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21: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教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前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一种新思想,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代表人物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奠定了建构主义的两大流派: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2],其理论的精髓一是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个人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建构当前事物的过程;二是认为知识是个人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来充实和丰富个人的知识经验。
2.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第一,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表明双方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也更加明确了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第二,建构主义教学更为注重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人才的创新培养。
二、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种子营销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综合化,既要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又得掌握农村市场与农村社会以及各类种子企业的经营特点,具备为种子企业打开国内国际市场的实践技能。然而,从目前高校种子人才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践指导
教学的内容主要与选用的教材有关。教材从组织编写、审定、出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更新速度较慢,成本也高。因此,教师所选用教材往往是多年使用一本书,容易造成学生所接受的信息是过时的或是跟市场需求不符的。目前,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依据的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体系,涉及营销的各个环节,比如种子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种子营销策略和技能等,教学内容比较固化,而种子企业为适应营销环境变化而创新的营销策略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尤其是网络营销知识的缺乏更为突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本的教学内容显然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是目前许多高等农林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由于授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课程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案例缺乏,导致目前大多院校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虽然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但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以教师单一讲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件为主要内容,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种子市场营销学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应突出实践教学,实际上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穿插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但在实际过程中出于对理论体系和知识的连贯性考虑,就会安排更多学时进行理论讲授,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相对来说安排的学时较少,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4.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考核达到检验教学成果的目的,不但便于检查学生的学业成绩、督促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对于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的考核方式来看,课程的考核普遍采用考试形式(主要是笔试),而且客观题多、主观分析题少,形式上比较单一。由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做好监督或考核,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松懈,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后遗忘的不良现象,使考试最终成为学习的目的,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教学设计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教学引导地位。因此,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设计须打破过去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加大实训内容的设计,见图1。
1.课程教学目标构想
建构主义理论兼顾了学习的社会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教育目的和形式的有机融合[4],也就是说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既要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认为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实现以下内容:即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种子营销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能够认识、分析种子经济领域内的相关问题,从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已构建的知识框架(如学生的认知能力、前期认知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对新信息的接受与容纳能力以及学生对输入信息的反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种子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这就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再是简单的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应是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并补充大量的必要信息。因此,在改革教学内容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内容。(1)多渠道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一方面通过参加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来扩大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师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给予教师创造便利条件,让教师亲自到企业中去体验,真实地感受实际工作中对于专业能力的要求,找出目前教学内容中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2)突出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做到学以致用按照种子市场营销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与实际岗位能力要求一致;同时,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其具备营销工作的基本技能。(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从高等教育角度,一门专业课程必须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在保证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前提下,还需要有一定量学时的实践内容作为支撑。比如通过种子营销工作中的案例教学启迪学生的职业思维,促进其经验性知识的形成。
3.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主动教与学生被动学的互动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主体由过去教师如何教变为现在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理论教学法任何一项实践工作的开展都须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也就是说理论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基石。理论教学法也就是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优势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同时,在理论教学上强调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5],在此前提下,提高学生对专业相关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掌握最新营销领域的理论前沿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较经典的方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形式。由于案例内容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真实的经历而区别于教材中理论性内容,从而可以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因此,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教师设计一个营销环节的场景或借助于营销模拟软件,将课堂变为营销活动的现场,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场景中的各个角色。通过亲身体验角色,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由学生当评委给出成绩,由教师就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指出不足。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比如在帮助企业推出新品种上市这一情景中,学生可以从企业角度向潜在客户分析新品种的相对优势和所产生的效益最终达到销售的目的,从客户角度着重分析新品种可能产生的效益,通过讨价还价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4)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教学应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校内实训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借助实验室进行专业软件的实际操作。一方面,借助系统仿真软件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网络查询种子营销信息,进行网上的询价、议价、最终达成交易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软件的全过程操作流程,训练学生对市场的预测和决策能力,掌握种子营销的技巧,了解种子营销的账务处理。校外实习主要是利用课外的时间,统一组织学生真正体验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调查专题,明确调查目的,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深入市场,培养其发现市场机会、搜集市场有效信息、进行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最终形成市场调查报告。第二,直接向目标客户进行种子营销活动。由学校或种子企业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由学生分析潜在目标客户群体,最终实现商品的销售,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
4.课程考核设计
科学合理的考试不仅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程考核应遵循以考促学的原则,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1)采用多元化的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更加注重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即教学过程中最终考核的结果是多种考核形式的综合。一是“平时+期中+期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将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平时成绩由课堂小测、课堂提问、课堂出勤等综合评定;期中和期末成绩由卷面笔试进行评定。这种方法还是沿用了传统的考核方法,综合成绩主要是由笔试成绩构成。二是“调查报告+期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专项调查的能力,并用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调查问题的设计、完成情况给出成绩;期末成绩仍由笔试成绩构成。这种方法既考查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平时+课程论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作业、案例分析、学生互评等方式综合评定;以课程论文形式作为课程考核的最终形式,通过专业论文的撰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为写毕业论文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如前所述,平时成绩可以采用课堂讨论、作业、出勤、论文等形式的综合,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因此,只有加大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动态性的考核目的。(3)给予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机会考试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堂答辩等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现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5.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直接目的就是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主体。综合评价主体是包括学生、教师、领导、用人单位、家长等在内的多方参与教学评价过程的主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科学性原则。
四、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古诗词 教学
一、小学语文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在国家教育改革和时展的要求下实施和颁布的。新课标指出应致力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基础语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它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
小学语文新课标是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三大教育理论发展下提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充满活力而又多元化的语文课程。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作为我国的一名公民应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小学语文是普及文化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好汉语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文文化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小学语文强调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同时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二、古诗的特点
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描写具体事件、人物为主的;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它又可以分为写景和写意两大类,但不少古诗既写景又写意,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音乐美,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形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
三、新课标下古诗词的教学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含蓄精炼的语言、深邃优美的意境、丰富诚挚的情感,成为脍炙人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诗不仅能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状态及古人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在古诗中领悟到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⑴创设意境,感知诗意之美
古诗是诗人的感情在特定的环境下即兴地抒发,而此种感情往往是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而产生的,然后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古诗教学中,如果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能提供给孩子们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把学生较快地带入“智力发展区”,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一把金钥匙,而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联系。如果在教学中把意蕴含蓄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听觉中的“声”,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深入感受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从而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⑵赏词句,品味语言之美
古诗讲求“炼字”,其简洁精炼的语言含蓄深沉,使人时常回味。只有引导学生弄懂诗句中字、词的真实含义,揣摩出其精妙之处,他们才会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也才能真正品味出诗的韵味来。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每首古诗时应当先让他们找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进行讨论、交流,弄懂词义,理清诗句的意思。不过,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显得有些呆板,学生学起来也感到枯燥无味。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琢磨,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
⑶启迪想象,感悟表达之美
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浓缩性,所以给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而新课标下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去进行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切身感受诗的意蕴,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显然,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尽管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正是知识的旺盛期,但也不能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塞,以为越多越好。相反,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古诗教学,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如此才能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 徐国芹. 探索各种教学媒体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 127-128
[2] 李志坚. 中小学数字电视教材后期制作方法初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篇3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消费文化;马斯洛需求层次;符号消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46-02
一、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双重满足
在经济学范畴里,消费指“人们通过对各种劳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在文学范畴里,消费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本文所探讨的消费文化意指其普遍带有某种符号象征意义,借此来满足人们想暗示或明示的品位、个性、等级、地位。对于“消费文化”这个概念学者们也有诸多定义,其中以尹世杰为代表的消费经济学派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的创造性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
消费文化分为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生态消费,高校英语教学主要涉及前两种消费现象,即一方面把语言知识当作消费对象,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消费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满足了教师作为语言传播者的使命感和学生渴望提升英语层次的优越感。
在经济学意义上,英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内容和手段来满足授课过程中的需要,大学英语的授课活动在消费“语言”这种物质形式时也在创造语言财富。与此同时,英语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受益于广大学生,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收获基本的语言知识,提升英语等级水平,从而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这都是大学生在消费大学英语学习时所获得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
满足表层的物质消费进行语言内容的教与学的表象活动,也包含满足精神消费的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小组活动、演讲比赛、个人展示、PPT演示等。这些展现大学生英语功底和增加交流的方式都在某种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形象地融入了物质消费,提高精神消费的满意度。没有这些吸引大学生眼球和引发他们积极主动思考的教学活动,也只是掌握了语言这种形式,没有使他们得到精神财富,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消费文化角度阐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就是不仅从语言消费过程中分析教师和学生的低层次的物质消费活动,主要在更深层次研究他们的精神消费活动,发现其学习需求,转而作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
二、把任务型教学转变成需求型教学
近些年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已屡见不鲜,专家学者均认为探索学习动机在语言教学过程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条件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种消费模式。“动机”与“需求”截然不同,需求是产生动机的前提,动机为实施需要而产生,本文试图用“需求”而非“动机”来寻找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动力及教师授课的起点,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包括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精神消费主要是要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社交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大学英语的课堂的社交需求突显出来,也会产生激励作用。现在绝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会在课堂中融入西方文化,设计多种形式讨论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有多少学生是被动的任务型参与,而有多少是需求型的主观能动发挥?就任务型教学而言,且不论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往往听到学生的抱怨是一堂课也没有多少收获,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社交需要重视不够,任务型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不代表与学生的互动是出于互相理解。因此,进行深入的需求型教学,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考虑学生的社交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这就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相比电子传媒的敏锐和灵活度,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特点是学分化。每个离开高中校园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期望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收获更多的语言知识、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水平的量化标准恰好是学分。被动的任务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也浪费了先进的教学资源,束缚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考,限制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成就感大大降低,无法满足尊重需求。需求型教学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成就感,增加认同感,淡化学分制的影响,鼓励和尊重大学生学习成果。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等级的需要。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主要表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随着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四种需求的满足,人们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当传统的大学教育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时,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师生们带来了更加新颖的呈现方式和教学资源。
大学生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不断扩大,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消费,反过来也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产品过剩给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师提供了很多资源,各种学习资源应有尽有;各大教育机构推出的网络课程中也呈现一片追捧现象,由此催生的网络教育跃跃欲试,在网络教育的平台中,各学科教育不断涌现,譬如新浪、网易的公开课等;手机网络平台的建立,网络用户数量的激增,近年出现的微博和微信都聚集了一批忠实粉丝,也把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口袋英语文化转变成手指英语文化,不仅符合现代的电子消费观念,也把随时随地学习英语的可行性大大提高,满足了人们的即时文化需求。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对英语消费文化的新的心理表现,同时也为大学英语教师们引入另一种达到大学生自我实现需求目标的可操作方式。
弱化大学生的学分化影响,把被动的任务型教学转变成主动的需求型教学,由教师带给学生学习动机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这一过程体现了语言学习中的消费文化整合,也满足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思考学生内心的真正学习执行力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三、需求型教学与符号消费相结合
法国哲学家让・波德里亚提出的“理论上的实践”认为人们的消费首先源于欲望,这种欲望不仅是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更多地表现为情感欲望。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欲望,也就是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可把被动型的任务型教学转变为主动的需求型教学,再结合符号消费的理念,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学习方式,而且也使整个语言学习向符号消费发展。符号消费的概念最初由让・波德里亚提出,认为一切的消费都只是象征符号的消费,消费系统是“建立在某种符号(物品/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上的”,这些象征或符号并不表达一组既存的意义,意义只诞生于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符号或象征系统中。
在消费文化下,大学英语课堂成为英语学习符号消费的主场,也是大学英语教师需求型教学的主要平台。大学生通过课堂学到的复杂的语法结构、作家作品、批判性思维,通过考试拿到的各种证书,都能反映出个人的实力和需求类型,这些都是高校英语教学的符号消费标志,成为他们区别于其他层次、级别或需求学生的符号。通过符号消费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相契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展现大学英语的学习意义与价值。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本身成为消费的对象,被提供“三包”和包装,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大学英语也成为消费的对象,本文从消费文化角度探讨了高校英语教学,一是从物质消费角度(教学内容),二是从精神消费角度(教学方法:媒介),使学生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提出把被动的任务型教学转化为主动的需求型教学,教师要关注大学生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结合符号消费理念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林白鹏.消费经济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
[3][美]杰姆逊.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7.
篇4
【关键词】关注差生;新教材;活动;能力
基础英语在中等职业教育各个专业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随着科技发展及国际间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对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日益增长,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的教学就成了基础课中的难题。面对这种情况,结合我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历,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
1.面向全体学生,谋求学生的共同发展
树立“成人”重于“成才”的观念。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把心态放正,把眼光放远,。要关注学生全体,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努力通过教师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获得发展。坚决反对单纯培养少数学生,只关注高职考试有希望的学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他们的培养上,而对于那些没有升学希望或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学生抛在一边,不闻不问,当成分母,看作陪衬。这样即使我们培养了一些优秀学生,但同时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心.就是你特别关注的那些优秀生也不会认为你是一名合格的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遭遇的不公平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成为完全的人、心理健康的人,甚至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对于在初中时就有过类似经历的中职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差生。一堂课的教学意图是否能顺利得以实现,与班里有多少“差生”密切相关,一个两个不碍大局,而十几个的话,课就无法顺利进行,但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十几个差生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为了以后的教学能正常进行,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兴趣,把难度降低。因此,要对差生给予特别“关照”,多提问,多鼓励,多监督。特别是提问时要讲究技巧,开始时只提问他们那些基本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并且应注意每节课都要照顾到他们,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有一种并不比别人差的“成就感”,消除他们在初中时就形成的自卑感或自暴自弃的心理。使他们产生一种抓紧赶上,参与到竞争中来的积极心态。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对英语的想法,告诉他们得当的方法,鼓励他们从基础学起,有问题大胆的问老师,让差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有被重视的感觉,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他们会努力试着去学英语
2.全面研究教材,转换教学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中职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自200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省编职高英语新教材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共四课,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分别从单词,听说,语法,读写四个方面展开练习。我个人觉得这套教材很适合中职学生使用,在巩固基础英语的同时,又能应付常见的英语使用场景。教材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为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它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任务同传统意义上教师将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完全不同的。传统教学法中的教学任务突出的是教师的活动,而“任务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将其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使用,它只是在语言学习的巩固阶段比较适用。我们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只是强调教师将传统的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任务型”教学途径为主,以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认识清楚,而不应盲目地去接受。
针对每一单元的不同任务,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既可以调整任务顺序,也可以对任务进行增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仔细分析每个班的学生。
3.开展多种活动,“四会”能力均衡发展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因此一定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际意义的,有现实环境的训练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用英语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来讲问路、方位介词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新教材每单元四课,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缺一不可。绝不能因为考试不考或考的不突出而放弃或忽视某项能力的培养,如目前高职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但绝不是说这两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弱化,相反,而应加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加强各种能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彻底扭转“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
4.着眼学生未来,培养自学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的东西只能说打了一个基础,对社会需要来讲还远远不够,要想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要具备自学能力,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才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所以老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超级秘书网
要让学生有计划的背单词,并同时培养学生查词典的好习惯。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可以在学新内容前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课文。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由学生来讲解,老师做适当的引导或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不再留思考题,学生自己就能发现文章中的知识点,课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为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虽然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生源差的难题,新教材的使用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也会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很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学
1引言
近几年,随着课改不断地普遍化和大众化,绝大部分地区已经由原来的应试教育逐渐转换成素质教育,在这过程中,情感教学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情感教学不仅仅在学生的学习上充当了先行官,也很好的将知识情感和学生认知情感有效结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
2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从大的角度上来看,情感是区别于人与动物的最大的不同,情感是人类发展5000年的文明结晶,是我们不断进化、不断突破思维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的角度上来看,情感又是情感教学,乃至教学最根本的方法和路径,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如下,小学时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洗礼的神圣的教学环境,小学又是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最初增加和学习认知的地方,所以采用情感教学方式在小学中能吸引其学习欲望,这种方法是设身处地的为孩子们能更好的接受知识,并让孩子们感同身受的体会语文乐趣。
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情感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传统教学中,语文的教学是单调的,是平白无味的,缺少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往往最终导致整个课堂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下却鸦雀无声。相比之下,情感教学在语文中的作用就很好的改善了这个情况,情境教学的课堂上,这种教育方式将学生和语文知识、故事联系到一起,深深的吸引了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传统的被动性,同时这种方式也助于学生对整个语文知识的把握,因为在其深入其中的过程上,也将他们自己和知识情境连为一体,起到了学以致用的精髓。所以这种新型的语文教育方式,应该得到教育学者的足够重视。
3情感教学应秉承的方法和路径
第一、建造良好的创设情景环境和意境。情感教学中,如何设置情景是关键,老师作为实现语文情景教学的首要因素,应该发挥自身最大的硬件条件,为教学提供良好的设施,更深的发觉授课内容的感情氛围,充分利用情景布置的环节烘托这种感情,这样方能在意境上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这些方面,作为教育者,特别是面对祖国年少的花朵,应当坚持以情感教育为主,本着以投入热情、真实的情感去言传身教,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大多数文章都为名家名篇,文章本身就融合作者太多的感情和感悟,这些思想中心是文章的精华,我们就要积极准备,加强环境感染力,丰富语言吸引力,将学生们的感情投入到整个语文意境中,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很好的把握教学方向。
第二、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坚持学生互动为出发点。从教育者的角度上探析师生关系对情感教学的必要性,作为传道授业的触发者,培养和塑造良好的师生直接关系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感,比如说,在一般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的,但是如果学生喜欢或者被老师的教学魅力吸引,他们就会发自内心的主动增加学习的渴望和动力,用自己的热情和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真正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敬。从学生的角度上探究这个问题,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希望和老师是一种学习上的平等关系,是和蔼可亲的教与学的真诚关系,良好的心态是学习的关键,因为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能起到一种愉悦的求知状态,我们在快乐中学习,把课堂当做家一样的温馨,把老师当做慈母般相处,这样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驰骋。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语文情境学习上,应当坚持学生互动为出发点才能体现学生的主置。具体的有效路径如下几点,首先,可以实行角度互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当情境设置的环节上,让他们也体会做课堂上的主人的感觉,探析他们的学习思维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为以后教学找到突破口,有利于今后的改革和学习。其次,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情境再现方式,将授课内容以情境的模式,重现在课堂上,比如说例如《闰土》这篇文章,我们完全可以模拟闰土当时捕鸟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当时的感情彻底的领悟和理解文章的感情,不失为一种真正的素质教育。
第三、以发散思维为主,扩展学生感悟的同时必须以老师引导为根本。语文情感教学是改革后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扩散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和开拓视野,其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目标,倡导学生揉入课堂,走进知识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扩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开发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把握。一方面,教师利用情感感染了学生,另一方面,老师应在情感教学中占据引导地位,虽然语文情感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但是坚持老师的引导地位也不容动摇,因为在学生独立自主或者扩散思维的同时,由于经验和阅历的浅显,对一些问题认识的和错误理解,作为老师应当在加强情感教育的同时,在对学生出现的不良思维和错误定式及时纠正和引导其走向正确的学习之路。固然要坚持老师引导为根本。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情感教学实行的是刻不容缓的,其重要意义和优势不言而喻,当今社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前进,年代的差异加快了改革,代代人的学习方式的不同,乃至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只有不断坚持,不断创新的新的情感教学才能有效的将学生和老师联系在一起,情境教学也是知识和学生间紧密的桥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情感,让学生深处其中,做到了,想学习语文,爱学习语文,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方式。
参考文献:
篇6
转向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即立足于教学实践、贯穿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立足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出发点,贯穿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手段,服务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立足于教学实践,指所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对学校教学的实际要有全面准确客观的把握,继续教育培训者要与中小学一线教师一起深入课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确定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贯穿于教学实践,是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师继续教育的进行要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融为一体。这样,继续教育培训者与中小学教师可以一起深入教学现场,共同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办法,在这样的氛围下,培训者和被培训者成为一个共同体,他们各自的专业发展可以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下得到快速提升。如此,就对继续教育培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继续教育培训者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掌握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教师反思、研究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他们提供有关的理论材料和操作框架。另一方面,则要求继续教育培训者全面把握教学实践,能够真正指导、帮助中小学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学实践放在第一位,继续教育的培训与问题研究要善于从特殊到一般,在培训中接受的理论学习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以便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是说,转向教学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要指向解决学校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更主要的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培养他们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研究能力。
2转向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学校教学实际,借鉴当今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益探索,笔者认为转向实践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采取“案例教学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他们“身临其境”般地直面教学实践,成为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其中最常采用的是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一定的形式被展现,是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此处指培训者)和学员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案例教学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方面,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案例中,使学员在分析研讨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获取了蕴涵在案例中的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剖析教学案例的过程对于促进学员反思教学实践精神,并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教育情景中,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合作,针对实践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被引入到继续教育领域。教育行动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其中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进行研究是教育行动研究的较高层次。教育行动研究蕴涵着两个基本的教育理念。
(1)融学习于实践中。
教育行动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批判精神。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是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的过程。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
(2)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对象的丰富性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而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景存在于任何已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教学与反思的特质决定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教师的反思过程与教育研究就更进一步地保持了方法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反思实践本身就更有研究的韵味。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反思,就已经具备了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这个教师就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了。
3结语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古诗词单元,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下文将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和诗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二、正文
1.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在两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诗歌教学是“美育教学”的一部分
开展诗歌教学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从小建立起审美情趣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诗歌学习是实现美育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科学,更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审美和思维的发展,诗歌教学通过文字,传达出的美感,是属于审美的角度的。而在审美实践中又实现了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实现了对小学生心灵的美化。同时这也是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的良好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2)诗词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般人的阅读能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其二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在小学生本身来说,自身没有大量的实践,而诗歌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没有实践过的生活,历史事件,是获得感性知识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学习诗歌后,小学生在对诗歌学习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主观积极地使用工具书和独立回忆,扩展学习,这就在复习预习诗歌时不自觉的加深了自我阅读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结果。
2.诗歌教学方法
因为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掌握学习方法和使用学习策略的问题。而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因此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诗歌教学才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扎实指导小学生学好,读好教材中的古诗的基础上,还掌握读诗赏诗的方法,能够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还能运用这 些方法去读教材以外的古诗词。以达到小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鱼的能力就不仅仅停留在背诵上而是能够不同程度地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提高自我情趣,受到美的熏陶的目的。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 探索诗中意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在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表达的感情也最为丰富 。也这是这一点,体现出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探索意境,创设情景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首先,基于诗歌偏重于抒情言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可以从阅读欣赏诗歌的感情着眼,从分析诗歌的语言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切感情。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在阅读诗歌时将自己作为“意中人”的习惯,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年龄段,这种代入式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成长,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美好和愉悦。
其次,教师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将诗歌的内容通过分析,判断来教授给学生。小学生本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这就要求教师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同时达到学生领悟到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 获得美的享受。
(2)启发学生探求诗歌的深层意蕴,在教学中着重于朗读,背诵。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帮助小学生在初感诗歌的情境后,深化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对一首诗歌的学习扩展至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读更多有关与这个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诗歌,这也就很好的做到了课堂教学的扩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与表达能力,积极有效地将学生领进了更为广阔的诗歌天地。
另一方面,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需要反复吟咏。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中也应该要求学生在品赏诗句,体味诗情后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以加深记忆力和理解程度。而小学生这个年龄是记忆力强,接受能力强的年龄,因此背诵诗歌也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3)注意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将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作为研究的目标。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兴趣,进而再转化为乐趣和志趣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等学习过程,使这种兴趣加深,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也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就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去感受理解诗歌,喜欢上阅读诗歌,学习诗歌,使小学生通过鉴赏诗歌来体会美的词句美,美的自然与美的人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使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篇8
《市场营销策划》不仅注重理论和技能的传授,更离不开实践的支撑,没有实践的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无益。因此,教学前,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以营销职业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如“营销策划人员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目前学生的基础如何”,“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等,帮助学生从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见下表)明确学习目标。
二、创新模式,实现目标
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们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平台,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不会学”转变为“会学和学会”,以便今后“用得上和会用”。我尝试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三方面(见下图)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更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目标的新型教学平台。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为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兴趣,使其愿学、乐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运用了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营销策划的内涵、原则、流程和内容。
1.案例教学:在课堂讨论分析案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外收集商家的宣传海报等资料,并针对这些资料,从营销策划的角度写出对应方案;阅读营销策划方面的案例,将案例中有创意的活动内容记录下来供课堂讨论用,促使学生在学习策划时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有个人思想的主意和创意。运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更促使学生主动涉猎与营销策划相关案例,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创意灵感。
2.情境教学:以地方企业和其他知名企业(品牌)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介绍和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脑海中生成主观的职业场景,创设“虚拟性情境”;以校园周围的小型零售店为背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与这些小店联系,真正走进企业,帮其出谋划策,创设具体、真实和客观的“现实性情境”。学生不仅能够较好地理解营销策划的概念、原则等基础性知识,更能够熟练掌握营销策划的操作流程,把握营销策划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专业技能水平得以提升,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增强应变能力。
3.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更有助于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由企业确定项目,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制订方案,指导学生有步骤地实施。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由于《市场营销策划》是一门与企业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企业实际营销环境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实用、够用、会用”的原则,除了尽可能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外,还通过邀请行业或企业专家来校进行有关营销策划方面的专题讲座、开展现场教学和以赛促学等拓宽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兴趣。1.专家讲座:行业或企业专家的到来,不仅可以弥补教师自身对现实营销环境认识的不足,还可以带来许多与学生距离较近的生动案例,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他们个人的成功之路能引领学生进步。2.现场教学:将学生带出教室,深入企业和市场开展现场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和感悟营销策划的魅力,强化教学效果。3.以赛促学: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和创新的热情,构建创新思维模式并完成策划方案,要求学生将策划方案以PPT课件方式展示和表演,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策划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PPT制作水平、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三)教学评价多样化
为避免学生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我改变了过去的评价方式:1.评价内容由一张试卷变成理论和技能两大块。理论部分按章节检测,主要检测学生对章节理论掌握情况,占总评价的20%。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将技能部分整合成三大块,即市场营销调研技能、营销策划方案写作技能和PPT展示技能,主要检测学生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实现情况,占总评价的80%。2.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变为学生、教师和企业人士三方评价。学生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能全面思考问题,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3.评价阶段由结果评价延伸到过程评价。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教师都会发一张评价表,由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然后教师点评打分。教师突出过程性指导和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评定。学生的结果评定由学生参加实战操作的企业人士给出,能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由教师汇总平时的过程打分和结果打分,给出学生的综合评分,即期末成绩。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目前,读写的有效结合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的学习过程即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文化的过程,将读写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的对我国文化底蕴进行把握,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为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的有效结合情况、价值与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情况介绍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是指有机整合阅读和写作,旨在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进行提升。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仍无法完全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学校只重视对升学率的追求。这就体现在在语文课堂中,阅读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做语文习题或听课上。虽然一部分初中学校已经增设了语文阅读课,但任课教师却未能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阅读课的教育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传统的初中阅读课堂教学,任课教师教学目标较为单一,即将写作当做唯一的教学目标,并给学生的写作方向、内容等进行了诸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带着一定的压力去进行阅读,直接削弱了其阅读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阅读课上为学生提供的阅读素材均是围绕着考试来选择的,包括作文和课本等。而对于一些意蕴深厚、较为经典的文学名著却从不在选择的范围,即使有部分教师抽出单堂课进行这些文学典范的阅读,也是少之又少的。长期以往,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成效降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于提升均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的有效结合价值
语文主要由文学和语言两方面内容构成,写作和阅读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文学,而说的过程即是对语言的应用过程。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是作为根基存在的。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在全面实施现代化语文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进行不断的强化,从而使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得到高效的培养于发展。
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主动性,并使学生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必要性以及意义,继而激发其阅读与写作的热情。通过有效的阅读,学生能够在其中找寻的写作灵感,由于阅读与写作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新课改教学思想,还能够对语文育人的功能进行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使初中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最终实现全面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目的。
三、优化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主要途径
1.在阅读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的有效结合是指将阅读与写作整合为一个整体,在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中,既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能够使其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得到深化。与此同时,针对于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所阅读文本可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只有从中不断的学习到文本的写作技巧,并对这些写作技巧进行灵活的运用,继而激发其写作灵感,使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初中语文任课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科学化,应兼顾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在阅读课的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梳理文本的内容,继而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具体结构以及情感走向进行科学的把握,再通过一系列可行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课文写作的方法与目的,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日后的写作。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我的母亲》一文中,文章主要人物情感进行了刻画,对作者与母亲之间情节进行了描述,颇为典型。目前,初中生在描写人物情感时,普遍存在着缺乏感彩,文章乏味的现象。通过对该文章的进行细致的阅读后,使学生对文章的思路走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以该文章作为切入点,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寻找写作技巧,继而使初中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在写作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指通过对语言文字符号的灵活运用,实现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思想感情的表达以及知识信息的传递等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源于读,而阅读能力的强弱均能够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中,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一种新的创作思维,这彰显了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时对知识消化能力,继而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技巧得到有效培养,同时,也反馈了学生在写作中的阅读能力,使其对阅读的理解得到深化。例如,同样在的《我的母亲》一文,待阅读结束后,任课教师就可以与之相关的题目,安排学生进行写作,从而使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而这种方式,也客观的反应出了学生的阅读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将读写进行结合势在必行。它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阅读知识,使学生的阅读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此外,读写结合法的应用也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符合新课改教学思想,从而实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通过读写结合法可以使初中语文的课堂容量增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培养,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培养,以此来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巧稚.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重要性
小学语文诗歌主要以基础的诗歌作为参考依据,并要符合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老师还要考虑诸多因素,从而进行全面的诗歌选材。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选用
首先,诗歌的选取主要就是通过老师对学生学习阶段的了解,而且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挑选合适的诗歌进行学习。诗歌本身就具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文学底蕴的特点,而文学功底是要一步一步培养的,因此在合适的阶段选择正确的诗歌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一定作用。而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学习。
1.老师要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学生的识字情况,从基础开始的,一年级小学生对于所学的字还是有限的,对于语文欣赏的功底也较弱,因此就需要选择较简单的诗歌,就像是《悯农》、乐府诗歌等等理解起来较简单的诗歌,当然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积累知识就像是建造房子一样,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建筑更好的房子。
2.小学教材的选用也需要老师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看学生的回答情况就可以大体知道学生的学习速度与学习质量。当然,老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因为在教学与学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老师既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安排诗歌,也需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用诗歌作为学习的教材。
3.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还需要学校对每个阶段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学校主要就是对学生的教材进行采购,对于老师积极创新教材的方法学校要给予一定鼓励,这样也可以促进老师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二、诗歌选用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诗歌主要会选用一些更好理解,情感更加明显的诗歌,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其语文基础能力,而选用教材的工作也不能只是和原来一样。我国现在教育制度不断变革,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也要随之进行改变,而正确选用合适的诗歌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教材,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正确选用合适的诗歌教材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其语文的学习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就会带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其次,就是老师正确选择教学教材对于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肯定,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就会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改变这种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老师也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教材的正确选用,尤其是教材中诗歌的正确选用,这也是考验老师教学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