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31 19:0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防传染病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预防传染病措施

篇1

传染病手足口预防措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全年均可发病,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夏天和初秋。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成人和大儿童也会传染上这种病,但是由于大部分以隐性感染为主,所以没有很明显的症状。 手足口病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

一、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三、易感人群:幼儿多发,小于三岁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临床表现: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常拌咽痛。发热一至二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一至二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常见于手掌、足底,也可见与臀部。

五、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要及时送诊、居家休息,及时隔离治疗,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2、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3、流行季节教室和场室等要保持良好通风;

4、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见下图);

5、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要清洗消毒;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7、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手足口病预防消毒方法:1.中心保持教室的良好通风;

2. 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必须进行清洗,餐具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3. 每天必须对门把手、桌面、座椅、图书、教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4. 老师要教育指导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5. 学生进入中心要检查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6. 毛巾等煮沸或蒸汽消毒,也可用消毒剂溶液浸泡;

7. 全天班学生的睡觉教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8.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9.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保育员不要学生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学生;

10.保育员、老师处理学员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11.每天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希望各位中心老师提高预防意识,以保证中心孩子的健康。

手足口病预防方案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当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病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召开了“传染病防控专题研讨会”、制订了“手足口传染病预防方案”、举办《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点问答》专栏,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此种疾病的病理、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明确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理工作。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学生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补种的宣传工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强化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防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麻疹等春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1、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同时通过班会、健康教育课、家长会、板报、队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

2、少先队发动春季爱国卫生活动,主题:“动员师生,清洁家园,减少疾病,促进健康”。 各中队要根据活动的要求,研究制定本中队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防控传染病措施,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使之人人知晓,营造出良好的爱国卫生运动防控传染病活动氛围。

3、活动内容

①全面清理环境。各班级要立即开展卫生大扫除,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室内外卫生整治活动,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存放、统一收集,搞好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各班级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扫,少先队大队部进行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使内外环境整洁有序,无卫生死角。

②清除污水。对部分生活污水要定点集中排放;对低洼处污水坑立即进行填埋。

③开展灭蝇、灭蚊和定期消毒杀菌活动。

④搞好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班级卫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向全体师生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生活垃圾,保持户厕清洁,防治病从口入。学校教室、桌椅要定期清扫擦拭和消毒。

⑤加大饮食、饮水卫生监管力度。

⑥各班级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进行预防传染病宣传,有针对性地宣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做好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提高救治防控应急处理能力,做好晨检工作,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防控救治应急预案。

⑦示范引路,树立一批爱国卫生的典型,进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树立环境综合治理好、辐射效应强、管理规范的典型班级。

三、严格晨检制度,及时报告疫情。要求各班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加强对本校师生的疫情监测。落实晨检制度,填写晨检日志,记录学生缺课情况和原因。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及时做好隔离和上报工作,切实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

四、加强环境整治,提高防控能力。学校经常性地对教学生活环境和基础卫生设施进行自查。动员师生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保持教室、图书室、专用教室等室内场所经常通风换气。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师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和疾病防控工作。

2、广泛宣传,全面发动,群防群控。广泛宣传预防疾病的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群防群控。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等宣传媒体,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春季传染性疾病特别是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教育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要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宣传到每一个师生和家长,使广大师生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引发原因、传染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

3、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意识。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班主任、年级组长为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4、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自评活动,并加强信息的送报工作,确保春季传染性疾病防控目标全面实现。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当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学校切实抓好病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召开了“传染病防控专题研讨会”、制订了“手足口传染病预防方案”、举办《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点问答》专栏,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此种疾病的病理、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手口足病症状: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篇2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风险;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08-01

1 我国传染病护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1.1 传染病护理管理方面的风险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传染病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落实到位,虽然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制度、预案,但最重要的还是执行的力度。执行的力度不够显然是一个大问题。一旦传染病的护理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起病人的愤怒的发生。传染病的病人护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于病人不能简化流程,需要按照流程来,不能“简化操作流程”而重业务轻“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是传染病护理风险因素的重中之重。

1.2 护理操作中的风险

很多传染病护理的低年资的护士没有认真对待工作,粗心大意,,甚至于简化一些护理中的手续。虽然内容很熟,但是只是知道不去查对,只是凭借主观的意愿办事,不履行严格的流程手续,这是造成医患之间的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于道德知识以及对于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的给予了更高的要求,伦理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医患矛盾增加,医护人员如何协调个人隐私与维护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如何将尊重个人权利与强制隔离治疗统一起来等问题,都给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于护理病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伦理知识的高度我国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1.3 服务环境的风险

服务环境对于病人的康复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尤其是对于传染病的病人来说尤其如此。医院需要尽力改善对于传染病护理的环境和配置,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前。传染病的护士不仅仅需要在容易传染的危险下工作,还需要应付当病人多的时候环境的嘈杂,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传染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降低传染病护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1.4 护士风险、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刚来的护士经验较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自我防护的观念不够,没有风险管理的观念,对于传染病的病人很容易由于心理上的恐惧而产生疲劳状态,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和分散,这其实潜在方面存在很多风险。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一般人都是避而远之,所以传染病病人的交际也就大为减少,此外,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护士会产生心理恐惧,一旦医护人员在护理和管理的过程中只是注重对于疾病的治疗而忽略了病人的心理的变化,导致病人对于护士缺乏信任甚至仇恨的话,很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5 仪器设备方面的风险

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众多仪器的应用在提高急救护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果抢救仪器保养维修不及时、摆放位置不当等都是护理差错、纠纷的导火线。

2 针对存在风险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护士的风险教育以及风险知识培训,鼓励人人参与风险管理

传染病的护理是非常危险的,一旦不慎,很可能造成传染的可能。所以对于新来的护士,需要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和教育,定期学习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对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进行分析, 从典型事例中吸取教训, 每月召开护理不安全因素讨论会,在讨论中每个人都要提出一些对于自身和病人的不安全的因素,尽量排查出所有的风险,进而讨论解决的对策,加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风险防范能力,鼓励人人参与风险管理,把不安全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此外,在护士对于自身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可以针对其临床能力进行个人化培训,要求每个护士都要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管理的规定和程序,防范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2 建立完善的告知制度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 在医疗活动中,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 及时解答其咨询。理管理者应根据工作实际拟订完善的告知制度, 明确规定告知的项目、内容、时间、人员及应履行的相关手续, 各级护理人员亦应高度重视告知义务, 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2.3 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传染病护理风险的发生不仅仅只是与护理人员有关,还与患者自身缺乏防范风险意识有关。所以,传染病病人由于其特殊性,在入院必须进行入院教育,对于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特殊的检查、治疗和药物应详细告知患者其目的、具体操作方法、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在患者出入较多处, 如开水间、洗漱间张贴安全警示语, 保持地面干燥, 可使用防滑垫。对老年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 对跌倒风险评估分高的患者, 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2.4 人性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实质

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的隔离原则,在对自我保护的基础上,对病人始终进行人文关怀。巧妙运用沟通技巧主动与传染病病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目的地协助病人建立起通畅的护患沟通、医患沟通、患际沟通渠道,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此外,还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时识别病人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总之,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的人员须端正职业态度,以爱心、同情心去关心、理解病人方能真正实行人性化护理。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传染科由于病人的传染性, 加强对于护理的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传染病护理存在很多的风险,包括了传染病护理管理方面的风险,护理操作中的风险,服务环境的风险,护士风险、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仪器设备方面的风险等。本文认为需要采取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护士的风险教育以及风险知识培训,鼓励人人参与风险管理 ;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人性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实质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邹晓清.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3(6):21-23.

[2]夏纯,王晓艳.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8,25(2):44-45.

篇3

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传播、蔓延和暴发流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对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控制社会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现将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浅谈如下:

1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1.1 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校园内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合理营养、良好卫生习惯、戒烟、性知识、体育锻炼及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宣传教育。定期对各级各类学生,尤其是在校的高中、中专学生开展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使学生掌握防治传染病的一些常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主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提高素质、降低发病的目的。

1.2 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加强饮食、饮水安全:学校食堂应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食堂作业处必须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法》要求,内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同时注重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食堂从业人员要定期体检、持证上岗;设专(兼)职管理人员对食堂的采购、加工、储存及销售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认真提高厨师技术,尤其应加强高危食品的加工注意事项的培训,确保所加工的食品安全、卫生。加强水源管理,搞好食堂卫生,同时做好餐具、炊具消毒工作;认真执行食品的加工流程和有关食品留样的规定。认真落实“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措施,防止病从口入,避免食源性疾病如食物中毒、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霍乱等的发生和流行。

1.3 做好学生入学体检和免疫接种工作:做好新生入学体检,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免疫接种情况,对未参加计划免疫者应及时补种疫苗。在一些传染病的流行高峰时期,校医要掌握学生的免疫状况,如果学生免疫水平低下,可以集体接种相应的疫苗或免疫制剂。

2 学校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2.1 健全学校传染病报告机制:健全学校医疗保健服务设施,配备专职校医或兼职卫生教师负责传染病的报告管理工作。应加强晨检报告及缺课报告登记,及时发现新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出现较多学生同时缺课时,老师应对缺课原因作调查,了解掌握发生原因。严格执行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2.2 做好传染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学校出现传染病时,除及时向上级报告疫情外,学校还应配合疾病控制部门做好疫情的控制工作,如隔离病人、实施疫点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例如学校出现食源性传染病时,校医及学校老师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同班、同寝室、同时进餐的学生进行排查,督促有可疑症状者及时就医检查,尽量减少传播机会。被确诊的传染病病人要到指定医院接受相应的隔离治疗,学校要保存好食品的加工现场,食堂从业人员待命、等候卫生监督部门的调查及处理。当社会或校园内出现传染病流行时,校医或老师应通知学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聚会。对发病学生做好隔离、治疗工作,对症状较重的学生或传染源做好解释和心理安慰工作,避免因传染病的发生而导致学生的恐慌心理。

总之,认真做好传染病的监测,控制好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搞好学校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关键。

篇4

关键词:生猪养殖;传染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文献标识码:A

1 树立生猪传染病的防范意识,选择健康猪进行饲养 要做好生猪养殖工作中传染病的预防,最为重要的是养殖户要树立起生猪传染病的防范意识,选择健康的猪仔进行饲养。有关部门比如畜牧局等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不同的形式让他们认识到生猪养殖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选择健康猪进行饲养。在选择猪种时,不能单纯的考虑经济问题,对于规模较大的养殖户,要选择自繁自养的猪仔。选择自繁自养的猪仔,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基本措施。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可以避免从市场上买回病猪的现象发生。当养殖户选择猪仔时,一定要到信誉度较高、持有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关许可证的猪场进行选择,经细心选择后的猪仔不能立即混合饲养,应将其隔离饲养,并报当地的动物检疫部门,让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所选择的猪仔是健康猪之后才能将其纳入正常养殖范围之内。这样可以防止新猪身上携带的病原菌导致疫情的发生。

2 加强对猪生活环境的消毒

一般来说,养殖户在购进猪仔后,最为重要的是要对猪生活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消毒。也许有的养殖户会认为:对猪的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猪舍内疫情的致病菌,达不到什么效果,因此,对猪舍的消毒工作认为做不做都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猪舍环境进行消毒,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疫情的致病菌,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却对一些普通的病毒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对防止疫情的发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也能够降低猪群感染传染病的概率。在消毒的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对消毒药品进行配置和喷洒,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随意改变,以确保药品的效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 在夏季做好猪舍的通风降温,保证猪群的产仔和安全 众所周知,夏季天气炎热,不仅是生猪传染病流行和爆发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猪群配种的重要时期。但是,很多养殖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夏季的很多猪舍由于温度较高、通风不良,公猪不能生产出优质的,严重导致产仔数量的降低。运用纵向湿帘降温系统。纵向湿帘降温系统就是在猪舍的一端装几台大型的抽风扇,在另一端安装水帘,以保证猪舍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都最为适宜。有条件的养猪户可以在猪舍内安装空调,以便能够为猪群的配种和饲养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使用防晒网和在猪舍的向阳面植树遮荫,以保证猪舍内温度的适宜。在猪舍顶部开天窗,以便猪舍内的热空气能够排出,也为猪舍和外界空气的流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这些方面保证猪舍内部空气的流通和温度、湿度都适宜,为猪群的配种和饲养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从根本上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经济的损失。

4 做好生猪疾病的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包括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场和生猪交易市场等过程中的监测。生猪疾病的定期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猪的发病率,提高生猪的免疫力。在监测的工作中,要注意在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场和生猪交易市场等地方设定有效的监测,此外,对于跨县运输的生猪也要进行有效的调查,可以通过定期的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原学监测等方法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还可以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法为猪仔注射疫苗,注射疫苗要以猪仔的生长特点为根据,在猪仔长到35日龄时,猪仔体内的母源抗体不能达到保护乳猪的水平,这时就需要第1次对猪仔进行疫苗注射;当猪仔长到第65日龄时,需要对猪仔进行第2次注射。这样一来,就能从很大程度上减少生猪传染病的发生。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必须根据当地生猪疫病流行的特点来进行,并在生猪生长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适宜的免疫接种程序。接种的疫苗必须保证质量,拒绝不正规的疫苗。

5 生猪发生传染病后的治疗

在生猪养殖工作中,如生猪发生了传染病,养殖户和有挂部门必须对患病的猪群进行及时的治疗。当生猪疑似发生传染病或者已经发生了传染病之后,养殖户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的检疫部门报告生猪传染病的相关疫情。在报告时,要报出病发猪的数量、死亡的数量以及病发猪的主要表现和症状,方便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疫情的正确判断。报告完毕之后,还要对患病的猪群进行隔离,对已经发病的猪群和发病区进行封锁,及时为尚未被传染的猪注射疫苗,严格按照规定定期的对猪舍、用具以及猪的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对于被传染的猪群不能外送,已经死亡的猪不能随意丢弃、售卖或者食用,要使用化学用品及时处理制作成工业原料或者焚烧深埋。养殖户和有关部门对于病猪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治疗患病猪群,根据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疫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将养殖户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总之,在生猪养殖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保证猪仔的健康养殖,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高到最大,就必须做好传染病的防治。生猪养殖传染病的防治可以从树立生猪传染病的防范意识,选择健康猪进行饲养,加强对猪生活环境的消毒,在夏季做好猪舍的通风降温,保证猪群的产仔和安全,做好生猪疾病的定期监测等方面出发,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将生猪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保证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顺利进行。

篇5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东海镇畜牧兽医站158212)

羊传染性脓疱病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进行传染,羊只被传染性脓疱病毒侵袭而发病。该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传播快,致死率为1%~15%,影响羊只健康,且治愈后发育受到影响,危害极大。?

1病原特性?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对高热和消毒剂比较敏感,温度在60℃左右环境持续5min,病毒就会失去活性,可是对于普通环境有较强抵抗能力,一般可以在羊毛、羊舍等处存活半年,牧场中可以存活2个月。干燥痂皮内的病毒对日光和低温的抵抗力很强,暴露于夏季阳光下的病变干痂传染性可达30~60d,对3%硼酸、2%水杨酸钠和10%漂白粉均有抵抗力。若用2%氢氧化钠或1%醋酸,可在5min内将病毒杀死。?

2流行特点?

羊传染性脓疱病在秋季的发生率要高些,各品种和各年龄段的羊只都有发病的几率,以3~6月龄的羊羔发病率高些,传染性很强,因此基本上都是群发,较多的羊只死亡,成年羊较少发病,所以一般成年羊群中都是呈散发性传染。?

感染传染性脓疱病毒的羊只和其他动物是主要传播源头。病毒主要聚集在动物的皮肤和脓疱内,经由被擦伤皮损部位进入到羊只体内。因此羊只生存环境附近的物件均有可能成为传播的介质,如圈舍的草、饮用水等。当有病羊或感染羊只进入到羊舍,以及将病羊使用过的器具放置在羊舍就会有较大的几率导致感染发病。传染性脓疱病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所以流行期比较长。除了羊,猫也会感染本病毒,其他动物没有感染的情况出现。?

3临床症状?

唇型羊只患病后食欲不佳,精神萎靡,持续发热,齿龈红肿。嘴角及其附近部位会出现红斑,逐渐的发展为丘疹,然后形成水疱和脓疱,然后溃烂结痂。如果是良性,一般2周内可以缓慢的康复。而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则会持续的溃疡结痂,如此反复,导致痂层逐渐增厚,对羊只的进食造成影响。病羊逐渐的衰亡。?

蹄型患病羊只部分会有蹄型变化,导致其肌腱和关节活动受到束缚,患羊不能正常行走,跛行或者卧地不起。?

外阴型部分患病羊只的感染部位比较特殊,如在乳房、阴囊、包皮等部位出现病理症状,会引起相应部位的肿胀,出现黏性分泌物。哺乳期的母羊发病后,初期会有水疱,逐渐变成脓疱,然后溃烂结痂,公羊则阴囊肿胀,对其繁殖造成较大的影响。?

4治疗与预防?

西药疗法。刮掉干硬痂皮,痂皮较硬时,先用水杨酸软膏将垢痂软化,除去痂垢后(剥掉的痂皮要集中烧毁,以防散毒),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或用浸有5%硫酸铜溶液的棉球擦掉溃疡面上的污物,再涂以2%龙胆紫溶液、碘甘油(5%碘酊加入等量的甘油),或磺胺类软膏,每日2~3次。蹄部发生病变,可将蹄部置于5%~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2min,连续浸泡3次,也可在第二天用3%龙胆紫溶液、1%苦味酸或土霉素软膏涂拭患部。结膜患病时,可用1%硫酸锌溶液或0.5%鞣酸溶液治疗。乳房患部用2%~3%硼酸水冲洗,涂氧化锌鱼肝油软膏。?

中药疗法本着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的原则,配制中药冰硼散、雄黄散、脱腐生肌散等涂敷患部。也可以用金银花、野、蒲公英、紫花地丁各等份,粉碎成末,混合玉米面喂服。?

篇6

【关键词】 流行传染病;乙型肝炎;结核;预防;控制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7.202

传染病主要指的是由于病毒、寄生虫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中, 传染病具备着传染性与流行性, 对人类正常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具备着非常严重的威胁[1]。所以, 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对流行传染病进行控制与预防一直是相关传染病专家所重点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中选择焦作地区102例正常成年人以及给予流行传染病控制与预防干预的102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以探讨分析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途径与预防措施对于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具有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焦作地区102例正常成年人(对照组)以及给予流行传染病控制与预防干预的102例正常成年人(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男50例, 女52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6.9±5.9)岁;对照组男48例, 女54例, 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47.8±5.1)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干预方法

1. 2. 1 完善相关的传染病控制机制 传染病的传播与发生期间, 应对传染病进行严密监测, 其主要包含致病原、发病及死亡监测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机制(救治机制、卫生监督、疾病预防、信息情报及疾病控制体系等), 从而有效的完善卫生检疫体系[2]。

1. 2. 2 重视全民参与情况 结合流行传染病的具体发病特点, 使全民参与宣传力度逐步的加大, 开展实施三级保健网, 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同时, 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 有效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3]。此外, 还应该对易感人群免疫预防进行重视, 通过疫苗接种使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同时改善食品监督管理与居民卫生条件, 从而有效的降低传染病的传播与发生。定期对常见传染病进行监测, 其主要包含居民免疫水平、病原体特征、居民死亡、发病情况以及宿主分布与种类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 从而有效的对流行传染病的传播与发生进行预防与控制。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结核与乙肝等常见的流行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流行传染病发病情况对比研究组发病率为7.84%, 对照组发病率为14.71%, 研究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近几年, 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其原因主要为抗菌药耐药性、滥用抗菌药物以及病原体变异等[4]。随着全球环境的日趋恶化, 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病原体, 所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流行传染病进行控制以及预防, 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可以有效的使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5]。

本研究中选择焦作地区102例正常成年人以及给予流行传染病控制与预防干预的102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研究组发病率为7.84%, 对照组发病率为14.71%, 研究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积极有效的开展结核与乙肝等常见流行传染病控制与预防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的使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哲夫, 万康林, 张金声, 等.我国莱姆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25(1):8-11.

[2] 李庆虹, 常彬霞, 赵军, 等.新发传染病可查询数据库的建立. 传染病信息, 2008, 21(3):164-166.

[3] 廖敏芳, 杜丽明, 光韵诗, 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分析与控制措施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2(3):405-406.

[4] 李桂香, 王琳, 吴恩涛, 等.利用流感监测信息测算流感预警线的一种简便方法.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9, 26(6):631-633.

篇7

一、进一步明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当前,全国传染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本市传染病防控任务艰巨。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本市手足口病将逐渐进入高发期,人禽流感和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任务依然不容忽视。同时,随着天气转暖,本市即将进入霍乱和痢疾等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重点防控期。因此,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各类重点传染病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强化疫情意识、责任意识和报告意识,切实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积极主动开展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与教育、农业、水务、交通、商务、宣传、旅游、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明确传染病防控预警机制,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当前,各区县要严格按照《**市人禽流感和流感等冬春季主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和市卫生局、市教委《关于加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在本市托幼机构进一步落实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控职责和工作任务,切实落实对托幼机构、学校、流动人口聚集地等重点场所和儿童、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各项传染病预防、干预和控制措施。

二、进一步规范传染病临床诊断工作,切实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

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意识,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警惕性和敏感性;要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严格按照各类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和工作预案的要求,在鉴别诊断基础上,对病例进行诊断;要落实传染病病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疫情登记、核对、通报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市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病例报告工作,如发现甲类传染病、参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或在本市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白喉、脊髓灰质炎和丝虫病等),应及时报告医疗机构领导,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基础上落实“不瞒报、不漏报、不误报”的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和可靠。

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病例报告的技术指导和每日审校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甲类传染病、参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或在本市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病例的审核。如发现托幼机构、学校一周内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其他传染病的暴发疫情,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和要求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对各级疾控机构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工作,指导做好网络直报工作,保征报告信息的质量。

三、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切实提高传染病疫情的发现水平

各区县、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传染病监测方案》、《**市手足口病监测方案》等的要求,加大对手足口病、人禽流感、流感、麻疹、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力度。各监测点医疗机构应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对病例或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并落实报告、登记、核对和标本采集等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病毒特点和菌株菌型变化情况,为分析疫情动态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传染病监测疫情的分析,高度关注病例聚集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国内外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分析、加强重点传染病舆情跟踪和分析,切实做到“科学分析、准确预警、积极应对”,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疫情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苗子。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临床诊治和疫情处置水平

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工作。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关手足口病、人禽流感、霍乱等重点传染病以及一些在本市少见、新发或已被消灭传染病诊断和治疗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能力、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对重症病例的正确识别和科学、有效救治,确保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有效落实。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专业人员有关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演练,切实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追溯传染源和现场处置工作,提高在“第一时间”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的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对传染病防控的指导工作,切实落实依法管理措施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积极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消毒隔离等工作的技术指导,加强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等的指导和检查,切实落实晨检、预防性消毒和病例报告、处置等传染病防控措施。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传染病报告、消毒隔离等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尤其是日常预防性消毒、饮用水卫生等方面工作的监督检查。

篇8

1.吉林省德惠市结核病防治所,吉林德惠 130300;2.吉林省德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德惠 130300

[摘要] 传染病作为当前最为主要的危险类疾病,我们需提高警觉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主要是因为传染疾病具有危害性高、难以治疗、多发且分布广泛等特点,因此,综合性医院需要进行疾病防控工作的严密部署,有针对性的对传染病进行控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立起传染病防控体系,为实现对传染病的控制而不断努力。本文主要针对综合性医院在传染病预防以及控制体系建立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来实现对传染病有效控制研究。

[

关键词 ]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046-02

[作者简介] 王永江(1973-),男,汉族,吉林省德惠市人,大专学历,主管医师,研究方向: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防治属于一项公共卫生事业,其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安全以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医院作为为人们提供必须的医疗、保健、预防以及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其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医院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会对患者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工作人员、医院稳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从综合性医院对防治传染病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进行综述,希望为广大的综合性医院提供一个借鉴。

1 综合性医院建立起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1.1 建立起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履行社会职责的表现

在我国各项法律法规中明确的指出了综合性医院在公共卫生防疫系统中的职责、义务、地位等,其中提到综合性医院具有依法做好传染病管理的社会职责,所以综合性医院做好社会公共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在综合性医院中爆发传染病,不但会危害医院中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医院周围环境,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社会恐慌,使人们形成对医院的不信任感,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因此综合医院尤其要重视传染病的危害性以及防控措施,加强医院内部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宣传,并建立起传染病预控控制体系,以从容的应对传染病的突况的出现、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职责。

1.2 传染病是影响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

综合性医院作为传染病控制以及治疗的第一线,医护人员是直接面对传染病的第一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接触着传染源,传染病细菌、病毒等会通过各种途径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如乙型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如果综合性医院不对这些传染病进行科学的预防、控制以及治疗,那么也就无法保证医院内部人员的身体健康[2]。

1.3 传染病对我国人群的危害性很大

过去有很多的人认为传染病对人们的危害性不足以影响人们的生命,但是,自从进入到80年代,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或者以前曾出过的传染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威胁,这些传染病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如肺结核、艾滋病、狂犬病等,还有人们记忆犹新的SARS,这些传染病对我国人群带来了巨大的危害[3]。

2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措施

2.1 转变防控观念

2.1.1 正确看待传染病发生与传播规律传染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地区域的防控工作效果,而且还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社会因素、医疗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等状况。当然对于医院的传染病防控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于该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能力也能够起到评估作用。长期以来,政府部门致力于构建安全、完善的传染病防控体系,这从根本上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2.1.2 树立正确的大医院观念针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需要我们树立起综合性大医院观念,切实动用全院疾病控制部门的力量进行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工作。聚集全院传染病防控的顶级专家,运用全院最好的疾病病原体实验室,合理应用人力资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升级。另外还要突破地域限制,建立起传染病周边省市联防检查机制,严防外区域传染疾病传入,从而有效的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传播,最大限度减少损失[4]。

2.2 实现标本兼治和谐发展

2.2.1 传染病防和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不轻视治疗,也不轻视预防,将治疗作为预防的重要措施。传染病的防与治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同时二者也不是对另外一个方面的补充,而是将整个临床工作纳入到防控范围,如隔离治疗是为了治愈好患者以减少传染源,预防治疗是对和患者接触较广、较深人员的预防措施,防止其被传染。科学的处理好传染病的防和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预防控制部门和临床治疗部门的各项工作,从而有利于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2.2 传染病控制和预防之间的关系根据以往防控和治疗SARS传染病积累的经验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是工作中的重点,其中的控制与预防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两个核心,两者有所交集,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防控工作中需要对两者进行重视,尤其是对传染病的预防方针以及预防策略进行重视,因为在医疗机构中这点容易被大家所忽略[5]。

2.2.3 辩证看待地区发展和适应问题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环境、经济等都有所差别,所以使得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具有明显的地区性,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相适应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盲目的追求“大而全”不仅无法切合当地的发展规律,防控的效果也也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再加上传染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长期的人力、物力保持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次性的大投入或者短时间的大投入不仅后力不足,还超越了当地的经济能力和社会条件,会致使地区长时间的防控效果不理想,所以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需要和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相适应[6]。

2.2.4 协调好医疗机构实际需要和传染病防控体系之间的关系传染病防控工作并不是仅仅依靠医疗机构来实现的,其和当地政府的工作性质一样,是地区性一体化工作机制。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依据的是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它不仅有坚实的法律基础,也是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因为各个地区存在着差异和不平衡性,所以需要各个地区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具有各个地区的特色,也要根据地区面临的情况差异针对的开展防控工作。

2.3运用科学手段防控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传染病防控方面也需要运用更多科学的防控手段来完善当前的工作,不断摆脱旧的工作模式,采用新科学手段促使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实。运用科学手段开展传染病防控非常重要,因为其摆脱了以前依据某个专业或者依靠制度来对传染病进行防控的工作模式。这种主观的影响因素难以实现传染病防控的有效实施,因此需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疾病防控机制,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需避免这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推动综合医院疾病防控工作进展。因此科学防控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作为发展重点:①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影响影响;②明确所有工作流程,将责任落实到岗位;③提高医院各个部门的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率。

3 小结

对传染病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大事,需要从根本上实现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从基层做起,建立起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传染病的控制能力。本文主要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着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能够为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建议。

[

参考文献]

[1]刘彩霞,杨莉梅.综合性医院3986例传染病调查分析 [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3):511-513.

[2]汪志强.二级综合性医院急性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防控的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1.

[3]龚海燕.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

[4]齐奕.基于防控体系的传染病医院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5]王鲜平,杨慧宁,高敏等.构建综合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3389-3391.

篇9

关键词: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问题;对策

1前言

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疫苗接种,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或培训工作,进而提升人们自我传染病保护和预防的意识,减少并控制农村传染病的发生。根据相关的统计,我国在2014年1月所发生的法定传染病为457766例,其中1157例死亡,其中甲类传染病中不存在死亡和发病的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的发病数较多,为272005例,其中1136例死亡;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数为185761例,其中21例死亡[1]。本文对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2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关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宣传工作缺乏全面性就目前我国部分偏远的乡镇农村而言,居民普遍存在传染病防范意识薄弱的问题,并未认识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性。这与政府相应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存在较大的联系,部分管理者因为缺乏对相应传染病预防知识、法律和政策等的了解。因此,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全面、系统的宣传教育,最终导致居民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缺乏认识。

2.2开展工作的经费不足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下拨的经费逐渐增多,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资金匮乏的现象,致使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资金的缺口比较大。尤其对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因为资金缺乏,用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医疗器械,以及基础设备均比较差,对于大型的、新进的医疗设备也不能够及时购买。因此,当出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其应对能力严重不足,并且在传染病疫情监控和监测方面也表现出较大的缺陷。

2.3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不断发展下,农村和外界的接触更加广泛,外加居民缺乏相应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意识,加大了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难度。农村传染病的传播在近年来集中到中小学等场所中,但目前仅有极少部分的中小学具备控制和预防传染病传播的能力,在有关银川中小学农村中小学传染病的调查中,共对184所学校进行调查,但设有相应防控机制的学校仅有138所,为总数的75%[2]。

2.4农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体系缺乏系统性目前大多村级医疗机构,以及部分乡镇卫生院,因为经营效果不佳,并且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较差,工作人员总体医疗水平偏低,致使整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够较好的发挥预防和控制农村传染病的作用。

3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宣传的力度为提升村民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意识,首先应做好相应的传染病宣传和教育工作。对农村传染病的法规、防制法律和相应的政策进行教育宣传,进而促使居民能够养成较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提升防病意识。

3.2结合多种筹措途径解决资金问题在解决农村传染病工作的资金问题时,需建立起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政府应根据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对应的增加对农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资金的相应投入。与此同时,还应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现有的基本设施设备,对用于传染病监测和检查的相应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进而提升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效果的提升,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工作作为出发点,落实好开展专项工作的资金。此外,还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措,借助媒体,向具备相应能力的个人和企业寻求帮助。

3.3找出农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进行重点管理在开展农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时,应将工作的重点区域放在中小学等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并注重对易感人群的防范。此外,各级政府还应注重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和服务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相应的部门能够做好隔离、监控和预防等具体化的工作,进而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还应注重对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的改善。

3.4促进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完善为构建系统完整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需注重传染病应急处置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建立健全,并充实工作开展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同时选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而提升整体专业技术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各地区卫生院和疾控中心基层服务的能力。除改善人员结构之外,还需掌握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过程和病原生物学,重点熟知传染病中流行病学的特点、重点流行环节、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等,进而能够制定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并能够对群众进行相应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3]。

4结束语

解决农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促进人们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具有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相应预防人员结构的优化,并注重其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促进人们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拴增.当前基层预防保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4(3):178-179.

篇10

传染病的预防,包括以下三方面:

1、首先应该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患者,包括一些隐性感染者,及时进行隔离,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常见的血液隔离、体液隔离、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等。

2、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比如血液体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病病原体,如果接触有可能会造成感染,这时候应该严格的消毒处理。

3、然后就是进行保护易感人群,最主要的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比如乙肝病毒的预防,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达到预防的效果。

2 传染病预防常识 传染病预防常识,应当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同时,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传播的主要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继续传播。

1、管理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