技术,使其将来能自食其力。

宏观上讲,2005年对美容美发业是一大冲击,其原因在于专业人员的减少,社会需求量加大;但从微观上讲,却意味着消费者会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上享受更高层次的待遇,价格上也会更实惠。而我们的发型师则无论从技术、从业素质等方面都要面临着一次与国际接轨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发业也日益蓬勃。大时代的来临,大批的美发从业人员涌入,中国美发业在精神、文化、意识形态上犹如被唤醒的睡狮。美发文化的融会贯通,是大势所趋,要使之逐渐走向高素质品位、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路程,就要求各院校的专业教师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任教。

目前许多著名品牌涌入中国,他们为扩张市场占有率,几乎都大力推广加盟店,招聘技术纯熟的美发师来加盟开店,花样繁多。

对于我们这些由国家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美发专业,势必造成压力,一些不懂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到大型的营业店里学习美发技术要比在学校学得快,学得好,学得多,因此有个别学生在我校学了一段时间就溜走了。这些学生不知道要当好一名美发师是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技能不是短时期学成的。在营业店里学不到像一些心理学、美学、店务管理等知识。学校教育学生是全方位的,要培养一名优秀的美发师必须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的办学理念也在逐步向新形式发展,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的技能型人才,建立良好的运作程序,形成良好的口碑。真正想把我们的专业办好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其背后饱含着我们职业高中教师的心血和汗水的付出。在创业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知道“知识技术就像牛奶一样是有保鲜期的”,我们必须经常为自己充电,多学习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掌握较高的美发技术水平……必须摆脱浮躁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多吸收新鲜的、先进的美发技能,以敏锐的感觉,认清我们的教学和市场的需求,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导入新的教学理念,在赢得学生的信任、家长信任的同时又赢得自身专业的发展和飞跃。

加强专业建设的思考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美发专业作为培养美发师的摇篮,不仅要教育学生们学好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以前我们只重视教学管理,狠抓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忽略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工作后却发现自己的工作方法和顾客总是不相适应。根据对市场的调查结果发觉这样一个道理“要做事,先做人”。只有个人素质提高了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和适应服务行业的需求。在我的教学模式中,每天把精选出来的个人奋斗、激励、感恩、挫折等小文章以各种形式编入到教学内容中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比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带学生们去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孤儿院、敬老院等地方给那里的人剪头。在活动的同时我教育学生们对老人、残疾人、孩子要有耐心,不能怕脏、不怕辛苦、更不能歧视身患残疾的人,面对这些人我们要用温柔的语言、微笑的态度去服务。通过多次去这样的场所锻炼学习,同学们在加强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人与人的交往是用心去沟通,作服务行业的人要学会用关心、爱心、耐心赢得顾客的信赖。

提高师资水平 美发教育者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技优而教”没有接受过高层次教育培训,而作为美发的职业教育者,有着极强的引导性和示范性,我们经过严格的培训――末位淘汰――再培训的过程,逐步形成一支专业过硬、教学管理精良、理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职师资队伍。比如,我校对美发教师培训的方式是分几个方面,语言方面培训、心理学方面培训、美学方面培训、专业技术方面培训等,另外对专业教师的要求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专业高级教师证书或者专业技师证书,才能上岗任教。

专业建设探索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创办于1995年,我们的管理人员、师资力量、办学经验都经历了20年的孕育,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专业本着“以人为本、一专多能、合理定位、满足市场”的原则,坚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宗旨,以“做中学,做中教”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大技能训练的实效性。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讨论,为本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诸方面献计献策。我专业与延吉市多家一流企业合作,做到高质量的就业安置,毕业生供不应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大赛中,美发专业成绩骄人,得到社会的认可,达到学生满意,家长、社会都满意的目标。

业内外一直盛传美发从业人员是低年龄、低文化程度介入,紧接着一句就是“低素质”,妄自菲薄溢于言表。我认为尊重与地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低龄、低文化程度是事实,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考不上高中、升不了大学的学生,但这些并不代表低水平、低素质。在国外也是同样的现状,不同的是不断的学习、团队学习的观念造就了像沙宣、汤尼盖等优秀的品牌。有学历并不代表一定就有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代表过去,学习能力才代表未来。

众所周知,树的成长是不断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过程。向下,稳固树本身,吸收土壤中更多的养分。向上有更多的雨露、阳光滋润。这样,树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有感于树的成长我们应该设计新的课程体系,它包括经典的训练课、理论课、时尚的现场发型实操课、创意的发型设计课、开拓思路的世界名流派(沙宣、汤尼盖、日风韩流等)技术解析课、秀台表演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每个课程都包含发型设计、剪、烫、染等内容)。每课自成体系,都要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达到完美的技术水平,整个课程更是完美的组合。我们还应该聘请一些在美发界中有名气的专业人士来我校作专职报告和现场作秀,使学生打下稳固基础,开拓视野,成长为“专业发型设计师”,而不是理发师或其他。这些课不仅仅是单一技术提高的课程,它更是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融入了科学、专业的美发工作流程,形成适合中国发型师的教学课程,使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知识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结束语

职业教育不但教技术、技能,教学生懂得什么叫发型设计,而且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素质的自我提升,培养学生更多的基本功训练,培育美发业技能型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或.美容美发时尚报[J].学校论坛,2004(10).

[2]刘立君.树立发型师的职业形象[J].美容美发杂志,2005(2).

篇3

关键词:高校;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改革

一、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高校应当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在对课程进行具体设计时,可将之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一)知识模块

该模块是整个课程设置的基础,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个子模块:

1.公共知识。它是高校对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作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模块中包括如下内容:其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课程。对于高素质人才而言,思想政治素质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所以该课程是各大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增设时事形式与政策分析课程,借此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二,公共基础课程。具体包括英语、计算机和题目这三门课程。

2.专业知识。该模块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能力模块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以学以致用的原则进行设置,具体应包括以下课程:艺术赏鉴、人文素质教育、沟通技巧以及形象设计心理学等等。

(二)能力模块

这是整个课程模块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该模块中所指的能力属于专业能力,并非是指综合职业能力,这是因为综合职业能力应当是贯穿于专业课程体系始终的,而并不仅仅是通过一门或是几门课程就能够培养出来的。为此,在能力模块的设置上可具体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个子模块,同时还应设置技能实践模块。

1.基本技能。该模块中涉及的内容应当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基础知识,它的作用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打好基础。按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素描、色彩以及色彩设计应当是基础技能的重点环节。此外,由于形象设计的外在美也与皮肤护理有关,所以可将美容医学基础知识纳入到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模块当中。

2.专业技能。按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学生未来就业为出发点,该模块应设置如下课程:发型设计、美容技术、服装设计、美体技术、色彩与风格诊断等等。上述课程的学习,不但能够使本专业的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美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求美者的形体和肤质等外在特征,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化妆美容、发型设计以及服装服饰等方面的技术方法,有助于学生找到最佳的色彩与风格,为求美者打造出最满意的外在形象。

3.技能实践模块。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课程无异于纸上谈兵。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校应当设置技能实践模块,它的作用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能够将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此,针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学校应设置美容、化妆、音乐、形体等实训室,同时还应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其中美容与化妆实训室应当全天候为学生开放,并指派专职教师负责指导,借此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时间。例如,美容实训室在开放时,应以全校师生作为服务对象,学生可以对前来求美的师生进行皮肤类型诊断,并按照求美者的肤质类型为其量身定制皮肤美容护理方案。这不但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而且也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有利于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职业素质模块

设置该模块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心理、道德、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鉴于此,该模块中应包括以下课程:职业道德、形体训练、人体摄影、礼仪训练、美学欣赏等等。

二、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加快专业系统化建设

针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学校应当加快专业系统化建设,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应通过校内的实训室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与服务意识。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及实践能力显然是不够的,为此,高校除了应当在校内建设专业实训室之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借此来使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例如,高校可以组织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成立校内形象设计工作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形象设计服务,这不但能够使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且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服务与商业意识,为其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专业课教师应当将本专业的最新资讯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并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专业教学。例如,在时尚化妆、发型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专业教师可预先搜集一些最前沿的时尚资讯,并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时尚品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搜集的案例资料应当尽可能与教材内容相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三、加大实践平台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途径

现阶段,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日趋实践化,只懂理论而不懂实际操作的人才已经很难在社会上站稳脚步,尤其是一些以实际应用为主的专业,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正是其中之一。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当不断加大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借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途径,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首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载体,建立起完善的共享型资源数据库,将与专业有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优秀作品、试题、最前沿的咨询等上传到网络当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互相学习的平台。其次,高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将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到一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相关企业的设计任务引入到课堂当中,并将之与教学任务融为一体,让学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未来的岗位工作加以熟悉,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以试用人员的身份进入到企业当中,企业则可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际考察,经由双向选择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

参考文献:

1.霍美霖,浅析《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现代化”[J].时代文学.2012(24).

2.朱琴,《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

3.孙红霞,《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1(4).

篇4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方案;构建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91--02

随着社会的日益现代化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形象美的关注也从简单的发式、化妆发展到服饰的整体和谐以及个人气质的培养,“包装”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愈发重要,目前社会上形式单一的美发厅、美容院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美的高层次的需求。在许多大中小城市,专门对人的整体形象进行设计的企业已经出现并快速发展。而人物形象设计正是在该行业现有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较深厚的美容形象设计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很难胜任富有创意:以塑造人体内外和谐的整体美为最高目标的形象设计工作的需要下形成的一种技术。人物形象设计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形象设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进行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方案的探讨和研究;

一、教学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及人才培养规律,本教学方案从社会和学生的长远角度出发,以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为导向,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制定知识目标和结构、能力目标和结构和素质目标和结构,从而培养出能够满足我国美容与形象设计行业市场需求的高等人物形象设计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人物形象设计基本理论,具有较高审美素养,较强美容美体、化妆发式造型实际操作能力及人物形象造型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课程设置

围绕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使学生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我们将课程设置成三大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职业素质。

(一)知识模块

知识模块是指本专业学生所应必备的理论知识,将其分为公共知识模块和专业知识模块。

1.公共知识模块。公共知识模块是高校对所有专业均需开设的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工具,也是国家和社会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载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素质人才中最重要的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是各高等院校必需开设的教育课程。此外,我们还增设了形势与政策分析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综合素质。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及体育三门课程。

2.专业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所是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能力模块的基础,既要遵循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的指导思想,又要结合现实与未来。为此,本专业开设了艺术欣赏、沟通技巧、人文素质教育、形象设计心理学四门基础理论课程。

(二)能力模块

能力模块中的“能力”主要是指专业能力,而非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本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并不是某几门课程即能达到的,所以我们将能力模块又分为基本技能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两部分。

1.基本技能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是指本专业学生所应掌握的一些技能知识,为其专业技能课程奠定基础。根据本专业特点,素描、色彩、色彩设计是增加审美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素描、色彩、色彩设计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课程。而形象设计的外在美受损主要与不懂得皮肤养护基础知识有关,故美容医学基础也应列入本专业基本技能模块之中。

2.专业技能模块。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专业技能模块设置了美容技术、美体技术、化妆设计、发型设计、服装服饰设计、色彩及风格诊断等课程。通过这些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美学理论分析求美者的肤质、体型等外在特征,掌握和运用美容、化妆、发型、服装服饰等技术方法,最终找出适合的色彩和风格为求美者根据需要量身打造。

3.实践技能模块。实践技能模块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应用性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开展,本专业建立了美容实训室,化妆实训室,音乐实验室、形体训练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美容实训室和化妆实训室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定期有老师指导,以增加学生技能训练的时间。以美容实训室为例,在开放过程中,则是面对全院师生作为服务对象,学生可对前来的求美者诊断皮肤类型,并根据其肤质类型为其制定美容护理方案,利用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求美者实行个性化服务,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有机搭配,锻炼了学生作为一名美容师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三)职业素质模块

本模块旨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为此,开设了职业道德、人体摄影、美学欣赏、礼仪训练、形体训练等课程,使其在日后的职业岗位上表现出良好的职业修养。

(四)课程学时及实践课所占比例

在上述模块中,在课时的分配上,尤其是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分配上,本着以实践课程为主的原则。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课所占比例平均为60%。

四、各模块课程的学期进程安排

本专业的教育学制为三年,我们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课程模块的进程设计。一年级所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公共知识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为主;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接触美容技术、化妆设计、发型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同时继续保留公共知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二年级下学期引入美体技术、服装服饰设计、色彩及风格诊断等专业技能课程:三年级到美容机构、化妆品公司和婚纱摄影公司进行毕业实习,属于实践技能模块。由于职业素质模块所开设的课程均是比较独立的,所以此模块课程是穿插于各学期当中的,如形象设汁心理学、人体摄影开设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美学欣赏、沟通技巧开设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礼仪训练形体训练、礼仪训练开设在二年级的下学期。五、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包括两部分,即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分三部分进行,一是平时成绩,占10%;二是阶段考试,占60%;三是期末考试,占30%。任课教师应根据平时对学生,卜课出勤、听讲、平时作业等项目,给出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敦促学生全过程不放松;阶段考试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掌握部分进行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终期考试,采取抽签口头回答。实践考核采用平时考查考核为主结合实践技能大赛的方法。平时考查内容包括实训态度(10%)、实训室常识(10%)、基本操作标准化的掌握情况(70%)、实践报告书写的认真程度(10%)四个方面。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之和。

篇5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 美发与造型 教学方法 探究

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最为流行的专业就是人物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也是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朝阳专业。2010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2010年美容服务行业产值为2600亿元人民币,而且在过去的三年中,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机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年均增长率为31.91%,同比国民生产增长率总值的9.5%,从业人员高达1600多万名,更好地展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因为现如今婚纱影楼、形象设计、美容领域、化妆品领域等行业都需要专业知识较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吸引学生就增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而且现代人对美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时尚发型、高档化妆品、个性化服饰等方面,而是需要具备专业高度的人士对自身整体形象进行客观的定位还有设计,所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生很有前途,而且也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也被大家所关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有自己专业的课程,如发型设计、化妆、服饰搭配等课程,尤其发型设计是形象设计师入门的最基础课程,也是所有课程的核心。而发型设计是技术与艺术两者相结合的技能,发型师除了要有熟练的技术外,本身还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时尚的掌控能力。这就需要专业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决,如何上好这门核心课程的问题。专业教师要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起来,注重实践的教学环节,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具体的实践教学方式:

1 采用一种单元素练习的教学模式

把发型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分为一个单元素来进行学习,如按照发型设计的基本步骤洗发按摩修剪烫发、染发吹风造型整理发型等练习,即为单元素练习。学生分别把发型设计的每一个步骤的技术和技巧按照单元素练习的模式分别都熟练的掌握,掌握后再把这些单元素的练习融会贯通整合到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发型步骤。每有一个新的单元素练习的时候,就需要让学生把以前的练习都要再实践一遍,然后再进行下一项练习,这样即可以温故知新,又能强化学生美发的技能,从而真正意义上能达到融会贯通,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 在教学中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就是在一个单元的练习中先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实践教学来论证之前的理论是否符合,从而达到使学生记忆深刻的目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记得所学到的知识。

3 在教学中逐渐形成学生练习+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教学互动模式

学生如何能够在互相攀比的气氛中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点,就要根据老师最后的点评了解自己的在这节课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己的不足点。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课堂示范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更加生动的体现美发技巧的应用。为了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就要经过两组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4 教学内容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又关注时尚前沿内容的开发

因为时尚发型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的技术,无论是技法的运用、色彩的搭配、风格的表现等方面都随着流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老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把握时尚的脉搏,教师在准备教学资料的时候要选择能够影响学生欣赏水平的资料,老师要提前准备好电子和纸质等发型造型图片,搜集一些有代表性和欣赏价值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这也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5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先模仿后创作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上课初期,老师要教会学生对技术要领的掌握,这个阶段老师应该让学生多临摹一些基本造型来提高学生对发型技巧和色彩的运用能力,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示范后进行模仿性的操作,教师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后,学生就会逐渐掌握基础造型,然后在基础上进行各种风格的发型变化。

6 在专业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作为一名优秀的发型师,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首先要让顾客对发型师产生信任,才能顺利完成后面的美发造型工作。学生们必须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顾客讲解这样做的目的和优点,还有就是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培养快速并准确的观察人的能力,帮助自己判断模特的性格,气质,皮肤等方面的特征,以此来确定造型的风格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发型师的综合素质。

7 通过鼓励学生参赛、课外实践等教学辅助手段,巩固学生的技能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校自主创业,在学校进行创业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能为全校师生服务,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工作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也是事半功倍的方法。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过: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充分说明了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中检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尺。在2012 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获得了金奖的优秀成绩,本专业的其他学生就积极向获奖学生看齐,利用课余时间自觉的练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为参加以后的比赛做准备,也能锻炼学生意志,通过高端的高水平的比赛开拓他们的眼界,弥补自己的不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更加坚定,因此会下定决心做一名合格的形象设计师。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牢固的掌握美发技巧,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通过改变一些基础美发课程的上课方式及如何实施实践教学环节,这样为学生成为今后时尚界优秀的形象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010-2015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报告,2010年12月.

[2]崔智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基础化妆课程实践教学八法[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 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91-01

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专业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是各个学校示范校建设的核心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等。和其他师资队伍建设一样,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也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实,优质的师资不能完全通过引进人才来解决,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着重培养,尤其是使年轻教师迅速成为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双师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是指那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实训的教师。这些教师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不至于盲目学习,又能学以致用。

笔者在参与示范校项目建设中,作为美发与形象设计的“双师型”教师,也同时负责着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资料方面的工作。本文就是结合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的示范校建设工作,简要谈谈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些有效方法。

中职学校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师资来源和其他专业不同,开办这个专业的师资几乎没有。这就为示范校项目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大难题: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师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进行了探讨。

一 学校层面要高度重视,制定激励措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学校结合示范校建设这一契机,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了学校工作发展计划,制定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明确目标,分步实施,确保“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学校需要建立完整的体系并提供奖励。通过这些激励措施,促进教师走“双师型”教师道路,在业务上尽快提高自己,从而尽早地走上工作岗位。

二 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及培训,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努力拓宽专业教师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同时还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组织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日常教学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我校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多次参加了国家级、市区级的各种培训。这些培训为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 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校企合作,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在共同制定、实施、评价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或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聘用和培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制度化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合作行为。

校企合作,可以改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和企业需求顺利接轨,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可增强其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新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教师的教学知识方能满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教师参加校企合作,适应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升了自己的“双师”素质。

四 通过产学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建有学生生产性实训基地,有的学校还有依托行业企业、企业集团、行业协会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这种产学结合模式以真实的环境为依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还能培养广大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尤其是教师的实践技能。从我校建立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自有生产性实践基地――“水之语美容美发会所”的作用看,这方面的功用就很明显。“水之语美容美发会所”不仅为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训场地,更让部分“双师型”教师在这里锤炼了技艺。

五 聘请行业的佼佼者作为兼职教师,提高本校教师的“双师”素质

中职学校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来说,也是开拓自己职业领域,增加自身专业理论及教育技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形式,为将来成长为企业培训师打下基础;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聘请这些专家、技术骨干到校担任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指导校内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甚至可以让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结成对子,多方面、多途径地培训专任教师,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形象设计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背景

传统形象设计专业课教学中,学校往往将专业课程机械地分为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理论课教学以“灌输式”为主,操作课中则采用“依样画葫芦”的方法。表现活跃的总是班级里少数几个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对大部分学生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在倡导教学由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向素质能力转型的今天,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这样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形象设计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上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活动,其中就触及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改革。改革后,课堂教学通常采用以理实一体、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教学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开展,以够用为原则讲解实施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促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有的教师曲解了新课改的本意,只是机械地将理论教学拉到实训室,人为地将教学过程分为四阶段:理论教学、操作演示、学生操作和考核评价。初看这四阶段安排较为缜密,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

1.理论和实践并未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一次形象设计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安排前面几节课进行理论讲解,约占一次课的三分之一,后面几节课让学生进行操作,约占一次课的三分之二,假设一次为6个课时,那么理论讲解占2个课时,学生操作则占4个课时。这样一来,理论和实践相隔的时间差是缩小了,但是理论课到实践课的时间跨度还是比较长,对学习能力较弱的职高学生来讲,在进行实践操作时,理论部分可能已经遗忘了大部分。下表是笔者对本校2014级形象设计1班和2班的调查数据,结果正说明了这一点。

2.理论讲解过程中仍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

理论讲解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种模式下教学方式单一,互动甚少。虽然教师决心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倾囊相授,但是终因学生自控力和学习主动性不强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甚至出现部分学生根本不领这份情的现象。于是,在理论教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传统课堂中常见的现象,直接造成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继而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埋下隐患。

3.学生操作阶段课堂管理呈一定的无序状态

相比沉闷、乏味的理论教学阶段,操作阶段可算是轻松、愉悦的。在这一阶段中“活动”的学生也才开始真正“二活”起来。一活:教师在分组时通常随机以两人为一小组,小组轮流操作,轮到操作的学生自然就动起来了。二活:由于形象设计专业设备普遍偏少,大部分学生需要等待操作,这么一来大部分学生就开始活起来了。这样一来学生是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了,课堂也变得愉快起来了,但是由于职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使课堂走向了另一极端: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住”了,教学“控制不住了”,教学质量反而降了。

4.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层次差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基础好的、先掌握的学生便开始无所事事,讲到较难处时基础薄弱的学生听不懂则干脆不听了。总之,整个理论讲解阶段总会有这么两部分学生交替轮“休”。

那么,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组织、实施不够科学;教学观念、方法不够得当。

三、提高形象设计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1.重组理论与实践,使之有机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2+7(2+3+2)+1模式,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对时间的划分:“2”是指教师布置项目任务、目标及要求和安全教育等不超过本次课“20%”的时间;“7”是指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和教师教学的时间不得少于本次课“70%”的时间;最后的“10%”时间学生用来反思。其中,括号里的2+3+2的含义分别是:“2”是学生自学时间占本次课“20%”的时间,“3”是学生讨论时间占本次课“30%”的时间,第二个“2”是教师讲解占本次课“20%”的时间。第二层含义是对内容的要求进行划分:“2”是本次课的“20%”内容需要了解;“7”是本次课的“70%”内容需要掌握;最后“10%”是提高内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学完后可以选择此部分继续提高。

在课堂组织开始后,教师给出项目任务、目标、要求、所需的理论知识材料和操作技术规范。接着,学生分组进行自学,并讨论项目知识重点、难点,当遇到困难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把这些内容罗列、归纳出来,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插入式讲解。这样便无形地将理论讲解插入学生实践操作中,而且讲解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聚精会神听讲的学生自然多了,课堂纪律也自然好了。

2.重建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组间互竞的态势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组内互助、组间互竞的空间,从而为全体学生搭建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在分组时应注意四大原则:(1)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一定比例搭配成组,一个小组通常由8人组成,其中3人为优秀生,3人为普通生,2人为困难生。(2)组内设组长、副组长及纪律监督员等,组员均负责一项或几项事务,进行定岗定责任。(3)组长和副组长实施应聘上岗制、任期制和轮换制。(4)每个组都必须有自己的组名、发展目标和格言。

以学习小组开展教学,课堂组织环节可包括任务布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出问题、教师讲解及演示、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学生操作、考核和总结提高等环节。即,在教师布置好项目任务、目标和要求后,各小组根据提供的项目书,以自主和互助学习方式学习项目理论材料及操作技术规范,消化并掌握通过自主和互助学习就能弄懂的知识,同时列出需要教师讲解、指导的知识难点,在教师讲解和演示后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最后分析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自我总结提高。

3.改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活动

(1)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扮演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合作者,引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共同探讨所需的知识内容,一起实施项目任务。(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与学生人格平等,即要保持必要的威严,又要努力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3)教师要平等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要根据班级中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置相应难度的任务和话题,尽量顾及全体,使教学任务和话题在学生中得到放大,以形成共振。

4.加强课堂管理,促使课堂有序

有序的课堂纪律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制定课堂规则,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学习习惯,营造稳定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制定的课堂规则包括:课堂中必须按指定位置坐好,没有老师的批准不得随意走动;必须按照项目要求和实施方案严格执行;组员应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不得做不相关的事情;组内成员必须互相帮助完成项目任务;老师在组内或全班指导时所有本组成员或全班同学都得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听讲;学生发言时要面向同学,其他同学则要目视发言者,等等。

5.提高教学技巧,使课堂有趣生动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使课堂有趣生动。比如:在提问过后要学会等待,因为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一般在三四秒以上,此时即有学生举手,也不要急于让他回答。因为此时的静默是学生脑力劳动最紧张、最活跃的时刻,要利用这段时间让大部分学生都加入思考问题中来。学生回答问题后要适当延缓评价,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及答案的由来,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思路作具体的评价。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职高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这不仅关系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也关系职高形象设计专业存在的价值。虽然摆在面前的困难和问题错综复杂,但只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明确目标和方向,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策略,不断努力和奋斗,职高形象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之路上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小型企业;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情景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75-02

一、高职高专会计教学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原因

1.高校会计专业设置严重“撞车”,迫使高职高专院校寻求新的切入点。2010年中国大中专院校近700余所,开设了会计专业的学校超过350所,社会上会计从业者亦超过1000万。这就迫使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建设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教学方式改革,找准人才培养的切入点,以满足工作岗位对日益增加的毕业生的要求,树立自身会计专业的品牌优势。与此同时,高校、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的财务岗位基本上已被财会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占据;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金融企业会计人员总量基本饱和,根据优化人员结构的需要,硕士研究生和重点财经院校的本科生是重点选录对象;大中型民营企业对会计专业选择则趋向本科院校毕业生;小型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则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财会毕业生开拓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那么,从小型企业的需求入手是高职高专的主要选择,这既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事实。

2.中小型企业的强劲发展为会计岗位提供了就业机遇。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全国大多数的城镇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型企业日益规范、完善财务管理体制,迫切需要专业人才打理财务、管理、内控等事宜,满足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对人才的需求也表现得求贤若渴,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的机会。

3.社会对会计人员层次的需要。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目标有所区别:重点高等财经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培养对象面向中高层财务管理者;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对象侧重中低层财务人员,由学校培养后经社会实践向中高层财务管理者发展,侧重人才的应用性。从社会整体来看,虽然那些简单操作型的会计人员日趋饱和,但是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也日趋旺盛,在小型企业这个领域做好文章,是加快高职高专会计学专业人才模式改革的动力。

4.以小型企业为“跳板”谋求更好的发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小型企业整体特点的写照,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具备全面的财务知识,而且要具备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是多面手、“管家婆”。会计人员在企业锻炼2~3年后,财务专业知识基本能够应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同时以企业实践弥补学校教学中的不足,锻炼的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等为日后向中型企业中高层财务管理岗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中型企业中,刚进入企业的会计毕业生一般会在某一岗位上干上几年才能轮岗或晋级,接触会计业务的范围窄,业务性质单一,很难做到通盘考虑全局,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不利于全面地拓宽专业知识。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则不同,接触的面更广、更宽,与工商、税务、银行、行业协会等部门打交道的机会多,在企业中能够学到的知识更多,加上自身的努力,反而更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小型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1.小型企业会计人员基本素质要求。小型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法律知识、经济观点、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EXCEL知识)、对外交流和人际交往与书面写作文字能力。通常情况下,会计人员都会参与一些重要的经济活动和交际场合,为企业主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会计人员在不同的场合就得充分表现出不同的能力,相应的财务主管、财务经理不是学校培养的,而是通过企业大量实践锻炼的结果。

2.基本技能要求及分析。小型企业需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正确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编制会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与决策,并有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技能;处理纳税问题、办理报税实务的能力;进行成本核算、分析会计报表并有设计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技能和内部审计能力;编制财务预算能力;投资和融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和系统的训练以及大量的实践才能实现。固然,刚毕业的学生不能完全达到这种要求,但是经过小型企业的锻炼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技能,达到高素质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实质上具备上述两种技能和能力的会计人员就是标准的会计人员,是具有全面会计业务能力的会计人才,也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会计人才,是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会计人才。

篇9

关键词:课程现状;项目架构;业界流程

一、专业建设历程回顾与问题讨论

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前身实际上就是有相对比较长建设周期的“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特设专业目录下的一个新的专业其实已经经历了一个包括思辨、描述和建构的全部过程。各个开设有本专业的院校都在“同质异构”的专业建设道路上探索了很长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提出命题、发现学科规律和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过程。大家都从盲目跟风办专业的阶段过渡到如何提高办学品质,如何在实行“完全学分制”修学体制环境下,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的阶段。可以说现阶段专业建设的“瓶颈”效应已经凸显出来,鉴于此,本文就艺术与科技专业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如何形成有效的突破作些分析。

1. 新专业建设背景

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建设实际上是得益于业界的快速发展。业界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在产业规模和未来发展前景上都相当乐观,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未来都会有比较高速的增长。随着各地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及对产品、技术、服务的需求大幅度的增长,加之我国“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的推进,都会推动业界的快速扩张。在不到20年的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的举办,产业无论是文化传播需求,还是产品技术推广的带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的会展经济从规模效应逐步导入到品质效应上来。因此,产业发展也同样存在文化传播层级和传播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展“瓶颈”期。所以,产业发展将对与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新一轮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这个要求相对于专业建设初期会更加具体、更加系统。

2.“双基”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方式

所谓“双基”主要是指开设艺术与科技专业的院校课程设置中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这两类课程在课程设置总数中占比都在70%至85%。而综合性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总数中占比却相对较少,通常不到10%,这类现象在各类本科院校当中相当普遍。而随着各个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在教学主旨上强调其开放性、实验性、多元性的论调的不在少数,但仔细阅读其课程设置内容会发现这些时髦的词汇很难对接教学实践。本科四年课程内容中将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点纵向切割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然后再依据业界的运作流程分隔成横向的多个具体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这样就会造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被人为地割裂成细小的专业知识团块。由于缺乏综合性的课程将这些团块作整合,使得学生很难在四年本科阶段中完整地解决专业问题。其结果就造成“熊瞎子掰玉米”现象的发生,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一小部分课程内容会被接受,这也是艺术与科技专业“双基”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果从业界项目操作流程来看上述问题,就会发现业界为什么对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毕业生有那么多的质疑。我们回归到业界项目操作流程中会有一个清晰的路径:获得标书―研读标书―场地踏勘―策划文案―功能分区―展项分布―流线组织―界面形态―技术表现―初步方案―开标。第一轮初步设计方案的工作内容结束。如果首轮投标获得深化设计的机会,在下一轮的方案深化设计中还会集中在场地状况与展项内容的结合度上。进而会在技术执行环节与展现信息内容组织上加大工作力度,直至最终投标成功获得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机会。这是一个完整的链状结构,每个环节都与下一个环节紧密相连。本科教育虽然不能完成一个通才的培养目标,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对应业界项目操作流程,尽可能地在控制场地规模和展现内容上,依据链式结构的项目操作方式来反复训练学生的策划、操作、控制、表达等综合能力。强化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课程内容里的约束性条件,增减课程难度。这样的结果能缩短学生在业界适应时间,完整实现“门对门”的专业人才输送。这样的解决方式既可以解决知识结构人为割裂的问题,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可以得到反复的锤炼。

3. 业界的发展与课程结构的错位

业界的发展是动态的,而且一个周期会很短。新的材料、新的施工工艺、新的交互设备、新的表现方式都会促进整个设计方案的观念更新。如搭建材料的更新会使整个展示空间的结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这个领域的变化周期通常需要一年到两年。而一个教学大纲施行周期通常要四年,虽然大纲执行期间可以微调,但是课程内容相对于业界的发展状况是滞后的。尤其是展项中的数字交互设备,每一年度都会有比较大的技术升级变化,如果以四年为单位可能就会形成很大的“代差”。有鉴于展项核心数字交互设备有如此大的变化,会导致展示空间功能与尺度关系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搭建结构、面材、数字展现内容制作等一系列变化。这些现象在业界是“常态”,如果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总是自说自话的话,很难得到业界的认同。鉴于业界的“常态”,关于艺术与科技专业课程设置的错位关系一定会存在下去。随着业界发展节奏的加快,这样的错位会被人为地放大。对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到了必须打破这样的结构性错位的时刻,需要寻找一条不同的发展路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项目课程的架构与学分对应关系

项目课程的推行其实很早就在设计教育中广泛应用了,我们把这样一个课程内容放在教学实践环节当中,而欧洲和北美则统称为“workshop”,中文的译名为 “工作室”。关键是形式相近,而实际的内容则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的实践环节大多数是用来完成正课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比较多的院校是教师将学生放在电脑机房,教师巡视辅导的内容是正课只是讲授的内容被学生“数字化”深化而已。作业的内容也多数是教师虚拟的一个项目内容,参与社会实践多一些的教师也会将自己的校外项目内容移植进课堂。完全没有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过,随机性很强。“工作室”的内容是经过对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成果提交的深度和成果的平台,进而还包括成果的专利申报,以及推广和应用都做过详细规划。学生和教师在工作室环境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团队,与学生未来的职场环境相近。

关于“完全学分制”本科修学体制是一种把学生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现行的学分基本上从属于课程设置,由于前面描述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学生在选修学分中就会造成专业知识难以系统掌握的问题发生。

1. 项目课程的基本架构

我们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会展空间系统规划设计”课程为例:总学时为64学时,4个学分,通常会安排在第6个学期的下半学期。但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几乎涵盖了选修课程中的大多数内容,也对应了业界的项目操作流程。因此,课程具备成为项目课程的客观条件。就此课程成为项目课程的构成而言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透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六年的“城市主题设计工作室”合办经验来谈主要的成功要素得益于问题提出。课程内容严格意义上是要对应业界问题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广度,对应“会展空间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的问题也必须提出诸如。“如何创造快乐的体验空间?”“如何使用可视信息编码技术平台创造个性化信息体验空间?”

(2)技术路径。就像我们进超市选购食材一样,准备晚餐的口味决定了采购清单内容。 同样,在寻求技术路线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可以实现效果的技术承载平台。也就是各个空间界面上叠加上去的交互设备的兼容性和实现最终效果之间的平衡。

(3)成果。以往的课程成果的提交就是刻张光盘存档尘封在档案室。对于课程成果依据过往的经验我们有两个大的平台:一是政府公共资源平台,如公开专项展览、纵向项目申请;二是对于课程成果的专利申报。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浅层次的外观专利申报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技术需求,应聚焦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层次上来。

(4)开放平台。除了要打破专业领域的限定,更要立足于国际化的平台上思考课程问题,要用开放、跨界的眼光来审视课程的结构,立足于城市尺度下的综合型设计思考。针对“艺术与科技”专业宽领域的专业特征,谋求更为宏观的课程成果内容,服务于未来会展艺术与技术领域。

2. 项目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源

对于“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教学资源筹划与建设是不能完全沿用艺术设计学科传统思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专业的知识覆盖范围宽,而且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要求扎实,成果的技术表达规范要求程度较高,在形成设计理念以前案头分析材料涉及内容也较多。实际上这是一门宽知识面、重基础知识和强调规范的成果表达的专业。所以,需要配置的教学资源也要落实在成果的执行环节的对应上。鉴于此,下面将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的配置分成三个部分叙述:

(1)强调与业界适应性的课程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之初必须建立一个课程信息资源库,资源库的内容涵盖了课题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课题资源中囊括前瞻性、实验性课题,如特定材料的构建空间的结构与表皮,视觉信息内容展现、辅助制作、交互技术,产品市场营销与策划。

(2)强调项目课程的流程课堂环境建设。这个部分的建设重点是将国内现行的业界通行的招投标制度分阶段形成在线课堂。围绕着项目的内容进行从讨论、草图、观摩、初步方案、评图,再到深化设计、模型制作、视频制作、文本制作、PPT汇报文件制作,直至方案汇报。这个部分的建设主要是教学空间的功能对应上。

(3)围绕着项目内容,引入设立对应的人机交互功能性测评设备系统。系统的建构要立足于学生可以自主设定测评内容与测评方向。

篇10

【关键词】电子竞技;平台;媒体;相关产业链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截止至2015年全国共有9700万电竞爱好者,电竞市场产值超500亿元。而由国家体育总局带动的电竞赛事,目前已有四项;各类省市级赛事已有数十项。2016年9月22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对电竞产业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提及电竞已成为大学专业,并有望玩进奥运会,这都是过去社会所无法想象的。报道中提及,教育部于9月增补了13个专业,将于2017年实行,其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一、中职开设电竞类专业的背景分析

一个特别爱好打游戏的孩子,发现我们学校有游戏动漫专业,来报了名,读了没多久,便坚决要求退学,家长在与班主任的交谈中非常无奈的询问:什么地方有打游戏的学校呢……此事一度成为学校的笑谈。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并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群体,孩子沉迷游戏曾经被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被广泛关注,各位专家们各抒己见,想尽各种办法来挽回“失足少年”。由此可见,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将电竞看成不务正业,电竞行业也不为大家所接受,而随着电竞业的发展,有很多电竞爱好者不但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还从中得到了彼为丰厚的物质回报。记得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个就业于电信的学生,月薪能够达到3万。这件事对老师们的震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甚至于大家都非常自豪的把他当成典型事例来宣传。一个中职学生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收益的学生毕竟不太多,而电竞行业中,这样的收入水平比比皆是,甚至于年入上百万的也是非常之多。也许有人会说,电竞行业的佼佼者才会有此待遇,电竞行业的普通工作人员也和其他人一样,拿着普通的收入干着辛苦的事,但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要努力付出才能得到好的回报的。在有的行业,如论如何努力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这样高收入的机会,而在电竞行业却有这样的机会。

虽然中等职业学校近些年通过拓宽学生的深造渠道,办了高考班、五年制中高职对接、3+2专科对接、3+4本科对接等多种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但除了这少数的生源,大多数的生源仍然来自于不爱学习的、被普教淘汰后的途径,其中不泛经历家庭变故而变得不爱学习的聪明伶俐的孩子,随着电竞产业的发展,这些学生中有很多都沉迷于各种电竞游戏中,这些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其学习状态并不会有所改变,依然通过各种途径去延续自己的爱好。

电子竞技对反应速度和专注度要求最高,年龄一大,这两项下降很快,生理正常的人在16到21岁是反应速度的巅峰,也是最适合从事电竞项目的年龄,这种状态大致能保持到25到26岁,从那之后虽然经验在进一步积累但瞬时反应和操作已经开始成下滑的趋势,一旦到了30岁左右,就有力不从心的不适感,精力的不足也无法保持高强度的赛训水平。而中学生的年龄正适合判定自己是否适合电竞行业。

教育部将电竞列入大学专业,并不仅是解决学习等方面的担忧。其实很多电竞选手退役后也在其他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早先一名知名星际选手,目前就已经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数学教授。其实,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在教学中不难发现,会打游戏的孩子,其学习的反应速度和接收力远超那些埋头苦读的学生,这个在我们高考的专业技能考试中就有明显的体现;我们有很多老师也说过自己的打字速度是通过打字游戏练起来的。随着教育部将电竞确定为大学专业,意味着电竞行业被国家所认可,正逐步走上运行的正轨,我们是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脉搏,转变我们传统的观念,把握住中职学生的年龄优势,让“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多一个选择,让他们去努力、去付出、去偿试电竞之路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是适合自己的,可以坚定的走下去,如果不适合自己,可以静下心来学习其他知识,而且,热爱电竞的孩子,反应比常人快,如果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认清自我,转而投入到计算机其他知识的学习,其操作能力比其他人强,学习也更快捷。

二、电竞产业中的岗位

电竞行业发展到现在,是越来越向传统体育行业学习,人员的选择也是,会倾向于有传统体育相关经验的人担任俱乐部工作,其他的自然就是综合能力越高越好。在岗位的招聘上,电竞行业相对封闭一些,之前主要依赖于电竞圈内的流动,行业内朋友的介绍,现在公开招聘也逐渐多了,现在各个俱乐部都比较缺乏的是教练,以及心理分析师,职位的需求还是挺大的,但是专业的岗位很难找到专业的人。电竞俱乐部的工作分的比较细,一般有:选手、领队、教练、翻译、心理分析师、数据分析师。除此之外,电竞行业让人瞩目的高收入职位还有电竞主播等媒体类。

三、中职开设电竞类专业的一点设想

电竞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一个新兴的产业,自然没有成形的课程体系,若要开设此专业,需要在实践中摸索,逐步改善、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由于电竞行业岗位特殊性,管理方面的岗位,因为涉及人的综合考量,所以这个部分一般不会对外招人,都是内部选拔的,作为俱乐部不可能去招个陌生人来做选手管理,这个很好理解。而翻译、数据分析师、心理分析师这样的岗位,是中职生自身的学习水平、阅历与心理发展都不能胜任的。

中职可以从培养选手和主播两个方向入手,学生生源首先是对电竞非常钟爱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一定要明白选择电竞对自己的人生的意义何在,是坚信可以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做出一番成就,还仅仅是通过游戏是逃避压力重重的现实生活?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学生生源可以是比较热爱电竞,在语言表达上也有一定爱好与天赋的孩子。假设,电竞专业为计算机专业部的一个专业,对于入学的孩子预先跟孩子和家长进行沟通,会对这一批孩子花一个学期,甚至一年进行高强度的电竞集中培训,以确定孩子是否适合这个行业,以及确定孩子是否能将其坚持下去。在这个期间,孩子除了正常的体育锻炼,其他的时间全部花在对电竞赛事的观摩、分析、学习与练习上。经过这个期间后,班级可以分流。对于勤劳又有天赋的孩子,组织其将电竞集训继续下去,并积极参加社会上的各种电竞赛事。另一些经过这个过程,发现自己确实技不如人,但口才还不错的孩子,可以开设主播方面的课程,另外再开设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使其在毕业就业的时候有更多的可选择性。还有一些技不如人,口才又不好的,可以加入其他专业学习其他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电竞和社会上形形的行业一样,只有一定天赋、强韧的信念、艰苦的练习,才有可能有所成就。目前社会,太多的年轻人在职业电竞的圈子里进进出出,真的可以留下来的还是那些信念最坚定的人。能够为了展自己所长坚定的把这条路走下去的人,即便是退役之后从事其他的工作,因为了坚定的信念,也可以做得很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