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8 07:4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各行各业都遭受着冲击。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在就业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中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着大量农民工群体,他们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贡献。据有关资料显示,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工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产业特点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出口为导向,用工需求和国际经济周期有很大关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受到严重打击的是沿海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首当其冲。农民工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最先受损的庞大群体,被迫失业走上返乡回家之路。因此能否处理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将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进程。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农民工自身素质技能着手,只有真正了解到他们是否想进一步学习,希望学习哪方面的技术知识,并帮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同时解决我国的一系列衍生矛盾。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劳动就业人员的流动,尤其农村进城就业的热潮,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无穷的生产力,但由于农民工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造成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在进城务工时,农民工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很难找到得心应手的从业行业,基本都在劳动强度最大,工作环境最差,薪资待遇很低的行业内工作,这一方面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广大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素质,这里包括行为习惯和专业技能。且政府和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没有达到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程度,使农民工的很多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同时在国家出台有利政策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积极开展创业。但是农民工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农民工经营风险较大。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而当今,找工作难,工作找人也难。这是为什么?本次调查研究就是旨在回答这个问题。
二、社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为了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好地提供服务,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安排,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工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时间和地点如下:
调查时间:2010年2月2日
调查地点:省县镇、乡
三、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访问调查和个人问卷调查两种方式结合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民工个人的基本情况(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工作区域、工作地域、工作单位、税后月收入),民工个人的学习需求情况(是否愿意继续学习,学历层次、学习科类,学习方式、学习学校或机构),民工个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民工再学习的希望和要求等。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处于掌握较多的信息的考虑,调查对象选在不同年龄阶段,调查了五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条件。
五、讨论与建议
无论是一开始的阐述还是上面材料中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到2000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教育,仍旧是教育,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一个又一个农民工兄弟去搞创业搞科研搞自主。我们只能依靠社会,依靠政府,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习,需要技术的农民工兄弟创造学习的机会,拓宽学习的渠道。尽最大的力量去优化现有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扶植那些能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企业。
我想就这一问题再提出并重申几个观点和看法。
第一,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
我国现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约1.5万所,高职院校有1100余所。这是农民工培训的丰富资源,当务之急是制定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使得中高等职业学校真正成为农民工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二,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
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三,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学习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习的基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第四,加强发达地区对农民工教育的支持
相对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大中型城市的现状,这在暂时没有可以解决的具体方案。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广大农民工的建设,而作为一定的回报,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充分关心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扩大政府培训机构的培训面,以抓好质量为突破,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支持,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第五,积极探索“以工代学”的继续学习模式
篇2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农民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涌进城市的农民工渐渐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阶层。农民工进城以自己的劳动谋求生活的同时,为城镇的建设、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经济、文化水平的低下,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制约了这个群体对公共文化设施的享用。公共图书馆作为由政府主办的、传播文化信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为公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应把农民工纳为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1 公共图书馆参与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
1.1是“图书馆服务宣言”的最好诠释
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了《图书馆服务宣言》,公开向社会承诺:“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公众早就应该知晓的信息,那就是向所有的人免费开放,为大众服务是图书馆的神圣责任,利用图书馆是每个人的文化权利。当代的公共图书馆理当顺应时代要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把开放性落到实处。而在城市人口中占绝大部分的是城市流动人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农民工。把农民工纳入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群体,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便是对《图书馆服务宣言》服务理念的最好诠释。
1.2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任何公民都有权平等地享受由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还特别是要重视和保障老人、儿童、学生、外来人口等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我国5.77亿城镇人口,农民工占城市人口的35%,他们在城市一般没有固定的住所,生活质量低下,没有固定的收入,相对贫困,是被排挤在城市生活之外的边缘化社会群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因具有成本优势和传播影响优势而成为必然的选择。
1.3是公共图书馆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那些有能力接受服务的人,还包括社会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不受年龄、学历、身份等限制,农民工得以步入知识殿堂;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向农民工提供免费服务的前提,收入不高的农民可以享受的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此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不仅局限在馆内,延伸服务也是其业务工作之一,公共图书馆可以为不能到馆接受服务的农民工,如建筑工地、厂矿企业等农民工较集聚的地点提供馆外的流通服务。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农民工通过公共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的文化服务,实现其自身素质的提高。
2 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实践
2005年5月,南宁市文化局和南宁市建委等政府部门共同创办了南宁市“农民工文化艺术节”,借此平台,我馆为农民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
2.1走出去,为农民工提供便利的文化服务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适应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始终在探索开展便利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近距离的、随时随地都可获得的文化服务。农民工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根据南宁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工一般集中于市区内的各个建筑工地,于是我们将这部分农民工列为重点服务人群。我馆每年5月以“农民工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到工地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活动,在工地建立“图书流通站”,播放共享工程的优秀影片,并将“公益讲座进工地”列入全年读者活动工作计划中。
2.2精心策划,为农民工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内容
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是多方面的,从图书借阅、参考咨询到开展文化教育、文化娱乐。在开展“农民工文化艺术节”期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场地内为农民工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我们精心策划了“图书展阅”“发放阅览证”“图书捐赠”“流通站的设立”“公益性科普讲座”“免费电脑培训”等项活动。其中“图书展阅”作为图书馆一种传统的服务方式,将图书馆部分藏书带到活动点,为农民工进行图书阅览服务,满足他们阅读需求的同时,也使他们对图书、对图书馆给予关注;为了把文化“种”在工地,让农民工能随时借到图书馆的图书,我们不但为农民工捐赠图书,同时在一些工地设立“图书流通站”,将图书馆部分图书以“流通站”的形式存放在工地,定期交换,由工地派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借阅的管理。为了让农民工更多、更方便地享受图书馆的公共文化资源,我们还将“绿城讲坛”公益讲座带进工地,专家与农民工谈卫生、谈法律、谈人生,公益性的讲座把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送到需要它的地方;为了缩小社会信息鸿沟,让农民工能掌握一技之长,有利于他们今后工作或再就业,我馆从08年起还在本馆电子阅览室推出了为农民工免费培训电脑知识的项目。
“农民工文化艺术节”自2005年举办以来,我们已到南宁市市区附近将近30个工地开展了文化活动,直接服务的农民工超万人次;同时建立了7个图书流通站,有近万册图书在工地图书流通站供农民工借阅,其中桂建工地流通站还不定期地派出农民工代表到我馆挑选图书。
3 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考
农民工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行业,本馆主要是针对农民工较集中、而且劳动强度较大的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服务的范围和时间都非常有限。公共图书馆在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中要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所转变,服务方式上有所改进。
3.1强化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必要性的认识
关注农民工对文化的需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农民工对文化的需求,是我们为其提供文化服务的最大的理由。但长期以来大家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阅读对于他们似乎可有可无,以为这个群体缺乏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技能追求的欲望。然而当图书走近他们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对知识的向往,虽然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学历普遍偏低,但学历不等同智力。我们设计的“知识谜语竞猜”中的“字谜”“成语谜”,有时难度颇大,都能被他们一一解破,让人不能不惊讶。农民工的智力与我们想象中文化不高、只会砌砖抹灰的“苦力工”真是不一样,为了一个不解的“谜”,执著地寻找答案那股劲,无不让人佩服。
农民工渴望受到良好的教育,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但美好生活的创造,离不开文化教育这个根基。因此,作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图书馆,作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图书馆人,对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不仅有必要性,而且有可行性。只要我们提供的服务产品贴近他们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其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3.2流通站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研讨
我馆已在县级图书馆、社区、军营、村文化室建立了30多个“图书流通站”,由甲方(图书馆)提供图书并定期交换,由乙方(流通站所在单位)负责管理并开展借阅服务。但在开展流通站后续服务中,我们也发现把“工地流通站”建在工地的工棚里,方便了农民工借阅,但由农民工自己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工地人手紧缺、流动性大,给工地流通站的管理者很大的压力,管理不到位,图书就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如果把“工地图书流通站”建在公司总部,由项目部经理定期到总部更换批量图书,倒也可行,但这往往不方便农民工自己选择图书。此外,由于我们是批量转移图书,每次流通的数量也仅有500~1?000册,因此很难保证每册图书的内容都适合当地农民工朋友阅读,致使本来就不多的图书利用价值不高。目前,广州图书馆开展的“流动图书车服务到工地”应是一种比较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流动图书车,又有称之为“汽车图书馆”,汽车图书车定期流动到各个工地,方便农民工就近借阅。但汽车图书馆又是一种“高成本”的服务方式,需要一定财力和人力,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市级中心图书馆还可联合城区图书馆、工会图书馆、职工书屋共同搭建起为农民工服务的图书馆网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
3.3公共图书馆应对农民工开展“个性化”的文化服务
3.3.1农民工实际需求特点分析。在2006年开展“农民工艺术节”期间,我馆为农民工发放了“阅览证”,在阅览证上详细标明了南宁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的馆址、服务内容,欢迎他们能在工余时间就近选择图书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其目的就是想引导农民工利用图书馆,但由于他们除了晚上有空闲时间,很少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更不用说到图书馆来看书学习了。故有必要按照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相应的服务方式。
3.3.2缺乏有针对性的书刊。在《武汉市农民工知识能力及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图书馆》2008年第4期)一文中关于“农民工利用图书馆状况”调查中的问卷第27题是“如果图书馆使用方便的话,您愿意常去吗?”这是一个了解农民工是否有去图书馆意愿的问题,结果,表示“可以试试”的占51.68%,“很想去”的占35.08%,表示“没有兴趣”的只占13.2%。可以说农民工对于图书馆的潜在社会需求还是非常庞大的。换言之,86.8%的农民工是我们图书馆的潜在读者群。但单纯的没有针对性的书刊流通往往难以持久,必将最终流于形式。我们应分析农民工对图书的需求,如我馆最初为流通站的配书时,采用的批量转移图书的方法,这部分图书就很难满足农民工读者的需求,而桂建工地的农民工代表到我馆选择图书效果就好得多。为此,我们应注重分析农民工的阅读需求,由专人负责为农民工工地选配图书,这样虽然工作量大,但合适农民工阅读的图书受到了农民工的欢迎,更容易激起他们对图书的热爱。
3.3.3有效的书刊推荐及针对性的技能辅导。公共图书馆要为农民工“量身定做”一些适合于他们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为他们开展个性化的服务,让他们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文化服务。可以举办一些实用型的讲座,如宣传关于公共社会安全、劳动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常识等方面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知识,这些深奥的理论知识,通过专家通俗的讲解,便于他们接受。此外,公共图书馆应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联合劳动保障部门等其他社会力量,争取政府资金支持,聘请不同行业的专家、技师,面向农民工推荐相关书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适当购买一些适合农民工阅读的小说、农业种养、法律等等书籍,建成农民工专用书库,为农民工读者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
[2]文化传播网[DB/OL].[2009-01-04].ccdy.cn.
[3]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工作概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44—45.
[4]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极业集团出版,2006:5—17.
[5]焦芳梅.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为农民工的服务[J].哈尔滨:黑龙江史志,2008(15):37,29.
[6]赵任飞.强化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农民工服务[J].图书馆杂志,2008(8):33,23.
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离职倾向
一、绪论
本文通过立足于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问题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来进行研究,找出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影响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建立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从而进行实证分析这一研究框架来对文章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与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意见。
1.研究背景
1)农民工群体内部发生代际转移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长达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使得中国超过日本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稳步发展,同时中国也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这些成就都不离不开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掀起了“民工潮”。虽然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历史等原因并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程度,但是第一代农民工用辛勤的劳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第一代农民工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兴起。《2012年中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份,中国全国农民工总数量为2.6261亿人,其中年龄在16-30岁的新生代农民工占36.8%。在这一部分农民工群体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上、大专及其以下的农民工为16-30岁农民工总数的81.6%。可见,农民工群体内部正在逐步完成代际更新与转移。
2)心理契约可以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需求
目前学者们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主要服务于政府与社会,这就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从企业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需求等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范丹,洪琳,李文川,2011)。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从企业角度开展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需求与变化的有关研究,特别是这些需求与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心理契约已经成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组织之中,除了显性的经济合同等经济契约关系之外,还存在隐性的契约关系,如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能够反映组织及其员工对彼此之间的责任与义务的界定与感知。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心理需求的内容、发展与变化。如果心理契约的内容得以履行,就可能对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产生相对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但是,一旦心理契约的内容发生改变与破裂,就可能对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产生相对消极的影响与作用。可见,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关注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有关问题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3)新生代农民工离职问题严重
近年来“民工荒”、年龄在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率高、流动率高等现象的发生,折射出了企业及其管理者应对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离职问题的现实性与迫切性。但是若想从理论上帮助和指导企业及其管理者应对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离职问题就必须搞清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问题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而从这一点来讲,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需求将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联系起来开展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找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和离职倾向进行调查找出其存在的影响,结合中国大陆山东省一些实际企业进行数据调研,找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离职倾向的情况。通过实证分析找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通过总结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与作用,并提出解决措施如何可以有效利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去合理完善的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倾向。
二、文献概览
1.变量操作定义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农村地区长大的、仍然保有农村户口的、进入到城市进行务工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上、但是在大专及其以下的劳动群体(闵银灵,2012)。
心理契约是一种涉及组织及其员工双方的非经济契约关系。它包括基于员工视角的心理契约和基于组织视角的心理契约。基于员工视角的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对于组织及其员工相互之间责任的认知与信念系统;基于组织视角的心理契约是指组织对于组织及其员工相互之间责任的认知与信念系统(李原,2002)。
离职倾向是指个体对于工作不满意、产生离职念头、并出现开始寻找其它工作的倾向以及存在找到其它工作的可能性的一种综合表现(蔡燕,2010)。
2.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
目前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例如:
余琛(2003)的研究主要关注心理契约满足的不同状态下员工离职倾向的变化情况。其中,当员工对心理契约的期望越低,但是员工对心理契约的履行越高的情况下,员工的离职倾向最低;而当员工对心理契约的期望越高,履行越低的情况下,员工的离职倾向最高。
于海涛(2006)的研究发现,员工心理契约中的组织对员工的责任包括平衡型、交易型和关系型三个维度。其中,对员工离职倾向影响最大的是平衡型组织责任。平衡型组织责任主要包括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给予员工足够的工作支持、完善内部晋升渠道、帮助员工学习新技能等内容。这说明,员工日益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组织能否成为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就成为了影响员工去留的重要影响因素。关系型组织责任的影响次之,交易型组织责任的影响最小。
孙仁玲(2009)针对郑州市园林企业的员工研究发现,员工心理契约中,只有事业发展、物质激励、工作投入和基本责任能够对离职倾向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其它方面的影响则不显著。
曾斌(2010)研究主要关注心理契约中组织能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待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心理契约能够显著影响离职倾向。如果组织能够给予员工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待遇,那么员工的表现自然会积极,工作热情高,离职倾向就会较低。
孙峰(2010)以125名私营企业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心理契约中,公司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而做出的努力越高,员工的离职倾向越低;公司提供的薪酬福利越好,员工的离职倾向越低;员工对工作越投入,离职倾向就越低;员工为公司发展做出的努力越多,离职倾向就越低。可见,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既包括组织责任也包括员工责任。
黄叶和蔡伟民(2013)针对100名知识型员工的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包括交易和关系两个维度。其中,交易维度方面,对工作压力的满意程度、企业所提供的福利与离职倾向高度相关;关系维度方面,工作环境、晋升与职业发展机会、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对员工业余生活的关心程度与离职倾向高度相关。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文通过对一手数据的搜集进行实证分析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前文的总结,本文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的内容归纳为组织基本责任、组织情感责任、组织发展责任、员工基本责任、员工情感责任、员工发展责任等六点。
通过对前文的总结以及模型的建立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假设,假设一:新生代农民工对“组织对员工的基本责任”的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其离职倾向;假设二:新生代农民工对“组织对员工的情感责任”的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其离职倾向;假设三:新生代农民工对“组织对员工的发展责任”的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其离职倾向;假设四:新生代农民工对“员工对组织的基本责任”的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其离职倾向;假设五:新生代农民工对“员工对组织的情感责任”的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其离职倾向;假设六:新生代农民工对“员工对组织的发展责任”的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其离职倾向。
四、数据分析
信度分析:信度检验是为了检测量表的可信程度,当一个好的量表进行测量时,对于同一件测试,经过多次测量其结果都较为稳定,这时我们称这个测量量表的信度较高。本文应用α信度系数来进行测量量表的可信程度。通常当α系数大于0.7时我们认为量表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当α系数越接近1时我们认为其可信程度越高。本文通过将数据输入到SPSS中进行检测,其结果分别是: 0.727、0.913、0.904、0.929、0.957、0.946、0.905,α系数总体为0.913>0.7,因此我们认为该量表信度较高。
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因子分析模型是主成分分析法的推广和发展。它通过对一组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综合成少数几个综合性因子,并且该少数几个因子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R型因子,一类是Q型因子。前者是对指标变量进行分类,后者是对样本进行分配。在实际问题的应用过程中,一般采用R型分析。
2.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进行KMO 和 Bartlett检验,当KMO的系数如果大于0.5,则说明因子分析的效度是有效的,可以进行因子分析;且Bartlett检验中P值小于0.001说明因子的相关系数矩阵非单位矩阵,能够提取最少的因子同时又能解释大部分的方差,即效度是有效的,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研究中的KMO和Bartlett’s检验结果中KMO值为0.954大于0.5且P值为0,说明量表的效度是有效的且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可以有效描述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大小,但是它不能描述变量之间的作用方向。一般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二元相关分析,其中较为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泊松相关系数。其中,当相关系数介于0和0.2之间时,说明没有相关,当相关系数介于0.2和0.4之间时,说明有弱相关,当相关系数介于0.4和0.6之间时,说明有中等相关,当相关系数介于0.6和0.8之间时,说明有强相关,当相关系数介于0.8和1之间时,说明有非常强相关(吴明隆,2010)。本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泊松相关系数分别为-0.319、-0.597、-0.456、-0.655、0.400、0.644,p值都小于0.01。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可以用来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根据自变量的数量可以划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由于本研究由六个自变量,因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97、-0.684、-0.494、-0.724、-0.400、-0.618,p值都小于0.01。
五、结论
1. 对于研究问题的回答
1)变量组织基本责任对变量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作用。
2)变量组织情感责任对变量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作用。
3)变量组织发展责任对变量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作用。
4)变量员工基本责任对变量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作用。
5)变量员工情感责任对变量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作用。
6)变量员工发展责任对变量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作用。
因此我们看出这六点因素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是十分明显,作为企业及其管理者在处理与应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时,应该注重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管理,积极履行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以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倾向,为企业减少损失和提高效益。
2. 对于研究假设的结论与分析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最终的验证结果,即本研究所提出的六个假设都显著成立,验证了本文假设提出的合理性。当前,中国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完成了代际转移,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代第一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但是,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自己的特征,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已往学者们大多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来探索与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本文从企业管理学角度通过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问题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倾向问题。这不仅在理论上开拓了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问题的研究范围,也在实践上为企业及其管理者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参考文献:
[1]范丹,洪琳,李文川.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结构维度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11:120-123+127.
[2]闵银灵.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研究[D].扬州大学,2012.
[3]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4]蔡燕. 企业新员工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
[5]余琛. 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2007,02:458-461.
[6]于海涛.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6.
[7]孙仁玲. 员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
[8]孙峰. 心理契约对私营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
篇4
【关键字】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社区教育,客观性
要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社区教育有质量的发展,高等学府与社区的合作是必由之路。现代社区教育的发展表明,社区与学校教育是相互促进的,相互作用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地区和技术推广的重要任务,这就为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社区教育提供了有力条件,同时也为社区教育提供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捷径。目前,社区教育承载着教育群众、提高大众职业素质、支撑地区发展等重任,如若高等职业院校能够参与其中,这必将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丰富其高等职业教育内容和迅速培养社区发展可用的职业人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相通性
近年来全球化深度发展,不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还是社区教育都深受其带来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以下简称“三大理念”)的影响,并渐将他们的培养目标转向技术性、基层性和应用性的人才培养,并强调受教育者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能力的培育。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传统的研究型高等教育并不适合推广,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涯发展过程:不断学习,更好就业,并不是人人都去做研究,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正应和了国际上对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的提法。而且,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全日制、正规化、之前的学历教育占绝对部分;学分制实施不彻底;工学结合度低;学生的选择性范围有限等,诸多因素限制我国传统的高职教育多样化发展。好在大家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努力转变方向,并迟早会突破这个限制向多样化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具备全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并时刻准备为全社会提供职业教育。而社区教育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为全民提供全方位的全程教育,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构建国家终身职教体系过程中与社区教育有着基本特性的相通。
2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三大理念”的指导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深入社区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有:
(1)突破观念瓶颈,丰富办学形式,推进高职教育普及化。高职院校的发展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职业性人才保障的教育机构。所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的普及,其必将深入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
(2)拓展办学市场,凸显社会服务功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基于系统化学科知识的静态课程结构,它则是建立在工作过程中动态课程结构,更具有普适性。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和经验,适宜在社区教育的职业教育活动中推广。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和专业师资力量,可以弥补社区教学的劣势,与其合作办学(比如夜校、假日班、短期培训班等等),为之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还有高职院校的各类学生组织,可以深入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高职院校的教育影响力。
(3)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国家终身职教体系。随着高职院校蓬勃发展,其丰富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久厚的办学经验与校园文化资源等需要高效利用,而深入社区发展正好如一个催化剂。高职院校与社区资源优化整合,不仅可以避免他们资源闲置,而且能促使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扩张。同时,伴随高职院校影响的扩大到广阔的社区中,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优势互补的效果将日益明显,将使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互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来看,高职教育走向社区,就是走向社会基层、走向民众的真实生活。
3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岗、待业人员不断增加。并且城市化的进程也突飞猛进,以至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突现的“民工荒”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再思考社区如何对这些人员进行高质有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再教育,以及相关就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些问题都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可就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来看,实现社区内的各种教育因素和机构的整合、协调和互动的体制运行都不够有效。特别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运用不到位,致使社区教育的职教功能长久以来都处于低效率,甚至是空白状态,难以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
根据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社区教育需求调查研究报告分析,如徐明怡对上海闵行区的调查研究、沈光辉等对福州市居民的社区教育调查报告等,不同程度的反映居民对与自身现在或者将来的职业生活及经济利益有关的教育活动需求日益增长,而且经济活动越频繁的地区其功利性教育需求和对其教育质量要求也就越高。通过结合我国现状分析,再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如美国社区学院、台湾地区的社区教育等,笔者认为要满足这类需求,最佳的途径就是找到社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结合点。所以,整合地方高职院校力量,提高社区职教质量,是一项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鉴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级应用人才短缺,职前和职后高职教育应该是现阶段社区教育的首要任务。然社区教育本性——“充分利用整合或者开发社区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驱使,社区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互助是未来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学生培养;机制创新;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29-03
自1978年,天津、无锡等地开始试办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地的地方经济输送了大量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形势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本文基于各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的调研报告”及“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以及各专业对相关企业调研的资料和数据,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过程管理等进行初步思考和探索。
一、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高职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即1978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自此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初创、发展和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近10来,高职发展的重点已经从量的扩张转为质的提升上,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正式建立起了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制度。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同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出台,文件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措施[1]。这些政策和举措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提升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地位和作用。
(二)高职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产业人才需求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源于地方经济,也服务于地方经济,各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发展。现在浙江企业招工中遇到的人才梯队问题是:两头大,中间小。大学生多、没有技术的农民工多;熟练技工少。结果是:对雇员而言,大学生的工资比熟练技工的工资低,为了增加自己的“技术含量”,一些大学生还专门去职业学校或技工学院“回炉”再造;对雇主而言,产品质量常常难以保证;新产品上线周期长;这表明:熟练技工培养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加强熟练技工培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熟练技工需要长期实践锻炼,需要大量设备和资源的支持,这对学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高职教育重视实践实训,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把学到的技能用于工作实践中,但是学校教育不是短期培训,学生如果只是学到专业技能,而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学生的敬业爱岗精神、学生的奉献精神、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声誉。这些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的难题
高职教育虽然说在我国的整个高等教育中已经占有半边天的地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作用,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只有学习不够好才会去选择高职学校,很少有学生把高职学校作为首选,所以在历年的高考招生中,进入高职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是高考招生中的最后一批,高职学校成了考生无可奈何的选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不高。现在就以我校为例谈谈学生培养中的难题。
我校是1999年开始创办的,也和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相似,经历了创业阶段和自身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我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实践专家访谈,名家名师理论指导,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养、教学方式、课程教材、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进行了摸索和实践,形成了“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整个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不足和值得提升的地方。学校高职研究所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现状,专门做了一项“课堂教学现象调研报告”,很多系(分院)也对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一)课堂教学现象分析
为全面了解目前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校高职研究所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我抽取了期中四个部分的调查结果(见下图)。[2]
1.学生课堂学习投入情况:学生到课率较高,但是隐形缺课(玩手机、打嗑睡、看小说、聊天)率较高,而且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非常不足。教师认为学生存在缺勤与隐性逃课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学生自控能力差”(68.1%);其次是“学生基础差”(31.4%);再次是“自身教学水平有待提高”(17.3%);最后是“课程内容不合适”(14.3%)。而学生认为导致缺勤与隐性逃课的首要原因是“老师上课枯燥乏味”(45.2%);其次是“课程内容不感兴趣”(42.5%);再次是“自身基础太差,听不懂”(14.3%);最后是“课堂缺乏师生交流与互动”。
2.课外学习投入情况:学生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介于“2~4小时”和“4~6小时”之间,学生请教问题次数介于“少于2次”和“3~6次”之间,“图书馆使用情况”说明学生只是偶尔去一下图书馆和阅览室,从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种类来看,以文学类和娱乐体育杂志为主(52.1%和40.4%),阅读专业类书籍的为(27.5%)。完整的学习过程至少应该包括思考、记忆、表达、传递以及行动。从以上4个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我校学生用于专业学习的课外投入明显不足,课堂学习行为和内容没有在课外进行拓展、延伸、反思、评估与行动,所以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3.教风学风建设:学习是学生享受教师的服务,因此要关注满意素质。此项指标主要从“学风评价”、“授课效果评价”、“课程符合期望程度”、“课程收获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是影响学风的主要原因,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考试方式与内容单一等直接影响了学风,同时学生也认为自身要求不高也是影响学校学风的一个主要原因。
4.教师素质及表现总体评价: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实务操作相对满意,我们也发现,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组织、作业反馈和教书育人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分析
最近几年我校各专业对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对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同时调研了相关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以及这些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获得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1.专业核心课程:总体来说,毕业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评价较高,认为专业核心课程整体设置较为合理,但也认为应该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特别是改进专业技能相关实训。[3]
2.基本工作能力:总体满足度为78%,和同类学校的全国骨干校持平。(基本工作能力是指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而在对各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前三项基本工作能力及满足度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各专业不尽相同,但积极学习、服务他人、积极聆听等方面学生的反应都不是很理想。[3]
3.价值观的提升: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帮助自己在“人生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上进”方面得到明显提高,而较少提高的两方面分别为“人文美学”、“健康卫生”方面。
4.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同专业的企业除了相关的专业能力要求外,都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主要为:
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
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交际能力、演讲表达、职业规划能力;
能拥有实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4]
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创新高职学生培养机制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其中一个类别,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而我们面对的学生的特点是不喜欢抽象的学习、自控能力差、喜欢动手、自尊心强,还有部分学生是被父母亲逼着来学习的,有相当强的自卑感。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出发,我们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和设想。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传统的教学逻辑采取理论在前、实践在后的模式,导致在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而高职学生最为缺乏的就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感觉课堂教学的枯燥,导致了很多课程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象。高职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高职教育的基本逻辑是要把学生导入工作体系,其规律是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入学科系统化,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从初学者/新手生手熟手能手专家/高手这一规律设置课程,实施教学。针对这一规律,各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专业调研,以工作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以技术能力的逐步提高为主线,使知识和文化整合对应;在职业情境中通过“学会做事”落实工作标准,贯彻“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形成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专业知识不仅包括知道是什么(know that),如何做(how that),为什么这样做(why that)三方面,也包括功能性、展示性、过程性、经济性、创造性、使用价值、社会接收性等八个维度。[5]要完成这样的知识学习,传统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通过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才能实现。所以学校投入大量的精力,邀请企业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同时,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践实训等进行了多方的合作。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做的过程中了解应该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教师对开发的课程认识不一,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归纳和演绎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点也引起了学校教学部门的重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我们也要求同时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
(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这几年里,学校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毕业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评价也较高,基本工作能力的总体满足度为78%。但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系不仅仅是由业务素质教育构成的,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6]从上面几份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企业和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也不只局限于专业素质。
“两课”教学是国家规定必须开设的,有100多个课时,但从过去的课堂情况看,“两课”教学是学生隐形逃课率最高的课程,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师生互动少。专业核心课的课程开发也带动了“两课”的教学改革,教师采用调研、师生讨论、小组讨论、学生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开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但是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说教、理论教学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很多欣赏类的课程由于教师自身水平的不足和实践经验的缺乏,少有学生获益,最后不得不从课程中取消,所以学校也下大力度提高公共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际经验,到企业一线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访学获取更高理论水平,横向交流获得更多教学体会等等,同时开设网络通识课,使学生在网上听到名师授课,获得名师指点。
不仅仅专业知识可以从“做中学”,很多理念、思想、观念也是可以从实践中领悟到的,所以除了课堂教学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学生缺乏劳动锻炼,缺乏服务意识,所以开设一些没有学分但是必修的课程很有必要。比如劳动课,培养的是劳动精神和服务意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一学生入校后,每个人负责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卫生,由高年级学生负责监督,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不能毕业,补考过程就是参加公益事业。同时,也可以布置学生任务,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不良现象,编写剧本,并以FLASH的形式播放出来。这种看似简单的课程,如果持之以恒,会对学生本人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带来很大的变化,既可以改观校园环境,也能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感和幸福感。
(三)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师软实力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基本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课堂组织形式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资源和环境。高职的学生不善于理论学习,但喜欢动手,而且年轻人好强,所以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小组配合完成任务,以小组展示、集体评议、个人评议等方式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性强,形成一个很有动感的教学场面。助理教师在这种教学组织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助理教师在主讲教师讲解的时候进行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同时,在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时,进行辅导和提供咨询。来自企业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助理教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原来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设计转变成了以“学”为中心,教师从“幕前”转入“幕后”,教师是课堂组织者、讲解者、辅导者、示范者、伙伴、赞助者,[7]同时负担着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责任。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从学生调查的情况看,教师是导致学生隐形逃课的主要原因,所以提高教师的软实力刻不容缓。
教师的软实力包括教师的思想和理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情感体现等,它不同于专业能力、知识素养、学历职称等。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问题是“如果同一门课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很有学问课教得也不错,但脾气很坏,对学生极其严格,到了不近人情甚至粗暴的地步,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近似军事化的教学方式。另一个老师的课教得不是很出色,但人很好,学生很喜欢。你愿意选择哪个老师呢?”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选择人好但课教得不是很好的老师”。一个学生的答案反映了很多人的想法:“如果不喜欢那个老师,他再有学问我都不愿意跟他学。如果我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这门课。是否喜欢一门课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喜欢的课我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主动学习,老师的教课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通过平时聊天了解到我们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初中或高中,有老师“伤了他们的心”。最近,也偶然看到了“汤普森夫人”的故事,她用自己的爱心挽救了一个孩子,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个人才,我深深地为之感动。这些都说明教师软实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有时候大大超过了教师的硬实力。所以学校在强调教师的专业水平、职称知识等方面的同时,更要提高被忽视的教师的软实力,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最好的营养只有被吸收了才能发挥作用。
(四)评价方式和制度保障
把一个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的目标,但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汇涓流而成大海”,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和功能远远大于终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法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法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评价、重视学习过程、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改变不良学习习惯,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责任心。[8]这种评价方式特别适合现在的课堂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之间互评,教师点评,学生演示或者展示成果等等,都可以充实、丰富档案袋的内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除了良好的评价机制之外,制度的保障非常重要,我们的学生自我克制力弱,更需要制度去约束。“教书育人”,就是在教会学生技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学校都有很多的学生管理规定,但“如果制度制定出来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加糟糕”,[9]所以执行不力、执行不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懈怠。曾经一时,学生作弊现象非常严重,曾经有学生在年级的教学信息员QQ群中公开求代考,这种危险的信息也给学校、二级学院领导敲响了警钟,如何规范行为、如何帮助学生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前面介绍的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外,制度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和地方性,和其他的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源于地方经济,所输出的人才也大多服务于地方经济。所以在课程设置、课堂组织形式、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它的特殊性,但高职教育不能偏离它的高教性,学校的培养机制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就业必备的能力和知识,更要提高学生技能、知识、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社会的需求,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和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才能完成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岩,孙毅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CP/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9,(6).
[2]李众合.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浅析[CP/OL].人教网,2012,(4).
[3]杨志红.职业教育教学设计[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4]吴素平.档案袋评价法: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下一篇:农村教育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