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4-04 08:4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物业行业在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各种需求,因为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就是谁开发,谁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物业管理模式开始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因为只有这种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才能让物业服务企业朝着高质量、高水准的方向前进。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实施和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
准确的说,ISO9000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质量管理的最佳工具,到目前为止,已经被不同的地区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主动,让整个管理在内部得到完善和约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把顾客当作中心,把质量管理的效率当作最重要的指导思想,让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更加有益,能够让整个企业的目标更加名确,企业各层的管理人员定位也比较明确,因为这样就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
二、我国对ISO9000质量认证现状
根据有利的数据统计,在1994年之前,很多企业都没有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企业中,没有进行ISO9000质量认证的企业占了少数,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ISO9000质量认证是一套趋于国际化的质量管理标准,它集中了比较多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包括了多个领域,比如农业、教育行业、建筑行业、医疗行业、科技行业等等整个体系的发展及其迅速。而物业管理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如果ISO9000质量认证能够很好的应用到物业管理中,不管是整个物业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体系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能够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体系,它主要是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这个体系能够保证各级的职责明确,让整个服务过程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换句话说,就是物业服务企业的各个环节都是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和运作要求进行的,比如市场的开发、服务的提供和最后的服务的改进。这样可以让整个物业服务企业内部的管理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有利于保证顾客和社会的需求和要求的质量
根据ISO9000质量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比较完善和健全的,因为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出发点是服务,从服务出发,才能让整个管理体系达到完美的状态。一个成功的企业首先要有明确的企业目标,物业服务管理企业的义务就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服务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根据服务的要求设计服务和提供服务,这样的组织管理是比较清晰的。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满足了“顾客至上”这一原则,让整个服务组织体系的运作更加顺畅,减少了服务质量的变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三)有利于物业管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服务管理企业中的应用,能够让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一个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自然会获得更多顾客的信任,选择相信这个企业,这样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是有影响的,让企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让整个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经营步入正常的水平。但是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是从长远的地方考虑,把企业的发展放到第一位,结合近期的企业经济效益,让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更加长远。
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选择试用标准
我们可以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颁布和推行看作是服务行业的一大进步,因为这个体系的推行让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行为得到最好的规范,同时整个企业内部也得到了很好的转变,比如物业管理企业的员工素质得到了提高、物业管理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升,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很好的服务,合格优质的物业管理能够满足更多业主和社会的需求。物业管理行业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是属于服务业。
(二)物业管理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把握的特性
一个企业想要做好管理,首先得从员工内部开始,员工本身做好了,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就会具备更强烈的服务意识,自己也能够把握住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也让整个物业服务企业存在的不合格、不规范的因素消灭掉,整个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成本就降低了很多,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都知道,物业管理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所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时候应该要把握以下几个特性: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是人;物业管理服务是看不见的;物业管理服务是一次性的,并且服务不能够储藏;物业管理提供的服务是多样性的。
(三)物业管理企业实施ISO9000标准的做法
1. 聘请顾问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并且带有很强的理论性,所以物业公司在最开始实施这个体系的时候应该聘请比较专业的人士,作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专业咨询顾问。聘请专业咨询顾问的目的是让整个物业公司建立和实施符合公司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让这个管理体系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2. 任命管理者代表
当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中实施的时候,整个企业应任命一个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领导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导入,这个体系在物业管理中的导入,领导能力的强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般管理者代表都会由副总经理来担任,他主要的职责是:组织协调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检查及报告整个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协助主要领导进行持续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 建立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
什么叫做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呢?其实指的是整个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制工作,而文件编写具备以下几个要求: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满足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达到物业的实际水平;注重物业管理的行业特点;文件的编写要具备可行性。
4. 员工的培训
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之前,整个企业应该聚集所有员工召开一次会议,必须让所有员工了解和知道质量体系系统,让所有企业的员工为整个体系的推行做好准备。对员工的培训应该从最基本的开始,首先让他们了解培训的内容,然后对整个文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让员工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5.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当整个物业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能够对整个企业产生比较打的影响,比如它的声誉、规范管理以及服务水准等等。所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是具备很重要的意义的。
6. 对整个体系的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当发现物业管理工作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应该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所以一般情况下质量体系文件应该进行每年的修改。
五、结语
物业服务企业要想更好地适应市场,或者更好的满足业主的需求,就必须拥有一套优秀的服务管理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能够让服务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也让服务质量不稳定的现象逐渐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能够让物业服务企业取得最大的进步,然后一直处于不败的地位。物业管理企业要想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就必须说到做到,把服务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2]王超,杨飒.地方性高校教学管理引入ISO9000体系的可行性研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
篇2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高职院校;实训中心
作者简介:肖军,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8-0046-03
一、ISO9000系列标准
(一)体系介绍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7年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其中包括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标准,这六项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
(二)特点
ISO9000族标准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如ISO9001标准特别强调了过程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特别强调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它指出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和法制管理氛围。对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性教学管理的现状
各高职院校对实训中心对如何提高实训效果都加大力度管理,对实训中心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仍存在不足。
(一)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各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训内容基本上是整齐划一,如:收音机安装、单放机安装、各类趣味电路安装等。没有专业区分,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组合内容,在学生培养方向上没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与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没有连贯性,因而也就没有起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目的,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验证性实验不仅需要大量的精密仪器、仪表,而且实验结果还不一定精确。
(二)指导教师创新精神欠缺、责任心欠佳
由于教学工作量增加,许多教师没有用足够的精力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教师创新意识不足,很难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目前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强调较多,而对其实践能力要求不高。尤其是把实践技术队伍视作“教辅”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把一些不能胜任理论教学的教师、低学历的人员安排到实训中心工作。
(三)实践教学管理方式落后,师生缺乏竟争意识
高职院校多数是近几年中专升格,校内实践基地仍借鉴原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不仅管得过死,条条太多,而且由于缺乏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因此严重影响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校外实践基地学院几乎无法管理。
(四)实训效率不高且设备损坏率较大
实践性教学是学生理论与现场桥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触刚起步,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过程。学生还未完全建立一个现场概念,许多仪器设备不会使用,大部分学校都是使用综合实验台分组做,一次实验课做下来真正自已动手完成学生约为60%,其他的学生多在一旁观看,效率不高。由于学生对实训设备初步认识及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易插错线、用错电、开关打错位等状况,设备损坏率较大,加大了实训中心工作人员的维修量。
(五)考核的随意性较大
一些院校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或没能真正落实。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极少有学生实训课不及格,更不会因实训课不及格而毕不了业。因为学生本身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又没有必要的压力,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看重实训课,实训效果不佳,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各院校也不存在对实训指导教师的考核,从而造成指导教师实践性教学的随意性较大。
(六)指导教师的目前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的管理普遍采用的是岗位责任制管理、量化管理和目标管理。这些管理模式在管理体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量化管理是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引入量化指标,使对工作人员德、能、勤、绩的考核由模糊的软指标过度到明确的硬指标,明确责任,起到了有据可查的作用;实施的目标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是运用激励控制等手段使工作人员了解个人明确的工作目标,强调有效的个人努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它们对实训管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管理体系常常偏重于活动结果的考核、控制和处理,其管理体系自身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造成了其管理功能的局限性。对伸缩性较大的工作质量不易控制,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只考虑定量则缺乏公平公正。
三、ISO9000实施的意义及程序
(一)意义
ISO9000通过认证的企业在企业管理水平、质量信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等,使企业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如果将ISO9000引入高职学院实训中心的管理中,能够确保实训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符合原则和标准,用科学管理体系确保服务质量,使实训中心的工作失误控制在最小程度,明确各个环节的接口,注重各环节间的信息交流,使指导教师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有一个明确科学的依据。笔者认为ISO9000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实施是构筑现代化高职院校实训中心质量管理新方式,它将促进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的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ISO9000实施程序
1.主管院长领头、全员参与,培训先行
建立完善的体系是一个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所有与实训质量形成有关的人员都要有学生服务意识教育、持续改进意识教育,进行相关的职责培训,学院最高管理层的重视和推动是质量体系建立和成功运行的关键。质量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是领导的责任,搞好搞不好,责任在领导。质量管理好坏80%在于管理者,20%才是员工的责任。任何成功的质量体系,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领导,特别是最高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的对于提高实训中心管理水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加强学习,以身作则,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贯彻执行。如果高层不重视,中层也不会重视,更不要说员工了。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参与,充分发挥智慧和才干,才能为组织管理带来效益。
2.建立组织机构、构建管理体系、规范日常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满足行业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为其评价标准的高等教育,最典型的特征是对市场的适应性和对功利性目标的追求。因此,它适合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思想,通过建立、运行、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随时监控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形成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设立办事机构,要有专人负责。如成立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应委托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制定出贯标认证的工作计划。
{1}体系设计阶段
1)首先组织应确定在实训中心在教学中的定位,即确定实训质量与学生教学、就业关系,体现对学生的承诺,持续改进的承诺及有适宜的质量方针、目标;
2)确定实现质量方针、目标所需要的过程,包括过程的职责、所需的资源以及控制的方法;
3)明确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及相关关系。
②体系要素与文件实施
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的理论,我们可以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体系要素进行分析,具体见下表:
3.创建网络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及先进性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近年来逐渐的走进高校,各院校也在极力应用校园网络实现各类办公及数据共享,实训中心的管理也通过该网络平台建立相应软件,软件部分可分为:
{1}学生测评部分。对实训指导教师责任、指导方法评议,对实训内容测评,对实训中心仪器仪表设备现状、使用效果、完好率测评等。
{2}实训指导教师测评部分。对学生实训成绩评定输入、实训内容评定、实训中心管理方法测评
{3}实训中心组织评议小组部分。抽检学生考核测评、实训内容项目测评、实训效果测评、指导教师出勤率、数据报送测评
针对测评出来的数据及时反馈到教师本人、教务处、院领导和各系部、各实训中心。同时对同一名教师不同学期的教学情况作比较,得出相应的反馈信息。
4.接受认证、保证体系的正常发展
建立在第三方基础上的活动(评价并给证书)就是认证。通过论证除需有人力还有一定的财力条件,有条件的学院可以通过ISO认证组织的认证审核,让ISO认证组织评审自身的不足之处及管理漏洞,这样更有利于该系统健康有利的发展,通过认证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增强组织效益,实践表明,通过论证81.4%的组织领导感到由于各项工作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57.7%的组织在技术、装备、人员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的改进,61.4%的组织内外部质量、损失下降,81.8%的组织质量成本趋于合理,感到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高职院校实训管理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为实训管理工作带来以下三点益处:
{1}学校实训管理水平、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手能力将上一个新台阶,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2}通过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和完善实训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使实训管理、实践教学科学化、制度化;
{3}引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开创了学校实训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先河,对管理、服务观念的更新,实践教学工作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中建著.学校管理体系与ISO9000标准.
[2]蒋 艰.实施ISO9000标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J],浙江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胡培战,浙江大学商检教育中心.
[3]王群.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篇3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61-03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是我校2008年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经过两年半的研究,该课题于2011年1月经过专家评议评审结题。
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将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等企业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去。
第二,改革过去监控主体单一的局面,加强教学管理中“盲点” 的监控,特别是对监控结果的有效处置,建立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全方位监控网络。
第三,建立适应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以满足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多元化主体需求的评价制度,使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达到多方满意。
第四,建立畅通、真实、有效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系统,实现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良性循环,达到教学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
第五,通过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践,不断检验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从而完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作为研究指导,课题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式,采取边实践、边研究的思路。研究中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的相关资料,深入分析中职教学质量现状和问题,在本校建立和运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检验其有效性和适宜性,提出构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及教学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建议,研究的成果力求做到服务于中职学校的内涵建设,也为同类学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策略
查阅资料,积累知识 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中等职业教学管理的文件,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因此,我们从政策研究到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逐步深入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
加强指导,协调关系 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作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管理专题学术报告,使课题组成员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定期召开课题组协调会议,处理好总课题、子课题之间的衔接关系。
联系实际,注重实效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面广,对问题的认识与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我们将课题研究任务分步骤完成,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在我校教学管理过程中进行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本课题结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对原有体系进行全面修订和重构,新的管理体系于2008年9月运行,解决了旧体系中部门间接口的矛盾。
本课题的实践创新之举主要有四条:(1)课题组研究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学校进行了实践尝试,在运行中树立教育服务新理念,即教育服务观、教育顾客观、全面质量观和过程控制观,将学生的需求和满意度作为开展工作和谋求发展的出发点。(2)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网络。构建的监控体系中,学校、企业、家长、用人单位等形成全员监控,在监控过程中覆盖了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环节等全过程、全方位监控。(3)解决了顶岗实习中“盲点”的监控。通过对顶岗实习阶段实践性教学的监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和死角,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无缝对接。同时,加强对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控制,使监控结果得到有效处置。(4)建立了教师、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等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标准体系;依据多元化主体的实际需求确定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依据教学质量的属性确定评价标准的内涵;依据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确定教学评价指标。
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一)课题研究成果
新型模式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有效保障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改革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以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岗位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要求,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纳入质量目标中,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制定可资考量的质量标准,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国家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中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1)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一系列职教政策相继出台,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改进措施和投入渠道,给职业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极大的发展空间,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趋于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2)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验,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推动了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和内涵建设。(3)据2008年统计:中央财政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30多亿元,重点支持了32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00多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累计完成骨干专业教师国家级培训1.8万人,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能力和条件。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评价标准 本课题确立了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评价主体为主线,以评价多元化为重点的评价体系及有效实施方法。1.构建以评价多元化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本课题依托我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现有评价标准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确立了评价标准体系设计思路:(1)根据评价目的,确立了教师、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等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标准体系;(2)根据多元化主体的实际需求,确定对教学质量的要求;(3)根据教学质量的属性,确定评价标准的内涵;(4)根据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确定教学评价的指标。2.建立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评价标准。按照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根据不同评价主体、不同评价目的,编制易于评价主体理解和可操作的评价标准表,通过案例检验不断总结完善、修正,使获得的信息资料能更有效地反映教学质量。
完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监控网络 1.确立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客体。改革过去传统的主体单一监控体系,确立多元化的主客体监控网络:(1)在监控主体上,构建以学校—系部—教研室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常规主体;以教学督导、视导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专家主体;以一线教师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教师主体;以学生信息员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学生主体;以企业、用人单位、家长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社会主体。(2)在监控客体上,建立理实并重的监控客体、课内课外并重的监控客体、教与学并重的监控客体、教学水平与综合能力并重的监控客体等。2.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网络。在监控主体上,关注了学校、企业、家长、用人单位,形成全员监控;在监控过程中,关注了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环节,形成全过程监控;在监控环节上,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校企之间“结合点”的监控,形成全方位监控。在监控中将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价三者结合,着手建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网络。3.加强对教学管理中的“盲点”的监控。目前,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已进入“深水区”,在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监控体系过程中,强化了对教学管理中“盲点”的监控,特别是加强对实践性教学期间的监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和死角,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无缝对接;加强对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控制,使监控结果得到有效处置,确保了质量保障体系更加程序化、系统化、规范化。
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信息系统 根据教学质量监控的不同主体、不同内容、不同时段及信息采集的不同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初步建构了三个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基础数据模块、控制图模块,开发了四个系统:教育管理策划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学服务实现管理系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和改进管理系统,为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和持续改进提供技术平台。(1)构建信息化系统模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信息管理系统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平台,其运行对提高监控与评价的工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建立数字化业务档案。本系统将专业、科目、教学班次、教学人员、学生情况等项目进行细化作为信息采集点,并逐项登记录入,确保每个数据的真实有效,为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通过收集、分类、汇总各部门的分散信息,将所有的数据集成为一体;利用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减少大量的简单重复劳动,加快了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为领导作出相应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为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3)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本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了先进的管理系统与网络技术,对教学管理信息进行实时、快速处理,实现信息共享与综合利用,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实现了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4)补充和完善了监控、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教师管理平台和学生服务平台,使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随地查看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及时了解教学状况及对教学的反馈意见,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改进,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有两项主要成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各一项。辅件12项,其中有文献综述研究一项;课题研究相关报告9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套;课题研究相关论文15篇(已发表10篇)。
课题研究产生的影响
(一)对中职学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当前,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方面的关注较多,而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甚少,且大多侧重于高职高专类学校方面。本课题研究是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相结合,首次提出依托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中职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对规范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由于本课题主要以本市中职学校为实验对象,研究切合职业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因此,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不仅对规范我校教学管理,而且对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体系中四级文件的建立也为中职学校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依据,对中职学校的规范管理、创新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全面推动了学校各项教学工作
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1)本课题遵循着边工作、边实践、边研究的原则,整个研究过程围绕着教学管理的形成过程及教学质量生成过程,不断探索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在规律,提取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将教学管理中的难题提炼为研究对象,使得研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广泛性。运行后的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2008年以来,学校有3个专业通过省级示范专业验收,2个专业通过省级课改实验点验收。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取得佳绩,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实现了学校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提高。(2)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在本课题的引领下,学校逐步确立了科研的先导地位,建立健全了由校长到教师全员参与的集约化、网络化科研体系,用科研手段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践行了工作即是教研、问题即是课题的准则。通过课题研究突破了阻碍学校发展的“瓶颈”,在校内形成了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和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通过组织子课题研究、项目研究、案例研究,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提高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艾兵.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简明教程(第2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杨天平,沈培健.学校质量管理新概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王健娟.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篇4
不少人认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只适用企业或产业,而不适用事业。因为教育是事业,所以不适合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知道,教育属于服务行业,它的服务过程是:①教育有供方和顾客,符合供方服务顾客的供需链;②教育有输入、输出的过程,遵从顾客进入接受服务顾客走出的服务过程。所以,政府把教育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
显而易见,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简单地说,学校教育的产品是服务。大家公认,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各项能力的提高,综合表现在文化素质的高低。《生命与教育》一书中说:认识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并存,即通过教育,人类具有了价值生命,文化素质就是人的价值生命体现。人的文化素质可分为两大类,即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是教育的成果。学校教育虽不能包括一切,但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和提高这两种素质,学生则是接受这两种素质教育服务的承载人。
学校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获得这两种素质。所谓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人们科学素质的教育。它以物为中心,关注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科学知识的核心是物质世界的规律和大自然的奥秘,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人们对周围物质世界的变化能作出准确的事实判断,教会人们如何探索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即教会人们如何做事。所谓人文教育,是一种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人文知识的核心是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哲理,人文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教会人们正确对待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并对社会现象和自身行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所以,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会做事、会做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本领。学校对学生教育服务的结果,最终将体现在这两种素质变化的增值,即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价值生命的实现。当然,期望的结果并非完全来自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会以正增值或负增值形式影响着学生身上承载着的文化素质。因此,学校虽然以统一素质教育标准教育学生,但是结果却会呈现每位学生文化素质变化的增值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并不足为奇。也就是说,学校进行ISO9000认证,只能保证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素质服务的质量,而并不能保证每个服务对象文化素质的增值量相同。所以,大家将会看到学校提供给服务对象的服务产品与企业规格化的有形产品存在截然不同的差别,但不能因它们的这种差异而否定教育过程的特点。
因此,教育行业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逐步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经之路。
篇5
高校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校实践教学涉及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等多种类型,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具有多环节、多层次、长周期、分散的特点,如何建立有效的全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关键。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最早起源二战武器生产质量管理,发展至今,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核心思想为将质量管理由产品结果评价转变为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及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缓解分解,建立标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将风险降到最低,并持续改进质量。ISO9000主要内容制定和建立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客户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互利的供方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ISO9000全面质量过程管理理论体系对高校建立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借鉴作用。
为此,该研究针对高校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特征,以ISO9000理论为基础,建立高校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以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为学校培养合格实用的人才提供保障。
1 基于ISO9000的高校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运用ISO9000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方法,进行高校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探索研究。需要对实践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要建立一个能够控制和持续改进实践教学过程,并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体系。其主要功能是对实践教学环节过程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持续改进,使其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 基于ISO9000的高校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内容
根据上一节体系框架,高校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实践教学质量策划子系统:是指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主要是学院针对信管专业制定的各项质量标准、制订质量推进计划与过程实施规则等。应深入进行院系调查,了解社会和实践教学需求,结合实验中心软硬件条件,特别是师资、设备、实习场地等情况,考虑课程设置,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后续课程或后续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课程设计和重组,制定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管理组织保障子系统:这是保证信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组织框架,主要是明确实践教学质量工作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子系统:信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准备、考核、后续效果跟踪等环节,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可以借用TQM中PDCA模型,对过程进行控制和持续改进。主要是针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若干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流程,使实践教学达到质量标准要求而形成的一个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链。它反映了影响信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和控制方法。
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及分析子系统:主要是通过收集并记载实践教学质量的数据,发现实践教学质量的缺陷,制定纠正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并持续改进。
篇6
关键词:ISOO9000;质量管理体系;企业;
SO9000质量管理是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理论,该体系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纳入用户要求、法规要求及质量保证的要求;把过程方法的概念,顾客需求的考虑、持续改进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标准,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和程度体现在标准的要求之中。这种管理模式给企业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但它的思想根植于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很多地方体现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并不大完全适用于我国的情况,为此在我国企业全面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往往受到很大的阻力。如何有效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很多企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此本人提出自己在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上的一些观点。
一、加深对体系的认知,认真组织落实
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首先是上级领导要对体系认证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深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认证审核”这个层面上。ISO质量管理体系把企业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思想贯穿其中,就是要求企业能从中获得自我完善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素质,仅仅拿到一个“质量通行证”是不够的,应该深入到“利益必得通行证”上。其次是各单位进行实施。通过干部会议、会员会议、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全体员工灌输质量体系的思想,同时,各单位成立体系推行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质量管理机构,确实保证体系推行过程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培训工作,为质量体系的推行打下基础
要使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取得较好的效果,对ISO9000标准的学习和领会尤其重要,各部门的领导和业务管理骨干都要投身于ISO9000族标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中,加深对体系的正确的、积极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指南,引导全体员工真正地投入到体系运行中来,为以后体系的建立和推行打下基础。
三、成立骨干小组,全面负责体系的推行和改进工作
公司应成立有公司高层领导参与的工作小组,并赋予其权利。工作小组成员由各单位领导及内审员组成。内审员应该对本单位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将体系要素分解到各个岗位并实施管理。
四、转化标准,分解职能,调整机构,明确职责,配备资源
ISO9000族际标准是通用性标准,要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还必须把国际标准与本公司的活动对照结合,各单位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努力寻找在生产及售后服务全过程中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将ISO9001标准的各个要素与公司生产的运行和管理活动一一对应起来,同时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围绕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通过职责分解,使所有质量活动都要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使每一个职能系统、每一个管理环节、每一个操作过程都处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之中,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五、组织编写体系文件
在转化标准、全面分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按照质量体系的管理要求,按照系统、完整、严密的总体原则,组织职能部门编写质量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应体现出质量活动的五个“W”(做什么,由谁做,何时做,何地做,为什么做)和一个“H”(怎么做)的要求,使ISO9000质量体系的先进性贯穿于全体员工的本职工作中。为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在编写质量体系文件时,注意征求咨询公司、管理层和操作层的意见,同时通过多种途径,验证质量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例如分阶段、分层次、分专题召开质量体系文件评审会议。一套兼容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强的体系文件是质量体系有效建立和运行的坚实基础。 转贴于
六、督促检查体系运行
全面实施体系文件,是体系运行中比较关键的阶段。一般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组织管理骨干和内审员到下级机构开展督促和辅导,对所发现的问题加以妥善解决或及时反馈给领导和职能部门;其次,由各单位内审员或业务骨干审核方式审工作检查体系实施情况,验证各层次、各环节活动是否符合体系文件的要求,并把发现的问题通报分公司,责成有关单位进行整改,改善局部系统和运行情况。第三,要建立自下而上、层层实施的体系运行考评机制,将体系运行要求变成硬约束而融入日常工作中,把各单位体系运行情况的考评纳入考核标准体系,作为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激励全体员工在运行体系过程中的积极性,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七、组织内部审核和提交外部审核认证
篇7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中小型企业;运行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外资企业或外商以各种形式在中国办厂或办公司,也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带进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也是最早在外资企业应用,然后在国内大公司应用,并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现在企业是否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获得第三方评审、认证,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是否规范的标志。从企业外部来看,其好处在于:赢得客户信任,增强市场竞争力。ISO9000是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通过建立完整的以顾客中心的质量服务体系,规范服务过程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从而增强客户的信心。获得认证表明公司对客户的承诺是有保障的,而且是有监督的。特别我国加入WTO后,跟国外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并成为世界产品加工的重要区域,所有国外企业包括部分国内企业在考察合作伙伴时,第一要考察的不是自己能从对方哪里赚多少钱,而是考察该企业是否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从企业内部来看,其好处在于:
1.质量管理规范化;
2.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改进服务质量;
3.减少工作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4.改善内部沟通和协调部门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
5.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并具可操作的企业内部管理运作制度,包括管理和工作程序,服务和操作标准,以实现对业务活动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各类问题出现。
在我国除制造业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也已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并得到广泛应用。
一、企业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前状况
银行业大宗采购具有季度性,一般在第四季度开始大采购,不同银行之间、同行不同分行之间,对设备的型号、配置一般都不一样,这样企业生产属于按单生产的生产模型。每一个订单都要与客户进行详细的业务与技术方面的沟通,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下面是公司与客户信息在沟通方面不充分的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1为北京一家公司生产15台CDM(自动存款机),按客户样机设计生产,交货期三个月。当时的生产任务单没有注明这批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执行方,结果从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按企业标准检验。产品完工后,业务部通知甲方工程师来验收,甲方工程师按合同规定以样机(一台荷兰进口)为检验标准,样机在北京客户总部,只有我们设计工程师见过,再有就是检验内容没有具体的量化,全凭对方工程师理解而定,结果是多项不符合要求,需返工。最后是大部分零件重做,花将近三倍工作量才让客户收货,由于不能准时交货被罚款,公司损失很大。原因为业务部与客户签有特殊要求的技术合同,但没有及时通知生产和质量部门。
案例2业务部下单按标配为新疆工行生产5台自助服务终端,到货后开箱验收,发现读卡器不是客户所要的型号,公司急忙派人坐飞机去给客户更换。对此客户极不满意,货款拖着不给,公司蒙受损失。原因为客户要货紧,业务员只是与客户达成口头订货协议,没有签正式合同,客户提出的配置要求业务员答应后,没有及时记录下来,更没有要求客户签名确认的程序,事后又忘记了,电话通知总部按标配发货所致。
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订单多,生产比较忙的时候。出现问题的根源归纳有:
1.业务员在与客户接触签合同时,过于注重自己业绩,盲目答应客户要求;对客户的技术要求未能做到一次了解全面,往往造成生产多次返工,造成浪费。
2.业务部在签定合同时,未会同其他部门作必要的合同评审,忽略公司自身能力,盲目答应客户要求,给技术与生产部门工作带来被动。
3.对每一次沟通内容未能进行记录和总结,作书面确认,缺少对信息必要管理。
公司内缺乏信息共享的环境和平台,缺乏信息流通渠道。
4.人们往往比较重视重要和难的问题,忽视小的问题,尤其是在生产的高峰期,缺乏计划性。
以上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部门职责不清造成的。
二、企业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ISO9000标准是一系统性的标准,涉及的范围、内容广泛,就如体系所说“ISO9000族标准可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充分、深刻领会了ISO9000:2000版标准的精华,而不是片面、肤浅、僵硬套用条条框框。真正做到以标准为指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没有无用的、表面的文件或语言。在标准的试运行认证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1.当初试运行该体系的时候,我们的看法是“将简单的程序复杂化”,并且认为概念化的东西远远多于现实操作的。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很快就处理完,但按标准要求必须按不合格项处理程序写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效果验证和预防措施的步骤做,显得非常繁琐。由于上述原因,大家对此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数的做法是表面工作,而没有真正去理解,导致内审时发现问题很多。
2.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企业的体系文件繁琐、复杂,可操作性较差,无论从形式上或内容上都与实际相去甚远。所编写的体系文件追求大而全的概念,不能真正起到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因为有大量的体系文件,企业的工作人员工作起来感觉很累,并且由于传统的编写文件模式的弊端,使得文件的归口不明确,令出多门,经常发生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有时甚至为了符合要求而做假。而不是写我所做,做我所写。
3.按标准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要求组织所有工作进行记录,记录反映要真实。在审时发现许多部门没有相关记录。内审时问部门负责人员工有无参加过培训,回答有,却没有培训记录;有的有培训签到记录,没有培训考核成绩;有的
检验员的质量记录的签名用电脑打印出来。总之,没有按程序文件要求做。
4.《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对文件的编写、修改、报废作明确规定,在内审时发现有些部门文件修改后,修改号未做改变,新旧版本的文件放在一起。
可喜的是公司高层非常重视这次体系的运行,请咨询公司给大家上课,派人到培训中心学习,高层们也是积极投入其中,起到领导作用;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第三方现场评审,取得证书。
三、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性、有效性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最终通过评审,获得认证,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终极目标是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这样一个手段来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以使得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工作程序更加清晰,工作标准更加统一,队伍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客户的需求不断在改变和提高,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为适应新的要求,也是在不停地改变,才能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一)注重质量管理制度的持续有效
通过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对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中不合理的地方作必要的修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的市场调研、设计开发,原材料的采购,外协工厂的管理,制造过程,出厂检验,产品的性能评价,市场的反馈等各个方面都建立明确的管理程序。然而,要这些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往往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为此公司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强化,避免质量体系流于形式,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1.以管理者代表为主任,成立质量委员会。对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不断培训,
提高管理技能,从而使质量管理工作能突出重点,大大提高了质量体系的可行性。
2.充分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的能动作用。质量检验能够防止不合格的零件入厂,防止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但并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为此,公司以预防为主为质量管理的重点,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对零部件的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派人到外协厂进行技术指导,对公司各质量控制环节进行监控,不断对零部件、产品进行评价试验,及时消除质量隐患,既保证了出厂产品的质量,又能确保产品的及时交货。
(二)不断强化质量培训
公司规定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先进设备是产品质量保证重要手段,但公司每一个员工的质量意识,才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不变基础。为此,公司十分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特别是持续培训,并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一方面,开展全员质量培训,如在公司内部采用录像和讲座的形式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品质管理基础原理的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另一方面,对于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采取有计划地参加国内的有关质量管理的培训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三)不断更新企业内控标准,检查计量法规贯彻情况
为彻底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和有关的计量管理规定,由技术开发部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并积级参加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保证及时、有效地贯彻国家新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制定了要求相对提高的公司内控产品标准和产品检查标准,保证产品符合国家的计量法规要求。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四)及时根据技术需求,增加检测试验设备的投入
产品质量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提高,还要有科学的、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证。为保证产品质量,添置了许多高性能的试验测试设备,实时控制产品质量。如购买电器产品“安规”检验设备,噪音测试仪,红外屏高温模拟烤箱等等。对已有的设备按要求校验,对暂时未能检验的项目,通过专业检测机构检测。有了这些设备,可以随时对产品的质量状态进行监控,保证高质量的产品投放市场。
(五)开展好内部审核
公司每年根据实际情况,由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明确内部审核的目的、范围、等事项;召开会议,告知审核事项;开展现场审核,真实填写审核记录;公布不合格项,填制不合格项分布表;对不合格项各部门要立即整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偏离文件要求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内审,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措施,从而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六)建立互利的供方关系
在选择供应商时,我们按严格评审程序来进行,实事求是。外协厂技术员培训工作也纳入我们培训内容,一旦成为我们合格的外协厂,就按计划对他们培训。一方面,我们派工艺员或检验员到外协厂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另方面,外协厂派人到我司培训。通过培训,使双方对产品设计、工艺、质量有共识,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组织对供方既要讲评价、选择和控制,还要讲合作、协调和互惠,达到双赢。
(七)多种管理制度并存
在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公司又及时在工厂开展5S(整理、整顿、清扫、整洁、素养)活动,5S管理和ISO 9000体系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提高工作质量,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认证后再椎行5S管理,使员工对ISO 9000的持续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作;公司又组织全体员工学习《A管理模式》,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补充。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用,使得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很好保证,市场越做越大,公司于2004年在海外上市。
四、结语
中小型企业通过有效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与其他管理体系结合使用,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把企业的管理人员从繁杂的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市场人员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通过网络与技术部门联系,提供市场信息、客户需求愿望,使技术部门能开发更多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更好寻找新的客户资源;与生产部门联系,及时了解生产进度,及时准确反馈客户要求更改信息,做到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有效保证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减低成本。有效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范有序并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W·爱德华兹·戴明.戴明论质量管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孙筌.ISO9000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篇8
摘要:供应链质量管理具有极其重要性,需要借鉴ISO9000中质量管理的定义来建立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并且分别从供应链质量策划、供应链质量控制、供应链质量改进和供应链质量保证四个方面来系统地了解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在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时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可以借助的质量管理工具。
关键词:ISO9000;供应链;质量管理
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经说过: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由此可见,在现阶段质量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质量管理立足于企业内部,其弊端已逐渐显现:2001年世界手机第三大生产商爱立信由于一重要原件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出现差错被迫停产,最终导致其与Sony公司联合生产手机[5]。2005年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最终调查出含有苏丹红的是调料中的辣椒粉,其辣椒粉全部购于河南驻马店一个小调味品公司,据统计由此给肯德基带来的直接损失仅4天就2600万,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如此类似的事故在企业运营中不胜枚举,可见今日的市场竞争已不是单一企业的质量竞争,而是其所属供应链的质量竞争。实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否则由于供应链成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问题造成本企业产品返工、滞销、客户投诉、维修等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一、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四大基石
ISO9000族标准作为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在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对质量管理有如下定义[3]: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所谓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质量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和编制质量计划三项内容。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通过一系列作业技术和活动对全过程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测量、环境诸因素来进行控制,并排除会使产品质量受到损害而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各项原因,以减少经济损失,取得经济效益。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由目的出发,企业的质量保证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两类。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企业应确保质量管理实施框架能推动和促进持续的质量改进,使其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能使顾客满意,并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
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涵盖了质量管理的全部内容。朱兰曾经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称为质量管理三部曲。ISO9000族标准中又加入了质量保证。可以说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质量管理的四大基石。
笔者认为这四大基石的关系为:企业首先要制定符合本企业的质量策划,其中要制定要达到的质量目标,然后进行各项活动时要对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质量控制,测量实际的质量结果,与质量目标进行对比,如果没有达到质量目标,则需要分析原因进行质量改进,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以上活动。如果达到目标则设立更高的质量目标重新进行以上活动。随着不断地这样递升,企业的质量保证才会不断地提高,获得更多的信任。因此,质量管理的四大基石关系可用图1表示: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
自从20世纪60年代供应链的概念出现以来,有关供应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迅速。供应链是由企业间相互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服务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等组成的经营网络。图2展示了典型的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图。由图2可以看出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也决定了核心企业担任起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主体。应重点研究核心企业在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时,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可以利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
物流企业也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供应链中每一个运输环节都会涉及到物流企业,如果没有一个信誉好、服务质量高的物流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质量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供应链质量管理就是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在供应链环境下,产品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需要有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完成,产品质量客观上是由供应链全体成员共同保证和实现的,但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实际上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从图2来看,产品制造质量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元器件供应商、装配企业、物流企业和核心企业共同保证的;产品分销质量是由分销商、零售商和物流企业共同保证的;售后服务质量是由售后服务提供者保证的。可见,供应链质量管理十分强调企业间的协同质量保证。并且应重点从核心企业分析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实施。
三、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
笔者提出的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是受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的定义启发,从质量管理四大基石出发分别从供应链质量策划、供应链质量控制、供应链质量改进和供应链质量保证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作为供应链主体的核心企业如何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每一个方面都给出了具体的理论、措施方法、可利用的工具。
(一)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策划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质量策划。
(2)选择优良的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少而精。
(3)建立统一、明确的质量标准规范。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设定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重点要编制供应链质量管理计划。
(2)核心企业应该建立起对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全面、准确、动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以往企业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价,对于绩效表现好的供应商应给予激励措施,对于绩效表现不好的供应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应该为动态的,根据所供应产品的重要度不同,可以设定不同的绩效评价周期[3]。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3)供应链质量策划中需要审核供应链所有结点企业的存留必要性。供应链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结点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多,对于核心企业而言,质量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
(4)核心企业应该对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和生产过程质量提出要求。在描述商品质量标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准确,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格式以便能够消除和供应商之间因为对商品要求的理解不同而造成商品质量下降[1]。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决策支持系统;AHP方法;动态博弈;Nash均衡;树图;甘特图。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控制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供应链结点企业间应实行事前质量控制。
(2)核心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结点企业质量的监督作用。
(3)核心企业和其他结点企业应加强合作关系。
(4)建立实时的质量信息反馈协调平台。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打破企业围墙,与重要元件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了用契约的形式书面约束,更要在企业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氛围和思想。
(2)核心企业在得到其他结点企业信任后,可以派相关人员进入企业质量监测与检验部门,这样可以消除送货后抽样检验,发现供应产品合格率不符合标准返回造成的损失。或者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组织可以协调质量任务、分布质量计划以及监督企业间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
(3)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质量信息共享、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优化。
(4)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质量统计分析工具分析供应链质量问题环节,并进行质量预测。
(5)核心企业应对分销商进行严格管理,产品交给分销商但是销售权不能同时转移。应对其销售价格、最终用户、跨区销售进行严格的登记,防止出现恶意竞争。
(6)选择先进的物流企业,争取对物品的流动情况可以实时追踪。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条形码技术;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
(三)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改进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核心企业应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在成本控制下进行合理质量改进。
(2)依据木桶原理,重点改进供应链薄弱环节[2]。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在供应链管理中建立专门负责持续改进的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供应链质
量改进的目标和策略,进行企业间项目策划及利益冲突协调,对供应链质量改进成果进行监督及评估、奖励。
(2)企业可以尝试使用价值分析法或者应用系统分析技术分析整个系统的构成因素,来确定整个供应链系统是否在最优状态下运作。
(3)通过数据挖掘或者统计分析技术发现供应链的薄弱环节,核心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人员、设备或培训帮助改进薄弱环节,确保质量系统融合。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数据挖掘技术;因果图;亲和图;关联图;优先级判定矩阵;PDPC法;雷达图。
(四)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保证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保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出现质量问题,应以正确、诚恳态度回应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社会。
(2)争取全球知名质量认证机构认可。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保证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要求供应链结点企业向核心企业出具质量保证计划书。同时一级供应商有责任保证由二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得到同样的保证。
(2)核心企业最好在产品的设计中就让专业的国际测试机构或全球知名的认证机构参与。及时申请目的市场的认证,将极大地帮助核心企业确保高效的产品生产流程,节约成本,从而让整个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满意[4]。
(3)重要产品以及服务应争取得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的认可。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保证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HACCP;KCDS;LINT。
四、结论
传统企业质量管理重点集中在企业内部过程,而对外部过程关注较少,上下游结点质检是一种纯粹基于定单约束和验收约束的质量关系,结点之间相对封闭和缺乏合作。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在众多研究质量管理的文献中,给出供应链质量管理措施的文献并不少见,但是并不系统,笔者在本文中重点提出了基于ISO9000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
本实施框架包括四个板块:核心企业供应链质量策划,核心企业供应链质量控制,核心企业供应链质量改进,核心企业供应链质量保证。
每个板块都包含以下三部分:
第一,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时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地给出了每个板块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从理论高度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指导。
第二,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时可实施的措施。具体地给出了每个板块可以实施哪些措施,从实践方面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指导。
第三,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时能采用的技术和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大大提高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效率。
以上内容将对企业从传统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为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提供全面的指导,对其具体实施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熊伟,刘南.供应链竞争力与经济发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196-198.
篇9
关键词: 高等教育 ISO9000 质量管理模式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者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具备国际化的标准体系,体系的内容包括了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20个产品质量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了管理职责、质量体系、合同评审、内部质量审核、采购、不合格品、服务等等诸多内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消除影响到质量的不合格因素,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标准。ISO 9000 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是依据国际标准来建立一套体系,其要结合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高等教育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社会的影响程度,对于教育机构、质量教学都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至于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程度就要依赖于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
1高等教育实施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以国际标准为主,有利于高等教学向着国际化教育水准发展。在现代的教育中,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随着各个高校与国际合作的增多,教育教学与国际互通有无,交往密切,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在高等教育中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首先要建立体系标准,以此来增进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这是因为只有在统一标准下才能实现平等合作。另外,国外的留学生在本国留学的机会也大大增多,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其评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是参照ISO9000标准,而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国外留学生的学历认证也要经过国际认证机构认证,这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相互选择的硬性规定。可见,在高等教育中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
二是IS09000质量管理模式的标准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现状,其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需要。IS09000质量管理模式达到国际化水准,其主要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中以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并将其应用到市场中,因此其具备国际化的水准,保证了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而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是在长期的管理经验下总结出来的管理方法,其标准和要求以经验管理为主而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这种体系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管理意识较为落后。而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依据国际化的标准,其要求组织必须建立正规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主要是对管理过程的控制,保障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并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高校通过引入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可以将经验方法细化,实现有效、科学管理的目的。可见,高等教育应用ISO9000标准就是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学校管理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IS09000质量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主要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手段,使得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以致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加之,IS09000标准中强调的是全员参与,重视过程和方法,高校要实现高水平的教学结果就要通过过程来实现。
四是IS09000质量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水平。高等教育是为社会而服务,其提供的是教育服务产品,作为产品就要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因此,教育过程也需要按照质量标准来实行,这一标准需要权威机构得以认证,其质量体系是应该得以保证和控制。高等教育的服务依据ISO9000 系列标准要求,来树立新的教育服务观、质量观,增强了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保证服务质量的提高。
五是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保证了高校与同行之间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在逐渐的走向成熟,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也更为激烈,高校导入 ISO9000标准,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与同行的竞争力。
2高等教育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
一是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详细的策划过程与方法,高等教育实行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了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对整个过程的控制要确定过程相互作用,确保过程有效运行,以实现策划结果并确保过程在持续改进。
二是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和实施。ISO9000 标准中指出,作为组织,其质量管理体系会受到各种需求的影响,包括目标、产品、过程、规模等, 每一个组织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学校是以人才教育为本任务,其在建立质量体系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自身需求来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过程。
三是高校要合理利用ISO9000 质量管理的要素。ISO9001 标准要素是强调全员参与,依据ISO9000标准的基本思想,高校首先要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质量管理活动的正规化、法制化;其次要实施管理步骤,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ISO9000质量管理步骤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包括策划设计、培训辅导、文件编写、运行、正式运行、体系认证。高校要依据步骤实行各项管理活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再者高校全员要参与其中,作为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动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共同学习标准,转变观念, 增强服从意识;最后,高校的配套设置要进行改革,ISO9000 质量管理模式要求高校对现行的管理、机构现状进行调整,优化配套设置,全方位执行ISO9000 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储祖旺,戴冬秀,宋华民.高校教学评估与建立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篇10
【关键词】ISO90000系列标准,药品GMP,关系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34-01
1简介
1.1ISO9000简介
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TC176/SC2于1987年正式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这一系列标准的,使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统一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它标志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上升到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高度。自以来,ISO9000系列标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ISO9000系列标准已经成为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战略性措施。它既是企业评估产品质量和合格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许多国家的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注册计划的根本性措施。ISO9000系列标准已由原来的5个标准逐渐增加补充发展到数十个标准。2000年经过修订、完善形成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
1.2GMP简介
GMP是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的英文缩写,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合理性、生产设备的适用性和生产操作的精确性、规范性提出强制性要求。GMP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简要的说,GMP要求制药、食品等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GMP作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在国外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GMP确实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先进的科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对消灭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混淆和差错,保证药品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2两者的关系
2.1相同点
(1)产生的必然性
ISO9000族标准与GMP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们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背景的标准。
(2)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药品GMP与ISO9000族标准都强调了预防为主和全面质量改进。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之一,在于使与质量有关的各项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预防和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而不是完全依靠事后检查。因此,工作的重点是:应立足于以过程的控制为主,实行预防和把关相结合,采取各种方法查明实际的或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形成过程中。
(3)两者都重全面质量管理
药品GMP与ISO9000族标准不仅要求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还要求形成质量的全过程是合格的,即实行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2不同点
(1)适用范围的不同
ISO9000族标准与GMP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ISO9000并不试图在标准所规定的领域内实施标准化,执行一个模式,而是对该领域实施原则指导,它是从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基本目标出发,阐述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原则,为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指导。总而言之,ISO9000族标准是通用标准,它仅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什么因素或过程的原理;而药品GMP是制药行业的专用标准,它描述了一个特定商品生产企业组织如何实施这些要素或识别一些药品生产中与质量有关的过程。
(2)性质的不同
药品GMP具有法规条例性,具有法律强制性的特点。药品GMP认证属于安全认证,药品必须符合有关强制性标准,即从管理与技术两方面都是强制性。而ISO9000族标准则是推荐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提供了组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低要求,并给出了业绩改进指南,但ISO9000认证申请是自愿的,除非有特殊的需要。
(3)认证管理实施的程序不同
中国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注册的30多家ISO9000认证机构都是独立的第三方,申请认证的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药品GMP则有国家食药监局统一承办,受理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GMP认证申请。
3ISO9000系列标准对药品GMP的借鉴意义
GMP是药品生产企业的专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而ISO9000标准是组织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药品生产企业,二者是专业法规和通用标准的关系,GMP是ISO9000的基础,ISO9000是GMP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完善、延伸和扩展。GMP对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的各种因素及其要求,均给予明确、细致的规定,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而ISO9001标准适合各种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要求,适用性方面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原则性。对照ISO9000系列标准,GMP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如在质量体系的环境中,GMP未明确提出质量体系的环境。实际上,一个企业的质量体系不是孤立的,它与企业素质、市场和社会有密切关系。有如在质量体系表征内容上,GMP还不十分具体、完善等。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在通过GMP认证的基础上,全面认识ISO9000族标准对企业健全质量管理的理论作用,在于药品生产企业的具体实践结合中,创新企业的管理优势,在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熏陶下,强化GMP生产方式,生产出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药品,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我最熟悉的人作文
- 下一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