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优秀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22:3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观察日记优秀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观察日记优秀作文

篇1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当“做你所爱做的,爱你所做的”自然乐此不疲。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收获积极地心理暗示,这才是恒久的写作动因。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一次容易,让学生持之以恒就要让学生尝到写作的成就感。人往往不仅是因为兴趣而成功,也因为成功才有兴趣,这是辩证地。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疏导恐惧心理而积极主动地去写作呢?

首先,让学生的习作成绩看得见,品尝成功的快乐。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而对于点滴的进步,要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妨放大优点。用优点去克服畏惧心理,用每一次的进步去培养自信心,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

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班级作文展览。如优秀句子展、优秀片断展、优秀习作展、优秀作品连载,优秀作文小组展、班级展、年级展等。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向各类报刊投稿:如《校园文学报》《关心下一代周报》《语文周报》等。甚至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墙壁办每周作文展、每组作文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自然有喜悦,因为他们文中的佳句妙段而参展,在收获喜悦中激发了兴趣。

其次,放手让学生写日记,体验成长的快乐。通过指导督促,让学生把日记当成朋友,有高兴事与它同享,烦恼事向它倾诉,与之同喜同乐,同悲欢。可以写想象日记、绘画日记、摘抄日记……从而让日记不仅成为平时生活的记录本,也成为心灵的记录本,师生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再有,指导编自己的作文集,定格快乐。数年来,我教语文,总让学生们自己出版我班的优秀作文集。这些作文集封面设计精美,里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自己得意之作成为展示成果,对于编撰自己的作文集感兴趣,以后在写作中兴致就高,写的作文就越来越吸引人。

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源头活水

1、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让学生有生活的积淀。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常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观察及时写下观察日记,组织学生定期交流观察日记的成果。如人物写作之前,可以提前布置好话题,指导学生去观察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人的言谈举止,然后在作文课上汇报观察日记,再交流写作方法,续写就轻车熟路。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敏锐洞察力,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发现自然奥秘,体察社会风情。久而久之,学生生活积累丰富了,表达自然充分细致。

2、积累写作素材还离不开间接生活经验。我们的生活再丰富,也不能够无所不知,也不能够事事亲历,这就要我们有大量有效的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我每当新接一个班,就和学生们一起商量后制定课外阅读计划书:包括每次阅读笔记,短期目标一周中期目标一学期长期目标初中三年,每周课外阅读不少于三个小时,即平时一小时周六周日共两小时,并且制定自我督促方法和班级小组督促方法,适当奖罚。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学生经过长期的系统的课外阅读训练,在文学名著的熏陶下,提高对生活和人生的体验,视角触及更广阔的空间,间接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锤炼了语言表达,写作起来就不再只言片语,而是得心应手地续写着生活,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细化写作指导,让学生在写作中锻炼创造性思维

篇2

一、写作的金钥匙——阅读

在开学初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新学期,学生一拿到语文书就会猛读一气。这说明孩子们非常热爱阅读。如何把这份读书的热情持续下去,让孩子们多阅读,为写作打下底子,让阅读成为习惯?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还开展“购书、藏书、读书”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个人购书、藏书。在家长的支持下,学生每月购书一册,建立起自己的小书房,快乐地在书海中漫游。同时我在班级建立“读书角”,班上的每位同学每月带一本书来,与同学交换阅读,既丰富了阅读内容,又增进了友谊;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持久动力,为打开写作的大门准备了一把金钥匙。

二、在快乐中写作——兴趣

(1)灵活多变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交际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同时,要求交际活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用武之地”,比如,学生犯了过错,我鼓励他主动写篇短文跟老师、同学或家长谈心,借以说明事情的经过提高学生思想上的认识,不把作文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每天记日记,写随感与老师交流。在优秀作文本上印上小星星,画上大拇指,激励学生。把优秀作文寄给儿童刊物,充分利用板报、学习园地张贴学生作文……

(2)走出书本,心中有物。不少学生写起作文来,常常感慨无物可写、无言可发。描写秋天的景,学生总习惯性地写秋天的田野——金灿灿的稻田,或落叶纷纷只剩下红、黄、绿的,连的名称、形状都不甚了解。其实,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秋天植物之丰富不亚于春天。于是,我带领学生观赏校园里枝繁叶茂的水杉,清脆挺拔的翠竹,竞相开放的鲜花……花儿品种繁多,有桂花、鸡冠花、日日红、羊蹄角、喇叭花、月季……激发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生活中观水见其澜,观花见其形,观树见其姿……长此以往,又何愁写作素材匮乏?又何愁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3)作文批注见温情。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因此,充满温情的作文评语,既拉近了与学生心灵间的距离,又能让学生对作文保持持久的兴趣,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使他们拥有放松的写作心态,勤于动笔,乐于表达。

三、写作的源泉——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素材”没有吸收或者吸收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本来就很少“生活”,原因是他们学习负担太重,上学、回家,两点一线,生活贫乏甚至枯燥——仿佛因为学生没有丰厚的“生活”,就没有帮助学生学习“摄取生活素材”的必要似的。其实“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小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教师没有开发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五官。生活处处皆文章!可以说,生活有多大,作文就有多大!

生活那么广大,怎样教会学生去摄取、观察、感悟生活,激起他们的表达热情呢?我主张把枯燥的作文训练变成一次次有趣的活动,把写作变成学生自己生活的需要,变成他们愿意干、喜欢干的事情。作文课能满足他们“动”的要求,让他们亲自参与,动手操作,直接与人交往,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没有活动,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更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学生关注生活,写起作文来下笔如有神。

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作文教学只有化为形象的、趣味的、可行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课堂上“制造”一种“生活场景”以模拟的、缩微的、典型的、袖珍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生活细节”、什么是“生活素材”,从而训练他们“摄取”的方法。我在作文体验活动课上设置情境:一个布袋里面准备了几件礼物,让学生摸一摸,谁猜对了就送给谁。教师要求摸礼物的学生展示清楚摸的过程,便于观察;对“观众”提出观察要求,是为了表达。然后让取得礼物的学生说说如何利用这份礼物。最后让学生记录下这次活动过程。学生情绪高涨,他们记录的是自己生活的原生态,见微而知著、由小而知大,“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这就是通过“课堂现场演示”展示“生活素材”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98―01

一、作文素材从课内外阅读中获得

作文素材不仅来自直接经验,更多是来自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主要通过阅读来获得。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这个道理。鲁迅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由此可见,要写出优美的文章,必须大量地阅读。

教科书里面的文章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感悟、积累,巧用课本中的素材,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非常有效。同时,学生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拓展阅读面。多读书看报,增加人生阅历,启迪心智。

二、作文素材来自于平时的记录

学生写作首先要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否则写作将无从谈起。平时可以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做一些仿句练习,从而达到积累素材的目的。遇到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或片段,看到优美精辟的宣传标语或广告语,听到一首健康向上的歌曲时,学生要做好记录。日积月累,学生说话能出口成章,作文能文采飞扬。

三、作文素材来自于生活的感受

1.感受多彩的校@生活。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的课程、风格各异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同学以及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都是初中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的有效途径。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人的动作、神态,倾听他们的语言,感悟他们的情感,从而进行比较、分析,积累习作素材。

2.体察别样的农家生活。(1)观察农村景色。农村是个五彩缤纷世界,农村的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自然,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野花野果、晚风细柳……,这一切给农村孩子以美的享受,只要认真观察,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2)体验农村生活。农村学生在家乡自有一片天地,每到假期,农村孩子与父母一起种田、挖土豆、割麦子、搬玉米……,身体力行,让他们感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内含,也体会“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辛劳,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3)观察农村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的住房,新型农具的使用,日光温室、家电下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因此,农村初中生应多留意自己身边的环境,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生活的特色。

四、作文素材来自于仔细的观察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文章的写作源泉,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留心观察,多想多看,这样才能积累素材。笔者在布置作文前,会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去观察学校的花坛,三叶草、榆叶梅、紫丁香、金丝柳等,也会让学生观察学校里的劳动场面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去写,套话少了,文章真实了。为了使学生把观察变成一种习惯,笔者还给他们自由交流的时间,看到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生活中的事等,要一边思考一边交流,这样使他们所积累的写作素材更加丰富。

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难一直以来是小学作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通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家长参与等手段,来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难的问题。多年习作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模式重构有助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

观察能力;激发兴趣;习作能力;信息技术;家长参与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提作文,家长愁、学生怕,这是一直以来小学作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作文难的问题,很多家长绞尽脑汁想了好多办法。有的家长买了好多的优秀作文书硬塞给孩子去读,甚至到了五六年级让孩子报所谓的语文作文补习班,但每每收效甚微,临到考试,不惜让孩子背诵几篇优秀作文以备不时之需。作文难,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无话可说,平时没有积累下足够的素材,胸中无货,自然就“无米下锅”;二是语言组织能力欠佳或没有掌握写作方法,即使心中有话,却无法下笔成文。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就失去了兴趣,觉得作文不但枯燥,而且不易收效,费时费力,从此就有了畏难情绪,以至于厌写作文。如何解决作文难的问题,根据以上两点原因,应该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着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激活作文源头

201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教育很重视,但学生却越来越远离了鲜活的社会生活。他们每天有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却少有时间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对大自然、生活比较漠视。春花秋实,夏露冬雪,学生熟视无睹;虫吟鸟鸣,风啸水涛,孩子们充耳不闻。他们被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重复单调枯燥的应试训练。鉴于此,作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用手里的笔描述自己多彩的生活。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都布置观察作业,写诸如《馒头发霉记》、《黄豆生芽记》、《水培大蒜》、《蚕宝宝成长记》等系列日记;同时,以诸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兴趣,如给土豆和山药削皮,观察二者削皮后的变化;亲手做一顿简单的蛋炒饭;用树叶做拼图;独立坐一次快速公交(BusRapidTransit,简称BRT);等等。随着年级的升高,让他们处处留心日常生活中所接触人物的肖像、衣着、言谈、举止、内心活动等方面,全面掌握这个人的特点,避免“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尤其是临时发生的各种天气情况,如沙尘暴、雷电、狂风暴雨及各种社会事件,如BRT的开通、兰州水污染居民抢购水、小学生走失等,作者会当即停下原先准备的课堂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跟进关注,并及时安排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适时以日记或手抄报的作业形式展示。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为日记中的素材。学生在习作中既吐露了亲手实践的喜怒哀乐,也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在不经意间有了新的发现:馒头发霉与温度湿度有关;水培大蒜是蒜妈妈用生命孕育了蒜宝宝;蚕宝宝每次不吃不动时就是要换新衣了;蛋炒饭打鸡蛋时的力度和角度有讲究;秋天的树叶不易保存,很容易折断;蚂蚁的团结协作;下雨后地面上蚯蚓很多;交通堵塞与大家不遵守交通规则有关;爸爸妈妈有矛盾时,连家里的空气都大不一样了……只要经过细致观察,便会因有所发现而欣喜,定能激发出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汩汩流淌的写作情绪激活了作文的源泉。经过一两年的有意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随时随地观察的好习惯,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作文无话可说的困难。

二、鼓励为主,范文为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对学生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儿童作文纯属练习,文章写成什么样子并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看能否积极写作,认真写作。因此,对学生的作文应多肯定,多褒奖,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和发展儿童作文的积极性。尤其对于刚开始习作的小学生,对于他们的小练笔、日记、习作在批阅时应以放大镜的形式多注重文中所闪现的优点:事理只要稍微能说得通,或者语句比较通顺,或者文中出现了新学的词语,或者所叙事件有点新颖,或者文中有他们自己的点滴见解……这些小习作均可以归为优秀类,在班上设置的“我是小作家”栏中展示,还可以每次习作后抽取一部分让学生当众宣读。当孩子看到展示出的自己的习作中老师用红笔画满了波浪线或当众宣读,心中定是兴奋不已。如果自己的习作连续展示或宣读两三次,下一次的习作就成了他急不可耐的事了,为了下一次习作能继续展示,写作时自然会尽十分的努力。当然,为了提高学生习作整体水平,范文的作用不可小觑。刚开始习作练习时,教师可选择适合的范文进行指导,使学生弄清写作内容、取材范围、主题取向和具体的表达要求,从例文内容到表达形式让学生模仿感知。这样做既可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又可以让学生得到应有的训练,甚至有的学生还能在模仿中创新。学生每完成一次习作,作者都会从中选择两三本范文,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从构思立意、结构谋篇甚至是遣词造句等多种角度进行鉴赏。而且要注意讲解此篇范文写作的技巧、结构、语言运用等问题,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导引家长参与,有力提升习作教学效果

作者任教的学校属于高校自办附属小学,家长多为高校教师,即使不是高校教师,绝大多数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层次较高,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一定的见解,甚至是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的父母。这种现状一则有力地鞭策老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平时不敢有丝毫懈怠;二则也容易造成家长自视其高,动辄以自己的见解临驾驭学校教育之上。因此,家长这一块资源整合得好就会对教育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整合不到一起,则时时事事将有掣肘之绊。为了有效地利用家长这一块巨大的资源,作者布置的每一次观察日记、练笔或实践活动都会在家长QQ群中介绍习作的目的、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家中可供孩子观察的事物、观察的顺序、注意的事项就都敲定了。家长还相互提醒在孩子观察的过程中自己也要“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并适当扮演“弱智”的角色,来调动孩子观察实践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观察效果。学生的习作完成后,教师在家长QQ群总结全班学生观察实践习作的情况,选择几篇学生的优秀习作传至群共享,供家长品鉴,再公布优秀习作学生名单(绝大多数学生姓名在列)。这样不仅肯定了家长的教育付出,激发了家长对孩子习作教育的兴趣,更是将他们的教育力量与学校教师的教育合二为一,有力地促进了习作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创设浓厚的习作氛围。将学生描绘家长的片段在家长群,让家长“认领自己”;有能力的家长在网上每人承担数名学生小练笔的评阅(以鼓励赞赏为主);学生在网上互评作文;学生各种习作活动的录像上传至网……在这种氛围中,习作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家长、学生的总动员。信息技术平台不仅是教师引导家长实施习作教学的平台,更是家长探讨如何提高孩子习作能力的研讨地。有的家长忧虑孩子习作描述的粗枝大叶,有的家长焦心孩子习作挤牙膏似的无话可说,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习作时总是向自己咨询个没完没了……此类问题有切身体验的家长的解答更有实效性,尤其是其孩子的习作每每被列为范文,他们的经验对其他家长来说就更有说服力,显得更为弥足珍贵。如有的家长分享了自己如何着力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坚持数年的每天临睡前亲子阅读;有的家长分享了平时对孩子的赏罚措施,“赏”即带他去书店买书,“罚”则是取消买书的承诺,或是一两天之内杜绝他看书;有家长还罗列出了孩子所读过的书目;有的家长分享了怎样培养孩子积累词语的经验———每天饭桌上与孩子谈论当天阅读的收获;还有的家长谈到了以身作则的效果———晚饭后父母在灯下静静阅读的身影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经验的分享极大地促进了习作教学效果。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钻研理论知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才能使自己的习作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彩霞 施玉珍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健康路小学

参考文献:

[1]关蓓.为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4):68-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5

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素质的高低。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我们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使训练收到实效。多样化的形式可以训练体裁的多样,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等等。

二、评改――多鼓励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儿童写作的兴趣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满足。他们的作文,不是文学家的创作,要求过高,评分过严,就会挫伤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作文评改时,要以鼓励为主。一是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来评分,对优秀作文,完全可以打上满分。对后进生的作文,要以纵向比较的思维来评分,多捕捉他习作中的闪光点,适当给点“鼓励”分。二是作文评语应多鼓励,多给学生一点“掌声”,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体会老师的真诚,培养出自己的自信,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逐渐得到提高。对于优秀作文,要极尽赞美之词。即使是写得毫无生气的,也要就其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词加以表扬。

三、辅导――针对性

有些学生厌恶作文,是因为他们感到作文难;有些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因为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铺路架桥,譬如:定期为学生进行作文讲座,解决同学们作文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周举行一次作文“问诊”活动,由老师面对面地为同学们解决写作方面的问题;经常出作文辅导园地,为学生提供写作知识,展示优秀习作等。对于班上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习作或有意义的读物,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以弥补作文中的不足。教师若能在作文批改中,多作个别辅导,效果更会明显。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培养

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学中怎样才能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呢?

一、创设情境,观察体验,写出真情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认真观察,才会掌握详实的写作素材,才能结合自然、社会生活、具体的实物表达真情实感。如:春天到了,带孩子们走出教室找春天,感受春风,沐浴花香,体验明媚春光;秋游时,让学生欣赏秋天的田野,感悟秋天的收获;语文实践活动时,发动学生搞一些饲养活动,如养蜗牛、小兔子,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引导他们抓住事物特征写出观察日记,写出自己的发现和乐趣,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稍加指导,长期坚持,学生的作文就能写得绘声绘色,且极具个性。

二、联系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表达和自由写作,要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写出生活的精彩。如在《记一次劳动》这篇习作前,我设计了和同学们一起做大扫除的活动,分好任务和学生共同浇树、种花、清扫卫生,让学生体验劳动后的欢欣,既有劳动经历,又长生活见识。课上,我采取以说促写,先说后写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合乎要求且有创意的习作,达到了写真事,抒真情的目的。平日里让学生注重生活写作材料的积累,并及时记录生活与学习中的收获与感受,从而开阔学生思路,为今后写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三、合作评改,培养能力,享受成功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教师一定要重视作文评改,只有让学生放手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才会有真正的体会和深切的领悟。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作文互换互批,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文章结构进行修改,改前、改后全面对照,允许学生针对文章提出见解,小组学生互相补充,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评改能力,进而让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每次作文讲评课一定要上,讲评作文时,重点以一两篇优秀作文为例,并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把句子写正确生动,内容表达清楚,从而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在作文中收获自信与快乐。

篇7

关键词:注重方法 培养兴趣 观察积累 读写结合 评改提高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一、作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我在作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是:(1)以熟悉的内容引导激发兴趣。作文的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表达的愿望。(2)开展丰富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会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人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在同学们掌声和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让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3)每期编辑一至二集属于自己班上的《优秀作文集》,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装订成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情趣。

二、作文教学应重视积累,从细处入手

1.仔细观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

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习性,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学会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提高了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加强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谴词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平时就应加强以下两点训练。(1)句子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写好句子的前提。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仅要能回答“谁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更要能够回答“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或“什么时候,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2)内容要生动:文章是由句子构成,为了使文章生动,句子的表达首先就要生动具体,必须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如教学“抚摸”一词造句时,有学生说:“阳光抚摸着大地”,就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在怎样的季节里,阳关如何抚摸着什么样的大地?”经过引导学生造出“春天,柔和的阳光轻轻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大地。”显然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生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为习作打下牢固的奠基石。

三、有效的作文教学应重视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寻找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仿写点,运用迁移的规律,让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学会写作。在读写结合的形式上,我初步探索出了以下几种:一是模仿性读写结合,就是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引导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掌握写作的要领,学会写作的方法。比如: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安排仿写《我爱家乡的柑橘》等。二是延伸性读写结合。就是对课文中的空白处,或者写得不详细处进行补充性续写,如对《凡卡》一课结尾进行补写,写《凡卡从梦中醒来后……》。三是改动性读写结合。就是对学习的课文进行改写,或者改动人称,或者改动记叙的顺序,或者改动文章的结构,或者改动表达方式。四是评议性读写结合。就是让学生在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议,或谈体会,或谈感受,或谈评价。这样的读写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现了读写的互补。

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利用课外阅读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好的词、句、片段、格言警句等及时搜集到“采蜜集”(作文素材收集本)中,作文时可随时借鉴和运用,并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四、重视作文评改

篇8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首先,要明确观察的对象,其次,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时,首选通过视觉了解的形状、颜色、姿态;然后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再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再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最后,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

(一)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少点批评。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并不一致,“一刀切”、“一锅煮”的教法使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每次作文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分类指导。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发表,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减少难度,使他们的写作能有所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呢?

(一)拓宽阅读面。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三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二)制作阅读卡。要求学生对在平时教学的文章中或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名人名言及时摘抄,分类进行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所谓定向专题阅读,就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时,要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材料,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以便于学生在写作时有不同的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丰富多彩。

四、多些片段,多写日记,练习随笔

篇9

【P键词】创设情境;多姿多彩的生活;坚持写日记;佳作欣赏;小学生;作文起步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能写作文吗?我的回答是:能!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时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这一特点,如果再施以合理的教育,把观察、思维、语言结合起来,用“情感”来带动,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课堂上创设情境,训练说写

教材里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性强,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语文一年级下册第7课《大熊猫》一文,由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观察,运用生动的形容词,一系列的叠词,把大熊猫的样子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学时,我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大熊猫可爱的形象,并把这段优美的文字熟记在心。一次,有位学生带来了一套“福娃”的玩具,看到“京京”,不知是谁起头,大家便异口同声地说出了那段课文。我马上加以引导,让他们课后去观察家里的其它动物,第二天,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描述给大家听。结果,他们都能仿照《大熊猫》一课,把各种家禽――小狗、公鸡、花猫、白兔等动物描绘得活灵活现。

有的课文我还让学生自觉参与形象的创作过程,进入“角色”,主动感受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捕捉语感,对语言文字作切身感受,在理解、欣赏课文的过程中,学生情感被激起,我便借势引导他们写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小练笔。如学完了《只听半句》、《小猪画画》以后,我引导学生想象:那个小朋友的屁股上被印了两道杠杠,出了洋相,以后他会怎样听别人讲话呢?小猪听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建议,有没有经过认真考虑,它就把画给改了?它把小花猫画成了大怪物,闹了笑话,他以后会怎样做事情呢?我还让学生带着课前准备的头饰上台即兴表演,表演完之后就作续编故事的小练笔(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此外,我还充分利用看图说话进行写话训练,因为这是对学生观察、想象、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现在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我就把学生带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如带他们春游,回来后再把看到的景色写下来。有的学生写道:春姑娘来了,她轻轻一吹,太阳的脸就更红了;小树高兴地换上了绿色的裙子;油菜也穿上了金灿灿的外套……又如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也丰富了学生们的写作素材。在捏泥人、搓竹蜻蜓、折纸青蛙、拼树叶画等活动中,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而后我让他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讲完后再指导他们有条理地写下来。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增添了写作素材,还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让学生坚持写日记,锤炼思想,陶冶情操

从一年二期开始,我就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由于学生识字不多,所以不作过高要求,只要能把话说明白,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即可,哪怕一两句话也行。开始时,学生不知如何下笔,我就让他们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在日记中我还及时了解了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和家庭情况,便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个学生纪律较差,经常评不上小红花。我在日记中了解了他想评上小红花又得不到的苦闷心情,于是便找他谈心,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鼓励他进步。结果,他真的改掉了许多缺点,几乎每天都能评上小红花,写日记也更加认真了。学生们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良好的自我锤炼,对身边的人产生了更多理解和热爱。

四、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对学生,我一贯采用赏识教育的原则。每次改完学生的日记或写话练习,我都要上一节佳作欣赏课,将写得好的片段在班上读出来让大家互相学习,并组织评议,促使小作者把文章修改更好。每次学生们都希望老师读自己的文章,因此,只要学生写提好,哪怕只有几句或一句话,我都在班上读出来给予赞赏。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需要鼓励。我校办了“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诵学生的优秀作文,虽然他们的作文水平跟中高年级同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们的投稿热情丝毫不比中高年级学生逊色。我推荐作文时,总是优先考虑后进生。学生听到自己的作文被广播经后,自信心也增强了。在学期快结束时,我把学生的佳作都贴进了“学习园地”,开家长会时,家长看到自家孩子的作品,感到无比欣慰。我也为能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成功而感到无比的快乐。

篇10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畏难情绪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方法单调呆板,教学内容简单、陈旧,加上教师对教育规律把握不准,知识面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且学生缺乏对作文的正确认识,因此学生对作文课不感兴趣,写作效果和锻炼效果极差,以致出现反感情绪及畏难情绪。因此克服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不仅是语文课程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有深刻的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写好文章最重要的前提,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厌烦心理,点燃学生思维创作的火花,使学生愿写、爱写,变被动作文为主动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对同学们说,我们习作不是搞创作,而是为练笔,只要把自己见的、听的和想的用笔写出来,就达到目的了,无需害怕。第一次作文,我就引导学生说自己在开学第一天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各自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这次作文,我都给了他们理想的分数,增强了他们写作的胆量和兴趣,强化了他们写作的动机。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是不少有成就的人的切身体会。仅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评讲作文是远远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的,应是“授之以渔”,指导学生课外观察。要指导学生确立具体的观察目的,利用各种感官协同活动提高感知效果,使学生对事物有全面认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千人一面,万物一貌;才能写出新东西,不至总弹老调调。“实践出真知”,一味地观察而不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是不能提高写作效果的,这就要写日记,我把日记比作“超声波”、“录像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勤写日记,只有长期写下去,经过不断的探索、积累、体验,才会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因此,有些同学迷信写作技巧,或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徘徊,就如学游泳而只听教练技术要领,却不反复下水实践一样,那是明显不够的。要收到实效,就要肯在写作上“沉”下去,坚持数载,时间长了,便能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火眼金睛”,就会改变“作文无东西可写”的情况。清人袁守定说:“得之俄顷,积在平时。”确是箴言。

三、运用多样的训练,启发创造性的思维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自我突破的潜在能力,受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有时会阻碍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应根据学生好问、好奇、旺盛的求知欲心理,经常设置能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形成课堂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大作文与小作文相结合;正式作文与课外日记相结合;成文作文与非成文作文相结合。另外,还可以组建课外文学兴趣小组,创办文学社,组织各种形式的作文竞赛等。总之,需采取多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强作文训练的强度和力度。一旦发现学生有标新立异、不拘一格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闪耀,就要及时肯定并加以赞赏,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兴趣,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写作中的发展和应用。

四、创设情感氛围,感化学生

课堂上可采用播放音乐,触及情感,鉴赏名作,陶冶情感,展开辩论,激感等方法。例如,针对初中学生反感议论文这一现象,辅导学生写“怎样看待穿着打扮”一文时,我采用这样的办法:事先没有讲如何提论点,如何论证,而是说:“学校规定女生不许穿裙子、高跟鞋,更不许化妆;男生不许留长发、穿奇装异服。对这一决定,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使男生、女生都感兴趣,摆事实、讲道理,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末了,我说:“大家争的问题就是论点,所摆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按顺序组织起来就是论证。”学生们会心地笑了,结果,这篇议论文写得很成功。

五、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作文进步的认同

一班几十个学生,其作文水平相差很大,好的应激发其写作热情,更上一层楼,但更应循序渐进引导后进生从不愿作文到愿意再到爱好写作。因为人人都喜听好话,学生也是,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老师、同学们的肯定和鼓励。在平时作文评讲课上,老师可以读一些好的范文,指导学生学习,更应多读些本班同学作文训练中的好的习作,这样的作品不仅切合学生生活和写作水平,而且迎合学生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作文被作为范文阅读是极大的荣幸。另外,对他们身边的同学也是很大的激励。有位同学在作文《我是怎样爱上写作的》一文中,就谈到自己正是在一位有心计的老师的鼓励下逐渐爱上写作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